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公益文化与志愿者精神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公益文化与志愿者精神
|背景链接*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民间慈善意识的涌动,共同拓展着社会公益的空间。正是网络人群的快速扩大,让小额捐助凑成巨额善款;正是移动支付的逐步普及,让指尖滑动就能完成捐献;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扁平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捐赠信任度。据不完全统计,慈善法从2016年实施一年多来,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实施捐赠;在有些基金会,来自互联网的公众捐赠已占捐赠总收入80%以上。从线上扩展到线下互动,“互联网+公益”激发出越来越多的参与意识和慈善能量。
从“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到3元免费午餐,再到今天形式多样的网络微公益,透过技术变迁带来的形式变化,更可以看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深层脉络。慈善主体从主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与公众协同努力、形成合力,社会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慈善方式也从单纯向受困者提供帮助,转变为更加常态化的互帮互惠、实时救济。数据显示,近年来社会捐赠能力明显提升,从2006年每年募捐不足100亿元发展到近5年每年超过500亿元。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大国来说,发展慈善既是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更是国家现代化与文明程度提高的集中体现。
故宫博物院自2004年开始,累计注册志愿者近3000人次,服务公众60万人次、13万小时。有一位高中生根据自己当志愿者的经历,为故宫导览提出“分众化”讲解、“大文化”视野、“思辨性”互动的建议。在世界范围内,大英博物馆的志愿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人;日本也在持续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推广终身学习理念。
|中公分析* [权威论述]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习近平
要怀仁慈之心,行善义之举,倡导现代慈善理念和新型财富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使慈善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李克强
[意义] 公益慈善事业不仅是促使一些社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稳定器,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促进器,更是社会价值的凝聚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使贫富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能够不断加深理解,这为缓和社会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志愿者做公益传递着知识,也传递着精神。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往往需要养成宽容的心态和优雅的涵养,使人们在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时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可以说,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社会道德建设水平。
全民公益参与方式的多元化,更让公益成为一种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又让有兴趣的人更多地参与其中,现代公益为公益事业注入了鲜活而多元的力量。实际上,做公益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化服务,而且是要让大家“共同参与学习并享受乐趣”,这样才有更精彩、更深刻的文化体验。参与公益事业者,就像沟通文化与公众的一座桥,促进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共识与自觉,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
[明确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 从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政府、市场、社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实践证明,三者分工配合、适度平衡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志愿机制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志愿服务组织要以政府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市场不能提供但群众需求强烈的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的特殊优势,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从慈善事业发展全局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慈善事业是以援助弱势群体和促进社会公益为己任的社会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是慈善活动的重要形式。要通过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平台支撑。
从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大局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志愿服务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既要遵循社会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性特点,按照社会组织改革要求,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治理结构,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效能,彰显志愿服务组织动员社会参与、发展公益服务等功能;也要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组织是以志愿服务为宗旨、无偿奉献社会的一类特殊社会组织,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培育发展、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扶持。
[对策措施] 第一,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志愿服务热情。志愿服务理念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力量源泉。在志愿服务精神和理念的哺育和滋养下,志愿服务就有了思想根基和精神支柱。它深入并渗透到志愿者的心中,内化成一种信仰,外化成一种行为。
第二,建立多元监管体制,提高公益事业公信力。一要行政监督。政府既要有完备的约束机制来规范慈善事业的运作。二要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个人监督等。三要内部监控。慈善机构要完善自身内部管理监督程序。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公益文化和志愿者精神,树立典型,鼓励全民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公众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建设志愿服务组织,有效配置公益资源。通过志愿组织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使活动在社会各领域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充当政府与群众的中介,增强公众对自己基本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意识,促进公民参与。正如让“一滴水不干枯的办法就是让它融入大海”,组织将个人的力量聚集起来,形成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文章素材* [标题] 1.保障信息公开透明 筑牢公益事业之基 2.重塑公益组织公信力 拓宽公益组织发展空间 3.信息公开透明 破除信任危机 4.致力公开透明行动 树起慈善亮丽标杆 5.中国志愿者服务应从心出发 6.公益心传递正能量 志愿者从小做起 [开头] 示例一
志愿者是一个公民社会的道德标尺。近年来,在系列公共事件中,中国的志愿者的表现,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志愿者的行为既是人内化的道德追求,也是外化的道德行为。志愿者行动无疑是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它让爱心延续、助推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健康前行。
示例二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由韦唯演唱的歌曲《爱的奉献》曾经感动了一代人,如今,这首歌所诠释的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共谱中国梦的背景下,可谓点到了公益事业发展的核心。
示例三
有哲人就曾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带着友善的微笑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子中的那个人也正满怀善意地向你微笑着。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朋友、邻居相处。这是志愿者不可缺少的品质,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示例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从这个人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志愿服务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在千百万青年志愿者身上,也看到了这种“崇高的善”的复活。
[结尾] 示例一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曾经说:“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以此来勉励每一位志愿者,不管你遇到什么误解乃至于社会不公,仍然要保持慈善之心,公益之心。对于社会公益组织来说,少板起面孔,少设置一些繁琐的功利性制度藩篱,多体谅志愿者的心情和难处,多安排一些公益性的绿色通道,才可以避免公益之殇。
示例二
志愿者精神是中国新公民的闪亮徽章。志愿者精神是最动人的时代精神。志愿者精神更加国际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努力倡导、造成舆论,新的社会主义道德一定可以不断成长。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把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示例三
在传统观念里,公益就是行善,就是做好事,就是帮助弱者。但现代公益事基于平等关系的相互施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整个社会也应走出一种观念误区,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公益事业,走上规范化之路。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公益文化与志愿者精神
yn.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公益文化与志
愿者精神
背景链接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民间慈善意识的涌动,共同拓展着社会公益的空间。正是网络人群的快速扩大,让小额捐助凑成巨额善款;正是移动支付的逐步普及,让指尖滑动就能完成捐献;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扁平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捐赠信任度。据不完全统计,慈善法从2016年实施一年多来,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实施捐赠;在有些基金会,来自互联网的公众捐赠已占捐赠总收入80%以上。从线上扩展到线下互动,“互联网+公益”激发出越来越多的参与意识和慈善能量。
从“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到3元免费午餐,再到今天形式多样的网络微公益,透过技术变迁带来的形式变化,更可以看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深层脉络。慈善主体从主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与公众协同努力、形成合力,社会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慈善方式也从单纯向受困者提供帮助,转变为更加常态化的互帮互惠、实时救济。数据显示,近年来社会捐赠能力明显提升,从2006年每年募捐不足100亿元发展到近5年每年超过500亿元。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大国来说,发展慈善既是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更是国家现代化与文明程度提高的集中体现。
故宫博物院自2004年开始,累计注册志愿者近3000人次,服务公众60万人次、13万小时。有一位高中生根据自己当志愿者的经历,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为故宫导览提出“分众化”讲解、“大文化”视野、“思辨性”互动的建议。在世界范围内,大英博物馆的志愿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人;日本也在持续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推广终身学习理念。
中公分析 [权威论述]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习近平
要怀仁慈之心,行善义之举,倡导现代慈善理念和新型财富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使慈善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李克强 [意义]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公益慈善事业不仅是促使一些社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稳定器,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促进器,更是社会价值的凝聚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使贫富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能够不断加深理解,这为缓和社会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志愿者做公益传递着知识,也传递着精神。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往往需要养成宽容的心态和优雅的涵养,使人们在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时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可以说,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社会道德建设水平。
全民公益参与方式的多元化,更让公益成为一种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又让有兴趣的人更多地参与其中,现代公益为公益事业注入了鲜活而多元的力量。实际上,做公益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化服务,而且是要让大家“共同参与学习并享受乐趣”,这样才有更精彩、更深刻的文化体验。参与公益事业者,就像沟通文化与公众的一座桥,促进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共识与自觉,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明确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
从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政府、市场、社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实践证明,三者分工配合、适度平衡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志愿机制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志愿服务组织要以政府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市场不能提供但群众需求强烈的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志愿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服务领域宽、渠道广的特殊优势,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从慈善事业发展全局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慈善事业是以援助弱势群体和促进社会公益为己任的社会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志愿服务是慈善活动的重要形式。要通过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平台支撑。
从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大局中把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定位。志愿服务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既要遵循社会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性特点,按照社会组织改革要求,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治理结构,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效能,彰显志愿服务组织动员社会参与、发展公益服务等功能;也要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组织是以志愿服务为宗旨、无偿奉献社会的一类特殊社会组织,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培育发展、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扶持。[对策措施]
第一,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志愿服务热情。志愿服务理念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力量源泉。在志愿服务精神和理念的哺育和滋养下,志愿服务就有了思想根基和精神支柱。它深入并渗透到志愿者的心中,内化成一种信仰,外化成一种行为。
第二,建立多元监管体制,提高公益事业公信力。一要行政监督。政府既要有完备的约束机制来规范慈善事业的运作。二要社会监督。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个人监督等。三要内部监控。慈善机构要完善自身内部管理监督程序。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公益文化和志愿者精神,树立典型,鼓励全民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公众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建设志愿服务组织,有效配置公益资源。通过志愿组织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使活动在社会各领域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充当政府与群众的中介,增强公众对自己基本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意识,促进公民参与。正如让“一滴水不干枯的办法就是让它融入大海”,组织将个人的力量聚集起来,形成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文章素材 [标题]
1.保障信息公开透明 筑牢公益事业之基 2.重塑公益组织公信力 拓宽公益组织发展空间 3.信息公开透明 破除信任危机 4.致力公开透明行动 树起慈善亮丽标杆 5.中国志愿者服务应从心出发 6.公益心传递正能量 志愿者从小做起 [开头] 示例一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志愿者是一个公民社会的道德标尺。近年来,在系列公共事件中,中国的志愿者的表现,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志愿者的行为既是人内化的道德追求,也是外化的道德行为。志愿者行动无疑是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它让爱心延续、助推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健康前行。示例二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由韦唯演唱的歌曲《爱的奉献》曾经感动了一代人,如今,这首歌所诠释的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共谱中国梦的背景下,可谓点到了公益事业发展的核心。示例三
有哲人就曾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带着友善的微笑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子中的那个人也正满怀善意地向你微笑着。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朋友、邻居相处。这是志愿者不可缺少的品质,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示例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从这个人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志愿服务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在千百万青年志愿者身上,也看到了这种“崇高的善”的复活。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结尾] 示例一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曾经说:“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以此来勉励每一位志愿者,不管你遇到什么误解乃至于社会不公,仍然要保持慈善之心,公益之心。对于社会公益组织来说,少板起面孔,少设置一些繁琐的功利性制度藩篱,多体谅志愿者的心情和难处,多安排一些公益性的绿色通道,才可以避免公益之殇。示例二
志愿者精神是中国新公民的闪亮徽章。志愿者精神是最动人的时代精神。志愿者精神更加国际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努力倡导、造成舆论,新的社会主义道德一定可以不断成长。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把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示例三
在传统观念里,公益就是行善,就是做好事,就是帮助弱者。但现代公益事基于平等关系的相互施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整个社会也应走出一种观念误区,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公益事业,走上规范化之路。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三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精神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精神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何为“中国精神”?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二、中国精神的重要性
“探讨中国精神,为凝心聚力、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提供有益借鉴可以加深人们对中国精神之于人类精神发展史意义的认识。”湖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张忠家阐述了从学理层面阐释中国精神的重要性。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认为,中国精神是世界哲学图景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鲜明体现。中国精神全球化对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能够让世界更加充分地吸纳中国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精髓,更多地理解和认同中国的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德顺教授从哲学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阐释。他认为价值观念的主体性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定位、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面对同一个世界,每个人心目中的理想和追求都不尽相同,所以要想把握好价值观的建设,重要的是要培养自觉性。
三、对策
1.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
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要深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革命历史、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狭隘民族主义有着本质区别。要坚持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从各国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不断塑造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的民族品格。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准确把握时代进步潮流和社会发展要求。要把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摆在突出位置;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紧跟时代脚步、把握时代脉搏。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在营造氛围、潜移默化,重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重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穿到新闻宣传、文艺出版、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等各个方面,大力宣传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抓住各种宣传教育契机、用好各种宣传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让人们不断受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感染熏陶。
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各行各业的工作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大厦添砖加瓦。
要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做好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各项工作,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持续努力,推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绵绵不断地传承弘扬
四、名言警句(一)爱国精神
1、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之林。——江泽民(二)改革创新
1、凡物有成必有毁。——歌德:《浮士德》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用法古。——[先秦]《商君书·更法》
3、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先秦]《管子·正世》
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5、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五、参考范文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中华民族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精神传统。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仁义博爱”“扶危济困”的利他精神,等等。它们培育造就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民族精神是民族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着标志。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和丰厚文明培育造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延续不绝的对自己祖国最朴素、最深厚的崇高感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质,体现了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把人们对祖国的神圣感情凝聚在一起,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作贡献,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中国精神也必然随之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精神之所以呈现出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气象,就是因为改革开放为之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熔铸成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时代精神力量的作用愈加凸显。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无论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还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无论破解发展难题还是释放改革红利,都需要继续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离不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支撑,这些都是中国精神的实质内涵。只有不断贯彻和践行中国精神,中国的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民族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四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土豪文化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土豪文化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ttp://sh.offcn.com/)制作
微信:shoffcn
若要盘点近期网络世界最热的流行词,“土豪”无疑会高票杀入排行榜前列。这个原本带有明确历史意涵和贬义色彩的词,经过“网络造词运动”的重新赋义,如同病毒一样瞬间传遍网络。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土豪”一词在新浪微博中被提及5200余万次,而且迅速蔓延到了舆论场之中。
网民们最初用“土豪”来形容游戏中舍得花钱的玩家。逐渐,“土豪”的称呼蔓延到了现实世界,成为当代一类中国富人的群体标签。“土豪”在网络甫一出现就被广泛接受和传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发现这个词可以当作一个非常贴切的身份标签--在网络游戏中,“土豪”指的是无脑消费的游戏玩家;在现实世界里,“土豪”则是富而不贵群体的代名词。
熟悉网络文化的人都能看出,“土豪”这个词实质上表征的是迥异于“屌丝”的另一类身份。相较而言,“屌丝”多用于戏谑式自嘲,而“土豪”则主要用在调侃他人的场合。比如,北京市朝阳区那个在国家会议中心给儿子办奢华婚礼的村官,就被网友贴上了“土豪”的标签;同样,江苏南通某富人将500万元现金拼成羊肉卷的形状,当作迎娶新娘的聘礼,也毫无疑问会被网友归入“土豪”的行列„„
网民对待“土豪”的心态是复杂的。调侃与讽刺的对象不仅是“土豪”本身,更是拜金主义与贫富差距现状,各种“羡慕嫉妒恨”,痛恨的不是“土豪”,而是痛恨“我不是土豪”。9月末10月初,网络上甚至发起了和“土豪”做朋友、我为“土豪”写首诗等荒诞活动。
·相关评论
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洁::“一个词语或概念的兴起,总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原因。”他说,“土豪”现象反映出一部分国人的“财富观”存在偏差,对于财富的支配缺乏价值层面的引导,物质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断裂与落差。
2、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时进教授:从“土豪”到真正的“精神贵族”,还需要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寻找精神上的归宿,比物质上的脱贫致富更为艰难。中国‘土豪’们追求精神富足之路或许还很漫长,但应当充满希望。
3、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副院长惠天罡:,“土豪”这一类词有其特殊的时代烙印,其所指的人群本已退出时代舞台,在新的环境中,因其语言表达省力、有效率,与一些网友崇拜某些事物或人的心理相贴合,从而爆发出新的活力。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4、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土豪这个词有很深的外延,也分为很多层次,一些人看上去有文化却去做那些俗不可耐的事情,难道就不是土豪了吗?整个社会结构性的文化缺失很可怕,不是一两个人没文化。
2015年国考交流群:140224340
电 话:021-51061911
微博账号是“上海中公教育”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http://sh.offcn.com/html/shanghaigongwuyuan/)。
第五篇: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保障制度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保障制度
【背景链接】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背景链接】
[内涵]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济:基本特征是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社会救济,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
[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有法可依,增强强制力。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第三,强化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社会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基金监管、管理服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