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和出路
发展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和出路
陈 夷
发展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及发展对策这个问题,是不少人所关心的问题,笔者也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商榷。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阻碍全人工养殖的主要障碍是技术问题,笔者不赞同。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持主要障碍是技术问题的观点主要归纳了下述问题: 1.疾病防治问题。2.生殖休眠成活率低问题。3.越冬死亡率高的问题。4.饵料单一问题。5.蛙圈环境问题。6.商品形成率低问题。
7.养殖技术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8.品种培育问题。9.虚假炒作问题。
从这些被归纳的问题本身来看,实际上已经不成技术问题。依据如下:
首先,疾病防治确实缺乏研究。但是有了研究就能够有效防治了吗?比如说红腿病,国内外相关研究不算少。对于研究结论本身,笔者通过现场考察认为是正确的。可为什么至今红腿病还是林蛙养殖中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呢?显然缺乏疾病防治研究不是关键因素。如果在有研究、有针对性有效方法的情况下,现场实施红腿病防治上仍是困难重重,那么这就不是技术问题了。就疾病研究深度和广度的角度观察,林蛙疾病防治显然是不足的,可牛蛙疾病防治研究同样不足,并不妨碍牛蛙养殖形成产业。因此,林蛙疾病防治研究不足的技术问题本身并不足以导致养殖的失败。笔者现场考察研究认为,不懂得疾病发生的机理,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科学管理被排斥。现场难以落实正确的三防措施,难以达到规范进行日常管理要求是一个导致现场疾病频发、恶性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生殖休眠成活率低确实可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为什么要把养殖停留在3年成品的状态呢?如果实施2年达到商品规格生产目标,那么只需要经过1次的冬眠考验。而对于这一次的冬眠后生殖休眠的成活率,难度并不高(因为对北方大多数蛙来讲很可能还不具备生育能力),目前一般的成活水平也可达到90%以上。对于长城以内地区,第一年养得好的蛙能够具备繁殖能力,但成活率目前也能够达到90%以上。之所以一般养殖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事实证明问题也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建立技术的指导理念、理论上。两年达到商品规格(25克)这已经是北方很普遍能够做到的,中原地区也已经能够在当年达到(南方更是轻而易举)。技术的差别只是能够产生的规格大小。所以以3年出产品为计划目标是不当的。综上所述,在生殖休眠问题上产生重大损失,主要原因并不是在目前技术 发展水平的程度上。之所以这个问题还严重困扰一般养殖场,真技术在市场理念理论环境下被视作异端,难以得到推广运用以及难以得到正确的推广应用才是真正的原因。
越冬死亡率高的问题,实践已经证明了主要问题不是在技术上而是管理问题。林蛙带病越冬,冰封水面不透氧(甚至冻透)等是两个明显的、造成越冬林蛙死亡率高的主要表现。而这种现象屡警不止,又是由于管理的懒散和虚假技术的宣传造成。以讹传讹认为池水不必深,林蛙冬眠不必透氧具有相当的市场。根本没搞清楚北方全人工室内冬眠与室外冬眠的差别,弄不清楚河流中冬眠和死水池子冬眠的差别。在省钱和省力思想的指导下,一切从简。对于带病越冬、越冬期感染更是常见。
由于饵料单一营养不全面,影响到林蛙健康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人为主观认定的“技术问题”。因为影响到动物健康的因素很多,也就是说动物的健康和饲料是否单一不存在互为因果的必然联系。显而易见,营养不良会造成动物不健康,但是动物不健康不一定是营养问题,饲料单一与营养单一之间也并不存在营养缺乏或者单一的必然关系。
目前对于饵料是否适合动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判断。第一是动物是否积极捕食;第二是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否受到阻碍;第三是肉料转化率是否高。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显然黄粉虫、蝇蛆、蚯蚓林蛙是积极捕食的;用这些饵料投喂林蛙,林蛙在2年内目前(南方)能达到的数据是平均体重50到60克,北方约40克以上。这都远远超过野生状态下的生长发育程度。经检测分析也已经证实养殖蛙的营养水平高于野生林蛙;药用成分无显著差别。肉料转化率笔者测定的结果最高达到1:2.14的程度。从动物健康角度考察,现场也证明了用单一的黄粉虫喂养成活率是可以稳定保持在80%以上。因此,目前的饵料不存在营养单一以至于影响林蛙正常健康生长繁衍的问题。笔者反倒是觉得营养过剩了,以至影响到经济性(虽然投入产出比能够达到1:5的高度,以至有意见认为不必在养虫上多花精力,把蛙养好了就是买虫投喂也能赚钱)。从蛙的生理研究资料看,似乎对于粗纤维饲料还是有可能加以研究和参杂投喂,这对林蛙的生长可能会更好,由此达到更高的经济性。东北有人目前在研究采取颗粒饲料投喂,这是一条改善营养结构降低饲料成本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之路。
蛙圈环境问题恰恰不是模拟自然环境不够,而是受“三层植被”经典理论的误导。笔者已经多年、多次发问:林蛙进入三层植被地带的生理本质是什么?如果“三层植被”是林蛙生存发育的充要条件,为什么在草甸子地区也广泛存在着林蛙?在采用“三层植被”进行全人工养殖条件下,怎么来有效监测蛙情和落实疾病的防治?恐怕有效喷洒消毒药物都成问题!更别说发生敌害(尤其是昆虫类敌害)情况下的捕杀了。当然,很多并没有采用三层植被理论来建设的蛙圈也失败了,但排除其它原因造成的失败,就蛙圈建设的技术要求都明白了吗?没有几 2 个人是明白的。所以,蛙圈环境建设错误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对林蛙生物特点的认识问题,也就是基础理论研究或者宣传教育滞后的问题。
商品形成率低问题。确实目前商品形成率总体上是很低的,但是这个问题是上述问题的后果,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加以思考。
养殖技术统一标准和规范问题,是在已经形成多种公认的技术方法之后才产生的需要,而不是在目前总体还是在做初级的探索阶段。因此不能作为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品种培育问题,笔者同样认为现在提这个事情还为时过早。因为东北林蛙的种下分类研究至今还没有展开,怎么来着手品种的培育问题呢?现在不是缺乏培育技术,缺乏的恰恰是“品种”的研究问题。因此尽快进行东北林蛙种下分类研究才是当务之急。
虚假炒作问题非常严重,但这不是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显然认为全人工养殖失败是技术原因的依据不足。以上几个问题目前业内已经达到的技术程度,请阅本博客《养殖林蛙的几个技术节点和当前的水平》一文。同时请关心笔者针对红腿病撰写的《林蛙红腿病防治辨析》。
对于林蛙全人工养殖目前广泛性的失败的现象,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个是对林蛙的生物特点认识不足,由此主观臆想性的认识、结论泛滥。依据这些“研究成果”是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技术工艺的,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正确引导的。第二个因素是介入者的素质问题。这个素质主要表现在对一个高科技项目的基本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严格按科学规律处理现场问题的自觉性。一句话,是表现在对科学客观规律的尊重上。
笔者认为,目前对东北林蛙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不可谓缺乏,缺乏的是正确地理解和向应用技术理论的转化以及正确地形成工艺技术。在这个领域中,目前形而上学严重,单纯依据基础理论研究结论“依样画葫芦”地应用到现场;机械理解各种研究结论不能与现场实际的多变状态结合(请参阅本博客《和朋友们说一点林蛙养殖的“理论与实践”》等文章)。类似的情况是枚不胜举的。而恰恰是这种错误的理念形成了对林蛙养殖技术认识、开发的基础,那么有成功的可能吗?
进一步,为什么真技术难以推广?不说在低层次中的以讹传讹形成的思维定势,就是在较高的养殖层次中也不进行有含金量的交流。只要看看本博客的评论参与情况,以及本博客文章被原样拷贝后纳入自己论文的现象就可知一斑。除了上杂志发表文章,不交流不探讨,重复研究重复投资反复地从零开始闭门造车,如此怎么来求得总体东北林蛙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行业内的不正之风,不敢公开站出来说真话,宣传科学的理念引导投资人避免错误,就是象网络这样的虚拟环境都是畏首畏尾,生怕失去了什么东西。有些人还习惯于在背地里对别人的成绩说长道短种种非议,甚至是冷嘲热讽、怀疑否定,就是不能公开地进行有理有 据的商榷。这种状况对发展完善养殖技术、让最广大的投资人认知正确的知识危害性极大但绝不是技术问题!
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至今为止还是一个高科技项目,其需要具备的科技能力广泛,而目前科研资料不足,技术误区比比皆是,虚假宣传充斥市场,投资很大。由此所造成的介入风险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小投资人并不具备介入的条件。而恰恰是一般小投资人组成了现在介入项目的主要成分。不对这部分投资人进行劝阻,想转变全人工养殖大面积的失败这决不是解决技术问题所能够达到的。
已经介入的情况下,介入者的学习能力不足、自信自己是个天才、自信自己经济实力足以摸索出一套先进的方法(尤其是是规模化投资人),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尊重科学规律和知识,这就造成了处于绝境之中而不能自知,更无法主动规避,甚至拒绝正确的意见。这样的养殖结果会是什么?失败是必然发生的。因此发生大面积的失败技术问题仅仅是表面现象。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态,不仅要项目的内行始终以产业的前途为己任,主动宣传科学宣传正确的认知。同时要有产业战略投资人介入(而不是希望短期暴利的纯商业性介入,事实证明这部分投资人走向项目投机概率很大),运用正确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核心发展基地,由此通过就近的现场带动、指导、发展周边养殖,最终形成地方性产业。
一点陋见,欢迎商榷探讨。
欢迎业内同仁对文章观点一起商榷共同探讨。
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b0c017ea01012bdb.html(上传文库日期:20121103)
第二篇:我国部分中国林蛙养殖户发展林蛙养殖--朱志明
我国部分中国林蛙养殖户发展林蛙养殖
失败原因之解析
——朱志明
因中国林蛙是一项集生态、绿色、环保、低碳、无公害特色产业,并又是具有一定市场成长型和可持续发展型项目。近三十余年国内部分地区很多人士认识到了这一市场需求直观、潜在巨大经济效益的特色项目,纷纷上马发展中国林蛙养殖,但很多上项的朋友均已失败结束。经对国内一些林蛙养殖户失败原因透析,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现肤浅解析与引导给国内各从事林蛙产业的朋友,请认真总结和参考,对号入座找出自身失误项后正确完善:
一、失败主因:
(一)对人工养殖中国林蛙所涉全流程成熟技术(防逃、防敌、防暑、立地、繁殖、疫控、饵保、越冬)未有掌握,仅凭从书本或考察部分推广单位和养殖户后,自行主观运作,最终导致养殖失败;
(二)因每户所选择的饲养场地其地况不同(有的靠机场;有的靠铁路;有的靠公路;有的靠村庄;有的靠采石场;有的靠农药厂;有的靠河;有的靠山;有的在居民区;有的是湿地;有的是旱地;场地含砂量均不一;场地地下水位均不一;地表空气湿分子均不一;地表植被均不一;南北气候均不一;养殖模式均不一;各自经济实力和素质也均不一),未有针对自身场地地况之实际和结合林蛙之习性采取正确对应技术和正确的管理,不了解林蛙的思想,没有采取换位思想去善待林蛙最终导致养殖失败;
(三)一些林蛙养殖户在上项前,未有拟定投资风险保障之预案,未有依托有成熟技术科研机构为后盾,最终导致养殖失败。
二、失败次因:
(一)防逃设施未有针对地况和林蛙习性科学有效设置,致使林蛙在空气湿分子较高或雨季时外逃,使蛙圈内林蛙大量减少或无蛙,这是失败次因之一;
提示:建议具不同地况和自身经济条件应采取内外双道防逃设施并针对节气正确有效巡护。
(二)防敌设施不到位或无效设置或管护不到位,未有针对天敌(鼠、蛇、鸟、猫、黄鼠狼等)之习性而科学有效设置防敌设施和采用相应控制技术或管护失控,使大量林蛙被天敌和地敌捕食,这是失败次因之二;
提示:建议具不同天敌、地敌习性有效设置捕杀设施和药物并加强巡护。人类的智慧是超过任何天敌、地敌的。
(三)防暑设施设置不科学或降温技术不正确,未有真正了解林蛙习性而给其创造理想有效防暑降温条件,使林蛙在高温季节时发病死亡,这是失败次因之三;提示:建议采取立地阔叶植被、无声雾淋保湿和十字地气保湿防暑通风三合一技术手段,减少林蛙体能消耗,减少发病,顺利过暑。任何动植物耐温是有限的,都有一个最佳点,过低或过高身体都不适。比如在高温之季,我们人类在什么地方能自然的接触到凉气(地气),就是在山洞或地下室。
(四)立地植被条件不具备,未有真正了解林蛙习性而给其创造理想有效植被条件,使林蛙在陆地栖息生长过程中,肤体不能正常吸收到水份和正常呼吸,致使诱发代谢组织和各器官发生病变出现死亡;
提示:建议采取设置田字型净身保湿生态带和无声雾淋保湿技术,减少林蛙发病。比如我们日常所穿的皮鞋附着泥尘,在有露水草丛中走几米,鞋面泥尘自除,鞋面自净。
(五)在繁殖期间对种蛙产卵、卵团孵化、蝌蚪管护、幼蛙变态、幼蛙开口所涉技术掌握不全面或实施技术手段不正确;
1、在种蛙发情产卵期间,管护不当或立地及产卵条件不理想,造成种蛙受到惊吓或长时间寻不到理想栖息处消耗体能过大,造成种蛙难产和卵团受精率偏低;
2、卵团孵化期间未有设置托盖卵网,致使卵团下落因水温低或上浮致使受精卵其动物极因子核死亡,影响孵化率;
3、孵化综合池植被和水温未有正确设置和管护,致使大量蝌蚪触头食尾或因水质、水温或水氧或饲料变质等原因相互残食或发病大量死亡;
4、对变态技术不掌握或管护不到位,致使蝌蚪在进入二期变态时,对水质和水温未有调控好,使幼蛙变态后,雄蛙变态率高于雌蛙变态率;
5、对变态幼蛙进入三期变态时,未有在池沿水浅处和水面处设置调节附着物;未有在池沿处设置防雨保湿带和防光净身带,致使进入三期变态幼蛙出现大量死亡;
6、对变态幼蛙进入四期变态时,未有在池沿一米处设置开口三饵自取生态带并未采取无骨软饵开口技术手段,致使进入四期的大量变态幼蛙出现死亡;注:婴儿出生时胃和消化系统要经过三个调节期,第一期是液体期;第二期是软体期;第三期是硬体期。如果对婴儿我们就喂未加工的苹果、米饭等食物是否可行?
7、未有针对种蛙产完卵后休眠之习性为其创造休眠条件(防暑、保潮、保静休眠生态沟),使种蛙产完卵后自行数次往返寻找不到理想休眠地,体能消耗过大,虚脱而亡;
提示:只有针对林蛙、蝌蚪、变态幼蛙在繁殖期间习性,科学合理有效设置相对接附助设施并技术应用正确责任到位,方能使林蛙在繁殖期减少死亡率,提高出品率。
(六)疫控方法不正确。发病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未有真正了解林蛙发病死亡之诱因。经过几百例实践证明,林蛙病亡之诱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林蛙在生长周期中,养殖户为其营造的栖息条件、环境未有对接林蛙生理变化和栖息习性。使林蛙新陈代谢出现问题,致使体内部分器官发生病变出现死亡。如我们常见的“糖尿病”,“糖尿病”一般是不会致人死亡,而是病发症会致人死亡,其原因是人胰岛出现问题,不能正常代谢,糖质全部从尿中排除,其它器官长期缺少糖之营养质,故会引发病发症。水是人类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一种质,人类是靠嘴做为主要输送通道把水送入胃,而后通过胃几种质进行分解到血液,而后通过血液运输各器官组织等等,以此保证人类身体各器官组织正常运转代谢。我们人类的肢体每日是要新陈代谢的,肤表如用显微镜观察如网状,如果我们把人类肢体用油漆涂上,被涂处日久必会出现病变并影响整个身体和意识反应。如果我们人类长期补充不到水,体内各器官组织长期缺水,人类身体会不会发生病变致死亡?
林蛙身体所需水分主要输入通道是靠肤表真皮组织多细胞腺体因子核来完成。如果林蛙栖息地植被不理想或未设有净身保湿生态带。因林蛙肤皮正常代谢分泌出黏液,其有一定粘度,必会附粘土质颗粒,使肤表真皮组织多细胞腺体因子核不能正常吸收到水分,25个小时—32个小时真皮组织细胞因子核出现死亡,体肤表皮组织不能正常发挥代谢功能,各器官无水补充。同时也必会造成林蛙不能正常呼吸(因林蛙皮下多微细血管网是起到林蛙气体交换作用。由于林蛙是从水生转化为陆生过程中的动物,虽具备有在陆地生活的肺,但肺结构不发达,每日仅能为血液提供氧气约30%左右。所以,林蛙就需要皮肤协助进行呼吸,并分泌黏液保持皮肤湿润和正常代谢呼吸),免疫力下降逐步发生各种疫病,在因子残核维持林蛙一段生命后,约在2个月—3个月间林蛙将出现死亡,尤其在高温之季死亡明显。
第二个方面是林蛙在生长周期中,未有满足其营养饵条件,致使大量林蛙体内缺少多种营养而发生病变死亡。假定我们人类在生命周期中,长期仅食入一种食物,如白菜或鸡肉,那我们人类日久必会因缺少很多营养质而诱发体内部分器官病变。
第三个方面是经常对蛙体进行浸体消毒或对蛙圈消毒,使林蛙抗病能力下降,在节气和温差产生一定变化时,因体质虚弱出现大批死亡。如在林蛙栖息周期中对蛙圈消毒,客观上必会存在很多死角(如林蛙肚皮附着地表处、肢体缝处等等),在消毒过程中,林蛙是不可能按人的指令把腿展开并主动翻身让你对其全身消毒彻底,并且蛙舍内林蛙栖息条件的特殊要求和自然气候的特定条件,真菌必会短时死灰复燃。每消毒一次,在增加成本的同时,必会使林蛙抗体免疫力逐步下降。在现实社会中,每一次流感,为什么有的人就被传染上天天吃药,有的人为什么就没被传染上,这就是源于体质的强弱(抗体)。
我们都知道,血液流动靠的是气的推动,如果气虚,血液就会流动慢,血液里的杂质就不能及时排泄,就会变粘、变酸、这样的血液流到哪,就会给哪带来疾病。如果林蛙所需立地条件不达标并营养饵不能足给,并且经常消毒间接杀灭其体内外有益菌,林蛙必会体弱,气血不足,致使部分器官发生病变。比如有的人患上心脑血管病,其实根源不在心脑,而在“血液”。人体器官都是靠“血”来供给养分,运走代谢垃圾,一旦血液脏了、粘了,没形成板块之前,就会三高(血压、血脂、血粘),一旦形成板块,堵在心脏上,就是冠心病,堵在大脑,就是脑中风。对于林蛙而言,如果林蛙体弱气虚,血液必会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体内部分器官,其发生病变并致死亡也就必然了。
为什么野生林蛙有的能活下来,是因为大自然具有一定自然形成符合林蛙栖息生存环境和存在大量含有不同营养质昆虫;为什么野生林蛙回捕率低,死亡率高,是因为大自然林蛙天敌较多,面积较大,林蛙不能近距寻找到理想栖息地,并且多数未有捕食到足量、足养之饵。
所以,人工养殖林蛙在疫控方面我个人的观点是先要治本。要从诱发林蛙发病导因入手。只有针对林蛙的习性为其营造最佳理想的栖息生存环境条件,并人工附助营养饵保证其体内所需营养,最大限度少用药物不间接杀灭其有益菌,提高其免疫力,其发病率才会降低。如果不从林蛙发病导因入手进行控疫,仅采取林蛙发病后不断采用药物或消毒进行疫控,在短效杀灭植物性病原体(病毒、细菌、藻菌等)和动物性病原体(寄生虫、蠕虫等)的同时,又灭杀了林蛙内外有益菌。必会降低林蛙抗体,使林蛙体质下降发生病变致死亡。
我们人类有病也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有病就打针服药,不从发病导因入手,必然是治好复发,病了再治,越治体质越弱,越治成本越高。人工养殖林蛙在疫控方面,控发病源方为最佳疫控之方案。
提示:人类的生命高于一切,人类有病可以救治。我们养殖林蛙最终目的是效益,如不控源,反反复复之治,成本必高,必影响之效益。
(七)活性饵料不能保障并单一,使所饲养的林蛙不能正常发育,造成体弱抗病免疫力下降,逐步发生病变出现死亡。
所以,在保饵和降饵成本方面,要本着“饵台设置合理饵不废”、“不惊减耗习接保体能”、“月差降饵成本保足量”、“人工辅助营养蛙肥壮”的饵保方法。
提示:活性饵料与多营养饵保障方面,应具不同饲养场地地况合理投入放养林蛙量,并且通过“味诱法”、“光诱法”、“自繁法”、“静眠法”、“月差降饵育肥法”及定期人工辅助营养饵等技术手段,方能保障所养殖的林蛙能正常食入足量饵料,降低饵料成本。不应选择饲养黄粉虫做为林蛙主饵。养殖林蛙应采取低投高效的发展方针,不应采取高投高效或高投低效的发展方针。林蛙是创效主项,饵料是辅助项,如果在辅助项上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财力都超过主项,是养蛙还是养虫?一只林蛙卖20元,成本达到21元,是赔钱还是挣钱呢?
(八)采取的林蛙越冬方法不正确,未有针对林蛙冬眠习性为其创造理想的越冬条件,致使林蛙在越冬期间出现大量死亡;
提示:建议采取如下任何一种方法,可使林蛙顺利度过冬眠期并可提高越冬成活率。
1、如有泉水(眼),在水位不冻层不低于30公分,并在回填10公分左右河卵石前提下,可提高林蛙越冬成活率;
2、用开水和面碱处理后的果树叶并配有保湿设施在地窖内建池无水条件越冬,可提高林蛙越冬成活率;
3、用一种特殊药物,对越冬蛙处理后,可再无水静眠6个月—8个月,可提高林蛙越冬成活率;
4、在保温箱设置防聚物并设置定温设施,可使林蛙无水冬眠,提高林蛙越冬成活率;
5、室内建越冬池并设置水温调节和散氧、排污等设施进行室内水中越冬,此可提高林蛙越冬成活率;
6、在蛙圈综合池内进行林蛙越冬,可提高林蛙越冬成活率。
注:此适合中原以南地区林蛙养殖户选用。
三、部分林蛙养殖户失败的其他几个方面原因:
1、管护不善,责任心不强,技术某环节经常出现问题并未能及时完善;
2、用人不当,管理失控,岗位形同虚设,使技术和管理经常出现脱节;
3、受自然灾害影响;
4、人为投毒;
5、在发展中资金链条断节,无资金完善后续发展;
6、对所涉全程技术摸索式养殖,出现问题,无力回天;
7、从书本中边学边养,无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撑条件,出现问题,盲目就医;
8、被骗引进不成熟的技术和劣质种蛙;
9、来自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外思想压力而弃项。
10、自身发生其他变故。
特别说明:本文仅代表我个人之观点,因水平有限,事杂分神,肤浅之文必有不妥,敬请谅解。文意不否定国内其他同业智士之观点;不否定更先进之技术和能力之存在。因为任何一项技术永远没有终点。我永远是大家的学生。
注:部分同业人士所咨询有关水和血对林蛙死亡的影响,我在“答咨函”中已有详复,请参本文附件“答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