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强化训练卷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训练卷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训练卷
1.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使广大乡村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这一举措可能
①让更多优秀教师愿意来到农村学校任教、扎根 ②有利于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③让老师们觉得投身农村教育有前途 ④保证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答案】B 2.一百多年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让德国克服了资源贫乏的难题,技术精湛的德国工人能将原材料的价值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使“德国制造”享誉全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优先发展科技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②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③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政治基石 ④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3.“出门在外,勿忘手机。微信聊天,很是方便。既是相机,又是电脑,上网浏览,购物支付,样样都行。”这段关于手机的顺口溜反映出了
A.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B.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手机就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 D.手机的使用带来了许多的消极因素 【答案】B 4.没有花篮、没有欢迎标语、没有红地毯,一次性用品减少,房间里没有摆任何水果,代表们的饮食中没有了小海参、大虾等……党的十九大的简朴会风处处可感。节俭办会()
①体现了可持续、绿色的发展理念②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引导人们减少消费,节约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5.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究其原因()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双一流”建设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③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④“双一流”建设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6.2017年12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日益多样化,是世界最具成长性的大市场。中国已成为对外投资大国,外汇储备充裕,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愿有能力走出去,这()
①受益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开放 ②表明我国目前的小康是高水平、全面的、发展很平衡的小康 ③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表明我国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7.下列归纳整理的知识点,前后匹配不正确的是…………………………()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 C.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答案】C 8.衣食住行一“键”牵。这五年,围绕一台台小手机,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微信沟通、订餐订车……随着软件的应用及开发,手机上的运用场景越发丰富,人们也越发离不开手机。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是()A.科技改变生活,引领未来是科技 B.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沟通无极限 C.网络世界乐无穷,沉迷手机好心情 D.科技再攀新高峰,创新强国已建成 【答案】A 9.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对贫困教育墓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力争实现贫困地区“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规划》的出台表明政府()①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②执政为民,维护教育公平③以教育精准扶贫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立志成才报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10.2016年10月19日“二妞”中秋飞天终于迎来“神舟十一郎”,“惊天一吻”标志着()A.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B.我国在科技方面不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 C.发展高新科技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D.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答案】D 11.面对2015年世界经济下滑的局势,某企业积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提高技术含金量,抢占国家高端市场。人们用一幅对联形象地描述该企业的变化,其上联是:以前靠规模产值排名次。你认为下联最好是()A.如今以科技创新论英雄 B.今天以节能减排比高低 C.今朝以资本扩张谋发展 D.今朝以团结互助求双赢 【答案】A 12.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成都一重庆实现“l小时交通圈”,西安、昆明、贵阳、兰州等西部中心城市未来有望形成“4小时交通圈”。西城高铁的开通
①对彻底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②将让两个城市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 ③给两地老百姓的通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④体现了铁路人高超的技术和奉献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13.我国的超级“天眼”落成、“天宫二号”“墨子号”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圆满成功、“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算。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①我国的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②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③我国在空间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14.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教育,基础在人才 ③发展教育、科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④教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15.出门前有专车等候、按按手机可以网络挂号、“机器人”擦玻璃……应运而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浸
入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③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④大力发展科技已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16.2017年7月30日上午举行的朱日和阅兵的受阅装备近一半为首次亮相,所有装备都是国产的,集中体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这些军事科技成果的取得()
①得益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②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 ③表明我国已经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④表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17.“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固分裂出去,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表明()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和平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D.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答案】D 18.落户降门槛、买房有.贴...今年以米,部分二三线城市纷纷山台引才新政,除了继续向院
十、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狄人才伸山“橄榄枝”,还大规模引进高校毕业生。一时间硝烟弥漫,被舆论称为“抢才人战”。对此,你认为
①各地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抢占区域竞争的制高点 ②拥有人才资源优势,必定迅速赶超一线城市 ③只有院t、专家、高校毕业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④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19.综合探究题
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勾画新一年工作重点,展现深厚的为民情怀、昂扬的奋斗姿态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某校九年级三班同学开展了“为梦想而奋斗、成就新未来”迎新年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探讨。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1)贺词指出,“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所举的一连串例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3)“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对我们青少年实现梦想有何启示?
【答案】(1)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②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部分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沿③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得益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包括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把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学-科=网
(3)树立崇高的理想,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勤于学习,立志成才;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言之有理即可)
20.2017年10月18日,党的19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人民日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回顾18大五年来的有益探索和发展成就,讲述“中国故事”,解读“中国奇迹”。下面是某校九年级学生最近收集的一些有关时政新闻,现在请你一起探究相关问题。
【创新,刻下一个个中国奇迹】材料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五年来,中国科技的进步在全世界最快,中国科技的增量在全世界最大。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科技成果惊艳全球——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完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第一架国产商用大飞机试飞成功……(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
【全面法治蹄疾步稳成效彰】材料二:18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工作中最大的亮点、最得人心的是什么?最具共识的回答一定是:反腐败!国家统计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由2012年的75%增长至2016年的92.9%。正风、肃纪、惩贪,“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短短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路子,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党的“自我革命”?
【广东“气质”炼成记】材料三:经济繁华的珠三角地区,曾是空气污染严重区域。经过十年的奋斗,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已连续两年实现全省六项污染物全面达标,提前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改善考核目标要求。目前,珠三角空气质量成为全国三大重点防控区标杆,走在了全国绿色发展前列。国家环境保护部领导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已成为广东的亮丽名片,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考核标准,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相当不易。(3)请你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广东建言献策。
【答案】(1)答: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反腐倡廉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是我国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腐的表现,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党的自我革命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要选择。党的自我革命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3)答:广东:①坚持绿色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完善绿色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破坏环境的行为。③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广东的社会氛围。
公民:①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资源和环境意识。②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环保的法律法规,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从小事做起,比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乘坐私家车;培养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水多用,垃圾分类放置;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清洁社区的公益活动;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纸张,等。
21.习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谈到:去年,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国人亦用“井喷”表达对去年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的欣喜振奋之情。为此,某校“创客公社”的同学们围绕“奋进中的中国科技”进行交流,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环节一:科技成就“井喷”溯源:
环节二:创新强国建设创新强国任重道远:在为我国科技成就井喷欣喜之余,部分同学还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中存在诸多短板。
周俊:2017年,我国科技研究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1%,规划到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达到2.5%,一些先进国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3.5%。
黎明:国内一些企业花费大量人财物研发成功的专利,有时候很快被其他企业仿制,而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企业创新的利益和动力……
(1)结合环节一,分析中国科技出现“井喷”态势的原因。(2)请你结合环节二中的短板,为建设创新强国献计献策。
【答案】(1)①22各省市,200多企业,近20万人参与研制,说明加强团结合作、艰苦奋斗有效发挥了整体优势,激励了科技创新;②国家先后制定863计划、设立科技工作者日等,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或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③民间资本与国家资金共建,改变了国有模式,说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
(2)①国家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②完善相关法律,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相关侵权违法行为。
第二篇:政治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1.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世界越来越开放 2.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如何对外开放 1.全方位开放 2.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3.既要积极敞开过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些腐朽的东西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总之,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意义 对外开放是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二)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人口重要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都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的影响 1.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计划生育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意义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的长期坚持下去 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还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提出品;部分地方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为什么要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主要原因> 2.日益恶化的环境将是我们在其他领域中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3.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如何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2.加快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三)我国资源现状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2.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有一个重要国庆 3.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怎样与大自然相处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既不能做他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的索取,必然会受到他的惩罚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同人口,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2.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含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循环经济(资源的循环利用)益处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四)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科技 1.人类文明发展是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的发展,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他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4.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我国科技水平现状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教育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 1.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教育的意义
对个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对国家:1.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2.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量,以及对我国的严峻挑战,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2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如何实施 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3.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篇:2018年中考政治专题强化训练卷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训练卷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训练卷
1.广州越秀山的“五层楼”、开平碉楼与村落等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
A.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B.要增强文化认同感,吸收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C.应把它们看成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D.应把它们看成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2.2017年7月30日,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为主题的专项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次盛大阅兵展示了我国军事实力,也令观者热血沸腾。这种爱国之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源于 A.民族和国家利益 B.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C.道德和法律的规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答案】B 3.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下列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事实的是 ①近年来,《牛津英语词典》不断增收含有中文渊源的词汇 ②习近平主席出席G20峰会,并身着印尼传统服饰“纱笼” ③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孔子学院 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MP3、U盘等两文字母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4.上海阿姨陆鸿英挺身而出喝止歹徒行凶;湖南记者黄黎明屡次出生入死帮助警察破案。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
A.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防范 C.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 【答案】C 5.“科学泰斗”钱伟长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他曾经说“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熠熠生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载人航天精神 【答案】B 6.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A.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B.厚德载物,道济天下 C.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D.沽名钓誉,明哲保身
【答案】D 7.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折射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重视。这是因为中华文化()
①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是维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8.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称将据此适时调整课标,修订教材,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对这一举措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B.有利于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C.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D.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B 9.《中国好声音》源于荷兰的一档电视节目,在引进、继承、创新、发展国外节目形态的基础上,《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将其改造成了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节目,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这启示我们发展先进文化……()①需要面向世界 ②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③必须全盘西化 ④应该彰显民族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10.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再到近期热播的《国家宝藏》,2017年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网络平台,引发关注。这些节目的热播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是最优秀最值得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④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⑨④ D.②③④ 【答案】C 11.“铭记长征丰功伟绩,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其核心是()
A.百折不挠的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自强不息的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 【答案】B 12.2017年11月14日,由中国与瑞士共同策划、制作的纪录片《丝路新纽带:中欧班列》在上海发布。纪录片展
现了一次辗转八国的人文大旅行和从东到西的多样文化和风土人情。这说明()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②文化差异不复存在,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 ③不同文化各有千秋,中华文化最优秀
④不同文化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多元和谐发展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B 13.读图,《慈善法》的实施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为慈善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④扶贫帮困,消除贫困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14.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有利于
①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研究原始社会的人类历史 ④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15.2017年12月13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仪式,以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增强民族凝聚力,唤醒民族忧患意识 ②悼念死难同胞,揭露战争罪行 ③纪念抗战胜利,昭示抗战的历史贡献 ④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③ D.①②④ 【答案】D 16.以浓浓的爱国情怀,在宏大的战争题材下,《战狼2》点燃了2017暑期档电影市场,赢得了大众口碑。这说明()①正能量的优秀影视作品总是受人青睐 ②和平与发展已经不再是当今时代主题 ③爱国主义无论什么年代都不过时 ④影视作品带来的经济效益远比它自身的价值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17.“科学泰斗”钱伟长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他曾经说“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熠熠生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载人航天精神 C.为人民服务 D.爱国主义 【答案】D 18.乐乐所在中学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把诵读国学经典纳入了本校课程,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19.材料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于2017年12月17日在京举行。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参加大会的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和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作出表率。
材料二:2017年12月21日—25日,历时4年精心创作的歌剧《长征》将再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此前每轮演出,歌剧《长征》的票都提前10天售罄。
据悉,你校拟于近期开展落实“感受长征精神,共享文明城市”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推荐一例你校创建“文明城市”的特色活动。
(2)请你谈谈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感受“长征精神”的理由。(两个方面即可)
(3)为了让文明城市创建之花更加绚烂夺目,请你向广大同学发出行动倡议。(两个方面即可)
【答案】(1)①文明班级之星评选活动②举行讲文明学礼仪的主题班会③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认真学习文明新乡十条内容。
(2)①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长征精神能够为我们创建文明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④长征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⑤感受长征精神能够在全社会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能够鼓舞士气,调动人们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等等(3)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帮助弱势群体;②不随地吐痰,不乱践踏草坪;③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④不在公共场所赤膊、穿拖鞋;⑤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20.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4日在厦门开幕。此次会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某校九(1)班思想品德学习小组开展了“倾听中国声音·感知祖国发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搜集资料 学校小组首先要搜集金砖国家合作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
(1)在搜集资料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习讲话 接着,他们认真学习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
讲话指出,金砖国家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这就是互尊互助,携手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2)我国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_________。
◆现象透视 2017年9月3日,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金砖合作机制不断走深走实的10年中,中国经济总量增长239%。同时他为第二个“金色十年”勾画中国方案,赢得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3)从数据和阵阵热烈的掌声中你对世界舞台的中国有怎样的认识?
◆文化启迪 2017年9月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在厦门闽南大戏院拉开帷幕。晚会特别融入了许多闽南特色元素,又将许多国际语言的表达和中国元素有机统一在了一起,凸显了国家品质、闽南特色、厦门风情。晚会引起了现众的共鸣。
(3)晚会的成功对发展民族文化带来了怎样的启迪?
【答案】(1)贴合主题:内容丰富:来源权威:材料典型、真实;等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等。
(4)继承和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积极学习、吸收各国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等等 21.【聚焦十九大聚焦中国发展】
九年级小秦和时事组的同学搜集到了关于十九大报告的一些内容,并开始探究,现在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无官”“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号”“国产大飞机”“深海勇士”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1)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辉煌战果,向世人昭示了什么?(2)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二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日益受到垒球关注。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意味着中国同世界关系更为紧密。中国故事,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谋求发展提供借鉴,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中国启示。(3)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承担起大国责任说明了什么?(4)请你写出为了解决世界难题,中国提出的“中国方案”有哪些?
材料三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请你谈谈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感悟。
【答案】(1)①我国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②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③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④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①善于思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③树立远大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④学习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3)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为世界所公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4)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投行;推动经济全球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精神家园。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之中。
第四篇: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一课时: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辨证地看待对外 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 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教学重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四、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加速现代化进程?国家实行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实行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为什 么?)(1)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2)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 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改革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北京大学女学生朱玲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头发脱落,全身交叉痉挛,被送往医院后甚至出现昏迷症状。医生、专家们对此束手无策。朱玲的一位同学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他,在Internet上发了一个求救的E-mail,使朱玲得到了全球1000多名医学专家的“网上会诊”从而被确诊 为“砣中毒”,最终经治疗转危为安。人们也由此领略了网络的巨大的作用。
你能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利用假期到国外探亲或旅游;利用互联网把自己的产品远销到世界各地
给国外的朋友发E-mail、打视频电话;有的学校有外国学生、聘请外籍教师;
商 店里的外国商品多了; „„这说明了什么?
(二)坚持对外开放
1、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1)两层含义: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2)作用(目的):
使我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 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发展的步伐。(3)开放的姿态:
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 面;
2、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中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P49中间段)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基点(立足点),它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2)对外开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可 以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
4、如何坚 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坚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根本基点)与对外开放(强大动力)结合起来。
(2)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3)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4)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5、如何全面理解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1)两层含义: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 „„(2)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3)实行对外开放的措施:
六、练习: 1、2005年,我国出口贸易达到1.4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进一步确立了我们贸易大国的地位,这是因为我国 A、坚持了贸易立国的方针 B、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坚持了工业立国的方针
2、下面关于对外开放认识错误的是
A、对外开放就是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B、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的国家开放 C、对外开放是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的东西 D、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建设的必然选择 3、2002年12月3日,上海获得2012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世界博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上海“申博”成功说明 ①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 ③加强对外交流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A 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全面”是指 ①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 ②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国家开放 ③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开放 ④先进的东西和落后的东西,我们都接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发展的根本基 点是 A.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D.“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教学反思:学生在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基点时较难;如何对外开放时与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搞不当清楚。
第二课时: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 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框题为《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本框共设两目,即“计划生育关系国计民生”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国情、环境问题及总体形势,明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 国策的必要性。(2)培养学生在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材料。
(2)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了解我国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方面的规定。
(3)布置学生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行动,并进行自我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2)要求学生体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及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教学难点 1)人口问题的本质。(2)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小品导入,设疑激趣。(学生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片段)教师:看过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大家都笑了,笑过之后,我们不禁要想一想,小品中的这对夫妇为何要东躲西藏打游击? 学生1:因为他们想多生孩子。
学生2:因为他们超生会受到处罚。教师:国家为什么要对超生进行处罚?学生1:因为超生违反了国家政策和法律。
学生2:因为中国人口太多了。教师:看来,这个小品风趣幽默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我国的人口问题。[学习新课]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板书)(一)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板书)
一、创设情景,师生互动。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中国的人口太多了”,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呢?它有哪些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几段材料。(多媒体展示)
1、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达到64亿。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统计,中国人口已达129533万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相当于美、英、法、澳、意、加、日7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超过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洲的人口总和。(人口基数大)
2、据统计,我国每2秒就有一个婴儿出生,每天出生大约5万人,每年出生大约1900万人,减去同期死亡人口,每年净增人口大约在1300万左右,相当于现在澳大利亚的人口总和。(新增人口多)
3、据1990年普查,我国每100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人 口素质偏低)
4、据统计,世界农村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0℅,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比例大约在10℅左右。而我国13亿多人口,8亿多在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农村人口多)
5、按照国际通行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国家。进入21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32亿,并且每年还以3.2℅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6、由于地理、交通、气候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我国9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南部,而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6℅,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5℅。(人口分布不平衡)7、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男女性别比达119.92,江西、广东、河南等省超过130。(男女性别比失衡)(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以抢答的方式回答:材料分别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学生抢答时,多媒体在相应的内容后面用红色字体打出对应的人口特点并闪亮)
二、点击时政,学生探究。
教师: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午重要国情之一。那么,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多媒体展示“温家宝总理的13亿乘除法”并出示思考题)[温总理说:“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13亿乘除法”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请你认真思考,领会含义:(1)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适当的内容(一个具体问题或现象, 也可各举一例说明以上算式的内容)。
①(升学、就业、教育、吃饭)13亿=很大很大的问题
②(国民收入、资源总量)13亿=很低很低的水平
(2)你认为要 使以上的两道算式不成立,正确的选择是什么?(生答: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有人说:13亿人口是“包袱”,也有人说:13亿人口可以变为“财富”。你以什么理由来证明他们所说都成立。
(生答:①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将包袱变为财富。)(以练代讲,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总结:通过上述练习,我们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人口问题的影响。(2)我国人口问题的本质。(3)计划生育的必要性、目的等内容。(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板书)
三、诗画欣赏,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1)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京杭 大运河的变化)(2)黄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长江: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3)漫画欣赏
图1 图2 师;上述诗画反映了我国的什么问题?(生:环境问题)师: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该作出什么选择?(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学生活动,各显神通。
[围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看谁制得好(现场制作体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图表);看谁说得好(根据自己所制图表描述此图表反映的内容);看谁点子多(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金点子);看谁做得好(落实环保行动如何)。]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边归纳边用多媒体显示如下内容:(一)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1、基本特点(1)人口基数大;(2)新增人口多;(3)人口素质偏低。
2、一般特点(1)农村人口多;(2)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3)人口分布不平衡;(4)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二)人口问题的影响及本质
1、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三)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
3、计划生育的意义。
(四)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五)我国环境形势及其警示
1、形势: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警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思想升华,结束新课 多媒体播放MTV《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这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低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飞过„”这首歌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用鲜血和生命抢救丹顶鹤的故事。如果我们都能像她那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和资源,甚至不惜鲜血和生命;如果每位同学、每位市民都能从 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时,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必然是一派“车穿林道过,人自幽径行,森林绕碧水,青山映蓝天”的绿色美景。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因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总体效果自我感觉良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切入,教师、学生在积极、和谐的情境中,合作、交流、探究、互动。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很多人眼中,思想品德课历来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书中都是一些枯燥的概念、原理,生动不起来。然而,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我多处巧妙地创设情境,如学生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诗画欣赏,把单调、呆板、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用灵活生动、新颖多变的形式组织起来,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想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尊重学生体验,注重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以学生学习、体验为主旨,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把知识训练、技能的培养,与动手操作探究等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让学生得到大量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如在教学中,开展了四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强调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的新思想。
三、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抢答、比赛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真谛。变过去的精英教育为全面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提高。
第三课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意义,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重点难点: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出示多媒体画面,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投影:阅 读材料:在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使用五年;在韩国,一次性台布等用品早已绝迹;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制成一次性筷子。而森林覆盖率仅为16.5%的中国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每年因此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
看投影提问题: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给我们什么启示?
3.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引出课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有的家园
1、面对的问题——我国的人口、资源 和环境方面的国情。(1)引导学生参与课文活动一,根据教材中所设置的情
看投影:从一次性筷子切入提出问题a:你和家人 使用过一次 性筷子吗?b:你知道一次性筷子是怎么制成的?c:使用一次性筷子有何危害?d:你如何看待中国作为一个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这件事?[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流程图: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所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2)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我国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通过活动导入,结合课 文中“相关连接”和“名 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真正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二、走可持 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
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活动二,引导学生在探讨其三个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看投影,师生共同赏析几条好的广告语:“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通过欣赏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点,鼓励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广告语设计完成后,分别在可堂上进行交流、评比,评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选出栏中。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结合课文的“ 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总结: a何为可持续发展。
b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应该怎么做。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引导学生参与课文活动三:面对牧场提供的两种选择 的情形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如何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是从个人利益或是从整体长远的利益出发?从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2)看投影,结合其中画面: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提出问题:
a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b如何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
(1)引导学生参与课文活动四:以矿产资源为例,让学生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提出问题:
a如果旧的矿产资源已经消耗完毕,新的能源又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发明出来,人类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b如果自己国家没有了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c如果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用完了,我们 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达成共识:即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参与活动四的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使学生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做些什么?让学生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小结:重点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活动与探究(看投影)
例1.今年召开的“两会”出现了新气象:代表、委员们用上了纸制铅笔,用网络提案代替纸制提案,会议 用纸大大减少,会务及工作人员采用“阶梯式开关灯”,做到人到灯开,人走灯关,节电20%。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中两会出现的节约新气象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发展战 略? 2.请写出一种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例2.围绕本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作一次调查。
1.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2.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
3.为了更好的发掌循 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请你向有关部门提一些合理的建议。
教学反思:很好的创立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愉快的接受知识,师生在积极、和谐的情境中合作、交流、探究、互动。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第四课时: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主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实施科教兴国 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增强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教学目标:
1、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2、认识教育和科学发展的战略意义,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难点:加强科技和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积极参加课堂主题探究活动,注意观察社会生活,思考教材中的观点,深刻体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材料]:①科技改变生活②2012年“神舟九号”发射成功。(课件展示)
大家了解我国的科技与教育现状吗?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二、新授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的作用
[资料]: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课件展示)
⑴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资料]:①家庭生活三大件的变化②家用交通工具的变迁 ③世界各国重视科学技术④名人名言(课件展示)
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我国的 科技现状
⑴我国在尖端技术方面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举例]:“神舟”系列飞船、高性能计算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杂交小稻、“863”计划等。(课件展示)
⑵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材料]:①你知道吗②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时间差(课件展示)综上所述,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只有加快科技的发展,才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活动探究]:如何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课件展示)⑴教育是一定意义上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活动探究]: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课件展示)
⑵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总之,在国际竞争日 趋 激烈的情况下,关键要把教育事业搞上去,教育上去了,科技进步了,经济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后劲。
2、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
[活动探究]:打工女重返小学(课件展示)
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综上所述,于国于民,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国家,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才人优势。
[资料]:中国教育发展现状及措施(课件展示)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活动探究]:列举靠科技兴业的具体实例,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资料]: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②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课件展示)
1、我们党和政府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活动探究]:①该制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怎样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课件展示)
2、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 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 新。
综上所述,发展科技和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课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
1、中国企业每出口一台DVD机,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18美元,成本13美元,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
A.不与外国企业合作,关起门来搞建设 B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C.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D.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来源:学科网]
2、“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被人们誉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以他的胆识、专注、智慧和淡泊名利的精神,成为“2004感动中 国人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说明()A.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种子是改变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成为发达国家 D.世界不能没有种子
3、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资金。这是因为()
①发展教育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③教育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④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总结延伸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科技、教育在人类生产、生活方面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科技和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五、作业设计
200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获得200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们正在实行什么战略?(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上述战略?
(3)青少年应当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教学反思:学生在了解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时较吃力。特别是科技和生产力之间谁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时相当难。
第五篇:《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案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教案
一、需要关注的内容、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科学发展观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自己在祖国的发展中所肩负的责任,明确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本的重点和难点、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2、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难点)
3、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
(重点)
4、科学发展观
(重点和难点)
三、教时安排:4时
四、教学设想:
以探究活动为基础,教师分析和讲解,以具体事例或情景深入教学内容,努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五、授过程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板书)、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板书)
让学生自己举例了解的或感受到的开放的世界的表现,并以加入世贸以及最近中国纺织品在欧美市场受阻状况来总结。说明:
(1)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实行对外开放,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坚持对外开放
(板书)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副板书)
(从填表中说明)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副板书)
①既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又必须实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学生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钟演讲赛)
(结合本国产汽车发展问题事例组织讨论,再次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借鉴和利用外国有益经验的关系。)
二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板书)
、计划生育关于国计民生
(板书)
(一是用书本资料说明问题,二是用家庭人口数量变化与收人分配事例说明,从而使学生了解。)
<1>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
(副板书)
①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基本特点);
②
此外,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带来的影响
(副板书)
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从人均生活水平、就业压力、社会保障压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举例说明。)
<3>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副板书)
①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就是要求同学的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②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副板书)
(教师综合分析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见P2)
(过渡: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入手,转到环境方面的内容。)
2、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板书)
<1>我国的环境问题的表现:
(副板书)
①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
②
工业污染治理任务相当繁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
③
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④
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
<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副板书)
①
决不能走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路来发展经济;
②
只有保持环境,才能使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顺利实现。
三、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板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副板书)
<1>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副板书)
①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小结时强调: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副板书>
<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①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②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此基础上小结: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科教兴国
(副板书)
<1>实施科教兴国
<2>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板书)
、我们共同的家园
(板书)
得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我国的资源现状:(板书)
A、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方面的国情)(副板书)
B、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副板书)
(举例:遍地开发区、地下水的开采)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能一味地索取,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否则,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可见:
〈2〉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板书)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让学生分别列举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事例,说明:)〈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已影
响人类生存。(板书)
怎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呢?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板书)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副板书)
举例本地区的工业发展及部分厂家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来说明
〈3〉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板书)
(举例养殖场——农作物种植肥料——农作物生产——鱼塘鱼儿饲料——塘底污泥——农作物养料循环发展之路等例子来说明,并根据本材料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和重要,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归纳小结:
本中提及哪些基本国策和哪些战略,我们已经学到了哪些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