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魂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魂
—— 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地位及当代价值的再认识
刘义贤
摘要:延安精神的形成有其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源头;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当年延安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当年延安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是延安精神产生的政治基础;当时共产党人的光辉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党魂。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表现为:对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具有引领作用;对解决当今中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启迪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延安精神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段辉煌历程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90年;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90年;是党不断锤炼和形成许多优秀传统和作风的90年;也是党不断培育形成党的精神体系的90年。党的历史上有若干黄金时期,其中,延安十三年就是一个扭转乾坤的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不朽的党魂,营造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今天,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时代价值等问题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无疑对用党的伟大精神激励人,用党的优秀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源头。邓小平同志说过:“老祖宗不能丢”。共产党人最老的祖宗,当然就是马克思。党的理论,党的精神与老祖宗的理论和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在少年时代就说过:“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的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感到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可见,为人民服务是少年马克思的崇高理想,这一理论也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那就是为人民大众立言,并为人民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和政治代言。马克思包括恩格斯是用毕生的精力来践行这一誓言,他们花了40年时间创作了《资本论》这部“工人阶段的圣经”,在《资本论》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精神都得到了生动体现,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
其次,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延安精神是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党在延安时代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延安时代是一个理论创新的时代。《毛泽东选集》1至4卷文章总篇数是159篇,其中,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中写的文章存112篇,占70%多,这是窑洞中产生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文章对延安精神有系统的表述。第三、当年延安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人民群众长期过着“端上饭碗照影影,睡在床上望星星,身穿羊皮垒补丁”的艰苦日子。当时粮食亩产很低,只有20公斤左右。1935年,中共中央和几路红军到达陕北后,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延安的干部就有7万人,最多时达13万人。再加上许多各地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延安本来就苦,人多了必然更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则思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人民中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这就是伟大的延安精神。
第四、当年延安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是延安精神产生的政治基础。当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中心;是八路军北上抗日的出发地和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总后方;是党培养干部和各类人才的革命大熔炉,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成为了延安精神形成的得天独厚的政治条件,延安精神才可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
第五、延安时代共产党人和解放区军民的光辉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毛泽东思想是对这种实践的理论概括。有了张思德的高尚行为,就有了对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概括;有了整风运动,就有了对实践求是精神的概括;有了南泥湾大生产,就有了对自力更生精神的概括。如果没有上述实践,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更不可能有延安精神。
二、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中的地位
首先,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国前,有红船精神、五四精神、北 伐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安精神、百色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建国后,又有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98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虽然,这些精神随时代、地点、事件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但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体现,但其中延安精神是最宝贵的精神,因为,它既继承了前面的精神又引发了后面的精神,与战争年代中各个时期和各个地方所形成的精神相比,它经历时间最长,实践的地域最广,涉及的领域最多,内涵最丰富,实效最明显,理论层次最高,产生影响最大,所以它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凸显了延安精神在党的精神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党魂。为什么说延安精神是党魂?那就得了解党魂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党魂应该是党的性质和形象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它包括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作风、共产党人的品质和情怀、党的指导思想的精髓,延安精神正好涵盖了上述内容。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3]胡锦涛同志对延安精神的精辟概括充分说明了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不朽的党魂。
延安精神是一杆旗。这面旗帜写的是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作风、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党的指导思 想的精髓。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正是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以小搏大、以少胜多、以弱击强、冲破困难、决战千里,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升起;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仍然高扬这面旗帜,战胜了无数次经济**、政治**和来自自然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不断战胜**、化解矛盾和风险的过程中扬帆远航的。
延安精神是一面镜。是一面融史与人于一身的明镜,它会告诉我们:怎样避免坠入“和平演变”的陷井;共产党人如何永葆青春;党怎样凝聚人心,带领人民前进。延安精神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既是以往历程的丰碑,又是开辟未来的起点。延安精神还是一面照妖镜,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这面镜子中经渭分明,公仆将得到人民的尊敬,腐败颓废者将露出原形。
延安精神是一本书。是一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相结合的巨著,这本书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精神时代化,革命精神系统化,实践经验科学化、创新理论大众化。这本书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象征、创新的先导、腐败的克星。这本书虽然写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里,但它的影响和效应却远远超出了它所成书的那个地域和时代,这是本值得永远铭记的书。
延安精神是一首诗。它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诗。它让延安荒凉的山坳如同磁铁,它让延安贫瘠的土地成为摇篮。老同志们读起这首诗,自然会把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自然会想起枣国窑洞里不熄的灯火,杨家岭上飘扬的红旗,南泥湾囤田垦荒的老镢头,大生产 运动中嗡嗡作响的小纺车„„。年轻人读起这首诗,会将火红的年代追寻。
三、对延安精神当代价值的思考
肯定延安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延安精神可以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对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具有领引作用;对解决当今中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启迪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指导作用。
从对共产党的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方面的领引作用看:延安精神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它告诉我们:要“唯物”,而不能“唯物质”。“唯物”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质”就是当物质和金钱的奴隶;要“忘我”,而不能“忘本”,共产党人从“本”上看,就是人民公仆,离开了这个“本”,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告诉我们要服务人民,而不能服务于“人民币”;要“公”字当先,而不能“功”字当头,就是说要立党为公,公道为人,公正处事,而不应贪图功利。要以人为本,而不能以物为本,对人民群众要充满感情,对工作和事业要满怀激情。
从解决当今中国若干问题的启迪作用来看,延安精神提供了最为宝贵的方法。我们国家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是党中央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个时期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这是保持快速增长难度加大的时期,是深化改革阻力增大的时期,是扩大开放风险更大的时 期,是资源环境制约趋紧的时期,是维护稳定任务更为艰巨时期,是考验民族总体素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矛盾相对突出的时期。如果从社会层面来观察,有人认为当前有三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干群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富人和穷人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群体事件易发高发。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如何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回顾历史是有意义,回望延安十三年,人们很容易发现当时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干群关系都是最好的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富人与穷人的关系也是相对和谐的时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待群众诉求是最得法的时期。究其原因,这与我们党着力培育延安精神,高扬延安精神,践行延安精神有着必然联系。如果我们真正珍惜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共产党人的品质和情怀,党的指导思想的精髓中去吸收营养,就可能找到解决当今中国各种复杂矛盾的钥匙或正确方法。
从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来看,延安精神提供了最好的范例。因为,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从主导价值思想来看;我们党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在延安时代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从共同价值理想来看:我们党在建党伊始,就始终以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它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和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4]从核心价值精神来看:党在延 安时期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共产党人特有的无私奉献精神;从基本价值标准来看,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仅对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从内容上进行了界定,而在实践中他一方面号召全党学习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另一方面又坚决支持法院对黄立功、肖玉壁等人处以极刑。可以认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代的核心价值体系。还可以认为,延安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源头,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较之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升华。比如:党的指导思想的内容出现了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写在党的旗帜上;共同理想的内容有了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价值精神有了新升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价值标准达到了新境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德结合起来,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把握价值标准,做出价值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可见,延安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经典范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第5页
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第7页
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3.胡锦涛 《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延安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 1月29日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刘义贤:
武汉延安精神研究院(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大学内)常务副院长、教授
联系电话:***
邮箱:yajsyj@163.com
第二篇:什么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主题教育:什么是延安精神,怎样弘扬延安精神
目 的:
学习延安精神,全面提高支队全体官兵的政治、道德素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好地发挥消防的战斗堡垒作用。内 容:
一、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二、弘扬延安精神
三、延安精神的产生
方 法:
联系实际讲授,典型事例分析,解答疑难问题,小结讲评。时 间:2个课时
地 点:五楼会议室
授课提纲
授课要点
一、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二、弘扬延安精神
三、延安精神的产生
什么是延安精神,怎样弘扬延安精神
现在说到延安精神,人们比较多地是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还有的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这些对
不对呢?都对。但是,如果把这些理解为延安精神的全部,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按照这种理解来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很难弘扬得起来的。因为,这些都不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延安精神是指中共中央长征到陕北,以后迁入延安的13年时间里,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共产党人,通过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反摩擦斗争、大生产运动和自身整风运动,形成的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因此,这种精神从本质上讲,并非全民族的精神,而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当年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能够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观念和作风,根本原因在于广大党员的心中始终坚守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信心。就是说,延安精神中虽然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内容,但核心和灵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我们今天弘扬延安精神,固然要用其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精神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使这些精神在全社会得到推广和发扬,把它们变成全民族的精神,但首先需要身体力行的并不是一般群众,而应当是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于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弘扬延安精神固然要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但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发扬延安时代那种坚信共
产主义理想必定实现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继承和发扬延安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才可能把其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推广到全社会,使之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精神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也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我们要深刻认识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不能脱离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形成过程。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就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自创立之初,就明确要在中国先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为此而同国民党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联合掀起了大革命高潮。但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右翼势力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迫使中国共产党拿起枪杆子,对国民党的反革命政策进行武装抵抗,开展了长达10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后来,一方面党犯了“左”倾错误,丢掉了南方大部分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需要北上抗日,由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经过长征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并在西安事变后,同国民党再次联合,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种情况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变成了被国民党政府承认的陕甘宁边区,延安也由此成为了边区的首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代。在延安时代,如何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
命,以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的和不容回避的问题。当时,党内存在两种思想偏向:一种认为,既然共产党承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提出“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那末,国民党的“一个党一个主义”的提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另一种认为,共产党是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代表的是劳苦大众的利益,即使国共合作,也不应当对地主仅仅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对城市工商业资本家实行鼓励政策。针对这两种思想偏向,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根据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首要任务是把日本帝国主义赶走,实现民族独立,下篇才是社会主义革命。但作上篇文章时,绝不意味着共产党人可以放弃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脱离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指导,停止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既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也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那时,毛泽东多次到中央党校等部门讲演,说明国共两党对待三民主义是有区别的。他说:中国共产党“现在要实行的是三民主义,将来是社会主义,一定要把三民主义(现在的)变为社会主义(将来的),这一条我们不能放弃也不应该放弃。我们跟友党讲亲爱,讲团结,这是对的,而同时要大大发展我们的党,不要因讲亲爱、团结而放弃了自己的任务。”对于这个思想,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更清晰的表述。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
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而不顾那些共产主义敌人的无知的和卑劣的敌视、污蔑、谩骂或讥笑。”他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过:“在现时,毫无疑义,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因此,他要求广大党员既要满腔热情、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执行党在现阶段的政策,同时又要把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的理论和方法。正是因为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有了毛泽东关于为党的最低纲领奋斗时不能忘记最高纲领、执行新民主主义政策时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的思想武装,我们党才可能在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才可能在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军事摩擦的形势下,坚决实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才可能在领导人民进行反对外族侵略的斗争中,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可能在掌握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情况下,不忘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才可能在异常艰难的环境里,抓紧党的作风整顿,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简而言
之,才可能产生延安精神。1940年,当国民党停发陕甘宁边区的经费,并对其实行经济封锁时,毛泽东在干部大会上讲:“怎么办?无非三种办法,第一饿死;第二解散;第三不饿死也不解散,就得要生产。我们来一个动员,我们几万人下一个决心,自己弄饭吃,自己搞衣服穿,衣、食、住、行统统由自己解决”。所谓不“解散”,就是指不放弃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延安时代的大生产运动就是这么来的。可见,从根本上讲,延安精神的各项内容都来自于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试想,如果当年我们党因为要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执行新民主主义政策而放弃自己的最高纲领,广大党员也因此放弃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还可能在那种恶劣的条件和环境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吗?还可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吗?还会密切联系群众吗?倘若做不到这些,怎么会有延安精神呢?
小结讲评:
通过教育即时消除因缺乏“延安精神”而出现的攀比、浮夸、怕吃苦现象。
讨 论 题:
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第三篇:延安精神是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进校园主持词
(2012年2月17日)
各位书记、校长,同志们:延安精神是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是进一步端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方针的需要,是学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对于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局长的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区教育系统2011年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工作成就,提出了2012年工作要求,各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深入、系统地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
第四篇:延安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
延安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它像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着中国大地,使这种精神世代相传。
记得解放后那枣园的灯光、南泥湾的大生产,曾激荡过无数的知识分子、有识青年的心。他们奔赴延安,向着心中的圣地,他们捧起延安的泥土、延河的水,心中一片深情、一片圣洁。“祖国啊!就剩下这一片干净土地了。”那时一个怎样的年代?一个革命理想高扬、革命激情燃烧的年代。尽管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物资条件是那样的艰苦和困乏,但到处能听到革命战士嘹亮的歌声,到处都看到他们欢快的笑脸。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学习延安精神时,有这样一段话,我深有感触,表现了延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段话是这样写的:中央领导同志带头艰苦奋斗,参加劳动,种菜、纺线,节衣缩食。英国记者斯特朗在延安访问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后深有感触地说:“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有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为了节约灯油,每考虑问题时,就把灯头拧小,挥笔写作时,再拧大一点。就是在这小油灯下,毛泽东写出了卷卷雄文,指引着中国革命的航程。这种精神,美国记者斯诺说它是“人类历史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这段话,象一幕幕真实的画面浮现在眼前,有许多活生生的面孔,呼之欲出。他们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在战士中,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一股良好的风气。在中国共产党最困难的时期,得到了民心,壮大了人民军队,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虽然在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国防业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基础差,我国现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八十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一部分人进入了小康生活,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在贫困线上挣扎----贫困母亲、贫困学子到处都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学习延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更应该发扬光大。要使所有的老百姓都脱贫致富,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尽快由发展中国家变为发达国家。我国的西部开发,就是要改变西部长期封闭落后的贫困面貌,使西部尽快发展起来,不拖全国的后腿,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才会驶上一个平衡、发展的稳定轨道。
要使所有的老百姓都脱贫致富。怎样脱贫呢?党的富民政策有、科技下乡有。最关键的是要有延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首先干部要带头,当好火车头;全国的老百姓要自觉,齐心合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掀起新的南泥湾大生产的热潮,把现有的科技变为强有力的生产力。只要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国家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上不去的高坡。
如果说,我们的干部没有带好头,没有当好火车头,全国的老百姓一盘散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是一句空话。等,是没有好的物质生活从天上掉下来的;靠,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光靠我国的专家、学者是带动不了全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所以,只有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精神,我们贫困的母亲才有希望,失学的学子才有书读,我们的国家才会富强。
枣园的灯光啊!愿你永远亮在全国人民心中,成为指引中国走向富强的航标灯。
您正浏览的文章《延安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文秘范文》由 个人简历 网:http:// 整理,访问地址为:
重温延安精神 发扬优良传统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16日17:2
5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延安,革命的圣地;延安,新中国的摇篮,而形成于此的延安精神,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八零后,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我对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的了解极为有限,仅限于“吃小米,住窑洞”。然而就在近日,通过参加技保中心和通信室支部组织的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60多年前,就在抗日战争进入到最为艰苦卓绝的阶段,延安,作为党中央所在地,作为民族解放的希望之源,成为全国有志青年心中的圣地。那里,尽管物质生活极为困窘,但依然有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舍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投奔延安。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写出了震动整个西方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他把延安精神称为伟大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兆”、“胜利之本”。正是这种“东方魔力”改变了西方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也感动了国统区甚至敌战区的青年,激励着他们到延安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正是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他们得到了非常有益的锻炼,学到了以前学不到的新鲜的事物和道理。他们从各地奔赴延安,然后又从延安奔赴各地,在民族解放、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使自己的青春闪闪发光。
与当年革命青年投奔延安相比,今天也有很多年轻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共青团等青年组织的引导下,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甘当一名普通志愿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旨趣以及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正是延安精神在当代青年身上的集中体现。“人总会被氧化,生锈是一种氧化,燃烧也是一种氧化。如果是我,那么我选择燃烧!”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褚如辉如是说。这一掷地有声的青春誓言说明,作为我党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的延安精神并没有在当代青年中失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是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最简洁最准确、最本质的表述,也是我在观看电教片时听到次数最多的话。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所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革命事业,始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延安精神并没有
在时过境迁之后失去意义,反而在新时期勃发出更为旺盛的生命力。今天的中国青年理应继承前辈的传统,弘扬宝贵的延安精神。
这段时间以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之后,全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创先争优”已成为近期全国人民关注的话题。在这个时期,延安精神也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中国有几千年优秀的民族传统,延安精神就是如此。时间会带走一些该带走的东西,也会留下一些该留下的东西。历史在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的延河中转了一个弯,又大步东去,但在延安,杨家岭的灯火和枣园里的灯光,已经成为一种信仰的象征,将永远在中国青年心中闪耀。我们需要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也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发扬光大。(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陕西省委副书记杨永茂:“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一种精神力量,惟有强大才会有吸引力,惟有广泛才会有凝聚力,惟有深刻才会有感召力。”陕西省委副书记杨永茂1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延安精神恰恰如此。”
这次采访始于8日召开的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座谈会上的一个细节:在准备好的发言提纲上有这样一句话,“延安精神具有强大、广泛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杨永茂提笔修改为,“延安精神具有强大、广泛、深刻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记者紧紧抓住增加的这五个字,终于让他接受了他一直婉拒的采访。
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上,总会迸发出一些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党中央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延安精神。”
就《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在首都乃至全国引起的强烈反响,杨永茂激动地说,“这正反映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预示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
精神的力量在成就一项事业中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是如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3600万三秦儿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继承和
发扬延安精神,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3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6元。”杨永茂表示,“把陕西省建设成西部强省的目标,要求我们在做好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的同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嘹亮号角已吹响,宏伟蓝图已绘就。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杨永茂认为,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造福;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
精神在手,豪迈在胸。杨永茂最后深情地说,“延安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继往开来的中华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建功立业的时代凯歌。我们一定要学习好、宣传好、弘扬好延安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使延安精神焕发出更新更强的青春活力,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第五篇:呕心沥血铸党魂
呕心沥血铸党魂
向李林森同志学习,建设公道正派、靠正气实干
组工干部队伍演讲比赛演讲稿
梁洼镇党政办公室李亚楠
有人说,决定人生的三种境界是高度、宽度和长度,高度代表信念与职守,宽度代表视野与胸怀,长度代表时间与生命,李林森部长用他信守的高度和广阔的宽度谱写了他虽然短暂却名垂青史的生命长度。他是一位公道正派的组织部长、一位燃烧生命书写忠诚的人、一位英年早逝的组织部长、一位燃尽生命照亮信仰的人;他言行透着务实,举止写着求真,把优秀做为一种习惯,把辛苦做为一种财富,把形象做为一种生命,做人有原则,做事有准则,是我们所有的基层组工干部学习的榜样、工作的楷模。
李林森部长是2009年7月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但他隐瞒病情忘我工作了近两年时间。他短暂的一生,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基层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时代品格,生动诠释了一名领导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什么人才是人民的公仆?什么人才是党员干部的典范形象?在新时期,如何才能把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重塑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李林森以最平凡、最质朴、最不起眼的方式,做出了自己最真诚的回答。
2004年,他无惧滔天洪魔肆虐,在宣汉五宝带领全镇人
1民舍身忘死“洪”口夺命,创造了抗洪救灾的人间奇迹。他担任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期间,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以来,致力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开创了万源组织工作新局面,创造性开展“四评村官”做法,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肯定并批示在全国推广。
李林森同志是新时期基层组织部长的优秀代表,是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创先争优的时代典范。他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是个艰苦朴素的人;是个尊重规章、严守制度的人;是个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人。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不畏艰苦,淡泊名利,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组织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一个特别顾大局、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实干的崇高品质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他以他的公道正派、无私奉献和超凡的实干精神,奏响了一曲新时期令人振聋发聩的组工干部生命交响曲。
李林森工作的中心、活动的轴心,生命的重心几乎都围绕着三个字“老百姓”。李林森同志的为官之道是: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位臵可能不同,岗位可能不同,分工也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你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会把你顶在头上。
燃尽生命写忠诚,呕心沥血铸党魂。李林森的生命并不长,但他留下的启迪深厚而久远。学习李林森同志,就是要学习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全局观念;学习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学习他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心系群众、牢记宗旨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高尚情操。李林森同志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远不止这些,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可以使一个人对事业拥有如此持续的、饱满的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心系群众,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源于对党的坚定信念,还是因为我们本身来自于群众,明白群众所需所求所急所盼?……不管是什么,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这应该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也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动力,我们要自觉践行“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共塑当代共产党人的应有本色。
作为一名基层组织工作者,要把学习李林森的先进事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相结合。像李林森同志那样当好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服务员”,做没有架子的“普通人”、知寒知暖的“贴心人”和解忧帮困的“热心人”。要把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内化于心、践诺于行,从现在做起,从手上的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来检验学习成果,以普通党员的坚定信念来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