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理解与宽容的作文
关于理解与宽容的作文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解与宽容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理解与宽容的作文 篇1大凡人与人相遇、相知、相伴都是缘,是一面之缘、同窗之缘、朋友之缘、亲人之缘……但,再没有哪一种缘分比姻缘更能让人心仪的了。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因了那冥冥之中的缘分而走到了一起,从此共同面对风雨人生,手牵着手,一路同行,“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你慢慢变老”,有一首歌就这样唱道,多么让人感慨。
我有一友,他二十有九了,依然单身一人。女孩子也见了若干次,但就是没有一回成功的,他把这一切归于姻缘未到。然而问他姻缘是什么,朋友却一时语塞。我知道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做任何事情都崇尚完美,对于一个又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女孩子,每次都怀着挑选精美艺术品的心态,不是嫌这个不够漂亮,就是嫌那个不够贤慧,要么就是觉得她太温柔太依赖不能与他共挑人生的重担,而他从没有扪心自问自己何德何能。在他的心目中,所谓姻缘,也许因为太完美了,所以才那样稀少,或者,他就像拿着放大镜贴在了物品上面,反而显得模糊不清。因此,一个又一个女孩总是无法与他有一份姻缘。
其实,真正的姻缘应该是这样的:生死相约的激情和面对琐碎生活的勇气与信心交融在一起。而构成这一切的最坚实的基础则是爱、理解与宽容。两个人由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然后结婚成家一切看上去似乎顺理成章,但是不是他们之间就有姻缘了呢?恐怕未必,当两个人被粗糙的生活打磨,彼此失去了当初美丽的光影,也许他们之间的姻缘才刚刚开始。姻缘不是简单的两性相悦,也不是宿命的安排,而是穿行在生活尘烟中彼此相望的目光,它需要时间的验证和说明。
理解与宽容的作文 篇2理解、宽容与爱的光辉
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就一定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当在我们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同一件事情时,就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有两种东西在当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这就是理解与宽容。如果我们将前者称之为一粒种子的话,那么,后者就是它开出的一朵美丽的花,而由它们结出的果实就必然是人性的关辉。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一个凄美的故事:大海边住着一对失去父母的兄弟倆,靠打鱼为生相依为命。哥哥每天总是把鱼头留给自己,弟弟心想鱼头一定很好吃。每次当他向哥哥提出也想吃鱼头时,哥哥总是对弟弟说:“我喜欢吃鱼头”,弟弟由此对哥哥心怀不满。久而久之这种不满演变为仇恨,有一天弟弟终于将哥哥杀死后,心想这下自己终于可以像哥哥一样吃到鱼头了。但是当他如愿以偿以后才发现鱼头并不好吃。这时候他才明白一直十分疼爱他的哥哥为什么总是把最难吃的鱼头留给了他自己。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虽然我们未必需要去考证,但却让人感动得催人泪下。尤其是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却让人们不容置疑:如果兄弟倆之间能够多一份理解的话,其悲剧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会发生。缺少理解正是产生这类悲剧的根源。
一位担任中学数学教学的朋友曾经告诉我一个故事:有一位学生每天在他上课的时候,经常低着头在下面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的正是怪模怪样的自己。然而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笑了笑将画拿走。下课后学生提心吊胆地跟在老师后面来到办公室等候接受老师的处罚,但是老师却出乎意料地对他说:“你很有画画的天赋,只是还需要再精心加工一下才会更加神似一些。”然后便把画重新还给了他,只字未提上课画画的事。从那以后老师再没有发现这位学生上课的时候画过画,他的数学成绩和其他几门功课一样也都不错。后来,这位学生成了一个颇有建树的动漫画家。
这两个故事的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从它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哲理,却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注意观察一下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现有很多本不应该发生的矛盾和纠纷,都是由于缺乏相互理解而导致出与事实不相吻合的判断,在这个错误的判断引导下,最终不幸结果的发生总是很难以避免的。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首自由体新诗,题目叫做《理解与宽容让世界充满爱》(本刊曾经刊发),这首诗是我根据发生在一对父子身上的真实故事有感而发。处于成长期的儿子由于较长时间与父亲分离而缺少相互间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加上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导致隔阂的产生。我写这首诗的本意是想通过这首诗来呼吁人们相互增进在理解的基础上多一些宽容,尽量地减少甚至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要我们做到理解并不是很难,只要相互之间能够及时地加强交流与沟通,而且采取的沟通方式也比较得体,就不难实现。至于宽容就不同了。上面的事例也告诉我们,那位学生后来的结局与老师当初的宽容态度不无关系。可以说正是老师的宽容在他的心灵中所唤起的潜意识,对于矫正他的人生轨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是一种海量,宽容是一种涵养,宽容是一种智慧。只有当我们的胸襟有一种海量的开阔,只有当我们的心里有着一种爱心存在,才会在对待别人的缺点与错误上具有一种超越常人的.宽容态度,产生出独具一格的智慧,并且能够机智地运用这种智慧来做出与众不同的行动。我的这位老师朋友告诉我,他之所以没有采取以往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所常见的严厉批评,而是采取了相对比较温和的做法,正是建立在对学生绘画天才(或者是称之为爱好的天性)的充分理解,并由于这种理解,产生了母爱般的呵护,促使他一反常态地采取了比较宽容的做法,因此也就产生了与常规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其中所蕴含的是一个怎么样处理人与人之间对应关系、使其达到和谐与完美的道理,十分值得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与借鉴。
环顾一下如今我们的周围,无论是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还是单位中的同事、上下级之间,甚至于社会上的师生关系、买卖关系、医患关系等等、等等,相互交往之间如果能够多一分理解,就必然会少一分冲突与对抗,多一分团结与合作。倘若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再多一分宽容,就必然会增加一分爱心与互敬,增加一分和谐与完美。那么,这世界就必然会处处充满了人性与爱的光辉。
理解与宽容的作文 篇3当读完《我不是女儿的朋友》,我被深深地被打动了。
文中那位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使我感动。她一直想跟女儿像朋友般相处,陪她做任何她想做的事。但是,女儿却和她约法三章,可跟同学之间完全没有这种约束,为此她感到十分伤心,便找好朋友诉苦。她不经意间明白:这就是友情的好,有苦可以诉,有人肯去倾听,重要的是投缘。女儿现在不就像二十多年前的自己吗?
对啊,我们和同学是朋友,这叫友情,和妈妈也是朋友,这叫亲情,两者缺一不可,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不可能只满足于父母这两位朋友,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在生活中,我的妈妈就是一位开明的母亲,也是我的知心朋友。我和她之间亲密无间,这都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谈话。我和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她问:“丫头,你最近在忙什么,与我谈心的时间怎么越来越少?”“哦,没什么,我交了一个新朋友,近来常与她电话联系,和她谈心。”我满不在乎的说。可是,妈妈却紧索眉头,有些忧虑地说:“你对她有足够的了解吗?我知道你长大了,需要更多的朋友,我并不反对呀。只是,现在社会上不法分子太多,你做事可要认真思考,万不可鲁莽啊!”
此时,我感到既开心又感动,我近来只顾着结交朋友,冷漠了妈妈这位知心好友。我本以为她会指责我,谁知她却认真教导我,妈妈,谢谢您。如果每个人的母亲都像我的妈妈那样能宽容的理解自己的孩子,那友情和亲情融合在一起开出的花是甜蜜,结出的果是幸福,那场景该多么温馨啊!
我真心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给予孩子宽容的理解。
理解与宽容的作文 篇4即使它过去了很长时间,即使新的朋友已经令我几乎忘记了她,但那道身影,那个目光,那样伤痛的泪水,却仍在我脑海中记忆犹新。
中秋的月亮又圆又亮,那么的好看;夜色里,朦胧的雾气在我的周围飘动着,美,真美。月下的亭子里,人们都如痴如醉的望着天空,欣赏着,不时品几口小酒,啧啧,好不惬意。我坐在河边,观赏这样的月景,诗情弥漫,啊!有首诗说了什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突然,我身后一痛,没来得及反应,便被撞到了面前如镜子一般的湖里。好吧,“镜子”碎了,随着我的这个小插曲,原本在亭里抒发感情人们都跑了过来。这也太丢脸了吧!我“扑腾”了两下,费了好大劲,不知喝了多少口水,却又怎么也上不来,这时,一个人,不对,是个女孩,向我伸出了她的双手,我感激涕零的握住,那感激之情如滔滔洪水一般滚滚而来,“谢谢。”我赶忙道了谢,甩了甩身上的水,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的笑了。她未说话,只是象征性的勾了勾嘴角,然后默不作声的浸在黑夜之中,我看不清她的脸,不过那又怎样呢,我看着已经散去的人们,心里的大石头也都放下了,“你好啊!多亏了你,要不然,我还在水里扑腾着呢!”我夸张的摆了摆手臂,睁大眼睛道。
“没事,我···我们能做朋友吗?”过了良久,她才开口说话,语气里浸透着小心。“嗯。”我答应道,与她握了握手,但依然没有看她的脸,我一向不是很在乎容貌,就心不在焉的与她谈起话来。我称她为小黎,和她聊了一会儿。可惜天公不作美,雨哗啦啦的下,月亮竟是被洗得更加干净明亮了,在月光下,我终于看清了她的脸。天啦,这到底是怎么了!她的脸上有一个大约两寸长的疤痕,从眼角一直到耳根,别提有多恐怖了,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显得更加单薄苍白,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惊恐,好像要失去什么。我怪叫一声,飞快的跑了。并未顾及她的感受。我在雨中踉踉跄跄的跑着,好不容易到了家。我赶忙锁上门,直接跑到床上睡觉去了。
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来,我抬起眼皮,从手指隙缝中感受到几丝若有若无的光。“阿嚏!”我擦了擦鼻子,这肯定是昨天事情的后遗症,感冒就感冒吧,又不上课,暑假长着呢。这时,门铃响了,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大门口,轻轻拉开门,这使我吓了一跳:“小黎?你怎么来了?”最重要的是,她是怎么找到我家的?“我就住你家对面,我认识你。”她解释起来,脸上有着不知所措。再仔细看他的疤痕,哦——原来已经被流海挡起来了,一点也看不出来。小黎开口道:“不好意思,昨天我一定吓到你了,让你还感冒了。”她顿了一下,“我知道这个疤痕很吓人,所以我不怎么出门的。对不起。”我摆摆手,让她进了门,请他坐到沙发上。“真对不起!小黎,我们还做好朋友吧?”我尴尬的望着她,本来就是啊!
你说你昨天把人家丢在雨里就走了,这是不行的啊!“没事儿,你看,我买了吃的,你喜欢吗?”他依旧是那样小心翼翼,我也就点了点头,渐渐就熟了。接下来的几天,小黎一直都到我这里来玩,她笑容也多了不少。等到我病好了,她也不知干什么去了,也就不来了。我没感到寂寞,因为我有了新的伙伴——黄球和毛球。这是两只小鸡,它俩是我从花鸟市场买回的,我可喜欢他们了,每天同他们玩耍。有一天,小黎却来了,今天,他手里抱着一只猫咪。看到猫,我心下一紧,只见小黎说“这只猫咪没有家,但我家没地方养它,放在这里几天好吗?看在我们还是朋友的份上。”这是她第一次对我恳求。我便点头答应了。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那只猫咪在我的客厅里追逐着我的黄球,毛球已经瘫倒在地,一动不动了。我尖叫着跑过去,恰巧小黎也在我身后,她怔住了,赶紧过去帮我。“都是你!”我生气的推开她,大声喊着。没救了,真的。我绝望极了,坐在地上哭泣。小黎也傻了眼,她没想过猫咪会这样。
我推开他,狠狠的说道:“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了,丑八怪!”我看见的,她在门外受伤的泪水。可那又如何?黄球毛球死了!我悲伤的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没看见小黎,什么都没有了。待我振作了精神,想起小黎,心里怒火中烧。后来,小黎来了几次,我都拒绝了。很快,他也就不来了。我不能原谅她呀!可是这两天……我纠结着。“喂,我要走了。”忽然,小黎叫住了我,“我马上要回老家……可能不回来了。对不起。”我回过头,看见她的泪水,我也哭了,“对不起!”我两放声大哭,心头再也没有遗憾,黄球毛球,你们会原谅小黎的吧?
渐渐的,我便从一个幼稚无所顾忌的童年渐渐地已经成为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人长大了,烦心的事情也随之逐渐多了起来。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生遭际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左右得了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于环境之中,唯一能够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能够尽量的“随遇而安”,学会宽容他人。
对此,我爷爷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
小和尚看到花种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天空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方丈这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想: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赶快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天上突然又下起了大雨,小和尚连忙跑回了屋内,哭着述说事情的经过,然而,老方丈却微笑着说道“随安”。
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方丈这时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词,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缩影,在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心态就是“随遇而安”,学会宽容他人。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着一种随遇而安的宽容他人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有福气呢!
我在网上也查到了,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是,他说“要想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也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有他那般的宽容的心情罢了。
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甚至于去找寻苍穹中的闪耀星星,这样,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我们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了。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是在于你怎么去面对拂逆和不顺。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
第二篇:作文素材宽容与理解
熠浪文学社作文素材
(一)宽容与理解
宽容是一种自信的力量,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宽容有利于社会和谐,宽容需要广博的胸襟,宽容有时比严苛的作用更大,宽容的氛围使人心情舒畅,宽容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宽容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一、名言
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曹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古语
惟德动天,惟宽容众。
———古语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古语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
———莎士比亚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宽容,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柔,使坚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高尚。
———马修·阿诺德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
二、故事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跟部队失去了联系。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艰难度日。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把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身上。又一次激战后,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第二天,他们得救了。
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但是,我想我理解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未提及。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
2、林肯一向以宽容为怀。在他当上总统后,南北战争爆发了,一开始北方处于劣势,让他终日不得安宁。随之而来的就是别人对他的能力的鄙视,人们认为选举他当总统是犯下了大错,林肯则对所有鄙视他的人都报以宽容,在他人看来,那几乎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宽容,很没有尊严的宽容。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人们都渴望别人的理解,理解需要沟通,理解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相互的,理解是一种宽容。理解的基础是尊重,理解能使家庭更加和睦,友谊更加牢固,理解不是单纯的原谅和一味的放纵,理解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三、名言
有时候一个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就像读一本好书一样,只有读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
———高尔基
我不能相信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
———萨特
最卓越的东西也常是最难被理解的。
———爱迪生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体谅。
———富兰克林
人与人之间,原存在许多隔膜与怀疑,惟有理解是化解隔膜为知己,消释怀疑为良友的桥梁。
———赫尔利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的土壤。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最孤寂的,每个人都渴望理解。
四、故事
1、朱德从小就非常理解自己的母亲,经常主动为母亲分忧。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村妇女,她总是天没亮就起床,把饭煮熟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朱德看到母亲这样整日劳碌着,从四五岁开始就在旁边帮忙。到了八九岁的时候,朱德不但能挑能背,还能种田了。每天从学堂回家,看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时,朱德便一声不响地把书包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季节,他就整日在田里跟着母亲劳作。
他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挑满两桶水,是很累人的。但是,朱德为了减轻母亲的劳累,总是尽力去做。一个秋天的晚上,母亲做完了全家的饭,收拾完厨房,又忙了半天。等一切忙完,已经是深夜了,她看到水缸空了,就打算一早去挑水。第二天一早,母亲发现水缸是满满的,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母亲终于发现是朱德趁天不亮挑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双肩分担了母亲的负担。
2、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之下的小孩。他们穿着便宜的衣服,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排队时,他们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着小丑、大象。他们的父母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母亲挽着父亲的手。
卖票女郎问这个父亲,他要多少张票?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售票员开出了价格。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 母亲的头垂得低低的。售票员又报了一次价格。这人的钱显然不够。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
我的父亲目睹了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他又蹲下来,捡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
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他直视着我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我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发抖着,泪水忽然滑落在他的脸颊。
第三篇:理解与宽容教案设计.
《理解与宽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并引导学生培养宽容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己。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 宽容不是纵容,要有原则性。教具与学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
一、直接导入 名言导入: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师:孔子认为人的一生中应当奉行的美好品德是什么?(宽容)
你认同吗?
二、开始新课
师:你认为什么是宽容? [活动一]拆字游戏
示例:(1闷:分成两部分就是门和心,把心关在门里,不与外界交流,所以他很孤独;
(2男:分成两部分是田和力,意思是在田里劳动的人。提问:如何理解“宽容”拆开后的意思?
(幻灯片出示“宽容”拆字后的参考解释:“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宽容是人世间的宝贝。“宽”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像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存在。“容”是两个“人”和一个
“口”,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剥夺你说话的权利。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拆字游戏,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不与他人计较。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板书: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活动二]视频《负荆请罪》 引导学生思考:
(1廉颇将军为什么要给蔺相如难堪呢?蔺相如对此持什么态度?(2蔺相如的宽容产生了什么效果?
(3蔺相如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幻灯片展示:宽容的重要性: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能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教师:我们已经说过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使得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在所难免,我们要懂得的是如何来正确处理这些“冲突”?下面老师就举一些你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碰到的小事情,让我们一起“身临其境,直面冲突”。
[活动三]身临其境,直面冲突
(1朋友借了你一只笔,说好马上就还,但事后他就忘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还给你,你会怎样想?(宽容就是帮别人找理由
(2假日里休息的时候,你想去打篮球,而好朋友想去上网,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别人
(3你和朋友在学习上都十分优秀,以前每次考试都是你考第一,可是,这次考试朋友得了第一,你会怎样想?(宽容就是能够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
(4课间,同学从你的桌边经过时,不小心把你的脚踩了,你很痛很痛,但他赶紧向你道歉,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原谅他人、真诚地接纳他人
(5有同学曾经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跟别人说过你的坏话,后来,事情终于真相大白。现在,他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忘却,不斤斤计较
教师总结:宽容是解决冲突的良方。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中伤害别人,这时,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
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同样,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之中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要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宽容呢?下面大家看一看这两种宽容是否可取?
[活动四]能否宽容?(阅读案例)
教师:案例我们已经看完了,你认同故事中奶奶和刘双江的做法吗? 教师: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宽容要分清对象,辨明是非。
教师: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我们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幻灯片显示: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要有原则。(板书)师: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呢?(板书)
[活动五]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学生分组自学,总结如何培养宽容精神 师:经过同学们的分析和补充,我们知道了要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需要从很多方面去努力,现在老师把它概括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努力。
(展示幻灯片 1.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不足,要看到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互相理解,互相促进。
2.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要不断求知。知识能提升我们的理智,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投影名言)
3.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是一种依托于博大胸襟的高尚境界。因此,我们想拥有宽容的精神,应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修养和高贵气质。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与人共处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避免争吵和冲突,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做了情绪的主人,才能做命运的主人。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碰到事情时做出理智的决定。我相信大家如果都愿意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心胸肯定会越来越宽广。
三、归纳总结
首先归纳本节课所学,然后升华所学。
宽容,使友谊变得亲近;宽容,使亲情变得深厚;宽容,使社会变得和谐美丽。拥有宽容,就拥有了无限的魅力。
[活动六]心理测试:宽容度。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测试后自我反思: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宽以待人?
第四篇:宽容与理解专题
宽容与理解
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邓壮壮
我自从毕业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有个性的学生也见了很多,也向其他老教师请教了经验:一个字“严”,说老师要不严,学生就会欺负你。“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老教师挂在嘴边的话,“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但我在实践中发现,有时效果并不好。无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教育手段,但有时,过分的严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很多时候,宽容和理解反而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我班有个叫朱宝宝的学生,个性怪异,情绪偏激,主要是早恋引起的,在我接任本班班主任之前,就知道他为此事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这使他对老师的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老师对他有偏见。有一次,他上课迟到了,我向他了解迟到的原因,谁知道还没等我说完,他就很不耐烦地说:“我迟到是违纪行为,你要记我迟到或者旷课随你的便吧。”然后扬长而去。看看无法沟通下去,我决定冷处理。我再次找到他并对他说:“今天我不跟你讲道理,只要求你回去后好好反思一下你的行为和态度。”事后我在向其他同学和其家长了解了他的个性特点后决定对他采取“表面冷漠,密切关注”的处理方法。第二天,第三天他在我面前都表现的沉默不语。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几天。几天以后,他在学习上表现得很积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还经常向我请教问题。又过了两周后,我才找他谈话。但我只字未提他上次的错误而是表扬他这段时间在学习上的进步,同时请他给我的工作提意见。他对我的表现很意外,同时也为我的真诚所感动。原来他是准备来受训,挨整的,没料到是这样推心置腹的谈话,逆反心理的防线被我的宽容与理解冲破,师生沟通的桥梁得以架设。最后他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感谢我对他的教育,还表示今后加倍努力。事后想想,若当时我不冷静,和他针锋相对,毫不手软,严加惩罚,虽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很可能把一个有潜能的学生推向破罐破摔的境地。
曾经有位作家说过:“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人人都可能出错,也许正是失去,才使我们完整。”他告诉我们人出错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而作为逐渐成熟的小学生更是如此。这说明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多一点宽容之心。俗话说的好“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对学生的批评要有分寸,绝不能一棍子打死。教育的语言要有“弹性”,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又不会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这中间其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的最主要方面应该如此。
在教学中我用宽容的心态,真诚的关心与诚挚的爱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也使我深深体会到: 宽容和理解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它使学生自省,自律,自强;宽容和理解又是一种仁慈和关爱,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班主任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作者:邓壮壮
工作单位: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利辛县师范附属小学 邮政编码:236700
致高三(14)班学生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同志,您的孩子在您和我们的共同教育下,已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幼儿,成长为一名刚强俊秀的战士,并正整装待发,奔赴高考的战场。为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恳请你们继续做好孩子们参加高考的坚实后盾。希望您们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孩子保驾护航
十年寒窗学子泪,一朝考场成功名,孩子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们要精心呵护啊!在此希望你们暂停一下手中的活,多关心一下您的孩子,从生活上,精神上他们支持和关爱。精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要多问他们的学习成绩。因为孩子们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会办好自己的事。
二、与孩子心灵沟通
家是心灵的港湾,亲子之间应该亲密而又尊重,请你不要问及他们太多的自己的事,切记唠叨和翻旧账。多以实际行动来支持,让他们有安全感和温馨感。自己更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那只是他们继续学习的一个平台。
三、做好孩子的专业营养师
在不太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的前提下,适当给他们增加蛋白和纤维的食物。每天保证一个鸡蛋,一包奶。早饭一定要吃,最好是七点左右,牛奶,鸡蛋,青菜加谷类制品。午饭吃好吃饱,肉类,青菜加馒头或米饭。晚饭喜清淡
第五篇:《理解与宽容》说课稿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1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广东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理解与宽容》。下面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与宽容 》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 》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关于本课的教学安排问题,由于《思想品德》课每周安排2课时,时间紧,因此每课只能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讨论和辩论为主,同时用课件展示心灵导航内容。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实践与评价来进一步掌握心灵导航内容,引导他们应用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本节为第1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 《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
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 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
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突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学生家里,让学生尝试从小敏不同家庭成员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努力帮助家庭成员解决一些矛盾纠纷。可让学生通过例举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思考如何帮助家人实现互相理解和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学会关心家庭成员,增强对家人的责任感。
(2)准备工作
让学生事先思考和列举曾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回忆自己当时的具体做法。
(3)过程指导
第—步,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对小敏的建议,全班同学互相点评,教师把学生的主要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曾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问的矛盾和纠纷,并分享当时自己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黑板上列出的同学对小敏的建议,
讨论当时自己为缓解家庭矛盾还该做些什么努力。教师到各组认真聆听。
第三步,全班交流,教师可让在小组讨论中有深刻体会的学生发言。学生在回答书上的题目时,教师可结合“心灵导航”的知识点给予提示,例如缓解家庭矛盾,学生可以分别对家人做解释说服工作,让他们彼此理解对方,宽容对方;同时让家人掌握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遇事彼此理解与宽容。
第四步,教师
总结点评。
通过“探究园”的“出谋划策”活动,让学生想办法调解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从而体会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家庭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家庭成员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通过举例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学会帮助家庭成员实现理解与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人,对父母长辈增强责任感。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了解理解与宽容的内涵和意义,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结合个人相关的经历,从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层面上加深领会“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生活不能没有宽容”.培养理解与宽容的交往态度,主动避免和化解人际矛盾冲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如何解决家庭矛盾和纠纷,以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讨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给他们讨论的技巧,并给弱势的一方及时的鼓劲,使讨论能够有序并且激烈地进行下去。(时间安排15分钟左右)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小结及作业的布置。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习的内容,所以课堂小结更须注重同学们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表扬一些表现突出者,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能更主动地参与。
而作业的布置则依照本节课的安排:请结合自己实际说说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懂得理解和宽容的人。除此之外,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展现,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而我把心灵导航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出来,并结合在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的评价与指导之中,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的感受,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也很满意。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批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2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理解与宽容》。下面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与宽容 》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 》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 《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 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 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 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与宽容》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关于本课的教学安排问题,由于《思想品德》课每周安排2课时,时间紧,因此每课只能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讨论和辩论为主,同时用课件展示心灵导航内容。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实践与评价来进一步掌握心灵导航内容,引导他们应用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
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突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
(1)设计目的该情境描绘了在学生家里,让学生尝试从小敏不同家庭成员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努力帮助家庭成员解决一些矛盾纠纷。可让学生通过例举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思考如何帮助家人实现互相理解和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学会关心家庭成员,增强对家人的责任感。
(2)准备工作让学生事先思考和列举曾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回忆自己当时的具体做法。
(3)过程指导
第—步,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对小敏的建议,全班同学互相点评,教师把学生的主要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曾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问的矛盾和纠纷,并分享当时自己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黑板上列出的同学对小敏的建议,讨论当时自己为缓解家庭矛盾还该做些什么努力。教师到各组认真聆听。
第三步,全班交流,教师可让在小组讨论中有深刻体会的学生发言。学生在回答书上的题目时,教师可结合“心灵导航”的知识点给予提示,例如缓解家庭矛盾,学生可以分别对家人做解释说服工作,让他们彼此理解对方,宽容对方;同时让家人掌握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遇事彼此理解与宽容。
第四步,教师总结点评。通过“探究园”的“出谋划策”活动,让学生想办法调解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从而体会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家庭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家庭成员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通过举例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学会帮助家庭成员实现理解与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人,对父母长辈增强责任感。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了解理解与宽容的内涵和意义,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结合个人相关的经历,从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层面上加深领会“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生活不能没有宽容”.培养理解与宽容的交往态度,主动避免和化解人际矛盾冲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如何解决家庭矛盾和纠纷,以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讨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给他们讨论的技巧,并给弱势的一方及时的鼓劲,使讨论能够有序并且激烈地进行下去。(时间安排15分钟左右)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小结及作业的布置。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习的内容,所以课堂小结更须注重同学们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表扬一些表现突出者,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能更主动地参与。
而作业的布置则依照本节课的安排:请结合自己实际说说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懂得理解和宽容的人。除此之外,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展现,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而我把心灵导航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出来,并结合在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的评价与指导之中,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的感受,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也很满意。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批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