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由晏殊创作。这是一首春恨词。“去年天气旧亭台”说明时间在重复,空间也在重复。就在这单调乏味、作诗饮酒的重复生活中,夕阳西下了,何时能回来呢?表现出词人对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无可奈何花落去”,为“夕阳西下”之“无可奈何”。“花落”而“燕来”正可安慰无聊的人生。也是孤独者兼哲学对人生各种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道。
作品原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品注释
①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③夕阳:落日。
④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⑤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⑥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⑦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⑧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⑨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作品译文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作品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作品哲理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作品讲解
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作家,擅长诗词,尤以写词著名。他很讲究词的意境,语言凝炼自然,对后代有影响。
一般传诵的.古典诗词往往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整个作品不错,而且不乏名句,一是整个作品很难说怎么好,但它的某几句写得不平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首《浣溪沙》便属于这后一种情况。它之所以成为名篇,主要就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作者自己也喜欢这两句,还一字不改地写入一首赠人的七律中。
这首写伤春的词,由于写出了惜春的内容和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所以在五代宋初同类题村的作品中,显得颇有新意。
词的上片写有一年暮春,作者在花园里一边喝酒,一边轻轻地吟诵着自己新写的词。忽然,触景生情,他回忆起去年的生活来。那时天气不也和现在一样吗?不也在这亭台上登高远望吗?转眼之间,一年就过去了,而眼前的一轮红日又正向西边山头坠落。他也许想起了古代关于太阳运行的一些古老传说,想起了“羲和(驾驭太阳车的神)鞭白日”的景象,时光在不停地流逝啊。作者的本意是要说光阴还在继续地流逝,但他却不这样说,而用一句问话“夕阳西下几时回”来表现他的极为复杂的心情,也避免了平铺宜叙的写法,这就使作品显得有曲折了。
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写在暮色苍茫中,树上开得很繁盛的春花一朵又一朵被风吹落,这在他的心上引起了一阵颤动。他从美好的花儿想到了人生岁月。他因惜花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感慨,实际上包含有这样更深一层的意思。“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借不同的生活感受,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深刻更具体了。
他本来感到怅惘了,忽然一双燕子从眼前飞回窠去,于是他想起了去年的情景。他觉得这对从南方飞来的燕子似乎就是去年夭冷时从这儿飞走的。燕子是候鸟,它们往往在人家的厅堂内筑巢,呢喃[nínán]的叫声象儿女对语,这些都能给人以亲切之感,所以作者说好象认识它们。它们归来了,正好说明旧的一年过去了,而新的一年也必然要过去。“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香径”指花间小路。这首词伤春的感情胜于借春的感情,它写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这种情调代表了晏词的基本倾向。晏殊在宋仁宗时曾做过宰相,后来虽然一度降职调任地方官,受过一点挫折,但总的来说,一生高官厚禄,过的是优裕闲适的生活。叶梦得说他没有一天不设宴饮酒。他自己在另一首《浣溪沙》里也说“等闽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无端的离别容易使人悲伤愁苦,莫要推辞经常举行的宴会)”,这便是他的词情调低沉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这也是他的局限性。原载:《唐宋词选讲》(陆永品)
词牌简介
浣溪沙(huànxīshā),词牌名之一,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作品格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注:○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作者介绍
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府临川城人(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第二篇: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1.一曲句: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典酒一杯”。2.去年句: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晏台”一本作“池台”。
3.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评析]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他的词风属冯延已一路,有名的只是赋“闲愁”者也。这首词是写诗人在黄昏时分,手握一杯酒,听家姬歌唱新词,感叹着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小燕子重临故地,一年的时光又过去了,不由得大为伤感和惆怅。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他踏着落满香花的小径在院子里独个儿徘徊,无计排遣。这首词的情调正可用两个字来概括:惆怅。精华就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属对工巧自不待言,更主要的是容量大,概括力强,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此词短小明白,触景感怀,意蕴虚涵,抒发了暮春的惆怅与深思。词人眼中天气、亭台、夕阳,与去年今日一样,时间与景物的复回中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时间之消逝。全词以动态的景象、声音,反衬闲静的境界与心情。词人感受细腻,笔调婉雅,在一片闲静气氛中浮现出淡淡的寂寥。
相关资料: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2、宋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柳永善于化旧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了。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周邦彦以高度形式格律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他的词精于词法,在词的写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开了长调咏物的风气。周邦彦精于音律,在词律方面起了规范作用,使词的语言风格趋向典雅、含蓄,受到文坛词人的推崇。
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哀时,描写亡国的惨变,抒发内心的黍离之悲。他们精通音律,偏重词的格律,讲求句法、字面,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化,也束缚了词的内容。
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方面,达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的地位。
3、流派
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约是词的正宗。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苏轼、辛弃疾等。
第三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文题点击
本词选自《殊玉词》,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北宋词人。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脍炙人口,诗意活泼轻快。
晏殊一生身居显位,生活富贵闲适,表现在他的词作内容上不外感时伤怀、相思离别、男女爱情之类。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这首《浣溪沙》就是其中一首。
整体感知
词的上片着重抒写了对不变表象下所包含的变化的感喟。下片抒写了消逝中的再现,重现中的变化,及词人的感受和思索。
诗人情怀
全词由一个“独”字生发开来,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名句欣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被誉为“天然奇偶”。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无可奈何”表现出词人对新花落去的深深感叹;“似曾相识”又表现出对旧燕归来的迷离思绪,词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燕归来”与“花落去”是实笔,但一经与“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哲理。
写作特色
化实为虚
“燕归来”和“花落去”是实写,但是词人把它们与“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联系起来,化实为虚,既表现出词人对花落去的感叹,又表现出对燕归来的庆幸。
学以致用
一、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下面各题。(6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3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思考,做到了______________结合,浑然一体。(1分)
2、“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浣溪沙_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文学常识
浣溪沙是词牌名。作者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
二、字词注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办法的,只有飞归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相识。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三、白话译文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四、作品鉴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开始是怀着轻松写对酒喜悦的感情,同时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抒发了词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下片,融情于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对仗工整。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五、中考习题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答:(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4、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至少写两句)
答: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孤寂伤感情感;
6、“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落寞,孤独 无可奈何花落去。
7、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8、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9、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第五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_晏殊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_晏殊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
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上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么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阙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词中无意间描写的现象,往往含有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