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视导课英语教案
视导课英语教案
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 talk
孟姑集镇中心小学
田慧慧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本课所学的常见的动物单词 rabbit, 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2.能用英文介绍这些动物。
3.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模仿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常见的几种动物的单词 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教学难点:panda, cat, rabbit 三个单词中的字母 a 都含有相同的音[? ],提示学生找共同点,使学生简单了解一些语音知识。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的图片和相应的单词卡片。
2.教师准备 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的面具或头饰。
3.教师准备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和课件。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Oral practice学生口语会话展示。(2)Let’s chant: I have a pencil.Me too.I have a book.Me too.I have a ruler.Me too.I have a bag.Me too.I am going to school.Me too!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将所学的动物单词 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的图片提前贴在一块小黑板上,或提前贴在教室的黑板上,并在每幅动物图案上用纸张或其它物品遮盖好,只露动物的部分身体,让学生猜猜看 What is it?,导入单词的学习。(2)学生根据动物的图片猜谜,并讨论。
(3)教师将遮盖物取下,教师请学生读单词。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发音,而让学生相互说说、评评,让学生间相互纠正单词的发音。
(4)教师出示单词卡片,请学生将单词读出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并要求贴在相对应的图片底下。使单词的音、形、译三者相结合。(5)教师请五名“小老师”到讲台前带读单词,既是对能力强学生的表彰也是多方面调动学习兴趣的体现。让每名“小老师”带读一个单词。
(6)播放课件,全体学生听音跟读单词。(7)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或自愿申报担任组长工作,带领小组组员继续学习单词,巩固认读情况 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小组活动时应有评比,评比各组活动情况,如:学习氛围,小组纪律状况,有无大声喊叫现象,有无打闹现象等。教师还可为各小组命名,组名为新单词内容 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8)小组反馈。让小组组员齐读单词,也可每人读一个单词,检查单词掌握情况。教师可继续评比,方法为:读对一个单词加一分。(9)总结小组分数。3 趣味操练(Practice)(1)游戏:小组对抗赛
.按六个小组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开展对抗比赛,各小组挑选一名组员上讲台前抽取单词卡片,大声认读,本组的其他组员快速做出此种动物的动作或模仿声音,正确的加分。以此类推,直到六个小组都轮流过一次。(2)Let's do a.教师播放 Let's do 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说边做此部分的活动。做动作时可加上动物的叫声。
b.教师使用Let's do 部分的动作图卡,让学生看图说图卡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做的动作。
c.学生再次听录音,能力强的学生说出指令内容,同时请几个学生上台前表演动作。(3)游戏:
教师将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的面具或头饰拿出,选六名学生到讲台前,请他们紧闭双眼,教师给它们戴上面具后学生睁开双眼。底下的学生直呼其中一人的名字,并用动作告诉她/他面具是什么动物,由带面具的学生猜,猜对为胜,直到六名学生都知道自己的面具是什么动物。根据时间决定游戏次数。4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游戏1:I'm lucky today!教师将学生带到室外,按学生人数分成大组,每组约10人,围成大圈坐在地下。给每组学生一套面具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让一名学生手拿面具,随音乐走动,当音乐停止时将其中一个面具放在一名同学身后,大家一起喊:1 2 3(One, two, three),谁的身后有面具谁就是“幸运星”,“幸运星”要戴上面具大声说:I'm lucky!Look!I have a …。音乐再次响起,游戏继续进行。游戏2:
教师将面具发给学生,让学生戴上面具,扮演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入场式。底下的同学要一同介绍参加入场式的成员 This is Panda.This is Cat.This is Duck.… 板书设计:
A Let’s learn
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第二篇:中考视导课教案
中考视导课教案
中考成语的应用
南宁市二十一中学 李梅英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成语运用出错的原因。
2.通过复习,让学生懂得日常易错成语的意思和运用对象、色彩和范围。
3.通过复习,让学生积累易错成语,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4.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日常易错成语的意思和运用对象、色彩和范围。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练习教学过程:
一、屏示南宁市、桂林市两年中考成语运用题,了解试题中成语的来源,明白本节课复习的重要性。
二、屏示本课内容,解释考纲的要求。
三、引导学生归纳成语运用错误的原因。1.褒贬不当 2.望文生义 3.谦敬错位.4.不明对象 5.重复矛盾 6.形似混淆
四、个人练习中考试题,加深以上归纳的错因。
五、多媒体展示易错成语,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记忆知识。
六、分组练习,巩固知识。
七、提出复习策略。
八、布置作业:继续完成打印的练习。板书设计:成语运用错误的原因。1.褒贬不当 2.望文生义 3.谦敬错位.4.不明对象 5.重复矛盾 6.形似混淆 复习策略:
注意语境 适当训练 积累错题
教学反思:
第三篇:视导课反思
教学视导反思
张宁宁
2012年9月18、19 日两天,县教育局对我校教育教学进行了视导,很荣幸我能够受到教研员的亲自指导,这样的机会对于我们新老师实在是很难得的。所以非常县教育局安排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9月19日我讲的是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的第三节——新自我 新认识。我个人认为自己讲的还是比较清晰,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教研员对我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活现有的教材,通过素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研员的启发,我觉得以后可以多想一想符合教材,但却是教材之外的新鲜、合理的素材,可以找些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精妙素材。
2.问题要优化。问题的提出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循序渐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这一点,在讲一个新知识点时,一定要为它做好充足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自己理解、领悟到知识,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多思考问题,又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次视导课能够和大家一起听课、评课,我学从中到了不少东西,今后我会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把课讲得更好。对我来说这又是一次成长,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这样的机会。
第四篇:氓视导课教案
《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疏通诗意
2、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一、课堂导入:
我们一起回忆《诗经》中熟悉的诗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们或书写追求爱情的幸福,或表达爱情不可得惆怅,或表达相思之苦,或书写对爱情的忠贞。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学习它的另一篇有名的诗篇——《氓》。
二、课堂过程
(一)我们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诗经》中的《关雎》、《蒹葭》两首诗歌,想必大家对《诗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回忆一下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
(4)《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二)一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1)琅琅的书声,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诵读正是学习诗歌的有效方法。宋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也说:“余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下面就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大声朗读课文,朗读的过程中要声音洪亮,并准确把握字音与断句。
(2)找学生朗读课文,下面同学认真听,并找出错误,做出点评。氓之蚩蚩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乘彼垝垣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犹可说也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士也罔极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咥其笑矣 ...隰则有泮 ..
(三)二读:读出诗意,体会情感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以及手中的《古代汉语字典》,翻译理解诗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之间通过讨论交流解决,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检查词义:
PPT展示要检查的词意
匪我愆期将子无怒不见复关体无咎言于嗟鸠兮犹可说也 ........女也不爽士也罔极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隰则有泮言笑晏晏 .......
(四)品读,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并找出每一章男子对女子的不同称呼
会读书的人只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着纸面上的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透过语言文字读懂它背后包含的意思。
Ppt出示: ⑴氓子⑵复关尔 ⑶士⑷尔士 ⑸⑹尔其
称呼有远有近,有亲有疏,每一种称呼的背后都代表不同的情感。请分析这位女子的情感变化。
氓:古称民。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复关:地点,代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 尔:你
士:男子的统称。其:第三人称代词。氓——喜欢;子——爱慕 复关——思念;尔——感动,高兴
士——感情已慢慢疏远,不像原来那样亲切了 士——男子统称,伤心、倾诉、指责 无——抱怨
尔、其:绝望、彻底放弃
(五)根据文中的情感变化,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用哪些词语概括?原文有哪些依据?
热情温柔、痴情坦率、勤劳善良、忠贞不
二、清醒冷静、将强刚烈
(六)研读,自由诵读,并分组讨论,想一想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是哪些因素共同造成的?
社会背景: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只是丈夫的附庸。《乐记》中说“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卫国国风反映了当时卫国的社会道德风气。这种整体不好的道德风气必然会对个人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七)感受体悟: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命运给了你什么启发和感悟,谈谈你的关于爱情或者婚姻想法。
1、如果学生提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教师要补充“婚姻的真谛是两个人牵手共同走向同样的目标”,引导学生对婚姻形成正确是认识
2、如果学生提出,女人不要沉溺于爱情,教师可以补充“对于男人来说,婚姻和爱情只是他的一部分,而对于女人来说,却往往是全部”
3、如果学生提出女性在婚姻中要独立,教师可以补充舒婷的《致橡树》
4、如果学生提出男人不可靠,教师可以引导“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塞缪尔”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张爱玲
1、婚姻中的女子应当保持独立的经济状态和人格尊严。
2、婚姻必须用爱情维系,且女子应当保持自已的个人魅力。
3、作为男子,应该有守护爱情的终生理念。
总之一句话:独立的人格与个性魅力是我们应该一生保持的。
(八)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勤劳善良、敢爱敢恨的一个卫国女子形象,她既有恋爱时低到尘埃里去的痴情,也有失去爱情时勇敢的决绝,下面我们就伴着舒婷的《致橡树》结束这篇课文。
第五篇:教你学一招视导课 教案
《教你学一招》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CYJ 【教学目标】
1.能力训练目标:
通过有序的语言组织,掌握流畅,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提高听话、说话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亮出精彩绝招,激活表现热情,通过特长展示提高学生自信心;互相学习,比学赶超,共同进步。【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用精彩的语言亮出自己的绝招;在交流过程中说清楚、说具体,充满激情。【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准确寻找自己的闪光点,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向别人推介;充满自信,有激情的语言表达。【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品、各种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一招导入
师:今日老师想给大家露一手,大家想不想看啊?(1)教师表演覆杯实验。(2)检查预习。(ppt)
二、说招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羊村的村长邀请大家参加村里举行的技能大赛,表现好的同学就可以获得羊村的邀请卡。(1)学生说招。(2)采访个别学生:最期待哪一组,理由是什么?
三、教招
师:进入第二个关——教招。投票决定哪一组先展示。(1)小组展示。(2)学生提问或评价。(3)老师点评。
四、学招
师:进入第三个关——学招。每个小组派出一到两名小老师到其他组教学。(1)每个小组派出一到两名小老师到其他组教学。
五、颁奖、总结
(1)谈谈收获(2)颁奖
(3)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
教你学一招
教:
有序
清楚
学:
多思
勤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