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19-05-14 09:0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篇: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推进课改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感觉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一定要深入学生心理、关注学生主体、注重课堂设计、更新教学方法、讲究学习方法等。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话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作为一线教师,连续从事初中毕业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感悟,愿与各位分享。

1.深入学生心理,展现灵动课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学生心理,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怕什么喜欢什么......走近学生,关注学生,欣赏学生,理解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发展个性、自主创造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从而让我们的课堂飞扬灵动起来

1﹒1 要知道学生课上想什么

学生课上在想什么,这是老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学生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老师要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比如在讲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制氧气时,学生观察到二氧化锰加入双氧水后,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很容易产生别的物质能不能催化双氧水这样的疑惑,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一起思考,通过课后实验帮助学生认识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不但解决了学生的疑惑,通过实验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强化了“催化剂”的概念。

1﹒2 要知道学生怕什么

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遇到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在老师看来都很简单,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但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思考一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上能否理解,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比如,在讲化合价时,学生记忆起来比较麻烦,而这个内容又是初中化学中非常基础的知识点,掌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化学式的书写及以后更多更复杂化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可以以朗朗上口的口诀的形式教给学生,同时还可以与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实现知识点由难到易,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1﹒3 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

大家一定注意到什么时候学生热情最高涨,注意力最集中,那就是在老师做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时候,所以做好每一个实验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对于一些简单的,现象明显的,危险性不高的实验尽可能由学生去完成,在实验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去思考,本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去做实验,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1﹒4要知道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容易犯错

在作业或考试中,学生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教师应该多做总结,不应有所忽视,不但要及时的进行讲解,纠正,还要经常进行巩固,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帮学生纠正错误不需要直接指出他的错误的方式,可以引导他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避免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由于化学知识比较细碎,所以学生的遗忘率会比较高,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节奏,设置好情境,注意经常性的对已有及易错知识进行巩固,强化,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

2.关注学生主体,体现教学效果

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品质。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

2﹒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作为初三年级刚开设的一门新课,学生对其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的这一特征,精心准备上好学生的第一节化学课――启蒙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它的效果是其他任何一节课所无法比拟的。如第一节化学课从有趣的化学实验入手,我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看到的现象是:金属钠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转动,并听到滋滋的响声,有气体冒出,钠转动的时候还拖着一长长的红尾巴,象变魔术一样,效果特佳。

2﹒2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促动学生主动地融合课堂

化学课的学习由于知识点较多,学生有记笔记的习惯,但存在着学生只是机械记笔记而后再反复记忆的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教学中,可有意识地把黑板上书写的概念写错或把讲的话说错留时间让学生立即站起来纠正,及时加以表扬,而记好笔记的同学觉得只记笔记不听老师讲也不行,要有选择地有思考地记笔记,教师每一句话都要经过他们的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促动学生主动地融合课堂,起到很好的效果。

2﹒3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中对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作改进和变通。由验证性实验改为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将部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参与演示实验。

3.注重课堂设计,追求教学实效

3﹒1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结合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的教案。俗话说: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班 级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教法。我教的学生往往思维比较灵活,设计教案时我总是多预设问题,追问到底,这样会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2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以问题意识为中心

作为教师应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更说不上创新。带着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探索和研究的姿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就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好办法,就会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教学实效。

3﹒3课堂教学设计要以教学内容为突破口

优秀的课堂设计往往对于公开课、示范课来说是比较好的,但不能照搬照用,学生有自已的特点,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案,不是什么课都用多媒体,不是什么课都要做实验,追求教学实效。

4.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可反问学生,追问学生。学生们不得不又重新审题,回顾所学的知识,从而强化了对知识的掌握,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延伸式”教学 初中化学是基础知识,一些概念比较模糊,教学时有时要模糊处理,但教学过程中也可灵活运用,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5.讲究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率 5﹒1指导学生阅读

现行初中化学新教材,图文并茂,知识丰富,阅读性强。在课前应让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尽量安排学生自学,在自学前明确阅读内容及自学要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启发学生思考

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关键的知识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5﹒3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学生从中可以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及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

5﹒4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

总之,要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只要我们教师深入学生心理、关注学生主体、注重课堂设计、更新教学方法、讲究学习方法等,一定会使课堂教学最有效。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孔企平,《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www.xiexiebang.com。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聂世斌,《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http://wenku.baidu.com/link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在阐述有效教学的概念、指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基础上,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以期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43-01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谋而合。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本文在阐述有效教学概念、指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或收获不大,即使教师教得再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苦,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

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课程与教学的不足,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教师观念的陈旧;

(二)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束缚;

(三)对新课程认识的偏差;

(四)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

(五)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三、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

(二)改革教学设计,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变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应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较少地考虑学生的需要,而将注意力较多地放在自己如何教方面,关心的是自己的教学思路。有效的教学设计则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运用以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考察化学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参与的程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学习过程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

(四)让实验与多媒体技术相辅相成,让学生能最直观学得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做实验的同时如果再辅以多媒体技术将实验的背景材料如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以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手段展示出,会更加生动形象;有一些无法课堂完成的实验更是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比如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各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以及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等,通过多媒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全面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致力于教学探索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与反思,转变教学观念,全面贯彻新课标精神,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 参考文献 ]

[1]唐建华.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J].教育科学研究,2001(1).[2]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4.

第三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们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其改革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方面下功夫。有效课堂的作用在于摒弃掉“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作些探索:

一、激发兴趣是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1、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无疑,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开始。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这一新课程,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高的求知欲和较大的学习热情,关键是教师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常言道:眼见为实。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初三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恨不得早一点跨进化学科学的殿堂,更希望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亲手动一动、做一做,化学课堂教学应认真做好每一

个演示实验,更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进,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分别让学生亲自向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亲自实验,并观察到了实验现象,教师再作分析、归纳,就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推进剂,适当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氛围,巧妙地创造情景,合理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处于期待、困惑的心理状态,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我们将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1)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回去做,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让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再进一步讨论“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你能有办法防止生锈吗?”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铁生锈的原因并对铁器防锈的方法也有了较深的了解,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很明显,这一课堂改革提高了课堂效率,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化学有效课堂的保证

作为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的化学教师,在师生关系中,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更有甚者,对学生的学习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思维当成学生的思维,把自己的思想当成学生的思想。因此,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也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之个性得到释放,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教师不能搞一言堂,惟我独尊,更不能对学生

求全责备、讽刺、挖苦等,否则,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追求有效课堂教学成为一纸空文。如:在讲燃烧实验时,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讨论。如:用一个玻璃杯罩住高低不同的两支燃着的蜡烛,一段时间后,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为什么?这一问题具有开发性,学生经过激热的争论,明白了蜡烛熄灭的关键在于蜡烛与氧气隔绝的本质原因,再讨论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再如:野炊时,两个小组分别选择了通风很好和通风不好的地方生火,结果都燃烧不旺,这是为什么?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既能理解了燃烧的条件,掌握了所学知识,通过平等交流,改善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

(1)发现探究式。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2)自主交往式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了兴趣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个性发展,共同提高是自主交式的基本特征。将讨论结果同全班同学交流。

(3)过程活动式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探究,用实验去探讨整个知识的全过程,这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为特的教学。

四 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是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

化学作为实验科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实验等实验内容很多很多,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尽

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探索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学会验证、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学会整理,培养多角度思考、多方向探究的习惯,培养知识的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亲自参与实验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教材中呆板的知识,也只有在亲自参与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意识、创造观念及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有广阔的前途,我们的民族才大有希望,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有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实验设计是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综合,若没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实验设计不出来,没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实验完成不了,我们经常开展一些贴近实际的实验设计活动,评选优秀的实验设计方案。如:在讲解铁生锈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铁在不同的介质中生锈的情况,来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更鼓励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和多角度的观察,设计出多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更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有效,主阵地在课堂,作为具体实施者的教师应当科学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真谛和内涵,为有效课堂教学作出不断的探索。

第四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 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经调查,学生手中的资料名目繁多,如:学习指导、同步导学、精析精练„„。可谓要有尽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至少有两种,每天大部分学生要做到晚上12:00后才能完成,住宿生甚至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借光完成作业,严重催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五条之规定: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2〕。笔者教学时并未使用这些资料,用一个实验班跟踪对比,所得的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看来,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

略。

2.课题假设

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假定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变量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或从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本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及策略。

3.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外作业等情况为主,共设计了10道是非选择题,调查范围是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中学,其中包括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及两所普通中学。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出的初三年级学生(每校各70名)共210人,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1份。被统计的学生中,男生111人占55%,女生90人占45%,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4.结果及原因分析

从统计结果分布可以看出:

(1)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课堂教学时仍以集中讲授为中心,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几乎没有亲自实验、体验、探究的学习时间,教材虽然是新的,课堂教学要求、理念、方法是传统的。

(3)教师靠增加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上课之前没有精心准备课堂设计。或是课堂上废话太多,补充内容太多等原因。

(4)课外学生学习时间严重不足,作业负担过重。做题一对照答案—做题成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质量的反思。

5.措施及策略

5.1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 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5.2 课堂教学中的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人与内容、人与技术、人与手段的活动。

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3〕。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品质。此外,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力争做一个热情、期望、值得信任的教师。

〔5〕其次,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得以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舞台。由于学生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具有独特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由于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观摩、分析和思考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5.3 “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从反馈中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

5.4 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一、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发言记录。

二、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4〕教学中来。

三、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实现螺旋式上升。

5.5 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

(1)发现探究式

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案例1:鉴别食盐和纯碱

【教师讲述】

食盐和纯碱是生活里的常用化学物质。它们均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从外形上看,二者极为相似,难以区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它们。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学生讨论】

根据食盐和纯碱的不同性质,有多种方案鉴别它们。如:物理方法、手摸、口尝、观察是否潮解等。再如化学方法:用稀酸溶液(如稀醋酸、稀盐酸、稀H2SO4、稀HNO3等),碱溶液[如Ca(OH)2溶液、Ba(OH)2溶液等],盐溶液(如CaCl2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和稀HNO3等)优化答案时,选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为最简方案。

【探索设计】 方案一:分别取白色粉末少许置于容器中,过几天后,有潮解现象发生的原样品为食盐,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二:用口尝两种的白色粉末,有咸味的原样品为食盐,有涩味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三: 用手分别蘸取上述溶液少许,有滑腻感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四: 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稀醋酸(或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

方案五: 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

方案六: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CaCl2溶液[或BaCl2、Ca(NO3)

2、Ba(NO3)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2)自主交往式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了兴趣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个性发展,共同提高是自主交往式的基本特征。

案例2:哪里来的煤气?

【问题背景】 冬天,在某些高寒农村地区,仍沿有用煤(或炭)烤火的习惯。

小男孩:“爸爸,天气太冷,我要烤火”。

(爸爸迅速取来一些木炭,放入炭火盆中,用火引燃木炭,很快炉火熊熊,然后打开门窗)。

小男孩:“爸爸,冷风吹来特别冷,快关好门窗呀。”

爸爸: 傻孩子,紧闭门窗,会煤气中毒的。

小男孩:哪儿来的煤气呀!

【问题】 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碳和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还是CO?

【学生讨论】根据C+O

2CO2,2C+O2

2CO,计算生成CO2时,m(C):m(O2)=3:8,生成CO时,m(C):m(O2)=3:4,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10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第二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2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第三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6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交流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总结出生成CO2和CO时消耗m(C):m(O2)范围,还历经了由C+O2CO2和C+CO2

2CO生成CO的过程和体验,并用数轴表示。将讨论结果同全班同学交流。

(3)过程活动式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探究,用实验去探讨整个知识的全过程,这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

案例3:中和反应后溶液成分的探讨

【问题提出】 学生进行中和反应(用稀盐酸滴到含有几滴酚酞的NaOH溶液中),善于观察的同学发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各组所耗盐酸体积并不相同,问溶液里的成分(水、酚酞除外)有哪些?

【讨论假设】(1)酸碱完全反应:NaCl;(2)可能酸过量:NaCl、HCl;(3)有微量的碱过量不足以使酚酞变红:NaCl、NaOH。

【方案设计】(1)测溶液的酸碱性,(2)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3)鉴定溶液中的阳离子。

【学生实验】 教师提供有颜色变化的反应及其操作的相关知识,完成本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验证,这样实验的开放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增强了。

【组织交流】 学生总结、汇报鉴定结果,最后讨论,为完成该实验,在操作时,为什么要逐滴加酸?反应之前为什么要加几滴酚酞有了深刻的认识?

此外,课堂的高效率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是一个内部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中,心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环境主要表现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成为“平等者”,和谐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积极相容,交往主动,共同发展的状态。自由安全才能有个性的张扬,个性张扬才有创新。

6.结束语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究,经过一年的实验对比,重庆市2005年中考成绩实验班人平81.6分,有效分占68.2%,比对照班分别低1.8分和3.1%。这表明运用上述策略与传统方法所得的结果已经相差不大。

本研究不足之处,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性研究,课程资源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望广大同行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http://edu.jl.cninfo.net.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2004-8-9

[3]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4] 孔企平.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J/OL].www.xiexiebang.com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附件:问卷设计:

根据我们从教学中了解到的情况,编写了影响课堂效率因素的10个题目,如果您认为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如果您认为这道题不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请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实事求是认真的回答。

1、学化学的目的,想在升学考试中得最高分。()

2、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想了解化学重要性。()

3、化学实验很神奇,但由于接触到的大多是有毒、有腐蚀性、有污染的物质,因此做实验有一定危险性。()

4、学化学以听课为主,大多数课堂听课的时间超过了4/5。()

5、课堂上遇到问题想问教师或同学,但缺少更多的交流时间。()

6、课外有较多自主学习化学的时间。()

7、化学课程抽象、零散难记,难学懂。()

8、复习化学时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9、化学教师由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时常施堂。()

10、能按时完成化学作业,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并发现纠正错误。(

第五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是指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会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改变,那么教师学会有效地教学,学生学会有效地学习,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说一个学生只有亲近这个老师,在心里接受这个老师了,才能跟老师学习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和学生间必须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教师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学生才会亲近你,喜欢你,听从你的教诲,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学习成绩肯定会明显高于其它学科,本学科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排斥你,无论你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学生根本不听你的这一套,那么你付出的一切都是徒劳,你的劳动完全得不到体现,根本谈不上有效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你千万不要用语言暴力讽刺、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热爱,关心、尊重、赞赏、激励、帮助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所以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素。

二、激发兴趣

做好化学实验是激发化学兴趣的手段。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有人说,即使讲千遍,也不如做实验。在第一堂化学课学习中,我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我事先将一白纱布蘸上酒精,然后在拿到火焰上烧,只见熊熊烈火,而纱布却不燃烧,直至火焰熄灭,纱布完好无损;接着再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另一无色溶液,混合溶液立刻变成玫红,使学生眼前一亮,然后又蹙起眉头,为什么呢?再找一学生让他向一瓶无色溶液中吹气,无色溶液就变成了“牛奶”;利用这些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上课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习沉淀物时,可告诉学生菠菜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而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二者放在一起炖着吃,就会生成草酸钙沉淀物,常吃会在人体形成结石,而且破坏了两者的营养成分。学习醋酸时可补充做常见菜的烹调作用与杀菌消毒的作用。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很有用,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

余文森教授说,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能自己阅读教材和独立思考时,就让学生自己先去预习,自己先去学,然后教师再讲课。这样课堂学习效果会更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预习,教师可设计一张预习用的问题导读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单上的要求来预习。阅读教材时,要采取“六字诀”方法,即“查、划、记、思、练、写”。查――以前学的知识忘了,一定要动手查一查,把新旧知识衔接上。划――划出化学中的概念、定律,反复理解推敲。如预习““氧化物”时,注意“两种元素”和“氧元素”是这个概念的关键所在。在预习“催化剂”概念时,“本身质量”、“化学性质”、“前后没变化”是关键词语。记――记下自己不懂的疑点难点。思――思考导读单上设计的问题。练――完成导读单上的反馈练习题。写――写感想,自己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然后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有的放矢,不仅可大大节省时间,学生也轻松接受所学新知,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教师重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在学习铁生锈的性质时,我不再平铺直叙地向学生讲授,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提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任务,让他们准备三支铁钉,把铁钉分别放在干燥的一个小瓶里、装点水的小瓶里、装满水的小瓶里,让他们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然后教师也提前一周做这个实验。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叙述三根铁钉生锈情况,接着再和教师做的这个实验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明白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铁锈,接着让学生思考:一根铁钉哪一部分最易生锈呢?水面上,还是水面下,还是接触水面的部位?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防止铁生锈?学生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实现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求由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向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学生不能再当学习的容器了,而是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改变学习过程。在化学教材中,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我就让学生去做,把前后桌分成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前,给同学们讲清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做好这个实验的要领。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来操作实验,他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实验做完了,就得出了结论,实验单也很快就填完了。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将取得不同的学习效应值。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不知比听来的知识要深刻多少倍。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通过兵教兵,逐步缩小了学生学习差异,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保持。初中化学教材中,在学习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知识的时候,这样的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枯躁、抽象,如果用讲授法就不能形象地展示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微粒运动的3D动画,模拟微粒结合和分开的过程的话,画面形象逼真,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易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实现了文字、图形、三维动画、声音、动静态图像等综合效果,实现了多重感官刺激教学,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节省了时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就需要教师合理分组,每个小组要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起码能做到兵教兵。其次,需要教师指导小组学会合作学习,给小组定时间,定任务,每人定分工。否则,小组合作学习生成问题质量低,讨论内容简单化,学生不会讨论交流,学习效能就会低下。再次,要使学生对小组学习能够长期保持热情,还要教师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要有合作学习公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基本技能等。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思考一个化学问题从哪里入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化学现象的描述还是有关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及近的方式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化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就会大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还要努力丰富专业知识。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精心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学生。教学设计要最优化,哪个环节需要多少分钟,都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课堂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做出最有学习效率的事情。教师的这种驾驭把握课堂的能力,需要通过教师平常不断学习、反思来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课堂效果受多方面的影响。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还需要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摸索、实践、创新,使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效果最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国民素质。

下载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3-08-28 10:37:37作者: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简介:【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激发学生学......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钟二摘要:本文针对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种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转变课堂授课理念、运......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定稿)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襄阳市第三十二中学 解俊华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方面的推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初中化学课是在整个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学好化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是,初中......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推进课改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感觉到有效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的课改形势之下,为减轻在校学生的学习负担,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许多关注教育事业尤其是从事教学工......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作者:周红卫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课堂教学无效主要表现在无效的讲解、无效的活动、无效的训练等等,......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 内容摘要: 树立新的教学观,建立情感教育、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备课、优化作业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