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21:3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三 年 级 美 术 教 案

第一课 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e.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

一、两种颜色。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同学传色,师生共同做这补色游戏。在玩申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4、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三、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 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

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4、讲评作业。

四、看录像结束教学

1、看课本第P1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几种色是三原色,哪几种色是主间色,我们还应该懂得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申处处可见。如课本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有海永、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

2、看录像。

师:大家一起来观看一组录像,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原色、间色,师播放,生看。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的人生。

五、收拾与整理

六、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后记:

在色彩调配知识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刚接触调色,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第二课 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

4、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二、发展阶段

1、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2、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3、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三、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四、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海鸥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2课时)

一、复习就知识

二、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巧妙的地方。教学后记:

本课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游戏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万花筒设计的简单知识,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标志产生了兴趣。用游戏的方法解决了本科的重难点,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存,进行探索性学习。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兴趣高,设计大胆,色彩、材料运用较为突出,达到了本科教学目的。

第三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1、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象中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

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新授阶段

1、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

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

三、发展阶段

1、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2)假如你是巨人,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

(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平、安宁、清洁和美丽呢?(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

2、课堂练习: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展示、评价、延伸: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给予肯定。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教学后记:

本节课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自己研究解决的办法。表现到大人国与小人国时的情景和感受。想象、创作出有特色的“大人国与小人国”。通过电教欣赏、示范讲解、来感受和完成教学目的及目标。

第4课 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小结: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教学后记:

这节课利用〔荷兰〕霍贝玛的《林间村道》的画。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教学上被我用来作为示范作品。在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并了解。

第五课 天然的斑纹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教学重难点: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

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一)摸一摸,说一说。(引导学生认识肌理)

1、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2、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3、教师可以示范: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二)看一看,猜一猜。

欣赏拓印的肌理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的肌理?

(三)想一想,说一说:怎么来拓印呢?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学一学,试一试。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2、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3、作业展示:评评自己的作业,评评他人的作业。

三、收拾与整理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四、课后拓展

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后记:

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学生动手尝试。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就更难。

第6课 校园里的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写生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盆栽,分别摆在教室的几个地方,请学生观察:

(1)、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

(2)、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3)、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 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走进观察,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内写生。)

三、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植物的形状。(边示范边讲解)

2、教师小结: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五、收拾与整理

第7课 最受尊敬的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 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能否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3.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儿童人物画的欣赏与研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范画,一些名人的图像;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如:五官的特点,着装的特点等。

3、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4、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5、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二、发展阶段

1、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

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

2、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 制作品。

3、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4、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收拾与整理

第9课 有趣的鞋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教学后记 :

本节课以 “看”“想”“说”为教学主线,通过大量直观的鞋子图片和作品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鞋子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把视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并通过动手“做”,创造出

了各式各样有趣的鞋,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上网搜集有关鞋子的知识,使学生对鞋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很高,制作鞋子时小组之间合作得很好,许多学生在装饰鞋面时采取了很多种方式,如粘贴、绘画、染色、印小印章、贴小饰物等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独特,色彩和装饰美感很强,学生学得开心,做得更开心!

第二篇:人教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百变团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出团花的外形制作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演示来解决团花的纹样制作的难点

3、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团花的外形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策略:

本课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重视探究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经过探究,自己发现知识,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课前准备:彩色折纸,剪刀和固体浆糊,课件,展示布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在教学中进行纪律评比,纪律好的奖一面小红旗,一节课下来看哪一组的红旗累计最多,最多者奖一幅成品剪纸画。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美术种类——剪纸。若将其拼成一幅画,则别有一番情趣。(板书课题。)

三、新授:

1、讲述:在古时候,印刷还不是很发达,一些年画、版画也不是很好买到,若遇喜事古人是如何美化自己的居室呢?

聪明的同学一定会想到剪纸。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剪纸——百变团花。

2、学习基本纹样的剪法。

一些复杂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纹样构成的。只有对基本纹样掌握透彻,才能剪出精美的图案。下面是一些基本纹样,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3、学习剪对称图形。

剪对称图形只需将纸对折一遍即可。

(1)、剪树叶:

(2)、剪鱼:(鱼鳞或用笔画或用刀刻,鱼翅经过剪制后再贴。)

(3)、指导学生将所剪的叶子及鱼拼成一幅水底群鱼图。再添制一些水底景物,使画面更加完美。

4、学习剪团花。

先将纸斜对角折,剪出正方形。再反复对折几次,折的次数越多,剪出的图案越复杂、越精美。

5、学习剪花瓶。

(花瓶其实也可剪成对称图形。)

6、将剪成的团花和花瓶组成一瓶花,再配上绿叶,则更完美。

7、各小组进行制作比赛,看哪一组的优秀作品最多,最形象,所需时间最少,将获胜,获胜组奖一面小红旗,以示鼓励。

8、将各小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以激励大家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

剪贴一幅百变团花图。

《摆花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拼摆的知识和方法,对以后学习重复做准备。

能力:锻炼学生设计的能力。

教育:教育学生自己创造美、创设美的环境。

教学重点:如何拼摆物品。

教学难点:创造性的拼摆物品。

教具准备:书、磁铁石(彩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活中的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在咱们的身旁。比如说,咱们用的彩笔。教师问:这样摆漂亮吗?象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一样的东西来摆出一幅画。

学生回答:“漂亮”。

二、具体讲解

摆花样主要用具就是同一种东西进行摆放,力求一致性。比如,图钉、扣子、彩笔、笔、粉笔、钉子、图钉、钉书钉……等都是可以的。

根据不同的用具拼摆不同的图案。比如,图形。

根据自己的用具拼摆不同的图形,成为一幅好看的画。

三、学生作业

学生自己亲手拼摆物品。老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指出学生的作品的优缺点。

教师请学生参观各式各样的摆出的作品。大家选出摆出得好的作品。教师和学生表扬好的作品。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摆花样,笔也可以,希望你们的生活美术色彩越来越浓。

《杯子的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欣赏古今中外的各式杯子,丰富学生的视野,认识杯子的文化内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了解设计要素,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感悟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杯子的各部分设计意图,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

教学难点: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会在设计中感受、体会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2B铅笔或勾线笔(师、生)。

教学过程:

一、感知认识

(一)启发导入

1、谈话: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设计。(板书:设计)

首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话: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是用设计的语言去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同学们现在还不理解,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地去体会、去感悟。

2、揭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杯子的设计》,当当小小设计师。(课件)

(二)初步感知

1、谈话:请同学们想想,要设计一个杯子必须知道哪些元素?

2、揭示:你们说的很好,老师帮你们总结概括了,他们分别是杯子的结构、形象、纹饰、功能、材料。(课件)

二、观察分析

(一)分析结构

1、谈话:我们首先来了解杯子的结构,请你分析一下杯子由哪几部分组成?(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指示相应的结构)

2、揭示: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杯子的结构——杯盖、杯口、杯身、杯柄、杯底。

(二)观察形象

1、谈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不同形象的杯子。

2、欣赏古今中外的杯子图片,分析杯盖、杯口、杯身、杯柄、杯底各有什么形象特点?

杯盖:超越盖子本来功能,有时和杯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形象整体;有时也能做杯垫。(没有杯盖也可以)

杯口:不再局限于圆形,有方形、心形、不规则形。

杯身: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动物或物品的造型;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互补形等。

杯柄:有些杯子很有特色,没有杯柄;有些杯柄的形象很简单,用花纹装饰;有的杯柄设计很有个性,瞧!这个耳朵多生动。

杯底:杯子生产的年代、生产商的logo、个性图案等。

(三)了解纹饰

1、谈话:漂亮的杯子都有各式不同的纹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古今杯子图片,总结纹饰特色。

纹饰一般出现在杯子的哪里?(身、柄、盖、底)

哪个纹饰让你印象深刻?

(四)功能展现

展示图片,揭示杯子在各个时代的不同功能。

古代:酒器、水器

现代:保温杯

磁化杯

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

(五)熟悉材料

1、谈话:如果我在家里喝水,我用怎样材质的杯子更合适?如果我出去旅游,我用怎

样材料的杯子更合适?如果我在一个古朴的茶馆里和喝茶,我用什么样材质的杯子更合适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杯子的材料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欣赏图片

古代——现代

青铜、玉、陶瓷、竹、木、金属、玻璃、塑料、纸、合金、高分子混合(笨重、易碎—→轻巧、卫生、结构稳定)

三、初步设计

1、承上启下:现在你们能够稍稍明白一点“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这句话的含义了吧!

2、小试牛刀

(1)师示范(铅画纸上画出具有观赏性的杯子形象)

(2)提出要求

你是初级设计师

先思考形象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设计一个具有观赏性的杯子形象(大小与作业纸的比例合适)

(3)学生进行初级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说说你设计的杯子的形象特点,具有怎样的功能?

在设计有个性特点的形象时,还要考虑什么?(功能,实用性)

在清楚明白你所设计杯子的形象特点以及功能,并且能将这两者与实用性结合,那就成为一名中级设计师啦!

五、总结延伸

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设计图的绘制方法,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出色的高级设计师。

《大树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地关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准备:

铅笔、橡皮、彩色笔、油画棒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示范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大树的轮廓。

2、问:看了这棵大树的轮廓,你能说说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通过剪贴的形式,将大树逐步拼贴完成,介绍树的结构。)

3、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会有哪些小动物来玩?

请孩子上黑板来,将来大树周围做客的小动物添画在黑板上。

4、板书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赏析探究。

1、讲故事的活动:(翻开书本至17页)

生:围绕书本上的一张作品,同桌互相讨论。

问:你能根据书上的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问:你是通过哪些信息了解画面故事的?(整棵树、树根

等信息)

2、看课件

对比2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

1)教师根据作品分析画面表现大树的哪个部位、构思与构图。(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的方法分析)

横构图

竖构图

构图要做到:画面饱满、主题突出、富有生机

引导学生构思。

(三)、创作表现。

1、教师黑板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椰子树,请同学根据构图来构思一下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1:小猴子和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2:海鸟的椰子树的故事

2、思考:

1)准备画出什么样的有关大树的故事?

2)你准备表现树的哪部分?

3)画面中有谁?

4)用什么方法表现,绘画或制作。

2、学生作画。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展示评价。

1、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

2、推荐画得好的作品。

3、说出理由。

4、课后延伸: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有关大树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

(五)、总结。

《动物乐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比、拆装雕塑动物等活动,学生明白了立体泥塑动物的制作要从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采用切割、揉捏等技法创作。

2、能力目标:

在共同探究中明白了泥塑动物的制作方法,通过参考、借鉴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共同探究、共同创作,学生意识到要热爱生活,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特征表现出立体动物,作品力争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具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泥塑作品、剪刀、小棍、牙签等材料。

学具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牙签、小棍、剪刀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咱们先到动物乐园去转转(播放视频)。

动物乐园里真是太热闹了,老师把几位动物朋友请到了我们教室,猜猜他们是谁?(展台表演)

美羊羊: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我要好好晒晒太阳……啊,不好了,灰太狼来了,他会吃了我的!

小灰灰:美羊羊,你别害怕,我是小灰灰。

手偶:是啊,是啊,你别害怕,它不是真狼,它是我们捏出来的。我们是谁,你猜出来了吗?--我们就是老师的手指头,我们不光捏出了美羊羊和小灰灰,还有好多动物呢!(展示动物)

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捏捏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勤劳而又灵巧的小手捏捏小动物,创建一个动物乐园。

二、合作探究:

师:要想把动物捏好,我们要共同创四关,你们有信心吗?

1、第一关:比一比

出示羊、兔、乌龟、老虎、长颈鹿等动物的图片对比图,探究:捏制的动物与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师:捏出来的小白兔与生活中的小白兔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更鲜艳……

师:捏出来的小猪与生活中的小猪在外型上有什么不同?

生:外形更概括……

师:蛇与鸡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特点更夸张……

师小结:泥塑动物

造型:概括、夸张、突出特点

色彩:更加丰富、图案装饰更漂亮

2、第二关:想一想

(1)以前我们捏过橡皮泥,你们都会哪些方法?

揉、搓、切、捏、刻……

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一种新方法:“剪”把老鼠变成刺猬。

还有很多方法等待我们大家去发现,大家一会儿制作时动动脑筋吧!

(2)以前我们制作过橡皮泥太阳,它与动物泥塑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怎样去做立体的呢?我们进入下一关。

3、第三关:赛一赛

(1)小组比赛:拆一拆泥塑动物,再装一装泥塑动物,看谁动作最快?讨论一下完成泥塑动物需要几个步骤?

学生总结:概括基本形----抓住特征------具体刻画-----美化装饰

(2)老师按照学生总结出的步骤想做一个平面大象,请学生找毛病。

生:基本型是平面的,所以大象也立体不起来了。

教师改正做法。

师:瞧,小马虎本来要做大象,可是鼻子做的太短了,大象变成了小猪。长鼻子是大象的什么?

生:长鼻子是大象的特点。

师总结:所以我们在做小动物时,一定要把基本形做立体,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可不要让你的动物立不起啦呀,或是让大家认不出来!

(3)巩固知识

老师这里做了一些动物,看看你会做吗?(出示泥塑小动物)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入了动物乐园,你想做吗?我们进入第四关。

4、第四关:做一做

说一说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动物?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

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夸张动物的动作表情,让手中的动物更加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作业要求:互帮互助捏塑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它到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生活。相信在你灵巧的手下泥塑动物一定能跳起来,笑起来,活动起来。有没有信心?

学生进行泥塑制作,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泥塑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否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师生质疑解惑。

三、交流评价

感受成功。

1、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请学生自评互评:我的动物叫什么名字,我想对它说……

2、教师小结:

动物乐园真热闹,各个动物来报道。

立体动物咪咪笑,造型夸张颜色好。

小朋友们手真巧,捏的动物真是妙。

朋友之间多友好,保护动物要记牢。

大家记牢了吗?

《过春节》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准备:图画纸、水彩笔或蜡光纸、剪刀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节是我国盛大的传统佳节,也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师总结归纳并介绍春节的一些知识和习俗。

二、新课。

1、欣赏教材44页。

学生仔细观察,比一比,这两件门神作品哪一件更古老?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中国人过年时有在大门上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的传统习俗,它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呢?

想一想,你能说出门神、春联、福字可以贴在什么地方吗?贴时有什么讲究吗?

2、提问:你们想学学剪窗花吗?

教师演示纸的折法。

画花边。

花边剪法。

3、老师还想教教你们学习制作小灯笼,你们愿意学吗?

教折纸;

教剪纸;

粘贴连接。

讨论:你知道小灯笼、窗花剪纸的共同特点吗?

三、艺术实践。

画一幅表现春节花会、庙会等题材的创作画,或者和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一件有浓厚春节气氛的小场景。

四、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哪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会变的线条》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类线条带给人的美感。

3、通过学习,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教师出示一根彩带),这位朋友最会跳舞了,有谁能让它把身子扭动起来?(指名演示)这些线条在同学们的手里能跳出这么优美的舞姿,想不到它有这么多千变万化的姿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会变的线条(板书课题)。

二、审美与欣赏(感受各种线条的形态和性格)

1、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线条(了解人类使用线条的发展变化)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新石器时代器皿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中的线

2、线条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藏在我们教室里。下面就让我们去好好找找吧

3、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找一找它们还躲在哪里?

多媒体出示,自然生活中的线,同时讲到各种线条给人带来的感觉。:直线(建筑)挺拔、曲线(沙漠)柔美、折线(建筑)坚硬、立交桥(螺旋线)旋转。看来线条还真是到处都有。

三、理解和运用

1、欣赏

A、看图蜘蛛网

观察特点

蜘蛛是特别聪明的动物,用简单的线条也能织出自己的家来。

请观察它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你觉得蜘蛛的网有什么特点?(有序)

(老师觉得蜘蛛的网有种独特的美感,它的线条既有规律又有变化,而且蜘蛛顽强的织网精神也很令人赞叹。)

想知道它是怎样织网的吗?

(师示范,对比范画说明线条的组织)

小结:线条既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也要有一定的秩序的组织在一起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那我们作画得时候也要学习蜘蛛织网的方法。

B、《苗族蜡染图案》

“你觉得这幅图中的线条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

有秩序、有变化、疏密有秩,给人以装饰美感。

2、练习

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作品,老师也想尝试着画一画线条。

看我这有一个椭圆形的图案,请同学们学一学老师是怎样组织线条的。

(师示范)

你想画出试着画出漂亮的线吗?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变一变)。

游戏要求:运用线条有序的变化组织装饰图案,变出不同的效果(分组游戏,每个小组运用同样的图案)。

在画的时候不要忘了蜘蛛织网的本领,线条要有秩序的变化的交织在一起。

奖励每组最棒的小朋友。

四、作业:

新石器时代陶器皿作品。

接下来我们欣赏远古的人们用线条装饰的陶器,观察他们都用了哪些线条组织在一起。

其实老师觉得你们也可以用线条设计出比他们更美的器皿。就在刚才你们已经设计出了好多个呢?

请看(师任意将图案组合成几个陶器)

看你们设计的陶器,每个都很独特,看来你们学到了蜘蛛的本领拉。

请你们运用线条装饰这些器皿吧。

五、展示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拓展

生活中线条装饰的运用。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运用,设计出新的艺术形象。

能力目标:通过想象,欣赏,探究活动,学生能大胆创作。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等。

重点:

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生动的形象。

难点:

创造性地使用手套,设计丰富多样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套、课件、教材

学生准备:教材、手套、彩纸、剪子、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大家都带来了漂亮的小手套,把你的手套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看一看,我们的小手套像什么?如果变一变,又会像什么?

戴上手套展示给大家看。

板书:会变的小手套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2、小组讨论:

这些小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怎样能把手套变换成这样的形状呢?

3、把小手套随便摆一摆,看看像什么?

小组同学互相看看各自摆出的小手套,看看像什么?

如何使变好的形象更加生动?(添加)

4、总结方法

三、学生制作

用自己的小手套变一变,会做成什么?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拓宽思路。

四、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手套做出的形象进行表演。

《绘画中的节日》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材料:

少数民族节日图片、绘画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节日:

1、谈谈我们的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2、看看书中的节日,他们是怎样庆祝的?(春节、元宵杰、端午节、泼水节)

3、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怎样庆祝的?

二、画家笔下的节日:

1、《枣园来了秧歌队》

2、作品中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三、小朋友笔下的节日:

1、小朋友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节日?

2、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共同特点是什么?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我们笔下的节日:

1、你想表现什么节日?

2、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3、作业要求: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5、展示我们的作品

6、拓展: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

《节日的装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节日装饰的不同表现方式。

2、能力目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了解节日装饰的特点,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节日进行装饰。

3、情感目标: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激发学生运用美术去装饰生活,引导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括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美感。

难点:学习表现节日装饰的造型与色彩。

教具准备:卡通片光盘、课件、环境布置道具若干。

学具准备: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节日相关装饰品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问候,学生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一起来上这堂欣赏课。出示图片门神和对联。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一)教师出示课题:

-节日的装饰

师:从色彩上看,节日里的人最喜欢选择什么颜色来烘托喜庆的气氛呢?

生:红色

师: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红色是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中外很多传统节日中总也缺不了红色!)

师:节日里除了红色,人们还会用其它大量的颜色进行点缀,使节日的色彩在红红火火中呈现丰富多彩的装饰美。

生:学生回答的内容多样

(二)从形式上分析: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

师: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时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呢?春天象征什么呢?

生: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些风俗习惯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们总是把春天作为一个美好的象征,用春天来比喻新的开始和美好的青春。

师: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春天?

生:春联、绘画、音乐、雕塑、歌曲等。学生欣赏。

教师放音乐雕塑、歌曲等的课件。

(三)从地方节日活动中分析:

1、点课件看,这是蒙古族的“那达慕”节,盛装的人们进行射箭,摔跤,骑马等比赛。

2、南方人舞狮:

3、在农村,人们还非常喜欢在家里挂年画来表达美好的愿望。(点课件)大家瞧,这张年画画的是什么?表达人们什么愿望?(莲年有鱼-----连年有余)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认识各个地区不同的节日活动和装饰,以及各个地区的不同类型、形式的装饰方式。

(四)外国的节日活动:1、圣诞节2、复活节3、樱花节

认识各国家、地区的节日装饰。通过对比、分析感受不同。

三、学生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日饰品。

自评、互评作品。

四、小结:用巧手来装饰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丽!

五、延伸与拓展:从节日的服装、食品、环境等方面感受节日的气氛,学生回家查找资料。

《捏泥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工具:不同造型的器皿。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老北京的很多有趣的玩意儿,仔细观察说出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泥公鸡、兔爷、小泥罐等)展示泥制陶罐,请同学们上来摸摸。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引出课题:捏泥巴

二、探究

1、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泥制作的?

(泥面具、泥雕塑、老北京的泥玩具等。)

2、看看从古代到现代陶艺的发展历史。(课件)

中国有这么深厚的陶艺文化,你们想不想也尝试做一做?

3、分小组活动:每组准备不同样式的陶罐,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触摸,体会它的制作方法。

三、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陶罐示范制作。

示范捏泥的手法——揉、捏、搓,并将基本形组合成各种奇怪造型。

四、学生作业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多想办法。

五、小结。

泥塑的技法非常丰富,在我们对不同的物象的创作中,要自己摸索方法,创作方法,才能丰富形象。

《刷牙》教案

教学目的:

1、感受绘画乐趣;通过绘画练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体验刷牙的乐趣,把刷牙时的有趣样子表现出来。

3、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牙刷

牙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诱导

体验感悟

1、通过儿歌《天天刷牙好》体验感悟。

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里外刷,牙齿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没有蛀牙人人夸。

2、引导学生了解刷牙的必要用具及其特点,出示实物,观察实物的模样。

(二)情景诱导

激活思维

1、结合儿歌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刷牙表演,让学生拿着牙刷、杯子,一起表刷牙歌,说一说刷牙的动作、模样、姿势等,教师给予及时表扬。

2、运用小组比赛形式试着引导学生互相观察,深刻感受刷牙时的动作、模样、姿势等,欣赏刷牙的美感。

(三)欣赏感悟

想象创新

引导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绘画作品,体验作品创作特色,启发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想象创作。

引导幼儿回忆刷牙时的有趣动作和趣事,教师给予及时的建议和肯定。

(四)引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有趣场面,教师及时鼓励、点拨和表扬。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难点:拓印的技巧。

教学准备:

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

教学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

3、找一找,拓一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

大实物:文件架,塑料包装盒,地面,墙角,井盖,木桌椅,纱窗。

4、组织活动。

(1)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上课,使学生心中有他人。

(3)规定组长责任制:由组长按时带回教室。完成简单管理任务。

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

(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把以上问题写在拓品的空间里,并用箭头标明方向,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标识说明性强,初级作品就很完整。引导学生把拓品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巧妙地利用起来构成画面。

6、后期制作。

《下雨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条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难点: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条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示范画。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

谈谈下雨:

1、为什么会下雨?

2、下雨好不好,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看看下雨

1、回忆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2、到黑板上画一画你见过的雨。

3、欣赏书中小朋友的作品。

三、绘画练习

画画下雨: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小结。

赏赏下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让学生谈谈作画的体会。

《小扇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2、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3、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扇子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体验做扇子的乐趣。

教学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扇形的创新与装饰。

教具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各种纸材、剪刀、胶、彩笔.油画棒.自己能想到找到的可以装饰的小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试说扇子的作用。

课件出示《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图片,引出扇子。

二、揭题

扇子的用途可真多!扇子不仅用途多,还有经济实用、精致美观、携带方便等优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会这小小扇子的魅力吧!

课件

1:小扇子炎炎夏日,手拿一把扇子轻轻摇一摇,就会给我们带来凉爽。扇子除了能给我们纳凉外,还有什么作用?你看到谁用过什么扇子?(生答)

课件2

:房间里挂着大扇起美化装饰作用、舞台上人们拿着扇子跳起欢乐的扇子舞。衣衫褴褛的济公拿的是一把破芭蕉扇。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出现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更显出他运筹帷幄、镇定自若的神情

。还有想象中神奇的扇子,孙悟空过火焰山时用芭蕉扇扑灭了大火。古时皇帝出行时后面有拿着大扇障的宫女,起仪仗队的作用。

三、扇子的历史

谁知道扇子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课件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扇子的国家,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夏令时节来临,人们把丹鹊脱掉的翎毛制成扇,,这是我国第一把羽毛扇子。因此,古人据此意造“扇”字,“户”下从“羽”。

四、扇子的材质

扇子的文化历史悠久,充满智慧的人们,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各式美丽扇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4

:出示各种不同材质的扇子

五、扇面画

老师这里有两把扇子,谁来说说它们的形状、材质、大小。

课件五:出示空白的扇面和有绘画的扇面。

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选择那一把?为什么?

扇面可画上什么图案呢?(生答)

六、扇子的形状

我们可以用美丽的图案来装饰扇子,那么扇子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形状呢?

1、外形变化

扇子的形有圆形、苹果形、葫芦形,那么还有什么形呢?那些同学到黑板上

来画一画,师作简单点评。

2、超级“变变变”

胖胖的圆形可变成小瓢虫、还可变成什么?学生说,师板画。

课件6

:出示各种图案的扇子。

七、扇子的制作

这些扇子是怎样做成的呢?

课件7

:扇子的制作步骤。

评析:向学生直观展示,给予学生一些做扇子的间接经验,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通过欣赏课件中的制作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1、作业要求

(1)创新;(2)合作或独立完成;(3)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2、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创作

3、指导学生作业,及时表扬创新“闪光点”

八、精彩瞬间

欢迎同学们来到扇子市场,请尽情挑选自己喜欢的扇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如果说的好就可以把它“买”下来,说自己的扇子也行。

九、拓展阶段

请同学们课后和同学们或家人一起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装饰小扇子,尝试着做一做。

《雄伟的塔》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于塔的知识,认识各种各样的塔。

2、学生通过会设计简单的塔,加深对塔这一建筑形式的认识,引发对塔的关注。

3、培养他们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设计一座漂亮、雄伟的塔。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塔的特点,把塔设计的更雄伟。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拼图游戏,揭题

1、拼图、猜是什么

师:小朋友们,玩过拼图游戏吗?老师带了一个拼图,谁愿意上来拼一拼?

看看他拼了一个什么?

生:塔(板书:塔)

2、揭题

师:你觉得塔是一种怎样的建筑?

生:高、大

小结:塔就是一种高耸、雄伟的建筑物。(板书:雄伟的)许多城市和国家都将塔作为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物。

三、讲授新课

A.欣赏了解塔的结构、功能

2、分析塔的结构

⑴再看拼图

师:从外面看,你发现了塔有什么秘密呢?

生:每一层都是相同的形状,从大到小,中心对称

⑵认识塔的种类

四、欣赏、设计

师: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座雄伟的塔。

1、设计绘画

⑴师:小设计师们一定也跃跃欲试了吧,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塔呢?

生:……

⑵师:想一想,怎样使塔更雄伟?

生:在塔下画一些小汽车、小树等,在塔的上方或者中间画一些云朵……

要把纸撑满。

小结: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把塔画得很高,不过要注意,塔虽然高,一定要让塔站稳了,千万不要让人觉得你的塔会倒塌。所以塔的下面底座部分要画得大一些。

2、学生操作

五、展示评价

出示作品,说说谁的塔最雄伟?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的小天地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居室的特点和相关文化,我的小天地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我的小天地,我的小天地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人美版第五册教案第1课我的小天地

三、教学难点:

绘画时房间里的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四、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范画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看图片,提问:

通过图片,你了解到这是什么地方? 出示课题。

三、新授:

1、提出问题:

①你认为自己的房间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我的小天地 ②你准备怎样去改进或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

2、引导学生看书,欣赏美术作品。

3、提出问题:

在你动手设计表现自己的小天地时,你会有哪些为难的地方?

4、投影:

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爱的居室。

五、小结:

组织交流评价

六、拓展: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设计自己家里其他房间的环境。教学反思:

本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包括美的感受,探索其中的审美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二课民间面塑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在作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艺术制作的基本技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

面塑常用工具:拨子(也叫塑刀)、剪子、小梳子、擦手油等。其中拨子使最主要的工具,它的形状似柳树叶,一头尖。拨子一般可以用有机玻璃或旧的牙刷把制作,规格根据个人需要。此外,还要准备一些小竹签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制作材料。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面塑玩具,请同学欣赏面人玩具作品。(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 课件展示:(1)不同种类形象的面人让学生欣赏。(2)不同种类形象的面花让学生欣赏。

(3)请同学谈谈他们的感受,想不想用彩面做个小艺术品?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塑造一个美丽、可爱的小艺术品。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民间面塑》。

3、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分析并讲解面塑的制作方法: 压、揉、搓、拧、剪

(2)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并分别演示用法。梳子、牙签、牙刷、拨子等。(3)看课件:

这些方法在实际造型中还需要灵活运用。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位民间艺人的作品,边看边想,他是如何用这些技法表现作品的?

看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找找个部分都用的什么方法制作。(4)小组探究:

关于面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并给予讲解。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塑造你自己喜欢的形象。(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指导要点:

(1)造型设计要有创意。(2)注意色彩的搭配。

(3)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六、课堂小结,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互相欣赏浏览。并让学生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

七、教学反思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激起学生对民间面塑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很好的理解了面塑的制作方法并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制作出一间面塑作品。第三课冰棒棍玩具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进行组合不同形象的玩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人美版第五册教案第3课 冰棒棍玩具。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

要求作品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四、课前准备:

冰棒棍、大头针、彩色纸、胶水、彩色笔等冰棒棍玩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冰棒棍玩具经过组合之后有什么特点?

2、阅读课文,了解用冰棒棍玩具设计人物、动物的一般规律。

3、小组讨论:

(1)

说说你熟悉的人物、动物的运动方式。

(2)

想想开合的冰棒棍玩具像什么动物的嘴巴?(3)

阅读课文:

冰棒棍玩具的制作步骤。

三、布置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冰棒棍玩具。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说说制作冰棒棍玩具的体会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主要材料是冰棒棍,这主要靠平日的收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能力。第四课植物籽粒拼图

一、教学目标:

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进行植物籽粒拼图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植物籽粒拼图利用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

四、课前准备: 瓜粒、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出示各种植物籽粒。提问:你能说出这些植物籽粒的名称吗?说一说这些植物籽粒用什么用途?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幅画?导入本课,并课件出示课题:《植物籽粒拼图》

3、讲授新课: A、课件演示课本籽粒拼图的作品。小组进行探究学习。(1)分析这些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2)从造型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抓住了动物的哪些特征?(3)从颜色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有什么特点?

(4)分析每件作品,说说这些作品用了哪些植物籽粒。是如何用这些籽粒来进行创作的?(5)你将如何更巧妙地运用这些植物籽粒创造出更精美的作品? B、教师讲解制作步骤:

运用课件演示植物籽粒拼图的制作方法。(1)设计画稿。

(2)在画稿上均匀地涂上胶水。(3)选择植物籽粒粘贴在画稿上。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运用你手中的植物籽粒,粘贴出一幅美丽的拼图。指导要点:

(1)画稿设计要简洁,概括,有创意。

(2)涂胶水要均匀,稍微多一点,注意不要涂到画稿的外面。(3)选择植物籽粒要合理,颜色、排列要好看。

六、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植物籽粒拼图作品,并让学生自己谈谈在拼图中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以及用各种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体会。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学习,学生会选择适合的色彩及不同大小的籽粒进行各种形象的创造。了解了植物种子的成长过程掌握了植物种子拼图的基本方法。

第五课面具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四、课前准备:

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面具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

(1)你了解有哪些不同的面具?它有什么作用?(2)面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3)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4)油水分离的画法是怎么样的?

3、小结和示范油水分离法:

第一步:用油画棒着色面具,流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的团起来,再展开。人美版第五册教案第5课 面具 第三步: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三、布置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并让学生回家试一试。

七、教学反思

面具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小学生们戴着孙悟空,猪八戒等一些面具嬉戏,因此本课内容孩子们都很喜欢,课堂气氛很好。学习积极性强。第六课红色的画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的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人美版第五册教案第6课红色的画 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的感知的红色的画。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色相卡,各种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欣赏红色的画自然风光、居室环境、人物服饰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色卡,向学生说明三原色的特性。

2、展示以红色为主的图片,问这些红色的画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3、小结:红色给人热烈、喜兴、奔放的美感。

4、找出不同的红色的类似色。

5、用这些不同的红色,可以表现怎么样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课件展示以其他一种主要颜色为主的绘画作品。

七、教学反思

通过联系实际及色卡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红颜色及和红色相邻的其他颜色,教学中我通过欣赏,体会,讨论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体会红色特有的魅力,感受红颜色特有的魅力,感受红颜色带给人们热烈的,喜庆的,奔放的美感,让学生丰富对色彩的感觉。第七课黄色和蓝色的画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黄色和蓝色的画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与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

黄色和蓝色的画,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各种颜色的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

1、出示黄色的实物和图片,提问学生的感觉。

2、一年四季里,哪个季节可以用黄色来表现?

3、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并要求学生在身边的物品中寻找类似的颜色。

2、欣赏图片,问这些画面以什么颜色为主?给你什么感受?

3、在生活中用红、黄、蓝的色彩做什么?

4、你打算表现哪一种类似色的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1)

欣赏以其他颜色为主的绘画。(2)

总结其方法,尝试着去表现。

七、教学反思

通过联系实际及色卡的学习,学生认识了黄颜色和蓝颜色及和与其相邻的其他颜色,教学中我通过欣赏,体会,讨论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体会黄色和颜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调动积极性。第八课机器人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教学难点:

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课前准备:

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1)为什么叫机器人?(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4)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

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你打算用什么材料,机器人?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布置作业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机器人色彩鲜艳。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机器人的简单知识,了解机器人与人的联系。感受创新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动手超作的能力。第九课捏泥巴 教学目标: 通过捏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热情。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捏泥巴的创作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陶艺捏泥巴制造方法,体会中国陶艺得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教学难点:

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课前准备:陶泥、简单工具,陶艺作品、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说明本节捏泥巴内容,先参观一个陶艺馆。

2、出示课件。

三、讲授新课:

1、展示陶罐,让学生感受。

2、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泥做成的?

3、欣赏古今著名的陶艺作品。

4、祖国的陶艺文化博大精深,捏泥巴,著名的作品享誉世界,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件?

四、研究探索:

1、尝试制作。

2、边制作边交流。

3、教师示范:

捏泥的方法——揉、捏、搓、连接的方法。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六、作业展评。

七、教学反思

泥巴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本教材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和感受,创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辉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课童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以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童年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课前准备:

童年图片资料、色笔、彩色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教授新课:

1、导入,播放课件(全班同学的照片)

2、感受不同时代孩子的童年生活,引导学生分析现在的童年生活。简单介绍《流民图》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欣赏战争时期的作品。

3、分析绘画中的构图,展示《翻身奴隶的儿女》(演示课件)“S”形构图。

4、分析画中的人物动态,童年了解不同创作材料的特性,指导学生看书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5、评价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出示课件,展示其他绘图画形式。

6、尝试一重表现形式,知道学生绘画、制作。

三、布置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怪兽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课前准备:

有关怪兽的资料,彩纸,生活中的废弃物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展示课前搜集的怪兽图片,提问: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是自然界中的什么动物吗?你知道它叫什么?

2、探究式学习活动,板书课题怪兽,怪兽课件演示,布置小组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

3、提问: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中,学生所设计的怪兽有什么特点?都用了什么材料和制作方法?

4、教师示范几种方法。

三、布置作业

各小组自编一个有关怪兽的小故事,分工制作道具。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小组表演。

六、小组互评。

七、拓展:回家后把大家创作的怪兽形象或表演的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如龙凤麒麟等,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能用彩纸等纸质材料表达自己想象的怪兽;激发了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了动手操作能力。看孩子们穿戴着自己制作的怪兽服装上台展示表演,我的心中也溢满快乐之情。第十二课连环画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学习连环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和综合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连环画的特点以及创作方法。人美版第五册教案第12课 连环画 教学难点:

连环画故事中的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以及形象的连续性。

课前准备:

学生喜欢的连环画作品、课件、画纸、色笔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讲一个无图画连环画故事,再另讲一个有图画的故事。

2、提问:刚才听了两个故事,哪一个效果更好?

三、讲授新课:

1、播放连环画图片,思考和讨论:连环画与我们平时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2、连环画的特点:

故事性强、图文并茂、画面内容和形象具有连续性等。

3、提问和讨论、探究创作方法连环画:

① 你能根据书上的学生作品,说说所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② 你是通过哪些形象看出来的? ③

画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 ④

封面应该有哪些内容?

4、小组讨论:

我们小组准备画哪个故事?如何分工?

四、布置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对印版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

2、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对印版画

3、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的能力。对印版画 教学重点:

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性地表 达。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将印好的画面进行新的创意。对印版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范作

学具:水粉颜料、毛笔或水粉笔、调色盘、盛水的杯子 教学过程:

一、“魔术”游戏导入

二、新授

1、欣赏分析范画

相同点:a.大小相同

b.外形相同

c.颜色相同 不同点:a.方向不同

b.背景不同

c.装饰不同

2、分析制作步骤 图⑴画(板书)

图⑵用手压一压(板书)图⑶画一画,压一压(板书)图⑷添加背景(板书)“对印版画”(板书课题)

3、学生尝试制作(音乐)

4、再次欣赏范画 a.《脸谱》 b.《花瓶》 c.《小狐狸》 d.背景不同范画

三、学生制作(音乐),师指导对印版画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制作对印版画感受

五、课后拓展 欣赏图片

第十四课爬升玩具 教学目标

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能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动手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可以飞起来升上去的玩具,2、生自由回答:竹蜻蜓,飞轮飞盘

三、探究性学习

教师出示一件爬升玩具实物,提问:你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吗?请打开第30页研究以下问题: 爬升玩具可以用那些形象进行设计 爬升玩具的材料有什么特点 说说制作爬升玩具的步骤的方法

四、创新实践 作业要求:(1)设计新颖(2)美观,实用 五作品展示

六小结: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体会?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彩墨游戏

(一)教学目标:

显形内容与目标彩墨游戏

应知:简单了解彩墨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彩墨游戏 应会:游戏中感受,进行简单彩墨画笔法的基本练习。彩墨游戏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 的情感。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彩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彩墨游戏 教学难点:

笔上水分的多少与不同的变化。课前准备:

水彩、宣纸、墨、毛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彩墨游戏课件,了解中国画用具其它画种的不同,中国画用毛笔、颜色、纸„„

2、观看画家绘画过程: 画家是怎样画国画的? 模仿一下动作。

二、新课:

1、用笔方法有什么不同?

2、怎样用水的?

3、体验:色、墨、纸、水分„„

三、作业:

小组合作彩墨游戏用彩墨画一副集体创作画

四、小结

⒈小组之间评价作品彩墨游戏 ⒉评价书中的作品 教学反思

第十六课身边的设计艺术 教学目标

了解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

认识设计的基本知识,即造型,色彩,材质,功能等。

能够对以上几个知识点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

能够对以上几个知识点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把本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

提高形式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功能与造型色彩意思地结合 教学过程 实物导入

出示香蕉外型餐具(教师选择身边常见的设计教精美的物品)猜一猜这是干什么用的? 你喜欢这个设计吗? 揭示课题

像这样设计巧妙,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和欣赏《身边的设计艺术》。深入探讨

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设计,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交流提示: 我介绍的是———— 它的外型是———— 它的颜色是———— 他的功能是————

我因为什么而特别喜欢它。设计制作 展示交流 教学反思

第十七课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 教学目标:

认识电脑美术的特点,感受电脑美术独特的魅力。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电脑美术既是一中独特的美术创作方法,又是帮助我们学习美术的助手。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 教学难点: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

电脑美术创作方法和思想与一般美术创作都要从技能技巧,而电脑美术允许使用各种图片资料作为基础进行创作,可以不考虑美术的一些技能技巧,独特新奇的 想象非常重要。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 教学过程:

1、讨论:

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请同学们说说并演示自己知道和掌握的电脑知识与操作技能 技巧,特别是与电脑美术有关的各个方面。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

2、欣赏:

结合教材并示范电脑绘画的最基本方法,特别注意电子画笔与一般绘画用笔的区别。

3、学习

电脑美术一个新伙伴,讲解并示范电脑绘画的最基本方法,特别注意电子画笔与一般绘画用笔的区别。

4、操作

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自由创作。完全可以是无主题、无想法的涂鸦,以感受电脑美术为目的。

5、评价

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第十八课 各种各样的鞋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各种各样的鞋,各种各样的鞋感知鞋子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了解鞋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手工制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综合学习的能力。各种各样的鞋。教学重点:

感知鞋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了解鞋子的结构。各种各样的鞋 教学难点:

鞋子的结构与制作的关系。各种各样的鞋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卡纸、剪刀、固体胶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2、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实用美观的鞋

鞋子既有实用性,也有美观性,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⑴鞋子的实用性的特点。

这鞋子适合谁穿?这鞋子适合什么时候穿?

——实用性的特点:各种各样的鞋适合不同的年龄和场合。⑵鞋子的美观性的特点。

鞋子的造型怎么样?跟我们平常的鞋子比较有什么区别?各种各样的鞋 鞋子的色彩给你什么感觉?(鲜艳、丰富)

这些鞋子分别用了什么材料?(皮、布、塑料、木)看看可以怎么样装饰鞋子? ① 编织的花边装饰鞋筒。② 在鞋面的位置上绣花。

③ 用布料花样装饰鞋头。④ 在鞋面上添加装饰图案。

——各种各样的鞋,在显眼的地方,装饰漂亮有趣的花样。——美观性的特点:造型、色彩、材料、装饰方法。⑶归纳:鞋子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实用性的特点:适合不同的年龄和场合。

美观性的特点:造型、色彩、材料、装饰方法。

2、设计奇特的鞋

看看这些鞋子奇特在什么地方? ——都很有创意。

3、鞋子的组成部分

鞋面、鞋口、鞋帮、鞋底、鞋跟

4、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⑴在卡纸上按脚型画鞋底。

⑵按自己的设计意图剪出鞋面的形状。⑶把鞋面贴到鞋底上。(探讨:如何把鞋面贴到鞋底上?)⑷进行装饰。

三、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制作一款与众不同的鞋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教学反思

第四篇: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20课)

第一课、恐龙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学习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A、头部B、身躯 C、腿部 D、尾部

5、布置作业: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

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7、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第二课、画中的线条

学习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课、会动的线条

学习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二、新授

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

2、分析用线条的方法(波浪型的线条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

3、欣赏观察另两张图片分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1)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2)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3)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

4、小结: 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第4课、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

3、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 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

2、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

3、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

4、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第5课、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

1、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农村叫村庄)

2、谁想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 羡慕你们的社区!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1、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第6课、大嘴怪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

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发思维,设想大嘴怪。

1、板画一嘴巴的大致形状:猜猜是什么?

2、添画完成一个动物形象,形状变成动物的大嘴巴:这是个什么动物?长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长这么大一个嘴巴?它的大嘴巴有什么用?编一个有它的大嘴巴的故事?

3、这个大嘴巴如果长在别的动物脸上,会怎么样?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

1、你能简单把这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比一比?(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

2、讲评谁画的嘴巴最大?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可以修改部分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

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

4、欣赏材学生作品:看看别人表现的大嘴怪,你能读懂这些大嘴巴怪的本领吗?说一说?(欣赏评述)

5、出示已经刻好线条的吹塑纸,你看见了什么?(看不清)老师来想一个办法让谁都能看清。

6、实物投影演示:滚油墨,拓印。展示效果。你想学习这一种表现方法吗?——揭示方法名称——吹塑纸刻印版画

7、回忆刚才所看到,是怎么做的?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8、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第7课、威武的盾牌

教学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生活中的用途。

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

2、教师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

3、导出课题。

二、欣赏盾牌图片课件 示盾牌图片(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

三、探究学习

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左右对称。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

2、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干、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

3、你能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狮子、铺首器、面具。)

4、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为什么?

5、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

6、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

7、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哪只更适合做盾牌?

四、艺术实践 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课件显示作业要求: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第8课、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目标:

1、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泥塑能力。

3、培养学生的立体美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情境导入。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泥塑花瓶。问: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新颖的花瓶。

三、新课。

1、出示课题

2、了解泥塑艺术的渊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方法?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桌之间讨论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针对以上方面进行总结。

3、传统的泥塑在民间深受人民的喜爱它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泥塑的知识。同学们欣赏泥塑种类和泥塑的多种形式。

4、欣赏同学们的作品。老师展示书中图片,你还知道哪些花瓶?把你带来的图片拿到台前展示,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拿出自己搜集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自学能力。)

第9课、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教学重点:作纸家具。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 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闹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整合。)

2、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进行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三、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成果。各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第10课、有趣的蛋壳造型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上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呢?´“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

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教师拆开一个范作,和学生共同说出要准备的物品。

3、检查学生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二、新授。

1、教师取出蛋壳,“看看蛋壳象什么? 2:象脸、象球„„

3、在老师眼里,这个蛋壳特别象小鸡的身体。

4、教师示范小鸡的做法(剪出鸡冠、眼睛、翅膀的形状,逐一粘贴上,注意颜色的搭配)

5、提出问题:最后,怎样让小鸡站起来呢?

6、生讨论后答:它加上一双小脚,或加底座

7、师小结:若加脚,纸做的脚没有很大的支撑立,会使它头重脚轻,容易摔倒,为使它站得更稳,可加底座。

8、师示底座的做法:剪扇形纸,两头粘贴上,在小头剪出开叉,涂上胶水,粘贴在蛋壳上。

第11课、橙色的画

学习目标:

1、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

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

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4、出示:橙色。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

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 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第12课、绿色和紫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上节我们学习了用橙色画画,知道了橙色的调配方法,你能说说橙色是怎么调出来的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绿色和紫色画画。

3、讲授新课题、复习原色,认识间色间(1)看课件,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2)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黄 红+蓝=紫色 黄+蓝=绿色(3)得出定义。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和紫色的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后回答。

4、布置作业:以绿色和紫色为主,分别完成一幅作业。

三、作业展示:集中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第13课、第14课、彩墨游戏

(一)、(二)

教学目标:

1、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教师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感知。学生用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1、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要点:(1)水分的多少。(2)用笔的变化。

2、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3、师语:想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1、出示张桂的《觅》。(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手法。(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4)交流想法。(5)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第15课、卵石动物造型

教学目标:

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 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与造型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卵石: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板书:卵石)你道它有什么作用吗?(铺路、装鱼缸等)今天,我们还要让卵石来发挥一个更有趣的作用,你们有兴趣知道吗?

二、新授

1、出示一鼠身形的卵石,看一看,它像什么?换个方向看一看,它又想什么?

2、再出示种形状的卵石,学生大胆想象。师语:很小朋友和大家一样,看到了各种形状的卵石,也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并且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造型。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欣赏,认知。打开书本,学生观赏卵石动物作品,自由交流。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卵石形状创作的?创作的动物形象在姿态上有什么特点?(除了动物头像与鱼类外,动物的姿态大多是静止的团身形象。)

4、了解创作过程:根据卵形状进行合理想象;

5、用记号笔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注意:此时,这块卵石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

6、用干笔蘸颜料进行美化。(注意:不要用水)

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件礼物,大家先不要掀开台布,先来用你的鼻子闻一闻,有什么味道?(香味)能猜出是什么吗?(事先为每一小组准备一束花,用台布盖起来)

2、初步感受,提出欣赏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分析、综合。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猜到了,是鲜花,这些鲜花美不美呀?美在哪里呢?(缤纷的色彩,婀娜的姿态,不同的花呈现不同的形态和颜色)。那你们各小组的花瓶里究竟都有哪些鲜花,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呢? 下面就请各小组按照:花的种类、形态、颜色来仔细观察一下你面前的这瓶花,由组长负责综合组员的发言,做好记录,一会儿汇报你们小组的观察结果。小组讨论后,分组进行汇报。(2)介绍各地盛产的花卉。多姿多彩的花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所以人类非常喜爱花,赞美花,培育花,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盛产的花卉,并以此做为国花。大家看,这是什么花,它是荷兰的国花,俄罗斯的国花向日葵、新加坡的国花万代兰、柬埔寨的国花水仙„„ 课件展示:(各种国花的图片)你知道咱们中国的国花是什么花吗?(牡丹)(3)了解花的寓意。花之所以美丽,不仅因为它有美丽的外貌,更重要的是花还有着美好的寓意,人们根据花的外貌、品格富予了它们不同的花语,通过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具体分析,欣赏艺术作品。

第17课、娇艳的花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2、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课题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一起欣赏。(播放有关花的图片)这些都是老师非常喜欢的花卉图片,你们喜欢吗?看了这么美的图片,谁能说一说你都有什么样的感受?正是因为看到娇艳的花才给我们大家带来这么多的感受。谁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有这种美好的感受 吗?(做成标本、拍成照片„)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把它画下来。请看这些绘画作品。(欣赏油画、版画、水粉、国画等花卉作品)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如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如此娇艳的花。(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同学们,花的美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标志,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很多都把花作为自己的一种精神品质去追求。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花是什么吗?(牡丹)很多城市也有自己的市花,告诉大家你知道 的市花都有哪些?(北京—菊花、上海—白玉兰、长春—君子兰、昆明—茶花、哈尔宾—丁香花、大连—月季、广州—红棉)2.展示这些花的图片。提问:这些花的花瓣和叶子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形状的?(郁金香、荷花、菊花等)3.在国画作品中,这些特点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出示花卉图片与国画作品做比较)4.出示牡丹作品,提问:怎样用笔、用色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生答师总结。(晕染)5.提问:什么方法可以画出如此娇艳的花呢?(演示墨与双勾的画法)演示完整的花卉的创作过程。6.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

第18课、有趣案的生肖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2.欣赏十二生肖作品的同时,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1.师:今天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高兴吗?有几只小动物唱着歌,跳着舞也来到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动画《属相歌》,学生观看欣赏)。2.他们是谁?(指名回答)。3.课件出示十二生肖图片,学生按顺序一起认读。师:这里面除了龙是中国民间想象出来的形象以外,其他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属相》,课件随即呈现并板书。

二.了解生肖,感悟传统文化。1.孩子们,你是属什么的?猜猜老师是属什么的? 2.属相猜谜游戏。师:请同学们说出爸爸妈妈的属相,老师来猜年龄。(学生说出爸爸妈妈的属相老师准确地说出了年龄)。师:老师猜得准吗?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课件出示《天干地支纪年法》图片,(这是和我们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有密切的关系,他给十二地支配上相应的十二兽名,以十二年为一个轮回,将十二生肖和年号结合起来,就可以查出准确的年份,所以老师就能根据属相猜出他们的年龄)。4.展示属相民间艺术品。师:十二生肖不仅可以计算年龄,在我们民间艺术品中也有它有趣的形象。⑴学生展示属相民间艺术品(布艺猪 虎头娃娃)。⑵教师展示属相民间艺术品(虎头枕头、以属相为图案的陕西民间剪纸、牛泥塑)。师:属相中还有一件很珍贵的艺术品,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知道它为什么珍贵吗?(师:这是1980年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所以非常珍贵)。

三.情景欣赏,学习生肖邮票知识。孩子们,我们以前学过剪纸,还做过一些泥玩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邮票的设计,我来问大家:要想设计一枚邮票,先要了解邮票的什么呢?(组成结构)1.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邮票,同桌交流:邮票有哪几部分组成?

第19课、变垃圾为宝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Ë«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1、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与学生聊聊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板书:变垃圾为宝

三、讲授新课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及垃圾带给人们的危害,然后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要求学生观察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3、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

4、回收废纸,生产好纸;回收废金,制造飞机;

5、回收废玻,再造玻璃;回收废塑,回炼燃油;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6、说说分类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

7、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8、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9、作业展示:集中展示 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第20课、彩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了解彩陶艺术,感受仰韶文化时期彩陶造型、图案、色彩的风格,发现彩陶的艺术美,并尝试创作一幅彩陶风格的作品。教学过程:

一、介绍彩陶艺术的有关知识

1、实物竞猜游戏 出示现代生活物品(学生说出其用途及名称)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谁知道6000年前的远古先人他们在生活中用什么 吗? 推测远古先人使用物品,揭示课题《彩陶》 这是据考古学家发掘文物的现场,就在我们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就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很多文物——彩陶。

2、彩陶定义: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黄色的陶器。

3、彩陶出现的时间、地点。

二、欣赏、探究彩陶的艺术美

1、从探究彩陶的外形结构及用途(出示一组彩陶)出示(盘、碗、瓶、壶、罐)图片 猜一猜这些彩陶,在几千年前时的用途?

2、欣赏、了解彩陶的色彩、图案特点 图案 图案特点 图案(1)、内容丰富(几何、人、动物、植物)(2)、手法多样(线描、平涂、综合)(3)、形式(重复、多样、节奏与韵律、虚实)(出示图案学生分析、尝试绘制)这些造型古朴的彩陶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是远古先民智慧的结晶。其厚重的色彩、简洁的图案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美(1、)色彩——红、黑、白

三、艺术实践

1、欣赏师、生范作(出示图片)了解了彩陶的造型美、色彩美、与纹饰美后,很多同学都大胆的尝试设计并绘制了很多作品,一起来看。学生手絵 作业提示: 合理设计器形、纹饰美观。有创意的设计造型独特的作品。装饰手法多样——线描、涂色、综合。

2、学生尝试 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尝试设计一件造型独特,装饰美观的作品,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

第五篇:人美版2013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xiexiebang推荐)

君子兰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示植物特

征及其前因后果等。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示植物特征及其前因

后果等。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的姿态。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

红色的画 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黄色和蓝色的画 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

2.认识不同的黄色和蓝色,运用不同的颜色使画面更有层次。3.能以黄色或蓝色为主画一副画。

4.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 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感受黄色或蓝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黄色或蓝色在画面上的运用。教学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黄色或蓝色使画面更有层

次、主体突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好现在我们就一起听一个故事吧!提问:这个世界上要是真的没有颜色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接着把这个故事说一说.师:既然没有颜色世界会变得如此的糟糕,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把世界涂上颜色。2.让小魔法代把颜色还给世界。

二、学习新课

提问:你能说出几种认识的颜色? 生:红、黄……

师: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吗?几天老师请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红、黄、蓝)。今天老师就用这三种颜色给同学们变个魔术。

师:老师刚才是用红色和黄色变成了橙色,下面请同学们用红色和蓝色、黄色和蓝色看变成什么颜色?

生:红色和蓝色可以变成紫色。黄色和蓝色可以变成绿色。

师:同学们想不想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完成一幅漂亮的画。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

4.小结:设计师们的想象太奇妙了,小朋友,如果你来当回小小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呢?

四、创造美

2.学生作业,师适时点拨(播放图片音乐)3.作业展评。(2)集体评

其他小朋友也可以选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3)师生互评

这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最与众不同了,得的星最多,我们请这些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把最佳创意奖颁给他们。4.总结:

小朋友,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因此,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只要我们开动脑子,动起灵巧的双手,发挥聪明才智,用心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你就会觉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精致可爱,世界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

.台历的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台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作的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作台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 与设计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台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性实用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今天是几号么?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日历)

那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展示一款台历,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

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 扎眼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四、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

五、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雾凇来了

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对雾凇情景与形成的再现,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一

些景观的形成。

2.通过表现雾凇情景,使学生学会水蜡排斥法的创作过程。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具有

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表现雾凇情景,使学生学会水蜡排斥法的创作过程。教学难点:通过表现雾凇情景,使学生学会水蜡排斥法的创作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三九严寒来临之际,在阳光的照耀下,松花江畔上那晶莹剔透的霜花缀满枝头,这美景延绵千里,使得游人不由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奇特的景色的画法。

二、新课

师:你知道这美丽的景色是怎么形成的吗?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雾凇的形成。

师:看到这美丽的景色,自己不由想作一幅画,能给我一点时间吗?师提出在作画时让学生观察自己都运用了哪些材料,这种作画方法叫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总结:材料有油画棒、钢笔水或墨汁,作画方法是水蜡排斥法。

三、学生创作

周围的事物打扮得更漂亮,你们说好不好? 伸缩玩具

教学目标:1.冰棒棍用大头针组合有多种变化,当两根冰棒棍 的中部固定

后,若再与另一组相同组合冰棒棍的两个端固定,就成为一份

游戏冰棒棍玩具的材料。

2.参考教材中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玩具的制作。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根据预先的设计

进行玩具的制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范作,找同学下来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兴趣。2.找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导入本课,并出示课题。3.小组探究学习:通过进行研究,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4.教师演示冰棒棍玩具的制作方法。以四根冰棒棍为例,师生共同研讨制作步骤。

三、布置作业

爬升玩具 教学目标:1.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2.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

3.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材 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3.展示作品。

我来当导演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激发学生热

爱家乡的情感。

2.知道导演的作用,并能根据简答的故事情节编导一部微电影。3.能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装扮进行设计。

教学重点:知道导演的作用,并能根据简答的故事情节编导一部微电影。教学难点:能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装扮进行设计。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大家喜欢看电影吗?学生回答。那么电影中最主要的人员是谁?(导演)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小导演,看谁做的最好。

二、了解电影

1.教师简介长春电影制片厂。2.导演在剧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汇报。

三、表演

1.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学过的课文或者身边发生的故事编写一个小剧本,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试着演一演。

2.学生分组编排。3.表演。

四、评价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

一张奇特的脸

教学目标: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3.学习简单的泥塑的方法。

教学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 欢的立体面具。

11213-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

    人教新版英语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Lesson 1 Teaching aims:1、能够在情景中理解会说Hello! Hi! I’m „ ,并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初步运用.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cat monkey3、学唱歌曲Hello, 巩固本......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

    三年级美术上册 前前后后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

    三年级美术上册 电脑美术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感受电脑美术课......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1.我的小天地 1、显性内同与目标应知: 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三年级美术上册 连环画教案 人美版

    连环画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连环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连环画就与人们相依相伴。连环画中有趣的故事、诱人的形象、丰富的......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包括22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前面学过知识的衔接,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