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天的雨》语文教后反思
《秋天的雨》语文教后反思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天的雨》语文教后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庆节放假前得知开学后要讲先行课,假期里我就开始了备课,做课件。今天的第一节课我按时讲了课,可糟糕的是我没有很好的掌控时间,以致没有处理完文本就仓促下课了。课下,我反思自己的课堂,结合本学科组同事的建议,反思如下:
一、检查生字词费时太多。
我借鉴网上的课件,将课后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写在“小雨点”上,点击出示。我本想利用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因为开火车进行,给每个同学读字词的机会,既没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耗费了时间。可以选择两名同学比赛,生字只出示生字条里的。对于出错的生字多读两遍即可。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浪费时间真是不应该。
二、指导朗读要求过高
我本来设计把一二段的'朗读作为重点指导。在第一段要读出秋雨的温柔和清凉,读出秋天不知不觉的到来,我将需轻读的部分设为红色字体,孩子们思维定势认为红色的就要重读。我示范读“轻轻地”,孩子们却在我的引导下放低了读书的声音。孩子们读出了感情,可我觉得不够到位,就反复引导,也在无形中浪费了时间。
三、教学环节设计面面俱到
在概括课文内容环节上,因为本课是散文,学生概括不出来。可以换为课后问题:“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在处理第二段时不用把句子一一出示,可以出示整段。先讲修辞——比喻、拟人。让孩子们去找比喻句拟人句。处理第三段时,可抓住动词。第四段可用问答的形式理解动植物的活动。重点了解松柏穿上油亮亮的衣服。体会此段比喻拟人的用法。
简简单单教语文,我却将之变得复杂起来。唉。不过感觉自己设计的好的地方也有几方面:
1、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同学们仿写比喻拟人句,加以指导,就出现了些有新意的句子。这也给孩子们画秋天提供了素材。
2、讲中心句和总分总的结构。这为园地三的习作提供了写作的模式,我赞成石头的“先入模后出模”之说。
3、对“五彩缤纷”的处理还可以,先找出颜色再来用词语概括,学生概括得很全面。
讲完课,心绪难平,可是想想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才好对症下药,才会更进一步,未必不是好事。
第二篇:作文教后反思
课后反思:
模仿与创新
关于作文,我们似乎有很多疑问,特别是作文指导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有如何在处理好学生普遍存在的模仿现象?在这就《习作二》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习作二是请学生发掘自己的一项特长,并且通过语言文字展示给大家。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习作的材料来源于自己,身边的素材应该是随手拈来,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很好的依托。于是,我决定试一试我不指导,看看会有什么结果,第一轮习作本收上来,不少孩子两句就写完了。如“我很会踢足球,曾经参加过足球队”“我会画画,美术老师给我打了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我仔细思索。我想:学生生活中一定有不少写这类习作的素材,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面对这样贫瘠的叙述,我决定试一试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例文,然后小组讨论的办法,来再次作文。这次收上来的习作明显在篇幅上增加了,但是几乎是千人一面,有画画遇到困难克服的,有妈妈买菜提不动,而帮助提的„„这就是典型的模仿。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而有有自己的话说呢?我进行第三次习作。
首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特长,然后请他就一件能显示自己特长的事来具体谈谈。这时候学生叙述过程中还是抱住例文不放。于是我们进入例文,看看例文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通过读发现,例文一《我真棒》中作者写抱西瓜的动作非常精彩。由夹到扛到抱,经历了几个不成功的尝试,才最后抱着西瓜回家的。由此引导到“动作”这个词,同时和学生一同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准确和生动,会将读者能感到身临其境。就例文一,的动作,我们开始将不少学生认为踢球的特长,做为指导例子,请学生小组中说说片断,要求表现当时的情况,描述清楚动作,让听者觉得你球技高超。学生在小组中叙述的精彩层出。
例文二《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表面上是告诉我们她很会跳舞,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她克服了困难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重点是描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由胆小害怕,到成功喜悦。于是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的同时,引入《但愿人长久》中苏轼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在心理活动的叙述中,就能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大家。
这样教学后,学生再写习作二,水平就明显的提高了。
思索:我们常常谈到的授之以“渔”,不授之以鱼。到底什么是渔?我想这篇习作告诉我们,学生生活中积累其实不少,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积累生动的表达出来,于是就开始一味的模仿,而真正是失去了自我,将他人的生活经验在自己身上大量的复制。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呢?我想,绝对不是,再挖掘生活,而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将习作的入门点指点给孩子们,让学生领悟到习作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自己的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的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捕鱼,才能真正捕到自己的鱼
第三篇:记叙文教后反思
教师作写作提示,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留心观察,注意积累生活素材。
2.把事件、人物要写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加以具体、细致的描述。
3.材料最能表现中心。
4.写完以后多读几遍,用自己的阅读感受来检验语言是否通顺畅达。
5.加以适当的议论、抒情。
三、写作台阶训练一--叙事如何生动具体。
1.教师指导、示范(以“记一次打架”为例),让学生明确叙事要生动、具体,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a、交待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b、对场面要进行观察、描写。
2.学生训练:题目:《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
处理方法:(1)分学习小组进行。
(2)以小组长为中心,确定所选的事件,定好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讨论问题:
a、我们可以写这件事的哪些方面,(如当时的情况,人们的心理等)
b、对这些方面我们如何去写。
3.教师抽查一两组的讨论情况。
四、台阶训练二--开头、结尾训练:
1.教师讲述常见的开头、结尾方式。
2.学生书面写《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的开头、结尾。
3.抽读优生的作示范。
4.范文欣赏(全篇)
五、大作文训练
题目: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
要求:
1、字数在500字以上。
2.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3.叙述事件要生动、具体。
4.书写工整。(因升中考卷面分4分,所以每次作文均要求书写工整)
第四篇:第十一册语文教后反思
林海教学反思
《林海》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选自老舍访问内蒙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了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本课,我首先抓住了情感主线——亲切与舒服,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1、抓文章精髓,教师教的思路跟着学生的学习意愿走。
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把参观林海的全部情感凝聚成的两个内涵极深,并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亲切、舒服”这个词从而抓住了文章的精髓,让学生自己谈怎样做才能与作者产生同样的情感,这样教师的教学思路随着学生的学习意愿走,而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林海自然风光片的播放使学生进入情境,亲眼目睹了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对美景的赞叹与喜爱的情感,更为理解课文语言文学的意境美打下了基础,同时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观赏得很认真,不时发出惊讶和赞叹之声,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欣赏。
3、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朗读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围绕自读指示学习课文,喜欢同一景物的同学可以自由组合互相讨论、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在这段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得积极踊跃,讨论热烈,学习效果良好,课程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真正地都动起来了。
4、跨越学科界限,考察理解能力和绘画技巧。
为了了解兴安岭的“岭”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一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情况,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绘画的能力,从而也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学生画得比较投入,而且画得准确、美观,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
5、情感升华、推向高潮。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林海的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画画的、写诗的、朗诵诗的、唱歌的、签名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也有感到不足之处,例如: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可多进行以美感人的“赏读”,以情动人的“品读”,以扶为主的“教读”,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另外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还不够到位,除了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兴安岭的物产的资料外还可以查找其它方面的资料进行汇报,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搜集祖国其他宝地的资料在汇报中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富饶的祖国的情感。
《林海》教学反思
师范读(出示句子):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的,矮的,长的,短的,横的,顺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生:老师,你错了。你漏了字“的”、“着”。
师:是吗。不一样吗? 生:不一样的。
师:那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中的句子,把答案告诉大家,行吗?(生自由读句子)
生1:老师,不一样。“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矮点的”,加了“点”字,即写出了岭的式样很多,同时说明岭高矮、长短相差不大的。
生2:也说明大兴安岭的“岭”不孤峰突起。
生3:大兴安岭有一种很温柔的气氛,让人看了很亲切、舒服。生4:“横着的、顺着的“写出了柔和的感觉。生5:这样写,给人一种动态美。
师:同学们,你们很会读书。读懂了作者用词的巧妙,体会到了“岭”不但式样多,而且温柔的特点。【反思】
老舍先生巧用“点“、“着”,写出了大兴安岭“岭”温柔的特点,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且是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老师的范读,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这里我抓住“点”、“着”,作为切入口,把老师的导读与学生的品味有效结合,引导学生用两只眼睛看文字,一只眼睛看到纸上面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从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语言中隐含着的情趣,体会“岭”的“温柔”以及作者对“岭”的喜爱之情。
《林海》反思
大兴安岭,用什么续写未来? 小学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确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而《林海》这篇文章就是信手拈来,直接将教材内容与环保教育挂钩,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知识的教育的好课文。
大兴安岭美丽迷人,历来是我国木材的最大原产地。老舍笔下的林海更是美丽迷人,令人流连忘返。“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提起大兴安岭,会想起小时候听过的这首老歌,模糊的印象是它的方位在东北,山脉很大,森林茂密,人迹罕至,大兴安岭千般宝,莽莽苍苍,是我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怎样进行教学?分析课本,挖掘环保素材时,我反复考虑。最后决定,在进入课文教学前,先用一组图片和数据,向描述一下自1987以来,大兴安岭因火灾带来的重大损失。
1987年5月6日,过火面积超过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近70%。烧毁房舍61.4万平方米。内含居民住房40万平方米,贮木场4处半,林场9处,存材85.5万立方米,烧毁各种设备2488台,粮食650万斤。桥涵67座,铁路专用线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284.2公里。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
2004年06月26日,因雷击引发大面积森林火灾,火点达12处,过火面积为700多公顷。2006年5月28日砍都河火场林地过火面积达5万多公顷……
近年来对其无节制的大肆采伐,使现在大兴安岭千疮百孔,在人祸面前,残存的原始森林面积不足90万公顷……
触目惊心的数字,惨不忍睹的画面,带给学生深深的震撼,由此,我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的教学:五十多年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内蒙古采风,游览了美丽迷人的大兴安岭。当时的兴安岭满目郁郁苍苍,千山一碧,万古长青。让作者大发大兴安岭能兴国安邦之感!通过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在教学中把握好时机,巧妙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领悟、体会,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宣传者
和参与者,更是必要。在细究《林海》一文时,我始终抓住“温柔”一词,渗透环保教育。在学生明白“温柔”一词的意思之后,我抓住这个词产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理解,随之抓住这个词的用途追问:“它多用来形容谁的?”学生回答:“多形容女性的。”我们布置学生找出书中把林海形容成女性的句子。学生马上用笔画上记号:“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再布置学生反复吟诵,领悟“青衫、白裙、绣花勒”与“温柔”有什么关系。通过思索,学生认为,林海这身朴实无华的打扮不正是一个稚而不俗、美而不妖的亭亭玉立的少女形象吗?老舍笔下这样的少女难道不是更显得温柔、妩媚吗?接着话题一转:假如有位游客,不慎丢下烟蒂,在这秀色可餐的林海中,酿成一场火灾,这温柔少女岂不化为灰烬,还会亭亭玉立吗?学生静静地听,默默地想着。回顾课文开头使得那些文字,沉默弥漫在课堂之中,温柔的岭,满目焦黑的岭,光秃秃的岭,一定再他们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想,此时此刻学生心里一定充溢着一种保护环境的急迫感,他们一定会在焦急中思考:大兴安岭,用什么续写未来?
《石灰吟》、《墨梅》两首古诗整合教学设计与反思
大厂林春曹 发表于 2005-9-24 7:47:54
今天,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时,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读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注意诗中前鼻音的字较多)
2、指名读,分组读,齐读。(注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二、解诗。
1、自由读诗,结合文中的彩图,试着理解诗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书中批注诗意。
3、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梳理。“若”、“等闲”、“吾”、“清气”、“满”、“乾坤”的意思理解是重点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讨论上述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自由说,引导说。
三、品诗。
1、齐读《石灰吟》,想一想: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诗人借石灰抒发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墨梅》,想一想:诗中的“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墨梅”?“墨梅”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墨梅素洁高雅、贞洁自守,诗人借墨梅表到了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辨诗。
1、自读自悟:这两首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2、引导学生讨论,板书: 咏物抒怀
石灰——于谦——清白 墨梅——王冕——清气
3、熟读成诵。
五、延读。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随想】
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
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繁琐设问、条分缕析,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如在对诗意的解读中,我摒弃了传统古诗教学中字字求解、句句设问、逐句串讲的方式,采用的是突出重点、整体感悟的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诗意的解读不支离破碎。
2、古诗教学的思路要整合。
《石灰吟》、《墨梅》这两首七言绝句都是咏物诗,教者把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正是从它们相似的主题角度来安排的。因此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我的教学设计中就凸显了“整合”理念。“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均是从两首诗的整体角度予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整合,使得教学节奏得到最有效的调控,使得教学内容得到最高效的组合,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率。如在“辨诗”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出《石灰吟》和《墨梅》的相同之处,了解这两首诗“咏物抒怀”的写法,并进而把物与人结合起来,由物及人地解读诗中的深层次情感。
3、教师教学的站位要下移。
这是第九册的第3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刚刚开学,这篇课文学生已经读了许多遍;这两首古诗的诗意较浅显,且每首诗旁均配有栩栩如生的彩图助读;学生们的手边有不少学习资料,关于这两首诗诗人简介、诗意注解很多。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教学这两首古诗的潜在教学资源。教师若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在教学中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教学位置。首先,教师需要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反复诵读;其次,教师需要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学生对字词、诗句、诗意、问题所发表的意见,把学生发言中的每一个闪光的见解给予放大,并加以重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再次,教师需要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或在讨论之初暗示思维的途径,或在讨论之中点拨思维的深度,或在讨论之后即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平等参与绝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越俎代疱,要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是在和我们一块儿探讨研究这两首古诗,有时候甚至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知道的东西似乎并不比我多多少。教学中,教师的低站位,可以和学生平等相视,从而平等对话;教师的低站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诗歌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超越教师的信心;教师的低站位,可以消解课堂上师生彼此间的隔膜,使学生更容易亲近教师,走近教师,从而坦然地走进诗歌的天地间。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那天,我上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1.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4.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
5.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词句;最后再有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最基本方法,并有效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陈艳红
9月12日,我上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1.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4.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胛淖值木嗬耄蛊溲У糜腥の丁?br>
5.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词句;最后再有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最基本方法,并有效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写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然后介绍了广场的布置情况;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再接着写了阅兵式;最后讲了游行队伍。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如果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三节课都无法完成。这篇课文在教材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就让学生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再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内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首先由课题导入,理解“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因此开国大典“隆重、规模盛大、庄严、热烈”。其次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请文章的写作顺序,文章按照几部分来描写开国大典的。第三步由学生边默读边找出文章描写隆重、热烈、庄严、盛大氛围的语句加以体会,说明理由。第四步,让学生在文中画出表现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句子,读一读,并写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画出表现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的激动、自豪的句子,学生的自我学习,内化过程从中得以体现。
深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是最佳手段之一。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采用齐读、轮读、边读边鼓掌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出人们无比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同学之间交流时可以相彼此启发,使思路拓展,思维活跃起来。
本课教学,我还注意了细节,让学生由衷地感悟到开国大典的那种场面、那种气氛、人们内心的激动情感。本文第二大段,讲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天安门城楼的布置等情况,突出了隆重、热烈、庄严、盛大氛围。教学这段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画一画丁字形广场,并按书上讲的方位标上相应的位置名称,可以加深对此段内容地了解。
课后“思考练习”中有一道题:“用一二百字写出开国大典的梗概”。学生没有学习过写故事梗概,我就将概括梗概融入到讲课时。每讲完一部分,就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课文学完了,梗概也就说出来了,同学们写时就顺利多了。
不过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只顾得“授人以鱼”,忘记了 “授人以渔”,只引导学生写出梗概,没有告诉学生概括的方法以及要求,所以有部分学生在写时,各部分之间缺少连接的语言。
《狱中联欢》教后反思
《狱中联欢》是人教版第十一册中的课文,节选自《红岩》。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弄“停战”之把戏,想骗取喘息的机会,以便聚集力量反扑。在这样的背景下,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前辈就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庆祝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胜利。课文按照狱中联欢的过程,分为四部分,其中第3部分写贴对联。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文章中对联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含义,进而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令每一个学生都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做法为:
一、从找一找到想一想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课文中有多幅对联。教学时,我便让学生仔细找一找这“贴对联”部分中有几幅对联,分别在每幅对联旁注上标号。不少同学找到古人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不是对联,产生了疑问。于是,我让学生明确: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来表达相关内容的两个句子组成的对句就称之为对联。这样一明确,很显然“春色满
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额“大地春回”是对联,同时又很快找到了蕴含课文中的另一幅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额“乐在其中”。在找到全部对联5幅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每幅对联是什么意思,写在对联旁。
二、从读一读到议一议
学生在思考对联含着的意思时,必须先自己将对联读一读或读对联的上下文。在读的过程里,我就指导学生要恰当地运用音调,停顿,议议个别词的读音、词义。如第二道中“乾坤”一词,原指天地,但在“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首对联的横额“扭转乾坤”里,“扭转乾坤”就是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通过这样从读一读到议一议的过程,监狱里被囚禁的生活和全国范围内的迅猛发展。
《荔枝》一文的教后反思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录音机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我怀旧,我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追寻,我反思——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梅花魂》教后反思
双南小学
张新军
课后,许多学生围在我身边,似乎比刚才课堂上的那股热情更高了。一个学生问到:“老师,为什么外祖父年纪大了就不能回国”另一个:学生说:“我们中国有气节的人物还有很多,我还知道„„”还有学生说:“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也看出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其他的学生也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的氛围越来越浓。
反思:新课标指出: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后,学生还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主动向我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关心起我的举动。虽然有些问题非常尖锐,让我一时无法回答;虽然学生挤在我身边,占有了我休息的时间,但我却从来没有这么开心、激动过!因为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结果不是冷场,学习的热情不仅仅只有40分钟,更多的是学生课后的那份高涨的学习热情,那份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喜悦感!突然,我有一种想法,作为教师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不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坐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谈心,向我们的教育对象—一学生学习,以求师生共进,教学相长。你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天我“放手”了,虽然课谈不上精彩,但是很真实!“放手”的课堂,真实的学生;真实的老师,真实的课!
《梅花魂》教后反思
回顾课文《梅花魂》的教学,可以清晰地看到: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交流,让学生获取了新知,掌握了方法,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懂得合作的力量。
下面分别就课文的教学情况做一些反思:
一、《梅花魂》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学生自始自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反思本节课教学,我认为以下两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⒈多种形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巧妙地创设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思考,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的发挥。课前3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红梅赞》,之后提问:你们听出这首歌曲是在赞美什么吗?你们见过它吗?它是怎样的呢?教师结合学生介绍,出示梅花围巾,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梅花。在这里,教师通过歌曲欣赏,配以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梅花。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时教师首先提问:你们爱梅花吗?在学生发言之后,接着介绍:有一位身在异国的华桥老人,他一生喜爱梅花,从梅花那里,不仅看到了美,还寄托了自己的感情。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他寄托的是什么感情?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最后引导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通过师生对话,创设悬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
⒉多种方式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本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本课的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一是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读的一些古诗词;二是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三是课题。尤其是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语句含蓄,感情深沉。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到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学:课文中对外祖父的语言描写共有几处?哪一处你认为最难懂?找出来认真体会。使学生明确第三处最难,即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最难,接着让学生自由读,放声读,边读边体会。然后引导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刚才读书,你读懂了这段话中的哪些语句?你想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吗?之后汇报读懂的语句,并个人表演读相应语句。再齐读:外祖父的话说得多好啊!你们愿意来一齐读一遍吗?最后配乐朗读:播放《红梅赞》乐曲,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上台朗读。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本段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深刻体会到了“梅花魂”中“魂”的真正含义。
《梅花魂》教后反思
陈唯佳
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各位教研组老师陪着我一路走来,是你们一次次帮我磨课,对我的肯定与指点,才使得我今天可以较为自信的执教完这一课。而刚才你们深刻的剖析、中肯的建议又使我受益匪浅。
今天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同时也突破了难点,学生感悟到了外祖父的爱国情和思乡情。下面,我就老师们的两个观察点简单谈谈我的课后反思。
刚才,周老师对我的课堂评价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的评价语主要可以分为激励性评价语和提炼性评价语两种。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会儿,师傅就在指点我的教案时指出,要将课堂评价语也作为备课内容之一,作好充分的预设,学生说的好改怎样评价,学生没说好又该怎样说,所以本堂课,我就力图通过适时的评价,使学生乐于说,乐于读。比如当我问学生外祖父心里当时会怎样想时,刚开始比较冷场,但当一个学生回答完后,我就适时的鼓励:你真的是说出了外祖父的心声!下面举手的同学顿时多了,甚至有了“外祖父此时已经把图当成了是自己的祖国”这样精妙的回答,我就及时点出他真是外祖父的知音。机智、巧妙的一句评价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比如在朗读指导时,学生刚开始比较羞涩,举手的孩子不多,所以我通过评价语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从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傲雪而放的梅花”、“我似乎闻到了寒意中傲人的芳香”„„于是,学生赛读的激情高涨,朗读指导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有时机智巧妙的一句评价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感谢吕老师对于我本堂课的情境创设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实《梅花魂》这篇文章情真意切,所以备课时我力图营造一个个的情境,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外祖父的距离。比如学生对于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感受不深刻,所以我就创设了将寒冬的萧条和梅花的傲放对比的图片,当学生看到在冰雪的欺压下,梅花仍是那么秀气,这个似乎是有点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所以有的孩子不禁发出了赞叹声,我就及时的让他们用学过的古诗来赞一赞,我看到有不少孩子已经被这梅花所感动,都和着音乐吟诵起一句句赞美的诗句来,真正的感受到了梅花精神。
但是今天还是留有不少遗憾,我的设计初衷,四个情境的创设是在第四个情境齐读民族魂时达到高潮,但这节课,这个教学高潮似乎来得晚了些。由此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有一个小遗憾,可能是因为没有进行课前热身,开始教学有些仓促,所以第一个情境的创设揭题,让学生初识梅花,学生似乎没有进入状态,有的学生还游离在外,没有被带入情境中,使得整堂课的情境场进入滞后,也为高潮的形成带来一定难度。
另外一段情境是由梅花精神引申开去感悟有着梅花精神的人物。我以江姐这一人物为例,使学生领会到象江姐这样坚贞不屈的人就是有中华民族气节的,由此再来回忆中华几千年的气节人物,学生就很容易的入境了。但今天我将试教时放在后面的体会不屈不挠的民族魂放在了前面,而学生对文本欠熟悉,又说不准中华民族有怎样的精神,这里一纠缠,之前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个小高潮就被打破了,冷了下来,之后再出示江姐的资料,教学的最好时机就错过了,学生在回忆时有些冷场。虽然之后在朗读时,学生的这种情绪很快又被激发起来,齐读得也很不错,但我想,如果可以一气呵成,趁铁打热及时地紧跟第二个情境之后,像张老师说的,有了人物的范例,再来说民族魂是什么?环环相扣,效果会更好!所以也正如吕老师所说,今天的情境创设梯度十分明显,但欠连贯,有割裂之感,这也是最后教学高潮滞后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着不少的遗憾,但我回想,踏上工作岗位两年半来,正是在一次次的弥补遗憾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会带着老师们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此作为前车之鉴。
《梅花魂》教后反思
晨阳学校
邹晓琴
今天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最深刻的感受一是太粗糙;二是自己对教材钻得不够深。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挺长,又是略读课文,我琢磨着怎样来上好这这一节课,是让学生找出最感动的语句,再交流。还是让他们找出外祖父珍惜梅花,赞美梅花的语句,以此来突出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外祖父珍爱梅花、赞美梅花有6句话,我都一一用小卡片写出来了。但我又想,书上还有重难点的句子,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读着读着,落在我的腮边、手背。于是我还是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在谈体会。我写的句子同学们也都找到了,但我摆放小卡片没有细心做到按顺序,而是先说的放上面。上下来感觉有点乱,如果按第二种思路上,可能会更清晰些。
但后来听朱仲贤老师的点评,他说:“课就是这样上,但在上时要抓住重点问题,你也抓住了重点问题。学生说到位后,不要再回过去。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谈体会,找出来的句子要研究透。同一环节还应发挥多种教育功能。”听后好像自己找到了方向。深深感觉到一堂课要上好,真的要好好打磨,从小卡片的摆放到字、词、句、篇的教学,以及如何与学生去体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每一个环节都得细细琢磨。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反思
说明文大多内容平实,语言朴素,对小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教学中如果只是机械地介绍课文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常会导致学生觉得课堂乏味无趣。因此教这类课文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其自主自愿学习。
第十一册第八课《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是新编课文,课文简要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多媒体的运用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在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学生只能从电视、书刊以及每周有限的几堂信息技术课接触电脑,对电脑并不很熟悉。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课前,我搬来了一台电脑。上课时,我直接问学生:“你知道电脑都可以干什么?”学生只能说出诸如“打印文件、画画、玩游戏”等之类的答案。我说:“电脑的用途可多啦,它可以看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可以收听各个频道的广播;可以和别人在网上用文字、用耳麦、用视频进行聊天;可以发邮件给你远方的亲戚朋友,再也不用动笔写信、写信封、贴邮票、到邮局寄信那样麻烦,既准确无误速度又快;如果你想买东西又不方便出门的话,电脑还可以帮你的忙,只要你鼠标轻轻一点击,快递公司就会送货上门了;另外,电脑还可以打电话,听CD,看VCD,唱卡拉OK……”随后,我在电脑上播放音乐,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睁着大大的眼睛,学习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接下来的课便学得兴致盎然了。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用第一人称作“电脑的自述”的表演。经过一番酝酿之后,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此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有的学生还做着简
单的动作,像舞台上演员;有的学生边听边帮别人修改,俨然像个导演。我听了,大部分学生的故事开头都不一样。有的学生是这样讲的:“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就是你们的好朋友电脑呀……”还有的学生这样讲:“嗨,大家好,我叫电脑,过去我的名字叫计算机……”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开头很新颖:“一天,我收到了一份电子邮件。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的祖爷爷埃尼阿克发给我的……”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令我惊叹!表演把说明的物件改变为生动有趣的拟人化的“自述”,对于说明文教学来说,不但能变枯燥为生动形象,而且能更好地体现说明文的教学特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课的教学,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把以往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指导成轻松、活跃、和谐的民主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得以很好的体现。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反思
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和吸纳;事业像一列车,穿行在理想和现实间。我自豪,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任重而道远的课程改革,我深知:一切,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
近日,我讲得是一课说明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想进行一些创新,于是就抛开了所有的顾虑,一个人开始了大胆的“创作”,于些同时,也一个人陶醉在备课当中,实际与想象甚远,上课一开始,学生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回答问题论不到自己小组的就拍桌子蹬腿的。课堂制序无法维持,我知道我失败了,犹如一部好的作品有了一个精美的开头却落了蹩脚的结尾一样。一堂语文课,我上成了跟“幸运52”差不多了。在郭校长的指导下,我重新打台子再唱戏,对上一次进行了总结。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出发,再讲了一次,是比上次好一些,但在最终的赛讲过程中,我还是挫败了。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从地球上消失,总觉自己就是一块朽木不可雕也,辜负了领导与老师对我的期望。我从各个方面分析这节课失败原因:首先:没备好学生。其次,内容设计粗枝大叶。再次,引导不到位,学习任务不明确等等,到今天为至,我才彻底明白,上一堂好真难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后,我只有鼓励自己,多学习,多听课,多总结,多反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是一块朽木。
《只有一个地球》教后反思
[ 2007-5-28 9:37:00 | By: 江家寨小学1.2 ]
同上一节课,有比较才有进步。在比较中见识了他人的长处,清晰的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更可贵的是在真诚的评课中解决了自己教学设计上的许多困惑。
1、我的课堂追求思路清晰,版块明确,这是优点,但在这种追求下,含盖的知识点就很多,知识的讲解过细,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现在明确:不必面面俱到,每个大框架下的小知识点可只精选一二,简化教学内容,收到以点带面的功效。
2、个别教学点的设置自我感觉良好,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难度较大,如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相信会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3、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可删繁就简,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为突破口,围绕课文主旨选择材料,而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又不宜教师直接讲解,我认为可丢弃,不只当否。
4、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应该少而精,点到为止,以一当十。
5、对于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知识,应充分尊重,例如40万亿千米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四个老师给予了完全不同的计算结果,令人疑惑。
曲晓玲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第十册中一篇科学说理文,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独创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本题材与表达形式都比较严肃,如何寓严肃于生动之中,使学生得到知识、情感、能力多方面的提高,是教学难点所在。
一、切入中心,重点议读
一篇文章往往包蕴着丰富的内涵,若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须紧扣中心。
本课教学中,继提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母亲”这一问题并进行简单交流之后,马上提出中心议题“实际上人类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使地球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对此你有何感想?”组织学生进行自读与小组探讨。充分的读、议,使学生全面而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在与上一环节内容的反差中,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水到渠成地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
二、调整顺序,活用文本
文章有一定的写作顺序,但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可以灵活改变固有的模式。同样,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师也可以对文本的顺序进行调整,以更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阅读理解。
文中宇航员的话是在接近尾声时出现的,起到了总结前文、激发感情的作用。但当学生了解到地球的被破坏程度,便发出了类似“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的感慨,因此调整原顺序,在“读议”之后请学生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不仅没有妨碍教学进程,反而使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也得到自然的升华。
三、鼓励质疑,训练思辩
尽管文中明确提出“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然而受科幻作品的影响,不少同学提出诸如“月球家园”、“火星之家”、“空际旅馆”等幻想中的人类未来家园。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象,也表明学生开始敢于质疑。此时,把“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显然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怎么办?我想到了“辩论”。
辩论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知识贮存,激活思维,使其在言语交锋中得到听力、思维、表达、交际等多方面能力训练,更能使观点更趋明晰、科学。果然,在我有意的引导下,学生起初的互不服气、声嘶力竭转为互相质问、据理力争。“我们要相信科学。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建起人造仿地球庄园!”“人类有多少,而月球有多大?”“火星之家?在建成之前,恐怕人类已经因大自然的报复而所剩无几了!”“也许我们可以发现在遥远的外太空,还有一个‘地球’存在,但是,有多少光年?我们要在茫茫宇宙中漂浮多久?那里是否已经有了主人?”„„学生的思辩能力得到展示与成长的舞台,而同时,“只有一个地球”“必须保护地球”的观念也随之深入人心。
课堂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最明显的,是在辩论时,几名课外知识丰富、思维敏捷的学生充当了主辩手,而大部分同学成了偶尔插几句的拉拉队。其他同学发言不多的原因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视野狭隘,对课外知识知之甚少;
2、心中有数,但表达能力差;
3、缺乏自信,担心说得不好而被笑话。“少数参与”的现象不免有违“教学要面向全体”的要求,但毕竟使几位“主辩手”得到充分的发挥,也给其他同学以鼓舞。鼓励学生丰富课外知识、为不善或不敢发言的同学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使课堂的活跃性不流于形式。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及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社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说服力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3、4自然段,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授课时,我让学生理解过课文的文字内容后,又设计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拓展环节,从而更加深学生的理解。
一、教学片断:
师:地球如此无私,慷慨,有些资源原本是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因为人类的破坏,恰恰相反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你能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吗?
生:全球气温变暖,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水及干旱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
生: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但由于人们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现在北京4万口井平均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生:据环境检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十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污染。生: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酸雨的形成。
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图像。师为“美丽可爱”配乐朗读:
同学们,你们看,碧蓝碧蓝的大海,雪白雪白的云朵,巍巍的山峰,还有茂密苍翠欲滴的原始森林和娇艳美丽的花朵。这些美景都是地球母亲奉献给人类的礼物,这一切构成了“可爱的地球”。那么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什么?请大胆地赞叹她吧!
生:地球母亲,您真是太美丽了!生:地球,您太伟大了!生:地球母亲,我爱您!
生:地球,感谢您给我们创造的美好家园。师为“生态灾难”配乐朗读:
这是台风丹娜袭击浙江省时树断人飞的场景。在这幅图上大片农舍被沙尘暴无情淹没。被酸雨腐蚀的森林已经枯萎,寸草不生。人类对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已使全世界许多地方陷入水的危机。有人说“最后一滴水,它的价格将与血液等同。”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使地球变的非常容易破碎。看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生:地球妈妈太可怜了,她在哭泣。人类啊,请你们醒悟吧!
生:人类正在为自己的无知愚昧付出代价,保护地球现在就要行动。
生:只有地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生命。因此,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去处。
师:难怪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碎了!”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传保护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你能为地球母亲设计一条标语吗?
生:保护生态环境,共撑绿树蓝天。
生:你保护环境,我节约资源,把完好的地球留给明天。生:用承诺与行动来拯救地球,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生:请不要向地球母亲的血管里注入废水。生:还地球妈妈一张干净洁白的脸吧。
生:保护地球,给后代一个蓝天、碧水、绿树的世界。生:让草地永远是绿色,让天空永远是蓝色。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环保标语吧!生自由地包含深情地发出内心的呼喊。
师: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创建美好家园。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分使用。同学们,让我们用承诺与行动来保护地球,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吧。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课下,推荐同学们阅读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处:
1、把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地位较为充分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课前搜集搜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所造成的生态灾难,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再如,设计环保标语,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课堂出现热烈活跃的场面。
2、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图像,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很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遭受的破坏,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对比,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解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既让学生对地球现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唤醒学生保护地球的决心,很自然地过渡到后边的学习过程中。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梨林镇大许学校
赵双霞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与《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等课文聚合为一组,想表达这样的教育思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了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一个地球》属于科学小品文,脉络很清晰,课文先从宇航员遥望地球谈起,写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接着写了地球与茫茫宇宙相比,是渺小的;然后写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最后写了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其他星球。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很快理解并掌握了
课文中的知识点,但是我心中却一直有种沉甸甸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每次每届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都有:教育应该是真实的!其实对学生进行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已经在课文的学习中渗透了,可是看看学生的表现,再看看他们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只不过把我的这种思想教育当成了课堂上不得不去完成的程序,至于课堂之外,这所有的思想教育大概已经片甲不留了吧。我知道这是教育的追求与现实的脱节。虽然,我不知道我在语文课堂上一直追求美好思想的唤醒、追求教育的真实能给我的一茬又一茬学生的心灵播下怎样的种子,但是我还一直执着并努力着。于是,我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小学生,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你能做到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把范围缩小到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上,问题变得符合实际了。学生沉思片刻后,小手如林:多种花、种草;不随地吐痰、不到处丢弃废物;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少用塑料袋,多用纸袋;劝家长不要焚烧秸秆,要粉碎后还田;农药瓶不要往河里扔,要把废电池收集起来,绝对不要到处丢弃„„孩子们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他们的语言是朴实的,也确实是自己举手投足只要注意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这样的回答还不是我的追求,我想让我的问题能更触击到孩子们的心灵。我的问题继而加深:在刚才我们所提到的事情中,你自认为你做到了什么呢?这次,只有两个同学举手,一个谈了自己如何把废电池收集起来,一个谈了自己如何节约用水,而更多的同学却在沉思着„„
课堂提问不难,难得是我们提的问题是否真正触动了孩子们的心,是否真正引起了孩子们的深思,是否能给他以后的行为带来些许的变化„„
对《只有一个地球》的三次备课反思
(在特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的眼里,教师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这正如画家之于其的画、音乐家之于其的谱子„„王崧舟对《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三次备课反思,深刻、灵动地反映出一位名师求精、求新的执著。)
在我看来,《红楼梦》中贾政书房里的那幅“世事动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可以变成语文老师备课的一个理念。我认为,老师只要具有了备课的意识,就时时处处都可以备课,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备课的资源。
于是,我的《只有一个地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
起——孤帆一片日边来
2003年4月4日,我开始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创作。身边除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没有其他任何资料。但我的创作状态却出奇的好。
这个版本的《只有一个地球》,大体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初步读悟写地球资源的两段话和写人类别无去处的两段话,然后借助课文的最后一段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回归课文整体
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跟课文的内容、课文的结构、《时代周刊》评选地球为新闻人物等联系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想象情境
(课件呈现“地球”图片。)
二、品读重点语段
1.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地球上的一天》,引导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2.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生物圈2号》,引导学生品读第8自然段。
三、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你的孩子:
四、点题结课
2003年4月10日,我的《只有一个地球》首次登台亮相。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将与地球的对话转换成与母亲的对话,这个对话角度是新颖的、独特的,为一般的老师所想不到。我以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基础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倘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能够“见人所之未见,发人所之未发”,那课的成功就有了一半的根基。
2.以感情为主线构筑对话的流程,避免了常识课的嫌疑。文本中的有关地球环保的知识点成了培植、激荡、融化学生感情的支撑点,课有了活的气韵和美的意境。
3.补充的两个课外资料典型而具有震撼力,她们既是一种对文本的拓展,又反哺了对文本的感悟。
4.遗憾的是,这个版本对课文的感悟缺乏层层剥笋似的深入和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因为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语文意识、语文味道反而被知性的拓展和感性的激荡给稀释了。
承——桃花潭水深千尺
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在经过灵魂的涅槃之后,就这样悄然再生了。
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诵读占了它足够的分量,写话也有了它恰当的位置,缺的恐怕就是品词了。
品哪些词?为什么要品这些词?
品词的什么?
怎么引导学生去品好这些词?
品词与感情这条主线怎样融合起来?
品词与知性的拓展怎样结合起来?
品词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层层深入?
思考是痛苦的,否定自我是痛苦的。这样煎熬着达数月之久,直到2003年的9月18日,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破茧而出,大体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
三、品读1~4自然段
1.用反诘法引导学生品读“很小很小”。(跟茫茫宇宙比、跟浩浩大海比、跟芸芸众生比)
2.品读“生态灾难”。说说你知道的生态灾难,想象你看到的画面,补充《地球上的一天》。
3.品读“不加节制”。由这个词你联想到了哪些词?
四、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读最后一段)
2.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读最后一段)
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读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想象情境
(课件呈现“地球”图片。)
二、品读5~8自然段
1.品读“四十万亿公里”。猜想:时速为一万公里的宇宙飞船要飞多久?
2.品读“移民基地”。补充《生物圈2号》(播放课件)
三、再次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四、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2003年9月21日,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粉墨登场。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咬文嚼字、浓墨重彩的处理,终于烹制出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来。单就“生态灾难”这一看似貌不惊人的词语,就大有点石成金的味道。正是字词句篇,将语文和人文牢牢地粘在了一起。
2.感情依然是那样鲜明、那样执着。有所不同的是,这一版的感情更深地植根于语文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原野上。学生的感情是在品味和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的,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不浮华。而教师充满着强烈的抒情色彩的话语风格,也为课堂上诗化情感场的营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架。
3.相比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二版对1~8自然段的处理,采用了相对集中、层层深入的板块策略,避免了第一版由于分散感悟、螺旋递进带来的不必要的重复和烦琐。而对课文最后一段的感悟,则采用了一唱三叹、螺旋上升的复沓回环结构,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课堂韵致。
4.问题呢?我茫然四顾,却只见“竹影扫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等着瞧吧!
转的机缘终于来了!2003年10月11日,我在广东番禺讲课,遇到了上海师大的吴立岗教授。他在那天的学术报告中谈到了“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和感悟积累的关系”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是: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我突然产生了试一试质疑型语文课的冲动。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就这样被催生了:
第一课时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讲述《时代周刊》评选“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其次,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
再次,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先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带给你这种心情的文字;再进行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抓住下列几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最后,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首先,激发质疑兴趣。
告诉学生:读书,一定要学会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但是,也不是随便什么问题都有必要问。要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提真实的问题,二是一定要提自己确实难以一下子解决的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限6次)。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第三,引导学生自主释疑。
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感悟上去:读第四自然段,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补充《地球上的一天》。
第四,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班德瑞的《夜曲》)。
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你的孩子:
反思:抓住感悟和质疑
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将当前阅读教学最典型的两种模式,即感悟型和质疑型融为一体,这对自己是一种巨大的超越。如果教学中抓住了感悟和质疑这两个维度,我们就可以变换出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阅读教学模式。
过去,我为什么不敢上质疑型的课,是因为诸多担心。而在第三版的教学,我的策略:一是限制学生提问的数量,一堂课由一开始的15个调整到后来的6个;二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告诉他们哪些问题书上并无答案、哪些问题研究意义不大、哪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三是对问题的解决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满足于答案的呈现;四是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根据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动态生成新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节奏,确保科学适度的教学效率。
在文和意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象”这一中介。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其中有较多的“披文以显象,显象以悟道”的环节,引导学生将语文文字还原、再现、想象成各种情节之象、场面之象、情绪之象、细节之象、环境之象、物体之象„„从而去感悟文中的意蕴。然后再回到文上来,从而更真切、更敏锐、更深刻地去把握。
这一回,我尝到了脱胎换骨的感觉。
合——欸乃一声山水绿
磨了那么多遍的《只有一个地球》,是否什么都被磨去了呢?总有一些被积淀下来了吧?磨的背后,潜藏着一种怎样的意识呢?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我一直在追寻语文教学中“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境界。
一片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山水
《只有一个地球》本是一篇纯粹的科学小品文,地球本是一个纯粹的星球,尽管它美丽壮观。但是,在我的课上,《只有一个地球》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理性的文本,我力图和学生一起,借着文本的指引和召唤,去触摸作者的那颗滚烫而焦灼的心。
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作者的对话、与母亲的对话。随着沟通的拓展,后悔的心情产生了,心痛的感觉找到了,幡然醒悟的滋味尝到了。这不是人性又是什么?
一片洋溢着感性气息的山水
在我的语文课上,没有琐碎的要点分析,没有干瘪的内容概括,没有无情的逻辑演绎。课堂上听到的是洋溢着感性气息的话语:“受伤的母亲,苍老的母亲,青春不再的母亲!此刻,我们重温她昔日的美丽,心情还会像当初那样轻松吗?”„„
我的课上,以形象为径、用感情作舟,在语言和意蕴之间架设起对话的通道。老师的话语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象、无尽的心痛、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感性气息。
一片彰显着个性色彩的山水
都说语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在我的课上,这种自由个性的抒写力图让其
浓烈起来、真切起来。作者的语言以及语言要传递的内涵,自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这都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交流。那是学生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人性、感性、个性,撑起一片青翠、氤氲、空灵、浪漫的语文新山水。她是我的精神家园,更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全文完)
《开国大典》教后反思
作者:程薇
上完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1.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2.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词句;最后再有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
3.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豫章路小学 六年级 程薇
《开国大典》教后反思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从课文一开始,会场的布置以及入会场的情况就能感受到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从记叙庆典开始,盛大和隆重中的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小学生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听说的也很少,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本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成为一个难点。教学时,我提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希望通过搜集阅读使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有初步的认识。在开讲之前,播放视频,直观的调动学生的视觉,为学习课文做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学中,注意抓重点句,重点词让学生谈感受。谈完后趁热打铁,指导读书。在把握全文的基调下,让学生把心放到课文中,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去悟,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三十万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去用心感受当时的情景。
教学的总体思路有了,但在真正的教学中,却不能按照老师的想法完美的实施教学。最大的不足之处:学生读书后谈体会,总是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表述心中之意,在师生共同等待时,有的孩子就会走神,老师又有善意的提醒,组织教学,于是使课堂出现断裂,难免破坏课堂和谐,不能使一节课如行云流水般地走下来,达到更高的课的境界。这说明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不高,这更证明一个问题,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背,五马齐头并进的重要性,缺一不可,哪一项也是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重头戏。
《狱中联欢》教后反思
《狱中联欢》是人教版第十一册中的课文,节选自《红岩》。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弄“停战”之把戏,想骗取喘息的机会,以便聚集力量反扑。在这样的背景下,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前辈就利用这个机会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庆祝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胜利。课文按照狱中联欢的过程,分为四部分,其中第3部分写贴对联。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文章中对联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含义,进而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令每一个学生都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的做法为:
一、从找一找到想一想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课文中有多幅对联。教学时,我便让学生仔细找一找这“贴对联”部分中有几幅对联,分别在每幅对联旁注上标号。不少同学找到古人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不是对联,产生了疑问。于是,我让学生明确: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来表达相关内容的两个句子组成的对句就称之为对联。这样一明确,很显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额“大地春回”是对联,同时又很快找到了蕴含课文中的另一幅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额“乐在其中”。在找到全部对联5幅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每幅对联是什么意思,写在对联旁。
二、从读一读到议一议
学生在思考对联含着的意思时,必须先自己将对联读一读或读对联的上下文。在读的过程里,我就指导学生要恰当地运用音调,停顿,议议个别词的读音、词义。如第二道中“乾坤”一词,原指天地,但在“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首对联的横额“扭转乾坤”里,“扭转乾坤”就是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通过这样从读一读到议一议的过程,监狱里被囚禁的生活和全国范围内的迅猛发展。
〈〈狱中联欢〉〉反思
作者:廖蕾
从读一读到背一背
狱中的革命者运用对联这一特殊形式,作为新年联欢会的重要内容。我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开展贴对联这一特殊的活动,用这些对联有什么好处,你对革命者有什么认识,又对敌人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看法,各抒己见。教师从对联的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出发,联系当时的背景,启发引导学生,不难体会出革命者乐观、幽默、昂扬的革命激情。许多同学自然而然被革命前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所感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感慨之中,指导学生背诵,正好水到渠成。
总之,在《狱中联欢》的教学过程,教师以对联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对联这个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含义,进一步领会课文中心。
静下之后的进步
——读《教学反思》有感
北师大南山附小
黄秀兰
作为教师,三尺讲台在演绎着问我的人生;作为教育者,每次的反思更因该是提高自己的最好的方法。看着同仁们的一篇篇具有代表意义的反思的片段,我感觉到了教师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那一个个意料之外的小故事,教师在组织和引导的过程中那精湛的“功力”,仿佛把我又一次带回了课堂之中。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反思对于一个青年教师的重大的作用,这是青年教师快速让自己成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每一个反思里都有着教师们毫无保留的真切的体会与感受,让我有了更好的学习的机会。
读了苏琼老师的《狱中联欢》教学后记之后,我感受到了学生那充分的想象力。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只是一个思维的明线的牵引,学生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反响是不可以事先预知的。写教后反思的过程,不只是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的发展,而是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以后的课做准备。
正如有的人说的,教案要在课后写。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表现,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提高。这就与我们现在所说、所写的反思是一样的。学生之间有着他们的共同的特征,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大体上是相同的,因此教过之后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体会学生,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读过之后,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更应该去不断的对自己的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就象写日记一样,要经常把教学上的问题记录下来。重新的体会当时课上的情景,让自己重新经历当时的场面。想一下,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再次遇见这样的问题,我还要这么处理吗?这样处理的好处在哪里,不妥的地方又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荔枝》一文的教后反思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录音机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我怀旧,我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
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追寻,我反思——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荔枝》一文的教后反思
1、有些问题目的不明确,学生也感到迷惑。
2、最后一段的教学,上下两句颠倒,违背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产生的顺序,效果不是很好!
3、故事引出,应该注意过度的简洁。讲述故事时,应先作铺垫。
4、母亲临终前的想象,先放后点,以读巩固,加深体会。
5、学生的合作学习要有效,合作的内容要有必要(是否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合作的形式要丰富。6、读的指导要防止理性化、抽象化的倾向;防止割断情感的联系一句一句的指导。
《荔枝》教后反思
备课的时候,我们要从本文的内容、写作背景,表达方法、人物形象,蕴含道理等多方面着手研读,去全面把握。这样才能准确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取心得,进而让心灵得到的滋养。否则带给学生的就是肤浅而俗气的东西。就更谈不上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
例如第十一册第六课《荔枝》。这是作者肖复兴的一篇散文。情节简单,反映了母亲对儿孙深厚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这类文章如不很好把握“母亲”和“我”生活的年代、作者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就只能体会到一般层面上的“母爱的无私 ”。这就把母爱理解的狭隘了、概念化了。就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本篇所表达的博大而深厚的母爱。文中有句描写极细腻的句子是需要重点理解的:“这是一种每个沙果都显得精光透亮。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要真正理解这句话,首先必须给学生介绍清楚事情所处的时代,其次才是让学生抓住几个描写性词语和几个关键词副词让学生体会。
文中描述的第二件事当客人来家时,对着对比鲜明的两盘水果,在儿子不知所措的时候,母亲自然地、丝毫不留痕迹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如果老师仅体会到母亲是在维护儿子的自尊,就把母爱理解的太狭隘了。母亲已是七十岁老人,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和艰辛。况且儿子多年下乡不在身边,老母对儿子的爱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还迁移到了儿子的同事、朋友,甚至所有同儿子一样的年轻人,继而是所有老母能够关爱到那些人。母亲的“博大的爱”、“深厚的爱”就容易在学生的心里落脚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理解:母亲把昂贵的,在母亲眼里算得上珍品的荔枝让给儿子的客人吃,也说明母亲的朴实,善良和好客。这样母亲的形象才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鲜活的,才能给学生一个内涵丰富的母爱的诠释。
《荔枝》教后反思
曲颖萍
《荔枝》是修订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当选的一篇散文。文章围绕荔枝写了几件小事,于细微处体现了深厚的母子亲情,凸显了当代作家肖复兴清新、质朴、平实、动人的文笔,是一篇感悟亲情,陶冶情怀、培育人文精神的好教材。
所以,在教学《荔枝》一课时,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课文特点,作了如下设计:
一、凸显主角语文活动,体现语文学习的自主性。
淡化讲解,是当今阅读教学的总趋势。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早就提出,语文教学要走出新天地,必须搬掉“两座山”,一是课堂上繁琐的分析讲解;二是习题式的训练。著名小语专家张庆同志也在他的《我的小学语文观》中指出,语文教学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对于《荔枝》这样平实易懂的课文,教师繁琐的讲解只能是画蛇添足。教案设计时我只在导入新课、组织讨论时使用了一些必要的激情教学语言,其它时间都给了学生。但一节课下来,我虽然已经淹没在学生的读书声讨论声中,可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学生的感情朗读还没有完全深入到课文中去。
二、活跃“对话”氛围,体现语文教学的创新性。
对话是新课改阅读教学中极力提倡的语文学习方式,它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创新意识。《荔枝》一文虽然平实易懂,但要从细微处读出真情,还得让学生在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充分地交流、探索,让思维碰撞,让资源共享。在组织学生分4人小组讨论时,我给学生出示了小组交流探讨的要求:保证每个同学不少于一次的交流机会;交流内容不限,围绕母子亲情谈谈自己喜欢哪一句,从中读懂了什么,悟出了什么。学生积极性很高,但个别同学人云亦云,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重在参与,允许有多种意见,多种看法。
三、深化情感感悟,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既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感、熏陶学生灵魂的使命。所以在课堂上让
学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体悟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情怀,也是新的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荔枝》一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当让学生在读中悟境,议中悟情,写中悟意。我的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细节描写部分--母亲剥开荔枝的神态、动作,母亲端走沙果的自然妥帖,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文章情境,动人情景仿佛眼前;再让学生围绕“文中哪些句子能充分体现作者与母亲浓厚的母子亲情”进行讨论,畅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在文章末尾又围绕“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一句处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转换角色,替作者写下他对已故母亲深切的怀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想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引着孩子们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热爱语文。
《荔枝》一课的教后反思
郑霞
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课件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好一个范读,引领孩子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之中。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荔枝》教后反思
早上,靠着惯性上完了一节语文课《荔枝》。听课的副校长和我谈了很多。我觉得,我要学的真的还太多了。就几点深刻体会记录下来:
(1)
校长谈到,其实语文课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灵性,让他们懂得积累与运用。积累,就是要注重文中词句的积累,甚至可以这样安排。一上课检查预习就听写词语。在文中课后·练习中,有“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对于这道题目应该明确作个要求,让学生能在学前或学完课文后把自己喜欢的和重要的词句积累下来。
(2)
作业超前,不要置后。要打破以往上完课再布置相关作业的习惯,允许学生超前完成作业。老师的布置只是最低的限制,对于超前的孩子不给予限制,而且要多鼓励表扬。这样就能让他们学得快乐、有趣,甚至是自觉。如:孩子在预习时就可以独立完成“一课三练”或“练习册”;孩子在预习时就可以先把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下来,老师在上新课前,可以说:“有谁能把这课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下来呢?”当然,多次鼓励之后,学生学习的劲儿自然就来。多树立典型,多夸夸他们“你们好厉害,老师还没教的课文你们就会背了。”“好厉害,还没教的课文,练习题你就能做这么多了。”…… 这样一来,老师就会轻松些,不要天天存在个别催讨作业的现象。同时,这些学习好的同学,也许今天他时间充裕而且学习积极性高,他就能多做一些。
(3)
阅读教学中,尽量避免“一问一答式”,除了强调师生互动外,还更应强调生生互动。孩子的回答,允许、鼓励其他孩子进行补充而且提出不同意见。避免回答的孩子很积极,其他人觉得与自己毫无关系。因此多加强生生互动。
(4)
对孩子的要求要明确,不能模糊。如:作业中布置:“熟读课文”,这样的要求就等于有做没做都一样,太模糊了。应明确:背诵第三段,厉害的同学多背诵几段,甚至把全篇都背下来。
(5)
教后的疑问:现在有很多的孩子课前、课上利用课外辅导书来学习。回答出来的虽然答案正确,但似乎限制了他们的思维。长此以往,孩子在作业、考试中都会形成一种定势:“参考书里不知道是怎么写的?”这样极大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但,要让所有孩子完全不使用又不可能,怎么用?就
成为了很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梅花魂》教学反思
作者:甘素贞
《梅花魂》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梅花魂的本质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课文的第13自然段关于外祖父对梅花秉性的阐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你自己读懂了什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然后抓住“有气节的人物”进行拓展,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课上,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谈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再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补充我课前搜集的资料,如宋代的文天祥、抗日英雄赵一曼、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等等。这一环节洞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透过文章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了作者那起伏的情思,领会了“魂”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魂”。而学生课上得朗读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效果尚可。
《梅花魂》教后反思 陈唯佳
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各位教研组老师陪着我一路走来,是你们一次次帮我磨课,对我的肯定与指点,才使得我今天可以较为自信的执教完这一课。而刚才你们深刻的剖析、中肯的建议又使我受益匪浅。
今天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同时也突破了难点,学生感悟到了外祖父的爱国情和思乡情。下面,我就老师们的两个观察点简单谈谈我的课后反思。
刚才,周老师对我的课堂评价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的评价语主要可以分为激励性评价语和提炼性评价语两种。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会儿,师傅就在指点我的教案时指出,要将课堂评价语也作为备课内容之一,作好充分的预设,学生说的好改怎样评价,学生没说好又该怎样说,所以本堂课,我就力图通过适时的评价,使学生乐于说,乐于读。比如当我问学生外祖父心里当时会怎样想时,刚开始比较冷场,但当一个学生回答完后,我就适时的鼓励:你真的是说出了外祖父的心声!下面举手的同学顿时多了,甚至有了“外祖父此时已经把图当成了是自己的祖国”这样精妙的回答,我就及时点出他真是外祖父的知音。机智、巧妙的一句评价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比如在朗读指导时,学生刚开始比较羞涩,举手的孩子不多,所以我通过评价语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从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傲雪而放的梅花”、“我似乎闻到了寒意中傲人的芳香”……于是,学生赛读的激情高涨,朗读指导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有时机智巧妙的一句评价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感谢吕老师对于我本堂课的情境创设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实《梅花魂》这篇文章情真意切,所以备课时我力图营造一个个的情境,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外祖父的距离。比如学生对于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感受不深刻,所以我就创设了将寒冬的萧条和梅花的傲放对比的图片,当学生看到在冰雪的欺压下,梅花仍是那么秀气,这个似乎是有点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所以有的孩子不禁发出了赞叹声,我就及时的让他们用学过的古诗来赞一赞,我看到有不少孩子已经被这梅花所感动,都和着音乐吟诵起一句句赞美的诗句来,真正的感受到了梅花精神。
但是今天还是留有不少遗憾,我的设计初衷,四个情境的创设是在第四个情境齐读民族魂时达到高潮,但这节课,这个教学高潮似乎来得晚了些。由此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有一个小遗憾,可能是因为没有进行课前热身,开始教学有些仓促,所以第一个情境的创设揭题,让学生初识梅花,学生似乎没有进入状态,有的学生还游离在外,没有被带入情境中,使得整堂课的情境场进入滞后,也为高潮的形成带来一定难度。
另外一段情境是由梅花精神引申开去感悟有着梅花精神的人物。我以江姐这一人物为例,使学生领会到象江姐这样坚贞不屈的人就是有中华民族气节的,由此再来回忆中华几千年的气节人物,学生就很容易的入境了。但今天我将试教时放在后面的体会不屈不挠的民族魂放在了前面,而学生对文本欠熟悉,又说不准中华民族有怎样的精神,这里一纠缠,之前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个小高潮就被打破了,冷了下来,之后再出示江姐的资料,教学的最好时机就错过了,学生在回忆时有些冷场。虽然之后在朗读时,学生的这种情绪很快又被激发起来,齐读得也很不错,但我想,如果可以一气呵成,趁铁打热及时地紧跟第二个情境之后,像张老师说的,有了人物的范例,再来说民族魂是什么?环环相扣,效果会更好!所以也正如吕老师所说,今天的情境创设梯度十分明显,但欠连贯,有割裂之感,这也是最后教学高潮滞后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着不少的遗憾,但我回想,踏上工作岗位两年半来,正是在一次次的弥补遗憾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会带着老师们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此作为前车之鉴。
《梅花魂》教后反思
回顾课文《梅花魂》的教学,可以清晰地看到: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交流,让学生获取了新知,掌握了方法,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懂得合作的力量。
下面分别就课文的教学情况做一些反思:
一、《梅花魂》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学生自始自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反思本节课教学,我认为以下两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⒈多种形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巧妙地创设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思考,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的发挥。课前3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红梅赞》,之后提问:你们听出这首歌曲是在赞美什么吗?你们见过它吗?它是怎样的呢?教师结合学生介绍,出示梅花围巾,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梅花。在这里,教师通过歌曲欣赏,配以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梅花。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时教师首先提问:你们爱梅花吗?在学生发言之后,接着介绍:有一位身在异国的华桥老人,他一生喜爱梅花,从梅花那里,不仅看到了美,还寄托了自己的感情。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他寄托的是什么感情?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最后引导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通过师生对话,创设悬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
⒉多种方式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本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本课的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一是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读的一些古诗词;二是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三是课题。尤其是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语句含蓄,感情深沉。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到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学:课文中对外祖父的语言描写共有几处?哪一处你认为最难懂?找出来认真体会。使学生明确第三处最难,即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最难,接着让学生自由读,放声读,边读边体会。然后引导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刚才读书,你读懂了这段话中的哪些语句?你想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吗?之后汇报读懂的语句,并个人表演读相应语句。再齐读:外祖父的话说得多好啊!你们愿意来一齐读一遍吗?最后配乐朗读:播放《红梅赞》乐曲,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上台朗读。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本段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深刻体会到了“梅花魂”中“魂”的真正含义。
《梅花魂》教后反思
晨阳学校
邹晓琴
今天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最深刻的感受一是太粗糙;二是自己对教材钻得不够深。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挺长,又是略读课文,我琢磨着怎样来上好这这一节课,是让学生找出最感动的语句,再交流。还是让他们找出外祖父珍惜梅花,赞美梅花的语句,以此来突出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外祖父珍爱梅花、赞美梅花有6句话,我都一一用小卡片写出来了。但我又想,书上还有重难点的句子,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读着读着,落在我的腮边、手背。于是我还是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在谈体会。我写的句子同学们也都找到了,但我摆放小卡片没有细心做到按顺序,而是先说的放上面。上下来感觉有点乱,如果按第二种思路上,可能会更清晰些。
但后来听朱仲贤老师的点评,他说:“课就是这样上,但在上时要抓住重点问题,你也抓住了重点问题。学生说到位后,不要再回过去。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谈体会,找出来的句子要研究透。同一环节还应发挥多种教育功能。”听后好像自己找到了方向。深深感觉到一堂课要上好,真的要好好打磨,从小卡片的摆放到字、词、句、篇的教学,以及如何与学生去体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每一个环节都得细细琢磨。
《梅花魂》教后反思
广西自治区桂平市桂平镇城西小学 李 欢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最基本的途径是朗读,《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
文章,如何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魂”,课文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我采取以读代讲,让学生多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感悟梅花的“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精神,体会作者“身在异乡却眷恋祖国的情感”。
《梅花魂》教后反思
双南小学
张新军
课后,许多学生围在我身边,似乎比刚才课堂上的那股热情更高了。一个学生问到:“老师,为什么外祖父年纪大了就不能回国”另一个:学生说:“我们中国有气节的人物还有很多,我还知道……”还有学生说:“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也看出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其他的学生也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的氛围越来越浓。
反思:新课标指出: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后,学生还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主动向我提出了许多问题,甚至关心起我的举动。虽然有些问题非常尖锐,让我一时无法回答;虽然学生挤在我身边,占有了我休息的时间,但我却从来没有这么开心、激动过!因为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结果不是冷场,学习的热情不仅仅只有40分钟,更多的是学生课后的那份高涨的学习热情,那份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喜悦感!突然,我有一种想法,作为教师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不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坐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谈心,向我们的教育对象—一学生学习,以求师生共进,教学相长。你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天我“放手”了,虽然课谈不上精彩,但是很真实!“放手”的课堂,真实的学生;真实的老师,真实的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后反思
同上一节课,有比较才有进步。在比较中见识了他人的长处,清晰的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更可贵的是在真诚的评课中解决了自己教学设计上的许多困惑。
1、我的课堂追求思路清晰,版块明确,这是优点,但在这种追求下,含盖的知识点就很多,知识的讲解过细,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现在明确:不必面面俱到,每个大框架下的小知识点可只精选一二,简化教学内容,收到以点带面的功效。
2、个别教学点的设置自我感觉良好,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难度较大,如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相信会收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3、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可删繁就简,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为突破口,围绕课文主旨选择材料,而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又不宜教师直接讲解,我认为可丢弃,不只当否。
4、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应该少而精,点到为止,以一当十。
5、对于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知识,应充分尊重,例如40万亿千米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四个老师给予了完全不同的计算结果,令人疑惑。
曲晓玲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今天,我校组织了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执教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课一上完,我真切地体验到课堂教学真的是“遗憾的艺术”。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其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课前,经过反复的思索,我给这节课定了一个指导思想: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让学生抓住主线自主提出问题,在质疑的同时产生探索的欲望,并引导学生从“可爱”和“破碎”两方面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同时我还抓住另一条主线—“自豪”到“心痛”这条情感暗线,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中悟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变化。我想在本节课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粉墨登场”之后,我反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总觉得丢了点什么。现就这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与大家切磋:
一、做平等的合作者
课堂中,我不仅身体走下来了,心灵走下来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真正充当了一个平等的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努力与学生一起共建了一个快
乐、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
二、做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的场面。当让孩子想象地球妈妈美丽的样子时,孩子们竟像一个个小诗人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把地球妈妈描绘成一个天仙似的美人,连基础较差的蔡晓玲同学也积极地站起来抒发她的情感,博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赏。是的,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三、教学中注重理解,感悟
俗话说,动人心者,莫不先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教师教学不仅要重知识的教学,还应重视学生情感活动。于是, 我着力对教学材料进行组织, 明暗两条主线相互交错进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潜心会文,综合思虑,结论让他们触目惊心。“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一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孩子的呼声。
四、教学不足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从发言中体会得到,学生的自学情况较好,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只是大部分,有的学生做的不够到位。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有五十多人,在开展学习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者数十人。只有一人有幸发表高见,其他人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学习,可化整为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能搭起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学生感到有被人尊重的愉悦机会。但也有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新课改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的改变,真正对教材内容并不是做了很大的改变,我个人的认识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如何变“满堂灌”改为“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找出了原因,我会信心倍增地投入到以后的教学中。
《只有一个地球》教后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将地球的有关知识多方位多角度的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环保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问题的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个人体会,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畅所欲言.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本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和强调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课前我也利用信息技术课可以上网的机会让学生查找了有关目前我国资源现存的严峻形势,目的让学生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没有引导好学生对资料的使用.这一环节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
2.引导语言不够到位,没给学生创设有机的发言氛围,使课堂略显沉闷,应创设一定的氛围,让课堂灵动起来。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因此课前三天,我和学生都去了解搜集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随着了解的加深,越来越觉得这篇教材过于“陈旧”——它选入教材只有4年时间,但在这四年中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已取得很多进展,欧洲于2003年6月2日发射猎兔犬2号于2003年12月25日登陆,日本发射希望号中途失踪,美国漫游者A飞船运载机遇号,勇气号在太空航行为7个月于2004年2月台票17日在火星登陆, 截止目前,已发回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图片,供科学家分析。
三天后上课,学生空手而来,一调查,全班49人家里有电脑的仅有4人……
虽然选编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但遗憾地,所有这些新进展只能由我代劳。
长 征
一 自主学习,感知质疑 检查朗读,认读生字词。重点指导“崖”自主学习,了解诗的大意,并划出中心句。对中心句质疑。(问题预设: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走过了哪些山水?为什么看作平常的小事?)二 学习全诗,升华认识 1 学习前两行。
结合你对长征了解的了解,谈谈长征途中遇到过哪些困难?(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路线图: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战胜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红军共趟过了24条河,翻过了18座高山,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11个省,行程25000余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学习三四行
1)找相关句子: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走过的千山万水怎能一一记叙,作者只选取了其中的一条岭、两座山、两条水,你能找到吗?找出后读写五岭和乌蒙的句子
2)借助板画理解“逶迤”“磅礴”。3)指导朗读 3 学习五六行
1)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创境朗读,体会“暖”。
2)借助泸定桥图片和飞夺泸定桥的图片,了解“寒”,然后创境朗读,体会“寒”。3)“暖” “寒”两句对比读。4 学习最后两行
1)等闲越五岭、跨乌蒙,等闲渡金沙,夺泸定,翻越千年积雪的岷山红军依旧“只等闲”,哪个词最能说明红军依然“只等闲”呢?(更喜),喜什么呢?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2)结合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谈谈过雪山的困难,再回顾遇到的其他困难,师补充军事上的难,政治上的难。可是红军依然是“万水千山只等闲”。此时,你最想对红军说些什么?
三 诗词链接 走近伟人
1)长征行程之远、牺牲之大、经历之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歌咏长征的诗人就是三军统帅,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谓千古绝唱,让我们认识认识《长征》的作者——毛泽东。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谈谈你对毛泽东的了解。
2)读《清平乐 六盘山》《十六字令三首》之二;读毛泽东带“万”字的诗句,气势浩大,气魄雄伟,表达了一带伟人大气磅礴的胸怀。
3)听歌《长征》,感受诗中蕴涵的精神 《长征》教后反思
10月底,接到石华老师安排的这次观摩任务后,我的心就一直行进在“长征”路上,丝毫不敢懈怠。心中连绵起伏的山岭上都镌刻着两个字“有效”,“有效”……心中的潮头浪尖中都翻卷着两个字“高效”“高效”……尽管我知道我们三位的探索是第二轮课改中的“长征第一步”,不好走,很艰巨,但是我们必须进行这场“探索课堂教学高效”的战略转移,这是我们油田教育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如何实现这些决定。所以,我曾对我校的语文老师倡导过;每节课前一问,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每节课后一问:我的目标实现了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我们的课堂需要围绕着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删繁就简。备课中,我曾想过运用视频再现夺桥的激烈,但是不好找,我放弃了;为了突出毛主席乐观豪迈的词风,我阅读到了和主席诗词相配的六盘山和吴起镇的两次战斗,试讲中学生的确很感兴趣。但是我还是去掉了,因为占的时间较长,我必须让我的课堂用时和实现教学目标成正比。必须让我的每一步教学设计在有效的基础上实现高效。
如何能高效,借用何所长的报告来解答:快乐学习好似课堂高效的源泉,紧张学习是课堂高效的标志,减掉“无效”是课堂高效的目的,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课堂高效的途径,教师素质是课堂高效的基础,精心备课是课堂高效的前提。《长征》是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以毛泽东为主题”的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教学目标很简单,学会3个生字,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初步感受毛主席的一个侧面。我把围绕这个目标的教学活动定位于有效,把使学生“紧张快乐”地学习作为高效的追求。我的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着眼于解决生字词,自主学习,了解诗的大意,先在诗中行走;第二个层次是围绕着学生的问题带领学生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气概,感受越五岭、翻乌蒙、渡金沙、夺泸定的不同感受,着眼于在诗中每一个长征小站的驻足品悟,第三个层次是“庐山”外看山,跳出长征,诗眼看人,了解一代伟人大气磅礴的襟怀,认识主席的一个侧面。这节课努力在朗读中,在品析中,在感悟中,在想象中丰富学生的认识,尽自己最大努力实现课堂高效。当然,教学效果如何,学生说了算。
长征
教材分析:
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
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3个生字,理解诗意。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暖、寒、只等闲、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及含有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设计意图: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习这篇课文显得意义非凡。这篇课文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燃烧点,深入体会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千难万险,与作者、编者产生共鸣,成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读、思、画、查、说”等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读,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欣赏、读中升华,从而达到语文阅读的个性化。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一些反映长征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交流资料
1、谈话导入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天上每天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的情况下,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五千余里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就是————长征。(板书课题)
2、读课题
引导学生读出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英雄气概。交流资料,了解长征。
讲一讲为什么长征,长征的时间、经历的省份、山水,一些重要的战斗。
(二)初读诗歌,大体了解诗意
1、指名读诗,了解诗歌体裁。
2、再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三)品味诗中画面
1、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若等闲。”中“不怕”“若等闲”写出红军藐视困难的乐观精神。导出:“远征难”体现在哪?(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及自己了解的长征故事来谈。)
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感悟“走泥丸、腾细浪”。
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体会“暖”。
观看飞夺泸定桥的悲壮场面,体会“寒”。感情朗读,深化情感。
听、唱《长征》升华情感。教后反思:
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很好地把握这一语文教学要领。在课一开始,就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让学生读题,从而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个性,引领感悟
阅读,是一种个性感悟行为,课堂上的个性张扬,是引领学生感悟、体会文章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时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为主线,多层次,多角度地引领学生自主感悟、个性朗读,并很好地与文本结合,让学生从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引领学生的感情逐步升华,做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欣赏、读中升华。
三、巧于运用多媒体、简笔画,促进理解
多媒体是课堂教学一个辅助手段,不可或缺,亦不可滥用。本节课中的多媒体运用,可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效:在情境创设时,出示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让导入水到渠成;在让学生感悟红军面对长征的千难万险表现出的乐观精神时,借助简笔画又给学生视觉上的感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感的升华。
《长征》一课反思
开发区第二小学
罗江伟
2005年10月始,语文组进行了高密度的听课活动,旨在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我选择的是11册语文11课——律诗《长征。此诗大气磅礴,气势非凡。课文要求学生体会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后才知道此诗难驾驭,专家也坦言难上。
我突然想到了葡萄酸的故事,不亲自尝尝如何知道真酸还是假酸,即使是酸的也要知道有多酸,酸成什么样儿。再吃的时候心里不就有数了么!这颗“葡萄”我共尝了4遍,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滋味。
诗是有情物,《诗经》上说,眼前景,心中事,言之不足则叹之,叹之不足则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情”是诗最难的地方,我这四遍尝试都没有很好的把握好这一点——红军战士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
其一,对于诗的教学的认识。模糊的意会胜于清晰讲解。这次课我没有很好的放开课堂,使得课堂的自有度不够。不管是单独读,还是集体读,都被我设计学生不敢大胆表现自己,课堂上紧张的气氛很难碰撞出个性的见解。整个前半过程我紧张、着急得流汗,学生也别扭的跟着难受。我欣赏支玉恒老师自夸“不正经”。针对现在上课太“正经”提出来的。意思是不要把课堂搞的太严肃紧张,太严肃紧张思想就受束缚,长期束缚学生的老师肯定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我很受用这句话。只有轻松自在的课堂才算是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否则,即使你把课堂时间给学生,学生也不敢、很难创造出些什么来。教师清晰的讲解诗句,清晰的讲解词义不正把课堂变得寡然无味了么,特别是对于诗的教学。如:“逶迤”一词。当时一生上台来在黑板上画五岭,只画了四岭,我提醒了他,他就马上在边上加了一条岭。学生也知道五岭是红军途中翻越的跨越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的五座连绵的山。其实,当时我就可以就此学生画的过程来告诉学生“逶迤”一词是什么样的。连绵延伸到无穷远,加上手上动作。这就是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概念,远比字面解释来得生动活泼,今后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也会运用。因此听了支玉恒老师点评之后我越发觉得语文教学,模糊的意会有时远胜于清晰讲解。
其二,自由的课堂是老师驾驭能力综合的考验。在课的后半段,课堂上自有很多,学生畅所欲言,尽情挥洒自己心中的感受于黑板。我没有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引导学生点评总结。“乐观主义的精神”“大无畏精神”是书写最多的,我应及时引导,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只等闲。另外在诗句中间对仗的四句的理解也显得过于浅显,红军的“乐观主义”“大无畏”没有引导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诗的“情”感的还很不够。这将指导我今后的语文教学。
蓦地回首,对于此诗,我发现它不是一颗葡萄,而是一串葡萄,我只是采撷了其中的数颗品尝,根本还未遍知其滋味,或者如哈姆雷特与读者的关系,个人心中自有一颗“葡萄”,我觉得要教给孩子的应该是采撷的勇气。
非常感谢语文组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于明师对话学习的机会,非常感谢老师们亲切的指导,我会继续努力取得进步。最后套用毛泽东的诗来感谢支玉恒老师这次对我的帮助。支老持练当空舞?赤橙黄绿青蓝紫,雨后斜阳复。希望支老这支彩练能带动祖国语文教育的进步。
《长征》教后思
4月29日下午,五六年级课例研讨活动,我上了《长征》这一课。课后,听了各位老师诚挚的点评,我思考颇多。
环节一:课堂上对资料的合理利用。
一段激情澎湃的话语导入课题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对长征的了解。学生很是踊跃,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尽情展现。有绘声绘色描绘长征小故事的,有介绍长征背景的,有介绍长征路线的,有朗诵搜集到的长征诗歌的……等学生介绍完,一节课已经过去快半节课了。
反思:拓展要有度,资料要合理利用。虽然不少资料或多或少地也能够加深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感悟,但课堂教学时间如此有限,我们只有精选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教学难点的材料,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环节二: 解决不懂问题停留在字词上,没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感悟。
学生的问题还是停留在词语上。如: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暖、寒等等,解决理解词语、理解诗意知识点,却没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感悟诗句所展示出来的感情。
反思:
一、如何才能在课堂上处理好教师、学生、文本三个“对话”主体关系。
二、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既要善于启发,又要善于等待,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要充分地宽容。允许学生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留有余地。”
环节三:对课始和课末《长征》音乐的运用。
课始,我播放了《长征》音乐,气势磅礴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让学生较快地投入到课堂的氛围中。为学习这首诗作了较好的铺垫。
最后,我通过播放《长征》这首歌,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欣赏毛主席的书法作品,再度将他们的情感调动、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令人激动的课堂高潮。
反思:在课堂中,音乐的适时运用,对学生理解文章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会给课堂气氛增色不少。但值得思考的是,这里两段歌曲的运用,是否只局限于渲染课堂气氛呢?我想:正如徐教导说的那样:如果让学生听了音乐后,能让他们说说听出了什么,再结合着来学习课文内容,也许,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一夜的工作》教后反思
我在语文教研组举行的“每周一课”活动中执教了《一夜的工作》,通过两次的执教后,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下来,我总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到之处。老师们真诚的给我评课,听到老师们的赞扬,我没有一丝高兴;听到老师们的建议,我仿佛少了点迷茫。下面我将我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以便我和我的同行共同磋商。
可取之点:
1、搜集有关资料,用课外资料去充实课文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课前我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先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去了解周总理的情况。开课时为了避免学生漫无边际的谈,所以,我只要学生说说从学过的课文中你对周总理的了解,这样不会耽误很长时间。当讲到周总理劳苦或者简朴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穿插了一些与之有关的事例,来充实课文的内容,使其更有说服力。最后开了一个伟大人物介绍交流会,就可以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全说出来,对周总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这三次补充资料中,第二次的补充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了。当我讲到周总理一连工作了30多个小时后,被警卫员等人强迫去休息时,周总理站起来,绕着不大的写字台转了一圈,又继续工作了几个小时时,学生的专注和表情告诉我,周总理真是不简单,敬佩之心悄然涌现。当我介绍周总理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感动了全世界时,说到周总理去世后联合国下半旗一周来吊唁周总理,并且在全世界这是首例时,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可以这样说,是课外资料将学生带进了文本,是课外资料将我的课堂推向了高潮。
2、设计5次读,让学生的感情在读中得到升华。
第一次在开课后,让学生大声的读全文,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是否过关。第二次是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全文,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三次读是为了让学生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用心去读全文,并在自己为之一颤的地方做上记号,写出自己的体会。第四次读是让学生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同学讨论,在读、讨论又读的不断交替中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达成一致。例请你把“极其简单”的陈设读出来;当作者想到()(老师说出周总理的工作细节),他大声的对自己说()(学生读第7自然段),当作者又想到()(老师说出周总理的工作细节),他又大声的对自己说()(学生读第7自然段)……;让我们也高声的读出我们的心声,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听见,齐读第8自然段,学生那种自豪、骄傲自发的表现出来。第五次读是学生在感受到周总理的一夜是极其不简单的一夜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用心来朗读课文中的一句话,让这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这5次读,从整体到部分,从初读到精读,都是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周总理。从学生读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达到了,同时也让课堂充满了骄傲、自豪及崇敬的气氛。
3、从词到句,牵一发而动全身,突破难点。
全文始终注意从词到句。从初读后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总理的一夜到底是怎样的一夜引出课文的中心句 “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是作者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感受最深的两个方面,也是串连内容的主线,又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主线。然后从“劳苦”和“简朴”引出课文中比较重要的几句话,又在这几句话中找出关键词语,例“极其简单”,让学生用课文的句子来理解“极其简单”,学生自然会想到“一张……两把……一盏……”。当谈到总理工作劳苦是,学生谈到周总理批阅文件不是浏览一遍算了,而是仔细地审阅,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句子来理解“审阅”,学生自然找到了“他不是……而是……每……”。就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点带面,进行辐射性教学,这样既避免了泛泛的讲的现象,又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不足之处:
1、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个很大的遗憾是没有用多媒体来帮助课文,用声像将学生带入情景。我想如果出示周总理的画像,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图象以及更多周总理呕心沥血的工作场面,我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思想价值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2、教师包揽,束缚学生入境悟情
在教学时,虽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从中找出体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有关词句,精读品味,但是我的有“计划”的引导束缚了学生的自由感悟和感情的深化。例如: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我刻意抓住 “看”、“画”、“想”、“问”等动词让学生感悟总理的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学生找来找去,问题搅来搅去,得不偿失。同时,在读的形式和评价上也差强人意。
3、从课堂氛围看,学生们发言不踊跃,虽然本课的内容离学生较远,但是学生表现好象是在神上,而不是在言上,不甚了解之人就大有人在,回答问题不够准确。更可以看出自己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更多的教育机智和丰富的知识,课堂上才能运用自如,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希望在遗憾之余能够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夜的工作》教后反思
柳州市弯塘路小学
张 静
上完这篇课文,我激动不已,觉得自己上得还算成功,于是又在六班上了一遍,我更认真的备课,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1、老师要融入自己的情去教学。上第一遍时,我对周总理的了解挺肤浅的,为了多了解些总理,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为自己上课做铺垫,如查阅了一些感人的图片、总理去世前的工作情况、别人对总理的评价,自己走进总理,仿佛看到总理的音容相貌,晚上一点,我仍不知疲倦,流下了眼泪,我要用自己的教学去让孩子们认识总理,走近总理。
2、于细节中教学。初读课文觉得课文学生可能较容易理解,深挖才明白,这是一篇写人的佳作,我觉得次篇课文要上好需要把握两点:第一,让学生明白总理的人格魅力;第二,把握好此篇文章的写人方法,如对比,人物动作的描写,细小见大,处处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写作自然贯穿于教学中,使学生学得扎实。
3、让学生带着情去学。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而不是停留于文字的表面?为此,我让学生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听总理的故事;课中我随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如上完第二自然段,我问学生:“看着总理爷爷生活是如此简朴,你想说些什么?”上到“几颗花生米”我给学生介绍了一个小故事,而后让学生谈感受;理解完课文,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总理爷爷一夜的工作后,想说些什么?”课结束的时候课件出示了总理爷爷的遗像,我带领全班向敬爱的总理爷爷深深鞠了一躬,正因为情到了,学生才会走进总理。
《一夜的工作》教后反思
作者:陈慧瑶
《一夜的工作》以总理一夜的工作为主线,歌颂了周总理为国为民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课文的语言淳朴、自然,通过几个细节的描写,使全文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全篇感情真挚,饱含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和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的好课文。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周总理工作条件的简单、简朴,用教师带有感情色彩的深情的渲染,使学生一个个沉浸在对总理的怀念与感激之中。
一、课前相关拓展阅读
在课前先请学生阅读课外资料;总理生平和重点阅读诗《你是这样的人》让学生对总理有个初步的了解。学生在阅读后心中产生疑问:人民对总理的评价会这么高?总理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他们就急于去探寻总理平时的生活和工作。
二、提倡个性化解读
所谓个性化解读,从动机和过程看,应该是解读者主动的参与,真心的投入。就学生而言,不应该有教师的强迫,不应该有被动的应付,身心应该是自由的。他们主观上想与作者对话,想与文本交流,想去了解对方,也想丰富和提升自己。从阅读结果看,他们有真实的获得。无论是多是少,也无论是深是浅,都是自己的阅读所得,是自己浇开的感悟花朵,自己炼就的思维结晶。这里可能有教师指导和学生互助,但获得的知识、形成的认识、撩动的情感,应该主要是阅读主体自我解读的结果。从解读成果的外化看,他们有真诚的表达。同学之间的课堂交流也好,形诸文字的师生交流也好,说的和写的都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装腔作势,不曲意迎合,更不是“拿来主义”(当然不排除受到启发和有所借鉴)。解读文本的全过程,都是自我的“本真”表现。课堂上,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用一个词来概括总理的这一夜。这样,在学生的回答中就出现了“简单”“简朴”的字样。教师就以此为教学的重点引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来说总理工作条件的简陋,来读出陈设的简单,来用房子的前身与现在对比,用总理的身份与工作条件作比感受总理生活的简朴——“极其简单”。“如此而已”除此之外还有吗?宫殿式的房子,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的?作为总理的房子至少也得有些什么?在理解总理工作劳苦时老师又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我听到一个同学把“厚厚”读得特别想,你能说说理由吗?总理看着这些文件,可能在想些什么呢?总理如果不是认真地审阅而是泛泛而读,长此以往,国家将会边成什么样?就这么两段段文字,教师透过它看到了如此多,教师引导学生透过它看到了很多。
三、精心设计导语,引领多层次的朗读
在理解周总理的工作劳苦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请学生分别找出相应的段落,读一读;再结合理解重点的词句,加上老师语言的渲染,如:一叠文件,一叠厚厚的文件,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那么多的文件吗?;总理看很多的文件,而且每一份文件总理都是……(读出总理的认真);总理在审阅文件时想到了如何使国家强盛,如何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的幸福,所以总理审阅每一份文件时,都是(读出总理的一丝不苟);让我们再来读读读出总理的操劳;对于这一段文字,老师运用自己精心设计的导语,一共读了5次,每次朗读都是在学生有所感悟之后进行的,每一次的朗读学生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学生在多次的朗读中悟情,真切体会到周总理崇高的人格魅力。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的教后反思
王丽玉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主要是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这两方面来介绍周恩来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由于作者所写的事情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由小见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时间放在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慢慢揣摩上,使学生从初读无感触到细读感受深。全文内容浅显,理解上并无多少难度,只是感情比较深沉。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而我也读了许多有关总理的事迹,还给学生介绍一些让我感到深刻的事迹,让学生对总理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当学生圈划出关键语句后,我安排了几个说和写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由文本材料进行迁移,把作者的感情变成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再次将学生的感情激发到高潮。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感受到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得上得热热闹闹的才叫好。有时候,有些课文还是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仔细地体会、品悟。在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的今天,该对学生进行的训练,还是应该进行的。因为,语文毕竟还是有其工具性的一面。我感觉这一课是比较顺利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具体表现在:
1.教学情景创设不足
周总理人格伟岸,这个伟岸的人格是跨越阶级、跨越国界的,于是谁和他接触,谁都会崇拜他。他是靠那种伟岸的人格感染人的,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来理解、认识他,是十分困难的。我在课前虽然布置学生去了解周总理的事迹,但有的同学没有搜集到,如果让学生通过问父母长辈进行了解,就可能做到全体学生对总理有所了解。为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创设好情景,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中。
2.在教学中,不能停留在对表面课文的读懂,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供多次想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总理会思索些什么,你能为总理设计一顿美餐吗?你觉得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激活学生的思维。如通过课程资源的引进,学生对周总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听了周总理的这些事迹,“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告诉别人什么”、“又怎么说”等拓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想开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周总理高尚品质的认识。在让学生对周总理说心理话时,学生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说话训练,设计这一环节可以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语言丰满,全方位,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急需提高,今后,还需要多看、多听,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陈会兰
本课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饱含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和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的好课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
《一夜的工作》一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的。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故我也尝试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理解感悟。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通过以前几届的学生发现现在的学生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因此,我觉得学生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课前就让学生通过去图书室、网络等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充分地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通过搜集资料的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好课外读物,多读课外书 的好习惯。广泛搜集并交流资料,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为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本课教学时,我先设计诗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角色,然后让学生大胆地将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交流,对周总理有进一步地了解。接着教师又出示自己从网上搜集来的资料,《周总理的一天》,加深学生对周总理的了解: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你下午3时起床
下午4时与尼雷尔会谈
晚7时陪餐
晚10时政治局会议
晨2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
晨7时办公
中午12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2时休息
通过课程资源的引进,学生对周总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听了周总理的这些事迹,“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告诉别人什么”、“又怎么说”等拓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想开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周总理高尚品质的认识。在让学生对周总理说心理话时,学生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说话训练,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语言丰满,全方位,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将不断摸索、不断努力探求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后反思
福建省闽侯县祥谦镇辅翼小学 吴甲寅
11月2日到4日,祥谦镇中心校组织一批专家到基层学校听课,我上的是略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在进修校教师对这节课评析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差距。在新课改实施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许多人却还是新瓶旧酒地局限于应试教学的框架,穿新鞋走老路。不过,知耻而后勇,对自己的不足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会更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课感人至深的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在人教版第十一册小学语文课本中,这篇课文已由原来的精读课文转为略读课文。对学生来说,本课是一篇较易读懂的文章。因此,在镇中心校组织的常态课听课活动中,我选了这篇课文来教学。在本课的教学设想中,我先让学生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然后围绕阅读提示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但是,一节课下来,觉得教学实际和原来的设想相去甚远。课后,进修校张义平老师和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经历了一次教学思想的洗礼。事后,我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了这节课的几大不足:
一、放手不够,教学目标过于繁琐、零乱
对于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方面要减少头绪,加强综合,让学生在多样的方式中自己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特别是让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由于这篇文章原来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课堂上,我还是过于注重课文内容的讲解,没有真正地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课后回想,阅读提示中的“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邱少云在烈火中表现怎样?”这些问题,学生完全能够自己弄懂。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拔,通过朗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二、重讲轻读,忽略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出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尽管在教学设想中,我安排了十五分钟的朗读训练。但在教学时,朗读的时间却被挤占了不少。在课后评析时,听课教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朗读不能是纯粹为读而读,应该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采用各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通过正确的评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去体会,从而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最后,再通过感情朗读释放自己的情感,把进入那种万分危急和紧张的情境,使自己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只重视完成课堂任务,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这节课中,为了完成课前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安排得满满的,学生有那么的问题要解决,学生有那么多的发言需求,字词教学的时间都被挤走了。尽管我采用了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去掌握,然而效果不是最理想。感触最深的是:根据进修校老师的介绍,在近年来的各次考试中,字词考查的错误率竟然超过1/5。因而我觉得,小学高年级学生还是处于知识积累阶段,而且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最佳,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适当安排时间,巩固字词,因为深厚的语文功底来源于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例如,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就可以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联系上下文,推敲评析、理解词意,进而明确这次潜伏任务的纪律,从中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四、新课程的课堂是舞台,亦成看台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课堂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学习过程不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的过程,更不是亦步亦趋于教师主观的教学设计。教师的作用更大的应是在课堂中不断的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堂永恒的主题和底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全身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中去,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后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感人至深,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来体验课文的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呢?我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指导思想非常明确,那就是“读中感悟,读中熏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因此,我把本课的设计理念定为:运用“球形”教学法,以“读”为主线,用读架设起学生和文本沟通的平台,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深度对话,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真切感受,提升语文素养。
一、扣准一个词,盘活一局棋。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长文,如何避免“条块分割式”的教学,避免教学内容、环节、过程等按条条、块块分割开来处理呢?我采取的方法是扣准“纹丝不动”这个球心,把这个球心向全文幅射,盘活全文,从而做到长文短教。当通读全文后,学生们在琅琅的书声中感知课文后,我便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自读感悟,深入到文中的字里行间,带着初读时的感受、想法和心情寻找文中最能反映邱少云这位英雄独特形象的一个词语。当学生们通过自读扣准了“纹丝不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后,他们兴味盎然地循此“球心”自主地展开学习,通过读、思、画、议等方法,又一次深入文中品读文眼,潜心会文,感悟“纹丝不动”,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中感受邱少云的英雄形象,解读邱少云的内心世界。在运用“球心”组织学生品读课文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精读一个段,串联一整篇。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美文,美文就应当活教,它最忌作过多的繁琐分析。当学生们围绕“纹丝不动”把目光投向第8自然段后,我便顺学而导,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组织学生精读第8段,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后,进行指名读、评读、品读、想象烈火中的邱少云的画面进行想象读。通过不同形式的研读挖掘句子的深层含义,领悟作者的感情,感悟文章的表达,充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精读一个段的大胆取舍,为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创造了条件,只有这样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谈得上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语文课堂也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中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有许多不足,如时间的分配,教学节奏的把握,学生的评价感悟,电教媒体的效果等诸多方面,有等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后反思
作者:程薇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感人至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呢?
在教学后,我体会到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有激情,要始终饱含对英雄的崇敬之情。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绘声绘色的范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情境。
其次,要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强烈的视听效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邱少云处境的万分危急,以及邱少云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壮举。
还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学生可通过讨论、读书、批划等多种形式,自主地学习。教学时以读为本,通过默读、轮读、引读、范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豫章路小学 六年级 程薇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后反思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南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自读课文,很久以来,脑子里总是有这样一个声音:“自读课文怎样教学?”
它肯定有别于精读课文,而事实上,平时的教学总是把它与精读课文等同来上了。
坐在桌前,我下定决心,这次一定从简来上这一课,要敢于取舍,不能被模式束缚手脚。
怎么上课?很快形成了一个思路:
1、通过默读、做批注,谈感受;
2、通过有感情朗读,抓住6、7自然段理解作者的内心活动这一个点来教学。
3、体会作者情感后,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个场景,让学生练习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备课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场:刚下楼准备去上学,却看见楼下两个年轻人发生争吵,原来是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和电车不小心撞了一下,结果话不投机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与漂亮的小区显得格格不入。就此,写自己内心地感受。最好把自己气愤的内心和对两位大哥哥谴责的心理活动写清楚。
但是第二天课上,由邱少云的“纹丝不动”导课后,我却偏离了原备课的意图,总感觉有没讲透的地方,结果,一堂课,又是满满当当,一如既往的一节家常课。原来设计的小练笔当堂根本没有实现。
课下反思:这是一篇较易读懂的课文,我怎么就是没有跳出来呢?是惯性?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假如真的按原备课意图来上这节课,其结果又如何?
《泊船瓜洲》教后反思
侯鸣凤 发表于 2007-6-8 15:12:00
这次师范的同学来听课,我首先执教了《泊船瓜洲》这首古诗,设计教案时,参考了名师孙双金老师的教案,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我知道:古诗原来也可以这样上!
以往教学这首古诗时,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以“绿”字为诗眼
进行教学,而孙双金老师的教学设计,却把着眼点放在情智交融、充满了人文情怀的“还”字上。在读通全诗的基础上,他让学生找出可以概括全诗的思想内容的一个字来。于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即回家)就凸现出来了。然后便顺着“还”的这条线索,从第一、二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让学生知道作者“靠家近,应该还”。从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又”,学生读懂了几度春风,又见江南,作者“离家久,更该还”。从第四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让学生知道诗人“思家切,不能还”。这样紧扣“还”字,步步深入,层层挖掘,诗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情感,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从而更好的内化文本的情感,古诗的朗诵高潮迭起,从一句、两句到全诗,无不感情真挚,真情流露。
本节课下来,给我的启示是:
1、文眼是文章的灵魂,抓住了文眼组织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仅仅教师能解读、挖掘出文本的情感,仅仅教师陶醉于文本的情感世界,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文本情感的突破点,引起学生情感与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共鸣,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
《泊船瓜洲》教后反思
为了迎接全县开放教学,学校每位教师都要准备一节课,我也不例外。
星期五,我在邻居班六(5)班进行了试教,从学生和听课教师评价来看,这节课效果不错。课刚上完,就听见我们班孩子兴奋地来向我汇报:“老师,老师,听五班学生说,你给他们上课,上得好好啊!”放学时路过“学生书屋”,恰好她女儿在五班,她也向我汇报:“刚才我们孩子正在给我们说,你给她们上的好好呀,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都举手了,而且回答得非常好。”
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会在孩子们心目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呢?
首先肯定是新鲜感。我从没用过这个班的学生试教过,所以给他们第一印象非常深刻,以至于激动得不行。
其次是平等的态度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也许平时给他们上课的老师太像老师了,所以遇到一个像我这样一个不像老师的老师来说,感到格外意外吧。这节课上,我有机渗透了郑渊洁的观点:请老师告诉学生,不要盲目崇拜老师和权威,而是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当有学生站起来读“京口瓜洲一水间”时,把“间”读成了一声,我没做评价,又点了一个学生起来读,另一个同学读的是四声,到底是一声还是四声呢?我仍然没做评价,于是自己范读了一遍,读的是四声。这时马上就有孩子认同四声了。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呢?不要忙着下结论,快把这个字放到诗句中去理解,根据意思看它到底应该读几声吧。于是学生通过读书,看图,明白了“京口和瓜洲被长江给间隔开了”,于是答案很明显,是读四声。
第二个环节: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时,有学生质疑:“明月到底照着他还家乡还是还朝廷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思考价值,这是课前我预设到的,也做了准备。当学生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没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猜想,有三名学生回答说是“回家乡”,只有一名学生猜是“回朝廷”,此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写这首诗时的背景:“考中进士,两度为相,变法失败,被迫辞官,再度启用,辞官未允,年过半百,离家赴任。”然后让学生联系上文的“只”字,来体会诗人此时的思想感情,于是学生很容易就体
会到了诗人此时想到的是,明月一年一度吹遍大江南北,可是自己是不是每年都能回到家乡呢?再进行有感情朗读,感悟诗情水到渠成。
第三,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尽管写在备课本上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初读,读准字音;二读,了解诗意;三读,感悟诗情;四读,品析词句;五读,熟能成诵。但是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是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来读诗歌。当时想的是,为什么家乡离自己这么近,王安石却回不去呢?先是向同年级组的老师们请教,老师们让我搜集一些关于王安石的资料,于是我上网查找了关于王安石的资料以及写这首诗时的背景,了解到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有两种意见:一种人认为王是踌躇满志去赴任,一种人认为这是一首思乡诗,教材上也是这么定位的。正好课堂上学生出现了异议,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能游刃有余。
第四,上课时状态很好,能吸引学生。课前激趣是向学生了解关于“明月”的诗句,除了《静夜思》,学生积累不多,这时我没沮丧,而是主动向他们推荐了一些,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落乌啼霜满天”等等,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印象,这老师厉害,一开课就他们的注意力给吸引了。创设情境吟诵古诗时,学生因为羞怯,一直放不开,于是我加上动作,给他们范读了一遍,如此投入又把学生的心给抓住了。
《游子吟》教学反思
《游子吟》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通俗易懂,历来被人们所广泛传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丰富古诗积累。了解诗歌大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慈母的孝心,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很中肯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帮助,朗读指导的效果立竿见影。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
二.开发学生资源,陶冶学生情操。
为了拓展学习,丰富古诗课堂内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与母亲之间的小故事,以及以后你打算怎样报答母亲。学生联系课文有感情地诉说让自己最受感动的事情,让其他学生深受感动,触景生情,起到了情感教育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中间“解读诗句”的环节松散,使后边的“拓展延伸”时间略显不足,没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的交流。另外,教学中板书不及时,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亟待提高。
<<游子吟>>教学反思
在教学初,我让学生说说当你要出远门时,妈妈会对你说什么,做什么?当学生谈完,我接着说,每位妈妈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唐朝诗人孟郊也有这样一位好母亲.然后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想一想,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是怎么做的?学生讲完,我就请同学们来读读孟郊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诗,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大体了解诗意,然后让学生分组互相读一读,讲一讲对诗意的理解。当学生谈完对诗意的理解后,我请学生谈一谈母亲送孟郊时会说些什么,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而后,我再请学生讲讲看到路边的小草显得生机勃勃时,孟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儿子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最后,我再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这样一来,学生对这首诗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后反思
作者:程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在教学后,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本篇课文的第一部分,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分析表达方式,甚至于把文字改变成漫画等等方法自读自学。
二、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可以让学生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三、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在解答了学生的质疑问难之后,可出示《父亲的爱》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快速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读是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自读、指读、范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范读是引领学生体悟作者的情感;自读、理解着读、读中去揣摩、去体会;指读,把个人体验、感悟到的表现出来;互读,加强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齐读,释放自己的情感。
课堂非常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很重视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阅读。这里的情境不是指某个教学环节的单一情境的创设,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它包括生动形象的场景,教师的语言、活动的方式,构成了完整的动态的情境,因此,课堂上注意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有学生个体的自学、研究,又有小组间的讨论、研究,更有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语言,不管是指令性的语言,还是评价性的语言,都富有煽动性,能引发学生的激情,如让学生读“课题”时,老师是这样说的:“„精彩极了‟该怎么读,谁行?”“你说得精彩极了,老师也被你深深折服。”“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却意味深长。”学生就是在这样充满赞赏、充满鼓励的课堂中,迸发出激情,迸发出智慧。
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超越文本,用心灵去感受是本片段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学生已体会到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性的爱,父亲的充满理性的爱。教师明白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是不够的。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并没有停止在会文得意上,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教师用音乐、图画为学生创造有利于阅读主题情绪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温馨的情感世界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浮想联翩,亲情、友情、师生情……一一呈现在眼前,学生有了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丰富的情感积蓄,让学生的表达做到了言真而意切。从学生个性化的发言中,教师看到了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内在感受;体验到了这些感受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体验到了学生的感受是
水平,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为特色。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的第一部分,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分析表达方式,甚至于把文字改变成漫画等等方法自读自学。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进而体会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性的爱,父亲的充满理性的爱。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从老师提供的两种学习方法中,选择一种自读自悟,一是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文体不限,可以是短文、诗句,格言警句的形式等;二是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热情的鼓励和严厉的警告都源于爱,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在解答了学生的质疑问难之后,出示《父亲的爱》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快速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布置自主性、开放性的作业:1.同学间互相推荐阅读反映亲情和人与人彼此关爱的文章或书籍。2.写一写你感受到的父母对儿女的爱,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看到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虽然强调“自主学习,悟情悟理”,但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际理解接受能力和现有控制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中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时,没有必要的和适时的给与引导和帮助。在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尤其是在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上,强调注意通过指导朗读来加深理解,并通过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还没达到备课预期的
效果。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上完了这节课感到这节课有闪光点,同时也有不足。
“爱”是本课的亮点。作者巴迪成人后最终明白了父母那两种极端的断言,来自于两种不同形式的爱,本着揭示这个重点,我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了由情开始,由情贯穿,由情结束。开始导入时,我富于动情的叙述,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让我们满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激,走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结束时,先是教师哲理性强而具感染力的朗诵,在这浓浓的情感中,孩子们敞开了心扉,有的同学说,“学了这一课,我才真正理解了妈妈以前对我的批评,甚至动手打我是另一种爱,妈妈我爱你!”有的说:“生活像一艘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好像两支浆。船要想行得快,双桨要相互配合,我们才会行得快,行得正”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的学习中感悟、理解的到位,有理有情!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作者: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双桥教育总校大柳树小学
刘翠霞
看着这个题目,我的记忆再一次被拉到教学现场。孩子们那晶莹的泪花辉映着听课老师们那激动的眼泪。我更是由衷的感慨
一 “爱”是本课的亮点。作者巴迪成人后最终明白了父母那两种极端的断言,来自于两种不同形式的爱,本着揭示这个重点,我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了由情开始,由情贯穿,由情结束。开始导入时,我富于动情的叙述,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让我们满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激,走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结束时,先是教师哲理性强而具感染力的配乐朗诵,在这浓浓的情感中,孩子们敞开了心扉,有的同学说,“学了这一课,我才真正理解了妈妈以前对我的批评,甚至动手打我是另一种爱,妈妈我爱你!”有的说:“生活像一艘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好像两支浆。船要想行得快,双桨要相互配合,这样我们才能到达南极北极和浩瀚的宇宙。”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的学习中感悟、理解的到位,有理有情!
二 深入挖掘教材,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那么,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设想一下假如你就是小巴迪,面对父母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你会怎样想?文章第二部分八个字的理解即使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师范读,自由读,点名读,目的是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并适时谈谈自己对这几个字的理解。孩子们有的将自己的亲身感受融了进去。
三 自由选择问题,小组讨论。教学中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有的孩子讨论有关“爱”的问题;有的选择“幸运”的问题……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另外,为了使大家真正明白两种爱的缺一不可,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搜集有关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有的找高尔基《海燕》〉中的话,“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有的引用邢慧娜,刘翔奥运冠军的事例。在辩论中,唇枪齿剑,自有主动。
遗憾的是本课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 学生的“悟”不够深刻。当孩子们自由汇报关于爱,两股风,幸运三个问题后,用心读第二部分时,孩子们此时已兴致高涨,我没有抓住契机,应让他们联系学校,家庭,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 激励评价不够及时,导致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一个劲的点头,当时我深感作为一位母亲的自豪,孩子们的理解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这堂课留给我太多的感受,一句话,上一节好课真难!但我会迎难而上!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向南小学 周凯平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
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为特色。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的第一部分,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分析表达方式,甚至于把文字改变成漫画等等方法自读自学。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进而体会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性的爱,父亲的充满理性的爱。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从老师提供的两种学习方法中,选择一种自读自悟,一是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文体不限,可以是短文、诗句,格言警句的形式等;二是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热情的鼓励和严厉的警告都源于爱,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在解答了学生的质疑问难之后,出示《父亲的爱》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快速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布置自主性、开放性的作业:1.同学间互相推荐阅读反映亲情和人与人彼此关爱的文章或书籍。2.写一写你感受到的父母对儿女的爱,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看到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虽然强调“自主学习,悟情悟理”,但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际理解接受能力和现有控制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中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时,没有必要的和适时的给与引导和帮助。在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尤其是在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上,强调注意通过指导朗读来加深理解,并通过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还没达到备课预期的效果。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抚宁镇第一小学六七班 杨晨旭
这几天,我们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数遍后,发现这真是一篇精彩极了的文章。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领悟到的东西——爱。
我被课文精彩的段落吸引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我读了这段话,仿佛我也领悟了:一个人活着,需要鼓励和赞扬,使自己能鼓起勇气去驾驶生活的小船向前挺进,另外,还需要一种警示的力量,提醒自己小心谨慎,更加努力。缺少前者,可能会失去信心,停滞不前,而缺少后者,则会骄傲自满,误入歧途,后悔一生。
我的父母和文中的也一样,可是我从来没有仔细品味过,也从未领悟过,我现在读了这篇课文,领悟出了,妈妈的爱是我这艘生活小船的“推进器”,鼓舞我前进;而父亲严厉的爱,则是这艘生活小船的“导航系统”,给我修正前进的方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一定要对生活这艘“难以驾驭”的“船”谨慎的行驶,好好运用这两种爱,我才能更明白父母亲爱的真
谛,我会更加快乐的生活下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反思
忽略感情朗读。这节课,学生自由读,结合体会读比较多,但感情朗读指导被忽略了。在学生踊跃、激烈地汇报自己独特的见解中,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我,居然被学生牵住了,而忘记了在适当处以读促讲,重要的句子,以指导感情朗读来深化学生的理解。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案例: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这篇文章理解起来不难,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问题都很快地解决了,然而在最后一个环节却出现了问题。我问:“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发现,来,说说吧!”(我预先认为这将是一个精彩的瞬间)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一个个默不作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一定是重大的发现呀,在生活中的,学习中的,只要是你自己通过思考、观察得来的,都行。”可仍旧没有一个人举手,我不禁有一丝愠怒,正要发作时,一个声音告诫我说:“冷静,冷静,千万不可动怒!”怎么办呢?此时,我脑中灵光一闪,何不讲一讲自己童年的发现来启发启发学生呢,于是我马上想到一篇文章,即蜘蛛在雨天结竖网,晴天结横网。于是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样,我先来讲一个我童年时候的发现吧!”“好!”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地讲到:“小时候呀……”话音刚落,教室里便慢慢地嘀咕开了。
“我发现壁虎的尾巴断了会再长出来。”
“很小的时候,我在玩水时发现天要下雨、天气很闷时,鱼儿都要浮到水面上来吸气……”
“我发现蚂蚁是靠嗅觉闻气味来找伙伴和回家的……”
“我发现了天气很热时,往空中喷一口水会出现小小的彩虹……” “我发现蚂蚁搬要下雨,是因为……”
“我发现鱼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有一次我把鱼的尾巴剪了,它就……” 反思:
课堂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思路不畅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教师切忌动怒.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保持冷静。
其次,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情况。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
最后,我想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己、追求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曾
娜
《童年的发现》虽然是略读课文,但因为课文的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真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我在上课前以为学生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我也就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
于是,整堂课都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进行:
开始便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课题的板书,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提出两个问题:①你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能发现什么?②对“我”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学生便开始分组读议。
借用文中的一句话“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我想说孩子的领悟力也是惊人的。他们在阅读时能从文中领悟出许多让人欣喜的东西,像沈志伟谈对课文最后一句“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的理解时认为这是“我”的自嘲;盛建平则能引经据典地联系到中外一些科学家的遭遇。但在同学们叙述、争论时,我总感觉到不够尽兴。学生的一些感悟好象都程式化,所说的都与教学参考差不离,似乎与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离。
我想要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哈姆雷特”。
反思这堂课,没有正确处理好课堂上的老师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是症结所在。像这样的课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该如何理解“学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寻找矛盾”、“挑起矛盾”。
这里给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问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了,老师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课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组读议的过程中,教师该提出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更深入,以至于“能够尽兴”呢?这就是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怎样发挥才能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不会降低任务水平,真正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樊兰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采用以下方法加强训练学生的语感:
一、形象思维训练法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让学生看着早上没有鸟的这一棵大榕树,启发学生想想说说,“百鸟欢闹”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学沉浸在期中,仿佛身临其境,而让学生说说一只鸟的特写景头时,也能说得有声有色,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品词析句比较法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对于“颤动”、“展示”这两个关键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出现”或“抖动”、“晃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讨论、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颤动”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不但美丽而且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就这样,抓住关键文字,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咀嚼出了它的神韵,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
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让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把语感训练当作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
(2)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当学生领悟到了景观的美之后,再让他们感情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对照画面读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美的感悟.2、《鸟的天堂》一课写得极有画面感,因此,这一节课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感悟到了榕树的美后,让他们观看榕树的画面;学生感悟到了鸟的热闹场面后,再播放画面,这些都对学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特别是最后的情景朗读让学生对整个鸟的天堂有了更全面和准确的感悟.3、同时,在教学中我又抓文本空白,引导学生去想象.“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鸟的天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想象,这一问题的探讨也让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高.《鸟的天堂》一文也是学习写作方法的好范文,抓特点,对叶子的细腻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等,我的课堂上缺乏了对领会表达方面的指导,同时有些方面领悟的不够全面,没有让学生深入领会榕树的远观的美,没有重视好学生对作者表达方法的领悟,最后一句话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去领悟它的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意.几点反思:
1、备课必须要深挖教材,越细越好,上课时心里越有数。
2、课堂上要渗透对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写作课打好基础。
3、重视引导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4、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去感情朗读.《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第七册《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朗读中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阅读中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凭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把学生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把老师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这显然难以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升华学生智慧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贯穿了自主阅读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首先,在阅读内容上,学生自主选择,进行阅读。其次,在讨论交流内容上,学生自主交流讨论。
一、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学生乐学、乐思。
与传统的指定阅读内容相比,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学生表现异常积极。我说:“同学们,巴金爷爷两次看到鸟的天堂,两次都有收获。我呀,最喜欢作者第一次看到鸟的天堂时的大榕树了。大家去认真的阅读你喜欢的内容吧,然后我们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吧!”同学们立刻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先是轻声地边读过勾划;然后又自由地朗读起来,时不时地停下来写下自己的想法。我巡视课堂,去发现学生们都学什么内容,勾划什么内容,写些什么内容。我大致估计了一下,喜欢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余的约占三分之二。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喜欢第二次的学生多一些毫不奇怪,因为小孩子更喜欢活泼可爱的小鸟。更何况作者还与鸟们进行了某种愉快地交流,这更符合儿童们的心里。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喜欢对大榕树的描写就出乎我意料,但这却是我的一大收获:这表明了学生已经有较高的阅读和欣赏水平了。他们在自由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乐学、乐思,更表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喜好“热闹”的小朋友了。老是“牵着学生鼻子走”总是怕学生找不到要害,不能有的放矢的担心在此被彻底抛开。
二、自由交流,相互促进。
当学生阅读得差不多了,我就请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了。有个同学说我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他说:“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这棵大榕树充满了生机”。他很有感情地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听到他读,似乎眼前就是那绿得逼人眼睛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让入觉得绿叶绿得鲜亮,绿得让人兴奋!有个同学说:“我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榕树,也没有看到过树干上长出这么多的根来的大树,这让我实在太惊奇了!”她主动地朗读了第7自然段。读得算不上好,文字读顺了却没有感情,重读的地方也不够明显。但是她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抓住重点段来读也很不错。有个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同学说:“我从小就喜欢绿色,大榕树是绿颜色的,所以我喜欢”。他朗读了第8自然段的重点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他接着说:“这儿的„堆‟和„簇‟,表现了榕树的茂盛,更表现出了榕树的绿。”课文编排的意图就是要学生能够知道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榕树的特点的。而这个同学们通过谈自己的喜好,结合自读已经领悟到了这一点,证明他已经达到了教材所要求的阅读水平。喜欢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同学,有的说:“我喜欢第二次,因为第二次鸟儿们进进出出的,有的还在唱歌,显得格外热闹。”有个同学说:“我喜欢鸟儿,这儿有这么多的鸟儿,我更喜欢了。”他朗读了第十三自然段,特别是“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两个“到处”读得很重,他说:“这两个到处最能说明这儿的鸟儿多了”。看,他说得多好呀!有两个同学说,因为鸟儿那么多,飞进飞出,我喜欢闹热,而且这表现出了鸟的天堂多么具有生气呀!所以我喜欢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通过交流,同学们谈出了自己的见解、感悟看法。使每位同学读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这达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学完“潮来时”一部分内容后,我让他们感情朗读,在他们自己已读熟的基础上,我开始选择课文内容按孩子们座位分排数来让他们读,第一句前两排读,第二句前四排读,第三句前六排读,最后全班读。刚读完第一遍,杨晶晶就说:“我知道了,老师,这样读就像大潮来了一样,声音一次比一次大!”真是聪明的孩子,其他的孩子也觉得这样读很有意思。于是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更认真。到第三遍,我让他们站起来读,当他们读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也被震得颤动起来”的时候,说实话,从孩子们的朗读中我已经真正有所感受。于是这一课我上的又感觉,孩子们学得也有劲。课后,我还让孩子们找找网上有没有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有学生告诉我自己在网上欣赏了“一线潮”“碰头潮”“回头潮”的景观,并在黑板上写下了网站的网址,供大家查找并观看,让孩子们在实景观看中,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手法。
上完《鸟的天堂》,有学生质疑鸟儿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欢叫,不知什么情况下才有文中 “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一拍手,见鸟儿纷纷飞出来。”这种现象发生。我一时被问住了,于是发动同学们课后找答案。没想到第二天孩子们就带来了自己的答案。
刘嘉义说:“这是在树木较稀少的地方看到的现象,因为鸟儿晚上宿在树上,一早就会飞出去觅食。如果在较大的树林或竹园里,往往整天就有很多鸟儿栖息在一块儿。是因为里边有足够的食物(虫子、果子、嫩叶等),故就不一定一早飞出去觅食了。” 周孟辞找的资料记载,那棵老榕树生长的经历是这样的: 500多年前,天马村的农田年年遭旱灾,乡亲们开了这条天马河,引水灌田。可年景仍不见好转,当地的土豪硬说是天马河开糟了,把风水破坏了,强逼着农民把河堵了。农民含着眼泪,担来泥土倒在河心,筑起了一个土墩,成了河心小岛。后来,不知怎的,土墩上长出一棵榕树来,当初只是一棵小树,后来越长越高,每年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入土的根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枝干长高了,又挂下气根来……这样不断地生长,树干多得数不清。一棵树就这样长成了一片林子,使河心小岛浓阴密布,占地达16亩。科学家们想从这千千万万枝干中找出一条主干来,但始终没能找到;因为不管是长了数百年的老枝干,还是近年来长的新枝干,都是一个模样儿。这样壮观的“榕树林”,据报上说在
印度也有一片。别的地方虽有榕树,但规模很小。所以,当地人把这棵古老的大榕树称为“神树”。又因为不管白昼黑夜树中都有无数鸟儿,所以人们又把这棵大榕树称为“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的景象。榕树的枝繁叶茂,众鸟热闹的场面。作者巴金以朴实优美的语言赞颂了这美丽的自然景观。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这美丽的景色,首先,在教学中运用网络这个信息获取资料、运用资料,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身临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树、那鸟。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课堂教学插上了翅膀,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以不断激发。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语文课上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文本身就有语言形式上的美,并从中可以展开想象,感悟作者美好的感情,并结合生活实践受到美的感染,培养了审美的情趣。这节课中学生感受到了动物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的美,感受了巴金饱满的情感,培养了发现美、感受美的乐趣。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最后,让学生充分朗读,自主体会,独立创作,力求体现主动参与,合作互动的教学境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这节课我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教育。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文:渝北区永庆小学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什么难事,对于搞清楚课文对于事物的表达方式学生也能够比较容易的掌握。但是,如何在朗读中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阅读中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却不是凭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把学生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把老师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这显然难以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升华学生智慧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贯穿了自主阅读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首先,在阅读内容上,学生自主选择,进行阅读。其次,在讨论交流内容上,学生自主交流讨论。第三,顺学而导,升华学生所获。
一、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学生乐学、乐思。
与传统的指定阅读内容相比,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学生表现异常积极。我说:“同学们,巴金爷爷两次看到鸟的天堂,两次都有收获。我呀,最喜欢作者第一次看到鸟的天堂时的大榕树了。大家去认真的阅读你喜欢的内容吧,然后我们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吧!”同学们立刻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先是轻声地边读过勾划;然后又自由地朗读起来,时不时地停下来写下自己的想法。我巡视课堂,去发现学生们都学什么内容,勾划什么内容,写些什么内容。我大致估计了一下,喜欢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余的约占三分之二。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喜欢第二次的学生多一些毫不奇怪,因为小孩子更喜欢活泼可爱的小鸟。更何况作者还与鸟们进行了某种愉快地交流,这更符合儿童们的心里。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喜欢对大榕树的描写就出乎我意料,但这却是我的一大收获:这表明了学生已经有较高的阅读和欣赏水平了。他们在自由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乐学、乐思,更表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喜好“热闹”的小朋友了。老是“牵着学生鼻子走”总是怕学生找不到要害,不能有的放矢的担心在此被彻底抛开。
二、自由交流,相互促进。
当学生阅读得差不多了,我就请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了。有个同学说我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他说:“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这棵大榕树充满了生机”。他很有感情地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听到他读,似乎眼前就是那绿得逼人眼睛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让入觉得绿叶绿得鲜亮,绿得让人兴奋!有个同学说:“我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榕树,也没有看到过树干上长出这么多的根来的大树,这让我实在太惊奇了!”她主动地朗读了第7自然段。读得算不上好,文字读顺了却没有感情,重读的地方也不够明显。但是她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抓住重点段来读也很不错。有个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同学说:“我从小就喜欢绿色,大榕树是绿颜色的,所以我喜欢”。他朗读了第8自然段的重点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他接着说:“这儿的„堆‟和„簇‟,表现了榕树的茂盛,更表现出了榕树的绿。”课文编排的意图就是要学生能够知道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榕树的特点的。而这个同学们通过谈自己的喜好,结合自读已经领悟到了这一点,证明他已经达到了教材所要求的阅读水平。喜欢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同学,有的说:“我喜欢第二次,因为第二次鸟儿们进进出出的,有的还在唱歌,显得格外热闹。”有个同学说:“我喜欢鸟儿,这儿有这么多的鸟儿,我更喜欢了。”他朗读了第十三自然段,特
别是“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两个“到处”读得很重,他说:“这两个到处最能说明这儿的鸟儿多了”。看,他说得多好呀!有两个同学说,因为鸟儿那么多,飞进飞出,我喜欢闹热,而且这表现出了鸟的天堂多么具有生气呀!所以我喜欢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通过交流,同学们谈出了自己的见解、感悟看法。使每位同学读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这达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三、抓住共同关注点,顺学而导。
讨论是一种好的阅读方式,更是一种互相帮助,互启思维,相互促进的好方法,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的交流,给老师很大启发。请大家对其他同学交流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好吗?”我的话刚说完,有个同学就迫不急待的举起手说:“我觉得我比刚才读7自然段的那个同学读得好些”。于是我就叫他读了,他读得也算不上好。特别是如何读出榕树的大和读出他心里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榕树时的心情来,他没有达成这个目标。我就问同学们怎么读这段好呢?同学们就三言两语的发言了。有的说要读出作者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榕树时的激动;有的同学说这时是很惊讶的;有的同学说是很高兴的;有的同学说“真是一株大树”要读得重而缓慢一些;有的说“不可计数”要读重一点;有的说“卧”字要读得稍重一些……,这样,我反复抽学生起来朗读,效果渐渐变好。而刚才说最能够表现出鸟的天堂有生机的同学这时不服气地站起来说:“我觉得榕树比鸟儿更有生机。因为这么大一棵生机勃勃的榕树才招来了这么多的鸟儿,要是这棵榕树没有生机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鸟儿来此做巢呢?”说完瘪了一下嘴就坐下了,很不服气。但是,赞成因为有鸟儿的同学明显多许多。教室立刻炸开了锅,都说有鸟儿,才使鸟的天堂生机勃勃。我看说榕树有生机勃勃的一方力量单薄,就唯恐天下不乱的插话说:“我觉得榕树更有生机,不然鸟儿为什么来。”我是“少数派”的。我们的声音被吼“鸟儿才使天堂有生机”的声音所淹没了。我想,像这个样是一个永远也吵不清的话题。于是我制止了烘乱的教室,制止了没有结果、也不再有新意的争论。我说:“有理不在…?”同学们笑呵呵和接答:“有理不在声高”。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每个同学都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于是我接着说;“有的同学说树更有生机,有的同学说鸟儿更有生机。现在我请赞同树有生机的同学把鸟儿通通赶走,请赞同鸟儿有生机的同学把树砍掉。”这下可好了,同学们都一致反对我了。有的同学说,没有树,鸟儿到哪儿去安家呀!没有鸟儿,这还能叫鸟的天堂吗?于是我因势利导: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爱鸟周,除了不伤害鸟儿是爱鸟的行为外,还有什么行为是爱鸟的行为呢?同学们都说:“爱护大自然,不滥砍伐树木,保护鸟儿们的家园!”听到这里,我愉快地笑了。从他们的争论到意见一致,到接受环境教育,都在自由阅读和争论中得以体现,教师站在组织者的地位,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想,这样一节课,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更达到了还阅读给学生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应在师
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想这样一节课,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从而成为成功的师生互动教学活动。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经典之作,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教学该文,我用了三个课时。整个教学思路及设计分三大板块:
一、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二、精读描写大榕树部分;
三、精读描写鸟飞鸟鸣热闹景象部分。每一板块内容基本用一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及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把握课文内容时我主要设计以下问题: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不同的情景?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自主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结合文本回答,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概括,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这样,比直接问学生“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或“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容易把握得多。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精读描写大榕树的部分,我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后交流你所感受到的大榕树的特点,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后来在上课的时候我作了调整,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就字词句等方面自主提出疑问。而从学生提问及解答的反馈来看,他们确实在思考了,也能就字词句以及描写手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如“堆”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
第三课时主要落实描写鸟飞鸟鸣热闹景象文段的学习。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即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特写了什么。从落实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关键词句,结合文本来理清思路,体会作者的描写之妙。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朗读、品读、美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
经过这一课的教学,结合前面《观潮》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教学,我总结了一下自己初为人师的得失,有以下几个突出方面:
一、教学设计方面有一定进步。经过三篇课文的教学,我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识地向他们倾斜,把一些大问题化为他们可以跨越的小步子,在备教材、备学法、备学生方面
有所体会及收获,但今后仍需在这方面加强。
二、开始注重学生的朗读,但朗读指导方面仍需加强。课程标准提出课堂上应当留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教学这一课开始,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读,每一次的朗读都落实一两个任务,这是做得好的方面,但是,读后的指导显然不够,停留在字音,、节奏、重音的点拨指导,缺乏感情的浸润启发,朗读也成了无源之水,这是今后在朗读指导中应该注意的。
三、教学语言规范性、简约性急待增强。不管是在讲解重难点,还是在总结归纳评价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稍显罗嗦,有时候也不够规范,这是今后需要逐步解决的。
四、时间没有把握好。通常我一个课时无法完成原定的教学内容,甚至出现教学节奏前松后紧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我经验不足之外,还有教学组织及教学语言方面的问题,今后应该逐步积累经验,改善这种状况。
以上是我对教学《鸟的天堂》,结合前面两课教学的一个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争取不断进步。(2006年9月)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童话伴着孩子成长,他们最爱听故事了,它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这堂课的起课我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里便是鸟的天堂!
好奇,神往在孩子们的眼中升腾,旋即,老师深情相邀,今天我们就追随巴金爷爷的笔触去那里游玩一番好吗?(好!)但别忘了带上相机,把最美的景色拍摄下来,美景要有美名配,我们再给它取个好名字,开始!
学生个个中招,饶有兴趣地大声朗读,交流读,在琅琅书声后一个个好名字从孩子的口中蹦涌而出:《颤动的生命》、《天下奇树》、《树的神话》、《榕树鸟影》、《鸟鸣声声》,《百鸟齐鸣》、《鸟的天堂》、《群鸟齐飞》……情感自然而然汩汩而出。
原来初读课文也能给人带来惊喜!故事与孩子,情景与兴趣,朗读与激情,想象与语言静静地在课堂中流淌,酿出浓浓的语文味!而这一切只需稍稍在课前设计,构思一番就可渐入佳境,为什么自己在很多时候忙于碌碌而丢失了这份“闲情”?!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张静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教学这课时,我设计了两个值得学生探究的问题:
1、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2、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找出有关词语、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另外,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先请同学自己分组讨论加以讲解,这篇课文学生理解较好。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郑霞
《鸟的天堂》主要讲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的情景。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大榕树的样子以及众鸟纷飞的场景,还要了解人们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能够了解到大榕树的大和茂盛的特点,也由此认识到鸟儿们生活的环境是多么美丽,在使用课件时,学生的精力也集中到了一点上,也被课件中的大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场面给吸引住了。特别是在感受大榕树的树根和大榕树茂盛的枝叶时,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有了较为直观的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细读句子来感悟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凝练,体会大榕树的美。再如在教学大榕树上鸟儿纷飞的场景时,我又借助课件播放群鸟在大榕树上活动的录像,展示鸟的天堂鸟儿翻飞,鸟声悠扬,令人目不暇接的热闹景象,真实地再现了众鸟纷飞的欢闹景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你看到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再让学生仔细体会体会。
<凡卡>教学反思(2)
在教学中,我想作为学生怎样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引发思维的风暴,我精心地设计问题.在学习凡卡回忆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时候,笔者说:“砍圣诞树也正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俄罗斯的天气更冷,晚上应该在零下十几度,叫我去砍我还不高兴呢?为什么凡卡他却这么高兴呢?”我这个问题,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了,虽然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日子是苦的,但比起在鞋匠家里学徒生活,要好多了,同时有亲情在,他和爷爷在一起就很快乐!笔者想,作为教师如何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地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在不同言论观点的碰撞与交锋中,启迪智慧,经受锻炼,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最近崔峦老师就说,激活思.我想在这方面继续思考.《凡卡》教学反思
教学《凡卡》(第十二册)一文,如果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待学生完成自习预习,了解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你对本文有什么总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同时明确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同一个中心:沙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抓住关键,直奔要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破为三大块,为突破重点做好准备,我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明确此种描写细腻、逼真的写作手法。再继续抓住情感:“试想一下,凡卡写到这儿是一种什么心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想像力,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提高朗读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这样一来,原来一封长信,就浓缩在一个重点段上,再放手让学生朗读,从中悟情明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到此,教学的第一板块结束。
“我们除了凡卡的语言叙述和城乡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到他悲惨的命运外,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内容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这一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导向第三板块。而且稍微拔高了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他们获得探求知识的乐趣。学习好的同学动动脑子可能会想到凡卡写信前后的心情,中下等同学可在老师的提示中得到启示,进而明白:原来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凡卡写信前担心、害怕的神情;写信中多次叹气;写信后还做了一个好梦,也充分地表现了凡卡悲惨的命运。到此,教学第三板块结束。
最后,把三大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学们,看这板书,联系刚才所讲的内容,说说作者是什么样表达中心,突出凡卡悲惨命运的?”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已有清楚的三条线索:信中诉说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忆往事,对比现实,衬托出中心;结尾的美梦,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到此,教学任务全部完成。这样,抓住情感因素,以朗读法为主,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还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了教师教是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凡卡》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凡卡》一文时,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惨遭遇,激起他们对凡卡的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痛恨。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外,我还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插图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对比,发现矛盾,产生疑问,然后讨论解决,这样做对深入理解文章中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凡卡》一文的插图主要描绘了在圣诞节前夜,凡卡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之时,在鞋店偷偷给爷爷写信的情景。在凡卡的身后,是一个高大的鞋架,架子上摆满了各种楦头和皮靴……而文章的第十自然段中却有这样一句话:“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
当学到这段内容时,与插图对照,学生很快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鞋店有那么多鞋,而凡卡却说没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讨论。有的说:“鞋是卖钱的,他那样穿,哪能买得起,只有有钱人才能穿上鞋”;有的说:“课文中莫斯科是个大城市,房子会是老爷们的,自然,鞋店也是有钱人光临的地方”……接着我又问:“当老板看到大冷天凡卡不穿鞋时,为什么不送他双鞋穿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些有钱人是不会可怜、同情、帮助穷孩子的,有的只是对他们凶残的虐待,可见这个社会是多么的黑暗。
《凡卡》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动手标记,理清文章条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描写他的神态、动作、联想的段落,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精读,学习文章表达手法。
三、情感与态度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教学难点:理解凡卡写信过程中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习写信这部分内容。
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写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忆。下面先请同学们看看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所写的内容中什么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学徒生活苦)
2.课文哪几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尤其是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读这几段8、10、15,尤其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凡卡在城里学徒生活的悲惨?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然后谈体会。(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归纳)
①(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正确学习方法体会:
抓住重点词语: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挨打?怎样打?打成什么样? 联系下文:打昏了,连狗都不如
②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
③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
小结:课文就是这样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凡卡生活的悲惨痛苦。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①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②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幺?再指名朗读。
③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④小结: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⑤体会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
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
1.过渡:如果说在凡卡眼里,莫斯科的学徒生活是苦的,那么同样在他眼里,什么生活是快乐的呢?(和爷爷一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板书:守夜砍树乐)
2.指名把凡卡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这件事快快乐乐地朗读出来。
3.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缩成一团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乡下生活实际痛苦)
4.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么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呢?
(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
5.小结写作方法:对比,衬托
通过读和同学们自己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凡卡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里他都没有好日子过;无论到了哪里他的命是运都悲惨的。作者采用的这种把乡村的贫穷、无耐和城里的悲惨、孤独放在一起写,让人读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惨命运。这样的写法叫 对比。同时我们还能够从凡卡含泪带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识地用农村生活来 衬托 城市生活的悲惨。这是本课在表达方法上又两个重要特点。
四、小结练笔。
片段练习:《我和凡卡比童年》
板书设计:
21、凡
卡
挨打
挨饿
挨冻
砍圣诞树
命运悲惨
快乐
衬托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增加人生阅历,激励他们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巧设疑问理清文章思路;以朗读指导为主,按文章中信的内容、插叙的内容、作者的叙述内容三部分品读课文。首先读凡卡信的内容——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了解一个九岁孤儿小小的、并不过分的愿望,从中体会凡卡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复请求爷爷带他回乡村里去。再读插叙的内容——走进凡卡的梦幻世界,了解凡卡的内心情感,向往乡村快乐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凡卡更加强烈的同情心。然后读作者的叙述内容——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匠心独运的结构安排,体会文章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从而深入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思想感情,把文章内容和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探索作者契柯夫的其它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了解作者的作品特点。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童年,与凡卡对比,衬托凡卡的悲惨童年,激起对凡卡的同情,进而珍惜自己的童年。在仔细阅读信的内容的环节,以“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凡卡在城里学徒生活的悲惨?”这一问题贯穿教学,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10、15自然段,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在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通过对重点段落扣住词句的分析,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读懂课文,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乡村生活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读插叙部分,说感受,联系前文理解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这正更说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通过读和同学们自己的分析,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凡卡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里他都没有好日子过;无论到了哪里他的命是运都悲惨的。既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采用的这种把乡村的贫穷、无奈和城里的悲惨、孤独放在一起写,让人读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惨命运,这样的写法叫对比;同时还能够从凡卡含泪带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识地用农村生活来衬托城市生活的悲惨。领悟本课在表达方法上又两个重要特点。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
一、在教学中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段——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让学生讨论凡卡受尽哪些折磨?为什么挨打?怎么挨打的?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
二、抓住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体会,借助反复的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
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了许多省略号。在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用这样的设计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
根据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情感投入,学有所悟,能以较好的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整节课完整紧凑。今后教学对于课堂生成的问题要多研究,这样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
《凡卡》教学反思
作者:彭州游龙
今天,我本来准备上《凡卡》这一课,可是没有上成。原因是孩子们没有完成预习作业,影响了我的情绪。
但是,当我冷静下来之后,我感到深深的自责。一个老师怎么能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呢?这一节课就是孩子们不预习,按照我的思路也一样可以上成功的啊!这件事情说明什么?说明我的修为不够,孩子们没有预习,难道就没有上好课的办法了吗?这不是无能还是什么?
带着深深的自责,我在上课后的25分钟时,开始了教学。我首先让孩子们把凡卡的信完整的找出来(这就是预习作业)。然后小组讨论,从凡卡的信里看出了什么?孩子们都说凡卡的命运很悲惨,值得同情。我进一步提问,凡卡是做什么的?孩子有的说凡卡是佣人,有的说凡卡是奴隶,有的说凡卡是做工的,只有少数人说凡卡是学徒。我抓住孩子们对凡卡身份的模糊,直接问孩子们,我们为什么会认为凡卡是佣人、奴隶、做工的?孩子们开始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凡卡虽说是学徒,可是他做的就是佣人和奴隶做的事情,所以大家对凡卡的身份认定不清。本来是孩子们的模糊认识,但是由于我的正确引导,使得孩子们对凡卡的认识清晰了,并强化了。
当我正准备更深一步引导孩子们理解凡卡,内心的想法的时候,下课铃响了。一节本来可以上的非常成功,非常生动的阅读课,由于我刚上课时的情绪,耽搁了。我自责,可无法挽回!
作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不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也要把它向好的方向引导。何况有时候,究竟是不是坏事,还说不清呢!不要放弃、不要急躁,进入教室目的只有一个----上好课!教室不是我们情绪的宣泄室,而是我们教书与人的神圣殿堂。但一个看似成熟的老师--我,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耻辱,一种失败!
但是,我一定会改正!人就是在一次次的修正自己的错误中成长并成熟的!
《凡卡》教学反思
契诃夫是我很喜欢的一名作家,他的作品《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其幽默风趣而又犀利的笔法博得来很多读者的亲赖,为此,我也就对《凡卡》一文特别有好感。凡卡一文,作者用书信的形式,展开凡卡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悲惨虐待,信中穿插了凡卡在乡下的美好回忆,而似喜却悲的结尾,让文章的结局寓意深刻,既表达了凡卡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待,又“欲说还休”地昭示着凡卡无法改变的痛苦命运。
我对这篇文章设计的课时是两课时,第一课时总体感受全文,然后进入课文最核心的部分——信,进行体会分析,感受凡卡经历的苦难生活和非人的待遇;第二课时重点理解乡下的生活也是痛苦的,但是他却还是愿意回去,重点感受信能否被爷爷收到,结果会是怎样的结局。
其实,这样的文章除了理解凡卡的悲惨遭遇,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外,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是每个人的权利,文章写作方法也是一个卖点,插叙的运用、反衬的效果、语言的或悲切、或明净、或幻想、或倾诉,无不令人回味无穷。
在教学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了课文,于是课伊始,我就直接以检查预习的方式进入新课,没有了之前的初读课文或者反复的生字词训练,而是单刀直入的找到信的主体部分,进行重点研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在瞬息万变的课堂变式里,确实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及认识的盲点困扰着我。
一、预设与现实的盲点
镜头1.“你们认为莫斯科是个怎样的城市?”
我本想让学生明白莫斯科是个美丽的城市,那里什么都有,那里有很多人,是个热闹繁华的都市。可是学生却马上就说那个城市一点也不好: “凡卡在那里过着悲惨的生活。房子很大,却是老爷们的。
凡卡没有吃的,只吃一点面包,粥……”
他们说得都对,但是面对学生一股脑儿的和盘托出,我竟无法控制局面,只是任由他们把自己的理解
说完,而不知道就这样放开让学生说下去,深入下去说说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理解和感悟的。如果我不要死抓住原来的教案,不要拿莫斯科外表的美丽繁华和莫斯科实际的残忍悲凉作对比,就顺着学生的理解,直接感受也应该是行得通的,而且可能学生会学得更加主动而积极的。
二、节奏和轻重的把握
常常发现课堂的时间控制令人难堪,由于板块的推进是由学生的发展决定的,有时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有些步骤就显得很苍白无力,匆匆走过,比如
镜头
二、“预习了课文后,你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很随意的,他们对文章的认识程度不一样,当然说的方向和内容就更是肤浅和单调。这个我倒是没有什么要求,这是上课的一种前测,但是往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让学生在开始阶段就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提一些简单的,又对学习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如“凡卡是谁?”“他为什么要写信?”……
有时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我却没有能够引导好,任由他们在同一个平面说同样认识水平的话,而没有让学生朝更高、更深层次深入思考。比如,我在分析课文重点段落第8自然段的时候,就又显得有些拖沓而冗长。无非是一面让学生找句子“读到——我感到——,——”的模式展开,然后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这里我觉得问题的设计和展开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和理解也是较令人满意的。但是问题是,在学生都能读懂的情况下,我怎样才能同时让学生感受契诃夫语言表达的功力和艺术呢?这仅仅通过朗读和找动词就能解决问题吗?这种语言文字的魅力怎样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心灵里去?
最后,我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能完成本节课的小结任务。是用一首诗的形式收尾的。本来以为这将会既是这节课的延续又是高潮部分的。这应该是课堂的节奏和重点部分没有有机处理好的重要原因所在吧。
三、问题与问答的落差
我是多么希望我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啊?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但是我又是多么担心这样做在我梳理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因为我在平时的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问的时候,他们总是不着边际地,以问为快地,随意乱问。因此在设计时,我就过多得让学生跟着我的问题走,形成了问答式的课堂。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就比较单向,很少出现辐射的状态。因为我这个班级的学生平时就比较内向,他们不喜欢回答问题,更不用说问问题了。但是,令人欣喜的是,在第二课时时,学生主动提出了一个问题:信的后面怎么没有后引号?这是一个语文知识点的问题,提出了,说明她观察仔细。但是这已经使我欣喜若狂了。真希望我的学生以后能多提问题,提有意义有质量的问题。
《凡卡》教学反思
文章最后写道:凡卡把一封没贴邮票,没有写清地址的信寄出去后,满怀希望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自己看见了一铺暖炕,爷爷坐在炕上,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这种结尾暗示凡卡这样的生活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的愿望只不过是个美丽的梦,是不可能实现的。
凡卡睡醒后,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为了深化主题,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文章的内容,我给同学们留了个想象性作业:凡卡睡醒以后……
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同学写道:“天空泛出鱼肚白,老板手拿了个楦头,使劲往凡卡身上砸,嘴里喝道,„小兔崽子,干活啦!‟凡卡在疼痛中醒来,大哭了起来。原来爷爷还没来接他,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还等不到爷爷的身影,凡卡痛苦极了,自己的苦日子还没到头。有的同学写道:“凡卡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处境并没有改变,而自己也无力去改变处境,他只能继续忍受,直到被老板和老板娘折磨致死。”还有的同学写道:“凡卡醒来后,看见爷爷在自己身边,两人抱头痛哭,就离开了那个鬼地方,可是他们没有生活来源,最后,爷孙俩都活活地饿死……”
通过这种逆向思维,深化了文章主题:不管怎么样,凡卡的悲惨命运始终得不到改变。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白俄时代穷苦人民是没有生路的。通过和自身生活对比,激发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关注细节,让课堂充满思辨与灵性
──《凡卡》教学片段及反思
案例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发现、一处质疑、一句插嘴,这些微小的细节,有时竟藏着一个个教学生成点,关注了这些细节,就是捕捉住了课堂动态生成。在《凡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及时关注了课堂中的两个细节,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成的活力,充满了思辨与灵性。
【片段一】 凡卡为什么会写信
生1:老师,凡卡没有读过书,他根本不识字,为什么会写信?
生2:是啊!小凡卡家里很穷,他才九岁就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他哪有钱去读书?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凡卡为什么会写信呢?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 生3:我知道,凡卡会写信,是他爷爷教的。师:是吗?请你说说理由。
生3:因为从文末对凡卡梦境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凡卡的爷爷识字,说不定爷爷在平时生活中曾教过凡卡。
师:说得很好!还有谁认为凡卡会写信是爷爷教的?
生4:从文中“砍圣诞树”一节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小时候在乡下,家里虽然穷,但爷爷很疼爱凡卡,闲暇的时候,爷爷一定会教小凡卡识字。
生5:我很有感触,我也有一个非常疼爱我的爷爷,小时候,爷爷常常教我写字,教我背古诗,给我讲故事,晚上还抱着我数天上的星星。我想凡卡的爷爷那么疼爱他,一定也会这么做吧!这样凡卡会写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师:说得多好啊!原来凡卡会写信是爷爷教他的。谁还有不同的解释? 生6:老师,我认为凡卡会写信,还与另外一个人有关。师:哦!那是谁呀?是文中的人物吗?
生6:不是。我曾经看过小说的原文,文中说凡卡的母亲在世时曾在席瓦列维父老爷家里当女佣,老爷的女儿很喜欢聪明的小凡卡,教他念书、写字、数数,还教他跳四组舞。由此可以看出,凡卡之所以能写信,是老爷家小姐教他念书、写字的结果。
师:说得很有道理,尝到了多读课外书的甜头了吧!看来,即使凡卡真的没有上过学,他能够给爷爷写信也是合情合理的。
生7:老师,我还有问题不懂。凡卡才九岁,又没上过正规的学校,没受过专门的教育,他怎么会给爷爷写那样长的信呢?既然凡卡会写信,那他为什么又不会写信封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够帮他解答?
生1:我认为凡卡写那么长的信是有可能的。综观凡卡的信,用词比较浅显,通篇都是孩子口气,近乎是凡卡口语的实录,所以,这对于凡卡来说只会写字就可以了。而小凡卡在莫斯科过着非人的学徒生活,他多么想爷爷带他离开这儿,他有好多好多的话要对爷爷倾诉,因此信的内容自然就长了。
生2: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凡卡会写信,可能是席瓦列维父老爷家小姐或者爷爷教他识字的结果,但他在平常生活中只学会写字却不曾学过写信封,因此,凡卡把信封写错了也是可能的。
师: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我们的课堂不正是在大家积极提问、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吗?老师太感谢你们了!
【片段二】 凡卡有两个名字吗
生1:老师,凡卡有两个名字吗?文章的开头叫他凡卡?茹科夫,可凡卡在给爷爷信的落款里署名又是伊凡?茹科夫,为什么?
师:你读书真仔细,连文中凡卡名字的前后不同都让你发现了。(师面向全班同学)大家有谁知道答案?
生2:老师,是不是外国人的名字很长,我们为了翻译方便,就把它压缩了。
生3:不对,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俄国人的姓名由三部分组成──名字、父名和姓氏。按照习惯,姓名的全称只在正式场合使用,平时用省略的说法,但晚辈对长辈自称,一般省略自己的父名,所以即使为了翻译方便,也不可能把文中小主人公的名字给省略了。
师:你的阅读面真广,懂得的知识真多!(师向该生竖起了大拇指)那凡卡名字的前后不同,我们该怎样进行合理的解释呢?
生4:凡卡也许有两个名字,信里的那个可能是他的小名。师:为什么在信里用小名呢?
生4:也许以前在乡下,爷爷经常叫他的小名,凡卡在信里用他的小名,这样会更亲切,因为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
生5:是啊!凡卡从小就失去父母,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是他唯一的希望,他现在只能靠爷爷了。师:说得真好!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吗?
生1:我认为“伊凡”是他的名字,而“凡卡”是作者对他的爱称!师:(眼前一亮)为什么?
生1:因为说到小名,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家里,妈妈从来都不叫我名字,却叫我“宝贝儿”,在小伙伴中间,他们都说我聪明、点子多,于是都喜欢叫我“智多星”,而老师平时不也习惯地叫我“小博士”吗?再从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很同情也很喜爱他小说中的小主人公,所以爱称他“凡卡”。
师:这又是一个了不起的新发现!你能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联系自己的实际,并结合课文内容,合理地解释了这一问题。是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发现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太感谢你了,我们班的“小博
士”!
(师与该生握手,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课堂互动往往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实现的。如果说,对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精彩课堂必备的奠基石,那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正确处理无疑就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关注课堂细节,它能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化解疑难的转折点,从而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
上述案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凡卡为什么会写信?”“凡卡有两个名字吗?”这两个教学片段虽然不是课前的预设,但庆幸的是,我没有让精彩悄悄溜走,而是及时捕捉到了这两个生成的细节,让它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两个闪光点。对于学生的问题,我采取了“冷处理”,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将问题再度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为学生思维的飞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互相探讨,不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最终问题便在师生的共同互动中迎刃而解了。
精彩的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思辨与灵性,充满智慧和创造。“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用开放的胸怀去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还应更多地关注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生成,这样才会在教学中左右逢源,达到“点石成金,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创造情境如何为教学服务
——《小抄写员》教学反思
《小抄写员》是从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名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中节选的。课文围绕父与子之间矛盾的一次次冲突,表达出深切的、令读者难以忘怀的父子之爱,这种爱正是崇高的社会之美。要引导学生探求到文中人物身上所展示的美,就必须抓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中去感知美、探求美。
抓问题,想内容,感知美
教学中,以问题引路、让学生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语言文字中、从人物言行里初步感知美。思考题:课文中叙述了父亲责怪叙利奥,而叙利奥总是忍受着的情形,一共叙述了几次,每次是怎样详细叙述的?学生按思考题默读、轻声读,边读边画,边读边想,也可小组交流研究。经历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有了浅层次的感知,尤其是父与子的矛盾冲突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从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中,能看出父爱子、子爱父的感情主线已被学生初步感知到了。
抠重点,议内容,探求美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子之爱的高尚之美呢?还要*老师去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反复诵读文章中的重点部分。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抠两条线:
叙利奥行动的线索:请求抄——瞒着抄——继续抄——含泪抄——被发现;父亲感情变化的线索:不答应——责备——冷淡——不爱——懊悔、慈爱。
点拨:从叙利奥的行动看出什么?父亲的感情变化说明什么?这两条线索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围绕这两条线索读、议后发现:这两条线索是对应的。儿子的行动告诉我他情愿忍受父亲严厉的责骂和渐渐的冷淡,一次又一次地帮父亲抄写,他对父亲的爱多深啊!而父亲的感情变化,正是说明了他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占用儿子的学习时间,对子之爱多深沉啊!这是一对多么令人敬佩的父子啊,他们是那样执着地爱着对方,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美好而崇高,学生从中探寻到了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小抄写员》教学反思
《小抄写员》是一篇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改变了备课中已设定的教学模式,而是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大胆质疑。没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就连平时极少举手的同学也是一脸的兴奋,手也举得高高的。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我发现学生读书兴致很高,而且找到答案时会自觉地标上记号。时间不长,近20个问题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中全部解决。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围绕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进行了重点讲解,学生回答得非常到位,真切地感受着叙利奥一次次的心理活动,从而明白了叙利奥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孝顺的孩子,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关心体贴父母的孩子。当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体会时,学生又一次表现出了空前的活跃,说出自己帮父母做了哪些事,尽管许多事情是举手之劳,如送垃圾、洗碗、扫地等,但起码让学生知道了应关心体贴父母,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由此我想到: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一味妙药,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撒手,只要教师合理调控,正确引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篇:作文教后反思(最终版)
作文教后反思
张亚丽
本学年九年级语文组的教研重心转入了作文指导的探索中。我们训练的几个点分别是,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和拟题。这周我讲的是作文“选材”的指导。课前我是精心备课了,可是在课堂上,这节课操作起来十分的困难。大多数学生都不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教学环节推进的很慢,导致准备的内容没能完成。
课后我作了以下反思:
本节课讲的是“选材”,上节课我们训练了如何立意。而一个好的立意需要优秀材料的支持。俗话说:“立意是魂,材料是肉。”这样文章才能够血肉丰满。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我通过小组讨论剖析上次作文的病文,再次感悟材料选择的要求。第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选材,知道材料从何而来。第三,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选择材料的三个要求:1.紧扣中心;2.材料真实;3.材料典型新颖。第四,在明白了选材的要求之后,我设置了“小小练兵场”环节,给出题目和多项材料,让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并说说理由。第五,看学生佳作《爱的边缘》作文是如何进行选材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第六,教师小结,及教师寄语。
在第四和第五这两个活动环节中,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的任务我要做详细的分配,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研讨活动当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学生的语文素养从何而来?就从平时的练习中慢慢培养得来。同
样,这也是我今后训练的重点。学生在长期的小组活动中能够增长各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讨论过程也比较激烈,只是展示环节部分小组没能积极的展示。
整节课中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作文课开始时,由于没有用投影器,由我来念学生习作,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评价。其次,第二篇选文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如《爱的边缘》内容庞杂,对学生的领悟能力要求过高,我们的学生还不能达到要求,在赏析方面,就稍显“吃力”,主动赏析的成分就少,被动听讲的成分就多。再次,我的课型、内容的设计还是太高估学生的能力了,对于选材,我给学生设置了三个要求,其实我们的学生还只能完成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我在备课中备学生这一块的不足和疏漏之处,也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之处。
写作——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新时期我们的老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写作,我们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等等。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开拓创新,进一步扎扎实实做好我们的作文课题研究。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