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除了必要地大量阅读,还应该适当地进行练习题的训练。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1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12.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11B12、“会当”的意思是终当,终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28.选出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本诗开篇以设问提起,写出了诗人远望泰山雄奇壮阔生发的感慨。“青未了”突出了泰山苍翠、连绵不断的特点。
B.“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自然赋予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使大自然似乎有了感情;“阴阳割昏晓”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
C.五、六句写出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荡漾,归鸟进入视野,时已薄暮,诗人顿觉眼界大开。
D.“凌”字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极顶,远望“众山小”时的豪迈之情,体现了他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成就伟业的远大抱负。
答案:
8、【解答】ABC.正确;D.有误,“诗人登临泰山极顶”赏析有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这里的“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说明诗人并未登临泰山极顶。故选:D。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3【原文】:
望岳①
杜甫
岱宗②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④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大自然。②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③钟:赋予、集中。④决:裂开。
【阅读训练】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尾下句说:“齐鲁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4.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9.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
10.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11.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13.“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1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nbs
p;
16.“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之情。
17.“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18.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1分)
19.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20.解释词语:造化:凌:览:
21.诗用前()个诗句写所望之(),用后()个诗句写所望之感。
22.诗歌最后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意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政治抱负?
23.()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的形象。
24.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
25.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②会当凌绝顶
28.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29.《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0.“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的特点。
3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32.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33.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泰山?
34.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
35.远望的句子是()
36.近望的句子是()
37.细望的句子是()
38.表明愿望的句子是()
39.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
40.透过《望岳》中()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1.《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2.《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43.《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4.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45.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参考答案】
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上一页[1]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4.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5.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6.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9.B
10.D
11.D
12.B
13.巍峨(高大)
14.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5.“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16.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17.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18.钟、割
19.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
20.大自然跃上看
21.六景两
2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3.齐鲁青未了遮天蔽日
2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5.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
26.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7.未了:不尽会当:终要,终当
28.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0.高大
31.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2.“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33.雄伟壮丽,高大神秀
34.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不怕困难
3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3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9.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4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3.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末了
4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2题。(6分,每小题2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2分)
21.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2分)
22.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2分)
答案:
20.【答案】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的内容的理解。描述画面时首先要明确诗歌的景物,即意象。然后分析景物(意象)的特点,然后用流畅的语言将之描述出来。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此题中把握“层云”“归鸟”“决眦”等要素,由此进行描述即可。
21.【答案】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诗的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三、四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2.【答案】“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
“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的能力。品析诗歌的语言时,往往选择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进行分析鉴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聚集”的意思,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第二篇:《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1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12.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11B12、“会当”的意思是终当,终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2【原文】:
望岳①
杜甫
岱宗②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④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大自然。②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③钟:赋予、集中。④决:裂开。
【阅读训练】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尾下句说:“齐鲁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4.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9.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
10.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11.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13.“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1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nbs
p;
16.“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之情。
17.“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18.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1分)
19.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20.解释词语:造化:凌:览:
21.诗用前()个诗句写所望之(),用后()个诗句写所望之感。
22.诗歌最后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意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政治抱负?
23.()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的形象。
24.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
25.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②会当凌绝顶
28.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29.《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0.“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的特点。
3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32.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33.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泰山?
34.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
35.远望的句子是()
36.近望的句子是()
37.细望的句子是()
38.表明愿望的句子是()
39.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
40.透过《望岳》中()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1.《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2.《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43.《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4.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45.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参考答案】
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上一页[1]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4.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5.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6.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9.B
10.D
11.D
12.B
13.巍峨(高大)
14.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5.“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16.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17.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18.钟、割
19.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
20.大自然跃上看
21.六景两
2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3.齐鲁青未了遮天蔽日
2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5.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
26.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7.未了:不尽会当:终要,终当
28.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0.高大
31.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2.“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33.雄伟壮丽,高大神秀
34.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不怕困难
3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3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9.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4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3.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末了
4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3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望岳》与《春望》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两首诗围绕“望”字展开。《望岳》中作者望到了巍峨秀丽的泰山,表现出诗人①的人生态度;《春望》中作者望到了破败的长安城,表现出诗人②、思念亲人、悲己伤时的情感。(每空限填4字)(2分)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望岳》全诗没有“望”字,却句句围绕“望”字着笔,远望、近望、凝望,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情怀。
B.《望岳》颔联中“钟”字,把大自然人格化,它慷慨地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集中在泰山身上;而“割”字则写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
C.《春望》颔联中“感时”紧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伤时局,见花开伤心;“恨别”领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怨恨离散,闻鸟鸣惊心。
D.《春望》尾联由国破家亡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的愿望。
7.在古代诗歌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鸟,诗人借鸟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伤感悲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了满怀豪情;“,”表达了喜悦之情。(2分)
答案:
5.答案示例:①积极向上②忧国忧民(2分。每空1分)
6.答案:D(2分)
7.答案示例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答案示例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第三篇:《望岳》同步练习及答案
《望岳》同步练习及答案
默写《望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诗作者是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____,自号“ ____”,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____的气势和____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____,________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____、____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____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衬托____。
4、“钟”在这里是“ ”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望中泰山的________。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____,____”和孔子“ 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
9、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10、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
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
1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岱宗_____齐鲁_____造化_____
阴阳_____荡胸_____会当_____
夫______青______钟______入______
眦______凌______览______曾______
12、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3、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14、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
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答案八】
1、唐杜甫子美少陵野老诗史
2、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薄暮鸟归
3、泰山之高峻连绵
4、积聚、汇聚人格化神奇秀丽
5、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一样,切断了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分出了山南向阳明亮,山北背阴晦暗的两个世界,有力的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6、泰山的最高峰又指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作者坚忍不拔的性格,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政治抱负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8、(1)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
(2)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9、示例(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示例(2)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示例(3):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10、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11。泰山;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天地自然;
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阔;应当,一定要;虚词,无实义;
指泰山之色,青翠苍郁;聚集;收入眼里,看到;眼眶;登临,登上;俯视;通“层”
12、D 13、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14、C
第四篇:《望岳》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望岳① 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②。
【注】①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一首是咏西岳华山,当时作者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便辞官携家迁徙。诗中的玉女洗头盆、车箱谷、箭栝峰、通天门皆为华山著名景点,以地名巧妙入诗为本诗一大特色。②白帝:即少昊,古代汉族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真源:本源,这里指仙道。8.诗的首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
9.这首诗与《望岳》(岱宗夫如何)同为咏山之作,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答案:
8.①诗的首联写华山高耸突兀,周围的小山峰像儿孙一样拱卫着华山主峰,写出了华山的高大雄伟。(2分)
②这样写紧扣诗题,切合仰望华山之意;抒发了诗人对华山的仰慕之情;为后文写华山险峻难攀做铺垫。(3分)
9.①咏东岳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透露了诗人早年的宏大抱负。
②咏西岳诗极状华山之险,但作者登山之热情已无,即使有,也只是想秋后登顶求仙问道,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全诗重在表达诗人理想不可实现的失意彷徨之情。
第五篇:《望岳》阅读习题及答案
《望岳》习题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的气势和的景色。
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3.“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特点。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5.“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
6.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7.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8.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9.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
10.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11.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13.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1.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2.高大雄伟3.神奇秀丽4.参天耸立5.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强调不是简单的翻译句子,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1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13.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3、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如果考试时要求“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只需要答出其中一点就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