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

时间:2019-05-13 21:4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美术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篇:六年级美术下册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

第一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授

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具准备:

幻灯片,世界地图及各种材料

教学方法:

提问法激活方法探究法激活行为展评法激活灵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景观,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自然的奇观。(出示课题)欣赏奇观

师:曾经有一位美国人漫游世界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令人兴奋和神往的自然景观,他经过反复的挑选,选出了“世界七大自然奇观”。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七大自然奇观都是什么呀?生:想。

二、讲授新课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图片)

师:(边看边介绍)首先介绍的是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海拔8848、43米。是亚洲和世界的第一高峰。因此,人们又称它为世界屋脊。

第二个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大峡谷全长350千米,平均谷深1600米,最深处可达1740米,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大的裂缝。

第三个图是非洲的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它的水汽腾空高达300多米,使得人们在几公里之外都可以看到,非常壮观!

第四个是阿拉斯加冰河湾,它是美国最引人入胜的景观,巨大的海湾中活动着冰河。

第五是美国的黄石公园,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和原始,更在于它的地质和地貌的多样性:在这里可以找到湖泊、瀑布、温泉、悬崖。。

第六个是猛犸洞,形成于几百万年前,已探明的通道有350英里,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洞穴体系。在那里就像地下迷宫一样。

第七个图片是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古老的淡水湖,湖深16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它不仅有美丽的景色,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里有960种动物和400种植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细致,很好!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大自然的神奇更加感慨了!当我们正在为这神奇的景观赞叹、感慨的时候。你们知道吗?冰川在消融、野生动物在濒临灭绝、自然保护区遭到破坏。。物,都是它独有的。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播放音乐)

四、学生作业

要求:请同学们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并在画的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五、课后延伸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然美景呢

体验奇观

师:欣赏了以上的图片和介绍,同学们想不想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呢?

生:想。

师:面对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它呢?请个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把词写在黑板上。

生:写词。

3、展示奇观

师:神奇、美丽。。自然奇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上网收集的资料。

生:各小组展示。

4、思考奇观 教学反思:

第三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学难点

(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三)学习材料

花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活动:

导入:

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

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闻一闻花香)

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

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讲授新课:

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

(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

(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

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

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

(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

(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

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

(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

小组间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评述

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

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

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出示书中第21页房间布置图片。

提出问题:你想在这个房间里挂哪幅画?说一说你的想法。

教学反思:

第四课

画水果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应会: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

2.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等。

教学活动: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I)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

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

(2)出示课题:画水果。

3、新授课

(1)学生分组欣赏。

① 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

提出问题:

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

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

(2)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3)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

(4)打开书,欣赏。

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

②欣赏学生作业。

(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先临摹;

(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

5.小结

组织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五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2.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娇艳的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三)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

教学活动: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

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

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教师示范。

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

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4、艺术实践

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大师的范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5、小结

组织交流。

教学反思:

第六课:泥玩具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泥玩具,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泥玩具的知识。(了解)

2、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泥玩具的特点。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认识、感受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教学准备:

1、教具:计算机、CAI课件、大屏幕投影、实物展示台、部分民间玩具实物。

2、学具:各种民间玩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引入课题。

2、出示课题

二、欣赏泥玩具

(注:所有图片欣赏的玩具都通过电脑及大屏幕进行展示,部分比较小的实物玩具通过视频展示台欣赏。)

1、导言: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泥土是我们周围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千百年来,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却用它雕塑出许许多多造型优美、形象可爱的艺术品。

2、欣赏《彩色羊》《大叫鸡》《花小狗》《娃娃鱼》《麒麟送子》

小组讨论:

①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点?

(玩具,样子很可爱)

③问:它们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红、黑、黄、绿、蓝)

三、艺术实践

模仿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特点和色彩,创作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教师指导创作。

四、小结:

同学们,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手创造了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间玩具,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欢乐。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第七课 漂浮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课前准备:

各种材质的废旧物品,如彩色纸、小木条、塑料瓶,铁丝、剪刀、双面胶、乳胶等。有关物体漂浮的小知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1: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作业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2、游戏2: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他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1、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轻,中间有空气,)。

2、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海面上?(形状的改变,空气)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趣的关于漂浮的资料在组际或班级中进行交流。

四、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五、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

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六、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七、课后拓展

教学反思:

第八课 拼贴添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制作。教学难点: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教学准备: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教学课件

1、示各种纸材。

2、据纸材设计拼贴内容

3、拼贴方法。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纸材的肌理和花纹图案。

2、组织欣赏交流。

(1)书中第16页毕加索的作品拼贴画《吉他》。

(2)学生优秀作品。

(3)分析拼贴方法和添画方法。

每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

3、师演示剪纸添画和撕纸添画。

(1)提示作业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选纸材——构图——剪纸或撕纸——贴——添画。

(2)添画部分要注意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协调一致。

(3)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剪纸拼贴和撕纸拼贴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业

1、巧妙利用纸材拼贴一幅作品进行适当的添画。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巧妙利用纸材,创新设计表现主题,添画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欣赏用废旧印刷品制成的艺术作品。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教学反思:

第九课 我的牙刷

教学目标:

1、了解牙刷的种类、结构及特点,认识功能与牙刷样式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功能独特而实用的牙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探究不同的牙刷,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功能的牙刷。教学难点:为自己设计出有个性的牙刷,其样式为功能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

牙刷是我们的好伙伴,你现在用的牙刷是什么样的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保护牙齿,就要常刷牙,用牙刷也很有讲究的。不同的牙刷有不同的功能。

二、新授:

1、有很多同学不满足于市场上出售的牙刷,想要自己设计一把特别的牙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想法吧!

2、(课件出示,欣赏分析)

小小牙刷在细节上作了那些精巧的设计?

比一比,它们的头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设计?

这里的设计起了什么作用?

它的把儿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它的颈部为什么是弯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A、三个大小尺寸不同的牙刷,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使用。

B、多个刷头,更全面的清理牙齿。

C、刷柄,与人的手形相吻合,防滑。

D、刷颈,弯曲而有弹性……

三、学生活动:

我的牙刷我做主

设计要求:

1、以人为本,突出创意,2、美观大方,材料环保。

四、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评价。教学反思:

第十课 便笺盒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纸盒、塑料瓶、纸筒本身有多种造型,经过加工、变形便可以千姿百态、巧妙的组合、装饰为生活所用,具备新的使用价值。

2、学习书中的便笺作品,了解纸盒加工变形的方法,掌握组合装饰的方法,完成便笺盒的设计与制作。

3、通过便笺盒的设计,提高立体思维、组合加工及工艺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纸盒的加工、组合,与便笺盒的实用价值相关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作品的实用、美观、新颖、牢固。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盒子、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纸盒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包装盒的区别(外观、形状、色彩)。

二、讲授新课

1、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便笺盒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小组分析研究书中的10余件便笺盒作品,并分别介绍喜欢的理由。

2、提问:便笺盒有哪些用途?放在何处?应有哪些设置?

3、布置小组确定制作的材料,结合用途进行设计。

三、布置作业

1、用废旧纸盒、纸筒、塑料盒及身边材料,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实用美观的便笺盒。

2、要求:实用、新颖、美观、耐用。

3、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便笺盒的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分别介绍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议。

五、小结

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与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处?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2、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3、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教学难点: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教学准备:油画棒、牙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

(1)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

(2)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

(3)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4)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

(5)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2、涂好彩色底色与黑色底色色刮画纸是怎么制作的?

3、绘画时应注意什么?

4、根据学生的创意介绍构图、疏密关系、明暗关系等。

三、布置作业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新挑战: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山水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

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

2、讲授新课: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

(3)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

(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

3、实践: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学生创作

七、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八、小结。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花鸟画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教学难点: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教学过程:

1、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2、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4、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雕塑之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准备:图片、雕塑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2、讲授新课:

(1)看书,提出问题: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

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

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

(3)整理收集的资料。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

(4)提出问题:

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

(5)欣赏:

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6)欣赏书中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3、作业: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小结。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 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中外美术作品。

2、了解艺术与科学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水平,二者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实例,充分体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副能体现艺术与科学想结合的作品。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引入: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试着来分析一下,课件中的图片都属于哪些范畴?

2、讲授新课: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些图片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一般的建筑材料都选用木头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形与材料既新颖又独具匠心。

编钟的造型受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

唐三彩的烧制需要1100度的高温。

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的外形是参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结构。

3、你还能为同学们介绍哪些艺术与科学的实例?

4、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建议 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利用美术语言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5、创作:展开想象,完成一副“22世纪的……”为命题的创作设计图。

6、展示作品:将学生作业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7、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六课 科学创造新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教学难点: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教学准备: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教学过程:

1引入:

(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3、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2)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4、启发创作:

(1)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

(2)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5、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7、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美术

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总结

曾慧 本期担任六年级下学期两个班的美术,因班级管理以和学生的状况也均有不同,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要计划周密,因人而异,采取令学生易学、好学的途径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成果和经验:

1、让学生明白美术与文化课的关系,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 性。

例如:六年级下学期学生,之所以忽视美术学习,是他们认为只要文化课学好就行了,美术课学好与否无所谓。其实,美术学科是门基础课,与其它课紧密相关。二者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其起源、反映形式、作用都是一样的。美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美术鉴赏、创作能力的提高和打好专业基础的问题。就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而言,它大致经过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三个阶段。凭借一般的直观艺术感觉,对作品做出“象不象”、“美不美”的评价是很不够的,还必需具有综合、判断、想象、联想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要*学习美术获得。

2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我认真地分析小学美术教材的编写特色和体系,懂得了小学美术必需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然后就有的放矢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素描、色彩、工艺的练习。每次备课时,我都细心地备教材、专心地备学生。课堂上交叉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兴趣。

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言不够生动等等。

总之,本期工作顺利圆满完成,缺乏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下一学期的工作中戒骄戒躁,各项工作都能以更大的起色去赢得家长的赞许、同仁的敬佩,领导的认同。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美术复习资料[推荐]

六年级下册美术复习资料

1、《人民和总理》是一幅水墨画中国画,画家周思聪在1979年创作,表现了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第一时间赶去灾区视察慰问的感人场面,这幅画已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传世之作。世界文化遗产

2、《拉斯科洞窟的岩画》(法国)被称为“史前的卢浮宫”,产生于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人留下了具有生命活力的岩画,这是人类最早的绘画。是用蕨草、羽毛等工具,木炭、矿砂等颜料画成的。书中画的是(马)。

3、墨西哥的《库库尔坎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不同,埃及金字塔外表的四个面是(平)的,顶端是(尖)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外表呈(阶梯)形,塔顶是(平)的,最上面是神庙,它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玛雅文明,由9层晒台91级台阶组成。

4、日本的《法隆寺》建于1400年前,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之一,它与中国传统的塔造型相近,但比中国的塔纤秀、飘逸一些,檐翼宽大,塔顶尖细。

5、《奥林匹亚遗址》(希腊)公元前2世纪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运动竞赛,由古希腊的一个地名奥林匹亚而得名。

6、阿布辛拜勒神庙前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塑(埃及)这组高33米、宽38米的巨型雕刻坐落在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正面,它是古埃及最强大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建造的。

7、古希腊雕塑是世界雕塑史上一座丰碑,健美的运动员,造型高度写实,姿态优雅,容貌端正,反映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比较出名的雕塑有《掷铁饼者》、《竞技表演》。

8、哈夫拉金字塔(埃及)约公元前2500

9、巨石阵(英国)公元前3100--公元前1100

10、毛阿伊石像(智利)700--800

11、吴哥古迹(柬埔寨)802--1201

12、圣瓦西里大教堂(俄罗斯)1561

世界自然遗产

13、世界第一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米,藏语中,其含义是(圣母)的意思。尼泊尔人称它是(“萨加玛塔峰”),意思是“摩天峰”。

14、《巨人之路》位于英国,它的四万根石柱,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

15、维多利亚瀑布位于(南部非洲)的中部,(1855)年被英国探险家发现。瀑布最宽处达(1700米)。

16、加兰巴国家公园是广袤辽阔的非洲大草原和热带雨林,是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

17、科罗拉多河流过美国西部,途中的褐红色大地被河流切削形成了有着神奇地貌的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350千米,平均谷深1600米。

18、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大堡礁,由2900个珊瑚礁群组成,是世界七大自然奇景之一。那些有几毫米的珊瑚虫组成的一组组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珊瑚群,是海洋动物的天堂。

19、罗斯格拉西亚雷斯冰川国家公园莫雷诺冰川(阿根廷 美洲)

20、马埃谷地自然保护区(塞舌尔 非洲)

21、乌卢鲁国家公园的艾尔斯巨石(澳大利亚 大洋洲)

22、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基博峰火山口(坦桑尼亚 非洲)

23、盖奥拉德奥国家公园的越冬鸟群(印度 亚洲)

24、一切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想象、夸张等艺术加工后的色彩,可被称为装饰色彩。

25、装饰色彩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不一样。虽然它源于自然,但不是对自然色彩的复制。常振芳画的《耱地》,把牛画得很艳丽,显示了她对色彩的丰富想像力和对生活的热爱。王和举的漆画《老子出关》也是一副典型的装饰色彩画。

26、装饰画与写实绘画不同,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如:丁绍光《乐园只梦》 李永平《凤》(壁挂)

27、彩球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彩球以圆形为主,色彩鲜艳,制作精美。

28、用一种或两种正多边形可以组合成二十于种不同的球体,如设计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的基本外形,留出插接口,再按一定规律组合插接,就可做出球体。

29、城市雕塑的作用:它们不仅装饰和美化城市环境,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享受,还反映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象征。

30、黄震1997年创作的《五月的风》表现了青岛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索这一主题。作者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以单纯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成旋转腾飞的“风”造型,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31、城市雕塑连线: 《五月的风》(青岛)黄震 《童眼看世界》(青岛)包林、吴威 《城市风景》(日本)饭塚zhǒng八郎 《过去连接未来》(长春)马辉 《和平太空舞》(美国)保罗

32、冯兆平画的《海静潮初落》(综合版画)巧妙利用了木纹、网纹等不同材质的肌理,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语言。

33、肌理是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质地、手感、触感、织法、性质、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

34、柱子是建筑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承受重量,还起到美化、装饰建筑的作用。可用纸箱、硬卡纸等材料制成立柱造型,再将装饰作品点缀在上面。

35、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

36、戏曲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男性人物)、旦(女性人物)、净(专指花脸,大多是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反派、滑稽人物)。

37、京剧脸谱的谱式: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花脸、整脸等。

38、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通过脸谱可直观地辨别人物的善、恶,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画面”。红色(忠诚,如关羽)、蓝色(刚强、骁勇)、黑色(正直、无私)、白色(阴险)、绿色(顽强、暴躁)、紫色(稳练)、黄色(凶猛)、金和银(各种神怪)。

39、戏曲水墨人物画多用笔简练、造型生动,重点表现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戏曲人物的绘画提示:a、用笔的中锋蘸墨勾画出戏曲人物造型。b、用侧缝蘸清水把脸部染湿,稍干后涂色,或直接用色染脸。c、用颜色染服装,注意控制好水分。

40、第一部动画片是1906年拍摄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作者是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

41、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是192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的《威利号汽船》。

42、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作者是钱家骏,片中许多角色形象取自齐白石。

43、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是1939年迪斯尼公司拍摄的。44、1956年我国拍摄的《骄傲的将军》在人物造型、旁白、音乐等方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45、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是1995年迪斯尼公司拍摄的,使动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46、2005年国产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推出后便取得极大成功,并获得国家动画片最高奖。

47、钱家骏的动画片《九色鹿》取材于我国敦煌石窟中第257窟《鹿王本生》的壁画故事。

48、在动漫艺术中任何角色都是以“人”的形态出现,无论是动物、植物或是其他物像,都要处理成会说话、会走路、有生命的“人”,这就是动漫艺术的“拟人化”。

49、中国民间美术中的鸡是吉祥的象征。《百鸡图》是鸡年出生的毕业生集体创作的,表达可对母校美好未来的祝福。50、中国是世界上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许多文化遗产是用文字、绘画、建筑、遗址文物记录下来的,还有许多文化遗产是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在生活中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这些不用文字以口传方式为主的活态文化,如各民族的民间戏曲、舞蹈、神话传说、节日礼仪、刺绣、玩具、剪纸、面花、皮影等。

51、抓髻jì娃娃是我国北方民间剪纸中一个典型的形象,它既象征着生命和繁衍,又象征着辟邪和祈福。黄河流域抓髻娃娃的变体有鱼娃娃、莲花娃娃、虎娃娃,这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命繁衍兴旺、对生活吉祥幸福的无限向往。

52、苗族的历史悠久,尤其是苗族的服饰以色彩斑斓的刺绣和制作精巧的银饰文明中外。其实,苗族的服饰上还记载着他们的历史和传说。在偏远的深山里,这些历史和传说正是通过口头和服饰才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服饰中牛龙图案有对祖先崇拜的意思。

5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的国家,雕版印刷的发明是我国对人类文化发展和传播做出的一大贡献。古老文明就是靠主版线稿、多块色版和鬃zōng毛刷传播至今的。

54、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就地取材,用手工制作的一种实用美术。它带有自发性、自娱性和业余性,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丰富、最生动、最质朴的东西,也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面貌。

55、滚灯是川剧的经典传统剧目,与变脸、吐火并称川剧三大绝活。

56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它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57、用蜡染创作绘画步骤:a、构图起稿。b、上蜡。c、染色。d、脱蜡。

第四篇: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共97名学生。他们即将毕业升入中学,对美术这门学科了学习态度不够好,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着力于采用新颖的手法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再次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1、从学生习惯、生理等分析:

该年级段二年级开始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六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

2、从掌握知识情况分析与措施:

这次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

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绘画、工艺、欣赏三部分。工艺即实用美术,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主要内容有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板报、居室、拼盘设计。欣赏部分本册安排的也是工艺作品欣赏。绘画是指在纸、木板、纺织物、墙壁等平面上,用笔、刀、针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运用构图、造型、着色等表现手段,塑造可视的形象的一种造型艺术。本册教材绘画部分内容有图案、中国画、想象画。

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现代设计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意识。

2、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勤奋踏实的好学风。

3、引导学生对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具有感性的认识,学习了解图案,构成等知识。

4、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冷暖知识,了解人的色彩感受。

5、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6、学习浅显的人物比例,动态、面部表情画法为语文中的童话故事,作文作插图。

7、学习纸版画的基本知识,创作纸版画。

8、初步认识电脑美术,学习电脑美术的制作方法。

9、了解雕镂的基本特征,运用切割、挖刻、镂等方法,用蔬果雕镂生动有趣的作品。

10、学习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制作各种纸造型,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11、了解有关凤凰的民间传统故事,了解鸟的基本外形特征和色彩,创作“百鸟之王”,培养学生想象力。

1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设计的基本含义,了解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黑板报等相关知识,学习其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招贴画和广告。学习习近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有规律变化,画出形或色的作品。

(二)难点: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并能设计简单作品。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画,提高欣赏能力,激发爱国热情。

六、具体措施:

1、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级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七、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课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周次

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2课时2-3 第二课城市灵光2课时4-5 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第十一课

俯瞰山川画坛巨匠音乐会瓶花与水果兵马俑光影变幻走向明天小园艺师给文章配画素质测评2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课时课时2课时课时2课时荣辉萍2013.2

6-789 10 11 12 13 14-15 16 17-18

第五篇: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2015至2016)

任课教师:梁瑞清

一、教学指导思想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也要有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情操与之顺应。因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识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美术课程以陶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为目的,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绘画、设计的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

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材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对美术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从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有个别学生学习美术有困难、有惰性。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五、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六、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世界建筑、中国文化和家乡文化,感受乡土人情,学习用美术的方法表现家乡的文化风貌。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学习设 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小相框、参观券。学习线描画,能运用黑白对比的方 法画一幅黑白对比和谐的画。

2、掌握色相环的相关知识,并能应用于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相框或其它作品。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家乡文化特点,提高欣赏能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渗透爱国情感。

七、教学措施 :

这是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过渡时期,欣赏内容和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这既要尊重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内容的趣味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更具有理性思维的深刻性。作业批改与管理:作业采取等级加批语的形式,如时间有限,可直接点评。

下载六年级美术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美术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下册美术总结

    六年级下册美术总结 本学期,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进度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进度 古荥镇实验小学贤婧伟 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

    六年级美术下册试卷

    六年级美术下册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20分):5个空,每空4分;1. 壁画《哪吒闹海》作者是张仃。2、岩画是人类最早的绘画。3、《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作者是达芬奇。4、世界......

    新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 1 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认识并能深入的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特点,拓宽艺术视野,建立宣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三百六十行(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 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 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