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进课堂,丝韵笛声谱新篇

时间:2019-05-13 21:4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乐器进课堂,丝韵笛声谱新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乐器进课堂,丝韵笛声谱新篇》。

第一篇:民族乐器进课堂,丝韵笛声谱新篇

民族乐器进课堂,丝韵笛声谱新篇

山城永泰,灵山秀水。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二实验小学(原名里岛小学)就坐落在永泰城关北面,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学校占地23亩,设有小学部、附属幼儿园,现在校学生共计1460人,教职工99名。学校先后获得县文明学校、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福建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先后被授予福建省葫芦丝陶笛教学实验基地、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葫芦丝教学实验基地等称号。

2009年9月,卢祯盛校长刚到这所小学时面对仅有的两幢教学楼、泥泞不堪的黄泥地和十来位教师,心头无比沉重!学校地处城区,周边老校、名校、大校林立,家长群众、社会各界纷纷投来质疑、观望、期待的目光,督促、鞭策着他:作为首任校长,应当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快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出一片属于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地!

魅力篇:缘起爱乐,邂逅葫笛

“葫芦丝兴趣班”应运而生。在一次聚会上,卢校长有幸偶遇了葫芦丝王子、当今葫芦丝界的领军人物李春华大师嫡传弟子——郑宪先生,并聆听了他的演奏。那柔美的乐音使人陶醉其中。更巧的是,郑宪先生竟是祖籍本县,与学校比邻而居,这使卢校长萌生了借助大师之力,办音乐特色学校的念头。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虽不算雄厚,却有很多老师喜欢并懂得音乐,这就给办音乐特色学校提供了资源。于是回校后,领 导班子就筹备成立了兴趣班。由我校林义忠、黄可周两位老师兼任教学。才一个学期,十个女孩就能吹下全国考级第三级的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并在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亮相。女孩们身着傣族服装边演奏边起舞,引起了一片赞扬声,这一张艺术照还发表在《福州日报》上。

“陶笛教学实验基地”光荣成立。2011年10月23日,郑宪教授、林烨教授、赵亮教授三位葫芦丝陶笛演奏家联合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共12位艺术家在我校启动了“中国状元之乡葫芦丝、陶笛义务普及之旅”,我校为此次活动的国内首站。十二位艺术家为我校全体师生做了两天的讲座与培训,并与我校师生联合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让全体师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情。在这次民乐普及的活动中,省民族管弦学会授予我校“福建省葫芦丝陶笛教学实验基地”的称号。这是我省民管会为学校授的第一面铜牌。自此,音乐的种子深深埋在了这块美丽而肥沃的土壤里,期待有朝一日,民族音乐之花在学校里绽放出奇丽的色彩。

一年硕果为新春献礼。2012年元旦前日,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骆季超会长,林烨教授、赵亮教授等领导专家一行十人对我校开展了省级葫芦丝陶笛教学实验基地授牌周年验收系列活动,对我校为期一年的音乐教育成果给予了好评。同时,专家们还观看了在我校举办的“丝韵笛声颂和谐”新春音乐会:葫芦丝陶笛新星涌现,经典诵读民乐声声,师 生轮番上阵。与会嘉宾共同享受了全国顶尖的艺术家们带来的高品位的艺术盛宴,一起见证了我校授牌一周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师资篇:大师引领,骨干先行

三位大师,亲手执教。民族器乐的教学需要广阔的视野,仅凭我校现有的师资水平远远不够,因此专家的引领至关重要。于是,我们邀请了郑宪老师担任艺术顾问,无偿承担起师资培训的任务,并经引荐结识了李春华大师,同时成立了由李春华、郑宪、林烨三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音乐指导。有强大的“专家团”作为技术后盾,我校的师资音乐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骨干教师,术有专攻。郑宪老师给我校的定位是:“永泰第一、福州仅有、全省有名。”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得建立一支爱好音乐、乐于奉献的专业师资队伍。而在我校,林义忠老师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黄可周老师的二胡小有名气。学校力促他们与郑宪老师结成师徒关系,并送他们进修培训。如今,他们都参加了李春华葫芦丝艺术研修班,取得云南艺术学院考级与培训中心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并被省内外多个器乐交流专委会聘为会员。

组工作室,全民参与。要想普及学生,必须先普及教师。我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保安至少掌握一种乐器,并列入年度业务考核范畴。2011年9月,为帮助全校教师学习乐器,我校组建了一个特色机构:“葫芦丝陶笛工作室“,以上提到的四位教师便是工作室的中坚力量。他们 担当起教师培训、全员普及、尖子培养、考核参赛、节目排演等重任,有计划地帮助教师逐步推进民族乐器进课堂活动。葫芦丝陶笛教学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轰轰烈烈的在全校展开了。

课程篇:课程整合,有机渗透

校本课堂,民乐声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课堂器乐教学确立了重要的位置。我校将器乐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引进音乐课堂,学校添置了200多支葫芦丝,还特别编写了一套适合于学生实情的校本教材。学校的两位音乐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在乐理、合唱等方面的业务特长与教学经验,合理安排葫芦丝与陶笛演奏的教学进度和课时频度,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在音乐校本课程考核方面,我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学会两首新曲子,半期、期末进行两次验收,从普及率、吹奏技巧、乐曲表现力等方面评出优胜班级,并择优参加校级兴趣班的培训,力争达到100%普及,20%优秀。

联姻语文,相得益彰。对艺术的正确欣赏解读,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准确把握。我校将艺术教育引入语文课堂,使艺术与语言相链接,将艺术课程中的语文因素充分发挥利用起来,让艺术课程体现语文内在,语文课程折射艺术的美感。正样的融合方式,也正是体现了大语文观的理念。渗透各科,相融相生。平日里,老师将民族音乐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可作为课间插曲,让学生劳逸结合;可作为课中小憩,让学生振奋精神;还可与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结合起来,熏陶品德,磨练意志。

环境篇:花草絮语,廊壁生辉

花草校园,丝韵悠长。建设绿意盎然、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一直是卢校长的建校理念。多年来,学校投入巨资,先后建起了十多条绿化带,栽种花草树木100多种,其中不乏红豆杉、银杏、台湾杉、竹柏等珍稀濒危植物,绿化面积达3100多平米。而且,为配合学校特色,景观设计时,我们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十分形象的“葫芦园”。今年10月完工的新操场塑胶跑道更使学校有了新风貌,通过开展首届运动会让丝韵笛声伴随运动健儿的拼搏展现二实小的英姿。踏入我们的校园,您仿佛置身于花园中,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双眸里映现着鸟影蝶姿,双耳旁回响着丝韵笛声。课余时间,孩子们围坐在花圃边上,师生们半卧在茵茵的草坪上,怡然自得地吹奏起葫芦丝、陶笛,那一份默契,那一份陶醉,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同时又有一种艰巨的使命感!

文化长廊,笛韵英姿。学校非常重视环境的直观教育作用。我校开辟了六条文化长廊,即校史长廊、制度长廊、安全长廊、科普长廊,还有艺术长廊之葫芦丝篇、陶笛篇。同时还在学生进班的必经之路旁设立“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文化墙宣传专栏。葫芦丝陶笛的历史、吹奏技巧、大师风范、明星风采,活动、汇演、竞赛的掠影,无时不刻地激励着孩子,让每一个人都浸染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呵护绿色,滋养心扉。艺术熏陶对孩子品德、习惯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学生十分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例如,每到一年中开花结果的季节,树木上结出的果子一粒不丢,孩子们只有羡慕、保护,从未有偷摘破坏的念头,就连幼儿小朋友都会受到良好影响。这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真正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已经体现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

成长篇:展示汇演,佳绩频传

校内提供平台,鼓励竞演。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应变能力,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表演平台。如:每周四早会的才艺展示,每学年家长会前的同台竞演,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定期举办的校外演出。校内的演出经历,孩子们可展示阶段学习成果,又可与其他小朋友“切磋武艺”;而校外的演出机会,则培养了孩子们的拥有爱心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校外参加比赛,佳绩频传。器乐比赛是对演奏者的基本功、心理素质、艺术修养、舞台表现能力的综合考验,是演奏者向着艺术高峰不断努力攀岩的重要过程。我校积极推荐尖子生参加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主办的各种乐器演奏大赛,同学们用他们精湛的演奏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吸引了众多媒体电视台的报道与邀约。如,2012年2月我校同学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器乐大赛,获得葫芦丝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陶笛组一、二、三等奖共四名;2013年7月参加云南省第三届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获一项金奖,一项银奖,并被中央网络电视 台C8TV频道采编报道;同年,我校还参加了福州市首届“闽教杯”葫芦丝巴乌邀请赛,厦门“国乐杯”中华民族器乐大赛共获金奖四项,银奖三项,铜奖三项;2014年8月参加“北京首届陶笛邀请赛”获两项银奖;11月参加福州市中小学生民乐比赛获一等奖5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3名......情系宝岛,争做文化使者。2012年11月,我校学生有幸参加了“陶韵之夜”海峡两岸陶笛专场音乐会暨福建省陶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五周年庆典活动。9名小选手参演的两个节目得到台湾著名陶笛演奏家游学志先生等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又于2013年1月,作为我县参演的唯一节目——我校选送的《青云神韵》参加2013年十邑春晚演出,为全市人民和世界十邑乡亲献上闽都文化盛宴,同年2月又参演了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葫芦丝陶笛演奏备受海峡两岸人民的喜爱,学校被授予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葫芦丝教学实验基地”的称号,两位老师和两位同学也应邀成为“协会会员”及“交流使者”。从此,我校全体师生用丝韵笛声作为两岸同胞情感交流的纽带,在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亲情之桥。

品牌篇:留守儿童,心灵之歌

我们学校年轻、质朴,一如校园里的青青小树,茵茵芳草。学校独立未满五年,教职工平均年龄36.5岁,50%的教师由农村学校进城轮岗,80%的学生是外省、外县、外乡镇的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至亲父母不在身边,如何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家庭教育薄弱,如何塑造健全的 品格?生活条件一般,如何追求越来越贵族化的艺术教育?我们用我们的特色教学实践交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特色教学不仅改善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水平。我校毕业班等各种质量抽检成绩都在达到或超过县设目标,得到家长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难怪时任县委书记黄忠勇带一班领导来校慰问时,调侃到“卢校长啊!你说这些孩子哪像农民工的孩子呀!这个特色要做下去,面还不够大。”

器乐教育,为每位学生送去一份心灵营养,将我国的民族瑰宝发扬光大,这即是开展器乐教学的发展理念;全面发展,智育与美育并举,为孩子们铺设一条特长之路,让全体师生共享一片音乐阳光,这便是我校的办学追求。

您听,小区里,丝韵悠长、笛声悦耳,那是二实小的学生;您看,走在路上,胸前挂着小陶笛的,那是二实小的学生。葫芦丝陶笛,已经成了永泰二实小的一张名片。正是秉承音乐特色发展理念,我校成为了永泰城区一所颇有名气的特色精品小学,并励志将葫芦丝陶笛的种子播撒到全县乃至全省的每个角落,让这丝韵笛声融入灵山秀水之中,与山泉鸟鸣相和,与清风白云共舞。

第二篇:民族乐器进小学课堂

中华民族音乐进入小学课堂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鲜明的民族性,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越性和独立性。通过对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分析,指出民族音乐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关键词:民族音乐;重要性;方法;意义 论文发表

一、概述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一直被忽视的教学内容,而民族音乐在教学中更是难以有一席之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生接触到的音乐都是一些流行音乐和西洋乐器,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知晓度基本是空白,一大部分学生开始认为中国的民族音乐比不上西方的流行音乐。轻视本国家的音乐文化,不仅减少了自身的知识含量,还会使祖国的优秀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发扬,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阻止这类问题发生。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当今世界音乐中的一支独秀。我们应该从教学开始,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者和发扬者。因此,国家教育部决定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培养,在小学生音乐课堂中引进民族音乐,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与此同时,很多小学都将其办学思路和艺术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结合在一起,将民族音乐教学看成是一种爱国教育,也看做对学生的艺术熏陶。让学生通过艺民族音乐教学,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以民族音乐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使他们能够掌握基础的民族乐器弹奏,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二、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一)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环境等并且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还能真切的感受到祖国民族音乐之美,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但是,随着新时代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很多学生都将民族音乐视为落后与时代的产物,加上老师还没有把民族音音乐教育看成艺术教育的重点。

(二)引导学生端正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态度 音乐艺术论文将民族音乐具体的划分出来会发现,中国的民间歌舞种类繁多,民族器乐也十分齐全,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曲艺音乐和戏曲,它们都是通过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来的,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我国现有的民族音乐教材有限,且内容单一,加上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很难对这种一层不变的东西产生兴趣。

因此,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特别是要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图片和资料,才是吸引学生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民族音乐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近距离的欣赏民族音乐,播放民族音乐中的各种地方戏曲及民间舞蹈,同时配上老师详细的解说,更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一般学生在看完民族舞蹈片之后,都会对里面所使用的道具和配乐进行提问,这时正式加深民族音乐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的关键一步,比如蒙族的筷子、藏族的哈达、秧歌的手巾等,教师都应该一一解答,同时,老师还可以付诸实践,与学生一起跳舞。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到戏曲欣赏,由于戏曲大多是用方言

来演绎的,老师就应该实现讲解戏曲的特点和又来,于此同时,还可以教授学生学习方言。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了解民族乐器

了解民族乐器也是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只有通过对器乐学习,并进行实践演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音乐,老师也能将民族音乐教学放在艺术教学的重点上。

针对乐器的讲解,老师首先要对乐器的发展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并比较东方和西方乐器的不同,加强学生的认知感,比如,根据乐器的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材料来分析它的用途和发音效果等。

教学中,应当将乐器实物和教师讲解结合起来,让每位学生走集中精力听讲,加深乐器的认识。比如:二胡的介绍,老师提供真正的二胡做讲解道具,学生们都会用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二胡,并且会基于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们就会爱不知不觉中熟悉二胡,最后,老师只需要总结课堂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就可以了。

以此方法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清楚的掌握乐器的发音特点,还可以了解它的演奏效果,使学习与实践二合为一,与此同时,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也会日益高涨。.三、丰富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生是我国启蒙教育的接受者,一切优秀的文化都是从这一代开始培养的,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无可否认,应当加强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我国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他们都是用智慧的头脑和对音乐的热爱,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的乐器,谱写出一首首传送不衰的乐曲,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在《课标》中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民族音乐的教学也应这样。

民族音乐教学课堂应该是一个活跃的课堂课堂,应多让学生进行听、唱、奏、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还能在这种气氛中培养出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与民族音乐近距离接触,感受到使民族音乐中蕴涵的民族感情,国家尊严以及和谐共处的情感,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时刻感染着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讲授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演奏或演唱《茉莉花》,然后再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通过这类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原来我国的民族音乐可以有这么多种变化,增强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感。

在欣赏教学中,老师应多选择一些古今名曲,如利用《怀古》、《流水》、《苏武牧羊》、《二泉映月》等名曲来教学。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老师首先要介绍阿炳的身世命运,这样才能再次分析出,这首曲名的由来和创作背景,同时还能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欣赏完二泉映月后,可以让学生用手写或口语表达对这首歌的听后感,将文学知识和音乐素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这首歌的内涵,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力,还能增强民族荣誉感。

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心融入到音乐中,想象一下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的情景画面,用真实的感情去感受我国的大好和山。欣赏时,可以适当贯穿讲解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

以及作家在创作时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

民族音乐教学主要是研究作品的内涵和那中民族气息,以及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时代背景,追求从艺术中得到情感,将伦理道德和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民族气息和民族感情。学生可以从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增加对艺术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论文发表例如在欣赏《苏武牧羊》这首歌曲时,歌中表现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大亏”的精神品质,对学生而言又是一种精神教育和陶冶。使学生从心灵上受到感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小学课堂上引进民族音乐教学,不仅补充了学生的精神知识,还让学生对祖国的民族文化产生特殊的感情,最后,这种情感将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参考文献:

[1] 孙挺.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继承与创新[J].儿童音乐, 2003,(07)

[2] 李慧琴.艺术执教与科学导学[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03)

[3] 董如玉.好教师的标准[J].教书育人, 2009,(02)

[4] 张玲娇.精彩课堂来自教师的有效理答[J].小学教学参考, 2009,(04)

[5] 陈铁.创造能力在尝试中提高[J].家教博览, 2003,(09)

第三篇:“简易乐器(牧童笛、口风琴)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 …

简易器乐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子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2004年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国家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制定国家的、地方的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3、我校地处天河区东北边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是农村农民及外来工子弟,学生成长的社区缺乏艺术氛围。孩子向往音乐的学习,对简易器乐有一定的兴趣,市场上现在能够提供廉价适用的简易器乐(竖笛、口风琴等),这为我校开展简易乐器进课堂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条件保障。4、2004年10月,在我校四年级(1)班开展了牧童笛进课堂的初步实验;于2005年3月开始全校二至六年级逐步普及了六孔牧童笛,把牧童笛引入课堂,辅助音乐课堂的教学;2006年9月“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获得了天河区立项(正在 研究中); 2007年4月获得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的子课题立项。

二、研究目标

1、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使音乐素质条件或嗓音条件较差的同学都得到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进步。

2、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器乐辅助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生的音乐音准、节奏、表现和审美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并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

二、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2、奥尔夫教育理论。在课程方法上,奥尔夫体系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注重简单的容易学会的乐器,和肌体相近的乐器进行教学。

3、柯达伊教学理论。教学以儿童的发展为本位,遵循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一般发展规律,运用音节的节奏教学以及柯尔文手势。

4、暗示教学理论。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重视有意的心理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把有意认知和无意认知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有精神放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便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小,学生人数在500人左右,因此把全校学生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并综合运用以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采用行为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以访谈法、实验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

2、主要采用纵向研究,不设对比班。

3、实验前,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按以下项目进行常模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前测,积累数据和资料,以备研究后期进行统计对照和问题分析时使用。

4、课题实验研究期间,将根据研究的内容,设计检测项目,进行后测验,获得充分的、有说服力的数据与资料。

四、课题的实施和进展情况

1、基本过程综述

根据研究方案中的实施步骤,课题共分为四个研究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中期评估阶段和总结阶段。目前已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即:准备阶段(2005年2月至2005年8月)和实施阶段(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第三阶段中期评估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正在实施过程中。

2、牧童笛辅助教学情况

1)课程时间安排:刚普及牧童笛的班级在该学期安排5-6节课的时间牧童笛教学课,教会学生基本的用气、指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其余时间,以及已普及的班级每学期牧童笛辅助课不低于80%。

2)教研工作安排:我校音乐科组为了做到教研和科研开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每周三上午进行教科研相结合的研讨活动。一年来,集体研讨的牧童笛辅助课例《雪融花》、《我们是春天的早晨》、《音阶歌 》、《左手右手》等辅助教学课例12个,其中区级研讨课4个,校级研讨课8个;集体研讨的教学设计13个。

3、牧童笛的普及拓展情况 1)组建牧童笛演奏兴趣班活动。为了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作用,让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能进一步展现其能力,学校从2006年9月份开始组建了“学校牧童笛演奏队”,主要由中高年级的学生组成。队伍主要由音乐教师王文杰负责训练和指挥。今年6月,我校又购买了50人编配的牧童笛套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演奏队伍。牧童笛演奏队多次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中演出,如历届的体育艺术节活动。2)为了展现在牧童笛普及中优秀学生的水平,举行了每年一至两次的牧童笛演奏比赛活动,充分展现学生 的学习成果。

六、研究的成效与分析

1、统筹规划全校的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的学生的实际和简易器乐(普通的打击乐、竖笛、口风琴)的特点,对教学的内容做相应的设计。

表1 各年级段的学习内容(指课堂辅助学习)安排表

年段

简易打击乐(如铃鼓、沙锤、三角铁等)

一年级 √ 二、三年级 √ 四-六年级 √

学习内容安排

竖笛(牧童笛)

— √ √

口风琴 — — √

以上表格说明: “√”表示要开设项目的班级。内容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习简易器乐的一种从感性到理性学习的过程,即从音乐最简单的“节奏”开始入门。

分析:上表的安排是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进行了有效性的设计和安排。

1、低年级的孩子,处于好动、好奇、模仿性强,但注意力不太集中,对科学的音乐教学初步接触,比较适合把打击乐引入课堂,巧妙地运用打击乐,与教材中的旋律及节奏相配合,不但解决了开小差的问题,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节奏感。

2、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音乐和节奏的概念,比较适合学习吹奏简易的器乐(牧童笛),牧童笛构造简单、价格便宜、携带方便,有固定的音高,较适合我校学生选择的乐器。

3、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牧童笛的基础上学习键盘式的乐器(口风琴),它既具有一琴两用的功能,又达到键盘乐和吹奏乐双重的效果,使用单手弹奏,简单易学。能帮助学生 提高音准和演奏简单的和弦伴奏音乐。

2、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我校于2005年3月开始逐步进行普及牧童笛进课堂,到2006年3月,全校二年级以上的班级全部普及牧童笛,并对刚普及的班级在一个学期中安排5-6节牧童笛教学课,保证牧童笛学习的时间。在牧童笛普及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兴趣程度作了调查,主要对即将接触牧童笛学习的初上二年级的学生和已学习过一年牧童笛的三年级的学生在兴趣情况上作了调查(如表2)。

表2: 实验前后学生对音乐兴趣调查统计表

项 目

我喜欢看音乐节目或各种文艺晚会

我喜欢观看交响音乐会或器乐比赛

我喜欢上音乐课 我喜欢唱歌跳舞 我喜欢演奏简单的乐器 喜欢拥有自己的乐器 我参加过学校或街道、区级的文艺比赛

实验前:二年实验后:三年级(%)级(%)68 67

39 42 55 52

50 63 76 46

增减情况-1% +15% +1% +11% +21% +21%-6% 从以上调查情况基本上可以看出,牧童笛进课堂辅助学习后,对促进学生对音乐及有关器乐的兴趣程度提高了,对吹奏牧童笛和希望拥有自己的乐器的同学也多了。特别在学校周边的农村家庭里,中午、傍晚常听到牧童笛悠扬的声音,有些同学利用牧童笛经常吹奏自己喜爱的课外歌曲,如《大长今》《茉莉花》等,学生喜爱音乐的程度日益增强,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

3、学生音乐技能及学习能力的改善 从2005学年普及牧童笛开始,课题组在每学年对各年级学生的音乐水平进行随堂考察,制定有针对性的考察登记表,并对前后两个学年的学生音乐水平的程度进行比较研究,我们提取了上届六年级(1)班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如表3)。

表3: 柯木塱小学学生音乐水平考察统计表

类别 牧童笛类 唱歌类 班级 内容 人数 优良率 内容 人数 优良率 识谱 16 47.1% 音准 15 44.1%

2005学年 五年(1)班 合作 17 50% 节奏 20 58.8%

技能 11 32% 表现 10 29.4%

识谱 30 88.2% 音准 34 97%

2006学年 六年(1)班 合作 30 88.2% 节奏 34 100%

技能 23 67.6% 表现 28 82.4% 分析:该班级是2004年10月开展牧童笛进课堂的实验班,也是我校最先开展课题研究的班级,2005学年期末考察时已有一年半的学习牧童笛的水平,到2006学年期末考察该班已有两年半的水平。从上表中可看出,该班级学习牧童笛两年多的过程中,学生在识谱、合作、技能、音准、节奏、表现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在音准和节奏的能力考察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4、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1)2005年11月、2006年12月,我校牧童笛演奏队在“我校第三届、第四届体 育艺术节”的演出中得到了省、市、区及周边单位领导和学生家长的肯定和赞扬;

2)2006年4月,我校郑炳元、王文杰老师执教的天河区竖笛辅助音乐公开课《雪融花》、《螃蟹歌》,得到了好评;

3)2006年9月“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获得了天河区资助课题的正式立项;

4)2007年1月,我校郑炳元老师撰写的论文《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荣获天河区2006学年论文年会评比一等奖,并在全国基础教育器乐教学网上发表;

5)2007年4月,课题《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被批准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子课题; 6)2007年9月,被天河区教研室评为优秀音乐课组; 7)2007年10月,王文杰老师的执教的天河区竖笛辅助音乐公开课《左手右手》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和赞赏。8)2007年10月,我校区级课题接受专家领导的中期检查评估。

9)教师得到充裕时间的学习和交流,有效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七、经费使用的情况

经费来源主要是天河区教育局下拨及学校自筹两部分,经费总数额是:叁万捌仟元整(38000元)。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以来主要使用项目情况如下:

表5 天河区柯木塱小学音乐科科研课题中期经费使用情况表

预算支出科目 使用人 业务培训费 郑炳元

金 额 计 算 根 据 及 理 由

(元)

2006年3月 1100 参加广东省中小学音乐课器乐

教学评选交流研讨会及器乐课

题交流研讨会

2007年9月 1800 参加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音乐

优质课交流活动

2007年6月 17000 牧童笛演奏队使用

500 200 8000 1200 1100 30900

教师培训使用 音乐科教学使用 高年级学生使用 课题指导及评估 稿费和整理资料费

2007年9月 2007年12月 2007年3-1

2月

使用时间

业务培训费 郑炳元、王文杰

购买乐队套笛 音乐科 牧童笛 课例光盘 口风琴 稿费、加班费 合 计 课题组 学生 老师 全体老师 2007年9月

专家指导费 聘请专家 2007年10月

七、下一阶段课题实施

1、进一步加强辅助课课例的研讨工作,提高辅助课的质量,真达到课堂的优化和有效的作用。

2、进一步加强牧童笛普及工作的研究分析,做到课题开展的实效性。

3、做好老师中的普及培训和考核工作。

4、撰写牧童笛辅助教学校本教材及套笛训练教材。

天河区柯木塱小学音乐科研课题组

执笔:郑炳元

下载民族乐器进课堂,丝韵笛声谱新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乐器进课堂,丝韵笛声谱新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