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合集五篇]

时间:2022-10-14 01:2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

第一篇: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2篇)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1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翻译

巴陵长江侧岸的这堆石头,经历了万年的风浪,横卧成为白马驿。

江水奔涌,漩涡如电快速旋转,船棹激起的水珠在阳光下虹光灿烂。

裴侍御在水驿升堂,卷起绣帘,把刺绣的衣服赠送与我。

友情深厚,把所有的客套礼仪放在一边,为我带来了一片灿烂的阳光,温暖我流放途中感受的凄凉。

注释

绣衣:用《汉书》绣衣直指事。

避马:用《后汉书》桓典事。

鉴赏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于了深切的关怀,其他如宰相张镐等都给于了很多帮助。

从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是比较会交际的,关键时刻还是有朋友的援手,同时,也看到当时的人情还真有大唐的气度,不是处在那种墙倒众人推的社会氛围之中。有了这么多朋友的帮助,才有可能在流放三千里的水路走了一年多,沿途都是地方官员招待,这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创作背景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予了深切的关怀。而这首诗正是在流放流放三千里的水路走了一年多途中所创作的。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译文

巴陵长江侧岸的这堆石头,经历了万年的'风浪,横卧成为白马驿。

江水奔涌,漩涡如电快速旋转,船棹激起的水珠在阳光下虹光灿烂。

裴侍御在水驿升堂,卷起绣帘,把刺绣的衣服赠送与我。

友情深厚,把所有的客套礼仪放在一边,为我带来了一片灿烂的阳光,温暖我流放途中感受的凄凉。

注释

①《一统志》:鸭栏矶,在岳州临湘县东十五里。吴建昌侯孙虑作斗鸭栏于此。白马矶,在岳州巴陵县境。《湖广通志》:白马矶,在岳州临湘县北十五里。

②刘公干诗:“明月照缇幕。”李善注:“缇,丹色也。”

③绣衣,用《汉书》绣衣直指事。

④避马,用《后汉书》桓典事。

⑤御史为风霜之任,故曰霜威。

赏析: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于了深切的关怀,其他如宰相张镐等都给于了很多帮助。

从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是比较会交际的,关键时刻还是有朋友的援手,同时,也看到当时的人情还真有大唐的气度,不是处在那种墙倒众人推的社会氛围之中。有了这么多朋友的帮助,才有可能在流放三千里的水路走了一年多,沿途都是地方官员招待,这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第二篇: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赏析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赏析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赏析1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翻译

巴陵长江侧岸的这堆石头,经历了万年的风浪,横卧成为白马驿。

江水奔涌,漩涡如电快速旋转,船棹激起的水珠在阳光下虹光灿烂。

裴侍御在水驿升堂,卷起绣帘,把刺绣的衣服赠送与我。

友情深厚,把所有的客套礼仪放在一边,为我带来了一片灿烂的阳光,温暖我流放途中感受的凄凉。

注释

绣衣:用《汉书》绣衣直指事。

避马:用《后汉书》桓典事。

鉴赏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于了深切的关怀,其他如宰相张镐等都给于了很多帮助。

从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是比较会交际的,关键时刻还是有朋友的援手,同时,也看到当时的'人情还真有大唐的气度,不是处在那种墙倒众人推的社会氛围之中。有了这么多朋友的帮助,才有可能在流放三千里的水路走了一年多,沿途都是地方官员招待,这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创作背景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予了深切的关怀。而这首诗正是在流放流放三千里的水路走了一年多途中所创作的。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赏析2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译文:

巴陵长江侧岸的这堆石头,经历了万年的风浪,横卧成为白马驿。江水奔涌,漩涡如电快速旋转,船棹激起的水珠在阳光下虹光灿烂。裴侍御在水驿升堂,卷起绣帘,把刺绣的衣服赠送与我。友情深厚,把所有的客套礼仪放在一边,为我带来了一片灿烂的阳光,温暖我流放途中感受的凄凉。

注释:

①《一统志》:鸭栏矶,在岳州临湘县东十五里。吴建昌侯孙虑作斗鸭栏于此。白马矶,在岳州巴陵县境。《湖广通志》:白马矶,在岳州临湘县北十五里。②刘公干诗:“明月照缇幕。”李善注:“缇,丹色也。”③绣衣,用《汉书》绣衣直指事。④避马,用《后汉书》桓典事。⑤御史为风霜之任,故曰霜威。

赏析: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于了深切的关怀,其他如宰相张镐等都给于了很多帮助。

从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是比较会交际的,关键时刻还是有朋友的援手,同时,也看到当时的人情还真有大唐的气度,不是处在那种墙倒众人推的社会氛围之中。有了这么多朋友的帮助,才有可能在流放三千里的水路走了一年多,沿途都是地方官员招待,这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第三篇:送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模版]

送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送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1

送柴侍御

朝代:唐朝

作者: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赏析: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诗人贬龙标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流水和波浪感觉不到离别的滋味,仍不知疲倦地在武冈流淌。诗人说:马上就要离开你了,在这送别之际,我却不觉得悲伤。同在一条江边,风雨共进,明月哪里知道我们身处两地?仍然照耀着我们的前方。

送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注释:

侍御:官职名。

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赏析: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第四篇:赠白马王彪·并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白马王彪·并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白马王彪·并序

魏晋·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 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魏晋古诗词《赠白马王彪·并序》译文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彪、任城王彰与我一起前往京城朝拜,迎奉节气。到达洛阳后,任城王不幸身死;到了七月,我与白马王返回封国。后来有司以二王返回封地之故,使我二人在归途上的住宿起居相分隔,令我心中时常忧愤!因为诀别只在数日之间,我便用诗文自剖心事,与白马王离别于此,悲愤之下,作成此篇。

在承明庐谒见我的皇兄,去时返回那旧日封国的疆土。清晨从帝都扬鞭启程,黄昏经过首阳山的日暮。伊水和洛水,多么广阔而幽深;想要渡过川流,却为没有桥梁所苦。乘舟越过翻涌的波涛,哀怨于东方漫长的旅途;回首瞻望洛阳的城楼,转头难禁我哀伤反复。

浩荡的空谷何等寥廓,山间的古木郁郁苍苍。暴雨让路途充满泥泞,污浊的石浆纵横流淌。中间的路途已绝不能再前进,改道而行,登临高峻的山冈。可是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我的座马又身染玄黄之疾。

马染玄黄,可是仍能奋蹄;我怀哀思,却曲折而忧郁。忧郁而曲折的心志啊,究竟何所牵念?只为我挚爱的王孙即将分离。原本试图一同踏上归路,中途却变更而无法相聚。可恨鸱枭鸣叫着阻扰着车马;豺狼阻绝了当途的要津;苍蝇之流让黑白混淆;机巧的谗言,疏远了血肉之亲。想要归去却无路能行,手握缰绳,不由得踟蹰难进!

踟蹰之间,此地又有什么留恋?我对王孙的思念永远没有终极!秋风激发微薄的凉意,寒蝉在我的身侧哀鸣。广袤的原野啊,多么萧条;白色的日影倏忽间向西藏匿。归鸟飞入高大的林木,翩翩然地扇动着羽翼。孤单的野兽奔走着寻觅兽群,口衔着蒿草也无暇独食而尽。感于物象触伤了我的胸怀,以手抚心发出悠长的叹息。

长叹又能有什么用处?天命已与我的意志相违!何能想到,我那同胞的兄长,此番一去,形体竟永不返归!孤独的魂魄飞翔在昔日的故土,灵柩却寄存在帝都之内。尚存之人,须臾间也将过世而去,亡者已没,我的身体已自行衰微。短暂的一生居住在这世间,忽然好比清晨蒸干的露水。岁月抵达桑榆之年的`迟暮,光影和声响都已无法追回。自我审思并非金石之体,顿挫嗟叹间令我满心忧悲。

心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形神,望弃置下忧愁不再复述哀情。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假若兄弟的眷爱并无削减,分离远方,反会加深你我的情谊,又何必一定要同榻共眠,来传达你我的殷勤?过度的忧思会导致疾病,切莫沉溺在儿女之情的缧绁;只是仓卒间割舍的骨肉之情,怎能不让人心怀愁苦和酸辛!

愁苦与酸辛引起了怎样的思虑?如今我笃信了天命的可疑!向众仙寄托祈求终究虚妄,让神人赤松子久久地把我诓欺。人生的变故发生在短暂的须臾,有谁能持有百年的长寿;一旦离别永无相会之日,再执王孙的手,将要等到何期?但愿白马王啊,珍爱您尊贵的躯体,与我一同安度寿者的黄发之年;饮泪踏上漫漫的长路,从此收笔永诀,与君分离。

参考资料:

余冠英 .三曹诗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88-92 .

第五篇:《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原文及翻译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原文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作者:唐·杜甫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

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

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

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

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

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注释

1、宝应元年(762)在成都作。人奏:人朝奏事。检察使:唐史诸书无检察使。浦起龙《读杜心解》谓“此必非常设之官,时西川有备蕃军务,特命检察,即谓之检察使耳”。侍御:唐代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皆称侍御,见赵璘《因话录》。

2、骥子、风雏:皆比喻年轻而优异的人才。北齐时,人称裴景鸾为“骥子”,见《北史·裴延俊传》。西晋陆云幼时,人称“凤雏”,见《晋书》本传。

3、骨鲠:喻正直。《史记·陈丞相世家》:‘’彼项王骨鲠之臣。”

4、迎风、露寒:汉二馆名。《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二年,因秦林光宫,复增通天、迎风、储胥、露寒。露寒,原作“寒露”,校云:“一作露寒。”据改。玉壶:玉制的壶,喻高洁。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5、蔗浆:甘蔗汁。金碗:天子所用的碗。

6、君:指代宗李豫。

7、政:全诗校:“一作整。”典则:典章法则。

8、戚联豪贵:指与大家贵族联姻为亲戚。唐高祖、睿宗皇后为窦氏,窦侍御与其同族。

9、兵革未息:指安史之乱未平。

10、西南隅:西南边境。指蜀地,与吐蕃相邻,时有边患。

11、凭陵:侵凌,进逼。

12、应时须:全诗校:“一作才能俱。”

13、绳桥:竹索桥。《元和郡县志》剑南道茂州坟川县:“绳桥,在县西北三里。架大江水,蔑笮四条,以葛藤纬络,布板其上,虽从风动,而牢固有馀。”

14、火井:即天然气井,用以煮盐。《元和郡县志》剑南道邛州临邛县:“火井,广五尺,深三丈,在临邛县南一百里。”穷:全诗校:“一作寒。”

15、八州:《旧唐书·地理志》:“剑南节度使,西抗吐蕃,南抚蛮獠,统团结营及松、维、蓬、恭、雅、黎、姚、悉等八州兵马。”

16、三城:指松、维、保三城。即今四川松潘县、理县、理县新保关。

17、宜:全诗校:“一作应。”

18、春:返京时节。春当:全诗校:“一作飘飘。”霄汉:喻朝廷。

19、日向:全诗校:“一作粲粲。”庭闱:父母所居,后指父母。全诗校:“一本此下有开济人所仰,飞腾正时须。”

20、省郎:尚书省的郎官。京尹:指成都尹。时成都号南京,故亦称京尹。俯拾:俯身拾取,喻容易得到。全诗校:“一作相付。”

21、江花未落:夏去秋来之际。江花,指荷花。

22、全诗校:“一本无此叠句,一作还成都多暇。”

23、全诗校:“一作公来肯访浣花老。”浣花老翁:杜甫自称。

24、酤:买酒。全诗校:“一作酣。”蜀人以竹筒盛酒,筒上有穿绳洞眼,以便手提。满眼酤,言酒满到洞眼处。全诗校:“二句一云携酒肯访浣花老,为君著衫持髭须。”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杜甫的诗全集栏目。()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219_20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窦侍禦杜甫

窦侍禦,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鲠絕代無。

炯如壹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

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粗,窦氏檢察應時須。

呒Z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壹戰,三城守邊卻可圖。

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聖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闱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

爲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刍。

下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