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良心堡镇七星湖完小发展性督导评估考核自评报告222
良心堡镇七星湖完小发展性督导评估考核自评报告
(2014年12月25)
各位领导:
根据《2014年度君山区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要求,各位领导莅临良心堡镇七星湖完小开展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这不仅是对我校教育工作的一次全面地检验,更是对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地有力促进。下面,我就我校发展性督导评估考核自评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位于君山区良心堡镇镇政府西侧,现有在职教师7人,非在职教师8人。学校现有两栋教学楼,新建了食堂、厕所和运动场,有图书室、活动室、仪电室、远程教育室等教学设施。2014年上学期有教学班6个,学生共计286人,教职工2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二、自评情况概述
良心堡镇七星湖完小教育工作自评根据《2014年度君山区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制定地评估标准、评估办法和计分办法,经过认真分析,仔细评估为: 一)、基础目标(个性)(100分): 自查得分 98分。
(一)镇中心学校管理(60分)自查得分59分。
(二)小学目标(40分)自查得分39分。二)、基础目标(共性)(100分): 自查得分 98分。
总得分:200分。
折合分:[一)+二)]=98.3(分)
良心堡镇七星湖完小教育工作自评根据“君山区良心堡镇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考核细则”中“发展目标”的“自选”部分制定了二级指标、评估要点和计分办法,经过认真分析,仔细评估为: 发展目标 一)目标管理(6分)自查得分 6分。
二)激励机制(4分)自查得分 4分。
三)评价机制(2分)自查得分 2分。
四)经费管理(5分)自查得分5分。
五)校园环境(3分)自查得分 3分。
六)教育援助(5分)自查得分5分。
七)德育工作(17分)自查得分 17分。
八)校本教研与成果(5分)自查得分 5分。
九)课程改革(14分)自查得分 14分。
十)体卫艺工作(26分)自查得分 25分。
十一)社会活动(14分)自查得分 14分。
十二)装备管理(18分)自查得分 17分。十三)教师培养(5分)自查得分 5分。
十四)校本评价(26分)自查得分 25分。总分:150分。总得分:147分。折合分:98分。
三、目标达标情况 一)强职能,突发展
(一)强化职责,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普九”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我校一直把巩固“普九”成果摆在突出的位臵。2014年来,我校进一步健全教育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以及镇村与学校双向控流保学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控流保学责任。每学期开学,我们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大《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动员镇、村两级干部投入控流保学工作之中,依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
二是拓宽助学渠道。为了确保广大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我们在认真落实中央“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积极拓宽助学渠道,通过各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 2.5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入学。2009年至2014年,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资助,救助金额达64.5余万元。各学校将勤工俭学得部分收入拿出来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有效保障了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了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三是提高“普九”程度。我校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全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初中学生巩固率达99%以上。
(二)加强整治力度,优化学校周边环境
一是加强综合治理。成立了“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印发了上级公安部门和本镇人民政府关于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相关规定,在全校所辖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张贴。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2014年6月,“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织专项治理行动,限期撤除了周边违规饮食摊点1个。
三是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今年,我们由领导小组牵头,每学期进行5次安全工作大排查,及时解决了安全隐患。会同公安与交通部门每学期对学生搭乘的车辆进行了规范整治。今年一年来学校安全事故为零,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在师资建设管理方面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优化教师管理。健全教师聘任制和各种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紧迫感、危机感,激发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对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统一表彰。
二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以“安于本职,忠诚教育”为宗旨,结合“八荣八耻”的道德理念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及执行《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在全校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阅读《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培养教师们的职业感和时代使命感。
三是抓好教师继续教育。2014年年初来,实行岗位培训与学历提高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并启动了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教师继续教育参培率达100%,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以新课改实施为契机,扎实抓好校本教研与培训,并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通过上移植课、观摩课、竞赛课加强教师间的交流,较好地提高了教师新课程教学的驾驭能力。三)教育显著 1、2014年举行了一次“庆六一”画展,在此次画展中孩子们充分的体会到了绘画的乐趣,欣赏到了自己的作品,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在这次活动中,在校老师也看到了学生们的创新,学生们的天真乐趣,以后我校会多进行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更喜欢绘画,体会绘画的快乐与幸福。
2、举行多次兴趣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动手能力强,做了许多可爱的小作品,画出了许多好看的画。
四)美术教育质量提升
我校在建特色教育学校以来,我校的美术教学质量不断在提高。学生热爱美术课,更喜欢美术了,在其中能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2014年12月25日星期三
良心堡镇七星湖完小2014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汇报
背景回顾:
三年前当我们制定发展规划时学校真的是困难重重:学生生源质量差;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薄弱;贫困生、单亲家庭子女多,缺少应有的家庭教育;学校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学科发展较不平衡,教师缺乏成就感;学校社会声誉不高,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等等。
但是面对学校的困境,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压力就是动力、困难就是挑战,有困难就必须发展,不发展就会更困难、更加寸步难行。要发展就要有目标、有规划,于是三年规划开始启动。
制定过程:
良心堡镇七星湖完小三年发展规划初稿完成于2011年9月,交教代会审议后通过。在实施过程中,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学校发展的进程,一年后,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第一年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但在实施中我们也发现原定的一些目标过低,同时缺少可检测点。因此,有必要对三年规划进行重新修证。2012年9月对学校后两年的发展目标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补充,一年后,教学质量止滑并初步回升,德育、教科研、工会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一定的发展。2013年9月对学校后一年的发展目标又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补充,一年后,教学质量已回升到全区前列,德育、教科研、工会等各方面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014年来,规划成了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发展的“共同愿景”。在此目标指引下,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使规划中的大部分目标已变成现实,突出成效:
三年规划实施以来,经过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努力,学校发生了一系列明显变化,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我校教学质量正逐步回升到区中等以上学校办学水平。全区小学毕业会考整体由倒一跃上为前列。
实施结果:
(一)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良好的办学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我校作为一所老公办初中后改为小学的学校,校舍面积较大,校园环境较好,但是校园设备老套落后,为了给广大师生员工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经过多方努力,在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内部环境和办学条件与三年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学校新修了多功能礼堂,新设臵了多媒体室,电脑室,实验室,学校教学楼经过重新粉刷洁净明亮;所有教师办公桌全部升级换代。这些硬件设施的改造增添,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使得略嫌狭小的整个校园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学校管理逐步规范:
规范的管理是实现规划、稳步发展的保障
一、校务管理体现人文关怀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学校依法办学,有明确的办学章程和办学目标,有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在此理念的引导下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办学品位,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此,学校完善了以党支部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领导体制,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近年来,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发扬民主,对教职工管理既关心(通过各种形式座谈会、个别谈心、家庭走访、帮困补助、办好食堂、改善办公条件、新建多功能礼堂、外出旅游等形式),倾听师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又严格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自上而下的各部门各层次的例会制、考评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条例:如《师德规范要求》、《劳动纪律细则》等;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就学校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审议通过了如:《教学质量奖励条例》、6
《骨干教师评聘条例》、《骨干教师考核条例》、《奖金分配方案》等等;逐步完善了校务公开制度,力争做到校务向广大教师公开、收费向广大家长公示、办学目标向社会公开。加强班子建设,党政协调,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积极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民主作风良好。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
学校还建立配套的安全和保卫制度,做好各项安全防范预案;食堂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保证师生放心就餐;学校组织各项外出活动时均向学生、家长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作好事故防范准备;学校保卫工作意识较强。一年来,学校无安全责任事故。
由于学校的机构设臵合理,职责明确。因此,学校办学秩序井然,学校进入良性循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很多教职员工早出晚归,不计时间报酬,有的带病工作,奉献务实,为实现学校奋斗目标而努力的群体蔚然成风,大家关系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谋学校发展。
实践证明,这些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既调动了师生主人翁的积极性,又丰富了学校民主管理形式,学校管理体现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办学机制。
二、教学管理体现常规管理与课程管理相结合:
用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
1、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有序,注重抓五项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组管理、备课与上课管理、听课与评课管理、作业布臵与批改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在管理中重过程管理、重质量管理,建立了有效的反馈机制。
①教研组管理以把教研组建构成教师群体合作学习和行为改善的研究共同体为抓手,除了认真完成常规工作以外,更多的思考是如何让教研组形成特色。通过目标引领、合作学习、课题推进、行为改善、个性张扬等方式开展校本教研。建立学习型组织,开展新教材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的学习活动,提升教师发展和课程发展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每学年对教研组长进行考核,结合教研组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参照民主测评的满意程度,对教研组长作出评定,给予相应的奖励,聘任期以一年为限。另外,通过优秀教研组的评选,进一步推进教研组的建设。
②作业布臵与批改以减负与增效为抓手。作业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布臵时要控制难易程度,一般分为基本练习和能力提高习题;作业量严格控制,要求课内完成,课外不超过半小时,一二年级不允许布臵家庭作业。教导处每学期按批改要求进行至少3检查。
③听课与评课以实践反思为抓手,通过互听互评,让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也让每一位教师分享到别人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自觉调整教学行为,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学校对听课与评课的节数和要求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由教导处负责检查考核。“倾听别人的课,对照自己的课,研究明天的课”目的在于让教师在真正的合作中,提高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知识系统化的能力,从而有效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④质量监控以轻成绩重反馈为抓手。学校每一次的质量监控从命题、监考、批改、统计、分析都有明确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教师、教研组不仅仅关注成绩,更要通过成绩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到不足和改进措施。而教导处也要对期中、期末成绩作出质量分析,以期对教师和备课组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调控。小六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体现,为此,学校每年都要召开专门的小六会考动员会,并邀请有关的领导和教研员进行把脉、诊断,一起制订措施。所以今年小六会考的合格率已得到提高。
2、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校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分层教学、基标试题、考后满分。分层教学就是让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适合他们的教学。教师实施顺应学生个体智力发展特性与学科学习达成度的教学,做好成绩优良同学的提优工作,重视基础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工作,全面提高优良率和合格率。基标试题就是各备课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编制单元系列复习用基本试题。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增加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考后满分就是针对试题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第二次练习,并以提高后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课程管理突出教师由研究“如何用教材施教”变成研究“如何用教材促学”,主要进行目标教学管理,即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围绕三个重要环节展开:①认真备课,分析目标。在这基础上再去考虑教材 8
教法。②优选教法,落实目标。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十六个字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巧设疑难、探索交流、感悟理解”。③反馈矫正,达到目标。施行二级反馈,通常做法:每节课在讲授新课内容后,通过5分钟左右反馈练习题进行信息反馈,判断目标初步达到的情况;每一单元进行一到二次形成性测验,测验题由教师自编,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未达到的目标再次采取补救措施。
4、课程评价上我们把对教师的要求与考核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学生座谈会反馈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5、学校教务处有一位教务员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和教学业务管理,各负其责,档案齐全,井然有序
三、德育管理体现主题教育与行规养成相结合:
学校工作以德育为首,实施主题教育,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打好学生的做人基础。
1、德育总目标: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以基础道德教育为指导,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背景,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线,以学科渗透和主题活动为渠道,构建有层次、系统化的全方位德育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明素质和责任意识。努力把学校建成校风优良,学生行为规范、举止文明、身心健康、深受欢迎的学校。
2、学校德育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政教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学校健全了大队部、班委会,等组织,并选拔了符合条件的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学校党支部积极组织参与领导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并加强对团、工会的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方形成合力齐抓共育。同时学校还建立健全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在教师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不仅显性学科要发挥其课程自身的育人功能,其他隐性学科也要在学科中进行渗透。
3、学校2014年来最明显的变化应该是校风的转变,许多家长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学校门口乱七八糟的人没了,与不良少年来往的少了。我们的 9
学生在公众场合规矩多了,从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等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而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一直对行规的养成常抓不懈。
4、树魂立根,将“两纲”的推进落到实处。为此我们精心组织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活动。
除此以外学校教务处还开展了专题系列活动:“学会感恩” 系列活动、做文明学生”系列教育活动;等,并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重大时事新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演讲、故事会、文艺演出、队会、参观、橱窗、板报等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使我们的学生有崇高的爱国心、民族情。
5、学校大力开展“主体体验、内心感悟”的社会实践课程管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禁毒教育、国防民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军训、参观,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学校还努力营造多方位、多渠道、开放性的社会实践基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把学生带出了校园的象牙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也有助于克服学校德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6、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学校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协调,通过校企共建、校居共建,共同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周边环境和良好氛围。学校一直以“放假不放教、离校不离岗”的思想全面作好暑期各项工作。学校成立了家委会,家长学校和校外教育评价委员会,经常召开座谈会,汇报学校发展情况;发放调查问卷,上门征询意见,共同参与学校重大活动,以及共同开展实践活动等,让家庭、社区及时了解学校发展动态,形成综合教育和治理的合力。
为了加强育人的有效性,学校还经常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及时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及时汇报学校发展和子女在校情况,并做家庭教育的专题报告。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坚持进行经常性的家访,作好相关的家访记录,教务处还将其列入考核范围,定期检查。
7、学校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为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学校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抓班主任队伍建设上,精心筛选、深入考察,任命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为有效地管理好班级,学校一方面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让他们走出去,进行参观、学习、参加研讨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老的优秀班主任带年轻教师,加大对青年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三是建立落实了班级目标管理评价机制及班主任奖励机制。从而形成了“新老结合,结对子;传授方法,指路子;确定目标,定尺子;促其发展,压担子;展示才华,搭台子。”
四、队伍管理体现师德提升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1、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全员岗位职责明确,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结构工资制,业绩考核制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竞争机制,学校干部实行民主推选与选拔上岗制,年终述职,教职工评议制度。
2、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我们首先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激发教师敬业乐教的内驱动力。我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新理念;以关怀学生为本、以发展教师为本是新拓展的师德内涵。学校领导应始终应做到:学校管理以德育为先,师资管理以师德为重。近年来,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的师德品位和完善教师的人格修养。同时,在工作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3、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采取的首要方式是进行校本培训。除了要求教师参加上级要求的干部岗位培训、学科培训、英特尔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暑期教师全员培训等各种培训外,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为帮助教师了解课改的新形势、新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今年学校所有在岗教师按照要求参加了教学展示,每人上了一节教学交流课。
五、总务管理体现服务与保障相结合:
一流的服务是保障规划实施的基石。后勤工作在学校发展中起到保障作用,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我校总务工作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思想,不断健全和完善总务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 11
任制和考核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校产的管理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增加资金的投入,做好校产的更新,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以制度保障运行,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合理使用经费,经费的投入向教育教学的需要倾斜。依法收费,认真执行“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做好课改理化生实验室的配臵工作。
六、校园文化建设体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学校秉承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校本文化。我们有明确办学宗旨: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创新人才。校风:重德、务实、拼搏、进取。校训:和谐、向上、奋进、创新。学风:勤奋、踏实、主动、进取。
学校硬件设施有些也不是很到位,但是学校在软件上下功夫,注重校园环境氛围和学校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整洁怡人,校风和谐井然。绿化带重新布局,并在教学楼环境布臵上下功夫,利用橱窗、板报、名人名言、学生作品等,突出整洁、小巧、雅致的特点,创造一个美化、和谐的育人环境。
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本校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学校一年中有二个重大节日大型活动:庆“六一”,庆“元旦”,这三项活动均由学生自已组织、自己编排,出现了班班有舞蹈、班班有歌声、班班有明星的良好氛围,在活动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了班级的自治建设,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学校开展以团队为主体的创建快乐中队、假日小队和红领巾广播站活动,还有篮球、舞蹈、器乐等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积淀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八、学校特色体现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结合
学生个性特长和个体价值的体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我们的做法:
1、人员保障:设专职教师,我校的专职教师只负责上好特色课程,带好学生队伍,保证成绩。全员大力支持:全校教师从领导、班主任到工作人员,无不争当幕后英雄,都能以学校荣誉为重做好绿叶,保证服务,而不去计较成绩的归属。
2、激励机制:教师的课时津贴不以劳技学科计算,而以主课计 算。特色方面取得的成绩以主科标准给予奖励。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3、资金保证:保证开展特色工作的所有投入,只要需要,全部
大开绿灯。
4、注重提高与普及相结合,既要重视对部分特长生的培养,使其在高级别的比赛中为学校争取更大的成绩,又要注重特色的普及,以各年级特色班的拓展型课程为抓手,以兴趣活动和特色项目为载体,以特色社团为主要阵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九、学生发展体现全面发展和特长显现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从面向优秀生的推优、评优、提优到面向全校学生的“校园希望之星”评比、特长生奖励措施、行规示范员评选,力图使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树立成材的理想。今年来我校学生的道德修养、科学素养、身体素质、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个性品质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良心堡七星湖完小
2014-12-25
良心堡七星湖完小特色立校建设经验材料
我们学校自创办以来,充分利用本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伴随着美术教育的手段不断创新,层面不断拓展:使学校美术特色教育氛围更加浓烈,美术特色之花在校园内争奇斗艳,成为我校素质教育之路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配合学校争创“人文艺术”学校,现将近年来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营造美术教育良好氛围
为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美化校园,学校首先积极为学校营造一个美术的良好氛围,我校多次举办美术竞赛活动,其中“七彩的梦幻童年”为主题的美术竞赛活动最为成功,在他们的笔下画,世界是那么美丽多姿,蘑菇们永远是七彩的,太阳公公永远是笑着的,小鸟儿们像乌龟一样笨拙地在天空爬,小动物们之间都友好相处,猫和老鼠是永远的朋友;“地球你好吗”,则让我们同学深深地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要帮地球洗个澡,地球被一辆救护车送到了急症室…… 从小朋友稚嫩的画笔中,我们看到的是同学们对环境污染的 担心和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忧虑。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美化了校园,也是一次很好的环保教育。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从认识到行为,再从行为到认识,使学生有了一次丰富而深刻的环保思想和行为。
通过各学科对美术教育的渗透,使美术教育与各学科教学互相交融,相互促进,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充分利用周日假日活动课及每个星期两次的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叔同新苗艺术长廊悬挂着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及我们的才艺特长生,校园橱窗内展示出教师、学生的书法作品及美术作品,积极营造良好美术氛围。
二、强化、规范艺术教育,凸现人文艺术校园
1、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从去年开始良心堡镇开始举办油菜花节,我校为了庆油菜花节开展美术活动。美术画展,美术竞赛。
为了配合本学年开展的学校特色兴建,学校在学生才艺方面加大培养力度,除了在晚上大规模开展的特色兴趣班以外,还通过其他途径带动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发展。
2、优化美术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一)、进行 “小学网络美术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小学网络美术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研究的成果。
1、建设网络美术学习中心。
结合课题,研究网络美术趣味课题,丰富课型:(1)、增添电脑美术的内容,拓展学生的创新领域。
学会在绘画软件:WIN98/2000自带的“画笔”工具、“金山画王笔2003”中画画,在软件:“我形我速、PHOTOSHOP”中学会图片处理。
(2)、网络美术欣赏教学的研究。
网络资源为学生的美术欣赏领域拓展了新空间,解决了欣赏资源贫乏之困惑,稍作整合就能形成许多很好的新课型。“中国建筑游”的网络美术教学课、中国民间美术——剪纸、农民画的欣赏、和大师(达芬奇、毕加索、米罗、凡高等)的零距离接触、网上参观——徐悲鸿纪念馆、法国卢浮馆等。
(3)、网络美术设计教学研究。
运用电脑的功能,开展“设计•运用”领域的教学,利用网络资源的巨大素材库优势,在检索、获取、处理信息中学会设计与运用,获得更大的成功。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艺术设计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型有母亲节贺卡、邮票、书籍封面的设计、西瓜灯艺术节宣传画、校英语节系列设计(节徽、汇报演出海报等)。
(4)、网络美术作品发布、交流、评价。
网络为学生作品的上传、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欣赏到自己作品的人,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同班、同校同学,英特网成了作品展示的大舞台。祖国各地、全世界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论坛参与作品的欣赏、交流,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网络交流、评价、鉴赏能力。
(5)、新课标下,美术“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等领域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渗透性研究。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形式,使美术各领域的学习与音乐、影视艺术等融合更方便,通过多种感官智能的发展,促进美术各领域的学习。
2、建立网络学习媒体“超市”。
(1)、在叔同实小网站上建立平湖市的乡土美术网上资源。
(2)、提供学生学习的各种软件、光盘、网站等媒体,形成网络美术学习媒体“超市”,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作好准备。
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民情风俗、建筑景观、自然环境、农副特色,作为美术教育的素材来源。增订儿童美术杂志,艺术类书籍,图片及各种科普资料。丰富学生美术文化知识,培养儿童创造想象力,让每一位儿童懂得想象美,做人美,学习美,懂得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是规范训练。为了能使学生们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到系列的美术教育中来,我校除每周的美术课外,还利用周日周三开设的兴趣组活动作为训练的主要载体,各班成立美术兴趣小组,在班级开辟美术专栏,按班级裱糊美术绘画展览牌,做到“班班有画展,人人有画作”。
4、是注重培训。为了能使美术教育特色创建工作收到实效,学校在教师培训上把基本功作为常年不懈的项目,每周有钢笔字、粉笔字的书写内容,并定期举行比赛,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大好局面。
5、教学业务提升。为全面提高艺术类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利用一切机会,为教师创造上课平台。
三、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艺术教育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学校要抓住特色做文章,以美术特色教育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加强美术特色教育全方位实施的教育活动。通过与本镇派出所、交警、环保等部门联合组织“法,在我身边”、“交通安全在心中”、“环保世纪行”等宣传画竞赛活动,借助艺术的表达形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法纪教育、生态德育等教育。美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形体、空间、色彩结构等手脑并用的“语言”,对学生形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开发都大有裨益,有效地促进智育教育,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发展与结合。
良心堡七星湖完小
2014-12-25
第二篇:发展性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珠龙中学发展性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两年来,珠龙中学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管理逐步形成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现将学校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珠龙中学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始建于1967年,历经四十多年沧桑,学校尽吸百川之灵气,广纳贤才之睿智,形成了“轻负担,高质量,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办学特色,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周边群众的认可。珠龙中学位于珠杨路43号,是南谯区一所初级中学。占地面积37759平方米,人员编制48人,其中中学一级教师18人,高级教师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29人。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七年级3个,八年级3个,九年级3个),在校学生总计462人。现有3幢教学楼,1幢教师办公楼,男女生宿舍楼各一幢,一座标准化农村食堂,一幢标准化实验楼,一个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综合运动场。
近来年,珠龙中学全体教师团结一心,大力弘扬“责任、关爱、合作、创新”的办学精神,以“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创特色,铸品牌的学校内涵建设要求,深化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努力弘扬师生个性,追求师生的幸福感,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
二、自评过程及情况:
根据南谯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发展性评价的文件要求,我校于十月份成立了以校长耿赵亮同志为组长,学校领导班子为成员的督导评估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自评工作计划,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同时召开了动员会,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自评工作中来,为学校提供相关资料,确保自评工作有序进行。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学校发展性评价自评工作已基本结束,自评结果如下:
文化力:34分
教育力:26分 创新力:18分 合计:78分 具体自评情况
(一)文化力:
1、主体文化 1)校长文化
近来年,在校长耿赵亮同志的领导下珠龙中学全体教师团结一心,大力弘扬“责任、关爱、合作、创新”的办学精神,以“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创特色,铸品牌的学校内涵建设要求,深化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努力弘扬师生个性,追求师生的幸福感,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 2)教师文化 我校把教师文化建设当做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打造开放课堂,教师接纳新事物,不断超越自我。提倡合作,上进,关心教师的情感。学校建立健全了科学的教研制度。每学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学科优质课比赛”、“教师业务技能比赛”、“教师专业化发展月”等活动,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验。日常组织开展年级组之间互相评课、听课活动,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同学段教师组织优质课观摩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教学热情,拓展了他们的教学思路。学校坚持开展专题讲座、示范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反思、月查心得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制度,每周四上午,全体行政人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并进行分析,反馈和总结。学校教务处、电教处、教研组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有利教师发展的校园教研网络,并及时进行通报。努力为教师搭建一条“名师”的成长之路。
另外我校教师文化活动坚持自愿参与、快乐活动、运动锻炼、贵在坚持、集体精神、合作拼博的原则,组织开展健身舞蹈、踢毽子、跳绳、合唱、篮球、乒乓球比赛的活动。舒缓心情、陶冶情操、熔炼团队,利用各种艺体活动,缓解工作压力,增强教师身心健康,使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之余享受生活,使教师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更加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3)学生文化 以班级为依托构建班级文化提高农村初中生人文素养,初中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通过班级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来潜移默化的实现,同时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畅通学生的交往渠道,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去注意、观察、感受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无私的爱,从而健全了自己的人格,接纳同学,亲近教师。通过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培养创新品质,以文体活动为依托,彰显个性扬能力。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我经常结合重大节日或学习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了歌咏赛、篮球赛、乒乓球赛、小品创作大赛等,并将成绩优异的节目在学校组织大型文体活动时亮相。
2、课程文化 1)课程建设
围绕办学目标,学校能从细微之处着手,规范办学行为。学校体卫艺等工作的管理和落实上,我们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实行责任制。坚持上好三类课程,认真组织“两操”,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运动会。在卫生工作上,学校一直都非常重视,办了宣传栏,举办了卫生健康知识讲座,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始终都没有松懈,一直坚持晨检、消毒等工作,近几年,学校未发生一起流行病。开齐开足三级课程,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接实践出发,这是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启发、引导学生与周围的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主动地去开展活动,学校有实施计划与方案。学校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并以此为抓手,逐步形成了以“三读”(精读文本、品读经典、泛读读物)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2)课程实施
我校加强课程改革培训,全面推进新课程实施,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文化内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课程管理
我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定的课程计划,建立自我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1)健全《作息时间表》、《学生活力表》以及制度来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2)学校行政领导进行不定期检查与巡视工作(3)设立值日校长(班长)制度,让学生监督课程计划。(4)召开社区评议会,家长座谈了解对学校评程计划的实施情况(5)对于个别适反现象进行批评教育,限其改正,学校不随意调整、停课,变化和深化课程计划中的规定计划。在课程评价上,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环境文化 1)物质环境文化
让学生自主组织环境卫生打扫,常年坚持,逐渐养成了习惯,教室窗明几净,楼梯无痰迹,墙壁无灰尘。校园内无纸屑,无杂物,做到了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为学生提供了整洁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2)人文环境文化 我校校风诚“信求美 自主和谐”。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关系融洽,教师学生民主意识强,学校积极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对学生加强传统教育,注重精神文明。
(二)教育力:
1、师力资源 1)教育素养
全校教师秉承以“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遵守学校师德规范,关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无体罚或变相体罚,无歧视性或伤害性语言。乐于关爱后进生,爱岗敬业,责任心强。2)教育技能
老师们工作认真,能做到备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过程设计完整;课堂教学能注重体现课改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作业批改认真扎实,批改规范,学生作业基本能做到书写清楚,作业优秀率较高。
教师中大部分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部分教师能熟练运用。
3)教育研究
教师注重校本研究,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部分教师能自觉进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研究能力。
2、生力资源、1)自主学习能力
现在的学生智力开发早,接触的新鲜事物多,知识面普遍比较广。我校在教学中能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学生学的知识比前几年活了,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科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2)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我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学社团建设,增强学生的自主组织能力,大量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管理,促使同学进行“心理位置互换”。现在学校住宿的学生大都能生活自理,学生干部能帮助教师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学生也能自律。3)自我调节能力
中学时代,是学生成长发育最快的时候。在学习生活里,中学生将会不断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身体、心理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我校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塑造自我调节能力。推荐学生多阅读好书,铸造健康心态,多写日记,转移压力。诉说烦劳,减少苦闷,老师经常找有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谈心。体育运动提升精神,我校坚持开展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同时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3、物力资源; 1)设备设施 我校积极开展标准化学校建设,配备了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积极采购相关设备。保证学生的实验需求。同时我校新配60多台电脑保证了我校信息教学正常进行。同时申请了班班通工程,也在近期到位。图书室藏书也达到标准化建设需要。生均30册。2)管理维护
我校各类设备都有专人管理。设备利用效率高。对年久失修装备进行了及时的更新。设备的管理制度完善,落实到位。保证设备正常使用。我校每学年对学校资产进行清点。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3)经费使用
在财务管理上,我们能长期坚持收费公示制。公开收费标准,规范收费程序,严格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杜绝了乱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收好管好一切资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打细算,减少不必要的招待开支,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学校发展的刀刃上。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管理,无违反财经纪律现象。
(三)创新力:
4、管理体制 1)制度建设
我校参照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一套的制度。同时注重制度的落实。做到社会建设有法治,学校建设依制度。同时突出制度管理中的人性化,每年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反馈不断完善制度。2)管理运行 珠龙中学作为一所老校,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办学风格。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能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显得更加科学、细致、规范,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学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合理,无安全事故和教育教学事故。家长和社会满意率高。
5、学习潜能 1)学习能力
学校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主题学习,教师积极参与提高自身能力。学校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有竞争、有压力、有上进的空间和土壤,激发教师个个有目标,人人争先进。尽管老师们定时定期地参与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但我们始终坚持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和教师需求,有计划的举办校级培训,内容有师德教育、教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创造教育理论、创造思维训练、礼仪、还有新课程、课改理论与实践等。每学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学科优质课比赛”、“教师业务技能比赛”、“教师专业化发展月”等活动,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验。日常组织开展年级组之间互相评课、听课活动,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同学段教师组织优质课观摩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教学热情,拓展了他们的教学思路。学校坚持开展专题讲座、示范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反思、月查心得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制度.2)发展规划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潮冲击下,我校认清形势,找准定位,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还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勾画出了学校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校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在规划的落实方面,做到每年自查,及时总结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推广经验。不断调整完善规划。
6、品牌特色 1)特色创建
“优化质量促发展,打造特色创品牌”围绕这一发展目标,我校在工作中开展了深入的探讨与实践,巩固和持续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也日趋鲜明,珠龙中学悠久的历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何挖掘、提炼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精髓,一直困扰着学校几代领导集体。其实,珠中的精神,珠中的文化一直在我们老师们身上一代一代地传承着,那就是——自立自强,永不言败。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珠龙中学的成就。近年来,学校将“自立自强,永不言败”的教育作为了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自立自强的内涵和外延,让这种精神文化深入到每个孩子的骨子里,内化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2)特色成效。
经过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学生中遇到困难退缩的人少了,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少了,运动场上顽强拼搏的人多了。实践证明,我们的教育效果正日趋明显,文化特色正逐步形成。家长、社会的满意度提高了。这都是对我校特色教育的一种鼓励。
(四)存在的问题:
对照市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的指标,我们看到了不少成绩。但审慎地看,我们发现,与政府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还有距离,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摆在面前,我们必须重视,加速整改。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1、近两年,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动太大,教师队伍的培养、整合、提升还要花大力气。学科骨干教师的数量和比例不太平衡,层次比较低,某些学科方面明显薄弱。这与我们学校是不相适应的。
2、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成了制约学校发展和影响办学效益的重要问题。办学条件还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还需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
3、特色学校建设尚需加快步伐。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争创名校还有一定差距。
面对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发扬珠龙中学“自立自强,永不言败”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更加团结一致,开拓奋进,开创珠龙中学美好未来。
第三篇:中学发展性督导自评报告
德育为先 基础为实 全面发展
XX市XX中学自成立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科学发展原则,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依据既定的两轮学校发展规划,以“德育为先,学技俱长”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校情,制定分层、分阶段目标,有制度、有组织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在原有办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普
通完中的特点,进一步探索校本化发展道路,提升办学实效。通过努力和创新,学校基本建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拥有了可以引领学校发展的各级管理班子,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办学业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基本情况
XX市XX中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公办完中,坐落在浦东新区祝桥镇东亭路631号,与举世瞩目、日新月异中的浦东国际机场相毗邻。其前身为私立俊德中学,创办于1948年,由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题写校牌。1951年春易名为私立江镇中学,1956年改为公立学校,1958年起设高中班,1995年7月,江陵中学(即新营中学)并入川南奉公路1312号老校区。
我校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历史,有着较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老校。2004年由政府多方投资移地建造了上海市江镇中学新校区。新校的落成无疑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55038平方米,建筑面积28248平方米,绿化面积12069平方米,体育用地面积16874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室58间,教学辅助用房19间,其中有配置合理的理化生实验室,劳技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录播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专用教室,接通了宽带,建设了校园网,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为每位教师配置了办公电脑,学校还拥有室内篮球馆、400米标准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学校硬件设施基本到位,使用效率教高,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学校现有领导班子成员16人,其中校级干部5人。党政工领导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勤奋进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层干部经几轮择优聘任,现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配套、专业结构互补、能力结构相加的,受到群众信赖和满意的干部队伍。
同时,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师资质量。目前,学校在编教职工133名,任课教师121名,任职资格符合率达100%,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五十岁以上教师8名,30—50岁之间教师为105名,30岁以下教师为8名,分别占6.6%、86.8%和6.6%。学校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2名,中级职称教师64名,区骨干教师9名。这些教师都能乐于在农村教育这一艰苦的环境中辛勤耕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其中初中部共34个班,高中部6个班,共计1556人。经过全校教职工的艰苦努力和共同奋斗,无论在办学理念,还是在办学条件、综合管理及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地提升与发展。
学校始终以“艰苦、勤奋、善思、进取”为校训,努力探索“楷模励志,塑造时代新人”的素质教育之路。弘扬“厚生笃学、克明俊德”的江中精神,在6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总结了“求真、求实、求知、求新”的优良校风,孕育了“立德、立言、立信、立人”的良好教风,形成了“乐学、乐思、乐问、乐行”的优质学风。同时倡导“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本观,积淀了较深厚的人文底蕴,为社会输送了方方面面人才,赢得了江镇父老乡亲的称赞。学校以楷模教育,体教结合为创新特色,也屡有成效,多次获市区荣誉称号。
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集体、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A组男子足球比赛第一名、《中生楷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被评为上海市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获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浦东新区代表团优秀组织奖、浦东新区先进职工之家、少先队浦东新区红旗大队、浦东新区治安保卫先进集体、浦东新区第三批校本研修学校等荣誉称号。多位教师获得市区级先进。学生在市区英语、劳技、体育等学科比赛中连连获奖。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在2010年达到43.3%,2011年达到38.8%,2012年达到60%,2013年达到54%,大专上线率每年均达到100%;中考2010、2011、2012、2013合格率分别为100%、97.67%、95.8%,96%,达到和超过市级标准。
二、自评过程
督导评估是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办学质量的助推器。为了借助督导,有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形成反思,促进我校整体发展,我校在接到督导通知后,建立了自我评估的组织机构,广泛发动学校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自评工作。
(一)制定计划,组织准备
1、校务班子在第一时间集中学习《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手册》等,熟悉新
方案,并就学校自评工作形成大体思路。
2、召开全体行政会议,组织学习,并部署学校自评工作。
3、成立学校自我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凌慧良任组长,同时成立专项自评小组,明确职责与分工。
4、在讨论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初步拟定超标点和创优点。
5、制订学校自我评估工作计划,对学校自评工作统一部署。
(二)全员动员,学习参与
1、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督导方案,明确要求。
2、寻求专家支持,理清自评思路。
3、确定超标点和创优点,并落实责任人。
4、各专项自评小组分别召开小型座谈会或个别征求教师意见。
5、分配任务,完成学校基本情况等相关表格的填写。
(三)认真自评,信息整理
1、在区督导室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四年发展规划和办学实际,初步完成学校专项自评。
2、各超标点和创优点责任人完成总结和各部门自评。
3、把初步形成的学校专项自评和超标点、创优点相关总结报告交由全体教师讨论,全方位征求教师、家长、社区的意见,然后加以修改与完善,并请督导室督学来校给予指导。
4、完善学校自我评估指标体系。
5、完成档案目录。
6、各自评专题小组进行有关信息收集,整理资料。
(四)综合分析,形成报告
1、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各评估小组修改完成《学校专项自评表》,正式填写创优点申报表,完成超标点一览表的基础上,完成学校自评报告初稿。
2、组织领导小组、教代会代表讨论学校自评报告初稿,并征求家委会及社区的意见。
3、各评估专题小组收集整理补充各种督导评估材料。
4、修改完成自我评估报告。
三、自评结果
(一)结论综述
我们根据督导评估要求,积极开展了自我评估,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学校通过自评,得出的结论是:在“德育为先,学技俱长”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改革图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铸成功、以特色创品牌作为办学工作思路。德育为先,基础为实,德才并重,特色发展,追求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教学等进步明显,办学综合能力有较大提高。
(二)高中阶段
1、领导行为
凌慧良校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以其“德育为先,学技俱长”的办学理念,引领着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平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带动全体教师努力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针对学校各层面遇到的问题深入调查,积极关注细处,得到广泛认同。在教学上对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总结、提炼和推广,为学校教育发展夯实基础;在教育上以学风促校风,结合学情,在稳步发展中寻求突破。
学校所有行政人员承担教学工作,分管校长、教导主任等都长期担任高中教学和高三毕业班工作。全体行政参与了“中学生楷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区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已结题),又参加了市级课题“微观视角下的学校教育公平的问题研究”的研究。每位行政人员参与到教学听课活动中,做到经常性的推门听课,教学处积极落实常规管理工作,起到了引领教师的发展的作用。
2、师资建设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校制订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和监督机制,并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体现了较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我校重视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完成市及区规定的培训学分。我校高中教师大学本科率达100%,有4人参加硕士班学习,并有2位教师获硕士学位。
学校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利用校本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师带徒、同伴互助活动,通过互听互评课促进新老教师专业成长。有10位教师为区、镇骨干教师。学校也在不断吸纳对教育教学充满热爱,专业技能突出的新教师,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总体而言,我校拥有一支基础扎实、朴实勤奋、积极求进的师资队伍,让我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希望。
3、资源保障
学校教学经费投入充足,每年都有专项经费进行图书购置、实验仪器购买。对教师培训进行经费倾斜,投入较大的经费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奖励,对教师的优异教学质量进行奖励。
学校消防等安全配置完全符合上海市规定的标准,专用教室使用正常,利用率较高,有专人专管,并由指定行政人员进行综合管理。仪器设备维护良好,充分保障了教学的需要。
4、管理制度
学校有较为健全的制度,如《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职工岗位职责》等。通过制度来规范考核、评优、晋级等工作,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建立了学生处、教学处、信息处、教师发展部、后勤保障处等职能部门,直属分管校长、部门主任管理,各部门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商讨学校发展工作,学校管理层面的工作协调有序,得到认可。
教学处对学生的成绩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或兄弟学校的联合体作为参考,全程跟踪,促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资料档案较为齐全,实行信息化管理。
5、课程计划
学校依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制订了《上海市江镇中学课程计划》,学校依据课程计划、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三个方向,开设了多门研究课、拓展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加以辅导解惑的自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6、课堂教学
学校严格执行市教委的课程计划,我校的课程计划中保证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等相关规定,严格实行“三课、二操、二活动”,很好的实现了每位学生的每天阳光一小时的任务。
学校以多种手段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实行阶段过关,动态了解教师教学状态,通过各次考试成绩分析,帮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实行推门听课,督促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不理想的教师进行一对一谈话等各种的方法,努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学校严格杜绝教辅资料的征订,鼓励教师精选习题,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进行统计和奖励。
7、学科德育
学校注重探索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做好广播操和地上无纸屑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生德育部门的组织教育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行为习惯,形成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
同时,我们也注意激活所有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内涵,利用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德育,如语文、历史的情感教育;政治课的时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验课的团队合作;体育课的毅力教育等,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德。
学校心理咨询室面向全校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军、学农、到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如参观张闻天故居等),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8、校本研修
我校制订了切合实际的校本研修方案,通过邀请专家讲评,学校平台研修、走出校门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思想、理念,切实满足了学校课改的内在需求。作为校本研修学校,我校大多数教师参与了教学课题与实验项目的研究,所撰写的有关课题的教科研文章得到了专家的好评,为我校推进学科教学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学校连续获得区级校本研修考核优秀。
9、教学评价
学校建立了学生成绩的数据库,根据每次考试成绩变化,做出清晰明确的数据比较,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和教师教的情况,通过与其他高中学校的联合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在同等学校中的学习状况,并能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反馈和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研组和年级组教师的积极参与起到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制订了高考、会考评价制度,对能实现学校目标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10、学生发展
通过评选“文明班级”等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多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等实践教育活动,如军训、学农、参观张闻天故居等活动,促进了学生行为规范的提高。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求知欲,教学能出成效。高考本科上线率在2010年达到43.3%,2011年达到38.8%,2012年达到60%,2013年达到54%,大专上线率每年均达到100%,各项会考成绩达到了初期目标。
认真开展阳光一小时锻炼,完成体育达标。
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开展体教结合工作,学校获得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集体。
11、社会声誉
高考质量逐年稳定和提升,外校学生到我校借读的每年均有20多名,进入我校高一的起点逐年提升,得到了社会、家长以及上级领导的好评。
12、特色加分
学校以楷模教育为德育特色,通过“寻楷模”、“学楷模”、“做楷模”三个阶段教育,更好地促使学生受到心灵震动,使之学有榜样,真正达到在感染中接受教育,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德育特色初步形成。楷模教育使广大学生的行为语言变得自觉,礼貌修养有所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趋于端正,求知欲望不断上升;理想目标呈现具体化,责任意识表现突出;教师队伍得到优化,师德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出版了专辑,《中学生楷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荣获上海市第四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该课题在开题、结题等活动中为新区结对学校、周边学校等进行开放观摩,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以足球项目为抓手,认真做好体教结合工作,经过几年的培育,体教结合特色也初步形成。学校代表浦东新区参加第十四届上海市运动会获得高中组冠军。编辑了《足球与健身》校本课程。学校每年承担市、区大型足球比赛。
(三)义务教育阶段
1、学校管理:学校依法办学,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性好,有活力和创造性,工作务实,民主管理意识强,注重发挥党支部在师德建设、育德能力、教师队伍、监督保障方面的作用,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得到健全,学校机制不断得到完善,以学校办学理念为统领,合理规划学校各方面工作,工作有条理,重点突出,并能通过学校龙头课题带动教育教学整体工作,整合资源,走校本化和特色化道路,取得良好效果。
2、课程教学:学校教学质量好,教学过程规范,严格执行市课程计划,在抓紧,抓实,抓好常规的同时,结合本校办学理念,关注个性,挖掘潜能,致力课程改革,科学实施三类课程,抓好课程开发,完善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提高课堂有效性,学科课程建设和德育课程建设并重,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齐头并进,课堂改进,信息化运用卓有成效。
3、德育工作:学校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主抓手,以活动为主旋律,加强楷模教育和公平教育,依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实效,能充分利用好德育资源,抓住班级建设、传统主题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等德育阵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优化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形成课堂教育、环境熏陶、社会实践、活动互补的良好的育人格局,促进了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4、教师发展: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在实践中提升教师育德和教学能力,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两条主线,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教师反思习惯,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为打造研究型、特色型教师打下了扎实基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有效,逐步向基础加特长的培育机制发展。
四、督导需求
学校希望通过本次督导能进一步加强三类课程的整合,使课程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学校严格按照上海市课程方案与课程计划组织课程教学和作息安排,努力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但是学校三类课程的整合仍有需要发展的空间,希望本次督导能依托市区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梳理学校现有课程,加强学生发展需要与三类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校教育规律与人的认知规律有效融合,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行为有序整合。
五、超标点
1、浸润爱的教育 实践微观公平
2、楷模励志 人文育人
3、课题引领 促进教师的校本研修
4、创建足球特色课程 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六、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坚持科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在“德育为先,学技俱长”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确定了“以改革图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铸成功、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工作思路,制定新四年规划时,我们都会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学校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确立课题,立项研究,通过科研引领学校发展,提高管理效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我们力争用科学的制度来管理学校,并通过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我们的办学行为。因为有了制度,我们的教师行为得到了规范,我们的课程计划得以严格执行,我们的各项活动得以有序实施,学生各项工作的开展得以高效保证。
1、管理制度健全。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制度,有效的制定制度和形成有效的制度文化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协调和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独特的运行规律,“量身定做”的制度更能彰显学校特色,更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我们有《江镇中学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一整套各类岗位责任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不断地进行完善,与时俱进。每一次修订均通过教代会审议,保证制度内容的有效性。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我们制定了《江镇中学绩效工资发放和考核方案》等,为了有效推进毕业班工作,我们实行了毕业班奖励制度,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编制了《江镇中学骨干教师管理手册》、《江镇中学校本研修制度》和“传帮带”活动制度,同时,我们也完善了了《江镇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上海市江镇中学奖惩条例》。由于在制定、修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广大师生员工有参与管理的主人翁体会,因此,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大大提高,规章制度决不是一纸空文。其次,我们继续深化校长负责制,推行民主评议制度、竞聘上岗制度、校务行政例会制、政治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班主任教研组长例会制等,保证政令畅通、上传下达、沟通及时,同心同德,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发扬办学民主,实现权力制衡,通过公示栏、全体教职工大会、下发文件、校园网等形式进行校务公开。
2、管理过程规范。在制度建设中,制度的执行是关键,有制度无执行或执行不规范等于没有制度。为了有效实施制度,依法办学,我们关注细节,注重管理的过程,概而言之,就是讲程序,重科学,求实效。凡是重大决策,学校总是按照“集体讨论、校长决策、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办事,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听取意见——责任部门初定——教工讨论——行政班子讨论——校务会审议——校长审定——教代会通过的运作过程,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凡是学校具体的工作,过程管理的基本环节有四个,即制定计划、组织执行、督促检查、总结提高。以学期工作为例,每学期正式开学前一周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学校工作计划;开学第一周行政干部公布部门工作计划;开学第二周各年级教研组制定并上交工作计划。我们每周实行行政汇报制度,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汇报制度,及时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认真落实下周工作措施。学期结束前一周,学校总结计划执行情况,提交工作小结。
3、管理机制完善。在学校机制完善过程中,我们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三个方面的运行机制,效果显著。
激励机制:我们形成了有效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案,同时采用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也制定了文明组室评比方案、教科研奖励办法、毕业班奖金分配方案、优秀班主任、教师评比办法等,奖励先进,形成了向上的积极氛围,也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
民主监督机制:我们健全学校党组织参与重大事务决策审议制度,凡是涉及“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大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审批的事项均由校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同时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学校任何大事在推进实施前,都力争做到充分酝酿、综合考虑,学校大事力争做到群众知晓率100%,处处体现民主管理思想,真正体现全体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同时根据不同内容,分不同层面,采用多种形式,对学校大事进行公开公示,做到内容真实、程序规范。
社区、学校和家庭互动机制: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有社区、学校的互动协议,公开了校长热线、校外辅导员电话,确立了班主任上门家访制,根据需要不定期举办向社区一日开放活动等,欢迎社区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接受监督,通过家长委员会例会和社区活动,社会各方及家长对学校办学成效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注重师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师资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关注焦点,在两轮四年规划中对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有重要的规划,在2011年,我校在新四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新时期重点工作,并确定了十二五师资发展规划。在师德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我们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申报了浦东新区第三批校本研修学校,每年经受上级考核,2011年、2012年获得考核优秀。制定了江镇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规划、教师制定了个人发展计划、开展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借助外力提高校本研修质量,如聘请教发院陈珍国等多位专家就教师专业化、二期课改、教科研、深化课堂改进等为教师做专题报告。学校又通过新区教研室举办了教学展示周系列活动,举办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请资深教师谢玲、兰保民老师等到校上示范课;与川沙中学、施湾中学开展教研联合体等,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了各种条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常抓师德建设,以思想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优良的师德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为此,学校坚持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次学习有主题、有主讲;坚持二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常抓师德教育不放松。不但如此,学校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对教职工进行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等各类敬业爱岗教育。听专家报告,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学校还注意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教师通过学习身边教师的先进事迹以便更出色地开展自己的教育工作。学校每年组织开展教育案例和教育一得的撰写与交流、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等活动;对于家长的表扬信或来电致谢,校领导均在教职工大会上宣读,在公告栏内公示,以弘扬先进,激励学习。每年评选校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每学期评选校优秀班主任。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学校形成了“争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风气,也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也真正做到了以德正校的目的。
2、通过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注重常规研修,要求定期进行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通过教师活动,形成交流互动机制。目前,我们学校制订了江镇中学校本研修制度,并且学校定期举办系列研修主题活动。不但如此,学校积极进行网络建设,重构学校网站,“网络研修”成为我校的一种主要的研修形式,取得初步成果。
3、通过课题研究,打造研究型、特色型教师。自2008年,我校提出了龙头课题《中学生楷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紧接着2102年我校开始了市级课题《微观视角下学校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教师参与率高,积极性强,教师在课题研究的经历和体验中,不断发现并积累和提炼经验,不断使经验理论化,使理论经验化。为了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他们还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为土壤,进行尝试和创新。正是这些实践研究,总结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研究素养,并在工作中受益。大多数教师发表了论文或出版了专辑。2012年底12月底,《中生楷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被评为上海市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深化课堂内涵,提升教学实效
近年来,我校把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学校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重视教育研究,严格推进课程计划,强化课程改革,不断拓展和深化课堂内涵,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落实教学常规
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把好过程关,就是把好了最大的质量关,所以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是我们平时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我们通过落实《江镇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形成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环节的长效管理机制。平时实行行政例行检查和随堂听课制度,备课、作业检查制度,我们定期对教师备课、作业进行自查和互查,要求每一个教师教学要有计划,作业要精心设计,教后要有反思,发现问题要及时改进。我们也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做及时的反馈,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们每次期中、期末,由教导处对学校的教学情况做出理性分析,并把情况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作为教师后阶段工作改进的参考。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爱后进生,要求每一个教师对所教学生中,所学科目薄弱者要适时采取措施,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差异,因人施教,通过个别辅导、分层教学、人盯人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还通过加强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制度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我校自编的《教师手册》教师每人一本,每学年教师制定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参加学术交流、课题研究、听课记录等。学校要求每两个星期各组织一次教研大组和备课小组活动,大组活动要公告全校。活动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和学科研究、学科活动紧密相关,活动要求有目标、有内容、有问题、有记录。要求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课堂教学交流主要分随堂研究课、校级公开课、学署和区级展示课、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课、课题研讨课五类形式,要做到定时,定人,定性,通过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过程。除此外我们要求教师每学年都要撰写教学一得,进行教学案例评比,通过这些活动,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善教学手段。
2、实施课堂诊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是教学质量的支撑点,也是学校活力的源泉所在,为了激活这一潭水,我们紧紧抓住两个“推进”,一个“引领”,即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推进课堂教学诊断;专家引领。近几年,我校每学年都会举办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如以“专家引领、伙伴互助、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暨信息技术活动周等活动,使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成为我校的一项系统工程。
而课堂教学诊断,目前已成为我们的一项常规活动。我们成立了由行政和教师组成的听课小组,定期听课,定期交流,利用校本研修平台和录播教室,把教师公开课通过摄像系统摄制下来,放到研修平台的视频系统中,听过当堂课和没有听到当堂课的老师均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观摩,老师观课后参与网上的评课和研讨,教研组长和上课老师收集整合网上教师的评价和建议,组织组内老师再行讨论,对教案进行修改,上课教师在磨课进程中得到同伴互助,在互助合作的氛围中,课堂教学质量呈螺旋式上升,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四)抓好德育基础,创新德育特色
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重视养成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我校以提高广播操质量为抓手,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纪律、安全教育;以地面无纸屑为抓手,加强对学生进行校容校貌、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经过共同努力,广播操质量,现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荣获浦东新区一等奖;弯腰捡纸屑习惯已经养成,学生养成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用课题来打造德育特色,积极编写德育校本教材《踏访楷模的足迹》、《足球与健身》等,以此形成学校德育特色。我校紧紧抓住温馨班级建设和德育活动两大阵地,从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课程三个方面开展德育养成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抓好德育基础
一是常规育人。在德育工作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关键,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建规立制,通过规范来约束学生、提醒学生、教育学生,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江镇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对学生进行行规教育,学校形成人人学守则,事事讲规范的氛围。学校坚持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打好基础。学校坚持行为规范示范班、文明班评比。学校实施定期检查制度,即学校的定期检查和学生的每天常规检查相结合,针对学生自行车、卫生打扫、广播操、黑板报等情况,坚持全程检查,当天公布,一周一反馈,形成班集体之间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对违纪学生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及时加强教育,严肃处理,同时抓住机会,利用校会、年级大会等形式,扩大教育范围,提高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在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方面,学校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制定了学生校内外行为规范教育质量监控、反馈与评价机制,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了行规教育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各班每周行为规范自查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管理,真正地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人。每学期末,我们通过三好学生和三好积极分子的评选,树立学习楷模,有效激发学生学先进、争先进的热情。
二是活动育人。学校注重通过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等,教育活动有主题性、层次性、递进性。利用清明扫墓活动、教师节、母亲节、国庆节、世博会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感恩教育。“五星红旗下的宣誓”、“读一本好书”“我眼中的中秋”、“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熏陶学生的情操。
我们也通过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素养。每学期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好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并进行有序地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如:征文、参观法制教育展板、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和思辨能力。
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经常组织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服务,为敬老院打扫卫生,慰问军烈属等。假期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领学生走出了书本、走出了课堂,融入实践、融入社会。
我们还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富有个性化的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修养在活动中提升,在快乐中成长。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窥视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果,促进进一步发展。
三是课程育人。在新时期的要求下,“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都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做法是把学科中的教育和教育课程相结合,我们以“两纲”教育为抓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
我们配备了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讲座,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有效拓展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畴;重视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需特别关心学生结对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帮教制度,由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政教处分层关心与指导,努力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其转变。
另外,丰富多彩的各类实践活动,也成为我们贯彻落实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每年,我们都定期举办科技艺术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我们每年也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国防教育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我们也通过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构建我们的阵地文化,学校、班级、宣传阵地,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一氛围中普遍树立了爱校、爱班的责任意识,“今天江中育我成才,明天我为江中争光”的思想已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2、创新德育特色
为了研究探索楷模教育的新内涵,创新我校德育特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科学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了探索和完善传统德育和时代德育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同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和教学实践活动,2009年以来,我校开展了中学生楷模教育实践与研究。整个项目研究,阶段过程分明,内容全面丰富,实施成效显著,楷模教育已成为我校德育特色。
在研究的主要过程中我校确立了“寻楷模”、“学楷模”、“做楷模”三个楷模教育阶段。
(1)寻楷模
开展了“我心中的楷模”主题班队会、“寻找家乡的楷模”社会实践、“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楷模”征文、“我们身边的楷模“演讲、“追寻楷模的足迹”爱心捐款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唱出我心中的楷模,迎接世博的到来”校园歌手比赛、“当代的楷模”辩论赛、编写楷模剧本颂唱楷模等活动。
(2)学楷模
开展“走近楷模”系列讲座。通过聘请学校和当地书法、国画家作书画讲座、辅导,学习民族技艺;聘请乐器、舞蹈专业人士辅导等形式,让学生对楷模人物有直观的认识切身的接触,将书本上的楷模形象活化到身边;开展志愿者活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家庭,学习雷锋等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开展“学楷模、献爱心”活动,捐赠物品、校园爱心义卖、爱心捐款等,最大限度地动员全校同学参与爱心活动,以此让全校学生进一步学习楷模身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有社会责任感”的优良品质;开展社团活动,邀请学校徐泓杰、田泾等老师参与,并聘请书法、劳技、美术、体育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指导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将楷模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其中,体育组联合了申花队的部分优秀球员,选拔出我校体育方面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共同创建社团,定期进行交流切磋活动,他们以此作为楷模,对楷模有了贴近的认识。又如“迎世博、学楷模、乐成长”主题班队会比赛,通过学习楷模,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豪情满怀地迈进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对我校开展的主题系列楷模教育活动的一个阶段小结,以此来丰富楷模教育的内涵,增强楷模教育的感染力,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3)做楷模
通过开展“携手迎世博,争当“四好”少年”的活动,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对当代少先队员提出争当“四好”少年”的文件,在初中各中队推选出各班的“四好少年”,在高中各班中推选出“四好青年”。把这些四好少年、青年的真人真事撰写出来,树立为班级的楷模,让全班、全班的同学来学习。在“六一儿童节”表彰会上,团队将简明扼要地把这些“楷模”—四好少年、少年的故事介绍给全校的师生,让我们全校的师生一起共同学习“我们身边的楷模”。
通过楷模教育,更好地促使学生受到心灵震动,使之学有榜样,真正达到在感染中接受教育,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德育特色初步形成。楷模教育使广大学生的行为语言变得自觉,礼貌修养有所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趋于端正,求知欲望不断上升;理想目标呈现具体化,责任意识表现突出;教师队伍得到优化,师德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出版了专辑,该研究成果荣获上海市第四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近三年,通过江镇中学师生员工共同的努力,营造了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综合办学能力不断提升。我校连续三年中考成绩良好,2010、2011、2012、2013合格率分别为100%、97.67%、95.8%,96%,达到和超过市级标准。三年中,学校课题研究成果丰硕,荣获上海市第四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等荣誉、出版专辑论文若干篇。学校体教结合特色基本形成,学校足球队成绩斐然,分别获得2012年全国U-13青少年男子乙级足球总决赛冠军、上海市校园足球初中男子组决赛第四名、浦东新区中学生足球邀请赛初中组第一名、浦东新区“中学生足球技能赛”初中组第一名等。我校也被评为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集体。在新四年规划中,我校将在保持体教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利用已有优势,加大特色创建工作,争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七、存在问题和策略:
存在问题:
1、学校文化积淀不够,文化建设任重道远,要让学校的文化思想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把学校的育人目标固化成一种文化积淀,形成长效机制,还有待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
2、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完善。近几年,师资队伍的质量虽不断提高,但其整体结构还不尽合理。如高级教师比例较低,缺乏区学科带头人和在周边学校有影响力的名教师,所以,教师的自主发展和师资校本培训的力度有待加强。
应对策略:
1、学校在今后发展中,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尤其要加快学校精神文化的沉淀与积累的进程,并寻求专家支持,整体规划学校工作,对学校育人目标进行反思,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和外延。
2、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倡导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学校拟通过激励,引导的机制,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3、教师的培养要有计划性,要设定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加大骨干教师的管理和培养,特别是利用学校课题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特色发展,培养青年教师个人专长,以带动学生整体师资建设的水平。
XX市XX中学
2013年11月8日
第四篇: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自评报告 2
扎实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 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纳家户回民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自评报告
一、概述
纳家户回民小学东靠纳家户清真大寺、中华回族第一街,北临中华回乡文化园。学校92%的学生来自纳家户村,全村近5000人口,人多地少,家长外出做生意或务工的占85%,相当一部分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比较娇惯;部分家长文化层次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科学,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认识不够,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不紧密。由于家长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学生疏于教育和管理,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能力尚需进一步教育和培养。鉴于这种情况,2011年4月,学校在永宁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指导下制定了《纳家户回民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召开了由教育督导室领导、150名学生代表、60名家长代表、16名教师代表参加的三年发展规划发布会,会上就实施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向与会代表作了说明;学校将实施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的任务进行化解,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身上,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发放了450余份《致家长一封信》,使家长了解学校实施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二、工作措施
1、学校成立了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由60名学生家长、150名学生、16名教师参加的发站性督导评估工作发布会,争取得到教师、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紧紧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将工作分解到各个部门及班主任,做实做细此项工作。校长主抓学校管理和特色创建;副校长主抓资源利用和教师队伍建设;政教主任主抓学生文明习惯;教导主任主抓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
2、分别以星级班级、星级少年评选,读书活动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一是开通了“回小之声”广播站,开辟了“每周一歌”“校园新气象”“佳作欣赏”“文明你我他”栏目;建立了四块宣传橱窗,由安全、法制、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广泛进行宣传。二是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拓宽德育途径,结合学校实际丰富德育内容,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为起点,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一年至少两次),深入开展“家访”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模式。建立德育评价体系,增强实效性。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师生、家长座谈会,群策群力,听取和采纳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突出教师德育考核和社会评价。加强小干部队伍培养,努力实施学生“小岗位体验”活动。三是认真落实“阳光体育工程”,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四是进一步抓好综合实践活动。今年三月份结合“靓丽永宁是我家”综合整治工程,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我志愿、我行动”活动,学校发倡议书,举行签名活动,清扫了中华回族第一街和纳家户清真大寺,并在回乡文化园进行了风筝比赛;四月份进行了“祭英烈、悼忠魂”演讲比赛,召开了第十七届春季田径运动会;六月份分别在中华回乡文化园和纳家户清真寺文化广场举行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及表彰大会;组织学生参观了中华回乡文化园,积极为学生开创实践体验的场所,开展实践活动。五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辟阅读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结合“三让一树”“四比三优两满意”“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的开展,落实“七看七查”“树师德新风促质量提升”活动,促使教师依法从教、以德育人的科学教育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到每一天、每一学科的教学中和自身的言行举止上,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学校强化考核管理,出台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校评、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议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营造浓郁的教书育人氛围。创建和谐、团结、自律的良好教风、师风、校风。学校根据师资现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个人发展目标,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为突破口,形成一个有层次、有重点、可发展的教师梯队。在拓展培训渠道的同时,依托自身力量,走校本培训之路,把培训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与教学、科研融汇一体,每学期工作计划、各学科工作计划中均安排系列性的展示活动,如,个人特长展示、说课、公开研讨课、观摩示范课、现代信息技术竞赛等,让青年教师纷纷登场亮相,参与各类竞赛;加强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业务研讨和学习活动,开展教学比武,促进专业发展;让中年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上好课,实施有效课堂;让老年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发光发热。
4、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教师奖惩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做到民主管理、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切实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班子成员一人蹲点一个年级,实行年级捆绑制。建立“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岗位负责制,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性。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功能党小组”作用。党员积极参加学习,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大力开展“四比三优两满意”“党员奉献日活动”活动。党支部指导好工会、团队工作,党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为教师做好榜样,为学生做好表率。三是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职能作用。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教学,结合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四是充分发挥少先大队的主阵地作用。少先大队利用国旗下的演讲、大型集会、主题队会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五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科任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培养良好习惯,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切实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目标达成度
(一)学生综合素质
1、学生行为习惯
按照《纳家户回民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学校政教处、少先大队在低年级开展了养成教育;中年级开展了三礼(礼仪、礼貌、礼节)教育;高年级开展了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星级班级和星级少年评比活动。发放学生调查问卷445份;发放家长调查问卷445份;并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对全校445名学生的文明习惯进行测评。通过测评21%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26%的学生文明礼貌好;30%的学生法制安全意识增强;21%的学生环保意识与卫生习惯提高;完成了2011年20%的优秀率;31.3%的良好率。
2、学习态度与能力
教导处制定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措施,制定了读书方案,要求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注重学法指导和课堂教学评价,通过随堂观察、侧面了解、随机谈话、检查作业及学习情况、成绩检测、作业展示等活动。16%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端正;22%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4%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与技能;12%的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与自我展示,完成了2011年14.3%的优秀率,20%的良好率。
3、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加大“三操”检查、评比力度,召开春季田径运动会和秋季小型运动会、特色方队展演等活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通过检测优秀率达到5%,良好率达到40%。优秀率逐年增长1%,良好率逐年增长3%。
4、科学文化素质
学校开展了“诵读中华经典 做儒雅少年”活动,将诵读经典活动融于课堂、上下楼梯、放学路队、大课间活动中,收到良好效果;开齐开足课程和课时,开放图书室,1-4年级进行拓展阅读,加强晨读,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大幅度增加,写作水平逐步提高,42%的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比2010、2011年得到提升。
(二)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依据实际,先后选派5名教师分别到北京、南京、广州、江西等地学习培训;9名教师分别到吴忠市、灵武市、银川市、石嘴山市观摩学习;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的教师达18人次;并与永宁三小、实验小学开展了三校联袂教研活动;通过平时的常态课、推门课;学期中的提高课;学期期末的汇报课以及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结合跨越式课题试验及课堂质量二期工程,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得到很大提高。2012年由两名教师分别获得教体局语文、数学优质课二等奖;一名英语教师被选聘到贺兰县送课;由两名教师或学区优质课一等奖;3名教师获学区优质课二等奖;86%的教师能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80%的教师能制作课件;教师的好课率达到27%;11人参加基础教育跨越式课题试验;6人参加市级课题研究。语文教师王源、乔慧芬、张萍、刘楠、邹艳霞课堂教学水平分别达到市、县、校级骨干教师水平;党海燕、朱文娟、纳金萍、王文兰、杨帆课堂教学水平分别达到市、县、校级数学骨干教师水平;徐维课堂教学能达到县级英语骨干教师水平。
(三)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和多媒体教学水平学校想法设法为24名科任教师配置了电脑,联通网络,争取教体局又配置了2个多媒体教室,为教师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便;教学仪器均重新进行清查,健全了总账、明细账;各室管理制度、仪器登记册、使用登记册齐全。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四)学校管理水平
1、学校完善了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教职工岗位目标考核制等相关规章制度,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明显。表现在教师间团结互助、互帮互学,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2012年民主评议行风中成绩突出。
3、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效果明显。政教处出台了《纳家户回民小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纳家户回民小学常规管理考核细则》设九大项,四十二小项,《纳家户回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等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班级考核。
4、少先大队红领巾监督岗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颁发流动红旗;辅导员的温馨提示;国旗下内容丰富的演讲;值周教师的检查情况反馈;校领导的讲话等,加大了宣传和教育力度。
5、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在教体局、学区组织的抽测、统测中有16人次获奖;2012年3月学校被评为“平安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4月学校参加全县小学生古诗词诵读竞赛获得三等奖;2012年5月学校被评为银川市“民族团结教育”模范学校;2012年6月学校参加全县小学生庆“六一”文艺汇演获得三等奖。参加杨和学区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
(五)办学特色的创建
学校挖掘民族团结教育内涵。编写了校本教材《我爱回乡》,通过民族教育文化墙、宣传橱窗、宣传栏、“回小之声”广播站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通过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故事会、演讲会、征文、手抄报、绘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挖掘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哇呜、羊响板等进一步创建民族教育工作亮点。同时,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活动,学习型“书香校园”将会成为学校的另一亮点。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是老龄化严重。二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还发挥不好。三是缺乏专职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教师,不能很好地传授学生一技之长。
3、学校办学特色还需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目前只能是我校教育的一个亮点,创建“书香校园”特色,尚需不断努力。
4、学校管理创新不够。部分教师尚未明确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联系。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突出两个重点: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心推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强化三项工作:平安校园建设、师德师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四个关键:常规管理、教师培训、课堂教学、特色创建。2012年6月5日
认真落实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 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纳家户回民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自评报告
纳家户回民小学 2012年6月5日
第五篇:2016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2016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谋实招,做实事,求实效
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
我校从建于1868年的同善义学起步,几迁校址,几易校名,140多年风雨历程,以较为显著的办学业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多年来,我校信奉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依据本校实际,谋实招,做实事,求实效,架起现实与理想的桥梁,努力办一所老百姓信赖的学校。
一、奉行绿色教育,将“基础性”作为办学的立足点
儿童是上帝的天使,是一个稚嫩的生命。他们需要阳光,需要蓝天,需要自由。小学阶段的孩子,仍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孩子的发展成长暗藏多样的可能性。儿童的本能和天性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教育,符合儿童才能取得成功。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促使儿童继续生长的愿望以及为他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和条件。这样的方法和条件不在于塑造形象,评优选才,而在于为其提供多样的舞台,充裕的机会,让其增长体能,拓宽视界,滋润心智,夯实基础,自然生长。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遵从“天人合一”的思想,按照自然的法度,营造绿色教育,期望能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能让教师们幸福地工作。
然而,金坛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与我校的地域、校舍条件形成显著的矛盾。在校舍等办学“硬件”一时难以转变的历史时期,我们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达观心境,以教育部 “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为平台,尊崇“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转化成行动”的工作指南,紧盯师生发展这一目标,崇尚内涵建设,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节律中推动学校前进的步伐。
二、执行教育法规,将制度建设作为管理的定海神针
常言曰:无规矩不成方圆。上级政策法规的落实,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
(一)守住安全底线,建设平安校园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学校 1
任何工作的启动,首先必须守住安全的底线。我校以“江苏省平安校园”相关工作的要求,确定如下安全方面的条块工作:第一,校舍场地和设施设备等硬件的使用、维护。第二,水、电、气的安全使用。第三,各类教学活动的安全。第四,门卫、保安、人防、技防等工作。第五,各类活动预案。第六,校园周边环境及道路交通安全。第七,安全工作制度。第八,家长参与学校安全工作。如是,放眼全局,建立我校安全工作条例,完善安全工作的责任体系,规范安全工作程序,从时间、空间、工作项目、操作流程等多角度对安全工作进行覆盖,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消除安全工作死角,确保校园平安。在上学年尝试执行护卫岗制度的基础上,本学年开始,正式将护卫岗制度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以严谨细致的工作,维护师生生命安全,为提升办学品质奠定基础。
(二)遵守教育法规,维护正常秩序
我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法规、政策指导下,修订学校管理章程,制定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建立了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实施绩效工资以来,我校多次组织全体教职工展开讨论,制定、修改《工作考核与绩效奖励办法》《班主任、副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行政领导、年级组长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坚持“促进成长,利于发展;看重实绩,注重奖励;多劳多得,激发热情;明确职责,加强考核” 的原则,将上级的政策、法规内化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使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具体化,具有操作性,渗透到一线各个条块及每个岗位的工作,一方面以制度保障学校行为的正确方向,规范成员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刚柔并济,追求“制度管人,情感化人,事业留人”管理境界。
(三)倾听教师声音,凝聚全员心智
我校一切制度的制订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围绕“人”字做文章,尊重人,督促人,发展人。在制度的修订过程中,我们倾听民声,透视背景,剖析现状,衡量利弊,展望未来,寻求革新、改变的策略,努力将众人的眼光、才思和人力、物力凝聚一起。曲折,大家携手经历;失败,大家共同反思;成功,大家一起欢欣。管理智慧的展现,体现在尊重民意,果断决策,凝聚众人智慧共同划桨的过程之中。
(四)崇尚激励引领,促进自然生长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经历评价最宝贵的是获取激励。对于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评价,我校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一是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给予评价和反馈。二是重视对学生的过程评价。我们利用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三是重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我们准备了多把尺子。怀揣多元评价的思想,我校换一个角度打量校园内那些拥挤难看的柱子,形成了校园文化装饰的新思路:把柱子、墙面当作一种特殊的资源,在柱子、墙面上安装铝合金镜框作为展框,用以展示学生的照片和成长,每两月一换,把学生更多的成长过程晒出来,使它们成为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心灵表达的窗口。
三、端正办学行为,将“规范”作为内涵发展的基本保障
办学无小事。学校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牵动着数千家长的心灵。学校的大小举措,杜绝草率。每每有所行动,我们要默念政策法规,以政策法规衡量是非曲直。我们要审视具体举措的教育价值,判断其方法的优劣及其路径的远近。除此以外,我们还要站在学生、家长等“受众”的角度去思量,交换位臵,以心换心,以此唤起家长的热情,形成家校合力,放大育人效益。
(一)坚持就近入学,执行均衡配置
我校认真执行金坛区教育局招生工作文件精神,坚持就近入学,100%接纳本施教区内符合要求的学生入学,按要求接纳新市民子女入学,并竭力控制班学额。学校学生总数现有1755人,37个教学班,班均额47.4人。对于编班,首先,按男女生人数比例随机组合,达成平均班额;其次,依据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进行有机组合,达成师资相对均衡;再次,以统一的标准配齐配足教学设施设备。
(二)丰富课程样式,促进多样发展
我校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等多维度开展课程建设,看重体育健身、大量阅读、艺术熏陶、科学启蒙、动手实践、公民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努力争取以多样的课程滋养学生的成长。
我校严格按照常州市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制定了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并按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开发生本化课程和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教师课表,班级课表上墙、上网,向社会公示。
坚持健康第一。每班配备专职体艺教师,体艺2+1有实效。严格落实“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每学年按上级要求进行健康体检,积极举办运动会。针对人多地少的窘境,我校着力推行游戏类体育项目的开展,购臵相应器材,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切实的技能和体能锻炼。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学校积极开设校本课程,如《数学阅读与拓展》《经典诵读三百篇》《七彩生活》和《学会》等,并将校本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中,课程内容有较浓厚的校本特色。
学校每学年均组织开展作家进校园、校园艺术节、校园风采大赛、科技节、英语节、读书节等活动,每两年隆重举办一次“校园风采”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展现演唱、演奏、舞蹈、书法、绘画等各类艺术修养,也让学生的球技、跳绳、朗诵等特长一展身手。在这些常态活动课程的基础上,着力于“适性”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提高课程对少年儿童的适切程度。2011年至2014年,我校先后开设63门活动类课程,供学生选择,满足各类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
(三)控制课业负担,保障学生作息
我们建立健全了课业负担监测与问责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在作息时间表以外的时间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消灭了任何教育教学计划之外的有偿补课活动和补习
班。作息时间表上网、上墙,接受社会监督。在课程实施中合理安排每周体育课,同时重视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安排,保证每位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行政值周组每天检查,监督这项课程的实施。
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文印工作执行审批和付费制度,以制度控制作业、习题、试卷的滥印滥发。同时,制定关于家庭作业的改革方案,并印制专门的家校联系本,从学校层面来控制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同时开发校本教材《七彩生活》,倡导动手实践类家庭作业,引导学生的闲暇生活。我们还以校园网家校沟通平台、向家长公布校长电话等方式增进家校交流。每学期期末,我们都要针对师德、课业负担等情况进行家长、学生无记名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推崇德育渗透,将养成教育作为育人的首要工作
童年是人生的一段经历,儿童不是将来的成人。儿童的本能和天性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其本质意味着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儿童正是用这种“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甚至挑战、改变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认为德育工作的意义全在养成教育。
(一)珍视无声润物,发挥弥散力量
大凡学校工作的策划和实施,我们将安全工作作为底线,将育人作为追求的最大目标。任何一项工作,我们都要从内容、形式、过程以及师生的参与方式等方面追求其育人的价值。
对于教师一线的工作,我们认为教师爱岗敬业的风范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学生对来自老师的爱心的体验则在老师细微的举动之中。学生年龄越小,对爱心的体验就越具体,越感性。我校针对小学教育的工作特点,推崇“细节育人”,倡导教师细心和耐心地工作,提高教书育人的职业本领。我们实行赏识教育、平等教育;我们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我们在关注学业进步的同时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在学生身心受到意外伤害时给予及时、热情的救助;我们乐于发现学生自己还没发现的优点;我们努力以学生的一个优点去激励学生自尊、自信和自强。
(二)尊重儿童趣味,扩充育人渠道
我校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基础上,特别重视活动课程对于儿童教育的特别意义。学校每学年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科技节、科学探索系列比赛、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足球赛、清明扫墓等常规活动,举办校园风采大赛、民乐培训等特色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则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在常州市童谣传唱大赛中,我校学生代表队获得了特等奖。
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教师们积极钻研教材,利用身边的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开展丰富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满满。此外学校还开展向贵州儿童捐书、去敬老院做公益、走进社区服务等,在假期开展采茶、卖春联、登山等活动。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积极组织家委会,召开家委会会议。每学期开好一次家长会,让家
长参与相关活动。教师则经常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还邀请法制辅导员、作家等到学校做讲座,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三)关注校舍弊端,力阻负面效应
我校校园面积小,校舍布局不合理,环境拥挤,纷繁嘈杂。师生生活其间,相互干扰,易于烦躁。课间活动极易造成意外伤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我们高度重视“人多地少”的现实,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卫生、自学、礼仪、友爱等方面切入,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改良学风、校风。
五、着力课程建设,将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伴随着知识本质观的现代转型,课程本质观正在发生变化。新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生成性,视课程为开放、动态、生成的知识系统。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是教学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动事件,是师生基于教材文本、教学内容而相互交流、对话和实践所产生的意义、价值,是知识、情感、个性、素质持续不断的生成。为此,我校围绕课程建设和课程执行两大方面,克难求进,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一)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
我校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逐步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I类标准进行配备,基本设施设备一应齐全。我们认为,在诸多设施设备中,班级多媒体和图书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最显著。目前,我校37个班级、10个功能教室全部装备成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率高,教师多媒体技术熟练,班级多媒体设备平均每天使用超过3小时。学校配有主题学习馆,每班配有书柜。目前学生人均拥有图书43.1册。
(二)用心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我校奉行“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教师的思想风范、人格魅力、敬业精神、文化底蕴、学术修养、实践能力、教育艺术等个体特征都会有机地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成为课程内容活力非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及其效益,即教师是否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也都取决于教师这些个体特征孕育出的职业素养。
虽然校园的地理空间一时难以扩展的现实,但我们人的心理空间和团队的学术空间是可无限拓展的。于是,我校着力于教师专业成长和课程建设两个方面。我们围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目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开展师资培养工作。一是引导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寻找幸福,体验幸福,在对幸福的探寻中提升师德水平;二是采用目标引领的方式,鼓励教师自我奋进,以理论学习、读书活动、学历进修、外出培训、课题研究、课堂实践、教学反思、岗位练兵、师徒结对、同伴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专业水平的提升;三是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建立支持和保障体系;四是放大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亮点,让教师不断地体验成就感,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五是建立跨省交流机制,努力推动教师与省外教师的学术交流。四年内,我增加特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人,教师参加省、市、区
级赛课多次获奖。多名教师应邀赴外省市讲学。
(三)着力备课上课,提升课堂效益
备课,展现的是对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课的前提。对于备课上课,我们确立两个工作重点:一是组织开展备课研究,二是严防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下的不备课、浅备课现象。我们对备课及教学管理进行研究,组织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在集体疏通教材的基础上独立备课。备完后,邀请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员和兄弟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我校备课评审专家组,采用封闭、盲评的方式,对我校教师的备课质量进行审核、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我们期望经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建立起我校的教案库,然后以一学年为一轮,展开后续的一轮一轮的修改,直至形成我校的优秀教案库,使教师在一轮一轮的研讨、修改中推敲、思辨,增强教材处理能力,提升课堂驾驭水平。
(四)开展教学研究,鼓励教学创新
我校大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努力将教师的眼光引向学术领域,依托各级课题的研究,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增添日常工作的含金量。如德育课程,我们编写《学会》系列教材,明确养成教育工作的操作把手,提高养成教育的可操作性,使养成教育工作课程化,规范化。如语文学科,朝着“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方向,创造性地提出“将书香变成语文课程”的构想,建立语文教学新的体系和秩序,革新从汉语拼音开始的识字教学,“课外阅读”课内实施,课堂上实现大量阅读。再如数学学科,紧紧围绕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实践研究》开展教学与研讨活动。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以“经验”视角,关注学生积累基本的估算经验、观察活动经验、操作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经验、体验活动经验、猜想探究活动经验、归纳活动经验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长计算技能。
每学年,我校都举办“常州市教科研基地”的相关研讨活动。2012年,全国第六届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展示了我校语文教学革新的思路和成效,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同行的好评。
六、发挥自身价值,将教学创新作为区域引领的试金石
想当年,“华杯赛”在金坛名噪一时,凭借“奥数”和“华杯赛”,我校社会声誉一路叫好。然而,让广大儿童少年从小经受高难度的数学培训,是不科学的。正因如此,教育部、教育厅都不将“华杯赛”纳入中小学生比赛项目之列。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读书的关键期。错过了,此生将很难弥补。
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我校“书香课程”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校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新旧教学理念的冲突中,不断尝试、摸索,对大量阅读的课程价值更新了认识,并将理念的更新,转化成“课外阅读课内实施”的具体教学行为,将原来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说”转化成学生积极自主的“读”,形成了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老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说,多写,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样的语文课程改革,揭示了现今“一学期主要学一本语文书”这样一种语文教学格局 的弊端,开创了“书香课程”崭新语文改革之路。“书香建设”立足于课程,聚焦于语言习得规律,突破了“活动”层面,大量阅读不再是语文教学的补充,不再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游击战,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北京、广东、浙江、山东、上海、无锡、泰州、常州、连云港等地已有多批校长和教师前来参观,观摩我校的语文课堂。大家一致反映,我校革新中的语文教学,展示了真语文的研究方向。《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常州日报》《常州教育》等报刊报道了我校克服校舍严重紧缺的困难,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情况。我校成为全国“新学校行动计划”实验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司评为 “全国语文课改示范校”。目前,在我校的引领下,金坛、常州乃至全国各地,已有多所学校启动了大量阅读的教学革新,移植我校的课改经验。
七、描绘未来蓝图,将集团办学作为学校发展的新起点
多年来,面对金城镇中心小学狭小的地盘,我们的教育实质上被扭曲了。如果能充分发挥东城实验小学办学条件的优越性,开创金坛小学教育新的模式,意义无穷。如今,随着东城实验小学的加入,我校正式迈上了集团办学的新道路。
集团办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新事物。我们将对西城实验小学单所学校的办学实践进行剖析,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透析成因。同时,冷静思考集团办学的运行特质,努力遵循规律,展开工作,使我们的努力因“集团”而获取大面积丰收。
首先,扣住“新”字做文章。东城校区,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是金坛区硬件条件最好的学校。一方面,我们要围绕学校管理、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社区影响等工作展开研究,迈稳脚步,使新校呈现新气象。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新校课程丰富,教师工作头绪多的需求,与教师职业倦怠之间形成的显著矛盾,寻求破解策略。
其次,我们要从人事通融、教研共进、设备共用等方面入手,建立两个校区的联动机制,使两个校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八、办学困惑与不足
我校虽然收获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也面临许多困惑,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行政班子缺乏“现代”意识。在从事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从策划到执行,满足于就事论事,缺乏“现代学校”的情怀,缺乏“现代学校制度”的追求。
二是在破解职业倦怠这一顽疾上,我们成效不是很鲜明,以致在常规管理中,从行政人员到一线教师,屡显低级错误,降低了工作效益。
2016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