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
学实录
师:老师最近从书上读到两句话,急不可耐的想和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投影出示:鲁迅先生以自己看上去更像业余爱好者的产量而能奠定在中国世纪文学的崇高地位,的确只能反衬出其他同行的卑微渺小。鲁迅先生世纪中国文学第一人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师:因为老师特别崇拜鲁迅,所以看到别人夸鲁迅先生比夸我自己还要高兴。(生笑)从这两句话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我的偶像特别伟大,特别了不起呀?
生:是!
师:其实我的偶像不仅在文学领域有了不起的成就,他还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
(投影出示鲁迅简介)
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童年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体验一下鲁迅的童年生活。
师板书:从
到
鲁迅
师:这篇课文的题目太长了,老师想偷点儿懒,只写这两个字,让语文课代表帮我把课题补全。
语文课代表板书课题,同时老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师:从课代表补上的内容来看,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主要是围绕“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展开的。想了解他的童年,就要先看看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地方,请大家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地方的特征。
学生读课文,一分钟后有学生举手发言:我觉得应该是“无限趣味”和“严厉”。
师:你从什么地方找到的这两个词?能把它所在的那句话读一下吗? 生:“单是周围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师:“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就是说传说中很严厉,到底严厉不严厉,还
需要验证一下。(在课题中“三味书屋”的下方板书“严厉?”)而“无限趣味”写的只是“泥墙根一带”,不是园子的全部,还有没有人找到更准确的词语?
生:是“乐园”。
师:从哪里找到的? 生:开头第一段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师在课题“百草园”三个字的正下方板书“乐园!”
师:一个只有一些野草的园子,却让作者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仍称之为“乐园”,它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乐趣,让人如此难以忘怀?就让我们走进“百草园”探寻其中的乐趣,并与同小组的同学分享。
(投影出示:速读记述百草园生活的段落探寻其中的乐趣,并和本小组的同学分享收获)
学生读书,之后交流感受,教师巡视并参与交流。
师:刚才老师在底下看了一下,各小组都找到了很多乐趣,下面谁愿意把自己小组找到的最好玩的乐趣跟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生举手发言:我们觉得最有趣的就是美女蛇的故事。
师:美女蛇的故事?可我们是在找“百草园”的乐趣呀,这个故事跟百草园有什么关系?
生:……
另一小组的学生举手发言:我最喜欢第二段……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我们现在是在讨论“美女蛇的故事”跟“百草园”的关系,是不是发现了太多乐趣,急不可耐的想跟大家分享呀?
该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又有学生举手:相传“百草园”里有条赤练蛇,作者在园子里玩的时候会联想到这个故事,很害怕。
师:现在作者还害怕吗? 生:不怕了!
师:是呀,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就连让自己儿童时那个提心吊胆的故事,现在看来也为百草园凭添了许多神秘之乐。
师:下面继续分享自己发现的乐趣。生:我觉得捕鸟最好玩。师:作者捕到的鸟儿多不多? 生:不多,只有三四只。师:都是些什么鸟儿? 生:一般都是麻雀。
师:数量也不多,质量也不好,这有什么好玩的? 生:……
有别的学生举手:我觉得捕鸟的过程很有乐趣。
师:过程之乐。你的回答很专业,就请你把描写捕鸟的过程的句子读一下,表现出其中的乐趣。
生读课文,很平淡。
师:很遗憾,我没能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乐趣,就请同学们自由读一下这句话,关注其中的动词,体会一下捕鸟的过程之乐。
师:刚才那位同学急不可耐想跟大家分享他发现的乐趣,下面就请他来发言吧。
生:我最喜欢课文的第二段。师:为什么?
生:里面写了很多东西,都很好玩。师:都有什么呀?
生:有桑葚、覆盆子,还有蟋蟀、油蛉……
师: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真是声色形皆备,色香味俱全呀!还有同学喜欢这一段吗?
生举手发言:我也很喜欢这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表现出有很多很多的乐趣。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种都书的方法,请看投影。(投影出示:阅读赏析三部曲:“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师:刚才这位同学不但读出了文章“写了什么”,还发现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这就达到了第二个步骤“怎样写”,那我们不妨来进行一下第三步,看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也就是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各小组讨论,但无人举手。师:“不必说”的那些内容是不是不太好玩? 生:不是,可能更好玩。
师:是呀,单说一点小地方,就这么好玩,那些“不必说”的地方得多好玩呀!这样写是不是既凝练的展现了园子的乐趣,还启发了我们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乐趣呀!
生:是!师:百草园有这么多的乐趣,我们又刚刚学了一句式,请大家试着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说一句话,赞美一下百草园这个乐园。
生:不必说丰富的景物,也不必说美女蛇故事的神秘,单是捕鸟的过程就有无限的乐趣!
师:说得真好!看来百草园真的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乐园(板书“乐趣”,并用“↘”将“乐园”和它连起来),那么三味书屋是不是也像传说中的那么严厉呢?请大家速读写三味书屋的段落,看看三味书屋中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
(投影出示:请同学们速读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想想三味书屋有传闻中那么严厉吗?并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读书,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师:各小组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下面咱们就在全班内交流一下看法,哪个小组愿意率先发言。
学生举手发言:我们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很有趣,它里面也有一个园子,可以捉苍蝇喂蚂蚁。
师:也有一个园子,也挺好玩的,可是是不是像百草园中那样自由自在呀?
生:不是。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静悄悄”。
师:看来虽有乐趣,却不能像百草园里那样无拘无束了。
另一小组学生发言:我们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严厉的。因为玩的久了,老师会生气的大叫,还有戒尺,还会罚跪。
师:戒尺和罚跪的规矩常用吗? 生:不常用。
师:先生一般怎样大叫? 生:“人都到那里去了?”
师:你叫的不严厉,再来一次。生大声喊:“人都到那里去了?!”
师:这回不错,像个严厉的老师了。大家想不想知道要是我的话会怎样喊?
生:想!
师高声喊:都给我滚回来!学生大笑。
师:人家的老师是不是比我还客气很多呀? 生:是。
师:看来老师虽然严厉,但也有宽容的一面。好,还有没有同学要说。生:我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挺好玩的,上课可以做游戏,可以画画。师:当学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搞小动作,的确好玩。但能不能太过放肆?
生:不行,因为是上课。
师:看来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既有老师一声暴喝的严厉,又有不常用戒尺宽容;既有只读书的无味,又有课上偷乐的趣味。是一个趣味与严厉并存的地方。
用“↙”将“严厉?”与“乐趣”连接起来。
师:从自由自在到受到约束,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遭遇”呀? 生:是!
师:从百草园的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到三味书屋的被规范、被约束,鲁迅先生童年的成长轨迹和我们大家是多么相似。而儿童贪玩的本性又让我们总是能够在约束与规范之下能挖据出新的乐趣,所以童年生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总是那么乐趣无穷,鲁迅先生也不例外。所以请大家珍惜童年的记忆,长大成人之后,这段宝贵的记忆不但会慰藉我们的心灵,更能将我们的生命天空装点得更加美丽!
师:下面在们搞一个小活动,我做一回记者,就童年生活采访一下你们,谁愿意接受采访。
无人举手。
师对旁边的一个男生说:就你吧,你离得近。师:请问这位同学,你的父母为什么要送你上学。生:为了让我学知识。
师:能理解家长的期望,真是一个好孩子!该生腼腆的笑了。
师:可有人就不太体谅父母,请大家看看鲁迅先生认为家长送他上学的原因是什么?
生:“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
师:这是不是真正的原因。生:不是!
师: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大吗? 生:不知道。师:40多岁了。我这个偶像四十多岁了还不如你们能理解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不太懂事呀?
生笑:不是。师:为什么不是?
生:他是用小孩的语气写的。
师:原来是故意表现的孩子气呀。这样写有趣吗? 生:有趣。
师:那么你能在从这个小段落中找出这样孩子气的句子吗? 生:“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师:你觉得最好玩的是那几个词? 生:“Ade”,还有“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师:把植物都称作“们”,是不是很孩子气呀? 生:是!师:“Ade”是什么意思? 生:再见。
师:用“再见”好玩,还是用“Ade”好玩。生:“Ade。”
师:就像“I服了YOU。” 学生大笑。
师:如果说我们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感受到的是鲁迅童年生活的乐趣的话,那么。从这些风趣好玩的语言中,我们体验到的则是先生成年后仍旧保持的一颗童心。正是这份珍贵的童心,才让伟大的鲁迅同时也是一个可亲的鲁迅,才让万千读者乐意走近鲁迅!
师:为了赞美我的偶像,我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看看。生:想!
投影出示课本诗:
翻过那光滑的石井栏 惊飞了一只鸣叫的云雀 摘下几颗紫红的桑葚 也品出了覆盆子的酸甜 雪地上轻轻扫开的 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梅花树下慌乱的蚂蚁 令人忘却了先生的怒色 那拗过去且摇着的头 冲淡了戒尺的威严 书桌后偷偷画成的
是一个
的童年
此刻,一颗伟大的灵魂 距离我们不再遥远 百草园泥土的芬芳中 三味书屋琅琅的书声里
显现出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 走来一个
的鲁迅
师:诗里面有两个词老师还没想好,请大家帮我把它填上吧。先填第一个。
生纷纷:有趣、好玩、美好……
师:这么好玩,就用“乐趣横生”吧。第二个。生:伟大、有趣……
师:伟大叫人敬重,有趣叫人亲近,就用“可敬可亲”吧。填好了,大家齐读一下这首诗。
师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一个可敬可亲的鲁迅,希望大家能够愿意走近这个“可亲”的鲁迅,多读一点鲁迅,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那颗伟大的灵魂。好,下课!
第二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
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
介绍鲁迅生平简历。
介绍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写于1926年,当时作者45岁。他在《小引》中写道:“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二、整体把握
1、揣摩标题含义: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全文叙写了作者儿时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学生讨论
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表明了作者由幼时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前后两个生活片段各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个生活片段中各写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说说你们的印象。
圈出你不认识的或不理解的字词,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强调以下要点:
文章哪一部分写百草园,哪一部分写三味书屋?(一、(1-8)叙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二、(9-24)叙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结合课后练习一3谈谈作者的感情。(百里草园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1]有趣的动植物(2)[2]神奇的传说(3-6)[3]雪地捕鸟(7-8)你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印象?你觉得作者笔下的这位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倾向第三条,最后一段话表现了对儿时生活的留恋)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感情丰富,符合孩子的心理,突出了对百草园的依恋)
模仿“也许……也许……也许……总而言之……”句式造句
字词 攒(cuán)凑在一块儿。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确凿(záo):确实。菜畦(qí):菜地。桑椹(shèn)轻捷(jié):轻快。蟋蟀(xī)(shuài)臃肿(yōng)(zhǒng):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脑髓(suǐ)相宜:适宜。书塾(shú)方正:正派。博学:学问丰富。蝉蜕(chán)(tuì)人迹罕至(hǎn):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人声鼎沸(dǐng):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皂荚树(jiá)油蛉(líng)斑蝥(máo)珊瑚珠(shān)(hú)敛(liǎn)收拢。秕谷(bǐ)系(jì)打结。窦(dòu)厥(jué)倜傥(tì)(tǎng)叵(pǒ)盔甲(kuī)锡箔(bó)长吟:长声鸣叫。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无从:没有办法。消释:溶解。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三、美女蛇的故事作用
四、雪地捕鸟
五、解决疑难的句子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给你们什么印象呢?
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描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 作者如何将这些景物联系在一起。
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俱全;层次井然,条理分明,由整体到局部)模仿这个句式造句
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对描述百草园产生了什么作用?(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动词运用准确)模仿这一段写一段话,也使用一系列动词。
三味书屋:“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读经典史籍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之类的书,则味如酱醋罢了,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
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是宣扬孔子哲学思想“仁”的)
上九潜龙勿用:“上九”即初九,“潜龙勿用”即龙德而隐。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是宣扬消极避世人生态度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讨论下列问题 学生单独回答
第三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实录(推荐)
PPT1(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的作者是?念PPT3,4,5.。PPT2(鲁迅)谁来说说你眼中的鲁迅?(畅所欲言),王小波说,所谓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所谓把文章写好看了,在我理解就是有趣,就是让读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有一种所谓的阅读快感。这样说,似乎文学的标准很低,但实际上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能把文章写好看了的作家并不多。就我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把文章写得有趣的作家有马克吐温,莫泊桑,还有――鲁迅!在我看来,鲁迅不但幽默,而且,一般幽默、冷幽默和黑色幽默,各体兼擅。当然,他使用得最多的,还是冷幽默和黑色幽默。鲁迅的幽默不但表现在作品中,也表现在日常生活里。鲁迅的幽默是俯拾皆是的。鲁迅的幽默,不限于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中,都充满幽默的话语和故事情节。这里限于时间,也是我偷懒,仅举《呐喊》中的几篇著名小说为例。《狂人日记》是揭露四千年封建礼教吃人的历史,是一篇檄文,但是,其中语言并非一味的谴责和批判,也有很多合情合理的叙述,甚至不乏温情。《孔乙己》虽然短小,但幽默之处甚多。孔乙己的名字来历,“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他的“窃书不能算偷”理论,他得知店伙计读过书,考他“茴香豆”的茴字的写法,告诉他有四样写法;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孩子们吃了还想要,可是碟子里的豆子不多了,孔乙己自言自语“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都足以令人忍俊不禁。开头一节表现酒家在酒里掺水以牟利的文字,更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教人发出会心一笑。“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
我认为它之所以成为名篇,与其说是因为它深刻批判了落后的国民性——精神胜利法,还不如说它以绝妙的幽默语言表现了底层百姓可笑复可怜的悲剧人生。《序》里关于主人公的种种说明,全都是妙趣横生、令人解颐的文字。例如,“正传”二字的提出,就非常别致。“传的名目很多: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为什么不合呢?逐一进行有趣的说明之后,“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提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讲故事联系到现实、熟悉的人,这不就是相声艺术中的“砸现挂“吗?最后《大团圆》一章,要阿Q在判决书上签字画押。阿Q面对纸笔,几乎“魂飞魄散”,不是他将因此被处决,而是“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令阿Q感到羞愧的是,画的圆圈不够圆,而画成了瓜子模样。无奈之下,只好以“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自我安慰,临刑前夕,在牢房里安然入睡。黑色幽默达到这种程度,难怪它能跻身世界文学名著之林。
鲁迅先生最有名的造型是:短怒发,浓髭须,一脸沧桑,双目深邃。向来的解读基本上是:鲁迅是黑暗时代最勇敢的战士。实际上,鲁迅固然有他忧虑、愤怒的一面,但同时,他也有活泼、淘气的另一面。换言之,鲁迅也是一个非常有趣、幽默的“老头”。在我看来,二十世纪的中国,没有比鲁迅更有趣、更幽默的“老头”了!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解题:早上的花,傍晚来捡。意思是鲁迅回忆的以前的事情。
第四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一、课前创设情境 欣赏音乐罗大佑的童年
二、上课过程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用左手摩擦右手,然后攥起右手然后放开,看有东西吗? 生:没有。
师:这就对了,这就是游戏,童年的鲁迅也喜欢游戏,今天我们就一块看一下鲁迅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从百草到三味书屋》。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假如童年鲁迅邀请你到他家做客,并和你一同浏览百草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生浏览课文后思考可以和同桌讨论,然后四人一组交流。班上交流:
生1:我选择冬天去,因为可以玩雪并且能捉麻雀。
师:好,现在我考考你,在百草园里怎么捕麻雀,不准看课本,其他同学听一听,他的方法行不行?
生1:用一截木棍支起一个筛子,在筛子下面撒些谷子,用绳子拴着木棍远远的拉着,看到麻雀走到筛子底下,一拉就能罩住麻雀。
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行吗?
生2:应等雪下得大一些,麻雀找不到吃的时,扫出一块空地,放谷子太浪费,用秕谷就行。
师:经过这两个学生的合作同学们满意了吗? 生(齐声):满意了。
师:好,下面把刚才同学说的动词划出来,同学们要养成及时划出重点的习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福楼拜曾经说过表达某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最合适。同学们齐读一下这一段,注意划出的动词要重读。
生齐读第7自然段。
师:我建议同意冬天去百草园的同学经常与鲁迅联系,下雪时好去游百草园。生边笑边点头。
师:同学们继续说出自己的选择。
生:我想春天去,因为春天百草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很多美景。师:请你找出描写美景的句子,读一下。生读第2自然段。
师:春天的有,春末夏初的也有,你春末夏初去最好。师: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我想秋天去,因为秋天可以吃桑葚。师:桑葚是什么时候成熟? 生齐声:春末夏初。
师:对,我建议你们组和刚才一个组都在春末夏初去。生:我们想秋天去,因为秋天可以捉蟋蟀和蜈蚣。
师:好,看来百草园春夏秋冬景色不同,趣味无穷,随时都可以去。
我给大家读一段,大家感受一下怎么样?(师随便读而且删掉一些形容词)
生评价(此环节较好,让学生给自己知错,自学生以自信,让学生感受到了民主平等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 3 生:你读的不怎么样,没读出感情。师:应怎样读出感情,你示范一下。生有感情的读。
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作者那种轻松愉快的感情,我一定向你学习。生:你如果声音大一些,感情再丰富一些会更完美。
师:谢谢你给了我鼓励,更完美说明你觉得我读得还可以。生:“单是„„弹琴”应读的快乐些 师:好,你示范一下。生读。
师:你读得确实很好,重音很突出。师:你们觉得我有读错的地方吗? 生:有,你落掉了“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等一些词语。师:可是按我刚才读的也能把想要介绍的都介绍了,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些词? 生:那样不生动,影响了我们的心情。
师:对不起,我这样读让你感受不到那种轻松快乐的心情,我一定改,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呀”!
师再读(按原文有感情的读)师:这样可以了吗?
师:我会继续努力的。就让我们带着自豪、快乐、喜悦的心情齐读一下本段。师:老师提醒大家晚上在百草园需要注意,谁能帮忙提醒一下? 生读美女蛇传说的一段。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去了? 生:没事,那只是个传说。
师:对,因为百草园太吸引人了。我曾经到过百草园,拍了很多照片。屏显照片,其中覆盆子的图片很突出。师:读一下描写覆盆子的句子。生读。
师:其中“攒”字用的非常好,他的弟弟周作人曾经对这个字作了评价
师:随着时间的流逝,鲁迅到了上学的年纪,在告别百草园时有怎样的心情,找有关句子读读。
生读第9自然段过渡段。生:留恋。生:疑惑。师:再读句子。生:害怕。
师:书塾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猜一下。生:自由快乐。生:枯燥的。
生:可能不如百草园有趣,但可以学到知识。
生:无聊的,因为“三味”指的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师:哎呀,这位同学知识真丰富!刚才同学们说的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枯燥无味,一种是自由快乐的,到底是怎样呢?请大家自己去看一下。(快速发下课文描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课前发的是课文的前一部分)
/ 3(本环节充分显示了老师的智慧,能够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让学生迫不及待的去阅读)
读完后交流.师:说一下文章写的和你想象的一样吗?你觉得三味书屋怎么样? 生: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生:感觉到三味书屋很严厉,有戒尺,并且有时还罚跪.生: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因为前面有交待,这是全城最严厉的私塾.师:这里是不是真的经常打手心,隔三岔五的就罚跪? 生:不是,因为文中有交待“有戒尺但不常用”。
师:对,这里既严厉又宽松,先生还是比较温和的,在三味书屋的隔壁还有一个私塾,先生很严厉经常打学生的手心,而寿镜吾老先生既严厉又温和,还是一个比较好的老师。
生:和我想的不一样,这里虽然严厉但是也有自由,鲁迅会苦中作乐,在私塾里还能捉苍蝇喂蚂蚁。
师:对,在这里不可能像百草园一样无拘无束,是从顽童到学童的变化。生:和我想的差不多,我可以从五言对到七言,学到很多东西。生:鲁迅家里不富裕,没有纸,在这里可以画画。师生同笑。
师:鲁迅十三岁之前家庭还是比较富裕的,他在私塾里画画并不是乱画还是有节制的,要不他能学到那么多知识吗。
生:我觉得先生有点怪,问他问题却不会答。师:问的问题不解答,问的什么问题? 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师:你能解答吗? 生:读注释
师:纠正读音“东方朔shuò”.师:我觉得你这种说法不科学,如果我正在上课,学生提出无关问题,我也不会答。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三味书屋虽然单调毕竟能学到东西,还可以偷偷出去玩,像有的学生说的可以苦中作乐,而且培养了一个兴趣,什么兴趣?
生:齐读句子
师:介绍鲁迅后期美术,童年的兴趣应该保护好,它就像一粒种子,不经意间就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师:我们可以把卖掉绣像的句子去掉吗? 生:不能,讲出了绣像现在的下落。
师:对,他是表示惋惜,不仅惋惜绣像更是留恋当时的生活。师:好,我们的游览结束了,我想采访一下同学你有什么收获? 生:鲁迅的童年是美好的。
师屏显在三味书屋拍的照片,讲到了鲁迅的座位有一次调换(从可钻出去的大洞换到了一个角上,为了不受出去玩的同学的干扰)
最后师屏显感受。下课!
(听本节课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氛围宽松,环节流畅,水到渠成的完成了授课任务,学生真正的走进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走进了童年的鲁迅,这正是我们的追求!)
/ 3
第五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初中语文教案
①、识记积累有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②、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重点〗 目标② 〖难点〗
目标②中“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的目标、教材重点,选用的教法和预计效果如下: 提问法、讨论法—— 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读写结合法——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
谈话法、演示法——作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学法指导〗
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或跳读)、研读相结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布置预习〗(1)、查字典:给课文“预习提示”中和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注音,连同课文注释中的文字注音一起拼读,并抄录积累。(2)、阅读理解课文中注释的词义,其他生词查词典解决,抄录积累。(4)、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5)、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课堂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先由上单元写“家庭生活”引入学生另一个身边生活“学校生活”,交代本单元学习的就是“学校生活”,然后投影课本插页中鲁迅像,并强调鲁迅作品在中国 文学上的影响和在教材中的地位引入本课学习,板书课题。
2、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时学习要点。
(二)预习检查: 作为本课的预习检查,内容很重要:一是通过检查“预习(1)、(2)、(3)”,教师帮助明确后,完成“目标①”。二是检查“预习(5)”时(注意省时)只作抽查,且主要记录一二个同学习作中词语的形容、动作的表述与文段总体意思一致和不一致的句子作课堂训练时的范例,检查不作评述。此外,检查“预习(4)”主要是为学生疏通阅读障碍和强调课文重点文段。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从题目上看,本文应分几个部分?[两部分]从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在层次结构上中间怎样处理?[过渡]”学生讨论明确后再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过渡段。在这一步的操作中同步完成一个板书(附板书一)
感情[美、喜爱] 感情[丑、讨厌] 对原文的词语改写,要求表达讨厌的感情。
油蛉在这里([低啼]); 蟋蟀在这里([抽泣])有时会遇见([吓人])的蜈蚣;喷出一阵([恶臭])
小结:词语本身是有感情色彩的,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不直接说出来,借助“准确的形容”即能表情达意,无论是阅读理解或作文表达,应深刻地体会这一点。
4、学习③—⑥段:
略讲。先小结第②段“词语形容 景物美,喜欢 百草园是‘乐园’(补充“板书二”)然后用谈话法让学生结合课文逐层明确“这一层写故事 喜欢听神秘的故事 长妈妈讲的故事很神秘,很喜欢听 百草园是‘乐园’”(补充“板书三”)
5、学习⑦⑧两段
在文中找出“捕鸟”过程的句子并上讲台演示捕鸟过程,再导入“准确表述动作”的学习。由于演示中,动作的“准确表述”很具体,易快速把握。然后教师小结并板书(附 板书三)语言特点:
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
6、“部分”小结
依据“板书二”从整部分层次结构上作简单小结。
五、课时小结。
六、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1、背诵第二段。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体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2、讨论文章的主题。〖教学过程〗
一、朗读第九自然段 完成课后练习三
点拨:
1、副词及其表达作用。
2、过渡的知识
二、默读10-24段
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点拨:第10段的描写。第17段的描写。点拨: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去理解 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a、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 c、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d、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点拨:第17段;读书;上课时的画画等。
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三、讨论文章的主题 讨论课后练习一
充分肯定学生的意见,最后统一为第三种。
四、积累
鲁迅先生刻“早”字的故事。
五、作业
你知道鲁迅先生的经历吗,请同学们查找课外资料,写一篇介绍鲁迅先生的练笔,下节课上课时给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