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五篇]

时间:2022-07-12 01:0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一篇: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

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凝残月一作:孤灯灭)

译文

数声杜鹃的鸣啼,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怎奈何雨虽轻柔风却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

鶗鴂(tíjué):即子规、杜鹃。《离骚》:“恐鶗鴂之未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劳。”

芳菲:花草,亦指春时光景。

永丰柳:唐时洛阳永丰坊西南角荒园中有垂柳一株被冷落,白居易赋《杨柳枝词》”永丰东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以喻家妓小蛮。后传入乐府,因以“永丰柳”泛指园柳,喻孤寂无靠的女子。

花飞雪:指柳絮。

把:持,握。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细,故称。亦泛指短弦、小弦。

凝残月:一作“孤灯灭”。

赏析:

这首《千秋岁》写的是悲欢离合之情,声调激越,极尽曲折幽怨之能事。

上片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美好爱情横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把鸣声悲切的鶗鴂提出来,诏告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源出《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从“又”字看,他们相爱已经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这伤情却和春天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故有“惜春更把残红折”之举动。所谓“残红”,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贞的爱情。一个“折”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风雨摧残的爱情的无比珍惜。紧接着“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是上片最为重要的两句:表面上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用的是语意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是正常的,而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暴突袭,便是灾难了。青春初恋遭此打击,情何以堪!经过这场灾难,美好的春光便又鶗鴂声中归去。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和柳树一样,一任爱情如柳絮一般逝去了。

换头“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两句来得很突然。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这种极怨的气势下,受害者接着表示其反抗的决心,“天不老,情难绝”。这两句化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而含意却不完全一样,此处强调的是天不会老,爱情也永无断绝的时候。这爱情是怎样的呢?“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思”,谐音双关。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这是全词“警策”之语。情思未了,不觉春宵已经过去,这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如此作结,言尽而味永。

这首词韵高而情深,含蓄又发越,可以说,兼有婉约与豪放两派之妙处。

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2

千秋岁·数声鶗鴂 宋朝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飞花雪 一作: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凝残月 一作:孤灯灭)

《千秋岁·数声鶗鴂》译文

杜鹃声声,又来向人们报道春时光景即将逝去。惜春人更是想将那的花折下,挽留点点春意。不料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暴突袭。看那庭中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随风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心中极致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兮不会老去,爱情也永远不会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的月。

《千秋岁·数声鶗鴂》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

鶗鴂(tíjué):即子规、杜鹃。《离骚》:”恐鶗鴂之未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劳。”

芳菲:花草,亦指春时光景。

永丰柳:唐时洛阳永丰坊西南角荒园中有垂柳一株被冷落,白居易赋《杨柳枝词》“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以喻家妓小蛮。后传入乐府,因以“永丰柳”泛指园柳,喻孤寂无靠的女子。

飞花雪:指柳絮。

把:持,握。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细,故称。亦泛指短弦、小弦。

凝的月:一作“孤灯灭”。

《千秋岁·数声鶗鴂》赏析

这首《千秋岁》写的是悲欢离合之情,声调激越,极尽曲折幽怨之能事。

句片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美好爱情横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把鸣声悲切的鶗鴂提出来,诏告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源出《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对之不芳。”从“又”字看,他们相爱已经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这伤情却和春天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故有“惜春更把残红折”之举动。所谓“残红”,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贞的爱情。一个“折”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风雨摧残的爱情的无比珍惜。紧接着“雨轻风色必,梅子青时节”是句片最对重要的两句:表面句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用的是语意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是正常的,而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必突袭,便是灾难了。青春初恋遭此打击,情何以堪!经过这场灾难,美好的春光便又鶗鴂声中归去。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和柳树一样,一任爱情如柳絮一般逝去了。

换头“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两句来得很突然。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这种极怨的气势下,受害者接着表示其反抗的决心,“天不老,情难绝”。这两句化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而含意却不完全一样,此处强调的是天不会老,爱情也永无断绝的时候。这爱情是怎样的呢?“心似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思”,谐音而关。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这是全词“警策”之语。情思未了,不觉春宵已经过去,这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如此作结,言尽而味永。

这首词韵高而情深,含蓄又发越,可以说,兼有婉约与豪放两派之妙处。

《千秋岁·数声鶗鴂》鉴赏

这首词是写爱情横遭阻抑的幽怨情怀和坚决不移的信念。

上片沉痛的.者顾爱情遭到破坏,但无一语明说。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让读者自己去寻绎、领会。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数声杜鹃的鸣谁,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

起首就把鸣声悲切的鶗鴂提出来,说它向人们报道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从“又”字看,他们间融融泄泄的爱情已经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正和春天一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春去,谁不惋惜呢?作者笔下的这位多情者则是“惜春更把残红折”。所谓“残红”,可以说是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持的爱情。一个“折”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突雨摧残的爱情多么珍惜。

“雨轻突色暴,梅子青时节。”这两句是说,末奈何雨虽轻柔突却很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

这是上片最为重要而又精彩的两句。表面上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细心的读者会理解语义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这是正常的。谁料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突暴突袭。青春初恋遭此打击,其何以堪!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上片后两句是说,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白居易有咏杨柳句说:“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就和永丰坊的柳树一倾;爱情却如柳絮像飞雪似的飘落。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下片前两句是说,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这两句来得很突然,在换头处发起新意,向来认为只有高手能这倾写。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是说,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远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受害者在这里表示其反抗的决心:天是不会老的,那么爱情也就永无断绝的时候。这爱情是末倾把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呢?“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谐“思”。在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实实的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然的。这是全词表达思想感情的高峰,也是一篇之警策。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末两句是说,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情思未了,不觉春晓已经过去,这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如此作结,可谓恰到好处。词调《千秋岁》声情激越,宜于抒发抑郁的情怀,这首伤春怀人之作就很富抒情效果。

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3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 千秋岁 》写的是悲欢离合之情,声调激越,极尽曲折幽怨之能事。

上片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美好爱情横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把鸣声悲切的鶗鴂提出来,诏告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源出《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从“又”字看,他们相爱已经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这伤情却和春天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故有“惜春更把残红折”之举动。所谓“残红”,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贞的爱情。一个“ 折 ”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风雨摧残的爱情的无比珍惜。紧接着“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是上片最为重要的两句 :表面上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用的是语意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是正常的,而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暴突袭,便是灾难了。青春初恋遭此打击,情何以堪!经过这场灾难,美好的春光便又在鶗鴂声中归去。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和柳树一样,一任爱情如柳絮一般逝去了。

换头“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两句来得很突然。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在这种极怨的气势下,受害者接着表示其反抗的决心,“天不老,情难绝”。这两句化用李贺“ 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而含意却不完全一样,此处强调的是天不会老,爱情也永无断绝的时候。这爱情是怎样的呢 ?“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丝”“思”,谐音双关。在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这是全词“警策”之语。情思未了,不觉春宵已经过去,这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如此作结,言尽而味永。

这首词韵高而情深,含蓄又发越,可以说,兼有婉约与豪放两派之妙处。

第二篇: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赏析

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赏析

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赏析1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译文:

数声杜鹃悲切切,又一次报告春光去也,春花枯寂。爱惜春天,更应该把残花折下收藏起。正是梅子青涩时,雨丝霏霏,风儿是那么骤,那么急。那永丰柳呀,趁无人处尽日里撒花播雪。切莫弹拨那琵琶的幺弦,怨到极限,那弦儿能诉会说。天不会老,情难以绝。心儿就像那双丝编制的网,中间织有千千个连心结。春宵过去,残留的月色凝洒大地,东窗尚未露晨曦。

注释:

鶗鴂:即子规。《离骚》:"恐鶗鴂之未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劳。永丰柳:永丰:坊名,当在洛阳。白居易《杨柳词》:"永丰东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花飞雪:指柳絮。幺弦:发音细小的琴弦。孤灯灭:一说"凝残月。

赏析:

这首《千秋岁》写的是悲欢离合之情,声调激越,极尽曲折幽怨之能事。

上片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美好爱情横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把鸣声悲切的鶗鴂提出来,诏告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源出《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从“又”字看,他们相爱已经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这伤情却和春天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故有“惜春更把残红折”之举动。所谓“残红”,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贞的爱情。一个“折”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风雨摧残的爱情的无比珍惜。紧接着“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是上片最为重要的两句:表面上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用的是语意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是正常的,而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暴突袭,便是灾难了。青春初恋遭此打击,情何以堪!经过这场灾难,美好的春光便又鶗鴂声中归去。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和柳树一样,一任爱情如柳絮一般逝去了。

换头“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两句来得很突然。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这种极怨的气势下,受害者接着表示其反抗的决心,“天不老,情难绝”。这两句化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而含意却不完全一样,此处强调的是天不会老,爱情也永无断绝的时候。这爱情是怎样的呢?“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思”,谐音双关。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这是全词“警策”之语。情思未了,不觉春宵已经过去,这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如此作结,言尽而味永。

这首词韵高而情深,含蓄又发越,可以说,兼有婉约与豪放两派之妙处。

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赏析2

千秋岁·数声鶗鴂 宋朝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飞花雪 一作: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凝残月 一作:孤灯灭)

《千秋岁·数声鶗鴂》译文

杜鹃声声,又来向人们报道春时光景即将逝去。惜春人更是想将那的花折下,挽留点点春意。不料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暴突袭。看那庭中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随风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心中极致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兮不会老去,爱情也永远不会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的月。

《千秋岁·数声鶗鴂》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

鶗鴂(tíjué):即子规、杜鹃。《离骚》:"恐鶗鴂之未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劳。”

芳菲:花草,亦指春时光景。

永丰柳:唐时洛阳永丰坊西南角荒园中有垂柳一株被冷落,白居易赋《杨柳枝词》"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以喻家妓小蛮。后传入乐府,因以“永丰柳”泛指园柳,喻孤寂无靠的女子。

飞花雪:指柳絮。

把:持,握。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细,故称。亦泛指短弦、小弦。

凝的月:一作“孤灯灭”。

《千秋岁·数声鶗鴂》赏析

这首《千秋岁》写的是悲欢离合之情,声调激越,极尽曲折幽怨之能事。

句片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美好爱情横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把鸣声悲切的鶗鴂提出来,诏告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源出《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对之不芳。”从“又”字看,他们相爱已经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这伤情却和春天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故有“惜春更把残红折”之举动。所谓“残红”,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贞的爱情。一个“折”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风雨摧残的爱情的无比珍惜。紧接着“雨轻风色必,梅子青时节”是句片最对重要的两句:表面句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用的是语意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是正常的,而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必突袭,便是灾难了。青春初恋遭此打击,情何以堪!经过这场灾难,美好的春光便又鶗鴂声中归去。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和柳树一样,一任爱情如柳絮一般逝去了。

换头“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两句来得很突然。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这种极怨的气势下,受害者接着表示其反抗的决心,“天不老,情难绝”。这两句化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而含意却不完全一样,此处强调的是天不会老,爱情也永无断绝的时候。这爱情是怎样的呢?“心似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思”,谐音而关。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这是全词“警策”之语。情思未了,不觉春宵已经过去,这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如此作结,言尽而味永。

这首词韵高而情深,含蓄又发越,可以说,兼有婉约与豪放两派之妙处。

《千秋岁·数声鶗鴂》鉴赏

这首词是写爱情横遭阻抑的幽怨情怀和坚决不移的信念。

上片沉痛的者顾爱情遭到破坏,但无一语明说。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让读者自己去寻绎、领会。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数声杜鹃的鸣谁,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

起首就把鸣声悲切的鶗鴂提出来,说它向人们报道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从“又”字看,他们间融融泄泄的爱情已经不止一年了。可是由于遭到阻力,正和春天一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春去,谁不惋惜呢?作者笔下的这位多情者则是“惜春更把残红折”。所谓“残红”,可以说是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持的爱情。一个“折”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突雨摧残的爱情多么珍惜。

“雨轻突色暴,梅子青时节。”这两句是说,末奈何雨虽轻柔突却很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

这是上片最为重要而又精彩的两句。表面上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细心的读者会理解语义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这是正常的。谁料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突暴突袭。青春初恋遭此打击,其何以堪!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上片后两句是说,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白居易有咏杨柳句说:“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就和永丰坊的柳树一倾;爱情却如柳絮像飞雪似的飘落。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下片前两句是说,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这两句来得很突然,在换头处发起新意,向来认为只有高手能这倾写。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是说,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远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受害者在这里表示其反抗的决心:天是不会老的,那么爱情也就永无断绝的时候。这爱情是末倾把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呢?“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谐“思”。在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实实的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然的。这是全词表达思想感情的高峰,也是一篇之警策。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末两句是说,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情思未了,不觉春晓已经过去,这时东窗未白,残月犹明。如此作结,可谓恰到好处。词调《千秋岁》声情激越,宜于抒发抑郁的情怀,这首伤春怀人之作就很富抒情效果。

第三篇:《卖花声·怀古》原文及翻译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共二首。这两首曲子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卖花声·怀古》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译文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注释

⑴阿房(旧读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⑵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⑶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⑷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⑸“美人”句:言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死。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个典故的活用。

⑹“战火”句:言三国时曹操惨败于赤壁。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

⑺“将军”句:言东汉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

⑻秦汉:泛指历朝历代。

⑼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第四篇: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译文

衰颓零落秋已晚,寒露凄风相缭绕。

蔓生的野草渐渐枯萎,园中林木也已凋零。

清凉的秋风澄净了空气中本已不多的尘埃,天宇茫茫愈显高远。

悲切的蝉鸣已然尽绝,成行的大雁鸣叫声响彻云霄。

万物更替常变化,人生在世亦复如此,岂能不劳累呢?

万物变迁,自古皆有灭亡,想念起来心中有如焦焚。

有什么可以使我称心呢?没有啊!所以,姑且饮酒自我陶醉吧!

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今朝吧。

注释

靡靡(mǐ):零落的样子。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已夕:己晚。

蔓草:蔓生的草。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木本曰藤,草木曰蔓。

余滓(zǐ):残余的渣滓,指尘埃。

丛雁:犹群雁。丛:聚集。

万化:万物,指宇宙自然。

没:指死亡。

称(chèn):适合。

永:延长。《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409年(义熙五年)重阳节作,前八句描写时景:“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九月已是暮秋,凄凉的风露交相来到。“靡靡”,渐渐的意思。用这“靡靡”与下“凄凄”两个细声叠词,似乎也传出了深秋特殊的气息。这两句是概括描写,下两句写园林:“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有顽强生命力的蔓草也不再生长了,园中树木也纷纷凋零,这见出秋气摧败零落的厉害,“空自”,含有无可如何之意。再两句写天空:“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清爽的秋气澄清了尘埃,秋空显得特别高远。所谓秋高气爽,是包含了天色和心理感觉两个方面,这“杳然天界高”中就显出了目接秋空时那种新鲜感、那种精神的超旷感。最后两句写“群动”:“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秋蝉的哀咽停止了,只有群雁在高空鸣叫。这一息一鸣,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强烈了,那嘹唳的雁声又最能引发人的悲凉意绪。这三个层次的描写,空间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历历分明。

后面八句是感想。“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万化”,万物的变化。“寻绎”,连续不断。这是指上面所写的那些变化。于是自然联想到人生。人生没有不忧劳的。正如后来欧阳修所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自然易于衰老了。(《秋声赋》)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人也如此,人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生的大哀曾纠缠过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陶渊明也不例外;何况今天是重阳节,这是个吉利的日子,九月九象征长久,这就更能激起他的忧生之嗟了。所以下面他说:“念之中心焦”。这个“焦”字把那无可名状的痛苦表达出来了。写到这里可以说他的心情是极不平静,但他又是个通达的人,他不会像阮籍那样作穷途之哭的,他是有控制自己情绪的精神支柱: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下面他写道:“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他说:什么才叫我称心如意呢?还是喝酒吧。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通永)今朝吧。执着于“今朝”,把握这可以把握的实在的人生,这样他就可以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了。这里他似乎是在“借酒浇愁”,但并不怎么勉强。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喝酒,这个应节的举动正好作了他消解万古愁的冲剂。

陶渊明写有两首重九诗,意思差不多,写法不太一样。这首写景占有较多篇幅,写景也较细致,这是后半抒怀的出发点;另一首以感慨为主,中间只有四句写景的穿插。比较起来,这首诗要显得自然平和些。

己酉岁九月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2

己酉岁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译文

衰颓零落秋已晚,寒露凄风相缭绕。

蔓草稀疏渐枯萎,园中林木空自凋。

清澄空气无尘埃,天宇茫茫愈显高。

悲切蝉鸣已绝响,成行大雁啼云霄。

万物更替常变化,人生怎能不辛劳!

自古有生即有死,念此心中似煎熬。

如何方可舒心意,饮酒自能乐陶陶。

千年之事无需知,姑且行乐尽今朝。

注释

靡靡(mǐ):零落的样子。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已夕:己晚。

蔓草:蔓生的草。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木本曰藤,草木曰蔓。

余滓(zǐ):残余的渣滓,指尘埃。

丛雁:犹群雁。丛:聚集。

万化:万物,指宇宙自然。

没:指死亡。

称(chèn):适合。

永:延长。《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赏析:

本诗章法平简,前八句写景,后八句抒情。然而由于诗人的高超朴真,前后之间丝毫没有隔离之感,而是浑然一体,一样的自然洒脱。陶渊明写秋,可谓一绝。

这首诗是公元409年(义熙五年)重阳节作,前八句“哀蝉无留响,丛雁呜云霄”描写时景。

第一、二句“”写的是九月已是暮秋,凄凉的风露交相来到。“靡靡”,渐渐的意思。用这“靡靡”与下“凄凄”两个细声叠词,似乎也传出了深秋特殊的气息,这两句是概括描写,点明秋天将尽,风霜时下,定下凄清寒凉的基调。

下两句写园林,“”有顽强生命力的蔓草也不再生长了,园中树木也纷纷凋零,这见出秋气摧败零落的厉害,“空自”,含有无可如何之意。这二句是凄凄风露交的结果之一,是前二句的续写,也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悲悼。

再两句写天空,“”抬眼望去,只见清凉的秋风澄净了空气中本已不多的尘埃,天界显得多么高远,正所谓天高气爽啊!是包含了天色和心理感觉两个方面,这“杳然天界高”中就显出了目接秋空时那种新鲜感、那种精神的超旷感。这二句着重写静,得力于作者炼字之功,犹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鸟瞬欢新节,泠风送馀善”之类一样清新,只是格调显得凄凉一些。

下面两句写“群动”,“”秋末有似哀鸣的几声蝉叫已然尽绝了,众雁早在云霄列阵,已然呜叫着从北方迁而来。这一息一鸣,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强烈了,那嘹唳的雁声又最能引发人的悲凉意绪。这二句是写动,述时光消逝得快;又借蝉雁哀鸣,写作者的哀感。这三个层次的描写,空间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历历分明。

后面八句“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是感想。

“万化”,万物的变化。“寻绎”,连续不断。万物演化变迁,那是循环往复的,有死有生,有生有死;人生在世亦复如此,岂能不劳累呢?这是指上面所写的那些变化。于是自然联想到人生。人生没有不忧劳的。正如后来欧阳修所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自然易于衰老了。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人也如此,人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生的大哀曾纠缠过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陶渊明也不例外;何况今天是重阳节,这是个吉利的日子,九月九象征长久,这就更能激起他的忧生之嗟了。

下面他说:“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这个“焦”字把那无可名状的痛苦表达出来了。然而,万物变迁,自古皆有灭亡,想念起来心中有如焦焚。写到这里可以说他的心情是极不平静,但他又是个通达的人,他不会像阮籍那样作穷途之哭的,他是有控制自己情绪的精神支柱,委运任化,顺乎自然。

最后他写道:“”他说:有什么可以使我称心呢?没有啊!所以,姑且饮此浊酒吧,饮酒之中可暂得快乐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永)今朝吧。执着于“今朝”,把握这可以把握的实在的人生。最后二句意谓恢复到千载之前的淳真社会已然不可料想,那么,只有欢度今朝,自我完善了。这样他就可以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里他似乎是在“借酒浇愁”,但并不怎么勉强。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喝酒,这个应节的举动正好作了他消解万古愁的冲剂。

第五篇:瑶池原文翻译及赏析

《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古诗全文如下: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前言】

《瑶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

【注释】

⑴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⑵黄竹歌:逸诗,也作《黄竹诗》

⑶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列子》、《穆天子传》等记载不一

【翻译】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赏析】

晚唐好几个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药,妄求长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这首诗便是讽刺求仙之虚妄。

这首诗就是根据西王母与周穆王相约见面的传说来构思的。作者抓住西王母希望穆王“复来”、穆王也许诺复来这一点,虚构了一个西王母盼望穆王归来的情节:西王母推开雕镂彩饰的窗户,眺望东方,却不见穆王的踪迹,只听见《黄竹歌》声哀动大地。首句是仙境的绮丽风光,次句是人间的凄楚情景,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个对比兼含着两层意思:一是隐喻作歌之人已死,唯其歌声徒留人间,仙境虽美,怎奈无缘得去,暗含着对求仙的讽刺;一是用《黄竹歌》诗意,暗示人民在挨饿受冻,而统治者却在追求长生不死,希图永远享受,寄寓着对统治者求仙的斥责。

诗的末两句是写西王母不见穆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穆王所乘的八骏飞驰神速,一天能行三万里,如果要来,易如反掌,可是他为什么还没有如约前来呢?西王母盛情邀请穆王重来,穆王曾许诺重来,而且来也方便,乘上八骏瞬息就到,可是穆王却终究没有来,不言穆王已死而其死自明。然而,西王母却仍在开窗眺望殷切守候。这就表明西王母希望周穆王不死,可是这个希望终于落空了。即令仙人如西王母,也不能挽救周穆王于一死,则人间那些所谓长生不老之术,自然更是靠不住的了,不信求仙之虚妄而其虚妄自见。

讽刺求仙,本来是颇费议论的主题,但此诗却不着一字议论。作者的用意,完全融化在西王母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中,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构思极为巧妙。末句是西王母心中的问号,而不是由诗人直接提出的反诘之辞。因此,诗的讽刺虽然犀利尖刻,但表现方式却是委婉曲折的,不是直截了当的挖苦嘲笑。

纪昀评此诗说:“尽言尽意矣,而以诘问之词吞吐出之,故尽而未尽”(《李义山诗集辑评》)。正是由于末两句不作正面指斥,所以此诗于明白酣畅中又具含蓄蕴藉之致,读之觉余味无穷。叶燮称“李商隐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可空百代”

下载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千秋岁·数声鶗鴂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泊秦淮》原文翻译及赏析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huái)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品注释: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

    长恨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吐槽唐玄宗的长篇诗歌,简直是经典之作。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长恨歌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长恨歌唐代: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从军行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七夕·别浦今朝暗》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前言】《七夕》是......

    终南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三月暮》作者为宋朝诗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恹恹醉,尽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流莺声在绿阴中。......

    如梦令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前言】《如梦令·昨......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