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计划大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计划
除了网上那些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法,面对焦虑,我们可以试试以下三个方法。
第一:制定合理的目标。
过高的目标会让人紧张焦虑,过低的目标会让人自我放松。在制定目标之前,我们先通过模考了解自己目前的成绩,你的目标就是在现有成绩上提高五到十分。如果你现在是110分的水平,那下一步就朝着120努力,如果你现在是130的成绩,那下一步就朝着135努力。我们每次模考的时候分数上下浮动五分左右都是正常的,不用太过兴奋或失望。
第二:做好每天的任务。
到了备考的后期,大家都会产生疲劳,尤其是备考周期在三个月以上的考生,后期常会出现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复习。这时候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任务表,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来,剩下的时间就是按部就班的来完成既定任务,不要去想会不会考砸之类的事情。比如我在考试的最后一星期,要求自己每天上午一套行测卷,下午一套申论卷,其余时间对错题进行整理,并提炼出错题中的知识点,再利用砖题库APP中的专项练习功能,只刷做错的知识点。
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可以运用专项练习功能。大量刷自己不擅长的知识点,提升自己的短板。
第三:正常作息。
备考期间要保证充足睡眠,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是得不偿失的,尤其是考前几天,更不要进行突击式的练习。考试前几天可以适当放松一些,调整心态,但也不能走另一极端,认为考前要彻底大休一周,停止复习,这也会适得其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心理模式就无所适从,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所以在考前还是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
行!
与梦想坚持者同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
【面试真题】
“变来变去不是创新,没有方向不是进步,只破不立不是发展。”谈谈你的理解。【热点积累】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在面试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大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到企业的生存、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创新。比如,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我国自主研发的核能技术、高铁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推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很多传统行业依托互联网+、共享经济等,积极创新,焕发了新的活力;华为依靠自主创新芯片技术,在智能手机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态度观点题目中,只要是涉及到做事要讲究方法,都可以引申到创新上来,包括简政放权、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新的政策,都属于政府创新工作模式,有创新思维的体现。【思路点拨】
本题有三个分句,可以作为三个论点,分别展开。
1.“变来变去不是创新”强调的是创新不是简单的变来变去,而是要去进步、发展。比如教育改革,有关部门不断的更新教材,却让老师和学生摸不着头脑,打乱了教学的规律,这不是创新。相反,有的学校结合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布置作业,学生提交以后马上能够在线批改,查缺补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种创新值得鼓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发展的理念,以创新谋发展,不要一味求变,搞形式主义。
2.“没有方向不是进步”强调的是进步不是盲目地向前,而是要有坚定的目标。没有坚定的目标,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失去了舵手,很容易让轮船偏离航向,事倍功半。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里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中国进步的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我们坚定的目标。我们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行!
与梦想坚持者同3.“只破不立不是发展”强调的是发展不仅要破旧,还要立新。我们不仅要破悲情,还要立信心;不仅要破旧思维,还要立新理念;不仅要破梗阻,还要立新规。目前,我们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不但要勇于发现问题,破除旧的、不好的做法,更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建立新的秩序。唯有破旧立新,才能发展。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注意事项
关注吉林华图微信号:jilinht,免费领取元事业单位学习卡!
关注后,直接回复“事业单位学习卡”这7个字就可以啦!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注意事项
游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常言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做任何工作都应有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都知道计划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事家每至战役前,都要制定几套作战方案,企业家也会在打响某一品牌前,做好一系列的市场营销计划。古代孙武曾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其实,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那么,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公务员考试复习计划呢?
复习计划的重点
12、重在激励,自我激励是人们增强信心不可或缺的手段。3“"不断感受成功、不断得到满足、不断激发热情的”
复习计划的原则
34、要相信""
吉林公务员面试交流 275513529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90938202 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158247085吉林公务员考试资讯订阅微信号:jilinht
第四篇:两大类考生备考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
中公教育•公考领域 第一品牌
两大类考生备考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于24日结束,离笔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备考时间较为紧迫!很多考生进入了“焦虑备考期”,更有甚者已经自乱阵脚,无法进行有效的复习备考。为帮助广大考生度过这一备考难关,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中公教育专家针对两大类考生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备考计划,供考生参考。
一.时间充裕的考生(多为在校学生)
公务员考试竞争异常激烈,时间就充裕的情况下,应该多花些时间准备,达到胸有成竹,轻松迎考的目的。真题、教材及模拟卷一个都不能少,做题的数量越多越好,毕竟多一分准备,多一分保障;多一分准备,少一分担忧。
参考时间安排:
(1)从现在至十一月中旬:
周一至周五:每天花至少四小时时间复习三大本教材。以章(节)为单位交叉进行,即,看一章(节)行测,再看一章(节)申论,再看一章(节)公共,如此循环。发现不懂的知识点,结合相应的专项教材加以复习。每天花两小时间做一套题(真题或者模拟题)。行测申论交叉,即,第一天做行测题,第二天做申论题,如此循环。
周六周日:模拟考场。上午9:00至11:00做一套行测题,下午2:00至4:30做一套申论题。
(2)十一月中旬至考试前第二天:
每天花四小时左右时间做一套真题(行测+申论),花两小时间左右时间温习看过的教材和做过的题。
效果预期:巩固强化,防止知识遗忘。(3)考前一天:
熟悉考场及乘车路线,准备好考试用品,放松精神,充分休息。
二、时间不充裕的考生(多为社会在职人员)
第 1 页,共 2页
中公教育•公考领域 第一品牌
对于时间不太充裕的考生来说,不仅时间数量上相对较少,而且能找出的整块的复习时间相当的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充分复习迎考难度相对较大,不仅需要高效率的复习,还需要有取舍的复习。
参考时间安排:
(1)从现在至考试前第二天:
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花至少两小时时间复习三大本教材。以章(节)为单位交叉进行,即,看一章(节)行测,再看一章(节)申论,再看一章(节)公共,如此循环。发现不懂的知识点,结合相应的专项教材加以复习。
周六周日:模拟考场。上午9:00至11:00做一套行测题,下午2:00至4:30做一套申论题。
(2)考前一天:
熟悉考场及乘车路线,准备好考试用品,放松精神,充分休息。
小建议: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即无形中被忽略的时间。比如,在车站等车的时间、在电梯里的时间等,将这些零散时间全部利用起来,长期坚持下去也会受益匪浅。在这段时间,可以准备一些常识部分(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既有趣味性,又短小,不至于因为被打断而思维混乱。
第 2 页,共 2页
第五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2月申论备考计划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2月申论备考计划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中公教育认为备战国考首先调整好心态,不要觉得写字、写作文很烦,要对申论的复习要有信心!申论这个学科,不是要求你多么深谙国家大事,不是要求你能说会道文采飞扬。试想每年有那么多考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阅历,来考同一套试卷,那么这套试卷必然是具有普适性的,出题人只是希望根据这套试卷的内容来测查你的阅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复习申论,2个月的时间弄懂这套试卷,我们要相信,没问题!
一、主攻小题,打好基础(前20天)一套试卷有五道题,四道小题一道作文,这里要讲的就是前四道的小题部分,共60分,前二十天,就做2017年到2013年申论真题小题部分,共十套,两天一套题,每天两道题,这两道题,要结合后面的答案研究透彻,且要从2017年开始做起,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你是最认真的,而且也最接近考情。
在小题中你会看到一些题目,让你谈措施、谈理解、谈看法,写简报、写公开信、写导言,这些题目绝不是让你自由发挥见解,小题答题核心是紧扣材料,要点齐全。做小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作答对象和作答要求;其次要仔细阅读材料,有的要点夹杂在事例中,要找到关键词关键句,多注意某学者、某政府官员说的话,总而言之、本质上、其实,这样的词汇,后面一般都跟着要点;最后要按照科学分类的方法,有逻辑的把答案梳理出来。回到材料中找要点时一定不能漫无目的的阅读,要带着问题带着思考,甚至有时需要梳理段落逻辑。答案尽量一次写好不要涂抹,写在小方格纸上,跟书后答案去对比,对比后要注意分析为什么这点没找到,或者为什么答案用这个关键词而我没用,这样边做题边总结去练习。
二、主攻作文,进阶提升(中间20天)大作文的部分依然是去做2017年到2013年的真题,两天写一个大作文,这两天的分配不是今天写前两段,明天写后两段,而是第一天阅读材料,构思框架,书写,第二天通过各种渠道搜索与主题相关的素材,积累起来,完善到作文中。
申论作文的文种是议论文,议论文就要求有明确的论点和有说服力的论据,我们常说要看一些时政新闻,积累名言警句,实际上就是在积累论据,让文章看起来有深度,内容丰富。但实际上,对于议论文来说更重要的是论点,也可以说是总分论点,这一定是来源于材料的。出卷人在编试卷的时候,首先要聚焦一个主题,接下来从书籍、报刊等拼凑每则材料,也就是说,各个材料之所以在你眼前,在编题者的角度都是有一定逻辑的,因此写作文时,我们经常强调,要找到符合出题人最佳意图的总分论点,找的正是这层逻辑。就像2017年市地试卷,主题是好政策,什么样的政策才是好政策,不仅在核心段有直接体现,也体现在每则材料中。所以写作文时,抓住主题,回归材料,在材料中归纳概括出总分论点,这才是关键,不然论据再好,立意不对,也是徒劳。
因此在写作文时,着重训练立意精准,同时配合五段三分,重点突出的完整结构,即使语言不佳,也试着写,读读范文,一边练习一边积累。
三、模拟整套试卷,查缺补漏(最后20天)在前两个部分都做好之后,我们还需要做两个任务:一是尽量找下午的时间做一整套试卷,我们之前练习的都是单独小题和作文,现在要把题目整合起来,训练自己对时间的把控能力,一定要在三个小时之内答完题目,答的慢的同学要提高找点速度,全神贯注,答的快的同学也可以在作文部分多融入一些对材料的思考。试卷可以选取多省联考的真题来做。二是你一定知道自己欠缺在哪里,后二十天就是查缺补漏的时间,小题不行就多阅读找关键词关键句,多归纳多梳理段落逻辑,作文不佳就训练找总分论点,再次基础上尽量积累。总之,后二十天也要坚持下来。
2018备战国考的考生们,当你阅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上岸,你又近了一步!申论复习是重质不重量。你可以用笔记录,也可以用心记住,在未来两个月艰苦学习的日子里,希望你们能够受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有计划性的学习,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