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乡现代诗
思乡现代诗10篇
思乡现代诗1溪水之思乡曲作者:悠悠对小河
山间的小溪
静静的流淌
我在默默的想
为什么流出去的清泉水
没有回头张望
是不是她
怕迷失了方向
流不到海洋
是不是她
将回家的路儿忘
溪水无声音的流向远方
弯弯曲曲的溪流
蜿蜒曲折的歌唱
故乡越来越迷糊
我想就把
痛苦和忧伤的泪水
一起汇入海洋
乘风破浪
浩瀚的心里
永远珍藏着故乡
思乡现代诗2今天阵雨,有秋风,微凉。
叶子已渐黄,夜深才见月亮。
此时此刻
你记下日记
异乡,中秋月亮
笔尖便停在了纸上
你房间有凝重空气
如烟,如妖包围着这房
让人无法呼吸
有那么一刻
你以为时间停住了
不得不出去赏月逛逛
然而
再次走过这条街,这条小巷
重复着衣食住行的酒店饭馆
相隔着烧烤档,麻辣烫
相隔着许多未曾走过的小路
你迷茫如羔羊
转念不如回去
哪里看月亮
不也一样
思乡现代诗3也许惯于夜里行路
却了然不知终处
也许惯于一人行走
却无法抹去乡愁
纵然车辆如洪水
碾我骨碎
心灵的慰藉
是乡土的气息
暗夜里
思乡的那道坎啊
凹凹凸凸
于是,我的额头绽出了字:
春是绿的么?谁能告诉我?
我要回家
思乡现代诗4似雨,似雾,似轻烟
丝丝、缕缕、袅袅的漂浮、盘旋、缠绕于
谁的心边、梦边
秋风与黄昏相约
秋雨与乡愁结伴
心事,在阵阵落红中憔悴
乡情,在隐隐琴音里轻弹
江北的秋风
吹瘦了谁的心事
江北的秋雨
敲湿了谁的眉间
静夜无语,独坐孤馆
人初静,风更寒
露慢慢浸湿单薄的衣衫
夜将尽,酒已阑
泪悄悄爬满思归的脸
异地的月
又怎及故国的圆
叹世间花开花落游子梦
念宇宙月缺月圆故乡情
今宵,朋友
我愿化作万里长风
为你捎去故乡的一片白云
思乡现代诗5今晚饮一壶月色
想念蛙声鼓响
向着故乡的方向
北方的风带着惆怅
一路的风尘碌碌
似淡淡的银色清光
世事的艰辛
都燃烧在胸膛
一杯久聚的愁绪
饮醉了天上的月亮
看不清四周的景物
朦胧着泪眼如霜
梧桐咋绿还黄
斑驳在衰老的池塘
不见了树上的鸣蝉
无法对着故乡吟唱
﹍﹍﹍﹍﹍﹍﹍﹍﹍﹍﹍﹍
思乡的汉子作者:诗情王子
一到中秋
那汉子便将满坛子的心事
拿来下酒
就着月色
一仰脖
竟饮尽岁月里所有的哀愁
每次都是叹息居多
从来酒量未曾见少
而他却说
借着月明风轻
怎么也够得上叙旧的理由
偶尔也把话题扯向别的提及那个她
古尔邦节上美丽的雪莲花
他的眼神加表情
似乎掺杂着奶香的人情味更浓
倘若嘹亮的牧歌
相伴古老而又欢快的舞蹈
燃起激情漫泛的篝火
若这般忘情的魂魄
也未曾打动她
再迷人的塞外美景
他说
若没有她
也难绣进那一轮思乡的梦
思乡现代诗6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墙上,日子被风扯落一页又一页
不知觉,近了中秋夜
儿时的中秋
最想和三五玩友紧闭门窗
用梦将孔明灯四周细细严粘
晚饭后,一门心思就是冲到晒谷坪
把它点燃放到高高的天上
待父母说起
才顿然记得一个姐姐还在远方
之后,到了乡音顿绝的部队
月下,总会和几人桂花树下偷偷煮酒
谈家乡的乡俗
思远方的父母和佳人
未举杯,人已醉倒乡愁
现在家人,半桌在家、半桌在外
举杯欲语
父母眼神却在千里外
月近中秋分外圆
人近中秋思念瘦
不知,是月近了中秋
还是心更近了思念的浓稠?
思乡现代诗7静静的坐着
慢慢点燃指间的烟
明灭着孤单的心事
缭绕着思乡的情
聆听着
窗外的风
吹过无踪
飘落的黄叶
满天飞舞
心中
阵阵颤动
人生犹如落叶
四处漂泊
何时何处安落
何时方可安静
母亲打来了电话
亲切的问候
令我心倍感温暖
关心的嘱咐
让我心不再无依孤单
亲人啊,亲人
为了生活
为了孩子
我选择了漂泊
虽然受尽了苦难
时常以泪洗面
为了不让亲人担心
仍然坚强的展露
欢笑的容颜
亲人啊,亲人
我也时时刻刻的牵挂
我也时时刻刻的思念
多么希望
时时刻刻和你们一起
朝夕相伴
可是现实中
却不能和你们相依相随
唯有遥望明月寄相思
千里祝平安
四季思乡曲作者:遥遥长安
春
晨风习习透着些微凉,丽日温柔着我的心房。
迎春花在露天里悄然绽放,芳香飘逸在离乡的路上。
夏
子规欢唱在异地他乡,夏虫吟颂着午夜时光。
顾不得喝口家乡带来的酒,醇香追逐着打工的繁忙。
秋
秋风摇落一地的金黄,大雁排出了秋的诗行。
悠长的笛声载着乡音乡情,荡漾在稻谷飘香的村庄。
冬
冰雪严寒能将一切冻伤,冻不伤依依恋家的愁肠。
朔风凛冽能够把所有吹断,吹不断决然返乡的愿望。
思乡现代诗8是谁唤醒了思乡的心结
紧紧抱住游子的胸膛
是谁借着秋风的翅膀
把深情的牵念寄上
你让圆月照亮家乡的桂枝
陪伴着父母神清气爽
你让小溪说出涓涓的话语
告诉爸妈不要忧伤
自从看见你的眸光
那串串音符便在心中激荡
自从走近你的身旁
那句句问候便温馨成诗行
中秋的月亮啊
要数家乡的最圆最亮
中秋的月饼啊
要数家乡的最甜最香
笑容荡漾在脸上
甘醇灌满了琼浆
舌尖在佳酿里回味
怎么也不会把故乡遗忘
遥想父母依窗的双眼
炊烟袅袅中仍有惦记在飞翔
凝望妻儿折叠的纸鸢
几许执念里放射着情深意长
牵挂在心底一遍遍滋生
月亮与星星一同闪亮
每一朵鲜花都在洗礼
每一种色彩都在闪光
轻浅记忆,涌动暗香
有果甜,也有徜徉
脚步彳亍,凝聚欢畅
有喜悦,也有幸福的模样
取一句乡音做竖笛
相知相惜,温暖心房
饮一壶美酒做鼓手
千年韵味,亘古回荡
舀一勺月光作背景
拉开中秋之夜的序幕
绣一幅思念嵌丰盈
眼眸再也不用彷徨
沉醉在这中秋的.晚上
思念的行板一步步变长
潋滟一颗感恩的心
告慰咱的亲爹娘
无论在外的拼搏有多艰苦
举杯邀月总能捕捉诗意和远方
无论在外的漂泊是否风光
月下的诗篇也能唱出自信和芬芳
任时光荏苒
任岁月沧桑
任灵魂深处一遍遍回放
任中秋的圆月一次又一次深情对望
思乡现代诗9《满月下》
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无人清扫,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稻香季节
沉甸甸的梦
挂在广阔的田野
飘香的轻风
吹开了农家
那如痴如醉的心扉
梦,不是缠绵的在喜庆的氛围里
多姿的金波
荡在水乡的怀中
人们一如吮吸千杯美酒
就在这----
沃野千里飘香时
.望乡台
登上望乡台
众山脚下踩
遥看天际一抹云
风送乡音来
身边没有林涛
山路又弯又窄
唯有故乡一条路
直通望乡台
看见故乡山和水
看见故乡柳和槐
还有家前那棵松
还象我奶奶
离家千里外
转眼已数载
思乡之情终不退
年年总来望乡台
思乡现代诗10不经意的一抬头
天上的月儿不知何时
又开始圆了
柔和的月光使我又想起
父亲的嘱咐
母亲的叮咛
在出租屋的白炽灯下
怀念千里外那盏熟悉的灯光
和灯光下慈祥的面容
今夜
母亲是否又独依门栏
遥望着我曾离去的方向
说:又一年了……
而我只有就着乡愁
用廉价的老酒
把自己灌醉在月色最美的这些晚上
醉吟着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第二篇:思乡现代诗(通用12首)
思乡现代诗(通用12首)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思乡现代诗(通用12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乡现代诗1思乡吟
似雨,似雾,似轻烟
丝丝、缕缕、袅袅的漂浮、盘旋、缠绕于
谁的心边、梦边
秋风与黄昏相约
秋雨与乡愁结伴
心事,在阵阵落红中憔悴
乡情,在隐隐琴音里轻弹
江北的秋风
吹瘦了谁的心事
江北的秋雨
敲湿了谁的眉间
静夜无语,独坐孤馆
人初静,风更寒
露慢慢浸湿单薄的衣衫
夜将尽,酒已阑
泪悄悄爬满思归的脸
异地的月
又怎及故国的圆
叹世间花开花落游子梦
念宇宙月缺月圆故乡情
今宵,朋友
我愿化作万里长风
为你捎去故乡的一片白云
思乡现代诗2溪水之思乡曲
溪水之思乡曲作者:悠悠对小河
山间的小溪
静静的流淌
我在默默的想
为什么流出去的清泉水
没有回头张望
是不是她
怕迷失了方向
流不到海洋
是不是她
将回家的路儿忘
溪水无声音的流向远方
弯弯曲曲的溪流
蜿蜒曲折的歌唱
故乡越来越迷糊
我想就把
痛苦和忧伤的泪水
一起汇入海洋
乘风破浪
浩瀚的心里
永远珍藏着故乡
思乡现代诗3《思乡夜》
不经意的一抬头
天上的月儿不知何时
又开始圆了
柔和的月光使我又想起
父亲的嘱咐
母亲的叮咛
在出租屋的白炽灯下
怀念千里外那盏熟悉的灯光
和灯光下慈祥的面容
今夜
母亲是否又独依门栏
遥望着我曾离去的方向
说:又一年了……
而我只有就着乡愁
用廉价的老酒
把自己灌醉在月色最美的这些晚上
醉吟着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思乡现代诗4月夜思乡
今晚饮一壶月色
想念蛙声鼓响
向着故乡的方向
北方的风带着惆怅
一路的风尘碌碌
似淡淡的银色清光
世事的艰辛
都燃烧在胸膛
一杯久聚的愁绪
饮醉了天上的月亮
看不清四周的景物
朦胧着泪眼如霜
梧桐咋绿还黄
斑驳在衰老的池塘
不见了树上的鸣蝉
无法对着故乡吟唱
思乡的汉子
一到中秋
那汉子便将满坛子的心事
拿来下酒
就着月色
一仰脖
竟饮尽岁月里所有的哀愁
每次都是叹息居多
从来酒量未曾见少
而他却说
借着月明风轻
怎么也够得上叙旧的理由
偶尔也把话题扯向别的提及那个她
古尔邦节上美丽的雪莲花
他的眼神加表情
似乎掺杂着奶香的人情味更浓
倘若嘹亮的牧歌
相伴古老而又欢快的舞蹈
燃起激情漫泛的篝火
若这般忘情的魂魄
也未曾打动她
再迷人的塞外美景
他说
若没有她
也难绣进那一轮思乡的梦
思乡现代诗5《静坐思乡情》
静静的坐着
慢慢点燃指间的`烟
明灭着孤单的心事
缭绕着思乡的情
聆听着
窗外的风
吹过无踪
飘落的黄叶
满天飞舞
心中
阵阵颤动
人生犹如落叶
四处漂泊
何时何处安落
何时方可安静
母亲打来了电话
亲切的问候
令我心倍感温暖
关心的嘱咐
让我心不再无依孤单
亲人啊,亲人
为了生活
为了孩子
我选择了漂泊
虽然受尽了苦难
时常以泪洗面
为了不让亲人担心
仍然坚强的展露
欢笑的容颜
亲人啊,亲人
我也时时刻刻的牵挂
我也时时刻刻的思念
多么希望
时时刻刻和你们一起
朝夕相伴
可是现实中
却不能和你们相依相随
唯有遥望明月寄相思
千里祝平安
四季思乡曲作者:遥遥长安
春
晨风习习透着些微凉,丽日温柔着我的心房。
迎春花在露天里悄然绽放,芳香飘逸在离乡的路上。
夏
子规欢唱在异地他乡,夏虫吟颂着午夜时光。
顾不得喝口家乡带来的酒,醇香追逐着打工的繁忙。
秋
秋风摇落一地的金黄,大雁排出了秋的诗行。
悠长的笛声载着乡音乡情,荡漾在稻谷飘香的村庄。
冬
冰雪严寒能将一切冻伤,冻不伤依依恋家的愁肠。
朔风凛冽能够把所有吹断,吹不断决然返乡的愿望。
思乡现代诗6《与中秋的圆月深情对望》
是谁唤醒了思乡的心结
紧紧抱住游子的胸膛
是谁借着秋风的翅膀
把深情的牵念寄上
你让圆月照亮家乡的桂枝
陪伴着父母神清气爽
你让小溪说出涓涓的话语
告诉爸妈不要忧伤
自从看见你的眸光
那串串音符便在心中激荡
自从走近你的身旁
那句句问候便温馨成诗行
中秋的月亮啊
要数家乡的最圆最亮
中秋的月饼啊
要数家乡的最甜最香
笑容荡漾在脸上
甘醇灌满了琼浆
舌尖在佳酿里回味
怎么也不会把故乡遗忘
遥想父母依窗的双眼
炊烟袅袅中仍有惦记在飞翔
凝望妻儿折叠的纸鸢
几许执念里放射着情深意长
牵挂在心底一遍遍滋生
月亮与星星一同闪亮
每一朵鲜花都在洗礼
每一种色彩都在闪光
轻浅记忆,涌动暗香
有果甜,也有徜徉
脚步彳亍,凝聚欢畅
有喜悦,也有幸福的模样
取一句乡音做竖笛
相知相惜,温暖心房
饮一壶美酒做鼓手
千年韵味,亘古回荡
舀一勺月光作背景
拉开中秋之夜的序幕
绣一幅思念嵌丰盈
眼眸再也不用彷徨
沉醉在这中秋的晚上
思念的行板一步步变长
潋滟一颗感恩的心
告慰咱的亲爹娘
无论在外的拼搏有多艰苦
举杯邀月总能捕捉诗意和远方
无论在外的漂泊是否风光
月下的诗篇也能唱出自信和芬芳
任时光荏苒
任岁月沧桑
任灵魂深处一遍遍回放
任中秋的圆月一次又一次深情对望
思乡现代诗7思乡
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墙上,日子被风扯落一页又一页
不知觉,近了中秋夜
儿时的中秋
最想和三五玩友紧闭门窗
用梦将孔明灯四周细细严粘
晚饭后,一门心思就是冲到晒谷坪
把它点燃放到高高的天上
待父母说起
才顿然记得一个姐姐还在远方
之后,到了乡音顿绝的部队
月下,总会和几人桂花树下偷偷煮酒
谈家乡的乡俗
思远方的父母和佳人
未举杯,人已醉倒乡愁
现在家人,半桌在家、半桌在外
举杯欲语
父母眼神却在千里外
月近中秋分外圆
人近中秋思念瘦
不知,是月近了中秋
还是心更近了思念的浓稠?
思乡现代诗8乡愁
今天阵雨,有秋风,微凉。
叶子已渐黄,夜深才见月亮。
此时此刻
你记下日记
异乡,中秋月亮
笔尖便停在了纸上
你房间有凝重空气
如烟,如妖包围着这房
让人无法呼吸
有那么一刻
你以为时间停住了
不得不出去赏月逛逛
然而
再次走过这条街,这条小巷
重复着衣食住行的酒店饭馆
相隔着烧烤档,麻辣烫
相隔着许多未曾走过的小路
你迷茫如羔羊
转念不如回去
哪里看月亮
不也一样
思乡现代诗9《满月下》
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无人清扫,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稻香季节
沉甸甸的梦
挂在广阔的田野
飘香的轻风
吹开了农家
那如痴如醉的心扉
梦,不是缠绵的在喜庆的氛围里
多姿的金波
荡在水乡的怀中
人们一如吮吸千杯美酒
就在这----
沃野千里飘香时
.望乡台
登上望乡台
众山脚下踩
遥看天际一抹云
风送乡音来
身边没有林涛
山路又弯又窄
唯有故乡一条路
直通望乡台
看见故乡山和水
看见故乡柳和槐
还有家前那棵松
还象我奶奶
离家千里外
转眼已数载
思乡之情终不退
年年总来望乡台
思乡现代诗10《思乡》
也许惯于夜里行路
却了然不知终处
也许惯于一人行走
却无法抹去乡愁
纵然车辆如洪水
碾我骨碎
心灵的慰藉
是乡土的气息
暗夜里
思乡的那道坎啊
凹凹凸凸
于是,我的额头绽出了字:
春是绿的么?谁能告诉我?
我要回家
思乡现代诗11月夜思乡
今晚饮一壶月色
想念蛙声鼓响
向着故乡的方向
北方的风带着惆怅
一路的风尘碌碌
似淡淡的银色清光
世事的艰辛
都燃烧在胸膛
一杯久聚的愁绪
饮醉了天上的月亮
看不清四周的景物
朦胧着泪眼如霜
梧桐咋绿还黄
斑驳在衰老的池塘
不见了树上的鸣蝉
无法对着故乡吟唱
思乡现代诗12思乡情
晚霞的余晖
撒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进乡村
白色的炊烟
我心中的河流永远流淌
唱着歌谣
踏上有梦的长途
这条小路我熟悉
就像自己的眼睛
路两旁
树影婆娑
野花清香
听小桥流水
看群鸭离河
绿柳成行
花儿绽放
流水倒映着远去的梦想
归来的我手握着盛满思念的瓶子
生怕破碎
家乡的路上
依然有我的影子
越拉越长
第三篇:现代诗
《书》
这是一片七彩的天地 走进它 你会忘乎所以 似良师 似知己 不知不觉中 受益
这是一处梦想的阶梯 拥有它 你会充满希冀 可借鉴 可激励 潜移默化中 奋起
书 你是沉默的
你的沉默却是力量爆发的发源地 书 你是平凡的
你的平凡却有着创造一切的传奇
【注:这里的‘书’是指好书。诚然,书是人写的,鸟人有,鸟书自有。】
《落叶》
落叶秋风吟唱中,你翩翩而去;纤雨丝丝时,你弃我而行。枯根有诱唤,季节有摇铃。轮回转世,注定的姻缘„„不为真爱不为情,激情的闪电里,只要和你双飞同行。绽放吧,最后一抹春红。飞旋吧,萍水相逢。你看不到的背后——凋零,凋零,青春早已泪眼朦胧。
《雨中》
一朵云 ,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 :汽车兵 ,从窗口伸出一只手 ,想接一把雨擦擦眼睛。雨呢 ?雨呢 ?好像顽皮的云朵在逗引我们的汽车兵 :亮晶晶的雨没落就干了 ,大戈壁呀仍如炉火熊熊汽车兵一笑 ,又睁大了眼睛。“干!”焦裂的唇边迸出一个字。车队切开大戈壁 ,碾出一道七彩的!《牵牛花》 叶儿像巴掌,藤儿长又长,喜欢攀登,一心向上。缠上竹竿竿,爬上高围墙,挂几个花喇叭,不说也不唱。niR中国儿童资源网不为自夸作广播,只是请你观赏,看着漂漂亮亮,嗅着阵阵清香。
第四篇:现代诗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yǎn),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散文诗赏析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要理解这开篇的句子,就要联系到《金色花》的上篇散文诗《云与波》。诗人在《云与波》中写那孩子有一种想融入云和波的生命之中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不能,因为云和波是如此遥远,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妈妈。后来他想变成云,而他的妈妈则变成月,或者他将变成波而他的妈妈变成陌生的岸。故诗人在《金色花》开篇中说,那孩子在欲将自己隐藏起来的种种尝试都失败以后,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圣树上开出的金黄色碎花)。这样他就能隐藏起来,避过妈妈的耳目,然后再作为一个孩子回到她的身边。
那孩子还不懂得区别别人和自然,他的种种计划是不受可能性的制约的。
诗人用第一人称描写那孩子的种种计划,先是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让妈妈到处叫着找他,而他则“暗暗地在那里匿笑”,这种天真的“捉弄”,生动地表现了妈妈与孩子的深厚感情。接着,写变成“金色花”的那孩子“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让妈妈在小庭院里嗅着花香。这是对妈妈精神上的慰藉。诗人进一步展开幻想,让“金色花”的树阴伴着妈妈读书。最后,那“金色花”在黄昏时又落在地上,变成了妈妈的孩子,倾听妈妈讲故事。妈妈称他为“坏孩子”的“坏”是调皮、淘气的意思,是贬义褒用。那孩子故意不告诉妈妈自己在哪里。母子和谐生活的情趣,令人陶醉;孩子的娇憨之态可掬,令人爱不自禁。
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捎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论诗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其实作为言情诗来读,诗味才足呢!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是这样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谓是风流蕴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画面顿时春情荡漾、摇曳生姿,幻化出几多饶有情趣的戏剧性场面来:那忘情于景的“你”定是个俊逸潇洒、云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钟情于人的楼上人定是个寂寞思春、知音难觅的多情女,一个耽于风光,憨态可掬,孰不知一举一动搅乱了几多情丝;一个含情脉脉、痴态可怜,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谁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啊!而诗人正是以这短短的两行诗给那电石火花般的难言之情、难绘之景留下了永恒的小照,引人回忆,激人遐想。
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曲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意,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我们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面对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让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无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钟爱呢?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就是诗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想象天外的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渲泄。
这个被“装饰”了的梦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奥秘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过地显示了那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压抑的单恋之情是多么地强烈灼人。而那桥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变为梦中人,不正因为他是意中人的缘故吗?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表现得多么热烈、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日里的那一“看”,不是更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缠裹了多少风情,又是多么激人遐思无尽吗?
如果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构图来表现单恋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显得太平庸一般,流于俗套了。诗的精妙新奇之处就在于,这个梦的主人不仅仅是梦的主角,而且还从这场爱情角逐的主动者位置上退居下来,而那个桥上人也已不再是毫无知觉的爱的承爱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态在梦里扮演了一个爱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尽其所能地“装饰”着这梦,而且,他也是在按着楼上人的心愿来“装饰”着这个梦的。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详尽地描绘出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梦境,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被“装饰”了的梦一定是无比甜蜜、无比美满、无比浪漫、无比美丽的。总之,楼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终于得到了桥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热烈的、远远超过希望值的丰盛回报。在这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句千百年来伴随人生长河,永远给人以惋惜、懊丧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义。
但梦毕竟是梦,它代替不了现实;装饰也只是装饰,它总会露出虚幻的面目。当第二天红日高照,酣梦醒来,那楼上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时,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经尽情地领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梦境的楼上人,定会从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绪之中解脱出来,定会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爱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当我们品评着这首小诗的不同凡响的题旨,流连于这首小诗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之中时,我们为什么还要作茧自缚,像诠释一道深奥的哲学命题那样去对它作枯燥乏味的理性分析呢?
第五篇:现代诗
浅谈中学现代诗教学
现代诗歌音韵优美,意境深远,画面感强,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学阶段对现代诗的学习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文学审美情趣。所以,中学现代诗教学是应该重视起来的。那么,怎样进行现代诗教学,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本文将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
一、现代诗歌在教材中所占比例的分析
据资料统计,现代诗歌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七年级上册有这样几篇:《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理想》 流沙河,《秋天》何其芳,《化石吟》 张锋,《金色花》 泰戈尔,《荷叶母亲》 冰心,《天上的街市》、《静夜》郭沫若。七年级下册的现代诗篇目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黄河颂》 光未然,《华南虎》 牛汉。八年级下册的现代诗的篇目有:《雪》 鲁迅,《雷电颂》 郭沫若,《日》、《月》 巴金,《海燕》 高尔基,《浪之歌》、《雨之歌》 纪伯伦。九年级上册的篇目有:《沁园春.雪》 毛泽东,《雨说》 郑愁予,《星星变奏曲》 江河,《蝈蝈和蛐蛐》 济慈,《夜》 叶赛宁。九年级下册的篇目有:《我爱这土地》 艾青,《乡愁》 余光中,《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祖国》 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 休斯。
高中现代诗歌篇目较少,有这样几篇:《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雨巷》 戴望舒,《再别康桥》 徐志摩,《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初中现代诗歌课文共22篇,占169篇课文的13%,高中现代诗歌课共4篇,占65篇课文的4.6%。
在统计数据面前,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代诗歌课文在所有教学篇目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太大,但所选择的篇目涵盖面极广,不仅中外作者的诗歌都有收录,而且内容也极其广泛,有表达爱国之情的诗歌,也有表达美好爱情的,对未来的憧憬,对过去的回忆,对故土的眷恋,对亲情的怀念。这些诗歌朗朗上口,情感真挚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有效的组织课堂就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对诗歌鉴赏的水平。
二、课程标准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
课程标准对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是这样要求的:
1、积累字词,不断丰富语言材料的知识与能力。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教师普遍的共识。
2、朗读的知识与能力。其中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节奏明快,把握重音,声情并茂的背或诵。
3、积累名句的知识与能力。学会识别、赏析名句的知识,形成鉴赏、默写并牢记名句的能力。
4、感悟和运用语言、丰富并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实践中仿写诗句不失为一条有效地训练途径。
5、修辞的知识与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进行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比兴手法的知识与运用,感受并学习诗歌形象而凝练的语言特色。
6、积累一些诗歌常识,了解一批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7、了解并感受诗歌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诗歌,学写诗歌。如家乡的民歌、山歌,喜庆与丧葬所用的楹联,农家春联的收集与整理,为父母或同学的生日写对联或赋小诗等等。
课程标准对高中现代诗教学是这样要求的: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5.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可以了解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核心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方面入手,在教学中更加有效的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知识,对诗歌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提升了文学的审美素养,对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中学现代诗歌教学过程的分析
中学现代诗教学中要学会很好的把握节奏,安排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品读诗歌。
第一步:初步读课文,把握诗歌韵律。诗歌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读,熟读,有感情的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所以,在教学过程,可以先由老师示范诵读,或者是播放范读的音乐,让学生自己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脚,再自己进行朗读。可以找出适合的背景音乐,配上背景音乐来让学生来读,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感受着诗歌的韵律美。学习兴趣会大大的提高。在此环节中,学生需有步骤的识记字词句意,掌握语调节奏、把握基调诗情,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的感受作者情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腻的诵读指导和训练,并且参与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二步:再读诗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对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了解更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如:《再别康桥》这首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在了解了写作背景之后,学生们就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康桥的深情与眷恋,对现在生活的哀叹,也就能更好的把情感融入诗歌中,与作者感同身受。
第三步:细心解读课文,领略诗歌意境美。对诗歌重点字词句的把握,会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程度。领略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在了解意象中,懂得诗人情感与文字之间的联系,品读诗歌的深层意蕴。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要层层深入,步步引领,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意象的深层含义。如八年级下册的《海燕》这篇课文,刻画了勇敢的精灵——海燕的战斗英姿,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不朽的形象和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然后再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还原当时作者写作这首诗时的心理状态,再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只有学生真正的理解了,才能够同作者感同身受。在领导学生细读诗歌时,要注意不要把诗歌的字词解析的过于详细,这样一首诗会被解读的支离破碎而丧失了整体的美感。如戴望舒的《雨巷》,全诗一丁香姑娘作为贯穿文章始终的主线,再配以烟雨迷蒙、狭窄悠长和满是段篱残墙的雨巷,以及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在雨巷中彷徨神情忧郁的“我”,共同共同构成一个富有浓厚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以此来象征大革命失败后,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彷徨于歧路的精神状态。所以要注重诗歌的整体美感,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再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一课文中,“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共同构成了一幅祖国贫困落后的画面,在想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簇新的理念”、“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又与之前的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读后无不感受到震撼,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第四部:反复诵读,沉浸在诗歌的美妙意境中。要进入诗歌的意境就要反复的涵咏和诵读,这样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和深刻的内涵。“涵咏”就是对课文的摄取、消化和积累。学生反复的诵读吟咏,沉浸于诗文之中,细细感受诗文的意境,享受审美情趣,从而加深记忆。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在学习中就应该让学生反复多次朗读,要求学生朗读时感情充沛、神色凝重,读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在朗读中,学生仿佛置于诗的意境之中,走进作者的心灵。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同时,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诗歌的韵律,轻重音要读出来,这样诗歌才能更加体现出韵律美。第五步:仿写诗歌,提高诗歌感悟诗歌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新课的学习结束之后,学生能写一写是非常好的。在学生已全面理解了诗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诗歌的写作技巧,这样就把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学会学以致用,尝试着自己进行诗歌的写作与赏析。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需找创作的素材,这样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文学修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我们不仅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可以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现代诗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力于诵读背诵,少做无为的分析,指导学生重在品味诗的语言,欣赏诗词的意象、意境,体会诗词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由课内延生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词天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用心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图画美、情感美、节奏美。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可以从现代诗教学出发,把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并且融入我们自己的创造性,现代诗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