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科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冷色与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感受到冷暧色的调的装饰美。
2、让学生初步认识并能理解冷色和暧色。能用水粉调出较冷、冷和较暖、暖的色彩。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美的情感,激发表现自然美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冷暖色的色调及其装饰美。
2、感受冷色与暖色带给人的情绪影响。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和色环、图片、水粉、画笔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三原色和三间色。谁能告诉我,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三间色是哪三种颜色?原色和间色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哪位同学说说看。
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用原色调配出不同的间色。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冷暖色。
揭示课题:冷色和暖色
二、认识冷暖色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师:色彩中让我们感觉温暖、热烈的称为暖色;让我们感觉寒冷、沉静的称为冷色。那么我们看看这个色环,大家看看哪些颜色是暖色?哪些颜色是冷色?
(第一次作业)把我们的油画棒或彩色笔拿出来,倒在桌子上,你将它们分一分,哪些是暖色,哪些是冷色?
三、大自然中的冷暖色
师:火热的太阳、宁静的月光、如镜的湖面„„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大自然中的冷暖色!
四、冷暖色的相对性
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和作品,我现在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这朵小花是冷色的还是暖色的?(课件:淡紫色的小花)有的同学说是暖色,也有同学说是冷色,把老师也搞晕了!让我们看看这朵小花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吧!(变换背景:绿叶中的淡紫色的小花;红色花丛中的淡紫色的小花)同学们,你们再说说看,这朵小花是冷色,还是暖色?对了!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是相互对比中产生的冷暖感觉。
同样的颜色,在不同的背景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冷暖感觉。
第二课时
一、生活中的冷暖色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冷色、暖色无处不在,让我们看看这些冷暖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吧!(课件:衣、食、住、行中的冷暖色调)
二、用冷暖色装点生活
师:炎热的夏天,你喜欢穿什么色调的衣服?风雨中,你想撑什么色调的花雨伞?
(第二次作业)拿起我们手中的画笔和颜料,用冷色调或暖色调画出你心中最美最可爱的小花伞。
三、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讲评后,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作品。
师:同学们给你提出的建议,你觉得对吗?
四、作品欣赏与品悟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冷色调和暖色调的绘画作品,它们一定能给我们许多启发。谁来说说,欣赏了这些作品后的感觉或看法?
(第三次作业)小花伞的主人是谁?小主人撑着它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一篇好的作文需要反复推敲修改,一件好的玉雕需要反复雕琢,我们的作品也要吸取大家建议,再充实,再完善。让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再画得更丰富、更完美些吧。
(展示学生们再次修改完善后的作业,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作业布置
设置三次作业,由易到难。
第一次:分一分,摆一摆,认识冷暖色。
第二次:用冷色涂出冷色调的小雨伞,用暖色涂出暖色调的小雨伞。
第三次:吸取建议,完善画面。
第2课 奇怪的梦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梦及梦的相关知识,体验梦的奇特之处。选择喜爱的绘画工具与表现方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最奇怪最有趣的梦。
2、通过启发回忆和想象,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潜能,抒发自己的感情。引导学生在表现梦境的过程中,选择喜爱的绘画工具与表现方法完成最奇怪最有趣的梦。
3、培养学生热爱想象、敢于表现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象和创造。
2、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用夸张的形象、奇特的构思、丰富的色彩表现奇梦。
教学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毛笔、水罐等绘画工具,综合材料牙签、餐巾纸等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进入梦境——读梦
从同学们收到梦工厂的来信开始,小组内读读别人的梦,说说自己的梦,营造出奇特的梦之情境。
二、欣赏作品 体验梦境——品梦
1、我请学生观看梦幻影片拼盘,精心剪辑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百变狸猫》《哈利波特》《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纳尼亚传奇》《黑泽明的梦》中的精彩镜头,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看
遍走迷宫、海底船、扫帚飞天、怪物游行的种种奇景,为电影艺术中的梦幻表现所震撼。
2、其次让学生欣赏按类型精心选择的奇异图片,理解美好的梦、可怕的梦、离奇怪诞的梦是各不相同的,感受梦境的丰富性。了解奇怪的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奇特的现象也是人脑对现实信息加工发展的结果。专家研究认为梦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留在大脑里的痕迹,晚上白天的事物从大脑的潜意识中苏醒过来,融合在一起改变了形象,形成了梦。梦里的世界无奇不有,梦中的人们变化万千,梦是现实的延续和想象。
3、请学生想想自己在梦里遇到过的最奇怪的形象,用线条简单画一画,师生一起尝试。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学生作品已经初具规模,有汽车人、木乃伊、食人花、武士、小怪兽、小精灵等等,但也有部分学生感到绘画技巧和构图有一定困难,教师同步勾勒一个外星人的形象,从线条和构图给学生初步的认识。
三、品味大师 感悟梦境——析梦
欣赏大师的经典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风格的的梦境营造方法,针对构思、形象、色彩三方面讨论大师作品的特点。感受夏加尔、卢梭的神秘奇特,达利的怪诞超现实和著名绘本作家几米绘本的新型式,总结板书奇梦的特点——构思奇特、形象夸张、色彩丰富。
四、操作实践 游戏互动——造梦
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全体来参与互动,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体验式的“造梦工厂”FLASH小游戏,只需轻轻点击相应的按钮,就可改变梦中的人物景物等。游戏中的小男孩能变成武士、魔法师、天使和超人,能放大缩小,能飞来飞去,能更换天空、雪地、森林、花园等各种背景,还有机器人、恐龙、怪物、宇航员和他作伴。学生们抢着来玩游戏,有的则在下面不停地出着主意,场面非常热烈,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高涨。
第二课时
一、创作实践 描绘梦境——画梦
1、直观演示: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梦境的绘画方法与要点,我在听取学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多重演示,设计画下自己童年时最有趣的梦:我让自己飞起来,漂浮起来,借助翅膀,借助道具,并且夸张变形梦里的其他景物,例如给前面尝试练习画的外星人加上三头六臂,让其他趣味物如星星、月亮、悬浮岛等进入画面,用彩笔添加缤纷的色彩,并用湿画法表现奇异梦幻的背景,体现梦境的模糊和朦胧。
2、欣赏分析:
请学生欣赏同龄孩子的奇梦作品,重点分析作品中色彩的代表倾向,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奇梦的学习兴趣。对比很强的、鲜亮的颜色可以表现快乐、滑稽、荒诞、可笑的梦。柔和的蓝色和紫色可以表现美好、奇异、精灵般的梦。深沉的色调可以表现紧张、恐怖的梦。
3、探究与示范:
教师出示一组梦境的画面,师生进行色彩探究性分析,选择课堂上可以使用的表现技法。鼓励学生使用喷画、擦画、刻画、染画等手法,将梦境营造得更有气氛。
4、学生作业:
穿越时空,大胆想象,画出最奇怪有趣的梦,也可以编造动植物的梦。
在学生作画前,我出示了一组梦中人物的的参考图例,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绘画前让学生组内讨论回顾自己想表现的梦境,商讨构图及表现方式。
考虑到各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 ①可以重点表现梦中最精彩的片段。
②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工具方法进行再次的创作探索。
③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表现梦里的单个造型。一组同龄人的梦境作品滚动播放,让学生一边创作一边寻找灵感,不断调整自己梦境中的形象与构图,使梦变得更奇特更有趣。班得瑞空灵婉转的背景音乐,营造梦幻的氛围,引导学生将心中酝酿已久的奇梦画出来。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创作。
二、评价作品 展示梦境——议梦
1、互相交流:画完的同学组内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大家评价作品哪里画得好,哪里需要再改进,进一步完善。
2、征集创意: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梦工厂准备开拍的《奇梦空间》影片现正在征集奇梦创意,快把自己最奇特的梦送来展示吧。学生将作品送到黑板的奇梦底板上展示。议一议谁的梦最奇怪、最有意思。也可以由小作者带着作品说说自己的奇梦构思,教师一起参与评价,并发放奖品“梦工厂入场券”,让学生课后可以在梦工厂平台上传交流自己的奇梦作品。
三、总结全课 拓展升华——追梦
虽然梦很奇特,与现实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人将一些有意义的梦变成自己的梦想,通过不断努力使梦想变成现实,如人类的飞行梦、登月梦,或许,通过你的努力,现代人类的梦想也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背景音乐《哆啦A梦》主题曲响起)
梦中的景物和梦中的感悟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古今很多作家因为梦产生文学创作的灵感,还有许多发明都是通过梦境得来启发。点击梦工厂的博客链接点,拓展知识。看一看与梦有关的故事、发明,想一想自己的梦中是否藏着发明创造的灵感。议一议现在还有哪些梦中的向往将来可能成为现实。
有梦就有未来,最后祝愿大家梦想都开花!
第3课 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车的发展史,认识车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描绘车、表现车、设计车。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分层组织学生对车进行观察、欣赏、讨论、评述,教师通过演示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学生能够对车的整体及细部的表现方法有所掌握。
3、使学生感受到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享受“车生活”的同时,激发起爱护车、设计车、发明车的信心和勇气,引发学生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愿望,为科技的崛起而努力学习。教学重难点:
1、在初步认识车的知识、了解车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出既有个性特点又有趣的车。
2、既要表现出车的基本造型特点及功能,又要在车的外形变化、功能创新、色彩协调等方面体现审美、体现创新。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布置预习作业、课堂示范画工具、教师示范画多幅、教室四周的汽车贴图用以营造课堂气氛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播放汽车行进及喇叭声„„)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出示实物:遥控玩具小汽车,介绍并请学生游戏操作。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车》这一课。
板书课题:车
(一)2、出示汽车图片国产新型红旗牌敞篷轿车,并介绍: 这是我国自己研制的国产红旗牌新型敞篷轿车,它的造型新颖美观,色彩明快,性能优越,功能独特,是我国自行研发的高科技汽车之一。早在1956年,我国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959年,制造出了第一辆。,红旗牌轿车,现在我国每年能生产100多万辆汽车。但是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还很落后,今天,我们每个同学也将做一名小小设计师,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设计出外形美观、功能多样的车来,大家有信心吗?
二、分层新授
1、检查预习
师提问:大家在预习过程中了解了哪些关于车的知识? 师鼓励学生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2、组织欣赏
师:(出示一组图片)现在,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博物馆”,一同欣赏、了解古今车的知识、历史、发展状况等。
“古代画像砖——车、古代——青铜车、古代——战车、民间——独轮车、现代——清扫车、现代——三轮车、现代——摩托车、现代——特快列车、现代——豪华轿车、概念车”等。
3、启发谈话
师提问:欣赏了古今车的图片,请问你对哪些车感兴趣?为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说明对车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车,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人们把车制造出来,车又辛勤地为人类服务。车还因为它的外观美丽、功能奇特,成为人们眼中的一件艺术品,我们需要它也热爱它。
4、例谈汽车
师:出示图片,以一辆汽车为例并提问: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图片中的汽车,加上日常生活中你对汽车的了解,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汽车的构造大体上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参与学生讨论并请小组代表回答。
师归纳:大家讨论得很激烈,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汽车的构造大体由(板书)“车身、车舱、车门、车轮、后视镜、车灯”等组成,老师想根据你们的结论画一画车。
师:先画出车的基本结构。
5、分步示范
示范①:将汽车的车身、车舱、车门、车轮、后视镜、车灯等部分分别示范,要求:抓住特点;
示范②:请一位同学代表上黑板和老师一起分别将车的各个部分进行整合示范画,要求:线条流畅;
示范③:再进行着色示范,(师先在范画上进行局部着色,再出示完整范画——车)要求:色彩协调。
师:强调并板书:抓住特点、线条流畅、色彩协调。
6、启发提问
师:提问:我们怎样设计才能让这些车辆外观更有趣?功能更多样?色彩更丰富呢?
师:嗯,同学们开动了脑筋,不仅想得好,而且也说出了如何来表现车。接下来,再让我们一起欣赏由别的同学设计的车辆作品吧。
师出示学生作品图片:几种外观不同、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车辆,请学生欣赏、观察、思考、讨论。
师评价小结: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各组发言很踊跃,大家一致认为,巧妙的构思很重要,科学的构造也很重要,既不能违背科学原理,又要体现创新构想,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欣赏了别的同学设计的车,我想对大家的创意思维启发肯定。
第二课时
一、教师示范
师:老师再来画一画。(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快速勾画一辆有趣的功能多样的鞋型车,强调构思、构图、结构、想象、添加、色彩的丰富等)
步骤显示:
1、画车的轮廓
2、画车的构造
3、画车的色彩(出现完整范画)“鞋型太阳能车” 师:请你们评价老师的作品,也可以给我的画提出建议。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谢谢你们给我的建议,一幅好的创作作品可以不断地进行改进。接下来,我们再来一同欣赏其他同学设计的作品,学习他人巧妙的构思,大胆的表现车的外形和功能等。
师:组织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师: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打算如何构思、设计?也可以说说。
二、作业评价
师:(公布评价标准)请从作业的 构思与构图、表现方法与手段、色彩的运用、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先请自己评价一下作业,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再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同学互评:再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一下,说说优点,找找不足。
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可以针对单幅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小组同学作业评价、全班作业评价,既说说做得好的一面,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师评价小结:同学们从车的外形、功能、色彩等方面对车的设计作业进行了评价,有表扬鼓励,也有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拓展总结
1、教学拓展
师:出示欣赏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在我们生活中的这些“车型包、车型眼镜、车型沙发、车型床等”(车造型的物品),既像车又不是车,它们都是人们通过想象发明创造的结果,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今后,在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要多注意观察,说不定你还能发现更多与车相关的物品或者艺术品呢!
2、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设计了“车”,从课堂上的思考、讨论和发言看出大家对车的喜爱,从作业中更是反映出你们的创新思维,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认真学习,努力创造,长大以后为国家、为人民设计出更多外形奇特、功能多样的科学环保的车。
第4课 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车的发展史,认识车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描绘车、表现车、设计车。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分层组织学生对车进行观察、欣赏、讨论、评述,教师通过演示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学生能够对车的整体及细部的表现方法有所掌握。
3.、使学生感受到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享受“车生活”的同时,激发起爱护车、设计车、发明车的信心和勇气,引发学生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愿望,为科技的崛起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在初步认识车的知识、了解车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出既有个性特点又有趣的车。
2.既要表现出车的基本造型特点及功能,又要在车的外形变化、功能创新、色彩协调等方面体现审美、体现创新。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布置预习作业、课堂示范画工具、教师示范画多幅、教室四周的汽车贴图用以营造课堂气氛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汽车博览会”即将在我们的教室里拉开帷幕,小小展台已经布置一新,就等着我们的选手们登台亮相了。
2.师:在展台上出示两款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车”并启发
谈话。
师提问:看看、说说这两款“车”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知道怎么玩吗?
3.师:请两位同学上台来玩一玩,其余同学仔细观察“车”在滚动时的姿态、行进的轨迹等。
这节课,我们将用课前搜集的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爱的车。
引出课题并板书:第4课 车
(二)二、分层新授
1.想一想:在我们面前有各种瓶子、盖子、牙膏盒、小药盒、塑料管、牙签、彩色卡纸等,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它们做成一辆车呢?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或研究。讨论出你们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方案。
2.说一说:请各小组选派代表说说你们的设计思路或研究方案,比比哪一组的设计思路好、研究方案新。
3.师:(及时组织点评)各组同学讨论积极,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相信你们做的一定比想的更好。
4.赏一赏:现在我们一起欣赏国外先进的汽车制造业创意产品的图片,认真看,看过以后要说出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动手制作打开思路。
5.师评价:刚刚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发现有不少同学的思路很开阔,想象很丰富,能够从“不同材质、外形特征、色彩搭配、功能创新”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同伴的合作意识很强。
5.板书:不同材质、外形特征、色彩搭配、功能创新 6.看一看:看看同学的作品和老师的设计作品(局部),老师想在课堂上继续完成,给老师提些建议,小助手协助老师进行课堂示范。
7.做一做:本课的重难点在车身的处理、车轮的安装、车轴的制作、零部件的安插等方面,请大家注意了解“车”的制
作步骤和细节处理。
8.概括小结:用废旧材料做车需要注意之处:外形生动有趣,结构牢固等。
教师板书:巧妙选材、组合安装、细节刻画等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制作
1.小组合作完成“有趣的车”,要求:组员间进行分工,巧妙运用搜集到的废旧物品,进行合理地剪裁、组合、安装、接插、粘贴,组员间相互配合,协同完成作业。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设计车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发现好的及时表扬鼓励,发现不足及时进行帮扶。
二、作业展评
组织汽车博览会。从车的“外观是否新颖、组合是否合理、接插是否牢固、车轮能否滚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采取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进行。
三、拓展总结
1.教学拓展
师:出示欣赏图片:同学们,车不仅可以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你们看,还可以用更有趣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哦,图片中的这些车都是用什么材质制作的呢?这些车又有什么特点呢?
2.教师总结
师:嗯,你们说得对,这些“车”是用陶泥来制作的,更加形象、更加逼真、更加生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了有趣的车,看!我们的“汽车博览会”正式开幕了,下面请几位同学代表来介绍你们小组设计制作的“车”,通过大家的相互学习,让全班同学得到更大的收获!
3.赛车游戏
师:好的,最后一点时间,我们一起到室外走廊上去玩一玩自己的“车”,看谁的车跑得又快又稳。
第5课 乘车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乘车时的不同场景,体会乘车时的多种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运用绘画、拼贴、刻撕、剪纸等多种表现形式将车厢内外有趣的不同人物的动态和情景表现出来。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分层组织学生对人们在乘车过程中的情形进行回忆,对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观察、欣赏、讨论、评述,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组织学生针对人物的不同动态进行分析讨论,并适时地进行课堂示范,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大胆地进行表现。
3、通过对乘车印象的讨论,去发现身边事物中人们的闪光点,弘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良好风尚,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表演等形式,回忆乘车时的印象和感受,运用绘画、拼贴、撕刻等形式表现乘车印象,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公民意识。
难点:用绘画或手工等形式表现出人们在乘车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范图、示范用具、作业用材、学生表演用“车厢座椅”等。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讲述了怎样的事情?
播放视频《公交车站》,学生观赏。
师提问:看了这段视频,请你说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师:生活中你经历过这样乘车的事情吗?有哪些难忘的乘车印象呢?请说一说。
3.师小结: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人们乘坐公交车的动画场景,视频中的人们在乘坐公交车,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拥挤的画面,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对乘车有着不同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乘车印象》这一课。引出课题并板书:乘车印象
二、分层新授
1.师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你在乘车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情况?乘客们都在做什么?
(遇到过乘客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情况,有的人坐、有的人站、有的人睡觉、有的人看手机、接电话等等。)
师追问:谁能学一学乘客们的动作,模仿一下人们在乘车时的场景呢?(请3-4名学生上台表演)
生表演:模仿乘客的坐姿、站姿、睡觉、打电话等动态。2.师启发: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这些人的动态有哪些特征? 师小结:这几名同学表演得很好,下面的同学观察得也很仔细,坐着的人有的侧着身子抬头看着窗外风景;有的人低着头阅读报纸,身体微微向后仰;有的人趴在靠背上睡着了,身体侧歪着;有的人带着孩子,正在跟孩子说话;还有的人正在接听电话等。男女老少动作各异,看到这些,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乘车的场景,我们再一起看看图片吧。
3.师: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车厢内外的场景图片若干幅)。4.组织讨论:同学们,图片除了向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乘客外,还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交通工具,请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图片中出现了哪些车辆?各有什么特征?
②图片中车内车外的人们有什么样的举动?如何来表现他们?
③我们除了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还可以采用刻撕纸版画、拼贴、剪纸等方法来表现。)5.师:示范画公交车的“乘车印象”(包括座椅、扶杆、拉手等)。
师:等待上车的人排着队,有序地上车,不拥挤,很文明;车内的人有的坐、有的站、有的手拉扶手,尽力保持身体的平衡,老师也来画一画。
6.师:示范画几种不同的人物(儿童、老人、叔叔、阿姨等),强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物的主要明显特征的表现方法。师:(指图介绍:学生作品)你们看,《乘车上学》和《观光》这两幅画就是就是用彩笔绘制的,画面中的车辆外形简洁,乘客们神态各异,着色鲜艳,我们要向这两位小作者学习。师:我们除了用绘画表现,同学们还提到可以运用剪纸、拼贴、刻撕等方法来表现。
7.师:你们看,这几幅同学的作品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现的,仔细看,他们是如何做的? 师:出示学生作品。生:观看并发表意见。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表现,同样可以做到画面的生动有趣。
师:(指图介绍:学生作品)例如,“刻撕纸版画”《乘车》,其方法就是:在卡纸上画好底稿,用美工刀将需要撕去的部分刻一刻,再用手将那部分撕去,撕去的部分还可以涂涂色;再例如:《乘车去兜风》,则是一幅纸版画的底稿,这样的底稿也是很有趣的作品哦。
8.师:同学们,你还能想到哪些表现方法呢?
第二课时
一、课堂作业
我们可以用绘制、或拼贴、剪纸、撕刻等任何一种或几种形式
来表现有趣的“乘车印象”。
二、作业展评
1.师组织作业展评:请同学们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呈现在展版上,请大家从车的外形、乘客的动态、方法运用、制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可以采取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进行。
师总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巧妙的手法表现了 “乘车印象”,非常好,也非常有创意!作品充满情趣,色彩明快,体现了大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意。仔细看,有的同学表现了电车;有的同学表现了马车;还有上下两层车厢的巧妙设计;有的车轮子很多,乘客的特征也各不相同;非常有趣!乘车是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我们离不开车,车是我们的好伙伴。
2.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在车流密集的街巷,我们小朋友乘车应当注意些什么?
(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车厢内不拥挤,要主动给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人让座,注意听车厢广播。)
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更要做到,还要把这些注意事项告诉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做一个文明乘车人。
三、教学拓展
1.车在生活中的设计:记事本、车型钱包等,观察车型物品外观的独特美。
2.访问艺术家:薛晶。儿童读物插图,从画家的作品中吸取审美知识。
3.师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了有趣的“乘车印象”,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构图及表现方法,懂得了车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还懂得了要做文明乘客的道理,让我们共同努力,长大后我们要学会驾驶车辆,为更多的人服务。
第6课 海洋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特征,感受其外形与色彩美,启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思考和遐想。
2、学会用各种方法描绘海底世界中的海洋生物,能够表现争奇斗艳的海底世界。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描绘不同的海洋生物。
难点:画面生动有趣,色彩丰富,别具一格。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便于师生、生生之间自主互动地学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么?从外星球看,我们的地球是蓝色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小结:在远古的时候,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后来陆地逐渐扩大。现在差不多3/4的地球表面仍然是海洋。(出示地球仪)瞧,这些蓝色的地方就是海洋。海洋有四十多亿岁了,生命在三十五亿年前诞生于海洋。
师:你们了解大海吗?在你们的印象中大海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介绍。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发现大海真的好美!在蓝色的海洋中,生活着许多我们熟悉的海洋生物。(出示海螺)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海螺)我能听到大海的声音,你们要不要试试?老师桌子上的是漂亮的珊瑚,谁来说说它长得像什么啊?有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带来的海洋生物标本? 生:展示介绍自己带的海洋生物。
师: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辽阔的海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由于不同深度的光照不同,生物种群也不一样,所以海洋世界千奇百怪。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更是神秘莫测!
现在,我们马上进入海底世界,欣赏神奇的海底世界!(多媒体播放《海洋世界》片段)
师:(看视频解说)海洋是一个与陆地很不相同的博大世界,而其中的海洋生物繁复庞杂,充满了神秘和未知。看,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鱼儿成群结队,在珊瑚丛中穿梭,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簇红缨,好看极了。还有凶猛无比的鲨鱼,聪明灵巧的海豚,憨态可掬的海豹和被误认为是美人鱼的海牛等等,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眼球。
谁来说说,在刚才的动画视频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洋世界?你都看到了哪些海洋中的生物?最吸引你的是哪个?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
同学们说得真好,海洋真是一个景色奇异而又神秘莫测的世界。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了解的也只能是打开海洋生物世界的一道门缝。
二、明确目标
1.海洋中的生物是这么奇怪而美丽,海底的植物也是那么绚丽,那么迷人。接下来,我们将接受海洋小精灵的邀请,一起进入神奇的“海洋世界”,去探索海洋的奥秘,玩一玩闯关的游戏,看看哪一队的探险家能胜利过关?让我们拭目以待!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海洋小精灵!(多媒体播放)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闯关了吗?
试用海洋小精灵的形式贯穿本课的教学,能使学生觉得更亲切。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闯关游戏进行新课的教学,通过游戏串起了本课的几大难点。
2.第一关“比眼力”:你看到哪些海洋生物?有什么特征? 出示动画:瞧!艳丽无比的珊瑚、五彩缤纷的海葵、“喷云吐雾”的乌贼、凶猛无比的鲨鱼、聪明灵巧的海豚和憨态可掬的海豹„„它们共同生活在这广阔的海洋大家庭里。动画课件同步播放:
师:你们刚才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你能说出它们的特征吗? 生介绍。
3.下一关“考考你”,认识它们是谁么?有什么特征? 师出示海象图片:这个长着长长的牙齿的谁?它的特征是什么?
生:作简单的介绍。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出示儒艮图片)认识它吗?猜猜看?
海洋小精灵:这是儒艮(gen),俗称美人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海生食草性兽类,它的身体呈纺锤形,长3米,体重有300-500千克。背部以深灰色为主,腹部稍浅,全身有稀疏的短毛,没有背鳍,鳍肢为椭圆形,下方有一对乳房,尾鳍宽大。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给人留下很多美丽的传说。
师:仅仅了解海洋的鱼,不能算是认识了海洋世界,除了鱼之外还有更让人惊异的生物,再次进入海洋世界去看看?(出示水母图片)你们见过水母游泳的样子吗?来,见过的同学站起来,试着学一下。
海洋小精灵:水母又叫“海蜇”,整个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圆形的伞部,下部是垂挂着许多须状物,称作“婉”或“触手”。在海洋中水母像一团团半透明的胶状体,时起时落,随波荡漾,晶莹剔透,美丽诱人!不愧为“水中仙子”,能学学
其他海洋生物的动态吗?
师:了解了水母,再来看看它又是谁呢?看看它的鱼鳍,长得像陆地上的狮子,所以人们叫它—— 师生:狮子鱼。
师:狮子鱼是海洋最美丽的鱼类之一,有着斑斓多彩的图案。狮子鱼不仅美丽还会保护自己。
师:这条鱼的身体好长啊,身体荧光闪闪,额头上还有两个粉红色的触须,在海洋里游动的时候很美。
师:这条红色的鱼,长得像什么?最大特征是什么?
师:看了这么多的海洋生物,你能说出这些海洋生物的特征吗? 师小结,板书:第一个特点是:外形奇异
第二个特点是:色彩迷人
师:除了介绍过的这几种海洋生物,你们还知道其他的吗? 生小组交流,并由1-3位代表起来说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现海洋生物
(一)作业比拼
海洋世界真是美丽而神奇,我们了解的还只是其中的一鳞半爪。同学们,你们爱这美丽的大海吗?海洋小精灵希望你们能带着对大海的爱进入第三关“作业大比拼”,这是最重要的一关,想要在这一关做到最好,先来听听海洋小精灵的要求吧。
首先,作业要求:
1.选择喜欢的方法表现海洋世界,构图有新意!
2.添加其他的组成部分,使作品生动有趣,别具一格!
3.描绘单独形象或表现争奇斗艳的海底世界!
其次,作业方法:
绘画、线描、折纸、剪贴等等。
(二)教师示范 了解方法
教师示范海洋生物有趣的表现方法一至两种。
(三)欣赏同年龄学生作品和绘本插图
(四)学生作业 实践创作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和作业方法来进行作业大比拼。比赛开始!(多媒体播放音乐)
2.学生作业,教师及时发现闪光点。
辅导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贴作品时的秩序、方法。
二、作业展评
1.同学们,让我们看看哪一小队以最好的成绩闯关成功。你们觉得自己画得怎么样?小组代表把画拿上来,介绍一下。2.你们最喜欢哪一张?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海洋世界,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海洋世界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2.这些优秀的作品,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海洋生物的魅力。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与财富,设计师们利用海洋生物奇妙的造型特征设计了许多的生活用品,我们来看看: 海洋不但美丽,而且还有丰富的资源,种类有20万种以上。我们地球上80%的氧气是海洋浮游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可是人们在利用海洋的同时也给海洋带来了灾难。当我们赞美“海洋你真美”时,让我们也问问它:“海洋你好吗?”
3.(出示图片)一些化学物品、日常生活垃圾倒入大海,赤潮对大海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有人预言人类如此滥捕滥捞、污染环境,许多海洋生物将在五十年内灭绝,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些美丽的海洋朋友。同学们,这样发展下去,海洋它还会好吗?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师:人类不能等到海洋美丽的蓝色消失后,再来拯救海洋,但愿海洋能被保护得更加美好!希望同学们的祝福能让海水永远清澈,让鱼儿自由嬉戏,让珊瑚光彩依旧!
教学反思:
第7课 海洋怪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表现出富有个性和想象力的海洋怪兽。
2、让学生通过搜集、观察、描述、感受、模仿等方式,了解海洋怪兽的形象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海洋怪兽,了解海洋怪兽形象的造型特点,初步掌握海洋怪兽所具有的大、奇、怪等艺术特点,创作个性鲜明的海洋怪兽。
难点:创作出奇异的怪兽形象。
教学准备:
海洋生物教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课件,14B铅笔、彩色卡纸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情境激趣
走进博物馆
师:同学们,波澜壮阔的大海令人心旷神怡,神奇的海底生物总叫人拍案称奇。自古以来,神秘的海底世界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今天就让嵇老师带你们走进博物馆,谁来说说,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海洋生物、鱼的标本、很大的鱼、远古的鱼的化石)
师:海洋生物的总数超过陆地生物的总数。自然博物馆里的海洋生物标本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在博物馆里还看到
了什么?
出示PPT:它们是3500年前古希腊的陶罐,上面画的是什么呢?(章鱼)你们知道古人为什么要把章鱼画在陶罐上吗?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
出示PPT:看,博物馆还有“巨型章鱼的标本”。师:这条巨型章鱼的“手臂”有6米多长,两条的长度相加达12米长,“手臂”上长满吸盘,可以牢牢地将鲨鱼抱住,填入口中。因此巨型章鱼一度被称为“深海巨怪”。难怪我们的古希腊人会把章鱼画得像个怪物一样。
师:深度可达11公里的海洋,幅员辽阔,深浅不一,光照不同,古今生物种群丰富多样、神秘莫测,除了章鱼,还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奇形怪状的生物,甚至连科学家也会被它们的样子吓一跳。让我们一起去我们的专题网站上看看。
出示PPT: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它们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奇怪么?
师小结:这些海洋生物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样子都很奇怪,有着不同的生存本领。我们可以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猜猜叫什么呢?聪明的同学在黑板上找到了答案。(海洋怪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研究“海洋怪兽”。(出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欣赏体验
1.欣赏、探究、评析、分解画法
老师这里有一些人们已经发现的海洋怪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怪在哪里?说是“怪兽”,其实也就是长得很怪的海底生物。(出示课件)
(1)章鱼、条形鱿鱼
师:谁来说说章鱼的最大特征什么?和条形鱿鱼比较有没有共同之处?
生:身上有很多的点,手臂和触须都是很多的。
演示板书:点——疏密、节奏
(2)出示海龙、刺鲀比较
师:你们能找到海龙和刺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么?海龙身上什么多?线条是怎样的?(弯、曲——柔软飘逸)刺鲀上什么多?线条是怎样的?(直、尖——有力度)演示板书:线——曲直、虚实
点大了、多了、密了就是面,条形鱿鱼的身上最深的地方我们要用面来表现,点少的地方我们用轻一点的面来表现。教师演示。
板书:面——大小、轻重
小结:这些海洋怪兽要么外形都非常奇特,要么身上的色彩都非常鲜艳。
课件出示:外形奇异或色彩鲜艳
2.海洋里还有一些古生代的海洋怪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图1这是四亿年前近两米的菊石类生物。图2这是恐龙时代的巨型鱼龙。
图3这是三亿六千万年前约九米长的肉鳍鱼。
图4这是四亿年前的板足鲎(hou),也叫海虫,长达3米。鲨鱼是最古老的的海洋生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大约4亿年,比恐龙还大1.4亿岁呢。
师:这些远古巨型鱼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身体庞大或牙齿锋利。
3.(出示课件PPT)还有一些海洋生物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悄悄地改变,你见过这个海洋怪兽么?你觉得它像什么?头部像什么?嘴巴像什么的嘴?身体像什么?身上的背鳍和什么比较相像?像这样具备了多种海洋生物的特点的海洋怪兽,是用了添加组合的创造方法。
这个怪兽是一位艺术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师提问:看看这位海洋怪兽有什么特别之处?或怪在哪?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PPT。
分解:嘴——鹦鹉嘴、蟹螯;爪子——鹰爪;脚(尾巴)——
章鱼;眼睛——多眼;表皮——鳄鱼。
小结:原来,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对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的错位搭配、重新组合。(出示板书:错位搭配 重新组合)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添加组合成一个自己想象中的怪兽呢?看看老师是怎样画这个海洋怪兽的好不好?
三、教师示范 师生合作
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向大家说说你想象中的海洋怪兽的模样吗?你能模仿它的动作、声音么?你还能用什么喜欢的方法将它们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好,我们一起来试试。1.演示:边讲解边示范,适当地请学生参与,共同完成。2.作画步骤:用笔轻轻画出海洋怪兽的动态轮廓,从头部局部画起,注意线条的疏密、力度,注意进行夸张。再画身体、鳍、尾等。适当添加背景形成完整的作品。
3.介绍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现,并展示作品。
第二课时
一、实践阶段 创作表现
1、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海洋怪兽,你准备以哪种海洋生物
为主体来画呢?(出示:突出主体)
2.、让它变得更凶、更美,可以添加哪些有特点的动物器官呢?(滚动播放)
3、让学生模仿声音,动作。(播放学生作品,相机欣赏)
4.、此刻,你也想发挥神奇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海洋怪兽吗?(出示:形象夸张)作业要求:
(1)用线描形式画一个你喜爱的海洋怪兽形象。海洋怪兽要画得大。
(2)可以是自己创造的,也可以改画一个你喜爱的海洋怪兽形象,形状、色彩尽量不一样。
(3)画得快的同学可以给背景涂上颜色。要画得快,10钟内完成。相信大家已经按捺不住了,那就发挥你们的想象,尽情地创作吧!
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实践创作
1、播放背景音乐。
2、即时发现问题,速度快的同学可以添画背景和色彩,随时展评讲解。
三、评析阶段 快乐展示 互动交流 多元评价
把学生的海洋怪兽作业贴到预设的大海的背景中。自评: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海洋怪兽的?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互评:你最喜欢哪个海洋怪兽?为什么喜欢它?你可以夸夸别人的海洋怪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建议。
集体评:谁的海洋怪兽最特别?谁的海洋怪兽最奇特?
四、拓展阶段 走向生活
1、总结:奇特、可爱的海洋怪兽不仅是同学们的好伙伴,大人们也同样很喜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能找到用海洋怪兽来装饰的物品。比如:家具、日用品、道路、建筑等等。所以,我们说海洋怪兽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2、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形象都是人们经过想象、创作而成的,作品中也表达了人们自己的心愿。例如:美人鱼、海龙王。(课件出示)
3、总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多艺术作品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们艺术创作的源泉。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围绕海洋这一话题,做一做心目中的海洋生物。
第8课 做做海洋生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了解各种海洋生物的结构特征和形体变化,学习制作方法,感受海洋生物之美。
2、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尝试用紫砂泥表现海洋生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善于发现。让学生感受海洋世界的美,增强海洋环保的意识。在创作过程中体验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海洋生物,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法表现奇异瑰丽的海洋生物。
难点:能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巧妙联想并进行有个性的创作。
教学准备:
海洋生物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课件、紫砂泥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情境激趣
视频导入(播放海洋生物视频解说)
同学们,海洋是一个与陆地很不相同的博大世界,而其中的海洋生物繁复庞杂,充满了神秘和未知。看,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鱼儿在珊瑚丛中穿梭,成群结队,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簇红缨,好看极了。还有凶猛无比的鲨鱼,聪明灵巧的海豚,憨态可掬的海豹和被误认为是美人鱼的海牛等等,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眼球。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奇妙的海底世界,与海洋生物有了亲密的接触,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海洋生物?它们有什么特征?你还认识了解哪些海洋生物?有什么特征?海洋生物千姿百态,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把它们留下来?瞧!老师手里拿的的海洋生物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紫砂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紫砂泥做做海洋生物。出示课题:做做海洋生物
二、发展阶段 欣赏体验
1.、直观示范演示
海洋中最多的就是鱼,来看看老师是怎样用陶泥捏出一条鱼来的。(课件演示)
(1)拍泥片;(2)捏饺子;(3)剪鱼鳍、捏尾部;(4)泥条装鱼嘴、鱼鳃;(5)装眼睛;(6)贴鱼鳞。
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手直接捏出鱼的形状,再添加细节。(出示课件)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制作了许多鱼造型的器皿,让我们到博物馆去看看。
这是一件被誉为“中国瑰宝”的西周时期的青铜鱼尊(出示PPT图1),已经有2600多岁了,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么? 生:装水、装酒的。
师:青铜鱼尊是古代的一种容酒器,用以盛酒和温酒。这件鱼尊的造型采用拟形手法,鱼口微启,鱼目圆睁,鱼尾稍稍弯曲,好似在水中游动,鱼身上的鳞片较粗大,全身刻满“鳞纹”,(出示鳞纹)什么是鳞纹?你还可以给它设计什么样的鱼纹? 生:像鱼鳞一样的花纹,网状纹、波浪纹。
师:瞧!鱼的腹鳍巧妙地做成尊底的4个支柱,而鱼的背鳍做成尊盖的提把。推想西周的先民,祭祀典仪或宴会宾朋时,从这造型新颖、栩栩如生的鱼尊中取酒而饮,大约也希冀它能“年年有余”、取之不涸吧。
2、欣赏战国鱼形壶
这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鱼形壶(PPT图2),距今约有2500多年
了,壶通体作立鱼形,鱼口向上为壶口,鱼尾向下为足。壶上部有兽首衔环一对。这件鱼形壶造型精美独特,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先人的想象力和工艺水平令人叹服。
3、欣赏唐代陶壶
这是“唐陶鱼”(PPT图3),你能看出它与“青铜鱼尊”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头微微抬起,鱼尾上翘,身上鳞片生动。
海洋中鱼的种类成百上千,老师今天还带来其他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出示课件PPT)师:除了鱼,海洋中还有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出示课件PPT)这是一个鹦鹉螺,看看这个同学用了什么方法完成的?(1)揉出泥球压扁后,用泥刀切口;(2)取另外一块泥压出泥片;(3)切出若干椭圆形;(4)从前往后包;(5)搓出泥条进行安装;(6)安装眼睛并装饰细节。
师:想一想如果三个同学合作完成这件作品,应该怎样分工? 师:海洋生物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可以为我们的创作提供很多素材。(出示课件PPT)
瞧!同学们创作出的海洋生物作品,你喜欢哪一个?能看出它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吗?
第二课时
一、实践阶段 创作表现
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让我们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吧!作业要求:
1、小组合作,共同用紫砂泥做一个有创意的海洋生物。
2.、注意分工。
3、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的海洋生物作品。
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实践创作
1、播放背景音乐。
2、及时发现问题,速度快的同学可以添情节。
三、评析阶段 快乐展示 互动交流 多元评价 把学生的海洋生物作品放到讲台。
自评:你表现的海洋生物是什么?在表现的时候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互评:你最喜欢哪个海洋生物?为什么喜欢它?你可以夸夸别人的海洋生物,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建议。
集体评:谁的海洋生物最特别?谁的海洋生物最奇特? 老师点评:大家的作品,我看了,真的都很有创意!
四、拓展阶段 走向生活
(出示课件PPT)这节课我们用陶泥制作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海洋生物,其实除了紫砂泥,我们还可以用废旧材料(如:废纸盒)制作,也可用剪纸的方法制作各种海洋生物。来自海洋生物的创意是无限的,可以把做成的海洋生物的衣服穿在身上表演,还可以做成造型装饰我们的生活。人类还模仿海洋生物的造型建筑房屋。只要你有心、用脑,那么创意无处不在。
第9课 鱼的纹样
教学目标:
1、会运用简化、夸张等手段设计出不同鱼的纹样的形态,并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
2、通过欣赏,感受鱼的纹样的装饰美感,理解纹样的普遍特征和鱼的纹样的独有特征。
3、通过学习,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观察各种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及有关鱼的形象的艺术品,引导学生掌握鱼的纹样的表现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一定的形的范围内,能抓住鱼的形态特征,巧妙地运用点、线、面及色彩等元素创造出更美、更个性化的鱼的纹样。
教学准备:
课件、勾线笔、画笔、玻璃纸、灯柱、剪刀。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师:看看老师今天身上带的是什么饰品?(鱼)
师:对,是鱼,有了这条鱼的装饰,可以让我的衣服变得更美。说到鱼,老师还想问问,你们在其他什么地方还看到过鱼的纹样呢?
生:(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古往今来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用鱼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想想那些关于鱼的成语、熟语。(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
师:人们赋予鱼许多美好的想象和祝福,(出示课件)而我们也从吃鱼、捕鱼、钓鱼、赏鱼中获得了乐趣,鱼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今天我们就和鱼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学习《鱼的纹样》。(出示课题)
2、揭示课题:鱼的纹样
二、引导观察 归纳总结
1、鱼的外形设计
师:瞧,老师这有两张鱼的图片,它们都什么特点?(一张是真实的鱼,另一张装饰的鱼)
师:你更喜欢哪张?真实的鱼看上去很灵动,装饰过的鱼跟真实的鱼相比有着另外一种美,这也是今天要学的装饰美。要想画好鱼的纹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很简单,就是由简单的身体加上有变化的鳍和尾巴组成的。抓住了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画出各种形状的鱼。(课件)所以第一步就是抓外形,抓外形时尽量概括、简化,(图)像这两条鱼,一条可以概括成三角形,一条可以概括成椭圆形;也可以加入夸张、变形,(图)让圆的更圆,方的更方,这样设计的鱼更有情趣。其实自然界中的鱼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简单的几种。(出示课件)
鱼的形状是千变万化的,(出示课件)只要我们学会了概括、简化、夸张、变形的手法,就都能把它们表现出来。
2、教师示范
我先画一条自己最喜欢的鱼,它有长长的身体、大大的尾巴,有细细的鱼鳍,还有圆圆小小的眼睛,你能找出老师画的那条鱼吗?你想不想也试试啊?
3、学生第一次作业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人两分钟的时间,勾出你最喜欢的鱼的外部轮廓特征,注意要简洁、夸张,不能和老师的一样哦。
4、鱼的纹样设计
师:鱼的外形画好了,现在该给鱼儿画上漂亮的纹样了,想画好纹样,我有3件法宝。
我们先来看第一件:点。
师:这些鱼的身上都有什么呀?
生:身上有很多小点。
师:有了这些点,这些鱼变得多漂亮啊!怎样用点来装饰鱼儿呢,我们一起来看。如果鱼儿身上全是这样的点,那就成了一堆乱麻,毫无美感。聪明的同学是这样来装饰鱼儿的。(课件)你看出来了吗?
生:原来点可以有大有小,有虚有实,经过点装饰过的鱼儿变得更加活泼可爱了。
我们再看第二件法宝:线。
师:如果鱼儿的身上都是这样的线,就成了马路上的斑马线了,只有当粗粗细细的线组合在一起,才会有节奏感。弯弯曲曲的线看起来多有动感啊。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最后是第三件法宝:面。
师:这些鱼儿身上有大块大块的色彩,这些大块的色彩在美术中叫做“面”。如果鱼儿身上都是面,那就成了“有眼无珠”啦,所以只有合理运用块面,才能使鱼的纹样对比变得更加强烈,我们来看,是不是?
小结:我的3件法宝介绍完了,它们就是活泼的点、洒脱的线、稳重的面。(课件)它们是纹样设计的三大基本元素。其实点、线、面的设计是相对的,点大了就成了面,线条短了就成了点,点连成一行就是线,线连成一片就成面,我们要想合理运用点、线、面这三大元素,就要注意疏密、大小、虚实、对比的变化,这样的作品会带给我们更丰富的感受。(课件)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鱼的设计都用到了这种方法。(课件分步介绍)
师:好了,看了那么多作品,你也可以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给你的鱼儿画上有趣的纹样,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5.学生第二次作业
师:在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里,这是海洋公园门口的磨砂灯柱,我们看到只有水草和珊瑚,还需要许多的鱼儿加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赶快把手中的鱼儿画上漂亮的纹样,然后把它剪下来,像老师手中的鱼儿一样留一条边,后面贴上双面胶,贴到我们的灯柱上来,好吗?乘着音乐我们赶快开始画吧,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就该完成了。(循环播放学生作品)
第二课时
一、展示评价
将作品贴到装饰柱上来,互相欣赏评价,体验装饰美感和成功后的快乐。
师:谢谢大家一起合作把柱子装饰得这么有趣。真好!
二、课后拓展:鱼纹艺术品的欣赏
让我们来了解一点鱼的小百科。
人们常常借鱼表达美好愿望。希望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贴“年年有鱼”的剪纸窗花;希望孩子从小奋发向上,将来可以飞黄腾达,就让他们多看看“鲤鱼跳龙门”的年画。
用鱼来设计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接着看。再出示一组图片:
1、青铜鱼币
这是三千多年前商代出现的一种货币——青铜铸造的鱼形钱币。看,一条直的扁平的鱼的身上布满了整齐规则的纹样,显得小巧玲珑又简洁大方,富有装饰美感。
2、鱼形玉佩
这是西周时期的一块鱼形玉佩。3000年前的工匠用玉石做出一条弯曲的鱼,然后再在上面以细线勾勒出眼、鳃、鳞、尾巴等结构,并且进行装饰化处理,非常精美。在它前后两端打上孔,穿上线,挂在腰间既美观又吉祥。
3、鱼形身份证
身份证并非当今社会才有,我国古代社会早已出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千多年前唐代朝廷发给官员的“鱼符”,它用木头或金属做成鱼的形状,分左右两片,鱼符里面刻有官员姓名,在哪里做官,做几品官等。它的主要用途是官员被应召入宫时用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是我国最早的“身份证”。
4、三彩鱼形壶
这是辽代的一个三彩鱼形壶,壶的形状模仿鱼的样子,造型奇特,十分生动巧妙。它的表面是黄、绿、白三种釉色,清新、淡雅,是辽代瓷器中之精品。
师:看看这些作品,让我们由衷感叹,设计师们多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啊!
三、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鱼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影响着人类的艺术,从而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最后我想说,鱼是美丽活泼的动物,鱼是丰收和富裕的象征,鱼会变成美丽的纹样,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10课 黑 白 灰
教学目标:
1、了解黑白灰画面中的智慧性和趣味性,能够利用点、线、面中线条和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的灰来进行黑白灰的创作练习。
2、通过欣赏、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发现画面中不同层次的黑白灰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了解黑白灰在通过合适的搭配,可以给我们带来简洁、爽朗、高雅、悦目的效果,避免沉闷、平板、软弱和含糊。
3、激发学生求知欲,了解生活中的黑白灰存在的关系。运用所学的黑白灰知识,分析作品、提高欣赏水平,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不同层次的黑白灰所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了解黑白灰在色彩中是表现深浅、层次关系的参照。初步运用黑白灰来组织画面。
难点:学生对画面形式感的把握,能用点、线、面的形式进行黑白灰画面的装饰,注意用线条和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层次的灰。
教学准备:
教学PPT、黑色胶片、勾线笔、范画等。
第一课时
一、视觉大发现游戏
1、(在不同背景中出示黑白方块)看一看它们一样大吗?(看上去白色的方块大,实际上黑白方块一样大)为什么在不同的相对背景中黑色和白色会产生这种视觉误差呢?黑色带给你什么感觉?白色呢?
学生发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不透明的、厚重的,有收缩感。
白色给人明亮、通透和轻盈感,白色有反射光线的作用,有扩张感,所以白色方块给人的感觉更大。
2、你知道黑色和白色混合,会变成什么颜色吗?(灰色)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黑白灰》。
二、欣赏发现
1、这些美术作品运用了黑白灰的表现形式,你找到黑白灰了吗?
图1:古代黑陶——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学会了使用黑白来装饰生活用品了。
图2:齐白石《虾》——深浅不同的灰色让这些虾子灵动起来,大片的空白让人想象水的清澈以及虾在水中的自在。图3:树和倒影——黑色和深灰色让人感受到树林的茂盛,倒影中的浅灰色水面让画面更有层次,空白处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水面,立即让画面鲜活起来。
图4:村庄——不同深浅的灰色表现了远近不同的景物。
2、讨论:你发现灰色的特别之处了吗?
学生发现:灰色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浅灰色彩明亮些,深灰色彩暗一些。黑和白给人的感觉很强烈,将灰色融入画面中缓和了黑与白的单调,各种不同的灰色让黑白画面更丰富、细腻。
3、教师小结:黑白灰的合理搭配使画面变得刚柔相间、层次丰富。浅灰让人感觉高贵优雅,深灰让人感觉朴素沉郁。
三、观察探究
1、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你有没有留意过我们身边的黑白灰呢?
学生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黑白灰。
2、出示我们身边的黑白灰图片:动物中的黑白灰;生活用品中的黑白灰;建筑、装潢、广告设计中的黑白灰;自然景色中的黑白灰„„
3、讨论:生活中黑白灰设计给人的感觉。
学生发现:五彩斑斓的世界中,黑白灰的设计给人以简洁、明
快、自然的美感。黑白灰给五彩的世界带来了层次感、节奏感。
4.彩色世界中有黑白灰吗?请你试着找一找色彩中的黑白灰。通过彩色照片的灰色处理观察色彩中的黑白灰。
5、学生发现:在照片中除了黑白两色,其他颜色都能变成深浅不同的灰色。不同的色彩表现为不同的灰度,纯度高的颜色变为浅灰,纯度低的颜色变为深灰。
6、实验:通过黑色胶片看看室内室外,说说眼前的景象有何变化。
学生发现:看到的事物变灰暗了,物体的层次感更明显了。教师小结:画面中有了黑白灰,才能够避免沉闷、平板和含糊。黑白灰给我们的世界带来节奏感、层次感、自然感。色彩缤纷的世界中,黑白灰在色彩中是表现深浅、层次关系的参照。
第二课时
一、表现方法
1、你知道怎样表现一幅画中的黑白灰吗?让我们先来欣赏优秀的黑白灰艺术作品,看看它们怎样处理画面中的黑白灰。
2、学生发现:用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黑白灰,大片的黑色面是黑,空白是白色,线条、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组成的肌理产生不同的灰。
3、教师示范:用点、线、面表现黑白灰。
二、作业要求
1、请为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或景物进行黑白灰的装饰。
2、用点、线、面的形式进行黑白灰的装饰,注意用线条、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层次的灰。
三、作品展示
1、黑白灰作品展。组织学生将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再说说其他同学作品的精彩之处。
3、请同学们提提建议,评价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怎样来
处理就会更好。
4、教师评价:欣赏、鼓励学生的闪光点并提出建议。
四、课后延伸
在生活中巧妙运用黑白灰,找寻多种方式来表现黑白灰作品。
第11课 门 窗 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不同风格的门的图片资料,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门的不同风格,理解门的实用性与装饰性。
2、通过想象,运用不同的绘画媒材,大胆表现自己喜爱的门,在表现中能突出门的功能与整体建筑的和谐感。
3、通过欣赏各种风格的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建筑的正确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不同风格的门的美感,大胆想象,以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爱的门。
难点:学生在绘画时,如何个性构思与构图处理,并将门的功能性突出。教学准备:
彩色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粉等各种绘画媒材。收集有关门的特点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画欣赏 激趣导入(初步感受门中的万千世界)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轻松一下,(播放《怪兽电力公司》的片头)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门中有着奇妙的万千世界,老师这儿也有一扇门,从这扇门的外观,猜猜门里会出现什么?(教师出示一扇绘满了汉字的门,里面有一个象形文字“门”)
师:谁能帮老师把它打开?念个咒语?(芝麻开门)师:是一个象形文字!猜猜这是什么字?(门)
师:为什么会有门呢?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个门是几扇?
是不是只有两扇的门?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门?(生答)
师:老师看出来同学们对门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早上要出家门、进校门,考大学的时候要“鲤鱼跃龙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板书:门
二、欣赏探究 了解认知 1.了解传统之中国的门
师:门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呢,关于门的秘密就在这扇门里面(教具),让我们打开这扇传统之门,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请思考这些门的造型与色彩的特点。
师生共同探讨、交流。2.了解传统之外国的门
师: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而不同风格的建筑就会有不一样的门!让我们一起欣赏国外经典建筑中的门。
师:印度古代神庙门,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神秘的、压抑的„„)
师:有一种图腾崇拜的感觉,是吗?所以说,门的设计一定要为整个建筑服务,突出它的功能性与美感,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点击课件)
3.现代建筑的门
师:埃及公园大门,它的整体造型像什么?(小丑的脸,窗户像是它的眼睛,门好像是它的嘴巴)
师:看到小丑,你会联想到什么?(马戏表演,让我们感到快乐)
师:说得非常好,你们喜欢公园吗?公园是一个让同学们高兴的地方,它的门设计成小丑裂开笑的嘴巴,是不是在向我们传递快乐?
师:设计师的构思真是巧妙,再来看看它的色彩?(鲜艳,颜色很多„„)
师:那它给你的感觉是热闹还是安静?(热闹)
师:好的,根据我们的探讨,你觉得设计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构思新颖、造型与色彩设计巧妙、实用性与装饰性突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练习解决难点
通过分析典型图片,师生共同找寻设计“门”的方法 1.构思——首先确定门的功能,然后决定你的造型。2.构图——开阔的可选择横构图,高耸的可选择竖构图。3.色彩——突出门的功能(暖色调或冷色调、色彩的纯度)。
二、学生作业 巡回辅导
教师出示:图书馆、购物广场、儿童乐园、汽车城、菜场、自己的卧室,或自由选择、想象一个建筑,为它设计一个门。
要求:1.构思新颖,突出门的功能性。
2.创造性使用各种绘画媒材。
三、展示作品 自我评价
生自评,生互评,师生从构图、装饰手法等方面去评价作业。
四、总结激励 拓展延伸
师(打开“梦想之门”):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门,关键是能否用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去打开这些门,寻找人生幸福的宝藏。
好了,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尝试用陶泥、剪贴或立体制作等形式表现设计的门、窗、墙。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第二篇:最新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人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环境的核心,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水资源已经在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本课学习内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关知识,并能用美术的方式——设计招贴画来宣传保护水资源。此课的学习是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本课教学要突出该领域的学习特点,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提高。
教科书中选用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来引入学习,说明了我国历来就是“善治国者必治水”。从大禹开始,治水与治国始终密不可分。治水害,兴水利,是治国安邦的重点。教科书中的“小知识”介绍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现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以及世界水日的知识等。这些水资源保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启发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书中的水循环图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水资源是天然资源,具有再生性、有限性、分布不均匀性和使用上的不可替代性);二是可以为学生后面的招贴画创新设计开阔思维广度,让学生能懂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知道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美术活动。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第2课
砖石上的雕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砖石雕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底蕴,如同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一样,具有本民族的美学特征。它如同一颗璀璨的夜明珠,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与砖石雕刻相关的知识,学习如何利用泥板雕刻的方式,设计制作一件浮雕作品。教科书第6页展示了一组不同时代砖石雕刻的作品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砖石雕刻艺术,知道砖雕是在特制的质地细密的土砖上雕刻物像或花纹,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图中这些砖石雕刻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传统的吉祥图案,有花鸟鱼虫,有动植物,也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的艺术品,体会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砖石雕刻的兴趣。
教科书第7页展示了泥板雕刻的基本创作步骤,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示范,同时还提示学生:运用点、线、面的关系,把作品雕刻得更美观。教师要结合局部示范和相关步骤,为学生完成作品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展示4幅构思巧妙、富有童趣的浮雕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中国古代雕刻文化的传承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第3课
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墙,在古代有壁、垣、墉、堵等别称。墙有界定和分割空间的作用。城墙、院墙、围墙,都是一种界墙,用来围合建筑物的。墙可以围护一座民宅、一座寺庙、一座宫殿、一座城,甚至一个国家。围护房屋的墙壁有内外墙之分,外墙承担“围护”功能,内墙则起着分隔作用,即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使用空间。墙依其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各有专名,并呈现多样的造型。由于墙体材料不同而造成的质感不同,又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墙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风貌,传递该地域的文化信息。因此,以“墙”为学习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让学生用泥巴通过多样化的泥塑方法对“墙”进行造型表现。教师进行本课教学时要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文化、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教材中选用了中国故宫的红墙和万里长城的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欣赏中知晓我国悠久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之情。教材还呈现了各种材质、造型不同的墙实景照片,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墙的质感美。教材中列举了两堵墙的构思图稿和泥塑实物,向学生介绍了构思到创作表现的过程。“讨论角”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泥塑墙的表现方法。
书中的学生作品图例一是为了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二是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创作表现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能懂得泥塑的多重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墙。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解决本课难点,即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2.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给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II.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第4课
家乡的古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教学过程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2)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7.展示评价。8.拓展延伸。
第5课
美术档案袋
一、教字目标
1.了解美术档案袋的意义,初步学习装帧设计。
2.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搜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3.了解设计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感受美术设计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美术档案袋主要是用来搜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现学生的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一种良好习惯养成。设 计和制作美术档案袋,能培养学生自己保留优秀作品的习惯,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学会取优除劣,能够自己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作品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从整理—搜集—交流一出成果一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收获后的喜悦及成就感是来自于自己所积累的作品,但实际上,是孩子们在不断积累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因而对孩子来说,档案袋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的。小小一个美术档案袋,虽然不是很精美,却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不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2.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档案袋的制作过程。
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档案袋。
.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制作美术档案袋的工具与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美术档案袋的示范作业,以及教学示范演示的课件及其他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展示一个未经装饰的档案袋,提问:这个袋子有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档案袋(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两者进行比较,有什么不 同?
学生讨论美术档案袋的作用。
2.探究。
(1)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课件)
(2)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
(3)提问: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档案袋?(小组讨论)
3.制作步骤。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2)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文件袋,作为美术档案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搜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档案袋中。
4.布置作业。
设计制作一个体现个性和美观的美术档案袋封面。
5.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档案袋设计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
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
6.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运用实物投影),开展欣赏评述。
7.课后拓展。
欣赏各类电脑档案袋作品及各类设计优美的档案袋,并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他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6课
眼睛的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眼镜的基本结构,尝试学习眼镜创意设计。
2.体验眼镜欣赏、手绘草图、材质与制作方法创新等过程,学习设计制作一副有趣的眼镜。
3.养成勤于观察、严于计划、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生活的愿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眼镜是非常广泛实用、美观的大众生活用品,它走入了许多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在实用的同时,也为我们凸显了时尚与个性。眼镜产品从形状、色彩与功能性上来说,精彩纷呈,但始终保留了它的基本要素——镜片与镜架,使之区别于面具与头饰等。眼镜的欣赏与自主创作,同样传达了人们的一种情感、修养与兴趣。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眼镜的基本构造等知识,欣赏有趣的眼镜造型,使学生们在制作技巧上保留很大的创作空间,感受纸材特性,以纸为主并加入相关综合材料,在一堂美术课中,欣赏并体验创意与设计过程,学会在镜架与镜框中,重点选择一个部分,利用多种方法,创意设计制作出一副新颖独特的眼镜。学生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感悟身边日常物品的艺术美,体验设计应用的快乐。在设计眼镜的过程中,时刻要让学生体会设计的原则,必须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美观与创意。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眼镜的对称形的折、剪方法。
难点:设计制作造型有趣的创意眼镜。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毛线、纽扣、小珠子等综合材料,旧眼镜。
(教师)各种眼镜图片、实物游泳镜、太阳镜、挡风镜、装饰空镜架等。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谈话导入。
(1)教师讲解漫画故事《莫林的眼镜》。
高度近视的初中生莫林回家迷路,进入一个眼镜店,古怪的店长给他一副古怪的圆黑框眼镜,从此开始了一段神奇惊险的冒险之旅。
(2)角色扮演法。(图示课题:眼镜的设计)
今天我们也要进入一段神奇的眼镜设计之旅!
在我们的故事开始之前,大家得马上担当一下造型师,替图中的这两位解决一下眼镜选择的问题。首先根据你观察到的两位主人公的服饰等,猜猜他们的性格,然后为他们量身选择一副你认为最适合他们的眼镜?只要你理由充分,主人公不仅采用你的推荐,而且一定会大加赞赏!
(设计分析:奇幻故事与角色扮演都是小学中年级段学生最喜欢的情境方式,这一环节,学生情感百分百投入,体现了设计为人所用的理念,个性独特,又带着那么新奇有趣的任务与责任感,这是学生非常乐意尝试的。)
2.观察分析,自主探究。
(1)学生从最简单的眼镜图中,观察分析眼镜的基本结构(镜架与镜框)。
教师提问:眼镜的镜架用怎样的材料做比较合适?(较硬,但又方便操作的)
镜框与镜片呢?(镜片的透明性和有无镜片与镜框等问题。)
鼻梁处的宽度多少合适呢?(鼻梁一半的宽度。)
(设计分析:学生了解基本结构,通过师生简单的问答交流,从实物迁移到创意作 品的材料分析,这一环节简单也是必不可少的。)
(2)以概括抽象出基本形的快速读图方式,欣赏镜架形状的丰富性。
(设计分析:镜框表现,画出一个独立基本形是学生的难点,在画、剪的过程中学 生很容易受第一设计灵感的影响,进入一种过分注重琐碎细节的状态,造成眼镜创意主题 反而不突出、造型成形困难、大小难掌握等问题。所以这一组以单独几何形、组合几何形、仿生与拟物等方法成形的眼镜,给学生一个读图、练眼的机会,养成学生从整体大处着手、小处修改细节的方法。学习从较复杂的事物中抽离出物像的基本形,便于镜框的大结构成型。)3.学习步骤,掌握方法。
(1)创意手绘稿欣赏-欣赏评述(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说说理由)-对比欣赏。
(前后两稿中,他们是如何改进自己的设计稿的?你能发现什么细节对于配戴是不 合理的设计吗?怎样改进?)
(2)同类欣赏法:以上面的流程,以欣赏评述关键词等非常简洁的方式,同桌相互 交流镜架的设计方法。
(设计分析:这一欣赏环节比较前面正面镜框设计的欣赏,是一个强化递进层次,可以一笔带过,但为学生制作又提供了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新的创意角度。个别的同学就尤其喜欢把重点放在这个侧面镜架的设计上。)
4.欣赏练习,表现创新。
(1)对折、画、剪重点指导。
对折后画的方向性尤为关键,鼻支撑由闭合线上开始画。剪时先里后外,注意剜剪的安全问题。并强调一个创意的眼镜的重点是它的外形,当然颜色、装饰搭配会使它变得更出彩,要充分地把自己带来的小物品利用起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材料创新大改造。教师:为突破同学们的想象,老师又多准备了些旧眼镜供你们改造、参考,提供给速度较快的同学。
5.集体展示,共享快乐。
趣味眼镜发布会。
教师:让我们一起举办一个趣味眼镜发布会,请我们的小设计师们戴上自己设计的眼镜上场吧!(学生摆造型,激发乐趣。)
(设计分析:通过走时装秀展示学生做的眼镜,学生既体验了成功,又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与有效性,更体现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6.课外延伸,创意生活。
(1)功能眼镜的拓展了解。
(2)各类实物眼镜的欣赏。
(设计分析:在这一节课中,拓展延伸恰恰体现了“科技改变未来,创意改变生活”的主旨。)
第7课
椅子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椅子的创意设计,学习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椅子赏析、创意联想、设计体验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验设计制作带来的乐趣。
3.善于学会借鉴设计的方法,养成精心制作的态度,体会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创意设计就是把再简单不过的东西或想法,不断延伸给予另一种表现方式的设计。本课通过对椅子的趣味赏析,让学生对椅子的创意产生浓厚的兴趣,用联想创意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各类物品上产生灵感,进行有关联的创意。椅子的造型来自物品的主要形体特征,在制作方法的多样性上,也是对前一课的《眼镜的设计》的延伸。设计椅子运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设计练习,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精心制作的学习态度,大胆、自由地表达所想所感的事物,体验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2.重点、难点。
重点:对椅子造型特征的把握。
难点:根据椅子的用途特点,通过制作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双面胶、尺子。
(教师)多媒体课件、剪刀、美工刀等用具。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欣赏相关视频“神奇的椅子”,引出课题。教师提问:这段视频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教师小结:设计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创意,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创意的椅子世界。板书课题:椅子的设计。
2.问题探究。
(1)欣赏启发。
问题1:设计一把独特的椅子,创作素材来源于哪里?——大自然。
问题2:椅子的设计除了新颖,还应该注意些什么?——舒适、美观。
问题3:椅子的创作素材往往还会来自于哪里?——生活。
问题4:你会把书设计成一把怎样的椅子?用什么方法制作?——折叠法。
3.实践探究。
(1)体验一:构建椅子造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类椅子的主要制作技法,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用折、刻、卷等方法制作一把稳固、美观的椅子。在椅子的造型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制作。
(2)体验二:完善椅子设计。
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制作方法,使用多种制作方法,美化椅子的设计。
②教师强调作业的要求:以自己身边的物品为题材,设计一款有创意、造型美观的椅子。
4.评价展示。
从创意、造型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并给予展示。
第8课
水墨画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鱼的基本知识与特征,学习水墨画鱼的表现方法。
2.欣赏分析鱼不同的水墨表现技巧与方法,运用水墨的方式进行表现。
3.在笔情墨趣中,发现水墨魅力,体验水墨意趣,大胆地亲近水墨,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艺术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画独特的笔墨纸砚及其表现手段、奇妙的视觉效果,可以使学生获得乐趣。
第四册《水墨游戏》让学生了解了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型练习。《水墨画鱼》要求学生在之前基础上,主要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鱼,了解鱼的基本知识与特征,欣赏分析画家作品的水墨表现技巧与方法,用水墨创作出具有情趣的画面。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欣赏、了解、掌握祖国传统水墨画的特性及表现力,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韵味之美。
2.重点、难点。
重点:在欣赏、分析、认知鱼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用水墨的技巧与方法来表现鱼。
难点:探究水墨表现方法,用水墨创作出具有情趣的画面。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水墨画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及常规的水墨画工具材料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人,感知特征。
(1)请学生猜一猜鱼的谜语,感受鱼的外形特征。
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打一动物)
(2)请学生说说了解哪些鱼的知识,交流鱼的种类、鱼的结构等。
(3)教师实物展示鱼,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交流感受。
2.分析探究,示范引领。
(l)分析鱼的基本特征。
教师引导:要画鱼,先要了解鱼的基本特征。无论鱼的外形怎样变化,它的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教师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鱼的基本特征。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嘴、眼睛、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布满鳞片。
(2)欣赏齐白石水墨作品《年年有余》,并分析其所用的表现方法。
(3)教师示范水墨鲢鱼的画法。
①用有变化的墨色以侧锋画鱼的背部。
②中锋为主,墨线勾形,侧锋画鱼鳍。
③浓墨点眼睛,勾画鳍里的刺,题款,完成画面。
(4)请学生讲解小鱼的画法步骤和笔墨技法。
(5)师生共同探究墨破色的画法,教师作局部示范。
3.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鲢鱼的画法步骤图,学生用水墨进行表现,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2)学生进行绘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画面的安排。
4.作品欣赏,鼓励创新。
(1)欣赏同龄人作品不同的表现方法,感知用笔用墨。学生通过借鉴、启发,敢于对老师的范画、对别人的画法有所探究、创新。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能画出自己心中的鱼。
5.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围绕笔趣、墨趣、水趣、。隋趣,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新的发现。
(2)课后去搜集鱼的水墨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尝试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体验。
第9课
毛茸茸的动物
一、教学目的
1.欣赏、了解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和魅力。
2.通过临摹或创作学会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技法,在造型中体会笔触与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3.感受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乐趣,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保护自然、动物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水墨基本技法的练习,在造型中体会笔触与墨色的变化,学会用水墨技法表现出自己喜爱的毛茸茸的动物,从而提高观察与水墨造型表现能力。
学生普遍对生动活泼、毛茸茸的小动物比较喜欢,它们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机灵敏捷;有的优雅恬静;有的威武雄壮,很能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而且创作小动物作品时,学生常常会用拟人化的方法把自己也融人到所表现的对象当中,因此也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与情感的表达。
用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可以充分发挥水墨浓淡干湿的特点,以墨塑形,以墨提神,水墨淋漓、韵味十足的效果,颇受学生喜爱。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水墨画已有了一定的实践体验,掌握了一定的水墨技法。教学时,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搭建阶梯,通过步骤示范、作品临摹等形式使学生体会笔触与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先请他们结合已有经验自主研究分析,尝试用水墨表现毛茸茸的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的示范启发,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水墨表现技法。
教材中,画家作品和同伴作品的欣赏分析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了表现技法。小动物形态多样,变化多端,创作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小动物的特征表现出情趣生动的作品。对于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临摹练习以掌握基本的水墨技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技法。
难点:探究水墨表现技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毛茸茸质感的水墨动物画。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有关水墨画技法的资料,毛笔、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师)教学课件及常规的水墨画工具材料等。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
(1)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毛茸茸的动物的照片。学生欣赏并谈谈这些动物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
(2)请学生说说这些动物为什么看起来特别可爱,了解这些动物毛茸茸的特征。
(3)教师拿出毛绒玩具(如泰迪熊、小狗等)请学生摸一摸,感受毛茸茸的质感。
2.探究体验。
(1)尝试体验。
①请学生结合已学的水墨技法思考,如何用水墨来表现出毛茸茸的感觉?
②根据自己的思考,在练习宣纸上尝试用水墨表现出毛茸茸的感觉。
③小组相互交流,评一评谁的水墨效果更具毛茸茸的感觉。
(2)演示启发。
①请练习作业效果较好的学生上台示范展示。
②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教师做必要的示范启发。
③小结用水墨表现毛茸茸的感觉的一般技法。
a.可以用枯笔、散锋进行皴、擦、撮、揉、丝等来表现出毛茸茸的感觉。
b.可以用笔饱蘸墨水进行点虱,利用生宣的渗化性能来表现出毛茸茸的感觉。
c.可以在画好的墨痕上再用清水或墨去冲、破来表现出毛茸茸的感觉。
3.欣赏分析。
(l)课件展示画家作品,请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幅,并分析其所用的表现技法。
(2)课件展示同学作品,请学生欣赏并分析所用的表现技法。
(3)思考:如何才能使画面更富有情趣?
4.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
①请选择合适的水墨表现手法表现出自己喜爱的毛茸茸的动物。
②可以适当添加背景,使画面更富有情趣。
③根据自己情况也可以选择临摹一幅作品。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交流展示。
(1)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以自我推荐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所用的水墨表现技法。
(2)学生互相评价。评价要点是看画面是否表现出了动物毛茸茸的感觉和富有情趣。
(3)教师小结。
6.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课后去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或它们的图像资料,搜集相关的动物水墨画作品。
(2)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创作或临摹名家水墨动物作品,提高水墨表现能力。
第10课
花鸟小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讲解,初步了解中国画写意花鸟小品的基本知识,体会小品画的笔情墨趣,提高对中国画花鸟小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练习,基本掌握花鸟小品画的表现技法,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3.通过欣赏和表现花鸟小品,促进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素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中国花鸟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写意花鸟以其痛快酣畅,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人们。花鸟小品画更是以少胜多,言简意赅、借物抒情的艺术特点广受喜爱。
花鸟小品,画幅虽小,乾坤乃大,在不同形状的宣纸间挥洒云烟、表达情感,表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世界,给人不同的美感熏陶!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一定的笔墨,为此教材还列举了如何用笔、用墨的方法,介绍了小品画的立意、选材、构图、画面组成的方法以及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交互式的动态影音画面、静态图像等教学资源一起探讨、学习花鸟小品。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欣赏引领和作品示范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花鸟小品;小品画立意、选材、构图、注重留白的知识要点能使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把握画面;画家作品和同伴作品的欣赏分析更是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对于创作仍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临摹练习以掌握基本的花鸟画技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花鸟小品画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画花鸟小品的表现技法。
难点: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教师范作及常规的中国画工具材料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欣赏音乐(可选古筝曲等),进入教室。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花鸟小品画,提问:这幅画你看了有什么想法?与大幅作品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件作品画幅较小,表现手法相对简练,却耐人寻味、意趣鲜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花鸟小品的世界,感受花鸟小品的独特魅力!
(2)引出课题:花鸟小品。
3.欣赏感受。
(l)分小组交流各自搜集和准备的有关花鸟小品的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花鸟小品的知识。
(3)教师课件展示名家作品,学生欣赏并谈谈: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4.演示启发。
(1)小品画的表现离不开用笔、用墨,回顾一下学过的用笔、用墨的知识,请学生说一说。
(2)教师进行简单的创作演示,学生观看。(教师通过示范一幅小品,从立意、选材、构图讲起,并且把写意画的笔法,如中锋、侧锋、逆锋等;墨法:焦、浓、重、淡、清、干湿、浓淡泼墨、积墨等技法融于这幅画中,提示学生教师是怎么用笔、用墨的。并且结合课件,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用笔、用墨的方法,最后题款盖章,将整个创作过程展示给学生。)
(3)小组讨论:你能分析美术教科书中的其他花鸟小品是怎么画的吗?
5.创作练习。
(1)现在你是否也想画一画?想好画什么了吗?师生交流。
(2)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用你喜欢的笔墨技法,临摹或创作一幅花鸟小品。能表达一定的情趣,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钤印。
6.评价延伸。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学生互相评价。评价要点围绕“画面是否富有情趣,画面构图是否美观?用笔、用墨是否有变化”三方面展开。
(3)教师小结。希望大家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题材,画出更多的作品。
第11课
漫画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感受、实践,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并能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形成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在二至三年级已经学过《动漫宝宝》、《夸张的脸》等。在《动漫宝宝》一课中,学习设计动漫形象;《夸张的脸》是画头像。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独幅漫画或多格漫画,为初中阶段学习动漫打基础。漫画是一种“笑的艺术”,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的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他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绘画,它与其他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 逆向思维艺术。
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
2.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漫画,学习漫画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选材立意、构思巧妙、夸张、幽默、发人深思。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漫画图片或漫画书,了解喜爱的漫画家和漫画故事。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导人教学。
(1)张乐平漫画作品欣赏,你知道张乐平爷爷和三毛的故事吗?
张乐平和他创作的三毛形象。
(2)学生思考:张乐平爷爷和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人物形象简单有趣。“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是漫画来自于生活。
(4)揭示课题:漫画与生活。2.问题探究。(l)什么是漫画?
①学生探究:欣赏教材图片作品、翻看搜集回来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等,探究什么是漫画。
②教师小结:漫画是一种用简练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
(2)如何欣赏漫画。
①学生讨论,问题1:漫画的画面有哪些组成部分?问题2:用什么工具来画的?
②教师小结:漫画的欣赏方法是:a.看标题;b.品画面;c.读文字;d.悟寓意。画漫画的工具,可以是铅笔、钢笔、记号笔、彩色笔等任何工具。
“漫”字,与漫笔、漫谈的“漫”字用意相似。漫笔、漫谈在文学中是随笔、小品,而漫画则是绘画中的随笔、小品。
③师生分析:漫画作品一《小猫屁股摸不得》和作品二《难以忍受》有哪些令人发笑的地方?从内容、形式与寓意上有哪些地方有幽默感,能引人开怀和发人深思?
画中有话,寓意深刻。
作品一《小猫屁股摸不得》:老虎屁股摸不得,猫虎同源同宗。既然老虎屁股摸不得,小猫屁股也不能摸!比喻听不得别人的批评意见,一触即跳的人。
作品二《难以忍受》:游客乱涂乱写的不文明行为,连好脾性的弥勒佛也难以忍受了!
④教师小结:漫画作品寓意深刻,富有现实教育意义。
(3)漫画的特点。
①读画明理:学生品读漫画家方唐的《回想》和王治华的《难以忍受》,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画面内容及含义。
②师生总结:漫画的特点有针对性;运用变形、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漫画作品往往是“画中有话”,漫画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3.学生作业。
(l)说一说:欣赏自己搜集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说说你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2)找一找:在你身边有哪些内容可以用来作为创作漫画的素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水笔、水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纸张、课件、范画等。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漫画的分类。
①观察分析: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分析,漫画可以怎样分类。
②教师小结:漫画按照篇幅来分:有独幅漫画、多格漫画(两格、三格、四格)、连环漫画等。
2.深入探究。
漫画与生活的关系。
①教师提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作为漫画的素材?
②学生讨论。
③教师举例:以现代生活中堵车现象为例,漫画家是如何表现堵车现象的?
④学生讨论: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题材有放学以后、考试时刻、运动会上,等等。
以校园生活为创作题材的漫画。
3.方法讲授。
漫画的表现方法。
①学生分析:学生自己分析作品,画家是怎样去表现人物与动物的?
人物的夸张:人物身体大小的夸张、动作或表情的夸张。动物的夸张:长的更长,高的更高。
②教师小结:漫画的表现方法是在形象上通过夸张、变形、概括、比喻、象征、寓意、拟人等方法进行表现。创作漫画形象时,主要运用夸张与变形。
4.教师示范。
(1)漫画的创作步骤。
①第一步:构思立意。画什么?用什么形式画?
②第二步:漫画制作。打形,在铅画纸纸张上设计线稿,制作完成。
③第三步:写文字。在漫画中,文字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④第四步:立标题。好的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教师示范:边讲边画,并准备好有步骤的范画。
(3)学生讨论:讨论构思立意、绘画形式等。
(4)作品欣常.启发学生创作思维。5.尝试实践。
(1)作业布置: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步骤,试用漫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事情。
互相交流:讨论创作主题,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确定创作内容。
6.巡回指导。
学生构思题材、作草图,教师巡回指导。
7.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8.课外延伸。
介绍我国漫画大师丰子恺及他的作品。
第12课
给同学画漫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肖像漫画的艺术特点,了解漫画概括、夸张、变形、幽默的表现方法。
2.学习概括人物的面部特征,尝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等表现手法,画出形象幽默的同学或自己的漫画像,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体验为同学画像的乐趣,体验肖像漫画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创作漫画的兴趣,加深同学间的认识与了解,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漫画很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科书精选了漫画家创作的肖像漫画资料,通过对这些图片资料进行赏析,了解肖像漫画,学习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课题虽为《给同学画漫画》,但是可以拓展到漫画自画像。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漫画系列课程,通过前一课《漫画与生活》,学生已经对漫画有趣、夸张的特点有了体验和认识,为本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概括人物的面部特征,并进行夸张和变形,发挥想象力,画出形象幽默的同学或自己的漫画像,并敢于创新与表现。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肖像漫画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
难点:观察、概括人物的面部特征,并进行夸张和变形,展开想象,画出形象幽默的漫画像。
三、教学课时
l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小镜子、纸张、铅笔、色彩工具等。
(教师)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人。
(1)课件展示达·芬奇肖像与漫画像,让学生说说,哪一幅更接近漫画,为什么?
(2)课件展示几位学生熟悉的人物漫画造型,请学生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特征来表现的。
以上漫画抓住了明星相貌的典型特征,还添加了有代表性的道具。
(3)点题:我们就像这样给同学或给自己画一张漫画好不好?课件揭示课题:给同学画漫画。
2.自主探究。
(1)组织学生利用课本,欣赏并观察马三立和马季的肖像漫画,解决问题一:仔细比较漫画肖像和本人照片,哪些特点被夸张了?
(2)组织学生欣赏并观察漫画《数学家与艺术家》与蒂鲍尔的《卓别林》,解决问题二:这些漫画肖像在构思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
(3)小结:在用漫画的方式画人物肖像时要抓住面部主要特征,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大胆进行表现,还可以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利用一些人物的身份、职业、性格等信息的形象突出人物特点。(限于四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可以更浅显,让学生明白脸胖就画得更胖,瘦就画得更瘦,耳朵、鼻子、眼睛等五官大就画得更大,小就画得更小。这样才够滑稽有趣,更有漫画的特点。)
3.观察了解。
(1)利用课件简单讲授表情的表现方法。
(2)组织学生开展“表情模仿秀”:
①描述一下自己的绘画对象(也可以是熟悉的某位同学)常有或特有的表情,并模仿表演给大家看(也可以先模仿,让同学猜自己模仿的是谁)。
②学生小组内(或前后)进行模仿表演。
(3)介绍“瞧瞧你我他”活动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同学或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提醒学生要抓住绘画对象的主要特征,并想想稍后怎样去表现。
(4)欣赏外国漫画家的肖像漫画。
(5)欣赏同龄人的创作范例,请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像抓住了照片中同学的什么特点?表现时有什么构思?
(6)说说自己的构思:在小组内(或前后)互相说说准备画谁(同学或自己),对象的主要特征、性格特点、服饰、爱好等。并考虑对哪些特征进行夸张?如何夸张?
4.尝试创作。
(1)作业要求。
①给同学(或自己)画一幅肖像漫画。
②能抓住外貌特征,运用变形、夸张等方法表现脸型、五官、表情。
③表达自己的奇妙构思,增添画面的趣味。
(2)教师巡视指导的过程中进行个别示范,及时展示一些巧妙的构思,让学生在充满愉快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
5.展示评价。
(1)教师组织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展板(或黑板)上组织评价活动。
(2)让学生猜肖像漫画作品画的是谁,将部分学生喜爱的作品作为“人气作品”。
(3)组织“人气作品”的作者和部分愿意交流的作者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4)邀请“大众评论员”们发表自己观看作品的感受。
6.总结拓展。
(l)教师总结: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棒,评论也非常精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肖像漫画有哪些认识?
(2)今天这节课有趣吗?你能用这种方法画画自己的一家吗?让我们在班级里举办一次“我的一家”漫画大赛吧!
第13课
自己做图画书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图画书的基本特点及基本构成元素,区分图画书与小人书的不同之处,尝试设计制作一本简单而有趣的图画书。
2.在对图画书的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对自己制作的图画书从制作样式、外形式样等方面形成创意想法。
3.在图画书的欣赏与创意制作中,获得创新精神和创意设计能力的相应发展。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对图画书不同造型、不同制作样式探究的基础上,学会采用简易的办法创意一本属于自己的别致图画书,从而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提升他们相应的创意设计能力。
图画书作为读图时代新兴的儿童读物,其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称的“图画读物”、“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书”,与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相同。在图画书里,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一般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因此,图画书也被称之为“画出来的书”。
对于读着图画书长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图画书为他们所熟悉与喜爱,大多数孩子家里都有一定数量的图画书,所以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家里的图画书进行小组交流、探讨、探究,再结合教师对于图画书的外形式样、制作样式的有效引领,有助于在调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图画书创意视野的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借助简易的办法,制作出一本因巧妙构思、个性创意而生动别致的图画书。
教科书在“阅读图画书”文化场景下推出该学习内容,有助于勾起学生对于图画书的美好回忆,从而激发他们创意自己的图画书的热情。教材用了四个版面,大量呈现图画书的各种经典创意图片,旨在启迪学生如何个性创意自己的图画书。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在对图画书制作样式、外形式样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讨论、构思与交流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制作一本简单而有趣的图画书。
难点:图画书外形的个性创意和装订方式的新颖别致。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整理家里各种不同外形、装订方式的图画书,准备钝头剪刀、胶水或双面胶、简易图书装订工具、有特色的装订线、若干张纸(具体张数,可根据自己图画书的张数预估决定)等图画书制作工具,鼓励寻找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创意。
(教师)课件及示范用工具材料等。教学过程
1.比较分析,建立图画书初步认知。
(1)引导学生在看图画书的氛围中,从字面意思猜一猜:什么是图画书?比较图画书与小人书的不同之处?
(2)在交流自己最喜爱的图画书的愉悦场景下,导入“自己做图画书”这一学习主题。
2.整体感知,获得图画书实际印象。
(1)引导学生从封面、内页等方面人手,谈谈对于图画书的印象。
(2)在多本图画书的比较中,获得对于图画书基本构成元素的初步认知。
3.多维探究,丰富图画书制作样式。
(1)引导学生从图画书的制作样式上进行分类。
(2)教师根据图画书样式制作示意图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对于胶装式、折页式、线装式、订装式、卷轴装式等制作样式进行拓展欣赏与创意探究,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个性化制作图书打下基础。
(3)结合欣赏,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制作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示范。4.造型启迪,拓展图画书外形式样。
(1)这些图画书的外形式样哪个最别致?为什么?(2)你希望做一本外形怎样的图画书? 5.巧妙构思,创意图画书个性作品。
(1)对自己的图画书外形、装订方式进行预先构思与交流,互相指出不足,并学会优化自己的设计。
(2)独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给予装订方式需要特殊处理的学生以技术的支持或帮助。6.互相欣赏作品,分享图画书创意成果。
(1)引导学生或以图画书自我推荐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在看了同伴的作品后,谈谈自己的新发现或独特感受。
(2)建议在分组分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荐,在班级层面上进行典型介绍,从而让每位学生参与赏评与分享,获得取长补短的交流功效。
7.课后拓展,完善图画书内部创意。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表现图画书内容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选择独特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创意。
(2)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用自己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或画画图画书,以丰富业余生活。
第14课
为自己的书设计封面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封面及其书本外包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学会从个性配色、配画及选取独特表现形式等方面创意构思与设计封面。
2.学会在对不同封面观察、比较、分析与汲取的基础上,为自己的书用手绘或纸艺的形式设计一个封面。
3.体验为自己的学习成果(书)进行美化带来的快乐学习体验,增进对设计创意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主要是希望学生在了解封面设计要素和多样形式的基础上,采用个性的表现方式为自己的书设计一个封面,从而发展学生美化自我学习成果的创意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书籍出版异常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现代设计非常普及的大环境里,学生对于“封面”的接触机会较多。如果没有学过封面设计,他们也大致能抓住“书的名称”、“自己喜欢 的图样”画个封面出来。但是如何处理好封面的图案、色彩、文字的关系,使之搭配得更加好看,尤其是如何采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意设计,需要美术老师作出引导。
本课教科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书本外包装完整的构成要素示意图,而且提供了有助于感受因色彩、图案与文字搭配合理而吸引读者欣赏与阅读的优秀封面作品,更提供了不同表现 形式的最新出版封面、同龄学生封面习作,这十分有助于激发学生将朦胧的封面设计意象更具艺术创意地展现出来。
2.重点、难点。
重点:在了解封面的基本要素,学会从个性配色、配画及选取独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封面的基础上,为自己的书用手绘或纸艺的形式设计一个封面。
难点:封面配色、配画及表现形式的个性与美感引导。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封面设计新颖的书,准备好自己的毛坯样书及绘画、纸艺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
1.从封面切人,引出新课。
(1)引导学生边欣赏几米的绘本《地下铁》边思考:你从几米的《地下铁》一书的封面里读出了哪些信息?作者试图突出表现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揭示课题:《为自己的书设计封面》。
2.探究基本的封面要素,初得要领。
(1)出示一本完整的书,引导学生分析其基本构成要素。
(2)专门探究“封面的基本要素”。
3.欣赏不同特点的封面,拓展思维。(1)从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要素出发,欣赏不同特点的封面的美。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配色令人更加喜欢?怎样配画才能更加特别?
4.欣赏多种形式的封面,启迪创意。
引导学生获得手绘、纸艺等不同表现形式封面设计的启迪。
5.欣赏同龄学生的封面,寻找灵感。
引导学生寻找同龄学生作品的创意点,以及带给自己封面设计的启发之处。
6.创作自己书本的封面,迁移转化。
(l)根据自己所带的毛坯书的特点,探讨图形、色彩、文字的选择与布局。
(2)选择手绘或纸艺的形式为自己的书设计制作一个封面。
7.借博览会式的展评,关联社会。
(1)举办“我们的封面”博览会,引导学生从色彩、图形、文字等方面的创意推介自己设计的封面或鉴赏他人的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封面作品。
第15课
正负图形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正负图形,提高整体、局部观察图形的能力。
2.初步了解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方面的构成方式,尝试设计简单的正负图形。
3.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创新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正负图形是指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造成在一个大图形结构中隐含着两个小图形的创意图形。在正负图形中,一般包括有图案部分及衬托图案的背景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作“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正负图形的正形与负形之间相互统一又相互排斥,形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和矛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显示出创意图形的特殊魅力。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通过欣赏正负图形,使学生了解正负图形的特点和构成方式,激发学生设计创意图形的兴趣;通过循序渐进的正负图形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学会举一反三,设计出有独特创意的正负图形。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正负图形的特点和构成方式,尝试设计简单的正负图形。
难点:设计有独特创意的正负图形。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彩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1.欣赏认知。
(1)教师出示《鲁宾杯》,并提问:观察这幅图,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黑色部分是两张对视的脸;白色部分是花瓶。)
(2)教师介绍《鲁宾杯》,指出鲁宾杯是图的转换图形,也称正负图形。
(3)欣赏正负图形作品,并进行正负图形作品分析。
(4)欣赏经典的正负图形作品。
(5)思考:正形与负形是怎样融洽联系在一起的?总结正负图形的特点:正形和负形共用了一条轮廓线。
2.尝试设计。
(1)教师出示设计练习题一:以苹果为正形,以联想的事物为负形,进行正负图形设计练习。
(2)学生分小组讨论,由“苹果”联想相关事物或由“苹果具有的象征意义”联想相关事物,并将联想到的事物填在表格里。
(3)教师列举:如何将联想到的事物与苹果图形巧妙结合,设计独特的正负图形。
(4)教师请学生选择设计正确的正负图形。
(5)教师提示:除了在正形的边缘设计负形,还可以在正形的中间设计负形。
(6)学生进行设计练习:围绕“苹果”图形进行创意联想,用剪贴或绘画的形式,设计、制作一个正负图形。
3.提升设计。
(1)教师出示设计练习题二:任选一件物品作正形,联想与它相关的事物作负形,进行正负图形的设计练习。
(2)教师列举创意范例,学生举一反三。
(3)欣赏同学创意作品。
(4)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成语类、公益类正负图形。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展示评价。
6.拓展欣赏。
(1)欣赏升级版正负图形。
(2)欣赏正负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图例。7.教学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研究正负图形,将科学思考融人艺术设计中。
第16课
剪纸喜花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喜事风俗,了解喜花纹样的色彩造型、用途及含义。
2.剪简单的喜花纹样。
3.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鲜艳、热烈的红色是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在民间习俗的贺庆寿礼、婚礼中,均要用红色来点缀环境,渲染气氛,如生小孩要在门上挂红布;新娘要穿红衣;年节及喜庆送钱要用红包,凡此种种俗称“红喜事”。新人结婚时要贴上红色的喜花,用于装点各种器物用具和室内陈设,具有生机盎然、吉祥如意、喜气洋洋、红红火火、天长地久之意。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了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对于可以动手操作的剪纸课拥有较高的兴趣。本课的教授的不是单纯的一个剪纸技法课,而是让学生了解喜事风俗,了解喜花的特点、含义,掌握简单地在双喜字字形上有变化和装饰的喜花纹样。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喜事习俗,用折剪法剪一个好看的喜花纹样。
难点:了解喜花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剪出一个有特点、有含义的喜花纹样。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红色手工纸、剪刀等。
(教师)课件或视频、喜花作品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l)展示喜庆活动照片,提问:红色给你什么感觉?有什么寓意?
(2)出示双喜字图片,提问:你知道双喜字的由来吗?揭示课题:《剪纸喜花》。
2.观察分析,讲授新知。
(1)欣赏喜花纹样,说一说喜花纹样美在哪里。(2)观察双喜字,小组讨论: ①双喜字和喜字有什么区别? ②双喜字有什么结构特点?
(3)师生共同总结双喜字的剪法,教师示范剪双喜字。(4)学生初次尝试剪双喜字,教师巡回指导。(5)探索如何设计喜花纹样。①双喜字的“口”字变化。②双喜字的笔画变化。③双喜字的外部变化。④双喜字的其他变化。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其优秀之处。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用折剪法剪一个好看的喜花纹样。
(2)用折剪法剪一个有特点、有含义的喜花纹样。4.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请学生将喜花纹样贴在窗户上进行自评、互评。(评价建议:从学生喜花纹样的变化、创新、特点和含义等方面评价。也可以从剪喜花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方面进行平价。)
5.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1)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喜花纹样呢?
(2)生活中你能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喜花纹样呢?
第17课
生肖贺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肖文化,认识十二生肖的基本特征。大胆运用绘画、剪纸等表现方式,抓住十二生肖的特征,表现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动物。
2.通过贺卡的欣赏和分析,认识贺卡的内容、形式和不同绘制方法,尝试创作一张生肖贺卡。
3.了解祖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知道贺卡有传播和增进人与人之间友谊的功能;培养尊敬长辈、友爱同学的品德。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十二生肖如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龙”、“凤”一样,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符号。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传承千年;“辰龙巳蛇午马未羊”人人熟知;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家喻户晓。十二生肖不仅仅是简单的十二种动物、十二个属相,它是一种文化,一种习俗,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生活习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生分为两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重点了解生肖文化,欣赏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艺术作品,如剪纸、邮票、年画、卵石画等,引导学生抓住十二生肖的造型特点进行简单生肖图案设计。第二课时重点学习贺卡设计,了解贺卡的内容和形式,并将生肖元素融入贺卡,设计出一张有浓浓中国味,饱含亲情、友情的生肖贺卡。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贺卡制作形式,引导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探究出的方法与同学分享,相互启发。
2.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生肖图案,创作生肖贺卡。
难点:设计有创意的生肖贺卡。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剪刀、铅笔、橡皮、彩色纸。
(教师)彩笔、彩纸、剪刀、十二生肖范作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了解生肖文化。
(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有关生肖的传说故事?
(2)教师揭示课题:《生肖贺卡》。
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生肖是什么?爸爸妈妈的生肖是什么?好朋友的生肖是什么?
(2)了解生肖的寓意。
第一组:鼠和牛。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劳。
第二组: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
第三组: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
第四组:马和羊。马代表一往无前,向目标奋进,羊代表团结和睦。
第五组:猴子和鸡。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
第六组:狗和猪。狗是代表忠诚,猪是代表随和。
3.发展创新,引导探究。
(l)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生肖作品。
(2)以老虎为例,小组探究生肖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特点:
①对照真实的老虎,说说民间剪纸老虎的艺术特点。
②对照真实的老虎,说说动漫老虎作品的艺术特点。
③欣赏韩美林先生的老虎图案作品,感受作品对点、线、纹样、色彩等造型元素的运用。
(3)欣赏、比较、分析了这么多不同形式的生肖作品,你认为生肖作品是抓住了动物哪些地方的特征进行创意设计的?你还能想出哪些不同的创作方法?
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
小组合作,选择组员共同喜欢的、擅长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剪纸、泥塑、绘画、贴画、版画、小制作等),设计十二生肖作品。
5.作业辅导,完善实践。6.展示评优。
每个组派代表将自己组的作品材料、表现形式、设计创意和制作步骤进行介绍。7.课后延伸。
(1)用自己创作的作品美化生活。(2)课后可自选以下任意一项完成。
①调查长辈的出生年代和生肖,制作家庭生肖图表。②制作一组家庭成员生肖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铅笔、橡皮、彩色纸、糖果纸、勾线笔、透明胶、双面胶、刻刀等。(教师)课前搜集不同的贺卡实物若干、投影仪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时学习的十二生肖图案,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制作生肖贺卡。(板书:生肖贺卡)
2.了解贺卡相关知识。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礼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欢乐,增进友谊,营造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自己动手制作贺卡,那么会使收到贺卡的人更感亲切,更觉得有意义。
3.贺卡欣赏。
4.分析贺卡的内容和形式。
(l)贺卡的封面内容有:封面图案、封底图案、祝贺文字、生肖、年份等;贺卡的内页内容有:边框图案或装饰插图、祝福语等。
(2)贺卡的形式有:横式,竖式;双页折叠式、多页折叠式;平面式、立体式;心形的、叶形的、不规则形的,等等。
(3)制作贺卡的方法有:绘画、剪贴、剪纸、镂印喷绘等。
(4)贺卡制作要求:要素齐全、构思巧妙,形式新颖,工艺精致。5.示范贺卡的制作步骤。(1)构思、设计。
①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②设计前应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选择贺卡的设计风格。如老年人喜欢古朴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绚丽的色彩。应该根据不同对象的爱好来进行设计,贺卡就会受到更多的珍视和喜爱。
(2)将纸张折叠或剪裁成预设的形状。(3)选择表现形式:剪纸、动漫等。(教师以剪纸为例。)(4)配色。
(5)书写赠言。如新年好、生日快乐等祝福语。(6)整理画面。
6.布置学习任务:设计制作一张生肖贺卡。7.欣赏同学作品。8.教师巡视指导。
9.小结延伸。将生肖贺卡赠送给亲朋好友,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
第18课
青铜器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铜器的知识,欣赏青铜器的造型美。
2.领略青铜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3.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青铜器曾经是等级森严的制度的产物,是反映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文化的体现。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青铜器的世界,透过青铜器古色斑斓的外表、繁多的造型、诡秘的花纹、奇异的铭文,看到的是一个时代青铜艺术的辉煌。通过接触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拓宽艺术视野。让学生在感悟青铜器的造型、装饰艺术和铭文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的同时,领略祖先遗留下的青铜瑰宝的无穷魅力。青铜器年代久远,再加上其名称经常出现许多生僻字,让学生充满好奇。所以在教学设计方案一中,教师通过设置富有挑战的内容“识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青铜器之间的多次比较欣赏,加强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特点的认识,感受青铜器所蕴藏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难点:通过青铜器的艺术与文化,领略其魅力。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铅画纸等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教学过程
1.导入。
(1)课件展示。
教师:鼎、罍、鬲、甗、瓿、簋、觯、爵、斝、觚、盉、卣„„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古代青铜器的名称。青铜器的年代久远,再加上这些平时几乎没怎么见过的字,不仅吓住了你们,其实也让许多大人敬而远之。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青铜器艺术馆里走一走,挑几件作品和大家欣赏,到时许多同学会觉得:哦,原来这些不过是古人那些精致、华丽的生活用品罢了!
(2)出示课题。
2.新课展开。
(1)青铜器的概念,青铜器的作用。
夏、商、周时期,青铜作为贵重金属,主要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等盛大场合。
(2)青铜器——鼎。
教师: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器种的重器,也是礼器。古人普遍崇敬神灵,希望 能和他们沟通。祭祀是件不可马虎的事,因此有身份的人选择当时贵重的青铜器。
①权利与地位的象征——鼎(出示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的图片)。
鼎,代表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数目的鼎:古代的天子最尊贵,所以有他用九鼎,其他官员依次减少。鼎还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具有崇高的意义。老师介绍的这三鼎可都是“鼎鼎”大名的哦!
②国之重宝——后母戊鼎。
教师:它出现在3000多年前,是现存商代最重的青铜器。从发现、出土到收归国有、到完整修复,后母戊鼎历经了沧桑岁月,命运坎坷。铸造这么巨大的青铜器,需要的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浇铸它必须有非常巨大的熔炉。请同学先说说它的颜色和外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它造型为长方形,深腹平底,有粗壮的圆柱足,鼎耳外有双虎食人头纹,鼎上有饕餮纹和虎嗜纹,造型厚重典雅,纹饰庄重。腹内壁有铭文“后母戊”三字。根据这三字,结合此器物的规模,有人就认为:这是商王为祭祀他那已经去世的名叫戊的母亲而铸造的鼎。
你看,如果没有这腹内壁的铭文,我们就不会知道这鼎的作用呢!
③“一字千金”——“大克鼎”和“毛公鼎”(出示毛公鼎、大克鼎的图片),你们知道成语“一字千金”吗?这个词用在“大克鼎”和“毛公鼎”上一点都不为过。(列表比较)
●毛公鼎。
请同学说说它的外形、纹饰和色彩的特点。
教师总结:毛公鼎比起后母戊鼎体积、重量小了许多,且装饰简朴:请同学想想,它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教师解说:周朝以前,人们把铜称作金,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叫作金文,作为贵族权威的体现。毛公鼎是目前所见商周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这些铭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共有499字。(简单介绍铭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大克鼎。
教师介绍外形、纹饰,大克鼎与毛公鼎一样,它的价值还在于腹部内壁上的290字的铭文。(简单介绍铭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④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的比较。
教师总结:毛公鼎、大克鼎铭文文辞典雅,字迹优美,笔道圆润,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相当有名!这些铭文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铜铸的史书”!
这样的“史书”还很多!如利簋。
教师:这是已知西周最早的一件青铜器。老师觉得它很像现在的奖杯,说不定奖杯设计灵感就来自这些簋呢!这件器物是武王伐商牧野之战的实物证明。它的器物底部也有铭文32字。
总结:这些铭文作为西周时期的金文书法,是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大克鼎”并称为金文瑰宝。正是有了这些记录历史的青铜器,今天的人们可以透过每一个字,去了解祖先的生活片段和曾经发生的许多事情。
(3)四羊方尊与莲鹤方壶。
教师:如果说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是以器物重量、体积或铭文字数来取胜的话,接下来,老师要着重介绍的这两件可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真正将器物的造型设计与艺术装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着重介绍这两座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它们体现了当时非凡的铸造水平和精美绝伦的艺术装饰。
(4)青铜器众多的种类。
今天我们欣赏了青铜器中的礼器尊、鼎、壶、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文中还向同学们推荐了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重的打击乐器曾侯钟(湖北省博物馆)、兵器等,其实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青铜器还有许多。
(5)纹饰欣赏。
青铜器不仅种类众多,而且器物上的纹饰更是神秘、独特。
利簋——饕餮纹。
鼎和簋是食器的一种。许多食器上面都装饰着兽面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
(6)总结青铜器的艺术特色。
造型——繁复;铭文——典雅;纹饰——精美(神秘、独特)。3.课堂小练习。
设计一款青铜器。要求:①一定的造型;②适当的纹饰。
4.拓展。
青铜器是绿色的吗?其实铜器刚刚铸造出来时,并不是绿色的,在地底下埋藏数千年后,铜器的表面发生氧化,才呈现出青绿的颜色。如今,这些古老的青铜器已经远离它们曾经存在的年代。在历经战火后,被置放于现代博物馆中。这节课,我们只是往青铜器的艺术长河中瞟了一眼,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等着大家去博物馆一睹芳容。
第三篇: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
一、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围绕绘画或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设计,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3、能从角度或部分形象来对主题进行表现。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引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学校的升旗仪式和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将学生引入一个充满神圣感、自豪感的氛围中。
2、了解常识
和学生一起交流课收集的关于国旗、国微、国歌的知识,让学生更深一层地了解五星红旗的寓意、来历,和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具有的常识。
3、师生讨论
一起欣赏课件上的摄影作品、范画,了解每一幅图画所传达的心情。接下来谈谈自己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了好的构思后,学生应着重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及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4、完成作业
5、欣赏评价
绘画作业完成后,进行师生共同评。
6、课堂小结
第2课 时间告诉我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过程
1、了解钟
出示闹钟实物,请学生描述各自家里的钟的造型。老师展示一个手工制作的教具钟,请学生观察制作钟的材料(皱纹纸),并总结日用钟和工艺钟的共同特征:钟面、指针和刻度。
2、设计钟
(1)教师出示一个一次性纸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设计纸杯钟的方法。
(2)教师简要示范利用杯底制作钟面,强调制作指针与刻度的注意要点。(3)独立或合作制作一个工艺钟。
(4)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挑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优秀作品和欣赏一组现代设计的钟。
4、引导学生继续挑选材料,进一步完善装饰自己的作品。
5、评价
(1)说说你做的是什么样的工艺钟?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有些什么特别的功能呢?
(2)你认为哪个作品好?好在哪里?还可以怎样改进呢?
6、课堂小结
第3课周末日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的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语言和表现周末的生活。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周末一般都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下别的同学周末都做了些什么?(照片出示)那我们周末做的最有意义事情的有哪些呢?老师想知道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这些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的呢?
2、新授
(1)人体结构知识(2):人物动作的表现
(a)小游戏,了解各种人物动态变化
(b)引导学生发现人体的关节活动才能表现出各种人物动态(c)课堂小训练帮助理解并提高动手能力(d)教师示范周末日记中人物应该如何来表现(e)学生尝试表现人物动作(f)人物组合及学生优秀作业
老师还带了一些别的同学的作业给大家做参考。(出示图片)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在周末日记中画人物,你觉得有趣吗?
第4课纸品乐陶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4.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二)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讨论方法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4、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5、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三)掌握技术自主表现
1、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2、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3、艺术作品欣赏。
第5课草丛中
一、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分析草类植物的结构、外形特征,并能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2、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3、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像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4、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二、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讲草丛中的故事。
2、欣赏草丛图片,了解各种各样的草。
(二)学生创作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遮挡、高低变化。3.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三)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第6课花儿朵朵
一、教学目标:
1、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2、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手脑协调的动作能力。
3、激发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同时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是谁把春天打扮的这么漂亮吗?
2、你喜欢花吗?为什么?
3、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同走进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并齐读。
(二)观察、欣赏、感受
1、播放自然界中的花儿课件
2、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3、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三)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1同桌合作制作一朵花,可以画或剪贴,然后把花沿轮廓剪下送给小草。
2、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
(四)作业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把作品插在桌的缝隙中模仿随风飘拂。
2、交流:你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第7课窗口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
3、渗透取景构图知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1、展示窗口图片,了解窗的作用。
2、揭示课题——《窗口》
3、认识不同时期的窗户形式,了解窗的历史。
(二)授新课:
1、你家的窗户是什么样的?透过窗口可以看到什么?你喜欢自己家的窗户吗?为什么?
2、展示欣赏造型多变、风格各异的窗户。
3、讨论分析窗的结构。
4、想一想,打开这扇窗,窗外会有怎样的景色。
(三)学生作业
1、同桌交流怎么画?
2、自己设计窗框,并配出窗口景色
(四)作品展示
(五)小结
第8课色彩对“印”
一、教学目标:
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形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中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二、教学过程:
1.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在哪? 3.板书课题,有趣的对印画。
4.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
5.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
6.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画印什么? 7.提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3)想象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8.学生自主表现,教师行间巡视指导。9.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
10.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
一、教学目标
1.学到一些制作装饰物、美化环境的知识与方法。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二、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吗?导出课题:可爱的班集体
(二)新授
1.欣赏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到运用。2.请学生说说你打算如何装扮你的教室。3.如果在节日里你又想如何装饰你的教室呢? 4.你知道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漂亮的装饰品吗?
(三)制作装饰用品
1.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制作
一、两件装饰班集的饰物。(可以同桌合作完成)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普遍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的作品。
(四)课堂评价: 1.作品展示。
2.学生相互评价、交流。
六、课堂小结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的 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2问题:
(I)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
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I、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
l反馈。(以小组形式)(1)《早春之路》
(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④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
图的提示。)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 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 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 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第二课
生活中的暖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
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准备
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
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组织教学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
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小组活动: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
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第三课
生活中的冷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 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
组织教学
欣赏书中图片《水》。
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展示评价
组织小组展示作业。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第四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 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三)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
小组研究: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研究教材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展评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第五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观察、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通过学习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教学难点
牌的设计是否新颖,是否美观、大方、实用;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教具
彩色手工纸、手工工具、胶棒 学具
图画纸、彩纸、手工工具、胶棒、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出示一副扑克牌,师: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扑克牌。可以做游戏、变魔术等。)这些牌我们经常接触,但经过我们精心的加工,它可以变得更加有趣,对我们的学习还有帮助呢!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棋牌乐—牌篇》,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出示一组制作好的字母牌和普通牌对比,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这两种牌的不同之处,包括色彩(鲜艳)、装饰(丰富)、内容(字母)、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英语)等。
2、欣赏课本中的牌,让学生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解决): 你最喜欢哪一副牌?为什么?
你知道这样一副牌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构思、裁纸、选字母、画出字母、装饰)
3、师:老师这里有两副牌,你觉得哪一副最好?为什么?
(教师出示一副完整的牌和一副有问题的牌做对比,让学生发现它们的问题并回答)
4、教师总结:这些问题都在提醒我们在制作时应该注意:字母要突出,色彩搭配要合理,方便使用,同一副牌的风格要统一。
5、师:牌的外形只可以做成长方形吗?(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外形的牌。)
6、教师示范牌的制作。(提示牌的背面也可以进行装饰,但要成系列。)
7、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8、学生作业:可以分小组制作成套的牌,进行小组竞赛。
有趣的字母牌
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进行多层面的交流评价。对学生作品的成功处作出肯定评价,同时指出待改进之处。
四、归纳拓展,审美升华
介绍牌的历史与发展,牌的种类,牌中的学问。通过最熟悉的事物引导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比,解决问题,让学生更简单的掌握本课的知识难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可以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作业设置
1、对自己的字母牌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2、课下运用这些字母牌进行英语单词的记忆与学习。板书设计 5,有趣的字母牌 制作步骤:
构思、裁纸、选字母、画出字母、装饰
第五篇: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学要求:学习有关民间美术的知识,观察感受民间美术的特性,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欣赏能力,绘出你所喜爱的纹饰图案。教学重难点:体会如何表现吉祥如意的特点。教学准备:服饰图,绘图工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整顿纪律。
二、指导观察。
1.你能说说课本中的哪些作品中体现了喜庆、吉祥、满足的特点?
2.观察范图中哪里采用了谐音、寓意、象征的手法?
3.你从书中发现了哪些纹饰?
三、课堂延展:
参加小组讨论:以你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为例,说说如何表现吉祥的主题。四.课堂评价。总结教学,鼓励优良。
五.课外作业。课后观察其他民间美术图案,结合今天所学的欣赏知识。
第二课时
一.整顿纪律,检查学具。
二.听取学生课外观察情况汇报。及时指导总结。三.指导学生如何认识描绘各种纹饰。
四.课堂练习:画一幅民间美术纹饰,巡查辅导。
五.作业评价展示。以鼓励为主,指出优秀的地方,并给予评价。六.课堂评价:
(一)、汇报课外观察到的民间美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感受。(二)、学习进一步认识纹饰。
(三)、练习用色彩描绘美术纹饰,可参照课本。(四)、自评,互评。
(五)、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一、体验特点
二、表现手法
三、美化生活
第2课 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
教学要求:
1、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2能临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并标出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
教学重点:能简要评述或临摹社区的民间美术作品,为展览做资料准备。
教学难点:尝试对调查的作品标出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教学准备:民间美术图片
教学过程:
1、你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民间美术作品?你从哪些地方考证它是民间美术?
2、你能按题材种类、造型、材料、使用情况等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收集与整理吗? 了解民间吉祥图案特定的语言符号和“象征、谐音、寓意”的表现手法。学习活动过程:观察——体验——思考——比较
1、观察——看课文,初步了解谐音、寓意。猜一猜:教材中,哪一幅画表达“连年有余”?说一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体验——连线游戏,提供与“谐音”有关的文字与图案纹样,加深理解谐音、寓意。
3、思考——小组合作找一找,课文中哪些作品表达了下面的吉祥话?并举例说明为什么。
4、比较——比较教材中“年画、刺绣、木雕、砖雕”等作品,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纹样和“象征、寓意、谐音”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吉祥如意的主题的。
第3课
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要求:1认识浮雕2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橡皮泥代替)
教学重点: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植物浮雕凹凸的画面。教学难点:能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植物浮雕。教学准备:植物图片、教学过程:
1、感知各种“橡皮泥”、“纸黏土”、“黏土”塑造的植物泥浮雕,比较其不同的艺术效果。
活动: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
欣赏学生作品:植物浮雕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与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小作者是怎样表现植物的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
2、怎样布局,画面才饱满?
3、尝试比较各种“橡皮泥”、“纸黏土”、“黏土”的特性。
4、自评与他评。
第4课 泥板动物浮雕
教学要求:感受古代浮雕文化;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动物浮雕;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
教学重点:能运用造型语言和泥塑基本技法,表现有前后层次的动物浮雕。教学难点: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教学准备: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代浮雕:
1、你认为课文提供的三幅古代浮雕作品中,分别是运用具象、意象和抽象中的哪一种手法表现的?各有什么特色?
2、比一比,不同的构图、不同的表现手法。
3、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
二、欣赏与尝试创作表现。
(1)提供课文中的“学生作品”,启发创作思路。(2)提供动物形象与动物图案,启发创作思路。
三、作业评价
第5课
神秘的图腾柱
教学要求:知道图腾柱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品;能选择泥塑或绘画的方法,尝试把各种形象组合成一个图腾柱。
教学重点:选择泥塑或绘画等方法,运用各种形象组合一个图腾柱。教学难点:能创造形态夸张、变化的图腾泥塑造型。教学准备:图腾柱图片 教学过程:
1、比较与发现。
欣赏“神秘的图腾柱”:1你见过图腾柱吗?2图腾柱给你什么感受(细腻、粗犷、古朴、现代、神秘、怪异等)?
2、我知道的“图腾柱的故事”。(1)学生描述自己对图腾柱的资料收集和发现过程。(2)课件:图腾柱的故事,图腾柱的造型特征,图腾上的真实动物与神话动物的比较欣赏。(3)认识图腾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艺术。
3、讨论:我设计的图腾柱想表达什么?(1)选择图腾柱的主题,如动物、神话动物、脸谱、小丑、原始符号等。
(2)选择构成柱体的材料,如纸盒堆垒,各种纸筒、纸卷成型等,灌输环保意识。(3)借鉴世界图腾柱作品的构图、疏密和形象处理等艺术手法。(4)小组分工合作,选择适合小组或个人创作的方法(绘画、泥塑)。
4、小组或个人尝试创作。
5、评价:评价点:造型独特;夸张变化;有主题内容;怪异神秘。
第6课 炊具与餐具
教学要求:
1、画一张炊具与餐具的写生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造型能力及表现能力。
3、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画一张炊具与餐具的写生画,培养观察力、造型能力。教学难点:要求构图饱满、合理、美观。教学准备:铅笔、素描纸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让学生说说各种炊具餐具的形状及结构特征。
三、让学生画画自己熟悉的炊具餐具。
四、观察实物,让学生说说炊具餐具几种不同的观察角度所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并将它画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一组炊具餐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从对象的不同角度产生的不同效果,几个对象不同的体积大小,以及位置距离等来分析。
二、分析几张例画,说说它们构图方面的优劣。学习好的构图方法。
三、学生进行写生尝试。
四、展示习作,让学生自评互评。
五、谈谈学习收获。
第7课 妈妈的好帮手(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剪贴的方法,为妈妈设计一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在回顾与表达中,体验人世间的情感、妈妈的关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表达爱妈妈、爱家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运用手绘、剪贴或想像的方法设计美观、实用的围裙。教学难点
能想像设计外形奇特、色彩大方、多功能的“好帮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与表达,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课堂发展
1、为妈妈设计围裙,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讨论:选择什么材料设计制作围裙才合适? 尝试:怎样设计才能穿在身上。能能天降、“纸黏土“、黏土“”
比较:色彩怎样搭配才好看?
2、为妈妈设计能减轻家务负担的“好帮手”。
观察:厨房环境,炊具与餐具的形状、用途、摆放位置。比较:现代与传统的厨房的区别。
思考:我心目中的厨房好帮手,其形状、色彩、功能是怎样的?
尝试:怎样表现画面的主体物—厨房的好帮手,怎样描绘背景才能突出主体物?
第8课 漂亮的挂盘(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性;感知均齐式、平衡式图案设计的“适合纹样”;能设计“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装饰挂盘。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体会“平衡式”、“均齐式”的美感形式;感知“适合纹样”;体会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手法;体会国内外挂盘艺术的不同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运用“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设计装饰挂盘。教学难点
能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简练、夸张的手法设计适合的纹样装饰挂盘。教学过程
1、感受艺术挂盘的功能与艺术美。(1)你见过艺术挂盘吗?在哪里见过?
(2)比较“菜篮子”与“艺术挂盘”不同的功能与审美特点为。
2、感受质材美、色彩单纯美。
3、比较“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装饰挂盘的不同美感,感知“适合纹样”,启发构图思路。
4、感知“适合纹样”,启发审美设计与创作。
5、探讨设计制作的方法。
看书—自学—交流—尝试(材料、纹样、美感要素、色彩等的选择与设计)。
第9课 瓶子的化装舞会(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古代陶瓷的艺术价值;能选择废弃的瓶子和材料装饰瓶子。
2、过程与方法:参与欣赏活动,体验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在联想中,利用瓶子原形、色彩,大胆地进行想像设计和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古代陶瓷的价值,培养“变废为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选择废弃瓶子和材料装饰瓶子,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教学难点
能保留瓶子的基本形状,运用橡皮泥进行“彩塑浮雕”创作。
教学过程
1、欣赏中国陶瓷艺术品,体验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2、瓶子的联想。
出示学生作品,启发利用瓶子的原形,进行想像设计和表现。
3、构思—设计—创作
第10课 蔬果的童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学会描绘几种果菜的形体与色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观察和写生、达到学会构图和组合色彩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探索与求知的乐趣、热爱绿色植物,有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不同蔬菜的外行和色彩并且能设计与描绘。
2、难点:各种蔬菜的构图组合和构图基本知识
教具准备:教材、范画与课件、蔬菜玩具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
1、谈谈我们每天的食物——--可爱的蔬菜
2、谈谈我家乡的蔬菜(1)请几个同学发言(2)老师做讲解
3、请大家欣赏
(3)老师拿来的蔬菜模型
(4)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课件《漂亮的蔬菜》
3、学生的发现
(1)我发现了蔬菜有不同的外行在。。。。。。(2)我发现了蔬菜有几种漂亮的颜色在。。。。。。(3)我发现了蔬菜形体美在。。。。。。
二、认识蔬菜
1、蔬菜与人的生活状况——人类离不开的营养食物
2、常用的蔬菜种类
(1)叶类————白菜、芹菜。。。。。(2)瓜类——-—南瓜、苦瓜。。。。。。(3)萝卜————白萝卜、红萝卜。。。(4)其他————土豆、辣椒。。。。。
3、颜色的种类 绿色、红色、白色、黄色最多
A学生讨论回答 B老师讲解
三、欣赏蔬菜的有关画面
1、组织学生看课件内容——
2、组织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图片——老师进行组合,同学依次欣。
3、我给蔬菜编一个故事或创造一个环境。
4、国画大师作品给我的启发
四、课堂练习
第11课 盐的妙用(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探索中,自主掌握“撒盐排遣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撒盐排遣法”产生的肌理效果产生兴趣。教学重点
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教学难点
能对点、线、面状的肌理效果进行联想和再创造,重新设计一幅有趣的画面。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画家的画导入。
二、讲授新课:
1、尝试探索“撒盐排遣法”。
(1)选择不同的纸材尝试。如生宣、熟宣、画纸等。
(2)探索“盐与水分”的关系。如落墨后,趁湿把盐撒上,需要撒盐处水分要多些,撒盐后若觉水分不足,可喷点水作补充。
(3)观察盐的颗粒大小、多少与画面“聚散”的关系。如以小颗粒盐或精盐为宜,吸收快。
2、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
(1)比一比,哪一位同学创作的肌理效果最美,最有趣?美在哪里?有趣在哪里?(2)想像:根据肌理效果进行想像,想到什么?添加些什么形态、色彩就能创造新的画面?
3、向画家学习。(1)感受斑驳的墨色之痕和丰富多变的画面。
(2)感受斑驳的墨色形成的点、线、面自然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画中勤劳的小姑娘、可爱的小鹅、流动的小溪等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美。
(3)体会画家“特殊技法”的探索与运用,能使画面的干、湿、浓、淡、聚散形成美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4、自主创作或合作创作。
(1)构思:准备表现什么画面(人物、景物、生活用品、图案等)?(2)创作:有目的地运用纸、墨、色彩、盐等材料与技法。
5、作业
第12课 美丽的荷塘(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花卉中国画的学习,初步认识写意花卉画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绘画艺术。
2、学习画荷花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初步接触中国画的学意笔墨技法。
二、重点和难点:
1、注意墨色的干、湿浓淡和画面构图的安排。
2、用步的方法。中锋、侧锋。
三、课前准备、作业要求:
1、实物投影机
2、荷花作品及绘画步骤图。
3、学生带步、墨、色彩、调色盘及笔洗。
4、用写意画法画一图荷花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荷花》范作(中国画)供学生欣赏,说明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激励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二)、讲新课:从欣赏《荷花》中分析写意花卉画的用步用墨的基本方法。(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写意花卉是用毛笔蘸上不同深浅的墨色或颜色在吸水性强的生宣上挥写出来的。这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手法,它最讲究用笔墨的技法。
用笔::中锋——让笔尖垂直在纸面上运行,可画圆润浑厚的点和线,例如荷花的茎和花瓣的用笔。
测锋——让笔尖、笔腹同时着纸运用,可画较粗的点、线、面,如画荷叶的用笔。用墨:干、湿、浓、淡、焦。
(三)、出示范画步骤图,讲述作画步骤。
写意花卉注重神韵,强调对象的形象特点。教师分析荷花叶、花、茎的形象特点,使学生能理解和会。
绘画步骤:示范全过程,并让学生都清楚看到画法。
1.用铅笔画出荷花的叶、花、茎的大致位置。
2.用浓墨画荷叶。(用大号羊毫笔在清水中泡后,济去过多的水分蘸浓墨使笔尖笔腹含墨较多,笔根含水较多,然后依照荷叶结构,自左往右大笔挥写、使墨团符合荷叶的形态结构,又有浓淡变化。
3.画荷茎(浓墨、中锋运笔)。
4.画荷花(首先用饱含清水的的短锋羊毫笔蘸胭脂色再加一点曙红色,调色时让颜色基本保留在笔尖部分,笔腹含色较少,笔根只含清水,笔锋自瓣尖落笔,用笔有,这样就自然地出现瓣尖重色,瓣面渐淡的立体效果。然后用大羊毫笔在花瓣的基部染上洁净的藤黄色将干末干时用浓墨点花蕊)。
第13课 快乐的黑天鹅(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向大师学习,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墨天鹅”。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与回忆中,了解黑天鹅的生活习性,感受其优美的动态和黑亮的色彩;(2)在观察与欣赏中,学习画家是怎样表现主体物和背景的;
(3)在尝试临摹中,探究画家是怎样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的。
(4)在变化表现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画家对“黑天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喜爱珍奇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教学重点
能向大师学习,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的。教学难点
能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回忆:(1)黑天鹅的生活习性。
(2)黑天鹅生动、优美的动态。
(3)黑天鹅的形态、色彩。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欣赏。
(1)画家是怎样表现两只不同形状的黑天鹅的(引导学生用几何形观察与表现黑天鹅的体形特征)?
(2)画家是怎样表现黑天鹅优雅的脖子、生动的动态的(引导学生观察与表现黑天鹅的“S”形脖子和不同的动态)?
(3)画中的主体物是什么?画家是怎样添加背景来表现优美的环境的(主体突出)?
2、尝试临摹。
(1)在自觉中,探究黑天鹅的头部、身体、羽毛的用笔、用墨。(2)学习画家是怎样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的(体会画家对“黑天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喜爱珍奇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
3、变化表现。
(1)黑天鹅快乐的动态。(2)快乐的场景。
(3)表现快乐的色彩。
4、作业评价。
(1)提供作业评价标准:能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能表现黑天鹅快乐的动态、场景;个人或与同学合作。
(2)自评或他评。第14课 千姿百态的树(色彩写生画)
一、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树,启发学生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远近不同的几棵树,用色彩画出来。
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认识理解树的形态和结构在不同季节中所产生不同的变化。
2、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来装饰树。
三、课前准备、作业要求:
1、实物投影机、2、几种不同季节的树的彩色图片。
3、学生准备毛笔、水粉等。
4、用色色彩画一幅树的写生画,要画出树的形态个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用实物投影机,出示树的色彩图片,请学生欣赏和观察认识各种不同形态、种类的树,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由于树的种类与生长环境的不同,树的枝干刚柔粗细有别,枝干穿插交错各异,叶子外形不一,枝叶有轮生、互生、对生的区分,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树形。例如高大的木棉,迎风飘舞的扬柳。
2、树叶是有颜色的,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的树叶是嫩绿色的,夏季渐变成浓绿色,到秋季又变为黄红色。有的树到了冬季,叶子落尽,树干呈带色彩倾向的灰色。用色彩画树,要抓住外形特征的大感觉,集中表现出来。
3、绘画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
⑴、选材构图(画纸横放或竖放,用铅笔定出高低的位置和比例)。
⑵、画出外轮廓(抓住树的伞形和叶子形成的团块结构以几高低左右顾盼的姿态)。⑶、着色方法:分清整体大明暗关系,大胆用色,灵活用笔,画出大体明暗,然后点染细部(局部),最后再画枝干。
形式:①铅笔淡彩(用铅笔画好大效果,然后略加颜色)。
②、勾线添色。
③、油棒加水彩。
(三)、带学生到室外作写生画,教师指导。树叶的绿色的使用(明部的浅绿加拧黄或土黄,暗部用深绿加钴篮或土红加群青,层层处理,在暗部边缘画出树叶的形状)。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指出存在问题(树叶绿色不能过于单调否则表现不出树的色彩特点)。
第15课 我的第一次(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结构特点;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
2、过程与方法:
(1)在记忆----联想中,大胆向同学描述自己“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2)在观察与构思中,探讨表现手法;
(3)在观察与临摹中,体验画家简练、夸张的艺术手法;
(4)在构思与创作中,运用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和结构要素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寻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2)自主获得身心的和谐,完美健全的人格。教学重点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大胆表现“我和第一次”发生的事。教学难点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我和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记忆和联想思维,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作品,激发构思,探讨表现手法。
提供三位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与比较:
(1)画中描述了什么?你认为是画家的“第一次”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了解表现“第一次”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2)三位画家各用了什么表现手段(线条、色彩、形体、明暗等)?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对比、寓意等)?引导学生感受画家不同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手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欣赏作品,启发运用“生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
(1)提供<<踩高跷>>引导观察:任教如何表现了小男孩惊惶的表情和紧张的动作、环境?(2)提供<<第一次放风筝>>和<<第一次养鸟>>引导观察与体验:临摹一下,体验是怎样运用简练的线条、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神情、动态的?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夸张、简练、生动、有趣)?第一次”爱之情生的事“快乐的黑天鹅”的(4)在变
3、欣赏学生作品,了解有主题的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与结构要素。
4、构思与创作。
(1)构图:画中“我”的位置在哪里?在干什么?怎样表现画面?(2)用线、用色:大胆、流畅、色彩对比。
(3)文字说明:简练、有趣,收发室位置合理安排。
4、作业评价:提供作业评价标准
第16课 我的一天(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生活当中。通过听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教学难点:通过听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作业要求:用色彩完成一幅绘画日记,要求内容积极向上,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文字概括。
教师教具:电脑声音素材库资料,大屏幕实物投影,绘画日记步骤画(部分已完成)。学具:彩笔,油画棒,色彩(水彩、水粉颜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分钟
二、导入新课 2分钟
师:我们很多同学有记日记的习惯,大部分同学都用文字记录的形式,你们知道不知道有一种比它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呢?
生:绘画日记。
师:那么哪位同学能说掸什么是绘画日记呢?
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绘画日记就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每天发生的有意义、有趣的事,我们这节课就学习绘画日记。
(板书:绘画日记)
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日记的内容呢?我们想「想,生活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了某种声音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的或发生的事情,那些色彩缓纷的目子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所以这甘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画彩色记忆画来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7分钟
师:老师播放几种声音,请同学们注意听,然后描述一下是什么声音?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及色彩?
生:答几种不同的情景及色彩。
师:同一种声音能联想到的不同情景和色彩吗?
生:能!
师:老师先放一种玻璃碎了的声音,然后出示听到这种声音后画的一幅绘画日记,并让学生观察这幅作品除了绘画部分以外,还有什么内容?
四、课堂练习25分钟
师:老师放一段声音,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黑板上贴带有插图装饰的”听“字),然后讲述一下你听到这种声音以后想到什么样的情景及色彩。(贴一张带有插图装饰的 ”讲"字),再按绘画日记的结构和步骤把它描绘出来。(贴上“画”字)
生;学生听完声音以后,回忆起了许多情景,教师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了同一种声音联想到的不同情景和色彩的绘画日记。
师:阿学们,刚才很多同学回忆起了一些美好的情景,还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情景没有说,现在就用你们手中的画笔把你们刚d讲的和想到的情景画下来,你们能行吗?
生:能行!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挑内容新奇的展示一下。学生可以自由上前面从电脑的声音素材库中调声音激发想象,鼓励大胆用色,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放优美的音乐营造 12 一种氛围。
五、作业
第17课
印染“花布”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染纸图案教学,使学生了解图案表现手法和的多样性。
2.染纸图案是民间图案的一种,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情感。3.通过学习染纸图案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折纸和浸染方法。
教学难点:折纸规范,浸染的角度,面积和时间的把握。三、教学准备
教具:染纸范作数件,演示用的工具材料,课件
学具:生宣纸(15CM×15CM)染色颜料水
四、作业要求
用基本的折、染法,自行设计染出1—-3种图案作业。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这里上课。在新的环境中,大家能不能做得更好,表现得更好呢?
2.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大家看(展示图案)喜欢吗?这么漂亮的图案就叫做“染纸图案”。(板书课题)
今天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研究制作这些美丽的染纸图案。
3.讲授新课:
大家想,一张小小的白色生宣纸如何能变成这么美丽的染纸图案呢? 好,先看老师做一个小实验。
⑴演示小实验
(边讲边演示)拿出一张生宣纸,直接浸在染色水中。生宣纸本身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颜色顺着宣纸的纹路很快就吸上来了(展示)
大家看,这样染出来的染纸和老师刚刚给大家欣赏的染纸相比较起来从图案的规律性上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没有规律 不漂亮 / 有规律 漂亮)所以为了使咱们的染纸更加漂亮,图案更加美丽,在我们染之前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好,现在老师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染纸图案都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从制作方法、色彩、图案形成上去逐一思考。带着这个问题大家看老师再做一个实验。
⑵演示制作步骤: ① 折(板书)
老师先给大家看一种老师想到的折法:米字格折法(课件出示折法)
将正方形纸横对折两次,再竖对折两次,成小方块后再斜折一次,这样使它成为米字格。大家想一想除了这种折法外还有什么样的折法?(课件屏幕显示)
老师再教大家一种折法:折射状折法:将正方格的纸斜对折一次,成为三角形然后再一直对折„„
其实折纸的方法,还有很多大家也可以自己发明一些新的折法(结合展示图案总结)总之,折法不同,我们染出来的效果就不同。好,现在我们折好了下面要进行第2步了。
②染(板书)
我们把折好的宣纸浸在不同的染色水中,可以沾边,也可以沾角,染的角度不同面积不同,染纸染出来的效果就不同。(边演示边讲解)染得时候注意一点色块与色块之间要注意留白,这样染纸的效果才会更好。染还要染透,老师这里有一个染透的技巧就是:拿一张纸垫住,用手捏一捏以便让染色更好更快的渗透到纸里去。好,我们的第二步结束了,然后就开始最重要的一步了:揭
③揭(板书)
因为生宣纸浸水后会变的非常柔软如果不小心的话,一张美丽的染纸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大家就可以拿出一张备用的宣纸把染好的纸沾干一些,然后再慢慢地按折时的顺序揭开。这样经过我们折、染、揭三个步骤一张色彩艳丽的染纸就做出来了。
而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做出来了,大家想不想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好,打开课本13课看课本中的小朋友做的染纸怎么样?大家在思考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染纸图案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制作简单
色彩艳丽
纹样自然形成)
好,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件礼物,大家想不想看?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欣赏)
4.布置作业:
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漂亮吗?想不想亲手做一做?好,现在运用刚刚学过的染纸方法来设计一幅美丽的染纸吧!
第18课
可爱的童帽(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帽子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关系;能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童帽的形状、装饰花纹。
2、过程与方法:
(1)欣赏民间虎头帽,了解民间童帽设计的“寓意”;
(2)了解现代款式多样,用料各异的童帽,感受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提高;
(3)在创作与表现过程中,学会结合生活应用进行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帽子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能用线与色设计童帽的形状和装饰花纹。
教学难点
能用“直线与曲线、粗细疏密的线”设计表现不同质感、不同功能、不同款式的童帽。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师:听完这个有趣的故事了,今天老师也让同学们来卖卖自己各式各样的帽子(边说边引出课件题目),卖帽子之前先要来设计制作一顶帽子对不对?刚才老师进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看见老师头上的帽子了吧,老师边给大家变魔术边提些小问题,(对于老师头上的帽子学生有什么想法),(从帽子的材料,形状,作用来描绘)。
2、小结:从上面的学习从我们可以发现帽子的结构可以大概分为。。3.刚才老师头上的只是一小部分帽子,接下来啊老师让大家来看看另外的各种各样的帽子,(边演示课件边介绍)古代的帽子—近代的帽子—现代的帽子。4.那么现在老师让大家来说说看这些帽子是谁戴的?(课件演示)如:警察的帽子,矿工的帽子,鱼父的帽子。。
5.接下来老师就让大家自己来做做小设计师,设计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好吗?先来看看小朋友们的画(出示),这些啊是和你们差不多年龄小朋友的画,你们来说说看他好在哪不好在哪?生答。(接着欣赏课件—时尚怪异的帽子)
6.学生制作辅导
7.讲评 8.总结
第19课 我设计的童装(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服装知识;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联想和思考活动中,体会童装与美术造型、色彩搭配等关系;(2)在模仿“服装设计师”活动中,自主体会设计剪裁方法;(3)在探究设计与创作活动中,大胆想像、设计、创作与展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大胆进行创意变化,培养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
教学难点
能选择适当的纸材,设计、剪裁、装饰一件(套)对称或不对称的童装。教学过程
1、了解一些服装知识。
(1)你喜欢什么衣服?适合什么季节?美在哪里?
(2)当你走进童装商店时,你是怎样挑选衣服的?哪件衣服适合你?形状是否美观?颜色搭配是否合理?
(3)小博士介绍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2、观察、联想和思考。
(1)你认为哪个小朋友穿的衣服款式好看,为什么?(2)童装与鞋、帽有什么关系?
(3)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里,童装有什么变化?(4)上衣、裤子、连衣裙的基本形状各是怎样的?
3、模仿“服装设计师”。(1)自觉设计剪裁方法。
(2)“变”的想像,衫身、衣领、袖口除了可以设计成各种几何形,还可以设计成什么形状?
(3)把“布料”对折、重叠、画外形、剪裁成对称衫样。(4)设计装饰花纹。
4、欣赏学生作品。
5、探究设计与创作:构思、选材、画图、剪裁(粘贴)、装饰。
6、展示与评价(1)小组展示童装
(2)评价点:外形美观、大方;色彩对比、醒目;有创意变化。(3)自评与他评。
第20课 我们的小超市(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把本单元或本学期的作业设计为各种各样的“商品”
(2)能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展具”。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与记忆时,设计商品、展具活动中,学会思考、构思与创作;
(2)在模拟“超市”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礼貌用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人际关系,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与知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学会将本单元设计的“小商品”,为“小超市”进行综合性的“展示设计”。教学难点
能按照“商品”的需要,设计制作造型美观、实用的“展具”等立体造型。教学过程
1、观察与记忆(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超市的环境、展具美在哪里?
(2)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哪些作品可以设计为“商品”?
2、根据商品内容,设计展具(了解“设计与应用”的关系)。
(1)根据“商品”特征设计展具,如我们的商品适合挂起来还是平放?应设计怎样的展具?哪些废旧材料的造型、色彩适合应用?
(2)根据美感要素进行设计,如对称、均衡、重复等,启发创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