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第一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中学序曲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重难点:中学时代的作用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不知不觉间,初中的大门已向大家敞开,新一届的初中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这学期由我来给大家上《道德与法治》课。初次见面,先来个自我介绍:略。认识了老师,老师也很想认识大家。咱们的一班之长在哪?请介绍你自己。咱们科代表是谁?也来个自我介绍吧。还有谁愿意介绍自己呢?
二、了解《道德与法治》课 明确三个问题:
1、道德与法治课究竟学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道德与法治课?
3、怎样学好道德与法治课? 学什么呢?七年级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与人交往;八年级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观念;九年级学习我国的国情国策。为什么要学呢?试想,一个道德败坏、不敬畏法律的人在我们身边,那是非常危险的,为了国家稳定、社会和谐,这门课必不可少。怎样学好呢?勤学苦记是前提,关注时政少不了,整合迁移是关键,绝知此事要躬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七年级上册开始,本册书分为四个单元:成长的节拍、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生命的思考;十课内容: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友谊与成长同行、友谊的智慧、师生之间、亲情之爱、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
三、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课第一节《中学序曲》。出示学习目标:
1、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2、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3、中学时代的作用(中学时代馈赠的礼物)?
4、你打算怎样度过中学时代? 过渡:生活处处皆学问,有一位博士要来考考大家,考考你的生活观察能力。
1、你能准确说出我们学校的地址吗?
2、你知道我们学校建于哪一年吗?
3、你能介绍一下我校的建筑布局吗? 我们学校阅览室在哪?医务室在哪?这么温馨的地方是哪?大家感兴趣的实验室、微机室又在哪?
4、你知道我校共有多少个班级吗?
5、你知道我校的校训吗?
6、你知道我们将学习哪些课程吗?
7、你对中学生活还有哪些期待? 我们学校注重锻炼大家的身体,阳光大课间,一支朝气、充满活力的啦啦操让你尽情释放自己;若你想多才多艺,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满足你,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有书法大赛,还有校舞蹈队;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社会,帮助交警指挥交通。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有哪些变化? 提示:
1、在学习生活中
2、在人际交往中
3、在课余生活中.....四、总结: 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不少伟人从中学时代便发奋图强,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周恩来总理在中学时代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爱因斯坦在中学时代就善于思考,他说“学习知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瓦特在中学时代就善于观察,也因此他才能改进蒸汽机。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 一曲动听的《中学时代》送给大家。中学时代,是我们收获友谊、知识、智慧、希望的时代。是我们懂得人生、认识世界、走向未来的黄金时代。所以,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总结: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二、问题探讨: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这句话能理解吗?老师采访两位同学:这位同学,你对自己在小学阶段的交友情况还满意吗?不满意。不用担心,进入中学,你将迎来新的机会和可能。这位同学,你对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还满意吗?满意。那我要提醒你,进入中学,高手如云,你将迎来新的挑战和目标。所以,中学生活,既是新的机会和可能,又是新的目标和挑战。过渡: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中学时代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在集体生活,而集体生活,给我们提供涵养品格,丰富个性的机会。在家里,大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但是,到了集体生活,我们不能还以自我为中心,我们需要学会谦让,学会关怀他人。
三、总结: 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中学时代新的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新课程,给予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的机会。总结: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中学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篮球赛、绘画展、剪纸比赛等,为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和机会。总结: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平台。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如帮助交警指挥交通,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给予大家认识社会的机会。总结: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四、激情谈话结束新课 你打算怎样度过中学时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课堂练习:
1、(单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主要启示我们: C A、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人无法预料 B、中学和小学相比,变化太快了 C、要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D、要努力把个人的不完美隐藏起来
2、(多选)“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你认为中学时代最值得我们珍爱、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原因有(ACD)A、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B、中学时代只是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浩瀚无边的知识世界 C、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D、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3、(多选)中学生活是我们学习生涯的新起点,更是我们追求梦想的新起点。对于这一新起点,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BD)A、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新的可能 B、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目标和要求 C、开始中学生活,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不需要老师、父母的帮助 D、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挑战
第二篇:初一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初一(10)班授课人:陈佳洁
课题(主题):走进初中语文课时数:1课时
一、教学目标1、2、3、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用具
五、板书设计
第三篇:初一新生第一课
初一新生第一课
—做好角色的转变
马上要正式上课了,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一,看似一小步,实际上对今后学习成绩的稳定提高,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非常重要。十二三岁,正是身体急剧变化的时期,正是半成熟半幼稚、半自觉半不自觉的年龄。新的学校,新的年级,新的同学,新的课本,一切都变了。这么多的变化,应当如何适应呢?
一、适应环境,学会交往
升入初中,同学们进入了新的学校,也将面临新的班集体。在新的集体,大家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彼此间比较陌生,这时很多人会感到孤独,想念以前的学校、班级和同学。要摆脱这种状态,同学们就应该主动地适应新的环境,去熟悉新的班级和同学,无形之中,你会越来越融入新的环境,朋友多起来,陌生感自然会逐渐消失。
如何尽快地和同学老师熟悉起来呢?
1.学会关心别人,尊重他人,宽以待人,微笑待人,热心为班级、为同学做事。平时尽量多关心同学、帮助同学,为集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考虑集体的利益、他人的利益,甚至在某些时候你愿意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来为别人做些事。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能为别人着想,而不是总想着自己。
信任是友谊的空气,这种空气减少多少,友谊也会相应消失多少。如果你不信任别人,自然会在交往中给人一种虚假不真实的感觉,别人就会感受到交往中的不平等,友谊自然不会持久。
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不要过于挑剔对方的不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然也包括你自己。所以对人要宽容,要谦虚,得理要让人。
一个微笑包含的意义有很多:可以是招呼示意,可以是原谅理解,还可以是激励赞赏……所以不要吝啬微笑。往往微笑的人会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严肃的人会使别人感到压力,大家都喜欢轻松的感觉。而且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因此微笑的人也常常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2.同时还要注意与师长的沟通和交流,获得心理支持。
在小学向初中转变的这一时期,我们的心理特征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例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重视友谊,与朋友关系密切,对家庭的疏离感加大,有时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自我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性有所减弱,有时过于盲目自信;意志的坚持性不足,表现出脆弱性、耐挫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完善。
所以我们要学会主动的跟老师交流,首先尊重老师,然后以诚恳的态度开诚布公地和老师交流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因为老师是你们可信任的长辈和学习的表率;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老师希望他教的班级成绩优异,我们也希望自己成绩优异,所以老师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快的达到彼此共同的目标呢?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有问题多沟通。
另外,在与家长交流时也不要有逆反心理,父母为我们创造了条件,为的就是我们将来能有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配合家长的监督和引导,要理解家长。不要和家长敌对,因为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去理解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有了想法,就和父母多沟通,多交流。真诚的交流可以消除误会,增进彼此的感情。
二、主动适应,学会学习
初中与小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学科增多了,学习的量比以前大了,内容加深了,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的记忆上,还有对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解、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而且时间也更加紧凑了,所以我们更加要注重提高做事的效率,每天要做哪些事,自己应该有计划有安排,充分的利用好时间。要想学好每一门课,就应该适应每个老师的教学,具体包括熟悉教师的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等等。
1.课程科目增多,难度增大
变化:小学一般只开设数学和语文两门课,有的学校也开设英语课,但一般不作为主课。上了初中后英语将作为主课,天天有,课时增多。初二还将开设物理课,初三开设化学课等。另外,小学学的都是很简单的运算,到初中后会有一些推算、演绎、实验观察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有较高的要求。
对策:孩子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面对新的老师、同学会有个兴奋期,然后才能慢慢适应。家长要引导孩子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多科目的学习方式,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于半学期或第一学期结束后进行的测试,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不要过于着急,过早地下结论,小学时成绩优秀的孩子,到初中后的第一、二次考试,成绩下滑、情绪不稳定,是很正常的事情,要给孩子一定的适应时间,让孩子及时将压力释放出来。
2.作业增多,负担加重
变化:由于科目增多,作业量也相应增大,每天上完课后各科老师都会布臵作业,学生在作业上花费的时间会更长,有的同学经常会做到晚上10点以后。作业形式、难度也增大,不再只是简单的抄写、运算,会有很多探究式的作业。
对策:学生在做作业时要提高效率,不能拖拉,学会分配时间,一科限定在20分钟或半小时。对于自己感觉较难的、重要的科目可多花些时间。对于一些探究式的作业,可联合家长一块来完成。有了家长的帮助,可以增加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还可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应认真对待老师批改过的作业,必要时可以重新做一遍,体验学懂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作业时的欢快感情。
3.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学法要变
变化: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学习过程中习惯于按照老师的安排去做,而到了初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并要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要求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而且要探究性、合作性地学习。
对策:做好调整,要尽快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介绍了一种大众的学习方法,但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学生可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什么样的鞋子好,脚知道;什么样的方法好,自己知道。
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记笔记、课后复习、课后总结、完成作业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要强调养成课前先预习,写作业前先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知识过程由“会——熟——活——悟”组成,抓好了每个环节,才能熟练掌握知识,从而活学活用。
(1)制定学习计划,加强预习,听课时能做到心中有数,有侧重点。
(2)要会听课:上课时要学会听课,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途径。
(3)会记笔记:小学时老师都会把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中学时每节课讲授的知识增多,老师不可能一一板书。这时,就要学会记笔记,书上没有的、重点、难点都应该记下来,以便后期复习。
(4)多看书、多做练习、多问:熟能生巧,看得多、做得多,自己就不会生疏。不懂了要及时问,否则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影响后面的学习。
(5)多复习:温故而知新,多复习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6)多总结:一个章节结束后,要及时总结,把厚书变薄,把薄书学厚。
(7)做到“天天清”、“周周清”,即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欠账”。
4.考试频繁,压力增大
变化:相对于小学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学的考试变得频繁起来,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单元测试、阶段性测试等,面对名目繁多的考试,刚上初一的学生容易应接不暇,压力也随之而来。考得好了容易骄傲,考得不好,又容易自卑。
对策:面对考试,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将考试当作争名争利的工具。考试只是对自己掌握知识的一个检验,对自己学习的一个促进。考试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将没掌握好的知识点列出,保证下次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5.年龄增长,自主思考
变化:上小学时,同学之间即使发生了很小的事情,也经常会向老师报告。比如,有同学发现自己的橡皮不见了,他怀疑是另一个同学拿了,即有可能告诉老师。小学时由老师出面处理这些小事情,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但上了初中后,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告知老师来处理,很有可能让同学瞧不起,导致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好。
对策:上初中后,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与同学相处要大度些,为自己营造出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尽量在初一上学期完成从小孩子到大孩子的转变。
6.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小学阶段很多时候都是老师领着、看着学生学习,老师要求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一般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科目和学习内容的增多,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老师不再盯着学生学习、写作业,更多的则要求学生自己掌握时间,学会自学,原本可能通过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
建议:从这个暑期开始学会放手,让孩子自我安排学习和生活,可以试着提前预习新学期的课程,让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学习任务,并自我检验学习效果,慢慢养成主动学习,提前规划的好习惯。
7.调整心态,人外有人。
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优秀,但有的学生在小学时成绩还不错,进入初中后,成绩不稳定;还有的成绩越来越差,以致不能跟上班,于是产生焦虑、不安、失望、悲观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实际上小学、初中的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谁更快适应初中学习谁就会取得学习上的主动,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具备了最主要最根本的素质和能力,就会学得更快更好。
三、准确定位,树立信心。
刚刚进入初中,有些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往往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常常会把自己和别人比较,这样虽然有利于激发上进心,但也很容易因其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所以对于同学来讲,还应注意到进入新环境、新集体后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进入初中后,不少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各方面优秀的人大有人在,强中自有强中手,尤其是一些小学期间非常优秀的同学,非常受老师关注的学生,现在到了初中,老师的关注度降低,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会失衡。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心理状态。对于这些同学而言,更重要的是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调整心态,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给予正确的自我评价,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要过高也不能过低。
坚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就是最棒的!
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四篇:初一开学第一课
初一开学第一课
一、欢迎词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欣欣向荣的陈家中学。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二、自我介绍
1、惜缘
(1)师生缘
板书姓名,我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是十几个年头了,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教师水手、渡客。
(2)同学缘
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学友),扛过枪(战友),下过乡(难友),蹲过牢(狱友)。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将来的生命中,你还会不会记得初中的生活,这很难说,生命是个变数。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岁月,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慢慢地体会,你会发现各种无穷的奥妙。
三、什么是语文?
(自由回答)组织讨论。
刚才的回答我们似乎是在力求科学。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个风格,回答得尽可能诗意一些,这样,我们以“语文是„„”的形式在练习本上尽可能地多地写一些话,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然而小组内交流,请把大家认为精彩的话作上记号,待会儿请一个同学组织一下代表小组发言。
1、独立书写,小组交流;
2、老师讲解
语:语言,说话;文:文章,文学,文化,文明。
大声地朗读。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提问:你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几本书?
你还想知道其中的哪些典故?哪几本书?
四、语文中的乐趣
语文中又那些乐趣?(要求做笔记)
1、语文中有笑话(“歇”写成“喝”,“出殡”“陪葬”,两个“饭桶”)
2、语文中有故事(找一些对中小学生有吸引力的短故事)
(1)当年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府中,打太平天国,屡战屡败,在向朝廷汇报军情时,李鸿章巧妙地颠倒了一个词语,把‘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这样就把湘军在困厄面前的精神气概给突现出来了。
(2)王羲之是中国古代的“书圣”,他的书法在当时就极受人们的欢迎。
王羲之在某年除夕搬到了新居。他一高兴,便吩咐儿子王献之拿来笔墨纸张,奋笔写下了一副春联:
春雨春风春色 新年新岁新人
谁料,对联刚贴出不久,便不翼而飞了。原来,人们已把他的手迹视为珍宝,谁见了谁就收藏,难怪这副春联刚一出现就不见了。于是王羲之又很快提笔立就一副短联:莺啼北里 燕语南郊
短联刚贴出之后,也同第一副春联一样,被人揭去了。王羲之微微一笑,计上心来,又写了第三副对联: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人们听说王家又贴出了春联,照例跑来观看。有些想揭的人定睛一看,觉得春联语句不吉利,于是没有人揭走。
到了大年初一,在鞭炮声中,王羲之满面春风地打开大门,对联仍牢牢贴在王家大门上,他哈哈大笑欣然把对联续写为:
祸不单行昨夜行
福无双至今朝至
前来给王羲之拜年的乡亲们,见了这幅对联,个个颔首称赞:“妙哉,妙哉!”王羲之父子也不由开心得笑了起来
(3)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一件事。有外国记者讥讽到:真是对牛谈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
(4)、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
(5)、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
(6)、一和尚与施主的对话:(和尚):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坐。
(7)、一字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3、语文中有书法——文化(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4、语文中有诗歌——情感(学生回忆朗诵已学的诗歌,还可以适当表演,老师范诵)
5、语文中有音乐——歌词(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歌星,老师准备一些他们喜欢的歌曲,或者献唱)
6、语文中有绘画——神韵(展示根据诗歌创作的绘画)
7、语文中有电影——剧本(放一段精彩的新电影)
8、语文中有财富(书中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短信—20万,韩寒、郭敬明等)
9、语文中有许多丰富的知识和别人不知道的财富。
老师总结,看了上面这些,作文里的快乐多不多。所以并不是作文中没有快乐,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正所谓“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总之,一句话,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快乐中学语文,在创造中学语文。
五、学好语文的方法
练好语文基本功:你的普通话说得如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你的字写得如何?你是否常写错别字?
优秀诗文勤记诵:作文中应用了背诵过的诗文,加5分。
报纸杂志常翻阅,《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南海日报》《语文报》、《作文点评报》;《读者》《中学生》、《语文月刊》等。
买书看书做书虫: 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语文笔记贵坚持:写作技巧归纳,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诗词名句、对联、名人名言,佳作美文
课外练笔不放松,故事接龙。
生活处处皆学问:留心生活中的语文
他山之石把玉攻:多向其他人学习。
基础知识早复习:考前认真准备。
课本学习贯始终:课本时根基。
六、语文学习的要求
(一)工具准备:
准备四个本子:课堂作业本、大作文本、周记本、积累本。
准备三支笔:黑笔、红笔、铅笔。
(二)上课要求:
1、预习的要求——①标段落②抄写课文生字词
3、查看注解
3、思考课后练习
2、上课的要求——①圈点勾画②写批注
3、踊跃围绕老师的问题讨论、发言,不允许说与上课无关的闲话,否则,军法从事。
(三)“作业习惯”:作业布置后,两天之内要交。
(四)“作文训练”
(五)“其他规范”
第五篇:初一数学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教科书通过画图,操作,实验,猜想,推理等活动是学生先通过画图,剪拼,叠合等活动,发现问题。
二、教学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一、学习目标
(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组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进一步了解建模思 数学思想方法是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学生对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循序渐进的.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学习(2)通过对不同解题思路及方法的对照、比较,发现二元到一元的转化,理解消元思想的内涵.数学教学承载着启迪学生智慧的重任,智慧的启迪源自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如观察、注意、思维、想象、(3)经历二元到一元的转化过程,理解代入消元的本质;通过对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过程的提炼、归纳、对本节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具体题目的具体解题过程上,而应不断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领悟,让学生从思想(4)让学生阅读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数学史的知识,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 数学的应用不是数学价值的全部体现.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更
三、教材分析
在本章教材中,实际问题情境贯穿全章,本节对方程组解法的讨论也是在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建模分析,必将导致分析问题的盲目性,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弯路.教学难点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尤其是对用代入的方法实现消元的主动理解.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给学教学重点
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转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新为旧); 对消元化归思想的初步理解;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四、教学方法:
自主
互助
探究
(一)情景导课
背景材料:老师在我们学校代三个班的数学,所教学生共143人.问题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每个班有多少个学生?(2)男生、女生各多少个?
…… 针对问题(2),增加条件:男生人数的2倍比女生人数的3倍少14人.学生活动:解决问题;展示方法.教师点拨:(1)用建模思想引领思维,实际问题-数学问题.(2)一元一次方程会解但难列,因为要综合考虑问题中的各种等量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易列,因为可以分别考虑两个等量关系,但不会解。从而产生了新问题。方程组对于解含多个未知数的问题很有效,它的优越性会随着问题中未知数的增加而体现得更加明显.【设计意图】(1)由于是借班上课,以此形式开课既能创造轻松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巧妙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因此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积极性更高,思维更开阔,各种方法的出现便会成为必然.(3)让学生体会到方程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越性.(二)解决问题
问题2:怎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依据是什么? 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你的解题方法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归纳?(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明确:转化思想──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 消元思想──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
师生交流,达成共识,明确思路:变形—代入—求解—写解。教师规范解题过程,进而形成概念:
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变形成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设计意图】我们一直强调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但学生往往停留在对知识或方法的表层理解的水平上,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不习惯于多问个“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因此,教学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在问题的引导下,鼓励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随着思维的自然流淌,“顺势”自然地理解消元思想,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清晰.通过探索实践,体验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发现代入消元法的由来及过程,真正体会消元思想.练习1 你能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吗?(1)3x+y-1=0;(2)2x-y=3;
(3)2y-4x=7。
【设计意图】变形其实是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代入法做准备.练习2 解方程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趁热打铁——熟悉自己发现的方法。通过学生板书、学生批阅对错、教师规范,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过程,再次规范解题的步骤.总结: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我们不应倡导学生对某一方法的死记硬背,但必要的归纳、提炼、反思,能让学生体会解方程组过程中的程序化思想,能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学习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三)巩固拓展 a组:必做题
b组:选做题
【设计意图】理解了思路,明确了方法,还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切实掌握方法,融会贯通,领悟思路,启迪智慧,灵活应用.另外,上课时可以请两名学生选择同一道题目进行板演,主要是对比代入的字母不同,简易程度也不同。同时应指出,在方程组中有未知数的系数为±1时,应用代入法求解起来很简便,如果不是,就比较麻烦,所以在“变形”这一步中,要注意观察,同时为后面的加减法的学习做了伏笔。
(四)反思提高
这节课,我学到的知识方法、思想有: 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让我颇受启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节课,我的收获还有:__________________.这节课,让我感到难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和学生分享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勤于总结、善于反思则是能力提高的快车道.(五)体味文化
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我国古代解方程组的资料互相交流.【设计意图】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数学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还要关注数学文化的传承,使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五、目标检测设计
1.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1)3x-y=4;(2)-2x+y+3=0;(3)2x+3y=4。2.解下列方程组。(1)
(2)
青州市谭坊初中
赵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