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标语
我国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标语
河北: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 江苏:创新、创业、创优
南京: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重庆:重山重水重情重义 无锡:尚德务实、和谐奋进
常州: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 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宁波:诚信、务实、开放、创新 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济南:诚信、创新、和谐
广东: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汕头:海纳百川,负重图强
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石狮:团结、自强、务实、奉献 泉州:求是、团结、务实、创新 XX区:活力、人文、和谐 长沙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大连:创造、创业、创世 抚顺: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成都: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XX市:同舟共济,激流勇进 三亚:极力争取
唐山:感恩、博爱、开放、超越 郑州:博大开放创新和谐 苏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南昌:大气、开放、诚信、图强
荆州:筚路蓝缕、和衷共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 抚顺: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太原:兼容和谐诚信卓越
呼和浩特:(前两名)(1)骏马精神草原气质(2)呼和风细雨养浩然之气建特色青城
广州:务实求真宽容开放创新
昆明: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长春:拟“兴于闯长于信敏于思立于善”
徐州:承两汉雄风,集南北大成;展英雄气概,铸徐州辉煌(一等奖)。常州:勤学习重诚信敢拼博勇创业
温州:自强不息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1993年);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1998年);敢为人先民本和谐(20xx年)。九江: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 新乡:厚善崇文敬业图强 太仓:书承七录船系五洲毓秀钟灵人争上游 海门:海纳百川强毅力行 慈溪:慈惠三北溪通四海 昆山:开放融合创新卓越
张家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安阳:文明和谐创新超越 抚顺: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鹤岗:创业发展包容和谐竞争图强捷径敢超 襄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金阊:精致卓越和合昌明
井冈山: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延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大庆: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第二篇:城市精神标语
精 神 标 语
1,钟灵昌南,毓秀南北,风迎八方,海纳百川。
随着源远流长的瓷历史和现代瓷艺的不断碰撞与融合,景德镇不断吸引南北之精英,包容南北之文化,使整个城市建设在以瓷为魂的灵动中,彰显出不失南方之温婉,兼有北方之豪爽的包容、创新、却不失根本的开放特质。
2,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所有能力都必须排在态度之后”。在态度这一内在力量的驱动下,我们常常会激发自身的无限潜能,而这种潜能如果被正确地用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结果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构想。古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景德人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工作生活中,一直秉承着老一辈做瓷人传承下来的质朴信条,以不变应万变,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3,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所谓“求真”,就是“求是”,就是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行、去实践。
同时,荀子有云:“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是一个社会有序发展的根本,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景德镇作为一个有着千年中华文化积淀的城市,深刻了解要发展,必诚信、求真、务实的深远意义。
新村街道
2012年6月5日
第三篇: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
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
佛教与企业文化的共通点
佛教博大精深,特别是隋唐时期西风东渐以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对佛教本身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既没有中国传统道教的出世观(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道教不是宗教派别,但道教的哲学观还是自成体系的),也没有基督教教、伊斯兰教的原罪说。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几千来生生不息,被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庶人所接受。
但佛教与企业文化有什么关系呢,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好什么是佛教,什么是企业文化。
从上述不难看出,佛教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种讲求以人为本的宗教派别。我们一般认为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力量,而佛认为其本身只是人类的一员,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於人的努力与才智。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因此佛教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用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强有力的规则体系”,这种体系类似于哲学的定义,因此也有人在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上争论不休。
对于企业文化,国内外学者就不同的视角给企业文化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总的说来,国外的学者更多的是从观念形态上着眼,以企业的价值观体系为基础,同时与管理哲学、管理行为相联系。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Terence E.Deal(特伦斯)和Allan A.Kennedy(阿伦)在《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一书中给企业文化的定义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通过对于佛教和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到佛教与企业文化的许多共通点。
佛教精神对于企业文化的借鉴意义
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这种处世态度对于在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有着许多积极意义。以下即是就佛教精神对于企业文化的积极意义所作的阐述:
1、经世济众
为自己和别人解脱痛苦,是佛教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佛教的自力拯救不能理解为只追求自我个人的解脱,佛经说:“惟行菩萨行者得成佛,其修独觉禅者永不得成佛”。佛理说佛与众生同出一源,本为一体,岂可有一独悟而众生迷。所以佛教根本上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要求把自我拯救建立在每个人的努力并引导众生的共同努力基础上。自度度他、自济济人,或说通过超度他人以求得自己的超度、通过救济别人自求得自己的救济,这是佛教中经世济众的基本精神。
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企业,应该吸纳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企业的组织目的就是赢利,但并不表明企业以赢利为唯一目的和准则。其一,企业可以通过其用以获利的产品来给别人带来思想、身体上的解脱,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所经营的产品,都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香港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提案。企业经营的产品只有是利他的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才能使企业获得更长期的利润。其二,企业通过赢利来帮助企业员工以及社会解脱痛苦、寻求快乐。而企业员工和社会得到企业的帮助后,会自然而然地信奉企业本身所倡导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企业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企业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会为企业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帮助。无论是金蝶“发展软件产业、振兴中华民族”的民族大义,还是商务通“科技让人更轻松”的温情关怀,都会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使员工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同时也会使社会对企业本身给予更多的信赖,以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2、众生平等
佛教教义不要求人绝对服从于某种意志或力量,在佛教中,没有创世者与被创造者,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佛教中佛与佛弟子的关系,不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而是先觉与后觉、师与徒的关系。释迦佛创立了僧团组织后,没有以领袖自居,而是把自己当成僧团中的一员,与普通僧众一道,持钵乞食,赤足云游。(引自《阿含经》)佛陀之所以提倡众生平等,按佛经佛理所言,在于众生皆有佛性,与佛本来平等一体。按现代组织论的原则是每个人在这个组织中都是平等的,只是在组织中的分工不同。佛只存有大慈大悲之心,而绝无主宰支配众生的意图。而在佛教徒心目中,佛虽福慧双圆、神通广大、自在逍遥、至尊无上、功德无量,却毫无领导者、主宰者的威慑性,而是可亲可敬,可学可效的。在佛教中,佛与人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人人可以成佛,而在其他宗教中,人永远成不了上帝(领袖或主宰),只能是上帝的奴仆。众生平等是佛教的又一特质和基本精神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众生平等应该作为其基本精神之一,应倡导企业内部员工平等相侍。企业的创立者并非绝对神圣,他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作为企业里最早为该企业寻找到生存和发展途径,并引导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角色。企业的各级领导者是各级团队中具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的普通一员,领导者不是带领团队去执行他所决策和定义的工作目标,而是与团队的其他人员一道去共同实现大家所认可的工作目标。每位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定义所属团队的目标,也有权利去否决他所在团队的工作目标。在企业里扁平化管理模式应取代A型管理模式,互助观应取代领导观。除平等相待外,企业应尊重每位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权利,在企业文化里要突出每位员工无论资历深浅、能力大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都有可能成为领导的观念。每位领导都是帮助员工成功的兄长和朋友,每位员工都希望成为领导以帮助更多的员工成功,这样的企业没有理由不发展壮大。海尔提出了著名的“赛马场”策略,使海尔的每位员工都有公平感、成就感,也使海尔的诸多才俊脱颖而出,他们为海尔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3.弃恶从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的基本主张,虽然许多宗教都有弃恶从善的主张,但佛教的弃恶从善有独特内容。佛教的善恶观是绝对的善恶观,并附有因果报应说。佛教中的弃恶从善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一、善恶是从心里滋生出来的,人心的本性无善无恶,因一时的念头所引起的真妄及其衍生的善恶均没有实性,“真赅妄本,妄彻真源”,由此善恶不过是真妄分别而导致的后果。
二、善恶是可以转化的,去妄存真、弃恶从善是有内在根据的。
三、善恶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任何理由或借某种名义,可以行恶而以之为荣。在佛教那里,不可能以佛的名义去征服所谓蛮族,也不可能以佛的名义去屠杀异教徒。善恶是自明的,永远不可能由人自己去做论释。
四、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轮回中,是上升还是堕落,取决于人自身。总之,以绝对善恶观为核心的劝善止恶是佛教的又一特质和基本精神。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对应于佛教精神,弃恶从善有以下意义:
一、员工本质没有好坏之分,本性没有善恶之分,当他行善时便是行善了,当他行恶时便是行恶了。因此著名的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人性假设理论应受到挑战,如果持X理论(即人性本恶),就忽略了人从善的根基,如果持Y理论(人性本善),就会缺乏弃恶的主动性。在建设和宣导企业文化时应充分考虑员工从善的根基,并引导员工主动弃恶。
二、善恶是可以转化的,对于曾经违反过企业法规的员工不是简单摈弃,而是努力帮助教化。对于曾经为企业带来过利益的员工不能盲目信赖,松懈对其管理和教化。同时,要根据企业员工的善恶行为现象,从企业文化自身去寻找根源,对于能够带来好现象的文化精神要发扬,对于能够带来不好现象的文化精神要抛弃。并且注意在企业文化里应包含更多的宽容精神和引导观念。
三、员工出现违反企业规章,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不要轻信其辩解,错了就是错了,即便是好心办了坏事也得受到处罚或谴责。同时注意在企业文化里不要掺杂攻击和蔑视其他企业即便是竞争对手的成分,企业员工和企业本身应树立起自觉与所在的社区和所处行业友善相处的精神。
四、企业应渗透褒谴、奖罚的道德和制度体系,让因果报应说在企业文化里具有全新内容得以提升到新的高度。
4.重智尚真
佛教作为宗教希望寻求的是人的终极归宿,但是佛教却不是一种盲目信仰的宗教。佛教强调发挥人本身具有的智慧,通过现象来看本质,洞彻声色,证悟真如。佛教之所以重智尚真,在于佛教自认为其所认知或了悟的是客观的真理。佛祖不是真理的创造者,只不过是真理的发现者。“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引自《阿含经》),所以佛教更强调“以法为师”。佛教所崇拜的是“真如”,而不是佛祖,由此禅宗才敢于唾佛骂祖。佛教如此重智尚真,因而也就崇重理性和实证,虽然佛教之所谓客观仍逃脱不了“万法唯心”的范畴,但佛教徒常
会不自觉地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圭臬。这与其他宗教的神秘主义截然不同。
重智尚真对于企业文化的价值,显然不在于其“万法唯心”的主张,而在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不为事物表象所迷惑,崇尚真理、质问权威的精神。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3M公司为了激励员工的主观创造能力,设立了自己的诺贝尔奖——金步奖,在IBM一些富有成果的工程师拿着和总裁一样高的薪水,这些都是企业为了鼓励主观能动性而采取的措施。在企业文化里应明确一点,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管理制度方面永远没有完全了悟其所有真谛,到达终级目标,还有许多本来就存在的资源和潜力没有被我们利用和挖掘,以此来激励企业员工借助自己的智慧不断探求和接近各自工作领域的真理。对于企业内部乃至行业内的权威,虽不赞成去唾骂,但也要感于去质问和挑战。在企业文化中应该鼓励员工去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去修补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对于企业已有的文化要不断地在企业经营中去加以检验,以便适当扬弃。敢于对企业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挑战,是企业文化中重智尚真的重要体现。
纵览古今,很多佛教信仰者以特有的佛教精神为人处事,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同样有很多人借助佛教精神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独特魅力,为打造百年老店奠定深厚的企业文化基础。双星集团在企业文化里引入佛教精神,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为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树立了典范。
第四篇: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全球所有企业家都面临着一个难题,即如何持续地在企业全体员工中保持企业家精神。一些研究发现企业越做越大,当初的那种创业精神越来越淡薄。大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在企业中创造一种环境,使全体员工都有一种“我们要创业”的企业家精神。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也表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不仅取决于企业家的管理经验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家的价值观。那么,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如何能够扩散为企业文化呢?本文从二者都是特定价值观体系的视角加以分析。
一、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都是价值观选择的结果
尽管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不仅是投资创业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创新和联结各种生产要素的一种极其稀缺的特殊无形资源。但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实质解释却存在着诸多困难。综合企业家精神在心理、能力和品质三个方面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核心的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家的文化价值观体系。企业家所选择的文化价值观体系不仅反映在他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与思想品质上,而且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与制度评价。
从企业家精神的内部构成来看,汪丁丁总结了企业家精神的三个主要“成分”。一是创新的精神。二是敬业的精神。三是合作的精神。上述三种精神虽然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也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三种精神都是人们对特定文化价值观选择的结果。
首先看创新精神,创新就是对常规的突破。常规不仅体现为维持日常生活秩序的法律规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学术权威等,更为重要的是常规是人们价值观选择的结果,任何常规都在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中确立了其地位,获得了价值观上的支持。常规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价值观的重新选择。正因为常规是如此重要,所以创新才非常困难。尽管企业家精神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但它的出现却非常难得,并不是和特定的人联系在一起,而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简单地说,凡是正在从事创新的人,就是企业家,就具有企业家精神。由于常规的是多方面的,因此创新活动包括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多种类别,而任何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够实现的背后则必然存在着文化价值观的创新。
敬业精神同样是一种价值观选择的结果。马克斯•韦伯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归结于对新教伦理的信仰。宗教伦理本身就是与特定的文化价值观相联系的,它包含了人们对工作、生活乃至生命、成就等一系列事物的评价。敬业精神只是人们价值观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不仅要在价值观体系中确立工作同其他事务的排序关系,而且还要确立何种工作才具有更重要的价值。例如,当西方国家将发展工业作为所尊崇的事业时,在其他的国家人们的价值观中则是将读书做官、农业产生以及占领抢夺、敬奉佛门等作为“敬业”的内容。
合作精神也与特定价值观的选择是分不开的,这是由于合作精神本身是道德素养的体现。尽管道德总是表现为人们之间“博弈”的结果,但从个体来看,任何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都是他进行选择的结果。人们对通常将各种道德规范的内容以“应该”和“不应该”的称述句形式组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当一个人选择了“做人应该诚实”这一价值观念时,他往往会在合作中中表现出诚信的行为。而当他放弃这一价值观念时,其合作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既然企业家精神的内在成分可以被描述为企业家对特定文化价值观的选择,那么,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与兴盛也可以从这一思路出发进行分析。事实上,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合作精神都反映了企业家价值观体系的不断扩展,或者说,是文化资本积累的结果。创新精神并不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现与发明,而是指
价值观的创新。无论是采用一种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还是开辟一个新市场、利用一种新资源,实现一种新组织,这些创新都意味着企业家价值观体系的扩展。例如,从需求的角度看,企业家精神体现为将更多的消费者的价值观纳入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使其不断扩展,从而发现和发掘消费者的新需求,以此出发来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敬业精神同样是意味着从原来以读书做官、重农重商、敬神敬佛为追求扩展到兴办实业、谋取利润为事业。合作精神则要求包容、理解合作对象的价值观,也就是实现自身价值观体系的扩展,否则,道不同,难为谋。
从上述意义上讲,企业家就是那些能够持续实现文化价值观扩展的人,他们所提供给社会的是创新的观念。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源,这是因为进行文化资本投资是困难的,主要在于人们要突破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绝不容易。事实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通常要受制于文化创新而难以形成,因为“要有效地开发借用的技术,就必须进行适宜的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的形式主要受文化传统的限制。根据诱致性创新模型,预期利润是诱致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动力。然而不管诱致力量有多强,如果它们同植根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规范不一致,对社会有利的创新就不可能实现”。
把企业家精神定义为文化价值观的扩展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它还得到大量事实的证明。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企业家精神通常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间呈现一种不可比的差异化现象。这种差异化又集中体现在企业家精神总是容易在文明交汇地区、文化边缘地区以及外来者群体中。可以发现,恰恰在这些地区文化价值观不仅是多样化存在的,而且个人的价值观的创新是经常性的,这必然为文化资本的积累即企业家精神的兴盛提供了基础。
二、组织学习是企业家精神向企业文化扩散的主要方式
对企业家精神实质的分析显示出它与企业文化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不仅都是对特定文化价值观进行创造性选择的结果,都被看作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且企业家精神还直接影响或制约了企业文化的选择,特定的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家精神的取向发生反作用。
首先,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实质是企业家个体价值观体系的扩展,当这一扩展的价值观体系将更多的资源聚合成为企业时,企业文化也随之形成。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形成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以创新、敬业和合作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也就不可能形成为获取利润的企业组织。由于企业家精神体现了企业家个体的独特价值观念,当企业成立时,企业家通常会成为企业文化的主导,他不仅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来遴选和聘用企业的成员,而且还进一步规定和引导企业文化的取向。这表明,企业文化主要是基于企业家精神而形成的。
其次,企业家精神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企业文化不断变革,从而支持企业的成长。当企业家精神停止发展时,企业文化也难以实现真正的扩展,从而抑制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家精神并不是与那一个特定的人相联系的,而是与企业家的价值观体系相联系。当企业家持续进行观念更新时,企业家精神就会一直表现出来,而当企业家的观念趋于停滞和保守时,企业家精神也就会丧失。企业家精神的变化通常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取向,一方面,当企业家精神持续扩展时,企业文化也会随之扩展;另一方面,当企业家精神萎缩消失时,企业文化也会随之日趋保守。这两方面的趋势最终又反映在企业的成长与其竞争力上。因此,不仅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总是共生的,而且二者都表现出了对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企业家精神存在的阶段性也导致了企业文化适应能力的差异,使企业的成长具有了不确定性。
第三,企业家精神扩散为企业文化的过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现有效扩散必须通过组织学习。从企业家精神扩散为企业文化的过程来看,并不是一个自动完成的过程,而是需要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
组织学习不仅包括对特定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组织成员对某种特定价值观体系的学习、认同甚至信仰。通过组织学习,企业家精神才有可能被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变成整个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也就是说,企业家个人的文化资本积累转变为全体企业成员文化资本的积累。因此,了解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转化,需要深入了解组织学习的特性。
三、促进企业家精神有效扩散的策略选择
实现企业家精神向企业文化的扩散既是组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有效组织学习的前提。为了巩固和恢复一个组织内部对价值的共识,特别是为了在组织中灌输企业家精神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观,可以在组织学习过程中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意识的改变。通过组织学习,企业家个体创新的和扩展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够被其他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当然,这并不是要彻底改变其他成员的原有价值观体系,而是扩展他们的价值观体系。
首先,只有当企业尽最大可能地包容和反映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时,积极从外部引进新思想时,企业家精神的持续扩散才有可能。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家精神的激发则应建立在对多个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重视与包容上。这不仅要求组织摈弃“独揽大权”的意识形态以及个人崇拜的错误观念。而且要容许员工有更广阔的业务方向和行动空间,容许他们跨越等级制度,才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潜在的企业家精神。
其次,积极改变企业成员的心智模式,但心智模式的改变并意味着强加于员工。而是要由领导者不断改善本身的心智模式,不要把领导者所偏好的心智模式强加于人们身上,应由人们自己的心智模式来决定如何做,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同时,内部董事会成员很少需要直接作决定。他们的角色是透过检验或增益总经理心智模式来帮助总经理,而领导者的价值是以他们对别人心智模式的贡献来衡量。
再次,企业文化的改变通常也伴随着企业家精神的扩展或者是企业家本身的替换。当企业组织内部的价值观趋同且难以扩展时,通常需要从外部引入新的价值观加以改变,具体来说,需要那些具有新思想的外来者推动企业的文化资本积累。例如,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是不断进入企业经理层的“外来者”。”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在对进行企业文化变革的案例研究中也发现在实现企业文化变革的10家公司中,改革者的背景为主要是外来者与才能异乎寻常的公司内部人士。
第五篇:企业文化标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检验测试坚持做.一点问题不放过。检验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做无差错能手.向零失误迈进.作业标准能遵守.数量效率有保证.顾客反馈勤分析.品质改进有主意.品质管理讲技巧.沟通协调很重要.掌握实事靠数据.效果确认有依据.实事效果看得见.持之以恒是关键.精打细算降成本.千方百计提效益.优化供应商: 以双赢为目的.挚诚合作.共同发展.文件受控易管理.贯彻执行要落实.探索方法才能成功.寻找借口只能失败.成功者-愿意做一般人不愿做得事情.不敢做得事情.做不到的事情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什么是成功者.就是要比对.手多做一下并坚持到底的人.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满足顾客的合理要求.努力超越顾客的愿望.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程度.多思考方能创新.勤学习才有进步.21.时时钻研前沿技术.刻刻探求新潮创意.22.优良的品质.正确的交期.周到的服务.23.创新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务实是宗旨.24.以人为本精益求精 持续改善 去信客户.25.信誉来源于质量质量来源于素质.26.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27.改善品质要规划.努力推动ISO标准.28.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优秀员工.是实现优秀企业的根本.29.创新.优质.安全.高效.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要求.30.常整理.多整顿.重清洁.勤打扫.素养好.保安全.懂节约.31.市场是企业的方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32.学习是人才进步的动力.创新是企业成功的秘笈.33.优秀的职员.忠于公司.忠于职业.忠于人格.34.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改增活力.以管理添效益.以信誉拓市场.35.努力工作不是为了别人 是为了自己.不努力工作不是害了别人 是害了自己.36.精心制作品质好.拓展市场起点高.37.抓紧一道工序.做好每一件新品.38.时时寻求创新思维.刻刻讲究方法技术
39.产品精益求精.工作实实在在.40.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快乐是通向幸福的捷径.41.用爱去做事.用感恩的心去做人.42.珍惜资源永续利用.绿化环境净化心灵.43.运动可以让生命充满活力.活力才是生命健康的保证,44.事后纠正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先预防.45.发现问题马上报.及时处理成效高.46.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47.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48.安全是欢乐的阶梯.安全是生命的基石.49.质量赢得市场.诚信铸就品牌.50.日常记录好习惯.追溯分析利改善.51.自检自检.确保产品零缺点
52.一人疏忽百人忙.人人品管少麻烦.53.抓紧每一道工序做好每一件产品
54.整理整顿做得好 清洁打扫没麻烦.55.精细制作品质至上 持续改进顾客满意.56.规范产品包装 逐项检验到位.57.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58.宁愿事前检查 不可事后返工.59.强化质量意识优化产品质量.60.对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产品的优质 才有保证.61.不怕发现产品有缺陷就怕放过质量不改进
62.创新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务实是宗旨效率是目标.63.工作效率要提高 整理整顿先做好.64.我们的宣言.不做不出不良品.65.精心做业降低消耗 团结互助保质保量.66.人人做品管 事事有规章 质量要求好 经营成效高.67.保障生产工作安全 消除一起安全隐患.68.以厂为家 以岗为荣 相互学习相互关怀.69.品质管理标准化ISO成功靠大家.70.争做优秀员工 共造优质产品同创名牌企业.71.安全来源于长期警惕事故出于瞬间麻痹.72.实施安全生产法 人人时时保平安.73.没有艰辛的汗水难有成功的喜悦.74.生产再忙安全不忘生命比天安全在先.75.有品质才有市场 有改善才有进步.76.清洁卫生天天做 整洁环境真不错.77.剔除不良品把好出厂关
78.不收不良品不出不良品.79.库房重地严管理防火安全放首要.80.清扫清洁大家做安全环境有保障.81.爱护公物珍惜资源勤俭节约 共同发展.82.讲文明 爱卫生 做个健康职业人.83.为自己成一个好习惯 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84.注重仪表 文明用餐 爱护环境 人人参与.85.时时注意安全 处处防止事故.86.严谨思考 严密操作 严格检查 严肃验证.87.坚持品质 才能保持企业生命
88.仓库安全记心间公司管理好落实
89.进料检查照标准产品品质必然稳.90.杜绝一切不合格材料进入厂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91.消防器具勤检查 防水工作做到家
92.零件质量要达标 来料检验须把关
93.落实ROHS各项指令严格实施监督管理
94.思危思变爱岗敬业 团结进取
95.整理整顿天天做 清扫清洁时时行.96.想要产品零缺陷 全面品管不可免.97.精细制作 品质至上 持续改进 顾客满意
98.仪器设备 勤保养 生产自然更顺畅.99.材料使用妥善保管 物料再生避免浪费.100.不怕发现质量有缺陷就怕放过缺陷不改进.101.提倡节电新意识反对浪费电能源
102.重视合同确保质量 准时交付信守履约.103.凭质优决胜于市场 以精诚取信于客户
104.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努力超越顾客期望
105.质量是维护顾客 忠诚的最好保证
六大坚持
一、坚持统一思想
二、坚持以身作则
三、坚持及时沟通
四、坚持严格执行
五、坚持多提意见
六、坚持公平公正
七大理念
1.树立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的理念,以使公司保持长久竞争力,确保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并能向社会提供就业的机会。
2.在新的信息经济时代,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的理念,面对挑战,勇于创新。
3.坚持质量管控须融入到产品的生产各个细节之中的理念,做好过程控制,消除事后返工。
4.坚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从而使“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成为员工自然的工作行为。
5.坚持团队协作的理念,消除部门沟通壁垒,疏通沟通管道。
6.坚持对员工持续培训理念,使员工技能和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获得稳固的职业保障。
7.坚持以员工、企业、客户共赢为宗旨,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共创和谐社会的理念。
八大提倡
1.提倡敢于检举违规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2.提倡节约资源、节约原辅料的行为。
3.提倡任何人发现不合理行为及时上报或处理,防止损害扩大。
4.提倡对公司管理制度、产品制作工艺、成本控制等方面积极提供改善建议和方案的行为。
5.提倡工作积极主动、注重细节、并能持续的提高工作和服务质量。
6.提倡勇于创新、敢于变革。
7.提倡敢于承担责任,不推诿过失。
8.提倡公正严明,不做老好人。
二十不准
一、不准迟到、早退、旷工、代打考勤卡。
二、不准将食物带进生产车间或在上班时间吃零食。
三、不准在工作场所大声喧哗、高声攀谈。
四、不准在上班期间串岗、脱岗、睡觉、玩手机和用电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五、不准赤膊、着装奇特时进入公司上班。
六、不准往楼下扔东西和吐痰。
七、不准在厕所、禁烟区吸烟,烟头必须掐灭后丢进水桶。
八、不准醉酒上班。
九、不准私接电线、拆卸机器、随意搬动消防器材。
十、不准在工作台、生产设备、墙壁上私贴乱画。
十一、不准私带公司财物、产品离开公司,因工作需要,须凭出门条才能带出。
十二、不准故意损坏公司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娱乐设施、消防器材、建筑物和花草植物。
十三、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公司。
十四、不准散播谣言、恶意中伤、诬陷他人、作伪证和打击报复。
十五、不准消极怠工、聚众赌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
十六、不准顶撞和拒绝上司的合理工作安排。
十七、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对同事刻意刁难和徇私舞弊、贪污受贿。
十八、不准泄露公司产品工艺、技术、原料供货渠道、业务信息。
十九、不准利用公司名义在外招摇撞骗。
二十、不准在职期间兼任其他公司职务。
员工八不让
1.不让领导安排的任务在我手中延误。
2.不让应该传递的信息在我手中中断。
3.不让应该办理的文件在我手中积压。
4.不让来办事的人在我这里受到冷落。
5.不让各种不正之风在我身上发生。
6.不让公司的机密从我口中泄露。
7.不让公司的形象在我身上损坏。
8.不让各种差错在我身上发生。
服务态度十六点
肚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
说话柔一点、嘴巴甜一点;
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
做事勤一点,理由少一点;
脑筋活一点,业务熟一点;
微笑多一点,礼貌周一点;
态度好一点,仪表美一点;
品行优一点,恶习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