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
第三章 民族复兴的准备
一、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国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反抗和斗争,但是无一能够取得胜利,这样就为认识到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打下了基础。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运动能够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而有的运动却只能遏制中国的近代化。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甲午战争都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重大影响。空前的民族危机是戊戌变法发生的基本原因,也是中国近代化由技术层面发展到政治层面的主要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残局”的出现是此后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的主要原因。辛亥革命的昙花一现再次表明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和曲折。
二、重点和难点:
1.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 2.百日维新述评?
3.分析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4.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5.你怎样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 ?
三、计划课时:4课时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
一、农村社会变动与太平军起义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 1.农村经济更加残破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战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
(1)鸦片输入的激增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小民重困”等问题更加严重
就缴纳的田赋而论,“东南产米之区,大率石米卖钱三千,自古迄今,不甚悬远。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两千,则石迷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一,《备陈民间疾苦疏》(咸丰元年十二月十八日)这在无形中就使农民增加了一倍以上的田赋负担。地主阶级又千方百计的把这种负担转嫁给农民,加速了劳动者的破产。
(2)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如江浙一带的的漕赋,原需交米1石的,战后竟需交米2石5、6斗,甚至达3、4石之多;湖南的地丁税则从每丁正银1两变成了每丁几两。这些都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3)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地租剥削率很高
到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土地兼并已经十分激烈,官僚、贵族占地的规模最为惊人,如道光时期的大学士琦善占地竟达25600顷以上。满汉大员有地几百顷、数千顷的很多。(农也:《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与农民生活》,《经济研究》1956年第1期)一般地主占地规模也相当惊人,以致广大自耕农和小地主破产。至于佃农的境况就更加恶劣了,他们需向地主缴纳高额地租,并且常常受到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终岁勤劳,难得一饱。导致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4)由于政治腐败,水利连年失修,自然灾害十分频繁
1841-1843年黄河连续三年决口,造成豫、皖、苏三省广大地区被淹,人民死亡以百万计;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又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波及上千余州、县。尤其是1849年长江大水,汉口“尽成水府”,武昌“水深至檐”,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广大地区被灾严重,为百年所未遇。同期,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总之,连年的人祸天灾,使人民陷于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2.人民反抗此起彼伏
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残酷的封建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灾难,迫使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了反抗道路。鸦片战争后,汉、壮、苗、瑶、彝、回、藏等各族人民的起义和抗租抗粮等斗争几乎遍及全国。
其中从1843-1850年,全国各地群众暴动和武装起义,大小即达70余起。当时北方各省有白莲教、天理教的斗争,河南、安徽、山东一带有捻党活动;在南方,斋教散布于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天地会势力更是遍及长江和珠江流域。
各地掀起的反抗斗争,以两广与湖南三省声势最盛。如1843年,湖南武冈州曾如炷起义;1844年,湖南耒阳县杨大鹏等率众2000余人奋起抗粮;1845年,广西藤县邓立奇、钟敏和起义;1846年,湖南新田县王宗献起义。
据统计,1847-1850年仅广西一省,天地会系统的农民起义队伍即有二三十支。每支“少者数百人,多者三、四千人不等”,“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严正基:《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第2册第3页)这些斗争使官僚、地主、豪绅惶惶不可终日,狠狠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势力。以至于地主文人惊呼:“粤西近日情势,如人满身疮毒,浓血所至,随即溃烂,„„终必有溃败不可收拾之一日。”(龙启瑞:《上某公书》,《经德堂文集》卷六,第6页)这一切都说明,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各地农民反抗斗争的持续发展,一场农民大起义的风暴即将来临。
(二)农民革命的酝酿
正当中国社会酝酿着一场农民大起义风暴的时候,洪秀全在广西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做了舆论上的宣传和组织上的准备。
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七岁入村塾读书,由于聪明勤奋,五、六年间,即能熟诵四书、五经及多篇古文。家庭对他期望殷切,希望他能取得功名,以“显父母,光宗族”。但是三次赴广州考秀才都名落孙山,使洪秀全感到愤懑不平。1.应试落第,“去旧从新” 在1843年最后一次应试落第后,他阅读了基督教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洪秀全读后按照书中的启示,祈祷上帝,自行施洗,以示“去旧从新”,并开始从事传教活动。2.撰写“三原文献”,宣传平等思想
从1844-1848年洪秀全先后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作品,把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 “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尚德”的“大同”社会。3.创立“拜上帝会” 1847年春,洪秀全和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建立起一个被称为“拜上帝会”的组织。
4.形成领导核心
拜上帝会在发展和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核心,成员有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
(三)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 1.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气势磅礴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了。
金田起义后,清政府急忙调集军队一万多人派往桂平,广西提督向荣亲至前线指挥镇压。太平军英勇作战,屡次大破清军。2.永安封王建制
1851年8月,太平军在平南官村击溃向荣部队,一举攻克了广西永安州。12月,洪秀全在此颁布封王诏令: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规定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确立了太平天国初期的官制,这对于加强领导、发展队伍具有重要意义。3.转战湖南湖北
太平军在永安停留了半年多的时间,清军3万多人陆续开到永安,包围了州城。1852年4月,太平军突围北上。6月,太平军攻克全州。在全州战役中,冯云山不幸中炮牺牲,使太平天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领导人。
太平军撤离全州后,进入湖南。在湖南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救一切中国人民谕》三檄文,揭露清政府的腐朽黑暗统治,“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颁行诏书》,《太平天国》第一册,第162、164页)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它。8月,太平军攻取湖南重镇郴州。9月,围攻湖南省城长沙,未能攻克。萧朝贵在攻城时中炮牺牲。这是继冯云山之后,太平天国的又一重大损失。11月底,太平军放弃攻打长沙的行动,移营转进。12月,太平军攻克益阳、岳州,获得大量武器、船只。同时,数千船民、纤夫踊跃加入起义队伍,组成水营。从此,太平军有了一支新建的水师。
1852年底,太平军进入湖北,连克湖北重镇汉阳、汉口。1853年1 月,太平军攻克湖北省城武昌。4.定都南京
2月,洪秀全、杨秀清放弃武昌,统率大军,水陆两路,浩浩荡荡,顺江东下,势如破竹,连下江西九江、安徽安庆、芜湖、和州等地。3月7日,太平军兵临南京城下,水陆连营,“直望无际”,“既众且整”,清军“望之夺气”。(汪士铎《乙丙日记》卷一)3月19日,太平军攻破南京外城,斩两江总督陆建瀛等。20月,攻克内城,杀江宁将军样厚等,完全占领了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5.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彻底推翻清朝统治,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的总目标是攻打清朝的都城北京。1853年5月,由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军两万多人,自扬州出发,开始北伐。北伐军经安徽入河南,由泛水渡黄河,自豫北入直隶,一路所向披靡,连破州县。清政府极为恐慌,忙调重兵堵截。京中官绅逃迁者3万多户,情况极为混乱。不久,北伐军前锋直抵保定以南,进逼天津。清军决运河堤放水,北伐军进攻天津受阻。时值隆冬,北伐军粮尽衣缺,于1854年2月败退南撤,后虽经一年多的苦战,最后终在1855年3月和5月,在直隶连镇和山东茌平冯官屯溃败。林凤祥、李开芳先后被俘就义,北伐失败。
北伐军在两年的时间里转战数千里,连克数十城,战斗在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给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造成了有利的形势,同时支援了太平军在南方的战斗。但因北伐军孤军深入,远离根据地,得不到后方的有力支援,又没有主动联系和发动群众,因而最后陷于失败。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为夺取安庆、九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确保天京,进行了西征。1853年6月,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等率太平军溯江西上,当月即攻占安徽省城安庆。此后,西征军分为两支:一支由胡以晃等率领,以安庆为基地,先后攻取了安徽22个州县;次年1月,又攻克皖北重镇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投水而死。另一支由赖汉英等率领,进围南昌,但久攻不克。1853年9月,撤南昌之围,攻下九江。10月再克汉口、汉阳,后因兵力不足,退守黄州。曾天养率部来援,于1854年2月在黄州大败清军,湖广总督吴文镕投水而死。西征军乘胜三克汉口、汉阳,再克武昌。1854年4月,太平军在湖南靖港几乎全歼湘军水师,曾国藩羞怒交加,投水寻死,被随从捞起。但在随后的湘潭之战中,太平军又为湘军所败,湘军乘胜反扑,7月陷岳州、占武汉,于1855年初进逼九江。1855年1 月,石达开为统帅,率大军西援。在湖口和九江两次战役中痛歼湘军水师,使敌军“辎重丧失,不复成军”,曾国藩率残兵败将逃往南昌。太平军乘胜西进,2月至4月,再克汉阳、武昌。这年年底,太平军向江西进军,至翌年3月间,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江西十三府中的七府一州五十余县,都落入太平军手中。
与此同时,太平军于1856年4月与6月,先后击破了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解除了威胁天京三年之久的军事压力。总之,太平天国通过三年多激烈的战斗,控制了从武昌到镇江长江沿岸的城镇,安徽、江西、湖北东部以及江苏的部分地区都为太平天国所掌握。至此,太平天国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一)太平天国的纲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土地问题为核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内容的革命纲领。1.基本内容
(1)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以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第一册,第321-322页)分配的办法是:按产量的高低把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田坏田各一半,互相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不分男女,凡16岁以上,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的调剂办法。
(2)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政权“两” 除了解决土地问题之外,《天朝田亩制度》还还规定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政权“两”来组织社会生产和产品分配。每25户为一“两”,每“两”设“两司马”一人,总管生产、分配、军事、教育、宗教等事务。分得土地的农民,除耕田外,都要参加副业劳动,“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农隙治事”。
(3)设立“圣库制度”
在分配问题上,每“两”设一国库,规定每“两”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25家中婚丧等事所需要的银钱粮食,都由每“两”所设的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疾病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者,均由国库供养。
2.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具有反封建的意义。正如列宁所说:“'地权'和'平均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纪念赫尔岑》,《列宁选集》第2卷,第418-419页)《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的这种愿望,用政权的力量予以系统化、制度化,对于发动和鼓舞群众起来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这种方案是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相悖离的,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天朝田亩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和平均主义的经济方案在当时激烈的战争环境下是无法实施的,而实际实行的仍是 “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这表明太平天国承认地主占有土地,并允许地主收租。封建的生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改变。3.《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行情况
尽管如此,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地区内,地主阶级受到了沉重打击。一部分地主豪绅和庙宇寺观的田产被没收,对富户课以重税和减轻农民的负担。如天京附近的农民,“交长毛钱粮,不复交田主粮”。同时,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广大农民群众纷纷自发地起来反对地主的压迫和剥削,有的占有逃亡地主豪绅的土地,有的拒绝向地主交租,有的则少纳地租。
据当时一些文人记载:江苏扬州附近,“凡佃人田者,亦思抗租不纳”;(汪士铎《乙丙日记》卷二)在湖北黄梅县,“贫民多挟贼凌富,而田风大坏,舞弊名色多,是区区者(指租谷)能有几何”(邓文滨:《卖脱父亲能抵课》,《醒睡录》卷七)在安徽芜湖,前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所有的2000多亩土地,“自咸丰三年后,籽粒无收”。(《徽君御寇案牍》,《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六册,第116-117页)
这都说明,太平天国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虽然并未实行,但是广大农民却夺回了相当数量的土地,并且由于少交或不再向地主交租,大大减轻了负担,不仅打击了封建势力,而且对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支援农民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太平天国的其它政策
除《天朝田亩制度》以外,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关系等方面实施了其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1.在政治方面
太平天国按中央、省、郡、县四级建立了政权体系。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为天王。天王之下设王、侯两等爵位,实行世袭制;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等十二级职官。随着形势的发展,后来官制有所增改。爵位和职官不分文武,军政兼管,既处理政务,又带兵打仗。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的东王府实际上就是太平天国政府。东王府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成为分管各部的主管官员。
地方政权为省、郡、县三级,省级官员大都由王、侯兼任,郡设总制,县设监军。县级以下为基层政权,《天朝田亩制度》明确规定实行乡官制度。即按照太平军的编制,把居民组织起来,以五家为伍,设一伍长;五伍为两,设两司马;四两为卒,设一卒长,五卒为率,设一旅帅;五旅为师,设一师帅;五师为军,设一军帅。一军共有12500家。军帅以下的各级官吏被称为“乡官”,多由当地人民推举,或由上级官员委派。
在太平天国控制区域,较为普遍的实行了乡官制度。乡官在维护地方秩序、征收赋税、办理军需方面都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如敌方的记载说:“贼之科派不独钱米,如行军所需各物皆需取给于乡官,偶需锹锄千柄,或苇席千张,或划船百只,伪文一下,咄嗟立办”、“催粮之贼不绝于道,赖数乡官支吾而供给之”(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第三册,第275页)但是,乡官的成分颇为复杂。充任乡官的,除农民和其它劳动人民外,还有流氓无产者,以及地主士绅。这就给太平天国革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2.在经济方面 宣布废除私有财产,并曾一度废除商业。太平天国一度在天京完全废除私有财产,生活必需品由圣库定额供给。居民按性别分别编入男馆女馆,虽夫妻不得同居。
手工业由诸匠营和百工衙统一经营管理。诸匠营有土营、木营、织营等,百工衙有弓箭衙、油漆衙、豆腐衙等,行业很多。诸匠营和百工衙的产品不经过市场进行交换,直接分配给各单位,生产者除吃穿之外别无报酬。这种按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所制定的改造城市的方案,让基层群众过平均主义式的生活,使原来的城市变成了城堡,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向的,所以终于遭到失败。1855年初,开始允许天京居民恢复家庭生活,承认私营工商业,天京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原来的状态。3.在社会生活方面
实行男女平等和禁止妇女缠足。《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废除买卖婚姻,“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贼情汇纂》,《太平天国》,第三册,第326-327页提倡“一夫一妇”,禁止娼妓、缠足、买卖奴婢等。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应试、做官、参军作战。这些措施对封建宗法制度起到了冲击作用。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者仍沿袭历代封建帝王的妃嫔制。洪秀全还宣扬“妻道在三从,勿违尔夫主”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幼学诗》《太平天国》第一册第233页)这些事实说明,他们没有摆脱封建社会的传统影响。
4.在思想文化领域
太平天国对孔子和儒家经书的正统权威进行了一次冲击。金田起义后,太平军所到之处捣毁孔庙和孔子等人的牌位,斥儒家经书为“妖书”,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黄再兴《诏书盖玺颁行论》,《太平天国》第1册,第313页)这无疑具有革命意义。太平天国在考试制度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无论何色人,上至丞相,下至听使,均准与考”;考试的题目“不本四书、五经”。此外,还颁行了“天历”,改革了旧的历法,对旧历书中阴阳祸福、吉凶生克等尽行删除。5.在对外关系方面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没有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恫吓,也没有承认《南京条约》,而是主张平等往来,鼓励正当贸易,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例如当时中国大宗出口的丝、茶,一部分是产自太平天国区域之内,另一部分则必须经过太平天国占领区才能外运。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丝、茶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年上升。但是,太平天国对西方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错误地把他们当成“洋兄弟”,允许外国侵略者“自由出入”及“货税不征”。
概括地讲,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政策具有军事性、民主性、封建性的特点,因为太平天国始终处于频繁激烈的军事斗争中,因之一切都要服从于军事斗争的需要。乡官制度实际上起到了太平军的后勤部的作用,其行政区域的大小,完全是由军事斗争的成败所决定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规定的乡官选举及升贬办法是其民主性的体现,但是太平天国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定都天京后更为严重。如天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诸王之间等级森严,甚至还规定了官员的世袭制。此外,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镇压农民减租抗租斗争的情况。这反映出农民阶级因为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社会。太平天国起义在高涨中已蕴含着走向衰败的危机。
三、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一)天京变乱和石达开出走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们起义初期那种“敝衣草履,徒步相从”的朴质的思想作风多被抛弃,代之而起的则是对权利名位和奢侈生活的追求。
太平军进入南京后大兴土木,天王府周围十余里,官殿林苑,“金碧辉煌”。东王府的修建也是“穷极工巧,聘心悦目”。至如冠履服怖、仪卫舆马等,都备极奢华。太平天国领袖们之间的关系也由原来“寝食必俱,情同骨肉”,变为“彼此睽隔,猜忌日生”。领导集团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日益尖锐,终于酿成了天京变乱的严重事件。
1856年8月,杨秀清借“天父下凡”,逼天王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表面上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但立即密令在江西督师的韦昌辉、在湖北督师的石达开火速返回天京。韦昌辉在接到洪秀全的密令后,立即率领3000精兵赶到天京包围了东王府,将杨秀清及其眷属杀死,又杀了杨秀清部属将士两万多人。石达开赶到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企图杀石达开。石达开闻讯后连夜逃往安庆,但他在天京的一家老小全被韦昌辉杀害。韦昌辉的专擅横暴,激起了广大将士的愤怒。洪秀全接受将士们的要求,于11月初杀死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
11月底,石达开回到天京。洪秀全命他提理政务,“合朝欢悦”。但是,洪秀全经杨、韦事件之后,对石达开也心存疑忌,所以封他的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的不满。
1857年6月,石达开出走天京,带走了太平军的二十万精锐部队,脱离了太平天国,走上了分裂道路。
他脱离天京后,孤军作战,没有建立根据地,粮食、武器等补给困难,部队的战斗力日益削弱,军心逐渐涣散。1863年5月,石达开率部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陷入清军包围被消灭。石达开被解往成都凌迟处死。
(二)力挽危局的苦斗
天京变乱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京变乱和石达开的出走使太平军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给了清政府以喘息之机,清军乘势反扑。1856年底,武昌、汉阳重陷敌手,随后江西大部分地区也被清军攻占。清军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并于1857年12月攻陷镇江,围困天京。1858年5月,九江失守。天京上下游除安庆以外的战略重镇全失,形势急转直下。1.枞阳大会与再破江北大营
面对严峻的形势,洪秀全提拔了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为各军主将。1858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会集各路将领,在安徽枞阳镇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采取联合作战方针,同心协力解除清军对天京的包围。9月,陈、李两军会师于滁州,东进攻破浦口,歼敌两万余人,彻底摧毁了江北大营,解除了江北清军对天京的封锁。2.三河大捷
正当太平军主力进攻江北大营时,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在攻陷九江后,乘势攻入安徽,进逼庐州咽喉三河镇。11月初,陈玉成闻讯自江浦挥师西进,直插三河镇包抄湘军后路,李秀成率部赶来支援。经过激战,太平军摧毁湘军全部营垒,击毙曾国藩之弟曾国华等文武官员400余人和全歼湘军六千余人,李续宾自杀,取得了三河大捷,给湘军以沉重打击。曾国藩哀叹:“三河之败,歼我湘人殆近六千,不特大局顿坏,而吾邑士气亦为不扬。” 3.再次摧毁江南大营
同时,太平军在皖南、江西战场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暂时稳定了天京上游局势。1860年5月,李秀成会同陈玉成等五路大军再次摧毁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帮办大臣张国樑在丹阳惊吓落水而死,和春在浒墅关自杀。6月,太平军又相继攻克苏州、嘉兴、松江等十余州县,建立了以苏州为首府的苏福省。4.《资政新篇》的提出
1859年4月,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从香港辗转来到天京,不久被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洪秀全后又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形成了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
洪仁玕任干王后不久提出了著名的《资政新篇》。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针对当时存在分散、离心的倾向,他强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在经济方面,洪仁玕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事业,奖励开采矿藏,设立银行发行纸币等。
在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提倡兴办医院、设学馆,盲哑院等文化慈善事业,禁止缠足、溺婴、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严禁鸦片入口。
在外交方面,洪仁玕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毁谤国法”干涉内政。
洪仁玕的这些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超过了同时代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是进步的。但是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仍处在萌芽状态,平分土地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如何整顿正在涣散的革命力量去争取胜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不是只字不提,就是语焉不详,未能切中时弊。因此《资政新篇》在太平军内部没有引起积极反应,成为无法实行的一纸空文。5.安庆失守
1860年8月,清政府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随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形势再度恶化。
首先是安庆保卫战的失败。安庆是太平天国和皖北捻军进行联系的纽带,也是屏障天京、保证粮食供应的战略要地。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后,立刻派其胞弟曾国荃率湘军五万余人包围安庆。为解安庆之围,陈玉成率军救援安庆,在安庆外围与湘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但由于李秀成对救援安庆持消极态度,1861年9月,安庆失守。从此太平天国在上游的重镇尽失,天京已无屏蔽。
安庆失守后,陈玉成转移庐州与湘军激战数月,1862年5月,庐州失守,陈玉成突围到寿州时,被团练头子苗沛霖诱捕,清军妄图诱降,陈玉成大义凛然地回答:“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陈玉成被擒记》,转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料考释集》,第204页)后被杀害,年仅26岁。这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大损失。
当陈玉成等部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安庆时,李秀成等率军由江西入浙江,1861年12月,太平军破杭州,巡抚王有龄自杀。这使得浙江和苏南成为太平天国最后两三年中的主要根据地。但太平军始终未能扭转军事上的不利局面。1862年,太平军集中兵力与湘军在多个战场上进行了殊死决战,以解天京之围,但均以失败而告终。6.天国悲歌
这个时期,太平军在苏浙战场上曾重创了外国侵略军,打死法国海军上将卜罗德、舰队司令耿尼和“常胜军”的头子华尔,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然而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之下,到1864年5月,太平军苏南、浙江、皖南根据地全部失去,天京形势更加危急,四面被曾国荃的湘军围困,内无粮食,外无援兵。1864年6月3日,天王洪秀全病逝。7月19日,湘军用炸药轰倒城墙,蜂拥冲入。守城太平军与湘军展开激烈的巷战,但终因力量悬殊而沦陷。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三)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失败,其主观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首先,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小生产者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产物。其规定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对自己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渝,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只能从农民阶级狭隘的眼光出发,墨守这个完全行不通的平均主义蓝图,而不能制定出一个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资政新篇》则由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无法实行。这是单纯农民战争的致命弱点,因而最终必将失败。
其次,农民是小生产者,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拜上帝教这种宗教理论虽然在革命初期曾经起过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的重要作用,但毕竟不是科学理论,其表现在对外方面,误把外国侵略者当成朋友,吃了大亏。在太平天国内部,这种宗教理论后来被用来发展个人势力,酿成了天京变乱的悲剧。洪秀全本人也深深陷入了宗教迷信而不能自拔,以致拒绝采纳“让城别走”正确意见而坐以待毙。
第三,农民阶级难以克服自身的保守性、落后性、散漫性、狭隘性等固有弱点,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未能跳出封建专制政权模式的窠臼。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政权即迅速的封建化,领导集团日益脱离群众,贪图享乐、生活腐化、争权夺利、任人唯亲、滥封滥赏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洪仁玕后来痛心地指出,天国的失败“并非丧在妖军之手,却在自己之手”。(《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从客观上讲,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由于敌人的力量强大。太平天国面对的不仅是本国封建势力,还有凶残的外国侵略者。因而太平天国革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镇压下失败了。2.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前后坚持了14年之久,势力波及到18个省区,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在世界农民战争世上也是罕见的。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太平天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农民政权,颁布了有利于农民的各项政策,猛烈的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势力,极大的削弱了清朝中央政府的统治力量。《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制度,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成为中国农民起义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使侵略者迅速将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遇到很大挫折。太平天国革命兴起的时代,西方殖民者已经侵入中国,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太平天国在打击清朝封建统治的同时,勇敢的抗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武装进犯,拒绝了外国侵略者的无理要求。因此太平天国革命在反对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三、对近代中国的出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资政新篇》的提出反映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可贵的开拓精神,为以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太平天国的革命业绩激励了无数中国人的革命斗志,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以太平天国的后继者自许。
最后,太平天国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它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波斯的巴布教起义等共同构成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节 戊戌变法运动
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与世界资本主义向过渡的整个形势相适应,各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的步伐大大加速。俄、英等国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严重危机。
(一)帝国主义掀起划分中国狂潮
帝国主义列强趁中国甲午战败之机,掀起了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 1.沙俄占据中国东北
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充当了急先锋。它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工业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同英、美等列强竞争,企图通过进一步扩大领土的办法来弥补经济力量的不足。其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和它在中国争取的大量权益,不但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有的“均势”,而且直接威胁了沙皇俄国控制中国东北的侵略阴谋。于是《马关条约》刚一签订,沙俄便纠合德国和法国出面干涉,而法国是俄国在欧洲的盟国,愿意参与干涉,并借机向清政府邀功索赏。
德国则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渴望在远东地区夺取殖民地,认为这是一个难逢的机会。这样俄、法、德三国各有打算,互相利用,促成了以俄国为主轴的三国干涉还辽。最后在三国“威逼利诱”之下,以清政府增加3千万两白银为代价,日本退还了辽东半岛。
“三国干涉还辽”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此后帝国主义列强立即开始了在中国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夺。沙俄以还辽有功,于1896年6月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取得在中国东北修筑东清铁路(即由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的铁路。1897年开始修筑,1903年完工。它使西伯利亚铁路东段可从中国境内直线通过。)及驻军护路、采矿垦荒等特权;稍后又强租旅顺、大连,并夺取由哈尔滨至旅大的“东清铁路”支线筑路权,从而以东北为其势力范围。2.法国占据中国的云南和两广
俄国的这一系列活动,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他们纷纷在中国强占港湾,掠夺铁路修筑权和划分势力范围。法国也以干涉“还辽”有功,以云南和两广为其势力范围,夺取了在这三省筑路、开矿的优先权,并强租广州湾(湛江地区),租期达99年。3.德国占据山东
德国则在1897年11月以曹州教案(由于德国传教士在山东欺压民众,激起公愤,1897年11月,两名传教士在曹州巨野县张家庄被当地大刀会所杀。此案又称“巨野惨案”。)为借口,出兵强占胶州湾,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并取得修筑胶济铁路和沿路30里内采矿等特权,以山东为其势力范围。4.英国占据长江流域
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并乘机割占中国云南西部的部分领土,强开梧州通商。5.日本占据福建
日本也不甘落后,于1898年4月强迫清政府答应不把福建租让给其他国家,使福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6.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898年9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所谓“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列强按“利益均沾,机会均等”原则,承认美国在各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权利。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机会均等”的手段,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
总之,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大标志,中国日益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二)帝国主义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1.在铁路投资方面
俄国修筑的“东清铁路”,法国修筑的滇越铁路以及名为比利时实则俄、法集团控制的京汉、汴洛铁路,英国投资的京奉、津浦、沪宁铁路,德国控制的胶济铁路和美国投资的粤汉铁路,都在甲午战争后不久先后动工兴建,以致在1895-1899年间出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投资的第一个高潮。
在甲午战后的几年间,列强先后通过八次铁路借款,共贷给中国8967万元,夺取了长达1.9万余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它们不仅通过输出资本榨取到巨额的利润,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有的甚至享有铁路沿线的行政权和警察权,使铁路沿线的中国领土主权名存实亡。
可见,投资和修筑铁路已成为甲午战后列强在华争相输出资本和巩固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
2.在航运方面
甲午战争后英商进一步扩大太古和怡和轮船公司的投资,日本则在中国新设日清轮船公司,以致外资轮船公司不但控制中国的远洋运输,在中国内河航运中也居垄断地位。例如1903年中国内最大的长江航线,太古、日清、怡和三大外轮公司占总吨位的73%,而中国的招商局仅占27%。
3.在轻纺食品工业方面
甲午战争后,列强也纷纷援引“马关条约”,在中国大量投资设厂。例如仅1897年,外资在中国建立的重要纺织厂就有英商怡和纱厂、劳工毛纱场,美商鸿源纱厂,德商瑞记纱厂。不久日资棉纺织业也打入中国,并迅速增长。外资食品工业甲午战争后至一次世界大战前在中国增加70家,其中主要是面粉业和烟草业。采矿业如日本开采抚顺煤矿,英国开采开滦煤矿等。
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1900年,外国在华企事业投资在1亿两以上,在华建立的洋行、工厂达933家,它操纵和垄断中国轻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许多行业,直接压榨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资源,并严重阻碍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三)帝国主义操纵中国财政,控制中国政权
《马关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内偿付对日赔款20000万两,后来又加上赎辽费3000万两。当时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8000余万两,根本无力筹划。列强认为这是掠取特权的大好机会,争相兜揽借款。在列强的争夺和逼迫下,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三次向列强借款。第一次是1895年7月向俄法集团所借的“俄法洋款”,第二次是1896年3月向英德集团所借的“英德洋款”,第三次是1898年3月再次向英德集团续借的“英德洋款”。
除了这三次政治大借款外,清政府还有一些其他名目的借款。据初步统计,从1895年到1900年,清政府共向列强借款4.51亿余两自银,约为当时年财政收入的五倍半。这些借款,不仅利率高,折扣大,而且都附有政治条件,使得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部分内地的盐税、厘金、外贸和运输;也使亏空骤增的清政府进一步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财政依赖。所以,这些借款使清政府在经济上以致政治上都不得不长期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
总之,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又在中国掠夺了大量特权,不但巩固了他们原有的在华权益,还进一步扩大了对华资本主义输出,从而更加牢固地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列强各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更是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所有这一切,标志着中国在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的侵入中断了中国明清之际既已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但同时又为我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在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70年代前后,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纷纷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但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夹缝中,民族工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1.“商战”主张的具体实现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从洋务派里分化出来的早期维新派就提出了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商战”。甲午战后,更多有识之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铁路,自开矿山,设立工厂以“抵制洋商洋厂”。2.洋务运动的破产迫使统治者另辟新路
当时,伴随着洋务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破产,洋务派已无法垄断近代工业,清政府也根本无力再投资兴办新式企业。为解决战后的财政困难,清朝统治者在勒索商民“捐输”的同时,也不得不给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让出一点道路。
还有,清政府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开矿,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因此只好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允许民间设厂,是清政府工商政策的一大改变。这个措施,进一步激发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企业的积极性。
3.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造成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失业破产
而帝国主义在这一时期争先恐后地对华输出资本,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在商品市场上,洋货大量倾销,造成了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中国民间投资设厂起到刺激作用。随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失业破产。津榆、京津、芦保等铁路相继动工,铁路沿线的土地被大量占用,许多农民失去赖以生活的基本条件。沿江沿海轮船日益畅通,运河废弃,使以往的许多运输工人流离失所。邮电事业的兴办,又夺走了大批驿站人员的生计。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就造成了与日俱增的破产失业人群。这大量的破产失业人群,就给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这样,帝国主义的侵入中国就造成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它们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二)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概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甲午战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不少民办的纺织、缫丝、面粉、印刷等轻工业和采煤为主的工矿业。
据1895年至1898年的不完全统计,这期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8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合计只有8家,资本总额不过400多万元。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三倍。以纺织工业为例,从1895至1898年,在上海、宁波、无锡、福州、苏州等地,就先后创办了7家商办企业,资本都在20万元以上,其中投资额最大的苏州苏纶纱厂,资本达83.9万多元。再以煤矿为例,从1895至1898年,共创办商办煤矿4家,其中规模最大的广东北海煤矿,资本也达83.9万元。
在这些商办企业中,比较重要的有:1895年,商人楼景晖在浙江萧山县创办的合义和丝厂;华侨商人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办的张裕酿酒厂;1896年,严信厚在宁波创办的通久源纱厂;1897年,长芦“盐运使”杨宗濂等人在无锡创办的业勤纱厂,四品京堂庞元济在杭州创办的通益公纱厂,夏粹芳等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1898年,朱幼鸿在上海创办的“裕通纱厂”,祝大椿在上海创办的源昌碾米厂,吴懋鼎在天津创办的天津硝皮厂等等。甲午战后出现的民间设厂“高潮”并不止于1898年,直到义和团运动失败前,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如著名的状元资本家张謇于1899年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孙多森于1900年在上海创立阜丰面粉公司等企业。
缫丝业是甲午以前发展最早和最多购民族资本工业,战后又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的生丝自从外国丝业兴起之后,在七八十年代出口比重虽然日渐下降,但出口的绝对值仍在增加。1894年以后,出口价值已超过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占第一位。因为机器缫丝的质量优于土丝,出口量继续增加,1895年以后,缫丝厂增加很快,成为民族工业资本最多的一个部门,并且从上海、广东扩展到四川、湖北、辽宁各地。
(三)对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评价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甲午战后虽然有了初步发展,但力量仍然相当微弱,不但数量很少、规模小,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重重困难和阻碍。
1.它根本没有力量与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和廉价的商品竞争,随时都有破产倒闭的危险
例如在甲午战后的三四年时间里,先后开设的10家纱厂,资本额共490余万元,一时形成了兴办纺织工业的“高潮”。与此同时,日本棉纱在华中、华北一带大量倾销;英、美、德等国纱厂也在上海相继设立,资本额达580余万元。由于这些外资纱厂的竞争,上海及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就开始亏损,很不景气。其他各地纱厂也日渐难以支持,更无人再办新厂。
需要指出的是,清朝政府虽然在甲午战后被迫给中华民族工业让出一些出路,但仍没有给民族工业以真正的保障,这就使本来就无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竞争的民族工业,还要承受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苛捐杂税、官吏勒索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并没有为中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可能和有利的条件。
2.尽管道路艰难,社会环境恶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缓慢地前进了,甲午以后几年与战前比较,确实也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们意识到不但清政府不能为他们开辟这样的道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也不能开辟这条道路。而由甲午惨败引发的割地赔款和瓜分危机,将把中国推进亡国灭种的深渊。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而站在救亡图存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制度,实行政治变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
三、百日维新述评
(一)百日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
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作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政治演出。
资产阶级最迫切的要求是发展资本主义,但遇到了严重的障碍:一方面,帝国主义以雄厚的资本廉价倾销商品;另一方面,国内封建势力重税盘剥,双重压迫使民族资本主义处境艰难。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必然同挽救民族危亡和变地主阶级之法密切联系在一起。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愿望和利益,发起了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二)百日维新运动的发动 1.三篇文献,奠定理论基础
康有为,广东海南县人,少年接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后来又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影响。面对愈演愈烈的民族危机,他强烈要求改变现状。1888年,他赴北京应试,向光绪皇帝第一次上书,提出:“变成法、同下情、慎左右”的建议,这也是他最早的维新主张。以后,他一面在家乡设“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骨干;一面致力于维新理论的著述,先后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著作。2.“公车上书”,拉开运动序幕
1895年4月底,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得知《马关条约》的内容,大为震惊,他联合在京应试举人1000多人,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重局势,提出了拒签和约、变法图强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反映了当时爱国救亡的要求,维新变法思想在全国迅速传播。
3.组织团体,网罗精英人才
为了推动变法的进行,康有为首先制造舆论,组织团体。1895捻月,他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报,组建了“强学会”,到1898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维新派设立这类报馆、学会、学堂、书局有300多所。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过程中,涌现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宣传鼓动家。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和政治理论为思想武器,与当权的洋务派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宣传维新变法、图存求强的主张,推动了变法维新政治运动高潮的到来。
4.多次上书,得到皇帝信任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亡更加严重。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若再不变法,“恐皇上和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1898年1月,康有为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三条纲领:
(一)“大誓群臣”,以定国是;
(二)设“待诏所”以广开言路;
(三)设“制度局”以定新知,并敦促光绪帝从速变法。
光绪帝在内忧外患及“帝党”与后党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其统治,决心支持变法。
(三)百日维新运动的开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发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推行新政。在其后短短的100多天里,陆续颁布新政诏书、谕令110多道,其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设立农工商总局和矿务铁路总局;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兴办学堂;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译书局,派人出国留学等。军事方面,整顿军队,裁减绿营及冗兵;改变武举考试制度;筹办兵工厂,添设海军。此外还有取消满人特权,准其自谋生计等等。
(四)百日维新运动的失败
这些所谓“新政”,既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也没有议院、国会、宪法等新式政治上层建筑,但即便是如此枝节的改良,仍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所不容。
1.慈禧太后控制用人大权
在光绪帝“下诏”的第四天,慈禧就逼迫光绪一日内连下三道谕旨,将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和“开缺回籍”;规定新授二品以上职务的文武大臣要谒见慈禧太后,当面谢恩;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统帅北洋诸军。这样,慈禧太后实际控制了整个局势。光绪所能做的,仅是委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并准其专折奏事;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变法诏书大都成为一纸空文。2.袁世凯告密促发政变
9月中旬,当光绪得知慈禧、荣禄在策划政变,帝位难保时,他忙于求救于维新派。维新派赤手空拳,只得向帝国主义求援,但毫无结果。最后,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求他杀荣禄以挽危局。袁世凯当面应允,转身即向荣禄告密。荣禄乃连夜从天津赶到颐和园。次日凌晨(9月21日),慈禧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再次“垂帘听政”。
从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到慈禧太后再度听政,前后共计103天,所以史称“百日维新”。3.“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接着慈禧太后下令捕杀维新党,罢免、放逐大批参与维新或倾向变法的官员;废除各项新法,恢复旧秩序。
康、梁分别亡命香港、日本。当友人劝谭嗣同避难出走时,这位激进的维新志士慷慨陈词:“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9月28日,他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临刑前,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表现了爱国维新志士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后人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
政变之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余各种新政措施全被取消。“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五)百日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1.它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志士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严峻关头,挺身而出,为变法图强大声疾呼,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2.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派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统治,要求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进步意义。3.它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在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积极宣传并系统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支持,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
同时,戊戌变法血的教训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幻想在不不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前提下,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仅仅依靠一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以达到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以为戊戌变法所证明。
(六)百日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作为一次重要政治变革,它将永远载在史册。它的失败,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旧的封建势力虽然腐朽没落,但是对于维新变法来说仍然具有强大的阻碍力量、破坏力量。
主观原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虽然朝气蓬勃,但却缺乏实力。而且他们把维新变法看得过于容易简单,以为有了皇帝的支持,就可轻易实现。对封建顽固势力的估计不足,又严重地脱离了民众。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剧烈,变化迅速。戊戌变法的活剧刚刚落幕,新的斗争和新的变革又接着开始。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
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高潮
(一)外国教会势力对中国的侵略 1.各国传教士涌入中国
鸦片战争后,欧美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东正教的大批传教士,随着外国侵略军的坚船利炮涌入中国。到19世纪末,全国有传教士3300多人。仅山东一省108个州县中就有72个州县出现了教会活动,教堂总数达1300多处,传教士150多人,教民达8万人之多。2.传教士从事精神文化侵略
虽然传教士中也有少数为信仰而来华传教者,在传播西学和兴办文教慈善事业方面作出过贡献。
但总体而言,他们以不平等条约为护身符,披着宗教外衣,打着慈善招牌,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从事精神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攘夺利权,直接充当侵略者的帮凶。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就有传教士及其教徒刺探情报,充当侵略军的向导。如英国传教士宝复礼提供给八国联军的军用地图详细标明了村庄、道路、河流及清军、义和团的驻地、人数、炮位等。还有些教堂,建立城堡,挖掘壕沟,备有新式快抢,甚至置备大炮,私设公堂,任意审讯、屠杀中国人民。如法国教主樊国梁组织了3000人的武装教堂,还拥有40名正规军,盘踞在北京附近残杀中国人民。3.纵容教徒为非作歹
不仅如此,他们在中国招收的教徒中有许多是“凶横乡里”的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地痞流氓。这些被老百姓称为“二毛子”的教民,依靠教堂势力鱼肉乡里、飞扬跋扈、为非作歹。“他们作奸犯科,无所不至,或乡愚被其讹诈,或孤弱受其欺凌,或强占人妻,或横侵人产„„或因公事而借端推诿,或因小愤而殴毙平民,种种妄为,几尽难述”。(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350页)就连一向仇视义和团,庇护外国教会的袁世凯也不得不承认“东省民教积不相能,推究本源,实由地方州县各官,平时为传教洋人挟制,不能按照约章持平办案„„往往抑制良民„„而教民转得藉官吏之势力,肆其欺凌,良民上诉亦难伸理。”(李文海等《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年,第76页)总之,西方传教士及其爪牙在中国所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二)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斗争
教会的种种罪恶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愤恨,他们杀死教民,驱逐教士,焚毁教堂,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日益高涨。斗争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1年贵州驱逐外国传教士到1870年的天津教案
在此期间,各国传教士陆续在沿海、沿江地区建立教堂,广收信徒,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法律及传统礼教和风俗习惯,不但激起了下层民众的反对,也引起了地方官员和士绅的不满。1861年法国传教士胡弗理横行不法,无理要求贵州巡抚、提督保证他传教自由而被拒绝,以致引发了提督田兴恕致函全省官吏号召驱赶传教士、禁止传教的贵州教案。
之后,湖南、江西、四川、江苏、安徽、河南、直隶、内蒙、云南、西藏、福建和台湾等省区都相继掀起了反对外国教会斗争的怒潮。
1870年的天津教案把群众性的反洋教斗争推向了高潮。由于天津法国天主教育婴堂的婴儿不明原因的大批死亡,民众愤恨,派代表到“育婴堂”查视,但被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蛮横拒绝,于是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丰大业以此事为借口,对北洋通商大臣崇厚大肆咆哮,并以武力相威胁。在回领事馆的途中,竟对途中遇到的天津知县刘杰开枪射击,造成刘的一名随从当场死亡。此种暴行使在场民众怒不可遏,群众一拥而上,当即将他打死。接着,群众冲向英、法、美教堂和法国领事馆放火烧毁,杀死外国教士等20人。
事后,法国纠集了英、美、俄、德、比、西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遣军舰到天津海口及烟台一带示威。清政府在列强的压力下,屈膝妥协,派曾国藩、李鸿章到天津“查办”。曾、李屈服于压力,将刘杰革职充军,处死爱国民众20人,充军25人,赔款白银49.7万两,又派崇厚赴法国赔礼道歉,才算了结。这种杀民谢敌的行径,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第二阶段,从天津教案后到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
天津教案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反洋教的斗争向规模更大的方向发展。1873年夏,法国主教范若瑟遣教士张紫兰等人潜入四川黔江县,私买民房,遍贴告示,建堂传教,并拒绝地方人士的劝阻。当地民众盛怒之下,殴毙教士两人。事后,法国使臣热福理声称该县知县桂衢亨为主谋,与地方绅士共同戕害教士,要求惩处。清政府在压力下将桂衢亨革职查办,捕杀民众多人,方告了结。此即为黔江教案。
这一时期还发生了1874年的福建延平教案、1875年的四川营江教案、1876年的四川邻水教案和安徽建平教案、1881年的山东济南教案、1882年的黑龙江呼兰教案等反抗教会斗争的重大教案。
此外,在中法战争爆发前夕,一些传教士或刺探情报,或里外串通,积极协助本国政府侵略中国。战争爆发后,间谍活动愈发猖狂。法国在华传教士大多卷入这场侵略战争,配合侵略行动。因此,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福建、浙江等省处于抗法前线的人民,自发地把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与保卫边疆的斗争结合起来,造成很大声势。腐朽的清政府不仅不予支持,反而在“力保和局”的思想指导下,继续残酷镇压反教群众。但是全国性的反教会斗争并没有被镇压下去,反教会斗争的人数日益增多。第三阶段,从中法战争后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
这一时期,各地群众反教会斗争继续发展,斗争形式也从焚烧教堂、驱逐教士发展到大规模的武装斗争。1890年,四川大足县龙水镇法国传教士破坏当地一年一度的迎神赛会,激起民愤。而清政府派军队保护该镇法国教堂,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他们在哥老会首领余栋臣的领导下,发布檄文,捣毁教堂,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转战川东,号召人民起来驱逐外国教会势力,各地群众纷纷响应。起义军屡次重创前来镇压的清军,坚持斗争两年之久。1891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由哥老会组织的码头工人、挑夫、水手、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武装暴动,他们焚毁教堂,攻打海关,并与前来镇压的官兵英勇战斗。数月之内,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的数十个城市和广大农村,凡外国教会盘踞的地方,几乎都发生了暴动。上海租界也出现了反对外国教会的匿名揭帖。
在北方,1891年11月,热河东部朝阳一带的民众在“金丹道”和“在理教”的领导下发动起义。起义军焚烧教堂,杀死贪官,捣毁衙门,砸开监狱,纵横数百里,扫荡四个州县。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镇压下,这些起义暴动先后失败。
第四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传教士的气焰更加嚣张。他们肆意干涉中国内政,践踏中国主权。如1895年德国天主教主安治泰强迫清政府赏给他二品顶戴,公然要求山东各级官吏听从教会的指令。1896年,传教士借口四川总督刘秉璋镇压反教活动不力,迫使清政府将其革职。
传教士的霸道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更加广泛的反抗斗争。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把反对教会斗争和反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逐步结合起来,掀起了反对教会侵略的新高潮。
1894年山东曹县大刀会首领刘士端开始率会众奋起反抗教会侵略,“凡天主教堂,思尽烧毁;天主教人,思尽杀灭。”曹县、城武县、单县、丰县、沛县、萧县、砀山、考城、兰仪等县的教堂被烧毁的不少。(《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三分册,第183-184页)1897年,德国两名传教士在巨野县张庄天主教堂夜宿,被闻讯起来的当地民众杀死。德国以此为借口,立即下令驻扎在上海的德国舰队抵达胶州湾,卖国的清政府却下令“任其恫吓,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清末教案》第2册,中华书局1998年,第674页)听任德国占领胶州湾。但侵略者并未就此罢休,又逼迫清政府处死两名“凶手”,将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赔偿教堂“损失”27000两白银,花67000两白银为德国传教士修建教堂三处。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
1898年6月,四川大足县余栋臣再次率众起义,发布檄文,痛斥列强“既占上海,又割台湾”的罪行,指出了当今“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的严重危机,号召“顺清灭洋”,“除教安民”。(《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4期)起义军数月之间发展至万余人,驰骋战斗于合江、南充、内江等30余州县,捣毁教堂20余处。川鄂为之震动。
同年,湖北长乐县数千民众,在当地哥老会领袖向策安等人的领导下,也树起“顺清灭洋”的旗号举行起义,纵横长阳、巴东等县,焚毁教堂,击杀比利时教士董若望。清政府残酷镇压了这些起义。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反教会斗争,虽然得到清政府一些地方官员、士绅的同情和支持,有着“排斥异端”的思想和盲目排外的行动,但它一直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外国教会侵略势力以沉重的打击。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伟大力量,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终于在1900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义和团运动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继续,是继太平天国之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第二次高潮。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以设“坛”练拳为形式,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为口号。
义和拳曾是乾嘉时期一个以民间秘密教门、拳会为核心的反清组织,随着民族矛盾不断激化,逐渐从秘密的反清组织发展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团体。义和拳的成员中,有的原属白莲教系统的八卦教,有的原属大刀会。
1900年之前,山东一带从事反洋教斗争最活跃的是大刀会,“其人好为狭义,专以武勇为人排难解纷而不取其酬”。(左绍佐:《悟澈源头》,《近代史资料专刊•义和团史料》(上),第232页)大刀会普遍习练的“金钟罩”术,被义和拳广泛吸收。在大刀会的影响下,义和拳沿袭了白莲教杂拜各家鬼神偶像的传统,也借助气功,逐渐形成了一套“画符吞朱”、“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的神秘主义活动方式。
这些不同源的秘密结社,经过长期的互相渗透、演变,至19世纪末,在反教会斗争的活动中逐渐壮大,汇成了一股反帝爱国的洪流。
义和团的名称最早见于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奏摺。他在奏折中认为直隶、山东交界处的“义民会,即义和团”(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4页)1899年夏,继任山东巡抚毓贤出示将义和拳改称义和团。(《清史稿》第42册,总第12757页)同年11月,清政府下令在各州县举办团练以资自卫,“于是办团令下,便竖旗曰义合团,或又曰义和团。有奉旨团练之旗,有替天行道之旗,有助清灭洋之旗”。(袁昶:《乱中日记残稿》,《义和团》
(一),第345页)从此“义和团”这一名称逐渐取代了义和拳,或与义和拳通用。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山东冠县首先竖起“助清灭洋”旗帜
1898年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人首先在山东冠县竖起“助清灭洋”旗帜,率众攻打红桃园教堂,随即东撤临清,沿途发展到千余人。随后,队伍分为两路,一路由阎书勤等率领,活动在直鲁交界地区;一路由赵三多率领,沿运河北上,力量扩展到直隶南部。这一斗争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此后不久,义和拳很快又在鲁西北的茌平、高唐、长清、平原、禹城一带活跃起来,仅茌平一县习拳者即多达八百余处。茌平拳民首领朱红灯、禹城拳民首领心诚和尚,在这一带拳民中有很高威信。他们在斗争中相互支援。1899年秋,平原县杠子李庄教民地主李金榜荒年存粮不借,借故欺压拳民,又到平原县诬告群众“闹教”。知县蒋楷护教压民,朱红灯、心诚和尚应邀前来击退蒋楷的马队,并攻打恩县的教堂。2.在山东遭到袁世凯镇压
山东巡抚毓贤在处理这一事件时,一方面建议清政府将镇压团民的蒋楷撤职,另一方面又派兵逮捕了朱红灯、心诚和尚,并于1899年12月将二人杀害。
但帝国主义侵略者对毓贤对待“教案”和义和团的态度仍然不满,压迫清政府撤换毓贤,改派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袁世凯到任三天即发布《查禁义和团匪告示》,要求“其已入拳教者,痛改前非立时解散;其未入拳教者,勿复附从。„„缚献首犯者,定与以自新之路,并奖其除恶之功;如其执迷不悟,„„定当严辑惩治。或敢包庇匪首,隐匿不报,一经发觉,定将窝主按律科罪,并将里保一并究惩”。(李文海等《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年,第65页)在袁世凯的残酷镇压下,各路团民死伤惨重,幸存者或转为秘密活动,或进入直隶继续斗争。3.由山东向直隶发展 直隶是清朝封建统治的中心,也是帝国主义在华教会势力强大的地区之一。天主教和耶稣教遍布全省,共有大小教堂2200余所。长期以来,直隶人民的反教会斗争从未停止过。
山东义和团进入直隶后,“一唱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胡思敬《驴背记》,《义和团》第2册,第485页)直隶中、北部和京津地区的义和团相继发展起来。他们纷纷竖起了“助清灭洋”旗帜,并在1899年攻打了直隶南部朱家河天主教总堂。开州、献县、景县、河间、盐山等地,很快出现了“习拳者益众,焚香设坛,人心若狂,官亦不敢过问”(《景县志》第14卷,第20页)的局面。到1900年4月义和团义已控制了定兴、新城、涞水等大片地区。
帝国主义面对发展迅猛、如火如荼的义和团运动十分惊恐,屡次向清政府施加压力。限清政府“两月以内,悉将义和团匪一律剿除,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山东、直隶两省,代为剿平”(日•佐原笃介:《八国联军志》,《义和团》第3册,第169页)直隶总督裕禄奉清政府的命令发出告示,对义和团民要“从严究办”,“就地正法”。义和团与前来镇压的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打击了教会势力和封建统治者。4.扩展到京津地区
1900年5月前后,静海县出现了两支声势浩大的义和团。一支以游勇出身的曹福田为首领,团众多达数千人。另一支以操船为业的张德成为首领,在独流镇建立“义和神坛天下第一坛”,入坛者千余人。后来,张德成又到附近的杨柳青铺设坛口十余处,团众发展至两万人。在保定城北的定兴县,仓巨村的团民于1900年5月中旬将该村的天主教堂“焚烧罄尽”,并乘势与附近团民联成一气,控制了全县。涞水县义和团在1900年春也普遍设坛,引起当地教会势力的仇视。
外国传教士不但多次要挟地方官吏派兵前来镇压,而且还在教堂内组织武装,气焰十分嚣张。5月12日,高洛村义和团在定兴、新城、涿州、易县及涞水各地团民的援助下,焚毁教堂。外国传教士有的逃跑,有的被当场处死。裕禄于16日派梅东益等督同副将杨福同率兵镇压。义和团在定兴县石亭村设伏,于22日打死前来围剿的杨福同,杨部全军覆没。义和团乘胜于27日攻占涿州城,树起了“兴清灭洋”旗帜。
接着,义和团为阻止清军前来镇压,将涿州至长辛店的铁路、车站、桥梁、电杆尽行焚毁。29日,义和团占领丰台车站,逼近北京。1900年春,北京城内就已有了义和团的活动,团民在街头散发揭帖。有的写道:“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日•佐原笃介:《拳乱纪闻》,《义和团》第1册,第112页)有的提出“练习义和神拳,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以免生灵涂炭”。(佚名:《拳时上谕》附录,《杂录》,第117页)
3、4月间,在东单附近的于谦祠堂,出现了北京义和团第一个坛口。到了5月,北京居民参加义和团日渐踊跃。5.形成遍及全国的革命浪潮
义和团在直隶、京津地区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清朝统治集团的不安,但是“剿”是“抚”,清政府内部意见不一。5月30日,军机大臣兼刑部尚书赵舒翘、顺天府尹何乃莹在密奏中提出:“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化私忿而为公义,缓急可恃,似亦因势利导之一法。”(《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70页)赵、何二人的意见代表了当时一部分顽固大吏的主张,他们要求利用义和团对付外国侵略者。
但直隶总督裕禄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则主张坚决镇压团民,使列强失去武装干涉的借口。慈禧太后的态度则反复无常,她既没有信心镇压义和团,又不敢得罪帝国主义,于是决定用和平解散义和团的办法来阻止列强的武装入侵。6月,她派赵舒翘前往涿州等地劝说义和团解散,又加派协办大学士刚毅前往涿州宣布对拳民教民“一视同仁”。刚毅到涿州后默许义和团合法存在,而且命令清军停止镇压。聚集在京郊各地的义和团趁势进入北京。6月中旬以后,清政府招抚义和团的态度明朗,团民便得以大批进入北京。到6月下旬,全城坛口已有1000左右,团民人数逾10万。义和团成群进入天津,是在帝国主义武装进犯北京以后。他们在天津砸毁海关道署和电报局,抢空军械所,打开县监狱,没收教堂所藏武器,抗击侵略军挑衅。随着义和团运动日渐高涨,天津愈来愈成为义和团反帝的主要战场之一。
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的高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北方,东北、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甘肃都有义和团活动。南方各省也纷纷掀起了反教会、反侵略的斗争。短短数月内,反帝斗争的怒火燃遍了全国。
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面对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的迅猛发展,帝国主义在加紧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的同时,开始准备进行武装干涉。1900年6月10 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八国拼凑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乘火车由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沿途拆除铁轨,在落堡、廊坊等地不断进行拦截,打死侵略军62人,打伤228人,粉碎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当西摩联军在廊坊遭到阻击时,大沽口外的各国海军组成的联合舰队向大沽炮台发动猛烈进攻。守军发炮还击,激战了六小时,大沽炮台失守。敌军纷纷从大沽登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2.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对外宣战
面对八国联军的武装入侵,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成主战、主和两派,慈禧太后则举棋不定。6月17日,慈禧太后接到了列强让她归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十分恼火,决定对外宣战。21日,清政府颁布宣战诏书,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63页)
宣战后,清政府拨给北京义和团粳米2万石,白银10万两,并命令义和团与清军共同防御北京。但清政府并非真心要抵抗外国侵略。7月29日,清廷命令驻外使节向各国解释宣战系出于被迫的苦衷,表示一定“设法相机自行惩办”义和团,乞求各国谅解。
这说明,慈禧太后虽然愤恨列强以武力相逼,并想利用义和团发泄怨愤,但也为对外投降准备后路。清政府还任命庄亲王载勋、协办大学士刚毅等人统率义和团,制定所谓《团规》,规定各地义和团要服从“总团”指挥,如违背《团规》,即是“假团”,要按“匪徒”处理,格杀勿论。有许多义和团被无故指控为“假团”而惨遭杀害。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进攻紫竹林租界
尽管如此,义和团和部分爱国清军对八国联军的入侵仍然进行了顽强的抗击。天津城南的紫竹林租界,是联军不断增兵和镇压义和团的大本营。清军愤恨租界内侵略军不断挑衅,开炮轰击紫竹林租界,重创了侵略军。
(2)攻打老龙头车站
曹福田率所部团民猛烈攻打老龙头车站的俄军,毙伤敌人500余人。
(3)在天津同八国联军鏖战
然而,八国联军不断增兵,到7月上旬已达18000余人。在这危急时刻,清政府却派力主剿杀团民的四川提督宋庆前来主持天津战事。宋庆刚到天津城郊,就指使清军大杀义和团,严重削弱了城内的防御力量。7月9日,联军猛攻坚守在城西南的聂士成军和团民。聂士成率部誓死抵抗,激战中壮烈牺牲,其部众和团民也大多为国捐躯。14日,天津陷落。
(4)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当天津义和团和清军同八国联军鏖战时,北京的义和团和清军围攻了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但清政府对使馆明攻暗保,因此一直到北京沦陷都没有攻下。4.义和团残败,北京沦陷
8月4日,八国联军2万余人在德国元帅瓦德西的率领下,从天津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犯。前线的部分清军与义和团合力阻截八国联军,北仓一战就歼敌数百人。但因裕禄、宋庆、马玉崑等部相继溃退,北仓、杨村先后落入敌手。8月13日,八国联军直抵北京城下,守军大部溃逃。
14日,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她的亲信臣仆,于当天凌晨仓皇逃往西安。
八国联军在占领北京后,在京津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骇人听闻。在天津,这伙强盗见人就杀,以致“自城内鼓楼迄北门外水阁,积尸数里,高数尺”。
在北京,凡是义和团设过坛的房屋,都被焚毁,到处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除了野蛮的屠杀就是放火抢劫。当时,从公使、将军直到传教士、士兵,都参加了这一暴行。日军从户部抢去300万两银子后,立即烧房毁灭罪证。5.八国联军疯狂烧杀抢掠
法国主教樊国樑从户部尚书立山家里一次就抢走价值100万两银子的财物。瓦德西则从钦天监里把17世纪设制的古天文仪器掠送柏林。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惨遭毁坏或抢劫。翰林院所藏著名的《永乐大典》,几乎丧失净尽;其他经史子集等珍本图书,共损毁46000余册。
经过这场洗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柴萼:《庚辛纪事》,《义和团》第1册,第316页)联军的头子瓦德西也供认说:“所有中国此次的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瓦德西:《瓦的西拳乱笔记》,《义和团》第3册第34页)6.慈禧太后逃往西安
正当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之际,慈禧太后在逃经山西前往西安的路上,一方面任命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为议和大臣,要他们尽快和帝国主义商议和谈;一方面发布命令,要官兵对义和团“痛加铲除”,“务净根株”,并请求联军“助剿”。这样,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0年12月24日,除了参加武装侵略中国的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以外,又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共同向清政府共同提出“议和大纲十二条”,声称这些条件“无可更改”。慈禧太后见条款上没有将她作为祸首加以惩办,如获大赦,立即“诏报奕劻、鸿章尽如约”,并无耻的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在条约签订过程中,德国曾经与李鸿章调侃,给他出了一个对联的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李鸿章随口对出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显示了李鸿章的才学。但是却无法改变中国被迫签订条约的局面。)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亿两,加上各省地方赔款2000万两,总数超过10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为担保。2.在北京设立“使馆区”,由各国驻兵防守。中国人民不准在使馆区域内居住,帝国主义各国可以在这里驻兵。
3.拆除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线的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12个战略要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天津附近20里内禁止驻扎中国军队。
4.严厉惩办赞助义和团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皆斩”。地方管辖区内如发生此类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惩处不力者,“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帝国主义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也彻底投降帝国主义,并公开保证永远禁止中国官民成立任何反帝组织和坚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变成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义和团运动之所以失败,从客观上看,是帝国主义的力量的强大和清政府的出卖。从主观上讲:
1.自发的农民运动,缺乏先进理论作指导
其指导思想始终是“尊王攘夷”、“忠君卫道”等封建正统观念,几乎全靠封建迷信、巫术咒语来动员和维持群众,强调练功能“刀枪不入”,以致在列强的洋枪洋炮面前伤亡惨重。2.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
限于历史条件和农民小生产者的地位,他们无法冲破封建主义的思想枷锁,不可能在救亡运动中提出一个超越旧皇权主义的救国方案。义和团提出“灭洋”,虽然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把“灭洋”的范围扩展到无边无际,“自洋人、教士、教民以致华人与洋人往还、通洋学、谙洋语者,用洋货者,皆必杀无赦”(《义和团》(资料从刊)第一册,第271页)这就给了帝国主义以侵略口实。3.义和团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不纯。
各地义和团始终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在高潮时,不少中小地主、政府官吏和清军的参加,增加了义和团成分的复杂性。这虽然有利于迅速地燃起反帝斗争的烈火,但也对义和团的严明纪律起了破坏作用,削弱了它的战斗力。
4.没有认清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的卖国本质和剿抚兼施、先抚后剿的险恶用心
其提出的“顺清灭洋”、“扶清灭洋”、“助清灭洋”等口号,把爱国性和封建性混为一体。以致被顽固派欺骗利用,最终被出卖,遭到帝国主义和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联合镇压而失败。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再次表明,没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阶级作领导,单靠农民阶级的力量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四)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虽然被中外反动派联合绞杀了,但是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义和团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表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义和团》(3)第244页)因而不得不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
2.义和团运动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新政改革
义和团失败后,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清政府感到民心已失,难以照旧统治下去,被迫打出“变法维新”的旗号。
3.使中国人民通过血的教训认识到:反帝必须反清
不打倒卖国的清政府,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不可能实现。从此以后,全国人民反清斗争日益高涨,清政府则愈来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终于为十年之后的为辛亥革命所埋葬。从这个意义上说,义和团运动起到了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辟道路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辛亥革命
一、民族灾难的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外反动势力的进一步结合。中国各个进步阶级掀起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救亡运动,迫使帝国主义公开瓜分中国的叫嚣有所收敛,“以华制华”成为二十世纪初年列强侵略中国的方针。帝国主义打着“保全主义”的幌子,扶植和操纵清政府,而清政府也日益成为“洋人的朝廷”。从而二十世纪初年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显得特别突出,彼此间为争夺在华权益也非常激烈。
(一)帝国主义对华掠夺性贸易恶性膨胀
1902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二年,美国、日本接踵而来,分别同清政府签订了《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和《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条约包括有增开长沙、万县、安庆、惠州、大东沟等地为通商口岸,整顿内河水道以利外轮航行等内容,进一步便利了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掠夺。以对外贸易为例,1901年到1903年,平均每年进口值为四亿七千三百万元,出口值为三亿一千一百万元,入超达一亿六千二百万元(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64页。)与1891年到1893年的平均数相比,进口值增加了一倍多,入超增加了两倍以上。掠夺性贸易的恶性膨胀,不仅造成中国民穷财尽,而且严重压抑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铁路筑路权和矿山开采权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由于输出“过剩”资本的需要,中国的铁路筑路权和矿山开采权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1900年以前,为获得在华筑路权,帝国主义曾进行激烈争夺,至此,争夺更加激化。英、德两国为攫取津滇铁路进行明争暗斗。正太、汴洛和沪宁三条铁路修主权,分别落入俄、比、英国之手。截至清政府崩溃之时,中国已建成的九千六百多公里铁路,由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近九千公里,占铁路总长的93.1%。列强将自己国内剩余资本,强迫清政府接受铁路贷款,不仅取得高额利息,而且作为伸展势力范围的手段,它们控制了铁路沿线的电讯、森林、矿山等,甚至派驻军队,干预地方行政。
矿山也是帝国主义争夺的主要目标。继开平煤矿于1900年沦入英国之手后,全国十几省的重要矿权,纷纷为英、法、比、美、俄诸国攫取。帝国主义者不仅大量霸占铁路沿线的矿山开采权,而且深入到内地和边远省区。他们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是出于在华设厂和本国工业原料和动力的需求。这又和垄断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列宁指出:“当所有的原料来源都被霸占起来的时候,这种垄断组织就巩固无比了。”(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802页)
(三)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投资
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业投资也迅猛增加,以棉纺织业为例,在清朝末年,外国资本几乎占资本总额的一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外资在华设立的银行,成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的重要杠杆。几十家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从投资工矿业直至经办对清政府贷款,甚至发行大量纸币,操纵中国外汇,在金融系统中形成了垄断地位。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政治生活的操控,使中国社会发展陷入绝境。
(四)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争夺
在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争斗是绝对的,妥协则是相对的;一时的妥协,不过是酝酿更激烈的争斗的前奏。虽在签订《辛丑条约》时提出了共同遵循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原则,但却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中国而开展的斗争。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争夺控制中国的斗争,很快就十分尖锐起来。这个时期,这种争夺主要表现是:德国、日本和英国之间争夺对长江流域的控制;英、俄之间争夺对西藏的控制;日、俄之间争夺对东北的控制。其中,日俄之间的争斗,在全局上占主导的地位。
沙皇俄国在1900年趁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之机,出动十几万军队,在当年7月底至10月初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辛丑条约》签订后,沙俄军队继续赖在东北不撤。
沙俄独占中国东北的事实,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英美两国也反对俄国独占东北。1902年月,日本与美国签订美日同盟条约,条约中说,要“维持清帝国的独立和完整,并保证一切国家获得在清帝国中的商业和工业的机会均等”。这就是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号,反对俄国对东北的独占。在日本和英、美的压力下,1902年4月俄国才同清政府签订了一项撤兵协议。但到1903年4月,当第二期撤兵期届满之时,沙俄又向清政府提出了承认东北三省和蒙古为俄国独占势力范围等7项统计,以此作为继续撤兵的先决条件。这样,日俄冲突骤然紧张起来。在英、美的支持下,1904年2月8日日军袭击旅顺口的俄军基地,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日俄战争是为争夺在中国的权益、并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在战争中,双方军队大肆屠杀中国的无辜百姓,蹂躏东北地方,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腐朽的清政府竟宣布辽河以东交战区,自称所谓“局外中立”,任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厮杀。战争打了一年多,俄国在陆战与海战中均告失败。最后,美国出面调停,双方于1905年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才正式结束战争。条约规定,俄国将旅顺和大连以及大连至长春的南满铁路让给日本。随后,日本代表即在当年12月强迫清政府订立《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三条,附约12条,清政府对日本在南满所取得的特权,竟表示“概行允诺”。
在此同时,英国趁日俄战争之机,发动了侵略我国西藏的战争。1904年4月英军攻陷江孜,8月攻占拉萨。1905-1906年,英国逼迫清政府谈判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英国获得了在西藏开放商埠等特权。
上述情况表明,《辛丑条约》后,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争夺和控制中国,一方面是清政府已甘心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使中国进一步堕入半殖民地深渊,民族危机更为加深。中国社会日益临近革命的前夜。
二、辛亥革命的成果与局限
(一)孙中山为辛亥革命所做的巨大贡献(补充)
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基础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步入中国政治舞台,并显示了自己的能量。1.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名文,号日新。由于家境贫困,长他12岁的哥哥孙眉于1871年去檀香山谋生。开始当童工,后来逐渐积累起一点资本,成为资本家。
1875年5月,孙中山离开家乡奔赴檀香山,依靠哥哥的资助到教会学校读书。这使他逐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后来在哥哥孙眉的建议下,孙中山又到香港学习医学,毕业后取得了“医学博士”称号。并开始在香港等地行医。
但随着孙中山接触病人的不断增多,他逐渐觉得这种生活和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因为孙中山小时曾经非常崇拜洪秀全,认为洪秀全是“反清第一英雄”,自己儿时的理想是当“洪秀全第二”,象洪秀全一样,组织民众,驱逐鞑虏,推翻清王朝,光复汉族的统治。在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的教育后,孙中山进一步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就是由于清政府(满清)反动统治的腐朽无能。要想让天下百姓都能够享受民主,必须首先推翻清王朝,重建汉族的统治,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每天与病人打交道,顶多只能治好病人的躯体,却治不好国家的残破。2.上书遭贬,思想觉悟 1894年夏,一直思考要推翻清王朝的孙中山,觉得要建立中华民国的前提,首先是要汉族人掌权。认为在当时政府官员中,汉族人李鸿章不仅能干,又能够得到西太后的信任。孙中山认为,如果能够说服李鸿章通过进行变革夺得政权,也是一大好事。因此,他不辞辛苦,赶到天津,向李鸿章送交了一份后人流传甚广的《上李鸿章书》,建议李鸿章在中国“建华盛顿之功勋”。并具体提出了四项改革纲领,即“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希望李鸿章能够接受他的上书,厉行变法,以筹自强。
但孙中山的满腔热情却受到了李鸿章的冷遇。李鸿章认为孙中山是“书生之见”,根本不预理睬。
这使孙中山认识到,无论是满族专政还是汉族人掌权,只要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就不可能给资产阶级以民主。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靠和平手段是不行的,只有通过革命道路,靠暴力夺权。由此,孙中山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3.建立组织,筹划起义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第一个民主革命的团体——“兴中会”。明确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基本纲领。这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诞生,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开始,随后各地的革命团体相继成立。
随后不久发生的甲午战争失败后《马关条约》的签定,更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使孙中山感到亡国灭种的危险就在眼前,必须尽快发动暴动,推翻清王朝。于是孙中山策划于1895年10月26日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但由于事先有人泄露了秘密,使起义还未发动就流于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国外。4.伦敦遇难,声名鹊起
1896年9月,孙中山到达英国的伦敦。10月11日,被清政府驻英国的使馆武官认出后强行绑架。后来由于其在香港学习医学的老师康德黎的营救免于被害。这次伦敦蒙难无疑提高了孙中山在国际上的地位,国内外进步人士由此熟知了孙中山。这对他以后从事革命工作有很大帮助。
1900年,孙中山鉴于国内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又乘机发动和组织了惠州起义,虽又仅坚持了一个月就失败了,但进一步提高了在国内的威望。5.组建政党,再举义旗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几个团体联合,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同盟会是一个有明确政治纲领和完整组织机构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同盟会成立后,就把武装斗争置于首要地位。派出大批会员回国,联系会党和策动新军,发动了几十次武装起义。
如: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1908年的潮州黄岗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1907年徐锡麟、秋瑾在浙江、安徽起义;1908年新军军官熊成基在安徽发动新军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等等。
这些起义虽然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但它动员了民众,惊醒了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社会各界,为辛亥革命作了直接的组织准备。特别是黄花岗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6.提出纲领,统一思想
1905年8月,在新出版的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他的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光复汉族统治; 民权主义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杜绝少数富人把持垄断土地的弊端。
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三民主义确实存在一些带根本性的缺点,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拥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广大的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使其成为一面战斗的旗帜,把许多革命力量组织起来,成为辛亥革命的理论基础。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补充)
1.成功指从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晚,受同盟会影响的武昌城内第八镇工程第八营熊秉坤等革命党人乘武昌守备空虚首先发难,经过激战,到11日黎明,已经将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同日,又一鼓作气,攻下汉阳;12日,攻下汉口。
武昌起义成功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省的革命党人也纷纷发动新军和会党起义响应。从10月10日~11月9日,短短一个月,全国就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上海等13个宣告独立。
各省独立后,急需组织一个统一的政府。1911年11月30日~12月7日,各省代表在汉口开会,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正在为选举谁当大总统争论时,孙中山于12月25日,从海外回到国内,到达上海。由于孙中山在组织革命过程中的威望,革命派拥护他,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不敢公开反对。这样,在12月29日,有17个省代表参加的选举时,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根据孙中山的提议,各省代表同意在南京建立起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即日宣誓就职。
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的成立,是中国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一个尝试,宣告了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帝制的崩溃已经无可挽回。2.失败指袁世凯篡夺临时大总统职务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不怕各种艰难险阻,勇敢的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社会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和措施。
但是,临时政府很快就出现了危机:
一是在外交上,没有取得各列强国的承认;二是经济困窘,几乎寸步难行;三是在革命党人内部,意见不统一;四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威胁要武力讨伐。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开始主张抵抗北洋军,要誓师北伐。但立宪派和旧官僚形成的拥护袁世凯的势力则向革命派施加压力,让孙中山尽快将权力交给袁世凯。就连革命党人内部也对同袁世凯的斗争缺乏认识。认为只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共和国,革命就算成功。至于谁当总统,则不必计较。如黄兴就曾经对孙中山说,难道你革命就是为了当这个总统吗?
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力和革命党人内部的妥协倾向,孙中山没有办法,只得于1912年1月15日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承诺后,又软硬兼施逼迫清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发表了《清帝退位诏书》。
2月13日,袁世凯在北京发表声明表示正式赞成共和。同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并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2月15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立即在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筹备处。帝国主义各国立即表示承认并致意祝贺。
虽然孙中山在辞职时,出于对袁世凯的不信任和不放心,特意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二是新总统到南京就职时,大总统及国务院各成员再行解职;三是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的一切法律和章程。
但很快被袁世凯所破坏。他不想离开北京,就在孙中山派出的专使接他时,故意在北京制造兵变,迫使孙中山再一次让步,于3月6日同参议院一起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
3月11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于4月1日,正式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这样,成立仅3个月的南京临时政府便被袁世凯所取代。南京临时政府的北迁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正如革命党人邹永成所写的诗所言:轰轰革命几十年,志灭胡儿着祖鞭,不料袁猴筋斗出,共和成梦我归天。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不但推翻了清朝政府,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破天荒地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1.把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式步入中国政治斗争的舞台。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提出了系统反映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和政治理想的三民主义纲领,并领导广大人民通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就把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超出了近代中国前次为寻求国家出路而进行的一切斗争。不但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斗争不能于之相比,就是戊戌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也难以于之相比。所以,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最后终结
辛亥革命赶走了皇帝,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从而宣告了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最后终结。这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胜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所建立的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和由这个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体制。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享有言论、通讯、信仰、集会和结社等各种自由。虽然这一切很快就被北洋军阀反动政府所废弃而并未真正得以实行,但它在中国人民中播洒了民主革命的种子,是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民主主义觉悟,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3.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从而也就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虽然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未能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但是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这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客观上有力地冲击着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所以列宁把辛亥革命看作是“亚洲的觉醒”。它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有着巨大的影响。
4.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此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既直接打击中国封建势力,又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四)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但是,辛亥革命毕竟还是失败了。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阶级势力所篡夺,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中国依然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辛亥革命之所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当时中外反革命势力联合的力量远远大于革命力量;但更主要的还是由于这次革命的领导者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和妥协,缺乏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足够的勇气和力量。1.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
帝国主义想要垄断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整个世界市场,所以中国走独立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要遭到帝国主义的极力破坏。辛亥革命期间,帝国主义之间围绕着侵华利益、寻找新的代理人等问题,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围绕着对清帝的态度问题,虽有矛盾,但在镇压中国革命方面却是一致的。满汉贵族地主阶级在争夺最高统治权方面虽有明争暗斗,但为了镇压革命又都纠集在袁世凯周围。最终,中外反动势力选择了袁世凯,重新结成了一个反动的统治集团。要战胜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先天不足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力不胜任的。2.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革命派的阶级弱点,在领导这场革命运动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不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同盟会纲领的主旨是反满、反君主政体和不切实际的“平均地权”,对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对象缺少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反满、共和之后,革命就失去了前进的目标。他们对帝国主义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以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对革命政府的承认、同情和援助,这自然就放弃了反对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即帝国主义的斗争,结果把全部政权让给了帝国主义支持的袁世凯反革命集团,是革命归于失败。
第二,同盟会组织涣散,没有成为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
同盟会从成立时起,对三民主义纲领的认识就不统一,而且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难以发挥革命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作用。辛亥革命胜利后,面对新的形势,同盟会必然地表现出分化、瓦解的趋势。有人喊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论调;有人则争名夺利,追逐权位。因而,在整个辛亥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未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后来,孙中山也在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时说:“革命事业并没有完成,就是因为党人本身不巩固的缘故”。
第三,没有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作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
资产阶级革命派注重于武装斗争,但未充分认识到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的重要意义。他们所发动的一连串武装起义,几乎都是凭借全党和新军的力量进行的。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着种种联系,受到落后封建思想意识的影响,因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就不可能将具有浓厚封建因素的“会党”、“新军”改造成一支政治素质强的革命武装,使之成为革命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担负起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任务。所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企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最后只能因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作后盾而化为泡影。
第四,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使这场革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改革封建土地制度,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村中的封建剥削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不敢也不可能依靠农民解决土地问题,非常害怕甚至极力压制农民群众起来革命。这样,自然使革命派失去了农民这一“最大的民主派”的支持,在于中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从而招致革命的失败。正如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6页。)所以没有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总之,辛亥革命失败的结局说明,任何革命,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路线是不能成功的。在被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里进行民主革命,敢不敢反对帝国主义,能否把反封建斗争与反帝斗争结合起来;敢不敢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摧毁帝国主义统治的基础封建剥削制度,是革命胜败的关键。辛亥革命从反面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来指导革命的理论武器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学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这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垄断的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统治。软弱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运用过时的旧民主主义思想武器,企图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只能是一种幻想。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19世纪60---70年代诞生后,一直发展很缓慢,而在辛亥革命后,却出现了一个比较迅速发展的时期。
1.辛亥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激发了人民的民主主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2.辛亥革命后,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号召兴办各种企业,开辟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路;
3.袁世凯为了稳定其反动统治,也颁布了一些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令;
4.为反对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而掀起的大规模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更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5.特别是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压迫和掠夺,造成了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时机。
(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1.外国商品输入量减少
1912年中国进口总额为4.73亿辆,1913年进口总额为5.7亿辆,1915年进口额降至4.54亿两,比1913年减少20.3%,在整个大战期间的进口额由于大战都未再达到1913年的水平。这不但改善了民族工业品的市场环境,也使中国外贸如超状况大大改善,为中国的货物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1913年,中国出口金额为4.03亿两,除1914年略有下降外,以后逐年都有所增加,直到世界大战结束,每年出口金额都超过1913年的水平。进口减少、出口增加,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大大改善。1914年中国对外贸易达2亿海关两,1915年即锐减至3千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千万海关两。(杨瑞六:《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第一表。)
2.面粉、纺织等行业有了迅速发展
由于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对粮食、轻纺等民用品和重工业战备物资需要的激增,加上国内市场的需要,刺激了资产阶级投资办厂、追求利润的心理,使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中面粉、纺织等行业以及重工业中的铁、五、锑矿的开采业都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面粉大王”、“纺织大王”等,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空前的。从1872年到1911年,中国近代工业资本额在万元以上的厂矿仅600个,总资本仅1.6亿元。从912年至1919年新建厂矿6百多家,到920年,新增资本总额约1.6亿元。3.资本投资进入“黄金时代” 辛亥革命后8年间的投资相当于过去40-50年投资的总和。成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所谓“黄金时代”。
在纺织业中,1913年至1920新增加纺织工厂54家,资本总额5521万多元,纱锭从1914年的544700余枚增到1920年的842800余枚,布机从1914年的2.3千多台增加到1920年的4.3千多台(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134页。)。在大战期间,中国纱厂的盈利增长十分明显。16支纱,1914年每包盈利19.58元,1917年达到36.93元,1919年高达70.56元(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165页。)。战前由经营面粉业而发家的荣宗敬,1916年和1919年也在上海办了两个纱厂,1921年又在无锡和汉口各办了一个纱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在面粉业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建立的面粉厂总共近百家。当时面粉业最发达的东北,以哈尔滨为中心,上海、天津、济南、汉口等市的入超都在2百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转为出超,从面粉输入国变成了输出国。1915年出超1.9万担,1917年增至10万担以上,1918年出超竟达2百万担,1920年出超高达3百万担,至1921年,中国面粉一直维持出超地位。大战期间,中国面粉畅销英、美、法、俄、日及东南亚地区。4.轻工业部门普遍得到发展
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中的轻工业部门普遍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华侨资本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06年创办于香港,10万元的资金曾亏损蚀殆尽。1915年至1916年该公司业务大为发展,1918年其总公司移到上海,除在上海设厂外,又在广州、汉口、北京等地设分厂。1919年公开招股,成为1.5千万元的大公司(《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参看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第947页。)其他如火柴、针织、罐头、蛋粉、皮革、制纸、卷烟、玻璃、肥皂等轻工业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最初几年亦有相当发展。
5.重工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
随着轻工业的发展,重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中国的重工业主要控制在帝国主义国家手里,其发展程度远不及轻工业,而且只是某些工业部门有所发展。如机械采煤业,开采量有所增加。1913年中国机械采煤总量767万多吨,1919年增加到1280万吨1920年达到1413万多吨(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102页。)。若将帝国主义各国下的各矿产量除外,中国机械采煤量1913年为54万吨,1919年增加到310万吨,1920年达327万吨(根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102页和第123页资料计算而得。)钢铁工业由于大战期间钢铁价格高涨,中国钢铁工业的采矿、冶炼都有发展。1914年开始兴建大冶铁厂等6个钢铁厂,1917年上海成立和兴钢铁公司,并曾一度获利甚巨。钨、锑矿的开采量在大战期间增长显著,钨矿的开采量居世界第2位,主要销往美国、日本等。6.航运业开始起步
在航运业方面,1915年成立了中国轮船公司,1919年又成立了中华航运业公司,航行旧金山、横滨、爪哇等地。银行业,1913年全国有银行15家,1913年至1919年新增银行42家,银行逐渐代替了旧式钱庄二占主要地位。
另外,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分布地区也不断扩大,从沿海地区逐渐发展到内地城市。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集中的情况也逐渐出现,1912年资本在1百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有25家,1915年增至43家,并出现了拥有1.2千万元以上资本的茂新、福新总公司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局限性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确实有了很大发展。但这种发展是暂时的、不平衡的。
1.一战结束后由发展转为萎缩和萧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结束,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黄金时代”立即消失,由发展转为萎缩和萧条;
2.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 近代工业的发展轻工业快、重工业慢,小工厂多、大工厂少,中工业基础薄弱,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中国资本主义尽管有很大发展,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封建势力还占绝对优势,在资本主义企业中仍然保留着封建因素,封建的把头制、学徒制就是明显的表现; 4.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外资势力占很大的比例,有些企业机器设备完全依赖从外国进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和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有所增长,英、日、美成了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
总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仍不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的束缚,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四)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
1900年,当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之时,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9月,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卖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义和团运动所显示的蕴藏在中国人民执政的如此巨大的反抗力量,使帝国主义者不能不看到,要直接瓜分中国不但是难以办到的,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帝国主义列强开始有甲午战争后企图直接瓜分中国的政策,转为在“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原则下,实行所谓“保全中国”、也就是继续扶持清政府则对帝国主义的扶持感激零涕,开始更放手的卖国,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忠顺工具。
1902年后,列强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先后与清政府签订新的《通商行船条约》,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特权。
1.在商业和贸易方面,进一步扩大商品倾销,进行掠夺性的贸易
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商品倾销,进行掠夺性的贸易。即一方面在中国大量倾销消费性商品,另一方面又从中国略去大量农产品及工业原料。结果不但造成中国原料大量外流,直接影响本国工业的发展,而且造成中国日益严重的贸易入超。以1901一1903年为例,3年中,中国平均每年入超均在1.6亿元以上,比甲午战争前1891一1893年的3年平均入超增加2倍多。
尤其重要的是,这时,一些国际性的垄断组织开始侵入中国,并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垄断者。早在1894年,美孚石油公司即侵入中国。《辛丑条约》后,英美烟公司、利华肥皂公司、美国钢铁公司、通用汽油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以及日本的三井、三菱财团的商业公司等都先后打入中国市场。英美烟公司一进入中国,很快就垄断了中国的烟草贸易;经常占中国进口总值6一7%的石油贸易,一直由“美孚”和“亚细亚”所垄断;而占中国出口贸易总值10%以上的大豆输出,则由三井贸易公司所垄断。此外,这些外商垄断公司还通过在中国各通商都市设立分支机构,由中国商号充当它们的报销、代销商等方式,在中国城市形成了一个为它们所控制的商业剥削网,牢牢地控制着中国市场。2.在交通运输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在铁路方面,前已说道,甲午战争后,1895一1899年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铁路投资高潮。这些铁路绝大部分是1900年以后才建成的。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全国已建成铁路达9,618公里,而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经营或贷款控制的里程达5952公里,占总里程的93%。这说明,《辛丑条约》后到辛亥革命前,帝国主义已牢牢地控制了中国的铁路运输。
3.在航运业方面,外国公司垄断的程度越来越高
形势也大体如此,中国沿海和内河航运业早已为外国公司所垄断,并且垄断的程度越来越高。例如,甲午战争前,进出中国各口岸的中外轮船总吨位,1877年外资轮船占63%,1892年占77%,而到《辛丑条约》后的1907年竟达到84.4%,这一年进出中国口岸的本国轮船吨位仅占15.6%。又如长江内河航运,1903年英、日两国的太古、怡和与大阪3个公司即占轮船吨位的73%,中国的招商局仅占27%;到1911年,太古、怡和与日本的日清3个公司轮船吨位已占83%,而招商局只占17%左右,外资轮船公司的垄断地位更为明显。4.在工矿企业方面,几乎都形成外资垄断的局面
《辛丑条约》后,帝国主义各国也是变本加厉地在中国夺取开采权和经营权,以致在中国轻重工业的许多部门几乎都形成外资垄断的局面。1902年,清政府制订《筹办矿务章程》,竟规定矿产的开采,“或华人自办,或洋人承办,或华洋合办,均无不可”;清政府甚至宣布:“矿商之利,外人不妨共之”。随后,中国一些主要矿区相继被帝国主义所控制,如英国控制开平煤矿,日本控制大冶铁矿,以及英资焦作煤矿,德资井陉煤矿,日资抚顺、本溪煤矿和鞍山、本溪、弓长岭的铁矿等。到辛亥革命前夕,帝国主义国家竟控制中国机器采煤的91%,生铁产量的100%。
5.在轻纺工业中,外资一直居垄断地位
《辛亥条约》后至辛亥革命前,外资在上海纺织业一直居垄断地位,在全国也仅占一半;烟草工业中的外资英煤烟公司,1902年成立,10年中工厂由1个发展到4个,工人由百余人增至近万名,资本由10万余元增至1.1千万元,超过中国所有烟厂资本总和的7倍,所以英美烟草公司不但垄断了中国烟草贸易,同时也垄断了中国烟草生产。其他如在缫丝、火柴、造纸、榨油、肥皂等轻工业中,外资企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垄断地位。6.帝国主义还加紧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此外,《辛丑条约》后,帝国主义还加紧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它们通过传教、办医院和学校,创办报刊,举办慈善和救济失业等各种方式,进行精神上的麻醉,力图奴化中国人民的思想,在中国培养崇洋人才。
总之,《辛丑条约》后清政府的甘心媚外和帝国主义的全面控制,使中国进一步堕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复习思考题
1.你怎样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 ? 2.百日维新述评
3.分析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4.比较《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异同点。5.你如何看待孙中山交权于袁世凯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一、教学简况
1、章节标题:中篇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学生
3、学时安排:2学时
4、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概述、分析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社会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外部条件变化、所呈现的内部状况特征和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焦点,帮助学生把握这一时期的基本历史态势;具体要求是帮助学生认识在1919年至1949年期间,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转换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5、重点难点:一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转换与1919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历史变化的关联性、特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影响中国革命发展的深刻性;二是“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压迫的沉重性和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破坏性;三是三种主要政治力量在建国问题的角逐演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斗争的必然性。
6、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上本章所列学习思考题阅读有关文献——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推荐学生参阅相关著作——张海鹏的《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张福记的《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时间:5分钟)
PPT1:本章标题。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和浮雕为题,引出本章教学所要涉及的主要问题,在简介1919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主题。)今天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中篇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首先,大家来观看一幅庄严的画面、并聆听一个历史的声音。
PPT2:点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
资料片1:毛泽东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讲话。大家都知道: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历史象征。
PPT3:点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文字。这座纪念碑上的碑文有三段文字,其中的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一段中的“三十年”所指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但是,大家是不是很好地了解和理解了以下几个问题:
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到的“三十年”“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主要历程是什么?
2、这“三十年”“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所处的时代条件与国际背景是什么?
3、这“三十年”“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面临的中国国内社会状态是什么?
4、这“三十年”“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所承载的历史主题及其遭遇的焦点问题又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几则画面,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概括。
PPT4:点出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幅浮雕的图片。
提问1:人民英雄纪念碑台座上有几幅浮雕?各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人民英雄纪念碑台座束腰部的四面镶嵌着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其中的三幅——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八十年中国革命运动发展过程中,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写照;其中的五幅——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则是从五四运动开始后三十年中国革命运动发展过程中,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写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后五幅浮雕中,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分别是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和1924年兴起的大革命的历史象征,南昌起义可以理解为1927年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象征,抗日游击战争可以理解为1937年后进入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象征,而渡江战役则可以理解为1945年后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走向胜利时期的历史象征。
关于上述四个问题中的其它三个问题,正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教学过程,在对这三个问题方面理解方面获得一定的启发。
(二)教学展开(时间:80分钟)
PPT5:点出标题(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通过有关历史史实的简述让学生基本了解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历史变化的基本线索,通过典型历史事件的简析让学生理解时代条件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社会演动、中国革命发展的密切关联。时间:25分钟。)
在前面的教学中我们认识到,世界历史的风起云涌深刻地影响了1840年后八十年中国历史的面貌。同样,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历史的巨大变化同样深刻地影响了1919年后中国社会三十年中国历史的进程。PPT5:点出标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PPT5:点出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一战形势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其直接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被刺的萨拉热窝事件。其主要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和抢夺霸权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后,新兴的、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殖民地占有的不均衡,导致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激化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发生。其结果——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力量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PPT6:点出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图片。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召开所谓了的和平会议,通过了《凡尔赛和约》。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公约》、《九国公约》等。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国际体系。必须指出的是,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并未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PPT7:点出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推翻了沙皇制度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但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掌握实际权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并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1917年11月7日(俄历),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发动2万名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包围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夜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了。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正式宣布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通过十月革命,列宁领导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PT8:点出列宁的图片。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一,十月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成功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实践。第二,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阵线。第三,它为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
2、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PPT9:点出图书《中国劳工》、电影《我的1919》、五四运动的图片。提问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 请看教材71页上为什么这样写道“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从来。其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PPT10:点出一三惨案、收回租界运动的图片。
1927年1月1日至3日,武汉各界群众为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和北伐胜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1月3日下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传队在汉口英租界附近的江汉关钟楼旁讲演。现场气氛热烈,听讲群众越聚越多。英国租界当局十分恐慌,调动长江中英国军舰上的水兵登岸。全副武装的英军水兵冲出租界,扑向手无寸铁的听讲群众,当场刺死一人,打伤30多人,制造了汉口“一三”惨案。英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了长期郁积在武汉人民心里的熊熊怒火,引发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斗争的爆发。面对声势浩大的群众反帝运动,英国政府不得被迫在2月19日和20日分别与武汉国民政府签署协定,将在汉口、九江的租界交还中国。PPT11:点出签订《何梅协定》、一二九运动的图片。1931年通过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后,日本开始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地区,炮制了一系列所谓的 “华北自治运动”事件:1933年驻华日军以武力迫使南京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1月,日军首先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胁迫南京政府批准“何梅协定”及“秦土协定”;10月,策动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12月,策划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它实际上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华北事变的发生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上述两件历史事件表明:
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尽管帝国主义列强互相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暂时调整,但是它们竭力维护、扩大在中国的半殖民、殖民侵略权益的目的没有改变;它们不择手段掠夺中国资源、压迫中国人民的政策没有改变;同时,由于日本在中国侵略势力的迅速扩张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侵略利益过程中的相互之间矛盾的激化。
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不可体调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不断加重的压迫,必然导致日益觉悟的中国人民更为强力的反抗。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PPT12:点出《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图片。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领导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号下寻找中国未来的出路。而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际,他们看到了中国未来出路的新希望。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深入宣传和歌颂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李大钊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主义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PPT13:点出李大钊、马列著作的图片。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的确,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胜利,影响了全世界,也影响着整个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方面是指导意义上,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在彷徨中的中国人点燃了新的希望;给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新的道路、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是直接帮助上,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有助于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同时十月革命胜利的建立的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发展给与了直接的援助。
PPT14:点出标题((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战争发生和胜利
PPT14:点出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德国进攻波兰的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PPT15:点出珍珠港事件、《大西洋宪章》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文本、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图片。
1939年9月1日至1942年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阶段。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合国家宣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7月至11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PPT16:点出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图片。1945年,在反法西斯同盟国打击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先后于5月和8月宣布向同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的败降和同盟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战争
PPT17:点出百团大战地图、图书《中国远征军》的图片。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连并为之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程上,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中抗击侵略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并且1937年七七事变后到1945年8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始终是亚洲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在作用上,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使得德、日法西斯力量始终被分割,形不成合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战机,例如1940年8月发动的历时5个多月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例如1942年3月,中国派出近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成功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多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1944年,中国军队再次入缅作战,修筑了“史迪威公路”,以数十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打通了盟军由印度向东进军的通路。据统计,中国战场牵制的日本陆军部队在1939年占其总兵力的83%,1940年为78%,1941年为70%。在牺牲上,据不完全统计,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PPT18:点出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美国飞虎队、白求恩的图片。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美国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了很大支持,英国及法国等国家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抗日战争道义和物质等方面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导和宣传中国抗战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过心血的外国军事顾问及其他方面人士,更不会忘记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世界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
3、战后的国际形势和格局对中国的影响
PPT19:点出图书《会议桌上的世界》、丘吉尔、杜鲁门的图片。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三个重要的新情况: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出现一系列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
3、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独立,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战后国际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近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关于“铁幕”的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PPT20:点出赫尔利斡旋、马歇尔使华、图书《追踪溯源》的图片。
战后苏联的强大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使得国际帝国主义受到明显削弱和多方面牵制,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各国人民革命,这些构成了对中国革命的有利条件。
战后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和两大阵营的对立,特别是美国一手拿着金元,一手拿着原子弹,竭力向全世界扩张,将控制中国作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美国政府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障碍。1945年1月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赫尔利,在其上任后不久,在描述他对自己使命的理解和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时,将“防止国民政府崩溃”和“维持蒋介石作为民国总统和军队的委员长”作为主要目标。因此,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成为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归纳小结。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幅历史演变的景象,这就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帝国主义列强重重矛盾的激化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并由此引起了国际格局的不断转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同时,中国社会历史的跌宕起伏,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中国革命斗争的艰难前行,与时代环境的深刻变迁息息相关。
在审视了从1919年到1949年的三十年间,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之后,我们再将目光转向中国自身,考察一下这三十年间在世界风云变幻背景影响下的中国内部的社会生态。
PPT21:点出标题(二、“三座大山”的重压)(结合分析根据有关资料自编的统计图表、安排阅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和观看资料短片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沉重压迫、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时间:25分钟。)
PPT21:点出关于“三座大山”问题的文字。
辛亥革命失败后,统治中国的先后是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8)、国民党政府(1927-1949)。在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依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再加上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PPT22:点出标题((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74-76页的相关内容。PPT22:点出抗战前夕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控制情况的统计图表。
煤 产 量
55.2 %冶铁工业
%石油工业
%发 电 量
77.1 %现代工业和运输业
71.6 %银行资产
比华商银行多1/3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七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
2.使学生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3.使学生了解“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认识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使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二、教学要求
1.对比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各自采取的方针及行动,向学生讲清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真正原因和全面内战爆发的历史责任
2.通过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及其统治的历史事实的分析,使学生认清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独裁本质,从而能正确理解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3.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粉碎革命的军事进攻,以及在全面内战中彻底击败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历史进程,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及其领导的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从而使学生认清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
4.通过对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及其政治主张的介绍,给学生讲清各民主党派所主张的“中间路线”,即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从而使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5.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明确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等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不符合我国国情,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6.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基本史实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而奋斗的英勇事迹的介绍,通过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的分析,使学生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三、教学内容
问题一: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发展的机遇,但为什么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
问题二: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强弱胜负转化的原因何在?
问题三:中间势力为什么逐渐放弃了“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最终选择了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
问题四:为什么说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四、教学重点
1.认清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分析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包围之中的原因和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原因,从中得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分析“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
五、教学难点
1.如何使学生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2.如何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3.如何使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六、教学时数:3学时
七、正文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有着历史宿怨的国共两党在合作了八年之后还能否继续合作?中国时局的发展是战争还是和平?战后的中国向何处去?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中,核心、要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这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就构成了这个时期历史的基本内容。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抗日战争期间坚持独裁统治,在战争的中后期尽力观战避战,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放到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势力这方面来。他们的目的是不允许战后的中国有任何改变,要使中国仍是一个黑暗的旧中国,故而坚持独裁、内战。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则力图避免内战,争取经过和平民主道路,逐步实现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把落后、贫穷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本讲的历史线索:
这个时期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开始,止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前后共4年零2个月,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Ⅰ、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6年6月底全面内战爆发,是从抗日战争到国内革命战争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共产党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尽力避免内战,争取通过和平途径实行中国社会政治改革;另一方面也为自卫战争作了准备。蒋介石反动集团则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他们一方面进行和平欺骗,另一方面则依仗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加紧准备内战。
Ⅱ.从1946年6月底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到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反动政府由此陷入全民包围之中。
Ⅲ、从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到1948年9月战略决战前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阶段。“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胜利。”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也进一步深入发展。国民党当局加紧迫害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镇压爱国民主运动。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迅速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初步形成。
Ⅳ、从1948年9月战略决战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胜利的阶段。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赖以生存的主要军事力量。随后又粉碎了美蒋反动派的“和谈阴谋”,进行了胜利的渡江作战和向全国的大进军,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从上述简单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的时期。这一胜利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导致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同时,这一胜利也从根本上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这一时期的历史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今天重温这段历史仍会给我们以重要启迪。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发展的机遇,但为什么最终还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反动派拥有远比共产党强大得多的军事力量,而且它还得到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垄断着原子弹生产的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美国的支持。但国民党政权却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战争的结局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这其中的道理何在呢?抗战胜利后,一部分民主党派的领袖人物和一部分民主人士曾希冀中国走第三条道路,然而历史的结局却是中国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学习这段历史时得到正确的答案。
本讲着重分以下四个问题进行讲授。
问题一: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发展的机遇,但为什么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
(一)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翘首望治,期待和平统一。国共两党之间能否相忍为国、和衷共济,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及其原因
中国共产党当时是真心实意想实现和平,想通过和平途径实现中国社会的改革的。为了这个目的,中共中央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真。这一方针的基本精神是:在不放松自卫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借助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挫败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力争通过和平途径否定国民党***,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提出这一方针?为什么要力争通过和平途径实现中国社会的改革?
第一、有历史渊源。战后初期我们党执行的“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政策是经党的“七大”确定下来的,是抗日时期方针的继续。七大的方针就是反对内战的方针,主要是为着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前途而制定的。当时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估计是:在国际上,英美苏三大国的团结仍然是主要的,是统治一切和决定一切的;由于存在着这一有利的国际条件,国民党有可能做出让步,与我党取得妥协;中国因此可能在战后走上和平统一的道路,废止国民党***,实行民主改革,建立包括各党派在内的联合政府。
当然,这只是七大的一种估计。鉴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内战、独裁的政策,七大要求全党在争取建立联合政府的同时,还必须有另外一方面的准备,即警惕内战,准备应付内战。如果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就用革命的战争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日本投降前夕,蒋介石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内战危险加剧。据此毛泽东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在估计时局发展的和、战两种可能性的同时,重点强调内战的严重危险和准备打仗。此后,形势又有所缓和。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23日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和中国政局的发展趋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决定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指出:现在的情况是抗日战争的阶段已经结束,进入和平建设阶段,全世界、欧洲、东方都是如此,都进到和平建设时期。在谈到我们党今后的斗争道路时,毛泽东指出:七大时讲的长期迂回曲折,准备最大困难,现在就要实行了。希腊、法国的共产党人得了雅典、巴黎,但政权落在或主要落在别人手里;我们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大体要走法国的路,即资产阶级领导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是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要砍头。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更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按照毛泽东在七大《论联合政府》中的设想,抗战胜利后,我们所要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在这里,毛泽东显然根据形势的变化,降低了要求。此后,在政协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关于政府的设置,就比七大设想的国家机构的层次还要低一些,实际上还是一种承认国民党领导地位的联合政府。即便这样,中国共产党也真心愿意实现这个协议,愿意通过迂回的道路达到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目标。上述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力争和平、民主的愿望是真诚的、一贯的。是蒋介石集团顽固地拒绝和扼杀了这种真诚的和平愿望。
第二,中国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和平。战后饱受战争创伤、创痍满目的国家需要恢复建设,人民需要休养生息。避免内战,争取经过和平道路来建设一个新中国,逐步实现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这是经历了八年残酷战争之后的中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为此,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都纷纷呼吁和平。1945年8月15日,民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八字口号并提出关于时局的十项主张。成都文化界叶圣陶等200多人,也发出要求和平的呼吁,提出立即结束***、无条件保障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人民基本权利;立即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等六项政治主张。如果国民党能接受和平的要求,在和平的条件下同各方面合作进行建设和改革,那么,即便前进的道路会因此更加迂回曲折,斗争会更加复杂,这样做仍然有利于人民,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所力争的。
第三,战后国际形势的主导方面及美、苏对华政策的某些方面,有利于战后初期中国政局朝着和平方向发展。
战后国际形势,有对中国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总的说,国际局势的主流是趋于缓和。和平、民主、独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对中国革命是有利的。而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及苏联对华政策中的消极方面,不利于中国革命。当时对中国政局 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美苏的对华政策。
首先,我们看看美国的对华政策。
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帝国主义强国,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无人可比。于是,它倚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外扩张,企图称霸世界。控制中国是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和基本的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
短期目标是: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从这样的战略目标出发,美国的对华总政策是扶蒋反共,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这些目标一旦实现,美国既能使中国成为远东抗衡苏联的前哨阵地,又能使中国成为它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理想场所。
美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面临三种选择:
第一、全面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介入中国内战——它不敢,因为怕遭到舆论谴责;
第二、撒手不管中国的事情——它舍不得,因为它已经在蒋介石身上投了很多钱;
第三、调停国共关系,遏制中国内战,以保住蒋介石的执政地位。
美国政府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因为美国政界相当一部分人深知蒋介石独裁政权的不得人心;同时也深知中国人民普遍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心理。从这些考虑出发,战后初期,美国政府也声明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并敦促国民党政府按照英美式的民主实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并要求国民党与中共谈判,用谈判的办法解决中共的军队和解放区的问题。尽管美国的目的是不战而消灭中共,但它的这种态度,也是促使蒋介石提出进行重庆谈判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我们再看看苏联的对华政策。众所周知,苏联是战后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国家。它和美国的关系是既争夺又谋求妥协。在苏联的对华政策上也体现了这种关系。它不愿意战后的中国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但又不敢公开支持中国革命,害怕会因此引发美苏之间的直接冲突,从而导致新的世界大战。上述因素加上苏共和斯大林对中共的偏见,就使它的对华政策带有相当明显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
抗战胜利后,苏联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目标是:帮助共产党发展并最终夺取政权;短期目标是:拉住蒋介石政府,不让它成为美国对付苏联的工具。
其实,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基调是二战后期就定下来的。
1944年8月底,美国大使赫尔利在来华途中,经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就中国情况及美国对华政策交换了意见。莫洛托夫向赫尔利暗示:苏联政府不支持中国共产党;苏联不愿中国有纷争或内战;苏联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赞成美国扶蒋统一中国的外交政策。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背着中国达成了涉及中国主权的一系列协议。苏联还准备与中国政府签订同盟条约,以使该协议合法化。
1945年4月15日,赫尔利在莫斯科与斯大林、莫洛托夫再次会谈。苏方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对华政策,原与美英合作,完成中国军队的统一。5月底,斯大林对来访的哈利·霍普金斯声明:苏联将忙于本国的复兴工作,因之中国的事务大部分要依靠美国。并表示:“蒋委员长是中国唯一有资格能负起统一中国责任的领袖;中共的领袖不如他或不够资格负此责任。”至此,苏联的对华政策明朗化。于是在美国的敦促下,开始了中苏谈判。国民党方面由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和蒋经国出面。8月
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民党方面承认了雅尔塔协定的基本内容,苏联则支持国民党政府,同意美国扶蒋统一中国。条约签订的当天,蒋介石向毛泽东发出和谈邀请的第一封电报。与此同时,“斯大林也电致中共中央,说中国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寻求维持国内和平协定,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斯大林还认为,“中国没有发展起义的条件,中国同志应当同蒋介石达成维持正常关系的暂时条款并解散自己的军队。”(斯大林承诺毛泽东的安全由美苏两国负责)9月,苏联从延安召回它的三名代表,连无线电台也一起带走。
从上述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基调是拉蒋压共,即以中共的原则性让步(主要是军队问题),换取一个蒋介石领导下的、有中共参加的、在美苏之间持中立态度的中国的出现。甚至还幻想这个中国更倾向于苏联。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随着美蒋联合的进一步紧密,苏联在实践中被迫不断调整其对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苏联并未完全按其承诺实行,还是给了中共一定的帮助。)
总之,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美苏两国的对华政策对中国的政局有着重大的影响。美苏两国政府出自各自利益的考虑,都曾表示反对中国内战,这无疑对中国政局朝着和平方向发展是有利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平、民主方针时的依据之一。
第四,蒋介石对立刻发动内战还有所顾忌。首先,国际国内舆论均反对内战;其次,他的精锐部队在抗战时期大多退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要迅速开到华北和华东一时还有很多困难,至于东北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毛泽东说:国民党也不能下决心打内战,因摊子没摆好,兵力分散、内部有矛盾。„„国民党本身的这些困难,加上解放区的存在和我们的不易被消灭,内战是有可能避免的。
以上中国共产党在战后初期提出和平、民主方针和力争和平局面出现的理由和现实基础。这也是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大背景。
2.国民党蒋介石在战后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及其原因
这个方针也是蒋介石早就定了的。1945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上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日本一投降,蒋介石就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从峨眉山上猛扑下来摘桃子。他命令自己的部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命令沦陷区伪军“维持治安”;惟独命令共产党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应就原地驻防待命”。按照蒋介石的主观愿望,他下一步的打算就是要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消灭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但是,中国共产党此时已不像1927年那样:于横逆之来,无还手之力。由于中国共产党予以及时揭露和警告;全国人民求和、反战;也由于国民党军队完成部署需要时间,再加上国际上美苏的影响,才迫使他没有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而是改变手法,在积极备战的同时,玩起了和谈的游戏。
他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请其“惠临陪都”,共商国家大计。其真正意图是: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如果毛泽东去了,则可以利用和谈来麻痹共产党,诱使它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还可以在和谈的幌子下,争取时间,调兵谴将,部署内战;如果毛泽东不去,可以说共产党拒绝和谈,把内战的责任推到毛泽东和共产党身上。这一计可谓毒耶!
在上述大背景下,中共中央经过慎重的考虑认为,在当时与国民党进行和谈是必要的。1945年8月25日晚,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8月26日,中国共产党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态度和主张。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由先一天到达延安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协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在重庆期间毛泽东住在红岩村,与国民党要员的会商则在桂园举进行。
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双方就许多问题普遍交换意见,并就一些实质性问题进行商谈。共产党方面的谈判代表为周恩来、王若飞。国民政府方面的代表为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
力子。谈判历时43天,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纪要》内容共12条,政治方面包括最多,军事方面仅有三项。
这次谈判双方争执的焦点是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这也是最实质最要害的问题。
蒋介石给这次谈判定的方针是所谓“政令军令之统一”。蒋介石的日记中说:政治与军事应该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而“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的“中心”。简言之,他是说:在政治上可以搞纸上的或口头的许诺,但共产党的军队和解放区一定要取消,在这一点上决 不“迁就”,否则其政令军令就不能统一。
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这种态度是事先就估计到的,但为了迫使蒋介石兑现其民主的许诺,为了争取全国人民所需要的民主,为了揭穿所谓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中共在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在谈判过程中,中共也确实在解放区土地和人民军队的数量上做出了必要的让步。尽管如此,也不能满足蒋介石的胃口。由于国民党方面执意要取消解放区的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以至这两个问题都没能达成协议。
但是,重庆谈判应该算是中共和人民的一个胜利。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把中共称之为“共匪”、“赤匪”。而今天它不得不和这个“匪”平起平坐地谈判,平等地签订协定并达成一定的协议。毛泽东回到延安,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这个东西(指双十协定),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第二,有诚意的六条,都是有益于人民的。”
重庆谈判取得的具体成就主要是:
国民党当局表示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承认人民的某些权利;同意“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等等。
尽管上述国民党的承诺和达成的协议,还只是纸上的,口头上的东西。但这样一来它再要发动内战,就会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的地位。同时这次谈判和达成的协议,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
2.政治协商会议
对于蒋介石来说,谈判只是一种欺骗手段和权宜之策,他的主要打算仍是通过战争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在重庆谈判期间,他就命令傅作义部和阎锡山部分别进攻察哈尔解放区和上党地区。《双十协定》签订后,他又发布剿匪令,调集几十万大军进攻解放区;与此同时,还镇压国民党统治区的反战民主运动,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此后,由于中共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各民主党派纷纷敦促召开党派会议,推进民主政治;美国派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关系(1945年12月20日,马歇尔来华,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频繁地与各方人士接触,经过多方努力,马歇尔协助中国订立了停战协议,成立了以马歇尔为主席,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的三人小组。1946年1月5日国共两党代表经过几度商谈,达成停火协议);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上发表反对中国内战的公告。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被迫同意执行双十协定,召开“政治会议”。后国民党谈判代表王世杰提出加上“协商”二字,颇得各方赞赏,于是中国就有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实现停战。当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国民政府礼堂开幕。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同盟、无党派社会贤达五方38人出席。经过数十次会议,政治协商会议达成改组政府、整编军队、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宪法草案等五项决议案。其中,政府组织、宪法草案有所突破。
关于政府组织,协议规定: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充任。改组后的政府作为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到实施宪政的过渡时期政府。
宪法草案则规定,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的最高国家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行
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对立法院负责;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总统解散立法院。中央政权这种体制相当西欧一些国家的议会制和内阁制,这蒋介石的独裁政体是一种限制。宪法草案还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省可以制定省宪法。这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存在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保障。
关于整编军队,会议通过了《军事问题案》,规定了“军队属于国家,军人的责任在于卫国爱民”,“军队教育应依建军原则办理,永远超出于党派系统及个人关系以外”的建军原则,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会后,根据政协会议精神,成立由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具体谈判军队整编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国民党坚持其军队的合法地位,只提出改编共产党军队。在共产党力争和马歇尔的压力下,1946年2月25日达成了《军队整编及统编共产党军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规定于18个月内逐步实施完成。先在12个月内,全国陆军编为108个师,每个师以1.4万人为限,共产党军队共计18个师,双方编余人员即行复员;再以6个月的时间,将全国军队缩编为60个师,国民党军队50个师,共产党军队10个师。国共双方保留军队的比例定为5:1。
政治协商会议规定设置的政府和其他的一些规定,基本上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民,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准备严格履行这些与新民主主义政权尚有相当大距离的协议。毛泽东就声言,准备住到南京附近的清江浦,在国民政府中做个委员。
但是,即使这种基本上属于西方式的民主主义,也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集团所不能接受的。早在1931年,蒋介石就明确表示,共产主义之政治理论不合中国国情和固有道德;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会造成“高唱自由,各据议席、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征,明年不战,使共产党坐大”的局面,故也不可取。他们信奉的实则(力量)是封建法西斯主义,他们担心,实行民主,哪怕是西方式的民主也会使他们丧失一切。因此,蒋介石压根儿就没打算实行政协协议。而是在美国支持下,不断扩大内战行动,很快使政协协议成为一纸空文。
政治协商会议给苦于战火与独裁的中国人民带来和平民主的新希望。2月10日,重庆各人民团体在校场口举行庆祝政协胜利闭幕大会,近万名群众踊跃参加。就是这么一个人民欢庆的活动,国民党特务竟大打出手,殴伤大会主席台成员李公朴、郭沫若、施复亮,打伤群众60多人,还有不少人被捕。
原来国民党后悔了。
3月1日,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决议以一党意志修改政协决议。3月20日,国民党召集共产党拒绝参加的国民参政会四届二次会议,公然否定政协议案。周恩来严正警告:“政协的一切决议不能动摇或修改,这是由五方代表起立通过的,应成为中国的民主契约。谁要破坏,谁就是破坏今天中国的民主和平团结统一”。
可是,国民党已经决心撕毁民主契约。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出动22万军队大举进攻共产党中原解放区,从而挑起了全面内战。
问题二: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强弱胜负转化的原因何在?
在抗战后期,国民党政权由于腐败无能、大发国难财等,曾经激起大后方人民的严重不满。但在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它接收了在华日军120万人的武装,美国还用新式武器装备了它的50万军队,其军事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由于蒋介石集团在八年抗战中没有脱离抗日营垒,收复区(原沦陷区)的许多人是对它抱有希望的。
内战初期,国民党挟抗战胜利之声威,依美国支持之实力,怀独霸天下之雄心,真是不可一世。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突飞猛进,共产党解放区数十座城池纷纷陷落。由此,国民党政府对内战的前景十分乐观。以为可以速战速决。蒋介石的参谋长陈诚扬言“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即能整个解决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然而,战局的发展却走向了他们愿望的反面。战争的结局是:人民解放军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消灭了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摧毁了它的反动统治。为什么会
出现这样的结局呢?
(一)国共双方所从事的战争的截然相反的性质是决定胜负的客观因素
我们应该看到,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国民党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这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具有爱国主义正义的革命性质,必然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全国解放战争为什么胜利发展,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人民为什么抛弃国民党,选择了共产党的根本原因。
1.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反民族性、反革命性(失民心)
首先,国民党进行的战争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具有明显的反民族性质,是一场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打杀中国人的战争。国民党不仅不敢反对帝国主义,而且严重依附于美帝国主义,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与尊严。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是蒋介石的主要支持者。战争初期,美国给了蒋介石大约20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援助。帮助国民党运送了54万军队到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各地。为国民党装备了45个师,训练各类军、警、特人员15万人。1946年3月,美国还组织了官兵达2000余人的军事顾问团,直接参与蒋介石的内战策划。大量事实表明,蒋介石敢于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同美国政府对他的支持和援助有直接关系。
对美国的支持,蒋介石以出卖国家主权作为回报。为此,国民政府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公开或秘密的丧权辱国的协定和条约。其中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就是一个典型。说它是新21条是毫不夸张的。条约规定:美国人有在中国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及通商的权利,美国的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水域内自由地航行,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几个口岸停泊。条约表面上规定“互惠”,实际上,中国人不可能去美国享受这种权利,所以这种规定
仅是保证美国人在中国单方面享有种种特权。凭借这些条约,美国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都取得了独占地位。廉价的美国货(包括大批战时的剩余物资)充斥中国的城乡市场,以至当时上海永安等百货公司货架上80%是美国货,当时人们形容说是“无货不美,有美皆备”。美货的价格,据上海1946年的统计,一般均较国货低3~5倍,有的竟达10余倍。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工商界被挤得无立足之地,中国人民的血汗也被其吮吸殆尽。因此,人们说美货就是“美祸”。在全部外国在华资本中,美国资本占80%,此外驻华美军还利用其特权大肆走私。这就使本来就处于困境的中华民族资本遭到毁灭性打击。中美之间的不平等条约还规定,驻华美军肇事只由美国宪警处理,这就更加纵容了美军在华的暴行。1946年12月24日发生的美国军人强奸一名北大女生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些事实逐渐使人民认识到蒋介石打的这场内战的卖国主义实质,也认识到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是中国人民遭受苦难的一个重要根源。
其次,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不仅是反民族的,也是反革命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其经济基础则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在中国农村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70~80%的土地,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遭受苦难的根源,是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在农村主要就是要维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这一点就突出地表现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反人民、反革命性质。因此,它必然遭到广大人民特别是你农民的反对。
而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的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主要是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掠夺广大劳动人民,无情地兼并民族资本而形成的。它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解放战争时期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除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从事金融投机和商业投机外,主要的敛财手段就是滥发纸币。随着全面内战的持续,国民党政府的军费开支已占财政支出的80%。为了弥补由此造成的巨额赤字,国民党政府便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从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法币大幅贬值,物价飞涨。1945年3月,美元对法币的战时汇率1:20被改为1:2020;8月变为1:3350,1946年2月上升为1:1.2
万。抗战前到抗战后,物价上涨了1800倍,到1947年7月,上涨了60000倍。1937年6月到1948年8月,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470704倍,物价指数上涨了72555862倍。法币的购买力逐年大幅度下降。据美联社1947年7月24日上海电讯,“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买2头牛;1938年可买1头牛;1941年可买1只猪;1943年可买1只鸡;1945年可买1条鱼;1946年可买1个鸡蛋;1947年可买1/3盒洋火,1948年,“只有天知道能买什么”。这种情况,也使民族工商业日益走向破产,近乎于奄奄一息。从1946年10月至1947年2月,上海、武汉、广州等20个城市工厂商店倒闭达27000家。失业人数激增。农村经济也急剧衰退,广大农村中饥民遍地,饿殍载道。严重的经济危机,把各阶层人民推上了饥饿和死亡的绝路,迫使各阶层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为生存而斗争。
1946年12月底,以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学生为导火线,触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史称一二三○运动)(详见教材P178页)。
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运动)。随后这个运动扩大到60多个城市,形成学生运动的高潮。而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1947年间,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中,先后有120万工人举行罢工。5月到6月,饥饿的城市居民的“抢米”风潮席卷江、浙、皖等省的40 多个大小城镇。在农村,农民也不断掀起反抗国民党当局抓丁、征粮、征税的浪潮。
上述事实表明,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同 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斗争,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这样,无论在军事战线上,还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政府都打了败仗。蒋介石政府已处在人民的包围之中。
通过上面的事实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政府的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许战后的中国有任何改变,蒋介石就必然要坚持独裁。为了独裁,他就必然要发动内战以期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而单靠国民党的力量又决然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为发动和进行内战,他就必然要勾结、依靠要把中国变为独占殖民地的美帝国主义,而换取美援的代价则是出卖国家主权。这就是蒋介石的发动的这场内战的反民族性、反革命性的由来。蒋介石发动这样的战争,就势必使自己站到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也注定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
2.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爱国主义的、进步性、革命性(得民心)
就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解放战争首先是反对帝国主义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进行了公开揭露;(抗战胜利后,中共曾经希望战后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同美国发展关系。毛泽东还对美国驻华使馆人员说过,为了弄清美国的对华政策,他甚至愿意亲自去一趟华盛顿。中国共产党也曾告
诫美英政府,“不要使自己的外交政策违反中国人民的意志,因而损害同中国人民的友谊”。当美国政府无视中国人民的警告,成为蒋介石内战政策的实际支持者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毫不犹豫地对美帝国主义进行坚决地揭露和斗争。一位美国人对毛泽东说:“你们要听一听美国人的话,否则,美国蒋介石撑腰。”毛泽东说:“你们爱撑蒋介石的腰就撑,不过要记住一条,中国是什么人的中国?中国绝不是蒋介石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总有一天你们会撑不下去的。”毛泽东的回答有力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的浩然之气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中国还领到了抗暴运动,并对美帝国主义可能的干涉做了准备。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又是反封建、反官资本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解放区广泛实行民主,在农村实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改革。众所周知,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毛泽东指出:“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五四指示》,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使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从根本上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在“保田参战”的口号下,成千上万的农民参军参战,组建民兵,支援前线,保卫解放区。这就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足以战胜敌人的取之不尽的人力、物力资源。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其实,何止淮海战役,离开广大农民的支援,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都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实行依靠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进步分子,并注意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中间分子。形成反对美蒋反动派的广泛统一战线。在城市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千方百计地解决工人的各种困难,同时坚决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得到了包括民族工商业者在内的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
总之,人民解放战争的鲜明的对帝、官、封的性质,突出体现了它的爱国主义的、人民性、进步性和革命性。中国共产党是为推翻三大敌人的反动统治,为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战。正是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迅速溃败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
(二)国民党的腐败和暴政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1. 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腐败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立即着手对中共内战的准备,这时它要求内部团结一致,一切服从蒋介石的指挥,然而,由来已久的党内派系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在党政系统中,以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为首的CC系,以张群、吴铁城为首的政学系和以陈诚为首的黄埔系三派力量均衡;在财政系统中,孔、宋两大家族各据一方,不分伯仲;在军事系统中,李宗仁、白崇喜为首的桂系,阎锡山领军的晋系,旧东北军、冯玉祥旧部、川军、粤系旧属与国民党嫡系黄埔系杂处一体。由于各派利益不同,出发点不同,彼此之间常常出现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现象,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国民党的形象,也阻碍了政治、军事、经济的运行效率。在与中共军队作战时,不同派系军队互不支援,坐山观虎斗的事例不胜枚举。再加上国民党发动内战师出无名,士无斗志,其部队的装备再好、再先进,也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
2.国民党官员的腐败
尽管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在抗战中后期执行的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但毕竟他们还是抗了战的,抗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明显提高。因此,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一部分人民曾经对国民党抱有很大希望,但国民党自己充当了教育人民的反面教员,很快人们对它感到极端失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党接收大员的胡作非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实行由其一党垄断接收敌伪资产的方针。结果是各类接收机关林立。许多国民党党、政、军大员从重庆飞临收复区,把接收变为“劫收”。他们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收复区的群众称其为“三阳开泰”(爱东洋、捧西洋、要现洋)、“五子登科”(竟相抢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在拘捕、审判汉奸时,也出现了收贿减罪的现象,民众称之“有条有理,无法无天”(条指金条,法指法币)结果使一些汉奸摇身一变而成为“地下工作者”、“地下军”,趾高气扬,无恶不作。所以老百姓说:“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天上来、地下来,就是老百姓活不来”。时任中国战区统帅参谋长、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尖锐地指出:“国民政府的胡作非为已经引起接管区当地人民的不满,此点甚至在对日战争一结束后,国民政府即严重地失去大部分人的同情”。就连当时负责接收的重要人物邵毓麟,也不得不向蒋介石进言:“象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他认为,这样等于“在一片胜利声中,早已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此外,国民党利用接收之便,将巨额敌伪资产转归官僚资本集团控制的部门占有,其中很大部分被官员个人侵吞。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其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到100~200亿左右。抗战前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在全国工业中仅占10%,抗战胜利后增长到50%,到1946年底,已占到70%。
综上,国民党内信仰危机和组织结构瘫痪,使其政治无力,行政失效,贪污腐化成风。连蒋介石都不得不承认:“自抗战胜利以来,本党在社会上的信誉已一落千丈。„„老实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我们今天这样颓唐和腐败,也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的。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
3.国民党拒绝实施社会改革,对广大人民横征暴敛
在对日伪资产的接收中,国民党获得了不少的补偿。加上广大的东南地区被收复,丰厚的
税源得以开辟。此后美国又提供了数额相当可观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因此在内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在财政上虽然十分吃紧,但并未到举步维艰的程度。而国民党发动内战,不仅把中国重新投入战火,还导致了其财政因军费沉重而陷入危机。
为了支持内战,筹措军费,挽救财政危机,国民党采取了发行内外债、征收捐税和增发纸币等各种措施。
仅就征税而言,国民党政府不仅调整原有各税征收办法,而且还大量开征全国统一新税和地方性新税,结果,各地税项五花八门,“漫无标准,毫无预算,官吏上下其手,层层剥削,比如专员、县长下乡之招待费,官吏用之一分,民间负担十分,怨声载道,忍痛忍受,失去民心,莫此为甚”。
上述措施仍然无法填补军费的无底洞,国民党就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比,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使得广大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他们挣扎在死亡线上,对国民党从失望进而到绝望。
4.国民党坚持独裁,反对民主,镇压反对内战的学生和民主人士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军警特务在昆明镇压反内战的学生,酿成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1946年2月10日制造“校场口事件”,打伤李公朴、郭沫若等60余人。6月23日晚,国民党在南京下关火车站殴打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的成员,团长和代表多人受重伤,此为著名的“下关惨案”。7月,国民党竟在5天内接连暗杀了著名的民主人士和学者李公朴和闻一多,制造了李、闻惨案。此后,国民党对其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的镇压更是不胜枚举了。正是国民党的这些暴政,擦亮了人们的眼睛,认清了谁是谁非。正因为如此,下关惨案后,当周恩来前往医院看望马叙伦时,身负重伤的马叙伦才拉住他的手说: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从主观上说,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政治上比较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对解放战争的正确领导是使这场战争迅速胜利的关键。表现在:
1.中国共产党能适时地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政治、经济、军事)
中国共产党始终考虑到广大人民对和平、民主的强烈愿望,一直努力争取和平和民主,曾经希望通过和平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逐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为此,抗战胜利初期,中共及时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同时不放松自卫战争的准备。这使我们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军事上又立于不败之地;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又适时提出“武装自卫”的口号;到了1947年10月,当蒋介石彻底关闭了和谈大门,实行“戡乱总动员”后,我们才提出了“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三大战役后,当美蒋反动派企图以和谈阴谋获得喘息之机时,我们党又及时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从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在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原则,从而团结了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形成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伟大力量。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毛泽东又提出集中抓政策和策略问题,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为此,他要求全党必须掌握党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在军事上,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制定了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核心的十大军事作战原则。在战争的具体准备和指挥上,过渡时期确定的以争夺东北为重心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战略防御阶段的西北战场和华北战场的胜利;刘邓大军的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都是反映我党军事上的成熟,指挥艺术高超的事例和战例。
2.中国共产党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和军队建设(保持党和革命队伍的清正廉洁)
中国共产党注重自身的建设,不断进行整党整风运动,使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清正廉洁,绝大部分共产党人都是为革命献身、为人民服务的战士。
从党的最高领导毛泽东到一般共产党员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区基本上没有贪污腐败现象。早在抗战时期就盛传革命圣地延安十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风,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真实写照。这与国民党统治区的严重贪污腐败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同时,解放军也进行了新式整军运动。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党和军队的素质,并靠党员和人民军队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1949年5月,陈毅将军率部攻打上海时,在《入城守则》中规定:“不入民宅。没有找到营房之前,一律睡马路。”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后,上海市民清晨出门,发现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抱着枪支整齐地睡在马路上,他们在极大感动之余,一下子就把共产党同国民党的优劣区分清楚了。美国《生活》杂志就此撰文称解放军的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之后,其谈判代表团团长张治中留在了北平。6月20日,他在《对时局的声明》中说:“我居留北平已80多天了,以我所见闻的,觉得处处显露出一种新的转变、新的趋向,象征着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已显露出新的希望。就是中共以20多年来的奋斗经验,深得服务人民建设国家之要领,并且具有严格的批评制度,学习精神和切实、刻苦、稳健的作风。这些优点反映到政府是有效率的,没有贪污的政府。反映到党员行动的,是俭朴、肯干,实事求是的态度。”他站在国民一分子的立场,为此“觉得极大的欣慰。我们中国人毕竟还有能力把国家从危机中挽转过来,还可希望把国家搞好,断不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已可得到证明。”
上面这些点滴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
问题三:中间势力为什么逐渐放弃了“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最终选择了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及其政治主张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的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日战争后期和抗战胜利初期,其主要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战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中的一些党派以超逸于两党之外的“中间派”立场自居,积极鼓吹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关于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沿革详见教材第180~182页)
2.第三条道路或“中间路线”的主张及其实质
关于第三条道路(即中间路线),张东荪和施复亮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946年6月22日,张东荪在《再生》杂志上发表“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一文。指出,无论就国际间(主要指美、俄),还是就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他都主张走中间调和路线。“详言之,即中国必须于内政上建立一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间的政治制度,„„这个中间性的政制,在实际上就是调和他们两者。亦就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他认为,以这样的路线立国,“英美与苏联双方都可以放心。在英美看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虽然在经济方面偏于社会主义,而绝不是赤化,不是加入苏联的赤色集团,不足以对资本主义国家有经济威胁。在苏联看中国虽采取民主主义,却并不建立在资本主义上,这样的民主主义没有反苏性,他用不着害怕”。关于国共两党,张说:“姑假定国民党为右,共产党为左”,中间派的责任在于“要把他们中稍右者稍稍拉到左转;偏左者稍稍拉到右转,在这样的右派向左、左派向右的情形下,使中国得到一个和谐与团结,并由团结而得到统一。”
1946年7月14日和8月3日,民主建国会的一位领导人施复亮分别在上海《文汇报》和《周报》发表“何谓中间派?”和“两条道路,一个动力”两文,系统地提出了“中间路线”的主张。他认为:中间阶层(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国共问题及中国问题的解决,“都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中间派在政治上起着积极的甚至决定的作用”;“国民党固然不能消灭共产党,共产党也还不能打倒国民党”,因此,中国的出路“既不能走旧式资本主义的道路,又不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只有走我们自己的中间的改良道路。这条道路,在政治
上应当实行英美式民主政治,但必须使政权掌握在多数平民手里,决不可为少数特权阶层所独占;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尽量利用资本主义的优点去发展生产力。”
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中间路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保留国民党政权的前提下,通过改良的办法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如何看待“中间路线”的主张
首先,应当肯定它的历史作用。从一般政治斗争的经验和规律来看,在强弱对峙的政治格局中,中间派往往意味着对弱小者的某种支持或同情。所以当抗战后期和胜
利之初,中共的政治实力及地位相对弱小,其政治主张尚未赢得广泛认同的时候,中间派与第三条道路主张的存在显然有积极意义,因为,它们首先意味着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否定。它们在反对国民党独裁、内战政策,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方面,在反对官僚资本操纵国计民生,保护民族工商业方面和中国共产党有许多共同点。所以,中国共产党与之进行了积极的合作。
其次,中间路线的倡导者们不仅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而且是明确地反对进行彻底地土地改革,否认进行暴力革命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合理性,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企图通过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的这些主张不切合中国实际,因此,只能是一种幻想。抗战胜利后,随着国共力量日趋均衡。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决战时机的到来,中间党派与第三条道路存在的某种合理性就不复存在了,再要坚持这样的主张,就只能对历史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了。实际的政治过程也是如此,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幻,中间党派营垒急剧分化,其右翼青年党、民社党相继投靠国民党;其左翼民盟等则加强了同共产党的合作,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汇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之中。
(二)各民主党派最后放弃“中间路线”,选择了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的原因
为什么就西方国家来说,于封建社会之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顺理成章的事,在中国就只能是一种幻想呢?究竟道理何在呢?
1.中国是一个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是首要的任务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自由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它们不能容忍的。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它们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五四以来的情况,仍然是如此。在这样的国家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前提条件是,不仅要反对封建主义,更重要的是还要反对帝国主义,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
2.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密切关系,使他们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从而也就得不到中国革命主力军农民的支持;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依赖又使他们不敢进行彻底的反帝斗争。这样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就无力完成反帝反封建这两大任务。何况,代表这个阶级的民主党派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他们只是想劝说国民党接受其主张,或者利用国共两党在战后处于的均衡情势,促使国民党对他们的主张作出让步。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当局,政治上十分脆弱,他们不可能作出这种让步。所以,无论是从这个阶级的本性看,还是从他们主张的改良主义本质看,他们都无法实现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而且“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
3.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彻底击碎了“中间路线”的幻想
国民党反动政府不仅反对共产主义,而且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也不能容忍。这是它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因此,尽管某些中间派别,中间人士一再声称自己要“以民主的方法争取民主,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位”,但国民党当局还是不断地用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直至取缔他们的组织,监视、逮捕以至杀害他们个人。下关惨案、李闻惨案就是最好的例证。
1947年5月,国民党当局在《中央日报》上公布了诡称是从延安搜获,由毛泽东签发的绝密文件《中共地下斗争总路线纲领》。同时发表评论,污蔑“素以独立、和平、合法自诩之民主同盟及其化身民主建国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团体,其组织已为中共所实际控制,其行动亦循中共意旨而行”;并声称他们“受中共之令,而准备甘为中共之新的**工具”。这是国民党发出的取缔和镇压民主党派的信号。10月间,国民党政府悍然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而予以取缔,对其他民主党派亦一并极尽压制迫害之能事,还训令其军、警、宪、特各级机关,在对民主党派领袖人物严密监控之同时,对其中下层人员则“不必客气”,只要发现,不问情由如何,“一律格杀勿论”。高压之下,民盟于11月6日被迫解散。严酷的事实教育了他们,使他们逐步放弃了中间路线的幻想,而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使他们使他们迅速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的道路
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召开三中全会,实现由旧民主主义政党向新民主主义政党的转变。
1947年11月12日至1948年1月1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民主革命同盟在香港联合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布“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自由、和平”,并开始进行统一的政治活动。
1948年1月,沈钧儒等在香港重建民盟总部,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宣告,民盟“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民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民的民主而奋斗。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并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道路。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协,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8月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热烈响应这一号召,陆续进入解放区,参加召开新政协和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庄严声明“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至此,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关系中的领导地位正式确定下来。此后,随着新政协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问题四:为什么说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三大战役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这时,人民解放军的的实力大增,与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比与战争初期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见教材P186页)。国民党政权濒临崩溃,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详见教材P186~187页)。
三大战役无论是真正的规模还是取得的成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政治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2.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企图借“和谈”之机争取喘息的时间,布置长江防线,以便卷土重来。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共愿意在惩办战犯、改变一切反动军队等八项条件的基础上,同国民
党进行和平谈判。谈判从4月1日开始。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人民解放军第一、二、三、四野战军所部各路大军继续向全国举行胜利的大进军,迅速解放广大国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被赶出大陆,逃往台湾。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被提上了历史日程。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清楚地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详见教材P188页)。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来的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为了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前夕,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文章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阐明了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前途的历史必然性;文章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组织形式等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主张,从而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以及外交政策基础。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2.人民政协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内容详见教材P189~190页。辅以20分钟的音像资料《协商建国》。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1)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详见教材P191页)
(2)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结果。
(3)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力量。(详见教材P190~191页)
(4)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坚强力量。人民军队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就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
(5)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详见教材P192页)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地克敌制胜的武器——三条经验,即毛泽东指出的“三大法宝”: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详见教材P192~194页。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导 言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介绍本课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意义,产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时间:1学时
五、主要内容:
首先简单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这门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不是历史学科的专业课,是要求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在正确了解国史,国情的前提下,确立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总体介绍教材的结构和本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上编(1840-1919):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失败。
中编(1919-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下编(1949-至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简单介绍:
(1)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近现代史开端的原因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和表现
(3)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联系
(4)1949年到1956年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3.教材分析: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二、学习目的和意义 1.了解国史国情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懂得中国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充分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是无论是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试图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理想社会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做的努力,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历史的发展要求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充分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以我们应该更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拥护党的领导。
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建国社会主义改造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牢固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提供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
三、学习方法
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阅读教材第一页第一部分)
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史上面临两个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也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掌握的两条主线和提纲。
2.世界历史观的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部分,只有把中国的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认清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近代中国两大基本任务的辨证关系。
3.联系现实
只有联系现实,把昨天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联系起来,才能认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
只有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 编(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主要特点,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
三、教学难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时间:1学时
五、主要内容:
本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四、基本历史线索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从1840年到1919年差不多八十年,古老的中国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变:当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弱时,因资本扩张而急于对外殖民的英国侵略者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挑起侵华战争,清政府几战必败,中华民族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背景(◆略讲)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
一、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中国由盛转衰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①政治上的腐败 A官僚机构的膨胀 B吏治的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连绵不绝。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③军事上 A军制落后 B军备废弛
④文化上奉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思想僵化 A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B 文字狱
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活动。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而国力又日渐衰弱的中国自然就成为西方国家的入侵目标。
(1)英国: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英国资产阶级更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2)法国和美国:
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但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因此在19世纪初期的对华战争中,主要通过追随英国,获取侵略权益。
(3)俄国:
沙皇俄国是一个极具侵略传统的封建帝国。虽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但利用与中国接壤的条件致力于对中国领土的扩张。17世纪中叶,俄国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订立了《尼布楚条约》,1727年,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两个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从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领土。
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使逐渐走向衰落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中国落后的封建主义碰撞后,必然导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出现一些与以往不相同的特点,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政治特点:
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近代以来,虽然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还保留着形式上的独立和自己的政府,但是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和关税自主权等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各方面主权几乎都掌握在列强手中,中国政府逐渐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失去独立地位,沦为半殖民地。
(2)经济特点:
近代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投资设厂,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成为列强掠夺原料,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并逐渐产生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属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封建经济为主,多种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存的经济特点。
(3)思想文化特点:
最显著的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政治上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上主张学习先进科学文化,但是封建思想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二、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 1.新兴阶级
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了,这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两个新的阶级力量,他们的产生必然会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引起新的变化。(1)中国无产阶级的组成及特点
中国无产阶级的组成:
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是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国轮船雇佣的中国海员;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兴建各种建筑工程雇佣的工人;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的工人;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现代企业中的工人。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产生较早,人数少。比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早了30年;
大多由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因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大部分不是从工厂手工业发展而来的,因为这个特点比较容易和农民阶级结成联盟关系;
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很强,是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
(2)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及特点 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
官僚资产阶级——多由封建统治阶级转化而来,又多在列强的扶植下发展起来,到抗日战争后达到顶峰;
小资产阶级——封建社会的小生产阶层,近代的知识阶层和自由职业者。
民族资产阶级——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的;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场主转变而来
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官僚资产阶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不稳定,经常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摇摆不定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
革命性——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
软弱性——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对后来的革命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复杂的阶级状况 地主阶级
外国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外国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是对抗性的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外国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特殊社会可以找到共同利益,化解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本质上说是对抗性的,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独自推翻地主阶级。这些阶级之间的矛盾状况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具体变化而变化。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 1.基本矛盾:
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有两个,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2.主要任务: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实现近代化(1)反帝反封建革命
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近代化
实现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实现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1)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新天地(2)实现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六、思考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2.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七、参考文献: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八、教学后记:
上 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马关条约》极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三、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性质的形成是由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不平等的条约造成的。因为不平等条约是衡量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尺度,我们通过分析历次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条约对中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及由此引发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变化的特点,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一、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1.战争过程
(1)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略讲)
18世纪中叶,英国已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首位。但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壁垒面前,西方的工业品很难找到市场。再加上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而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等产品却在中国的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资产阶级找到鸦片这种特殊的商品。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19世纪初,英国烟贩无视中国政府的多次禁令,大肆进行非法的鸦片走私贸易,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不断增加,在英国输华的货物中,鸦片就占了一半以上。罪恶的毒品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通过鸦片,每年从中国掠走的白银达高数百万元,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
鸦片的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A它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由出超变为入超,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大量的白银外流,一方面造成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政府财政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则造成银贵钱贱,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B众多官吏兵丁吸食鸦片,军队丧失战斗力;
C鸦片走私中的贿赂,贪污和欺诈行为,使清政府吏治更加腐败;
D极大地损害中华民族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2)中国政府开始禁烟
鸦片贸易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1838年,道光皇帝下令各省严禁鸦片,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吏;严禁国人贩卖,吸食鸦片;并晓谕外国烟贩,限期上缴所有鸦片,并出具甘结,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所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3)战争爆发
1839年8月初,林则徐在广东收缴和销毁鸦片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扩大在华的商业利益,既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客观要求,也是英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转嫁危机的手段。1840年6月,乔治·懿律率领由48艘舰船,4000余名士兵(后增至15000人),540门大炮组成的“东方远征军”,抵达中国广东海面,封锁广东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没有统一的作战思路,时战时和,由抵抗走向妥协,加上中国军事武器和装备的落后,英国侵略军一路北上,相继攻破厦门,宁波,镇海,8月上旬,在英国舰队到达南京下关海面时,清政府向英国投降求和,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2.条约内容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和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丧失的权益:(1)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
A割让香港(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
B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财政负担)
C取消“公行”制度,实行自由贸易。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
D海关关税必须与英国商定 规定了“值百抽五”,即规定绝大部分主要货物的税率为5%左右(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2)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A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3)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A允许美国兵船在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中国的领海权遭到破坏)
B 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在通商口岸,中国人与英国人的交涉诉讼,英国领事有“查察”和“听讲”的权利,英国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的管事官处理,中国政府无权处理,中美《望厦条约》规定,所有美国人之一切民事,刑事诉讼,“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4)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在通商的五口建造教堂和坟地(便于文化侵略,1846年,法国迫使清政府下令取消一百多年来对天主教的禁令)
3.后果思考
鸦片战争及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全部主权。战后中国的领土被割裂,英国割占了香港,葡萄牙于1849年强占了澳门,中国的主权的独立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租界的形成使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允许外国兵船在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使中国的领海主权也遭到了破坏,中国成为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国家。
经济上:战前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战后,外国的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猛烈的冲击,东南沿海一带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经济上的半封建国家。
社会矛盾的变化:除原有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且这个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从此,中国的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期。
革命性质的变化: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战后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革命的性质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阶级关系的变化:战前中国社会阶级主要是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战后中国逐渐出现两个新兴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新兴阶级的出现对中国后来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1.战争过程
1856至1860年,正当清军与太平军在长江中下游激烈争夺的时候,英,法借口“修约”,图谋扩大已取得的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了侵华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组成英法联军5600余人在珠江口集结,炮击广州,并登陆攻城占领广州,然后沿江北上,直趋天津,攻破了大沽炮台,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随后英法为了继续扩大市场,利用在北京互换条约批准书的时机,重新挑起战争,攻占了清政府的首都北京,洗劫了中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侵略者通过这些条约,极大地扩充了在华的特权。沙俄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2.条约内容
(1)1858年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B 开辟更多的商埠,并且外国军舰可以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外国势力深入到中国沿海和内地)
C 改订税则和外国人“帮办税务”,抽取2.5%的子口税,免征内地税(海关管理权和关税,内地税自主权全面丧失)
D 内地传教(教会势力深入内地,文化侵略)
E 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泛滥)
F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1858年中俄《瑗晖条约》,《天津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 1858年中俄《瑗晖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归俄国
B 1858年《天津条约》乌苏里江以东近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
C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给俄国,通过这些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后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并扩大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中国的主权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主要表现在:
政治上:
(1)领土完整遭到空前破坏,英国霸占了南九龙半岛,与香港岛连成一片,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俄国共侵占中国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严重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
(2)外国军舰,商船可以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使中国丧失了内河航行权(3)在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基础上又丧失了内地税自主权(4)清朝的政权开始买办化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掌权,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镇压本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清朝政权开始半殖民地化的严重步骤;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作为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其主持人由王公大臣和军机大臣兼任,成为六部之上的最高行政机构);加上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立,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被外国控制,外国公使进入北京都标志着中国的政权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经济上:
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张到长江流域,从华南扩张到东北,子口半税,中国成为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国家,加上海关大权完全交给外国侵略者,外国人可以自由进入内地通商,方便了外国商品深入中国内地倾销和掠夺廉价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更大范围内瓦解。
中法战争(可以略讲)
在1884年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法国侵略者在中越边境和东南沿海相继挑起战端,清政府被迫迎战,在战争中中国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但是中国军队还是在镇南关,谅山,临洮等地一系列胜利,并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垮台,但是清政府在战局对中国比较有利的情况下与法国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中法新约》,不败而败。
1885年6月9日《中法新约》
A 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中国宗主国地位丧失,传统的帝国体系开始瓦解,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体系内)
B 与法国商办建造铁路(第一次写明外国攫取中国铁路利权,于是列强对华投资时代的到来)
三、甲午战争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1.战争过程
19世纪9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经过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洋务派苦心经营的中国新式陆海军完全溃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也决定了中国和日本半个世纪的格局。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丧失的权益:
2.条约内容
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
A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结束,朝鲜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桥梁)
B 割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
C 赔款2亿两(清政府举借洋债,政治和经济上更依附帝国主义)
D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增辟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方便日本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倾销商品)
3.后果
甲午战后,日本进入列强行列,而中国由于战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表现在:
政治上,条约规定割地,使中国失去了大片的战略要地,是沙俄吞并中国领土后的又一次大掠夺,主张了列强分割中国的野心,正是在甲午战争后,列强开始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开始瓜分中国。
经济上,为了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清政府开始向外国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赔款,便于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为列强在中国资本输出提供了条约依据,便于列强在中国直接掠夺劳动力和原料,攫取巨额利润,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另外,中国在战争中败给“蕞尔小国”日本,给中国的民族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甲午战争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1.战争过程
1900年6月,为了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英,德,俄,法,美,意,日,奥八国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先后攻陷了天津和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侵略军洗劫了北京成,战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2.条约内容
八国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丧失的权益:
1901年9月7日,中国同英,德,俄,法,美,意,奥,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1个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
A赔款98200万两(和前几个条约赔款数比较,可见侵略程度的加深)
B清政府有镇压人民反帝的义务(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北京的使馆区可驻军队,大沽到北京的防御措施全部摧毁(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D 把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于六部之首,指定皇族担任外务大臣(中国政府内部机构设置的半殖民地化)
3.后果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彻底地控制了清政府,政治上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经济上,因为巨额的战争赔款,中国政府要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为担保,清政府的税收机构实际上成了为帝国主义收款的代办机关,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无从谈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最终形成。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列举历史事实,论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以及主要表现。
七、参考文献: 1.丁名楠:《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第二编第一、二、三章 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和日本》,第一、二卷 3.列宁:《中国的战争》,见《列宁选集》第一卷 4.马克思:《鸦片贸易史》,《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国和英国的条约》,《对华贸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八、教学后记: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1.2.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原因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是外国侵略中国,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八十年,也是中国人民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八十年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使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军事侵略(☆上一节课已经讲过,适当略讲)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参加对中国侵略的国家越来越多,战争的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从沿海到内陆,甚至将战火烧到中国的首都;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造成中华民族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打击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急速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军事侵略而来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政治控制
1.损害领土主权
A割让领土
《马关条约》后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沙俄夺走的中国东北,西北的土地。B 租界
在上海和武汉等地,划出的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不受中国法律制约,成为“国中之国”。
C 租借地
德国“强租”胶洲湾等地
D划分势力范围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极大地刺激了帝国主义侵略野心,“三国干涉还辽”揭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序幕,随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个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有争夺也有互相暂时的妥协。
补充资料:(◆根据上课情况适当补充)
【门户开放政策】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通商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租界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管理的地区,各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使行政,立法,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了正式的殖民机构和军事基地,成为对该国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军事据点。租借期长短不
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损害行政主权
(1)驻兵权
通过驻兵权,列强把清政府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中国行政主权无从谈起
A 1900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的使馆区和北京到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
B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获得了在南满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的驻兵权,这就是关东军。
(2)控制海关行政权
海关是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工具,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海关行政权却未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总揽海关权利的海关总税务司和设在各海口的税务司都是又由外国人担任的,英国人赫德把持中国海关总税司近五十年,中国的海关成为外国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重要据点。
(3)影响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A1861年开始英,法,俄,美等国相继在中国建立公使馆,方便对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进行外交讹诈,干涉中国内政,增强对清政府的政治影响。《辛丑条约》更是规定中国政府应该尽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的义务,基本控制了中国政府的政治决策。
B西方侵略者争相控制中国的派使工作和外交工作,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影响。
(3)损害司法主权
A领事裁判权 《南京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
B 租界“国中之国”
三、经济侵略
1.战争赔款
侵略者不仅侵犯中国的主权,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勒索巨额的战争赔款,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
B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勒索赔款和“恤金”1500万两
C 甲午战争 赔给日本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年收入的4倍多。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赔款4。5亿两,分39年偿清,本息合计达9。82亿两(等于中国无论男女老少,人均均摊2两多)
据统计,清政府跨台前,对外赔款达13亿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2.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垄断中国的铁路,航运和矿业,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经济触角从沿海地区一直伸到中国的内地;与此同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中国的金融和财政,这些银行在中国既吸收存款又发行货币,基本控制了中国的国际汇兑。并同时借款给中国,并以中国的盐税和关税作为抵押。
3.协定关税
中英《南京条约》开了协定关税先例,经过《虎门条约》和《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中国成了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国家。各国在中国自由地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
四、文化侵略
利用传教进行文化侵略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推行殖民政策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欧美的天主教,基督教,沙俄的东正教,在侵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主要活动包括:
1.干涉司法诉讼:深入中国的城乡各处,干涉中国的司法诉讼,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独立。
2.收集情报:在各地收集军事和政治情报,递交给公使馆和领事馆。3.创办报刊,学校等:在中国创办报刊,如1872年的《申报》,各地开办有殖民地色彩的学校,医院和其他文化设施,企图在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
第二节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斗争。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压迫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在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
一、虎门销烟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和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起点。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官兵和士兵奋起抗击侵略者。厦门,定海,宁波等地的人民群众也自发地拿起武器。其中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的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迫使侵略军撤出广州。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侵略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三、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了日本,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抗议和愤慨,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武装义军,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配合驻守台湾的刘永福部,在清政府拒绝给台湾任何援助和支持,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浴血奋战,打死打伤日军三万三千多人,占全部日本军队的一半。11月下旬,日本正式宣布“全台平定”,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屈服,台湾人民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四、反教会的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1.从1861年到1870年
这阶段反教会斗争的主要特点是官绅参加并领导斗争,比较典型的是天津教案。2.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这阶段中国的边疆危机十分严重,反教会斗争主要发生在云南,广西,广东等省,下层民众的参加人数越来越多。
3.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
这时期甲午战争爆发,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反教会斗争和反瓜分逐渐结合,斗争规模更大,由焚毁教堂,驱逐传教士发展到武装起义,动员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终于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义和团运动是反教会斗争的总汇合。
4.义和团运动
(1)过程 A 义和拳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拳是山东地区一个秘密结社,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群众性的反帝组织。
B“助清灭洋”
1898年10月下旬,义和拳在山东冠县起义,竖起“助清灭洋”的口号,1899年冬,改名为义和团。
C进入直隶
1900年春,山东的义和团进入直隶,声势壮大,清政府权衡利弊,对义和团由“剿灭”改为“安抚”,到6月下旬,北京城内的义和团达到10万人,天津城内达3万人,1900年下半年,义和团运动由黄河附近发展到两广,西北等边远地区,席卷全国。
D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保卫战,廊坊阻击战等战争,并对侵略军在北京的两个主要地点,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发动了进攻
E 失败
1900年9月7日,为了和侵略者进行和谈,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发布“剿匪”,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2)意义
A 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外来侵略的顽强反抗精神;
B显示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阻止和打乱了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 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行为,和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暴露它的反动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3)失败原因和启示
A由于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义和团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盲目的反对外来事物;对清政府的统治没有本质认识,以致被蒙蔽利用。
B没有提出政权要求,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和斗争纲领,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严重的分散性。
C农民阶级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本国的封建势力的主力军和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带领中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农民阶级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无不以中国的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深刻的社会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了由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艰辛探求和艰难跋涉历程,力图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富强之路。
一、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建议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行思考)
经济技术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社会制度的腐败
二、学习西方(◆本小节可以作为第二章学习的引言和简介)
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死水一潭的中国封建社会激起轩然大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到了警醒的作用。”严酷的现实,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反省:“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造成,和中国的落后是分不开的,不但大刀长矛抵挡不住外国舰船利炮的轰击,古老的思想文化也抵挡不住西学的传入,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西方。
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和深化的过程,首先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驱者,然后经历了由物质层面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艰辛探求和艰难跋涉历程。
1.“开眼看世界”
(1)龚自珍
在鸦片战争前,龚自珍就感觉到严重的社会危机,发出了改革的强烈呼唤,“自古及今,法无不变,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转移。”
(2)林则徐
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州禁烟时期,敢于面对现实,为了寻找御敌之策,林则徐主动去了解西方,认识西方,组织人手,采访夷情,翻译外国报纸和书籍,译有《四洲志》和《华事夷言》等,在抵抗英国的侵略过程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敌”的思想。
(3)魏源
魏源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方向,对中国思想家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2.物质层面的学习
地主阶级中较为开明的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即采用西方先进技术的“用”,来维护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中国封建制度的“体”,并由此发起了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
3.制度层面的学习
(1)《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洪秀全明确支持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的资本主义的纲领,虽然并未付诸实施。
(2)严复
严复是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著名思想启蒙家。他翻译了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他指出根据这个规律,中国如果拒绝变革,就将被先进的西方民族所淘汰。《马关条约》签订后,严复发出了“救亡”的呼号,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号召成为中华民族最响亮的旋律,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继之而起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积极宣传并力图在中国实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4.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
辛亥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倡民主,科学,打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权威地位,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严重束缚,使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寻求真理,给后人留下了理性的反思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六、思考题: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经济侵略和文化奴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列举历史事实说明近代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七、参考文献: 1.2.3.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八、教学后记: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过程,意义和结果,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和努力,认识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
二、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主要包括:农民阶级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为实现自强和求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中的改良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还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统治,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虽然这些探索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但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上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探索行动充分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都不可能使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中国的革命呼唤先进的阶级和政党的领导。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原因
2.太平天国兴起(1)拜上帝会
1843年,洪秀全吸取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等思想的一些教义和一些宗教形式,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成为组织革命力量的秘密团体;1844年和冯云山等到广西宣传,逐渐发展到上万人,起义条件成熟。
(2)金田村起义
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3)永安建制
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攻占永安之后,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规定“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并颁布诏令
(4)定都天京
太平军北上过程中得到农民的拥护,起义军不断扩大,1853年3月19日,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政府统治对峙的农民政权
(5)军事全盛
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粉碎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实现了军事上的全盛。
3.运动失败
(1)天京变乱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农民领袖身上固有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农民政权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封建等级制和世袭制,追求特权和树立个人权威,在组织上结成宗派集团,争权夺利,在生活上贪图安逸,奢侈腐化,终于导致了天京变乱。
1856年8月,东王杨秀清不满足“九千岁”的名位,逼洪秀全封他万岁;9月1日,韦昌辉赶到天京,将杨秀清和他的眷属统统杀死,2万多太平天国的优秀将领和战士倒在血泊里;石达开从湖北赶回,但洪秀全对他心存疑忌,封自己的长兄,次兄为王,牵制石达开,1857年5月,石达开率精兵10万负气出走,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被清军打败,全军覆没。
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损失很多优秀的军事将领和士兵,对后来天国的政治和军事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2)重建领导核心
提拨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3)天京失陷
从1853年开始,清政府命令沿江各省的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军。曾国藩的湘军等地主武装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急先锋。同时,外国侵略势力也加紧了与清政府的勾结,在太平军踏破江南大营,直捣上海时,英法公使宣布协助清军“保护”上海,组织洋枪队随同清军一起对抗太平军。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意义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极大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旧的统治秩序再也无法恢复原样。
2.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过程,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势力和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决心和勇气,表现出农民不仅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也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
3.对近代国家的出路的探索 A《天朝田亩制度》
它把农民千百年来渴望土地的要求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系统化,纲领化,是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国制度和政策,也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纲领。主要内容是实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愿望和“凡天下田,丰荒相通”的平均主义思想,在社会生活上实行某种公有制的社会体制。虽然这种方案违反了社会的发展规律,无法贯彻实行,1854年,太平天国决定“照旧交粮纳税。”但是这个纲领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
B《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制定的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献,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进行一些上层建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
三、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
A 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
拜上帝会虽然在初期起到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但是它从根本上说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和风俗习惯相抵触,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袖的实践活动与他们的理论相悖而行,导致革命队伍的思想混乱和人心涣散。
B 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是希望在落后的小生产的基础上,以平均分配的关系,达到大同世界的幻想,把整个社会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空想。《资政新篇》提出的按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国家,但是脱离了领袖们的阶级实际,也缺乏实现的土壤和环境,不可能由农民阶级变成现实。
C 没有正确的革命政策方针
农民阶级无法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蚀,革命政权日益封建化,等级,特权观念日益膨胀,内部的宗派争端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严重内耗,导致了严重的军事政治和思想危机;未能联合其他农民起义力量;在夺取天京后,忙于建设政权和贪图享受,未能抓住时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都表现除了目光短浅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鸦片战争前,中西之间已经有了接触和交往,但在泱泱大国的心态下,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一切事物都加以排斥,认为西方先进科技是“奇技淫巧”。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动了解和认识西方。在内外交困的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一些开明官僚在被迫与西方交往过程中,开始了解西方,了解世界,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并希望通过局部的改革以自强,阻止列强的进逼,产生“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和行动。这些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与恪守传统的封建顽固派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逐渐从中国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这样便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洋务派。
一、洋务新政的定义和代表人物
洋务新政又称“同光新政”,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从事交涉和签订条约,购买洋枪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人,雇佣外国军官,依洋法操练军队,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建造,兴办航运,电报业,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兴办船政,水师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中央机构,它的出现标志着朝廷承认“夷务”升格为“洋务”,其办事大臣奕欣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欣是洋务的支持者而不是实践者,洋务派的主要势力和作为都在地方而非中央。地方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堂等。
二、新政内容
1.军事工业
19世纪60-70年代,以“求强”为主,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式军队,创办的军事工业。
内忧外患的威胁使得洋务派不得不先提出”自强”,把军事的发展放在首位。这时期,洋务派共建立近代军事工业24个,较重要的有: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的,1861);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崇 厚 天津机器制造局。
特点:
(1)浓厚的封建性
A生产经费来自清政府的税收,企业本身没有资本积累
B 工人来源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袭封建衙门的规章制度
C 生产目的是不计生产成本,不参与市场交换,直接由清政府调拨各军使用
(2)浓厚的买办性
技术,设备和原料,极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3)一定的集团性
所有权属于清政府,但是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牢牢掌握在创办人或创办集团手中。
民用工业
19世纪70-90年代,除继续推行“求强”外,提出“求富”口号,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和筹建海军。
洋务派在兴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经费奇缺,原材料供应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等困难,认识到必须发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建立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辅助军工企业的发展,并且希望通过兴办民用工业抵制洋商倾销洋货和进行经济掠夺,以达到求富的目的。
这时期比较重要的民用企业有20几个,主要有: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天津电报总局 李鸿章(盛宣怀总办)
汉阳铁厂 张之洞
特点:
A 洋务派的军事工业采用的是“官办”形式,民用的工业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少数企业采取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B 这些企业,大都具有垄断性,压抑民族资本的作用
C 经营管理腐败,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企业亏损。官方把持一切,商方无权过问。
D 产品部分投放市场,客观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投资中国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创建新式海军
70年代中期筹划,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部分船只国产(可见洋务新政的军事工业的实效。)为了统一海军指挥权,1885年10月成立了海军衙门。
4.培养人才
(1)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2)派遣留学生
三、评价
1.意义:
(1)现实意义——洋务新政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铁路,轮船和电报等新式交通业,建立了近代化海军,这在外国势力频繁军事入侵的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进一步打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3)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洋务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他所建立的近代工矿,交通业却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导致了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2.失败原因:(补充内容)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不甘心国势衰弱,遭受外来侵略的命运而采取的一次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活动,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首先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迫切需要及自身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后来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证实了这一点。
(1)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中国已经丧失关税自主权等种种主权,因此中国企业在生产销售和原料采购等方面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强大竞争压力。
(2)封建势力的阻碍
顽固派的压制以及小农经济的限制(3)洋务企业自身的封建性
主要表现在所有制形式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生产的限制上。
3.启示(补充内容)
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现代化;洋务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设厂利润丰厚,刺激了中国一部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而且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广求利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一、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家们,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猛烈抨击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守旧的思想文化,认为只有在中国实行维新变法,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才能把中国从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厄运中解救出来,实现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独立富强,代表人物主要有:
1.康有为(1858-1927)
广东南海人,在香港和上海游历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进步性,决心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多次上书清帝,要求变法图强。1890年,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强烈震动,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另外,他还和另外的一些维新志士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训练变法人才。
2.梁启超(1873-1929)是康有为的学生和得力助手。担任《时务报》的主笔,写了《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他的政论在爱国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大加强了维新变法的声势。
3.严复(1854-1921)
曾在英国学习海军,除了撰写维新变法的政论外,更大的贡献是把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康有为在他的政论中,吸收了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进化论史观。
4.谭嗣同(1863-1898)湖南人,主要著作《仁学》,在这部书中,虽然认为中国的威望危亡“唯变法可以救之”,但就其思想深层而言,带有民主革命的色彩。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并且在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都有了一定的准备,从而为开创维新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
二、维新变法运动
1.“公车上书”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一片愤慨,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组织了1300名举人在5月2日联名上书朝廷,请求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史称“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和爱国救亡运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维新变法
1898年1月,康有为写成奏折上呈光绪,这就是《应诏统筹全局折》,在这次上书中他陈述了必须变法的道理和比较具体的变法的三项措施,实际上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纲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到变法失败为止,共发出100多件维新谕旨。主要内容包括:
A政治方面: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裁撤冗官闲衙,澄清吏治,取消国家对旗人的供养
B 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全国设立邮局
C 军事方面:军队改习洋操,采用西洋兵制,裁汰绿营,筹建海军
D 文教方面: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和学会,派人出国留学和游历。
3.变法失败
由于维新运动触犯了慈禧太后和一些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9月21日,慈禧太后正式宣布训政,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被杀害在北京菜市口,时人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参加维新的官员也相继被革职,除了京师大学堂外,新政被扫除无遗。变法失败。
三、失败原因和启示
1.失败原因
主要原因是维新派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可联系第一次课教案中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分析。)
(1)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
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打出孔子的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无力。(2)缺乏彻底反帝勇气
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缺乏彻底反抗帝国主义的勇气,认为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通过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能免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
(3)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军队的支持
这种缺点致使不流血的维新变法最后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证明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中国行不通。
2.意义
(1)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变法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大量地传播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介绍了西方的自由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制度。
(2)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这场运动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表现。维新派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概念,强调国家为国民所有,匹夫有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为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和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维新变法颁布的保护和鼓励民族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发了人民“实业救国”的热情,形成民族企业的第一次投资高潮。
(4)为民主革命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启示
维新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根本行不通,要想使国家复兴,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六、思考题:
1.结合史实全面的评价洋务运动?
2.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意义和经验教训。
3.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为例,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七、参考文献: 1.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筹议海防折》,《轮船招商局奖折》 2.严复:《天演论》自序
八、教学后记: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封建帝制的终结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以及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2.情感目标
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和辛亥革命的过程的学习,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仁人志士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不屈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局限
辛亥革命的意义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华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是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华利益,加紧对华输出资本,掠夺通商和路矿利权,与此同时伸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的激烈角逐,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的激化集中体现在日俄战争的爆发上。
1900年,沙俄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并拒绝退兵,妄图在东北推行“黄俄罗斯”计划,这与日本夺取中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1904年2月6日,日本向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军舰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这场为了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竟然实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清政府除了划出“交战区”外,还要严守局外中立。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年9月,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重新划分了在中国的利益,战争结束。在战争期间,英国在西藏燃起战火,德国也将炮舰驶入长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主要表现在:
(1)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紧控制清政府:政治上通过驻华使节直接控制清政府,把持很多重要的部门,甚至很多外国人进入地方衙门供职;经济上通过对华资本输出把持中国的铁路矿山和财政金融,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军事上通过使馆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2)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派系并欺骗人民,在逃亡西安期间,就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谕旨,清末立宪活动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但是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很多新政改革流于一纸空文。
1906年,为了抵制各地愈演愈烈的革命风暴,西太后下诏预备立宪,1907年宣布在中央筹设咨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23条中共有14条是维护君上的权力的,1911年5月组织了“责任内阁”,但大部分内阁成员由皇族组成,“皇族内阁”遭到立宪派和一些汉族地主的不满和反对,所谓“立宪”骗局至此完全戳穿。
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预备立宪的失败,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虽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非常小,但是近代工矿企业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比以前有较大的进展,商办企业大量出现,与此同时,随着商办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及其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创造了必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4.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0世纪初,各地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1903年上半年,在上海等地和日本留学生中间的“拒法运动”和“拒俄运动”;
1905年的因为美国迫害华侨,通过排华法案而引发的抵制美货运动;
从1903年开始的各省人民为了反对帝国注意控制我国铁路,矿山,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收回路权,矿权的斗争。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名义上是借外债修建,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对这些爱国运动的镇压,使运动的许多参与者认识到,救国要首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些反抗斗争也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和迅速发展。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1894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在香港成立总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目标,随后比较有代表性的革命团体主要有1903年到1904年由黄兴,龚宝铨分别在上海组建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和光复会;1906年刘静安组织的革命团体日知会,以及福建的汉族独立会,安徽的岳王会等革命小团体,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
2.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
伴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通过一些革命书刊,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震撼着中国的思想界。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对于启发人民的民主觉悟,组织和壮大革命队伍,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作用最为显著。
(2)与保皇派论战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中,最能扩大舆论阵地,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是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保皇立宪派的论战。辩论的目的是扫清革命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揭露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的真面目,这次大论战发生在1905—1907年,中心战场在日本,革命派的主要阵地是《民报》,改良派的主要阵地是《新民丛报》,论战主要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的:
A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保皇派认为革命会导致瓜分内乱,用国家主义反对革命派的民族主义,革命派认为清政府的卖国方针才会导致瓜分险境,避免瓜分必须推翻清政府
B 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保皇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民智不逮”没有做“共和国民”的资格,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由清政府实行十年的开明专制,然后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认为民权的兴起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由君主立宪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的公理。
C 要不要平均地权,梁启超等人认为土地国有违背了自然法则,将妨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革命派认为中国经济组织的最大弊病,就是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政治革命应该和社会革命同时并举。
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同时,革命派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拥护,冲破君主立宪的束缚,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革命阵营。
3.组织革命运动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了广州起义和惠洲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工作,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包括1906年12月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1910年的2月和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等等。
革命党人的多次起义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注意联络会党和新军,未能发动和依靠群众,急功近利,没有长久的战争准备,另外还有组织不利,准备不足和冒险从事等原因。但是革命党人的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却在全国民众中扩大了革命影响。比如1911年的广州起义,在战斗中牺牲和被捕就义的有80多个革命党人,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造成矣。”
4.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20世纪初建立的革命团体都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比较分散,力量不够集中,行动无法统一、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
1905年7月孙中山会晤了宋教仁,黄兴等人。倡议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7月30日,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军政府宣言》,一致推选孙中山为总理。
同盟会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一定意义上统一了各地革命的步调。
5.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
(1)主要内容
A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的中国。孙中山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陷入“外邦逼之”的境地,主要原因就是腐朽的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的焦点。
民族主义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
B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孙中山在《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指出“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是民族主义,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要把他分两次去做。”并且在《军政府宣言》中勾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
C 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孙中山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对世界潮流也有敏锐的观察,他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后认为,西方国家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端和毛病,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在政治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孙中山认为国家应该核定地价,逐步由国家向地主收买土地,平均地权,从而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功于一役”。
孙中山试图用“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客观上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评价
A“三民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纲领,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B“三民主义”是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是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在同盟会的对外宣言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主张打倒满族统治者,却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后来旧官僚进入革命内部;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但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具体内容,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就不能真正地领导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把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更不能把民主革命引向胜利。
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团结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领导核心和统一的指导思想,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但是同盟会的成员对纲领态度并不一致,而且在组织方面,本部和地方分会之间始终缺乏紧密有效的联系,内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派系斗争,为日后的革命运动发展留下了隐患。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更严重,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各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在全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同盟会也积极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活动,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都为后来的辛亥革命作了准备。
一、革命前夕的武昌
1.社会矛盾尖锐
武汉素称“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是帝国主义在华的重要据点,也是清王朝统治的一个中心,因此,社会矛盾尖锐。
2.良好的革命基础
武昌有比较良好的革命基础,湖北较早向外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中很多人都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另外武昌有很多支持和同情革命的新军。
3.革命工作扎实
武昌的革命工作比较扎实,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长期把新军作为革命活动的主要对象,在武昌起义的前夕,湖北新军的三分之
一、约有五六千人参加了革命组织,周围还聚集了无数倾向,同情革命的士兵。为武昌起义打下了群众基础。
4.革命的时机
1911年6月,四川爆发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声势很大,清政府实行镇压,制造了成都血案,同盟会会员吴玉章等领导了武装起义,荣县宣布独立,这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革命政权,清政府率鄂军前往四川镇压,造成了武汉地区的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辛亥革命爆发
1.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代表举行联合会议,筹划联合起义,推举起义总指挥,定于10月6日起义,因准备不足后来推至10月11日
2.10月9日,起义参谋长孙武在俄租界制造炸弹是不慎爆炸,俄国巡捕赶来,逮捕了一些革命党人,搜去了起义的旗帜,信件,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次日设在武汉的指挥机关遭到破坏,武汉三镇戒严,开始在搜捕革命党人,形势紧迫。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集议,认为应该奋起斗争,10月10日晚,武汉城内新军第八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发难,打死反动军官,占领楚望台军械局,然后控制了武昌城,起义取得胜。11日晚和12日晨,驻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也获得胜利,武汉三镇完全为革命党人控制。
3.10月11日,革命党人同立宪派聚会湖北咨议局,决议成立湖北军政府,共推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皇帝年号,因为这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又称辛亥革命。
4.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省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发动起义夺取政权,到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15个省先后宣布独立。但是有些省的政权成立后,很快为立宪派代表或旧官僚所控制,旧的统治秩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虽然在当时起到了号召四方,汇成革命洪流,促使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的的作用,但是也给革命留下了隐患。
三、中华民国成立
(1)临时政府成立
12月2日,随着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为了克服独立各声各自为政的状态,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革命军占领南京后,各省代表决议将南京作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正当各方对临时政府代表的人选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之时,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孙中山在国内有崇高威望,对革命有卓越贡献,12月29日,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公元纪年,黎元洪为副总统,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了国务员名单,组成了临时政府,孙中山直接任命了各部的次长,局长等,1月28日,由各省都督府组成了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
(2)法令措施
临时参议院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政治,社会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措施,包括:
A 政治方面
宣布各族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蓄奴,革除历代官场“大人”“老爷”等称呼,男女一律剪除发辫,禁止缠足,赌博,严禁种植鸦片
B经济方面
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C文化教育方面
改学堂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为校长,禁用清政府的教科书,可以为女子设立中学和职业学校。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的意义在于:
1.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促进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获得了显著增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随着扩大,为革命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辛亥革命使帝国主义以清王朝为工具长期控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企图破产
4.世界意义——辛亥革命客观上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对整个亚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列宁把辛亥革命看成“亚洲的觉醒”。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引起了帝国主义的仇视,他们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颠覆革命。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骗取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窃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了反对袁世凯破坏共和,复辟帝制以及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孙中山及其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资产阶级本身的弱点,这些革命斗争都失败了。证明以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
1.过程
(1)袁世凯掌握军政大权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震惊和仇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又使帝国主义感到“恢复旧观,断无可望,”只好宣布“中立”,与此同时,寻找和扶植新的代理人,各帝国主义国家一致选中了袁世凯,并敦促清政府启用袁世凯。同时,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命令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但是北洋新军只听袁世凯的调度,清政府也只好考虑重用袁世凯。
1911年10月,清政府启用袁世凯,先后授予他钦差大臣,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获得了军政大权。
(2)南北议和
袁世凯巧妙地利用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一方面借用南方的革命力量来威胁清政府,进一步向他让权,一方面对革命党人又打又拉,软硬兼施。12月18日,南北双方在上海开始正式谈判,双方约定,只要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即推举他为共和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会谈期间,英,美,俄,法,日,德六国驻上海总领事向南北和谈代表提出了“使目前冲突归于停止”的照会,压迫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
3.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得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指使他的部下冯国璋,段祺瑞等联名通电,声称“誓死反对共和”,革命阵营内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和一些革命党人也开始极力向孙中山施加压力,加上帝国主义在外部的压力,孙中山在1月15日再次表示:“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于是,袁世凯开始加紧对清政府施加压力,2月9日,南北双方议定给清帝退位后特别待遇,2月12日,清帝在退位后隐居故宫,仍用皇帝尊号等优待条件下宣告退位。
4.袁世凯上台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让袁世凯赴南京就职,并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2月中下旬,袁世凯唆使陆军士兵在北京,天津地区发动兵变,一些立宪派,旧官僚和北洋将领叫嚷袁世凯不能南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也先后从外地调兵制造紧张局势,这样,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只得把希望寄托在用法律限制袁世凯上面,11日,孙中山在南京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和保障民主共和制度的根本大法,临时约法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国家机构上采取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的命令须国务委员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月30日,由袁世凯的亲信,唐绍仪组织的内阁宣告完成,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4月5日,临时参议院决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设北京,辛亥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以同大地主,大买办的代表—北洋军阀的妥协而告终,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不是通过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而失败,而是通过假共和的手段实现了权力转移。所以说是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2.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这场革命;
主观原因:
(1)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中华民族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但是革命党人不仅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而且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对于封建势力,革命党人虽然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却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2)没有群众基础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只依靠少数人的孤军奋战。
(3)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在革命胜利发展时就已经四分五裂。
(4)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缺乏勇气和决心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去夺取政权,只能靠联络和发动会党,新军,依靠军阀的军队。因此虽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不能巩固。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开始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为了反抗袁世凯的反动统治,维护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又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1.二次革命
(1)改组国民党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大多热衷于西方的议会政治,希望通过建立政党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护共和制度,加上辛亥革命后,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组合,政党林立,形成了拥护袁世凯集权的,主要由共和党和民主党组成的进步党,成为同盟会在国会中的主要政敌,而同时同盟会内派系林立,分裂严重,1912年8月,宋教仁在争得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其他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国民党继承了同盟会的一些纲领。
(2)刺杀宋教仁
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先后迫使唐绍仪和陆征祥内阁辞职,9月任命亲信赵秉钧为内阁总理,重新组阁,使一切政令完全按照袁世凯的旨意行使。
国民党在1912年12月到1913年2月举行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大选获胜。引起了袁世凯的极大恐慌,此后,宋教仁又奔赴各地,发表演说,抨击时政,袁世凯于1913年3月20日,派人将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此事宣告了“政党政治”的破产。
(3)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使孙中山从迷雾中清醒,认为“非去袁不可”,但是大多数革命党人对武装讨袁缺乏信心,主张以国会力量“法律讨袁”。5月,袁世凯指责国民党人破坏共和,6月,袁世凯先发制人,在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善后大借款合同,筹备了内战经费后,找借口派兵南下,进入江西,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党人节节败退,7月初,孙中山在上海召开国民会议,决定“二次革命”,但是由于他们一开始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没有领导核心,人心涣散,南方各省的国民党军队被袁世凯各个击败,反对袁世凯独裁,捍卫民主制度的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等被通缉,逃亡海外。
2.护国运动
(1)袁世凯称帝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加紧了独裁的步骤。
1913年10月,袁世凯以军警包围国会,胁迫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0日,就任正式大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使国会法定人数不足,无法开会;
1914年1月10日,解散作为民主共和制度标志的议会,并停办地方自治;
随后制定《中华民国约法》,代替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破坏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最后一点象征。《约法》中规定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立法院在总统统辖之下,参政院由总统直接任命,12月,更规定总统任期10年,并可以无限期连任,为复辟帝制做准备;并与1915年5月9日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作为日本政府对其复辟的支持;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宣布改年号为中华帝国。
(2)袁世凯垮台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倒行逆施和卖国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蔡锷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袁世凯称帝行为使北洋军阀内部也产生了分化,冯国璋等还提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帝国主义国家也对袁世凯的行为态度暧昧,日本帝国主义看到袁世凯即将垮台,转而支持段祺瑞,在全国上下一片讨袁声中,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仍任总统,但反袁斗争仍在继续,甚至他的亲信和心腹也举起反袁大旗,袁世凯在6月忧惧而死。
(3)护国运动失败
在护国运动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于1914年7月另组“中华革命党”,并回国组织军事力量,组成中华革命军,成为反袁的最坚决的力量,但是孙中山在组建中华革命党时为了防止良莠不齐和党内意见分歧,规定了严格的入党手续和组织纪律,把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作为入党的唯一标准,所以这时的中华革命党成了脱离群众的“秘密团体”,不能在国内政治生活中起到较大的影响,没能在反袁斗争中掌握领导权,反袁斗争的果实被大小军阀所窃取,重新恢复的共和制徒具形式。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支持军阀的各派系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因而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北京政府仍由北洋军阀控制。
3.护法运动
(1)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支持军阀的各派系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日本支持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控制了中央政权,控制了皖,鲁,浙,闽等省,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控制了东北三省,另外还有一些小军阀割据一方。
(2)“府院之争”
在北京政府内部,任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段祺瑞独断专行,排斥总统黎元洪,引起黎元洪和副总统冯国璋的不满,联合反段。1917年,日本想唆使北洋集团参加对德作战,加强对中国控制,段祺瑞也想借此机会向日本借款,扩大皖系势力,力主参战;美国见形势于己不利,唆使黎元洪拒绝参战,两方因为是否对德国参战的问题而激化,爆发了“府院之争”。
(3)张勋复辟及其失败
A张勋北上调停
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到天津后,通电各省反对黎元洪,6月,准备向北京进军,没有军权的黎元洪陷入困境,同意军阀张勋北上调停,张勋代表的是一股封建复辟的势力,他和他率的“定武军”都拖着一条发辫,7月1日,张勋拥戴12岁的溥仪“登极”,恢复清朝旧制。黎元洪躲入日本公使馆。
B段祺瑞“再造共和”
张勋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见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的目的已经达到,张勋复辟又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于是立即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向北京进军,讨伐张勋,辫子军一触而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元勋,重新继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后,黎元洪宣布辞职,冯国璋继任大总统,中央政府的实权仍操纵在段祺瑞手中。
C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8月14日,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对德,奥宣战,以参战为名,于1916年到1918年,向日本借款达5亿日元,这些借款统称为“西原借款”,为了这些借款,不惜把中国的各项权益大出卖给日本。同时,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提出另外召集各省军阀指派的“临时参议院”,代行国会立法权,企图实现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和武力统一。
(4)护法运动及其失败
1917年7月,孙中山揭露段祺瑞“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提出了“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举起“护法”旗帜。同时西南军阀为了抵制段祺瑞的武力统一、也想借护法之名达到自己的目的。
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议决成立军政府。
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下令讨伐段祺瑞,以西南军阀的军队为主组成护法军,护法运动开始。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自己的武装,主要依靠西南军阀的军队,而西南军阀并不是真正维护民主共和,只是想利用孙中山的护法旗帜去抵制段祺瑞的武力吞并政策,因此在革命形势稍有进展时候就通电主和,致使形势逆转,与此同时西南军阀开始排斥孙中山,孙中山于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为了“竟辛亥革命之功”,挽救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军阀专制独裁的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有:第一、孙中山没有革命的武装,依靠西南军阀,而西南军阀只是想利用孙中山护法的旗帜,并不是真心拥护共和,通过护法运动,孙中山对军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得出了“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的结论;第二、孙中山没有坚强的革命组织,护法的革命口号也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不可能唤起群众。失败也就难以避免了。护法运动后,孙中山继续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努力探索继续前进的道路。
那么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呢(◆补充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教学时启发学生自行思考)
(1)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的产生需要与之相应的经济基础,而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难以正常发展,中国没有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经济基础。
(2)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其软弱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外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对内不敢提出打倒封建土地制度,因此他们不能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也就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3)缺乏群众基础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性决定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特别是革命派没有提出明确的土地纲领,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要,因此他们发动的斗争都未曾得到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响应和支持。
(4)当时中国缺乏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环境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局限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圈子中,一般的民众没有经过近代的思想启蒙,没有形成民主共和观念。
经过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失败,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向绝境,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为国家和民族寻找一条新的道路。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补充内容)
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由于教材篇幅有限,以及教学的重点安排,北洋军阀的历史并未讲清楚,所以简单整理这段历史,给学生一个完整脉络,加强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的认识,使学生更充分认识到旧民主主义革命主张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更充分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
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一般从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算起,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政府为止,共计十六年。大致分以下四个阶段:1912-1916年,是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1920年,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0-1924年,是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4-1928年,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北洋军阀政权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对内压迫剥削人民,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奉行妥协退让,出卖国家权益,博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统治时期特点是:政局动荡,内战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1.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
北洋军阀对内实行专制统治,甚至复辟帝制,所谓共和只是徒有形式,人民的民主权利无从谈起。军阀们在文化上大搞封建复古主义,在思想上表现出浓厚的封建地方主义,宗族主义,皇权主义色彩。
2.各派系都有帝国主义作为靠山
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竟相在中国扶植军阀势力。各派军阀为求得帝国主义的支持,都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各种权益,差不多各派系的军阀在控制北京政权后,都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过不平等的条约,大肆借款,使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军阀之间的争斗往往反映出他们各自所依靠的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中国的矛盾冲突。
3.割据一方,连年混战
北洋军阀各派系都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全国始终都由若干个军阀分别占领,并且各派系都有一支军队,并视其为私产,他们靠着武力达到政治目的,继而又靠政治权力扩充军队,“有兵则有权,兵多则权大”。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大小军阀连年混战,横征暴敛,草菅人命,致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同时各派系轮流控制中央政权,致使政局动荡,政治统治秩序混乱。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不得人心,自始至终处于人民反抗怒潮的包围之中。大革命时期,南方国民党政府通过北伐摧毁了它的势力,把它赶下历史舞台。但不幸的是,由于产生军阀的社会基础并未改变,于是国民党新军阀代之而起。
六、思考题:
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如何评价?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列举历史事实说明,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七、参考文献:
1.列宁:《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见《列宁选集》第二卷
2.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军政府宣言》
八、教学后记: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的伟大意义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农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明确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正确的革命纲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二、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特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时间:6学时
五、主要内容:
本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与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四、基本历史线索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后,政治领域的动荡和思想领域弥漫的尊孔复古思潮,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沉痛反思,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把西方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引到中国,唤起人们民主意识的觉醒,涤荡着人们头脑中的愚昧无知。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内的继续,使中国人在长期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和束缚下解放出来,为即将到来的人民革命风暴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
一、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略讲)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的杂志《新青年》问世,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入手,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思想革命,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通过新文化运动造就一批共和国的国民。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进攻,主要
内容包括: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即德先生(democracy),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倡个性解放,摆脱奴隶地位,成为自由自主的人,二是提倡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使国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即赛先生(science),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态度和用科学观点看待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反对神权,树立科学精神。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看来,科学不仅与人的自由精神相通,而且与理性化的民主政治有内在的关联。在近代中国,是通过科学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来理解科学的重要性,把他当作富国强兵的手段来信仰和接受的。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旧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已经成为传播和发展新文化的障碍,提倡新文学,是要求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革命,这种取代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新文化运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对旧传统的否定和正面的文化重建,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未曾有过的。
2.历史意义
(1)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进步。
(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解放潮流,为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中国首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就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左翼知识分子。
3.局限
(1)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
(2)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容易造成民族文化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
(3)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为只要文化问题的解决,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背景(☆略讲)
(1)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和北洋政府的卖国媚外
2.过程(☆略讲)
1919年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之
一、派代表出席,“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山东主权和取消“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的正当要求,并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移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竟然准备签字承认,巴黎和会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以后,人们心头的愤怒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五四运动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5月4日到6月5日,以学生为主
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院校3000名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强烈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示威群众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挠,愤怒冲进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
(2)6月5日,以无产阶级为主
北洋军阀政府在北京逮捕学生的行为,进一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政治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全国氛围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免除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正如毛泽东所说:“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把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结束了辛亥革命后连续几年的革命低潮,新的革命高潮开始。
(2)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在运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在运动爆发前进行舆论准备,运动爆发后提出政治口号,对群众斗争经验进行积极总结。可以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揭开了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序幕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
首先从革命领导权上看,五四运动前,中国革命是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其次,从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上看,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最后,五四运动带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所没有的彻底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准备:(☆略讲)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1)刊物和文章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举起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11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在这两篇文章中热烈欢呼俄国革命;被毛泽东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陈独秀,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有关书籍,也开始大量翻译出版。
(2)论战
通过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的三次论战(“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纯洁了共产主义队伍,对促进马克思注意的深入传播和把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建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起到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暴力革命的方式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结合在一起,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就是二者结合的中介。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在武汉,湖南长沙,济南等地都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些共产主义小组通过理论宣传和行动指导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1920年9月,《新青年》成为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各地还出版了其他的理论刊物,促进了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同时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1年春派部分学员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工会组织,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3.外界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等来到中国,先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联系,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6月,共产国际民族殖民地委员会秘书马林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来到上海,帮助筹备党的成立大会。从开始筹备建党开始,共产国际给了中国很大的人员上,理论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1.“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列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科尔斯基,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成立中国共产党。
(1)大会确定党的名字是“中国共产党”,(2)会议确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3)会议确定党的首要政策是组织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
(4)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总书记,张国焘和李达分别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点
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如下几个特点:
(1)很快与工人运动结合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有俄国共产党的建党经验,有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很快走上了与工人运动结合的道路。
(2)独立自主领导革命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使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与那则,形成了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
(3)成分复杂
中国是一个以小农为主的农业国家,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农村,加上一直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因而有大批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进入党内,壮大了党的声势,但是也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带到了党内,成为党内左右倾错误的产生根源。
(4)具有结成统一战线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社会地位和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其他的革命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若干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道路,正确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正确制定战略和策略,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军阀压迫,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领导中国尽快实现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获得更大的发展,成为当时革命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对国际和国内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后,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只靠无产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可能战胜强大敌人的,认识到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争取到革命的胜利;随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敌人的方针,与此同时,孙中山也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1.中共二大
一个肩负历史重任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不仅要有严密的具有战斗力的组织,更要有鲜明的符合社会实际和人民愿望的革命纲领。中共一大后,全党投身于实际革命运动中,这些实际运动的展开,使中共逐渐对国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不再主张在中国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922年7月16日到23日,中共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
(1)在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指出中国的革命要“分两步走”,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问题,特别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提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了革命对象,对与当时的斗争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2)二大的宣言还提出为了实现党的纲领必须采取联合战线的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了工人和贫农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个方针团结和聚集了绝大多数的革命力量,使社会各阶层聚集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做了准备。反映了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深化。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初期的革命活动中,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各处建立分部,一方面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工作,一方面组织工会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时达到高潮,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军阀吴佩孚调动军警镇压工人,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先后被杀,为了保存有生力量,2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下令复工,工人运动转向低潮。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这次斗争的事实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能战胜强大敌人的,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集中主要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也开始从事农民运动,表明了党已经开始注意把马克思注意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3.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在选择革命的统一对象时,选择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因为在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派,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中国共产党员在保证政治和组织独立的前提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4年1月20日到3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1)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进行了新的解释,使之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新三民主义既符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符合工农群众的当前利益,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相同,因而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
(2)正式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按照国共合作的精神选举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会议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目标,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从此开始了国民大革命时期。
二、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确定以后,中国革命形式迅速发展。
1.建立革命武装
在苏联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仿苏联的军事建制,由蒋介石任校长,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和军事骨干力量。
2.建立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黄埔军通过两次东征和南征,先后粉碎了商团叛乱和刘杨军阀叛乱,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3.五卅运动
为了迎接全国革命高潮,加强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于1925年1月在上海举行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的思想,为革命运动的新高涨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1925年5月,上海工人爆发了反对英国资本家的罢工斗争,5月30日,上海学生和其他群众为了声援工人的斗争,举行示威游行,遭到英国巡捕的枪杀,引起惨案,中共中央及时领导了上海人民的斗争,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惩办凶手,取消领事裁判权等17项交涉条件,史称“五卅运动。”上海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其中广州和香港工人的省港大罢工,影响最深,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坚持了1年零4个月,为世界工人运动史所罕见。
五卅运动极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是中国革命进入高潮的里程碑,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同时在运动中也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虽然有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一面,也有易于妥协动摇的一面。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才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才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4.北伐斗争
北伐前军阀的分布状况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约有20万军队,在湖南,湖北,河南,及河北南部的一带;从直系分化出的孙传芳,约有20万人盘踞在浙江,安徽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约35万人,占领着东北三省和京津一些地区,他们成为北伐革命的主要对象。
1926年7月4日,广东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从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入湘开始,到1927年3月,不到十个月的时间,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占领了南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了长江流域。
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得到群众支持
战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特别是沿途的工农群众的支持,这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2)政治工作有效 国共两党北伐军中进行了有效的政治工作,提高了北伐将士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意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模范的作用。
(3)战略正确
在战略上,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采取了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策略(4)苏联的支持
苏联政府给北伐战争的大量物资援助,派来大批军事顾问帮助指导。
中国共产党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平台,积极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不断成长,开始从丰富,生动的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
六、思考题:
1.分析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诞生有哪些历史特点,有哪些启示?
3.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七、参考文献: 1.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见《李大钊选集》
2.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初稿》(1920年6月),《列宁选集》,第4卷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1921年7月),《中共党史参考资料(1)》
4.《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中共党史参考资料(3)》
八、教学后记: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的必然性
2.通过学习长征的过程和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3.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政党,是能够与时俱进的政党。
二、教学重点: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原因,过程及理论内容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原因,过程及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四、教学时间:4学时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涉和国民党内部蒋介石,汪精卫等先后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革命镇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工作中心转如农村,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并在斗争中逐步将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一、大革命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补充内容)
1.大革命失败
国民革命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领导的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的大革命,北伐战争迅速从广东进展到长江流域,革命重心由广州转移到武汉,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势力,并在河南打败了张作霖。北伐战争是工农运动发展的结果,反过来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全国处在大革命的高潮之中。
但是正当革命迅速走向高潮之际,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于1927年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北方,张作霖进行疯狂的反赤活动,杀害李大钊等人,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集团开始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残暴的屠杀,使国民党数量从大革命开始时候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人,在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组织只能全部转入秘密状态,党的地方组织被打散,一批党的活动家牺牲在敌人屠刀下,不坚定分子纷纷脱党,工会和农会被查禁或解散,大革命走向低谷。
2.历史意义
(1)大革命风暴
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风暴,席卷中国大地,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革命。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革命的高潮,只花了半年多时间就打垮了北洋军阀的两大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重的打击。解放了几乎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荣的一页;
(2)思想洗礼
尽管这次大革命失败了,但它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原因
(1)客观上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
(2)主观上中共经验不足
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投入紧张的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准备不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状况缺乏深刻的了解,对中国革命的规律缺乏研究,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坚持“二次革命论”,放弃革命的领导权,犯了右倾错误,加上党内合作的方式,使中国共产党不能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极大地妨碍了中共掌握武装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教训
惨痛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以深刻的经验教训,使共产党员逐渐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于7月12日停止了陈独秀的职务,改组了中共中央,成立了临时中央常委会。
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南昌起义
1927年7月下旬,临时中央常委会派周恩来到南昌组织领导起义工作,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的带领下,占领了整个南昌城,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讨伐”,起义军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南下广东,计划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10月初进入广东地区后,遭到优势敌人的围攻,主力受到严重损失。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2)广州起义
1927年11月下旬,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举行广州武装起义,12月11日,起义爆发,经过激战,占领了市内的大部分地区,并于当天下午召开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颁布了《苏维埃政府对内对外政纲》。12日,在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炮舰的支援下,国民党军队大举反扑,总指挥张太雷不幸牺牲,起义军被迫于13日退出广州,起义失败。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向国民党反革命势力进行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自己武装的重要性,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又迫使中共把主力转向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在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了秋收起义,并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探索。
(1)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坚决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倾向,但是未及时注意防止左倾情绪的滋长。但是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决定派有斗争经验的干部去各主要省区组织和领导农民起义,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秋收起义会议之后,中共中央派出一批优秀分子分赴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领导和发动了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赴湖南,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由于敌强我弱,部队进行了转移。
9月29日到达了江西的三湾村时,毛泽东主持了部队的改编,改编部队建立和健全了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决定把共产党的支部放到连上,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三湾改编是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10月,在部队胜利到达井冈山地区后,开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的开始,也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为开端的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探索。
(3)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内容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领导农民在农村发动土地革命,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进而联合其他革命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最终夺取全国胜利,毛泽东在1928年到1930年,写了三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系统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实行土地革命,团结广大农民。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发动农民,把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
B 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建立一支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服务的军队。中国社会特征决定,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可能通过民主制度合法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也不可能在敌人统治力量的中心去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所以只能在农村建立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除了进行军事行动外,还要做一些群众工作,因此必须密切军民关系,有这样一支军队,才能保证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就能成为夺取全国政权的主要工具。
C必须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大本营。是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和进行土地革命的重要依托,是长期战斗中逐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D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就必然吸收大量农民加入红军及一部分农民的先进阶级入党,就必须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众多出身于小生产者的农民在斗争中教育改造成共产主义战士。
E根据地波浪式的前进和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中国革命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苦的,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胜利。所以我们的战略是采取波浪式的前进,期间也包含局部的退却。
F:中国有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客观条件,包括:
①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地方的农业经济使广大乡村可以离开城市独立存在,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和各派军阀之间经常不断的战争,给革命的发展以可乘之机。
② 红色根据地的发生和存在是因为中国经过了大革命,有些地区受到过民主革命的影响,所以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还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
③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④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失误。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战争是及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战胜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企图消灭共产党的企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另一方面,克服了党内严重的左倾错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的壮大,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农村土地革命的深入,使国民党当局十分恐慌,调集兵力对各革命根据地,重点是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正确指挥下,中央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分别在1930年12月到1931年1月,1931年5月,1931年6月到9月,1933年2月到3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各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使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有了迅猛的发展,建立中央政权的条件成熟。1931年11月7日到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和经济政策等重要文献,选举了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25日,组成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朱德为红军总司令,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形成了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3.红军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开始长征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自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采取了步步为营,碉堡推进的新战略,企图先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和作战物资,然后与红军主力作战,占领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以左倾主义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出现了,这种错误表现在政治,军事,组织等各个方面。由于他的左倾错误,使白区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临时中央在1933年初由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于在根据地的中央委员会合并,使其错误路线得以在中央根据地和邻近根据地进一步地贯彻执行,并对意见不和的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左倾主义在军事上表现为,完全听从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的意见,在战争一开始就实行进攻上的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遭受很大的损失,1934年春,在广昌战役失败后,变成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红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补充资料: 【左倾路线】“左”倾路线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界限,主观地急于要超过民主革命;低估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决定作用;主张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以至上层小资产阶级;不了解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就从而低估了军事斗争特别是农民游击战争和乡村根据地的重要性,错误地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要求不适当的正规化,把当时红军的正当的游击性和运动性当作所谓“游击主义”来反对它;否认了敌强我弱的前提;要求阵地战和单纯依靠主力军队的所谓“正规战”;要求战略的速决战和战役的持久战;要求“全线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反对诱敌深入,把必要的转移当作所谓“退却逃跑主义”;要求固定的作战线和绝对的集中指挥等。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仓促决定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8万人开始长征,向西转移。
在长征初期,博古,李德实行退却中的保守主义,事先不做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携带大量辎重,行动迟缓,被动挨打,在头三个月内减员过半,在这种情况下,博古,李德等仍坚持去湘西与红二、六兵团会合,红军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个紧要关头,毛泽东建议放弃会师湘西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得到了大部分领导人的赞同。
(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在红军攻下了黔北重镇遵义后,1月15日到1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A 主要内容
这次会议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批判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军事方针,重新肯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作战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后来又组成了由毛泽东,周恩王稼祥三人参加的军事指挥小组。
B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从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四渡赤水,南下乌江,佯攻贵阳,直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途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红军转危为安,接着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翻过白雪皑皑的夹金山,于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共中央决定继续北上抗日,但张国焘表示反对,为了排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的干扰,中央红军穿过荒芜的草地,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1月取得了直罗镇大捷,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1936年7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西康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历时两年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了。
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A宣传意义
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B 保存实力
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骨干,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以全力投入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国实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斗争。
红一方面军长征后,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以项英为首的中央军区和中央分局,坚持了坚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不仅支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大转移,而且也保存了革命的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些地方的游击队,走上了抗日战争的新征途。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在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同时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结晶—毛泽东思想,这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成果除了上文说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外,主要还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批马克思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为中国无产阶级所认识和掌握,并日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共产党内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机械搬用的现象严重存在,对中国革命主观主义瞎指挥的现象也时有存在,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王明的左倾主义路线错误,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
鉴于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在抗日战争开始后,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政策,更好地领导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续发展和把中国革命继续推向前进的内在要求。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是毛泽东,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30年写成了《反对本本主义》,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要求中国共产党“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胜挫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让我们去研究。从此“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1942年,延安的整风运动,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全党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彻底地纠正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逐渐壮大,变成了全国性的大党。中国共产党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1939年,1940年之交,毛泽东接连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它作了系统的理论说明,不仅回答了当时时局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回答了中现阶段民主革命和未来建设新中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1)概念
在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的规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氛围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2)革命性质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现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必须经过这个革命,才能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去。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第一步是进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而且必须相互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中国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A政治
国体上只能“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政体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B经济
经济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营经济,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在农村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容许富农经济存在,发展合作经济。
C文化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4)无产阶级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无产阶级是否掌握了领导权。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对无产阶级怎样才能实现领导权作了系统的阐述。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并指出了三者的关系。
六、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原因,过程及主要理论内容
2.结合历史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
3.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七、参考文献:
1.《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1927年8月7日),见《中共中央文件集》
2.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选集》
3.王明:《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7)》
八、教学后记: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的: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的过程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所做的努力,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三、教学难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四、教学时间:4学时
五、主要内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继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这次战争以中华民族彻底击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告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坚强的民族意志,在中国近代史上赢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上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将东北变成他独占的殖民地;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1.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
经过1894年到1895年的中日战争和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将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国内统治体制向法西斯化转变,侵华活动猖獗。1927年,田中义一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核心就是首先把满蒙从中国分离出去,会议后,日本又制造了《田中奏折》,提出日本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是:“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并详细阐述了“满蒙积极政策”的措施和步骤。
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组织了多次在东北的”参谋旅行”,刺探情报,并画出详尽的军事地图,为侵略做准备。实际上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就是日本一手策划的,想利用张作霖死后东北的混乱,达到占领东北的目的。
2.九·一八事变
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破坏空前巨大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统治集团为了转移人民视线,同时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来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大造“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的舆论,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东北的战争。
(1)事变过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有意破坏并袭击日本守备军队,接着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同时,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想沈阳,长春,四平等地进攻,这就是日本不宣而战的九·一八事变。
由于蒋介石对内坚持“剿共”,对外实行“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后,近20万东北军不战自退,一夜之间沈阳城陷入日军之手,仅4个月零18天,日本就占领了东北全境,并在1932年3月1日,制造了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2)殖民统治
九·一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人民实行了极端残暴的殖民统治。主要表现在:
①政治控制
在日满共同防卫名义下,日本关东军分驻东北铁路,大小城镇和军事要地,在各地设立了遍布城乡的宪兵,警察,特务机关,采用各种残酷的手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经济剥削
南满铁道洙式会社是东北最大的殖民掠夺公司,垄断了东北经济的各个领域,日本的其他垄断组织如三井,三菱等财阀势力也先后进入中国,进行经济掠夺。中国东北近一半的豆类及其制品,近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日寇掠走。
③奴化教育
妄图消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伪满教育将日语列为必修课,充满了“日满亲善”,“王道乐土”的内容。
(补充内容)九·一八事变是中日战争的开端,从这时起,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抗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认清这一点,才能正确认识国共合作最终形成的根源是中日民族矛盾发展的结果,才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性,才能认识到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反动性,对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有一个适当的评价。
3.华北事变
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占领东北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华北,在对华北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迫使国民党中央势力退出平津和河北,策动国民党的地方实力派脱离中国,实行华北五省自治。日本一系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行为被称作华北事变。
4.七·七事变
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注意加紧了各方面的准备,蓄谋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实弹演习,23时左右,演习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炮轰了宛平城,驻守在卢沟桥附近的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日军沉重打击,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七·七事变是自九·一八以来日本对外掠夺的既定国策的必然结果。日本为发动侵华战争作了一系列准备,政治上实行天皇制的法西斯道路,经济上进一步军事化,思想上大造战争舆论,宣传战争是为了解决日本人口过剩,天然资源缺乏,在国际上,1936年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可见七·七事变只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借口。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各地爆发了抗日救国的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积极倡导和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的激化,国民党也放弃了开始的不抵抗政策,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局部抗战发展到全国抗战。
一、爱国救亡运动和局部抗战
1.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兴起了的抗日救亡运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工农兵学商各界以及少数民族,海外侨胞共同参加,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外敌面前的同仇敌忾;
第二、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在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喊中,抛弃了民主主义立场转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立场;
第三、一部分爱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转而同情共产党的主张;
第四、一部分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如冯玉祥,蔡廷锴,马占山等坚决抗日,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在七·七事变以前,抗日救亡运动形成了三次高潮:
(1)九·一八事变后的救亡高潮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首先游行示威,发表通电,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收复失地;
(2)一·二八事变后的救亡高潮
1932年,日本为了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转移各国的注意力,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开始了凇沪抗战,上海民众和全国人民热烈支援,并掀起了第二次群众抗日高潮。
(3)一二·九运动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后,地处抗日前线的华北人民,痛感华北的沦亡已经迫在眉睫,北平学生于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救国游行,高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即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吞并华北的计划和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宣传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展开。
2.局部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前,中国的军队的局部抗战重要有以下几次: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正在江西“督剿”红军,曾经密电张学良“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决定“对外避免扩大战争,经由国际联盟的申诉,获得公平的处断”。不抵抗政策使东北沦陷敌手。
补充资料:
【江桥战役】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和军事总指挥马占山,在日本关东军要求他撤离嫩江铁桥时,下令抵抗,江桥战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持了半个月,给全国人民以很大的鼓舞。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满洲省委在中央的指示下,派大批的党员干部到抗日义勇军中工作,领导抗日游击,1933年初,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东北各地崛起,在此基础上,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2)淞沪抗战
1932年,日本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开始了凇沪抗战,但是蒋介石仍然坚持“不宜使战争扩大”,拒绝派兵增援十九路军,并于5月5日与日本签订《上海停战协定》,然后宣布把“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国民党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个政策的基点就是和外剿共,认为“安内”是“攘外”的前提,重点是消灭共产党和红军,同时消灭违抗中央的叛逆军阀,充分表现了鲜明的阶级本性,从维护统治出发,以民族斗争服从阶级斗争,致使领土和主权不断丧失,中华民族灾难深重。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头,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发表了一系列的宣言,做出很多决议,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揭露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实行对日作战。
① “八一宣言”
民族危机的加深,使中国共产党对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动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估量: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的陕北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和上层),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1936年5月,毛泽东,朱德发出了国共“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主动放弃了“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表现出中共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
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迫使蒋介石改变内战政策,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国性抗战创造了必要前提。
2.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国民党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最终实现了国共合作。
(1)国民党五大
1935年11月,由于华北事变后,华北主权的日益丧失,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日本的侵略又加剧了同英美的矛盾,这些都影响了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调整,促使国民政府逐渐对日本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和平未到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但是“和平有和平的限度,牺牲有牺牲之决心。”
(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1937年初的五届三中全会上,主要讨论了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共是此次讨论的中心问题,虽然国民党还坚持“根绝赤祸”,但是政策由“武力剿共”变成“和平剿共”。标志着国民党接受了合作抗日的政策,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国共合作最终形成
七·七事变后,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现全民族抗战,7月15日,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递交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保证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等。国共开始了关于红军改编问题和边区政府合法性问题的谈判。
8月13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国民党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日本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表示:“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同时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将南方的游击队改为新编第四军。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申明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重要性,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补充内容)
(1)是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情况下,在共产国际反法西斯路线的影响下,在中共的积极倡导并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的推动下,国共互相让步共同抗日的产物。
(2)统一战线中阶级成分非常的复杂,因而战线内部有复杂的阶级关系,尖锐的斗争。
(3)是代表两个阶级利益的两个政权和两个军队的合作,并为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和联合统帅部,因而全面抗战一开始就出现了两个战场。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军队之间的武力摩擦。
(4)没有共同的纲领和组织合作,采取遇事协商的特殊方式处理共同的事务。
六、思考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及其重大意义。
2.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
七、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8册)
2.《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为保卫北方紧急宣言》(1937年7月10日)
3.《派兵华北的声明》,(1937年7月11日),(《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
八、教学后记: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中国的梦想,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倒退,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大后方的民主运动成为推动抗战,争取民主的重要力量。
一、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抗战
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进行了长达16个月的战略防御作战。这时期国民政府的政府的政策与从前有明显的区别:政治上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释放部分政治犯,有限度地开放抗日救亡运动;经济上适应抗战需要,将一些沿海的工业内迁,一批大中学校也随之内迁;军事上,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比较顽强和坚决的抵抗。
1.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是日本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军队交战的战场。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党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日本在占领平津后,推行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增加兵力大约五十五万人,在战略指导上采取大范围外线作战,沿铁路沿线长驱直入,打入大城市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在华北和上海两方面发动攻击,国民党调动包括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内的几乎所有军队共赴国难,于1938年8月到11月,进行了凇沪会战和圻口会战。38年11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本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连接南北战场,决定进行以夺取徐州为主要目标的作战,中国政府与之进行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在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利。
在这段时间内国民政府主要是开展持久消耗的战略,实行“以空间换时间,集小胜为大胜”的方针。正面战场的战争最大限度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日本在占领武汉后,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2.正面战场的作用
(1)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进了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16个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毙伤日军70多万,最大限度消耗了敌人的经济军事实力,迫使日军不得不占领武汉后宣布“不企图扩大占领区”,不仅未实现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目的,反而使自己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中国军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主力犹存。
(2)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略的实施。
(3)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同时扩大了抗日战争的影响,唤醒了国际舆论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全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桂林医学院人文社科部
课题名称: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授课时间:
2009.3.2--20 教学目标:
了解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史实,掌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理解和掌握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强化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联系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操。教学内容:
综述: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半封建性质(重点)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难点)
(一)两对主要矛盾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重点)
一、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的图谋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难点)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重点难点:
重点:
1、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半封建性质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难点: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课型:理论讲授课 教学方法:
导入式、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综合方法,穿插图片和适当音像材料。
教材教具:课本、课件。
教学时间:6节课(6×40分钟)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