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禽养殖承诺书
畜禽养殖承诺书
本养殖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畜牧法》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白了自己应承担法律责任和履行的法律义务。现承诺如下:
1.保证投入生产使用的畜禽来自非疫区并经过检疫,并有检疫合格证明备查;保证养殖过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建立畜禽养殖档案,不使用“瘦肉精”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药物,不销售含“瘦肉精”等畜禽及产品,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要求,不添加国家禁止的兽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认真开展重点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保证畜禽出栏(离开饲养地)向当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2.保证发生畜禽死亡及时上报,在养殖过程的病死畜禽不出售,不随意扔弃,严格按照畜牧部门要求由无害化处理场处理。
3.保证依法养殖经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如政府规划养殖区域调整列为禁养区,因强制撤迁或污染治理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养殖场(本人)自行负责。
企业(盖章): 法定代表人(养殖户)(签字):
年 月 日
第二篇:畜禽养殖承诺书
畜禽养殖承诺书
XX区畜牧兽医局:
本养殖场 在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时,经贵单位工作人员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农业部2010年第7号令《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本人已知晓了兴办养殖场所应具备的动物防疫条件,明白了自己应承担法律责任和履行的法律义务,为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现承诺如下:
1、保证投入生产使用的畜禽来自非疫区并经过检疫,并有检疫合格证明备查,每批畜禽入场前提前24小时报检。
2、保证养殖过程按照《畜牧法》及《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建立畜禽养殖档案,认真开展(积极接受畜牧部门)强制免疫,保证畜禽出栏(离开饲养地)向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报检。
3、保证在饲养过程中不使用瘦肉精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药物,不销售含瘦肉精等畜禽及产品,不添加非物质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不直接将兽用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和饮用水中或直接饲喂动物,不使用未取得《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如肉骨粉、血粉、乳清粉等)。
4、发生畜禽死亡及时上报,保证养殖过程的病死畜禽不出售,不随意扔弃,严格按照畜牧部门要求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5、在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后,按规定自觉坚持依法养殖经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若违反上述承诺,我自愿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相应处罚。若因自己生产有毒有害畜禽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或因免疫工作不到位,或因免疫失败造成疫情传播流行致使畜禽大批死亡,自己愿意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
法定代表人(养殖户)(签字):
****年**月**日
第三篇:惠阳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惠阳区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
为了促进惠阳区畜禽养殖业向生态、环保型转变,实现畜禽养殖业与人与自然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惠阳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合理利用要素资源为基础,遵循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原则,按“适度规模,合理布点”、“畜地平衡”的发展思路,实行养殖总量控制和养殖密度控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倡导畜禽养殖户转变养殖观念,确保畜禽养殖业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型畜禽养殖业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污,强化依法整治,促进畜禽养殖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持畜禽养殖业有序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惠阳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总的原则是以保障当地肉食品需求和安全为要求,“限量、提质、增效、安全、可持续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以体系为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坚持区域化、规模化布局,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推行绿色环保型畜禽养殖,大力实施产业化、市场化经营,提升畜禽养殖业市场竞争力。
三、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各有关单位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要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使我区畜牧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全区现有规模生猪养殖场4个,蛋禽场1个,2013年全区能繁母猪存栏数XXX头,生猪年未存栏3.52万头,年饲养9.67万头,出栏6.15万头;家禽年未存栏26.48万羽,年饲养111.5 万只,出栏85.02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93796.3吨,实现产值13212万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梅列区畜牧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养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已建成三明市碧海乳业有限公司、三明市芦坪养殖有限公司、三明市金穗王有限公司等三家市级龙头企业。2007年至2009年在辖区3家猪场、1家蛋鸡场实施了生猪、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并积极推广猪-沼-果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畜禽产品质量,现已有5家养殖场成为无公害养殖场,我区已成为三明市区重要的奶源、禽蛋、猪肉生产基地。
(二)影响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因素
1.畜禽养殖业发展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梅列区地处三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聚集、市场繁荣、信息快捷,可以充分利用三明市畜牧兽医部门的人才资源,以及巿区市场繁荣、畜禽产品需求量大,价格好的有利条件,大量发展规模养殖,提高畜禽产品的商品率。
(2)自然条件优越。梅列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
气温19.4℃,无霜期305天,年平均日照1850 小时,年降雨量16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水资源丰富,为动物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且辖区内山清水秀,植被覆盖率高,农村用水直接来自森林,十分适合发展无公害生态养殖。
(3)梅列区拥有良好的交通、通讯条件与投资环境。鹰厦铁路横贯全境,泉三高速公路、三明至福州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形成三明至沿海的高速交通网。邮电通讯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因特网宽带传输至各乡镇。与外向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金融、外运、商检、海关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因而,瞄准省内外及国际市场需求,畜产品出口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畜禽养殖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畜牧业生产经营目前仍处于分散状态,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企业不多,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的发展,区级未成立畜禽养殖协会进行畜牧产业化的管理。
(2)龙头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规模与企业实力还有一定差距,龙头带动能力有待加强。
(3)辖区范围小,畜禽饲养总量也少,难以形成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畜产品深加工行业虽有所发展,但还存在着生产与加工的衔接问题。
(4)草食动物的发展较为薄弱。只以奶牛饲养为主,规模化肉羊、肉牛生产还是一片空白。
(5)与科研院校联系不够密切,优良畜禽品种以及先进的动物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的引进有待进一步加强。
(6)养殖业的无序发展与废水污染物处理能力的严重失衡,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沙溪干、支流,成为我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三、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目标
(一)区域布局
1.以下区域为禁止养殖区:
⑴三明市碧溪第二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乡镇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⑵瑞云山国家4A级景区、大佑山景区、仙人谷景区、金丝湾景区、马林桥景区核心区和缓冲区。
⑶三明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
⑷距离沙溪河岸线1000米以内区域,碧溪、台溪(以台溪村为分界点的下游河段)、蕉溪等河岸线500米以内范围。
2.以下区域为禁止建设规模畜禽养殖场区:
⑴根据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区,梅列辖区红线范围内:主要包括沙溪河以东:羊口仔村、新街村、上街村、下坑村、三明市乳牛场、三明市小溪综合农场、徐碧村、贵溪洋、虎头山脚以西和列东村等;沙溪河以西:列西村、小蕉村、台江林业采育场、陈墩村、大源村、陈大林业采育场。
⑵高速公路、205国道、小蕉公路两侧300米内相应控制范围。
⑶三明市碧溪第二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乡镇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⑷距离沙溪河河岸线1000米以内区域,碧溪、台溪、蕉溪、龙泉溪等河岸线500米以内区域以及各类功能地表水体500米范围内。
⑸瑞云山国家4A级景区、大佑山景区、仙人谷景区、金丝湾景区、马林桥景区总体规划范围等。
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3.适度养殖区:各职能单位应加强对新建规模化养殖场的选址管理,各乡(镇),村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土地出租、使用的管理,严禁未经有关部门许可私自新建规模养殖场。经申报审批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实行生态养殖,但应同步建设、使用治污设施,实现达标排放。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应以现有生产条件为基础和发挥当地畜牧资源优势,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控制养殖规模适度发展。重点发展区域特色畜禽养殖,即做大做强乳业、瘦肉型猪、禽蛋等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农家土鸡、珍禽等特色养殖。具体规划四个区。
(1)碧湖、小溪乳牛生产区。
以碧海乳业公司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三明十二个县(市、区)的鲜奶市场,扩展碧海乳业养殖规模和乳品生产加工规模,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的公牛冻精进行冷配,不断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和泌乳量。扩建乳品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日处理鲜奶50吨。引进种植优良牧草,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充分利用无公害甜玉米的秸秆喂牛,再利用牛粪种植蘑菇,合理配置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形成良性的生态生产模式。
(2)小蕉、台溪瘦肉型猪、禽蛋生产区
以三明市芦坪养殖有限公司、三明市金穗王农牧发展有限公司2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及三明市明忠蛋鸡场为基础,辐射带动生产区内6个1000-5000头猪场。在养殖技术上,首先抓好动物疫病的防治,其次大力推广外三元瘦肉型猪,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推广使用无抗生素饲料等技术,饲养无公害生猪,让市民吃上放心肉,同时配套建设沼气工程等环保措施,无害化处理猪粪,确保环境的清洁。
(3)新街、上街、洋山土鸡、珍禽生产区
以洋溪乡土鸡协会为基础,充分利用三明市区市场繁荣和虎头山登山旅游人员对土鸡需求多的有利条件,在生产区内大力发展土鸡、珍禽养殖。首先搞好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水平。其次,加强土鸡品种选育,选育出独具梅列特色的优质肉鸡品种。第三,在土鸡生产上抓质量,充分利用竹山、果园实施无公害生产。第四,要增总量、扩规模,完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使产品做到优质优价。
(4)饱饭坑、连茂、岩斗肉牛、肉羊发展区
根据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产的通知精神,在洋溪乡饱饭坑、连茂、岩斗等村,充分利用辖区内竹林草地多的有利条件,通过积极宣传发动,开展肉牛、肉羊饲养技术培训,同时对肉牛、肉羊养殖户给予技术、牧草种植、资金的扶持,提高广大村民饲养肉牛、肉羊的积极性,确保我区肉牛、肉羊养殖有较大的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
梅列区畜禽养殖业的主要任务目标将紧紧围绕“总量控制、适度规模、发展特色、品牌做响、品质提高”的总体要求,以奶源基地和优质生猪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土鸡、禽蛋的发展为基础,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积极实施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服务,推进畜禽养殖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梅列区畜牧业的大转变、大发展和大提升。
1.畜禽污染综合整治项目。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必须在2009年年底前搬迁、关闭、拆除。逾期不搬迁、不关闭、不拆除的,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组织拆除;禁养区外常年存栏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所,应于2009年年底前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并建成投运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治的,将依法组织拆除。
2.区农业局及各乡(镇、街道)对在禁建区边缘饲养畜禽的,必须加强引导和监管,防止形成新的多点连片达到规模标准的养殖场所,避免对禁建区产生新的污染。
3.在适度可养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规定审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配套相应的粪污消纳场所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
4.积极鼓励采取沼气发电和粪便烘干生产有机肥等循环经济模式,推行生态立体种养或零排放养殖技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
5.提高科技含量,鼓励畜禽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养殖方向发展,并逐步远离城市、河流,向边远地区转移,向山上转移。大力推进立体养殖、规模经营、集中治理的发展模式,引导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四、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发展,把畜禽养殖业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切实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按规定补助的疫苗经费、动物疫病监测、饲料与兽药及畜产品质量检测、重大疫病处置等专项经费应纳入财政支农支出预算,各级财政扶持畜牧业的资金,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发展畜牧业。
2.加强管理,依法行政。一是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有关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对已建的畜禽养殖场由环保部门负责进行环保影响评估,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达标排放。二是严格建场审批制度,新建畜禽养殖场,必须先经村、乡(镇)同意后,报区规划、国土、林业、环保、农业等部门审核,最后报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审批。三是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环保部门要对养殖场的排放达标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检测,农业部门要对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干湿分离等措施落实情况经常监督,加大在畜牧业管理与畜产品安全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对种畜禽、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的监管。规划、国土、林业、卫生、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当地畜禽养殖行为加强监督管理,要强化联合执法力度,对违法在禁止养殖区或控制养殖区内抢建养殖场的要予以坚决强制拆除和处罚,对典型案件要及时给予曝光和公开处理。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单位区域载畜量和布局,减少经营单元,发展环保型集约化畜牧业;鼓励扶持广大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立体种养和农庄田园模式的生态畜牧业,提倡适度分散养殖,既利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又利于疫病的控制和防治;采取多形式处理废弃物。对于广大农户提倡猪-沼-果(鱼、菜、菌)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综合利用治理污染。对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鼓励建设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料厂,通过干湿分离,固液分离,变废为宝,提高效益。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高效的污染整治,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和扶持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科技型和畜产品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鼓励国有、个体、私营和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营主体参与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民营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典型示范,转变养殖观念,取缔无序养殖,降低农民养殖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5.引进良种,改良畜禽品种。养殖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品种结构调整与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和提高苗猪、肉猪品种结构,引进优良猪禽品种及优良经济动物等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在引种工作上,采用政府扶持,多方面投资的办法,扶持一批种畜禽繁育场,为全区提供优良品种畜禽。
6.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网络,为畜禽养殖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技术培训、学习、提高广大畜牧业科技队伍的自身素质,出台优惠政策,建立积极有效的用人机制,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我区畜牧业,同时争取各级投资,积极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网络,加快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真正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增加养殖科技含量,保证畜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篇:畜禽养殖污染方案
黄陂区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区发改委 区财政局 区农业局 区环保局 区畜牧中心
(2009年7月25日)
为切实加强我区畜禽养殖小区(场,下同)污染治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规定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畜禽养殖小区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09]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治理范围和工作目标
(一)治理范围。经区畜牧中心等部门联合调查,全区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小区(生猪年出栏3000头、牛年存栏300头、家禽年存笼30000只以上)48个,其中,3000头以上生猪小区25家、300头以上奶牛小区4家、300头以上的肉牛小区3家、3万只以上蛋鸡小区7家、3万只以上肉鸡小区3家、3万只以上种鸭小区4家、3万只以上的肉鸭小区2家。上述小区中采用垫料零排放模式的7家,各级财政给予治污政策扶持建有沼气治污设施的18家,采用三级沉淀处理污水但治污效果一般的23家。此次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范围主要包括:
1、整治禁养区外未经市审批的畜禽养殖场。
2、经市审批的畜禽养殖场,先由区环保部门进行监测,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下发限期治理通知书。整改到期后,再由区环保部门组织验收。对经验收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颁发环保达标证书;对排放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依法处罚,直至关停。
(二)工作目标。用3年时间,至 2011年全面完成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1、2009年完成市农业局等5部门确定的21个已享受治污政策扶持和2个未享受治污政策扶持的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2、2010年完成9个享受治污政策扶持的畜禽养殖小区治理达标。3、2011年完成6个未享受治污政策扶持的畜禽养殖小区治理达标,全面完成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任务。
二、治理原则
(一)责任主体原则。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畜禽养殖小区业主是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切实承担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各街乡镇场作为第二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管理、检查、组织实施等职责,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对排污不达标的畜禽养殖业主,要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要依法进行处理。
(二)因地制宜原则。针对畜禽养殖小区养殖品种、养殖规模、治污模式,可实行一区一策,一场一策,分类确定治理方案,实施科学治理。
(三)多元投入原则。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的资金实行业主自觉投入、政府鼓励引导、社会支持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
(四)资源利用原则。畜禽排泄物是资源,要通过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既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又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三、实施步骤
(一)制订工作方案。每年年初,由区畜牧中心会同区相关部门共同确定、分解治理目标和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当年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的治理范围、时间要求、工作步骤和组织措施,并指导各区制订相应的细化方案。
(二)签订目标责任。确定治理目标后,先由区、街(乡镇场)两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区级目标管理;各街乡镇场再根据需要治理的畜禽养殖小区,与其业主签订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责任书,明确任务、时间和要求,落实整治责任。各街乡镇场要在每年5月31日之前,与养殖户签订限期整改协议书。
(三)清理公示监督。各街乡镇场要将本地区畜禽养殖场的名单、签订协议书的情况、限期整改的时间等项目,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四)依法关闭拆除。对于不愿签订限期整改协议且超标排污的养殖户,区里审批的养殖小区,由区环保局责令限期治理,若限期治理仍不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或拆除相关设施;未经区里审批的养殖小区,责令其停止养殖活动,依法关闭或拆除相关设施。
(五)加强巡查整改。各街乡镇场要加强巡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每年在12月底以前将畜禽养殖小区治污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区里。区环保局负责对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排放实施监督管理,对经验收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颁发环保达标证书,对排放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并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措施。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区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为召集人,区发改委、农业、畜牧、能源、财政、环保、科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畜牧中心。联系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1次,会商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进展,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各街乡镇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工作经费,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明确责任。各街乡镇场作为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组织专班对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小区逐一进行调查摸底、拍照、登记造册,做到“一场一册”,建立完善的档案。根据本地区小区数量及治污现状制订3年治污达标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按要求实现辖区所有畜禽养殖小区环保达标。
(三)强化执法。从2009年9月起,由环保部门向排污未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送达环保整改通知书,对已享受治污政策扶持但排放未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限定3个月的整改期限,经整改仍未达到排污标准的,依法实施处罚。其他未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小区,也要与区里签订污染治理承诺书,确定治理期限。
(四)政策鼓励。根据各地的整治任务和实际情况,区里将整合农业基本建设、支农资金、沼气工程、科技三项经费、环境保护、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以及中央、省有关畜禽养殖小区改扩建等相关涉农资金,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确保畜禽养殖小区治污专项扶持资金足额到位。原则上区农业局、能源办要整合农业相关项目资金,每年负责落实不少于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治污扶持资金;区发改委要将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纳入预算内农村基本建设计划,积极争取和整合国家及省项目资金,每年安排落实不少于3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治污扶持资金;区环保局每年负责落实不少于1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治污扶持资金;区科技局要将畜禽养殖小区治污技术研究纳入科技计划,支持经济、实用、有效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区财政局要将有关部门畜禽养殖小区治污扶持资金纳入预算和专项管理,在通过验收后及时予以拨付,并加强治污资金监管。
(五)加强管理。按照“分部门下达,同标准验收”的原则,由各相关部门按原有项目申报程序在区确定的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名单范围内安排治污鼓励资金,并将安排情况报区畜牧服务中心汇总。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达标后,由业主向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区级预验收后,由区发改委、财政、农业、环保、畜牧、能源等部门组成综合验收小组实施验收,合格后由环保部门颁发环保达标证书并给予相应的鼓励资金。
(六)严格审批。按照畜禽养殖小区治污3年达标的要求,从2009年起,区畜牧中心对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实行“消号式”管理。凡排放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一律取消除治污项目外任何项目的申报资格。对新建的畜禽养殖小区,治污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否则一律不予报批。
(七)推广模式。加强环保饲料、除臭剂、添加剂、分群饲养及阶段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推广沼气配套土地消纳、沼气+环保设施、种养结合、生物床或垫料吸附配套、污水处理、有机肥厂等治理模式。各地要加强对畜禽养殖小区的土地流转给予支持,解决畜禽养殖小区排泄物消纳的配套土地,实施种养结合、渔牧结合等综合利用模式,发展以畜禽养殖小区为载体的循环农业。
(八)奖惩分明。对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实行过程与结果双重管理。凡当年未纳入计划但治污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一律在次年优先纳入计划并及时兑现奖补政策;对纳入当年治污计划未能按期实现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小区,由环保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并不再审批新的项目。
第五篇: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养殖和畜禽养殖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畜禽养殖工作应当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合理布局、规范发展、生态循环、安全高效的原则,实行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措施加强畜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养殖用地、畜禽防疫、资金保障等重大问题,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卫生、价格、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畜禽养殖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和引导畜禽养殖、加工、销售以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依法组建或者加入畜禽养殖合作社和行业协会。
畜禽养殖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自律管理,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提高畜禽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第二章 规划布局
第七条 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省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编制全省畜禽养殖布局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省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和区域优势,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布局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编制畜禽养殖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畜产品加工等实际情况,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区域,优先扶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
第九条 下列区域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为禁止养殖区,并向社会公布:
(一)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调水工程干线及其设施的保护区域;
(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四)环境质量达不到功能区标准的区域;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区域。在禁止养殖区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已经建成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限期关闭或者搬迁。
第十条 下列区域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为控制养殖区,并向社会公布:
(一)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和重要的河流、湖泊周边地区;
(二)高密度饲养区;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区域。
在控制养殖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数量和规模,不得新建小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第十一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城乡规划,地势、水源、土壤、空气符合相关标准,距离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二)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
(三)距离动物屠宰加工场所、畜禽交易市场、其他畜禽养殖场或者养殖小区500米以上;
(四)距离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1500米以上;
(五)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当地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
(二)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防疫条件;
(四)有对废水、异味、畜禽粪便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五)场(区)建设布局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污物处理区明显分开;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同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不得饲养两种以上的畜禽。
第三章 备案管理
第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设计规模达到下列标准的,畜禽养殖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生猪存栏200头以上;
(二)牛存栏50头以上;
(三)羊存栏200只以上;
(四)家禽存栏3000只以上;
(五)兔存栏300只以上。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备案规模标准,由设区的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第十四条 畜禽养殖者应当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备案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备案登记表;
(二)畜禽养殖者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四)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区位图、平面布局图;
(五)生产管理和畜禽防疫制度;
(六)污染防治设施验收文件。
第十五条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备案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并发给畜禽养殖代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提出整改要求,达到条件要求后给予备案。
备案格式由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畜禽养殖代码由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统一编号。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时通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按规定汇总报上一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者、养殖地址、畜禽品种或者养殖规模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备案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变更手续。
第四章 生产管理
第十八条 畜禽养殖者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畜禽养殖技术标准进行饲养,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九条 畜禽饲养人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健康标准,并接受专业知识培训。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畜禽饲养工作。
第二十条 畜禽养殖者应当为其饲养的畜禽提供适当的繁殖条件和生存、生长环境,提倡动物福利。
禁止使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制品废弃物饲喂畜禽。
第二十一条 畜禽养殖者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使用规范,科学、合理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禁止使用假、劣兽药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以及其他投入品。
第二十二条 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畜禽进场检疫和日常防疫消毒、落实强制免疫计划并建立免疫档案,并配合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畜禽疫病检测检验和重大疫病控制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 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畜禽加施畜禽标识。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第二十四条 发生畜禽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时,畜禽养殖者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疫情,不得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畜禽养殖者应当服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的防治措施,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对有关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或者隔离治疗。
第二十五条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疫区或者受威胁区内的畜禽养殖者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迅速、有效地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措施。
第二十六条 畜禽养殖者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规程,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因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死亡或者扑杀的染疫畜禽,应当送交指定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进行处理。
禁止销售、加工或者随意抛弃病死畜禽。
第二十七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确保废水、异味、畜禽粪便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鼓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将畜禽粪便生态还田或者用以生产沼气、有机肥料,实现废水、废气和其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禁止将畜禽粪便、沼液、沼渣或者污水等直接向水体或者其他环境排放。
第二十八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建立并实行药物残留检测制度。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出售畜禽,应当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前报检,取得有效的检疫证明。
禁止出售未经检疫、检疫不合格或者药物残留超过国家标准的畜禽。
第二十九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下列事项:
(一)畜禽的品种、来源、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名称、来源、规格、批号、批准文号,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奶畜应当载明生鲜乳的生产、检测、销售情况;
(六)畜禽养殖代码、动物防疫合格证;
(七)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还应当载明生鲜乳生产、销售情况。养蜂场应当建立养蜂档案,蜂产品出售时应当加贴蜂产品标识。
畜禽养殖档案应当真实、完整,不得伪造。养殖档案的保存时间为:商品猪和家禽2年,牛20年,羊10年,其他畜禽2年。
第五章 扶持措施
第三十条 省科技、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畜禽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纳入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并支持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单位从事畜牧业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的研究,促进现代畜牧业的技术进步。
第三十一条 省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科技、财政部门应当在项目安排、创新奖励、资金扶持等方面,支持畜禽养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经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优先享受国家和省相关扶持政策。
第三十三条 建立和完善畜牧机械购置补贴制度。对购买列入国 7 家和省支持的农业机械推广目录的畜牧机械产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优先安排补贴资金,予以重点扶持。
第三十四条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畜禽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经费。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鼓励分散饲养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
鼓励畜禽养殖者、畜产品加工企业和畜产品经营者进行联合,实行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保险机构开展动物疫病保险,鼓励畜禽养殖者参与动物疫病投保。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禽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
鼓励畜禽养殖者利用荒山、荒滩、荒地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地从事畜禽养殖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畜禽养殖。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依法关闭、搬迁或者不再从事畜禽养殖活动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整治措施,对其进行复垦治理,改善环境,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科技、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畜牧兽医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为畜禽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服务。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种畜禽质量以及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生产、经 8 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完善备案程序,组织实施畜禽生产规范,指导安全生产,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畜禽生产规范由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在畜禽养殖监督检查工作中,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现场检查;
(二)调查了解畜禽养殖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情况;
(三)查阅、复制与畜禽养殖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
(四)依法查封、扣押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畜产品。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对畜禽养殖环境、疫病、投入品以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按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监督抽查不得重复进行,监测结果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畜禽标识信息数据库及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健全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健全畜禽养殖者诚信档案制度,对畜禽养殖者的违法活动、不良行为等情况予以记录并公布;公布的内容不得涉及畜禽养殖者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四十三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畜禽养殖进行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畜禽养殖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检举、揭发和控告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畜禽养殖者违反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动物防疫、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已经作出处罚规定的,依照相应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畜禽养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使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制品废弃物饲喂畜禽的;
(二)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
(三)销售、加工或者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的;
(四)出售药物残留超过国家标准的畜禽的。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未建立养殖档案、伪造养殖档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按规定进行备案或者发给畜禽养殖代码的;
(二)对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收取费用的;
(三)不履行检查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养殖者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按本办法规定办理备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