第一篇:农村低保工作程序
农村低保工作程序办理农村低保必须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居)委会初审、乡镇(办事处)审核、县(市、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办理。
1.个人申请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要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通过村委会向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并提供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一卡通号码、家庭收入状况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2.村委会初审
入户调查:村委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情况的核实,并由调查人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人员家庭情况调查表》。未经入户调查的不得上村民主评议会进行评议。入户调查人员要在调查表上签字,坚持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
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不得少于10名),办事处包村干部参加,对申请人的家庭生活状况和核查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街道包村干部要全程指导和参加村(居)委会民主评议会议,并与参会人员一起签名,共同对评议结果负责。评议情况要有评议记录,记录内容全面、真实,字迹清晰。
张榜公示:将申请人家庭情况和评议情况在村民组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对无异议的,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连同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收入状况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报街道办事处审核。对经评议或公示后复审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成员及其姓名,核定年人均收入,拟定保障类别,补差金额等,同时公示旗、街道农村低保举报电话,悬挂举报箱。
3.街道办事处审核
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对村(居)委会上报的申请人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事处审核时入户调查率不得低于20%。
张榜公示:将审核情况张贴到村民小组,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对公示无异议的,由街道办事处民政干部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人员家庭情况调查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将有关证件和证明材料一并报旗民政部门审批。对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4.旗民政部门审批
旗民政部门接到申报材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材料的审核、重点调查和审批工作,入户调查率不低于10%。张榜公示:委托乡镇、村委会在村民组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对公示后无异议的,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第二篇:农村低保工作程序
农村低保工作程序
办理农村低保必须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居)委会初审、乡镇(办事处)审核、县(市、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办理。
1.个人申请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要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通过村委会向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并提供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一卡通号码、家庭收入状况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村委会初审
入户调查:村委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情况的核实,并由调查人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人员家庭情况调查表》。未经入户调查的不得上村民主评议会进行评议。入户调查人员要在调查表上签字,坚持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
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不得少于10名),办事处包村干部参加,对申请人的家庭生活状况和核查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街道包村干部要全程指导和参加村(居)委会民主评议会议,并与参会人员一起签名,共同对评议结果负责。评议情况要有评议记录,记录内容全面、真实,字迹清晰。
张榜公示:将申请人家庭情况和评议情况在村民组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对无异议的,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连同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收入状况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报街道办事处审核。对经评议或公示后复审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
名,家庭成员及其姓名,核定年人均收入,拟定保障类别,补差金额等,同时公示旗、街道农村低保举报电话,悬挂举报箱。
3.街道办事处审核
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对村(居)委会上报的申请人家
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事处审核时入户调查率不得低于20%。
张榜公示:将审核情况张贴到村民小组,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
对公示无异议的,由街道办事处民政干部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人员家庭情况调查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将有关证件和证明材料一并报旗民政部门审批。对经
审核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4.旗民政部门审批
旗民政部门接到申报材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
材料的审核、重点调查和审批工作,入户调查率不低于10%。
张榜公示:委托乡镇、村委会在村民组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对公示后无异议的,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第三篇:农村申请低保程序
申请低保程序
申请农村低保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按属地管理原则,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书;
2、户口薄或居民身份证;
3、家庭收入情况的有关凭据;外出务人员需提供有关收入证明;
4、根据具体家庭情况需提供的相关证明:结婚证、离婚证和判决书(调解书)、优抚对象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
5、民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二、家庭成员户口不在同一乡镇的申请,要向家庭主要成员所在地(家庭长期居住生活地)村委会提出,其他户口不在此地的家庭成员,由其户口所在地村委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三、村委会受乡镇人民政府委托,承担受理本辖区农村低保待遇的申请、日常管理及服务等工作。
1、指导提出申请的家庭填写《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核实其家庭基本情况,并由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及其他人员参加的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必要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调查工作在正式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
2、对认为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在《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调查意见,并将表格及申请材料上报乡人民政府审核。
3、对经乡人民政府审核后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条件的应向申请人做出解释。
办理步骤为:户主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村委会审核通过后将符合条件的申请户报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审核——县民政局审核——张榜公示。
第四篇:农村低保申请程序
农村低保申请程序
>01
户主申请:持有当地农村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且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含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供下列有关证明材料及复印件:
1、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
2、民政部门、劳动部门、残联颁发的伤残证、指定医院出具的劳动能力状况证明;
3、用工单位或村委会出具的家庭成员工资性收入证明;
4、村委会出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及承包或承租的拥有使用权或经营权的耕地、山林、水面等生产资料数、质量情况证明;
5、学生证、入学通知及学生就读学校的有关证明;
6、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户口不在一地的,应提供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乡镇政府出具的有关证明;
7、其它证明材料(下岗证、退休证、就业状况证明、养老保险证明、医疗保险证明、失业保险证明、有关裁决判决材料等)
>02
村委会评议:
受乡镇政府委托,村委会组成由村干部,乡镇包村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等成员参加的农村低保待遇评议小组,负责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及实际生活评估与计算的初审工作,召开村评议小组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提出初步意见,并将评议结果公示不少于3天(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家庭人口、家庭成员劳动能力状况、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符合规定条件且经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发给并填写(农村低保申请审批表),由评议小组负责人签属意见后,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一起报乡镇政府复审,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将申请和证明材料退还申请人,做好解释工作,公示后群众有异议的,提请乡镇政府复审。
>03
乡镇政府审核:
乡镇政府组成由主管领导、民政、财政、统计、工商及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等成员参加的农村低保待遇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村委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评审委员会可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进行调查评估,符合规定的,由乡镇主管领导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属审核意见后,连同申请人的有关证明材料报县级民政部门,不符合规定条件的,退回村委会并通过村委会向申请人做好解释工作。
>04
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民政部门确定每年办理农村低保的日期,在规定期限内,自接到申请人申请之日起,应在20个工作日内(不含2次公示时间)办结审批手续,符合规定条件的及时予以批准,对未被批准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应在《农村低保待遇审批通知单》中说明理由,并通过乡镇政府或委托村委会送达申请。
>05
审批后公示与发放:
县级民政部门将审批结果,交由乡镇政府或委托村委会,在村委会公示栏再次公示不少于3天(公示内容在评议结果公示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批准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时间,家庭年领取低保金数额等)。无异议的,县级民政部门发给低保证及低保金领取卡,从批准之日下月起
实行按季度银行化发放低保金,有异议的,乡镇政府将情况报告县级民政部门,并对申请人家庭收入情况进行重新审核。县级民政部门根据重新审核情况,再次执行审批程序,必要时,应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评估或聘请专业调查单位协助进行调查评估。
残疾人证申请程序
>01
办理的条件具有本县常住户口,符合国家务院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
>02
乡镇居民办理:持村委会介绍信到户口所在乡镇残联审核登记盖章后,由本人在法定监护人(无监护人可有亲友或村居委指定专人)陪同下,持本人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户口薄、彩色寸照3张和病历或相关病情资料到县残联办理。
>03
城镇职工办理:持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户口本、彩色证件照3张、有关病情资料、工资单、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到县残联办理。
>04
到县级残联办理要对残疾情况进行评定:残疾比较明显,能明显判断残疾情况的,残联可直接办理。残疾不明显的,须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相关病历证明。精神、智力残疾出具市精神鉴定中心证明。听力、言语、视力残疾出具村居及单位证明,致残时间、原因,并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
>05
最后准备好这些资料: 县残联《残疾人证》鉴定核发小组和监督检查小组按照《中国残疾人实用评残标准》实施评定同意之后,就可以领取残疾人证了。快的话马上可以领取,慢的话可能要等待数周。
第五篇:农村低保、五保的审批程序
农村低保、五保的审批程序:
**年农村低保和五保评审推行“一评两审三公开”制度。
“一评”,村两议会评议。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坚持以评议为基础的原则,采取评议小组入户评分和两议会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即:村民提出享受农村低保申请后,村委会成立评议小组,对属于范围的申请对象开展入户调查和评分,村委会在评议小组入户调查评分的基础上,组织两议会对属于范围内的申请对象是否纳入农村低保进行民主评议,入户得分与评议得分相加,根据指标由高到低确定享受低保家庭户,并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无异议的,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两审”,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乡镇人民政府在接到村委会申报材料后,要组织人员对申请对象进行抽查,对村级评议程序和结果进行认真审核,经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做出关于审核的决定。审核通过的,上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接到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材料后要认真审核,对乡镇审核程序严格把关,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对符合条件者予以审批。“三公开”,救助标准公开、评审过程公开、评审结果公开。救助标准公开,即公开低保、五保对象的保障类别、保障人口和保障金额。评审过程公开,即评议结束后,村委会要将拟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申请人家庭情况进行第一次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审核决定后,在村委会进行第二次张榜公示。评审结果公开,即县民政局审批后,将审批结果进行第三次张榜公示,同时要公示县乡监督举报电话。
六、哪些人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本人患癌症、尿毒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种疾病在治疗期间,医药费花费较大的和本人是一、二级残疾的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1)拥有设备、资产、场地,从事生产、加工等经营性生产的;
(2)从事种植、养殖等形成家庭产业规模化经营的(如大棚、经济作物园、养殖场等);
(3)从事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有经营性收入的,运输车辆(自备农用田间作业用车除外)、小卖部等;
(4)配偶享受离退休金或本人享受遗属补助的;
(5)配偶或子女在党政机关、全额事业单位、石油、银行、电信、电力、煤矿等高收入行业工作的,在外从事个体经营的;
(6)三年内新建、翻建砖木结构住房两间,四年内新建、翻建砖木结构住房三间以上的(国家补助项目除外);
(7)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劳动的、不自食其力造成家庭困难的(在校就读的学生除外);
(8)法定赡养、抚(扶)养义务人有经济能力但未履行赡养、抚(扶)养义务的;
(9)拥有轿车、空调等高档生活性消费资料,家庭生活条件明显较好的;
(10)现任村干部本人和其两代以内直系亲属的;本人在外打工的;人户分离到县外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的;人户分离虽在本县,但租房居住的;本人户口在村,但从未在村居住生活过的。
七、哪些人不能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能享受农村五保待遇:
(1)60周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
(2)有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村民;
(3)有法定赡养、抚(扶)养义务人且有赡养、抚(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
(4)在外打工,年龄在60至65周岁的老年人、残疾人;
(5)人户分离、失踪找不到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村民。
八、哪些收入计入家庭收入?
家庭成员的种植收入、养殖收入、加工收入、劳务收入、赡养费、抚(扶)养费、农村基础养老金、继承或赠予所得财产、出租房屋收入、出租机械设备等收取的租金、知识产权收益、其它个人收入。
九、哪些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政府给予的特殊补贴和专门奖项以及优抚对象的优待金、定期抚恤金、伤残保健金、定期定量补助费。
十、对农村低保、五保弄虚作假的怎样处理?
对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农村低保、五保待遇的;在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继续享受低保待遇的,由县民政局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农村低保款物、五保供养补助金,情节恶劣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