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德育内容论文传统德育论文构建现代德育论文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8:3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构德育内容论文传统德育论文构建现代德育论文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构德育内容论文传统德育论文构建现代德育论文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

第一篇:重构德育内容论文传统德育论文构建现代德育论文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

生活与成长轨迹: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

当前,德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德育目标大而无当、德育体系层次不清、德育内容脱离实际,以致于德育低效甚至无效。我们有必要以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我们的德育内容体系,个体的生活与成长轨迹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我国传统德育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

1.德育目标大而无当,远离生活实践

一方面,我们向学生灌输的道德规范远离了日常的生活实践,只是一种远、大、空的抽象的行为规范。我们所确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大而无当,不重视小处之大德,因而显得虚无缥缈;我们所确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道德“圣人”和道德“神人”,因而学生会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另一方面,现行德育内容几乎涵盖一切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如包括道德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我们实际上是在以一种“完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2.德育体系层次不清,缺乏清晰脉络

传统的德育体系缺乏清晰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缺乏贯穿始终的脉络。虽然有些学者的研究也注意到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内容区别,但从总体上看,体现层次性、序列性还不够清晰。有的德育内容出现设置混乱,以致于小学讲的是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讲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讲的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3.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忽视学生需求

传统德育内容常常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相隔离,而远离实际生活的德育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德育内容要贴近生活,要尽可能关注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引导受教育者从生活中的实事做起,从平常生活中选取那些真实的故事对其进行教育,才能触动心灵,拨动心弦,形成情感共鸣,达到预期效果。而目前德育内容的选择更多地受我国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照顾了道德体系规范、完整和社会发展所期望的完美人格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了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的发展水平,偏离了学生的生活与成长轨迹,这使得我们的德育内容很难为学生所认同和接收,更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

二、生活与成长轨迹: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

德育目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而德育内容的安排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道德形成发展规律。

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能力的养成是动态性、生成性的过程。学生不仅是德育的对象,更是德育的主体,确立德育内容应以个人一生道德发展完善的纵向、横向活动空间范围为标准。而个体的生命活动从横向空间来考察就是人的平常生活活动,从纵向时间来考察就是人的成长轨迹。学生生活与成长轨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一个现实而清晰的路径。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德育内容与个体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而个体的生活实践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成长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社会生活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德育只有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成长过程结合起来,才能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得到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才能使受教育者在感受生活、融入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道德和培养品质。因此,德育内容要植根于个体的生活与成长的世界,这样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而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更要遵循个体的生活与成长轨迹,这样的德育体系才具有深厚的人本基础和清晰的脉络路径。

三、依据生活与成长轨迹科学构建现代德育内容体系

本文认为,应以个人一生道德发展的横向活动(生活活动)和纵向活动(成长轨迹)来构建德育内容体系。

沿着个体的生活与成长轨迹,依据人的生活与成长的道德需求可把德育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家庭活动德育内容、社会活动德育内容、学习活动德育内容、职业活动德育内容、生态科技德育内容、自我发展完善德育内容。

1.家庭活动德育内容

家庭是人的德性和德育的历史始点,家庭活动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道德生长的摇篮,其中“母爱”是家庭道德的核心要素。家庭活动德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家庭美德,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家庭伦理”始终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这一伦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在当前,家庭伦理主要涵盖了长幼、夫妻、邻里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2.社会活动德育内容

“走出”家庭,进入社会,要讲社会公德。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社会活动是人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谐社会要求正

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谦和好礼、群体和谐、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严己宽人、宽容理解、平等竞争等;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等;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等。

3.学习活动德育内容

进入学习领域,要讲学习道德。学习道德是关于“怎样学习是善”的一个概念。它规定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规定哪些学习意识是善的,哪些学习意识是恶的。它是学习领域的善恶评价标准,能调节学习者的学习,指导学习者的自我学习实践。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是主要的学习道德,主宰了我国几千年的学习活动,也是应试教育的元祖。在当今社会,这一观点已不被采纳。现在的学习道德主要有: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尊敬老师、关心同学、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等。

4.职业活动德育内容

走出校门,涉足职业领域,就涉及到职业道德,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为了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而形成和制定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热爱劳动、廉洁奉公、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积极进取、勇于创业、开拓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

5.生态科技德育内容

关注地球生态,关心人类生存,维护持久发展,涉及到生态科技伦理。20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科技伦理问题,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身心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它在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生态失衡、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臭氧空洞、能源危机、价值扭曲、道德滑坡、精神滑落等。所以,科技越发展,人类社会就越迫切地需要高瞻远瞩地指导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使之合乎人道,合乎理想的思想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我们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我们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这两者的结合,将孕育出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和富于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6.自我发展完善德育内容

实现人生价值,完善自我发展,涉及到自我发展完善的德育内容。其主要包括个体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包括道德思维、道德评价、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能力,最高境界是慎独。

有学者指出,从道德意义上说,做人大致有这样几个层次: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个清白的人,不做坏事,不当坏人;其次是做个合格公民,正确地行使权利,自觉地履行义务;再次是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对国家有所贡献;最高要求是做个先锋战士,能站在时代前列,开拓进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个道德模范。德育就是要使个体内化道德规范,树立崇高道德理想,践行道德行为,争取做一个道德模范。

德育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出现代化的内容要求:诸如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的要求,生态伦理与经济伦理道德的要求,信息伦理道德与心理素质的要求,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与合作精神的要求等等。上述六部分内容只是作为德育内容体系的一个探讨,它们虽好,并未穷尽德育的内容。要使上述六方面的内容收到好的德育效果,还需变革德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廖小平.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随想.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 陈晏君.对当前德育内容体系重构的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8(1).

[3] 俞立军.社会转型期高校主体性德育内容体系建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4] 刘新芬.大学生德育发展的若干新路径.江苏高教,2008(2).

[5] 张忠华.科学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系统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0).

[6] 张祖华.德育生活化和大学德育模块化教学.教育探索,2010(4).

[7]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8] 谢东方.论高校德育体系应把握的原则问题.中国高教研究,2003(2).

第二篇: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构建和谐班级论文班级和谐德育论文:

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摘要】 我们应当从由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引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严重破坏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吸取教训,并依据我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适时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应科学构建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切实增强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成效;应大力优化和谐德育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效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及其道德行为能力。

【关键词】 和谐德育环境 生态化 生态伦理 高校

新时期德育要增强实效,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始终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以新时代的全球视角审视现有的德育内容和方法。高校应从全球生态危机中吸取教训,根据生态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将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育落实到高校和谐德育与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优化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培养良好的生态人格与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相融合,将发挥个人价值和维护校园生态环境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与追求人类价值中审时度势,自觉地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神圣使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的高度一致。

一、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

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重新建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环境,是生态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属于领先地位,构建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和谐社会建

设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一)生态化与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建设的辩证统一

所谓生态化是指把生态学的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1]。高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化就是将学校作为一个生命体与其所处的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一般系统属性的学校生态系统。高校德育体系是活的组织,应使其回归到生态系统中去,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去设计和优化高校德育组织机体的历程以及它与其栖息的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建构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为学校德育建设提供新颖独特而有效的方法。生态伦理意识教育是大学和谐德育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现实延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主张人类公正公平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强调当代兼顾后代,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注重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主张人要对自然界进行“道德关怀”,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称。

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生态伦理意识为重要内容的和谐德育,本质上是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调动德育内外部诸要素的整体和谐互动,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二)加强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当今时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历史背

景下,生态伦理教育势在必行,客观上要求将高校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伦理意识培育融为一体,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和谐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2]。其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吻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和总要求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着重处理“三个关系”,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其基础内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否达到和谐根本上取决于基础是否牢固。只有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才能从根本上奠定和谐社会的自然基础;只有通过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确立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认识,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理念。

2·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吻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五个统筹”之一。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才能深化对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只有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伦理观念,才有可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循和有效利用自然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科学决策,实现科学发展。

3·与十七大报告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相吻合。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科学的生态伦理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导向。只有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学生明确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抵制一切狭隘功利主义行为,通过建立和实施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互动制约机制,才能逐渐形成规范的道德行为和校园生态文明。

4·与国内外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保知识大众化普及教育相吻合。由于近代以来工业经济的粗放式快速增长和不可持续消费的扩张,导致了局部地区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解决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一个以生态维度来改造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时代渐露曙光,迫切需要我们以生态化的科学发展眼光审视历史和现实,检讨和纠正人类的行为,重新设计、修改和完善各项方案,自觉协调好消费与文明、当代人的价值与下代人的价值、局部价值与人类整体价值的关系;需要激发人们克服危机的智慧和能力,重新探讨人们的生态行为准则,形成人与自然相统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的生态道德观念。依据我国现代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取向和环保教育大众化的势态,高校必然要加强生态化和谐德育的建设以及环保科学的研究与普及工作。

5·与高校职能相吻合。现代高校欲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级人才,就必须向学生传输环保知识,进行生态伦理思想的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主体行为奠定生态伦理素质基础;欲创新科研成果,就必须关注与探讨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欲服务地方,就必须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和研究环保技术,促进其向生产力转化,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欲引领社会和未来,就必须让学校领导及广大师生明确其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刻认识和研究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问题,预测和把握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水平、能力与素质。

6·与现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吻合。在社会和谐化取向下,在现代德育构成的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基本素质中[3],势必融入生态文明、自然和谐的思想内容,产生生态伦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并进而列入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议题和议事日程。只有通过生态伦理教育, 向学生传播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知识、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以及对生态文化的认识,使他们逐步建立起生态伦理意识,超越自私和肤浅的视野;同时,通过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特别是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生态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探讨摆脱困境的正确路径和路向,从而确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念,为实现生态伦理认知向道德自觉的转化,适应生态时代的发展要求,奠定牢固的道德基础。

二、应有效建构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人类的发展史毋庸置疑地告诉我们,环境造就了人,人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环境。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据生态规律的平衡性、系统性、协调性等特点,将生态伦理理念融入到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中,运用生态化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为培育大学生生

态伦理意识及其道德行为能力,精心打造生态化和谐德育环境系统工程。

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就是依据高校和谐化取向的要求,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现代德育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调控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高校系统内外部的关系,形成使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德育环境。和谐化与生态化是辩证统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态化形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化的自然前提,生态和谐奠定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强化高校内部德育环境、德育体系诸要素诸环节之间、内外部关系之间的生态化建设,才能实现高校德育环境的整体和谐。因此,必须科学构建生态化的和谐德育体系框架。

(一)促进高校内部德育环境的生态平衡化

第一,明确工作目标。按照生态化管理原则,以建立生态化和谐德育环境为主题,综合考虑人、自然、社会等各种影响因素,科学设计、全面规划、总体部署、协同工作。第二,明确人才价值取向。坚持方向性原则,依据生态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相统一的规律,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高校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职能审时度势,准确定位,彰显学校的生态主体责任和德育品位;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做人做事的德育价值取向问题,设定具体标准和培养方案,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策略、从理论到实践、从自律到他律进行合理布局、层层落实。第三,以育人为本。坚

持科学性原则,科学整合德育资源,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一切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第四,以服务为本。运用人本化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和教师的学习、科研、文化活动、日常生活等全方位服务,尽量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第五,以安全为本。坚持环境稳定的原则,对师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工作场所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等加以有效保障,力求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

(二)促进德育构成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生态系统化

德育是由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诸多环节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为此,一方面,要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按照生态位法则,明确岗位责任制,对德育相对独立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等基本教育因素加以细分,合理分工,将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另一方面,要构建和谐德育运行机制。按照整体关联性原则,建立德育调适机构,把和谐德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构成、方法手段、发展过程、发展动力、氛围环境、质量评估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生态链,采取配套措施,环环相扣,组织协调,联动制衡,实行全程化控制和调节,使大学德育环境体系呈现目标上的先进性、内容上的时代性、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发展上的可持续性、动力上的创新性、氛围上的进取性、质量上的实效性等特征,并与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因素,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办学理念,传统模式,风俗习惯,交往礼节等同化互动,良性循环,形成整体和谐的格局。

(三)促进德育内外部环境关系的生态协调化

首先,要强化学校宏观调控。可成立和谐德育建设委员会,加强有关德育的各部门、各个教育工作者关系的协调和控制,力求形成整体合力;其次,按照教育的“三个面向”要求,大力提高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并积极向校外、国外拓宽办学渠道,鼓励德育工作者参与校内外各种学术研讨活动,改进和提高育人艺术及育人水平;再次,按照生存竞争法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竞争规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校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和善于创新、创业、创优,在各种良性竞赛、竞争中展现长处,创造奇迹,从而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最后,按照协同进化原则,注重校园内部环境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校园整体环境与外部社会资源、社会要素之间的共生、协作、联动、互惠,实现优势互补。只有营造生态化开放性的大德育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和谐以及社会生态文明,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适宜于成人成才的和谐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

三、应强化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的功能

基于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对环境主体的生态伦理意识培育势必产生巨大作用。高校应坚持生态伦理的原则,根据师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实际需要,积极优化和谐德育环境,与时俱进地完善和谐德育系统结构,使该环境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不断增强实效。

(一)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发挥德育“软实力”的渗透功能 第一,完善生态道德教学体系。不仅要注重讲授生态科学知识,还要注重生态伦理知识的渗透性,将校园生态伦理思想的宣传栏目与“两课”、通识选修课、专业课的素质教育融合在一起,对道德主体观念的形成发挥导向作用。第二,打造生态伦理问题学术研究氛围。可就有关生态伦理问题或案例进行课堂讨论,举办有关专题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以及较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可就有关立项课题进行共同探讨与合作研究,通过良好的学术氛围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意向。第三,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实践。关注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加强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预测和调研;以高校环保社团为龙头,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态实践活动,努力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可组织有关的征文比赛、辩论赛及文化考核,举办环境月、环境文化节,开展节水、节电、废旧物品回收等实践活动;还可举办校园消防安全活动的培训,促进大学生意志力的塑造。第四,重视综合考核。把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和环保道德素质的绩效评价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在高年级通过对大学生近年有关的平时表现、实践业绩、理论水平的综合测评,发放环境道德素质合格证书及获奖证书,并作为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就业信息。第五,将生态伦理思想和道德准则渗透到校园自然环境中。高校应从“生态德育”出发,依据生态价值化原则,在校园生态环境中,标注各种人性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如“请爱护小草的生命”,“保护环

境人人有责”,在校园道路旁、学生学习区和生活区安置一些名人雕塑和名言警句牌等,打造“绿色带人气”的德育氛围,突出校园生态环境的德育教育品位。通过这些寓教于境的间接教育方式,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生态观、生态价值标准、环境保护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等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的各环节互相配套,各要素积极交叉渗透,形成物质、能量、信息互动的大德育场,寓理于景,寓情于景,情理交融,以强烈的时代感贴近现实、贴近学生,产生情感的震撼力,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感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陶冶成积极健康的情感[4]。

(二)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德育手段开放化功能

开放的环境易于养成开放的个性,高校应坚持开放搞活的原则,通过进一步完善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社会文明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化网络调控手段促进校园信息沟通和人际交往的现代化和一体化;要充分发掘和利用网络环境的德育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比较中提高政治“免疫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要依据生态个体的相对独立性和多样性的发展要求,向德育对象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展览厅等教育基地和文化娱乐场所,为学生开放性自主学习和教师研究性教学提供便利条件;要发挥外部德育环境的潜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生态、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和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生

态伦理与和谐德育的引导,充实、丰富和创新德育内容;通过对校外、国外开放合作交流的渠道,为德育对象适应社会、跟踪学科理论前沿、迈向世界提供发展平台。

(三)强化环境管理制度,发挥道德环境有序化功能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观具有内在的控制功能,它的产生就是希望通过道德的力量使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5]。大学生在以往的经历中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一些环保知识的教育,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但遇到较为复杂的生态伦理问题时大多仍很迷惘,并易于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有悖于生态道德的行为。欲改变此现状,除了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和提高生态道德水平的自律外,还要健全校园生态环境管理制度[6]。高校要建立民主和谐、规范公正的制度环境,健全和谐德育管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网络监管制度、校园文明守则、岗位责任制等,从而不仅保证教师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师德建设及岗位职责的发挥,而且在良好的教学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他律下,使学生不断强化环境行为是非观念,坚定生态道德信念,善于在不合理的环境和行为的影响下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逐步建立生性健康向上、运动合理有序、关系融洽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格。

(四)优化环境,发挥德育环境生态化价值效应功能

高校应依据环境优化原则,将生态化和谐德育环境作为一项价值

工程加以系统建设,在倡导爱护公物、保护校园文明环境的同时,加大投入和有效投入,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人、财、物等资源,努力形成净化美化的自然环境、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学术浓郁的文化氛围、治学严谨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宁静、高雅的校园环境的影响下,才能使学生顺利形成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平和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合作的精神,才易于实现师生思想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和安心竭力地工作与学习,从而使德育环境的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发挥最佳效能,不断增强和谐德育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育人功效。

(五)注重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资源配置公平化功能

主动将压力变为动力,将强烈的节俭意识和责任心转化成追求成功的坚强毅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素养;而能否有效地将外在压力转变为内在动力,一靠个人的自觉与自律,二靠外部的激励与约束。为此,一要推进合理消费。应按照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促使主客体交互文明,构建崭新的消费模式,促使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合理消费,努力做到,在消费数量上倡行适度消费,反对过量消费;在消费方式上,力行文明消费,反对奢靡消费;在消费内容上,施行绿色消费,反对不当消费。[7]二要培育社会责任意识。将生态位原理运用于社会公德教育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情操。三要广泛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应按照消费公平的原则,倡导消费的主体文明与客体文明、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原则,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相结合,既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又统筹兼顾大多数人的共享利益、共同发展,保障平等公正、合理分配、有效竞争,最广泛地调动生态价值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尽量促进道德主体的多样性全面发展。四要注重育人的长期价值。应坚持育人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克服短视行为,把学校近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利益、局部环境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结合;应按照生态公平与社会公平相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公平、代内公平及代际公平,在学校育人环境与社会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互相适应的基础上实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日琪.企业生态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EB/OL]·(2009-11-24)[2010-02-10].http://20091124/1274.htm.[2] 王遐见.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3]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02.[4] 胡秀英·高校德育环境体系的构建思考[J].湖南教育,2002,(15)·

[5] 魏彩霞,王孝启.从可持续发展看生态伦理教育的意义[J].江

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 黄以胜.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9).[7] 曾建平,代峰.消费与文明:生态时代的审视[N].光明日报,2009-08-25(11).

下载重构德育内容论文传统德育论文构建现代德育论文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构德育内容论文传统德育论文构建现代德育论文重构德育内容体系的新路径[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