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阅读答案
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阅读答案
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令子郢仆。郢,灵公少子也,字子南。灵公怨太子出奔,谓郢曰:“我将立若为后。”郢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图之。”夏,灵公卒,夫人命子郢为太子,曰:“此灵公命也。”郢曰:“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不敢当。”于是卫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
六月乙酉,赵简子欲入蒯聩,乃令阳虎诈命卫十馀人衰绖
①归,简子送蒯聩。卫人闻之,发兵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出公辄四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八年,齐鲍子弑其君悼公。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于悝母。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于太子。太子与良夫言曰:“苟能入我国,报子以乘轩
②,免子三死。”与之盟,许以悝母为妻。闰月,良夫与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宦者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栾甯问之,称姻妾以告。遂入,适伯姬氏。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与五人介
③,舆猳
④从之。伯姬劫悝于侧,强盟之,遂胁以登台。栾甯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仲由。召护驾乘车,行爵
⑤食炙,奉出公辄奔鲁。
仲由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矣。”子羔曰:“不及,莫践其难。”子路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子路曰:“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必舍孔叔。”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割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孔悝竟立太子蒯聩,是为庄公。
[注]
①衰绖:指丧服。
②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后用以指做官。
③介:铠甲。
④猳,古代祭祀用的牡豕。
⑤行爵:即行觞,饮酒。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
死亡
B.虽杀之,必或继之
或许
C.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图之
考虑
D.孔悝竟立太子蒯聩
竟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路乃得入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由也其死矣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我将立若为后
吾为若德
D.食焉不辟其难
盘盘焉,囷囷焉
(3)从词类活用角度,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悝母杒。戈而先”中“杒”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宝装屏风
B.项王军壁垓下
C.栗深枃兮惊层巅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B.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C.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D.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
(5)本文节选自《史记卫康叔》,该篇记述了周代的诸侯国卫国从建立到灭亡的整个历史,卫是周初姬姓封国,卫氏,始于卫康叔,秦始皁灭六国后,卫国因为弱小而得以保存,秦二世贬卫君角为庶人,卫国世系彻底断绝。按照《史记》的体例,在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6)“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选文中体现出子路的哪些特点?
(1)仁(2)义(3)礼(4)智(5)信
A.(1)(2)B.(2)(3)C.(3)(4)D.(4)(5)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庄公蒯聩、出公辄本是父子,竟发生君位的争夺,一个出国,一个入国。《论语》中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发生在卫庄公和卫出公身上的事是“父不父,子不子”的典型体现。
B.孔圉,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文”是他谥号。孔文子死后,孔悝的母亲和孔氏的童仆浑良夫、家臣栾甯帮助蒯聩挟持其子孔悝,浑良夫帮助蒯聩挟持孔悝结盟,栾甯则挟持了出公。
C.仲由,字子路;高柴,字子羔。在卫国政变时,二人都在卫国为官,但二人对待孔悝被挟持事件的态度不同。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二人在政变后的结果做出了正确的预测。
D.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选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春秋时期的这一特点。
(8)翻译句子
伯姬劫悝于侧,强盟之,遂胁以登台。
答
(1)A.亡:逃亡、逃跑。译文:逃亡太子蒯聩的儿子辄还在B.或:有人、有的;译文:即使杀死他,也一定有人接替他进攻太子。
D.竟:最后,最终。译文:孔悝最终立太子蒯聩为国君,故选:C。
(2)A.副词,才/副词,于是、就。
B.助词,大概/代词,他的。
C.两个都是代词,你。
D.兼词,相当于“于之”/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故选:C。
(3)例句的“杖”是名词活用成动词,拿、持的意思。
A.“宝”,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B.“壁”,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驻守;
C.“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颤栗;
D.“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故选:B。
(4)“是公孙也”意思是这是公孙,是判断句,在“也”后断开,排除掉C项和D项;“利其禄必救其患”,意思是享受人家的俸禄,一定要拯救人家的危难,在“利其禄”后断开,排除掉B项。
译文:这是公孙吧!拿着别人的利禄却躲避别人的危难,我不能这样,享受人家的俸禄,一定要拯救人家的危难。
故选:A。
(5)本题主要是涉及《史记》的体例,《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根据题干的“周代的诸侯国卫国从建立到灭亡的整个历史”,诸侯应该是世家。故选:B。
(6)解答此题,就要先明确“仁义礼智信”的内涵。“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根据原文子路说的话来判断,“享受悝的俸禄,不能看他受难不救”“这是公孙吧!拿着别人的利禄却躲避别人的危难,我不能这样,享受人家的俸禄,一定要拯救人家的危难”“君子死,帽子不能掉在地上”,最后系好帽缨死去可以看出,子路遵守的道德准则是“义”和“礼”。
故选:B。
(7)B.“栾甯则挟持了出公”错误,原文是“奉出公辄奔鲁”,意思是护奉着出公辄逃奔到鲁国。
(8)伯姬从侧面逼迫孔悝,强行和他结盟,于是胁迫孔悝登上高台。
参考译文:
四十二年春天,灵公郊游,让儿子郢驾车。郢是灵公的小儿子,字子南。灵公怨恨太子逃亡,就对郢说:“我将立你为太子。”郢回答说:“我不够格,不能辱没国家,您还是另做打算吧!”夏天,灵公去世,夫人让子郢当太子,说:“这是灵公的命令。”郢回答说:“逃亡太子蒯聩的儿子辄还在,我不敢担此大任。”于是卫人就立辄为国君,这就是出公。
六月乙酉这一天,赵简子想送蒯聩回国,就让阳虎派了十多个人装扮成卫国人,身穿丧服,假装从卫国来晋国迎接太子,简子为蒯聩送行。卫人听到消息,组织军队攻击蒯聩,蒯聩不能回到卫国,只好跑到宿地自保,卫人也停止了攻击。出公辄四年,齐田乞求杀死自己的国君子孺子。八年,齐鲍子杀死自己的国君悼公。十二年年初,孔圉文子娶了太子蒯聩的'姐姐为妻,生了悝。孔文子的仆人浑良夫英俊漂亮,孔文子去世后,浑良夫与悝的母亲私通。太子对良夫说:“假如你能协助我回国,我将赐你大夫所乘的车作为报答,还赦免你三种死罪。”二人订立了盟约,太子还允许悝母做良夫的妻子。闰十二月,良夫和太子回到国都,暂住在孔氏的外园。晚上,两个人身着妇人的衣服,头蒙围巾,乘车而来,由宦者罗驾车,到孔氏外园。孔氏的家臣栾甯问他们的姓名,他们自称是姻亲家的侍妾。于是顺利地进入孔氏家,直抵伯姬住所。吃饭结束之后,悝母手持戈先到孔悝住所,太子与五人身穿甲胄,载着公猪随后而行。伯姬从侧面逼迫孔悝,强行和他结盟,于是胁迫孔悝登上高台。栾甯将要饮酒,烤肉还没有熟,就听到一片混乱的声音,派人告诉了仲由。召护驾着车,边饮酒边吃烤肉,护奉着出公辄逃奔到鲁国。
仲由将进孔宅,遇到刚刚逃出孔家的子羔,说:“门已经关闭。”子路说:“我姑且去看看。”子羔说:“来不及了,你不要跟着悝去受难。”子路说:“享受悝的俸禄,不能看他受难不救。”于是子羔逃走了。子路要进去了,来到门前,公孙敢关紧大门说:“不要进去了。”子路说:“这是公孙吧!拿着别人的利禄却躲避别人的危难,我不能这样,享受人家的俸禄,一定要拯救人家的危难。”这时有使者出来,子路才趁机进去。子路说:“太子为什么任用孔悝呢?即使杀死他,也一定有人接替他进攻太子。”又说:“太子缺乏勇气,如果放火烧台,必然会释放孔叔。”太子听了,十分害怕,让石乞、盂黡下台阻挡子路,二人用戈击打子路,割掉子路的帽缨。子路说:“君子死,帽子不能掉在地上。”系好帽缨死去。孔子听到卫国**的消息后说:“哎!柴将会回来的吧?可由却死去了。”孔悝最终立太子蒯聩为国君,这就是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