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6亿中央财政将扶农业产业化 引银行贷款500亿
36亿中央财政将扶农业产业化 引银行贷款500亿
2011年11月06日 09:50 赵永平来源:人民日报 热点专题 手机看新闻
记者从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获悉:今后对农业综合开发的产业化项目,中央财政将主要采取贷款贴息方式予以扶持。明年中央计划安排36亿元资金,扶持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其中60%以上的资金用于贴息,可引导银行贷款500多亿元;其他资金用于财政补助,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王建国说,“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产业化资金173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4.5亿元、企业自筹资金473.6亿元,农业综合开发成为中央扶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渠道之一。五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效农业种植基地402.46万亩,发展水产养殖基地43.28万亩,扶持农产品加工及农业生产服务项目3483个。初步统计,新建产业化经营项目每年使220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人均增收500元左右,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王建国说,为发挥中央财政支农的最大效益,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对产业化项目的贴息投入,优先扶持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帮助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贴息的资金18.4亿元,引导银行贷款410亿元。明年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将增加到24亿元,可吸引银行资金500多亿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
目前财政部已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化项目,由银行安排贷款,中央财政给予贴息。(记者赵永平)
第二篇:2014年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将破亿 老年队伍壮大
2014年中国游客出境游人数将破亿 老年队伍壮大
新浪旅游微博|2014年01月09日10:17
综合报道,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6日在2014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说,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约9730万人次,预计2014年出境游人数将破亿。有报道称,越来越多中国人将选择自行出游,同时国内外大量资金也将投向中国的境外市场;2014年境外游中正在成型的另一大群体是55到65岁之间的老年人。
2013年出境游人数约9730万人次
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2.9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可达32.5亿人次。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6日在2014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说,预计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2.9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可达3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可达2.54万亿元;出境旅游人数约9730万人次;入境过夜人数约557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约478亿美元。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多万人。
邵琪伟说,旅游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旅游业法制化建设实现根本性突破,进入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新阶段。《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国家旅游局确定了31项配套制度,初步形成了旅游法配套制度体系。各级旅游部门共开展旅游市场检查1.3万次,检查旅游企业6.4万家、导游人员4.4万人次,处罚589家企业和325名从业人员。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初步得到遏制。据介绍,2013年全国旅游系统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国家旅游局决定将10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4项、下放3项;各省区市旅游局也将部分行政审批下放给符合条件的地州市。2014年预计出境游人数将破亿
另据人民网报道,邵琪伟做工作报告时还提出,2014年旅游发展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入3.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
会议提出2014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入3.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国内旅游人数35.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680万人次,同比增长2%;旅游外汇收入492亿美元,同比增长3%;出境旅游人数1.1亿人次,同比增长13%。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
围绕上述目标,会议提出2014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主要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强化旅游市场监督;继续促进融合发展;努力扩大旅游消费规模;加强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交流合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抓好文明旅游工作;推动服务型机关和旅游行业队伍建设。
2014中国出境游趋势:老年群体壮大
福布斯中文网4日援引中国出境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出境游市场情报》(China Outbound MarketIntelligence)2014年1月刊报道,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平希望,更多的国家能与中国签订双边免签协议。随着各国开始行动起来,避免输掉这场针对富有中国游客的争夺战,他的这一希望应该很快就会实现。
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自行出游,他们的足迹将遍布从丹佛(Denver)到图尔库(Turku)再到丹尼丁(Dunedin)的世界各地,同时国内外大量资金也将投向中国的境外市场。
2014年中国境外游的另一大趋势是游客年龄差距扩大化。经常旅游的人不再认为国际旅行有什么特别或危险之处,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随父母一起出国游,或者与同学或朋友参加青年旅行团出国游。
境外游中正在成型的另一大群体是老年人,他们拥有充裕的养老金,大多数处于55到65岁之间,也许还仍在从事少量的房地产和股票交易。但与大多数有钱的中年游客不同,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行程不用那么匆忙,旅行时间可长达数周,而且也不用纠结他人的看法。(中国新闻网)
第三篇:水城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行动方案(县农业局)
水城县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精准
扶贫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以及市、县精准扶贫工会会议精神,按照“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的要求,以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有效脱贫。结合水城县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的“三年目标一年完成”的总体安排部署;深入领会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深刻理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按照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原则,把精准扶贫工作往“精”处做、往“深”处做、往“实”处做,用新理念谋划扶贫开发新路子,结合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完善精准扶贫的思路和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繁荣,全面完成“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目标任务,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任务
2设计和申报省级园区的各项准备工作,2018年全县的省级园区增加到10个(其中,省级引领型增加到3个)。三是提升园区建设质量。切实加快完善园区水、电、路及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保鲜存储等生产设施,加快推进猕猴桃、茶叶、中药材等技术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方式,推进园区投融资、人才、信息、土地流转等保障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县扶贫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猕猴桃园区管委会,茶叶园区管委会)
(三)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申报驰名商标和贵州省著名商标、知名商号、中国名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创建区域品牌。二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符合登记条件的可以申领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鼓励农户以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以林权出资成立公司。支持引导合作农场将股份合作的土地进行整理规划,引进专业种养大户或专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发展标准化、生态化、专业化生产。三是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拓展服务功能。四是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现代职业农民。立足提升传统农民,引入新型农民,着力培育一批骨干农民,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流转土地等多种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农业科技人员从事农业创业。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五是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全力抓好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功能。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供销社在农产品加工仓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做好农业产前、产后服务。六是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我县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推介宣传,引进境外优强企业和引导境内企业参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设,输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经营
6道。三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优先围绕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建设产后处理和储运体系,形成各具特色和功能的农产品集散地,辐射带动农特产品生产。四是抓好市场拓展。各级各部门要跳出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加强市场的分析和研判,将市场的导向作用准确的传递到“田间地头”。引导企业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贵阳等为目标市场,建立专卖店、专销区、专销柜。(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供销社、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八)推动“三变”改革。通过“三变”改革,把“三线六带”产业建设与广大农民、尤其贫困群众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有机连接起来。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发展需要、全面确权、优先确权”的原则,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集体林权、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产权等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推进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打下坚实基础。对开展“三变”改革进展较快,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贫困乡村,要优先开展确权工作。二是做好总结提炼。进一步总结提炼现有“三变”改革发展典型,继续丰富形式和内容,深入挖掘好的做法和经验,在“三线六带”区域优先推广。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将“三变”知识和方法宣传到村、到组、到农户,让广大贫困群众知“三变”、懂“三变”,支持和参与“三变”,积极营造推进“三变”改革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县“三变”办、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扶贫局、县住建局、县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宏兴公司、县茶叶公司、县农林投公司、县水投公司、县旅投公司)
三、工作步骤
(一)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根据《六盘水市“3155工程”“三线六带”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及县“421”工程建设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乡情、村情实际提出发展的主导产业。县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勘察、指导,帮助分析研究当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和品种。
(二)明确产业经营主体。按照确定的建设内容及规模,选择项目实施主体。企业组织实施的,采取外引内联的方式,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并签订初步意向性合作协议,对具有合作意向企业的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实际考察,经择优比选后确定项目实施主体。由农户自行实施的,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其具备组织项目实施的基本操作能力。
(三)逐步完善“三变”机制。根据实施土地的权属、项目建设资金(物质)来源及参与项目建设企业(合作社)和涉及农户技术、劳动力情况,按照《水城县深入推进“三变”改革行动方案》的规定,引入“三变”机制,建立起广大农民、尤其贫困农户与企
10县级“产业化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用于精准扶贫的重大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项目。加大金融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特惠贷”。按照省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关规定,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
(五)落实责任机制。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评,对产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作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符合任职条件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程序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不重视、推进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推诿扯皮的,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2015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