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作文600字初一(五篇范例)

时间:2022-03-29 04: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你老了作文600字初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你老了作文600字初一》。

第一篇:当你老了作文600字初一

当你老了作文600字初一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当你老了作文600字初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还记得年轻时的你貌美如花,在夕阳下牵着我的手,奔跑在草地上,以前的那个我,年幼无知,常常惹你生气。

时光匆匆的流逝着,当年那个年幼无知的我也已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小伙子了。而你却被那可恶的时间夺去了美貌,夺去了全部。

当你老了,头发也白了,我也清楚的.知道您的头发是为谁而生,每一根银色的白发,都能体现出您对我的关心及呵护。这些白发占据了你的头,开始攻占黑发的地盘。

当你老了,眉眼低垂,岁月会在你的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你的脸上不再像以前那个你,脸上光滑细腻,而是布满了层层皱纹,你那清澈的双眸也渐渐暗淡,低垂下去,你的眼睛变得慢慢模糊了,每当你看不清书上的小字时,抱怨自己眼睛时,我的心中总会泛起一阵阵波浪。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步履蹒跚,我会像你小时候教我学走路一样,轻轻挽起你的手,把你搂到我的怀里,你可能会经常碰翻一些瓶瓶罐罐,从前那个辛勤而忙碌的的母亲突然开始变得笨拙起来,不过您不用担心,我依然会像小时候您对我一样,做你最坚实的依靠。

当你老了,睡意昏沉,精力也没有以前那么充沛了,好像只要闭上眼睛就很难睁开一样,我会伤心,我也会恐惧,但是我又能怎么办呢?我只能紧紧的抱住你,给你我的温暖。

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老去,时间在走,年龄在长,懂得多了,看得透,看得多了,你也一天一天的老去了。也许这就是长大的代价吧。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多年之后,希望你依然是你和我,永不分离。

第二篇:当你老了读后感

当你老了读后感

当你老了读后感

初读《当你老了》,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是被它抓住了心一般,不自觉地一读再读,一读再读,甚至是爱上了它。

据说这首诗歌是叶芝为女演员、爱尔兰独立运动战士毛特冈写的。在1889年,24岁的叶芝遇到她,并爱上了她,多次向她求婚,均遭拒绝,但叶芝终生爱慕着她,为她写下了许多诗,而《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首。静心读他的文字,便会读出这文字中所透射出的令人倾慕的魅力。这也难怪清华才子卢庚戌会从中得到灵感,写出《一生有你》这样的好歌:“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在叶芝的诗中,在卢庚戌的歌词里,我嗅到了爱情的苦涩滋味。那一种苦涩,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炽烈的爱得不到认同,无法厮守一生的苦;也不是斯嘉丽与瑞特之间后知后觉,等到真正明白,爱已随风而去的苦;而是明知永远也等不到爱情,明知只能远远望着,默默守护着,也心甘情愿,为爱付出的苦。还记得流传在校园里的那首美丽情诗:“我爱你,可是我不敢说,我怕说了,我就会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再没有人像我这么爱你”。究竟要有多深多重的爱,才能让人写出这样痛彻心扉的诗,写出这样想爱却不敢爱的酸楚。爱情啊,愁白了多少青丝,忧伤了多少心灵,慌乱了多少年华。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结尾时,汤姆无意间叫出了自己女儿的名字“简”,简给汤姆的女儿念完故事后,和汤姆深情对望,就像当初刚见面一样,虽然心态变了,时间变了,但他们的爱依旧没变。爱,强大到经得住平静的流年。

因为爱情,即使对方都已老去,即使清澈的眼眸不像往昔般灵动,俏丽的容颜有了岁月的痕迹,曼妙的身姿都已不再,但只要她还是她,爱就依然还在。“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

尽管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恋,没有刻骨铭心的回忆,甚至,没有拥有过某一段爱情,但我依旧相信爱,相信总会有一个人,可以和我分享爱情。在我们的迟暮之年,仍然可以相偎相依,深爱着彼此苍老的容貌,沙哑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深爱着彼此的灵魂。当死亡来迎接我们时,我们不会遗憾,因为,我们已经拥有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我们的灵魂找到了真正的伴侣。

正如纪伯伦所说:“当爱召唤你时,跟随他,尽管他的道路艰难险阻。”愿你年老之时,有个人还爱着你的一切,尤其是你那颗朝圣者的心。

当你老了读后感

我写这篇感想的目的是想说:“叶芝的精神震撼着我们的灵魂。他的诗歌看不到忧郁,始终热情如火。他这种如火如荼的情感让我们望尘莫及。我们要学习的是那种执着的精神,而不是他那种经历。”

昨天闲逛不经意走到了一个网友的空间,看到那首,我曾经为之落泪的绝世佳作,叶芝的《当你老了》。于是我有感而发把这首旷世佳作,放到空间让朋友们都欣赏一下这饱含激-情的,优美的佳作。因为这首诗是“叶芝”的灵魂之作,是感动了一个多世纪的爱情绝唱。《当你老了》这首诗背后,隐藏着无尽沮丧的爱情悲剧。

叶芝见到“毛特冈”那一刻就如同,清·王韬《鹃红女史》中描述那样 “惊鸿艳影;湖水皆香。”看到伫立窗前的毛特冈,仿佛看到她身上洒满了阳光的花瓣,她光彩夺目。他说,“我从来没想到在一个活着的女人身上看到这样超凡的美。”但他和毛特冈之间却可望不可及,所以他一直等待着,即使他的意中人早已经是别人的妻子,直到52岁,才结婚。痛楚和喜悦交织,希望和失望相随。但事实上,叶芝还是无法忘记毛特-冈。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还给毛特冈写信,约她出来喝茶,但还是被拒绝。而且,毛特-冈还坚决拒绝参加他的葬礼。世上对爱情终生执着,却又无法得到哪怕是一点点回报,只有叶芝一人了。

一切都随时间而来,真理也随生命的穷尽而来。我的耳边仿佛听到那句“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这种爱情,让诗人感情上痛苦一生,但激活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激-情,让他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是啊,爱情本身是否存在,在叶芝看来,已经不重要,因为他已经感受一生了;真理似乎是否获得,也不重要,因为他已经尝尽了追求的酸甜苦辣。对于生命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第三篇:《当你老了》教案

《当你老了》教学设计 赏析指导

这是一首情诗,写给诗人终生追求的一位女性──毛德·冈。她是位才华出众的演员,但一直投身于爱尔兰的民族自治运动,并成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年轻时代,诗人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的女性,就被她深深吸引,堕入了情网,但遭到了拒绝,这段痛苦的恋情几乎萦绕了诗人的一生。《当你老了》一诗,写于诗人的感情受挫之后,诗歌成了化解内心苦痛的方式。但是,诗人没有直接抒写当时的感受,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以后,想像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这种构思并非诗人的独创,16世纪的法国诗人龙萨也有过一首类似的作品,诗人或许受到了龙萨的启发,用同样的方式演绎了自己的感情。

第一节,时间设定在未来,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首先,过去的政治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变成往事,在炉火畔打盹、阅读,这不只是幻想中晚年生活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来临;其次,炉火的光芒并不十分明亮,在它的摇曳中投射出的,是一个朦胧的世界,诗人不断强化这一点,衰老的身体、浓重的阴影、低垂的头颅,都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

第二节,诗人从对“你”的描绘,转向了诉说自己的心声:其他人可能只爱“你”的青春、“你”的美丽,无论出自假意还是真心,“只有一个人”──这里是指诗人自己──爱的是“你”灵魂的高贵,是“你”的全部,甚至包括“你”的衰老、“你”的皱纹。如果说上面读到的《故乡》,是一首独白的诗歌,那么这则是一首对话的诗,虽然“我”没有直接出面,但诗句本身就是“我”的喃喃诉说,读者也像参与了“我”与“你”之间想像的对话,被诗人的真情所感染。当然,诗歌是一种节制的艺术,诗人并没有将有限的文字,耗费在内心的倾吐上,诗歌的最后一节,又回到炉火映照的场景,“你”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垂下头为爱情的逝去而感伤。最后出现的“爱情”一语,意义可能有点含混,是指“诗人”的爱,是“你”的爱,还是超越于个体之上的普遍的爱,诗人似乎没有言明,但“含混”恰恰带来了一种含蓄性、多义性,读者也不需要知道确定的答案,就能直接领略到岁月之中“爱”的圣洁与苦楚。在最后两句诗中,在头顶的山上踱步的“它”,指的应该就是上一句中消逝的“爱情”。本来,“爱情”是一个抽象的词,诗人在这里也把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它”化身为一个生命,在山顶行走,在星星中藏起自己的脸。这一结尾也有一种“意象化”的特点:一方面,“缓缓地踱步”与“隐藏的脸庞”,再一次传达了那种无限的怅惘感、消逝感;另一方面,在山峦与群星之中,“爱情”──这个既抽象又具象的存在,似乎和广漠的自然、天宇融为一体了,一种超越性的净化效果由此产生。诗歌的抒情力量,也同样融化在场景、意象的安排之中。

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让学生不看导读文字的情况下,直接阅读这首诗作,并试着解读,譬如:这是一首什么性质的诗歌?诗中的“你”和诗人有什么关系?它是不是写于诗人的垂暮之年?

二、作品讲解

1.介绍毛德·冈与叶芝间的感情纠葛,着重讲解遭到拒绝后叶芝的痛苦,为理解诗歌的内涵做出铺垫。与《故乡》一样,这是一首化解“爱之痛苦”的作品,但没有宣泄痛苦,反而在抒情之中使之获得了升华。

2.说明“当你老了”这样一种抒情方式的特别之处,即时间推后几十年,设想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这种方式使爱的表达更为含蓄、持久,似乎已超越了时间。

3.逐段讲解诗歌的内涵:第一节,描摹恋人晚年的生活场景,在回忆中唤起爱的记忆;第二节,诗人表白自己的心声,申明爱的不是“你”的外表和青春,而是“你”高贵的灵魂;第三节,回到原来的场景,在“意象化”的呈现中,表达一种爱的超越性。

4.分析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功能:“炉火”,既是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为诗歌带来朦胧、恍惚的氛围,又象征了诗人的激情仍未熄灭,像炉火一样在胸中燃烧;最后“爱”的形象,在山峦与群星之间被具体化了,好像一个人藏身在自然的背后,爱的无限与爱的无奈,传达得栩栩如生。

三、扩展与比较

1.《故乡》与《当你老了》,在某种程度上都表达了“爱的痛苦”,但在抒情方式上,一个采用独白,一个采用“对话”,一个以“我”为中心,一个朝向想像中的“你”,讨论这两种不同抒情方式的差异。

2.《当你老了》一诗借鉴了龙萨《当你衰老之时》的方式,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体味这种抒情方式的魅力。

参考资料

一、当你衰老之时(龙萨)

当你衰老之时,伴着摇曳的灯,晚上纺纱,坐在炉边摇着纺车,唱着、赞叹着我的诗歌,你会说:

“龙萨赞美过我,当我美貌年轻。”

女仆们已因劳累而睡意朦胧,但一听到这件新闻,没有一个

不被我的名字惊醒,精神振作,祝福你受过不朽赞扬的美名。

那时,我将是一个幽灵,在地底,在爱神木的树荫下得到安息;

而你呢,一个蹲在火边的婆婆,后悔曾高傲地蔑视了我的爱。──

听信我: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

(飞白译)

二、叶芝笔下的个人情感(傅浩)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是一位画家的长子。虽然他的家庭传统上说英语,奉新教,甚至祖先还可能是英国移民,他本人所受的也是正规的英国教育,但他自小就有很强的民族感,这也许与他在伦敦上小学时受英国同学歧视和欺负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对宗主国英国的感情是爱恨参半的,他恨英国人造成了使他不能用爱尔兰的民族语言盖尔语写作的事实,同时又爱使他得以直接学习莎士比亚等大师并且使他自己的作品得以更广泛流传的英语。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地位,才使他在从事文学创作伊始就感到确定身分的迫切需要。

作为使用英语创作的作家,叶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题材。这与19世纪中叶以来研究和翻译盖尔语文学的学者和翻译家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他既必须背离英国文学的传统,退回到爱尔兰的风景中去寻找灵感,又必须把所获纳入英语。1886年,叶芝结识了芬尼亚运动领导人、爱国志士约翰·欧李尔瑞。在他的影响下,叶芝开始接触爱尔兰本土诗人的具有民族意识的作品,他自己的创作也开始从古希腊和印度题材转向爱尔兰民俗和神话题材。1889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乌辛的漫游及其它》就反映了叶芝早期创作方向的转变和确定。

同年,叶芝结识了革命者、女演员毛德·冈。由于她的吸引,年轻的叶芝多少有些身不由己地进一步卷入了争取爱尔兰民族自治的政治运动旋涡之中(甚至一度与激进的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发生联系),就好像诗人乌辛被仙女尼娅芙诱引到魔岛上一样。但他毕竟不是政客,而是诗人。他不可能采取任何激烈的实际行动,而只是尽诗人的本分:

知道吧,我愿被视为,一个群体中的真兄弟,为减轻爱尔兰的创痛,大伙把谣曲民歌唱诵; 《致未来岁月里的爱尔兰》

第二本诗集《女伯爵凯瑟琳及各种传说和抒情诗》(1892)继续且更集中地以爱尔兰为题材,以象征的手法表现诗人的民族感情,爱尔兰被“想像成与人类一同受难”的“玫瑰”。他幻想通过创造一种建立在凯尔特文化传统之上的英语文学来达到统一两半──天主教和新教的──爱尔兰的目的。他相信,如果现代诗人把他的故事置于自己的乡土背景中,他的诗就会像古代的诗一样更细密地渗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早在1888年叶芝就曾说过,比较伟大的诗人视一切都与民族生活相关联,并通过民族生活与宇宙和神圣生活相关联:诗人只能用戴着“他的民族手套”的手伸向宇宙。他还认为,没有民族就没有较伟大的诗,犹如没有象征就没有宗教。在他眼里,爱尔兰是一个贮存着比英格兰的更为悠久的历史的“大记忆”,一个充满了诗的象征的仓库。

世纪之交的爱尔兰虽民族情绪高涨,但社会形势复杂。在目睹了政客的背信弃义、党派的勾心斗角、不同宗教信仰的民众的互相仇恨和愚昧无知等现象后,叶芝意识到自己所崇尚的以18世纪爱尔兰社会为代表的新教贵族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而毛德·冈等共和党人所热衷的暴力行动也令他反感。因此他不久便对政治产生了幻灭感,而又回到了他的艺术王国:

一切都能诱使我抛开这诗艺技巧:有一回是一张女人的脸,或更糟── 我那由傻瓜治理的国土貌似的需要;《一切都能诱使我》

1891年,叶芝与伦敦的一些年轻诗人组成了“诗人俱乐部”并参加了当地一些爱尔兰作家和学者组织的“爱尔兰文学会”,开始从事整理和宣传爱尔兰文学的社会活动。但他自己的笔一刻也没有停歇,除以上提到的诗集外,还接连出版了写爱尔兰题材的散文作品《克尔特的曙光》(1893)、《神秘的玫瑰》(1894)和戏剧作品《心愿之乡》(1894)等。

叶芝始终对戏剧有着浓厚兴趣。18岁时,他就为初恋的情人劳拉·阿姆斯特朗写过一部诗剧《费雯与时光》。诗剧《女伯爵凯瑟琳》则是他特意为毛德·冈

写的。1896年结识格雷戈里夫人和约翰·辛格后,叶芝开始与他们共同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这标志着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开端。叶芝本想借戏剧的形式教育群众,在现代人中间恢复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但他以爱尔兰神话为题材的风格崇高的象征主义诗剧不像格雷戈里夫人和辛格的现实主义剧作那样受欢迎。而且,中产阶级的庸俗反应常常使他失望和愤怒。

叶芝又是个自传性很强的诗人,他的诗以大量的篇幅和坦诚的笔触记录了他个人的经验和情感,尤其是他对友谊和爱情的珍重。女性在他的生活和艺术中都占据了显要地位。在《朋友们》一诗中,他写到了三位对他一生影响重大的女友:“现在我必须赞扬这三位──/三位曾经造就了/我生活中的欢乐的女士”:

一位是因为她的手,坚强有力,能够解散,无人能理解、拥有,和成功发展的东西,青春的多梦负担,直到她如此改变了我,使我在迷狂中生活辛劳。

这说的是奥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1852—1932)。叶芝认为是她使他得以专注于文学。她不仅在精神上给他以理解和支持,而且在物质上为他提供理想的写作条件,照顾他的起居。他在她的库勒庄园度过许多夏天,“在凯尔纳诺在那古老的屋顶下找到/一个更严厉的良心和一个更友善的家”(《责任·跋诗》),在那里写出了《在那七片树林里》《库勒的野天鹅》《库勒庄园,1929》等大量诗作。她还与他一起搜集民间传说,从事戏剧活动,在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她翻译的盖尔语神话传说被认为是上乘之作,为叶芝的诗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她的剧作也深受爱尔兰观众的欢迎。叶芝关于她的诗作还有《一位朋友的疾病》《致一位徒劳无功的朋友》《新面孔》《重访市立美术馆》等。

一位是因为不曾有杂念,也不曾有那些萦绕的烦忧──

没有,在这多灾多难的十五年里不曾有──能够来插在心意与愉快心意之间;

这说的是奥莉维娅·莎士比亚(1867—1938)。她是叶芝诗友莱奥内尔·约翰生的表妹,是一位小说家。1894年当叶芝正陷于对毛德·冈的无望恋情的旋涡里无法自拔时,约翰生把奥莉维娅介绍给了他。她聪慧而善解人意,与叶芝相处的很融洽。他们曾考虑结婚,只因她丈夫不同意离婚而未果。他们同居了近一年,直到叶芝再遇毛德·冈时,奥莉维娅发现他对毛德·冈仍不能忘情,遂离开了他。“额白发浓双手安详,/我有个美丽的朋友,/遂梦想旧日的绝望/终将在爱情中结束:/一天她窥入我心底/见那里有你的影像;/她哭泣着从此离去。”(《恋人伤悼失恋》)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友谊;叶芝与她通信比与任何男女朋友都多而详细。他在诗艺、政治、个人等各种问题上征求她的意见,而她的评论非常富于才智。叶芝在她去世后曾对人说:“40多年来她一直是我在伦敦的生活中心,在所有那些时间里我们从未争吵过,偶尔有些伤心事,但从未有过分歧。”叶芝关于她的诗作还有《他让爱人平静下来》《受难的辛苦》《深沉的誓言》《美人鱼》《长久沉默之后》等。

而那位呢?她拿走一切,直到我的青春消逝,却没有一点怜悯的神色。我怎能赞扬那一位?

当天光开始破晓之时,我由于她的缘故而清醒,把我的好处和坏处算计,忆想她所有的,那鹞鹰

神情依然显示的一切,那时从我心的根底

一股强烈的甜蜜流过,使我从头到脚颤栗。

这说的是毛德·冈(1866—1953)。“颀长而高贵,面庞和胸房却像/盛开的苹果花儿一样鲜艳芬芳”(《箭》)。这是叶芝初见她时的印象。当时他们都23岁。他立即被她的美貌征服了,“我一生的烦恼开始了”。她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民族主义者,为了争取爱尔兰独立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叶芝追随她参加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一再向她求婚,并为她写下了大量诗篇。有论者称这些作品是现代英语诗歌中最美丽的爱情诗。而她一直保持着距离,终于1898年向他透露了她与一位法国政客的同居关系。他们的关系一度降温,但给叶芝以毁灭性打击的是1903年毛德·冈与麦克布莱德结婚的消息。此后,加之剧院事务的烦扰,叶芝的心情很坏,诗风也随之大变。从诗集《在那七片树林里》(1904)到《责任》(1914),诗人逐渐抛弃了早期朦胧华美“缀满剪自古老/神话的花边刺绣”的“外套”而“赤身走路”了(《一件外套》)。

后来,叶芝又多次向离婚了的毛德·冈求婚,又都遭到了拒绝。不得回报的爱升华成了一篇篇感情复杂、思想深邃、风格高尚的诗,它们贯穿于叶芝的第二本到最后一本诗集中。在这些诗里,毛德·冈成了玫瑰、特洛伊的海伦、胡里汉的凯瑟琳、帕拉斯·雅典娜、黛尔德等。有论者认为还不曾有过哪位诗人像叶芝这样把一个女人赞美到如此程度。叶芝意识到是毛德·冈对他的不理解成就了他的诗,否则“我本可把蹩脚文字抛却,/心满意足地去过生活”(《文字》)。毛德·冈在晚年写信给叶芝也说,世界会因她没有嫁给他而感谢她的。

叶芝对爱情的看法一如他对宇宙的看法,是二元的。在早期的《阿娜殊雅与维迦亚》一诗中他就表达了“一个男人为两个女人所爱”的主题。到了晚期的组诗《或许可谱曲的歌词》和《三株灌木》及伴随的几首歌等,这种灵魂与肉体之爱一而二、二而一的信念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毛德·冈的爱应该说是灵肉兼有的,很可能最初还是出于对其肉体美的爱悦,但青年人耽于理想的气质使他的爱在诗创作中向灵魂的境界升华:“用古老的崇高方式把你热爱”(《亚当所受的诅咒》);“爱你灵魂的至诚”(《当你年老时》)。中年以后,他似乎在较平和的心境里超然把爱情抽象化,当做哲学观照的对象了。而到了晚年,他就好像是做够了梦的佛格斯,洞知了一切,肉体却衰朽了,于是爆发出对生命的强烈欲望:“可是啊,但愿我再度年轻,/把她搂在我的怀抱。”(《政治》)

叶芝曾说,他年轻的时候,他的缪斯是年老的,而他变老的时候,他的缪斯却变年轻了。意思是说,年轻时他追求智慧,年老时却又羡慕青春。“肉体的衰老即智慧;年轻时/我们曾彼此相爱却愚昧无知。”智慧与青春的不可兼得,亦即灵与肉的对立斗争成了叶芝“艺术与诗歌的至高主题”(《长久沉默之后》)之一。

第四篇:《当你老了》文艺批评

当我们都老了

读《当你老了》

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写的《当你老了》,这首哀伤无望,却又失之无悔,感情真挚的诗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我被诗中那平静但又热烈的浓郁爱情深深折服。

在众多的译文中,我还是比较喜欢由中国古韵的韵文翻译(见文百度百科),这样押韵让读者能在了解诗里表达的感情,也不禁让人感叹语言是如此的无国界,不同的文字却流露出一样的优美。

作者叶芝是爱尔兰诗人,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有着着浓郁的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能让读者读完后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当你老了》是他写给那个自己追求了一生都无法触及的女人毛特·冈妮。1889年叶芝遇到了爱尔兰独立运动战士毛特·冈妮,并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她,多次求婚都被拒绝,但终生爱慕,为她写诗。《当》用略带悲哀的语调,诉说着不可挽回的爱情。诗中写道“唯一人,爱汝之圣体,虽经风霜,吾爱不易。”他对她的爱已经深入骨髓,不可自拔。他为她写过“她矗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这写她的美,而在诗中,又不断地写她的老。不断地表现着自己对他的爱,无论美丑,无论苍老、年轻,一如既往的爱。在这首诗中,诗人突破了个人的不幸遭遇,把心中的感伤化成了缱绻的诗魂,以柔美曲折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凄美的艺术世界,实 现了对人生及命运的超越,全诗体现了饱满的张力美。诗歌要有张力美,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诗歌内部要有相互对立的冲突因素,这一对立因素既相互对立又互相 补充、相互依存,在诗歌内部微妙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从诗人复杂的心态中我们不难窥见情感的张力。中国古代诗论强调要“壮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又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 藏,便觉此中无限”。叶芝的诗艺在《当你老了》中的确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在用词方面,没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言壮语,相反,却具有凡人都懂的明白晓 畅,甚或给人平淡的印象。但是,在平淡的字词背后却是磅礴的力量。这是张力极好的阐释,因为张力不是一种呈现于外在的运动和冲突,而是一种“静中有动”的 力量,在表面上看来是静止不动的,平淡无奇的,而内部却暗流汹涌。具有张力美的诗中,感情是内敛的,不是放纵的,内敛的结果是情感被聚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 势能,最终形成一道飞流而下的河流。叶芝在诗中表达出来的情感轨迹正像那样的一条河流:先是在峡谷奔流,然后汇入大江,最后平静地消失在大海中。我们在诗 的第二节中,感觉得到诗人的激情与哀怨,就像奔流在峡谷大川中的流水(昔时双眸,深邃美象。叹羡汝之倩影,甚多,真真假假,来去客过。唯一人,爱汝之圣体,)但诗人并没有放纵自己的情感,到了最后一节,节奏顿然舒缓,就像它汇入大海了一样。但是,就在平静的海水下面(即时即景,却上心头,爱亦远躲,不知可否?),相信一定有滚滚波涛,埋葬着他的全部的内心独白,全部的希望、失望和绝望。因此很难说他的诗中表达出来的究竟是痛苦,还是幸 福?是软弱,还是强大?是愤懑,还是平静?也许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一切都有,这是诗歌中情感张力的最佳注脚。

很多人说对于一位正在享受青春的少女宣讲她的暮年,这是相当残忍的。但是这就是自然,我们无法抗拒,这样坦诚的相告我爱你爱到老爱到死,不在乎你变成什么样子,无论是“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还是“双鬓斑白,睡意绵绵”。但她爱慕的这个女子却始终不爱他,他的爱深切热烈持久,却是那样悄无声息,甘于寂寞的隐藏在一群繁星之中。我想叶芝也是有怨恨,但他的怨恨还是不及爱她的心情。

我纵观中国古代诗歌,有很多都与叶芝的诗有着一样强烈的情感,那种伤心,那种失落,这种不忍心。“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由于爱的无所不在,爱的贯穿古今,诗人的个体性之爱升华成了人类的永恒之爱。这正好契合了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追求从有限到无限的理念,亦即从个人的 感受出发,表达对永恒的思想的追求,也与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相印证。

叶芝用尽一生也没有能够弥合他和理想中的爱情之间的距离。当他老了的时候,他才顿悟,正是由于苦恋的情人对他爱之召唤的缄默才成就了他的诗名,否则 “我本可把蹩脚的文字抛却,/ 心满意足地去过生活”。而毛德,当她真正老了的时候写信给叶芝亦说,世界会因为她没有嫁给诗人而感谢她。

那些皱纹来自岁月,来自痛苦,来自一条寂寞而光荣的荆棘路,来自那孤独而崇高的朝圣者的灵魂。叶芝爱她,在用尽一切方法都失败后,他决定开始默默地爱她,为她写诗,让后人记得她,知道她,了解她。

爱她,就看着她慢慢变老。

第五篇:《当你老了》读后感

《当你老了》教学设计

赏析指导

这是一首情诗,写给诗人终生追求的一位女性 ──

毛德·冈。她是位才华出众的演员,但一直投身于爱尔兰的民族自治运动,并成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年轻时代,诗人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的女性,就被她深深吸引,堕入了情网,但遭到了拒绝,这段痛苦的恋情几乎萦绕了诗人的一生。

《当你老了》一诗,写于诗人的感情受挫之后,诗歌成了化解内心苦痛的方式。但是,诗人没有直接抒写当时的感受,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以后,想像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这种构思并非诗人的独创,16世纪的法国诗人龙萨也有过一首类似的作品,诗人或许受到了龙萨的启发,用同样的方式演绎了自己的感情。

第一节,时间设定在未来,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

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首先,过去的政治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变成往事,在炉火畔打盹、阅读,这不只是幻想中晚年生活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来临;其次,炉火的光芒并不十分明亮,在它的摇曳中投射出的,是一个朦胧的世界,诗人不断强化这一点,衰老的身体、浓重的阴影、低垂的头颅,都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第二节,诗人从对“你”的描绘,转向了诉说自己的心声:其他人可能只爱“你”的青春、“你”的美丽,无论出自假意还是真心,“只有一个人”──这里是指诗人自己──爱的是“你”灵魂的高贵,是“你”的全部,甚至包括“你”的衰老、“你”的皱纹。如果说上面读到的《故乡》,是一首独白的诗歌,那么这则是一首对话的诗,虽然“我”没有直接出面,但诗句本身就是“我”的喃喃诉说,读者也像参与了“我”与“你”之间想像的对话,被诗人的真情所感染。当然,诗歌是一种节制的艺术,诗人并没有将有限的文字,耗费在在内心的倾吐上,诗歌的最后一节,又回到炉火映照的场景,“你”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垂下头为爱情的逝去而感伤。

最后出现的“爱情”一语,意义可能有点含混,是指“诗人”的爱,是“你”的爱,还是超越于个体之上的普遍的爱,诗人似乎没有言明,但“含混”恰恰带来了一种含蓄性、多义性,读者也不需要知道确定的答案,就能直接领略到岁月之中“爱”的圣洁与苦楚。在最后两句诗中,在头顶的山上踱步的“它”,指的应该就是上一句中消逝的“爱情”。本来,“爱情”是一个抽象的词,诗人在这里也把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它”化身为一个生命,在山顶行走,在星星中藏起自己的脸。这一结尾也有一种“意象化”的特点:一方面,“缓缓地踱步”与“隐藏的脸庞”,再一次传达了那种无限的怅惘感、消逝感;另一方面,在山峦与群星之中,“爱情”──这个既抽象又具象的存在,似乎和广漠的自然、天宇融为一体了,一种超越性的净化效果由此产生。诗歌的抒情力量也同样融化在场景、意象的安排之中。

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让学生不看导读文字的情况下,直接阅读这首诗作,并试着解读,譬如:这是一首什么性质的诗歌?诗中的“你”和诗人有什么关系?它是不是写于诗人的垂暮之年?

二、作品讲解

1.介绍毛德·冈与叶芝间的感情纠葛,着重讲解遭到拒绝后叶芝的痛苦,为理解诗歌的内涵做出铺垫。与《故乡》一样,这是一首化解“爱之痛苦”的作品,但没有宣泄痛苦,反而在抒情之中使之获得了升华。

2.说明“当你老了”这样一种抒情方式的特别之处,即时间推后几十年,设想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这种方式使爱的表达更为含蓄、持久,似乎已超越了时间。

3.逐段讲解诗歌的内涵:第一节,描摹恋人晚年的生活场景,在回忆中唤起爱的记忆;第二节,诗人表白自己的心声,申明爱的不是“你”的外表和青春,而是“你”高贵的灵魂;第三节,回到原来的场景,在“在“意象化”的呈现中,表达一种爱的超越性。

4.分析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功能:“炉火”,既是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为诗歌带来朦胧、恍惚的氛围,又象征了诗人的激情仍未熄灭,像炉火一样在胸中燃烧;最后“爱”的形象,在山峦与群星之间被具体化了,好像一个人藏身在自然的背后,爱的无限与爱的无奈,传达得栩栩如生。

三、扩展与比较

1.《故乡》与《当你老了》,在某种程度上都表达了“爱的痛苦”,但在抒情方式上,一个采用独白,一个采用“对话”,一个以“我”为中心,一个朝向想像中的“你”,讨论这两种不同抒情方式的差异。

2.《当你老了》一诗借鉴了龙萨《当你衰老之时》的方式,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体味这种抒情方式的魅力。

参考资料

一、当你衰老之时(龙萨)当你衰老之时,伴着摇曳的灯,晚上纺纱,坐在炉边摇着纺车,唱着、赞叹着我的诗歌,你会说: “龙萨赞美过我,当我美貌年轻。”

女仆们已因劳累而睡意朦胧,但一听到这件新闻,没有一个 不被我的名字惊醒,精神振作,祝福你受过不朽赞扬的美名。那时,我将是一个幽灵,在地底,在爱神木的树荫下得到安息; 而你呢,一个蹲在火边的婆婆,后悔曾高傲地蔑视了我的爱。

── 听信我: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飞白译)

二、叶芝笔下的个人情感(傅浩)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是一位画家的长子。虽然他的家庭传统上说英语,奉新教,甚至祖先还可能是英国移民,他本人所受的也是正规的英国教育,但他自小就有很强的民族感,这也许与他在伦敦上小学时受英国同学歧视和欺负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对宗主国英国的感情是爱恨参半的,他恨英国人造成了使他不能用爱尔兰的民族语言盖尔语写作的事实,同时又爱使他得以直接学习莎士比亚等大师并且使他自己的作品得以更广泛流传的英语。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地位,才使他在从事文学创作伊始就感到确定身分的迫切需要。作为使用英语创作的作家,叶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题材。这与19世纪中叶以来研究和翻译盖尔语文学的学者和翻译家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他既必须背离英国文学的传统,退回到爱尔兰的风景中去寻找灵感,又必须把所获纳入英语。1886年,叶芝结识了芬尼亚运动领导人、爱国志士约翰·欧李尔瑞。在他的影响下,叶芝开始接触爱尔兰本土诗人的具有民族意识的作品,他自己的创作也开始从古希腊和印度题材转向爱尔兰民俗和神话题材。1889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乌辛的漫游及其它》就反映了叶芝早期创作方向的转变和确定。同年,叶芝结识了革命者、女演员毛德·冈。由于她的吸引,年轻的叶芝多少有些身不由己地进一步卷入了争取爱尔兰民族自治的政治运动旋涡之中(甚至一度与激进的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发生联系),就好像诗人乌辛被仙女尼娅芙诱引到魔岛上一样。但他毕竟不是政客,而是诗人。他不可能采取任何激烈的实际行动,而只是尽诗人的本分: 知道吧,我愿被视为,一个群体中的真兄弟,为减轻爱尔兰的创痛,大伙把谣曲民歌唱诵; 《致未来岁月里的爱尔兰》 第二本诗集《女伯爵凯瑟琳及各种传说和抒情诗》(1892)继续且更集中地以爱尔兰为题材,以象征的手法表现诗人的民族感情,爱尔兰被“想像成与人类一同受难”的“玫瑰”。他幻想通过创造一种建立在凯尔特文化传统之上的英语文学来达到统一两半──天主教和新教的──爱尔兰的目的。他相信,如果现代诗人把他的故事置于自己的乡土背景中,他的诗就会像古代的诗一样更细密地渗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早在1888年叶芝就曾说过,比较伟大的诗人视一切都与民族生活相关联,并通过民族生活与宇宙和神圣生活相关联:诗人只能用戴着“他的民族手套”的手伸向宇宙。他还认为,没有民族就没有较伟大的诗,犹如没有象征就没有宗教。在他眼里,爱尔兰是一个贮存着比英格兰的更为悠久的历史的“大记忆”,一个充满了诗的象征的仓库。世纪之交的爱尔兰虽民族情绪高涨,但社会形势复杂。在目睹了政客的背信弃义、党派的勾心斗角、不同宗教信仰的民众的互相仇恨和愚昧无知等现象后,叶芝意识到自己所崇尚的以18世纪爱尔兰社会为代表的新教贵族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而毛德·冈等共和党人所热衷的暴力行动也令他反感。因此他不久便对政治产生了幻灭感,而又回到了他的艺术王国: 一切都能诱使我抛开这诗艺技巧:有一回是一张女人的脸,或更糟── 我那由傻瓜治理的国土貌似的需要;《一切都能诱使我》 1891年,叶芝与伦敦的一些年轻诗人组成了“诗人俱乐部”并参加了当地一些爱尔兰作家和学者组织的“爱尔兰文学会”,开始从事整理和宣传爱尔兰文学的社会活动。但他自己的笔一刻也没有停歇,除以上提到的诗集外,还接连出版了写爱尔兰题材的散文作品《克尔特的曙光》(1893)、《神秘的玫瑰》(1894)和戏剧作品《心愿之乡》(1894)等。叶芝始终对戏剧有着浓厚兴趣。18岁时,他就为初恋的情人劳拉·阿姆斯特朗写过一部诗剧《费雯与时光》。诗剧《女伯爵凯瑟琳》则是他特意为毛德·冈写的。1896年结识格雷戈里夫人和约翰·辛格后,叶芝开始与他们共同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这标志着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开端。叶芝本想借戏剧的形式教育群众,在现代人中间恢复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但他以爱尔兰神话为题材的风格崇高的象征主义诗剧不像格雷戈里夫人和辛格的现实主义剧作那样受欢迎。而且,中产阶级的庸俗反应常常使他失望和愤怒。叶芝又是个自传性很强的诗人,他的诗以大量的篇幅和坦诚的笔触记录了他个人的经验和情感,尤其是他对友谊和爱情的珍重。女性在他的生活和艺术中都占据了显要地位。在《朋友们》一诗中,他写到了三位对他一生影响重大的女友:“现在我必须赞扬这三位──/三位曾经造就了/我生活中的欢乐的女士”: 一位是因为她的手,坚强有力,能够解散, 无人能理解、拥有,和成功发展的东西,青春的多梦负担,直到她如此改变了我,使我在迷狂中生活辛劳。这说的是奥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1852—1932叶芝认为是她使他得以专注于文学。她不仅在精神上给他以理解和支持,而且在物质上为他提供理想的写作条件,照顾他的起居。他在她的库勒庄园度过许多夏天,“在凯尔纳诺在那古老的屋顶下找到/一个更严厉的良心和一个更友善的家”(《责任·跋诗》),在那里写出了《在那七片树林里》《库勒的野天鹅》《库勒庄园,1929》等大量诗作。她还与他一起搜集民间传说,从事戏剧活动,在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她翻译的盖尔语神话传说被认为是上乘之作,为叶芝的诗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她的剧作也深受爱尔兰观众的欢迎。叶芝关于她的诗作还有《一位朋友的疾病》《致一位徒劳无功的朋友》《新面孔》《重访市立美术馆》等。一位是因为不曾有杂念,也不曾有那些萦绕的烦忧── 没有,在这多灾多难的十五年里不曾有──能够来插在心意与愉快心意之间; 这说的是奥莉维娅·莎士比亚(1867—1938)。她是叶芝诗友莱奥内尔·约翰生的表妹,是一位小说家。1894年当叶芝正陷于对毛德·冈的无望恋情的旋涡里无法自拔时,约翰生把奥莉维娅介绍给了他。她聪慧而善解人意,与叶芝相处的很融洽。他们曾考虑结婚,只因她丈夫不同意离婚而未果。他们同居了近一年,直到叶芝再遇毛德·冈时,奥莉维娅发现他对毛德·冈仍不能忘情,遂离开了他。“额白发浓双手安详,/我有个美丽的朋友,/遂梦想旧日的绝望/终将在爱情中结束:/一天她窥入我心底/见那里有你的影像;/她哭泣着从此离去。”(《恋人伤悼失恋》)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友谊;叶芝与她通信比与任何男女朋友都多而详细。他在诗艺、政治、个人等各种问题上征求她的意见,而她的评论非常富于才智。叶芝在她去世后曾对人说:“40多年来她一直是我在伦敦的生活中心,在所有那些时间里我们从未争吵过,偶尔有些伤心事,但从未有过分歧。”叶芝关于她的诗作还有《他让爱人平静下来》《受难的辛苦》《深沉的誓言》《美人鱼》《长久沉默之后》等。而那位呢?她拿走一切,直到我的青春消逝,却没有一点怜悯的神色。我怎能赞扬那一位? 当天光开始破晓之时,我由于她的缘故而清醒,把我的好处和坏处算计,忆想她所有的,那鹞鹰 神情依然显示的一切,那时从我心的根底 一股强烈的甜蜜流过,使我从头到脚颤栗这说的是毛德·冈(1866—1953)。“颀长而高贵,面庞和胸房却像/盛开的苹果花儿一样鲜艳芬芳”(《箭》)。这是叶芝初见她时的印象。当时他们都23岁。他立即被她的美貌征服了,“我一生的烦恼开始了”。她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民族主义者,为了争取爱尔兰独立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叶芝追随她参加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一再向她求婚,并为她写下了大量诗篇。有论者称这些作品是现代英语诗歌中最美丽的爱情诗。而她一直保持着距离,终于1898年向他透露了她与一位法国政客的同居关系。他们的关系一度降温,但给叶芝以毁灭性打击的是1903年毛德·冈与麦克布莱德结婚的消息。此后,加之剧院事务的烦扰,叶芝的心情很坏,诗风也随之大变。从诗集《在那七片树林里》(1904)到《责任》(1914),诗人逐渐抛弃了早期朦胧华美“缀满剪自古老/神话的花边刺绣”的“外套”而“赤身走路”了(《一件外套》)。后来,叶芝又多次向离婚了的毛德·冈求叶芝对爱情的看法一如他对宇宙的看法,是二元的。在早期的《阿娜殊雅与维迦亚》一诗中他就表达了“一个男人为两个女人所爱”的主题。到了晚期的组诗《或许可谱曲的歌词》和《三株灌木》及伴随的几首歌等,这种灵魂与肉体之爱一而二、二而一的信念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毛德·冈的爱应该说是灵肉兼有的,很可能最初还是出于对其肉体美的爱悦,但青年人耽于理想的气质使他的爱在诗创作中向灵魂的境界升华:“用古老的崇高方式把你热爱”(《亚当所受的诅咒》);“爱你灵魂的至诚”(《当你年老时》)。中年以后,他似乎在较平和的心境里超然把爱情抽象化,当做哲学观照的对象了。而到了晚年,他就好像是做够了梦的佛格斯,洞知了一切,肉体却衰朽了,于是爆发出对生命的强烈欲望:“可是啊,但愿我再度年轻,/把她搂在我的怀抱。”(《政治》)叶芝曾说,他年轻的时候,他的缪斯是年老的,而他变老的时候,他的缪斯却变年轻了。意思是说,年轻时他追求智年轻时他追求智慧,年老时却又羡慕青春。“肉体的衰老即智慧;年轻时/我们曾彼此相爱却愚昧无知。”智慧与青春的不可兼得,亦即灵与肉的对立斗争成了叶芝“艺术与诗歌的至高主题”(《长久沉默之后》)之一。

下载当你老了作文600字初一(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你老了作文600字初一(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你老了随笔

    当你老了随笔 当你老了随笔1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一直是我国推崇的传统美德。随着改草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人们的观念也慢慢地变了许多。过去,在人们的认知里,养......

    当你老了教案(模版)

    当你老了教案 叶芝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和讲解,体会本诗的情韵美。 2、探讨爱情的要义,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理解叶芝爱情的崇高圣洁。 教学难点:叶芝爱情的圣洁和正确......

    《当你老了》的读后感

    《当你老了》的读后感 《当你老了》是威廉·巴特勒·叶芝于1893年创作的一首诗歌,是叶芝献给女友毛特·冈妮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当你老了》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 《当你......

    当你老了优美散文

    母亲是向来不肯认老的人,按她自己的话说,我还年轻着呢,还能做好多事情啊。照镜子时,偶尔瞥到有几根不长眼的白头发撞过自己鬓角时,她总是很惊惶地试图去灭绝它们,实在拔不尽了就用......

    当你老了--叶芝抒情诗赏析

    当你老了--叶芝抒情诗赏析.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

    当你老了中英文双版

    When You Are Old 当你老了 By William Butler Yeats叶芝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

    叶芝《当你老了》读后感(最终版)

    叶芝《当你老了》读后感 一直都很喜欢文学,虽然没有读中文,但是对书的喜爱一直都没有改变。特别喜欢诗歌,尤其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最早读了,也只是读了而已,并......

    《当你老了》读后感 (共五篇)

    《当你老了》读后感 初读《当你老了》,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是被它抓住了心一般,不自觉地一读再读,一读再读,甚至是爱上了它,《当你老了》读后感。 据说这首诗歌是叶芝为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