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负责人就《快递暂行条例》答记者问
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
负责人就《快递暂行条例》答记者问
2018年3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快递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制定《条例》? 答: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立法工作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09年修订邮政法时,明确了快递的法定地位,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近十年来,快递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快件业务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快递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如快递末端网点的办照成本较高、快递车辆通行难、快递基础设施薄弱等;二是快递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危害公共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快递市场经营秩序不够规范,存在服务质量相对较低、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四是快递服务的有关规则不够明确,容易引起争议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专门立法予以解决,为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问:立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经济新常态中的一匹“黑马”,快递业连接着供给侧和消费侧,与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新业态关系紧密,发挥着重要作用。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对于刚刚出现的新行业、新业态,要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不要一上来就“管死”、限制死,而要有序引导整个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快递暂行条例在立法中注意把握了三个方面的主要思路:
一是把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立法重点,着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释放制度红利,大家可以看到条例还设专章“发展保障”,规定了一系列促进和保障快递业发展的制度措施。二是在制度上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三是规范快递秩序,完善快递服务规则,理顺法律关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使企业、用户形成明确的法律预期,引导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问:条例在促进快递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制度措施?
答:优化行业发展外部环境,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是本条例的立法重点之一,条例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规定:
一是完善政府职责,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规定地方政府应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快递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地方政府应当维护快递业竞争秩序,不得出台违反公平竞争、可能造成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的政策措施。
二是为了降低快递企业发展经营网络、布局设点的成本,规定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设立的快递末端网点,无需办理营业执照。
三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快递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快件大型集散、分拣等基础设施用地的需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相关配套规定,依法保障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快递运输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快递服务车辆通行和临时停靠的权利,不得禁止快递服务车辆依法通行。
五是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签订合同、设置快件收寄投递专门场所等方式,为开展快递服务提供必要的便利。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快递末端服务。
六是国家鼓励快递业与制造业、农业、商贸业等行业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加强信息沟通,共享设施和网络资源。国家引导和推动快递业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行业的标准对接,支持在大型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配套建设快件运输通道和接驳场所。
七是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依法开展进出境快递业务,支持在重点口岸建设进出境快件处理中心,在境外依法开办快递服务机构并设置快件处理场所;海关、检验检疫、邮政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协作机制,完善跨境快件管理,推动实现快件便捷通关。
问:各方面对快递业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十分关心,请问条例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定?
答:一是规定寄件人交寄快件和企业收寄快件,应当遵守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
二是落实和细化了法律规定的实名收寄制度,寄件人交寄快件应当如实提供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事项。除信件、已签订安全协议用户交寄的快件外,企业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不得收寄。
三是规定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验视后应作出验视标识;对企业受用户委托长期、批量提供快递服务的,进一步要求企业应当与用户签订安全协议。
四是规定企业可以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企业对快件进行安全检查,并对经过安全检查的快件作出安全检查标识;委托第三方企业对快件进行安全检查的,不免除委托方对快件安全承担的责任。同时,要求企业使用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安全检查设备,加强对安全检查人员的背景审查和技术培训,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同时,在寄递过程中发现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应当依法处理,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问:条例在完善快递服务规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
答:完善快递服务规则,有利于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理顺法律关系,使企业、用户形成明确的法律预期。条例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规定:
一是两个以上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使用统一的商标、字号或者快递运单经营快递业务,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遵守共同的服务约定,实行统一管理和服务。用户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要求该商标、商号或者快递运单所属企业赔偿,也可以要求实际提供快递服务的企业赔偿。
二是细化收寄规则。企业在用户填写快递运单前,应当提醒其阅读快递服务合同条款,遵守禁止寄递和限制寄递有关规定,告知相关保价规则和保险服务项目。
三是明确投递规则。企业应当按址投递,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同时对无法投递、无法退回的快件规定了具体处理规则。
四是进一步细化快件损失赔偿规则。快件发生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快件,应当按照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寄件人交寄贵重物品的,应当事先声明;企业可以要求寄件人对贵重物品予以保价。
五是切实保护用户信息安全。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快件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件运单;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或者非法泄露用户信息。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用户信息泄露情况时,企业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所在地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对于出售、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第二篇:国务院法制办交通运输部负责人答记者问
国务院法制办、交通运输部负责人就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答记者问
2011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交通运输部负责人就《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出台《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答:公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成为广泛共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98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7.4万公里。公路事业的大发展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公路建设大发展的同时,各类破坏、损毁公路及附属设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既影响公路的完好和正常使用,又危及交通安全。针对公路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并严格执行,切实把国家花巨资修建的公路保护好、利用好,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有必要认真总结经验,制定公路安全保护的专门行政法规,充实和细化《公路法》所确立的公路安全保护方面的基本制度,为公路安全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
问:从实际情况看,在公路桥梁和公路隧道附近修建建筑物、构筑物,进行采石、挖砂、取土、爆破等作业,或者擅自挖掘公路,随意占用公路等行为对公路完好和行车安全危害很大,《条例》对此作了哪些有针对性的规定?
答: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定:
一是依照《公路法》的规定,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已有经验,根据不同情况,在公路线路附近划定适当的安全保护范围,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按照保障公路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以及公路发展的需要,明确规定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在规定范围内,除公路保护需要外,不得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明确规定公路线路附近的作业控制区范围,在规定范围内禁止进行采矿、采石等危及公路安全的作业;明确规定公路线路附近禁止设立危险物品生产、储存、销售场所的范围等。
二是近年来,在公路桥梁周围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采砂、取土等行为成为危害公路桥梁安全、导致桥梁跨塌的重要原因。《条例》对此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禁止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规定范围内采砂或者擅自抽取地下水,架设浮桥以及修建其他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设施;禁止利用公路桥梁进行牵拉、吊装等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施工作业;禁止利用公路桥梁搭建设施或者铺设高压电线和输送易燃、易爆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管道等。
三是考虑到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等涉路施工行为直接影响到公路、公路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需要加强对有关施工作业活动的监管。《条例》专门规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事前应向公路管理机构申报,取得许可;事中应按照许可的施工方案作业,并落实保障公路安全的措施;事后应经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验收等。
问:车辆违规超限超载运输,给公路、公路桥梁造成很大损害。《条例》对“治超”有哪些“硬招”?
答:车辆违规超限超载运输,大大缩短路桥使用寿命,也严重威胁交通安全。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统一布署,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联合集中“治超”,取得明显成效,但仍不时出现反弹。为依法治理这一“顽疾”,《条例》总结近年来的“治超”经验,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对车辆的生产和销售实施监管,强化源头控制。《条例》规定:车辆的外廓尺寸、轴荷和总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生产、销售。
二是对大宗货物集散场所实施监管,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煤炭、水泥等货物集散场所及货运站进行监督检查,制止不符合国家有关载运标准的车辆出场(站);并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指使、强令车辆驾驶人超限运输。
三是完善“治超”检查措施。《条例》对超限检测站点的设置、公路管理机构对超限运输的监督检查职责和规范执法,以及禁止阻碍、逃避超限检查的行为等,作了明确规定。
四是加大对违规超限运输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保障各项规定能够得到切实遵守。包括对1年内违规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车辆驾驶人,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对1年内违规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车辆吊销车辆营运证;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运输企业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问:公路养护对于保持公路完好,保障通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条例》从哪些方面对公路养护工作作了规范?
答:公路养护是公路安全保护的重要方面,为切实加强和规范公路养护工作,《条例》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规定:
一是规定了公路养护工作的责任主体。《条例》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负有做好公路养护工作的责任,保证公路自身物理状态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二是明确了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的养护职责。《条例》对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对公路的巡查、检测、评定、养护、抢修、维修等作了明确规定。特别是针对目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有关单位不及时修复损毁的公路,出现事故后又互相推诿的问题,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应当对公路进行巡查,发现公路坍塌、坑槽、隆起等损毁的,应当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措施修复。
三是完善了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规定。《条例》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并总结近年来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地震、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中抢修公路、恢复通行的成功经验,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处置作了规定。
第三篇:2018年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就《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答记者问
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就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答记者问
7月17日上午10点,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司法部社会管理法制司司长杜亚玲出席吹风会。
据了解,2018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条例》的出台背景和起草过程。
答: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李克强总理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用市场的力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蓬勃发展,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对创业就业和人力资源流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原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分别管理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已整合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发力,成为推动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02万家,从业人员58.37万人。2017年全年营业总收入1.44万亿元,帮助2.03亿人次实现就业和流动。人力资源市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人力资源市场分别依据原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的规章进行管理,不利于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二是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培育责任不明确、有效措施不多,人力资源市场发育水平较低;三是开展人力资源服务的许可过多,进入市场的门槛较高,不利于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四是人力资源市场事中事后监管跟不上“放管服”改革要求,存在“黑中介”、虚假招聘等侵害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亟须通过制定《条例》规范管理。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服务于就业创业和高质量发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条例》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于2016年9月报请国务院审议。原国务院法制办收到送审稿后,先后两次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民政府和部分行业协会的意见,赴地方进行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送审稿进行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2018年全国“两会”后,司法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条例》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18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草案,2018年6月2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条例》。
二、制定《条例》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条例》在制定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要求,巩固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整合的改革成果,对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统一规范;二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府的人力资源市场培育职责,明确市场活动规范,综合运用信息公示、随机抽查、国家标准、行业自律等监管手段,确保市场活力与秩序;三是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将职业中介活动明确界定为行政许可事项,对其他人力资源服务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四是细化就业促进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对上位法已有规定的内容,《条例》不再规定。
三、《条例》对强化政府的人力资源市场培育职责,作了哪些规定?
答:为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条例》规定:一是国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机制;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运用区域、产业、土地等政策,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并规范高端人力资源服务等业态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和各行业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系统,为求职、招聘提供服务;三是引导和促进人力资源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合理流动,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设置限制流动的条件;四是鼓励开展平等互利的人力资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力资源。
四、《条例》对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有哪些亮点? 答:为了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条例》规定:一是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免费提供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二是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根据其所从事的业务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应当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开展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就业和创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培训、承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的,只需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三是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书面报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四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取得行政许可或者经过备案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单及其变更、延续等情况。
五、《条例》对人力资源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要求,作了哪些规定?
答:为了促进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条例》规定:一是个人应当诚实求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如实发布或者提供招聘信息、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等相关手续,人力资源应当依法流动;二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不得采取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不得介绍单位或者个人从事违法活动;三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现场招聘会、开展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外包、通过互联网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应当遵守相应的活动准则;四是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在服务场所明示营业执照、收费标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事项;五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违法开展业务等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六、《条例》对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督管理,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条例》规定:一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采取进入被检查单位等监督检查措施;二是监督检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行政处罚、监督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其他系统向社会公示;三是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依法提交经营情况报告;通过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不得要求其重复提供;四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五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活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服务;六是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查处人力资源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予以配合;七是国家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
第四篇: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布单位】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 国家铁路局等 【发布文号】交运发〔2016〕227号 【发布日期】2016-12-21 【生效日期】2016-12-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铁路总公司
关于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运发〔2016〕2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财政厅(局)、邮政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财务局,各地区铁路监管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铁路局:
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创新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运输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推进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质降本增效为中心,以促进运输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运输企业协同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营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政策环境,有效激发运输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不断提升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好更优的运输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形成企业与政府共同发力、协同互动的良好格局。创新驱动、激发活力。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为运输企业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
深化改革、营造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大力消除影响公平竞争、妨碍创新的制度束缚,打破市场分割壁垒,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环境。
协同协作、统筹推进。加强政策协同和统筹协调,促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有效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确保政策措施能落地、见实效,推动运输行业创新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格局,运输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运输企业,服务国家“三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主要任务
(四)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协同创新。
促进产业联动发展。鼓励运输企业打破单一产业界限,促进运输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推动运输产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跨界融合。引导运输企业与现代农业、现代物流、邮政快递、商贸流通企业无缝衔接,优化仓储、加工、运输、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流程,打造全链条、立体式交通物流体系,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鼓励运输企业与先进制造企业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流程再造,不断提高供应链效率。推进运输企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开发旅游直通车、景区小交通、站场旅游集散、邮轮等运游结合产品,拓展新型旅游公共服务。引导航运企业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航运交易等现代金融,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航运服务业发展。
促进企业联盟发展。鼓励运输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建企业联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的一体化整合、网络化发展、系统化集成。推进冷链物流联盟发展,促进冷链运输与冷链产业协调联动,推动冷链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推进危险货物运输联盟发展,整合共享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优势资源,推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网络化、规范化运营,提升危险货物运输组织化程度和安全运营水平。推进接驳运输联盟发展,整合接驳运输资源,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促进道路客运网络化经营和集约化发展。推进多式联运联盟发展,构建多式联运企业联盟合作平台,推动市场资源整合、装备标准协调、组织模式创新和业务运营合作,促进多式联运竞合协作与共享发展。
促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推动跨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统筹运输方式间运力、班次对接,引导运输企业开展空铁、公铁、公水等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加快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提高联网售票二级以上客运站覆盖率。推广普及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网络购票、实名制购票,鼓励第三方综合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发展,引导联程运输票务一体化发展。推进重点水域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建设。推行跨方式异地候机候车、行李直挂等服务,推进跨方式出行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发布、实时更新和便捷查询,提升公众出行效率。
(五)鼓励支持运输企业组织创新。
推进运输企业“双创”。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支持运输企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形成创业与创新、线上与线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格局。推进运输企业众创,支持创客空间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构建企业开放式创业创新平台,激发全行业创业创新热情。推进运输企业众包,支持交通出行、无车承运、快件投递等领域服务众包,运用互联网技术高效对接供需信息,促进分享经济运输服务模式发展。推进运输企业众扶,鼓励大中型运输企业、行业协会和企业联盟,通过生产协作、搭建桥梁、共享资源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货源、车源、信息、技术等扶持。推进运输企业众筹,通过实物众筹、股权众筹等方式,更加灵活地满足产品开发、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的融资需求,拓宽运输企业创业创新投融资渠道。
推进客运组织方式创新。推动形成高速、普速合理匹配的多层次铁路客运组织体系,提升铁路客运有效供给能力。积极推进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发展,探索长途客运班线节点运输模式。鼓励道路客运企业发展定制班车、定制包车、商务专线、校园专线、小型包车等多样化客运服务模式,引导城市公交企业发展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社区公交、接驳公交、通勤班车等多层次公交服务模式。促进公路客运班车运输小件货物有序发展。扩大邮轮、游艇等水上高端客运服务供给,延伸邮轮产业链条和服务功能,推动水上客运向旅游化、高速化、舒适化发展。
推进货运组织方式创新。引导铁路运输企业积极拓展全品类物流、全流程服务,开发小运转、快速循环、城际间等多频次多样化的集装箱班列服务产品,打造铁路运输快件示范线。支持货运企业重点发展跨区域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网络型甩挂等主题性甩挂运输模式,大力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约化城市配送模式,推动甩挂运输与城市配送协同发展。支持轻资产平台型物流企业发展,推动其向无车承运人、无船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等经营主体转型。支持交通运输与农村商贸、供销、邮政快递等服务设施综合利用,推广“多站合一”的农村物流节点发展模式。引导运输企业拓展农村物流服务,构建互通省际、下达市县、覆盖乡村的农村物流网络。推进港口与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保税区、内陆港联动发展,提升港口在物流链中的集聚效应和枢纽功能。推动港口物流联盟发展,促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引导航运企业加快构建全球海运网络,优化航线布局,加强船舶调度,实现吨位共享、舱位互租、航线联营。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发展跨境寄递业务。支持组建国际化、规模化的混合所有制航空物流公司。
(六)鼓励支持运输企业技术创新。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完善激励政策,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运输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力争达到2.5%。鼓励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在运输行业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新装备新技术应用。加快铁路、公路运输装备技术升级,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快速客运机车、快捷货车、新型轨道结构、列控系统、高铁地震预警、高铁安防预警等新装备新技术在铁路的推广应用,推进标准化、集装化、厢式化运载单元、标准化托盘等装载单元和起重尾板等装卸辅助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促进厢式化、模块化、轻量化等先进车型的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船舶装备。
(七)鼓励支持运输企业服务创新。
大力推行精益服务。引导运输企业创新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运输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提升运输服务,实现服务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优、服务效益更佳。把精益服务理念贯穿运输服务全过程,鼓励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无痕化服务,精确细分目标客户市场,按需求分层次提供运输服务产品,满足公众差异化、多样化运输服务需求,提升公众服务体验。
大力发展“互联网+”运输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便捷交通,鼓励运输企业依托或打造跨地域、跨方式的互联网综合出行平台,为公众出行提供交通导航、网上购票、网络约租、智能停车、电子支付等智慧出行服务;应用车联网、船联网等物联网技术,建设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全面支撑便捷交互、故障预警、运行维护、动态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公众出行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支持运输企业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对接效率;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大力发展“互联网+”汽车维修,鼓励O2O模式的汽车维修服务发展,引导汽车维修配件供应电商平台化发展,为公众提供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电子健康档案、故障诊断、维修保养、汽车救援、配件追溯等服务,满足公众个性化、高品质维修服务需求。
(八)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制度创新。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运输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增加促进企业创业创新的制度供给,增强运输企业活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创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建立第三方安全评估制度,促进企业本质安全。
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鼓励运输企业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方向引导和品牌培树作用,着力培育一批市场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运输服务品牌。鼓励运输企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三、保障措施
(九)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统筹布局、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物流大通道,优化完善铁路、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网络结构,提高基础设施衔接水平。大力推进铁路进港、无水港、公路货运场站专用通道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沿海沿江主要港口集疏港铁路与高等级公路、铁路枢纽场站外联公路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完善枢纽节点的多方式集疏运体系。支持铁路、公路运输主动相互对接运输两端业务,强化对铁路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的接驳和集散服务,构建铁路干线运输和公路末端配送紧密衔接的全程运输链条。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要求,建设功能完备、换乘高效、出行便捷的综合客运枢纽和布局合理、能力匹配、衔接顺畅的货运集疏运体系,提高旅客转运和货物集散效率。依托铁路、港口、民航物流基地,配套建设公路集散分拨中心、邮(快)件分拨处理中心,打造具有铁、公、水、航、邮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
(十)推动财税金融政策创新。
积极协调税务部门,推动道路、水路客运电子客票纳入电子税务范畴。切实落实个体运输业户异地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增加交通运输行业进项税抵扣,合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推动落实大型运输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统一申报缴纳。继续落实针对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甩挂运输推荐车型车辆的通行费优惠政策。对国内定期定线运行的客运班线车辆通行费可推行月票或年票制,实行大客户优惠。鼓励金融机构为运输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拓宽运输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十一)推进运输行业管理创新。
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健全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进运输行业管理创新。清理精简阻碍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职业资格认定和经营许可资质认定,不断激发运输市场活力。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不断降低创业创新制度性成本。创新行业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重点加强行政审批事项、职业资格许可取消和下放地方管理后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升运输市场监管效能。大力发展“互联网+”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加快建成互通共享的网上服务平台,凡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推进实现网上办理。
(十二)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全面清理和修改阻碍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和废止设置行政壁垒、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规定。完善运输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快递条例》出台,推动《铁路法》《港口法》《民用航空法》《道路运输条例》《国际海运条例》修订,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促进法》《道路运输法》《多式联运法》立法前期研究。落实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统筹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的协调发展,发挥标准对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
(十三)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引导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人才培养制度,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推进实施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完善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运输企业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引领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各地要充分认识鼓励支持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推进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创新发展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措施,建立推进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铁路总公司
年12月21日
2016
第五篇:2018年司法部、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就《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修订答记者问
司法部、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就《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
例》修订答记者问
2018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99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修订后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8年7月3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的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条例》修订的背景和过程? 答:保护奥林匹克标志是奥运会主办国的义务,是《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也是奥运会申办报告和主办城市合同等申办文件的重要内容。2002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主要着眼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特定届次的奥运会标志提供保护,对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按照申办文件要求,需要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标志纳入保护范围进一步加强保护,并对通过制造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虚假联系来牟利的隐性营销行为等进行规制。现行条例已经不能满足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要求,需要对奥林匹克标志的范围、确认和保护等有关规定进行修改。体育总局、原工商总局于2017年7月向国务院报送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原国务院法制办收到此件后,向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法院、企业、研究机构、团体和专家学者等方面征求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北京、张家口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原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体育总局、原工商总局、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冬奥组委等有关部门,对送审稿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修订草案)》。2018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正式公布修订后的《条例》。
问:《条例》对奥林匹克标志的范围做了哪些调整? 答:为了适应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需要,《条例》对奥林匹克标志及其权利人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将现行条例规定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第29届奥运会)相关标志扩展为在中国境内申办、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相关标志,将权利人扩展到在中国境内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办、组织机构。同时,本着奥运会、残奥会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精神,将保护扩大到残奥会有关标志,规定对残奥会有关标志的保护,参照本条例执行。
问:《条例》对奥林匹克标志的确认和许可程序做了哪些调整?
答:为了方便权利人行使和维护权利,《条例》将现行条例规定的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将奥林匹克标志及其使用许可合同向国务院工商行政部门备案、公告程序,改为权利人应当将奥林匹克标志提交国务院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并由其公告;为商业目的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应当同权利人订立使用许可合同,权利人应当将合同中许可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种类、被许可人、许可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时限、使用地域范围等信息及时披露。
问:《条例》对奥林匹克标志有效期做了哪些调整? 答:在奥林匹克标志范围扩展为在中国境内申办、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相关标志后,为了避免一些时过境迁、失去市场价值的奥林匹克标志不断累积,妨碍后续商标申请,《条例》增设了奥林匹克标志有效期和续展程序,规定奥林匹克标志有效期为10年,期满可以续展。这样规定既为奥林匹克标志提供了可持续的保护,又提供了自愿退出机制。
问:《条例》为加强对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为了加强对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条例》规定:一是将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行为扩大到使用近似标志。未经许可为商业目的擅自使用奥林匹克标志,或者使用足以引人误认的近似标志,即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二是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提高对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行为的罚款数额。三是对隐性营销行为进行规制。利用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元素开展活动,足以引人误认为与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之间有赞助或者其他支持关系,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