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时间:2019-05-14 09:5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第一篇:2018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2018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张业遂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孙春兰、胡春华、刘鹤参加。

李克强总理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各位副总理,并对大家表示感谢,欢迎大家提问。

彭博社记者: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成功使数亿人脱贫。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以后,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我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模式也会经历一些变化,这集中体现在这次两会期间通过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以及进行修宪等。请问中国特别是在吸引外资和促进外贸方面,奉行的改革开放模式会跟过去40年有什么不同?

李克强:中国40年来有目共睹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开放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可以说中国人民从开放中尝到了甜头。去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维护自由贸易,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

新的变化意味着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在开放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比如货物贸易,我们商品进口税率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我们愿意以更开放的姿态进一步降低商品进口的总体税率水平。一些市场热销的消费品,包括药品,特别是群众、患者急需的抗癌药品,我们要较大幅度地降低进口税率,对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对于服务贸易,我们现在是逆差,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会付出一些代价,但可以促进提高我们产业的竞争力。下一步重点要放宽服务业的准入,比如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我们会加大放宽准入力度,在一些领域逐步放宽甚至取消股比限制。我们还会全面放开制造业,在这方面不允许强制转让技术,我们将保护知识产权。

我们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会进一步调整缩减。今年及今后几年会逐步放宽准入。而且我们还要加快推进涉及外商投资的三个法律合并成一个基础性法律,以实现给外商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承诺。至于你提到的修宪、机构改革与开放的关系,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批准了宪法修正案和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我们会遵循宪法,推进机构改革,这将更有利于坚持我们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我在报纸上看到,部分媒体对中国的开放有这样那样的议论,所以我多说两句。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要使13亿人的市场逐步成为中外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都可以公平竞争的市场,给中国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促使中国产品和服务升级,促进经济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当然,中国的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些当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开放举措,几年后回过头来看,可能成效令人惊讶。比如说5年前我们简化了因私护照办理和出境的手续,结果出境人次从当年的7000多万增加到去年的1亿3千多万,而且其中多数都是去旅游和消费。所以看中国的开放,不仅要看细节、领域,更要看长远、全景。当然,开放是双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双人划船,光靠单人使力,这个船只能原地打转。只有两人同向用力才能向前进。

中国日报社记者:总理您好,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要像当年抓GDP一样,抓“放管服”改革,同时也有人说,中国目前的制度性成本还是很高,办事还是比较难。请问总理,“放管服”改革要放多少?放了以后该怎么管?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李克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上届政府伊始,我们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就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可以说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为政府持续推进自身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利器。

这次两会期间,我到代表团、联组会参加审议和讨论,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政府要着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办事便利,这可以说是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改革比较迫切的愿望,他们提的有很多看似小问题,实际上连着大政策。我们要见端知本,改革就是要把突破点推向离市场、群众最近的地方,把民之所望作为改革所向。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今年要在六个方面下硬功夫,也可以把它形象地说成是六个“一”,那就是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 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现在我们开办企业的时间经过几年的努力,可以说已经降了不少,但是全国平均还要22天,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时间。我们项目施工许可的办理时间就更长了,所以必须减繁。这六个“一”都是减,再加上减税、减费,这些都是动政府“奶酪”的,是伤筋动骨的改革。

当然,要放得开,还必须管得住、管得好。我们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就是要管住市场秩序,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乃至搞不正当垄断的,就要把它驱逐出市场,甚至严加惩罚,因为它妨碍公平、阻碍创新,也有悖社会道德。市场活力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我们加强监管,也要注意防止扰民。比如这次机构改革,我们就把涉及市场监管的一些部门合并了,推进综合执法,避免多个“大盖帽”去管一个小商贩。

刚才第一位记者讲到两会的时候提到机构改革,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还包括了国税和地税的合并,这令我想起了一件事。我参加一次座谈会,有专家跟我说他去调研时发现,在餐馆里边吃饭是由地税向餐馆收营业税,而要打包带走就由国税来收增值税。他问当地有关方面,要是站在餐馆门槛上吃该由哪个部门来收税啊?当时对方给他的回答是“你这是抬杠”。但在现实当中的确有这样的事情。我们这几年通过推动营改增、取消营业税,实现了税收以共享税为主,这样国税、地税合并就有了基础,可以避免多头收税、干扰企业的行为。所以放要放出活力,管要管出公平。管也是要触动利益的。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推进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要为公、唯实、利民。我们要努力为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办事便利,敢于自我革命。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万难不辞、万险不避。

韩联社记者:随着韩朝双方商定下月举行首脑会谈,朝鲜表明无核化意愿,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意同朝鲜领导人会晤,近来朝鲜半岛局势出现较大变化。在此情况下,中方对解决半岛问题有何期待?将为此发挥何种作用?中方是否还会继续推进六方会谈以解决半岛问题?

李克强:我们乐见半岛出现缓和的趋势,也支持一切有利于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半岛核问题的努力,中方会尽最大努力来推动和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和保持半岛和平稳定。我们希望看到各方拿出诚意,付诸行动,尽快把半岛核问题拉回到谈判桌上来,使半岛无核化与半岛和平稳定能有新的进展,这对有关各方、对世界都是好事。半岛是我们的近邻,直接和中国的利益攸关,我们的关注度是可想而知的。

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在有一些民营企业家担心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心里没 有安全感,不敢投资,甚至有一些还在想方设法地向外转移资产,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一些企业家投诉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情况。您对此怎么看?针对这样的问题打算怎么解决?

李克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可以说包括国企、民企等各类所有制企业,为中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贡献。现在民营企业税收占半壁江山,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90%。当然,一段时间以来,的确出现民企投资偏弱的现象,这和产权保护以及多方面的问题相关,我们高度重视。

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就是保护生产力,我们一直把各类合法产权的保护是放在心上的,而且逢难必解。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有人担心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会不会有问题,我们明确表示可以延期、不影响交易,而且这方面要抓紧修法。对农民土地承包第二轮到期,我们也明确提出继续延长30年。我们还在多方面采取措施,维护合法产权,运用法律加强保护,这也是弘扬法治精神。

保护产权必须要尊重合同,弘扬契约精神,不能把合同当做废纸。的确,有些地方的某些行为不好,新官不理旧账,换了一个官员,过去的合同就不算了。政贵有恒,不能把合同当废纸。对此我们是坚决制止的,而且要予以处罚。去年我们有关部门抓住几个典型案件,把涉产权的错案纠正过来,这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就是要持续向社会发出信号: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的所有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一些批评指出,中国越来越多地使用资本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作为政治工具,影响他国的外交政策,甚至进行某种政治渗透。请问对此您有什么评价?您认为外界对于中国的崛起和战略扩张应该感到担忧吗?

李克强:中国这些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而且对世界和平也是贡献。因为扩大了合作和贸易,就有了更多协商和谈判,从而避免冲突。中国文化历来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的是和为贵。我们要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绝不会也不能丢失自己的一寸土地,也不会侵占别人的一寸土地,这是同理,我们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过去的发展是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取得的,今后要实现现代化,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这里我想强调两点:

第一,中国永远不会搞扩张。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无意搞扩张,即使将来强大了,也不会走国强必霸的道路。我们愿意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和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都是按照市场规则、商业原则去推进的。我们倡导“一带一路”,也是要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援助是力所能及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谈不上政治渗透。至于国际社会在有些方面希望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我们能承担的是与发展中国家地位相当的国际责任。如果把这些看成是战略扩张的话,那就是误读或者是误解。

第二,我们会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这些年来,作为总理,我深知中国发展中还有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民生方面还有诸多难题和痛点,政府每天要应对的是大量这类难题。我们出访和国际交往都是为了赢得和平稳定的国际与周边环境,为中国发展赢得更多的共赢机遇,这一点我们是清醒的。

人民日报社记者:我们观察到总理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更加公平、充分的就业始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比如大学生就业还有转岗职工再就业、复转军人再就业等仍然困难不少,这也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就业市场将面临着诸多挑战。请问您准备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李克强:就业成效是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的,如果有失业也是掩盖不住的,所以我先回答你今年的问题,未来5年会怎么样,要看今年做得怎么样。

过去5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6600多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没 有一个人就业,一个家庭就毫无生气。如果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就没 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列入预期目标,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城乡就业状况,也可以说这是自加压力。

这里我想报个大账,我们今年城镇实际新成长劳动力有1500万到1600万,我们定的目标是至少要保证新增1100万人就业,但方向是1300万人以上,前几年我们都做到了,今年也没 有理由不做到。与此同时,我们还有2.8亿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盖起大楼、铺通大道,为中国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促进农民工就业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进城务工农民都是通过打工来增加他们的收入,今年至少还要新增三、四百万农村转移劳动力,对此,我们要责无旁贷地为农民工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达820万,是历史新高,还有近500万中专毕业生,加上近百万复转军人和去产能转岗职工,必须努力保障他们的就业,绝不允许有零就业家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就业岗位,特别是培育新动能。过去几年,新动能在增加就业岗位当中可以说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保障比较充分的就业,这实际上也能够更多地创造财富。大家想想看,13亿多人口,8亿多劳动力,如果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创造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也会给世界市场带来惊喜。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最近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国会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应该对华打贸易战,来惩戒中国在国家主导模式下采取的不公平贸易和产业政策。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美方关切,防止贸易战?您是否还认为对话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威胁?如果打贸易战,中国能做什么?比如中国是否会考虑动用巨额外汇储备和持有的美国国债?

李克强: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美要打贸易战的议论比较多,但是我认为中美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没 有好处,没 有赢家。而且如果用“打仗”这个词来形容贸易的话,也有悖于贸易的原则。因为贸易就是要通过协商、谈判、对话来解决争端。我希望双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贸易战。

去年中美贸易的规模已经达到5800多亿美元,能走到这一步是靠市场,是按照商业规则来推进的,否则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量。当然,我们不愿意看见有比较大的贸易赤字,不仅是对美国。我们希望贸易总体平衡,否则的话难以持续。

刚才我已经讲了一些中国继续推进扩大开放的具体措施,包括在服务业、制造业、商品等领域。美方企业是可以抓住机遇的。但同时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放宽对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我们会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希望美方不要丢 了这个平衡中美贸易的重器,否则就是丢 了赚钱的机会。

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运用外汇储备进行投资,我们从来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多元化、市场化操作,而且中国是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中美关系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对两国、对世界都是好事。至于对中国发展的一些担忧,我认为那是过虑了。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注意到前阵子中国有关部门对一些保险类、金融类企业采取了强制性措施。请问下一步这样的做法是否会继续?以及这是否表明了中国新一轮风险点正在继续,中国是否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李克强:我要负责任地说,中国有能力防范、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因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金融运行也是稳健的。当然了,中国经济总量已达80多万亿元,银行资产有250多万亿元,你说没 有点风险,那是不可能的。常言道:云多易生雨,树大常招风。我记得我在这里曾经说过,我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是比较高的,高于国际标准。我在这里还想说,目前我们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15%左右,这也相当于存了20多万亿的准备金,或者叫做风险准备金。

今年我们还主动调低了赤字率,这是因为去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超收超出了预期。仅中央财政就超收了2500多亿元,我们没 有用,放到今年。而且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又达到两位数增长,我们对实现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未来发展的预期是充满信心的,所以我们还会努力按这个方向持续降低赤字率。当然,调低赤字率并不意味着要改变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我们今年的财政支出超过去年财政支出,增加的量是不小的。我们降低赤字率既是有信心的表现,也是为应对如果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一些新的风险点出现而备足工具。

当然,金融领域也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或者规避监管的行为在兴风作浪。最近我们监管部门主动出手、果断处理,就是要让这些点状的风险不扩散,该戳的“脓包”还是要戳,否则也有道德风险。在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累了经验。未来有类似的问题出现,我们还会坚决地处置。

我们这次机构改革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也是要防止规避监管的行为发生。当然,还有一个老问题就是非法集资,政府会保持打击的力度。这里我也想说一句话,投资者千万不要听信那些非法集资者编造的“竹篮子也可以打水”的神话。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记者:两年前,我曾经向您提过关于中俄经贸合作的问题。两年过去了,仍然有人说中俄关系政治热、经济冷。俄罗斯刚刚进行总统大选,将组建新政府。作为同样新上任的中国总理,您希望新一届俄罗斯政府实施哪些行动来改善中俄经贸合作?同时,中国政府又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另外,您想向俄罗斯释放怎样的政治信号?

李克强:19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通了电话,习近平主席对普京总统当选连任表示了祝贺。

你刚才提到的中俄经贸关系,前几年走了一个“马鞍形”,这是世界贸易形势变化、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去年中俄经贸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贸易规模增加了20%以上。现在中俄两大经济体的年贸易规模是800多亿美元,我觉得还有很大潜力。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创新机制,挖掘潜力,朝1000亿美元的目标迈进。如果说要向俄罗斯人民发出什么样的信号,那就是: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定发展对双方、对世界都有利。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我们知道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两岸关系充满着严峻的挑战,前景令人担忧,我的问题是面对这样的形势,大陆未来还要怎样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如何维护两岸同胞的福祉?

李克强:保持两岸和平发展,这是两岸民众的福祉所在,我们会坚定按这条路走下去。我们一直在考虑怎样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同等的待遇,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同属于一个中国,那就不能容忍任何“台独”的企图、主张和行径,也不能允许外国势力打“台湾牌”,这会给两岸同胞、给两岸关系都带来困难。我们愿意和认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台湾政党、团体开展对话、协商,共同商谈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是民族大义所在。

光明日报社记者:近年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一场大病就让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的现象还是屡有发生。请问总理,新一届政府在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问题上将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

李克强:过去几年,我们用了很大的努力,在过去的基础上完善基本医保制度,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医保网,这是为了让人人小病能看、大病敢看。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确实还有一些困难家庭看大病难。你刚才讲的问题不只是困难家庭,还有一些享受不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家庭也有同样的问题,新媒体上常有报道。

中国太大,我们还有三千多万贫困人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高度重视,对打赢这场攻坚战向全社会作出承诺。在贫困人口当中,很多是因为大病致贫,或大病返贫。所以我们要在巩固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把治大病的问题作为重点来抓。这几年我们创新体制,把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结合起来,运用“大数法则”,放大资金效应,使更多的人享受大病医保,去年就有1700多万人受益。

今年我们要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提高的中央财政对基本医保的补助资金,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至少能使2000万人以上能够享受大病保险救助,而且扩大了大病保险病种。同时我们要通过发展“互联网+医疗”、医联体等,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的大病患者能够方便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

今年春节前我到地方调研,路过一个贫困人口家庭,临时走了进去,看到家里老人有大病,也有医保卡,但还是不敢去看。这个情景在我脑中至今挥之不去。常说病来如山倒,我们就是要用大病保险等多种制度,不让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

日本东京广播公司记者: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您在1月会见到访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时曾经表示,中日关系可谓“乍暖还寒”。您认为双方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使两国关系真正复苏?您是否考虑接受日方邀请,结合出席今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对日本进行首次正式访问,开启中日两国领导人互访?

李克强:一段时间以来,中日关系确实出现了改善的势头,安倍首相多次邀请我访问日本。我愿意在中日关系保持持续改善势头的氛围中,积极考虑今年上半年结合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正式访问日本。

我认为中日关系改善不仅需要氛围,更需要远见和定力。中日两国领导人互访有利于让中日关系回归正常轨道,但更重要的是要夯实中日关系的基础,我们不能搞“一锤子买卖”,要让中日关系持续向好。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应该遵守和坚持《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和共识。如果说两国关系现在出现了“小阳春”,就要防止出现“乍暖还寒”,要让中日关系向着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日方有期待。

新华社记者:最近几年“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未来的发展可能还有一些障碍。请问总理,您对此怎么看?未来政府对推动“互联网+”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克强:如果说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这几年能够行稳致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世界科技革命新一轮浪潮中成功挂上了“互联网+”这个风帆,它催生了新动能。这几年我们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成为发展主动力,使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从而有效避免了中国经济“硬着陆”。大家知道,前几年“硬着陆”的声音是不绝于耳的。现在经济稳中向好,新动能等上述这些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互联网+”不仅加出了新动能,而且它是最大的共享经济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让科技精英、企业家都有更多展现能力的机会,更让亿万草根能够发挥聪明才智,表现他们独特的价值。

当然,“互联网+”作为新事物,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趋利避害,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对于“互联网+”,不能怕惹事、图省事,出现一些问题就一巴掌打死;也不允许利用“互联网+”搞坑蒙拐骗,败坏“互联网+”的声誉,抹黑“互联网+”。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悉心呵护。下一步我们还要采取推动“互联网+”的许多新举措,比如说过去一些“互联网+”的企业总是到海外上市,现在我们已经要求有关部门完善境内上市制度,欢迎他们回归A股,同时要为境内的创新创业企业上市创造更加有利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我们还要推进“互联网+”来拓展“智能+”,把它和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结合起来,推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向前发展,既快又健康。当然,对如何推动发展,既要符合发展规律,又尽量不要让传统思维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我们注意到在您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和港澳的互利合作。但是在香港也有担忧,担心这一做法是否会让香港失去自身的特色和定位,会不会影响到“一国两制”的落实,甚至模糊“两制”的界线。您怎样看?

李克强:我们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把它建成世界级的大湾区,重要原因就是三地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能够形成互补,否则就谈不上建设一个有世界竞争力的大湾区了。现在大湾区的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当中,很快会出台实施,港澳居民到内地来,特别是到广东来工作、生活,在住房、教育、交通等诸多方面将逐步享受同等的待遇。我们愿意和港澳同胞一起共享国家发展的机遇。就是对台湾同胞,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

至于说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当然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我们和其他国家都可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更何况内地和港澳同属一个国家,在“一国两制”下,会更好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打造新的增长极。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们知道,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但是养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而且还面临着很多人养不起老的问题。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在某个省份,去年已经出现了养老金被“击穿”的现象,不少人也在担心,会不会有其他省份步其后尘?请问这个问题如何应对?将怎么解决两亿多人的养老问题?

李克强:我们已经到吃饭时间了,你问了一个和吃饭相关的问题。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按时领取,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的确,有个别省份去年养老金收不抵支。我到一些老工业基地去调研,特别是今年两会下团,我首先问的是养老金能不能够及时足额发放。个别省份发放养老金之所以有困难,和当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减收有关,他们已经采取盘活处置国有资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来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当然,中央财政也给了一定的帮助。

不可否认,可能还会有一些省份养老金在总体上会出现一些困难,但从全国范围来讲,我们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有能力的。去年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是4.1万亿元,当年也是收大于支。我们还有养老金的战略储备,就是社会保障基金拥有的资金在增加,去年达1.8万亿元,完全可以保证全国范围内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当然,我们还要推进这个领域的相关改革,像今年我们将实施养老金基金调剂制度,中央收取3%进行统筹调剂,以后比例还会有所提高,以弥补有些省养老金可能会发生的不足。同时,我们还会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收益来增加社保基金的总量,不仅使它安全,而且要拓展盈利空间,这些都是保证老有所养的“定盘星”,大家对未来应该充满信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还不能老有所养,那后来人就会失去信心。

不能把老年人当作负担,“夕阳红”还是一个产业。很多老人可以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这绝不是推卸我们必须保证老有所养的责任。

刚才主持人说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你问的是民生问题,前面记者也问到了几个民生的问题。这一点请大家相信,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很重要的就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人民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就是要保障基本民生,破除民生痛点,增加优质资源,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记者会结束时,楚天都市报记者问:个税起征点会提高多少?

李克强答:我们会抓紧启动,按法律程序办理。

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历时约2小时,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1200余名。

第二篇:2014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1)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 傅莹: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会面,并回答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先请李克强总理讲几句话。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媒体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对中国两会给予的关注和作出的报道,大家辛苦了。下面就请提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李总理,我的问题是和失联的马航飞机有关。首先借此机会对于机上的乘客、机组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表示同情。大家都在急切地等待飞机的有关消息。请问您的是,中国政府在民用、军事以及卫星获取图象等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全力参与失联飞机的搜救行动?我还想问,这起事件会否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海内外的旅游业产生影响?中国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国内以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比如中国政府是否会考虑进一步加强业已十分严格的安保措施?

李克强:

马航失联飞机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国同胞,他们的亲人心急如焚,他们的生命安危牵挂了中国政府和亿万中国人的心,现在我们也在盼来有消息,哪怕是一丁点好消息。

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全面应急和搜救机制,现在到达相关海域的有8艘中国舰船,还有一艘正在驶向相关海域,而且我们还动用了十颗卫星进行信息技术支持,只要有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

昨天我还和在前方的中国一艘搜救船船长通话,请他尽力再尽力。我们对卫星图象上发现的一些疑点,也在尽力地进行辨认。这是一场国际大搜救,有诸多的国家参与了搜救,我们也要求有关方面加强协调,并且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到马航的失联航班,妥善处理相关各方面的事宜。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

至于问到中国的开放政策会不会变?不会,会继续开放,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这会增加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尽职履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确保在海外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

对于中国的航班安全工作,我们一直不敢放松,人命关天啊!谢谢。

《金融时报》记者:国际市场高度关注中国金融和债务问题,认为这是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请问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否愿意看到出现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 李克强:

你的中文说得很流利,也很标准,我听懂了。但是因为这是中外记者招待会,还得请翻译做一次翻译。

关于对中国经济有风险,甚至还有些不看好的报道,最近我也看到了类似的报道可以说似曾相识,去年就有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心,但是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顶住压力完成了全年经济主要预期目标。

对金融和债务风险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果断决定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问题,这本身表明要勇于面对。审计的结果如实对外公布,表明债务风险是总体可控的,而且政府的债务率还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以下。很多债务还是投资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正在加强规范性措施。下一步,包括采取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

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已经排出时间表,推进实施巴赛尔协议III规定的监管措施。我两会期间参加一个代表团的审议,有来自银行界的代表问我,是不是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偏高了一些?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至于你问我是不是愿意看到一些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我怎么能够愿意看到呢?但是确实个别情况难以避免,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总理,您好。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去年我们也查出了不少贪官,这是否说明中国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此外,政府下一步在反腐败上还会有什么新的行动?谢谢。

李克强:

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2)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去年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新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合作倡议,但本区域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前景?谢谢。李克强:

你的中文就更标准了,但是还是需要再翻译一次。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是13亿人民的共同意志,这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我记得去年记者会快结束的时候,我说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动摇的。两者归结起来还是要维护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你的问题让我回想起去年访问东盟国家,比如到越南,我和越南领导人达成海上共同开发、陆上合作、金融合作三头并进的原则共识以后,也想听听民间的反应。我就晚上趁工作之余,到了一家小店。那个女店主当时就认出我了,她说欢迎中国客人来。我想这也是给她带来生意啊。我就问她:你怎么看邻国的关系?她说还是和平友好吧。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我想这是四邻百姓的愿望,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来扩大利益的交汇点,缩小矛盾点,这样就可以和睦相处,也是造福民众。谢谢。

英国路透社记者:想请教总理,有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去年增长7.7%。请问总理,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再有,就是您觉得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谢谢。

李克强:

我确实很佩服你们这些驻华记者,能这么流利地说中文。

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那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一度中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还有所谓“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超过了13%,而且用电量、货运量的增幅也大幅回落。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舆论,说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还给出了指标,说增长可能只有3%到4%。而对我们来说,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又很有限,宏观调控确实面临多难选择。

怎么办?遇万难还须放胆。当然,破困局要用智慧。我们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不能突破上限,而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顶住压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现在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困难和问题。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但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想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我们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谢谢。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总理您好。我注意到您在之前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到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所以我想就这个话题请您展开来给我们具体谈一谈。因为我们看到这个话题也是您在去年的记者会和今年的报告当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关于这一点,在采访的时候我听到大家对这项改革有很多的好评,但是说实话我们也听到了不少的抱怨。比如说,现在在有的部门依然还存在着办事难的现象,有的部门可能是把次要的权放出去了,但是重要的权还留着。所以我特别想请问总理,关于简政放权的措施,您认为怎么样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要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项改革任务才算是基本完成了?谢谢。

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3)李克强:

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我们确实下了不少的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有个统计数字也可以表明这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这也表明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对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那就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

放管结合都要体现公平原则。当然,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当中,也确实遇到了像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我们还要继续去啃“硬骨头”,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谢谢。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许多投资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会继续放缓,会低于确定的7.5%增长目标。在不采取更多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李克强: 我刚才讲了,一些关于中国经济偏悲观的报道我看到了,而且也注意了。我们在去年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

当然,我不否认今年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这使我想到上个月23号,G20也就是20国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布了一个公报,提出要在原有政策可达到的水平上,把GDP在5年内再提高2个百分点,以增加就业。在我的印象当中,G20这么说可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主要经济体更加看重增长和就业的关系。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现在我们全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

当然,我们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至于你说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请问总理,很多香港的民众都认为,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很多人都认为香港竞争优势遭到了很大的弱化,请问总理怎么看香港的发展前景?谢谢。

李克强:

这几年,世界经济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这种严峻复杂的环境下,香港能够站住脚跟,保持繁荣,本身就表明香港经济有竞争力。香港在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升级,也给香港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且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内地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业,香港在这方面是有专业优势的,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我相信香港同胞历来是有着敢拼能赢的精神,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保持繁荣。谢谢。

美联社记者:我想请问李总理,您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的话,两国面临的障碍有哪些?中方希望美方做出哪些改变?谢谢。

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4)李克强:

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去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庄园会晤,达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那就是互不冲突、互利共赢。

当然,中美因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一些问题存在分歧--这是客观的,在合作当中有摩擦也是事实,但这是合作中的“烦恼”。

我们只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平等磋商,尤其是注意扩大中美的共同利益,就可以提升中美关系的水平。

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说是远远大于分歧。去年我们双边贸易额达到5200多亿美元,粗略算的话,每一个工作小时,中美之间可能有1亿美元的生意已经做成了。何况我们现在还正在进行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中美合作的潜力巨大,要在增强互补性上多做文章。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变是向有利于中美双方、有利于两国关系稳定的方向去走,还是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总理您好。您在报告里讲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还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举措,那么今年您觉得最应该从哪些领域突破?谢谢总理。

李克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要把改革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我回想了一下,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即使是其他议题我们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进的。其基本取向那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

这也使我回想起30多年前,我在农村作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当然,我们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目标要有个过程,但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还要把财税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包括给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方面有新的举措,给市场助力;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养老、金融等,让市场增强竞争力。诸多的改革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关键还在于推进落实。当然,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人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就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谢谢。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

总理,您好。我们都知道两岸现在迎来了一个好的机遇,在今年过完年之后,两岸主管事务部门负责人见了面,而且习主席也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见面,并且发表了重要谈话。我的问题是,两岸现在的交流以及互动非常密切,大家也非常希望两岸关系有新的突破。请问您对新的一年两岸关系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谢谢。李克强:

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你刚才列举了两岸关系进展的一些事实,我也想讲一件很有趣的事。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进”字作为两岸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我也期待着在新的一年两岸关系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我认为两岸关系中重要的内容是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去年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突破8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希望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好势头。两岸还在就ECFA后续协议进行商谈,希望早出成果,造福两岸的民众和有关企业。借此机会也请你转达我对台湾同胞新的一年的祝福。谢谢。

新华社和新华网记者:

总理你好,房地产问题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问题,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那么请问总理,政府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谢谢。

李克强:

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

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带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所以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当然,我们也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在这方面,我认为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对房地产市场则是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央广网记者:

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关于雾霾天气。现在我们看到老百姓对雾霾的抱怨越来越多。我们也注意到,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用了“宣战”这个词,这在以往是没有的。请问总理,“宣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克强:

我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是因为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我们去年出台了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多的。这不仅是要让人民群众提高自身防护的意识,更是给政府增加责任。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去年实际完成是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当然,雾霾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治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政府、企业、社会成员,大家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谢谢。

快到吃饭时间了,但是主持人希望再问两个问题,大家愿意吗?那好吧,我服从公众。

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记者:

去年您访问了多个欧洲国家,您亲自介入了解决中欧之间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纠纷,同时访问期间,您还亲自推介中国的核电以及高铁装备。请问您希望如何解决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碍?同时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欧洲方面对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切? 李克强:

推介中国的产品,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这是作为中国总理份内的事。我去年访问中东欧的时候,曾经跟他们的领导人说,如果你要建高铁、核电,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这个底气。

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而且这样做也有利于各方,因为我们装备的很多零件是全球采购的,一些技术也是购买来的,中欧和相关方面,就装备走出去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不过我还想通过各位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等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请中外记者给予监督。至于你说到去年的光伏案,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规模很大,摩擦难免发生,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妥善地协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像最后光伏案的解决,可以说是成功的案例。我可不希望因为个案,而且比例很小,来丢掉“中欧是最大贸易伙伴”的帽子。

说到中欧关系,我还要说,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也主张投资便利化。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这是大趋势。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相信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当中,只要我们对等、公平、便利地推进,为企业创造条件,中欧的相互投资额会不断地攀升,经济的融合度也会不断地加深。谢谢。

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6)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网记者:

总理,您好。最近网上民调显示,社会保障是网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去年您就提出要打造民生保障的安全网。请问总理,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新的打算?谢谢。李克强: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第一是保基本。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我们现在基本医保已经总体覆盖全民了,基本养老的参与人数也超过8亿人。

但是群众还有反映,比如接续难、转移难这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些基本的社会保障。今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解决或者说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

第二是兜底线。因为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陷入生活的窘境,基本保障兜不住,还要进行社会救助。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所以前不久我们出台了新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就是要让这些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有门。第三是促公平。我们保基本、兜底线,还是要为了解除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还是要采取措施,尤其在一些领域要有更有效的办法,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

我们要继续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今年要增加10%以上,并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谢谢。

第三篇:2014两会李克强答记者问全文20140313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全文

1、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李总理,我的问题是和失联的马航飞机有关。首先借此机会对于机上的乘客、机组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表示同情。大家都在急切地等待飞机的有关消息。请问您的是,中国政府在民用、军事以及卫星获取图象等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全力参与失联飞机的搜救行动?我还想问,这起事件会否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海内外的旅游业产生影响?中国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国内以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比如中国政府是否会考虑进一步加强业已十分严格的安保措施?

李克强:马航失联飞机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国同胞,他们的亲人心急如焚,他们的生命安危牵挂了中国政府和亿万中国人的心,现在我们也在盼来有消息,哪怕是一丁点好消息。

李克强: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全面应急和搜救机制,现在到达相关海域的有8艘中国舰船,还有一艘正在驶向相关海域,而且我们还动用了十颗卫星进行信息技术支持,只要有任何疑点都不能放过。

李克强:昨天我还和在前方的中国一艘搜救船船长通话,请他尽力再尽力。我们对卫星图象上发现的一些疑点,也在尽力地进行辨认。这是一场国际大搜救,有诸多的国家参与了搜救,我们也要求有关方面加强协调,并且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到马航的失联航班,妥善处理相关各方面的事宜。

李克强: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

李克强:至于问到中国的开放政策会不会变?不会,会继续开放,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这会增加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尽职履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确保在海外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

李克强:对于中国的航班安全工作,我们一直不敢放松,人命关天啊!谢谢。

2、《金融时报》记者:国际市场高度关注中国金融和债务问题,认为这是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请问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否愿意看到出现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

李克强:关于对中国经济有风险,甚至还有些不看好的报道,最近我也看到了类似的报道可以说似曾相识,去年就有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心,但是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顶住压力完成了全年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对金融和债务风险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果断决定全面审计政府性债务问题,这本身表明要勇于面对。审计的结果如实对外公布,表明债务风险是总体可控的,而且政府的债务率还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以下。很多债务还是投资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正在加强规范性措施。下一步,包括采取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

3、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总理,您好。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去年我们也查出了不少贪官,这是否说明中国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某些缺陷?此外,政府下一步在反腐败上还会有什么新的行动?谢谢。

李克强: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取得新成效,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对于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像土地出让金收入、矿产权的转让等,我们要全面审计,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谢谢。

4、联合早报:去年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提出了新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合作倡议,但本区域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前景?谢谢。

李克强: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是13亿人民的共同意志,这需要有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我记得去年记者会快结束的时候,我说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也是不可动摇的。两者归结起来还是要维护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5、路透社:中国经济去年成长7.7%,您上任一年了,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觉得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李克强: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那还是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一度中央财政出现负增长,还有钱荒,银行间隔夜利率超过了13%,用电量货运量增幅大幅回落。国际上也有舆论说中国经济可能会硬着陆。说可能是3%到4%。对我们来说,财政和货币的政策运用空间很有限,确实宏观调控遇到了多难选择。破困局要用智慧,我们保持定力并且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超过下限,通胀不能超过上限,并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去发力。我们顶住压力,实现了主要的经济预期目标。所谓了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好柴,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这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中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6、中央电视台: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请您展开来具体谈一谈。这个话题也是您在去年记者会和今年报告中重点谈的。我们也听到不少抱怨,在有的部门还有办事难的现象,次要权放出去了重要权还留着,简政放权如何才落到实处,减到什么程度才算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李克强:去年中央政府是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新措施。我们确实下了不少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方取消审批事项就是416事项,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当然,放并不是不管。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那些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要严厉惩处、严加管制。放管结合都是体现公平原则。确实我们推进简政放权当中也遇到了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开了工还有回头箭啊?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要动权,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啃硬骨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要让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要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7、CNBC:许多投资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会放缓,甚至低于7.5%。在不采取更多刺激政策前提下,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李克强:我之前也说过了,关于中国经济偏悲观的报道我看到了,也注意到了,但是我们在去年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 当然,我不否认今年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这使我想到上月23号,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布了一个公报,提出要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把GDP在五年内再提高两个百分点以增加就业。在我的印象中,G20这么说可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主要经济体更加看重增长和就业的关系。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现在我们全国每年要新安排,新增城镇劳动力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600到700万新增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我们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高一点低一点是有容忍度的。下限就是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给居民

实惠、提高质量效率、节能环保的GDP。

8、香港商报提问:很多香港民众认为,面对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香港竞争优势弱化。你怎么看香港的发展前景?

李克强:这几年世界经济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香港能够站住脚跟保持繁荣,本身就是香港经济的进步。香港在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升级也给香港发展带来更大空间。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内地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业,香港在这方面有专业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相信香港同胞历来有敢拼能赢的精神,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保持发展。

9、美联社提问: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况?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的话,两国面临什么障碍?中方希望美方作出哪些改变?

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去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庄园会晤,达成构成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就是互通互利共赢。

当然,中美因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一些问题存在分歧是客观的,合作中有摩擦也是事实。我们只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心,管控分歧,扩大中美的合作面,就可以提升中美关系水平。

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说是远远大于分歧。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200多亿美金,粗略算的话,每个工作小时中美之间可能有1亿美元的生意已经做成了。何况我们正在进行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中美合作的潜力巨大,要在互补性中做文章,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还是择宽处行,谋长久利。

10、中国日报:今年改革最应该从哪个领域突破?

李克强: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把改革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议题。即使是其他议题,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进。基本取向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责任,让人民受惠。当然,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放权,某些人权就少了,放宽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可能会有压力。但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11、台湾东森电视台:两岸迎来了好的机遇,今年过完年之后,两岸主管事务负责人见了面,总书记也与连战见面并且发表重要讲话,两岸现在交流互动很密切,大家也很希望两岸关系有新突破。您对新一年两岸关系发展有什么期待?

李克强: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青。我也想提一件事,很有趣,去年两岸媒体共同把“进”作为两岸汉字,反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趋势,我也希望在新一年有新的发展,再进一步。我认为两岸关系中重要的内容是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去年两岸的人员往来已经突破8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希望可以延续好的势头。两岸还在就ECFA后续进行商谈,希望早出成果,造福于两岸人民和企业。在此,请你转达我对台湾同胞新一年的祝福。

12、新华社:房地产问题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政府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李克强: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李克强: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精力更大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北方,居民入睡要戴着棉帽穿着棉衣,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今年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至少改造470万套以上。我们也需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让新就业年轻人和长期进程

务工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并实行公平分配,在这方面,我认为盖一寸胜过说一尺。对于合理地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政策支持,对房地产市场要因城因地分类调控,抑制投机炒卖需求,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百姓对雾霾抱怨越来越多。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宣战”一词,宣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然,雾霾的形成有复杂原因,治理是长期过程,但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希望政府、社会、企业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努力奋斗,打这场攻坚战。

14、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去年您访问了多个欧洲国家,亲自介入了中欧之间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纠纷,您还亲自推进中国核电以及高铁装备,您希望如何解决中国企业在进入欧洲市场方面存在的障碍?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欧洲方面进入中国市场的关切?

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国产品也要升级,不能总是卖鞋帽衣袜玩具,当然这也要卖,但中国的装备也要走出去,这样可以接受的国际市场和竞争的检验,我们很多零件也是国际购买来的,中欧装备实施走出去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我还想通过各位,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作出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请中外记者给予监督。

你说到去年的光伏案,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规模很大,摩擦难免发生,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妥善协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像最后光伏案的解决可以说是成功的案例。我可不希望因为个案,而且比例很小,来丢掉中欧贸易是最大伙伴的这个帽子。

说到中欧关系我还要说,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也主张投资便利化,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这应该是大趋势,我们正在进行中欧投资谈判,相信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程中,只要我们对等公平便利来推进,来为企业创造条件,中欧的相互投资额会不断地攀升。经济的融合度也会不断加深。

说到中欧关系我还要说,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也主张投资便利化,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这应该是大趋势,我们正在进行中欧投资谈判,相信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程中,只要我们对等公平便利来推进,来为企业创造条件,中欧的相互投资额会不断地攀升。经济的融合度也会不断加深。

15、最后一个问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社会保障是网民关注热点之一,去年你提出要建设民生保障安全网,这方面有哪些进展?

李克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重点的工作。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第一是保基本,也就是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我们现在医保已经基本覆盖全民了,基本养老的参与人数也超过8亿人,但是群众还有反映,比如接续难、转移难等问题。

李克强:我们要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些基本的社会保障,适当的时候,今年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解决或者说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失业并轨,统筹城乡医疗保障。

第二是兜底线。因为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体系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陷入生活的窘境,基本保障兜不住,还要进行社会救助,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

将心比心啊,政府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出台了社会救助管理办法,就是要让这些特殊群体救助有门。

李克强: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就是教育公平。我们今年要继续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增加10%以上。并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

社会的最底层。

主持人说到吃午饭时间了,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啊,所谓民是众的意思,你们的肚子加起来,超过我一个人,远远超过,不能让你们挨饿。谢谢您们参与关注今天的记者会,也谢谢一些记者的提问。谢谢大家。

16、香港文汇记者 最后抓住提问机会问总理:今年会有新的惠港政策出台吗?

李克强:凡是有利于香港繁荣的事儿,我们都会去做,过去是这样,今后还会是这样。

@村官陈云 整理自新浪网、新华社等媒体。

第四篇: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思想汇报

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今天上午举行闭幕会,表决了包括“十二五”规划决议草案在内的多个决议草案。共提出议案566件,其中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议案4件,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562件。代表所提议案中,立法方面的议案558件,监督方面的议案7件,其他议案1件。今年的代表议案高度关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这方面议案占议案总数的近60%。大会秘书处建议,在起草、修改和审议法律草案过程中,将比较成熟的代表议案直接作为起草法律案的基础,将代表议案中比较成熟的条文直接吸纳到法律草案中。邀请提出相关议案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在上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总理一如既往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总理记者招待会几乎成为每年“两会”后的压轴大戏,从2003年就任开始,历年温总理的记者会,都令人印象深刻。政治体制改革、反腐败、中日关系、两岸关系„„回顾8年里8场记者会,温总理以他的气质、风格和诚恳儒雅的言语,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风范,向全国人民传递了改革和建设的坚定信心。

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温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喜欢引用古典诗词,修为政之德、言忧国之志、望祖国统一、论外交关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欢人”,这些诗句,看似信手拈来,却都恰到好处,含有深长的意味,既让紧张的记者招待会变得诗意盎然,又传递出耐人寻味的政治气息。

另外让我感动感动的就是总理的回答:最感动——人民一贯的支持;最痛心——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没有很好地解决;信心——知难而进,永不言败!“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情真意切,说得实在,我们支持您!

第五篇:2014全国两会专题:李克强答记者问经典语录

2014全国两会专题:李克强答记者问经典语录 2014年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大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整理了记者会中,热点问题与总理的回答。

李克强:牵挂马航失联乘客 有一丝希望就不放弃搜救

李克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要勇于面对、加强管理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 对腐败分子和行为“零容忍”

李克强:“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是四邻百姓的愿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李克强: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 通胀不能突破上限

李克强: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

李克强:更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李克强: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 李克强:注意扩大中美共同利益 互不冲突、互利共赢

李克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只要锲而不舍必有成效

李克强:期待新一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再进一步

李克强:缓解住房困难 干一寸胜过说一尺

李克强谈“向雾霾宣战”:不能等风盼雨 要主动出击

李克强: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

打造民生保障安全网: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下载2018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克强总理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双语版

    李克强总理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双语版(节选)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Fellow Deputies, On behalf of the St......

    20110330思想汇报-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有感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今天上午举行闭幕会,表决了包括“十二五”规划决议草案在内的多个决议草案。共提出议案566件,其中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议案......

    2010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妙语集

    2010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妙语集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 1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的邀请,在人民大会堂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

    李克强总理的“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精)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 PR050104A 案例:李克强总理的“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技能训练) (人民网:http://sd.people.com.cn/n/2014/0314/c172824-20773548.html) 2014年3月13......

    2013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总理,您好。我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接连曝光腐败案件,我们想问一下总理,新一届政府将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让人民对反腐败更有信心?谢谢。 [李......

    2019年两会聆听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2019年两会聆听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范文汇编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回顾了201......

    2011年3月思想汇报: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感想

    爱的党组织: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今天上午举行闭幕会,表决了包括“十二五”规划决议草案在内的多个决议草案。共提出议案566件,其中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议案4件,30名以上......

    2011年3月思想汇报: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感想

    2011年3月思想汇报: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感想.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