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教育学考研6月复习计划[精选]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www.xiexiebang.com
2018年教育学考研6月复习计划
2018年教育学考研的大幕已经拉开,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为即将到来的6月制定好复习计划呢?博仁考研了解到各位考生的需求,特意为备考教育学研究生的同学们整理了2018年教育学考研6月复习计划,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够在6月里认真备考,为即将到来的暑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通读课本
各位同学在6月到来之前一定要通读所有教育学考研参考书,这是在6月深入复习教育学专业课的前提。
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察的知识点是非常全面的,因而相对来说比较有难度。这就要求大家对教育学专业课知识有全面系统的把握和理解,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复习,不能只靠押题,猜题。因此大家应该通读课本,了解教育学专业课的整个体系,着重复习重点、要点,及时配备所考科目的最新专业书籍和过去几年专业试题。
如果大家在6月之前就已经通读完所有参考书,那么在6月同学们的工作就是详细整理专业课程的逻辑结构,然后对照专业试题,看看曾经的考试重点落在哪里,并揣摩命题思路和动机。通常历年反复出现的考点也需要重视一下,因为曾经出现过的考点一般是专业兴奋点,有可能会再一次考到。
二、开始记笔记
不管是跨专业还是本专业的考生,记笔记都是十分重要的,建议各位同学在6月阅读参考书时开始记笔记。教育学专业课笔记可以将该科目系统的总结,补充出你没有不太理解的新知识点,这样就有利于你理顺该科目的体系,增加阅卷人对你的好印象。如果记不出自己满意的笔记,可以请教博仁考研老师,通过老师们的帮助尽量缩小或确认考试的出题范围。
三、收集并且研究教育学考研历年真题
教育学考研专业课考试中,有关重点问题重复出现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所以6月如果同学们有时间可以找找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如果找不到可以找博仁考研老师帮忙哦),多做一下研究,不仅可以使你对命题形式有充分的了解,而且有可能见到当年的重复题目。
在这博仁考研老师想提醒大家专题整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付试卷中比较棘手的简答题和论述题。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为自己列举出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教材及专业杂志中整理答案。有条件的可以请教学长、导师帮忙,也可以咨询博仁考研老师,尽量力求答案尽量完整、标准。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温习一下,看是否又产生了新的答题思路。
以上就是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教育学考研6月复习计划,同学们抓紧时间收藏起来哦!
第 1 页
被学员誉为“最信得过、最值得上”的辅导班
同学们在6月一定要夯实基础,为接下来暑期的强化阶段做准备。希望同学们在6月努力复习、认真备考,考研路上,博仁考研是大家不离不弃的伙伴!
第 2 页
第二篇:2018教育学考研复习计划
2018教育学考研复习计划
在这里,我相信,当你看到这篇复习计划的时候,你已经决定考教育学,不管你的这个决定是出于教育学考研不考数学、教育学的就业前景亦或是身边考研的同学大多选择教育学,总之,你已经决定了考教育学并且想为之付出努力。
不管是古语: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还是俗语:早起鸟儿有虫吃。都在告诉我们早开始的重要性。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事半功倍”却告诉我们:计划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在走过高考那座独木桥后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
作为教育学考研辅导的一名老师,结合这几年辅导同学掌握的经验以及针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制定初步的复习计划以供同学参考,若还有疑惑,可以和我交流。
开始阶段(2016.11—2017.1):你需要搜集考研相关信息,你可以咨询勤思考研的教育学相关专业老师。这段时间如果你在之前没有很明确的就是要考某所高校,就千万不要纠结于报考学校以及具体的专业方向确定问题。此阶段只需要确定自己考教育学,然后备齐基本的教材,开始入门阶段的学习即可,达到夯实基础目的。
在这里,对于不了解教育学专硕与学硕的区别、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目可以在阅读完整体计划后看附录(16年教育学常识汇总)
基础阶段(2017.2—2017.5):开始第一轮基础复习,这一阶段,要对教育学各科基础知识有基本的掌握,知道各科大体知识点,梳理出大体的知识框架。跨专业或者自己复习依然感觉无头绪的同学,这时候,可以选择一个专业课的辅导班来引导自己复习。建议看书,看教材,因为后期可能没有时间再好好看书,所以珍惜前期看书的时间,不要走马观花,要仔仔细细,对看的每一段话都要理解,对于跨专业或理解不了的同学,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导班,因为跨专业的同学,在看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教育学,看书很多知识即使自己看很多遍依然理解不了,可是如果可以听一下相关的课程,尤其是配上配套的讲义,理解起来就会很容易,不可否认,能领略一下教授上课的风采,聆听他们传授知识的高度和深度,对于自己理解知识可以说是:醍醐灌顶。
强化阶段(2017.6—2017.8):经过了前期的基础巩固,进入第二轮复习,这一阶段恰逢暑期,同学们大多有大段可以自己利用的时间,可是说是复习的黄金阶段,已经选择辅导班的同学,这段期间一定要跟上辅导的节奏,进行系统的复习,在前期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细化各个框架的具体知识点,并开始着手做习题,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落实在具体的题目上。选择自学的同学,也同样需要通过复习达到上述的程度。
提高阶段(2017.9—2017.10):到了这个阶段,应该学是一个提高阶段,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都会陆续出来,同学们经过暑期的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各科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衔接都有了大致的掌握,同学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去做几套整体的模拟卷亦或是真题,来检测自己的复习情况,以明确自己的要在10月报考的院校进而调整自己后期的复习进度,有专业课辅导的同学,可以多和自己的辅导老师联系,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来帮助自己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提高。自学的同学也要抽空搜集更多的院校信息以及研究生报名需要注意的事项。
冲刺阶段(2017.11—2017.12):根据15年考研提前到12月,建议16年的同学同样按照12月底来备考,这一期间,复习可以说已经进入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同学们拼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心态。这段时间,自学的同学们会普遍感觉到已经背会的很多以及遗忘,或者做大题时,看大题答案都理解觉得自己都有掌握但就是自己写不出来,不要焦虑,不要烦躁。这个时候,报一个串讲冲刺加模考点评班对于同学们学习中的查缺补漏是最好的办法,让老师帮助你寻找你学习中的盲点;另外,为了考生能够事半功倍,优秀辅导班授课的教授们所提供的应试的技巧也是可以进行选择的一个不错途径。
复试阶段(2017.1—2017.5):这一阶段,初试结束,但是同学们切不可放松,以为万事大吉,也不要想当然觉得自己考得不理想就放弃准备复试,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分数发布和复试分数线的划定,如果进入复试也不会一下措手不及,务必进行相应的复试准备,可以自己联系师兄师姐,如果联系过程中有困难,可以选择一个提供复试指导的辅导班,得到他们的帮助。如果没有进入目标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务必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调剂信息,以获得调剂的成功。所以,相应的复试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学考研基本的复习计划大体如此,复试结束,相信大家都会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在等待通知书期间,大家可以选取基本自己所研究方向的书籍来充实自己,这样在研究生入学后,对于自己学习研究的领域也会有更多的了解。
16年教育学常识汇总:
因为考教育学的同学,很多都是跨考的,对于教育学考研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就是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同学,对于教育学考研的相关知识也是一知半解,针对于此,先将教育学考研的相关知识以最浅显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旨在做到普及,以便很好的进行备考。
教育学考研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通常被称为教育学硕士,专硕通常被称为教育硕士。学硕的考试科目是政治(100分)、英语一(100分)和教育基础综合(300分,一般统考代码是311,自主命题代码不同)专硕的考试科目是政治(100分)、英语二(100分)、专业课一教育基础综合333(150分)和专业课二(150分)。对于学硕的专业方向以及就业前景这些,由于篇幅有限,可以直接找勤思的老师了解,专硕的专业大方向其实可以分为三类:学科教学(直接参与教学的方向,报考时最好是本科就是相关专业的,即有所谓的学科背景,这样一般认为可以有利于后期复试)、教育管理(一般要求有教育管理等管理类相关工作经验,且要求两年以上),余下的最后一类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一类专硕方向可以跨考,但是去年有极少院校对于这类专业也出现要求,建议考生报考时候注意呢~
对于参考书目:
教育学学硕统考311的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2、《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3、《当代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4、《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5、《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教育学专硕333的参考书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5、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首师大专硕333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十二校联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3、《教育研究导论》宁虹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威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若还有疑惑或者是在院校报考,复习资料以及复习方法方面,想和我沟通的,可以加我QQ:981964026要是想和我电话交流的也可以,call me:***.加油!!
结语:既然已经选择,我们就该开始努力。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去见识更大的世界,认识更多奇妙的人,汲取更广泛的知识。每个闪闪发亮的人都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黑夜。那才是真正值得赞叹和骄傲的地方。欲戴王冠必承其重,18考研的同学们,加油!!
第三篇:2014年教育学考研复习计划及注意事项
2014年教育学考研复习计划及注意事项
14年教育学考研的同学现在已经进入了准备阶段,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更应该早早的准备。以下是我总结的复习计划及注意事项,大家可以作为参考。有其他教育学考研方面的问题可以加老师的QQ996761078
准备阶段
2012年 10月-2013年3月
搜集考研相关信息,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要全面了解所要报考专业和院校,做到信息通畅,如获取信息有难度,可以选择听免费讲座来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初期学习阶段
2013年 4月-6月
第一轮学习,将教育学基本知识串联起来,务必在 6月之前对
教育学有总体的理解,树立整体框架,如果是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专门从事专业课辅导的辅导班。与此同时,坚持英语的学习,从单词到阅读的训练必须坚持不懈,英语要和专业课同时着手准备复习。
暑期强化阶段
2013年 7月-9月
第二轮学习,这是教育学复习的黄金学习时间,要在新政治大纲出来之后将政治集中时间进行处理,如果是理工科学生对于政治存在一些担心,可以选择政治的暑期强化班进行系统学习。这段时间没有任何事情的打扰,时间完全属于学生自己,可以安排大块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因此可以在对于教育学有了一个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识记工作。英语在这时可以启用真题的学习,做到三科齐努力,三科同进退。
提高学习阶段
2013年 9-11月
第三轮学习,此时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对于目标院校的今年招生情况了如指掌,如果目标专业今年保研学生比较多,要及时调整欲报考专业,最终确定报考专业。充分利用黄金周的学习时间,对于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有一个总结和梳理,此时学习可能会遇到一个高原期,务必要克服这个教育学学习特有的高原期,如实在难以克服,可以选择相应的口碑比较好的辅导班进行一些咨询和指导。
考前冲刺阶段
2013年 11-12月
政治、英语、专业课完全进行冲刺复习阶段,因为教育学科的特殊性,此时期学生会感觉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而慌了手脚,此时报一个模考点评班对于学习中的查缺补漏是最好的办法,让老师帮助你寻找你学习中的盲点;另外,为了考生能够事半功倍,优秀辅导班所提供的冲刺串讲和预测也是可以进行选择的一个不错途径。
初试阶段
2014年 1月
调整心态,沉着应考
复试阶段
2014年 2-5月
关注目标院校的分数发布和复试分数线的划定,如果进入复试,务必进行相应的复试准备,可以自己联系师兄师姐,如果联系过程中有困难,可以选择一个提供复试指导的辅导班,得到他们的帮助。如果没有进入目标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务必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调剂信息,以获得调剂的成功。
等待报道阶段
2014年 4-8月
已经确定被录取的同学,在完成本科学习、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要加强教育学科知识的积累,可以有选择性阅读一些教育学的经典著作或是目标导师现在的研究课题相关资料,为顺利从本科生过渡到研究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忌不要盲目度过这段时间。
新学期开始
2014年 9月
新的学习开始了,研究生生活的开始,标志着你 2011年考研的最终成功!
教育学考研复习注意事项
(一)重视参考教材,认真研读
在备考的初级阶段,首先要认真学习参考教材,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不推荐只看大纲解析,大纲解析都是浓缩性知识点,不能提供全景知识。跨专业的考生尤其要重视教材的作用,首先要通读教材,初步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在比较广的知识背景下,学习教育学理论会容易的多,答题的时候也会比较轻松,尤其是论述题,往往都要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等,如果只看大纲解析,思维广度不够,答题点必然狭窄,考高分是比较困难的。
(二)总结考纲知识,做好笔记
学习的第过程中,一定要整理笔记,归纳整体的知识框架,以利于以后的复习,也有利于大脑中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这里要强调,不要偷懒,有的考生从网上下载别人的笔记,自己不做总结,打算背背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态度是不可以的,别人的资料可以作为参考,但是笔记还是要自己总结和归纳,这样,大脑会有一个思考和加工的过程,理解深入,记忆也容易和深刻。考试的时候答题也会更容易一些。
(三)对大纲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应该踏踏实实,全面复习。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有所侧重,但是不要简略或刻意遗漏。尤其是教育研究方法这个科目,有的考生在备考时,认为它占得分值少,就选择直接略过,不作为复习科目,减少自己复习时的学习量,这种人为选择考试科目的结果,吃亏的是自己,教育研究方法必考30分,刻意不复习,就直接扔掉30分,你不复习,你的竞争者在复习,谁也不能保证剩下的题目自己能答的特别的好,或许,有些考生的最终失败,就败在自己人为的偷工减料上。重复强调一下,一定认真对待大纲里列出的每一个考点。
(四)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首先,重视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的各个科目联系紧密,如教育学原理中涉及到许多中外教育史的内容,也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中国教育史中也涉及到外国教育史中的内容。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避免单纯学习一科,把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割裂。应该相互联系,思考着学习。
其次,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教育事件的过程及发展。如中国教育史的选士制度,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这样的延续和发展,这些选士制度是单独的,也是紧密联系的,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这样的纵向联系。再者,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将某一现象或思想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或地区出现的现象或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中国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之间的联系,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教育的影响;现代时期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中国陶行知的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等。
(五)重视思考,关注现实
在复习的过程中,最要避免的是死读书,读死书,书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切勿认为教育学就是把书背背就可以了。教育学感觉简单,挖深并不容易,涉及的面比较广,联系实际比较紧密。每一位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重视思考,关注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教育现状、教育热点、发展趋势等,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唯有这样,才能理解深刻,轻松和快速的掌握考点。
第四篇:2018年心理学考研6月复习计划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www.xiexiebang.com
2018年心理学考研6月复习计划
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正在准备2018年心理学考研的小伙伴们的备考余额已经不足200天了哦!了解到大家的备考需求博仁考研老师特地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8年心理学考研6月备考计划,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来来来,不要走开,让博仁老师来为大家支几招。
一、你确定目标了吗?
心理学考研,自主命题的院校越来越多,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出题侧重点。针对性的复习,自然是取得高分的不二选择。在这,博仁考研老师多问一句,你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了吗?如果你已经心有所属,那要参照官网指定教材,按部就班的复习下去!如果对于没有指定教材的院校,你可以咨询博仁考研的老师,博仁考研的老师会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以及对于院校命题的了解帮你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如果你对于报考哪所院校还十分疑惑,那么,博仁考研的老师要提醒一下大家,在6月到来之前,最好能明确自己的院校目标,如果实在确定不了,建议同学们在6月先按照全国版大纲进行准备,后期再决定院校。
二、“热浪”来袭,你的心情还“清爽”吗?
同学们已经开始做真题了,专业课也已经看完好几遍了,英语单词也已经背完了......如果你的耳边还萦绕着类似的声音,那么博仁考研老师建议你,关上自己的耳朵,制定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计划。首先,你的同学不是你,他们如何跟你都没关系;其次,很多成功学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相信自己,坚持下去”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唯一途径。
学姐说,**院校多难考,学长说**院校今年可能改变招生方式。掌握信息对成功考研十分关键,然而,被“信息绑架”可能得不偿失。对各类渠道信息,如果不是官网或博仁官网公布,切勿轻信。
三、专业课复习,你知多少?
伴随端午节的到来,十一长假之前的所有假期都已经结束,同学们应该收回自己的心正式开始复习心理学专业课了。
3月到5月,学习目标是对心理学各学科知识进行宏观把握,具体而言,就是熟悉心理学的学科设置,了解具体学科内容主要的内容体系,整理适合自己的心理学思维导图。同学们在6月15日之前,务必要将所有学科内容过一遍。当然,老师并不提倡为了赶进度,而走马观花的看书,而是当你看完一个章节,闭上眼睛的时候,脑海中能浮现该章节的基本框架结构。
下面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出两个题目考考大家:
1、下列不属于外部感觉的是()
第 1 页
被学员誉为“最信得过、最值得上”的辅导班
A、视觉
B、听觉
C、皮肤觉
D、运动觉
2、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种现象称为()
A、视觉对比
B、马赫带
C、视敏度
D、闪光融合
看了这两个题目如果你出现了“舌尖效应”,说明你之前的复习初见成效,但是6月份不能松懈,要开始针对性的攻克重点难点啦!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的知识要问问身边的同学,或者你认识的学长学姐,这时候也不要忘记博仁考研老师也在会在线为你答疑解惑!
如果你对答如流,说明你对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科目的基础框架有了初步了解,但是想要一路领先你的小伙伴们,6月份更要加强巩固不能懈怠,进行模块化的复习,加强学科间的融合,比如普通心理学意识和注意章节,结合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进行复习,普通心理学能力测验部分和心理测量学的有关章节结合复习。
六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除了要期末考试之外,大学英语四六级也在六月举行,希望走在考研路上的你,合理安排期末考试、考研、四六级的复习时间,不要辜负了六月的美好时光!
从六月的第一天开始,希望同学们暗暗告诉自己,6月的战略目标是夯实基础,为7、8月份强化做准备。希望同学们赶走拖延、积极备战吧!考研路上,博仁考研是大家不离不弃的伙伴。更多关于2018年心理学考考研6月复习计划的问题大家可以博仁考研。
第 2 页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www.xiexiebang.com
第 3 页
第五篇:2013年考研教育学复习计划及时间安排
2013年考研教育学复习计划及时间安排
内容导读:
教育学自从被列为统考专业后,近些年来,受到众多同学的“青睐”,报考教育学的考生人数逐年上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课作为统考专业之一,应该如何来复习呢?教育学作为一种理论学科,专业基础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和教育研究方法四部分。很多考生可能认为只要在考前几个月突击背诵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教育学虽然大部分是理论性的知识,但是它本身学科有着很强的学科理论体系,参考书目也很多,所以只有制定一个合理的全面的备考进度计划,按照计划复习的考生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
专业课复习资料
一、考试资料的选择。
教育学的参考书目很多,考试的内容难以在具体的书中找到答案,尤其是教育学原理,但有一些基本的教材,一般是本学科创始人、及另学科有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人物的著作,这些学科重要人物所著的基本原理通常能够帮助你建起一个学科构架,理清整体脉络。之后的复习只要填充、完善你的知识体系就可以了。
(一)本专业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第一版
2.《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第三版
3.《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第三版(选读)
教育史: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第一版
教育心理学: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
教育研究方法 7.《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或2001第12次印刷
(二)本专业重要著作:(主要是准备复试时参考书目和一些本专业必读书目)
1.《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1第一版
2.《课程论》钟启泉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第一版
3.《教学论》裴娣娜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第一版
4.《教育社会学》徐瑞,刘慧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一版
5.《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6.《课程社会学》吴永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第一版
7.《课程社会学研究》吴康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第一版
8.《教学论稿》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第一版
二、必需的备考资料:
除了上面所列的参考书目以外,海天考研提示在第二阶段的复习开始,备考资料将会增加,如不同版本的考试大纲,教育学考试大纲有好几个版本,最常用的有北师的、高教的、三人行等等。到第三阶段还要准备一些历年真题,进行练习演练,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认清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攻破。报考学校的指定书目(必备);历年真题;所报考学校出题老师的课堂笔记或自己编写的教材;其他辅导教材或经典教材。
专业课复习思路
一、以制定的教材为基础,要认真阅读掌握所制定书目的内容
看书时,应脚踏实地,不能放松基础知识,尤其是第一遍复习时。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在阅读参考书目时,应该有所侧重,对于好理解的科目,比如说《教育学基础》可以快速阅读,大体了解一下知识框架就可以了,而对于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应重在理解甚至有意识的进行一下记忆,这里的记忆并不是要你系统全面的掌握,而是大概记忆一些关键人物、关键专业定义和专业名词。同时,再次阶段可以做一些笔记,这样有助于在脑中构建学科框架,便于记忆。
二、以考试大纲为主,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理清学科思路和框架,分清重难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点。
三、要研究历年的试题,找出考题的大致范围,结合考试题目,选择难易程度、知识面相符的复习资料。
专业课复习方法
首先,选择一本难度适宜、内容全面、与考试相关度最大的教材作为主要复习教材。开始时可以把书较详细地看一遍,熟悉内容。
第二步,结合考试题目的深度,把每章每节仔细研读,再把每个问题弄清楚,并强化理解和记忆,把教材吃透。
第三步,通读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着重点各不相同。
第四步,建立自己的理解框架,把一门学科的理论内容融进自己的框架里。学会自己阐述你所选择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
在复习重要明白要记住,“熟能生巧”的道理。如果你拿起题目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觉得很模糊,那就是你对知识不够熟悉,你还需要回头多看几遍书。
对于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记忆,并且要经常复习,熟练掌握,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程度。遇到难点则需要做到逐渐攻破,彻底掌握。
专业课整体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5月5日---6月30日)
时间安排:在3月—6月间。时间要求:每天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不少于4个小时,尽量找时间看复习专业课。看复习专业课时时要根据自己的心情,如果心很静能专心投入进去,这时建议看一些需要深入理解记忆的书,如《当代教育心理学》和《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至于教育学基础类的书,由于比较好懂,可以进度快些,把握其知识框架最重要。还有由于专业课是下午考,所以可以安排2:00-5:00固定性的看专业课,当然,也可以不这样,到接近考试时再训练也可以。
注意事项:
1.看书之前最好要浏览一下历年真题或以前的考试大纲,了解以前考过的题目,老师出题总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在看书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
2.把学校指定教材看至少看两遍,有条件听课的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条件不允许的话,去听自己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特别是本科没学过考试科目的同学更加应该去听。
复习目标或需要达到的效果: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下面以大纲的目录为例介绍一下这四个部分的复习时间和重难点章节。
例如: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的考点比较新比较乱,书本中可能找不到具体的答案,且有些东西每本书的提法也不一样,所以,海天考研提示尽量结合几本一起看,还有就是要认真地看大纲,梳理清楚知识框架,进行撒网式捕捞,不要落掉一个知识点。
时间安排:5月5日到6月5日,共30天。
5月5日-5月7日: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5月8日-5月10日: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5月11日-5月13日: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次重点)
5月14日-5月116日: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次重点)
5月17日-5月19日: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重点)
5月20日-5月22日:第六章,教育制度(次重点)
5月23日-5月25日:第七章,课程(重点)
5月26日-5月28日:第八章,教学(重点)
5月29日-5月31日:第九章,德育(重点)
6月1日-6月3日:第十章,教师与学生(次重点)
中外教育史
这门课系统性较强,但是知识点很多,尤其是中国教育史,有些知识点很零散,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很大,希望学生能认真复习。
时间安排:
5月5日-5月9日: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次重点)
5月10日-5月14日: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重点)
5月15日-5月19日: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重点)
5月20日-5月24日:第四章,外国古代教育(次重点)
5月25日-5月29日:第五章,外国近代教育(重点)
5月30日-6月3日: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重点)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理论学科,虽然它与教育研究方法共占100分,但是它包括一些重要的学习与心理学理论,无论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还是以后的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轮复习(6月)
6月5日: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6月6日: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6月7日-6月9日: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重点)
6月10日-6月12日:第四章,学习动机(重点)
6月13日-6月15日:第五章,知识的建构(次重点)
6月16日-6月18日:第六章,技能的形成(重点)
6月19日-6月21日: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重点)
6月22日-6月24日: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
6月25日-6月27日: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重点)
特别提示
具有到每本参考书的时间安排:5月5号到6月5号,教育学原理的两本书每天各一章;教育史的书(两本任选一本)每天一章;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在5月5号到6月5号之间可以选择在心静的时间看,无具体要求,能看多少是多少。从6月6号到6月底,每天至少一章,要精读,在此期间如果有时间可以再浏览一遍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的书。
从6月下旬开始,估计许多同学都要开始准备期末考试了,所以在准备期末考试之前做好把教育心理学看完。这个阶段不安排具体的计划,若应付期末考有余力的话可以看看《教育研究方法》。7、8月份会有各公共科的强化辅导班,所以海天考研建议这两个月在主攻公共课的同时,要尽量抽时间看看以前的考试大纲,尽量早点涉入大纲的第一遍的复习、记忆和研读,有必要时可以做些笔记,有助于加深印象和树立框架。
第二轮复习(9月到10月)
时间安排:第二轮复习是在9月—10月。
对于教育学来说,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大纲进行复习的时间。
复习方法:
1.复习大纲时,建议几个版本的结合看,相互补充,把最佳答案整理在笔记本上。这样做的好处是:①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更加系统的理解。②变厚书为薄书,书上很多明显不会考的内容就可以略去,`以后背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不用课本了。
2.在复习大纲时,如果遇到难以理解,记忆模糊的知识点,可以再回去查找参考书目,帮助理解。
3.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历年真题及其答案分科目整理出来。记下考试题目,该题出现的考试年份,属于书上的哪一章节等详细,这些考过的题目只需把答案整理出来稍微看看不需要背,这时一些辅导机构的真题作用很大。这里可能用到好多真题,本科学生的课件,别的辅导资料,能用上的资料都要用上。
4.在复习大纲时可以用水彩笔标出重点、重点词组,尽量多感官参与记忆。
特别提示
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综合理解整理提高。
十一期间一般会有些专业课的班,前面复习自我感觉不太好的学生可以去上,如果不是特别没有把握,还是要坚持自己看书,毕竟上课耗时间精力太多。学到这个时候,相信大家都会有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对自己的薄弱点都会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这个计划只是个建议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来做调整。
第三轮复习(11月到12月)
时间安排:第三轮复习11月―12月。
复习方法:根据自己整理的知识框架或看到知识点的标题,能记起主要的内容 再背一遍大纲,这一遍要有重点,背过的简单看一下就行,没记过的保证背过,查漏补缺;背自己从书上抄下来的东西和真题答案,背个两三遍。很多东西能够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几门课程内容有很多是重复的,所以背了这门,另外一门就不用背了。
复习到这个阶段,海天考研提示考生要注意有的部分有的知识点类似,如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这时要进行对比记忆,不要弄混。
争取背两到三遍,闭上书要能回答出要点,甚至要做到能扩展开来。
第四轮复习
时间安排:1月到考试前
复习方法:剩下最后冲刺的时间,这个时候需要重点复习,带有压题性质,每门课列出10—20个重点题来重点背。另外就是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
海天考研认为教育学综合不是很难的,好好看看大纲就可以了。只要把书看上一两遍遍,再把大纲背完两三遍,应该没问题了。
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注意的一些问题
1.公共课不能偏废
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无意中就偏废了公共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就大大影响冲刺阶段复习效果及考试的信心。
公共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所以在主攻专业课时,公共课也不能放松。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的分配一下时间。譬如利用零碎的时间去复习英语的单词。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要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一些。每天分别花两到三个小时在英语政治上,只要坚持就会看到成果。
2.全力复习坚持到底
复习最后阶段有两件事要做:一是要尝试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二是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付出、要肯定自己的成绩。考研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要要有更坚定的信念。天道酬勤,你的努力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衷心祝愿大家实现自己的愿望。
曾经有人说过“有些事情,你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你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考研也是如此。希望考生能从中获得启示与动力。
3.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有所侧重的第二个内涵强调,在一门学科内也要有所侧重,比如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论阐述因为是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和热点,使用性也较强,因而考生要加大力度。
第二,知识掌握要扎实、熟练,不能似是而非。大纲规定考核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短,考生只有具备扎实熟练的基础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另外每小题的分值高,因此任何一题都不能放弃。辨析题的设置又要求考生复习时要精确,决不能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