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时间:2019-05-14 09:4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第一篇: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 孩 子 有 一 颗 感 恩 的 心

作者姓名:时宝梅

单 位:新野县幼儿园

职 务:教师

职 称:小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新野县幼儿园

邮 编:473500 联系电话:***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幕与感恩不相符的画面:妈妈在给孩子好吃的东西前,试吃了一口,孩子就大哭着叫起来:“谁让你吃的?你给我吐出来!”下雨天,年老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而孩子却心安理得,没有一声“谢谢”。孩子大小便在身上,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裤子,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我们的孩子很多都缺乏感恩意识。这些现象也反映出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漏洞。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积极地展开了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

所谓幼儿园的感恩教育,就是在幼儿园阶段,让幼儿感受到来自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中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从而产生感激和报恩的意识,并主动地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一种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从家庭教育入手,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庭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因此,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就积极地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

(1)开展——礼貌用语教育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来说,要让他们学习感恩,首先要让他们学习尊重家人。因此,我们指导家长首先要孩子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打招呼。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要重视家人的存在,知道长幼之分,礼貌的招呼。

(2)开展——谢谢教育

接受别人的帮助就要记在心里,发自内心的说谢谢。因此,我们指导家长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当孩子接受到礼物或帮助时及时提醒孩子说谢谢,使“感谢”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3)开展——谦让教育

在孩子逐渐的有了一定的意识后,切忌向孩子灌输自私的想法,我们指导家长这时应让孩子在同伴之间、邻居之间、家人之间学习谦让,让孩子在谦让的氛围中长大。

(4)开展——互助教育

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也不要再给孩子包办代替。我们指导家长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互助的关系。你帮我穿衣服,我帮你拿拖鞋,你帮我盛饭,我帮你拿筷子,这样让孩子在一种“互相关爱”的环境中长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从家庭教育入手,开展感恩教育,使幼儿形成了初步的感恩意识。

二、以幼儿园教育为抓手,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

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让孩子学会做人则成为了更重要的任务。陶行知曾经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幼儿园生活中,作为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因此,将“感恩教育有效的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也成为了我们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把爱的种子撒播到孩子心中呢?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1)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

“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孩子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一次,我带孩子们到户外参观,途中恰逢看见一个工人叔叔在疏通下水道,周围一带都散发着作呕的臭味。“老师,那位叔叔在干什么啊?”“站在那么脏那么臭的地方,他真不讲卫生!”……一些好问的孩子拉开了话匣子。我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让他们自己去问叔叔。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走到那位叔叔的身边。孩子们捏着鼻子问:“叔叔,这这么脏,你在这干什么呢?”那位叔叔说:“下水道堵了,我得把它通一通,这样下雨时,雨水就不会把马路给淹了,行人走路就方便了。”我也及时加入了他们对话,进行引导……经过一番交流,孩子们都被感动了,争着拉着叔叔说:“谢谢你,叔叔。”“叔叔你辛苦了。”“我长大也要来和叔叔一样。” ……这是一次多么棒的爱心教育现场啊!

“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这是现行教育对当代教师的素质要求,我们有义务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感激别人。

(2)利用节日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许多传统的节日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如: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劳动节、元宵节等等,因此,我们就结合这些节日庆祝活动,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如:三八妇女节,我们请来了孩子们的妈妈,让妈妈们说说自己的工作,说说自己养育孩子的辛苦,帮助孩子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与此同时,我们也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谢之情,通过送自己亲手做的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通过一个个的节日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长辈的关心和爱护,增强了幼儿的感恩意识,也让孩子初步地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回报。

(3)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爱心”素材,开展感恩教育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有些“爱心”素材可充分利用。如: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该活动目标为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同伴间要相亲相爱。但活动并非到此结束,要将“感恩”教育延伸下去。让幼儿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与同伴相亲相爱的事,并画下来,与同伴分享付出爱的喜悦。实践中,我们还利用文学、美术、情景表演等艺术手段作为爱心培养的有效途径。艺术手段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淡化了说教的呆板,使幼儿的心灵在得到美的熏陶同时,爱心也一点点地渗入孩子的心灵。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并续编故事、角色扮演等都是教师能够应用的方法。比如:请幼儿表演故事《狼和小羊》使他们进行角色表演的同时,体验对小羊表示同情的情感,愿意主动去帮助他,从而使他们懂得,生活中应该同情弱者,使他们明白自己也常会受到别人的帮助,当自己有能力时应主动地去帮助需要的人。角色扮演让幼儿根据一定的情节,扮演某个角色,并通过言语、行为、姿势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该角色特征,从中体验在某些情境下该角色的心理感受,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做出恰当的反应。

(4)结合主题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地结合主题活动,开展感恩教育。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的活动中,让孩子了解了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产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在中班主题活动“周围的人”的活动中,孩子们又了解了除了家人之外,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小朋友马上就要毕业了,我针对这一情况,开展《我要感谢的人》这一主题活动。我告诉幼儿:“马上就要毕业了,在这三年里你最想感谢的是谁呢?你怎样来表示感谢呢?”有的小朋友说要感谢老师、有的说要感谢阿姨,还有的说要感谢自己的小伙伴;他们折了千纸鹤送给老师,画了最美的画献给阿姨,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最喜欢的玩具。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个小朋友互相抱在一起,悄悄地说:“你要常给我打电话。”天真稚嫩的话语,留下了多少孩子对老师、阿姨和小朋友的爱。总之,结合幼儿园的各个主题活动

情感体验,心灵的感动,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教育效果。

(5)利用情境教学,开展感恩教育

最近,我园正在进行“幼儿园情境体验教育”的研究,因此,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效地利用“情景教学”,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例如:为了让小班幼儿知道有了好吃的东西要与长辈分享,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妈妈买回了一篮桔子,这时该怎么分呢?小芊蔚选择了一人一个,多出来的留给了自己。徐子彦选择了一个人独自享用,而朱敏妍则选择了先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留下了最小的。谁的做法最好呢?孩子们展开了积极地讨论,最终一致认为朱敏妍的做法最好。借助类似的情境教学,我逐步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去回报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关心自己的人。由此可见,利用情境教学开展感恩教育,可以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们有一种更直接的感知和体验。

三、以社会实践教育为契机,强化幼儿的感恩意识

随着感恩教育的深入,我们的教育从家庭、幼儿园逐渐地延伸到了社会。为了让幼儿能真正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去学习主动地关爱和帮助他人。例如,我门的孩子省下了自己的零食,亲手制作了充满爱心的礼物,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敬老院”,他们和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一起做游戏,和他们聊天,还给他们敲背、按摩,使爷爷奶奶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再如,今年上半年扬州电视台举办了“爱心洒满人间”的活动,为了表达对“福利院”孩子的关心,孩子们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走上街头进行义卖,虽然钱不多,但是他们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感恩意识,使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学会了关心人、帮助人。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使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就能更好的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我们的未来社会充满爱和希望!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把爱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吧!

2010年8月

第二篇: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doc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摘要】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活动抓住时机采取各种技巧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懂得以一颗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关键词】幼儿感恩环境活动家园共育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

歌曲《感恩的心》曾经以它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多少听众的心,同时它也在呼吁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感恩于人,感恩于社会。感恩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德。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古人有许多描述感恩的语句,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真真切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感恩之情,也是对知恩图报这种美德的最好阐释,但当前多数独生子女由于种种原因都存在以下的不良倾向: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在幼儿园里时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奶奶冒雨来接孩子,孩子却怪奶奶来迟了;老师清洗了孩子拉脏的裤子,孩子毫无感觉,一声谢谢也没有。如果孩子从小就缺乏感恩意识,长大后又怎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呢?《纲要》中社会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要“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感恩教育是最基本的体现。有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时期,更是塑造良好品质的关键期,所以,在幼儿期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班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整理出适合幼儿的感恩教育内容,初步探索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环境、感染幼儿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的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新学期,我们同孩子一起在班级最显眼的位置布置了一面心形的感恩墙,下方是红、黄、蓝、紫四种不同颜色的爱心花,他们分别表示关爱家庭、关爱老师同伴、关爱他人、关爱动植物。我们把每位幼儿的照片贴在心形感恩墙里,当他们有了感恩的言行时我们会及时在他的照片旁贴上相应颜色的爱心花。这面爱心墙深深吸引了幼儿,为了让自己的爱心花盛开的更漂亮,他们个争当当感恩明星。倒在地上的椅子有人主动扶起了,小朋友有困难有人帮了,老师累了有孩子上前捶背,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对感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还在班级开辟了一个“爱心礼品屋”,小朋友利用各种装饰物制作成各种小礼物,在需要的时候去送给想感谢的人。另外,为幼儿创设一个爱的心理环境也很重要,作为教师要用多种爱的方式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如:微笑、点头、拥抱等等都可以感染孩子,让孩子自觉的产生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一、树立榜样、激励幼儿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教师必需是一个懂得有感恩的人,因为我们整天与孩子在一起,一言一行是孩子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我们应给每一个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让孩子们学会知恩和感恩。孩子递给我一杯水时,连忙对他说声“谢谢你!”;孩子生病时对他说:“现在好些了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看见受伤的小鸟:“呀,小鸟好疼啊,快帮帮它吧”在潜移默化中触动孩子的爱心萌芽。其次,在班级中树立感恩明星榜样,也能激发幼儿的模仿意识,因为孩子们都有渴求赞扬的心理,他们会因同伴的模范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他们的感恩意识从外在动力的驱使下逐渐转化为内心的自愿行为。第三、我们收集了许多传统的感恩人物故事的动画片,如《黄香温席》、《岳飞报国》、《羔羊跪乳》,这些故事里的人物、事例都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爱心的洗礼下对感恩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丰富活动、引导幼儿

1、充分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三八妇女节,我们请来了妈妈参加感恩活动,通过妈妈讲述孩子的成长故事使幼儿知道妈妈为了小朋友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艰辛,我们组织小朋友以唱歌、跳舞、制作爱心卡的形式向妈妈表示感谢和祝福;九九重阳节,我们组织小朋友排练了精彩的娱乐节目慰问老人们,他们有的给老人扫地,的有给老人捶背,敬老院里一片欢声笑语。教师节,我们和幼儿一起观看平时拍下的生活DV,孩子们从中看到了老师工作的辛劳,他们有的说:“老师每天给我们上课,又要为我们打扫卫生真的很辛苦。”有的说:“老师就象妈妈一样爱我们,我们也要爱老师。”接着,他们通过“给老师画张像”、“夸夸我的老师”等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不仅让孩子明白了知恩更要报恩的道理,同时也体验到感恩于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2、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孩子来说教育效果不够明显,于是我们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与情境表演,使幼儿在自觉行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由“知”生“情”,由“情”促“行”。如:《让座》的音乐到活动中,幼儿在懂得谦让互爱的道理后,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身临其境地表演使他们进一步体验到了同伴之间相互谦让、关爱的情感。如:角色游戏“娃娃家”中,我们请小朋友玩“小鬼当家”的游戏,孩子都说:“当妈妈真辛苦呀,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还要烧饭洗衣服。”试想,如果不是孩子的亲身体验,他们又怎能知道当父母的艰辛呢?情境表演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健康的情感熏陶,也使得幼儿逐渐养成了关爱、富有同情心的美好情感。

3、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其中无处不蕴含着教育契机。于是,我们把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和生活,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一次,我们组织幼儿春游,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软软地

草坪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孩子们争相在此留影。这时,不知是谁将路边的一棵小树弄倒了,于是我以小树的口吻说:“喂,谁和我拍照?”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如果这里的树都到了,到处都是垃圾,你们还愿意来吗?”孩子们纷纷摇头。“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你有什么好办法?”我接着问,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找来了绳子等工具为小树“疗伤”,还制作了保护自然的爱心卡送给路边的行人,这一活动初步萌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我们的家乡--宝应是全国闻名的“荷藕之乡”,在带领孩子参观家乡的荷藕种植基地和藕制品加工厂的过程中,孩子们听叔叔说我们宝应的藕畅销世界各地时,个个兴奋地拍起手来,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还说:“等我们长大了,一定要种出更好的藕,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我们宝应参观。”秋天农忙之际,我们帮着农民伯伯一起收庄稼,孩子们知道了农民伯伯种田得来的粮食真是来之不易,他们说,如果不是农民伯伯种粮食,我们哪来吃的呀!以后一定要珍惜。

四、家园合力,教育一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感恩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更加离不开家庭教育,父母的情感对子女有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假如儿童家里没有爱的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灵认识世界和接受老师的话。”因此,我们的感恩教育总是努力争取家长的参与,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会、网上主题讨论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及班级的实施情况,使家园在幼儿感恩教育上和谐一致,同时要求家长在家中营造爱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为幼儿树立感恩的榜样,如,吃东西是对孩子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先送给他们吧。”以自己尊重长辈的行为来影响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爱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应以爱回报爱我们的每一个人。

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我们可采用实践法,即让幼儿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如教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

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总之,幼儿感恩态度和行为,会根据不同的环境、情绪、实发事件等的变化而反复,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我们会将幼儿感恩教育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使幼儿真正成为一个知恩、感恩、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陶丽丽

第三篇: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每个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小慢慢养成的,现在的孩子们学习,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强,那么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导孩子养成更多、更好的习惯,是我们家长需要研究的课题。在蕙幼儿园毕业会上,一位家长的话让我颇有感悟:希望小朋友们永远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时刻懂得感恩也是一种习惯,懂得爱别人、爱大自然、爱社会,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修之课。

爱别人,得先从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蕙读小学二年级了,做作业,收拾书包都是她自己的事儿,但是为了让孩子养成懂得心疼爸爸妈妈的好习惯,我感觉应该尝试着让她帮家长做些事情,一次晚饭后,我跟蕙说,妈妈上了一天班,有点累,今天就由你来收拾碗吧,她很高兴地做了,后来次数逐渐增加,现在帮妈妈收拾桌子已经是她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孩子懂得了爱爸妈,自然也就懂得了爱小朋友,懂得和小朋友和谐相处。现在,蕙放学回家后经常跟我聊天,说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小朋友喜欢她带去的书,她也会借小朋友的书带回家看,这让我很欣慰,孩子们不但喜欢看书了,而且还懂得了如何与小朋友交流。

去年,我们带她去放飞小鸟,让小鱼重新获得自由,告诉她,这些小动物很可爱,但是小动物有自己的家,如果天空中多些鸟儿,植物就会生长得更好,天就会变得更蓝;水里多些小鱼,水就会变得更清澈。这些活动她很喜欢,还说以后要鼓励同学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大自然变得更美。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蕙当时还在幼儿园,园里组织她们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蕙抱着她心爱的小猪(储钱罐)到了幼儿园,把里边的硬币全都倒了出来,捐给了灾区,从那一次起,只要学校里组织捐款,她都是用自己的钱,从没有吝惜过。通过这些活动,孩子知道了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去帮助,自然也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知道用自己节约下来的钱,能帮助许多有困难的人,孩子也会有种成就感。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机会,只要用心就能发现。

第四篇: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颍上县耿棚镇杨庄小学:何继珍 内容摘要: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今,许多家长、学校都在为提高孩子的智商而煞费苦心,但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情商”的培养,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一切给予过你帮助的人,学会爱与被爱,使孩子们的心更善,情更真。我想,惟有如此,德育才会更全面、更完善。

关键词:感恩、德育、感恩教育、回报

正文:当前,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不少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要什么有什么,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他们随心所欲地吆喝着父母为他们干这干那,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方方面面的照顾,偶尔有一点不如意,还要摆脸色给父母看。孩子们孝敬父母和长辈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他们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关爱,却不懂得给予;他们只知道向父母提出要求,却不懂得回报,他们的物质生活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富裕,情感世界却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贫瘠,若是这样,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在这个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想说:别忘了教育我们的孩子,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孩子感恩意识淡薄的根源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人健康性格的表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成长在现代文明下的孩子遗失了一颗感恩的心呢?

(一)家庭原因

1、众星拱月式的关爱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居多,家长太过于溺爱,惟恐怠慢了孩子,于是凡事替孩子包办,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哪里还有回报意识,哪里还能学会感恩?

2、价值取向的误解

家长以为分数就是一切,相当多的父母会用这样的话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操心;你把书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了。这就把孩子最初的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

3、沟通的缺失

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又一重要原因。据调查,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的工作:父母工作中的辛苦,他们不了解;父母面对生活所承受的压力,他们不知晓。而父母为了让子孩子集中精力学习知识,也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艰难。不体会父母的不易,也难形成感恩的意识。

4、不当的教育方式

经济社会带了了人们思想的变革,一切以经济为中心,连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逃出经济这一杠杆。成绩考好了,奖你钱;受了老师一回表扬,奖你钱;洗了一个饭碗,奖你钱;为妈妈倒了一杯茶,奖你钱„„“钱”俨然成了一根指挥棒,左右着孩子的思想,人性中的真善美也离一些孩子越来越远了,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知恩图报都成了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许多家长都习惯于这种默默的付出,习惯于这种暗地里的爱,从不要求回报和感恩,这一直被我们骄傲地认为是浓浓的亲情,是中国父母的美德,但这恰恰可能是一种错误的爱,因为它有意或无意淡化了孩子的回报意味。不让孩子知道

父母的付出,孩子哪里懂得珍惜?哪里还有感恩意识?所以有许多学生对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置若罔闻,因此有时我们的许多教育就显得无奈而力不从心。

(二)学校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的成为了焦点,教育部门也正在竭尽全力打造教育品牌。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跳出教育看教育,就不难发现,教育的瑕疵依然存在。

1、重智育轻德育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往往都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基础。完整教育的缺失,必然培养出不完整人格的人。”其次,学校虽然也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但是重说教,重灌输,一味依靠教材,远离生活的本来面目。思想品德课程的考查,教师也往往采用书面考查的形式,把它“智育化”了,对于孩子的真正思想状况洞察甚少,分析甚少,指导甚少,对于感恩教育就更谈不上重视了。

2、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主体单一

在十分注重教育质量的今天,不少教师认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的事,和自己无关,自己只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便是最大的成效。班主任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很少得到任课教师的协作,得到家长的响应,至于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更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感恩教育,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主体是多么单一。

3、不求回报的师爱

学校里,老师默默的爱,默默的奉献,无痕无迹,学校和社会一直大为倡导,并把这种师爱不断地神圣化。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让我们的孩子麻木了,无意中培养了他们从小缺少对爱的用心体会和触摸,缺少对爱的回报的意识和责任。我们常说爱是不需要回报的,其实爱理当得到回报,这种回报就是感恩,有了感恩,爱才会传承,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社会原因

放眼周遭,许多不和谐的现象频频呈现:虐待老人、不养育老人的事例常有发生;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集体和他人的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了一点点小事和他人斤斤计较,争得面红耳赤;公共汽车上,很少再看到主动让位者;助人为乐被看作是傻瓜,拾金不昧被当作是呆子,忠厚老实被理解为木讷„„自私自利、麻木、以我为中心在当今社会中不足为奇、司空见惯,许多人惟恐自己吃亏而开始变得奸诈刻薄、惟利是图。情感的淡漠、道德的滑坡是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策略:感恩教育唤醒孩子感恩的心

感恩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从而让孩子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然而感恩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从而形成教育的强大合力,实现感恩教育的最优化。

(一)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

1、把“感恩”作为学生的素质测评内容之一

把“感恩”作为学生的素质测评内容之一,以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一切帮助过他的人。每星期,我让

孩子在以下方面进行反思:我主动和父母、老师、同学打招呼了吗?我对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和关心说“谢谢”了吗?我主动帮助父母、老师、同学了吗?我主动帮助过其他人吗?„„我让学生采用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了感恩,并把评价的结果作为评选班干部、“五好学生”、“优秀队员”的重要依据。

2、引导家长参与感恩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家长责无旁贷。家长把爱心、精力、金钱无以计数的投向了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但是也应该不要忘了索取。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明白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自然,孩子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另外,家长在家中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有样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对夫妻嫌弃年迈的父母,他们做了一副箩筐,在一个深夜把父母放在箩筐里,挑到深山中,把父母丢弃。不料他们的小儿子偷偷地跟在他们身后,悄悄捡回了箩筐。夫妻发现后,问儿子这样做的缘由,儿子理直气壮地说:“ 留着给你们年老的时候用呀!”故事给了家长深深的启迪: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家长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年迈的父母亲。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助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其三,要求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孩子是否学会了感恩,每一次都要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地评价,不要敷衍了事。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方法

1、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要仅仅把眼光放在如何进行词和句的训练上,还要凭借着这样的教材去感染学生,随机进行教育,并把这样的教育延展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从生活的细节中感受亲人、他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并引导学生也要同样关爱他人。我学习毕淑敏的文章《我的五样》,我在课堂上也举行了一次亲情测试,让学生在圆圈里写上五个最亲最爱的人,学生毫不犹豫地就写好了,而且一个个露出甜蜜的微笑,他们正被爱的那份甜蜜所包围着。我让他们轻轻地划掉一个,代表着这个人会和我们永远地离别,划去第一个第二个的时候,学生还比较果断,他们觉得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已经很老了,有的已经去世了,他们可以容忍这些人离开自己。当划到第三个的时候,我看到孩子们那犹豫的笔在三个人之间徘徊,但大部分孩子都选择留下了自己最亲最近的妈妈和爸爸。当只能留下一个人的时候,班里就有了哭泣声,在他们的心里已经难以取舍了,笔拿在手里不舍得落下。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的亲人对自己那么的重要,而自己从来就没有珍惜过他们对自己的每一份爱„„

2、利用活动进行感恩教育

除了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德育渗透,还要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启迪学生,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背洗

脚、给父母过生日、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送父母自制小礼物,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培养孝心,学会感恩。如开展当一次“小老师”,体会老师的辛苦;做“一日当家”活动,体验父母的辛劳;在母亲节给妈妈写一封感恩信;教师节给老师写一封感恩信;举办有关感恩教育的主题小报比赛;写写感恩日记,讲讲感恩故事,唱唱感恩歌曲;为父母洗一次脚。

3、发挥榜样力量,进行感恩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具体的榜样形象感染下,学生能加深对感恩的认识,激起内在的热情,把感恩作为一种的自觉行为。

首先,利用身边的榜样力量。最好的榜样是学生身边的教师和同学。老师要注意收集、积累学校和班级中典型的感恩教育素材,选择时机进行教育。这样,可让学生通过身边可知可感的事迹增加感恩意识。

其次,以中外著名人物的典型事例为榜样。在历史上,历代帝王治国的口号更是“以孝治天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百善孝为先”,对父母不孝者是为社会所不容的,与国法所不许。“王祥卧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个孝子,至今为母亲去世而不在身旁而内疚。当学生自觉以著名人物为榜样,并以他们的事迹作为测量自己的尺度时,向上向善的感恩之心便会油然而生,并指引着自己的行为。

4、借助好书进行感恩教育

文学作品中的很多感人的事迹,能在不知不觉中使人受到感染从而受到教育。有时通过说教而达不到教育效果的却通过读书能达到,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欣赏了《爱的教育》,孩子们透过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受了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感受了爱祖国、爱社会的崇高精神;品味了《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为居里夫人的尊师而感动。每天短短的一段时间,成了孩子们洗涤心灵的黄金时间,他们从开始被动地读,发展为自己互相阅读,互相欣赏,互相探究。一篇篇优秀作品,成了一碗碗洗涤和净化孩子们幼小心灵的“鸡汤”。

人,离不开群体,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师长、感谢他人,他才会更加热爱生命、才会关爱他人、才会收获和平与快乐。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这是我们为人师的责任;我们的学生学会了感恩,这是他一生的财富。同学们,请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参考文献:

李伟平,姜明红:《感恩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姚继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鲁洁主编《德育新论》

第五篇:感恩演讲稿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只知道享受和索取,不知道回报和感恩,因此,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感恩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充满爱心、充满信心,用爱的眼光看一切,感恩可以让教育更加人性化“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它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种钦佩。这种钦佩应该是从我们血管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

当前的幼儿教育,家长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和特长,而忽视了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尤其是爱心和感恩心的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孩子表现得自私、狭隘、霸道,缺乏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这种现象很是令人担忧。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我们不把我们的孩子们教育和培养好,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注定会被历史淘汰的。那我们肯定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因此我们如何在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和特长的同时,注重孩子们良好情感的培养,帮助孩子们树立健康的人格,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在我看来,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要培养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和高情商的形成,对其今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

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地,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在爱的氛围中感动幼儿,在爱的陶冶下感化幼儿,在爱的弥漫下感染幼儿,使他们能够在这种有情有爱的教育中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从小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对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劳;现在的孩子不懂事,比如说,爷爷、奶奶或父母生病了,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如果孩子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给予,更不懂得牺牲,这样的孩子在爱的取得和付出之间就失去了平衡;如果一个孩子能懂得爱父母,能报答父母、老师……将来,他也定会将这种爱逐渐扩展开来,学会爱周围一切人和事……,爱整个世界。让孩子成为一个能把自身之物给予他人,并从中体验快乐,学会感恩的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在大量指导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书籍中,作者都会建议父母尽可能多对孩子说“感谢”、“抱歉”。然而,许多家长认为这种观点的“感恩”、“抱歉”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没有形成影响。感恩教育需要进一步加深。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导致现在的家庭生育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和更优厚的物质条件来关心、呵护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他们对孩子是捧在手里怕捏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意让孩子放纵,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幕与感恩不相符的情景:爸爸妈妈带孩子出去买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小孩会毫不犹豫的抱在怀里自己独食,爸爸妈妈就别想吃上一口;下雨天,年老的爷爷奶奶怕自己的孙子、孙女在学校回家淋雨,跑上老远去接孩子,给他们撑雨伞而自己淋得半身湿透,孩子也看不到把雨伞多让给爷爷奶奶一丁点;在幼儿园,有些孩子为了争夺自己喜爱的玩具和其他的孩子大打出手,互不相让,老师做劝解都不成……在孩子的眼里,这些好吃的食物,爷爷奶奶的关爱,好玩的玩具等等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而没有心存感谢父母、爷爷奶奶、学校所给予他们这一切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孩子缺乏感恩意识这些现象也反映出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不足。鲁迅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我想现在也是该我们清醒的时候了,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教育培养好祖国的接班人——孩子们,让孩子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成为了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从事教育已经工作7年,我个人认为:要培养幼儿的感恩心,就是在幼儿阶段,让幼儿能切身感受到来自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中所有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从而产生感激和报恩的意识,并以此主动地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一种行为。因此,要培养幼儿感恩心,就必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入手,做到全面联动,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一、幼儿感恩心形成的基础是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父母是幼儿的最初的启蒙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及家庭成员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搭建好第一个平台。一是要开展礼貌用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要让他们学习感恩,首先要让他们学习尊重他人。因此,我们的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我们孩子的家长都要以身作则重视家人的存在,知道长幼之分,礼貌的招呼,并告诉孩子也要如此如此。二是要让孩子学会表达“谢谢”。当我们家长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孩子跟在身边,在接受别人的帮助的时候,都要发自内心的说谢谢,让孩子知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因此,家长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当孩子接受到礼物或帮助时及时提醒孩子说谢谢,使“感谢”成为孩子的一种日常用语。三是要开展谦让教育。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应该和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切忌向孩子灌输自私自利的观念,应让孩子在同伴之间、邻居之间、家人之间学习谦让,懂得大方,让孩子在谦让的氛围中长大。四是要互助教育。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也不要再给孩子包办代替。家长和孩子之间应形成一种互助的关系。在家里爸爸妈妈帮孩子穿衣服,孩子替爸爸妈妈拿鞋子,爸爸妈妈帮孩子打水洗脸,孩子帮爸爸妈妈拿毛巾,这样让孩子在一种“互相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同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礼貌、谦让、互助的行为,家长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培养幼儿感恩心的过程中,从家庭教育入手,是使幼儿形成感恩心的基础。

二、幼儿感恩心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学校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已经认识到学校教育不再是单纯地对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让孩子学会做人则成为了学校教育更重要的任务。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因此,幼儿感恩心的培养就是幼儿教师应尽的责任。作为幼儿教师将感恩教育有效的融入幼儿日常教育,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孩子的这份感恩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言传身教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渐渐的形成过程。

我认为幼儿感恩心的培养在学校教育方面应切实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1、抓住日常生活环节培养幼儿感恩心。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日常生活片段,随时对幼儿进行感恩心的培养,这是现行教育对当代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是我们教师应履行的义务。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在学校得到精心的照顾,吃的、穿的、住的条件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有的孩子吃的方面挑食,浪费食物,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抓住这样的现象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告诉孩子们这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孩子们知道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同时也要让孩子们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耕作得来的,如果没有粮食,我们就会挨饿,使孩子从小就懂得农民种粮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对农民的感恩。还有小孩子还没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不问候老师好和不和老师道别说再见,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这样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给他们讲道理: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外,在学校和幼儿园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和阿姨们最关心和爱护你们,除了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外,还要照顾你们的生活,教育你们为人、做事。老师和阿姨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爱心,如果对老师和阿姨不讲礼貌是不对的,同时对讲礼貌的其他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能让孩子认识到讲礼貌就是对老师的尊重,就是对老师辛勤培育的感恩。

2、抓住节日活动环节培养幼儿感恩心。中华民族现有许多节日,如:春节、清明节、妇女节、教师节、国庆节、劳动节等等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因此,我们要结合这些节日庆祝活动,积极地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幼儿的感恩心。如国庆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到炎陵湘山公园观看革命烈士雕塑群,跟孩子们讲授他们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业绩,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孩子们树立对革命先辈的爱戴和感恩之情。还有“三八”妇女节,我们也可以请来了孩子们的妈妈,让她们谈自己的工作,谈怎样含辛茹苦的养育孩子的,使孩子切身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拳拳之情,从而让孩子心存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长辈的关心和呵护。通过这些节日感恩活动的开展,不断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感恩的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岁月里潜移默化的将感恩的种子长成一颗感恩的大树,回报家人和社会。

3、抓住学科教材环节培养幼儿感恩心。在目前幼儿教材中,有些“爱心”素材可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小白鼠救大老虎》、《大老虎救小白鼠》、《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晨间谈话、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促使幼儿感恩情感的养成。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学雷锋日、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三、幼儿感恩心强化的平台是社会教育

幼儿感恩心的培养除了家庭、学校外,社会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我认为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强化幼儿感恩心形成的重要平台。为了孩子,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社会各界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要自觉的担当社会责任,就是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机关、和谐学校、和谐企事业单位,使我们的幼儿在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切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爱、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们的意识里自觉和不自觉的受到这些观念的熏陶,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小就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回报社会和感恩社会的心。为了让幼儿能真正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认为可以组织开展一些适宜孩子们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爱心捐资捐书、赈灾义演等活动。我们可以让孩子将他们省下的自己的零用钱或者是压岁钱以及家里的旧的书籍捐出来帮助那些因受灾或边远乡村家庭贫困的小孩,并让受助的孩子和他们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去学习主动地关爱和帮助他人。还有,我们可以建议家长在带着孩子的时候,看见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应该主动的给予帮助,尤其是孩子提出要给予帮助和主动帮助时,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并给孩子以鼓励。通过社会实践教育,进一步强化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使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学会关心人、帮助人。

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培养幼儿感恩心需要从娃娃抓起。使我们的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爱充满整个世界,我们国家、民族就一定充满希望!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下载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拥有一颗感恩心

    《拥有一颗感恩心,学会感谢》口语交际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

    教育随笔: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范文大全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的古训。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下雨天,爸爸妈妈总是把孩子抱进活动室,孩子连声“再见”也不说。年迈的奶奶蹲......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精选多篇]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些画面:妈妈在给孩子好吃的东西前,试吃了一口,孩子就大哭着叫起来:“谁让你吃的?你给我吐出来!”下雨天,年迈的奶奶蹲在地上给孩子换......

    如何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如何让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中国,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但是,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华的一些传统美德正不知不觉地从我们的心......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衢州市东港学校 胡王芳 【摘要】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学......

    拥有一颗感恩的 心(定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 读有感 双楼小学三班 罗海淳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翻开《智慧背囊》,无意中读到一篇文章《每天都是恩赐》,莫名其妙地,我泪流满面。 当我读到“一个女孩......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老师辛勤,善良,是我们人生道路中的一位重要的人物。 老师,多么神圣的字眼,您像辛勤的园丁,不顾自己的辛苦,一心想着怎样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老师,您像一只春蚕......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最终定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昌吉学院张志军 蝴蝶在空中飞舞,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蝴蝶对大自然赋予它们生命的感恩﹔花儿在大地的怀抱中,绽放着它们的美丽,那是花儿对滋养它们大地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