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渴望生活——凡高艺术欣赏》教案
《渴望生活——凡高艺术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19世纪欧洲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画家凡高及作品有所了解和认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凡高艺术人生和作品欣赏以及后印象主义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凡高艺术人生和作品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凡高作品图片、凡高艺术视频文。
【教学内容】:
[导入]:《向日葵》作品欣赏,请学生猜猜作者导入本内容。
[展开]:、通过有关写凡高的书籍封面展示让学生对凡高这位画家的知名度和地位有一定的了解。
文森特•凡•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期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勒。
凡•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建立了友谊。
凡•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一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并题写诗句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凡•高的愿望和信念。可是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了间歇性精神错乱,病发之时陷于狂乱,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他不愿增加别人的负担,于1890年7月23日自杀,几天后身亡。享年只有37岁。几个月后,曾经把自己全部热爱和物力献给他的提奥也死去了。人们说:提奥是为了凡•高而生的……
2、视频欣赏1——问题一:凡高几岁开始正式学习绘画,为什么选择绘画?
(学生讨论)
3、视频欣赏2——问题二:分析凡高为什么画《吃土豆的人》,在巴黎他的作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学生讨论)
名称:吃土豆的人画种:油画尺寸:82X114完成时间:188年月
简介:《吃土豆的人》[荷兰]梵高188油画82×114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梵高在谈到这作品所表达的艺术思想时说:“我试图强调,那些在灯火下吃土豆的人们就是用他们那伸向盘子的手去挖掘土地的,因而它是表现体力劳动的,是表现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的。”“我认为,一个穿着满是灰尘的、有补丁的蓝裙子和背心的农家姑娘要比一个贵妇人美。她的衣服由于风吹日晒而色彩微妙、柔和。但是,如果穿上意见贵妇人的服装,她就失去她特有的可爱之处。”“我曾根据我对那幅画(指《吃土豆的人》)的记忆,默画了另一幅油画。我在这幅画中,让我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或者想象上有自由活动的余地。在写生习作的情况下,是不容许有创造的作用的;但是人们在习作中,给他基于现实的想象找到营养,为的是画画得正确。”梵高在色彩上为了突出其内容,特意采用了夸张的形式。他在这个时期的色彩处于阴暗色调之中,画上的惨白色灯光与与微绿的昏暗色调的对比,造成一种幽暗低沉的气氛,使人物形象显示出强烈的光点,盛土豆的盘子里散发出缕缕的蒸气,这一切都活画出了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景。
4、视频欣赏3——问题三:阿尔时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凡高割下自己耳朵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
名称:拉马丁广场上的黄房子画种:油画尺寸:24X30完成时间:1888年10月
简介:画布,油彩,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拉马丁广场上的黄房子》的中央部分,是一幢二层小楼的建筑物,他在那里住了将近一年,由于多年的过分劳累、营养不良和健康状况不佳,他的力量几乎已经耗尽,希望在那儿平静地作画和恢复他的身体。这建筑群在画面上很难处理。房子的左边尽头是一家他吃饭的饭馆,再往左(画面上看不见)是那家著名的通宵咖啡馆。邮差鲁兰住在左面的两座铁路桥之间,通向画外的路是凡•高经常外出的道路。在画这幅画时,凡•高的第一个念头是想把它画成一幅夜景画:“窗口亮着,空中繁星闪烁。”可是在定稿时,他又强调阳光通过巨大的空隙流进黑暗的屋内。所以整幢房子发出光亮,被他称之为“光之屋”。而在建筑物前急匆匆行走的男人,便是凡•高自己。他创作这幅画时心境较好,所以把房子的室内也漆成黄色。他把黄色称之为爱的最高闪光。但正如爱包含强烈的爱和平静的爱一样,黄色亦有各种不同的阶段。、视频欣赏4——问题四:请分析凡高最后几幅作品的特点和内涵,为什么凡高要走向死亡?
作者:Ggh,VinentVan
“……凝望着璀璨的星空,我总是不由得浮想联翩……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夜空中闪烁的亮点不能像法国地图上的黑色标志那样容易达到呢?我们只需坐上火车就可以到达特鲁斯肯或卢昂,而到达星星那里却要经历一次死亡之旅。”
----文森特•凡•高
名称:夜晚的露天咖啡座画种:油画尺寸:20X89完成时间:1888年9月
简介:在《夜晚露天咖啡座》这幅画中,被灯火照成黄色的咖啡座和蓝色星空呈对比,使得整幅画很美,洋溢着一种平和的诗意。他曾说:“对我来说,晚上看来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丰富的色彩。晚上继续作画,看天上有闪烁的星星,地面有灯光,是一幅很美的与安详的作品。”
名称:鸢尾花画种:油画尺寸:未知完成时间:1889年
简介:画布,油彩,马布力保罗--盖提博物馆本幅画是梵高到圣雷米后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这幅画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左边的白花与最左边的蓝花相呼应。画家细心安排花朵的位置,引导观者视线。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感。
名称:麦田昏鸦
画种:油画尺寸:0X100完成时间:1890年
简介:画布,油彩,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麦田上的鸦群》是凡•高最后的作品,成群的乌鸦是飞来还是离去不太清楚。黄色上面的那片强烈的黑色,总给人以不祥的预兆。天空激烈地摇晃着,麦田也像要燃烧起来;或许凡•高看到这一大群惊叫、乱舞的乌鸦,他终于觉得,自己不幸的一生即将结束。这幅画表现了他悲伤与极度的寂寞,隐藏着迈向死亡的脚步声。
[小结]:西方绘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掌握了明暗法、透视学与解剖学,使写实技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十九世纪末,由于照相技术的发明,以印象派画家为首的西方画家,开始对东方绘画发生兴趣,最后发展到抛弃传统的写实画法,而向东方绘画的平涂、写意画法学习,借绘画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这种东、西方绘画的合流,彻底改变了油画主流发展的方向。凡高正是在学习了东方绘画,特别是日本“浮世绘”之后改变他的画风的。他用浓重的色彩、跳动的笔触,表达他内心的感情,正如他自己所说,是用他的心来画画的。因此他的画有强烈的感染力,他笔下的树象在挣扎,土地象在翻腾,给人以生气勃勃的印象,而那些象燃烧着的向日葵,则高唱着对生命的赞歌。
[评价]:你如何评价凡高。
【教学反思】:
第二篇:《画家凡高》美术教案
16课
《画家凡·高》
神山中心小学 胡晶晶
教材分析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这位天才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窘迫的生活与艺术的执著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教学内容与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的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教具使用
油画棒、多媒体、卡纸等。课堂类型
欣赏〃评述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受色彩和笔触带给我们的快乐。1..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一颗星星。2.教师用旋转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星星。3.对比谈不同的感受。
有一位画家就善于运用富有变化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来表现情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画家凡〃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利用动手尝试,初步感受用笔、用色的不同,引发学生对笔触与色彩的认识,激发兴趣。并引发课题。)
二、整体感受凡〃高
师: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关于凡〃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生:学生汇报总结凡〃高信息。
师:引导学生简单的概括一下凡高的生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三、作品欣赏
1.欣赏《吃马铃薯的人》
(1)看到这幅作品有什么样的感受? 贫穷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贫穷? 人物衣着、表情、背景、灯光……
(3)整幅画的色调怎么样?为什么用这样的色调表现? 灰暗的色调不光表现农民生活的艰辛,也看出画家苦闷的心情。
(4)通过画家对劳动人民的描绘,你觉得凡〃高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善良,有同情心
2.欣赏《向日葵》
(1)这幅作品带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色彩在这幅画中的感受。
(2)和早期《吃马铃薯的人》比较,色彩有什么变化?
鲜艳、明 亮
(3)猜一猜凡高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目的在于说出凡高此时的创作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希望的。
(4)引导学生分析《向日葵》的用笔。
除了色彩之外,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近距离的看一下花瓣的表现?
花瓣的姿态像燃烧的火焰一样,有一种动态美……
(5)感受一下画家是怎样画上去的?
画家那种带有独特个性和情绪印记的落笔的痕迹,我们称
为笔触。画家正是带着富有激情的笔触来表现对向日葵的喜爱。
(6)笔触有什么特点?
粗犷、奔放、大胆、有力……
(7)那么你喜欢向日葵吗?试着用粗犷有力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来表现向日葵。
(8)凡〃高一生创作了许多的向日葵,为什么画这么多的向日葵?
向日葵是一种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代表着希望和美好。可见凡〃高在饱受贫穷和疾病折磨下仍然充满着希望,向往着光明。
(9)欣赏凡〃高在阿尔时期的其他作品。总结欣赏作品要关注画面的色彩和笔触。
3、欣赏《星月夜》
(1)想一想你心中的夜晚是怎样的?有哪些景象?用什么颜色表现?
黑色的天空、黄色的星星和月亮……
(2)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凡〃高的作品,和你想的有哪些地方不一样?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讨论(内容、色彩、笔触)
正是这种旋转有力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使得整个夜空散发着一种流光溢彩的美丽。
(3)让我们跟随着画家的笔触来感受流动的夜空。
此时的凡〃高正饱受着疾病的折磨,画中流动的笔触不仅
使画面富有生气,同时也表现出凡〃高对命运的抗争,痛苦的挣扎。如果说蓝色代表着痛苦和折磨,黄色则说明凡〃高心中仍然怀有希望,向往着光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激发学习美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巩固新知
1.欣赏完凡〃高不同时期的作品,说出印象最深刻的一幅,有什么感受?
2.从几位大师的作品中找出凡〃高的作品,说明理由。(色彩、笔触)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五、对话凡〃高
1.如果让你送给凡〃高一句话,最想说的是什么。2.把想说的话写在向日葵花瓣上,把学生作品拼贴成一幅向日葵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六、拓展提高
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你怎么面对?
欣赏《凡〃高之歌》,总结回顾。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的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
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第三篇:画家凡高教案
画家凡·高
碾坊小学
王蕊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作品。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教学流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答)
2.出示问题“动画中的人物是谁?”播放FLASH动画导入引出画家凡高和他的画。
师:同学们知道动画里的人物是谁吗?(生答)教师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关于凡·高你们都想了解些什么呢?(生答)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凡·高,走进凡·高的油画。
二、欣赏体验
1、整体感受凡·高
师:凡·高的一生是短暂的,四个不同阶段的作品所表达的情绪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欣赏凡·高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吃马铃薯的人》。(课件出示)
(1)你能不能从“色彩、线条、情绪”三个方面说一说看到这幅画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2)通过《吃马铃薯的人》你能不能联系凡·高当时的生活状况,说一说凡·高是怎样的一个人?(引导学生说出凡·高是非常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善良的人)师小结过度:凡·高的作品风格独特,他一直坚持具有个性化的创作。1886年,凡·高来到法国巴黎,受到一些画派的影响,他的作品色彩强烈,充满着美好和自由。1888年凡·高来到了法国南部小镇阿
尔寻找创作的灵感,凡·高爱上了这里的阳光,他的画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接下来欣赏《向日葵》、《阿尔附近的吊桥》
2、出示课件《向日葵》《阿尔附近的吊桥》(着重欣赏《向日葵》)(1)你能不能从“色彩、线条、情绪三个方面说一说看到这幅画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猜一猜凡·高此时的心情怎么样?(目的在于说出凡高此时的创作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希望的)
(3)面对阿尔美丽的风景,面对凡·高美丽的绘画,如果让你送给凡·高一句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凡·高的心情能够像阿尔的风光一样永远那么美好,也希望凡·高能够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师小结过度:如果凡·高在世,听到你们这些美好的祝福,一定会感动的流泪。但事情总是事与愿违,我们这位悲剧画家的身上总是降临着这样那样的苦难。阿尔后期凡·高的画作仍然不被人理解和认可,依然贫穷,超负荷的创作,使他患上了精神病,但他依然坚持创作。
3、欣赏《星月夜》
(1)学生画自己记忆中的星空,展示自己的作品《星空》。
(2)师小结。看来同学门的星空也是多姿多彩,异彩分成,那大师笔下的星空又是什么样的呢?引出《星月夜》。
(3)看到了这件作品后,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幅画的线条是什么样的?乍一看这幅作品的线条乱不乱?但是又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观看视频
凡·高的画动起来了,把你的手也动起来,跟着凡·高画一画,你看它的线条像什么呀?(引导学生回答像漩涡,像流水)。再看这幅画,浩瀚的星空,你觉得凡·高想对你诉说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对人生的迷茫,对病痛折磨的恐惧。教师:暗淡的颜色里也有明亮的色彩,他对生活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
4、《群鸦乱飞的麦田》
这是凡·高最后一幅画,37岁的凡·高在他热爱的麦田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7岁在荷兰开始他的创作生涯,再到短暂的巴黎时期,再到灿烂的阿尔时期。最后病重。三个时期进行了10年的艺术创作,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一共创作2000多副作品,凭借惊人的毅力以及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师:说说,你觉得凡·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凡·高的身上你能学到什么样的品质?
引导学生说出:热心、意志力坚强等。对绘画执着的追求,遇到困难不放弃等。
师小结:凡·高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的一生是贫穷的但又是伟大和富有的,凡·高的艺术决不是我们一节课所能含盖和解读的,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凡·高,了解凡·高的油画。
结束教学。
第四篇:影视艺术欣赏教案
影视艺术欣赏 什么是电影?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
电影的基本元素是什么?镜头 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实际上,从镜头的摄制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手法了。就以镜头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自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正拍、仰拍、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其效果显然不同。就以本同焦距拍摄的镜头来说,效果也不一样。比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其效果也不一样。再者,经过不同的处理以后的镜头,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加之,由于空格、缩格、升格等手法的运用,还带来种种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再说,由于拍摄时所用的时间不同,又产生了长镜头和短镜头,镜头的长短也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的。
什么是长镜头?
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什么?蒙太奇
蒙太奇:法文montage 文学、音乐和美术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在连接镜头场面和段落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幅度、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联接方法,例如淡、化、划、切、圈、掐、推、拉等。总而言之,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将什么样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法连接排列在一起的镜头,影片摄制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太奇。
蒙太奇对于观众来说,是从分到分。对于导演来说,蒙太奇则先是由合到分,即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分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因此导演应写出分镜头剧本。
说到底,蒙太奇是导演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法;听的人总希望故事讲得顺畅、生动,富有感染力又能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兴趣,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蒙太奇。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弄清剧情梗概,或一般地领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畅地感知影片叙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部,—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应让观众看懂。
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我看了”——观看的层次 “我想了”——思考的层次
“我懂了”——理解、共鸣和评价的层次。
影视艺术鉴赏不仅是“鉴赏者个体对影视艺术意义的感受、阅读、破译和解构”,也是一种“创造性鉴赏”——“通过鉴赏将影视艺术文本转换成具有鉴赏者个性艺术色彩的影视艺术文本”。
影视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从美学角度看,电影和电视文本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影视艺术活动的终结,相反,它仅仅是影视艺术活动的开始。“与其说被人鉴赏的审美对象——影视艺术作品,具有强烈旺盛的生命美感意识,毋宁说这种美感意识,实际是人——影视艺术鉴赏主体生命意志或文化意味的自由发挥和灵性活动。” 影视艺术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鉴赏过程中,主体审美知觉和审美意识的发生和深入,情绪情感的变化,以及鉴赏者审美趣味、过往经验、个人气质与思维方式等等都在对审美活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视艺术鉴赏就其科学属性而言,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特征,它依托影视艺术基础理论,同时广泛涉及美学、文艺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教育学等其他人文学科,因此影视艺术鉴赏实践是对一个人整体人文素养的检验和考察。作者以其对现有理论的准确把握和对鉴赏实践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能力,总结出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审美意识的三种主要特点,即“生物审美意识性质、自觉审美意识性质和理智审美意识性质”,对鉴赏者心理状态以及目的渴求做了深入的解析。
鉴赏主体审美判断的最终形成是“产生和还原影视艺术真实的基本前提,它会使鉴赏主体在影视艺术作品规定的艺术情境中借助想象和理性,形成完整的视觉概念”,甚至“带动我们的意志和情感,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影视艺术鉴赏情境”。
充分肯定了鉴赏者在鉴赏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后,本书又对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影视艺术作品本身展开分析,关于影视艺术鉴赏的客体论的探讨涉及影视艺术的语言特色、叙事方式、结构形态、创作技巧等等。该书作者不仅显示出从事创作实践的艺术功底,而且也展示出对于艺术理论和电影理论的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书中援引大量文艺理论和电影理论作为支撑,涉及结构主义、新批评、符号学方法以及电影理论的各个流派,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影视艺术文本结构的分析和品评,传统式和现代式影视文本结构,时空顺序式和时空交错式文本结构,戏剧式、小说式和散文式文本结构,主观式和客观式文本结构等,影视艺术的文本结构中有着和影视语言一样变幻莫测的艺术魅力。
第五篇:剪纸艺术欣赏教案
剪纸艺术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的简介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2.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定义和区别。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
PPT、讲述法、讨论法、作品展示
四、课前准备:
剪刀、铅笔、橡皮、蜡光纸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展示,剪纸姑娘 2.提出问题一:
什么是间美术?学生举手回答问题。3.图片展示:(民间美术)4.民间美术种类(学生补充)5.提出问题二:
什么是剪纸?学生回答补充问题。6.插入福娃图片引入剪纸内容。7.剪纸语言基本符号。
8.导入南北地方差异图片,插入南北地方特色音乐。9.提出问题三:
南北方剪纸的特点及区别。(学生分别分析回答)10.插入郭沫若先生的诗。11.南北方剪纸的共性。
1)连续性。2)图案化。
3)形象夸张、优美、节奏感强。4)剪纸的表意:谐音、象征。12.剪纸作品欣赏。13.提出问题四:
剪纸在我身边。(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14.动手练习制作剪纸图案。
15.课堂小结:以郭沫若先生的话为例结束本节课内容。
六、总结: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鉴赏民间剪纸,期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纸,感受民间剪纸的艺术魅力。课堂氛围较好,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深入了解,应注意教师语言更加专业化。
七、作业:
学生课下准备纸张完成课上未完成的剪纸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