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明国:创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安广东
**:创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安广东
2013-01-07 08:59:00 作者:南方日报记者 陈捷生 通讯员 林润祥 来源:南方日报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要着眼长治久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制度建设,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我省社会建设和平安建设,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社工委主任**。
谈社会建设:
积极探索广东特色新路子
我们必须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我党的执政根基;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地适应时代进步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和改革社会体制,增强社会活力。
我们将以十八大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民生社会、平安社会、法治社会、公平社会和活力社会。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要求。对此您如何理解?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新观点新要求,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这些目标,我们必须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我党的执政根基;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地适应时代进步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和改革社会体制,增强社会活力。
南方日报:2011年以来,我省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您认为这一年多来的成效如何?
**:一年多来,我省社会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及7个配套文件,形成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成立了省社会工作委员会,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社工委机构体系。2012年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社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建设“大社会、好社会”和“小政府、强政府”。二是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做实“基本民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保障“底线民生”,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解决“热点民生”,突出解决好收入分配、住房、教 1 育、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三是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印发了《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关于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四是完善城乡基层建设。构建平安幸福社区,推进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全面铺开“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五是广东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明确提出了“广东精神”的内涵并做到家喻户晓,通过宣传社会不断涌现的道德人物,提升社会道德水平;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精神。
南方日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省社会建设将会有哪些新举措?
**: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社会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我们将以十八大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民生社会、平安社会、法治社会、公平社会和活力社会。主要包括:一是完善社会建设的工作机制。出台社会建设规划纲要、重点行动纲要,明确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各级社工委平台,建立部门之间的统筹推进格局,形成部门合力。二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加大政府对民生事业的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完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构建协同参与的社会治理结构。继续深化社会组织体制改革,抓好行业协会商会、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和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建设。推动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提升社区自治的水平,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改革。四是加强道德文化和诚信建设。把新时期“广东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起来,凝聚社会共识。通过继续举办“南粤幸福活动周”,在城镇社区破除邻里篱笆,在农村重构乡村文化。加快构筑社会诚信体系,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谈平安广东:
2022年建成全国最稳定最安全地区之一
创建平安广东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深思熟虑、科学谋划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20年前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嘱托广东,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20年过去了,我们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了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与韩国也仅有一步之遥。但在社会建设方面,与亚洲“四小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提出分四步走的目标,到2022年使广东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地区之一。
目标是一种导向。创建什么样的平安广东,必须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这样才能凝聚共识,共同努力;目标也是一种压力,提醒我们不能懈怠、不敢懈怠。最后能否实现这个目 2 标,也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还要交给人民群众来评判。我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我省当前正在部署开展的创建平安广东可谓正当其时。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创建平安广东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深思熟虑、科学谋划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12年6月以来,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吸收国内外、省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制订出台了《关于全面创建平安广东的意见》和《创建平安广东行动计划(2012—2022)》,明确了创建平安广东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行动步骤。省已经成立了创建平安广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小组成员、办公室设置以及各地各成员单位的相关工作职能,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推动和督促检查;举办了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平安广东的具体要求;强化舆论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平安广东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环境。近段时间来,各地各部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创建平安广东行动计划确定的十大工程及其53项具体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要求,各项工作得到了扎实推进。总体上看,创建平安广东做到了开好头,起好步。
南方日报: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要着眼长治久安,加强社会管理和制度创新,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创建平安广东有何创新之处?
**:我们在总结近年来平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赋予创建平安广东新的内涵。主要是把握好“五个关系”。一是“标”与“本”的关系。既注重解决面上的突出问题,更注重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转变、从静态维稳向动态维稳转变、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转变、从运动式维稳向制度性维稳转变。二是“大”与“小”的关系。超越传统的社会治安局限,不单单就治安谈治安,就稳定谈稳定,而是把创建平安广东放在整个社会建设的视野中去谋划、去推进,构建“大平安”体系。三是“远”与“近”的关系。既注重战略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整体规划稳步推进工作部署;又注重战术安排,立足当前,选准工作切入点,在一些重点项目上尽快取得突破。四是“软”与“硬”的关系。既注重打击管理的一手,也强调教育引导的一手。我们提出建设平安文化,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氛围。五是“专”与“群”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作用,更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做到群防群治,群策群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全民创安”工作格局。
南方日报:创建平安广东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如何确保创建平安广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省委、省政府部署创建平安广东以来,各地各部门站在全局的高度,树立一盘棋思想,行动迅速,措施得力,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善治的良好格局。但工作光靠自觉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有制度保障。为确保创建平安广东顺利推进,我们制定了《创建平安广东考评试行办法》。这个考评体系的突出特点,就是不仅要考创建的效果,还要考创建的动作,实行“平安绩效”和“平安创建”双百分考评办法。评价主体包括三 方面:一是由上级来评价,包括省对市及省直相关部门开展考评,市对县及市直相关部门开展考评;二是由群众来评价,更加突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三是由专业测评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价,分别委托1家官方和1家民间专业调查统计机构测评,两家机构测评结果的平均分为各地相关项目的得分。可以说,这个考评试行办法就是创建平安广东工作的“指挥棒”和“测量仪”,将对各地各部门推进创建平安广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南方日报:去年的“三打两建”行动取得很大成效,如何巩固“三打两建”成果,实现与创建平安广东的有机衔接?
**:近一年的“三打”专项行动已接近尾声,接下来是案件消化、经验固化和工作深化,特别是要推进“三打两建”与创建平安广东相衔接,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打”长效机制。目前省“三打办”与省“平安办”已开始着手这项工作。总的考虑是,从2013年开始,“三打”工作的重心是突出重点,收缩战线,围绕一些社会影响大的行业、领域、地区,每年确立1—2个重点,组织开展重点整治。明年突出抓食品药品、农资产品和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出让等重点领域的“三打”,并纳入创建平安广东和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并部署,一并检查,一并考核。通过平安创建考核这个平台,继续深入推进“三打”工作,健全完善“三打”长效工作机制。
南方日报:创建平安广东提出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的地区之一”,这个目标也曾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对此您如何看待?
**:引起网友热议是一件好事,说明网民关注创建平安广东。当然,也说明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平安状况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20年前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嘱托广东,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20年过去了,我们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了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与韩国也仅有一步之遥。但在社会建设方面,与亚洲“四小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提出分四步走的目标,既要加倍努力,奋力追赶,也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到2022年使广东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地区之一。确定这个奋斗目标非常重要。一方面,目标是一种导向。创建什么样的平安广东,必须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这样才能凝聚共识,共同努力;另一方面,目标也是一种压力,提醒我们不能懈怠、不敢懈怠。当然,最后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还要交给人民群众来评判。我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谈法治建设:
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干预案件办理
法治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和坚实保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法治道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不干预案件办理,支持执法和司法部门严格依法办案,确保执法、司法公正。
南方日报: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些要求将给我们的政法工作带来哪些新变化?
**:十八大报告通篇闪烁着法的光芒,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升到了治国理政新高度,深刻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 要作用。这些重要的论述,充分彰显了法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十八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为我们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不稳定因素触点增多、燃点降低,当前仍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传统维稳模式已难以为继、不可持续,必须进一步创新维稳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法治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和坚实保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法治道路。我曾经说过,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理解“稳定压倒一切”,信奉“能压下就有两下,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妥协就是和谐”,这实际上是法治的一种倒退,是造成更大不稳定的根源。因此,我们在创建平安广东过程中,首先强调就是要创建法治广东,把良法善治打造成为广东的形象标志。
南方日报:加强法治建设,对政法机关提出哪些新要求?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强调,要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努力提高守护社会平安、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政法机关是推进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推进法治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法治建设,对政法机关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坚持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前提,坚持把公平正义、群众满意作为价值追求,着力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司法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司法公开,鼓励支持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在全社会当好践行法治、公正执法的表率。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树立法律权威,营造全社会学法用法和全民尊法、全民守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特别是要结合执法办案,广泛开展“辩法析理、释法答疑”等活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十八大报告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不干预案件办理,支持执法和司法部门严格依法办案,确保执法、司法公正。
谈队伍建设:
坚决清除政法队伍害群之马
政法队伍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损害了政法队伍的形象,损害了执法公信力,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公正廉洁执法,维护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必须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政法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南方日报: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对此您如何理解?
**:队伍建设在全部政法工作中是根本,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建设十分关注。在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当前我省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和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政法队伍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损害了政法队伍的形象,损害了执法公信力,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公正廉洁执法,维护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英国哲学家培根曾作过一个比喻,多次不公平的行为只是污染了水流,但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却是污染了水源,为祸尤烈。对此,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审视和反思自己,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加强和完善自己,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新期待,把政法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使政法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公信力有质的提高。
南方日报:近年来我省对政法队伍建设一直抓得很紧。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接下来将有什么新举措?
**: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必须紧紧抓住政法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按照孟建柱同志在中央政法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要求,以提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重点,以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政法队伍。一是抓好思想建设。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二是抓好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锻炼、业务培训和技术练兵活动,建立和完善对政法基层科、所、队、庭、室领导班子和基层干警集中轮训制度,全面提高政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坚持科技强警,以信息化提升核心战斗力、增强管理效能、促进执法规范化,着力提升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三是抓好作风建设。在政法系统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在拓宽联系群众渠道、确立民意导向、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落实执法为民上下工夫,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四是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政法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执法司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第二篇: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2012年7月12日)
广东省总工会
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平安广东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保持了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稳定。在去年底召开的“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汪洋书记再次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上更加重要的位臵。
一、当前广东劳动关系基本情况
广东是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和用工大省。目前,全省各类企业共计约10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85万多户,港澳台及外资企业9万多户;
二、三产业就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纳入就业管理的外来务工人员2600多万人。企业数量众多,经济成分多元,用工方式各异,劳工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多样,是广东劳动关系的显著特点。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各级工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全省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具体表现在: 一是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居全国首位; 二是建立完善“政府定底线、行业出标准、企业谈增幅”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008年以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了54%;
三是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去年9月,全省签订集体合同总数10.5万份,涵盖单位32.5万个,其中签订工资集体合同6.2万份,涵盖单位20.1万个;
四是涉及劳动关系案件数量逐步下降,去年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和劳动信访事项同比分别下降19.96%和8.2%;因欠薪引发的劳动纠纷呈“三下降”趋势:2011年全省共查处欠薪案件2.04万宗,同比下降10.13%;涉及劳动者69.67万人,同比下降26.96 %;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722宗,同比下降18.42%。
二、影响我省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来,受欧债危机和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广东经济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少企业经营困难,而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导致企业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矛盾加大。据工会掌握的情况,2011年我省发生的较大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共74起,比2010年有所回落。但今年上半年工会统计共发生职工群体性事件83起,同比呈上升趋势。
(一)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导致追讨欠薪及经济补偿金的群体性事件比较集中。受经济环境趋紧的影响,广东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珠三角的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企业被迫减产、停产或关停。虽然中小企业大规模的倒闭潮并未出现,但“比金融危机时更凶险”的说法几成业界共识,不少中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而倒闭或濒 临倒闭,部分老板欠薪逃匿,由此引发的职工追讨工资或经济补偿金而出现的群体性行为,成为近期职工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不少企业职工通过集体上访、上街堵路等方式,希望引起有关方面关注,获得帮助拿到被拖欠的工资。今年5月份,深圳中星华菱生电子厂资金链断裂突然倒闭,几百名员工被拖欠三个月工资,经劳动局调解只能拿到其中的40%,员工不愿接受集体到区政府请愿。今年上半年因企业搬迁、并购和经济裁员员工要求获得经济补偿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共17起,不少企业都存在欠缴社保费、没有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问题,在企业搬迁、并购、裁员时,处理起来问题更加复杂,容易引发矛盾。其中,去年年底发生过规模较大停工事件的深圳海量存储设备有限公司,6月4日有100多名员工聚集停工,要求增加加班,改善管理,落实上一次停工时达成的因企业并购而获得的补偿协议。
(二)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的冲突容易触发群体性事件。潮州古巷事件和广州新塘事件凸显了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冲突,城市人口二元结构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对工会工作带来了更为紧迫的挑战。广东外来务工人员来源地非常集中,在企业、园区聚集程度非常高,当地人与外来人口倒挂的专业镇和专业村比较多,而当地的社会管理往往跟不上,在权益受损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倾向于抱团取暖,个别事件容易触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潮州古巷事件和广州新塘事件之后,涉及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之间冲突的事件时有出现,如去年6月份中山佳能工地就因为欠薪事件引发四川籍工人和汕头籍工人之间群殴,这类事件燃点低,暴力性强,对社会治安管理造成巨大压力。
(三)汽车运输行业不稳定事件时有发生。去年3、4月份广东发生多起出租车司机、客货运司机停驶上访事件,其中既有短期个人利益受损的原因,也与长期行内管理、司企利益分配和责任机制弊端有关,同时还存在社会综合因素的叠加影响。油价高企增加了司机运营压力,而不少地区的出租车行业补贴未能及时发放到位,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司机权益难保障。同时,高速公路收费站过多过密导致长途运输成本过高,非法营运及黑恶势力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部分地区新出台的政策规定激化了司机的不满。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出现了6起与出租车司机、司乘人员有关的罢驶及集体上访事件。广东汽运行业工会组建情况不理想,从2010年底的统计来看,全省出租车企业工会组建率为48.54%,出租车司机入会率为30.96%,客运行业和货运行业很少组建工会,汽运行业一旦发生停运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工会很难介入调处。
(四)劳务派遣工问题已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隐患。《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劳务派遣工在广东企业职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现有784家劳务派遣机构(《劳动合同法》颁布前仅43家),居全省之首,广州687家,中山166家,佛山56家。国有企业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占较大比重,超“三性”范围使用劳务派遣工现象突出,劳务派遣呈滥用趋势,部分企业劳务派遣工的使用数量和比例均超过了正式职工,企业存在着正式职工和劳务派遣工两种不同类型的职工群体,出现了新的劳动用工“二元结构”。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与正式职工存在较大差异,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劳务派遣工普 遍感到工资低、压力大,不公平感和不满情绪较强。劳务派遣协议对工作岗位、工资福利等问题的约定一般比较模糊或缺乏可操作性,劳务派遣工权益受损之后也难以根据派遣协议维护自身权益。由于“派遣单位不用工,用工单位无合同”,相当数量的劳务派遣工还没有组织到工会中来,劳务派遣工实现民主政治权利、表达利益诉求存在困难,极有可能以激烈方式对抗企业,产生不稳定因素。去年第三季度以来的 32起较大的职工群体性事件中,涉及劳务派遣工的就有3起。
(五)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给劳动关系带来新的冲击。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了《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地也实行了劳动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最低工资调整等措施,这对劳动关系产生了明显影响。一是《社会保险法》去年7月1日实施以来,对用人单位侵权社会保险权益的投诉居高不下,职工的社会保障意识越来越强,在部分群体性事件中,职工除了追讨工资、经济补偿金外,追讨欠缴社保费成为重要诉求。今年4月2日广州番禺恒宝饰物有限公司190多名员工因不满公司迟迟未能办理补缴社保费问题聚集公司大堂,围堵人事部主管达35个小时,2名员工代表被派出所以非法拘禁他人为由刑事拘留后取保候审。该事件在境内外维权组织中影响较大,纷纷要求公安机关对取保候审做进一步说明。二是因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引发的纠纷增多。广东省从今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较大,但目前仍有相当部分企业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职工的基本工资,职工收入主要由最低工资和加班工资构成。一些企业为规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采用提高基本工资、降低奖金和其他津贴的做法,使得部分职工的收入并没用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引发职工以停工、堵路等方式表达不满。
三、广东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向企业和职工双方灌输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理念。
多年来,广东工会按照“双维护”的职业要求,不断在如何激发广大职工围绕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上谋划新思路。一是在重点工程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推动以“优质、高效、快速、创新、安全、廉洁”为目标的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深入发展,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的主力军风采,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2011年举办了“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竞赛暨港珠澳大桥建设劳动竞赛启动仪式,该竞赛成为我省首个全国重大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二是在地方和产业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不断充实和丰富竞赛内容,采取生动活泼,职工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尖子、技术能手,2011年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领域、行业和职工人数均创出历史新高,省级有38个行业41个工种(项目)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有近500万人次的职工参与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是在企业深入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围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表彰奖励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二)坚持抓基层工会组建促进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
一是以非公企业为重点,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职工入会率为目标,加大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建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截至2011年9月,全省基层工会21.34万家,涵盖单位61.23万家,工会会员2261.43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209.77万人,四项指标连续10年在全国排第一。二是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企业工会民主直选,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层,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在做好直接服务职工群众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聘用工会工作者的工资由上级工会分级负担的做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企业工会主席民主选举试点工作。
(三)坚持在维权的基础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一是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共决机制。大力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和世界500强在粤企业建制工作,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办法,有针对性地确定协商方式和协商重点,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覆盖面,截至2011年9月,全省签订工资集体合同6.2万份,涵盖单位20.1万个,全省已组建工会的大中型企业70.5%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二是着力提高工会法律服务质量,发挥工会千人律师团作用。根据汪洋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加强法律服务为突破口,广东在2009年成立了广东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和21个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分团。建立了律师团定期会商机制和特约律师接待日制度,参与调处重大劳动纠纷,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截至2011 年9月,全省工会共投入法律服务经费2100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44宗,涉及职工7192人,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三是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和调处工作力度,着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指导或协调)组织建设,着重调解企业内部化解不了的劳动争议,以及跨区域、跨行业的劳动争议,指导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截至2011年9月,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总计6.3万个,2011年1-9月成功调解劳动争议2.2万件;全省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477个,2011年1-9月成功调解劳动争议2.1万件。四是推进两员建设,夯实依法协商、协调基础。下发了《省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县(区)总工会选聘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集体协商指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截至去年9月,全省工会共聘请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8367人。制定了《关于加强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工作的意见》,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
(四)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化解职工群体性事件。自2010年我省进入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后,省总工会通过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建立了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妥善处臵了所有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化解了重大劳资纠纷。一是建立畅通的紧急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在企业设臵信息联络员,承担劳资关系信息监测与报告的责任,第一时间了解职工诉求,代表职工向企业反映意见要求,及时向党政部门与上级工会报告,从而争取了工作的主动。工会信息专报工作多次得到全总和省委省政府的肯 定。二是制定应急处臵预案,做到有效控制。各级工会分别成立了处臵企业停工事件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工会应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协调处臵工作规范》分三阶段情况进行处臵:经济诉求阶段,要依法协商;停工诉求阶段,要依法谈判;矛盾激化阶段,要依法教育和惩处,避免事态恶化。三是集体协商化解矛盾,做到妥善处理。工会协助职工代表与企业开展协商谈判,引导职工理性合法维权,帮助职工积极争取合理要求。对职工提出的过高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工会耐心细致做好说服教育工作,避免矛盾激化。
(五)坚持“接触、引导、利用、改造”的新思路防范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
针对去年上半年我省部分地区货车、客车、出租车司机发生多起停工上访事件,省总及时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和防范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工作进行全面具体的部署。认真贯彻汪洋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省总领导带队到珠三角各市开展调研,加强与民间“维权”组织和“维权”人士的正面接触,摸清核实民间“维权”组织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背景清白的民间“维权”组织纳入到党政领导的维权体系中为我所用,发挥工会在探索建立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模式中的作用。
(六)坚持通过困难帮扶、改善民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多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结合实际,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方法,构建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社会化帮扶格局,提出叫响做实“职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得到各级党政的充分肯 定和广大职工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去年,全省工会帮扶中心为156450名农民工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发动450万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为20万名女职工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元旦春节期间,筹集慰问款物1.13亿元,走访慰问了困难企业6186家,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和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一线职工214016人;筹集资金4124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30970人;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共为11.86万名农民工追回工资及待遇2.5亿元。实践表明,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力地协调了劳动关系,促进了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推动地方劳动立法。
一是推动省人大尽快制定当前急需的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以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法规条文细化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程序、内容、后果等等。二是推动省政府尽快出台《广东省劳务派遣管理规定》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规定》,进一步理顺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的权责,并制定劳动争议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及程序,推动落实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民主管理、福利待遇等合法权益,增强法律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劳资关系,适应我省实际情况,满足社会的法律需求。
(二)进一步加大“两个普遍”工作推进力度。一是要加大工会组建工作力度,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着重抓好非公企业组建工会,异地务工人员和劳务派 遣工的入会工作。进一步落实我省工会组建三年规划,力争实现今年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92%以上、企业工会会员净增177万人以上、企业职工入会率达到77%以上的目标。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企业组建力度,争取到2012年底,全省道路货运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80%以上,全省所有货运企业职工(包括司机)入会率达到80%。同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深圳理光公司工会工作经验,切实推动企业工会建设,结合实际推进企业民主选举工会主席工作,把那些群众基础好、能为职工说话办事、素质高、能力强的人选配到工会主席岗位上。
二是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我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重点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和集团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提高我省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和协商质量,努力做到真谈、实谈。重点在饮食业、中介服务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快推进镇(街道)、村(社区)等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使其覆盖众多小型非公企业,争取到2012年底,全省已组建工会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比例达到70%,世界500强在粤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三)进一步深化工会法律服务工作。
要把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作为工会为职工服务的品牌做实叫响。一是要加强律师团队伍建设,联合省司法厅、省律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市解决律师团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工作机制、工作实效等问题。二是进一步推动律师团工作纵深发展,发 挥律师团在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律监督中的作用,扩大工会法律服务制度效能和影响,不断促进基层工会真正成为维护职工权益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维护人。加强职工定向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异地协作和基层工会法律顾问等制度建设。
(四)进一步做好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化解工作。要继续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和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工会信息报送工作,对可能引发职工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凡发生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和敌情舆情动态、大规模职工集体上访以及其他重大紧急情况,各级工会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工会报送信息。各级工会干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上门,摸清中小企业经营状态,深入困难企业了解情况,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发现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减少欠薪逃匿事件的发生。
(五)进一步加快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步伐。按照省委的要求,省总工会牵头筹建了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以此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团结联系更多的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各类服务。今后要不断完善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将其作为团结、联系、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重要平台,积极承接政府转移或委托的与职工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为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培育、业务指导、协调沟通、自治自律、项目统筹等综合性服务,充分发挥联合会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的龙头引领作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平台作用。各级工会要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出 发点,以培育发展、规范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立足工会组织特点和优势,坚持凝聚职工群众与引导社会组织并重,生产企业与生活场所并重,经济诉求与社会诉求并重,户籍职工与异地务工人员并重,充分发挥工会在联系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进一步加强防范和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对职工队伍的渗透工作。
要继续深化“接触、引导、利用、改造”的工作方针,完善地方工会与国安、公安、外事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由各级党委领导的防范抵御工作协调机制,健全预防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处臵和舆论引导等维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各自优势,形成防范抵御合力工作大格局,共同遏制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团结。
(七)进一步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一是要加大精神文化活动开展。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需求较高的特点,主动加大对职工地精神生活关怀,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技术、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二是要加大职业和思想教育。依托工会“大学校”平台,加大职工职业培训帮扶力度,将思想教育与文体活动、职业教育相结合,在提高职工就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同时,要帮助其坚定学法守法的观念,引导其理性合法维权。
第三篇:创建文明城市标语口号和平安广东
创建文明城市标语口号
1、创建文明城市,你我共同参与
2、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
3、文明连着你我他,创建造福千万家
4、携起你我双手,共创美好家园
5、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新沂
6、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积极争当文明市民
7、徐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8、文明是一盏灯,照亮别人,温暖自己
9、修养是立身之本,文明是城市之魂
10、人人讲文明,处处见真情
11、创建温馨社区,服务千家万户
12、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
13、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从你我做起
14、人人动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15、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16、文明连着你我他、新风吹拂千万家
17、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传承文明
18、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19、一言一行总关情,携手共创文明城 20、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21、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
22、爱心构建和谐,细节展现素质,行动铸就文明
23、文明结邻里,互敬伴如亲
24、文明创建人人参与,和谐新沂个个受益
25、市民多一份文明,生活多一份精彩,社会多一点和谐
26、文明创建手牵手,关爱成长心连心
27、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建设和谐文明幸福新沂
28、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29、道德从点滴积累,文明从你我做起!30、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
31、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32、知荣辱、树新风、讲文明、促和谐!
公民道德标语口号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和谐新沂建设
3、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4、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
5、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构建和谐文明新沂
6、遵守社会公德,弘扬文明新风
7、与文明结伴,与道德同行
8、自觉实践公民道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9、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展示新沂文明形象
11、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1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3、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
14、以道德立身,以诚信立业,做文明公民!
15、道德从点滴积累,文明从你我做起!
16、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讲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18、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19、树立道德风范,做好文明示范,争当先进模范!20、倡导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1、以道德立身,以诚信兴业,做文明公民!
22、多一句文明用语,增一缕人间春风!
23、讲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24、一举一动展示新沂风采,一言一行事关城市文明!
25、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26、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26、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
27、在社会做文明公民,在单位做文明员工,在家庭做文明成员
28、道德新风与你同行,文明礼貌从我做起
29、人人参与道德建设,美德养成从我做起。30、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31、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
32、加强公民道德实践、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创建平安广东宣传标语口号 依靠人民群众创建平安,创出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
创建平安人人参与,平安广东人人共享 创建平安,法治先行
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法律人人守,和谐处处见平安靠大家,幸福你我他 以人为本,创建平安
依法创安、科学创安、长治久安
平安促进发展,发展保障幸福共同建设和谐家园,携手创建平安广东
第四篇:创建平安广东宣传标语口号
创建平安广东宣传标语口号
依靠人民群众创建平安,创出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创建平安人人参与,平安广东人人共享创建平安,法治先行
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法律人人守,和谐处处见
平安靠大家,幸福你我他
以人为本,创建平安
依法创安、科学创安、长治久安
平安促进发展,发展保障幸福
共同建设和谐家园,携手创建平安广东
第五篇:广东政协主席**“落马” 曾执掌三地政法工作
广东政协主席**“落马” 曾执掌三地政法工作
发稿时间:2014-11-29 05:28:4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今年6月8日一早,赶往省政协大楼主持党组扩大会议的广东省政协主席**公开表示,计划在明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就广东省县一级政协的基本情况做一个调研,形成报告后做一个主题发言。
不过,他的这份心愿将难以实现。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央纪委获悉,**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成为继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后,十八大后广东省落马的第二位省部级官员。
本月25日至27日,广东省委召开省领导专题学习讨论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分析研究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这也是**最后一次在公开活动中亮相。至此,十八大以来“落马”的正部级官员已达7人。图为**(中)在乌坎处理群体性事件。
履历
曾执掌三地政法工作
出生于1957年5月的**,是海南五指山人。1974年8月由一名公社小学教师起步,在当时由广东省管辖的保亭县工作10年。1984年,结束了在中山大学法律系干部专修科的两年学习后,历任保亭县委常委、广东省海南自治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州直机关党委书记。
1988年海南建省后,**出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由此开启了在海南省的仕途。10年后,**进入海南省委常委序列,并出任省委政法委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此后又执掌了重庆、广东两地的政法工作。
2001至2002年转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2002至2006年,任重庆市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是原重庆司法局局长文强的顶头上司。
2006年11月,**回广东工作,任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接替补缺转任浙江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的王华元。2011年,朱任省委副书记,一年之后接替梁伟发兼任政法委书记。
担任省纪委书记期间,他曾明确指出当时广东省内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连续查处一系列大案要案,包括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汕头市委原书记黄志光等一批贪腐官员相继落马。2010年10月,**曾率团赴新加坡学习反腐倡廉经验,他在《新加坡为什么能做到廉洁高效》一文中写道,“吏治腐败是危害最大的腐败。要提高公务员队伍准入门槛,重点审查道德修养、财务状况和社会关系等”。
政绩
处理乌坎群体性事件
2011年8月,经中央编办批准,广东省设立社会工作委员会,时任省委副书记的**兼任省社工委主任。此后发生的乌坎事件,在**的官场履历中留下了重要一笔。
2011年9月21日上午,广东省汕尾市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上访。12月20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的**在陆丰市干部群众大会上宣布,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省工作组,由其本人出任组长,将尽快恢复乌坎村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根据群众的诉求,省工作组设村集体土地问题、村财务问题、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和村委换届选举问题等专项工作组,每个专项工作组都公布联系电话,随时倾听乌坎村民的诉求。
会前,特地会见乌坎村民联谊会部分代表的**表示,“一定要彻底摸清乌坎村民的合理诉求,一定要认真回应和解决村民的合理诉求,一定要严肃查处违法腐败行为,一定要为乌坎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一定要让乌坎重新恢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除了履行工作组的职责,**还试图通过“柔性”方式拉近和当地村民的距离。
广东人历来有“冬至大过年”的习俗。冬至当天下午,**走进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和部分村民的家中了解情况,与村民们共饮功夫茶。在群众的簇拥下,**拿起扩音器,向着大家高声表示,希望广大村民不拘时间、不拘形式,积极向省工作组反映情况,配合早日摸清、妥善解决乌坎村的问题。
风格
全国两会时的“低调”
接近广东官场的人士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公开亮相的**常常给人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而在乌坎事件之后**更是到达仕途的顶峰。
在2011年末举行的广东省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因处理乌坎群体性事件而获外界好评的**也谈了自己的经验。“现在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刚刚开始其实是很简单的。”
讲到情绪激动之处,**脱稿表示,“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亲,群众最可怜,但是群众也最有力量。群众被激怒起来了,你才知道什么叫力量!”要为困难群众着想,设身处地为农民、工人,为弱势群体着想,设身处地地为草根、为底层的群众着想。
“他的公开发言里没有空话套话,讲话风格受人欢迎。就像他做事雷厉风行一样,**擅长用直观鲜明的语言,调动现场氛围。”一位曾和他打过多次交道的人士介绍。
2013年,**接替转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黄龙云,任省政协主席,从而成为正省级官员。此外,**还是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这位深谙语言力量的官员,被记住的,不仅是一些脱稿演讲的场景,偶尔的“低调”也让人印象深刻。据介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只在3月5日下午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态发言,就21世纪丝绸之路建设发表建议。“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习惯脱稿发言的**,那天只是就着一份稿子念。”
消息人士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作为广东省政协主席,临近全国两会期间,**突然被叫去中央党校学习,在飞往北京的政协委员包机上也没有看到**的身影。
猜测
仨月未露面引发猜测
今年6月初,**因三个月未露面引起外界猜测。
这次从公众视野消失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还要追溯到3月17日上午举行的省政协党组会议。此后3个月内,省政协的主要活动都由政协常务副主席梁伟发代为出席。
有关**的传言在今年6月4日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中被率先打破。据消息人士介绍,6月初**曾授意发表一篇整版署名文章,试图打消外界的顾虑与猜测。不过由于版面上的调整,文章最后以三分之二版的形式见报。
第二次“辟谣”来源于《广州日报》4日晚间发布在网络上的“即时消息”: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第十四次主席会议6月3日在广州召开。受在北京学习的省政协主席**的委托,副主席梁伟发主持会议。
5天之后的另外一篇公开报道则对**消失三个月以来的情况做了更为详细的回应。
《羊城晚报》6月9日刊发报道称,**6月7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央党校的结业典礼,正式结束了他为期三个多月的学习。6月8日一早,就赶往省政协大楼主持党组扩大会议。
对于外界所关心的中央党校的学习经历,**将之评价为“优哉的日子”。媒体披露,在那段时间内,**每天早上6时起床,锻炼一个小时,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在这段时间,他不仅利用课余时间重读了马列的经典原著,还系统地学习了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那次会议上,他公开表示日后开展工作时将更注重调查研究,并给自己定下了每年下基层不能少于60天的目标。
观察
十八大后落马官员
正省部级增至七人
接近广东官场的人士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与政治生涯顶峰期处理乌坎事件时的“意气风发”相比,公开“辟谣”之后,**的露面频次并不多。
今年2月26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向广东省反馈巡视时指出,巡视组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处理。
伴随着**接受组织调查,加上此前落马的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申维辰、白恩培和何家成,十八大后落马的正省部级官员增加至七人。另据统计,十八大后已有13名在政协系统任职的省部级官员接受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的仕途与另一位落马的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较为相似,陈绍基曾主政广东政法界多年。2009年4月经中央纪委证实,陈绍基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0年7月,重庆市一中院对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受贿案一审宣判,认定陈绍基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此外,**出任广东省纪委书记时,接替补缺转任浙江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的王华元。后者于2010年被检方起诉指控称,1998年春节至2009年3月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71万余元。
**的“倒下”,也让广东官场迎来两位纪委书记的接连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