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汶川地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浅议汶川大地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韦克难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74)
【摘要】社会工作使解救危难的服务工作,在地震这样的大灾难中,社会工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主要包括应急救助服务和灾后重建服务这两个方面。尤其是灾后重建服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在灾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规划、社区持续性的服务、社区人居环境重建、社区生活秩序的恢复、社区自我能力建设、社区经济秩序的恢复等方面大显身手。
【关键词】灾害 灾后重建 抗震救灾 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的必要性
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受灾的灾民处于危难或各种困难之中。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如战争中受伤、意外伤害、经济破产、精神崩溃等都能使当事人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求援。同时在现实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有些困难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它们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困难,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在通常情况下,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或家人亲戚、朋友、邻居等自然支持体系解决这些困难。但有很多困难是个人难以克服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给予帮助。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
〔2〕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业职业活动。社会工作的主〔1〕要功能在微观上是帮助那些遇到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的群体,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在宏观上是解决社会问题,修复社会的机制,促进社会公正。灾害对于灾民而言,无疑是难于克服的困难;对社会而言,也就成为社会问题。从外在表现来看,社会工作者救人于危难,从救护战场伤员到救援难民,从救助灾民到挽救吸毒者,都需要社会工作者。而且从国际、港澳台经验来看,社会工作介入危机事件,介入救灾救济工作,符合社会工作的理念,也是国际救灾工作的惯例,如在台湾“921”地震、美国“911”恐怖袭击、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害、南太平洋海啸灾难等重大突发灾难中,都有社会工作组织、社工人员的介入。
因此,当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工作者理应介入。从社会工作行业发展来看,社会工作介入这次抗震救灾既符合党和国家强调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又有利于彰显专业的力量,有利于社会工作解救危难、助人自助价值理念的实现。从社会工 作发展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种国家重大事件当中发挥作用,这对党和政府处理这种突发事件也可以提供应有的专业帮助。社会工作者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很多方面可以介入抗震救灾。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应急救助服务和灾后重建服务这两个方面。
二、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者在灾害发生后,要作的工作有很多,但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应急救助服务和灾后重建服务这两个方面。
社会工作者在灾害应急救助领域承担的社会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工作者联络、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抗震救灾。社会工作者应该在灾害发生后,最先到灾难现场。在地震发生当天,我们很多社会工作者通过互联网向志愿者NGO、车友会、野外俱乐部等发布信息,呼吁大家立即奔赴灾区。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在社会工作者参与下,在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的组织下,广泛征召志愿者,每天都有上百的志愿者有组织地奔赴灾区,先后到都江堰市、彭州市、郫县、绵阳市、绵竹市、成都市青羊区等地的灾区安置点、医院、机场、救济站等进行物资搬运及分发、帮助寻亲、护理伤残等服务,组织志愿者前往灾区支援超过6000人次。在此期间,社会工作者还培训了学校的志愿者,并编写了志愿者手册、灾后相关政策咨询资料汇编等,供志愿者与灾民使用。针对志愿者在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专门设计了问卷,并作了随机抽样调查。社会工作者在此扮演的是支持的角色、资源整合的角色,支持主要是人力支持。
第二,社会工作者协助政府组织转移受灾群众。当群众遭遇地震、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房屋倒塌或者居住场所面临较大人员伤亡风险时,必须要紧急撤离受威胁群众。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政府部门承担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准确评估受灾群众紧急转移需求,确定需紧急转移的受灾对象;二是根据应急预案,制定具体的紧急转移工作方案,与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协调配合,解决紧急转移所需的人力、物力、转移工具等资源,选择最佳的安置场所和转移路线;三是针对转移安置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和难点,通过采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手段,对受灾对象开展说服教育,促其有组织转移;四是组织人员转移受灾对象,搭建临时避难所;五是在转移安置期间,对受灾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服务,建立和谐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社会工作者在此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资源整合的角色。
第三,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需求。地震后,很多灾民一无所有。社会工作者应该及时调查灾民的生活需求,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要根据灾民的动态情况,不断地调整灾民的需求调查。社会工作者在此扮演的是支持的角色、调查者的角色。第四,社会工作者协助政府妥善安排灾民基本生活。做好灾后临时安置、资源协调等事项。当人们正常的生活场所遭到破坏,生活物资遭遇较大损失,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人员应当协助政府部门,统筹安排好社会救助生活物资,解决好灾民的吃饭、穿衣、住宿、饮水、医疗等基本生活问题。社会工作人员必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物资需求;二是与政府、民间组织协调,或者开展民间募捐,筹集应急生活物资。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在震后第二天通过校内行政系统募集灾区所需的物品、资金,同时组织志愿者在校内外公开紧急募集衣物、被褥,募集的物品、资金在陆续的十几天中每天被分别送往灾区和西南财经大学绵阳校区——天府学院,在天府学院安置了800人灾民;三是编制救助方案,组织开展生活物资发放;四是组织开展医疗救助服务。五是组织志愿者帮助灾民。这次地震后,当灾区大量中小学校校舍被毁,无法正常进行教学时,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者积极倡议和争取学校成立爱心学校和安置灾民。学校领导迅速采取行动,专门腾出研究生住的宿舍和教学楼供灾区学生使用,学校还专门划出一个食堂供灾区学生就餐。从2008年5月17日开始,爱心学校共接纳了灾区学生1200多名。社会工作者在此扮演的仍然是支持的角色,但主要是物品支持、财力支持角色。
第五,社会工作者对灾区学生和群众提供心理辅导。汶川大地震受灾情况空前严重,给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心灵造成重大伤害,而且不少身在外地的川籍人员以及通过媒体获悉灾情的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对这些遭受心理创伤的人进行“心理-社会救援”就非常重要,如何发挥社会工作及有关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心理-社会救援”是灾后重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在社会工作者边慧敏教授的建议和组织下,利用心理咨询中心和职工心理健康中心20多名专业教师,以及社会工作者和部分有较好心理学知识的学生志愿者(多为研究生)专门在爱心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对灾区学生提供了心理援助、悲伤辅导、情绪安抚等服务。5月19日,随着大批灾区学生进入“爱心学校”,学校迅速对师生进行随机调查和了解情况,主要包括亲友的情况、学习情况和现阶段的主要需求等。在调查基础上,学校制定了《西南财经大学灾区爱心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方案》,包括工作心理辅导的类别、心理辅导师资配备、心理辅导活动开展计划、工作时间表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和选拔程序》、《心理辅导师资培训方案》、《爱心学校师生个人信息采访及心理协助暂行规定》、《爱心学校个体辅导知情同意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随后,学校社会工作者和心理辅导教师对“爱心学校”的学生多次进行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同时,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者还接受了香港圣公会组织的危机事故压力管理培训,以及由香港理工大学阮曾媛琪教授等人主持的、香港小童群益会协助的“如何推行以游戏为主导之儿童署期活动”的课程培训。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者接受这些培训后,都很快将这些培训内容、方法应用到对灾区学生、灾民的服务活动中。学校社会工作者和部分心理咨询教师、学生志愿者还多次专门到绵竹市体育中心灾民救济站、青羊区西郊体育场灾民救济站为灾区群众开展心理援助、压力管理、悲伤辅导、情绪安抚等服务。在这里,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资源整合的角色、服务提供的角色、个案管理的角色。
第六,社会工作者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灾害应急救助期间,原有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很多灾民在短时间内找不到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这时,社会工作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灾民情绪稳定、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具体工作包括:一是对遭遇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受灾对象开展个别帮助,帮其渡过难关;二是组织策划一些专题活动,例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引导和抚慰灾区社会情绪;三是制定一些管理措施,配合公安部门组织治安保卫人员,帮助稳定社会秩序,进行财产损失登记。在这里,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资源争取者角色、管理者的角色。
灾后重建是一个想当长的时期。在现有的灾害恢复重建工作管理体制下,可以在灾后重建领域引入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处。灾后受创的个人、家庭及小区均需长期的心理重建、生活重建和小区重建,以社会工作传统的个案、团体和小区三大工作方法切入,以增强案主的复原力为出发点,逐步协助个人及家庭重新自立,进而协助小区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之重整,是社会工作投入灾区重建工作的方向、重点和策略。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协调社区人居环境的恢复重建,参与监督管理社区重建工程建设进展,加快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能力。
社会工作者在灾后重建领域承担的社会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灾后重建的需求进行评估。灾后,政府会有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包括住房建设、生活救助以及其他方面的救助。这就需要一个对当地需求以及意愿进行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政府提供这样的服务,对受灾地区的群众安抚工作需求、需要的专家力量、社会力量、物资投入和分配等问题做初步的评估,向政府提供有效数据,增强救援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第二,社会工作者参与灾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整体部署与设计规划。这些设计规划包括社区发展的目标、社区的结构与功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等。灾后社区规划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组织、社区社会工作、社区自治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的要素。从时期上看,社区规划一般可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一般 为1~2年,中期规划一般为3~5年,5年以上为长期规划,从层次上看,社区规划又可分为 指导社区全面发展的总 体性规划,以及社区的专项发展计划。
第三,社会工作者提供多种持续性的服务,在灾区建立各种家庭、小组支持中心,针对低收入户、单亲家庭、残疾人士家庭、青少年、老年人、妇女等对象提供各种服务。政府则采取项目委托方式,以个别方案委托各社会工作机构提供服务。
第四,组织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社区人居环境重建包括居民住房、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等方面。其中,居民住房、生命线工程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辅助管理作用,而公共设施的重建则主要依靠社区自身,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学校、公园等公共设施重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方面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评估社区房屋、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的重建需求;二是组织受灾群众参与恢复重建活动,征集受灾群众意见,向地方政府提出社区重建规划建议;三是协助地方政府监督管理重建工程建设进展。
第五,组织开展社区能力建设和灾民增能活动。地震后,灾民往往有无力感,社区建设的能力也大为下降。社会工作者通过各种社区教育及其小组活动,教育灾区居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力量能够自立更生、重建家园。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潜力的,通过努力,我们的能力是可以增强。同时,通过对社区组织中的人员开展培训,可以使社区组织(NGO)能力增强,有利于他们尽快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
第六,社会工作者参与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在遭受地震灾害后,社区原有的社会秩序会遭到部分或者全部破坏,社会生活秩序恢复是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政府部门承担的工作内容有:一是协助政府重建社区社会管理组织系统,包括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居民小组(村民小组)、社区治安联防队等;二是协助政府重建社区的医疗、教学、文化娱乐、基本生活物资供给等社会服务系统,包括重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站)、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站)、社区学校等;三是组织策划专题活动,例如居民茶话会、居民团拜会、居民文艺晚会、居民卡拉OK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重建邻里关系;四是参与社会救助活动,安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第七,社会工作者参与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在遭受地震灾害后,社区的经济系统也遭到部分或者全部破坏,造成生产、经济设施损毁,大量居民失业。社区经济秩序恢复主要由社区自身解决,社会工作人员在这一领域也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的职能有:一是帮助受灾企业对外沟通,引进相关资源,恢复生产和经营活动;二是组织策划专题活动,引导民间组织投资,繁荣社区经济活动,安排居民就业;三是组织外部资源,社会工作者作为中介积极为灾民外出工作牵线搭桥。
当然,灾后重建,需要形成民政部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的领导体系。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一定要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科学、有序进行,帮忙不添乱,由民政部统一部署,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力量跟着政府先进入到灾区,配合当地政府和救援队伍做好工作,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做出评估,提出预案。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所有参与的组织在民政部的领导下共同组织一支队伍,纳入到政府灾后救援的整体大框架下,形成社会工作的合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2〕韦克难主编.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二篇:汶川地震与社会工作
三 汶川地震与社会工作
工作的起步和发展2008年汶川“5·12”地震之后,因为我有幸参与灾后重建的工作,得到英国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的邀请参加了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与灾害介入的研讨会,其间与社工前辈Lena Dominelli有过深入的交流。当她听到我们在四川灾区的工作时,觉得非常感动并称赞我们的工作富有创意。她一直坚信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社会工作,只有文化特定(culture specific)的社会工作。反观我们这三载走过的路,难道不是一种文化特定脉络下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吗?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在过去三年 里,摸索出一些在现有的局限空间里社会工作可以有所作为的经验。灾后三年,我们与灾区民众同行,总结出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步骤、所承担的功能和角 色,本文既为总结,也为更进一步的探索打好基础。
(一)扎根社区,仔细聆听
2008年四川“5·12”地震的突然降临,让社会工作专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前如何应对灾害几乎不在社工的考虑范围。作为一支专业的社工队伍,我们之所以能够进入灾区,是因着当时对口援建——广州援建映秀的时机,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在映秀的长期作战。
映秀镇,这个昔日汶川重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通往九寨沟、卧龙等旅游点的必经之地,地震前素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大门之称。全镇面积 11512平方公里,人口12万余,辖7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汉、藏、羌、回等兄弟民族交错居住。地震后,繁荣景象不再,12万多人的映秀镇 只剩下3000多人,整个映秀镇几乎家家丧亲,户户悲痛,家家户户面临着家庭的破碎和邻里的离散。对映秀更大的打击来自那些死亡者的年龄和身份:因为校舍 是倒塌破坏最迅速、最严重的建筑物,所以整个映秀镇的学龄儿童几乎全部在此地震中丧生。映秀的一所包含小学、中学编制的学校,全校473名学生中有322 人遇难,46名教师中有26人丧生,在教师宿舍中的大部分家属也都离开了人间。这对全镇人的心理重创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全镇居民面临家园被毁、生计全无 的局面。这也是我们这支社工团队进入映秀时必须面对的。面对这样的沉重局面,在本土经验发展中尚属年轻的社工,究竟能够做些什么呢?我们在问自己,当地政 府和民众也在问我们。中国社会工作在这样的情形下要为自己重新定位,无法完全依赖于国外、港台的经验,谁也无法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必须在实际的处境 中和工作中建立起自己专业的角色和定位。
记得一位社工界的老前辈曾经说过,“社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团队凭借着过去十年在云南做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经验,知道我们无论做什 么,第一步都必须走进人群中,用我们的行动告诉大家也告诉自己,社工是什么,可以做什么。只有扎根社区,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民众的状况,我们的行动才能回应 他们的需求。所以来到映秀镇后,我们首先去做的就是想尽办法了解社区,建立关系。当我们有机会拿到一份学校统计的遇难学生家庭名单时,我们就通过这份名单 主动进行家访,深入了解遇难学生的家庭背景、受灾状况、受助情况、社会交往状况等,及时掌握家长们的情绪反应和精神状态,通过家访评估和小组讨论,我们确 定了7户丧亲家庭作为广州社工站的服务对象。与此同时,我们主动走进板房学校,与幸存的老师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链接复课资源等),做一
些力 所能及的工作(统计报表等)。当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后,老师们主动上门与我们倾谈,通过仔细聆听和有效地回应,老师们得到了有力的心理支持。
我们不断走村串寨,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与当地民众逐步建立了信任关系,他们开始说:“广州社工是来帮助我们的。”与服务对象接触的初始阶 段,我们主要从拉家常开始,自然而然地进入丧亲的话题,开展心理支持。一般以2~3天的间隔作为一个访谈周期,当我们与服务对象逐步建立信任关系后,他们 一般都会主动向我们倾诉心里话,由此开启了心灵对话的窗口。
(二)理论视角的选取
要扎根社区,准备长期作战,需要一种理论的视角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当时团队内部也有许多争论,因为社会工作本身就有不同的理论视角,它们之间有 很大的差异性。在我们内部,主要有两种取向:医疗取向和社会发展取向,这其实也代表了中国大陆现今社会工作的两大阵营。灾后社区的实际状况却告诉我们,医 疗取向的社会工作行不通。
王增勇(2001b)对主流社会工作将“灾民”问题个人化和心理治疗化模式进行过深刻的批判。他在反思台湾的救灾经验时就写道:从社会工作的观 点,个人为基本单位的心理复健观点是不足的,因为灾后生活重建的问题是个人、小区、社会结构等层面交互而形成的,绝非单一个人层面的问题,因此只在个人层 次进行介入不足以解决问题。例如,许多灾民的自杀倾向是房屋贷款、生活需求与工作难寻等多重因素构成的强大经济压力所造成的,单独对灾民进行心理调适,而 不在就业市场上进行政策倡导,是无法有效解决灾民经济问题的。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价值以弱势关怀为依归,个案工作、小区工作、政策倡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主 要工作方法。在介入9·21灾后心理复健工作中,社工专业的社会关怀取向驱使社工专业在政策上放弃个案式的介入,而以结构性问题导向的小区工作为主。这并 不是说,社工专业在灾后不从事个案工作,而是社工专业意识到只从个案工作切入在政治上将导致案主问题去政治化的危险性。事实上,透过生活重建中心普及化的 设立,生活重建中心的社工员已经站在所有生活重建政策(包括“卫生署”的心理复健、自杀防治、长期照护个案管理)的基层执行位置。过度强调个人心理调适反 而造成弱势案主所面对的结构性问题被“个人化”与“去政治化”。例如,9·21地震后助人专业最常提及的灾民病症是个人所发生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 Syndromes,简称PTSD),所强调的都是个人症状,所提出的解决方法都是个人心理调适。这种个人取向的政策假设也反映在生活重建政策上,将“灾 民”依照个人生命财产损失程度,定义为全、半倒户,而忽略了因地震失去社会支持系统、工作机会的弱势族群。从进入灾区开始,我们看到的事实也印证了王增勇 的看法。我们发现,传统的个案式心理咨询的介入方法并不适合灾区,甚至可能给灾区民众带来更大的伤害。我们看到一个个的心理咨询队进入灾区,带来一沓沓的 问卷,对灾区的民众进行心理测试,让民众以为这些专家会为他们带来帮助。可是,一遍一遍问卷的填写,一个个伤心故事的述说,灾民却仅仅是案例而已,他们的 需求得不到回应,故事讲完之后专家没有了下文,灾民得不到真正的帮助。专家把灾区变成试验品后也一一离开,于是灾区传来一句经典的口号:“防灾、防火、防 心理咨询”。
我们选取了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而其中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和资产建立(assets building)的实务理论正是我们坚持采用的。当前,西方国家农村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转向是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建设。社区发展实
践非常强调资产和能力建设的方法(Kretzman & Mcknight, 1993)。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社会福利学院的研究认为,资产建立(assets building)是以“增强为本”的实务模式为基础,旨在发现及重新肯定个人能力、天赋、智慧、求生技能及志向,以及社区的共同财产和资源。西北大学资 产建立社区学院的研究也认为,与资产及能力建设相吻合的是尝试探求资源及培养社区不同的关系(Kretzman & Mcknight,1993)。而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社会发展中心的Michael Sherraden教授的资产建设研究团队也将资产建设作为低收入家庭和贫困人口的发展策略,以协助这些群体发展累积资产和积蓄的机制并树立生活的信心(Sherraden,1991;Guo et al, 2008)。斯诺认为,社区资产包括本地居民的技艺,地区居民组织的权力,公营、私营、非营利机构的资源及当地的物资和经济条件。资产建立模式的核心前设 是每个人都具有能力、潜质和天赋等,关键是要发掘并抓住这些资源,开列出社区及个人能力清单(capacity inventory)(Snow, 2001)。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背后是一种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其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认为问题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 对他们的看法。长远来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Saleebey,2004)。相反,优势视角强调社区发展应该重视 资产建立和能力建设。Saleebey明确提出,“优势视角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一次戏剧性飞跃。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 控制。”Saleebey也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发挥案主的优势方面做得还不够:“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案主、他们的 环境和他们的现状,不再只是专注于问题,而是把眼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改变的种子。其实这个公式很简单:动员案主 的力量(禀赋、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Saleebey,2004)。
优势视角的基本假设是社区和它的周围环境可能隐藏着某种内在的资源,社会工作者应该认真欣赏和发掘社区的内部资源、资产和能力。社区资源的发掘 是依赖于信任、关怀和负责任的关系的建立,所以,社会工作者要注意构筑或重塑自己与居民以及正式的居民组织之间的关系。同时,以优势和资产为本的取向可以 激发案主和社会工作者的乐观情绪、希望和动机(Saleebey,2004)。因此,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 慧、知识等);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那些为面包、工作和住房而抗争的人是具有抗逆力和资源的,即便在痛苦之中,他们也期望取得成就);我们要与案主合作,最好地服务于案主,注意到所有环境都充满资源(Saleebey,2004)。
在灾难发生后的社区里,我们深感优势视角的重要性,因为它把我们的目光从破坏、悲伤、失望、缺乏等负面的状况转向了希望。有盼望,我们就能忍 耐;有忍耐,我们就能陪伴被灾难重创的社区,有韧力地走下去。在灾区我们随处可以拍到很悲惨的画面,也可以记录下十分感人的场景,就如张和清所说:“这完 全视看问题的角度而定。”(张和清等,2008:1~9)如果我们以缺乏视角看映秀,看到的一定是天崩地裂、江河破碎、一穷二白、没有希望,而优势视角给 予我们的却是希望。我们无法忘记在震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挖地、种菜、喂猪开展生产自救的农民;更忘不了村民们不等不靠,在自家废墟上搭建简易棚屋的场景;那 些丧亲的映秀母亲,化悲痛为力量,将自己的哀思通过刺绣儿童画释放出来„„我们之所以要扮演能力促进者的角色,致力于发育更多像“映秀母亲”这样生产自救的小组,就是坚信只要看到一缕阳光而不是周遭的黑暗,大家就有可能看到太阳。我们还要善于从民众潜藏的资源和智慧中发掘力量,从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抗争精神(抗逆力)中看到重建的希望。所以,我们也坚信社工在灾难当中,不是病理化灾区的民众,对他们造成再度伤害,而是应该把希望带到灾区,致力于提升灾区民众 的能力和创造力,以优势视角和能力建设的理念介入灾后重建。
故此,我们为灾害社会工作定下了以下工作原则:①细心聆听、了解社区,然后扎根社区(板房安置区或村庄),以人(当地民众)为本,社工与“灾 民”同行,通过激发民众自身的优势——资源、能力、创造力、抗逆力、自力更生精神等,开展社会工作。②尊重地方政府和当地民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强调外来 社会工作者扮演促进者、协调者、支持者、同行者、共同成长的角色定位。③强调社会工作者必须对社会公正、灾区民众个体差异及特殊需求、政治(干群关系 等)、道德(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和经验等)等具有足够的敏感和反省力,要有长期介入的耐心。④强调弱势优先的原则,之所以定下这个原则是因为我们观察到,即便是映秀这样的“明星灾区”也会因为资源分配中忽视了差异性的存在,导致弱势群体更加边缘化的现实。
(三)超越心理咨询,创建另类心理安抚
以上对于理论视角的选择,不代表我们觉得社工专业在灾后不从事个案工作,而是应该用另类的方式,结合当地文化的特殊处境,来思考如何安抚灾区民 众的心理。跳出个人化的思考,我们必须理解造成个人困扰的社会结构原因,采取整合的介入方法。譬如在灾区,我们了解到灾民有自杀的倾向并不是单纯的心理调 适问题,还与政府的就业政策、房屋贷款、就业和生计压力等紧密相关。灾民的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解决心理问题也要解决生计问题等。基于此,我们尝试了 不同的方式,最后在陪伴丧亲妇女的过程中,我们发育了“映秀母亲”刺绣小组,创造性地把哀伤辅导、心理支持、组织发育、生计建设等社会工作方法融为一体,从优势视角和能力建设的理念出发,来促进妇女主体性及能力的提升。因此,“映秀母亲”项目既是心理支持项目,也是生计支持项目。
在“映秀母亲”刺绣小组发育之前,一进灾区,我们不得不回应灾区民众和学校师生的丧亲和情绪创伤。但选取什么样的方法介入,我们也有很大的争 议。在四川,我们就看到
主流社工把“灾民”问题化和医疗化所造成的伤害,前车之鉴,让我们十分小心谨慎,不敢以“专家”自居。挨家挨户实地调研之后,我们 采取了独创性的社区心理支持的方法:为了防止社工将百姓丧亲的负面情绪个人化或心理学化,我们在个案工作中放弃了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的模式,倡导社区心理 陪伴和支持——从社区层面疏导个人情绪,关注社区支持网络的重建。
从个体情绪支持方面而言,我们摆脱了传统个案工作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接触(或评估)需要心理支持的社区民众和幸存师生。与我们亲密接触的丧亲家庭和幸存师生主要来自政府转介、社工外展(通过社区访问建立专业关系)和服务对象主动求助(具体方法见附录一)。我们相信丧亲者的情绪问题不只是个人心理问题,还与社会关系缺失息息相关。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人在震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惊恐和焦 虑情绪,他们无法静心。有的人晚上无法安然入睡,总觉得又要地震;有的人觉得身体不适,经常手发抖,去医院检查并未发现问题;有的人震后开始喝酒,他们觉 得酒后才会舒服一些;有的人每次发生余震都惊恐万状,随时感到地震了;等等。这些负面的心理反应,在映秀普遍存在。我们认为,大多数劫后余生的映秀人都应 该掌握一些互动放松的方法,于是,在个案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运用小组工作(团体)的方式促使丧亲者放松心情。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放松性的团康活动,让 小组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放松。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小组成员在团康活动中相互认识,重建社区层面的互助关系。
(四)资源链接,捍卫社会公正
社会发展的理论取向也让我们看到宏观的结构性问题:地震让所有人的生计归零,但从灾后重建的那一刻起,社会不平等也开始在灾区出现。作为一个捍 卫公平正义的专业,脚跟要在灾区站稳,我们必须让政府和民众看到我们专业背后的价值和理念。当我们在灾区看到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时,如果我们无法影响权力 的运作和改变制度,则必须运用其他的策略为弱势群体扮演资源链接者的角色。Zakours(1996)就极力倡导社工救灾应该开发资源和关怀弱势群体。我 们依凭弱势优先的朴素理念尽量将外部可用的资源链接过来,积极回应被生计困扰的民众。
当我们挨家挨户走访社区民众时,我们发现,尽管映秀镇人口按照不同方案基本得到安置,但被安置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当政府单纯按照财产损失程度或 一些整齐划一的标准来定义什么叫受灾群众、他们该享受何种援助标准时,往往会忽视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一些弱势村、弱势族群或弱势者的特殊需求被忽视了,这 样的援助本身反而制造出新的社会不公平。在映秀的两个月里,我们见证了无论是谁,震前财富的多寡,一场地震毫无分别地摧毁了一切,所有人几乎无一幸免地变 得一穷二白。但从抗震救灾中的物资分配,到板房重建中的劳动机会,再到生活安置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平等现象。例如,有的村的村民很快住进了新建的板房,而有的村的村民却依然栖居在临时帐篷里;有人在重建的第一时间就变成了承包老板,获利匪浅,而许多村民还没有分到板房,一直在救灾帐篷和自建棚屋里煎 熬„„这些不平等现象已经影响到国家前期抗震救灾的成效和认授性。各级政府及援建方应该更多地关注受灾最重的边缘人群的需要,尤其是在资源和机会的分配方 面,应多向底层民众倾斜,以调整震前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状况。
我们从第一次赴川至今,始终扮演着资源链接者的角色,致力于将最宝贵的资源链接到最需要的人群中,以维护社会公平(详见附录一)。我们也试图参 与板房区社区服务工作,开展灾后重建的调研工作,希望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但能力促进者、社区心理支持者、社会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定位是社工必须坚守 的,因为这与我们所秉持的理念和原则是一致的。
(五)生计重建与社区永续发展
物资的捐助只能解决民众当下的急需,心理的安抚并不能解决民众长远的问题。特别是我们意识到中国人心理的安稳跟有一个永久的“家”和“生计”密切相关,故在心理陪伴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与民众一起计划和打造他们未来的生活,重塑丧亲家庭重建家园的信心。2008年8月初,映秀镇大部分民众都搬进了板房,震后的动荡生活开始回复平静,但丧亲家庭面对生活的巨变本能地对未来生活感到迷茫和无所适 从。我们主动引导他们设想自己3~5年后的生活景象,促使他们思考未来的新生活。有的丧亲家庭希望继续从事震前的工作,有的家庭希望尝试新的可能性。震后 50多天,我们利用当地妇女的特长,发育出一个“映秀母亲”刺绣小组,小组主要成员都是丧亲妇女。小组的成立让她们既可以常常有机会聚在一起做刺绣、谈心 里话、在心理上相互支持,又能在做刺绣的过程中转移注意力,把心思放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还可以通过刺绣寄托她们对亲人的思念,释放她们的哀伤。而我们社 工,既可以扮演能力促进者的角色,把妇女们组织起来,发挥她们刺绣的优势,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又能够发挥资源链接者的作用,帮她们到外面寻找潜在的销 售市场。这样,刺绣不但能成为一个团体疗伤行动,还可以发展成为生计项目。
灾区的工作让我们团队得到很大的成长,我们开始懂得如何在一个项目中渗入多重意义。“映秀母亲”的项目蕴涵了多重的意义,除了以上所言的具有心 理支持和治疗的效果外,我们还希望通过发育妇女刺绣小组来凝聚集体的力量,让妇女们形成一个合作的组织,一起面对未来的生计和推动社区的发展。另外,我们 也希望通过刺绣小组来保护当地羌族文化。从组织发育、发动生产、收购,到广州慈善义卖会,再到最后的合作经济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培力和合作意识的提 升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经过不断磨合,妇女小组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三篇:汶川地震与民族精神
汶川地震与民族精神
2008年5月21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三天,烟台大学数千学子聚集在东门外海边,点燃手中蜡烛,高呼“四川雄起,中国加油”沉痛悼念本次在汶川大地震罹难的同胞,并为灾区人民祈福。现场气氛令人动容。灾难来临,考验了中国人民,洗礼了一个民族。从当代中国青年学子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是一个民族表现于民族文化中卓越的伟大的精神,是民族文化中较抽象较深层的部分,是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天灾人祸、饱受内忧外患,而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不倒,靠的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民族危亡时刻,总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总能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儿女,总能众志成城,克服难关。5.12汶川地震震动了半个亚洲,震撼了整个世界。几千年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又一次面对自然的残酷考验。地震发生后,中央政府与社会各界立即展开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总理几个小时内飞赴灾区第一线,指挥救援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出动11万人的救援部队。政府的高效率以及信息的透明化,特别是国务院设立全国哀悼日,国旗首次为平民而降。令人倍感欣慰。全国各族人民第一时间采取各种形式支援灾区,哀悼罹难者。所涌现出的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让人感动。大灾有大爱,我们与四川同胞同在。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献血。有的地方因为献血者排起长队人数过多而造成交通堵塞;有街头乞丐把自己一天所乞讨的钱捐了出来;因灾区阴雨连绵,空气能见度低,伞兵为抢时间奔赴第一线,写好遗书后冒险跳伞…… 等等事迹无不震撼着每一个人,更加坚定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共度难关的决心。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本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所体现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让世界肃然起敬,正如俄新社文章所写的那样,中华民族是永远不会被打垮的!危难关头,中华民族凝聚力起到了维系人心与感召人心的重要作用。此时此刻,全中华民族都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不分信仰,不分政见,只有一个信念: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地震消息传到台湾,对岸的同胞立刻行动起来,捐款捐物,并立即派遣搜救队与医疗队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表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平时浮躁不安的社会在地震发生后变得异常沉静,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中国青年好像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知道去分担灾区人民痛苦与承担社会责任,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同时,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不要等到大难来临时才想到紧紧拥抱、相互取暖。正如某社论所言:只有平时爱了,平时尊重和珍惜生命了,平时关爱彼此了,平时远离了那许多贪婪、仇恨、嫉妒、内耗、争斗、尔虞我诈和疯狂的争名夺利了,灾难和伤害才会大大减少。想象一下北川中学等建筑的豆腐渣工程,何等的令人寒心。在日本,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都是最抗震、最坚固的,一般都是震后避难的地方所在,而我们?总之,希望我们经过这次地震的洗礼,弘扬民族精神,接受灾难教训,让中华民族雄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篇:自闭症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自闭症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以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为例
【内容摘要】2007年12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World Autism Day),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人士的关注。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简称研究会)为响应这一节日,联合两岸四地自闭症专业机构的工作者举办了“第三届关爱自闭症周”。社区倡导活动是“第三届关爱自闭症周”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使自闭症人士得到普遍的关爱和接纳,从而在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本文介绍了社区倡导活动的具体方法及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的为自闭症人士服务。
【关键词】社区倡导;社会工作;自闭症
一、前言
(一)研究的意义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其患者无法与其他人或外界事物建立正常关系。1943年,美国JohnsHpkins大学精神科医师Kanner博士提出了“孤独症”这一术语。由于孤独症(亦自闭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从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它的病因、发病率和治疗方法。2007年12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World Autism Day),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相关研究与诊断和对自闭症人士的关注。据国际统计比例,自闭症发病率约为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五至十五。据此推算,我国至少有70万以上的自闭症患者。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自闭症患者的存在,对家庭是一种灾难,对社会是一种负担。如何提高公众对自闭症人士的了解与关注,倡导社会的包容与接纳,进而推动国内自闭症人士康复服务的发展,促进自闭症人士各项能力的提高,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一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逐步引起国内的关注,并首先进入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各界的议事日程,当地一些自闭症人士的家长自发的组织起来,建立互助关系。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就是这样一个非盈利的民间组织,它以”全心全意为自闭症人士服务“为宗旨,提供康复训练、社区服务、家长服务、学术服务等,经过几年努力,机构在不断发展壮大且日益规范化,为自己也为别人铺就了一条通往自闭症治疗的成功之路。
自闭症在世界范围内,从开始重视到深入研究,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儿童心理学家艾米·克林和中国的一些研究,大都是从自闭症的成因、特征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入手。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注重研究如何通过社区服务来改变自闭症人士及其家人的状况,但是极少有人提到通过专业社工来开展相关服务。
笔者通过在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的实习,深切体会到:全国自闭症患者总数不能算多,鉴于自闭症对患者的终身影响,从而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困难显然是不利于和谐社会创建的。为有效地帮助自闭症患者回归社会,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中,社区倡导活动运用了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收效明显。为此,笔者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开展的社区倡导活动作初步介绍与探讨,以抛砖引玉,为自闭症患者的康复作一些努力。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社区倡导活动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涉及社会工作者、自闭症家庭和社区人群,本文即以这一过程与涉及的三种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进行研究。
二、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开展社区倡导活动状况
(一)自闭症简介: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广泛性发育障碍,其脑部功能出现异常。患儿在三岁之前即会出现典型的症状表现,本质性的人际交往困难,使他们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与其他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病因:可谓众说纷纭,世界范围内尚无确切结果,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与孕妇产期或者后天教育(环境)有关,但也有调查研究表明,与遗传因素有关。
特征:自闭症患者的主要特征在他们与他人或外界事物的异常关系上,主要表现为:
1、严重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2、严重缺乏与人际交流及交往能力;
3、在行为举止及活动上表现出狭窄重复及刻板的特征;
4、三岁之前已在社会交往、语言发育及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等方面有迟缓或异常表现。
发病率:根据国际统计比例,自闭症的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五至十五。它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受民族、人种及社会背景的影响。据此推算,在中国至少应有50万自闭症患者。虽然一致认为发病率不受种族、国度和气候等影响,但世界各地调查研究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一般在2-13/100001。根据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于2005年10至12月统计结果,在回收的问卷中有149人诊断为自闭症患者,18岁以下147人,19岁以上占2人(估计大龄未完全统计)其中男性147人(88.6%),女性19人(11.4%)。
自闭症它是一个伴着终身的疾病,但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其各方面状况。如果从小没有得到适当的训练,将来给家庭给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负担。我们来看以下两个案例:
1、黄XX,男,13岁,从小因为发现与别的孩子不正常,被丢在乡下寄养,10岁以前没有接受过专业康复训练。当时完全不能自理,语言发展迟缓,只会说简单的“爸爸、妈妈”吃喝拉撒全靠家人或者保姆侍候。10岁多被送到深圳市罗湖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开始接受训练,至今处于半自理状态,比如上厕所要照顾者语言提示。
2、叶XX,男,13岁,从2岁左右开始接受训练,曾上过幼儿园和普通小学,目前在深圳市罗湖区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继续接受训练。他能清晰的模仿语音,并能通过语言来表达需求,自理各方面比较好,甚至能够自己煮面吃。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看出,接受早期训练和晚期训练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等各方面逐步定型,很难再进行行为训练。所以,我们要及时诊断病情,趁早治疗。一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人,长大成人以后,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是可想而知的。
(二)社区倡导活动介绍
自闭症的社区倡导活动,它是通过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提倡和发扬社会博爱精神,去接纳和帮助自闭症人士及其家庭,使得他们的权利得以认可和实现。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自2001年创建以来,开办家长学校38次、亲子联谊活动30次、筹资活动18次、社区教育14次、社区康乐4次、志愿者培训1次。这些社区倡导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自闭症,让更多的人群来关注和接纳,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建立了一支乐于奉献的义工队伍,包括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志愿者,他们长期以来一直为自闭症人士提供免费服务。
1、社区宣传
宣传目的:活动旨在更广泛地向社会宣传和普及自闭症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自闭症人士的了解与关注,倡导社会的包容与接纳。
宣传方式:(1)发放传单,一般在举行研讨会或者外出举行活动时,我们都会派发传单,而且是有针对性的,这样效果比较明显;(2)在公共场合播放自闭症宣传短片,比如深圳市欢乐谷,是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而且通过这样生动的画面来宣传,有事半功倍的作用;(3)义工培训,因为只针对义工,所以面比较狭窄,但这又是必须的,只有让义工了解自闭症,他们才会更好的投入服务;(4)义演宣传,比如由福星沃尔玛(深圳)赞助商提供场地和其它设施,自闭症研究会摆出宣传栏,联合义工举办文艺演出,吸引观众前来了解自闭症;(5)社区联欢,通过各方协调,利用社区公共设施,举行展能、文艺演出等不同形式的联欢活动来达到宣传的效果;(6)新闻媒体报道,在举行一些重要活动时,机构必定会邀请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比如深圳都市频道的《第一现场》,就与之建立了长期关系;(7)网络宣传,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研究会也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并且开通论坛,扩大宣传面。(8)关顾庇护接力行,2006年10月15日,由自闭症人士及其家长、专业人士及社会人士共同组成的队伍,从北大医院出发,莲花山公园,自闭症人士在漫长的康复生涯里需要家长、专业人士及社会人士的关怀照顾,一代又一代的关顾者在康复的长征路上艰难跋涉,大家手挽手、肩并肩接力而行,邀请众人加入关顾者的行列,庇护自闭症人士一路前行迈向共融。
接力行剪影
接力行至《莲花山》公园顶合影
2、亲子活动
几年来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策划组织了约30次亲子活动,活动地点包括《莲花山》公园、《青青世界》、《仙湖》等娱乐休闲场所,把爱的足迹带到了深圳的每个角落。亲子活动,在促进孩子与家长互动互爱的同时,它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社会对自闭症孩子的关爱和帮助。
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4月12日,由深圳市星展银行提供赞助购买门票,并派出大约10个志愿者协助。自闭症人士及其家长在研究会社工的组织下有序地进入《青青世界》,大家津津有味地观赏了环保表演之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动小朋友和家长们玩亲子游戏,引来不少普通学校的同学和老师驻足观看。
3、请求支援
在日常工作和外出活动中,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都很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向社区里的个人、企业和组织请求支援,以促进自闭症服务事业的顺利发展。社会支援社会支援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支持。其中,物质方面包括现金、教具、办公用品、设备设施、师资培训和其他服务等方面的捐赠;精神方面主要指社区人士的慰问和鼓励。
具体的支援方式如下:
(1)社区义卖,这也是自闭症研究会筹资的一个途径,它的目的在于宣扬邻舍守望相助的精神宣扬资源再利用的环保精神以旧物循环带动爱心的传扬。社区义卖是通过旧物回收和现场义卖这两个环节来进行的,两者缺一不可。首先通过社区宣传,让人们了解自闭症,然后想着如何去帮助他们。
(2)爱心义诊活动,由于自闭症人士存在刻板行为及人际交往障碍,看病、吃药、打针对于自闭症孩子及其家人来说无异于进行一场大战,与孩子要斗智斗勇,与医生、护士要辩解说情,妈妈甚至不希望孩子长大“我不敢想当我白发苍苍时带他看医生时怎么办„„”。看病、吃药、打针对于自闭症孩子及其家人来说如临大敌,因“难看病”而“看病难”,我们倡导“白衣天使”以耐心和爱心与“麻烦天使”共谱人间爱的乐章。
(3)社会募捐,其中包括资金支援和物品捐赠。比如,在2007年9月12日下午,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管理层人员为研究会的老师送上酒店自制的月饼,给孩子们送漂亮的书包、文具等物品。在研究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高层员工参观了研究会的教室、活动室、休息室、午餐室等,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
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管理层送给孩子书包文具2
(4)免费培训,是为了提高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其它能力,一些专家和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免费培训。比如深圳诺恒管理咨询公司免费为研究会进行ISO培训等等。
以上所获取的各种形式的援助,都是首先通过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社区宣传,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闭症以及自闭症家庭所存在的困难,然后促发更多的人士和企业响应社会呼吁,最终投入到关爱活动中。在整合社会资源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社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义工团队建设
目前,深圳的义工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并且逐渐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比如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深圳市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和深圳大学义工联合会等义工组织,他们已经多年服务于深圳的各个领域。志愿者分别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个人,他们以奉献的精神为有需求的对象提供无偿服务,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通过志愿报名等各种途径招了一批义工,并与其它各种义工联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做到有求必应。
社工与义工是是时代的产物,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情况是义工在专职社工的组织下有序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在社区倡导活动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从义工角度来看,其一,属地义工对当地环境和资源熟悉;其二,义工提供无偿服务,节省了相关支出;其三,呈现出了社会是充满关爱的,感染更多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社工的角度来看,其一,零散的义工需要一个组织者和协调者;其二,社工有自己的专业方法和技巧;社工是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逐渐得到认可。
(三)社区倡导活动的效果
1、社会效果
通过多年来的社区倡导活动,提高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自闭症的认识和接纳,并乐于伸出援助之手。于是,自闭症孩子所走的道路也宽敞了许多。这充分说明了研究会近年来的付出是有成效的,也值得发扬光大。
(1)针对长期以来所开展的社区倡导活动,做了一份满意度调查表如下:
社区服务
服务内容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满意率
关爱自闭症周活动 31% 40% 8% 0% 0% 71%
展能艺术节
26% 40% 8% 0% 0% 66%
展能运动会
28% 37% 8% 0% 0% 65%
关爱健康活动
28% 37% 6% 0% 0% 65%
关爱义卖活动
24% 28% 11% 0% 0% 62%
助学金支援
31% 22% 15% 4% 0% 53%
社区宣传活动
24% 31% 13% 2% 0% 55%
社区文艺活动
26% 31% 13% 2% 0% 57%
社区教育活动
24% 31% 11% 4% 0% 55%
社区实践活动
24% 31% 8% 6% 0% 55%
工作人员的服务评价
服务内容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满意率
礼仪态度 37% 42% 4% 0% 0% 79%
办事效率
37% 33% 11% 0% 0% 70%
热线咨询电话的畅通
31% 35% 4% 0% 0% 66%
从上表可看到,服务使用者对于一系列活动大都持“满意”这一态度,这就表明了工作人员在实施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还未尽如人意,有很多地方要去改善和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满意率都超过了50%,最高则达到79%。
(2)师资培训,计划于2008年7月份,塔基特(基金会)为自闭症研究会提供了25个名额的全国性师资培训,出资2.5万美元。这就为研究会的师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困难。
(3)爱心义诊,2006年10月18日,为了帮助自闭症人士解决保健医疗的困难,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为自闭症孩子做了义务体检。2007年12月中旬,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康复中心的自闭症孩子和工作人员共计约30人在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也享受了免费体检。
图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正在为自闭孩子做体检
(4)义工团队,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在历年来的活动中,多次得到了深圳大学义工联、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义工联、罗湖区义工联和龙岗区义工联等组织的大力协助。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属地原则,比如2007年12月,于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第二届关顾自闭症周”,就得到了罗湖区义工联的大力支援。同时,研究会还建设了自己的相对长期而稳定的义工队伍,以便在各种社区活动中得到更便利的帮助。除此之外,研究会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志愿者力量,那就是与其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赞助商,比如英特尔公司和三星公司的志愿者,他们各类活动中,不仅提供了物质帮助,还给予了人力支持。
手语“感恩的心”传递出深圳大学义工联对孩子的关爱
2、其他的成果
(1)实物捐赠,通过一些列社区倡导活动后,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伸出了援助之手,为自闭症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比如以下就是2006年其中一个物品捐赠清单:
序号
物品名称
数量
捐赠单位及个人
淘气堡设施
1套
深圳市罗湖区政府
空调
1台
广东IN8 消毒灯
2盏
IN1 监控摄像头
刘女士
风扇
刘先生
(2)现金捐赠,虽然比较难筹资,但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比如从2007年11月份开始,罗湖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邝XX等4位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每月获得1000元的学费补贴,这给本来家庭经济困难的他们带来了欣慰。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
之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自闭症儿童叶XX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深圳某公园门口,却被检票员拦住了,理由是孩子不正常。经过一番调解才得以进入。当他们来到了儿童娱乐场所,其他的家长和孩子都用异样的眼光望过来,并很快地把自己孩子都带走了,整个娱乐场所就剩下他们母子二人。妈妈却这样安慰自己的孩子:看,整个娱乐场所都是咱们的的了,尽情玩吧!
许多公共场所是谢绝自闭症孩子的,这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为何都是社会人,享受的社会文明成果却不同呢。所以我们倡导用真爱去感染社会,让社会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绿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工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去帮助弱势群体排除障碍,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在这些活动中,也体现了社工的理念和价值。
(二)社会工作者问题
1、没有把社工的理念和价值观充分运用和宣传。告诉社会的人们,我们要以热情、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处世,包容和接纳有残障的人群。社工的价值体系包括对个人的尊重、每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社会有责任促成自我实现等等。一个自闭症儿童落在这家庭里,并不是他们的过错,只是上苍把这个“幸运星”降落他们家,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通过这些理念和价值观的宣传,促使博爱思想的蔓延,共同构建21世纪和谐社会。
2、社工专职人员不足。因为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不是直接创造利润,所以资金有限,这就影响了正常招聘专职社工人员,而社工专职机构派来的社工也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专职人员的缺乏。
3、实践经验不足。社工在中国大陆起步不久,虽然深圳已经走在前端,但是实践经验仍不足。这体现在社工服务领域的界定和具体的工作实务上,比如哪些部门、机构和社区组织需要社工,哪些工作方法最适合本地实务工作。在大量借鉴国外和港澳台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社区人们的的需要来提供各种相应服务。经验来自实践,而经验也是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经验总结,社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会日益提高的。
4、与社工督导沟通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因为督导是从香港聘请的,社工与督导的联系都是在层面上用电话联系,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督导。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在当地聘请义务督导,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和指导。与督导的沟通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且要定期进行,突发情况例外。
5、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工大都是来自外地,对当地社区资源不熟悉,没有进行充分利用,这也影响了资源整合的进程。在宣传活动中,同时可以进行资源的调查和统计,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
6、人员协调与合作问题。在每次活动中,要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严守岗位,同时又保持其灵活性,以做好配合工作。比如在2007年12月份的关顾周活动中,义工队伍比较零乱,不明确何时该干何事,造成了分配任务时一拥而上,没任务时拥挤一堆堵塞交通,这就造成了紊乱。
(三)资金问题
资金来源不稳定,政府拨款和社会筹款有限。没有经济做基础,许多事情很难办到,而资金的来源却成了大问题。自闭症研究会作为一个民间非营利性组织,资金问题也就成了它不可避免的问题了。在工作当中应该开拓一些渠道,为自闭症孩子们筹集更多资金。一是争取政府部门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在宣传的基础上,向更广的社会层面伸出求援之手。
(四)宣传力度
1、宣传的广度。在各种社区宣传活动中,面对的人群还是比较狭窄的,主要集中在公园、大商场和娱乐场。
2、宣传的深度。目前,很多人对自闭症还是一知半解的,人们只有真正理解了自闭症,并同情其遭遇,才更乐于伸出援助之手,也就是接纳和帮助这些人群了。
(五)义工团队
研究会的社区倡导活动都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协助完成,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质素直接影响研究会的服务质量。研究会拥有强大的志愿者资源,但是志愿者资源比较分散,较难召集和聚合,没有形成长期的牢靠的义工关系,从事一段时间服务后较容易流失。研究会一直以来缺乏对志愿者网络资源的规范管理,志愿者队伍或个人不断变换,直接影响了各项服务的进行和质量。
1、义工联存在义工队伍较分散,义工成员经常变动和难以管理。
2、义工自身工作也非常繁忙,与研究会的时间较难配合。
3、大学义工联的机制要求义工联干事每年换届,导致与研究会合作的人员不断变动。
4、对义工的服务情况统计工作并没有规范的进行,每次活动只是进行义工签到,对他们的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登记。
5、研究会的义工没有建立个人的档案,义工资料不完整,去留情况不清晰。
6、缺乏有计划的义工培训活动。
7、缺乏义工间的交流活动和激励机制。
四、对策和建议
社区倡导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方面要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则要根据需求方的意向来展开活动。以下是研究会的一个需求调查:
社区服务
服务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一般
不需要
非常不需要
关爱自闭症周活动
49% 42% 7% 2% 0%
展能艺术节
26% 53% 18% 3% 0%
展能运动会
31% 51% 17% 2% 0%
关爱健康活动
33% 51% 12% 2% 0%
关爱义卖活动
22% 57% 17% 2% 0%
助学金支援
59% 33% 5% 2% 0%
社区宣传活动
34% 48% 17% 0% 0% 社区文艺活动
31% 51% 14% 0% 0%
社区教育活动
34% 48% 17% 0% 0%
社区实践活动
33% 48% 17% 0% 0%
社工支援服务
38% 46% 15% 0% 0%
社区康乐服务
25% 57% 15% 2% 0%
从调查结果看,非常需要的排在前三位的是助学金支援、关爱自闭症周活动和社工支援服务,而占不需要的最高的是展能艺术节。这些调查数据都是研究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项目。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也有各方面需求,比如接受教育、社会交往、职业培训和价值实现等方面。我们除了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变孩子们的状况,更需要社工去呼吁、倡导社会,给予他们社会交往的支持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政策的制定和宣传
1、政府的作用。
通过呼吁有关部门制定关于特殊儿童的政策,保护他们的各方面正当权益,并且赋予他们权利。比如保证特殊儿童共享社会公共设施(包括公园娱乐场)的权利。这就在政策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由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和康复训练导师服务,这就为其解决了基本问题。社会上有了这样的孩子,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大家共同来面对,所以政府也有责任去提供各种形式的福利。
2、扩大宣传力度,我们必须从深度和广度来进行。在宣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人力物力,把爱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投入到关爱活动中。在宣传过程中关于自闭症和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状况要做深入的宣传,比如涉及到自闭症孩子的未来。
(二)加强社工的介入
1、社工组织结构
从目前状况看,社区服务仍属于初级阶段,虽然有了一定数量的社工,但是运行上没有实现规范化和结构化。社工督导应该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从多方位来考虑和指导,并且经常性地亲临督察。而社工处于中枢,在接受督导指引的同时,带领志愿者队伍从事具体的社区倡导活动。义工作为具体的实施者,在工作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三者形成有效的沟通,才能结合实际,为自闭症孩子及其家长提供实质性的社区服务。
社工组织机构图
2、新增社区倡导活动
随着研究会的发展和社工服务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增的社工项目也将会启动,从而为自闭症家庭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服务。这些新项目包括随班就读志愿服务、家长社区互助小组、家长心里辅导及治疗、家庭婚姻支援服务、个案管理和家居周末照顾。
(1)随班就读志愿服务,就是由社工与普通学校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在义工(或者保姆)的陪同下,把能力比较好的自闭症孩子送入到主流学校中学习。同时,在这过程中所需花费由社工提前筹资,可以向个人、企业或者社会募捐。
(2)家长社区互助小组,它遵循属地和就近原则,通过社工把同一社区内的自闭症家庭号召和组织起来,连同义工,开展各种宣传和经验交流活动。家长作为主体,从互助小组的成立到行动上的互助,都应该充分发挥个人潜力,起着主人公的作用。社工在这过程中除了督导,更重要的是为互助小组争取社区资源,比如场地、资金和相关专家。(3)家长心理辅导及治疗,社工并非心理咨询师,不能够提供直接的专业的心理服务,可以通过联系心理咨询(治疗)师,为自闭症人士及其家长提供免费服务。
(4)家庭婚姻支援服务,这是一个比较客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出现这样特殊的孩子,也会给婚姻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需要社工去从多方面进行调节,比如开展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其排忧解难。
(5)个案支援,也就是个案管理。我们通过调查,确定重点对象,并建立个案管理库。一方面跟踪调查案主需求,另一方面则争取社区资源,最终实现需求与资源的链接。
(6)周末家居照顾,据访谈了解,这个非常必要。自闭症儿童在心理、生理上存在缺陷,他们时刻都离不开照顾者(父母或者保姆),否则后果很严重。这时,社工可以展开宣传活动,招募附近义工,在周末的时候替家长或者保姆照顾这些孩子,让家长或者保姆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同时以缓解心理压力。
(三)加大对自闭症研究会的组织领导
1、继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早日达到ISO90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也就是说,在日常办公中,做到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以及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以人为本,不断激励员工在积极配合组织的工作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
3、为员工搭建施展自己的舞台,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社工在深圳乃至全国范围内异军突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一股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也给社会带来了福音。而属于弱势群体的自闭症人群,在经历了许多风雨之后,也逐步得到国内外政府、社会的深切关注。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通过组织社会工作者开展的社区倡导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下自己的业绩。实践说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区倡导工作,必定对自闭症患者的康复取得更好的效果。
原文链接:http://sheg.banzhu.net/article/sheg-10-242346.html
第五篇:地震慰问信-汶川地震慰问信
地震慰问信-汶川地震慰问信(精选多
篇)
第一篇:四川汶川地震慰问信
四川地震灾区校友及四川籍校友们:
昨日,惊闻四川汶川地区出现了重大的地震灾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房屋被毁,通讯中断,给饮水饮食、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校友及家人们现在所面临的灾难,我们深表同情和慰问!
亲爱的校友们!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在这样一个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请你们坚强意志,心怀希望,请相信,只要我们众
志成城,同舟共济,与灾区人民心连心,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郑州大学校友会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三日
第二篇:四川汶川地震慰问信
四川地震灾区校友及四川籍校友们:
昨日,惊闻四川汶川地区出现了重大的地震灾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房屋被毁,通讯中断,给饮水饮食、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校友及家人们现在所面临的灾难,我们深表同情和慰问!
亲爱的校友们!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在这样一个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请你们坚强意志,心怀希望,请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与灾区人民心连心,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郑州大学校友会二〇一四年五月
十三日
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汶川地震专题
汶川地震专题:地 震 无 情 人 有 情
1.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为总指挥,李克强、回良玉为副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中心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说明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抗震救灾已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给我们什么启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自强不息、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鼓舞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和提高应急能力。
面对灾害,公民应积极从容应对。
3.“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友好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援。
4.请说出在汶川在地震中震撼你心灵的两个场面。
消防战士荆利杰,跪地大哭“再救一个”。
人民老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学生。
三岁郎铮满头流血面带笑容行军礼。
九岁林浩地震时救出两同学。
一位母亲在房屋垮塌的一刻,奋力为8个月大的女儿撑出一片小小的空间,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把生命留给了女儿,诠释了伟大的母爱。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华人华侨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
5.四川抗震救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请写一句鼓励灾区人民共度难关的话。
坚定信念,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别难过,我们一起手拉手,心连心,一定会帮助你们重建家园!-1-
6.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如果身处灾区,要勇敢加入到抗灾自救的行列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不在灾区,可以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
区捐款捐物。
7.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多如无私奉献的王红英、蒋小娟,舍小家为大家的蒋敏??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向她们学习?她们的感人事迹对我们参加公益活动有何启示?
学习她热心公益的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习她奉献的精神,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学习她感恩的精神,主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面对所承担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我们应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