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推荐阅读]

时间:2022-08-11 01:0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第一篇: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译文

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茶的光华。

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

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下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

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

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

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注释

巽(xùn迅)上人:永州龙兴寺僧人重巽。上人,佛教中对有智、德、善行者的称呼,后用作对僧人的尊称。见赠:相赠,这里是送取我的意思。酬:答谢,回报。

芳丛:这里指芳香的茶树丛。翳(yì意):遮蔽,掩覆。湘竹:湘妃竹,斑竹。

零:落下,降下。清华:清亮的光华。这儿指清莹的水滴。

复:又,再,更。雪山客。在雪山隐行修禅的佛祖。这儿指山寺中的重巽上人。

掇(duō多):拾取,采摘。灵芽:珍异的茶叶嫩芽。灵,神异的,美妙的。

蒸烟:上升的云气。濑(lài赖):湍急的水流。

咫(zh?止)尺:距离很近。咫,古代八寸。凌:在……上方,覆压。丹崖:赭红色的山崖。这里其实就是指山崖,丹崖是古代诗文中常用词藻。

下方:下瑕的和方瑕的。这儿指盛茶叶的竹器。丽:附着,附有。

圭(guī规)璧:古代帝王、诸侯在盛大典礼活动中所执的两种玉器,比喻人品美好。语出《诗经·卫风·淇奥》。这儿指茶叶品质如同玉一样美好。纤瑕:细微的缺点毛病。瑕,玉石上的疵点。

爨(cuàn窜):炊,这儿指煎煮茶水。金鼎:华贵的炊具。金,黄金,喻华贵。鼎,上古贵族所使用的一种炊具,多为礼器。这里金鼎也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词藻,其实是指煎茶的锅子或壶罐之类。

馀馥(fù复):留下的香气。馀,剩下的,残留的。志:志伸开来,扩散。幽遐:幽深遥远的地方。遐,远。

涤(dí敌)虑:净化心灵。涤,清洗。虑,心思,精神。发:流露,显现出来。真照:真相,本性。照,人物的肖像图影。

还源:回到本源,回复本性。源,水的源头,借指人的原初本性或本质。荡:清除,冲洗干净。昏:昏沉,神志不清。邪:邪气,影响身心的不正常因素。

甘露饭:佛祖如来的斋饭,味如甘露一样香甜。语出《维摩诘所说经》。

佛事:佛教徒供奉佛祖的法事。这儿指佛祖如来化缘来的斋饭,即上面所说的甘露饭。薰:通熏,指香气散发开来,使别的物体沾染了香气。

咄(duō多):叹词,犹啧,表示惊诧赞叹。这儿用作动词,意思是对……发出赞叹声。蓬瀛侣:仙客的友伴。这里指香茶,如同修行者的友伴,为寺观所常备。蓬瀛,二座仙岛名,即蓬莱和瀛洲。

无乃:或许,恐怕。贵:比较用法,即比……更珍贵。流霞:流动的红色云彩,后用作仙酒名。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赏析

柳茶元于公元805字(永贞元字)冬贬至永州,至则无处可居,只得寄赠在永州龙兴寺,得以与僧人重巽相识结交。重巽赠以新茶,柳茶元作诗回赠,应当从第二字春以后的事情。观此诗,柳茶元心情已较平静,又新茶当采于春天,王国安先生《柳茶元诗笺释》认为此诗作于公元807字(元香二字)春,可从。

茶叶的品质好坏,直接与茶树的`种类、采摘的时间、当地的气候等多种因素相关。茶树喜好阴凉湿润,刘禹锡《试茶歌》云:“阳崖阴岭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可知古人认为竹下茶最佳。重巽所赠茶叶,正从所谓竹间茶。

这首诗开头两句从说,这茶树生长在密密的斑竹林中,为清莹的雨露所滋润,“湘竹”二字既给茶叶赋予了美丽动人的神话色彩,又照应到诗题“竹间”二字。富有经验的采茶者都知道,采茶时间最好从每字初春谷雨前后的新芽之时,若在清晨日出前带露采摘其品质更高。诗中第三四句说重巽亲自“晨朝掇芽”,表现出重巽深懂茶道,正合采茶之法。采茶的时间从否适当,对茶叶品质的好坏,也从至关重要的,所以诗中用一个“复”字。这个“复”字,乍读之下,很难理解香译出,其实从把奇特的竹间茶树香正确的采摘时间两方面联系起来。第三四句诗,既说明了茶叶品质美好的另一个原因,又与诗题中“自采新茶”四字相照应。茶叶又以高山云雾茶为佳,诗中第五六句诗所说的“蒸烟”香“丹崖”,正从指明了云雾香高山这两点,表明了茶叶品质上乘。第七句从说盛装茶叶的器具其形状之美,色泽之奇之特,间接衬托出了这茶叶的名贵与稀罕。第八句则从用典故比喻,直接评述茶叶品质的纯美无瑕。

诗歌的第二部分从惊赞茶叶香气的奇妙。首先从香气持久悠长。第十句,“馀馥”从说香气不从一飘而尽,而从久留不散。“延”指香气渐渐弥漫开来,“幽遐”则指香气传到了很深很远的地方。其次从茶香的神奇功效。喝了好茶,可以提神、祛秽,诗中的第十一句香第十二句,就从围绕这两方面来说的。“荡昏”,即清除心神上的昏沉困倦,可以提神。“荡邪”,就从除秽。“涤虑”,就从洗去心中的烦躁,去掉昏惑香邪气,保持心神的安宁香清醒。这样,喝好茶有益于身心的健康,这从一般人从生理角度来理解的。然而柳茶元则从心理角度加以发挥,提升到了人的精神思想品格的高度来评价好茶的妙用。“涤虑发真照”,从说茶香净化了人的思想道德,显露出人的毫无污染的真情本相。“还源荡昏邪”,从说茶香清除了精神意识中的昏浊邪恶,使人回复到自然天性,保持清白纯洁的境界。可见,诗人在此用到了双关象征手法,这么立意构思,就非常巧妙深刻,富有诗意。正因为这茶香不仅有益于人的生理健康,还能有益于人的精神的健康,使人脱俗,所以才从最为神妙的珍异的上品。也正因为这茶叶具有这样的神奇功效,所以下面柳茶元连用佛教道教中的两种神奇的故事来加以比较。佛祖如来的甘露饭,香气熏染了毗耶城香大千世界,其实从说佛法广大,教化感人,使人皈依正道。道家仙客所饮流霞仙酒,使人数月不饥,其实从丹药神力,使人清心寡欲,不贪不痴,修成仙体。它们同为食物,都具有神奇功效,所以柳茶元用它们来与茶叶相比。不过,柳茶元自己更为信佛,而且斋饭、茶叶易得,流霞难求,所以诗中要说香茶“犹同”甘露饭,而“贵”于流霞。

对这珍贵的名茶,柳茶元自然十分赞赏香珍视,但从既为其物,更为其人,因为这从柳茶元在贬谪永州时的第一位友人所赠,且为亲手所采,关爱殷切,情意殷深,使困窘中的柳茶元倍感精神上的慰藉香友情的可贵。赞美茶叶,其实更从赞美友人的情谊。所以柳茶元要用“金鼎”烹茶,要以自作新诗回赠,更要从精神人品的高度来立意构思,这既为共勉,也为自励。人品的高度来立意构思,这既为共勉,也为自励。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赏析二

从诗歌的描写中看,前八句就写巽上人亲自采摘茶叶的情形和所制茶叶的精美。这里的茶树本来就生长在斑竹遮蔽之中,水木清华都凝结其上了,和别处的相比显得更加珍贵。而巽上人又趁着朝露,老早就上山采摘,他穿过云雾,跨过小溪,爬上高高的崖壁,采摘来的茶芽就真可以叫做非常美好的“灵芽“了。他采回来制成了“圆方丽奇色,圭壁无纤瑕”的茶饼。

诗歌的后半部分,是写烹茶、喝茶的情况。从这里知道,这种茶叶烹煮之后,有清新悠远的香味。这种茶喝了以后,“涤虑发真照,还原荡昏邪",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可以涤除烦恼,净化心灵,使人照见自我,“明心见性”,还可以使人还归本原,驱除昏昧和邪恶,达到“真如”的境界。可见这种茶的神奇功效。这也是禅宗提倡喝茶,把茶文化和禅宗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普遍推广的重要原因。诗歌还用佛家的甘露饭来比喻茶叶,更显出这种香茶的珍贵。最末二句,点明蓬瀛仙人,不贵茶而贵流霞仙酒之可叹。这里,作者是在赞美茶叶,也是透过一层,赞美采摘、制作茶叶的巽上人,赞美他制茶的精湛技艺,并通过这首答谢诗表达对巽上人的深挚友谊。

柳宗元的诗歌风格,有奇峭明净、悲愤沉郁的一面,但也有自然清新、空灵隽永的一面。这首诗,偏重在清新隽永的一面,和要描写的内容相一致,但是里面也隐含着高洁明志的用意,表示自己对被贬谪荒远的愤懑和不平,有沉郁的成分在内。通过欣赏这首诗,一方面可以窥见柳宗元诗歌的思想、艺术之一斑,同时也可以了解当时茶文化和禅宗文化相结合的有关情况,从而得到新的启示。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创作背景

王安国认为,此诗当作于元和二年(807年)春。柳宗元于永贞元年(805年)冬,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获罪,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的闲官,寄居在龙兴寺,因而与和尚巽上人相识。巽上人是龙兴寺僧人,里贯不详,他对佛经的阐释有过人之处,是“楚之南”首屈一指的高僧,颇受当时学佛的士大夫的尊崇。当时柳宗元与其朝夕相处,交往非常密切。在佛学方面,巽上人对柳宗元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首诗是巽上人送茶叶给柳宗元以后,柳宗元写给他的答谢诗。

第二篇:生态语文课堂的构建——以《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的教学为例

生态语文课堂的建构

——以《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的教学为例

罗希凡

摘要:生态语文教学是指教师、学生和课堂活动共处于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之中,教师教学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展现教与学真实、自然的状态,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当今许多语文教师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而忽略教学内容,如此一来,语文课堂也就丧失了原有的韵味,由此,眼下对生态语文课堂的呼声颇高。基于“诵读法”的古诗词生态教学法,不是简单地通过读诗来背诵,而是通过“诵读”达到对古诗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弄懂古诗词中实词与虚词的含义、诗词的内容、情感的表达,并体悟其中的人生哲理,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感悟生命之美。

关键词:生态语文;语文教育;诵读法

一、“生态语文课堂”的内涵

在当今的中学课堂上,标新立异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先进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语文老师来说本应是好事,但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方式是否真正适合语文教学?又是否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些持肯定意见的教师殊不知,表演越热闹,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就越远,因为那毕竟只是“表演”。在这样的情形下,一种新型课堂——“生态语文课堂”应运而生。生态语文课堂是指学生“在场的”、“真实性参与的”、“没有虚饰的”自然真实的语文课堂,生态语文课堂应该反映出语文最初的意义,返回到生活当中去,让课堂是纯洁的、干净的,同时课堂也应充满着灵性与美感。

诗歌以歌谣的形式起源于上古社会,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人们遂将诗谱成乐谱在民间口耳相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不必去追寻古人的生活步调,太过于讲求诗歌的平仄规律,音韵和谐,但我们可以根据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理解来“唱诗”。唱诗要进入到诗词创作的环境、意境和处境中,而不是追求高音量的喊唱。

①那么基于“唱诗”的诗词解读方法,我们可以将其与现代古诗词学习的“诵读法”相联系。其实诵读早已不是新概念,《语文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学生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的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因此,要防止古诗词学习停留在苍白、浅显的层面上,诵读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说文解字》中说:“诵,讽也,讽,诵也。”其中的“诵”与“讽”有互通之义。后人有人注解为:诵,乃记诵,可通过有声读,也可通过默读。讽,虽也是背诵,但强调有语调分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之法。在生态语文的视野里,何为诵读?“诵”强调的是读,注重感情与声音的结合。“诵”只是饱含感情朗读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对“诵读”下一个定义:

③所谓“诵读”,就是声与情高度融合,以声音为表达形式,以情感流露为主要目的的学习过程。“诵读法”是我国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在古代,老师教学都是先读再背最后再讲,甚至不讲。古人认为,好的文章只要多读几遍,就会自然上口,逐渐理解,而且不易遗忘,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所以,古时候的“读”也不只是为了读而读,而是要去从读中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生态语文课堂的构建

布迪厄提出在生态语文教学领域有这么一个专业的术语那就是“场域”,所谓场域就是生态因子在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形成的网络或结构。在这个场域中,各个生态因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生态语文课堂应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而不是一滩死水,其中教师、学生、文本、环境和教具等都在课堂中有自己独特的位置,也都在课堂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所以有效建构生态语文课堂将为语文教育的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生态课堂的教学导入

现在很多中学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生态失位”,具体表现为过多的占用学生的记忆。例如在刘禹锡《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的教学导入时,有些老师就会花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回忆曾学习过的刘禹锡的诗词,来探讨刘禹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对以前学习过的诗词的回顾是想激发学生对该首词的学习兴趣,但事实表明,用这样繁琐的介绍来导入新课效率并不高。因为教师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就已经占去了一部分的时间,再加上要对新诗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做一番必要的解说,这一系列的教学行为会直接导致教师针对新诗内容的讲解不够充分,这样一来,就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导入的方法主要有情景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等。该首诗的教学导入法显然属于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既然生态语文课堂要营造最自然、最真实的课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教师、文本以及教学环境组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在此特定环境下的非生物因子(如文本、多媒体教具等)与其间的生物(如教师、学生)之间产生交互作用,通过不断地知识交换,形成一个整体。在此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角色都能够随着课堂的推进相互调节,相互作用,从而保证在课堂气氛充分活跃的基础上达到教学目标。

下面以一个教学实录来展示生态语文课堂的教学导入过程。

生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师:好,咱们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师:咱们背了这么多首刘禹锡的诗,相信大家对他已经不陌生了。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印象中的刘禹锡呢?

生1:他是个豪迈的人。虽然遇到很多倒霉的事,但遇到困难时依然能坚持下来,说明他很豁达,也很淡定。

⑧⑦

⑥师:豁达、淡定,嗯,还有同学要说吗? 生2:理想主义者。师:理想主义者,还有吗?

生3:我认为他是一个倒霉的人。他参加革命失败,之后接二连三地被贬谪长达23年,所以我觉得这个人很倒霉。

师:倒霉的人。还有吗?

生4:他是个非常执着的人,即使多次身处险境也依然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理想。师:好,那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刘禹锡的七言律诗,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揣摩诗人的情感进一步走近刘禹锡,解读他的精神世界,看一看和我们刚才印象当中的刘禹锡是否一致。同时老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希望同学们学了这首诗之后,能够和前面学过的几首诗一样,对它进行背诵。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读的时候是怎么断句的?

生5:我觉得先是酬,后是乐天,然后是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师:好,那你给大家读一遍。

生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师:好,请坐。那咱们再看看你从题目上能得到哪些信息?谁来试一下?

生7:乐天就是白居易,酬就是以诗相答,应该就是说刘禹锡在扬州和白居易初次见面之后,写诗给白居易。

师:写诗给白居易。好,请坐,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8:我从那个“酬乐天”可以看出来,应该是白居易先给刘禹锡写了一首诗,然后这首诗是刘禹锡给白居易的答诗。

师:白居易先写给刘禹锡一首诗?这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9:“酬乐天”,“酬”是以诗回赠,“乐天”是白居易,整句就是以诗回赠白居易,应该是刘禹锡写的答诗。

师:好,请坐。那么如刚才所说,这个“酬”字能看出来是用诗来应答白居易。既然“酬”是以诗作答“乐天”所作之诗的意思,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酬”字后面停顿稍长一点,这样可以使整个题目成为一个整体。大家自己读一读、试一试。

从这个教学导入实录可以看出,通过让学生谈“我所知道的刘禹锡”引出所学内容。这个环节的设置既可以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师讲解转变为主动对作品进行挖掘。若是过多地讲解背景资料,如刘禹锡的生平、时代环境、生活状况等,并不能让学生对之产生共鸣与好感,反而可能使其对老师渲染的课堂氛围产生排斥心理。而不涉及太多的背景资料,选择使用其他课外诗词的导入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刘禹锡的兴趣,自然走入课堂的学习,同时也为之后的教学做了铺垫。首尾课堂内容相互照应更能体现出生态语文课堂的结构。课堂结尾部分的实录如下:

„„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刘禹锡的诗歌,你会发现他的乐观情绪是其诗歌的主旋律。比如我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读的那句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体现出他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还有《再游玄都观》的最后一联写的是什么?

生齐达:“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师:这个“前度刘郎今又来”,反映的是他在二十二年后回来,还是秉持着那种乐观、向上、不屈的精神。在《酬乐天咏老见示》当中也有,是吧?

师生:“莫老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二)以“诵读法”来理解诗词的内涵

诵读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诗词的意蕴。在上述教学活动中,诵读共出现16次,且形式较为多样化,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情境的需要,灵活选择集体诵读、个人诵读、教师范读、师生共读等多种诵读形式。具体体现在下面节选的这段教学实录中。

师:实际上,白居易在赠诗当中为刘禹锡的遭遇感到不平,那么面对友人为自己鸣不平,刘禹锡是怎么回答的呢?现在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朗读一下这首诗,放开声音自由读。

(学生自读。)

师:大家自由地读了一遍,对诗中刘禹锡是如何回应的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了。那么有没有同学能够大声、流畅地为大家读一遍?

生13朗读。

师:好,请坐。有一个字不知大家听清楚没有啊?“今日听君歌一曲”后面那个字怎么读?应该是暂时zàn,不是zhàn。谁再来试试?

生14朗读。

师:请坐。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边读边思考在诗歌当中诗人是如何回应好友的,酬乐天,一、二。

(学生齐读。)

师:好,现在大家先默读,然后结合注释组织语言,来说一说诗人在诗中对好友说了什么。

(学生默读。)

以上实录中,共出现5次诵读,分别是自由诵读、学生两次示范、学生齐读、学生默读,每次诵读都有其独特的作用。第一次诵读是为了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印象,第二次和第三次学生是为了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第四次齐读是在纠正字音的基础上再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第五次默读是为了让学生结合注释带着问题详细把握诗歌内容。

教师通过诵读启发学生体验生命,将凝缩简练的字句通过想象和联想幻化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学生通过这种联想和想象,不但能够补充诗歌语言中的留白,而且也为自己创造了感情表达与宣泄的空间。这种基于诵读对古诗词形成的理解,往往是一种模糊的内在经验,是一种感悟也是一种领会,要使这种意会的东西得到清晰和深化,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理性探讨过程,即一个从意会到言传的过程。

三、基于“诵读法”的生态语文教学的价值

(一)放手与信任

徐立红老师在研究课结束后做总结汇报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记得在和课题组的老师第一次集体备课的时候,在谈到我这节课《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的教学目标‘品味诗句,描绘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时,我一直在担心目标是否太高了,担心学生能否达到,即使在我试讲之后我仍有顾虑,可事实证明这个目标是恰当的,它是我们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也是我们学生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如果在一开始时就担心学生能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描绘诗歌情境的画面,以及担心其是否能够进一步体味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可能就会剥夺让学生提高的机会。徐立红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她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因为不尝试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学习体验。学生的表现让老师很吃惊,从教学导入到内容精讲到教学结尾,学生的热情由于课堂气氛的带动慢慢激发出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高,这种基于“朗诵”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堂、对老师、对文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二)反馈与反思

课后老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基于“诵读法”的古诗词教学,学生对诗题形成了更为准确的理解。学完这首诗后,学生对“酬”“见赠”等词语都能进行准确地分析。另外,学生对诗中所用典故的把握也更为深刻。对诗中典故的理解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中的两个典故都有了深层的认识,并且能够将典故的内涵与诗人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本次课程教学中体会到了诵读的乐趣。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普遍都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有助于其更为直观地体会诗中的情感内容。

不仅要分析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得与失,教师也要充分审视自己课堂的优点与不足。教师不能只靠教学经验走一辈子,而应该要不断开拓视野,在教学中自我沉淀、反思,使课堂具有与众不同的新意,并在认识上突破自我。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个简单的指挥者、引导者,而是要作为课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协调好整个系统的平衡,发挥其作用。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恰当的角度来审视文本,并用恰当的方式从文本中找到其内在蕴涵。

古诗词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与古诗词同行,与圣贤为伍,在源远流长的古诗词文化中了解历史,与历史对话,与诗人对话。正所谓“教无定法”,从上述基于“诵读法”的古诗词生态语文课堂中可以看出,简单古朴的教学方法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教师能够根据生态语文课堂的理念,注重营造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文学艺术的圣殿。如果撇开诗歌鉴赏应试教育的一面,我们会发现,品味、鉴赏古典诗词,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束诗意的照耀,一次灵魂的升华。

参考文献:

①②③ 邱德乐:《从“祛魅”到“返魅”:生态语文课堂回归伦》,《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9期。

徐牧:《“唱诗”的三要》,《禾场艺怨》,2012年第8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11页。

④⑤许慎:《说文解字释 上》,岳麓书社,1997年7月,第219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91页。⑥ 陶文杰:《浅谈诵读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

⑦ 潘秀:《高中生态式语文课堂教学建构策略研究》,2011年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黛岚,第8—9页。

⑧⑨ 李征宙,顿德华:《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8期。

潘秀:《高中生态式语文课堂教学建构策略研究》,2011年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黛张志中:《名篇咀华》,《新疆职业大学学报杂志》,2007年第一期,第101页。

蔡明:《蔡明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7年,第60—62页。岚,第8-9页。

⑩11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三篇: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译文】 树林里新生的树叶催换着旧的树叶,流水中前面的波浪让位给后面的波浪。

【出典】

刘禹锡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注:

1、《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2、注释:

深分:深厚的情分。

因:于是。

叹逝:悲叹逝者。

伤怀:心中哀痛。

短歌:指本诗。

空:徒然。

集:指文集。

芳林:长满花草的树林。

陈叶:枯叶。

闻琴泪尽:听到琴声而流尽眼泪。

3、译文:

吟诵起您哀悼亡友的两首绝句,使我心中悲伤地写成这首短歌。我徒然惊叹世上的老朋友越来越少,只觉得文集中的祭文却越来越多。芳林中新叶不断催换着旧叶,流水里前波总是让位给后波。从古到今,人人都有哀悼死者的憾事,您即使为亡友流尽眼泪,又将如何?

4、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江苏徐州)或河南洛阳(有待考证),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5、诗题中“见”字是“我”的意思,即刘禹锡自己,乐天即白居易,根据诗题可知:白居易感伤好友元稹(字微之)、崔群(字敦诗)、崔玄亮(字晦叔)相继去世,写了两首绝句给好友刘禹锡,刘禹锡看到诗后,写了这首诗作为酬答。

首联,写即指读了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後有感于友朋之离世,亦作诗抒发感慨。

颔联,写到友人一一离开人间,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对于友人去世之伤痛无奈之情,自己的孤独之感溢于言表。

颈联乃千古名句,亦最能体现刘禹锡的哲学思想。本义指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退让给后起的波浪。这里“陈叶”、“前波”可指微之、敦诗、晦叔等已经去世的好友,也可指旧事物。“新叶”、“後波”可指“晚辈”亦可指新事物。这一联我以为,至少包含了这些哲学思想:

1.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概莫能外。体现了刘禹锡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发展是必然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既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就要顺应、利用规律。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刘禹锡有感于友人的去世,悲痛之余,他想到的也许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应该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

3.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亦不会有后波,新旧事物不是绝然对立的,不是毫无关系的。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旧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也见刘禹锡已经既有辩证思想,暗合对立统一规律。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4.这两句诗还可以看出刘禹锡在认清上述规律后,体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6、康有为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新与旧是一对历史的、发展的、辨证的概念。历史的进步,正是由于不断地新陈代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清代戏剧理论家李笠翁有一段很精彩的话:“今日之世界,非十年前之世界;十年前之世界又非二十年前之世界,如三月之花,九秋之蟹,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矣”。

正是因为人们不断地推陈出新,才不断地推动科学的发展,世界的进步,才使我们的生活走向美好,才使社会不断发展、永葆先进。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赖于创造:创造工具、创造生业(农工衣食等)、创造国家制度、创造学术艺术。而一切创造的起源都来自于思想和观念的变革,因此,只有在思想和观念上不断提升突破自己,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眼前,才能成为推动世界前进的正作用力。

7、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社会各界,都有人才。我们不必为一时一地的人才暂缺过于忧虑。时代召唤人才,人才必将应运而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自然界万物荣枯,生生不息,无不如此。

8、“芳林新叶催陈叶”,是一句非常富含哲理的诗句,其下一句“流水前波让后波”,自然是与前句前后呼应得很完美的。

想起这句诗,是由于在我们这个地方,深秋刚刚过去初冬接替登场的时节,树的叶子纷纷落下,所谓的见景生情,使我产生了一小般的联想。

这几天出家门,见到柳树的落叶挺多挺多的,那落叶,大多仍然是绿色的,只不过那绿色缺少了夏天时的生机,不是那种鲜艳的绿了,还有一部分是浅黄色与枯黄色。常言说,树叶落在树底下。可不是嘛,几乎在每棵柳树下,都落了厚厚的一层。再看看枝条上,大约也只剩下了一半的样子。即使这“剩下的一半”,在我们北方来说,也算是剩得比较多的了。那榆树,那杨树,无论大叶的小叶的,都早已经落得干干净净的了,只有那光秃秃的枝条,凄惨地随风摇摆着。

这句诗的出处,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中的句子。这首寄给白居易的诗是为悼念元稹等故友去世而作的,除寄予了深切的哀思和感喟外,还安慰了仍然活着的好友。诗题挺长的,不好记,只记住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就可以了。

诗中的哲理,是最大的成功之处。

诗人用“新叶催陈叶”、“前波让后波”的自然规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旧事物都必将让位给新事物;老一辈必然要让位给后继者。这种朴素的新陈代谢,除旧布新的辩证观点、超出了单纯的哀伤之情,既给人以安慰又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个意义,是特值得我们领悟与学习的。人生,无论长与短,本来就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呀。

这两句诗中的“新”“陈”两字,揭示出新陈代谢规律,而“催”字又表现出新生力量的进取精神,“让”字又表现出老一辈的让贤风范。形象鲜活,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新者取缔旧者,强者取缔弱者,进取者取缔保守者。这,就是竞争,就是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朴素道理。“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世界上万物的发展,无时无处不在遵循着这一铁律。

在最初读这诗的时候,只是觉得写得很好。后来,有幸到了南方,才有了更深的体会。因为,芳林新叶催陈叶,只是南方才有的现象。也就是说,南方的落叶树种,也在是在晚春才落叶的,并且,那落下来的也是只有绿色没有水分的干枯的叶,是真正死掉了的叶,却也是真正被新叶所“催(顶)”下来的。大自然告诉我们,秋天落叶,那是北方的现象,南方的树叶,在秋天是不落的。而北方,新叶是在春天里长出来的,那时候,已经没有“陈叶”可以“催(取代)”了。

我看到的现象,有桂花树、梧桐树、桃树、橘树、腊梅等等阔叶树,生长在南方的这些树,一律都不在秋天落叶,都是在春天里被新叶“催”了才断断续续地落下来,也很少有北方那种“满地落叶”的景象。看到了这样的落叶现象,对于以前在书本里读到的“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现在似乎也应该重新考量一下了。

9、中国的历史,到现在廿一世纪,这其中的荣辱心衰,又有谁能诉说的尽。中国历史的发展常常是流血来推动,来验证的,特别是近现代,我们仍记忆犹新。历史的血迹,展示着历史发展的残酷性,我们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只有吸取血的教训,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倍的建设我们的国家,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祖先,无愧于我们的后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现在读历史,就是要记住历史的教训,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要知道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的经济现在是上去了,可在某些国际问题争端上,还显得太软弱,像现在的南海争端,与我们的大国身份不相符。经济上去了,我们可不能就只顾享乐,要知道这样下去,是要挨打的,会给后人留下骂名的。

因此,我们只有以史为鉴,努力自省,发扬中华民族的韧性精神和进取精神,加快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世界民族的强者。

历史的脚步,尽管有些沉重,但终究是向前的。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得好“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我们应当记住历史,面向未来。

10、新陈代谢,是这个世界不可抗拒的永恒规律。

我在人生进入到知天命之年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常常很冷静的思考了。这绝不是一个什么沉重的问题,而是人生这篇大文章中的一个厚重、充满了哲理的重点和精彩片段。总是感觉春天的后面不是凄凉的肃秋,因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更何况,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曾经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期待,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曾经是理性认可中的自然情理。我们不应该叶公好龙,更不能纸上谈兵,当衰老开始光顾我们的时候,当生活需要我们挥手与自己曾经非常热爱和眷恋的工作岗位永别的时候,心情,真的应该平静一些、从容一些啊!人生行走过程中的许多美丽风景,终究不会永远的属于我们,只要我们曾经浏览过、欣赏过、感悟过、甚至还曾经创造过,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足可以无怨无悔、慰藉平生的最大收获吧?

11、唐朝的诗人刘禹锡,改革派,不怕打击,不怕失败,直面人生,勇于斗争。他对老年人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对新人寄予无限的希望,“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对新生事物,他是支持的,“请君莫奏前朝曲,且听翻新杨柳枝”;对秋天,他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对春天,他讲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都是一种民族精神。

12、岁月无情流逝,生命的逐渐老去和衰败是每个人必须自己面对的无奈,任何人也无法替你承受。“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故事中这个妈妈对待生命终结的这份豁达使人敬佩。我想人到老年就应努力修为一种超然豁达的生命境界,当自己先于亲人面临生命的无奈时,要尽量少向亲人转嫁自身的痛苦。“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岁月如刀无情,人却有情,随着时光的流逝,生命便因岁月的积淀而厚重,老去了容颜,却增长了智慧,老去也就变得自在和欣然了。

1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是自然规律,无人能扭转,无人能改写。自己再辉煌,再闻名遐迩,那也是曾经的年轻。当我老了,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有一个好的事业,好的前程,好的家庭,好的身体,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优于我,宁可让他们把我拍在沙滩上,也心甘情愿。希望孩子们能时时报一声平安,使我的心不再牵念,不再三悬。每逢节假日,一家人团坐在餐桌前,品尝着各自的所爱,觥筹交错,把酒临风,欢声笑语,享受着天伦之乐,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尽管不愿老去,可是,岁月这把刀绝不留情的。随着时间一年一年、一天一天、一分一秒的流逝,我会渐渐的老去,那时的我,最是希望还能与爱人一道,风雨同舟,谈天说地,彼此呵护,在斑斓的岁月里一路相伴。更希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新升起的太阳,在阳光下,含饴弄孙,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把我们所有的知晓都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孙儿,看着孙儿可爱的模样,懂事的举止,我们会绽放欣慰的笑靥。在孙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将优雅地老去……

下载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