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1战国时,有个名叫田子方的人在路上看见一匹老马,就问赶马的人那是甚麽马。赶马的人回答说:“这本来是您家里的马,因为年老没有用处,所以已经卖了给我了。”田子方说:这匹马年青力壮的时候用尽了气力,现在老了就不要了,这可不是仁爱的人会做的事情。于是,田子方决定把那匹马再买回家饲养。到了西晋的时候,政论家段灼有一次向晋武帝呈上奏章,引用了上面的故事,然后说:“微臣希望陛下能想想田子方的仁爱,顾念年老的臣子曾经像狗和马那样为陛下效劳,请陛下实施养老的制度吧!”后来,成语「犬马之劳」就用来指一个人心甘情愿受别人差遣。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2三国时,东吴杀了关羽,占了荆州。在与东吴作战中蜀主刘备大败,退回白帝城,又生起重病来,忙派人去成都请来诸葛亮,刘备对他说:“我的儿子如果能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辅佐,你可以取而代之。”说完,刘备就去世了。
这时的蜀国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对外,诸葛亮主动与东吴和好,对内,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几年后蜀国恢复了元气,粮食充足,兵强马壮。当时蜀国南部的彝族首领孟获反叛,为了后方的安定,225年,诸葛亮亲征孟获。他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次俘虏了孟获,又七次放了他。最后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说:“丞相天威,我再也不反了。”解除了后顾之忧后,诸葛亮便决定出师伐魏。他给刘禅写了道奏章,从刘备不幸早逝说起,说自己在军败的危难关头接受任命,到现在已经21年了。他向刘禅推荐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再三劝告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采纳有益的`建议。最后他说:“今天我要出师远征,面对这张奏章泪流满面,不知该说些什么(不知所云)”。
刘禅看了很感动,劝他说:“丞相刚刚南征回来,又要北伐,还是先休息休息吧!”
诸葛亮说:“先帝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从不敢懈怠。今天不北伐,要等到什么时候?”
于是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不知所云”现在指人言语混乱,很难让别人理解。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3黄香是湖北江夏人,母亲早死了,父亲是个小官员,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黄香知书达理,对父亲十分孝敬,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床上、枕上的席子扇凉,让父亲睡得舒服些;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被窝,把被子温热一点,再请父亲睡下。因此父亲更爱护他,帮助他学习许多知识。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官。在他当魏郡太守期间,有一次遭到水灾,当地的百姓被洪水冲得无家可归,没吃没穿。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分给了受灾的百姓。因为黄香幼年时期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对父亲又十分孝敬,所以博得了许多人的赞美。当时在京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第二篇:四字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
直言不讳
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军,孝武帝命刘波坐镇北方。刘波身患重病,估计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上一道奏疏,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情况与治国建议讲出来,希望孝武帝重用能人守疆土[4]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第三篇:四字 五字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
没完没了 干干净净 四海为家 取长补短 管中窥豹 拔苗助长 一叶障目 弯弯曲曲 雪中送炭 指手画脚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冷冷清清 从天而降 金碧辉煌 光彩夺目 垂头丧气 千呼万唤 舒舒服服 千里迢迢 淡妆浓抹 庞然大物 没精打采 如愿以偿 兴高采烈 小巧玲珑 饥寒交迫 诚心诚意 小心翼翼 趔趔趄趄 栩栩如生 面如土色 应接不暇 庐山真面 柳暗花明 炙手可热 空空如也 从容不迫 慢条斯理 偷偷摸摸 举世无双 南征北战 谈何容易 不求甚解 与众不同 悲欢离合 安然无恙 马革裹尸 夜以继日 安居乐业 了如指掌 天衣无缝 冲锋陷阵 嘻嘻哈哈 不拘一格 滔滔不绝 世外桃源 惊心动魄 哄堂大笑 鱼贯而入 惊弓之鸟 一片冰心 万马齐喑 三省吾身 死而后已 塞翁失马 一坐皆惊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闻所未闻 姗姗来迟 一尘不染 舍己从人 销声匿迹 不蔓不枝 轰轰烈烈 不死之药 高深莫测 沧海桑田 机不可失 胸有成竹 发愤忘食 老之将至 断章取义 不屈不挠 无可奈何 一抔黄土 为民请命 死心塌地
得意洋洋 囫囵吞枣 大喜过望 美轮美奂 无价之宝 以一当十 亭亭玉立 纷至沓来 两面三刀 司空见惯 一来二去 返老还童 狗窦大开 吴下阿蒙 忧心忡忡 锐不可当 面红耳赤 盛气凌人 无所畏惧 万无一失 乐以忘忧 取而代之 狼狈不堪 犹豫不决 见死不救 如饥似渴 喋喋不休 不翼而飞 完璧归赵 天之骄子 水落石出 牛郎织女 不一而足 侃侃而谈 开门见山 惊慌失措 高枕而卧 刮目相待 千辛万苦 本来面目 规规矩矩 死里逃生 道听途说 囊萤映雪 一事无成 滔滔不竭 孜孜不倦 东张西望 争先恐后 呕心沥血 按图索骥 杯水车薪 负荆请罪 傍若无人 长风破浪 专心致志 重于泰山 目瞪口呆 明察秋毫 各得其所 艰难险阻 仙山楼阁 不毛之地 大庭广众 藏污纳垢 喜形于色 齐心合力 随机应变 天下第一 重蹈覆辙 反复推敲 不三不四随心所欲 不由自主 千篇一律 不言而喻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废寝忘食 不怀好意 草船借箭 神机妙算 笑容可掬 德高望重 不由分说 尽心尽力 千门万户 不知所措 轻于鸿毛 天涯海角 恭恭敬敬 诲人不倦 星星之火 心旷神怡 接二连三 说说笑笑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 叹为观止 叱咤风云 齐心协力 力不从心 交头接耳 因地制宜 鹤立鸡群 挺身而出 不自量力 沾沾自喜 目空一切 任劳任怨 山河表里 觥筹交错 无所用心 饱食终日 赤子之心 自知之明 大而无当 开卷有益 自暴自弃 地灵人杰 自寻烦恼 鸿鹄之志 被坚执锐 王侯将相 白虹贯日 不可胜数 不求闻达 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之乎者也 君子固穷 芒刺在背 妙手回春 打抱不平出人头地 如坐针毡 礼贤下士 三顾茅庐 不耻下问 七上八下 腰缠万贯 无精打采 万籁俱寂 沉默寡言 乐此不疲 出人意料 鸡犬不宁 死而无怨 不近人情 臵之死地 中流砥柱 奋不顾身 老成持重 濠梁之上 一鼓作气 门庭若市 城北徐公 求之不得 辗转反侧 破铜烂铁 空中楼阁 声名狼藉 暗中摸索 豁然开朗 骇人听闻 大失所望 心急如焚 志士仁人 同心同德 民不聊生 百折不挠 脚踏实地 慷慨激昂 振臂一呼 不名一钱 走投无路 车水马龙 奉公守法 志同道合 杀一儆百 毕恭毕敬 死有余辜 匹夫之勇 千乘之国 不违农时 百无聊赖 精明强干 不干不净 信口开河 一钱不值 礼尚往来 残羹冷炙 及锋而试 出神入化 缺一不可 生花妙笔 有条有理 学富五车 春花秋月 才高八斗 老羞成怒 熟能生巧 标新立异 千变万化
五字成语故事
庐山真面目 十八般武艺 一去不复返 学而时习之 依样画葫芦 一言以蔽之 小巫见大巫 坐山观虎斗 自以为得计 疑心生暗鬼 周瑜打黄盖 捉将官里去 物不平则鸣 温良恭俭让 学而优则仕 无立锥之地 桃李满天下 养虎自遗患 无敌于天下 桃李遍天下 图穷匕首见 售胝足之药 日近长安远 秋风扫落叶 骑鹤上扬州 一饭三遗矢 人生如风灯 不吃烟火食 杯酒释兵权 铁棒磨成针 鸣鼓而攻之 民以食为天 疾风知劲草 小鹿触心头 苛政猛于虎 旱魃拜夜叉 顾头不顾尾 覆巢无完卵 二桃杀三士 瓜皮搭李树 狗咬吕洞宾 恨铁不成钢 后来者居上 花无百日红 疾风扫落叶 河东狮子吼 盲人骑瞎马 马上得天下 人不可貌相 朽木不可雕 一饭三吐哺 老大徒伤悲 蚍蜉撼大树 树倒猢狲散 急来抱佛脚 急则抱佛脚 二卵弃干城 人老心不老 十二道金牌 三年不窥园 大旱望云霓 大事不糊涂 床头捉刀人 一沐三捉发 复巢无完卵 天子无戏言 不打不相识 三思而后行 杀人不眨眼 贪多嚼不烂 薰莸不同器 照葫芦画瓢 一问三不知 欲速则不达 临时抱佛脚 摸不着头脑 千里送鹅毛 贵人多忘事 顾前不顾后 疾风扫秋叶 蒹葭倚玉树 司马昭之心 礼轻情意重 礼轻人意重 更上一层楼 快刀斩乱麻 墙倒众人推 天高皇帝远 铁杵磨成针
六字成语故事
上气不接下气 出淤泥而不染 五十步笑百步 天有不测风云 以天下为己任 九牛二虎之力 迅雷不及掩耳 一动不如一静 顾左右而言他 东风压倒西风 出污泥而不染 拔赵臶易汉臶 一蟹不如一蟹 一客不烦二主 疾雷不及掩耳 一代不如一代 拔赵臶立赤臶 有志者事竟成 远水不解近渴 远水不救近火 鞭长不及马腹 不可同日而语 伯仁由我而死 不打不成相识 敬鬼神而远之 国人皆曰可杀 小鹿儿心头撞 狗鼠不食汝余 老死不相往来 贫无立锥之地 二者必居其一 过五关斩六将 挂羊头卖狗肉 风马牛不相及 扶不起的阿斗 掷地作金石声 一马不跨两鞍 行不由西州路 妍皮不裹痴骨 卧榻岂容鼾睡 三折肱为良医 使功不如使过 有眼不识泰山 百闻不如一见 杀鸡焉用牛刀 三寸不烂之舌 三月不知肉味
六字以上成语故事
不识庐山真面目 柳暗花明又一村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以五十步笑百步 臵之死地而后生 彼一时,此一时 此地无银三百两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棺材不下泪 宰相肚里好撑船 此地无银三十两 画鬼容易画人难 挟天子以令诸侯 身在曹营心在汉 山雨欲来风满楼 识时务者为俊杰 人心不足蛇吞象 千里姻缘一线牵 画虎不成反类狗 黑云压城城欲摧 蜚鸟尽,良弓藏 貂不足,狗尾续 初生之犊不畏虎 解铃还是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须用系铃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 生子当如孙仲谋 听其言而观其行 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夜夫妻百夜恩 上梁不正下梁歪 死诸葛走生仲达 无颜见江东父老 嫩草怕霜霜怕日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为五斗米折腰 别有天地非人间 车如流水马如龙 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四篇:四字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 篇1成语名称:得心应手
成语拼音:dé xīn yìng shǒu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得心:指摸索到规律;应:适应。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相应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做起事情来非常顺利。
成语来源: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成语造句:秦牧《艺海拾贝·在词汇的海洋中》:“即使这些都做到了,还不能说在写作时就一定十分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的成语故事
古时,匏巴弹琴,鸟儿会随着乐声而舞,鱼儿跃出水面倾听。郑国的师文听说后,就去拜师襄为师学琴。
得字开头的成语
得意忘形 得陇望蜀 得心应手
包含有得字的成语
马上得天 拼得工夫 愚者千虑 自以为得 鹬蚌相持 鹬蚌相持 鹬蚌相争 如鱼得水 不探虎穴 矢在弦上
四字成语故事 篇2卧薪尝胆的故事
【解释】
薪:柴草。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一败涂地的故事
【解释】
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是沛县一名亭长(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他性格豪爽,乐于帮助别人。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做苦工。在路上,每天总有几个民夫逃走。有天晚上,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们都走吧!”当时就有十几个民夫情愿跟随刘邦。
刘邦带这十几个人正往别处逃走,忽然有条大蛇挡在路上,别人吓得不敢前进,刘邦手提宝剑,把大蛇赶走,大家很佩服他这种勇敢精神。
那时候秦朝政治腐烂,各地百姓纷纷起来造反。沛县衙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知道刘邦是个好汉,便经常暗地与他来往,商量准备起兵反秦。
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刘邦决定起义,他们首先攻下了沛县。大家推举刘邦为起义军的首领;刘邦说:“抗秦大业是艰巨的,如果一败涂地,就要赔上性命啊!我刘邦愿带领大家大干一场!”
刘邦从这天开始,便率领沛县的三千弟子展开反抗暴秦的斗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舍生取义的故事
【解释】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
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
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我死而无怨了。”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豫让刺了外袍之后,自刎而亡。豫让甘愿舍弃生命,也要完成道义的行为,便成了“舍生取义”的成语。
管鲍之交的故事
【解释】
形容朋友交谊深厚。
【成语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代的人,两人互相照顾,亲如手足。
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败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是个没有勇气的人。这时,叔牙却出来说:“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他奉养,其实,他并不是个怕死的人。”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齐国人。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王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管仲整顿内政、开发资源、发展农业,很快就使齐国强盛起来,当上了盟主。
四字成语故事 篇3【成语】:泰山压卵
【拼音】:tàishānyāluǎn
【解释】: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成语故事】:
孙惠是晋惠帝时齐王冏的谋士。在齐王失败之后,孙惠受到了成都王的重用,后来成都王起兵攻打长沙王,孙惠十分失望,才退隐。不久,东海王在下邳起兵,孙惠知道,就上书东海王,指出历代王朝危亡的情形,都是枝叶先雕零,才引起上下根株的死亡。因此,劝东海王应该一心平乱,匡扶王朝。同时还颂扬东海王的实力:“这种强大的力量,就像是乌获摧毁冰块;令孟贲折断枯树;使猛兽吞食狐狸;用泰山来压卵一样,这是没有办法相比的……”最后,东海王被孙惠恳切的言词打动,才起用了他。
以泰山的坚实、巨大,来压微小、脆弱的蛋,两者力量的悬殊,是可以想见的,用“泰山压卵”这四个字,正可以巧妙的表现出一件事情的对比。所以,后人便用它来形容,以最强大的力量,加诸在最弱小的一方,也就是以强欺弱,能轻易达成任务的意思。例如,一家资本雄厚的公司,以贱价和小商店竞争,那必然会成功的,这就可以用“泰山压卵”来形容。
四字成语故事 篇4成语名称:对牛弹琴
成语拼音:duì niú tán qín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讥讽别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成语来源: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成语造句: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因为他骄傲,不屑于对牛弹琴,而是他心中老有点自愧。”
对牛弹琴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对字开头的成语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包含有对字的成语
新亭对泣 对症下药 对牛弹琴
四字成语故事 篇5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失而射,傍栽而战。武王左操黄戟,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故事: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商朝军*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戟,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旗、坐着战车,势不可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讷纣王军*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垮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无法挽救。
四字成语故事 篇6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生活在一口废弃的浅井里,它对东海来的一只鳖夸耀说:“我真的很快乐!想外出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跳到井栏上;累了就回到井里,在残破的井壁边休息。我跳进井水中,水刚刚没过我的胳肢窝,托着我的下巴,我蹦啊跳啊,烂泥也只没过我的脚丫。看看周围那些虾蟹啊蝌蚪啊什么的,没有谁能比我快乐。而且这是我的地盘,我跳跳停停,逍遥自在。你到了这里,怎么不进来看看呢?”
鳖的左脚还没有踏进浅井,右膝已经被卡住了。于是,它慢慢地退了回去,告诉青蛙关于海的事情:“即使用千里来计算,也说不出它的广阔;即使用千丈来测量,也算不出它的深度。大禹治水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也没看出增多;商汤的时代,八年中倒有七年是干旱的,海水也没见减少。大海啊,时间长短对它的容量没有什么影响,旱涝也不能使海水涨落,这是我居住在东海里的快乐!”
青蛙听得惊呆了,觉得若有所失。
四字成语故事 篇7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同村的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蹙额,从街上走过。村里富人见到她这副模样,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
四字成语故事 篇8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四字成语故事 篇9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四字成语故事 篇10成语名称:杞人忧天
成语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缺乏根据的忧虑。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杞:周朝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
成语来源: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成语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他带着些杞人忧天的味道:‘你这种脑筋动出来,要遭天忌的!’”
杞人忧天的成语故事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杞字开头的成语
杞人忧天
包含有杞字的成语
杞人忧天
四字成语故事 篇11晋代的祖逖是个胸襟坦荡、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可他小时倒是个不爱读书的调皮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缺少,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度,于是就奋发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奋发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盛的知识,学问大有上进。他曾多少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帮助帝王管理国度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曾有人荐举他去做官司,他没有允许,仍旧不懈地努力读书。
四字成语故事 篇12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四字成语故事 篇13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急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呀?」他答复说:「我宁肯信任尺码,也不信任自己的脚!」
四字成语故事 篇14东汉末年,刘表过世,刘琮投降曹操,情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去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赞同联刘抗曹
第五篇: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而求助于别人时,别人又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