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一. 说教材。1教材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版)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所选的几首诗都是名作,语言和意境优美,学习这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感受文学之美的同时,获得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有益启迪,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的内容带有自传性质,所写的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切感受,这首抒情长诗,描写大堰河她的悲惨命运,歌颂了她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表达了对他怀念、同情、赞美、讴歌之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课内容及学生特点。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在诗中所体现的真挚感情;体会诗歌中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大堰河的形象,体会诗人情感。难点: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二.说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具体做法如下点拨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教学法。
(二)说学法。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学法设为诵读品味、阅读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播放《鲁冰花》,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母爱”话题。引导学生谈谈有关“母爱”的诗句,导入本课并解题
(二)整体感知:1介绍作家作品,了解写作背景。解决生字词
2教师示范,指导朗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对诗歌的节奏、语调、轻重、快慢、情感等加以引导。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选择喜欢的段落圈点勾画进行课堂朗读练习。
(三)筛选词语,感受形象。
1、请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联想和想象,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走进、感受大堰河。以“懂你,大堰河”为话题来评析人物形象。
2、根据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来高度概括大堰河的一生。
(四)搜索意象,把握情感。
1、大堰河,作为人类情感走廊上伟大母爱的代表,作者对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刻骨铭心,那么乳母令乳儿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2、作者对大堰河的手、笑、哭、梦、泪等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探究修辞,体会作用。(圈点勾画批注法,合作交流法)
1、这首诗之所以如此脍炙人口,除了与其深沉、真挚的感情有关外,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方法,请同学们找出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六)拓展延伸。
1、学习本诗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2,以“母爱”为话题,说一句赞美的话,长短不限。
(七)布置作业,巩固提高为父母做一件具体的事,感谢他们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然后把这件事的全过程,包括父母的反应、自己的体会写在周记上。四.板书设计:
大堰河:勤劳善良仁厚慈爱 我:
怀念感激憎恨赞美
第二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一、关于教材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被收入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该单元四篇课文均为现代诗歌,其中前三课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现代诗歌。这首抒情长诗是本单元唯一的叙事性很强的诗歌,它塑造了大堰河这个特定的形象;它的语言理解难度不大,对于高一新生而言没有时代隔膜,容易理解。
二、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和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结合学生的现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根据学生的现状,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课需要2课时 课前师生需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三、关于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正如诗人所说:“我过的是囚徒的生活,我和绘画几乎断了关系,我自然而然地接近诗。”他开始大量写诗,托人带出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环节二: 整体感知】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朗读全诗,把握诗人感情的律动,给课文分层次。(提示:如果把诗分为三部分,如何划分?参考课后思考第二题。如果把追忆部分再分,从那儿分?参考课后思考第三题)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
第一层次(1——3段):怀念 第二层次(4——8段):眷恋 第三层次(9——11段):控诉 第四愦危?
2、13段):赞美
【环节
三、研读诗歌第一二节】 1、1----2节指名朗读
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
3、这三段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学生谈谈。
4、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
5、第三节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学生试答。【环节
四、研读诗歌第三四节】
1、下面诗人以诗来概括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 种活,在诗人小时,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
2、朗读第四节,整节一个大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是主句,主句是承接关系复句。一连串“在你„„之后”是状语,这些状语构成排比,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节读的时候要读的慢,读的重,读的深沉。
3、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
4、作者一方面表现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宽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尢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诗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采取了多种方法,第四节通过大堰河的乳母生涯浓墨重彩、反复铺陈正面抒发大堰河的爱的的话,那么笫五段是用什么方法?第六段呢?
5、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6、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朗读)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人世生活的凌辱,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7、第四节是诗的结束,作者从对往事的回忆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与开头相呼应。诗人用六个“呈给你”和两个“呈给”的排比、反复,饱蘸激情,盛赞大堰河的灵魂乃至亲抚过自己的手、唇、脸颊、乳汁,情感奔放通畅,是抒情高潮。最后一节回应开头,重现诗的主旋律。整首诗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这一节,诗人的感情并没有停留在大堰河一个人身上,“创作的典型是什么?它同时是一个人和许多人,一幅面貌和许多面貌,这就是说,它是这样一种对一个人的描绘,其中包括许多人,即表现统一理念的一系列的人“(别林斯基评《现代人》)艾青正是通过对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淳朴的形象的塑造,写出了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不是吗?正是这些像大堰河一样的人类社会的保姆,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世界,创造了供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享乐的物质财富,用宽厚、善良的心给人以温暖;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挤干了乳汁,流尽了血汗,养活了别人,自己却一无所有,过着悲惨的生活。所以,诗人把诗“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就使诗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艾青的诗作在形式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奔放的诗体。也有人把它称为“散文化”而加以指责。但是,应该说,这并不是缺陷。艾青也曾尝试过各种形式,尝试的结果证明,对于他来说,这种带有“散文化”的倾向的自由诗体比较得心应手,他用这种形式写出了成功的诗作。他的诗脱去了格律的外壳,不押严密的韵脚,但是并没有抛弃诗的内核。在这首诗里,诗并没有因散而失去诗味,而是诗意更浓,抒发的更自由,表达的更充分。用排比、反复来体现格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的排比,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多种画面,增强了抒情气势,也增强了诗的内在旋律。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第二单元整体说明
单元整体说明
单元教材分析
一首好诗,不仅可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还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这一单元四篇课文共选取了五首诗歌,有近代的,也有当代的;有国内的,亦有国外的。虽然作者时代国籍不一,形式旨趣也各个相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抒情。每首诗都融入了作者细腻的情思,体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因而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诗歌意蕴的关键听在。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对其保姆大堰河(大叶荷)以及大堰河生平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乳母深切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席慕蓉的《长城谣》和纪弦的《一片槐树叶》均是表达对家园故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致空气》、《樵夫,别砍那棵树》两诗题材、主题也新颖独特。这些都易于激起学生阅读兴趣,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和丰富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单元训练中“口语交际”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词以及“写作”的试写一首诗,都是为了巩固学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掌握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单元总体目标
1.让学生树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观念,多诵读学会自己理解体味诗歌。
2.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欣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3.引导学生进人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提高审美能力。
4.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5.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单元重难点一览
重点 难点
1.提高学生朗读以及鉴赏诗歌的能 力。1.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熟知作品、作者及诗文的内涵。3.了解诗歌此类文学体裁的基本写 法,学习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来抒发 情感。2.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
单元学情分析
学习诗歌,应建议学生要多朗读、多背诵,体味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感情,认真揣摩诗歌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展开想像和联想的翅膀。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自己去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怎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明确诗歌欣赏思路、指导诗歌鉴赏方法为基点,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使他们渐入诗的佳境,渐人艺术的殿堂,从而提高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的水平和能力。
单元教学建议
1.注重诵读,在讲解过程中注意避免过于繁琐冗长的解说。应指导学生在基本疏通文字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建议采用多种形式,由多人分段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语感。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采用此种方式抒情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时,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歌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世间万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它们的感悟能力与欣赏能力。
3.本单元所选的诗歌,均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了解学习这些修辞手法的定义及用法,建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采用这种修辞手法造句或写一段话,达到能基本掌握的目的。
帑单元课时分配
建议教学总课时8课时:《大堰河——我的保姆》2课时,《现代诗两首》2课时,《致空气》l课时,《樵夫,别砍那棵树》l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l课时。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
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
性。
教学突破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弗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课文 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2.字词练习2.完成字词练习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 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 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 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 的名作。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 者艾青的资料? 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 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 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 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 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 有独特的艺术风格。1.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 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 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 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 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 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
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 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 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 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 河——我的保姆》。板书课题。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 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字词练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范读诗歌。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 奏,强调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 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 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师: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 发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 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 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 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 情。1.听教师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 步探悉作者感情。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 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 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 朴、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 情。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3.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部 分。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它 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 感情呢?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 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 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 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 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 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 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 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 5.师:回答得很正确,诗歌的第三部分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 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 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 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 书)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己 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2.生:分为四个部分。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 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 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 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 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恋与 尊敬。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用生 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 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 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对比,深刻而 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 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 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 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2.深入理解 2.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
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 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说 明文,其形式不仅具有特殊性,更会 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容,抒 发情感。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联想、想像和对比以外,还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 音节的旋律,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 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 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 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 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的修辞方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种 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3.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 “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 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 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 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 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 么作用? 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辞 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 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 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 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 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 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 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 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 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 加清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前边我们对整首诗进行了阅读 分析,现在我们选取几个重点章节 来研读,有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 第7、8段?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 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 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 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表 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 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 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 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 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 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 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表明了对大堰河 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自己亲生父 母的陌生。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以 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了”。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 像第5段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 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 养活自己一家。劳动是繁重而多样 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表明 了她的什么品质?4.师:联系第6段所写“我”离开大堰 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 段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 层的含义,请问是什么含义? 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 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 利关系的爱。
三、赏析《给乌兰诺娃》(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通过对教材所选诗歌的学习,我 们对艾青的诗歌有了初步印象,为 了加深对其风格和思想的了解,提 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我选取了他的 另一首诗让大家欣赏。板书诗歌《给乌兰诺娃》,抽学生朗 读。2.指导完成随堂练习2。1.充满感情的朗读《给乌兰诺娃》,体 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感受诗歌 的意境美。2.回答问题,听取教师评讲,在教师的 常导下体会诗歌的荨杏特色与思想 情感。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能力,本节课还引导学生品析了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
五、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给乌兰诺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像云一样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给下列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典押忸怩冰屑悉索凌侮叱骂漂泊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的比喻句。(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个性练习设计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
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j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j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现代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大堰
河——我的保姆》。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大堰河——我的保姆》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首诗是现代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诗人通过追忆大堰河短暂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真挚怀念与赞美。
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根据这一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借助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法和排比、对比、反复等表现方 法的运用。2.通过综合性研究学习,获得诗歌鉴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
2.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真挚而深沉的爱,感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情感。因此,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通过品味典型意象来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定为本课教学重点,而把“体会本诗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通过本单元前三首新诗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鉴赏新诗的方法,为鉴赏本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对于艾青,他们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在上高中之前学过他的《我爱这土地》,对他的背景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这些为更好地理解
诗人的感情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说教法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现代诗歌赏析方法”贯穿课堂,运用朗读法,启思点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认为有以下两种学法可以参考: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懂你》的MV,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母爱”话题,导入本课的学习。2.整体感知
“论其诗知其人”,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及诗的创作背景后,自由诵读。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勾勒大堰河的形象。可投影显示大堰河的人物画像,给学生一点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抽象出人物形象。这样整体感知的训练为后面分析作者在人物中饱含的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3.合作探究
(1)搜索意象、把握情感
投影出示问题“关于大堰河,作者最为难忘的是什么?”因为诗歌靠意象表达情感,所以只有发挥联想、想象,在反复诵读中方能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从文中筛选出信息:手、笑、哭、梦、泪、灰„老师适当点拨,并板书;投影出示“这些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一环节学生分组活动,合作学习,首先找出具体描写的段落,其次运用联想与想象反复诵读,然后仔细体会,挖掘文学背后、细节深处所蕴含的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这个问 题及活动的设置,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意识,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思维撞击,产生更多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2)探究修辞、体会作用
投影出示“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个设计就是对本科教学难点的探究,让学生找出诗中运用修辞的诗句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人情感表达上的妙用。4.现代诗歌赏读
要求学生饱含讴歌与赞美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对比前面的朗读,在读中加深情感的领悟。5.延伸拓展
引
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与现实的联系点,抓住这一联系点,让语文回归生活我设计了“本诗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讲讲你和母亲的故事。”这个问题是把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对母亲的感情的过程。这样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课文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讲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教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调动学生情感。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感恩美德,同时也深化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6.布置作业。把“你与母亲的故事”整理成一篇文章。
六、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这节课我采用图示式的板书设计,兼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体现课文内容,并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段落大意
诗人感情
大堰河形象
修辞手法
一、大堰河与我的关系
怀念与痛悼 身世悲苦低微
反复
二、大堰河勤劳、善良、眷恋与感激 勤劳、善良、无私
反复、排比、4 悲苦的一生
对比
三、大堰河身后的悲凉和一家人的不幸
同情与控诉 命运悲惨 反复、排比
四、对大堰河的怀念和礼赞
讴歌与赞美 灵魂高尚 呼告、排比
这就是我今天的说课,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哈尔滨市四十中学
李庆梅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说教材:
《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一】,是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首诗是现代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诗人通过追忆大堰河短暂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真挚怀念与赞美。
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情”是诗的内核,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教学本课的一个原则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以真情去感染学生。根据这一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掌握借助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法和排比、对比、反复等表现方法的运用。
2、通过综合性研究学习,获得诗歌鉴赏的方法。㈡、过程与方法:
1、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
2、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真挚而深沉的爱,感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情感。因此,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即通过品味典型意象来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定为本课教学重点,而把“体会本诗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始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要在教学中具体体现这样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因此,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法”贯穿课堂,运用朗读法及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真情,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学习的语文课堂。
1、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xiexiebang.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2、学习和鉴赏本诗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还要知人论世,指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生活经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
3、诗歌要重在诵读,所以我要突出诵读教学。这首诗很长,但却是诗歌诵读中难得的精品,非常适合反复诵读、咀嚼。要注意的是,诗歌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旨要求,我将“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入课堂,为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作者的情感。
(2)品鉴法。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鉴赏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四、说学生活动预设: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预设,我主要设立了以下四点: 1.、感受亲情。如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每个人都是家里的宝贝。他们已经习惯于接受不求回报的父爱和母爱的呵护,他们把父母的疼爱视为理所当然,很少能去切身体会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是一种怎样的滋味。所以我希望借助于这首赞颂无私母爱的诗歌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报恩之志。
2、反复诵读。“新课标”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既要品人,又要品文。而好诗都能通过反复的诵读而获得精神上的感染和心灵上的巨大启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诗更是需要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入口、入脑从而入心。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深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3、知恩报恩。《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虽然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离现实较远,但诗歌的字里行间所抒发出来的人间大爱和深挚情感却是亘古永恒、历久弥新的,它依然启迪着跨世纪的孩子们,让他们学会孝道,体会善良、无私、博大的母爱父爱,学习知恩报恩,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栋梁之材!
4、模仿练笔。在感怀、感悟、感恩的同时,真情发自于内心,我要求学生参照本诗所运用的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方法,以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为目的,模仿本诗任意诗节的的形式,写一小节诗。题目、内容等方面的自由度可以适当放宽,只要抒写出对人间善良美德的体察和感悟即可。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训练让学生学会体察生活中细微的真情,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五、说教学过程预设:
㈠、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xiexiebang.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利用古诗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感恩母爱的话题,导入本课的学习。
㈡、检查预习
资源共享:作者简介、写作背景。㈢、品味语言
揣摩鉴赏〔读 诗〕
1、听朗读录音,设置思考题:
2、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示范诵读(选读一至两小节);
教师指导:注意朗诵诗歌的要求,对诗歌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加以引导,3、学生配乐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
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味。边读边体会大堰河对诗人不是慈母却胜似慈母的深沉的爱。
4、师生共同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效果: ㈣、探求精要
深入揣摩〔品 意〕
这部分是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
1、提问:大堰河对诗人深沉、无私的慈母般的爱主要体现在哪些诗节中?
2、思考题:
① 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作用?
② 第5节诗虽然仅有短短的四句, 每每读到此处却总是会逼出我的眼泪,为什么这样简短的一个过渡段会有着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 ③ 第8节里有哪些细节描写?哪一处细节描写感触最深?为什么?
3、重点研读鉴赏第1、3、7、9、10节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大堰河的形象,把握诗人的情感。
思考题:
①、为什么艾青会用这样深沉的笔触去赞美他的保姆大堰河?
②、在诗人的笔下,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大堰河最突出最闪光的品质是什么?
基于以上问题的设置,我认为理清诗的抒情脉络,有助于把握大堰河这一形象。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深刻意义。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让学生有启发,有收获。
4、研读第11、12、13节诗,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对大堰河深挚的爱戴之情。㈤、体会鉴赏
拓展延伸
〔悟 方法〕
以第4、6、10节诗为例,把握借助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法和排比、对比、反复等表现方法。
1、提问:排比、对比、反复等表现方法的运用有哪些作用?
2、提问:通过诵读和鉴赏,你有哪些感悟?
在艺术形式方面,可重点向学生讲解这首诗所运用的大量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手法对于加强抒情效果的好处,还可适当讲解诗中运用的大量描述性意象及其作用。
㈥、小结 :
诗人由朴素的感恩为起点,进入到人类情感的内部,体验并升华着自己对农民、对大地、对祖国、对人类的感情,从而对爱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沉思。在这个意义上,诗歌不仅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沉咏叹,还是在哲学的层面上扩展了爱的内涵,寻找到爱的原因和力量。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xiexiebang.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㈦、深化主题
自我完善:
课堂练笔:写一节4—6行的小诗,运用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方法来表现一个人的善良美德。㈧、结束语:
惠特曼说:“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是啊,正像大堰河给予艾青的深沉母爱温暖了诗人童稚的心灵一样,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也永远燃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当我们抬头看看那苍老的目光依旧温柔,就让这种温暖和感动一直伴随着我们前行的脚步吧!
六、说板书设计意图:
基于上述教学过程预设,配合本单元鉴赏重点的设置,我把意象的捕捉与情感的把握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通过“手掌、梦、笑、泪”这些典型意象的刻画,从而完成对大堰河“慈爱善良、一往情深、乐观坚强、卑微凄苦”的形象塑造,水到渠成地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怀念、讴歌、赞美”。
附: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厚大的手掌”
抚摸
慈爱善良
“不能对人说的梦” 深爱
一往情深
“含着笑”
劳动
乐观坚强
“含泪的”
死
卑微凄苦
以上是我对《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歌的教学设想以及教学过程的预设,相信通过教学实践的磨练,我会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进一步的深刻领会和巩固。
说课人:李庆梅
第三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 陈文魁2007.3.23
一、说教材:
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一首带有自传性的叙事抒情诗。诗人通过回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倾诉了对乳母深深的怀念与感激。“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根据这一要求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与强调,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在其中所体现的真挚感情。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诗人情感。因此,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之情,定为本课教学重点
2、体会诗歌中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作为教学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二、说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现代诗歌赏读方法”贯穿课堂,运用朗读法,点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1.这首诗较长,又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教学中要予重视,课时上要多费一些时间,既要指导学生弄清诗中所写的内容(包括人物、事件和思想感情),更要把握作品的主题
2.要突出朗读教学。这首诗是诗中的精品,非常适合反复诵读、咀嚼。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要注意的是,诗歌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说学生:
1.由于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离现实较远。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已经习惯接受“恩赐”,对父母的疼爱视为理所当然,很有必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词,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介绍一首歌词的内容,二 1
是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此次活动,调动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水平。
3.要求学生以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为目的,模仿课文的形式,写一首诗。题目、内容等方面的自由度很大,但在七年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形式上的要求。因为要求写自己的感受,所以这次习作的个性化更强,教学中应注意。
四、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这首诗是作者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我们应从鉴赏重点“情感与意象”入手,既要品人,又要品文。从诗人感情变化线索来看,这首诗以诗人在铁窗中看到飘飘雪花触动诗情开始,追忆儿时被大堰河养育的往事和大堰河的艰苦劳作与悲苦命运,到最后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理清诗的抒情脉络,有助于把握大堰河这一形象。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从情感态价值观方面要让学生有启发,有收获。在艺术形式方面,可重点向学生讲解这首诗所运用的大量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手法对于加强抒情效果的好处,还可适当讲解诗中运用的大量描述性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写作背景
2.作者身世凄凉而孤独、大堰河身世悲苦而善良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学生试读,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
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初步说出大堰河形象特征。
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悼——身世悲苦低微
第二部分(4─8节)眷念与感激——勤劳善良无私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命运悲惨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灵魂高尚
三、深入研究,体会构思特点,分段朗读,揣摩体会诗的节奏和旋律
1.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归纳
2.朗读提示:
第一部分:第1、2节充满怀念和同情,语调舒缓。第3节,感情沉痛、•悲哀,语调低沉、有力。
第二部分,着重写回忆,感情上时喜时悲,变化不定。朗读时也要随之节奏多变,构成变化多端的旋律。
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应放慢。
第四部分,是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感情炽热,因而要节奏强烈,旋律加快。最后一节,诗人的感情已走向高潮,朗读时也应热情奔放,把火山喷发似的感情传达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做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五、布置作业
课外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这一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
【教学过程】
(一)人物形象———性格美。
1.勤劳淳朴的崇高品德。
2.宽厚善良的慈爱精神。
3.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审美情趣———悲剧美。
(三)借鉴艺术———色彩美。
(四)语言形态———修辞美。
1.排比———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
2.对比———突出主旨,深化诗意。
3.反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2.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
【教学过程】
一、讨论分析大堰河形象
1.布置预习思考题:
(1)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
(2)大堰河的勤劳纯朴、宽厚善良、只求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3)为什么说大堰河的形象意义决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
(4)本诗除了通过对大堰河形象的塑造进行抒情外,还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进行抒情。这具体表现在何处?
2.根据预习提纲,学生自学,再分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一名回答一题,经师生评议、补充,统一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讨论小结:
这首诗选择了大堰河若干生活片段,一系列细节,多侧面地展示了她丰富的个性。大堰河勤
劳纯朴、善良无私,在她身上概括了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共同品质,她的悲剧命运很有典型性。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
二、激活思维,探究阅读(学生自由发言,答案不尽一致,但只要有闪光点,教师都给予肯定和赞许)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问题的探讨进一步了解了人物形象和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分析了该诗的艺术特色。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四、布置作业
复习课文所学,联系生活现实,给母亲写首颂歌。
第四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应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鉴赏诗歌,着重分析意向,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本诗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体裁是带有自传性的叙事抒情诗。诗人通过回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倾诉了对乳母深深的怀念与感激。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本课从情感内容和能力培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特别是长诗的形象思维特点、规律认识比较肤浅,阅读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对于诗歌表现内容的把握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应当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他们体会这首诗的创作规律,并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他们的诗歌阅读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中塑造人物形象及在其中所体现的真挚感情。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拮取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诗人情感。因此,抒情诗问世的侧重点。因而把体会使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之情,定为本文教学重点。
2、体会诗歌中的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为教学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使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四、说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按照高中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有感情地配乐朗读,体会诗歌意境以及韵律美。
2、讲授法: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是课文的学习仍然离不开老师的讲授。
3、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直观感受增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正确而迅速理解教学内容。
4、讨论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推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
5、问答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口头交谈、对话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早晨写的,诗人艾青写下了这篇文章——《大堰河——我的保姆》。同学们,当人们身处困境、饥寒交迫,总会首先想到谁? 生:父母、亲人。
师:而此时艾青想到的是谁? 生:大堰河。师:诗人为什么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却想念保姆大堰河呢?让我们带入这个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
采用问答法导入,引起学生好奇,增强学习的兴趣,并带有目的性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课内预习
1、运用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以及相关图片。作者简介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在学习文章之前学习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从而更加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2、配乐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意。诗歌是情感的艺术,配以较为凄凉的背景音乐诵读有助于学生初步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
(三)划分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为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通过朗读,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为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概层意,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理清了做和写作思路,为后面教学做铺垫。
(四)精读课文
认识大堰河这一形象以及作者对其所寄托的思想感情,需要对文章进行全面深入地解析。依据之前对文章划分的层次,依次对四个部分进行赏析。
对课文的全面赏析采用问答法和讨论法。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回答,需要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深入并牢固地掌握了所学内容。如第一部分: 师:“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她的身份极其卑微,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师:作者为什么要交代“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生: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实际上遭到了父母的变相遗弃。出身贫贱的大堰河,却给予了这位弃儿以深厚的母爱。
(五)分析文章艺术特色
先让学生思考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找出所在位置。然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句子的韵味,思考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再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其中一组回答,另外一组补充,最后老师完善。这样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探究性,也增强了对诗歌鉴赏能力。
(六)共同小结
将大堰河这一典型形象升华为广大劳动妇女的代表,抒发了作者对她们的大堰河们的歌颂与赞美之情。并由此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系统地学习,学生对文章已经较为充分地掌握,让学生概括文章主旨,教师补充完善,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培养良好的情感与价值观。
(七)板书设计
一、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正涵,浙江省金华人,现代诗人。
二、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3-8):眷恋与感激 第三部分(9-10):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讴歌与赞美
三、精读课文 紫色灵魂
四、艺术特色
1、排比
2、反复
3、对比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六步来完成,采用 诵读、问答、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讨论中探索。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第五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一部自传性的叙事抒情诗。诗人通过回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乳母的真挚怀念与赞美。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
“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根据这一要求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与强调,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在其中所体现的真挚感情。
2、体会诗歌中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诗人情感。因此,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之情,定为本课教学重点,而把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运用朗读法,启思点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三、说学生:
由于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离现实较远。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已经习惯接受“恩赐”,他们在情感态度方面多以己为中心,他们对母爱熟视无睹,作为老师的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养成感恩的美德。
四、说学法:“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母爱”话题,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1、范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指名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喜欢的段落。
(教师对诗歌的节奏、语调、轻重、快慢、情感等加以引导,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味。)
(三)整体感知
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脑子中勾勒大堰河的形象。可投影显示大堰河的人物画像,给学生一点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抽象出人物形象。这样整体感知的训练为后面分析作者在人物中饱含的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投影显示“你感觉大堰河是怎样的一个人?”
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三:议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读课文,解决问题)
(四)合作探究
1、搜索意象 把握情感
投影出示问题“关于大堰河,作者最为难忘的是什么?”
因为诗歌靠意象表达情感,所以只有发挥联想、想象,在反复诵读中方能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从文中筛选信息:手、笑、哭、梦、泪、灰)
(老师适当点拨,并板书)
投影出示“这些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一环节学生分组活动,合作学习,首先找出具体描写的段落,其次运用联想与想象反复诵读,然后仔细体会,挖掘文学背后、细节深处所蕴含的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教师巡视检查讨论情况。这个问题及活动的设置,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意识,在互动交流中教师可适当放手,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思维撞击,产生更多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教师总结并板书。
2、探究修辞 体会作用
投影出示“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如果说本文重点是“内容上”的探究的话,这个设计就是在本诗“形式上”的探究。如果说重点的设计是“写什么”的问题,那么这个难点就是探讨“怎么写”及“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对于这个难点我让学生找出诗中运用修辞的诗句并在反复读中体会,在设想“不用”与“使用”的比较中突破。
现代诗歌赏读方法四:美读
(饱含讴歌与赞美情感再一次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对比前面的朗读,在读中加深情感的领悟。)
(五)延伸拓展
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与现实的联系点,抓住这一联系点,让语文回归生活。我设计了“本诗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讲讲你和母亲的故事。”这个问题是把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对母亲的感情的过程。这样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课文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讲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教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调动学生情感。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感恩美德,同时也深化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五:
(投影出示孟郊《游子吟》比较两诗的异同,并有感情地朗诵。)
(六)布置作业:把“你与母亲的故事”整理成一篇文章。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2一、关于教材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被收入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该单元四篇课文均为现代诗歌,其中前三课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现代诗歌。这首抒情长诗是本单元唯一的叙事性很强的诗歌,它塑造了大堰河这个特定的形象;它的语言理解难度不大,对于高一新生而言没有时代隔膜,容易理解。
二、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和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结合学生的现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根据学生的现状,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课需要2课时
课前师生需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三、关于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正如诗人所说:“我过的是囚徒的生活,我和绘画几乎断了关系,我自然而然地接近诗。”他开始大量写诗,托人带出发表。
《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环节二:整体感知】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朗读全诗,把握诗人感情的律动,给课文分层次。(提示:如果把诗分为三部分,如何划分?参考课后思考第二题。如果把追忆部分再分,从那儿分?参考课后思考第三题)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
第一层次(1——3段):怀念
第二层次(4——8段):眷恋
第三层次(9——11段):控诉
第四愦危?2、13段):赞美
【环节三、研读诗歌第一二节】
1、1----2节指名朗读
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
3、这三段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学生谈谈。
4、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
5、第三节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学生试答。
【环节四、研读诗歌第三四节】
1、下面诗人以诗来概括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
2、朗读第四节,整节一个大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是主句,主句是承接关系复句。一连串“在你……之后”是状语,这些状语构成排比,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节读的时候要读的慢,读的重,读的深沉。
3、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
4、作者一方面表现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宽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尢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诗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采取了多种方法,第四节通过大堰河的乳母生涯浓墨重彩、反复铺陈正面抒发大堰河的爱的的话,那么笫五段是用什么方法?第六段呢?
5、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6、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朗读)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7、第四节是诗的结束,作者从对往事的回忆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与开头相呼应。诗人用六个“呈给你”和两个“呈给”的排比、反复,饱蘸激情,盛赞大堰河的灵魂乃至亲抚过自己的手、唇、脸颊、乳汁,情感奔放通畅,是抒情高潮。最后一节回应开头,重现诗的主旋律。整首诗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这一节,诗人的感情并没有停留在大堰河一个人身上,“创作的典型是什么?它同时是一个人和许多人,一幅面貌和许多面貌,这就是说,它是这样一种对一个人的描绘,其中包括许多人,即表现统一理念的一系列的人“(别林斯基评《现代人》)艾青正是通过对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淳朴的形象的塑造,写出了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不是吗?正是这些像大堰河一样的人类社会的保姆,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世界,创造了供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享乐的物质财富,用宽厚、善良的心给人以温暖;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挤干了乳汁,流尽了血汗,养活了别人,自己却一无所有,过着悲惨的生活。所以,诗人把诗“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就使诗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艾青的诗作在形式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奔放的诗体。也有人把它称为“散文化”而加以指责。但是,应该说,这并不是缺陷。艾青也曾尝试过各种形式,尝试的结果证明,对于他来说,这种带有“散文化”的倾向的自由诗体比较得心应手,他用这种形式写出了成功的诗作。他的诗脱去了格律的外壳,不押严密的韵脚,但是并没有抛弃诗的内核。在这首诗里,诗并没有因散而失去诗味,而是诗意更浓,抒发的更自由,表达的更充分。用排比、反复来体现格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的排比,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多种画面,增强了抒情气势,也增强了诗的内在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