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1发音:bùchǐxiàwèn
释义:耻:羞耻,耻辱。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近义词: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示例: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语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故事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古代的一个教育家,还被人们称为“圣人”。他为人学识渊博,但还是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请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庙祭祖,有不明的地方就向别人发问,旁边的人看见了,忍不住说:“难道你不是圣人吗?为什么还要别人呢?”孔子听了谦虚地说:“不懂就问嘛,有什么不好呢?”
还有一次,一个弟子问孔子:“为什么孔圉死后被人们称为“孔文”呢?”孔子回说:“因为他不耻下问,还聪明好学呢!”
我读完这两个故事,才知道成语中的心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即使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也不会觉的耻辱。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成绩好的同学能放下架子虚心请教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也能向学生请教,长辈能向孩子请教的好观象,我觉得他们一点不会觉得耻辱,因为他们也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觉的是千真万确的,我要紧紧记住这个真理。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2“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耻是:羞耻。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3【出处】
《论语》。
孔子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有了这种学习态度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对于那些能够做到不爱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学习为耻的人,孔子特别赞赏他们,认为那是好学的表现。孔子自己也时常这样做。
孔子初次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祀祖先的典礼,因为对于许多礼仪,孔子都不明白。
因此孔子不停地问身边明白的人。这是什么礼仪?它表示什么意思?下一步该做什么?孔子把他不清楚的每一个礼节都问清楚了。
很多人不仅不为孔子的这种学习态度所感动,反而在背后嘲笑他:“还给别人当先生呢?连这些礼仪都不懂。什么都要问,真是不以为耻。”孔子听了这些议论后,坦然地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于自己不懂、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个明白,弄清楚,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方法。”
孔子除了重视书本知识以外,也注重吸收别人的经验。他主张多听别人的意见,并择善而从。另外,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知识的同时,孔子也吸取别人以及古代的知识,重视实际材料和证据。
孔子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日益成为学识渊博的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释义
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求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4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在他死了之后,卫国就封了个谥号“文”给他,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用简洁的几个字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有盖棺论定的意思。一个“文”字,当然是很高的评价,就相当于今天说某个人是文豪一样。
孔子的爱徒子贡也是卫国人,他听说孔圉得到“文”的谥号后就不服气了,认为孔圉有些事做得不光彩,至少在品德上有违“文”这样儒雅而高尚的封号。卫国的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子朝落难逃亡后,孔圉就让太叔疾休妻而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后来,太叔疾又与前妻的妹妹私通,孔圉大怒,想攻打太叔疾。但在孔子的劝阻下,就想办法把自己的女儿夺了回来。在子贡看来,这个孔圉多少有点乱七八糟的感觉,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后世人的标榜呢?!
于是子贡就不以为然地问孔子:“孔圉怎么配得上‘文’的封号呀?”孔子不动声色但却是十分肯定地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孔圉虽然十分聪敏却仍然勤奋好学,并不因为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而感到耻辱,这就叫‘文’。
孔子不愧是一个大教育家,在他看来,能够做到“不耻下问“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提高才能所必须的努力态度。这一点和他自己所奉行的“愤而忘食”的学习精神是十分吻合的。
第二篇:有关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耻:羞耻。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内容如下。有关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第三篇:小议“不耻下问”
小议“不耻下问”
所谓“学问”,即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求问,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坚持学习固然重要,积极求问更属难能。遇到问题时,既要向年长者去问,又要向年轻人去问;既应向资深的专家学者问,也要向普通劳动者问。向比自己年轻或职位低的人请教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让我们看看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是怎么做的。孔子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问于人。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说:谁说孔子是有学问的“圣人”,懂得礼仪?你看,他来到太庙,见什么人都要问,遇到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说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遇人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孔子这种精神呢?
②要做到不耻下问,首先应虚心求问。学习知识没有虚心求问的态度是不行的。精通文学的人不一定精通历史,精通数学的人不一定精通物理,文理兼通者更是少见。学问是无边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年轻,可能缺少老年人的经验;如果你年老,可能缺少年轻人的敏感。任何领域都有许多尚未被你了解的知识,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只要你虚心就可以发现你要学的东西,也只有你虚心才能学到你要学的东西。所以,不耻下问要从虚心的治学态度开始。
③要做到不耻下问,就要勤于求问。聪明的人知道多问就会增长知识。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古至今人们无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然而他的智慧很多都来源于他经常地向下属和百姓请教。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与群下教》的文章,其中讲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复,旷阙损余……”意思是说:丞相府需要幕僚,就是为了汇集大家的才智来做好工作。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地位得失,不敢向下级求教,那么缺点和损失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只有勤学、勤问,才能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适应时代的需要。
④要做到不耻下问,还要善于求问。古人把求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字之书”另一类是“无字之书”。所谓“有字之书”即书本上的知识,“无字之书”是社会知识。社会知识就是我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获取的知识。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想学到知识,就要会看、会听、会想、会问。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要领和窍门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但只要我们善于向有实践经验的人求问,便能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⑤总之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赞颂。春秋时代卫国大夫孔圉死后,卫国国君授予了他很高的谥号——“文”。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孔圉也有错误,不应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孔圉为什么能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敏,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且不认为羞耻,所以国君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古人尚能如此,我们更要提倡和发扬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要获真知识,必得口常开,“遇事一问,必长一智”,问能者、智者、强者,也问不如己者,知识学问才能不断丰富提高。
第四篇:读《不耻下问》有感
今天,天空中下起了毛毛细雨,这时是读书最惬意的时候,可不能错过啊。于是,当我写完作业后便拿起了一本《成语故事》的书,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里面有一篇《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特别让我深受启发。它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叫孔圉,他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受到人们的好评。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
啊,孔圉那种勤奋好学,为人谦虚德尔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有句话说得好:“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市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老师的嘴里也常念叨着:“善问的孩子比成大器。”可能是因为老师的一番话,使得我们班出了几个爱问家,有时连芝麻丁点的琐事,也要向老师问得个清清白白!
而我,可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勇气,总觉得向老师或是向学识差的人请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应此,当我遇到问题需要解答的时候,很少去请教学识差的人和老师,最多也只是问问成绩好的同学罢了。
但看了这个成语故事后,我明白道:向别人请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而是对知识充满好奇的态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不管你请教的那个人年长年幼,地位高低,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从今以后,我再遇到问题,就要大胆的向别人请教,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
第五篇:不耻下问历史故事
“不耻下问”这话,是孔子讲的。说起孔子的家世,那可远了。他出生在春秋末叶的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姓孔,名丘,字仲尼。至于大家为何都唤他作孔子,这其实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人们对他的尊称。
孔丘的爷老子叫孔纥,其人魁梧雄壮,仪表堂堂,文武双全,膂力过人,是鲁国威名远播的一员虎将。
这年,孔纥已过六十四岁,虽已有一妻一妾,可正室施氏只生了九个闺女,小妾倒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伯尼,但是个跛子,想要一个健全的儿子就成了孔纥的一大心愿,决意再娶第三房。新人颜征在进门这天,孔纥大人一门心思只想生儿子,一瞅后晌天气晴好,就异想天开,命人套好马车,铺垫厚实,带上祭祀用物,载上新人,朝城东尼山兴冲冲地驶去。车跑得轻快,尼山隐约在望,半山神庙在绿树丛中,琉璃瓦顶映着阳光分外耀目。望此孔纥倏然一阵兴奋,不由自主地搂住新人;征在显然尚不习惯这种亲密,有些害羞,欲挣脱孔纥的怀抱;然而武将出身的邑宰老而不糠,青藤只得紧傍老树。孔纥轻声道:“你没听说过?尼山神庙灵得很呢!回头我俩入庙求子,你可不许有丝毫杂念!”征在面红无语,默然垂头。或许是新人的嫩脸娇热熨开了孔大人的厚面褶皱,孔纥谈笑风生:“……我们孔家世系,上溯有灭夏桀而建立商王朝的成汤子乙。黄帝是我浩浩华夏的始祖圣哲!我孔氏作为黄帝的嫡脉子孙,无上荣光啊!”孔大人说着一脸景仰之情。征在茫然无语。孔纥又开口了:“你可知道,为夫为什么要带你来这尼山神庙求子?”征在总算开了口:“你不说谁知道。”孔纥神秘地对新人说:“史说,黄帝的生地就在寿丘,古寿丘就在本邑城东。”“哦……”征在一笑。孔纥更来了兴致:“上古时,少典国君有妃附宝,一日她在原野上行走,傍晚时天边闪电突现,如龙飞绕缠北斗枢星,当即一阵心动腹热,有了身孕,怀了二十四个月,后在此地生下了至尊至伟的祖圣黄帝……所以,我今与汝诚意来此圣地求子,是喜夫人年少丰盈,天性仁孝,你我贞洁交合,赖祖荫庇佑,上苍恩赐,育得硕男,我孔门瓜瓞绵绵,祭祀不绝……”说着车到了山门前……
求子完毕,老夫少妻相携步出正殿,不知不觉中二人出了边门,沿着幽香静谧的小路款款而下。突然,一道闪电插地,沉雷轰顶,雨点砸树,“呀,要挨淋!”少妇征在不安地望着老夫孔纥;“别怕,随我来!”孔纥牵起少妇至一石洞,躲了进去。石洞清洁、宽敞,孔纥宽慰道:“这洞叫空桑,因前面两株古桑树得名。先避一避,雨停了我们再走。”两人在一长方条石坐下。不想这雨越下越大,没有停意。天全黑了,洞中一点儿亮也没有,征在冷得有些发抖。孔纥将她揽住:“别怕,有我呢。”沉寂中,突然一道闪电,雷声紧随,惊心动魄,征在“啊”的一声扎在孔纥怀里。就在此际令人不可思议的奇景出现了,闪电如柱竖立洞中,照耀如昼,温暖异常,洞外传入人声:“圣母在上,请受尼山小神一拜。上天降旨,今夜奎星下凡投胎,故有风雨雷电伴随,毋庸惊惧,安心洞室,定可无恙。”话音消逝,唯有雨声一阵紧似一阵。“圣母?圣母……”孔纥磨叨着,又想到奎星投胎,不由一阵亢奋,拥着征在倒在了温润的条石上……
尼山归来,少夫人征在果然有了身孕,孔大人自然欣喜异常……十个月过去了,征在肚子挺得老高,只是不见生。又过了一个月,还没动静,征在怕出意外,回了娘家。孔大人不放心,十二个月头上,就带上个接生婆亲自驾车去了。返回时,车到空桑洞,马突然停了,征在一声“哎呀”,顿觉腹痛不止,额头汗珠如豆,显然要生了。“这,如何是好……”孔纥吓坏了。还是接生婆稳便,她叫孔大人将车靠边停下,搀下征在,抱扶进洞,随即自己揭下垫车的被子,拎上一应接生用物,抢先进洞,将被子铺在条石上,待征在躺下,接生婆吩咐孔纥速去庙里寻水……一阵忙活,孩子平安降生了。征在抱着襁褓在丈夫的搀扶下走出石洞,忽见漫天霞飞赤透,仙乐随霞飘来,悦耳解颐,乐中两龙腾舞,一头麒麟清吟欢跳,似为送子功成而庆贺……这个诞生在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的婴儿就是伟大的孔子!因为他降生于尼山,尼山俗称尼丘,所以他的名字中有“丘”又有“尼”,又因他排行老二,故称仲尼。
孔子长到三岁时,老爹就去世了。他是跟着守寡的母亲征在长大的。因为生活清贫,孔母宁可苦着自己也要供小孔丘读书,甚至自己得了重病,也舍不得花钱去看。孔子从小就懂事,很有志气,勤奋好学,而且非常孝顺母亲。他理解母亲的难处,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起小就参加劳动。他种过田,赶过车,给人家放过羊,给那些办婚事或丧事的人家当过乐队的吹鼓手。他从不怕对人家说起自己少年时家境贫困,曾经做过很多被上等人看不起的体力活。正是参加劳动,接触民众,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才造就了孔子志向高远、人格高尚的品质,成为我国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和文人学子的万世师表!
孔子渊博如海,这是因为他不光喜欢向书本学习,还喜欢游历,向各行各业的人士以及大自然学习。他的这种爱好到老都没有改变过。这一年,五十多岁的孔子又率领众多弟子去周游列国。一游十多年,最后在楚国兜了一圈儿,孔子就领着弟子们踏上回家的路了。返程途中,他们一路观景问俗,评判时事,好不热闹。这天,他们师生走进一个小村庄,路边一农家门上的一副对联突然吸引了孔子。孔子急叫停车,下来走到门前,边念边称赞道:“家财万金不算富,膝下无子亦有福。好!写得好!只是……这意思嘛……”他看了看左右弟子,和蔼地问道:“你们谁读懂了这对联的意思?快给老师说说。”孔子看谁谁摇头,好像嘴都揣进了口袋。临了孔子发话了:“既然咱们谁也解不出,走!进院请教农家去。”孔子刚抬起脚,有弟子拦住劝道:“老师,还是不进去的好。您向无知的老农求教,只怕日后会有人笑话呢!”孔子什么也没说,带头进了农家院。农户一家人迎出屋外,一位长者热情地问道:“老先生来我寒舍,不知有何事要小老儿操办?”孔子赶忙一揖到地,诚恳地说道:“老人家,打扰啦!我看您这院门上对联写得甚好,只是意思难懂,特地进来请教主人给解释一二。”“哈……这有何难。”老者爽朗地笑着,扳着手指头说起来:“您听好,我家世代种田,确实算不上富裕。可我有十个闺女,俗话说,一个闺女一千金,十个不就是万金吗?我没有儿子,这在有儿子的人家看来很不幸。可是我这十个闺女给我招来了十个女婿。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您算算我有几个儿?他们个个争着孝敬我,比起那些有儿子娶了媳妇忘爹娘的人家来说,我这福可是享得多啦!所以我就写了这副对联:‘家财万金不算富,膝下无子亦有福。’老先生,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孔子连连称妙。
出得门来,孔子看着有些不自然的弟子们,语重心长地告诫道:“你们须知道,学问学问,要学好,就要勤问。希望你们能记住我常说的几句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是做学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