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预测分析(推荐)
2018-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6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要求各地应在2016年6月30日前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且原已纳入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
这次所增加的项目是由我国康复医疗、医保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评审确定的,涉及肢体残疾康复、精神残疾康复、言语残疾康复、听力残疾康复等多个康复领域。这也是自2010年首次将9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之后,康复医疗医保支付范围的再一次扩大。这也说明政府对于康复医疗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
(二)需求端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入院治疗之后特别是术后治疗为主的康复治疗需求快速增长。此外,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已超过8,500万,而真正得到康复治疗的不足10%。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趋势逐渐明晰,当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到15.5%。术后治疗迅速发展、庞大的残疾人群、老龄化率上升使得康复医疗市场面临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康复医疗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
(三)适宜民营资本进入
相对来说,康复医疗“门槛”较低,经营范围较广,更适宜民营资本进入。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正在投身康复医疗领域,积极推动我国康复、养老、护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2016年年初由红杉资本参股的三级专科康复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已正式开业,其在肇庆的分院也已在建设中。
二、不利因素
(一)发展水平低
我国康复医疗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康复设备缺乏、康复医院数量少和床位少等方面。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康复科及康复专科机构约3,800家,占比28%左右,未形成完备的康复医疗设备供给体系。康复设备缺乏并且落后,我国大陆省会城市综合医院中有51%的医院康复训练场地不够,49.6%康复设备陈旧,并且缺乏现代化的康复业务管理软件系统,无法满足康复治疗要求以及患者需求。
(二)康复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的比例约0.4:10万,而发达国家该数据则达到5:10万,两者相差12.5倍。如果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二、三级医院共需要康复医师5.8万人,治疗师11.6万人,社区综合康复人员需要90.2万人,是现有康复人才的10倍以上,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三)总量不足、亟待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资源整体处于总量不足、亟待发展壮大的阶段。具体来看,一是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区域,西北、西南地区明显不足。二是拥有早期康复介入能力的康复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医院,20%的省级综合医院、30%的市级综合医院和56%的市以下医院不具备早期康复能力,只是以提供传统康复服务为主。三是不同层级的康复医疗机构在自身提供服务有限的情况下,层级之间缺乏患者流动、转诊的机制与渠道。
康复机构数量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康复机构数量将达到8,054个,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88%,2022年将达到10,123个。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康复机构数量预测
15,00012,0008,0549,0006,0003,0000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中国康复机构数量(个)8,5829,0819,38910,123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残疾人康复需求规模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接受康复医疗服务的残疾人规模将达到864万人,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48%,2022年将达到991万人。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残疾人康复需求规模预测
1,5001,***18E2019E2020E2021E2022E中国接受康复医疗服务的残疾人规模(万人)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
第二篇:2018-2022年中国保健品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保健品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版)正式实施,新法明确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对保健食品的监管作出了相关要求,从严规范保健食品市场。新法对保健食品、食品实施“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有利于整体市场的规范。2016年7月1日,《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范和加强了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管理工作。
2017年1月,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了营养保健品的发展方向,加强营养保健品的研发。
2017年6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计划》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我国人群营养健康现状和需求,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民营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策略和重大行动。《计划》的颁发也预示着未来20年间,我国健康产业和营养产业形势利好。
(二)国民购买力增强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购买力快速增长,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也随之增长,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从2013-2016年的数据来看,一方面,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2016年达到2.38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6%;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也快速增长,2016年增长到1,307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74%。
(三)刚性需求增长
《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有望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规划中,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以及大健康产业将进入蓬勃发展期。结合人们的健康需求,都将激发保健食品市场持续不断发展的是我国健康需求的巨大刚需。当前保健食品的市场格局、营销模式要求企业研发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来满足不同需求提供更多的手段。在营销手段上,除去传统商超和直销等渠道外,微信营销、电子商务等也渐成主流,销售手段日趋多样。
(四)发展空间大
我国保健品品牌和发达国家品牌发展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品牌、质量、服务价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国外品牌有差距,消费者对于国外保健品品牌的倾向性也反向刺激国内品牌加速改革和提升,用市场力量倒逼行业转型升级,从需求端促进保健品行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拉动行业空间放量增长。
二、不利因素
(一)存在行业痼疾
在保健食品安全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情况下,行业痼疾仍存。突出表现在仍有部分企业未经许可生产经营和进口保健食品,利用网络、会议、电话、电视等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违法营销、欺诈销售,产品标签虚假标识功能声称,违法违规发布保健食品广告等,特别是针对中老年人、病人的欺诈行为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二)竞争激烈
1、大健康产业的概念异常庞大,一方面任何企业都可以进驻和标榜大健康概念,并且人人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未明确指出大健康的具体含义,所以将导致后续市场对于大健康产业的概念混淆,竞争将会变得异常激烈。
2、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注重和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保健品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促使保健品企业必须规范、科学运作。
3、保健品企业的成本日益增加,在各个环节中如:原料价格、申报体系流程、广告宣传、人员培训等都对企业的成本构成了高额负担。
(三)监管不到位 “不敢买”“不会买”“买不到”的消费三不现象仍是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突出特征和发展障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管理法规滞后和市场竞争不充分且秩序混乱。分析行业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严重的“空中楼阁”现象,即行业发展缺少科教体系、产业规划和商业生态的支撑,使得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始终挣扎在发展的初期。
市场规模预测
受益于经济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我国保健品行业规模从2002年的44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37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0%。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614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12%,2022年将达到3,572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预测
4,0003,0002,0001,00002018E2019E2,6142,8493,0773,3233,5722020E2021E2022E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第三篇:2018-2022年中国园林景观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园林景观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促进园林绿化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017年12月,住建部印发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规定》的发布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做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取消后市场管理工作,以及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园林绿化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二)市政园林绿化需求增大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政园林主要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主题公园、公共休闲场所、生态湿地等园林工程或事业单位附属的园林工程项目。近年来,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园林绿化建设有着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纷纷加大了对园林绿化的建设投资,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03年的321.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817.6亿元。
(三)地产园林需求增长为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在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城镇人口改善型购房需求、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以及产业政策等因素的促进下,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受经济下行、调控延续和住房需求透支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周期。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仍将推动房地产行业中长期向好发展。
(四)生态环保意识推动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等生态危机频发,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生态修复、环境治理领域的投入,生态园林景观建设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五)PPP模式为市场园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与传统的项目整体完工验收后建设方再逐年回购的模式相比,采用PPP模式后,PPP项目中涉及政府付费部分需通过地方政府的人大决议并纳入财政预算及中期规划,可以使园林企业在地方政府现金流不理想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市政园林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降低回款风险,同时通过项目公司的项目融资加速工程款回款、提高资金周转率。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PPP政策文件的发布,PPP模式在园林绿化行业将得到广泛的应用。PPP模式有望化解城镇化融资困境和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窘境,成为环保行业面临的新模式,给环保、园林等行业公司带来机会。
二、不利因素
(一)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一个行业的制度是否标准、健全关乎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近20年来,虽然风景园林行业标准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与其他领域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系统性不完善、标准体系总体发展不平衡、标龄过长、技术含量低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风景园林行业的作用也越来越被市场所重视,行业标准的落后已经成为行业的短板,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发展,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评价体系成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当务之急。
(二)绿化建设及养护管理队伍整体水平低
目前,由于园林绿化行业的薪资福利水平较低,无法吸引综合素质高、技术水平过硬的人才加入管理队伍,很多一线绿化工人均是经过简单培训即上岗的农民临时工,其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养护工作按部就班,缺乏专业的绿化管理知识,如养护技术、修剪技术、培育技术等,尤其是一些新品种植物的养护更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效率。
(三)宏观经济增长放缓
近年来,我国GDP增长速度放缓,2015年、2016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6.9%、6.7%,宏观经济呈现下行态势。尽管政府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保持高水平,但增长速度明显回落;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2增长5.8%;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5%。2015、20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562,000亿元、606,4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7.9%,增速均有所回落。受政府财政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行业的增长速度存在放缓的可能性。
市政园林市场规模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市政园林市场规模将达到2607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93%,2022年中国市政园林市场规模将达到3408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市政园林市场规模预测
4,0003,0002,0001,00002018E2019E2020E2,6072,7842,9893,1903,4082021E2022E中国市政园林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地产园林市场规模预测
地产项目配套景观园林投资占地产总投资额度的1%-4%,其中高层、小高层住宅投资比例为1%-3%,别墅类和酒店的比例略高,达到2%-4%。2017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109,799亿元,按照房地产投资额的2%用于园林投入且占比逐年增长计算。
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地产园林市场规模将达到2343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65%,2022年中国地产园林市场规模将达到3031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地产园林市场规模预测
4,0003,0002,0001,0000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中国地产园林市场规模(亿元)2,3432,5012,6772,8523,031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第四篇:2018-2022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产业政策扶持 自智慧停车自兴起以来,国家和各政府部门不断颁布相关政策,为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推动了智慧停车产业的发展进程。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开展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重点提到要推动“互联网+停车”和车位共享新业态发展,并确定北京、深圳、成都、苏州、荔波县等5个城市为第一批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开展先行先试,从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更好的推进城市停车场建设。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提升交通发展智能化水平,促进交通产业智能化变革。2017年9月,交通部发布《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进一步规范城市停车新秩序、鼓励车位资源错时共享,以大力推动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的快速发展。
(二)停车市场需求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交通拥挤和安全等问题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也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每年新增车位需求和每年实际建设停车位数量的缺口不断扩大,车位缺口将持续加剧,停车市场需求巨大,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互联网+”带动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停车”通过互联网把分散的停车场联接起来,破除信息孤岛,实现有限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深度融合的方式推动以智慧停车场、停车APP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停车”新业态迅速发展,全方位智慧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助力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升级。
(四)技术推动发展 从传统传感到影像感测,再从影像感测衍生出可识别技术。中国在汽车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升级,有效支撑着智慧停车行业的发展,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车位并简化车主的进出场流程,带给车主更好的停车体验。不仅如此,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智慧停车设备不仅可以有效采集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分析也得以实现,从而协助解决、改善或优化智慧停车发展进程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或不足,推动智慧停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不利因素
(一)停车场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停车产业化建设领域起步较晚,却也赶上了智慧交通爆发的时代浪潮,智慧停车成为当前大趋势,但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停车场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依然是智慧停车发展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车库产权十分分散、容量偏小,产权问题也降低了部分车库对外开放共享的积极性,车位配建不足、传统停车场“散、乱、小”、整体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停车场的智能化改造,加大了智慧停车发展的难度。
(二)市场竞争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政府密集出台智慧停车相关政策,各大企业也纷纷响应加入布局,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智慧停车衍生产品,比如智慧停车APP,但由于厂家背景的不同,市场上不同厂家云平台的联网出发点、信息收集和管控的深度不同,表现出的深度和联网的范围也都不同,各个企业又各自为阵、互不兼容,以至于市场上没有一款可以全国通用的智慧停车APP,产业和产品标准化体系有待健全。虽然停车场管理及控制行业目前处于上升阶段,市场需求量大,但存在部分不具备研发实力及售后服务能力的厂商采用低价策略销售低质产品,给行业内的优质厂商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行业竞争有所加剧,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市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市场竞争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三)智慧停车场覆盖率低
当前国内大多数停车场依然采用传统刷卡或取票的出入口控制方式对停车场进行管理,对ETC、视频识别等智能技术应用不足,许多停车场仍然采用人工收费等相对落后的管理手段,并且收费乱象问题也难以杜绝,智能化建设存在许多不足。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各城市智慧停车场覆盖率都在6%以下,而其中84%的城市智慧停车场覆盖率不足1%,与其他发达国际相比,智慧停车普及率低,整体水平不足。
(四)智慧停车场存在管理乱象
智慧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因其归属的不同,从设计、建设、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设计到规划、城建、公安、交通运输、工商等多个部门。因此,每个部门因为职权范围所限都只是各行其是、各司其职,监管职权相对分散,不能充分、有效、合理的发挥已建成智慧停车场的作用,造成了部分资源浪费。
2018-2022年中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预测
2016年,我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为62亿元,同比增长21.57%;2017年,我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为80亿元,同比增长29.03%,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33%,2022年将达到236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预测
236250***0500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126102153中国智慧停车系统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8-2022年中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数量预测
2017年,我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数量为2516个,同比增长13.6%。
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数量2835个,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52%,2022年将达到4385个。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数预测
5,0004,0002,8353,0002,0001,00002018E2019E2020E3,1703,5553,9504,3852021E2022E中国新增机械式停车库项目数量(个)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第五篇:2018-2022年中国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监管加强
2018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分工方案》明确了市场监管总局牵头涉及的重点任务,涉及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治理各种中介服务乱收费、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检验检测监管等方面。市场监管总局牵头,2018年对投诉举报涉及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检查,逐步形成规范的检查程序。对重大突发事件涉及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排查。2018年底前在全国推广使用检验检测机构移动APP,2019年底前建成全国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大数据系统,实现各级监管数据互联互通。
(二)未来前景不可估量
检测行业作为社会发展催生的新兴服务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基于全社会对使用产品的质量、对生活健康水平、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对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行业随之兴起并快速发展起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检验检测机构认可分析报告》,对2017年上半年检验检测机构认可总体数据、初次申请、审定、认可资格处理、机构变更处理等情况进行了公布和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CNAS累计认可检验检测机构8865家,同比增长12.1%;累计暂停检验检测机构认可资格1289家,累计撤销检验检测机构认可资格601家。
为了充分发挥协调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枢纽作用,搭建起政府、生产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和社会之间合作互信桥梁,多省都纷纷出谋献策,加快省市检测机构行业发展。接下来还需不断通过在战略研究、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布局,共同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撑。
(三)互联网+检测
检验检测产业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浪潮的洗礼下,检验检测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利用互联网促进检验检测企业商业和服务模式创新。
2017年,科技中心试验测试技术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2.0)上线运行。依托“互联网+”,实现检测全流程、全要素在线无缝管理,是LIMS2.0系统建设的初衷。这一系统实现对检测任务的全方位管理和监控,使实验室随时了解每项检测任务的状态,了解人员工作完成情况,随时查询委托单位实验委托量、款项结算情况,实现检测全方位监控。
二、不利因素
(一)检测机构发展不均衡
在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主要由国有机构、民营机构和外资机构三部分组成,但是发展却很不均衡。近年来,外资机构凭借经验丰富、专业性强、涉及领域较宽、公信力高,抢占了我国很大的检验检测市场。而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和民营监测机构因为自身和所处的环境因素影响,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民营的检验检测企业,严重存在着散、乱、弱、小问题,行业总体服务能力和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有机构资金雄厚、装备先进、服务项目齐全、服务项目范围广,但是一直承担的都是政府强制性、垄断性的质量检验检测任务,灵活性也相对缺失,对于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民营机构由于灵活的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很容易了解到市场的需求,所以有服务效率高、发展快、更灵活多变等优点。但是从整体检验检测行业的水平来说,有技术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难以做强做大的特点,同时对于现在频频出现的安全问题,并不能做到大而全,大多只能服务于中小企业。
(二)门槛低
由于检验检测“门槛”低,所以很难形成全球性的品牌和检验检测机构,有的企业甚至为了利益弄虚作假,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检验检测收入预测
2016年,我国检验检测实现营业收入2,065.11亿元,较2015年增长14.73%。截至2017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6327家,同比增长9.30%;检验检测服务业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377.47亿元,较2016年增长15.13%。
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营业收入将达到2,734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25%,2022年将达到4,658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检验检测营业收入预测
4,6585,0004,0002,7343,0002,0001,0000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3,5843,1314,086中国检验检测营业收入(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预测
2016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达到468亿元。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731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98%,2022年将达到1,567亿元。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预测
1,5671,6001,20073***8E2019E2020E2021E2022E1,1068991,328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测
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72亿元。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96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0.49%,2022年将达到278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测
300250200***18E2019E2020E2021E***022E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