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党课讲稿
学习贯彻《廉政准则》进一步推进我局反腐倡廉工作
----2010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党课讲稿
焦生福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的廉政党课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第二,结合我局实际,就学习贯彻《廉政准则》,谈谈个人的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
一、《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
1、《廉政准则》的形成过程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也不断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党内存在不正之风和腐败风气,强调“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中央还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机关作风中几个严重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强党风建设的文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明确提出要依靠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来预防和治理腐败,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从1993年至1997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先后对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申和提出了“31个不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申和提出了“8个不准”。为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1997年3月,中央制定了《廉政准则(试行)》,1998年至十六大召开之前,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纪委还就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从业限制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强调“要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随着新时期党建工作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深入,为适应现实需要,中央决定修订《廉政准则(试行)》。2007年初,中央纪委即着手开展修订工作。修订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一要全面吸收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新要求。二要吸收借鉴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三要做到与其他党内法规更好的衔接。四要充实完善实施与监督制度。经过近两年的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修订送审稿。2009年1月,中央纪委书记办公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根据中央纪委书记办公会议的决定,将文稿普发各省(区、市)征求意见。同时,征求了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等8个中直单位的意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基础上,修改形成了新的修订送审稿,2009年11月,中央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决定呈报中央审议。修订送审稿先后经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同意,最后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于2010年1月18日印发《廉政准则》。
2、《廉政准则》的主要内容
《廉政准则》分为总则、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和附则等4个部分,共18条。总则部分,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从正面提出了必须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等原则性要求,同时也明确了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部分,分别从“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等8个方面提出了52个“不准”。这些要求与《廉政准则(试行)》相比,一是保留了《廉政准则(试行)》中目前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不与新要求存在交叉的5个“不准”;二是对于规范内容相近或者类似、存在交叉的,进行了归纳、合并,有的还借鉴了地方和部门的做法,形成了19个“不准”;三是对于与《廉政准则(试行)》规定内容不存在交叉的,加以吸收,新增形成28个“不准”;四是考虑到有些要求提出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这些方面的不廉洁行为已无产生蔓延的土壤,再写入廉政准则意义不大,作了删除。
第二章“实施与监督”部分,作了进一步充实完善,重申和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机关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责任,并分别从教育、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三章“附则”部分,明确了《廉政准则》的适用对象,并对有关地区部门单位依据《廉政准则》制定具体规定提出了要求。总的来看,《廉政准则》贯彻了党中央和中央纪委近年来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体现了反腐倡廉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新进展,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实际需要,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3、《廉政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贺国强同志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贺国强同志的讲话已经充分说明了《廉政准则》的重要作用。《廉政准则》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效力等级高。二是适用对象重要。三是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廉政准则》的内容和贯彻实施涉及许多重要的党内法规。为此,《廉政准则》注意与《党纪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法规保持协调。比如:在处理与《党纪处分条例》的关系上,《廉政准则》定位于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廉洁从政要求,而《党纪处分条例》提供了违反廉洁从政要求行为的定性量纪标准。作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廉政准则》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廉政准则》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供了明确的自律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领导干部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制定较为全面的行为规范,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涉及到具体廉洁从政问题时有所遵循。《廉政准则》从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的要求。这些“不准”,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新情况新问题的政策界限、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为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提供了明确的法规依据和执行标准。
(二)《廉政准则》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供了有效的监督途径和措施。针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惩治不到位”问题,一方面,《廉政准则》关于行为规范的规定,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监督的标尺和依据,使各种监督主体在监督、评价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时能够“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廉政准则》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充实了实施与监督措施,从而使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教育、管理、监督的思路和方向更加明确;使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增强责任意识,形成领导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廉洁从政行为规范与相关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的关系更加协调。
(三)《廉政准则》为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工作抓手。贺国强同志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廉政准则》作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是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方面制度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廉政准则》的具体实施,既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直接影响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其他重要工作。比如:开展以《廉政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廉洁从政教育,可以进一步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围绕提高《廉政准则》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建章立制,可以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视野和领域;对照《廉政准则》提出的各项要求,检查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预防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为契机,深挖细查一批案件,可以进一步加大惩治工作力度等。
(四)《廉政准则》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党和国家的廉洁形象。《廉政准则》的规定,标准很高、要求很严,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廉政建设的主张,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绝不容忍腐败的决心和态度。通过宣传教育,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能够从《廉政准则》中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的党不仅不允许领导干部有特殊利益,而且对他们有更多的约束和限制;有利于在全社会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培养人们廉洁、守纪、公正的思想观念,促进各行各业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和廉洁从业环境。同时,《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还有利于在国际社会进一步树立我们党和国家清正廉洁的形象,促进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
4、《廉政准则》的主要特征
首先,《廉政准则》的首要特征是“转正”了。由过去的试行性质转为正式的党规党法,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近代法律思想强调,对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法律通过制定而运行是优于将法律自身进行完善的首要因素。脍炙人口的“约法三章”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正是因为刘邦通过与老百姓进行简明而必要的三章约法才取得了稳定关中的成效。腐败治理,属于国家社会制度化治理的领域,在制度方面由试行而“转正”,必将大大提高《廉政准则》的规范程度和公信程度。过去的试行准则虽然也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但毕竟是“试行”,而“试行”的东西无论从心理还是实践上看,大概都是能具有回旋余地的。正式的准则则不同,从条文上看,《廉政准则》从总则到分章论述,尤其是将八个方面的准则进一步列为52种具体的“不准”,有主线,成系统,内涵大大丰富,原来的试行准则是无法与其比肩的。这样,在具体的实践中,《廉政准则》必然会时时起到一种提醒的标示性警戒作用,在此基础上成为党以制度治理腐败的有力依据。其次,《廉政准则》的突出特色在于与时俱进,全面深入。《廉政准则》治理经济腐败的条和条下面的目,大都紧贴当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实际,点面结合,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统一性。比如《廉政准则》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在具体的条目中就针对经营企业、持有股份或证券、金融投资、境内外经济事务、兼职中介以及党员领导干部退休前后几个方面规定了六个“不准”。这六个不准正是从当前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规定。对经营企业、持有公司的有价证券和金融投资的不准,是针对具体的实业和金融两个主要经济领域作出的规定;对境内外经济事务方面作出的不准,则是对空间上经济活动的规定;兼职和退休前后行为的一些不准,则在党员领导干部个人职业生涯的时间方面进行了规定。这六个规定,有效而全面地涵盖了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有可能取得不法收入的主要渠道和形式,并从个人主体经营开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全面进行了规约。必须承认,这种规定,是具有很高法规制定水准和实施针对性的。在实践中,这样的条目也必然会收到以制度治理腐败心理上和实践上的双重实效。
最后,《廉政准则》的深刻内涵在于对“炫耀性”腐败和“身边人”腐败的治理。“炫耀性”腐败是指个别不法领导干部利用公款为个人求排场、摆阔气的腐败行为;“身边人”腐败顾名思义,是指个别不法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亲属等关系密切的“身边人”谋求非法利益的腐败行为。《廉政准则》除了上述的首要特征和突出特色之外,其深刻内涵就是全面详细地对“炫耀性”腐败和“身边人”腐败进行治理和规约。比如说《廉政准则》第一章第六条就明确规定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在具体的条目中,从公款报销、楼堂兴建、公款住宿、公款行车以及庆典活动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约;在第八条中,《廉政准则》还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弄虚作假行为进行规定。这样,就基本上涵盖了党员领导干部有可能进行“炫耀性”腐败的主要途径,为有效治理“炫耀性”腐败准备了党内治理依据。对于“身边人”腐败,《廉政准则》在第一章第五条中予以明确界定,从提拔干部、公费资助、接受调查、私人谋利和经济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八个不准的规定。这样,就深入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身边人”层次,将腐败治理的制度化落到了实处。
总之,《廉政准则》的出台,标志着依靠党内制度治理腐败进入到新阶段。在充分肯定这种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实施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廉政准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执行力度和监督设计需要从中观和微观层次落实。《廉政准则》第二章与第三章对这一点进行了宏观的有效规定,而具体分管机构、实行程序、处理方式以及监督设计等方面的明确界定也是必要的,所以后续的具体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相关的中观和微观规定仍需要进一步跟进;第二,《廉政准则》从本质上说属于党规党法范围,如何界定《廉政准则》和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和比照,是关系到落实《廉政准则》精神,更加有效地威慑惩治腐败分子的关键点。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就学习贯彻《廉政准则》,谈谈个人的几点想法:
二、守信念、守准则、守清廉,切实把准则要求转化为行动指南
1、充分认识中央颁布《廉政准则》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据中央纪委统计,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3450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8707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66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今年两会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有一组数据:2009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439件,涉及41531人,件数比上年减少3.3%,人数增加0.9%;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191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175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70人,其中厅局级204人、省部级8人。2009年,全国教育系统涉案人员433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69人。由此可见,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特别是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健全,反腐倡廉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要更加增强忧患意识,更加居安思危。充分认识中央颁发《廉政准则》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学校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传统优势,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的各项任务抓紧抓好。
2、严格按照《廉政准则》提出的要求和规定,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
《廉政准则》是党的纪律,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不可超越的界限。《廉政准则》设立的8条禁止规定和52个不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此我着重谈谈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近些年来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有些干部宗旨意识不强,一事当前首先考虑个人利益,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有些干部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不负责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得过且过;有些干部心浮气躁,工作浮在面上,拈轻怕重,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些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作秀;有些干部表里不
一、言行不一,上班下班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有些干部贪图享受,铺张浪费,有的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等等。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在省纪委九届六次全会上在讲到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时指出:少数干部奢侈浪费、贪图享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办事推诿拖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就我局而言,局领导班子对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有力和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勇于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县国土资源事业抢抓机遇、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局干部作风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干部作风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以优良工作作风促进校风建设。学校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同时还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严明的廉洁环境。好的风气,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师生的观念和行为。而不正之风,则往往成为腐败滋生蔓延的重要诱因。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就一定要从我局当前的实际出发,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与切实抓好校风建设紧密结合,使干部作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等一起推进,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要把作风建设贯穿于我局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把廉洁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制度、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和廉洁从教的自觉性。
要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风浮躁,诚信缺失”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3、学习贯彻《廉政准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工作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干部的健康成长,既要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又要靠组织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级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从严管理干部的职责,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经常性教育,健全干部日常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效果。
局党支部要经常同干部谈心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困难,通报群众对他们的某些反映,对干部的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和避免小问题滋长发展为大错误。督促干部廉政,是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严格管理和监督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爱护,放任自流是对干部最大的不负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乐于在约束、监督下行使权力,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经受住各种诱惑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4、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抓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
我们要从本局实际出发,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重点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四类廉政风险,根据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制度,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堵住权力滥用的漏洞,确保权力阳光运行。
(这里,我讲一下廉政风险基本知识。)
廉政风险是党员干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政行为的风险。
廉政风险主要有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等三种类型。廉政风险点是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主体以及能够引发腐败行为的其它条件,包括单位制度机制风险点、个人思想道德风险点、个人岗位职责风险点。
5、学习贯彻《廉政准则》,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做到廉洁自律(1)不踩红线 坚守底线 筑牢防线 《廉政准则》恰如一把反腐利剑、一剂拒腐猛药,给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敲醒了警钟,划定了雷区,促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洁身自好,始终做到防患于未然。
《廉政准则》划出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红线”。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廉政准则》从8个方面,作出了52个“不准”。这52个“不准”可以看作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52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时刻警醒党员干部坚持用准则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必须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开口子”、“留空子”,决不踩红线。
《廉政准则》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底线”。水滴石穿非一时之能,绳锯木断非一日之功。同样道理,党员领导干部从廉洁到不廉洁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演进。从已经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来看,他们第一次“伸手”,往往是从一些小事开始。可喜的是,52个“不准”中有很多管的都是小事,这些“不准”给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作出了最准确、最明白、最清晰的规定,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必须坚守的底线。
《廉政准则》筑牢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防线”。为政之初,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想为人民做点事,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然而生存于现实生活中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够始终慎独慎微慎友、自觉抵制腐败侵蚀固然是好,借助外力告诫自己、提醒他人防止犯错亦为不错。《廉政准则》正是党员领导干部滑向腐败深渊的一道坚固“防线”,为党员领导干部提供了“护身符”,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及身边人,以此来抵制各种拉拢和腐蚀。坚决贯彻《廉政准则》,切实做到预防为先、关口前移、筑牢防线。
(2)让坚守《廉政准则》成为一种习惯 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东汉时期王逸给屈原的《楚辞》作注说:)廉与洁不可分割。党的干部要率先垂范,为政以廉,洁身自好。为政之要,贵在廉洁。无数事实表明,廉洁既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们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道德资本。这种资本是不断增长的,所以它的利息是人们终身取用不尽的。”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一旦养成坚守《廉政准则》的习惯,就不会为权利、金钱所惑,就能筑牢防腐之堤,筑起思想上的“防火墙”,从而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腐败的缺口,往往从小事、小节打开,从小节不保到大节丧失,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的普遍规律。近年来,一些因贪污腐败而落马的党员领导干部,大都是从吃别人一顿饭,收别人一些土特产开始的,总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久而久之,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继而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一些贪官污吏在反省时总是后悔当初不该轻易的吃了喝了收了,可惜悔之晚矣。
由此可见,“大必起于小,多必起于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链条最容易在薄弱环节上断裂。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就会滑入罪恶的深渊。因此,养成坚守《廉政准则》的习惯,也要从从小事开始,从小节着眼。应该承认,要在领导岗位上始终做到坚持操守、两袖清风并非易事,尤其要做到小节之处不失守更难。这就更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以《廉政准则》为准绳,以反面典型为镜子,防微杜渐,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以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紧把“关口”,坚守“底线”,“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是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要想;二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三是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四是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欲望在自己的身上膨胀为贪欲,才能保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化为长久的行动。
需提醒的是,坚守《廉政准则》的习惯关键在养成,需要始终保持从善弃恶的观念,保持对良好品德的不懈追求,亦如一廉政格言所说,“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3)贯彻《廉政准则》要在真信真学真用上下工夫
真信。多年以来,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中央出台了多项法规制度,可谓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能够按照中央要求,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但也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漠视法规制度,认为制度不过就是“牛栏关猫”、“高压线不带电”,加之一些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对法规制度执行的情况监督乏力,造成党员领导干部我行我素,不以为然。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白执行《廉政准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真心实意把《廉政准则》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做到真信。
真学。《廉政准则》提出了“八条禁止”、“52个不准”,这不仅是党中央给党员领导干部戴上的“紧箍咒”,更是“安全网”。党员领导干部须在真学上下工夫,务必学深学懂学透。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克服三种不良学习倾向:一是“不学”,把学习《廉政准则》当成额外负担,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愿学习。党内那些腐败分子被抓时常说的话就是:平时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话虽有推托之意,但也不完全是假,腐败分子的确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党员领导干部务必引以为戒;二是“空学”,学习《廉政准则》不注重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纸上谈兵;三是“假学”,摆样子、走过场,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特别是要加强自学。党员领导干部要对照自身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来学习,改正不足,净化心灵,真正使《廉政准则》入脑入心,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做到真学。
真用。真信是前提,真学是基础,真用才是目的。学习全是为了应用。贺国强同志指出,贯彻《廉政准则》,促进廉洁从政,贵在身体力行,重在狠抓落实。我们毎位领导干部要做到真用。
(4)贯彻《廉政准则》要管自己 服人管 管他人
思想决定行动。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作为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员要做群众的表率,干部要做党员的表率,领导干部要做一般干部的表率。反腐倡廉制度约束的重点是权力运行,而掌握和行使权力的主要是领导干部。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个“经得起”(经得起问、经得起查、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严以律己,为人表率。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挖空心思与领导干部套近乎,把掌有实权的干部当作“资源”来经营,把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当作“潜力股”来投资。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始终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时时处处用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自觉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权力如果不受约束和监督,随时有可能偏离正常运行的轨道。事实上,监督是防止权力变质最好的防腐剂,有效的监督可以随时纠正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中出现的偏差,使领导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师生员工监督。
党员领导干部要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责任,除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外,还应管好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还要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
6、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取得实效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制定一份好的文件不容易,把文件落到实处更不容易。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措施要求,确保《廉政准则》得到有效执行。当前,大家要集中一段时间,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认真组织学习,掌握《廉政准则》的新内容、新要求。要把《廉政准则》的执行情况和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对照检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考核等方面的重要内容,认真加以监督检查,切实做到预防在先、关口前移。确保《廉政准则》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同志们,巩固我局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扎实推进我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率先垂范,居安思危,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
谢谢大家!
第二篇:党风廉政党课讲稿
党风廉政党课讲稿
各位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按照镇党委的要求,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堂廉政党课,主题为“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党风廉政教育是老生常谈,但是我们仍然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大家耳边说,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大家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真到了触犯党纪国法的时候,说这个就晚了,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天的党课能够认真听,认真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年以来,全镇上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对内开创了新局面,对外重树了新形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的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财务管理有待加强,存在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有的村干部贪占集体财物,有的村干部既是签字人又是出纳,左口袋是票,右口袋出钱,遇到问题讲不清、说不明;二是“三资”管理不及时,没有实现真正的电子化监管,还是几年前的旧账,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村里的书记、村主任一人出去盖章就悄悄办了,没有履行民主决策程序,没有向镇党委报批;三是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流于形式,不及时公开或公开不全面,村民监督小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各类举报、来信来访案件还时有发生;五是干部作风或不思进取,或无所事事,或作风粗暴。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部分人身上,但如果解决不好,势必会影响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侵蚀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今天我的廉政党课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庄严责任。广大党员要对照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认真查找和纠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增强党员意识,做合格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六项基本条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党章规定的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就必须坚决查处和纠正。党的十八大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突出地摆到全党面前,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自觉加强三方面修养,确保学习贯彻党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人民日报有一篇关于学习的评论,这样说到:“人们恐怕已经看惯了这样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当晨曦初露,用朗朗书声去迎接朝阳的是孩子;当夜幕低垂,熬夜攻读的也是孩子。而许多成年人呢?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固然不必郑重其事地挑灯夜读,但不少人包括某些干部是不是浑然不觉地把生命消磨于肥皂剧中、消磨于麻将桌前,或者在吆五喝六的酒话中消磨那本来并不多余的时间?”这是一段发人深省、让人汗颜的文字。确实,现在有很多干部在学习上还不如孩子,在学习与应酬、工作与交际、丰富思想与享受生活方面,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了后者,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不利。不抓紧时间学习,就难以跟上时代的节拍、适应工作的需要,你的思想、你的观念、甚至是你的语言都会与实际脱节,你的脑子里就缺少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多读书,从书中吸取更多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更可以提高人的品味,坚定人的信念。二是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有人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先是好人”。为政必先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跟头。领导干部要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必先堂堂正正做人。这实际上道出了领导干部成长的必然规律。好公民、好党员、好干部这三个层次,好公民是基础,是领导干部的为官立业之本。加强品德修养,不仅是执政为民的需要,也是立身做人的需要。三是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纪律严明,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执行严明的纪律,需要领导干部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就是把我们个人的决策,在民主征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变成集体的决策。我们的村干部行使职权一定要按照《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的要求执行。重大村务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一审查工作机制,村务党务定时公开,执行这些都是源头治腐的有效举措,大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行事。
二、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是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好的作风能够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顽强的战斗力。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作风,败也在作风;一个单位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一个领导的威信,高在作风,低也在作风;一个人,成功在作风,失败也在作风。我觉得现在我们镇机关的工作作风就存在一些问题,年轻的不如年龄大的,一般干部不如领导干部,职务低的不如职务高的。有的大学生村官,表现很不好,极没有上进心,挑三拣四,牢骚满腹,让领导觉得痛心。不知道现在大家对时事的观注怎么样,去年5月12日,前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被双规,一个部级官员的落马,然后,又有好几位省部级官员落马,从中我们一是可以看到中央反腐的决心,苍蝇老虎一起打,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些人大部分就出在工作作风上。网上关于刘铁男落马的报道题目为《刘铁男落马内幕:源于权力的傲慢》,刘铁男傲慢到什么程度,对外刘铁男宣称“副省长请我,我根本不理”,实际上刘绝非自己所说的那样清廉,下去以后前呼后拥,甚至是警车开道,对内自我意识膨胀,发改委的内部评价是目中无人,过于骄傲,自我评价太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作风问题,最终毁了一个人。用一句我们的老土话说,“他以经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们常讲干部,什么是干部,就是指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是一个管理者,是一个组织或团队中的领头人,带领大家去完成目标的人。也就是说干部是“干”与“部”的统一。然而当前,我们的一些干部工作漂浮、办事拖沓,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够,标准不高、效率低下,重“部”轻“干”,干工作只限于开会部署上,表面上搞的红红火火,但却少有真正铺下身子抓落实,已至于年初规划了一大堆,年底落实没几个。干事创业,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我们需要的是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干” 与“部”统一的领导干部。中央的八项规定要求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各级干部要改进调查研究,深入到百姓当中,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改进会风,精简会议活动,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弘扬勤勉务实、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作风,不推诿、不扯皮、不懈怠。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去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习近平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要厉行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从严控制行政经费支出。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行为,落实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严肃整治公款旅游行为,严禁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培训等名义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购建、装修办公用房和配置高档办公用品。要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纠正以权谋私行为。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构。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中共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委会议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中央即将部署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抓好党的建设。要营造清正清廉清明之风。今年我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按照上级机关的部署,突出抓好几项工作。一是抓教育。要坚持正面示范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强化农村党员干部依法依纪行政、主动接受监督、廉政从政意识。二是抓公开。各村要把支农惠农政策和到村到户的资金、社会各界支持农村建设的项目、资金及其使用情况、宅基地使用、农村土地流转、种粮直接补贴以及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核和审计结果等情况纳入公开的内容,及时向群众公开。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凡是党内监督条例和其他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镇、村党组织的工作事项;凡是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都必须予以公开,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接受党员、群众质询和监督。确保党员和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今年以来我镇出现的多起信访件,每件里面除了反映问题,最后都要加一句,“村务不公开”。是信访 人反映不实还是我们的村务公开没有抓好,我看很大一部分是从来不公开,公开栏破败不堪;还有一部分是有公开栏但公开不及时。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今天散会以后自己回去看看,公开栏一要整洁,二要有内容,三要定期更新,以后各村每季的公开栏更新以后向镇纪委报送电子版图片。三是抓监管。凡涉及农村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和农村“三资”处理等有关事项,必须村班子集体会议、群众代表会议通过,必须报镇党委、政府审批。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发挥村务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作用,抓好村级事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村级的三资管理现在是电子化监管,村级要及时向镇农经站报送更新。现在有好多村都是几年前的资料,也许东西已经损毁了还在账上趴着。四是抓考核。加大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检查考核力度,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列入基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综合评定的重要内容,与干部考核评定、选拔任用挂钩。落实好一年两次的村干部述职述廉。五是抓作风。刚才我们也谈过了,作风有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工作上要求我们干部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对待工作,不要什么也不以为然,作风飘浮,小事不屑干,大事干不了,不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吹个牛说个大话倒有一套。有的干部作风粗暴,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有的村干部唱独角戏,干什么都单打独斗,没有发挥出一个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干部自身改正,党委还要帮助你改正。生活当中我们严禁公款大吃大喝,我们的干部不要上午吹吹牛,中午喝喝酒,下午打打牌,晚上捏捏脚。个人沉醉在奢靡享乐当中,把工作不当回事,这样的干部老百姓不需要,党委更不需要,对待这样的干部党委要严肃处理。六是抓案件。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信访案件,发现干部在其中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教育和惩处。今年截止目前,我们镇已经给予了3名干部党纪处分,在全县遥遥领先。同志们,这个领先可不是多么光彩的事,说明我们的干部已经犯了错误,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其它的同志一定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同志们,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的关键之年,阳城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现在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阳城镇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一批人带领老百姓去共同奋斗。在工作方式上我们要敢于创新,有所创新;在工作阻力面前敢于碰硬,善于碰硬;在工作标准上争当一流,永争一流,大家一定要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全镇人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奋进崛起的正能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齐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阳城!谢谢大家!
第三篇:党风廉政党课讲稿
党风廉政党课讲稿
同志们,按照县纪委关于在党风廉政宣传月中开展讲廉政课的要求,下面我就围绕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加强思想教育、如何落实党风廉责任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就如何更好开展我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好地为干部培训的各项工作保驾护航,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认识。
加强廉政建设工作,思想教育工作是关键。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我们要牢固树立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我们作为基层干部,直接和干部群众接触,更应该做到自律和他律,切实强化思想武装。
我们要把廉政学习和惩防体系学习作为党风廉政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制度,强化遵纪守法观念,严于律已,勤政廉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及中省市县纪委全委会精神等一系列内容,同时充分发挥网络、远程教育的作用,通过观看电影、光碟等,增强我们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预防腐败的思想防线。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学习中,目前我们的集体学习不仅仅限于周一例会及其他时间组织的学习,学习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日常工作的闲余时间进行学习,可以加强反面案例的学习,我校也订购了《西部法制报》、《党风廉政》等刊物,观看了一些在我省、我市有一定影响的警示案例,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极好的素材,希望我们通过警示案例的学习,进一步加强警示,切实做到防微杜渐,清政廉政。
二、强化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每年校领导和各科室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对各自党风廉政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关键是通过抓具体工作来落实,不能仅仅停留在责任书上。责任分工在明确、具体规定再详细,在落实的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们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在落实上要狠下功夫。
具体来说,我们各分管领导及股室长要对照各自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深入细致地安排部署工作,善于有机地结合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校支部要发挥指导作用,加大监管力度。对职责划分不清的必须予以明确,工作不到位的要尽快到位。按照一级抓一级的要求,切实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此外,不能就廉政工作开展廉政工作,我们要将廉政工作贯穿于其他工作,每年年初,我们校委班子成员在对干部培训教育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的同时,也会将廉政工作一起进行安排。这就是说我们要将廉政工作与各自分管的工作相结合,不能将廉政工作与各自的具体工作割裂开来,认为廉政工作与各自工作无关,这对我们的工作是很不利的。
三、丰富载体,抓好廉洁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廉洁文化是党风廉政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廉政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反腐倡廉的政治环境,净化社会空气。廉政教育主要针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意识。廉洁文化针对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机关干部及群众,目的是形成一种崇尚廉洁诚信,抵制不良风气的社会氛围,从而对党员干部勤政廉政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坚决抵制和克服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坚决抵制一切不正之风。我们要提高认识,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纪委每年开展的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是我们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一个极好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六个一”活动的开展,从不同的方面对廉政文化氛围的营造进行加强,特别是通过与社区、居民群众互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廉政建设工作的认识,形成整个地区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落实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有效载体。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我们领导干部要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对工作失职和严重失误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追究其责任。反腐倡廉,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要动员多方面的力量支持与参与,形成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合力。我们作为基层机关直接与干部群众接触,我们更应该积极发动群众的力量,加强群众的监督,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教育、抓制度、抓监督,开创我们党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局面。
我们党员干部要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监督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工作越是公开,越透明,越能形成廉政监督的制约机制,越能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当前我们还要做好教学科研、电大学历班及各项社会事业工作。我们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同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各项任务按时按进度有序向前推进。
201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强化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不断向各种腐败案件出击,总书记“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好声音一直传播发酵,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媒体不断发力向腐败行为开炮,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反腐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拥护。而今后如何更好地让反腐的机制运行更加有效,让反腐的措施更加精准有效,让我们的党员干部不再出现腐败问题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总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长抓不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以人为本,预防在先,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艰巨性、复杂性,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无违纪违法现象,树立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形成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氛围。我们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思想作风过硬,堂堂正正的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实实在在干事,从党校实际出发,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使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长期有序的进行,从而有力推动党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的党课讲稿
同志们:
市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去年权力观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把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的主题确定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下面,我围绕这个主题,结合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系这几年xx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情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主要讲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
第二,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第三,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第四,党员干部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
我们的党员干部究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呢?换句话说,也就是什么样的利益观才是我们所应当具有的正确的利益观?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利益观说起。如果要给利益观下个定义的话,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利益”。通俗地说,利益其实就是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态度。
利益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可见,利益观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利益观的核心就是个人利益至上,就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一套。这种利益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诱惑力,至今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远的不说,就是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里,被资产阶级利益观困扰者也大有人在。以谋取私利为目标的“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错误观念,正是这种利益观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们党执政时间的不断延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我们干部队伍成分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同志能够在正确的利益观指导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但也应当看到,确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与诱惑,利益观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内心世界的颓废与堕落,直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凭借手中的权力,非法谋取个人、家庭和小团体的利益,甚至为了钱、权、色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贪图享乐、奢侈挥霍,把吃喝玩乐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视艰苦奋斗为“冒傻气”,整天沉湎于觥斛交错、纸醉金迷之中;三是突出自己、好大喜功,把个人出名获利当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为了个人名利而不惜劳民伤财;四是心术不正、勾心斗角,把旧时的官场作风带进现实生活,终日里谋人不谋事,干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却把心思用于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求升官晋爵;五是见风使舵、庸俗市侩,对上级阿谀奉承,对同事拉拉扯扯,对朋友居心叵测,对群众漠不关心,凡事以对个人是否有利为准则;六是盲目攀比、怨天尤人,收入同多的比、待遇同高的比、条件同好的比,总觉得自己吃亏。事业不成怨条件、工作不力怨环境、关系不顺怨领导、业绩平平怨下属,好像党和人民总是对不起他。
上述现象不能不说与一些干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有着直接关系。尽管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并切实加以纠正,支流就有可能变成主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资产阶级利益观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如果抱着这样的利益观不肯放手,就不配当党员干部,更不配当领导干部。那么,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呢?对此,刘少奇同志早在六十多年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里就作出了高度概括,他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每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都要使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完全一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应有的利益观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短短九个字,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利益观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这里所说的整体利益,就是指党和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则不单指党员干部本人,还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属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
2、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观念。也就是说,党员干部不仅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且不能只顾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局部利益,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全局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服从全局利益的大局观念。
3、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有些事情从眼前看是有益的,但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不为眼前利益所惑,树立为长远利益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4、甘于清贫的无私奉献观念。在“先富与后富”等利益关系面前,不仅要把群众摆在前面,还应当时刻不忘人民公仆的本色,突出一个“谋”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5、自律基础上的遵纪守法观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必须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来进行,党员干部更应该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即使在谋取正当利益的时候,也要严格自律,在致富的道路上模范地遵纪守法。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共产党员一切言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这一点。
二、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这不是什么人强加给我们的,而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客观要求,是我们从入党那天起就郑重许下的诺言,倘不如此,就是背信弃义,就失去了当党员干部的资格。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条理由。
1、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1944年9月5日,一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在陕北安塞县烧木炭,因为炭窑倒塌牺牲了,他就是张思德。为了纪念他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毛泽东同志写了《为人民服务》一文,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从此,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和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成为共产党~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永恒主题;成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标志。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曾经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过同一个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里,开宗明义地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上个世纪5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针对他们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明确回答:“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57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多次强调,检验和判断各项改革政策和工作都要始终坚持和考虑“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宗旨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作为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体现在全体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中。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如果头脑中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私心杂念就会占上风,就不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宗旨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2000年初,江泽民从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作出了“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这一重要思想是在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今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做了全面阐述。他强调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其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整体。先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归宿和出发点。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三个代表”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凭主观想象就可以做到的。只有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老百姓才会认为你可以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也才会真心实意地跟你走。这才是我们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真正所在。需要强调的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通过我们每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言行来体现的,任何谋取私利的行为都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要实践党的宗旨、坚持“三个有利于”、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无不需要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并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2、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要使xx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改革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也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就是要在发展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要发展首都各项事业,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搞好改革开放,就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让群众感受到我们所做的一切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要维护和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有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要使党员干部有这样的实际行动,就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一句话,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关系到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出发和认识问题。
3、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
我们党已经走过80多年的历程,执政也已经有50多个年头,为什么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党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尽管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尽管在党员干部队伍里确存在消极~现象,但这只是支流问题,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对这一点,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含糊。这对我们做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把我们的干部队伍看得一团漆黑,在实际工作中就非犯“左”的错误不可,如果认为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就会有另外一种结果。判断纪检工作成效的大小,不仅要看办了多少案子,惩处了几个坏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强教育,强化管理,重在治本,预防为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杜绝~的机制,消除产生~的土壤。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论断过去适用,今天仍然适用。试想,假如这个“决定因素”出了毛病,还谈什么党和人民的事业呢?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干部队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领导干部,大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甚至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实惠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对待权力、地位与利益的考验。能不能经受住考验,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讲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政权,有了调动全国人、财、物等资源的权力,而且权力之大,可调动的资源之多,都是执政前无法比拟的。大批党员、干部担任了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领导职务,手中都掌握了这样那样的权力。党的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的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才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呢?恐怕只能在全面提~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其中,能不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乃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最现实的考验,也是全面提~部队伍素质的关键一环。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我们就将失去民心,其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是从大的方面回答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问题。如果从党员干部个人角度来考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也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利益观,你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方寸不乱,才能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反之,如果你坚持错误的利益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置群众的冷暖于不顾,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而自以为得计,就迟早要被人民所抛弃。这样的例子不少。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本市的李润
五、方工等先进典型,他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爱戴,重要的一条是他们头脑里有正确的利益观作指导,不为金钱和物质利益所动,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反,那些在物质利益面前跌跤翻船的人,无一不是在利益观上出了毛病。~、~等之所以成了人民的罪人,谁能说他们的利益观是正确的?可以这样说,凡是在经济方面违纪违法的人,其利益观都是错误的,无一例外。这个结论是有充分根据的。从1998年到2001年的四年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5264件,受到党纪或政纪处分的局级干部25人、处级干部461人,挽回经济损失五亿零六百多万元。在这些案件中,绝大多数与经济活动有关,与滥用职权有关,更与当事人的利益观发生扭曲有关。
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如果不能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不仅有害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也终将毁了自己。
三、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利益观和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我认为,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江泽民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世界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总书记的这番话明确告诉我们,正确的世界观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什么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等,都无从谈起。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总的和基本的看法。共产党人应当具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它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从一定意义上说,世界观就是人生的“总开关”,这个开关工作正常,人就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这个开关出了毛病,人生就会迷茫甚至步入歧途。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同样是党员干部,绝大多数能够严于律己,时时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有的人却追求一己私利甚至堕落成~分子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们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不但是对年轻同志的要求,老同志同样应当不断改造世界观。
与世界观紧密相连并受世界观制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是党员干部必须注重解决好的问题。简单地说,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现实。江泽民同志对此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并写进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这“三个解决好”,集中反映了为官做人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态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参加革命为什么”,讲的是领导干部参加革命的初衷,就是干什么来的、图的是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什么”,讲的是领导干部的现实作为,是打算用人民给的权力去为老百姓服务呢,还是为了光宗耀祖甚至是谋取私利;“身后留点什么”,讲的是历史评价问题,是要留下怀念和好的口碑,还是让人民群众在你离开后戳脊梁骨。贯穿这“三个解决好“的主线就是为什么人掌权、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三个解决好”,也就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打下了坚实根基。
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是爱好还是憎恶、是赞同还是反对、是接近还是回避,体现了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往往是隐含在人的意识深处的东西,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象人生的“方向盘”,通常情况下,会帮助人们在有关善恶、是非、真假、曲直的判断中明确方向,作出正确选择,即使在遇到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时,也能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刻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并且要坚持不懈,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
2、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
对于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问题,世峨同志在去年的党课里已经专门讲过了,这里不再过多涉及。我想强调的是,解决好权力观和地位观的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重要意义。
我认为,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是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权力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和利益观。道理很简单,试想,一个人的权力观是扭曲的甚至是错误的,你能指望他具有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吗?肯定不能。同样,如果一个人的利益观是错误的,他的权力观也决不会是正确的。可见,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解决好权力观并进而解决好地位观的问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私有财产,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什么才是我们所要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呢?对此,江泽民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正确认识我们手中权力的性质。只有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明白了,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必须认识到:第一,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代表人民并领导人民去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以后则要代表并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国家的各项权力。第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第三,领导干部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和安宁服务。一句话,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第四,一代一代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同时要始终自觉地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监督。”总书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所谓正确的权力观主要包括“四个必须认识到”:一是代表并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二是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三是我们手中的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四是权力的行使必须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上述几点,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3、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与作风
以贪图享受、铺张浪费为特征的享乐主义,是资产阶级利益观的典型表现,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同享乐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就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奢侈浪费的恶习。
艰苦奋斗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早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来的,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党才一步步壮大起来,最后取得了全国政权。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创业难,守成更难。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远瞩地说:“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后的情况证明,毛主席的这番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1951年便发生了~山、张子善案件。毛主席针对这个问题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什么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会大乱,老百姓一定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这些话,仍旧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开始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又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提倡艰苦奋斗精神,他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党员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权力,社会环境复杂,领导干部受到外界各种消极的东西的影响会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难免犯错误,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绝对离不开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相信这样的道理,他们不惜挥霍浪费,一门心思地追求安逸和享受,车子越坐越小,房子越住越大;什么东西都敢要,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人的钱都敢拿。北京市有一个国有企业,本来就已经很不景气,许多职工下岗回家,可是这个企业的领导却花59万元买了小汽车,当上级机关去处理时,企业的领导还认为自己不超标,觉得委屈。真不知道他委屈在哪里,假如要让他不委屈,我们的企业和群众又该受多大委屈啊!
玩物足以丧志,奢侈必将失德。党员干部想奢侈享乐多了,想党的事业必然就少了;离灯红酒绿近了,离人民群众必然就远了。久而久之,不犯错误才怪呢!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在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上下一番功夫。一要加强思想修养,防止享乐思想的滋生;二要注重防微杜渐,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三要强化监督意识,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四要发扬奉献精神,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四、党员干部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当前,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到各种利益调整、利益分化、利益分配等诸多利益矛盾,这些变革会影响到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固然与自己的努力奋斗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要靠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因此,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这一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党员干部手中执掌着各种权力,在资源与利益分配中占据着有利地位,属于强势群体,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为人民谋利益,就能形成一种放大效果,影响和带动一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否则,不仅有害于改革开放大业,也有害于党员干部个人。
是不是党员干部就不能有任何个人利益呢?当然不是。我们从来不否定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个人利益,但必须在保证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比其他社会成员和一般党员更自觉地顾全大局,做到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8、遵纪守法与保持节操的关系
党员干部必须模范地遵纪守法,同时又要注重个人道德操守的修养。这是因为,如果不注意道德修养,任凭不正确的利益观充斥头脑,就难免失节,甚至因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而不惜以身试法。近年来出现的“59现象”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家庭圈”问题。在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里,有这样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表达了一种递进的关系。首先是修身,也就是必须切实提高个人的道德操守修养。很难设想,一个对父母不孝、对配偶不忠、对子女不负责任的人能是个好官。其次是齐家,也就是要处理好家庭关系、解决好“家庭圈”的问题。如果一个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正,自私自利等不正确的观念占了上风,你能指望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他洁身自好吗?恐怕很难。因此,党员干部不仅应当管好自己,还应当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树立良好的家风。
中央纪委有一个统计,近几年处理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有38%的与这些人的配偶、子女有关。一些领导干部借口工作忙,对自己配偶、子女的思想状况不屑一顾。也有的对配偶、子女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沆瀣一气,共同谋私。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到这些干部的弱点,乘虚而入,采取走“迂回路线”、“夫人路线”、“公子路线”的办法来影响领导干部,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不少党员干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栽了跟头,就连~这样的大人物也未能幸免。这方面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前几年查处的北京电子动力公司(751厂)总经理陈铭的案子就很典型。陈铭是一个从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正局级领导干部,曾经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因此而获得北京市和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光荣称号。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人,在面临退休的时候,却绞尽脑汁地要为子女们留下些家业,于是不择手段地大肆贪污公款,结果鸡飞蛋打,不仅自己因此而掉了脑袋,也把与此有牵连的儿子送进了监狱。
清末有个叫奕儇的人,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祖父,他写过一段治家格言:“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少,产也少,后来子孙祸也少。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还有,林则徐给儿子写的一副对联,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祸。”这些连封建士大夫都明白的道理,难道不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去仔细品味和深思吗?
二是“工作圈”问题。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好工作,离不开上级的指导、身边同志的帮助、下级的支持。这样,就涉及到一个“工作圈”的问题。我们的党员干部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个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应该协调一致,建立起正常的工作关系,防止形成庸俗的市侩关系和违背党的纪律要求的其他关系。
1980年2月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指出,在处理领导关系上,不得个人专断,不允许搞“一言堂”、家长制;对领导者禁止无原则的歌颂,不要把上下级关系、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变成封建等级关系、人身依附关系。
应当说,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按照上述要求,努力营造和谐正常的工作关系,但是,某些与此相悖的行为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讲的:“有的党员干部慢慢忘记了自己入党、当干部时的初衷,脑子里个人升官发财的思想滋长,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了脑后。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有的到处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造假骗官、甚至杀人谋官,有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家长制习气严重,有的贪图享乐、花天酒地、贪赃枉法,有的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等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千万要防止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如果你的‘官’不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干出来的,而是靠‘跑’、‘要’、‘买’来的,那不仅不光彩,最后还要栽跟头。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至于个人的升降去留,应坦然地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就在那个位置上尽心尽力、发光发热。”总书记的这段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牢牢铭记在心,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是“社交圈”问题。领导干部应当广交朋友,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又要慎交朋友,这是保持廉洁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后,交际面会越来越宽。这时候,和谁交朋友,怎么交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因而如何处理好“社交圈”问题,是每个党员干部需要特别注意的重要问题。由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执掌着或大或小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利益的分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就会千方百计地与你“交朋友”,说的明白些,就是要腐蚀拉拢你。他们会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目的是借用你手中的权力来满足他们的私欲。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恰恰对此缺乏应有的警觉,误以为结交了铁哥们儿而暗自高兴,殊不知自己已经迈进了人家设好的陷阱。当然,也有少数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本身就怀着私心杂念去交友,乐于把那些谄媚之徒当成朋友。有的人特别热中于结交有钱的人,于是便出现了“傍大款”现象。还有的甚至与带有~背景的人同流合污、打成一片,成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或帮凶,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胡长清不就是这样吗?他在江西工作只有短短四年的时间,尤其好与“大款”交朋友、打交道,有的人认识他不过20天,见过两次面,就开始向他行贿,在这些“大款”朋友的护送下,他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交一个好朋友,就等于多了一面镜子,多了一个参谋。如果交上一个坏朋友,就等于雪入墨池,虽融于水,其色愈污。看看那些以朋友自称的行贿者,有哪个是真的把受贿的党员干部当成朋友呢?一个也没有。有一个行贿者在监狱里说出了心里话:“我在向他们(指受贿人)塞钞票的时候,绝对是将他们当作一条狗来看待的,不然我的心态就没法平衡。凭什么要把自己花花绿绿的票子往他们手里塞,还要赔笑脸呢?”那些把这类如蝇逐臭的人当朋友的党员干部听了这番话以后,不知会做何感想。
同志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非常值得珍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善待它,充分实现它的价值。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使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手段的情况下,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物质利益,对谁来说都是必需的,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大家千万要记住,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成为它的俘虏,既有损于党的事业和个人名节,也有悖于党员干部的本色,实在是得不偿失。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谢谢!
第五篇: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的党课讲稿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按照市委的决定,每年五六月间,要在全市开展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今年是开展这项活动的第二个年头。实践证明,在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日常教育的同时,集中一段时间,突出一个主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它不仅是加强我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客观需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市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在去年权力观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把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的主题确定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下面,我围绕这个主题,结合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5.31”重要讲话等有关精神,联系这几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情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主要讲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
第二,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第三,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第四,党员干部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
我们的党员干部究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呢?换句话说,也就是什么样的利益观才是我们所应当具有的正确的利益观?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利益观说起。如果要给利益观下个定义的话,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利益”。通俗地说,利益其实就是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态度。
利益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可见,利益观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利益观的核心就是个人利益至上,就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一套。这种利益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诱惑力,至今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远的不说,就是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里,被资产阶级利益观困扰者也大有人在。以谋取私利为目标的“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错误观念,正是这种利益观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们党执政时间的不断延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我们干部队伍成分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同志能够在正确的利益观指导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但也应当看到,确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与诱惑,利益观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内心世界的颓废与堕落,直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凭借手中的权力,非法谋取个人、家庭和小团体的利益,甚至为了钱、权、色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贪图享乐、奢侈挥霍,把吃喝玩乐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视艰苦奋斗为“冒傻气”,整天沉湎于觥斛交错、纸醉金迷之中;三是突出自己、好大喜功,把个人出名获利当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为了个人名利而不惜劳民伤财;四是心术不正、勾心斗角,把旧时的官场作风带进现实生活,终日里谋人不谋事,干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却把心思用于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求升官晋爵;五是见风使舵、庸俗市侩,对上级阿谀奉承,对同事拉拉扯扯,对朋友居心叵测,对群众漠不关心,凡事以对个人是否有利为准则;六是盲目攀比、怨天尤人,收入同多的比、待遇同高的比、条件同好的比,总觉得自己吃亏。事业不成怨条件、工作不力怨环境、关系不顺怨领导、业绩平平怨下属,好像党和人民总是对不起他。
上述现象不能不说与一些干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有着直接关系。尽管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并切实加以纠正,支流就有可能变成主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资产阶级利益观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如果抱着这样的利益观不肯放手,就不配当党员干部,更不配当领导干部。那么,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呢?对此,刘少奇同志早在六十多年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里就作出了高度概括,他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每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都要使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完全一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应有的利益观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短短九个字,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利益观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这里所说的整体利益,就是指党和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则不单指党员干部本人,还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属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
2、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观念。也就是说,党员干部不仅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且不能只顾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局部利益,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全局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服从全局利益的大局观念。
3、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有些事情从眼前看是有益的,但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不为眼前利益所惑,树立为长远利益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4、甘于清贫的无私奉献观念。在“先富与后富”等利益关系面前,不仅要把群众摆在前面,还应当时刻不忘人民公仆的本色,突出一个“谋”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5、自律基础上的遵纪守法观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必须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来进行,党员干部更应该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即使在谋取正当利益的时候,也要严格自律,在致富的道路上模范地遵纪守法。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共产党员一切言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这一点。
最近,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正在学习市检察院一分院副检察长方工同志的先进事迹,方工同志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廉洁没有底线,自律不能封顶。”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在利益观方面应有的追求。
二、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这不是什么人强加给我们的,而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客观要求,是我们从入党那天起就郑重许下的诺言,倘不如此,就是背信弃义,就失去了当党员干部的资格。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条理由。
1、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1944年9月5日,一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在陕北安塞县烧木炭,因为炭窑倒塌牺牲了,他就是张思德。为了纪念他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毛泽东同志写了《为人民服务》一文,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从此,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和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成为共产党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永恒主题;成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标志。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曾经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过同一个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里,开宗明义地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上个世纪5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针对他们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明确回答:“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57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多次强调,检验和判断各项改革政策和工作都要始终坚持和考虑“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宗旨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作为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体现在全体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中。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如果头脑中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私心杂念就会占上风,就不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宗旨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2000年初,江泽民总书记从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作出了“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这一重要思想是在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今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做了全面阐述。他强调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其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整体。先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归宿和出发点。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三个代表”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凭主观想象就可以做到的。只有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老百姓才会认为你可以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也才会真心实意地跟你走。这才是我们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真正所在。需要强调的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通过我们每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言行来体现的,任何谋取私利的行为都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要实践党的宗旨、坚持“三个有利于”、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无不需要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并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2、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喜人,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最近五年,全市GDp年均递增10.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5%以上,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8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些都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方针政策,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
刚刚闭幕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提出以“新*、新奥运”为主题,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今后五年经济增长速度要保持在9%左右,力争到2008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目标确实令人鼓舞,任务的确十分艰巨。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竞争力和决策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们有了比较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经验;筹办2008年奥运会,大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和创造精神。要实现我们新确定的奋斗目标,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5.31”讲话精神,以及下半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精神,同心同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要使首都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改革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也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就是要在发展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要发展首都各项事业,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搞好改革开放,就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让群众感受到我们所做的一切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要维护和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有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要使党员干部有这样的实际行动,就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一句话,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关系到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出发和认识问题。
3、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
我们党已经走过83多年的历程,执政也已经有50多个年头,为什么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党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尽管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尽管在党员干部队伍里确存在消极腐败现象,但这只是支流问题,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对这一点,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含糊。这对我们做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把我们的干部队伍看得一团漆黑,在实际工作中就非犯“左”的错误不可,如果认为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就会有另外一种结果。判断纪检工作成效的大小,不仅要看办了多少案子,惩处了几个坏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强教育,强化管理,重在治本,预防为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杜绝腐败的机制,消除产生腐败的土壤。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论断过去适用,今天仍然适用。试想,假如这个“决定因素”出了毛病,还谈什么党和人民的事业呢?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干部队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领导干部,大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甚至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实惠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对待权力、地位与利益的考验。能不能经受住考验,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讲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政权,有了调动全国人、财、物等资源的权力,而且权力之大,可调动的资源之多,都是执政前无法比拟的。大批党员、干部担任了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领导职务,手中都掌握了这样那样的权力。党的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的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才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呢?恐怕只能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其中,能不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乃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最现实的考验,也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关键一环。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我们就将失去民心,其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是从大的方面回答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问题。如果从党员干部个人角度来考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也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利益观,你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方寸不乱,才能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反之,如果你坚持错误的利益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置群众的冷暖于不顾,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而自以为得计,就迟早要被人民所抛弃。这样的例子不少。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本市的李润
五、方工等先进典型,他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爱戴,重要的一条是他们头脑里有正确的利益观作指导,不为金钱和物质利益所动,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反,那些在物质利益面前跌跤翻船的人,无一不是在利益观上出了毛病。陈希同、王宝森等之所以成了人民的罪人,谁能说他们的利益观是正确的?可以这样说,凡是在经济方面违纪违法的人,其利益观都是错误的,无一例外。这个结论是有充分根据的。从1998年到2001年的四年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5264件,受到党纪或政纪处分的局级干部25人、处级干部461人,挽回经济损失五亿零六百多万元。在这些案件中,绝大多数与经济活动有关,与滥用职权有关,更与当事人的利益观发生扭曲有关。
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如果不能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不仅有害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也终将毁了自己。
三、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利益观和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我认为,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世界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中,权力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总书记的这番话明确告诉我们,正确的世界观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什么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等,都无从谈起。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总的和基本的看法。共产党人应当具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它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从一定意义上说,世界观就是人生的“总开关”,这个开关工作正常,人就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这个开关出了毛病,人生就会迷茫甚至步入歧途。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同样是党员干部,绝大多数能够严于律己,时时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有的人却追求一己私利甚至堕落成腐败分子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们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不但是对年轻同志的要求,老同志同样应当不断改造世界观。原大兴县房管局局长付冠宇入党当干部多年,论年龄也算得上老字辈了,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犯贪污和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他走向堕落的根子在哪里?从他的言行中不难看出,正是错误的世界观在发生作用。他平日里热衷于封建迷信,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很多宣传封建迷信和宗教的书籍,外出时不是算命就是卜卦,事发后在拘留所里,他还对司法人员说:“算命先生讲了,闯过腊月二十三就没事了。”除犯有贪污、受贿罪外,他还听信骗子的谣言,动用公款64万元去找所谓1934年连号的美圆,企图发财 ;并且盲目决策、盲目投资,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仔细分析那些党员干部违法乱纪的原因,可以肯定地说,都能从世界观上找到答案。
与世界观紧密相连并受世界观制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是党员干部必须注重解决好的问题。简单地说,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现实。江泽民同志对此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并写进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这“三个解决好”,集中反映了为官做人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态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参加革命为什么”,讲的是领导干部参加革命的初衷,就是干什么来的、图的是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什么”,讲的是领导干部的现实作为,是打算用人民给的权力去为老百姓服务呢,还是为了光宗耀祖甚至是谋取私利;“身后留点什么”,讲的是历史评价问题,是要留下怀念和好的口碑,还是让人民群众在你离开后戳脊梁骨。贯穿这“三个解决好“的主线就是为什么人掌权、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三个解决好”,也就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打下了坚实根基。
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是爱好还是憎恶、是赞同还是反对、是接近还是回避,体现了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往往是隐含在人的意识深处的东西,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就象人生的“方向盘”,通常情况下,会帮助人们在有关善恶、是非、真假、曲直的判断中明确方向,作出正确选择,即使在遇到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时,也能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刻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并且要坚持不懈,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
2、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
对于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问题,世峨同志在去年的党课里已经专门讲过了,这里不再过多涉及。我想强调的是,解决好权力观和地位观的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重要意义。
我认为,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是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权力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和利益观。道理很简单,试想,一个人的权力观是扭曲的甚至是错误的,你能指望他具有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吗?肯定不能。同样,如果一个人的利益观是错误的,他的权力观也决不会是正确的。可见,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解决好权力观并进而解决好地位观的问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私有财产,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如原市乡镇企业局地方工业总公司经理马振君,为了给自己搞一套好家具,利用公司买办公设备的机会,伙同他人用6万元公款给自己买了一套高级家具,并以建筑材料的名义在公司报销;为了给女儿买汽车,以修路费的名义把钱打入下属煤矿,然后再提出现金来;为了给儿子买房子,将十二万元煤款据为己有,还利用职权迫使别人出具发票,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实际上经不起检查,案发后被判处无期徒刑。还有原石景山区房地局局长尚贵,把460万元公款借给老同学经商,当班子里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尚贵说:“我是局长,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单位的钱我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最后造成了200万元的损失,尚贵也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什么才是我们所要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呢?对此,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正确认识我们手中权力的性质。只有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明白了,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必须认识到:第一,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代表人民并领导人民去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以后则要代表并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国家的各项权力。第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第三,领导干部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和安宁服务。一句话,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第四,一代一代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信守为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同时要始终自觉地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监督。”总书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所谓正确的权力观主要包括“四个必须认识到”:一是代表并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二是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三是我们手中的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四是权力的行使必须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上述几点,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3、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与作风
以贪图享受、铺张浪费为特征的享乐主义,是资产阶级利益观的典型表现,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同享乐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就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奢侈浪费的恶习。
艰苦奋斗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早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来的,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党才一步步壮大起来,最后取得了全国政权。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创业难,守成更难。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高瞻远瞩地说:“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后的情况证明,毛主席的这番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1951年便发生了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毛主席针对这个问题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什么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会大乱,老百姓一定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这些话,仍旧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开始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又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提倡艰苦奋斗精神,他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党员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权力,社会环境复杂,领导干部受到外界各种消极的东西的影响会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难免犯错误,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绝对离不开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相信这样的道理,他们不惜挥霍浪费,一门心思地追求安逸和享受,车子越坐越小,房子越住越大;什么东西都敢要,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人的钱都敢拿。*有一个国有企业,本来就已经很不景气,许多职工下岗回家,可是这个企业的领导却花59万元买了小汽车,当上级机关去处理时,企业的领导还认为自己不超标,觉得委屈。真不知道他委屈在哪里,假如要让他不委屈,我们的企业和群众又该受多大委屈啊!
玩物足以丧志,奢侈必将失德。党员干部想奢侈享乐多了,想党的事业必然就少了;离灯红酒绿近了,离人民群众必然就远了。久而久之,不犯错误才怪呢!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在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上下一番功夫。一要加强思想修养,防止享乐思想的滋生;二要注重防微杜渐,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三要强化监督意识,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四要发扬奉献精神,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四、党员干部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当前,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到各种利益调整、利益分化、利益分配等诸多利益矛盾,这些变革会影响到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固然与自己的努力奋斗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要靠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因此,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这一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党员干部手中执掌着各种权力,在资源与利益分配中占据着有利地位,属于强势群体,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为人民谋利益,就能形成一种放大效果,影响和带动一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否则,不仅有害于改革开放大业,也有害于党员干部个人。原大兴区氮肥厂厂长刘集森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由于这个企业不景气,很长时间发不出工资,由此引发数百名职工多次集体上访。作为厂长的刘集森,却利用职权大肆贪污公款,还用贪污所得买了小汽车,最后被判处七年徒刑。同志们想一想,如果容忍这样的事情泛滥,人民群众能答应吗?
是不是党员干部就不能有任何个人利益呢?当然不是。我们从来不否定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个人利益,但必须在保证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比其他社会成员和一般党员更自觉地顾全大局,做到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2、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会直接触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比如,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问题,特别是城市危旧房改造、拆迁、安置暴露出来的矛盾与问题;城镇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问题;下岗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农村中的村级财务、农民负担、农村干部作风、宅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威信,阻碍改革的进程。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和战略家的胸怀,在维护人民群众长远的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竭尽全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讲清楚。遗憾的是,现在有的干部却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总想着在自己的任期内干出些出人头地的事,甚至不惜劳民伤财地大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实际上,这些短期行为还是没有脱离个人利益的小圈子,说明白些,就是在为他自己树碑立传。为自己往上爬创造条件。人民群众对这种人是深恶痛绝的。前不久被中纪委查处的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就十分典型:慕绥新上任后一年内搞了两个城建项目,一个是沈阳市的二环路和53公里的高速公路;另一个是沈阳的环城水系。沈阳市一下子迈进了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的行列,1998年慕绥新还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可是慕绥新的这些“政绩工程”,留给沈阳人民沉重的包袱。仅二环路和高速公路,沈阳市每天就要付给投资的港商50—60万元人民币,连续十年。十年后,港商还要以52%的比例、用二十年的时间分成。这条路1998年建好后,实际上每天收入只有20—30万元,沈阳市额外要再支付30—40万元才可以持平。据介绍,沈阳市每年用于市政建设的财政拨款不足10亿元,慕绥新上任三年,用在市政建设的钱就超过了100亿元。一个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明白这样的道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以长远利益为重。
3、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这是树立正确利益观的必然要求。我们这样说,并非否定局部利益。作为党员干部,当然要考虑自己所管辖的地区、单位和部门的利益,关键是看你在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采取什么态度。如果能够顾全大局,哪怕牺牲局部利益也在所不惜,那就是正确的态度。如果只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那个局部考虑问题,对全局利益全然不顾,甚至损害全局利益,那就是狭隘的、自私的、错误的。
目前,在一些地区、部门或单位,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现象盛行,这与那里的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的关系直接相关。它是一种扩大了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不仅有碍于党的事业的大局,也有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防止和克服这种不正确的思想行为,站在大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全市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中,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危旧房改造、企业搬迁、文物保护、绿化隔离带建设等等,都充满着各种利益矛盾,如果处理不好,那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总体来说,区、县、局、总公司都是讲大局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处理是好的,但是,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有的单位竟然在文物保护范围内搞违法建筑等等。
4、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的利益矛盾和思想上的观念冲突常常交织在一起,引起一些困惑,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前面已经讲过,我们对物质利益并不是一概排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都要通过从事诚实劳动,获得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物质文化利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党员干部。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还应当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这种获得除了必须建立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之下外,还应该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商品交换的原则带入政治生活领域,更不能搞权钱交易、与民争利,不然的话,就失去了当党员干部的资格。
如今,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盲目攀比,不比工作比待遇,不比奉献比索取,越比越觉得自己吃了大亏,也有的人因此而腐化堕落下去。例如:原首钢北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杨立宇,原本聪明能干,从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有7万多职工的企业总经理助理,当年才33岁。当他去发达地区和国外转了一圈回来后,思想就产生了巨大变化,开始不择手段地索取。最终因为伙同他人索贿150万元、个人受贿32万多元而被判处死缓。他在监狱里反思说:“因为我经常出国,去南方,原来我以为我挣的钱不少,可到那儿一看,还不够人家一顿饭钱。于是……”由此可见,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摆不正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仅会给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最后也将毁掉自己。
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权利”与前面讲的“权力”不同,并不是指支配力量的那个“权力”,而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这个“权利”。
应当说,党员干部不仅掌有人民赋予的权力,同时也享有一般公民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但权利是相对于义务而言的,当你享有某种权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普通公民如此,党员干部就更应当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变得空前复杂,人们头脑中的利益观也相应地复杂化了。利益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带有一定的道德因素,体现出一定的利益取向。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普通生产者、交换者的基本道德意识是平等交换、互惠互利。他们按照“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逻辑去考虑生产经营,是合情合理的,在守法的前提下,也是允许的。但是,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则不能仅仅以此作尺度,必须要有更高的标准。一定要把权力当作责任来看待,把履行职责和义务放在首位,讲付出、讲奉献。切不可把履行义务看作无足轻重,而斤斤计较个人利益。
当前,经济活动和人的思想都比过去要活跃得多,党员干部如果不能谨慎从事,犯错误的机会也就相对比较多。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经济活动中跌了跤,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人追求成名、进步、富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无可厚非,但是追求这些靠什么?是靠诚实劳动、努力工作,还是靠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甚至巧取豪夺呢?说起来,谁都明白应当是前者,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就是做不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决不能见利忘义,这个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的人心存侥幸,私欲膨胀,伸出了贪婪的手,结果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党纪国法这条高压线前,碰得头破血流。前不久,本市查处的蔡季良贪污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蔡季良是原*京澳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正局级),任职期间,由于滥用权力、盲目决策、盲目投资,给国家造成一个多亿港币的巨大损失,他自己也从中渔利83多万元。最近,蔡季良已被一审判处死刑。
6、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党的既定政策。有的党员干部可能会说,那我就先来充当这“一部分人”岂不挺好吗?说这种话的人倘不是糊涂,就一定是忘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想想看,古人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说法,何况一个党员干部呢?如果连这样的思想境界都没有,实在可悲,被人民所抛弃也是迟早的事。
我们强调正确对待和处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并不是要阻止党员干部走致富的路。我们之所以要致力于改革开放,其目的不就是要让国家强盛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吗?对于国家来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对于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个人来说,贫穷也决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作为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和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则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前面,想方设法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而后才是自己通过正当的途径迈上富裕之路。决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致富而置群众的安危冷暖于不顾,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也许有的党员干部会说,我带头致富难道也是错的吗?对此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你怎么“带头”。有的人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遗余力,处处走在前面,群众富裕了自己也富裕了,这样的带头值得提倡。因为我们共产党员、党的干部也不是苦行僧!我们所反对的是那些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脑后,甚至不惜凭借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以致穷了百姓富了他自己,却美其名曰“带头致富”,这种“穷庙富方丈”的现象我们已经见得不少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7、纪律约束与严格自律的关系
党纪国法对于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需要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反腐败斗争中提出建立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两道防线。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使自己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仅靠党纪国法的约束是不够的,必须靠自觉、靠严格自律,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起码要做到两点,一是“慎微”,二是“慎独”。
首先是慎微。“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因此,必须防微杜渐,重视小节问题。三国时刘备对儿子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刘禅没有做到,后来亡了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必须从小节、小事上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要注意生活作风问题。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吃点、喝点、拿点、占点、玩点没啥了不起,不过是生活小节问题,只要在大是大非上别出纰漏就行。还有的认为,打一点“擦边球”无所谓,充其量是人民内部矛盾。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我们来说,生活无小事,人生无小事。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即使是所谓的突变,也蕴涵着大量的数量的积累。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注意从点滴小事上开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可以这样说,一些人之所以堕落成腐败分子,往往就是从一些小事上开始。原通州区工商银行行长卢永元就是个例子。起初的时候,别人送他点儿烟酒,他还觉得不自然,时间一长,也就心安理得了。他在监狱里反思说:“第一次收下人家送的钱时,心里很害怕,晚上睡不着觉……由于事情没有暴露,心里慢慢塌实了,也就为我以后受贿壮了胆。”卢永元最终因为贪污一万元、受贿27万元、挪用公款6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和公职的处分,并被判处7年徒刑。
在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想,大家都应当从这些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自觉地防微杜渐,防止因小节不保而酿成大错。
其次是慎独。“慎独”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的试金石。儒家经典《大学》里说:“诚于中,行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借鉴“慎独”的观念,提出了共产党员要“慎独”的修养要求。他说:“除开关心党和革命的利益以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愁。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他的工作经得起检查,决不害怕别人去检查。”少奇同志的这段话,说明了慎独的重要性。事实上,违纪问题多发生在缺少监督的8小时以外,正是因为当事人缺乏一种慎独的自觉性。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在他的一份悔罪书里,特别提到自己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做到慎独,“自我约束能力差,违法违纪行为都发生在8小时以外。”其实,这样的原因在每个违法乱纪案件中几乎都存在。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注意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管住管好自己。
8、遵纪守法与保持节操的关系
党员干部必须模范地遵纪守法,同时又要注重个人道德操守的修养。这是因为,如果不注意道德修养,任凭不正确的利益观充斥头脑,就难免失节,甚至因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而不惜以身试法。近年来出现的“59现象”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家庭圈”问题。在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里,有这样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表达了一种递进的关系。首先是修身,也就是必须切实提高个人的道德操守修养。很难设想,一个对父母不孝、对配偶不忠、对子女不负责任的人能是个好官。其次是齐家,也就是要处理好家庭关系、解决好“家庭圈”的问题。如果一个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正,自私自利等不正确的观念占了上风,你能指望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他洁身自好吗?恐怕很难。因此,党员干部不仅应当管好自己,还应当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树立良好的家风。
中央纪委有一个统计,近几年处理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有38%的与这些人的配偶、子女有关。一些领导干部借口工作忙,对自己配偶、子女的思想状况不屑一顾。也有的对配偶、子女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沆瀣一气,共同谋私。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到这些干部的弱点,乘虚而入,采取走“迂回路线”、“夫人路线”、“公子路线”的办法来影响领导干部,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不少党员干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栽了跟头,就连陈希同这样的大人物也未能幸免。这方面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前几年查处的*电子动力公司(751厂)总经理陈铭的案子就很典型。陈铭是一个从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正局级领导干部,曾经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因此而获得*和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光荣称号。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人,在面临退休的时候,却绞尽脑汁地要为子女们留下些家业,于是不择手段地大肆贪污公款,结果鸡飞蛋打,不仅自己因此而掉了脑袋,也把与此有牵连的儿子送进了监狱。
原延庆县财政局预算科科长王金秀的案子也很典型:1996年,王金秀的女儿办了一个公司,缺少资金,就到县财政局下属的一个财政所去要,这个财政所的负责人一看是上司的女儿,便立即筹办。王金秀知道后,不仅不制止,还积极为她支招,很快,70万元就划到了这个私营公司的帐上。此后,王金秀又两次挪用公款达400万元,给女儿进行盈利活动。最终,王金秀被判处无期徒刑,她的丈夫、女儿、弟弟也都进了监狱。
清末有个叫奕儇的人,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祖父,他写过一段治家格言:“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少,产也少,后来子孙祸也少。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还有,林则徐给儿子写的一副对联,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祸。”这些连封建士大夫都明白的道理,难道不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去仔细品味和深思吗?
二是“工作圈”问题。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好工作,离不开上级的指导、身边同志的帮助、下级的支持。这样,就涉及到一个“工作圈”的问题。我们的党员干部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个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应该协调一致,建立起正常的工作关系,防止形成庸俗的市侩关系和违背党的纪律要求的其他关系。
1983年2月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指出,在处理领导关系上,不得个人专断,不允许搞“一言堂”、家长制;对领导者禁止无原则的歌颂,不要把上下级关系、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变成封建等级关系、人身依附关系。
应当说,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按照上述要求,努力营造和谐正常的工作关系,但是,某些与此相悖的行为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讲的:“有的党员干部慢慢忘记了自己入党、当干部时的初衷,脑子里个人升官发财的思想滋长,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了脑后。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有的到处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造假骗官、甚至杀人谋官,有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家长制习气严重,有的贪图享乐、花天酒地、贪赃枉法,有的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等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千万要防止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如果你的‘官’不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干出来的,而是靠‘跑’、‘要’、‘买’来的,那不仅不光彩,最后还要栽跟头。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至于个人的升降去留,应坦然地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就在那个位置上尽心尽力、发光发热。”总书记的这段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牢牢铭记在心,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是“社交圈”问题。领导干部应当广交朋友,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又要慎交朋友,这是保持廉洁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后,交际面会越来越宽。这时候,和谁交朋友,怎么交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因而如何处理好“社交圈”问题,是每个党员干部需要特别注意的重要问题。由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执掌着或大或小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利益的分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就会千方百计地与你“交朋友”,说的明白些,就是要腐蚀拉拢你。他们会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目的是借用你手中的权力来满足他们的私欲。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恰恰对此缺乏应有的警觉,误以为结交了铁哥们儿而暗自高兴,殊不知自己已经迈进了人家设好的陷阱。当然,也有少数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本身就怀着私心杂念去交友,乐于把那些谄媚之徒当成朋友。有的人特别热中于结交有钱的人,于是便出现了“傍大款”现象。还有的甚至与带有黑社会背景的人同流合污、打成一片,成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或帮凶,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胡长清不就是这样吗?他在江西工作只有短短四年的时间,尤其好与“大款”交朋友、打交道,有的人认识他不过20天,见过两次面,就开始向他行贿,在这些“大款”朋友的护送下,他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交一个好朋友,就等于多了一面镜子,多了一个参谋。如果交上一个坏朋友,就等于雪入墨池,虽融于水,其色愈污。看看那些以朋友自称的行贿者,有哪个是真的把受贿的党员干部当成朋友呢?一个也没有。有一个行贿者在监狱里说出了心里话:“我在向他们(指受贿人)塞钞票的时候,绝对是将他们当作一条狗来看待的,不然我的心态就没法平衡。凭什么要把自己花花绿绿的票子往他们手里塞,还要赔笑脸呢?”那些把这类如蝇逐臭的人当朋友的党员干部听了这番话以后,不知会做何感想。<(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br>
同志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非常值得珍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善待它,充分实现它的价值。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使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手段的情况下,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物质利益,对谁来说都是必需的,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大家千万要记住,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成为它的俘虏,既有损于党的事业和个人名节,也有悖于党员干部的本色,实在是得不偿失。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