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持清醒 切实加强 确保核电机组建设质量——在岭澳核电厂3号机组商运论坛上的讲话
保持清醒 切实加强 确保核电机组建设质量——在岭澳核电厂3号机组商运论坛上的讲话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
(2010年9月20日 北京)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的丰收季节,我们迎来了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九亿千瓦的历史时刻,迎来了我国新一轮核电建设首台机组投入商运。这是我国“积极发展核电”政策的第一枚硕果,其中凝聚了无数核电人的辛劳与汗水,标志着我国核电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环境保护部,代表国家核安全局,向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与岭澳3号机组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经济、可大规模发展的能源形式,已经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厉行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理想的、必然的、重要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核电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大规模发展阶段,这对我们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是核电事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大亚湾核电基地时强调,尤其要把核安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张德江副总理在核工业创建5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没有核安全,就一切无从谈起。在核电快速发展的澎湃大潮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客观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严”字当头,积极应对,确保核电事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
回顾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必大家都有很多体会和想法要表达。在此,我也愿意从进一步加强在建核电机组质量和安全的角度谈两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势头不错,隐患不少,务必保持清醒头脑
截至2010年8月,除原有11台运行核电机组外,已获国家核安全局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共28台,总体上各项目都进展顺利,设备设计、采购、制造、安装等基本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工程建设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不久前,我到中广核大亚湾基地和东方电气南沙基地进行调研,看到核电机组良好的建设和运行业绩,看到核设备制造能力的大幅提升,尤其是看到从业人员队伍的长足发展,深感高兴和自豪,充满期待和信心。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核电建设质量控制压力持续加大,形势不容乐观。在近几年的核电建设过程中,虽然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质量事件,但小的问题却是发生了不少,并且其中许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引人深思和担忧。发生的这些问题,有的是存在于硬件方面,但更多的是存在于思想认识意识、从业人员经验、管理规章制度、具体执行落实等软件方面。其中暴露出的大部分问题,并不涉及复杂的技术难点,都是些简单的低级错误。但是,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那么多控制环节、那么多检查程序,会被轻易突破?究其原因,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存在“四个缺乏”:
第一个是缺乏核安全意识和素养。目前对于我国不少核电从业者而言,核安全意识还远没能深入脑海、扎根心中,核安全素养明显欠缺,一些经历过核电项目的老员工显出疲态,自得、自满,主观判断多,核实规范少;一些刚刚加入核电行业的新员工培训不足,不堪重任。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员,不能真正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面对工程建设的矛盾和压力,决策时往往将安全让位于发展,将质量让位于进度。
第二个是缺乏对核电发展基本规律和核电发展社会基础脆弱性的认识。核电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问题代价高昂、影响深远、责任重大,有个量化的观点比较深刻地反映了这个特点。在工期和造价两个方面,核电机组都是同等装机规模火电机组的三倍以上,而多付出的时间和费用主要是用于满足核电特殊的安全和质量保障要求。核电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问题的解决远比常规工业项目复杂,低级错误往往导致严重后果,包括严重的经济后果。同样是一根管道,同样是一条焊缝出现质量缺陷,常规机组可以今天发现、明天处理、后天恢复运行,但核电机组必须分析根源、充分论证、精心准备、严格施工,需要的时间长得多,两三个月是正常情况,搞不好甚至需要半年以上,这就是特殊性,这就是规律。另一方面,尽管目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这种发展的社会基础还很脆弱,特别是公众对核电的信心和信任还不十分坚定,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严重影响对核电的接受性。不久前,大亚湾核电站2号机组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了微裂纹,导致一回路冷却剂放射性水平略有升高。尽管这种放射性水平仍低于正常运行限值的1/10,满足技术规范要求,不影响正常运行,放射性物质既未进入到环境,也未对公众和工作人员造成影响和损害,但这件事仍引起了境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各种忧虑铺天盖地,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们试想,如果核安全方面真的出现问题,公众和社会将会有何种反应,那必将严重动摇甚至摧垮我国核电发展的脆弱基础,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个是缺乏人才和经验。缺乏人才、缺乏经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核电发展普遍面临的瓶颈问题,在我国这种矛盾也非常突出。尽管各核电企业已经把人才吸纳和培养作为重要战略,但是,人才培养需要时间,经验积累需要过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这几年核电队伍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相比我国核电发展的需求而言仍严重滞后,人才稀释、骨干缺乏仍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核电发展的主要“短板”。
第四个是缺乏落实和执行。我国核电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规章制度体系,在核电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有些单位,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全,却形同虚设,责任不落实,执行力不够。如果说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是因为个别人员能力不够,未能发现问题而失控,但在有些案例中,多个环节中出现层层失控,则关键是执行不力,工作中敷衍了事,想当然地认为不会有问题,使得本来的核安全钢铁防线变成了质量问题的“绿色通道”。
二、对症下药,从源头抓起,切实保障质量安全
针对当前核电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弦只可紧而不可松,力只可强而不可弱。在核电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各相关单位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从源头抓起,确保核电项目建设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1.大力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核安全意识
俗话讲,上梁不正下梁歪。切实加强安全意识,首先是领导层的安全意识必须加强。这不仅是因为领导者处于决策位置,其判断对安全有直接的影响,更因为上行下效,会导致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核安全水平降低。对于新从业员工,除了加强工作技能培养外,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核安全文化意识,让他们在工作伊始就树立起良好的核安全素养和严谨的工作习惯。
2.大力加强人员培训和经验反馈
有效的培训是人才成长的最佳途径,合格的人才是确保安全的基本条件。核电的迅速发展使人才稀释成为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岗位适应性,确保上岗人员都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工作需要。
经验就是能力,教训就是教材。我们必须有效利用好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反馈到后续工作中去,使其他员工、其他项目、其他公司不再犯类似错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安全。
3.大力加强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有效执行
首先是要做到“凡事有章可循”。从局部看,有时候规矩多、程序多可能会降低一些效率,但从宏观看,稳就是好,慢就是快。其次是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宣贯。制度并不是制定出来就万事大吉了,必须建立规章制度的宣贯机制,确保相关单位和员工都有充分的理解。最后,特别要狠抓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规章制度体现在管理上的价值在于执行,必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区分主观故意还是客观无意,既有助于充分暴露问题,又有效落实责任。必须建立制度执行的约束机制,通过相互监督,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4.大力加强公共宣传和信息公开
要着力开展核电科普工作,使公众和社会认识核电,了解核电,逐步接受核电;要研究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增强公众和社会对核电的信任感;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及时应对不良炒作,避免小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方面的工作,尤其需要业内各个单位的密切协作和积极配合。
同志们,朋友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核电发展也必须遵循其内在客观规律。在当前核电大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严格遵循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倍加珍惜我们来之不易、但基础仍然薄弱和脆弱的核电发展大好局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在核电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处理好发展与安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明确各自职责,切实履行责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一道安全屏障,确保我国核电事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