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语言活动:做个文明小主人
重庆江津区双福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中班语言活动:做个文明小主人
李先琼
一、活动目标:
1、会说文明语言,举止有礼貌。
2、能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清楚的语言叙述自己做主人的经历,同时也能安静、专心地倾听同伴谈话。
3、能主动与同伴交谈,乐意在集体场合谈话,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或发表建议。
二、活动准备:
1、本班活动室墙饰的画面之一“鸡大婶一家到小兔家做客”。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回忆自己做主人的经历
3、鸡大婶一家人的头饰和小兔子一家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到别人家去作过客吗?他们是怎样接待你们的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走到活动室墙饰的画面之一“鸡大婶一家到小兔家做客”面前,提问:这图上画的都有谁?整个画面看完了,你觉得这幅图说的是意思啊?(鸡大婶一家到小兔家做客)
3、我们来看看,小兔子一家今天是怎么当主人的?让幼儿自由回答。
(请客人进屋,请客人坐,端水给客人喝,和客人聊天,小兔子还把自己最漂亮的玩具给小鸡玩,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青菜拿出来招待客人……客人离开的时候,小兔一家把客人送到门外给客人再见等)
重庆江津区双福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4、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你们一家是怎样接待别人的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5、引导幼儿与最好的同伴交谈,要求每个幼儿将自己做主人的经历说给同伴听。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谈话,提醒幼儿在倾听时要安静、耐心,教师重点帮助胆小、内向、不善表达的幼儿谈做主人的经历。
6、请幼儿自己选择角色扮演鸡大婶一家到小兔家做客的游戏。
7、教师围绕做客的话题,拓展谈话内容,提问:家里有客人时和没客人时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礼节?客人来了应怎样和客人打招呼?应该怎样和客人说话?应该怎样接待客人?告别时,你应该说些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小主人?
8、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做主人时应注意的礼节。让幼儿懂得做主人要有礼貌,主动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客人分享,把最好吃的东西拿来招待客人。与客人的孩子玩耍时应懂得谦让,争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小主人。
第二篇:中班语言:我是家庭小主人
中班语言:我是家庭小主人(第2周)
备课人:朱双双 备课时间:2014年2月20日
上课人: 上课时间:2014年 月 日 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名称,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2.积极动脑,尝试按照儿歌的格式仿编。
活动准备:
图片、配套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请幼儿带着问题看图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时,我应当怎样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二、欣赏儿歌。
1.教师示范念儿歌,幼儿欣赏。
2.逐句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三、学念儿歌。
四、仿编儿歌。
1.提问:你在家是怎样做家庭小主人的?
2.按照儿歌格式仿编(只要求五字一句,不要求全部押韵)。3.教师帮助幼儿整理新编的儿歌,共同朗诵。我是家庭小主人
妈妈洗衣服,我来拿衣架。爸爸回到家,我去倒杯茶。爷爷看报纸,我把眼镜拿。奶奶看电视,扶她坐沙发。我是家庭小主人,样样事情都参加。
活动反思:
第三篇:中班语言教案:我是幼儿园小主人
我是幼儿园小主人(语言)
设计意图:
在围绕我园探索性主题“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在园内观察散步时发现在幼儿园的草地上、小树林里、大型玩具下有各种各样的垃圾------糖纸、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装袋、香烟头等。孩子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里垃圾怎么会这么多?”“这些垃圾都是哪里来的?”
《指南》中提出教师应善于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发生成的具有发展价值、共同兴趣的热点及时捕捉住,与预设活动的内容有机结合,并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幼儿即时生成的内容,给以适度的回应。
我感到幼儿提出的这一问题很有价值,它能引发孩子有关的很多想法,因而适时调整计划,与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促进孩子实现经验的互动,知道作为幼儿园的一份子,我们都有责任关心幼儿园的整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并延伸至提醒大家一起来保护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幼儿园幼儿园更加美丽、更加整洁。让孩子在这种经验互动中,思维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初步激发“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电脑、有关资料、图片
活动重点指导:
1.观看图片:整洁的操场、教室等
问:这是什么地方?
你喜欢吗? 为什么?(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老师小结。
2.观看图片:有垃圾的操场、教室等
问:这里都是什么?
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的?
你看了,觉得怎么样?(看见了难受、玩得不开心…...)
老师小结。
3.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把垃圾 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做不乱扔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看见乱仍垃圾的行为及时提醒、劝止……)
师:我们这些小主人真棒,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使我们的幼儿园更加整洁,更加美丽。
评价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绿色、橙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蜗牛图各一个,与蜗牛颜色相同的字卡各一个,分别写上“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树叶、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柠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白色蜗牛一个。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导入活动。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窸窣、窸窣、窸窣,谁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啦?
2、(出示小蜗牛图)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你会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地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一边学爬一边嘴里说:“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字卡颜色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好东西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分别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蜗牛)第一天,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第二天,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第三天,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小蜗牛呢?请你猜猜。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蜗牛?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猜猜、找找、配对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蜗牛变化的乐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小蜗牛每天变来变去,真奇怪!妈妈到底给它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大图书。
2、出示大图书封面,向幼儿介绍图书名称《变色蜗牛》。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翻书,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食物。
4、提问:小蜗牛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会变颜色了?
5、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采用个别与集体练习的形式,鼓励幼儿大声学一学。)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变色蜗牛》。
五、发散思维:
小蜗牛每天都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多开心。如果让你给小蜗牛送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讲述)
附:故事:变色蜗牛
“蟋唆,蟋唆。”一只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
第一天,“沙沙,沙沙。”它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它吃了两朵蓝色的喇叭花,变成了一只蓝色的蜗牛。
第四天,“咕兹,咕兹。”它吃了一只红色的辣椒和一颗红色的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色的蜗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它吃了一黄色的梨子和一个黄色的柠檬,变成了一只黄色的蜗牛。
第六天,“啊呜,啊呜!”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个紫色的大茄子。这回它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第七天,小蜗牛,它会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又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再说一说。
第四篇:中班语言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小老鼠和大老鼠》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知道朋友在一起要又好相处。
2、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续编故事。活动重点:续编故事
活动难点:懂得幼儿之间不做奇强凌弱的事,要互让友爱。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升中班了》;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我们已经听过了大老虎和小老鼠的故事,它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二、出示挂图,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将其按部分,从开始到“还是不敢对大老虎说什么”。提问:
大老虎和小老鼠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大老虎这样做好吗?小老鼠应该怎么做?
讲后半部分,从“有一天”到结束。提问:大老虎把瞎老鼠的城堡踢飞以后,小老鼠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它会这么生气?为什么大老虎见小老鼠生气了,有点后悔?它以后会怎么样呢?
三、交流。
1、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四、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续编故事。
幼儿续编故事,师生共同对续编的故事进行评价。活动反思:
一个是微不足道的小老鼠,一个是强悍威武的大老虎,作者让这二位成为好朋友,真是用心良苦啊!因了这个绝妙的设计,矛盾冲突波澜迭起,喜剧气氛也被渣染到了极致,一种顽董的幽默跳跃在字里画间,让人自始至终忍俊不禁,而同时,又情不自禁地要去琢磨那些隐藏在如此有趣的故事背后的东西。这节课中,我不仅在引导反复观察插图的过程中,挖掘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时教会了学生如何阅读绘本图书的方法,最后还引导孩子自己续遍故事。课上,我领着孩子们从头看起,一页一页地读,从观察画面开始引导学生即兴说感受,教师再加以观察的提示和儿童式的教师语言对配文加以补充。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的感性得到滋养,得到抒发。这个感情的线索就是对朋友的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爱的生长,故事的生长,教学的成长,教育本身的成长。当情感在老师精心的铺垫下越来越激烈时,孩子表达的欲望被瞬间点燃了,于是表达就成了一种真正的“情动辞发”,“言为心声”。有时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很难免有些空洞的说教,没有一把真正能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让他们经常无话可说。其实像绘本这样的书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时孩子们就会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文字精灵就会跳跃在他们的脑海中了。这样,我们不防就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充分发挥,孩子不会发现,不会思考,我们就给他们一个具体的、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孩子们为了让你了解,一定会畅所欲言。唯一的遗憾就是在幼儿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没及时对孩子们的创作进行更好的引导。
第五篇:中班语言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盲人摸象》教学反思
周铁幼儿园丁金英
今天的语言活动课《盲人摸象》,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诙谐幽默,深深的打动着我,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喜欢听。在活动前我故作神秘的告诉班级小朋友说,今天在教室里来了一位盲人,你们找找看,孩子门左看右看都说不知道,我话锋一转问道: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盲人吗?徐成杰以最快的速度向其他小朋友解释着;“盲人,就是瞎子”我接着问,那他能看得见东西吗?“看不见”顺着孩子的思路,于是我引出了故事的开头,今天有一群盲人他们在摸象,他们看不见,你说怎么摸呢?孩子们被这样一个问题惊呆了。跃跃欲试的想要探究盲人是怎么摸象的。我在绘神绘色的讲《盲人摸象》的故事中,通过等待留空的教学方法,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点高。在这个故事中,他们认识到了小小故事带来的大道理:“看事不能只看一面,一个盲人摸到的只是象的一部分,而部分不能代表整体,然而这几个盲人都看不到整体,所以争得面红耳赤的,故事告诉我们所在的就是,不要像盲人一样以偏概全了,否则真是盲人了。虽然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孩子们不是很能领会,但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还是大大吸引了他们,他们只知道做什么事情不能闹笑话,要多动小脑筋。
在最后的环节中,我问孩子什么叫成语,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出,他们都不知道,为了让他们更加清楚的明白,于是我对什么是成语进行一番解释:成语是由4个字组成的,每个成语故事里蕴藏着一个道理。孩子们终于知道了答案一个劲的嚷着要我再讲一个成语故事,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安排在区域游戏的时候,老师到图书区再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在教室里面好一阵欢呼,其实只要让孩子们多看看成语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之道,从中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习到许多人生道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