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2-08-13 01:5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的论文》。

第一篇:会计的论文

会计的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会计的论文1

摘要: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对于内部会计控制有着连接与纽带的作用,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要求具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内部控制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管理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分析会计信息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当前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

作为一种从企业的内部向企业外部传送信号的关键媒介,会计信息是实现财务转移和利益分配的关键基础。而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则是值得关注的一项主要的质量特征,其对于经济体制的公正公平性以及企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为此,在当前的企业经济活动中,如何做好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分析

第一,真实属性。会计信息的前提就是真实性,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可能无法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会计信息必须要能够将所要反映的事物体现出来,即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活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而言的,其主要是由于在会计信息在经济会计反映的领域中,会计信息反映和会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并且受到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影响。第二,及时属性。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指的是必须进行有效而及时的编制,并且要进行会计报表报送。由于体现企业会计业务开展情况的会计信息是变化的,所以企业需要定期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业务始终开展是高效而全面的。第三,相关属性。相关属性主要指的是企业会计信息应当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及要求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能够始终满足企业外部与内部各方面的实际需求。第四,可比性属性。可比性属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横向可比性,即为了充分保证企业决策时可以进行科学分析与比较,在同一使其内开展的经济业务应当尽量选择同一会计信息管理方法;其二是纵向可比性。即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选择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且注重对会计信息的对比。

二、会计信息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分析

企业开展经营与生产活动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创造出经济效益和实际的价值,而创造价值则需要有具体的策略和战略性目标作为支持,最终的成绩则应当通过经营的效果和效率才能体现,而效果和效率或价值在创造的过程中应当通过财务信息来体现,因而可以说企业价值的创造需要依靠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才能确保其顺利实现。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价值的记录,从而就形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主要依附于会计核算系统之中,会计核算系统则往往依附于于内部控制体系之中。如何对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的设计、实行及完善,对于生成会计信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基础较为薄弱

当前,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有很多亟待改善的缺陷:第一,缺乏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基础。在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会计信息管理工作增加了数据管理、系统维护以及操作管理等全新的岗位,这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企业必须尽快构建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从我国当前的企业会计信息内控建设现状而言,其并没有能够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也没能制定出科学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1]第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合理性与规范性。从当前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现状而言,我国企业在开展会计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企业的认识,从而使得系统的建立通常都是从市场上购置一套财务软件,然后在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简单培训之后投入应用,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培训直接进行应用,正是由于缺乏对系统运行的科学认识,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产生错误。不仅如此,由于当前部分企业信息系统构建时未能结合企业实际业务的发展需求,从而造成企业最终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际应用价值不高,为此部分企业不得不将现行的系统和原来的旧系统合并使用,进一步加大了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二)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比较稀缺

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难以对会计业务的流程及活动情况进行准确把握,造成其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关键点缺乏足够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的监督与制约效应。[2]部分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虽然对于内部控制的关键内容有所了解,但如何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管理内控过程中对这些关键内容进行制约与监督,对于其来说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会计信息管理开放性特征加大内部控制的风险

会计信息管理内部风险方面,其不仅表现在财务软件与计算机等风险,并且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或计算机系统产生问题时,企业的整个会计信息都可能会面临丢失的风险。除此之外,由于凭证审核及制单等环节在整个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逐渐减少,甚至逐渐出现了无痕化的会计处理。[3]由于企业内部稽核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上没有操作流程及操作人员的记录,从而要想将责任追究到人存在很大的难度。在会计信息管理外部风险方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设置方面有所缺陷,在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导致信息泄露、篡改及截获的几率增加,最终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产生巨大的威胁。除此之外,潜在的计算机病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四、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控制

第一,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可持续性。所谓的应用可持续性指的是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充分满足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开展的需求,在开发与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当从分结合企业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要想保证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可持续性,就应当切实做好对前期的分析与研究,对系统的功能使用、权限设置、模块划分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要求与规划,从而对购置财务软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第二,切实做好系统维护与控制。[4]对系统进行科学维护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对系统中的相关设置作出合理的变动与调整,保证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得以更加准确有效地开展,从而将企业的业务活动发展状态清晰展现出来。

(二)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内部组织控制

在岗位设置与组织结构设计方面,应当依据全新的会计信息处理流程进行设置,依据业务流程开展的不同阶段对数据分析与录入以及数据维护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依据岗位职责的不同设置出系统维护员、会计信息审核员、记账员及会计主管等岗位,不但要充分保证会计审核与记账、数据审核与录入、数据录入与信息管理等岗位的分离,还应当贯彻落实授权体系,使不同岗位的责任与授权能够相互匹配,从而促生会计信息管理内部组织控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会计信息管理内控人员培训方面,企业应当使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使其能对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流程进行掌握,准确掌握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及技巧。[5]企业可以针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新情况、新业务开展专项的学习与培训,从而确保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通过自身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知识加强会计信息内部控制,逐步提升该项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风险的预测与评估

风险指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内部控制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中,对于内控风险的评估应当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重要程度以及应对策略。在对内部会计控制风险评估的期间,通过风险较大的项目可以对可能出现徇私舞*及经营失败的项目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同时构建出适当的风险预警机制。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注重内部控制风险的事前控制,尽可能降低因各类因素变化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五、结语

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在当前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应当构建出科学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探索与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季侃,陈艳.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现代管理科学,20xx,02:25-28.[2]代莉莎.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贵州社会科学,20xx,09:84-86.[3]孙芳城,梅波,杨兴龙.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反倾销应对[J].会计研究,20xx,09:47-54+97.[4]祁广亚.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xx,22:21-22.[5]王鑫,李蕊,姚佳含.网络环境下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J].情报科学,20xx,06:107-110.

会计的论文2

与传统会计相比较,电子商务会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实时化。电子商务运作的空间是电子虚拟市场,是在网络上以数字方式进行的交互式商业活动。当交易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网络和互联网直接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处理的一体化。会计核算能够实时更新会计数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2.低成本。网络经济充分体现了边际成本递减原则,即网络用户越多,成本也相应越低。网络会计能够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交易成本、审计监督成本和纳税申报费用,从而有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与客户。

3.多元化。传统会计一直把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统一采用标准模式提供。但实际上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各自都有着不同的需求。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规范的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还可以提供所有可能的会计方法作为基础的多元化会计信息。

4.商业性。借助于网络,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支付能力取得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形成真正的“以用户为导向”的网络会计模式。

尽管商务电子会计相较于传统会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发展还面I临不少的问题:

1.电子会计数据的难题。一方面,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会计中,原始凭证的数据转变为磁性介质,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为“会计原件”带来很多隐患。另一方面,法律上最有效的证据是记录业务发生的原件,法律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无纸化的电子会计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已是一个国际性难题。

2.法律保障不完善。现阶段,我国有关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难以有效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所有新问题、新纠纷;另外,会计法中也未对电子商务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大大增加了电子商务会计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3.市场环境不健全。虽然网络经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但市场环境还很不健全,这是电子商务会计发展中遇到的根本性问题。

为了解决电子商务会计所面临的上述问题,促进电子商务会计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应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理论方面。电子商务会计的环境和目标对会计数据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电子商务会计实践迫切要求会计理论进一步丰富起来,实现会计理论与电子商务会计实践的互动发展。会计理论的进一步丰富能为电子商务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技术方面。由于会计上的数据原件问题以及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加强电子商务会计安全防范措施,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会计系统必不可少。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必须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通信网络;设立防火墙、电子密钥系统;必须有权威认证机构,由专门的验证中心验证交易双方的身份,并颁发安全证书,持有安全证书一方才有资格进入电子商务会计系统。

3.市场环境方面。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会计发展的市场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改善物流管理环境,对商品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物流管理,包括入库、质检、出库等;

二是要建立起面向全世界的国际电子商务会计市场,开通电子商务会计网站,与世界各地进行会计信息交流、促进会计信息自由流动,为会计准则协调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是要注重对电子商务会计市场安装一个“过滤净化装置”,在会计信息进入市场前首先予以过滤、净化,以保证在会计市场上流动的信息的质量、及时和有效。

4.人员素质方面。电子商务会计人才要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有原则性,又有创造性、灵活性;既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又熟悉网络知识;既会会计业务操作,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会计人员必须加强对电子商务会计理论的认识、理解和培训。

5.立法方面。首先,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解决电子商务中出现的各类综合性问题,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使其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其次,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与金融机密等行为都要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以逐步形成有法律认可、法律保障和法律约束的电子商务环境。

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具体的运作形式和操作方法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活动也会出现更多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电子商务会计也必然随之进行相应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电子商务活动会计核算的要求。

会计的论文3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2章文献综述

2.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演进

2.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维度

2.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衡量方法

2.4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第3章承担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3.1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3.2利益相关者理论

3.3竞争优势理论

第4章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制度背景

4.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4.3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分析

第5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设计

5.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5.2变量设计

5.3模型构建

第6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6.1描述性分析

6.2相关性分析

6.3回归结果分析

6.4稳定性检验

第7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7.1研究结论

7.2对策及建议

7.3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结论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发展,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回顾国内外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理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以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我国经济制度背景,分析不同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构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本文根据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对其进行细分的基础层、市场层、环境层战略性企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影响的假设,并得到了实证结果的证实.实证结果表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为企业带来及时的效益的同时,还能使效益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基础层与市场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相对于同期有所减弱,但履行环境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要显著于同期.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和企业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企业对生态系统各成员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企业生态环境反影响于企业,增加企业的经济价值,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第二,本文结合经济制度背景,在第一个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财务绩效的正向积极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会计业绩的促进作用,但对市场绩效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后的稳定性检验又证实了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会计业绩以及市场绩效的促进作用.结果反映,国有企业在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会偏向非经济目标的实现,而对成本效益、经济目标实现方面的问题考虑较少,在经济价值增值方面的动机弱.而非国有企业在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时比国有企业更偏向企业经济价值的增值.第三,由于本文实证模型中检验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后一期的财务绩效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显示,除环境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外,对后一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的显著性明显弱于同期的财务绩效的影响.说明对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并非一劳永逸,而需要不断做出努力,才能促使社会价值与企业经济价值同步增长.

会计的论文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作为对信息处理最为快捷有效的工具,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在会计这门学科中,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会计信息处理有了质的飞跃,随着Internet出现后,全球信息处理网络化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单机工作系统的不足日趋明显,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网络会计应运而生,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成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本文将就网络会计的产生和特点,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冲击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会计的产生、特点和它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一)网络会计的产生及特点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会计环境在网络下也发生了变化。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企业内部网(Intrane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则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更好的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网络会计就产生了。

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特别是Intranet,它利用了Internet的一系列技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以网络的衔接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这就使网络会计信息处理具有以下特点:

1、在线反馈功能。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每一项变动都可以实时予以反映。

2、全面反映功能。通过在线访问,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得网上所有企业开放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

3、实时分析比较功能。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包括了网上所有企业信息。企业内财务人员可在此基础上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正确地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在以信息为中心的国际技术浪潮影响下,使人们加强了对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研究,在会计领域,会计电算化也得到了发展与普及。它相对于手工处理会计信息方式有了长足的进步,它使得数据载体处理工具有了很大的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处理的质量。

但在网络信息时代,以单机工作的会计电算化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数据传送时间长,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交换不畅,信息使用者查看数据资料不方便等。而网络会计弥补了这些不足,具有以下优点:

1、资源共享。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本机资料,还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内的资料。

2、设备共享。网络化以后,网络上的计算机可共享服务器的各种硬、软件,特别是一些贵重设施,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通信方便、快捷。连人网络之后,信息可利用网络上各部门的计算机快捷通讯。

4、分布式处理。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多个部分由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一)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网络会计的产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它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生成和传播途径,而且给传统会计中理论和实务带来了很大影响。?

在会计基本理论中会计四项假设是最为重要的,但随着网络会计的产生,四项假设中三项假设有变动和改变,只有货币计量假设没有很大变动,只是更趋于实际。

首先,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主要的一项,是会计工作的单位,如果该假设不能成立,以下几项假设均不能成立,会计工作也无法开展。但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是一个虚拟公司,所以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很难确定会计主体。因此需要我们转换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也就是网上存在的这个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才可以明确该会计任务完成的职能。

其次,持续经营假设由干网络会计的产生而不能成立,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在传统会计中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考虑,财产估计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费用问题。而且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存在于网上的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后即进行解散。

再次,会计分期假设也由传统的划分方式变为了适用于网络会计的划分。它的产生是因为在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下,由于提供会计信息的技术受到限制,系统加工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划分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期间,可实现报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由于高科技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采用,网络公司的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立即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只要把会计期间与变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

(二)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核算工作是依照一定范围进行的,但是网络会计的出现使会计中原有些原则受到冲击,有的原则丧失意义,有的原则应进行修改,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1、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它的作用主要是限定期间内费用和收人的分配,而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所以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同题,权责发生制就失去了其基础,另一种方法现金收付制则更适用于网络会计。

2、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冲击。如前所述,网络公司是个临时性组织,它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所以它的成本计价按现行价值,可变价值等公允价值更合理。历史成本对网络会计而言已丧失了意义。

3、对会计报表的挑战。提供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真实的、可靠的、及时的会计数据。传统会计中,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所以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陷,用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这种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以往会计报表所无法比拟的。电子财务报告的运用还可有效扩大其各种信息容量。?

4、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网络会计对核算、监督职能均有要求,尤其是会计监督职能。由于其组合方各自利益不同,按时间划分,会计监督在网络会计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为交易前监督,交易中监督,交易后监督。严格执行这些监督即可保证网络会计工作安全有效的运作。随着时代的演进,会计已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网络会计的出现对会计管理产生了影响。如:网络会计的运作,诸多信息千变万化,要高速传递而不能产生半分差错,就要求会计管理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对会计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会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一)网络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l、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网络环境下,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得以传递,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鉴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所以很难保证信息的完整与真实。财务信息被截取、篡改、泄露财务机密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由于网络上任意一台计算机都可获得其他计算机的信息资源,所以企业在网上进行贸易时,也易处于风险之中。主要是一些非法操作,如网上的恶意攻击等、病毒也是网络安全的一大劲敌,要采取适当的防病毒措施。

(二)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会计带来的优势,保证信息数据质量和安全,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会计需要,确保网络安全有效地传递信息。

l、加强对数据输人的管理。网络环境下,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出现,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就很难查明原因,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因而把好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

在输入系统前数据都要经过检验,输人工作也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检,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人。

2、加强对数据处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可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是由网络服务器统一对各数据库进行管理,服务器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各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分别在本站处理各自的业务。每天结束,各个工作站都将当天新处理的业务数据传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集中进行序时处理,并加人相应的数据库中。授权式是当工作站有业务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中的数据时,服务器可以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允许访问,若闲则可授权访同,否则不允许。

(三)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保密性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研究内容。

1、系统容错处理。它通常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措施。从网络的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到网络协议采取了一系列容错与纠错处理,从宏观上保证了信息传输过程的可靠性。微观方面的措施则因具体的网络环境而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它的容错能力。?

2、安全管理体制。它的重点是存取控制,就是把计算机用户对信息的读写或修改控制在一定级别范围之内,其基本途径是身份认证、权限和记录日志。在网络中通常设置三级权限,其他用户的权限由系统管理员授予。

3、安全保密技术。对病毒的防御现在通用的方法是采用防火墙技术,它可以将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流则普遍采用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数据加密的主要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物理意义开放的同时,挺高了安全防范能力,保证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增加了网络的“免疫”能力。

四、结论

总之,随着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的不断发展,网络会计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网络会计将会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

会计的论文5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即加强“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建设,完善“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管理会计学;课程改革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会计也已从传统会计中逐步独立出来,成为了会计领域中的一门新学科,其作用已从纯粹的报账、记账、核算延伸到借助相关信息来制定战略规划、预测经济发展前景、评价经济活动、参与管理决策等方面。在欧美发达国家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都设置了管理会计职位,管理会计人员主要负责管理会计事务,其主要任务是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现代服务行业的地位不断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与经营方式的转变,都需要管理会计的支持。推进管理会计改革,提高企业效益,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作贡献,才能确保经济在新常态下稳定发展。为此,政府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显示,政府对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与应用、管理工作效能等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规划要求。这对加快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推动财政制度现代化、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防范企业内部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经济新常态下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研究和改进“管理会计学”课程体系建设,探讨如何提高“管理会计学”的教学效果,向企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会计人员,也是经济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

一、当前“管理会计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满足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它通过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相关信息,实现财务与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在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决策、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对财务会计,其主要任务是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最优化决策与有效运营的各种财务管理信息,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在工作重心方面,管理会计的工作重心主要为面向未来,积极利用有关信息,制定战略规划、预测经济发展前景、评价经济活动、参与管理决策,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在过程与方式方面,管理会计对公司自我服务的方式可选择性较大。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注重记账类会计和鉴证类会计,主要是为外部相关企业和人员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考虑外部投资者、社会公众和外部审计较多,但利用相关信息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由于管理会计自身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上的问题等,我国对会计管理理论研究不够,理论体系缺乏。

(二)“管理会计学”教学内容陈旧

“管理会计学”的教学内容是20世纪70年代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由于“管理会计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再加上我国并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职业化的相关制度,“管理会计学”的理论并不能在初期具体工作中得到应用与体现,导致高校忽视了“管理会计学”的重要性,对“管理会计学”课程不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系统的“管理会计学”教学体系,忽视了实践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虽掌握了有关“管理会计学”的知识原理、方法,但参加工作后发现,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要求无法衔接,难以较快适应管理会计的实务工作。另外,“管理会计学”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许多都是直接引用国外的,没有考虑本国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虽然也有一些是国内的案例,但是由于保密性等原因,资料零星、不连贯、不完整,缺乏行之有效的案例资源。在管理会计方法介绍上,教材内容主要偏重量化分析。教学中采用这些定量分析方法有很多假定的前提条件,在满足很多的假定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决策、生产投资决策等模型分析,缺乏实际的运用价值,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经营状况及支出效益进行分析,也无法制定出对应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决策、管理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极大地约束了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的培育。

(三)忽视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由于“管理会计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想要上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当前由于很多教师缺乏一线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中面对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原理,很难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来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学生难以理解,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提升。此外,由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多,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再加上许多高校在开学时就要求教师制定和提交授课进度计划,教学过程要严格按照授课进度计划进行教学,这样教师就无法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这样的“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无法为社会培养适应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我们在进行理论体系改革时应把改善“管理会计学”理论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作为重点,构建一套适应市场实际需求的“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高校必须在认真学习世界先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管理会计的实际情况,克服“就管理会计论管理会计”的局限,结合不同主题、不同背景,进行跨学科研究,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此同时,高校还需不断创新理论、完善机制,设立“管理会计学”研究基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产教研相融合的产业联盟,推动“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创新[2]。此外,还可借鉴在有效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方面提供指导的“CGMA能力框架”,实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丰富“管理会计学”课程理论体系。

(二)完善“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

根据财政颁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相关文件,高校在进行“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时,应结合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实务,形成概念框架、基本理论和工具方法研究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增强“管理会计学”理论知识的实用性。此外,借助国家管理会计改革,高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收集、整理来自一线的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管理会计案例库,完善“管理会计学”课程内容体系。

(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的许多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而“管理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高校可定期举办各种管理会计学术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课堂,让师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及先进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在企业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企业获取的实践材料进行理论研究,以“管理会计学”基本指引为方针、以“管理会计学”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开展与管理会计相关的课题研究,推动“管理会计学”理论研究的应用转化,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管理会计学”将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其必将形成一个超越传统财务会计的全新学科体系。高校应把握机遇,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结合实际,完善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戴月娥,张鼎祖.管理会计改革对高校管理会计教学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30-133.[2]卢梁彦.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xx(31):209-210.[3]张清玉.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111-114.

会计的论文6

在知识经济时代,成本是衡量商品价值及其收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成本会计则是衡量商品成本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在商品经济活动中,成本会计最重要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以此实现对成本的评估、研究、计算及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就要求成本会计要不断进行变革与发展,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要有所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反映出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一、成本会计的创新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及各种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着成本会计的不断发展变革,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成本会计正向着信息化、统一化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方面,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内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打破了各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各部门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直接的服务,企业的整体效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简化经营过程,能够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减小库存压力,能够缩短生产周期,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市场,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成本会计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这就促使了现代成本会计的出现与发展。现代成本会计是将企业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会计理论,现代成本会计在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上进行了创新,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得以成立,规模经济效应正在凸显,这对成本会计的核算技术及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集团的成本会计要全面统一地对企业每一个成产经营环节进行核算,应尽可能的减少采购、生产及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摩擦,并对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不断降低企业成本,要采用与企业经营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核算方法,实现会计电算化。另外,借鉴国际先进的成本会计经验能够满足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与国际接轨,不断创新成本会计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二、促进我国成本会计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和完善成本会计的改革

深化并完善成本会计的改革对促进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本会计的改革需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各级主管单位应积极配合,不断推动成本会计系统的改革。进行成本会计改革的前提是要不断培养并选拔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成本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懂财务及会计治理,还应懂生产经营,同时成本会计人员还应努力学习生产技术知识。成本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依据成本最优化理论及方法,将生产技术与经济进行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成本会计理论及核算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推动我国成本会计的变革与发展。

(二)采用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现代成本会计是在传统的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现代成本会计方法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采用国际成本会计方法,或是对传统会计成本进行全面否定,也并非是将成本会计复杂化、高数化。我国应根据实际国情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成本会计方法,只要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够满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要求,都具有利用价值。我国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成本会计方法如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的经济核算制等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的现代成本会计方法。

(三)实行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

现代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选择。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不仅能够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企业业务处理能力,还能对生产成本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估与核算,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够为企业进行成本考核与分析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实行成本会计核算的电算化是企业进行成本会计创新的技术基础,但在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仍然停留在对手工核算的模拟阶段,难以充分发挥出成本会计科学进行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的职能,只能在后期阶段进行信息反馈,而且在现阶段,很多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不完善,通常是采购、生产、人事、财务及营销各个环节相互分隔,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并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的实际需求信息,所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应向管理型的方向转变,应将会计管理系统充分融合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去,然后通过利用电算化的技术手段,为成本会计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需要需要完善的成本会计组织进行支撑,因此,建立并完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制定成本会计规章制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对企业控制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成本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完善的会计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管理能力,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学习总结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出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作用。

三、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成本会计工作对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进行各项决策的关键依据,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成本会计的创新与优化,应积极采用最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不断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及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会计的论文7

[摘要]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从过去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向以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竞争。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完善会计内控体系,推行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是农行内部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主动应对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及同业竞争的必然要求。

本文中围绕以提高执行力为抓手,坚持不懈地以“严、细、实、恒”为标准,按照“科学管理、突出重点、讲究方法”的原则,加强以会计工作为重点的基础管理,着力从制度建设、系统建设、队伍建设和监督机制上构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扎实有效地抓好制度、措施、机制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会计内控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内部控制逐步成为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会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证会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和会计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充分发挥会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以“细”作为基础,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都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实践中的重点在落实,并且将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公司的每一个生产经营领域,充分行使财务监督职能,以便拓展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无死角,发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是很复杂,只是要细中求精。“精细”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它也是一种行为: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财务目标,组织、整合每一个控制环节中的单个行为单元,然后形成步调一致的合,以确保目标实现的过程。工作中,要求必须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为主线,并谋求“滴水见太阳”的管理效果,即从点滴中梳理出一整套旨在强化企业对财务的控制管理,以提高企业理财水平的管理手段。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意义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俗语有云:“当家理财,柴米油盐”.理财,重点在“梳理”,成功于“精细”--把财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以便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详细、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这个是对财务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一直是广大财务人员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财务管理精细化是一个企业挖掘增效空间、减少财务风险、保证财务目标实现的基础。从管理行为的效用性方面来看,财务管理精细化可以促进财务人员对生产工艺流程更加熟悉,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做更好地服务;可以带动全体员工加入到到财务管理中来,对财务目标的执行可以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效果;可以明确各责任部门的财务管理目标,以便为企业总体目标实现形成合力;可以梳理管理行为,把企业的价值观深入到管理全过程,实现管理行为的升华。

二、会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成果和财务状况,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信息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规避企业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不仅对企业会计岗位设置、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了规范,而且对会计监督和内审控制职能进行了明确,有利于确保企业会计行为合法、合规,从根源处杜绝会计舞弊的现象发生。建立会计内控制度为企业构建完善、科学的财务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能够有效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财务需求,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使得董事会、监事会等职能机构难以切实发挥各自监督职能,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而建立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可以从强化企业资产管理入手,做好资产核算、清查、盘点、保管等各项工作,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进而有利于防范资产流失,杜绝出现xx等违法违纪行为。

(三)有利于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经营风险,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控制经营中的突发风险,优化配置各项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尤其对于资金风险而言,由于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命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所以资金风险管理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建立会计内控制度可以明确企业各部门资金风险管理责任,将企业经营目标与各部门经济责任相结合起来,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管和控制,从而降低资金风险。

(四)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

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利用最小的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会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能够从财务活动的角度强化成本费用支出管理,通过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并利用可靠的会计信息做好财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反馈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强化成本费用支出控制,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我国大多数银行的内部控制侧重于内部成本控制和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也比较淡薄和感性,在会计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及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作用等方面还持保留态度,此外,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

这源于部分管理层重发展轻制度,重经营轻管理,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银行在内控制度上存在着形式主义,表面上制订的制度是完善的,但是缺乏执行力,使制度总是停留在“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而未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也得不到真正的发挥。由于对内控工作缺乏执行力,在经营中面临的各项风险就无法准确的识别和计量更无法及时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三、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措施

(一)建立会计工作机构,明确会计监督职能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和会计工作需要设立独立的会计工作机构,配备高素质专职会计人员,明确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以及会计机构的工作职责。会计工作机构内部应当依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等业务处理流程,使会计监督职能得以切实发挥。

(二)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

按照会计内控制度的要求,企业在对组织结构进行确定及完善时,应本着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这里所谓的不相容职务主要是指某些由个人或是单个部门所担任的职务,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容易发生弄虚作假和徇私舞bi的现象。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必须建立健全会计岗位责任则,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出会计内控制度的作用。具体可对以下岗位进行分离:会计与出纳应当分离、业务经办与授权批准和会计记录应当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应当分离、稽核检查应与业务主办相分离等等。通过以上岗位的分离能够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徇私舞bi、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有助于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建立会计账务处理制度

会计财务处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确保财会报告编写的真实性,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企业应当对所有会计记录的格式、内容以及填制方法等进行统一,并对外来凭证与自制凭证的界限进行明确划分,同时对于原始凭证的签发、传递、汇集和反馈等相关程序都要指定相关人员负责,以此来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性、可靠性及完整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当按照银行结算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对银行账户进行设置,并对会计科目进行合理使用,确保登记到会计账簿中的资料正确无误。

(四)建立资产控制制度

首先,为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应当建立实物资产控制制度,以此来限制未经授权人员直接接触财产,如现金、库存、有价证券以及银行存款等等,这些财产除专职人员外,其他人员则限制接触;其次,建立实物资产清查制度,确保实物资产的具体数量与账面情况相相符,若在清查过程中发现账实不符,必须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处理;再次,可通过建立资产控制制度加强对以下环节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审批采购管理、材料及易耗品管理、入库验收管理、报废处理管理以及物资领用管理等等,从而使上述环节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增强可操作性外,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涉及的范围既广又杂,为此,应当建立相应的台账,并做好定期盘点工作。

(五)建立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基本都会涉及成本费用,该费用在大部分关键环节中也均有体现。为此,通过加强对这部分费用的控制不仅能够使企业减亏增盈,而且还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也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最终要求。首先,应当对成本费用的构成要素及具体开支范围加以明确,并在各项费用的支出过程中遵循节约、合理以及需要的基本原则进行使用,对于差旅费、水电费、医疗费、办公费等管理费用也应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和方法,并对审批人员及其权限加以明确;其次,应当定期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分析,借此来为管理层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帮助。此外,应正确对成本费用进行核算,成本核算过程中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各期一致,严禁随意更改。

(六)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为了评价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该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能够进一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二,能够对企业资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三,能够对员工起到督促作用,使其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其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基于以上几点作用,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中的内审人员都是直接向董事或者经理负责,加之一些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导致了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未能得到发挥。而想要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必须让内审人员从财会人员中脱离出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以此来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七)建立会计人员培训制度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也离不开人,可以说人是观念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为此,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建立会计人员培训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使之能够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同时企业还应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以此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具体培训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这样能够进一步调动起人员的学习热情,不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必须结合实际会计工作需求,加快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要求单位各部门严格执行会计内控机制规范,从思想上提高会计内控的重视程度,将会计内控制度建设视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措施,进而为企业创建良好的控制环境,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浦瑛瑛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 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浦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浦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浦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 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 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刘良清。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对策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xx(22)。

[2]陈勇。关于健全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思考[J].广西电业。20xx(8)。

[3]高新红。企业会计内控工作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xx(23)。

[4]李艳彬。贯彻新会计准则完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J].冶金财会。20xx(5)。

[5]陈晓红。浅议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J].财经界(学术)。20xx(6)。

[6]陈爱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策略的优化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19)。

会计的论文8

摘要: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核算方法从最初的成本核算、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繁衍到站在企业的战略高度,力图探索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全成本的理论方法,深度参与企业管理,期间衍生出了一代一代的核算方法。各种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教科书中都有所介绍,但大都自立门户、独成体系。本文从管理会计演进的角度,在深度研究各个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探究理论方法之间相互结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成本核算;核算方法;相互结合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有: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会计成本理论更迭新生。这些理论彼此之间看似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但却彼此相融,相互补充,一脉相承。新的理论并不意味着前期的理论退出历史舞台,新旧理论之间彼此互补,相互取长补短。同时,这些理论的此消彼涨体现了成本会计从单纯的成本核算、信息提供到与企业管理相融合的过程。从制造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到作业成本法融入到企业流程价值链管理中,到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站在企业的战略管理的角度核算成本,再到生命周期成本法与企业管理的鱼水相融,每一个阶段的繁衍都是切合实际需求,理论与实际结合。本文从成本核算到管理会计的身份转化过程的角度,探究会计成本核算理论的相互融。

一、成本核算为主,信息提供为辅

20世纪早期,以美国纺织、铁路和钢铁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规模发展客观上要求一种能够科学反映制造成本的核算方法。该阶段的会计主要通过成本核算和财务预算等方法,实施企业成本控制,进而实施财务控制,但重点在于成本核算。制造成本法主要由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及与企业生产产品或服务有关的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构成。由于当时产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制造费用以车间或部门为归口,以产量为对象的分配标准(如工时)分配到车间或部门的产品上。该种分配方法适合机械化程度低、产品品种稀少、制造费用占总成本比例不高的市场经济环境,但缺点是分配标准单一,且制造费用的划分简单,对具体的损耗认定和分解没有统一详尽的说明。

作为管理会计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变动成本法的理论方法是将制造成本按其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被视为期间费用而计入当期损益;而变动成本则与业务量成正比,在一定时期按照变动制造费用计价、与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一起核算产品成本。除了将间接费用划分成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之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依据业务量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法的缺点是准确划分固定成本的变动成本的界限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完全成本法(又称吸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根据产品的经济用途,把包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全部核算于产品成本中。该方法与产品产量直接联系,产量越高,成本越低,反之亦然,但缺点在于有时夸大业绩,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分析、决策。

二、以价值链思维为导向,服务于企业战略,全成本、全过程参与企业管理功能体系

成本会计在由起初的成本核算、为企业提供信息的角色地位到今日的从价值链的角度审视思考企业的成本,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参与企业管理的期间,经历了一系列的核算方法的引入(如Dean预算方法)、调整变化。这一系列理论方法的提出依据客观市场环境变化而相应发展变化。市场国际化、竞争外延化,以及新的技术方法不断更新换代,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加之企业内部规模缩小、业务外包、管理扁平化等等现象的出现,客观上要求成本由核算信息提供转移到能够有助于创造价值的方法上,管理会计的着眼点立足于企业价值的创造。

(一)作业成本法(ABC)传统的制造成本法由于在制造费用核算方面笼统而缺乏精致的推算,因而核算出的产品成本不准确,进而导致利润核算、产品定价等不准确,不能为管理者及外部投资者提供准确信息。

作业成本法依据企业作业流程,根据作业消耗动因设定作业中心,根据作业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设定合适的分配标准,进而计算产品成本。理论上讲,作业成本法站在企业价值链的角度,扩大了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广度,核算企业的制造成本、作业成本、甚至企业全成本。挑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不但利于成本的核算更加准确,而且使企业的流程再造成为可能。

(二)标准成本法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标准成本法,预先制定标准成本,通过实践中操作的成本和预制的标准成本做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找出原因,进行整改。

该方法将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公式标准成本法等于实际产量乘以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中可以得知,计算出标准成本,需要企业各部门在生产经营条件及市场环境下经过分析研究制定出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法更适用于产品周期长、市场稳定的外围环境。

(三)定额成本法于20世纪50年代引进我国的定额成本法,是基于标准成本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核算方法。

该方法的运用即在事前进行分析、核算,在事中进行控制,最后在事后进行差异分析,从这一角度讲标准成本法也起到了这一功效。但区别在于,定额成本法则建立成本差异明细账户,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月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四)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根据客户的期望和竞争者的可能反应,估计未来某一时间点上市场售价,减去利润即得出目标成本。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计算、设定成本目标;计算分解目标成本;估计对比目标成本,是建立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以企业战略为视野出发点的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参与的成本管理方法。

(五)生命周期成本法(LCC)起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命周期成本法是学术界乃至企业都很重视的理论。

“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和方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认识。狭义的是指在企业内部由生产产品而引发的成本,包括产品之初的策划、设计、生产、销售甚至物流等全过程与产品相关的成本。广义上不仅包括由生产产品过程中由企业负担的成本,还包括销售后的顾客产品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放弃处置成本、甚至包括相应的环境成本等。该理论的思想是:细分基本的成本分类;归纳基本成本分类;定义和量化成本组成要素;估计生产体系的经济寿命;加总成本。在现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的投入,生命周期成本法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三、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融合

上述的成本计算方法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环境应求。但看似自成体系的各种成本法却相互取长补短、甚至一脉相承。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经过核算实际成本后发挥作用;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及变动成本法在核算企业实际消耗成本,预估成本和实际成本双口径的有效对接实现企业控制成本。每种成本核算理论都有适用的经济领域。完全成本法主要应用于企业自身生产的产品及材料,以及对外财务报表的编制。变动成本法主要应用于企业自身产品、材料,以及对期间费用的分类整理分析。作业成本法不仅跳出了企业内部产品范畴,而且还将企业价值链、作业及客户等视角的成本囊括进了核算范围。标准成本法和定额成本法则专注于企业生产产品过程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法则在产品的设计研究发展阶段设定好产品成本。生命周期成本法则将成本的核算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价值链进行核算。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结合。

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视作产品的组成部分,和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费用一起核算成本;而变动成本法根据成本形态分析,将非生产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因此,两种理论方法的关键平衡点在于固定制造费用。而作业成本法则通过成本对象与固定制造费用的消耗关系,较准确核算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消耗情况。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结合。作业成本法长于间接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法长于依据市场环境在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做好产品成本定位;标准成本法长于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可以说目标成本法位于成本核算的顶端,标准成本法位于中间段,而作业成本法则位于末端。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上中游三位一体的核算控制方式,更利于企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是制造成本法的良好补充,是与变动成本法相得益彰的核算方法。

因为变动成本法设计的初衷是设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函数,站在企业利润的角度控制成本,而作业成本法因其长于制造费用的核算而补充制造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核算的成本。变动成本的工作原理可以应用到目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中。生命周期成本法则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产品成本。

四、结束

这些一系列成本法的变更也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成本核算、信息提供、定性分析到流程价值链创造,这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不仅是管理会计量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越。管理会计已经走出了单纯的加工财务信息,能够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定量和定性分析,站在顾客、供应链、售后等角度,将企业内外部因素结合分析控制成本.

会计的论文9

一、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现状

1.会计信息的真实度有待提高

由于很多医院内部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财务会计工作者自身比较松懈,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够准确和全面,真实性有待考证,十分不利于正常财务管理的开展。

2.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和规范

在进行医院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完善,造成财务会计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医院的管理者对于财务会计的控制能力有限,部分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很难取得良好成效。管理能力和控制手段的限制使得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内部控制,使用的办法和手段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千万不能出现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

3.电子化设备的使用问题

随着高科技成果的逐渐推广,尤其是医院管理中不断引进的计算机和摄像头等产品,推动了医院管理工作的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电子化设备为财务管理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小的风险。

4.管理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因为管理的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设备质量、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控制管理的实行都是采用最单一的评估方法,并没有将投资、筹款等活动纳入考虑范围,直接后果就是机构的发展很不全面;部分财务会计人员本身能力水平有限,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和执行了解的不够深入,效率很低、效果很差。

二、改进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议

1.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

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的实践中,要注意制度建设,通过制定有效措施,确保达到管理目的。在医院内部要实行严格的制度,按照制度要求做好管理工作,提高财务会计的控制效率,改善控制效果。首先,要注意从思想上进行真正的转变,使财务人员树立起控制意识,自觉要求自己;管理者对于控制工作必须加强重视,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减少决策和管理的失误;其次,管理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样的,在外部风险的管理中也很重要,通过对风险的监控和及时采取风险规避措施,确保医院的经济安全;最后,将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医院管理稳定进步。完善控制制度有利于医院相关规章制度能够落实实行,确保政策的执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协调性的提高;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控制可以确保医院财务和各项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加强稽核力度

加强财务的稽核力度,有利于降低医院的经济风险,同时也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很多医院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价、审核体系,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很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医院要做到就是强化审核和检查的力度,发挥稽核的作用。利用内部监管部门的权威,加强医院内部的监督工作;提高监管者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监管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稽核指标,为稽核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依据,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3.采用新手段实施全面监管和控制

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必须依靠高新技术的成果。新技术的不断使用,减少了个人原因造成的失误,确保医院的财产安全;根据医院的现状,拓宽信息流通渠道,健全实时控制机制,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对于各项应付账款项目实时监管,可以保证监管的范围更全面,对于整体过程的监管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财务会计现状,使制定的改进措施更有针对性;对工作者来说,可以及时的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纠正和解决。

三、结语

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而通过强化稽核力度、完善控制制度的建设、采用新的监管办法等措施,可以改变医院的财务会计控制现状,加强内部控制,对于保障医院的财产安全和平稳运行意义重大。因此,医院的管理人员必须为医院的实际利益考虑,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办法,保证医院的正常运作,促进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会计的论文10

政产学会计论文

一、建立会计专业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想

打破高校校园的空间束缚,打造开放式会计专业教学平台,该平台以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主导,以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参与者,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四方实行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教学资源更高层次的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及优势,使得高校和其他三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替代传统的高校和其他三方的“点对点”的临时性合作方式。其实质是政府、高校和企业各自职能的重新定义,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会使我国高校会计教学出现崭新的、可喜的变化,不断向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看齐,而且也符合四方各自的利益,根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提出的著名的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完全可以做到互相作用、互动融合、互利共赢。

二、建立政产学研联盟的会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产学研合作水平较低,松散型的合作方式无法形成合力,一般地方高校不同于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其定位主要是教学型大学,首要任务是进行应用型研究和应用型成果开发,而这些应用型成果的研究和开发,离不开当地政府在政策和信息层面强大的支持,也离不开和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当然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校科研能力的支撑及人力资源的培育。

(二)是服务企业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比较封闭,校企合作很少,即使有合作也基本是临时性的,从而造成高校培养的学生脱离实际,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大部分是要去企业工作的,对会计专业学生尤其如此,满足市场需求是普通高校教学的出发点,所以,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和企业保持热线联系,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量身定制实用型会计人才。

(三)是创新会计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方法,学生被动听课,基本没有互动,这种模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师生都很累,因而事倍功半。而实行政产学研合作的会计教学模式,由于政府会计专家和企业资深会计人员的参与,不仅为教学输入新鲜血液,而且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会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会计课程教学应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选择的案例如何,而案例质量则取决于案例是否来源于实践,由于企业本身的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就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选用的案例来源于企业的实务工作,比用书本上的习题、作业编案例更真实、生动和形象,对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而与会计实务工作紧密相连的案例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拉近了高校和企业的距离。2.建立校企会计学科建设定期会商制度,邀请企业会计人员等参与到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程建设中。高校不能闭门造车制定会计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应在对企业各会计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合理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尽可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也使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有用武之地。3.邀请企业会计人员参与一些实践类课程的指导。首先因为企业会计人员有实践经验,对于基础会计实验课、中级财务会计实验课和其他专业会计实验课等实验课程,由他们带这些课程比较得心应手,可以充分发挥其专长,教学效果会更好。其次,还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尤其是实践类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会计软件,结合学校的实验室条件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会计实验室的最优配置。4.在企业建立必要的校外会计实训基地,校内各门实验课毕竟是一种模拟和仿真练习,和真正的企业会计实务工作还是不完全一样,而有了校外会计实训基地,就可让学生分批去熟悉一下会计环境,实地接触一下各类会计资料,参观企业会计业务工作流程,让学生对每个会计岗位及相关业务有一个感性认识,对将来的工作有大致的了解。5.轮流组织会计专业老师到企业去顶岗。这样就能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感性认识,让教师了解并掌握企业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及工作内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务水平,反过来就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为了方便,平时可以长期聘任一些校外的会计学专家定期来校指导校内专业教师,重点指导青年教师,让他们快速成长。6.把学校优秀的师资资源介绍给企业,发挥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全面和研究能力较强的优势,通过给企业会计人员作一些前瞻性的讲座等,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真正做到校企互利共赢。

(二)发挥政府在政产学研合作中的组织和协调作用

1.提供会计政策法规等咨询服务。在这四位一体中,只有政府是非盈利性的,因此,政府应履行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一些公益性的服务工作,如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解读、税法的宣传、会计职业道德的宣讲等。2.为企业、学校和科研部门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沟通信息,创造三方良好的合作环境。我国由于公共信息平台的不完善,各方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政府掌握了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各自大量的信息,而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不了解对方的信息,这就造成三者各自为阵、无的放矢的局面,从而也影响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平台,让产学研三方尽量充分掌握相关信息,这样各方就不会造成无谓的重复和浪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就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强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科研的有效性

首先,鉴于高校的考核目标的驱使,高校相当一部分科研只具有学术价值,而缺乏市场价值,无法转化为经济价值,很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直接贡献;因此,高校科研应加强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应面向会计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术前沿,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实现会计行业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互相渗透,把研究成果和解决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把科研是否给企业带来实质性效益、是否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作为评判的基本标准。其次,高校相当一部分科研基本与教学相脱节,科研成果无法用于教学,对教学的直接帮助作用不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科研完全不等同于科研机构的科研,高校科研要有意识和教学相结合,科研要有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样的科研对会计教学来讲才是真正有效的。另外,高校一般比较重视纵向课题,但纵向课题往往实用性不高,且与教学关联度不强,就会计专业而言,由于其对实践性要求较高,所以要重视与教学关联度较强的横向课题。

(四)不断改进会计课程教学模式

由于做到了高校教师和行政、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不仅整合了校内资源,而且整合了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这为创新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可采用真正的案例教学模式,因为有社会和企业现成的活生生的案例,就可以把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实务工作相结合,使得会计课程不再枯燥乏味。其次,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会计专家参与到教学中,可以做到教学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教师根据实际工作提出问题,并组织课堂讨论,讨论时要采取一些办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的总结有教师来进行,教师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要善于发现并充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会计学这样的人文学科,有些原理和方法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回味无穷,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以政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并且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需要找到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共同点,满足各自的利益和需求,才能保证这项教学改革长久的生命力。随着这种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将会使高校会计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使会计专业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会计的论文11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现状

所谓会计电算化就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过程。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对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纵观国内,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2 师资力量薄弱在会计专业中,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因而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讲授该课程的教师主要来自:一方面对原来的会计教师进行计算机和软件知识方面的短期培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计算机的实践知识比较薄弱,只能把计算机当做处理会计工作的工具来讲解;另一方面是授课教师来自计算机专业,对于这部分教师来说缺乏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而将会计电算化当成软件开发课。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交叉性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整合。再有,近几年会计电算化教师师资队伍比例失衡,老中青教师队伍脱节比较严重,中流砥柱力量日益减弱。

1.3 教学内容落后,方法单一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在这种大环境下,进而带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在现实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例如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逐渐成为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与技术的发展速度之间明显存在着差距。导致社会应用水平高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高于教材的内容。在会计电算化课时方面,很多学校给予的课时较少,以及教学软件的滞后性,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简化或省略一些章节和模块的内容。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讲授+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未很好地融入教学理念。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定位不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化时代的到来,会计市场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学生比较认可会计职业,甚至一些高职院校盲目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根本不顾忌自身的教学条件,导致将会计电算化误认为是计算机与会计学的叠加,认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就是所谓的既懂会计又会电脑的人。在论及培养目标时,由于对环境以及适应环境缺乏周全的考虑,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会计电算化工作难以相互匹配。

2.2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理念落后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要求,基本会计电算化操作是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所以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仅局限于培养技能,进而满足于通过计算机代替手工做账。着眼于某种商品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导致高职院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使用某种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处理,以及编制报表等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们均只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学习一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实践,并且在一个学期完成这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人才质量,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应变方面,适应性都表现出不足。

2.3 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条件简陋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现有的校内会计电算化实习实训基地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使得会计电算化校内模拟实训流于形式。会计软件的单一,版本的滞后,都给培养条件带来了困扰。在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一味地以市场为中心,在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教师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就盲目开设相关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质量非常低。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构想

3.1 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严谨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科学培养人才的首要环节。基本功扎实、操作能力强这是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除具备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构建严谨而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理论基础教育,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学扎实,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来强化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操作。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其业务素质是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关键。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其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可以接受财务软件公司推出的师资培训,提高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接受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技能,更新知识结构。其次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建立高水平、高业务能力的“双师”教学团队。再次,让教师走出去,到兄弟院校去学习、交流,赴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取其所长,补己之短,将经验成果融入实践工作。

3.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认为,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第一对于会计电算化原理部分,对于电算化专业来说,这部分知识是基础,专业性相对较强但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所以教学方式主要以实施计算机CAI为主。教师要从整体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形式多样、界面美观、操作简单的教学课件,声形并茂,直观易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第二是财务软件应用,这一部分是对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原理,教学方式通常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向学生演示软件操作的具体流程,然后将备份的练习账套通过网络系统传递给学生,结合教师演示的步骤和要点让学生自行进行练习和操作。第三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在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进行全程跟踪,教学方式主要利用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为了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利用网络软件接收、评阅学生完成的账套,并进行在线评阅打分。

3.4 促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表现为“合作教书育人与合作发展就业。第一,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岗位中去实习,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财务流程和操作技能,比较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异同。学生可针对校内实训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请教专业的会计人员,从根本上消除知识盲区,培养其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其次,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思路与渠道,应该与时俱进,顺应经济发展要求。通过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来为我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21世纪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的论文12

题目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差异及优势互补

姓名

学号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专业

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xxx

职称/学历

本科

填表说明

1、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2、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指导小组负责人填写;

3、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

4、此表供学院参考使用,各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学术规范作适当调整。

论文(设计)题目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差异及优势互补学科分类(二级)790.37

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C

本选题的依据:

1)说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1、研究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算化会计逐步的将代替传统手工会计,而手工会计的发展历史悠久,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路与规范,而电算化会计则有许多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搞清楚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差异,达到优势互补。

2、应用价值:

网络经济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会计在网络经济时代面临着更加巨大的责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尖锐矛盾。那么如何使电算化会计更好的运用,并逐步代替传统会计,使得会计事业发展得更加简洁,完善,快速,那就是会计的电算化。

主要内容:

一、传统会计

(一)传统会计的含义

(二)当前传统会计的发展

1、发展速度慢

2、发展范围广

3、发展潜力小

二、电算化会计

(一)电算化快的的含义

二)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及影响

(三)电算化会计的未来发展

三、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四、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缺点对比

五,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互补

主要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收集法、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实际操作法

研究进度计划:

xx.10.01到xx.11.05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xx.11.06到xx.11.06开题报告答辩

xx.11.06到xx.12.30完成初稿

xx.01.01到xx.02完成修改初稿

xx.02到xx.03完成初稿

xx.03到xx.04定稿

xx.04到xx.05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2]于庆华.审计学与审计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3]曹慧明.审计探索与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会计的论文13

摘要:法医会计是跨学科的会计与法律,形成新兴学科,法医会计学科特点决定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化的要求。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构建以连锁仿真,整合一体化为主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全面创新,以满足社会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有引导作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法律会计的特点,并从教育角度探讨了法律会计实践的教学。

关键词:法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前言

目前,法务会计并没有纳入教育部国家教育专业名录,国内法定会计科目的定义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应属于法律还是会计,尚在讨论之中。在部分已开设法务会计课程的大学,有把它作为法律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会计方向之一。在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也配备了会计和法律专业学院,特别是在金融机构中,具有明显的资源整合优势。

二、法务会计实践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实践教学必须契合法务会计的人才培养目标

法务会计专业主要是为了应对全面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出现的一些会计业务和法律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的解决。这个学科一直都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学科,所以在这个学科之中,不仅仅是需要对于法律方面、会计方面以及审计方面的科目进行很好的学习,还需要对其共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整理,从而确定在未来的工作之中如何对其进行审批的目的。

2.实践教学必须体现法务会计专业特色

财经法学专业的方向是将传统的法学和现实社会实践进行结合,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将自己的兴趣融入其中从而形成自己的个人技能参与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之中。3.实践教学必须符合法务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法定会计师应具备以下六个基本职业素质:一是掌握会计,审计和管理知识;二是识别欺诈交易的能力;三是熟悉法律和法规知识,具有法律知识;四是具备沟通能力,包括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五是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外表露出其本质。六是有崇高的工作道德,独立奉献的精神。而这些素养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培养,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法律诊所,基础实践等方式,强调实践技能掌握法律思维方式,打破会计纪律和障碍,快速适应工作。

三、法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广泛应用于法律教学方法的实践教学中,但目前国内模拟法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强大的教学实践,单调的教学目标等问题,教师指导未达到指定的地位。法医会计实践过程之中有3个较为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点是教学案例的选取,如果教学案例选取的较为简单那么就不是很典型,所以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让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法医会计模拟法庭教学,形成案件很少且较为分散。所以老师就需要开展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来进行深入挖掘学生们的兴趣,开展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然后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二,模拟法庭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包括法庭案件,角色分配,小组讨论,文件准备,模拟审判,教师评审,绩效考核等。最后,要注意审查摘要审核活动。一般审查的工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点,是通过模拟法庭来让学生代表进行审判,并且进行互相评价;第二点通过指导老师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学生的具体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第三点,尽可能的创造一些条件,让法院的法官深入校园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2.校内模拟实验

建立法无会计实验室,在高校之中就能够做出很多仿真试验。首先能够开展一些在线的online培训工作,能够让学生通过电子计算上的软件来完成一些财务和会计信息的检查,税务检查,法医会计研究等项目的完成,除此之外,另外一个方面还可以通过仿真数据来进行综合仿真工作的完成,例如:xx的调查过程之中,一般收集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的仿真教学之中,能够让学生通过审计和调查,找出嫌疑人,形成司法会计专家的建议,来实现个人实操能力的提升。

3.法律诊所教学

法律诊所教育最初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由很多医学生通过对于临床实践进行参考,老师作为咨询部门提供一些专业问题的解答,法律问题,撰写解决方案,指控诉讼代理服务与有关各方自由法律会计人员培训可以介绍临床法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法律实践相比,法医会计的实践更加丰富。一般从法务会计人员参与业务,在诊所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学生来完成对于各方会员,诉讼价值等事情的工作。

4.校外基地实习

法务会计学生的校外实习分为两个阶段: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在第五学期,实习计划是用专业知识和现实社会进行接触,并且将课程安排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进行结合,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社会实践工作。例如:检察机关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强化司法会计鉴定、法定会计等方面的培训工作,而律师事务所能够让学生在诉讼等方面有所实践。与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专注于会计技能实践,重点是财务会计数据的收集和识别。努力使实习期间的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次充满法庭会计的实际案件,从而有效改进法医会计和处理能力的案例分析。毕业实践的第二阶段是综合职业培训,通过具体的实际工作能够让学生将理论转化成实际的个人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就业走上社会打下坚持的基础。

四、结语

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把握知识,技能和素质在和谐上的整体考虑,分离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整体的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确保整体实现目标。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有基础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教学环节。要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生素质的整体培养。基于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理论教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素梅.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xx(3).[2]王兰香,等.构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河北教育厅,20xx.[3]路广,施卫忠.法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初探[J].第三届全国法务(司法)会计研讨会参会论文,20xx(6).[4]许东霞,孟祥东.法务会计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模式[J].会计之友,20xx(7).[5]黎仁华.法务会计概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12).[6]孟祥东.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6).

会计的论文14

[1] 刘爱东.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xx(08)

[2] 郭延琦.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J].北方经贸.20xx(02)

[3] 纪绍洁.论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和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23)

[4] 张翼.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完整性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20xx(05)

[5] 陈永华,胥兴军,邝才忠.关于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xx(11)

[6] 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20xx(01)

[7] 余绪缨.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J].财会通讯.20xx(10)

[8] 余绪缨.半个世纪以来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其新世纪发展的展望[J].财会通讯.20xx(01)

[9] 林文雄,吴安妮.中国管理会计实务调查报告[J].会计研究.1998(08)

[10] 余绪缨.简论《孙子兵法》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研究.1997(12)

[11] 王钊.试论日本企业管理会计的特点[J].日本问题研究.1995(02)

[12] 李天民.论管理会计的前景[J].会计研究.1988(05)

[13] 岳宁花.管理会计规范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xx

[14] 丁建中.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xx

[15] 王利方.管理会计在中小型制造企业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20xx

[16] 曹洁.管理会计边界问题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 20xx

[17] 洪刚.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xx

[18] 钱峥翔.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创造价值[D].上海交通大学 20xx

[19] 李华.作业成本法的生成机理及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 20xx

[20] 聂巧明.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信息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xx

[21] 肖玲利.管理会计与控制系统变更影响因素的权变分析[D].重庆大学 20xx

[22] 王鑫.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会计实施与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 20xx

[23] 黄杰.资源外包、组织结构变革与管理会计的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 20xx

[24] 邱芳.基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xx

[25] 谭键维.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D].湖南大学 20xx

会计的论文15

[1] 王更峰.20xx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变化亮点与企业应对的浅思[J].会计师.20xx(08)

[2] 王梦环.我国合营安排会计准则与IFRS11的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xx(08)

[3] 崔明娟.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J].现代经济信息.20xx(07)

[4] 陈博,林泓睿.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J].商业经济.20xx(04)

[5] 鲍金柱,冯研.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xx(03)

[6] 崔江涛.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xx(01)

[7] 谌小红,邹德军.共同经营会计核算探讨[J].财会月刊.20xx(01)

[8] 汪祥耀,吴心驰.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11的比较和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20xx(26)

[9] 张立火.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11的比较及建议[J].财会月刊.20xx(16)

[10] 梁瀚文.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及对策[J].现代商业.20xx(29)

[11] 思文良,史海菊.博弈论视角下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09)

[12] 高晟星.解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J].中国注册会计师.20xx(05)

[13] 赵彦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监管新规思考[J].财会通讯.20xx(10)

[14] 张志康,刘枫.关于合并财务报告的思考--基于国际财务报告修改的解读[J].会计之友.20xx(04)

[15] 张晶晶.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xx(04)

[16] 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xx(10)

[17] 黄平.联营、合营企业内部交易损益之处理方法[J].财会月刊.20xx(28)

[18] 顾先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的难点解析[J].财务与会计.20xx(09)

[19] 乔元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J].新会计.20xx(08)

第二篇:会计论文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题。融资是企业资本运

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是收益分配赖以遵循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从创

建到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都要筹集资本,将资本维持在一定的规模。

尤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瓶颈效应。只有拥有足够的资

金才能解决企业再发展的瓶颈。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却存在着诸多难题。

但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

更好的发展我国经济,针对这些难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解决对策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

稳定的重要支柱。在我国中小企业数目约占企业总数的99%,在促

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融资存在的问题

却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融资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企业能否获

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足额筹集到生产要素组合所需要的资金,对

经营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融

资困境。大约80%的被调查民营企业认为融资难是一般的或主要的制

约因素。在创业阶段,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

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的,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的贷款所起的作用很小。这种中国式创业融资模式与国外有很大差异。

美国全国的数据和州一级有关企业融资的数据都表明,即使对最年轻的公司来说,内部融资也不会超过外部融资。在那些开业不久的中小

型企业(历史是O到2年),内部融资额的最高限度大约占资金总额的54%。捷克共和国大约2/3的企业在创业时都接受过银行的贷款。①

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②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己经有了明确的规定,第1页(共4页)

产权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民营企业在融资困境上却没有强有力的解决途径。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极不相称。创造了30%新增工业产值的国有企业获得了68%的银行信贷资金,而创造了70%新增工业产值的非国有企业却只获得了32%的银行信贷资金。截止2006年6月底,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64万亿元,仅占各项贷款的14.7%。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及严格的上市条件和审核程序使得民营企业很难到股市融资。加上国家过分限制发展中小民营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融通,导致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阻塞。

融资是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是收益分配赖以遵循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从创建到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都要筹集资本,将资本维持在一定的规模。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企业对融资的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三大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使得我国金融机构以远离中小企业为幸运从而阻断了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配置。正是这个矛盾才越发凸显融资对中国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中小企业,其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包含了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以及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等几个方面。

(1)企业的融资方式较多而所得资金过少。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虽扩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由于每种融资渠道所得资金过少,从而加大了融资的风险和成本。由于银行一般都优先支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融资,致使中小企业更多的选择向民间融资。比如向其他企业、亲戚朋友借款,向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中介组织借款,或者向标会、互助会筹资。职工集资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由于企业在开办初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职工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入股是改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大多数已经占总资产的10%。而这样的融资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融资计划。

(2)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少。中央为了搞活企业,提出了“抓大 小”的方针政策,要求银行部门要重点支持大企业,确保大企业的信贷,对中小企业就不重视,在确保大企业的基础上才予以考虑,造成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导致银行在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不平等。缺乏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重视。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单笔贷款规模小,无法覆盖相对较高的贷款固定成本,信息不透明使得传统的贷款分析技术失效,加上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契约的执行。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等,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是维持市场交易秩序运转的基础,一旦信用关系基础不牢靠,收益不变而市场交易风险大大增加,缩小了市场交易范围、规模和速度。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很难反映企业真实情况,这样银行很难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银行将资金贷给企业没有办法控制贷款风险,为了躲避这方面的风险,往往选择回避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加大。

(3)长期负债所占比例少。负债筹资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筹集的资金需要支付固定利息,就存在财务杠杆的作用,筹集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企业进行负债筹资后,是否能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回报,这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也是机遇。由于银行一般只会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提供长期贷款,这就减弱了企业对负债所筹资金的运用能力,由于资金要在短期内收回,而利润丰厚的都是中长期投资,这就使得企业无法寻找到很好的投资项目,为企业带来赢利机会,也不能培养企业的中长期理财能力。

(4)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的现象严重。中小企业大都缺乏抵押资产,一旦遇到融资难题,唯有依靠其他企业担保从银行融资,从而导致中小企业间互相担保的现象严重。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会引起某一地区的金融震荡。银行也会瞬间产生大量呆坏账,从长远发展来说,无论对企业和银行来说都相当不利。

(5)自有资本不足,资本积累不够。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积累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 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企业资金来源中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约70%,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不到10%,自有资金比列也就20%左右。过分的依赖银行的心理导致中小企业通过银行来实现“小钱办大事”的期望值非常高,使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而这样的资产组合在金融危机大潮中是很难经受得住冲击的。

三、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传统问题,我们不应当拘泥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应当以现代的观点去分析它,不仅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加大倾斜力度,而且也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对策。借鉴国内、国外的良好经验,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拿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并加以实施。

总的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还不够,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一直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加以抑制,没有很好地意识到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根据以上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自身规模小,资产少,负债率高,担保能力弱;信用等级低;又有银行贷款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还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搞活地方金融市场,多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筹集资金。实行政策扶持,政府主导,立足地方,市场运作,化解风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经验,相应采取措施,尤其是在政策上应加大倾斜力度。我觉得目前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针对企业的融资方式较多而所得资金过少且高风险。应构建完善的融资法律保障体系。现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条文主要是《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和《乡镇企业法》,这两部法规是按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类立法的,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和行为规

范。在金融信贷方面更是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保护法规。所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用立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2)针对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少。可以建立一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联保模式,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来取得银行的贷款资金。通过所负担债务的比例来分配资金使用权。同时建立好信用体系。银行作为信用的提供者,需带头重信守诺,不断改善服务。同时,针对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浅薄的问题,企业应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观念,增强重合同、守信誉的自我约束意识,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于负债筹资所占比例少。因此大力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更是当务之急。创业板市场与大型成熟上市公司的主板市场不同,是一个前瞻性市场,注重于公司的发展前景与增长潜力。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为有前景的中小创新企业的持续发展筹集资金。由于新兴的中小企业所需资金缺口大,而银行又很难通过评估抵押而给与贷款,故可在上市标准较低的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2.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机制。风险投资加盟中小创新企业并不谋求长期控制企业,而是谋求高额回报,创业板市场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最理想方式。

3.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有了创业板市场流通股权,中小企业就可以采取股票期权,职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手段,鼓励职工与管理层共同为公司价值的增长而奋发工作,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

(4)由于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的现象严重。可以采用政府信用考评的制度,由政府出面担保。由于很多小企业并非信用不佳而待不到款,而是没有权威性的担保人而无法筹集想要的资金。而政府通过自己的权威性给企业提供担保正可解决此类问题。但政府也须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杜绝给政府信用带来危机。

(5)针对自有资本不足,资本积累较少。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多样模式,鼓励企业树立开放的融资观念,摆脱传统的银行贷款等单一融资方式。

此外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小

企业就很难找到高水平的管理者。而没有高水平的管理者,企业的资金筹集渠道也就很难畅通。只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的产权交易、资产重组等需要新增资金的渠道才能畅通,才能在资本市场是进行融资活动。

而且中小企业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得到广泛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国家在资金支持方面的重点,是那些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当注意产业升级和转化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注意专业化分工,必要是可以向中西部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向国外转移。

在合理分配好国内资金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好国际金融公司的资金:国际金融公司有意向我国中小企业具有示范作用的项目提供融资,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体做法是,通过有限追索权项目融资的方式,帮助项目融通资金。国际金融公司通过与投资者直接进行项目合作,协助进行项目设计以及帮助筹资来促进外国在我国投资。国际金融公司在为中国积极开发海外银团贷款市场方面起着带头作用。贷款对象主要好似有一定规模、主营业务集中,在行业中居领先地位,企业有长期发展战略,愿意采用明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民营企业。

参考文献:

【1】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3】 中小企业信息网

第三篇:会计论文

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写作提纲

一、我国家族式企业总体现状

(一)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状况

(二)家族式企业的财务危机的含义

二、我国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问题

1.经营观念落伍,管理模式滞后

2.成本控制薄弱,财务风险大

(二)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问题

1.家族式企业的融资市场失灵,筹资渠道狭窄

2.家族式企业财务信用薄弱

3.金融机构存在对家族式企业的“惜贷”行为

三、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我国市场经济欠发达,受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影响较大

(二)企业风险意识不强,控制环境的失效

(三)内部控制动力不足,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四)外部监督乏力

四、对解决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投身经济全球化

(二)从思想上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1.提高企业领导层的管理素质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3.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制度教育

(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改变企业产权股权结构

2.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四)充分利用外部监督,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五、结束语

第四篇:会计论文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这个实体的存在为前提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财活动。这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总目标。企业是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经营目标。企业一旦成立,就要面临竞争,并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企业必须生存下去才可能获利,而只有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因此,企业的目标可概括为生存、发展和获利,其中获利最大化应该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资本提供者出资办企业的动机尽管在事实上未必都是为了盈利,但“企业以营利为目标”的这一基本经济学假定,通常情况下确是符合实际的。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而也违背了企业的基本属性。如果我们承认这个基本假定,将资本提供者视为“经济人”,那么,它所决定的企业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盈利。企业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控制系统,财务管理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子系统必须服从系统的整体效益。目标整体性要求协调整体目标与子系统目标的关系,以实现整体目标的最优。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与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是统一的。

纵观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观,无论是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抑或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尽管表述方式和主体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与企业获利最大化这一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也即企业进行理财活动希望实现的结果都是企业盈利最大化,但是在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时采用的标准不同。如利润最大化的观点所采用的衡量标准即是利润总额,而企业价值最大化则是利用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

最大化指标。

财务管理的总目标虽与企业管理目标基本一致,但如何将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定位得更准确、更具操作性,应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出发点之一。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然而,企业的不同财务主体在企业的财力分配与配置上会有不同的预期。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产权高度分化,财产的所有权与财产的占有权、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财产取得了两种形式和两重主体:其一是以价值形式存在和运动的投资者的股票或股权,这是由股东掌握的资产所有权,它的归属主体是出资者;其二是以实物形式存在和运动的企业资产,由经营者掌握和运用、行使经营权,它的占有主体是企业法人。因此,从产权分离的角度来看,理财主体可分为出资者财务主体和经营者财务主体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必定存在着差异。出资者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投出资本的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关心企业的稳定发展和长远利益,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则可能为经理效用(利益)的最大化,获取更高的报酬。“内部人控制”就是源于出资者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的不一致。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代理冲突、利益冲突在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不可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妥善地处置代理冲突,势必发生一些代理成本,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控,这些代理成本会成为企业价值的抵减因素,企业价值的下降必然会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实现。因此,在委托代理关系的链条中,为了防止利益冲突和非均衡性,并使二者目标保持一致,应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设计一套科学的方案,使出资者利益、经营者利益与企业价值之间实现最大程度的协调与统一。笔者认为,在满足企业盈利这一企业总目标下,通过财务管理目标的界定,对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行协调,这一职能应内含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订过程是各利益关系方之间的博弈过程,最终制定的结果是一个能满足各利益集团要求的折衷,各利益集团都可以借助财务管理目标实现自身的最终目的。

从根本上讲,作为一个以盈利为最高目标的法人,企业的终极目标在于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投入为股东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惟其如此,才有可能使包括员工和其他社会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真正的保障。而在衡量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价值时,看到的不应该只是会计利润,而是经济附加值EVA。

经济附加值(economicvalueadded)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赢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

EVA的定义式为:EVA=税后营运利润(NOpAT)一用金额表示的税后资本成本;

或,EVA=税后营运利润(NOpAT)一用百分比表示的税后资本成本率×占用成本。

这里,税后营运利润=营运利润(含应付利息)×(1一税率)

由此可见,EVA是经济利润而非传统会计利润的概念,它必须在传统会计利润上减去投入的所有资本的费用(包括债务利息和股东股本金所包含的机会成本)。在众多国际性大公司中,EVA取代传统会计业绩评价指标,成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标准(Makelanen,1998)。EVA不仅可以准确衡量企业获得的实际营运收益,而且在帮助企业管理者经营资产、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方面也成效显著。

EVA是能将所有者财务管理目标与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紧密衔接的一条纽带。对于经营者而言,所有者采用以EVA为基础的红利激励计划,使得经营者必须在提高EVA的压力下想尽办法提高资本运营管理的能力。同时,经营者也必须更有效地使用留存收益,提高融资效率,因为EVA使他们认识到企业的所有资源都是有代价的。运用EVA为基础的红利计划时,并不只根据正或负的EVA进行奖罚,而主要是根据EVA的增长进行奖励。另一方面,在EVA系统下,通过设置将红利报酬与红利支付分割开的红利银行,可防止经营者操纵EVA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给具有高业绩的诚实经理提供很大的激励。对于股东、所有者而言,EVA开发了企业四个方面的潜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节省税赋,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使利润增加;提高资本营运管理的能力,通过对资产的重组提高利用效率;追求健康的、有经济利润的增长,只要新项目、新产业和新规模能给投资者带来比机会成本更高的回报率,就授予基层经理们更大的灵活机动权和更大的责任压力,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

由此可见,EVA有利于将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协调一致,维护股东权益,EVA最大化的实质就是权衡了经营者利益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衡量股本财富的一个标准,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常用评价指标每股市价或股票价格相比,EVA的进步之处在于:

1.EVA考虑了企业所有投入资本的资本成本,从而有效提高了投融资效率。啄食顺序理论(peckingordertheory)说明了企业代理人在融资方式选择上的偏好。运用EVA之前,由于内部留存收益筹资无需支出任何成本,且不需与投资者签订某种协议,也不会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和其他限制,内部留存收益往往被经营者视为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大加采用,而较少地考虑这笔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另外,代理人偏爱多保留利润,会形成较多可由代理人自由支配的资金,从而会加大代理成本。EVA则促进经

营者考虑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扭转经营者的投融资观念,提高资金运营效果,更好地维护股东权益。

2.每股市价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实际上很难普遍采用。上市公司在全部企业中只占极少一部分,对大量的非上市企业就无能为力了。即使是上市公司,其股票市价也要受多种因素,包括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并不总能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难以准确体现股东财富。EVA的适用性则很广,政府机构和非上市公司都可采用

EVA。据国内外的实证研究表明,EVA与股票市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EVA增加意味着股票价格的上涨和股东财富一定程度的增长。一个公司如采用EVA来评价经营业绩,经营者必然尽量降低资本成本并努力增加营运利润,这会很大程度地改善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增加公司的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EVA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是一种科学而现实的选择。EVA真正地将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妥善地处理了经营者与股东的代理冲突,使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趋于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盈利的终极目标。同时,采用EVA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有助于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为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和国企扭亏提供了可操作的一个方案,极大地发挥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导向和核心作用。

第五篇:会计论文

第一部分 孕期:

1、多锻炼,如果之前没有锻炼的习惯,怀孕后最好保持每天快走1小时+慢走1小时+瑜珈,放松肌肉和韧带;

2、严格控制体重,我在孕期接近不吃不喝都长得稀里哗拉;

3、多素少荤,孩子智力好,没依据,都是实例;

4、补钙适量,多补一是造成脑灰质过早钙化,二是不好生。这个有太多误区,反正就是不能说的秘密;

5、能早生就早生,19-23最好,生孩子象下蛋一样简单,专家说的。

6、胎教,那个叫胡说八道,当年给肚子里的孩子听音乐的,现在长大了精分的比例最高,资料网上查,多得狠;

7、5个月出怀肚子显型开始就得抹润肤露,不一定是专业给孕妇用的,这个和体质有关系,弹性纤维好,什么事都没有;

8、髋部是否变大,那是肯定滴,但是和体重的关系更大,瘦得象狼一样的,很少有大骻骨的。另外就是遗传,这个最关键,东北亚体形生来就是大骻,就是为了生孩子个大好生。产后显得宽那是体重大了,回家看你自己往上三辈的女性找结论。产后护理同样有关系,懒人恢复都不好。

9、RT和RY色变深因各人体质不同变化,包括乳房下垂程度,与其归罪于哺乳不如怪自己DNA不好

10、美女只是女人中的极少数,本来就算不上美女,所以也别把一切的缺点都跟生孩子挂起来。有些孕前瘦小枯干的,生了孩子更好看了。脸上是不是有斑,一是忌口,二是产后排毒,另外还是你的DNA,就算不生小孩,接近更年期一样出斑。

下载会计的论文[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的论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论文

      论文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原创更新:2008-10-18阅读:937栏目:财务论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

    会计论文

    与时俱进的推进银行会计改革强化银行会计管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自然符合商业银行是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这一特点,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范围极广,最能全......

    会计论文

    随着社会人员学历的不断提升,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毕业生在就业与择业时,常常显得不知所措。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无法认清自己,无......

    会计论文之我见

    会计论文之我见范中艳 在这里与大家交流论文写作的经验,实在是惭愧之至。论科研能力,无资以谈;论学术研究,只是发表了几篇省级论文,谈不上水准,更登不了大雅之堂。不过,今天我很愿......

    会计论文[2】

    会计论文范文: 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 [摘要]目前,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决策,造成金融风险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

    预算会计论文

    事业单位的存货分类、计价及核算方法 摘要: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业务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它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产成品等。事业单......

    银行会计论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 摘要: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是指银行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不真实,使得判断、决策发生失误最终导致银行机构的资金、财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论文

    本 科 毕 业 论 文(会计专业) 学院************ 年级专业 ****************** 学生姓名 *** 完 成 日 期:2014年3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集中核算的问题与完善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