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夹弹珠教学设计(场面描写)
夹弹珠比赛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组词对你们来说是小菜一碟,请看大屏幕„„掌声?组得好!和老师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掌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掌声响起来吧!让我们为别人喝彩!掌声响起来吧,为自己加油!(导入部分)。
师:同学们,见过这个东西吗?(弹珠)可以用哪些形容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晶莹剔透)今天我们就来玩夹弹珠的游戏,我们每个人都要玩,一个小组四个人,我们四种玩法。第一种,用调羹把弹珠舀起来,调羹只能一颗一颗地舀。第二种,用筷子把弹珠夹起来,吃菜的时候,什么东西跟弹珠差不多的啊? 生:花生米。
师:第三种,还用筷子夹,但不一样,只准夹一种颜色的。
师:第四种,换左手夹。我们统计数字,以小组为单位。要计时间,现在小组商量一下,谁夹什么?
师:等一下老师数到三停下来的小组是守纪小组,其余都是不合格的小组。每次30秒。
师:现在用调羹的小朋友站起来。把你们的调羹举起。必须保持比赛的安静。预备,开始。
师:停,接下来老师统计,发生纪律问题的减去你们的弹子数。统计 师:最多的是15颗,请这位同学起立。什么心情? 生:舀的时候很紧张,现在很开心。师:用筷子夹的同学起立。开始。师:6颗有三个组。我想问了,你们几颗? 生:4颗。
师:刚才你在夹得时候心情怎样? 生:很滑的
师:你最希望筷子上有什么? 生:筷子上长着有可以自己动得手
师:你在夹得时候同学在提醒你,你当时怎么想的? 生:不要催我,更乱了。
师:下面第三个。依然用筷子,依然用右手,但是只能夹一种颜色的。开始。统计
师:8颗的起立。你为什么能夹得这么快? 生:他们说黄色的最好夹。师:你们从他夹弹子中感到什么? 生:夹弹珠也有窍门
师:黄色最醒目,把找弹子的时间省下来了。
师:最后一种,最难了。请0颗同学起立,说说看,当时什么感觉? 生:我是用右手的,现在用左手,感到很不习惯。师:不习惯前面加个词 生:十分,非常,特别„„
师:这个手好像是不是他的了?好像不是他的了,这个玻璃弹子特别滑了,特别重了,夹来夹去夹了个大鸭蛋。
师:其实你们夹得0个是正常的。老师肯定也是个0个。师:每一个组把你们一共夹了多少颗,加一加。师:我们如果写刚才夹弹子的比赛,你什么感觉? 生:好玩,有趣,精彩,刺激,紧张„„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玩当中,你有什么感想啊?你想到比赛的时候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生:不要太紧张
师:要把一颗心定下来。生:周围的人不要太吵。
我们有的人能够弹珠夹得多,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把动作写准。大家在夹弹珠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想法啊?最好筷子上有什么?弹珠怎么样?把你的想法写真,把玩的过程写清。我们夹了那么多,是不是要把每次都写下来啊?不是,可以以“我”为主,写你自己,或者写你最关注的。
第二篇: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课 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留住精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写作
情感与价值:通过再现生活中的场面,引导学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引发学生对事情的深入思考,使文章出彩。
教学重点:场面描写的技法
教学难点:场面描写总体氛围的把握及“点和面”的写法处理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作文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必修课,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写的最多的一类文体是什么?——对,是记叙文,特别是叙事性记叙文。我们现在写记叙文,大多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有的同学感到很顺手,写的具体生动,内容充实;有的同学却觉得无话可写,绞尽脑汁也只能三言两语,且干吧乏味,空洞无物。其实,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生动与否,必有一个关键,就是取决于场面的描写。那么如何对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创造,从而写出精彩场面,成就自我记叙佳作呢?大家想不想跟老师学一招?——好,那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作文指导课——展示(点面结合 留住精彩)场面描写
一,读悟写什么
(一)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都德 1,找出文段中写“面” 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3,段中除了对场面整体描写,还写了什么?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板书: 1.要描写全景气氛(面)(略写)2.要描写场中主要人物(点)(详写)师:这样的场面描写如果以画面呈现出来,就是我们书上的插图,其实,生活中这种场面还很多,想看吗? 二赏思怎么写:(视频)
1.你能记下多少场面?这些场面有什么共同点? 2,如果请你围绕这个中心选择一个场面描述能完成吗? ——口述——总结写法:点面结合(板书)
师:面点结合,略面详点是场面描写成功的关键,正如画龙要点睛,“一点”可代面,那么如何写好“点”呢?(回看材料一,总结写“点”技法)板书
师:其实,在场面描写中,写“点”的方法有很多,请看材料(二)判断写“点”的技法。片断
(二)歌手演唱大赛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评委和观众已经就座,大家拭目以待。欧阳走进来了,很大方地向评委和观众鞠躬致敬。在柔和的灯光下,她脸上飞来一朵绯红的云。当她甜美的嗓音响起,便将大家带入了音乐天堂。一曲《茉莉花》终了,评委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观众们一直沉醉其中,竟未意识到演唱的结束。瞬间的寂静过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抽生——板书 侧面烘托
问,如果在你刚才的口述中加进侧面描写,如何加呢? 师;加进去以后,内容更加充实,读起来越加有文采。同学们,现在,你知道场面描写要写什么以及怎么写了吗?百说不如一练,有没有勇气写一写来展示我们的才情?
三,练写:要求: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一场面,或今天的听课场景或视频中的一个场面。字数300左右,15分钟
展示——交流——评价
四,小结:是呀,“事件发生中,场面时时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写作时不忘“点面结合”,就能留住精彩,成就记叙佳作。,
第三篇: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课题
记叙文写作序列训练之
场面描写
时间
2004年5月19日
授课班级
初三(2)班
授课教师
姬淑芹
课型
创新写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
场面描写的技法
教学难点
场面的总体氛围的把握及
“点和面” 的写法处理。
教
学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流程
导
由大屏幕直接打出课题并配以舒缓的音乐。
操作多媒体并引导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场面。
随着教师的提示进行生
活联想。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赏
欣赏开国大典纪录片。
播放纪录片。
观赏纪录片。
为场面描写创设氛围。
思
思考题:
1、什么是场面描写?
2、场面描写应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3、这些内容在写法上应如何处理,处理的目的是什
么?
用课件打出思考题,请同学们
思考。
结合纪录片和生活进行思考、分析、总结。
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
析。
帮
提供关于思考题的小资料并重放
纪录片。
通过课件提供帮助并结合纪录片进行分析,找出点和面。
识记、理解、记忆。
使学生明确场面描写的 必要知识点。
练
1、文字材料练习。
2、图像材料练习。
1、用大屏幕给
出文字材料和运动会图像并配予相应的音乐。
2、打出练习
题:
(1)找出点、面。
(2)场面的总体氛围。
(3)环境的特征。
观读材料并思考、讨论交流思考
题。
增强学生对场面描写的认识,为书面写作打基
础。
写
进行场面描写实
际写作。
要求学生对自己隐现最深刻的某一场面进行书面写作,字数300字左右,时间15分钟。
选题、构思、写作。
以实际操作来检验学生对场面描写
的掌握清况。
交流
学生习作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
交流、赏评。
发现学生的失误及时纠
正。
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原因是大家都用心的进行了观察、思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坚持这种良好的习惯。
板书
1、场面描写是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
2、内容=人物+环境(内容要集中,不要松散,要突出场面的总体特点。)
3、写法=点+面(先点后面、先面后点、点面穿插)
面:对场面的总体描写,是概括性的、宏观性描写。
点:对场面某一局部(对某个人或某些人 活 动)的单独描写,是具体的、微观性的描写。
课后布置
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润色。
第四篇:《场面描写》习作教学设计
《场面描写》习作教学设计 董红英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
2.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3.能灵活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进行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经典场面描写,让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把握场面描写的要求,并通过写作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本单元我们在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了解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同学们还记得吗? 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对场面的描写。板书:场面描写
二、认知场面描写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场面描写吗?生答
课件出示:场面描写: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1/6页 师:这时间和地点就是构成这个场面的环境,也就是说场面描写它包含两个方面—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换句话说,就是把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融为一体就是场面描写。课件出示: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开国大典上群众游行的场面。课件出示: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枝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场面,看看这个场面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学生交流)
师:你觉得这段场面描写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那这个场面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
(1)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2/6页
(2)在这个场面描写的片段中,作者是怎么写的?(有“点”,有“面”,点面结合。)(3)哪是点哪是面,“点”与“面”有什么关系?先写点后写面,又由点写到面。写“面”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写的,它烘托了开国大典人们欢庆喜悦,热烈的气氛,点是对典型人物的细节刻画,毛主席的活动构成这个特定的欢庆喜悦场面中的重点。(有顺序 反映一定气氛。)(4)它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把场景写得具体、生动。)
(5)从这个场面群众和毛主席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中你还领略到什么?(毛主席的伟人风范和群众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崇敬——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
小结:通过对这个场面的分析,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了场面描写的方法,要写好一个场面,就必须要做到:
课件出示:写好场面,要做到:
1、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
2、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3、有顺序 反映一定气氛。
4、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把场景写具体、生动。
5、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
三、回顾生活,交流场面 3/6页
同学们,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让我们在62年后的今天,再一次地感受了62年前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激动喜悦的场面,再一次地感受了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宏伟壮观的喜庆场面,让我们激动不已。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学校中,我们也经常会接触或看到一些场面,随之会产生深刻的感受,比如升国旗的场面、六一庆祝活动的场面、国学经典朗诵活动的场面、英语演讲活动的场面、作文比赛的场面、运动会开幕式的场面、运动会比赛的场面、市场上人们叫买叫卖的场面、一个地方发生争吵、车祸、杂耍人们围观的场面、开追悼会的场面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不胜列举的场面,这些都是大家在学校或在生活中亲身经历和亲眼看到的场面,相信很多场面,大家仍然记忆犹新,感受深刻,甚至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么同学们,老师很想了解你们生活中的精彩场面,你愿不愿意把你知道的精彩场面和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呢? 课件出示场面交流要求: 要求:
1、从一些有意义的场面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深刻的场面,按一定的顺序给大家交流。
2、要能反映出这个场面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要真实、具体、清楚。
学生交流:先小组内交流,再在班级交流,学生互评。
四、练习写作 4/6页
刚才同学们用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一些精彩场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笔,把我它变成灵动的文字,展示给更多的人们,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生活中的精彩。(学生习作)
五、习作展示与交流
六、课堂总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练笔,学习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我们的作文一定会不断进步,作文水平也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后反思: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难啃的骨头,也是常常令许多学生头疼的作业。如何让学生既有内容可写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呢?本次教学我由分析场面悟写法入手,让学生从分析中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会怎样写好场面描写,注重加强习作方法的指导,尽力做到学生对本次教学有一个清晰的方向。为了让学生能有内容可写,拉近学生生活的距离,并且能身临其境,有真情实感,我列举了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升国旗的场面、六一庆祝活动的场面、国学经典朗诵活动的场面、英语演讲活动的场面、作文比赛的场面、运动会开幕式的场面、运动会比赛的场面、市场上人们叫买叫卖的场面、一个地方发生争吵、车祸、杂耍人们围观的场面、开追悼会的场面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精彩,生活中处处有素材,为后面的习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加上有前面的典型范例引路,学生交流开道,学生对场面描写的写作也就感到不再那么艰难,而是比较轻松愉快,因而也就写出了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过也有少数同学,对场面描写的具体,生动描写得还不够好,还需要加强指导和练习。
第五篇: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批改平时的练笔及考场作文时发现不少同学写记叙文不会写场面描写使得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生活气息。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安排一些或大或小的场面描写,这样不仅能展示具体实在的生活画面,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刻画人物性格,为了继续文写作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特设计这节作文课。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9人,语文优秀只有10人,写作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堂趣味性强,难度小的写作训练课,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写作,乐于写作,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教学目标
一、了解场面描写的内涵
二、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场面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学会在材料中获取学习信息,学习用心观察生活。教学重点
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突出气氛特点,突出中心,点面结合。教学难点
探寻突出气氛特征和场面描写的点特定镜头的写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楼梦》节选以及视频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文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必修课,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写的最多的一类文体是什么?记叙文,有的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写的生动具体内容充实,有的同学却无话可写,写的干瘪乏味,空洞无物,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呢?其实,一方面是因为你是否能留心观察生活,另一方面是你能否掌握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并且对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加工。而记叙文生动与否,关键取决于场面的描写。那么如何对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创造,从而写出精彩场面,成就记叙佳作呢?那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作文指导课——场面描写
二、播放视频《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感受经典中的画面。
三、名著导读
贾母这边说声请,那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愣,后来一想,都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呦,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交流讨论:
1.引导学生找到场面描写的特点:人数众多,并且处于活动变化中。
2.这是一个写什么的场面?(众人笑的场面)
3.场面上有多少人?(大约二三十人)众人先还发愣,后来一想,都哈哈大笑起来。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4.重点列举了几个人的笑?(八个人)
5.他们各自是怎样笑的?(史湘云,一口饭喷出来;林黛玉,扶着桌子哎呦;贾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手指着凤姐说不出话来;薛姨妈,嘴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饭碗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奶母柔肠子)这八个人的笑各有不同:动作不同,语言不同,神情不同;这叫差异呈现。
四、教师归纳:
先讲整体,再讲个别,这叫点面结合;重点列举;差异呈现。
五、课堂练习
描写“刚考试收卷铃声响起时”,五分钟快速激情写作,后朗读展示,师生点评。
课堂小结 “事件发生中,场面时时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写作时不忘“点面结合”,就能留住精彩,成就记叙佳作。
拓展延伸
读名著《水浒传》品味位居高官但却被逼上梁山的人(如,林冲,宋江......)作业布置
描写自己班级课间十分钟的一个精彩场面。
板书设计
场面描写
重点列举
差异呈现
点面结合
作文指导:《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鲁山县尧山第一小学林萌洁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