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孤独之旅教学案例
《孤独之旅》教学案例
迁安镇丁官营中学:申小军 语文 *** 背景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主题
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学生特点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一些小说篇目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第一篇小说的学习,对小说体裁的特点、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已初步感知,只是对本文这样大量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的作用还缺少了一些认识,同时,九年级学生对这类涉及青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感兴趣。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一朵鲜花,让生命更灿烂,因为它除去了浮躁、怯懦,造就的是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并出示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学习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二、迅速地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然后用简练的语言讲述杜小康的成长经历.明确: 本文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三、教师诱导:
1、同学们:“学贵生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就请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请同学们从你们刚才的质疑对话中挑出与本节课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几个问题供我们尽情探讨。
(1)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你能说说具体的情节吗?(2)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你怎样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四、学生再速读课文,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
1、理解小说的情节(多媒体展示)开端----写杜小康因家败辍学随父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2、跳读课文,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1)以较大的篇幅描写鸭子。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成了无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也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鸭群的变化折射杜小康的成长。
(2)、以面对芦苇荡时的不同感受作为主人公心理
成长的见证。
(3)、暴风雨成了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面对芦苇荡中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
作用:文章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到了烘托、暗示、促进、推动的作用
3、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结合画面理解他的心路
历程
(1)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3)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镇定下来
(4)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5)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心理描写展现成长过程
感到茫然----感到害怕----缓解恐慌------依然恐慌----孤独逼近----面对孤独
不再恐慌
长大
坚强
运用细节描写表现杜小康的成长。
4、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及成功的细节
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杜小康形象.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小说的题目, 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五、体验反思
我们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父母为了孩子读书而历尽艰辛,甚至到了卖血的地步。而本文中杜雍和却让杜小康跟着他去放鸭,让杜小康走过“孤独之旅”。对这两种父亲的做法你是怎么认识的?
六、课堂小结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七、作业
读书贵在感悟和联想,而作品贵在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经历让人感动,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成长经历,试着把它写出来,让大家体味一下你的“成长之旅”,看谁写得真实感人。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作为共勉: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 巴尔扎克 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马里欧特 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 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_____怀特曼
八、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环境:芦荡
鸭群
暴风雨
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情节: 教学反思:
一部好小说,它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往往与它成功的描写刻画分不开,因此让学生学会欣赏玩味小说中的精彩之处,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无疑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是大有裨益的大千世界,百种世相,千般滋味,人尽其一生也不可能一一感受体会。要使自己有一颗丰富敏锐善感的心,学习小说并试着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滋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它源于真实火热的生活,这篇表现少年成长的文章,对正处于成长黄金期、关键期的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触发,那就让他们尽情表达。
第二篇:初中语文《孤独之旅》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启而不发”、“导而不行”、“互而不动”的现象,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现象?追其原因是我们的传统语文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结合县教育局提出的“创强、提质、改课堂”的口号,我认为语文教学方式必须改革,要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创造性”学习,让教师从传统的讲习者转向多角色,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高效,这和课程标准中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完全契合。
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放权”,把学习的主动性归还给学生,让课堂彻底地还给学生,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我想结合自己在讲授《孤独之旅》的体验,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现在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再加上教师不能对学生预习给以有效指导,即使有的学生预习了课文,也只是盲目地看看、读读,这样到了课堂上,孩子们面对的都是陌生的东西,他们想配合老师有一个好的表现,恐怕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可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我觉得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学生的预习内容,并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在预习时,按照预习问题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以达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如在讲授《孤独之旅》时呈现的是以下的预习内容: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一个什么主题?
2、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3、找出文中关于鸭群、芦苇荡和风雨的描写,说说它们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这些问题是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后完成的任务,也是课堂上会涉及到的,需要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进行打记、评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范围,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全面的把握,课堂上还何愁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何愁提高不了课堂效率?
二、巧妙创设课堂情境
周成平先生说过:“我想课堂之所以令人倾倒,首先在于它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任何语文教师不应该忽视的。”一节优秀的语文科应该对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产生熏陶感染。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
在讲授《孤独之旅》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主人公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下的心理感受,我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当画面扑入大家的眼帘,学生顿时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很自然的就体会到主人公当时内心的恐惧。再如文中关于暴风雨的片段:”天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到了末日。”屏幕上暴风雨的歇斯底里和电闪雷鸣的声音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听觉。通过对这两个情境的体验,使学生对孤独的感受更为真切,能引起学生与杜小康心灵的共鸣。
“读书是为了明理”,在提高学生对内容理解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讲授文本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成长如“蚕蛹蜕变为蝶”“凤凰涅槃”,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练之后才能见彩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从而文章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样的课堂情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更让学生进入了角色,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进一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把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阵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的主人。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怕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于是宁愿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词语到句子,从段落到中心进行“肢解式”的讲解分析,这样的讲解,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不出来,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化程序。所以,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让自己处于主导地位,做学生的向导,引路人,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的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在讲授《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拿起笔写写自己的体验感悟,并要求他们在小组交流时把成果展示出来。“我的孤独之旅,那一天我长大了,当我面对孤独时……”学生从杜小康的成长中找到了与自己成长的共鸣点,真实感人的作品让学生感悟到成长的滋味。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人文性,也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放手给学生,学生没有令我失望,换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的悟感形成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他们不仅能写,而且能写得好;他们不仅能说,而且都能说得棒,同时也实现了以读促说的目标,这样确实能让学生“一课一得”。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他们在积极发言中锻炼了自己,在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时,学生有了成就感,身心感到愉悦。
这样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划桨者,而成了轻松的引航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完全地激发和释放出来,我们的课堂就会因此而变得精彩。
课堂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放手吧,给学生一方舞台,他们会还我们一整世界的精彩!
—
END
—
第三篇:《孤独之旅》案例研究设计
《孤独之旅》案例研究
【背景】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第一,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情绪和积极人生观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格养育的圣殿。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而人教版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孤独之旅》就是一篇充分体现上述新课程新理念的文章,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篇文章讲述了少年杜小康失学后跟随父亲去放鸭,在孤独的环境中经受一系列磨难,逐渐长大,变得坚强的故事。本文告诉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遇到坎坷磨难,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执著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难点)
2、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
3、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感受。【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谈话法 【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一朵鲜花,让生命更灿烂,因为它除去了浮躁、怯懦,造就的是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并出示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生疏词意;(2)阅读过程中,在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语言;(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生字词
2、学生自学并完成以上要求
3、检查自学效果(1)给下列字词注音 嬉(xī)闹
撩(liáo)逗
凹(āo)地
胆怯(qiè)
撅(jué)断
抠(kōu)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的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学生1:本文记叙了杜小康因失学而不得已随父亲背井离乡去远方放鸭的事情,表现了杜小康在饱受精神寂寞、恶劣自然环境折磨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坚强的心路历程。
(三)探究课文内容
1、教师诱导:
同学们:“学贵生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就请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请同学们从你们刚才的质疑对话中挑出与本节课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几个问题供我们尽情探讨。
(1)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你能说说具体的情节吗?
(2)你发现本篇小说与其它小说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3)由此你怎样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2、学生再速读课文,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
(四)交流探索
1、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思考的结果。
2、让不同学生在班上交流探索,讨论结果。
学生2:本篇文章与许多文章在格式上不一样,是隔行的。这隔行的格式很明显将文章分成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三部分,高潮和结局在一起。
教师点拨:
那么,你能试着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吗?学生思考,各抒己见。学生3:第一部分,无奈的选择;第二部分,茫茫赶鸭路;第三部分,鸭子长大了。
3、理解小说的情节
学生4:开端----写杜小康因家败辍学随父去放鸭。
学生5: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学生6: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学生7: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
4、“孤独之旅”的真正含义
学生8:就是指杜小康放鸭的日子很孤独。学生9:就是指杜小康孤独的放鸭生活。
学生10:既指杜小康和父亲背井离乡去远方放鸭的一段孤独的生活经历,又指杜小康远离家乡、老师、同学、伙伴后精神上经历着茫然、孤独、失落、恐惧等种种折磨。
为让学生深刻理解主题,我采用谈话法这样点拨:
师:杜小康失学前家底怎样? 学生11:厚实。
师:那时他的生活可想而知是怎样的? 学生12:快乐,无忧无虑。
师:如今突然远离家乡、伙伴,而且只有父亲和鸭子相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3:难舍、痛苦、孤独、失落......。
师:说得对!那么本应该在学校好好读书的杜小康却一下子成了“不知要往前走多远”的放鸭的流浪儿时,他对前途一定会感到怎样? 生14:茫然、渺茫、恐惧、害怕......。
师:杜小康父子俩一路上有没有结识新的朋友,如渔民、小伙伴儿、好心人......? 生15:没有。
师:那么,他们眼前出现最多的是什么?
生16: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还有青森森的芦苇。
师:杜小康面对这样的环境,小小年龄的他感到好奇吗? 生17:不,他感到害怕、恐慌,“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师:日复一日,杜小康只有在父亲面前滔滔不绝,说他的心理话吗? 生18:不,他和父亲的对话越来越单调、干巴,甚至大量言语被省略。
师:噢,是这样。那么这样杜小康岂不是感到更......? 生19:孤独!寂寞!
师:天啦!这可怕的孤独和恐慌可以打垮一个人。我真担心他会变成一个不再会说话的傻子!同学们,杜小康被打垮了吗?
生20:没有。后来他知道“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师:噢,是这样的话,他眼前的景物还像以前那么陌生和令他恐惧吗? 生21:不是。
师:可见,是他自己在调节自己的心理,自己在拯救自己的灵魂。正如海明威所说:“能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文章中有一件事最能证明杜小康是不会被打垮的,是哪件事? 生22: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找鸭。师:对!找鸭艰难吗?最终找到了吗?
生23:非常艰难,但最终还是找回了所有的鸭子。
师:其实他完全可以靠着父亲去找鸭,可他受伤了还要主动继续找。你们看到了他哪些品质?
生24:不畏艰难,坚强、勇敢、有责任心、体贴父母......。
师:同学们答得太棒了!虽然你们没有刻意的去背诵课文,但你 们能让你们的理解与作者所写相互交融,可见我们和作者及主人公都产生了心灵的共鸣!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把各情节中杜小康心理感觉变化的词语划出来。
生31:起初: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恐慌孤独 生32:接着: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
生33:最后:长大了,坚强了。
师:找得很准确,也很全面。那么,现在同学们认为“孤独之旅”的含义是什么?
生34:就是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从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恐慌、孤独----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长大了、坚强了。
师:你们读懂了杜小康的心。老师很高兴你们成了杜小康的知音。
(五)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师:请同学们把写杜小康心理感觉的词语的相关段落仔细读一遍,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生35:那种心理感觉都是在具体的相应的环境下产生的。
师:说得太好了!可见,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先分小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师:谁能举一例具体说说吗?
生37:如第21段“傍晚„„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种环境给人极大的压力,一个“涌”字、一个“围” 字足以烘托杜小康胆怯的心理。师:分析得很好!那么同学们认为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太突然了吗?
生38:不突然。
师:仔细看看,是什么推动了他的心理变化? 生39:时间,还有景物、环境。
师:噢。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40:如33段“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面对„„,再面对这一缕炊烟。”景物不再那样显得死气沉沉、陌生,有了些灵性的东西。所以,杜小康的心“就不再忽然的恐慌起来”。
生41:还有第47段“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这样的景物当然会使杜小康心情轻松、愉悦,加上鸭又找到了,他欣慰,他显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师:可见,环境描写还能„„。
生42: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师:下面我们再来赏析一段描写暴风雨到来时的环境描写。是哪一段?
生齐答:第36段。
师:对!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大声流利地齐读一遍。师:同学们读到这儿感觉怎样?
生43:很害怕,很紧张。
生44:还很担心杜小康的鸭会遭遇危险。
师:对!那么,你们一定能悟出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啰? 生45:渲染了暴风雨来临时的紧张气氛。生46:还能烘托杜小康找鸭的艰难,为下文杜小康的长大成熟作铺垫。
生47:这种环境还能为杜小康提供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使他变得勇敢、坚强。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板书见后)
五、口头表达
1、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48: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少年。
生49:我眼中的杜小康是一个懂事,有责任心,坚毅勇敢的男子汉。生50:我认为杜小康是一个通情达理,理解父母苦衷,体贴父母疾苦的人。
生51:杜小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
生52:从杜小康最初的茫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少年。……
2、读书贵在感悟,说说这节课给了你哪些收获?
生53:我把自己的经历与杜小康相比,感到惭愧,记得„„。我当时为什么不坚强呢?如果我像杜小康一样勇敢,那件事就不会成为我永远的遗憾了!
生54:能打垮我的只有我自己。十年前„„。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挫 折困苦,我不能再怨天尤人,找客观原因放弃,而应该战胜困难,战胜自我。
生55:杜小康是一个能为父母、为家庭分忧的好孩子。我这么大了,却常常......。我再也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虚度光阴了。我今后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帮父母一起撑起这个家。„„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其实你们身上也有杜小康的这些优秀品质,因为今天你们在课堂上表现得积极、勇敢、好学、谦虚、坦诚„„。希望你们一路走好,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当他是人生的一笔可贵财富。记住: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现在让我们将满腔感慨化作歌声,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七、课外作业
以“孤独”为话题,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要求有环境描写,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课后自我反思】
《孤独之旅》是我在“学.探.议.练”总体模式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我班实际情况设计并实验的一课。这节课比我想象中上得更愉悦。上完后,我认真整理了课堂实录,也在此将我的感悟和收获一吐为快。第一,要切实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探”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的“质疑”在教师眼中太简单,不值一提,但学生确实就有不理解的,如果没有给他们问的机会,也许有的学生始终弄不明白。这样一问,有的学生帮助解答,会让不少学生茅塞顿开。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正是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同学们在自主探究中越探越明。这样,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性高,竞争意识浓,创新思维强,学习效果佳。
第二,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认读和深挖掘,使学生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实现预定目标。这节课同学们的思维似乎比平时更活跃些。以往老师很多时候觉得什么都简单,不用费心费神地弄清“细枝末节”,这样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学生能满怀信心地举手的并不多,而今天我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认真读课文,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去理解“茫然、恐惧......”,学生一一攻破,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激情高涨,是越议越觉得趣味无穷啊!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珍视课堂的动态资源。因为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多值得一“赏”,尤其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语言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我放弃了,结果学生在评价杜小康时,提到了他的“活泼”,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但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让同学们共同探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就提到了课文末尾的语言描写,真是一箭双雕,既在研讨中得出了杜小康是“活泼”的这一新鲜结论,又让同学们品尝 了语言,还兴奋着杜小康的兴奋!课堂上多留给学生一些空间,他们就会碰出五彩斑斓的火花!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教师我由于没有把握好时间,学生在“谈体验”时,许多学生满怀激情却苦于没有机会表达。再就是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课堂教学改革于我来说才刚刚起步,我会在漫漫教育长路中告诫自己:敢于直面自己的失误,敢于尝试!
第四篇:《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沁园中学 郭静楠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结合环境描写展现人物心情的写法。
3、体会成长中的感受,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积极人生观。【教学重难点】
1.体会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2.理解题目的深刻内涵,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进入一个男孩的世界。这个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他年龄比大家还要小几岁,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名学生。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都穿不完的衣服;当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小学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他却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的自行车。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是的,他就是小康,是昨天油麻地少年中那个呼风唤雨的杜小康。不过,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杜小康可不再是这样的了。下面,让我们跟着他,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二、感知题目,概述故事
师:我们了解到,本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在选入课本时作者加了标题《孤独之旅》,看到这个标题引发你哪些疑问?
(预设)生:谁孤独?他为何孤独?“旅”到哪去旅行?孤独带给他什么? 师:请结合小说三要素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概括故事: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远到芦荡去放鸭,在孤独中逐渐成长坚强的故事。
三、深入情节,体会人物
(一)踏上孤独之旅
师:曹文轩曾在他的散文《前方》中说:“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请同学们关注文本第一段,看看,杜小康离家的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
(预设)生:无奈。
师:你们从哪个词读出了无奈?(预设)生:只好。
师:请大家齐读一遍,读出杜小康被迫离家时的无奈之情? 师指导朗读。
(二)聆听孤独心声
师:就这样,杜小康无奈的踏上孤独之旅。还是在散文《前方》中,曹文轩说:“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
杜小康就这样被命运无情的抛弃,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无边的芦荡流浪。下面,请大家关注文本第二部分,也就是第2—第32节,看看,这无边的旷野带给杜小康 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你从哪些地方能直接或间接感受到杜小康的这些心理?
生带着这个问题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理解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温馨提示:在文本中,大家可以通过环境描写去把握人物心理。)
(预设)生:茫然和恐惧、害怕、胆怯、恐慌、孤独。1.无家:“就什么都没有了”、“熟悉的树木„„遥远之物”、“陌生的天空„„从未见过的面孔”、“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为了无家的漂游者”
2.无声:“没有其他声音„„使人感到振奋”、“杜小康想听到声音„„不可能” 3.无知:“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4.无人:“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第一缕炊烟„„惟一的炊烟” 5.无尽:“以后的几天,都是这一天的重复”
6.无助:“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感官沉睡了)、“紧紧地挨着父亲,迟迟不能入睡”
7.无期:“明年春天”
师明确:此处人物心理的展现不仅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更多的间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
师小结:是啊,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尤其是渐行渐远的家、空旷陌生的环境和前途莫测的迷茫使得年仅十三四岁的他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面对这无处不在的孤独,周围的一切让他无法忍受了。于是,杜小康希望逃离孤独。但是逃离能解决问题么?正是在孤独的磨砺之下,他也终于接受了孤独。下面老师来读第33段,同学们感受一下杜小康的心理变化。(三)感悟孤独收获
师:杜小康战胜了孤独,这正如《前方》中说:“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就在我们替小康感到欣慰的时候,更大的磨难随之而来了。那是什么?
(预设)生:暴风雨。
师:请同学们研读文中暴风雨来临后的段落,结合具体词句有感情的朗读,并说说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四、品析语言,感受人物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预设)生:勇敢、坚强、有责任心、冷静。1.父亲“几乎晕倒在地上”,而杜小康却“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2.“还是分头去找吧。”(从“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到“我要回家”再到现在的“还是分头去找吧”,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杜小康从逃离孤独转变成了直面孤独。
3.“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 4.“将一些芦苇踩到„„”
5.“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6.“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 7.“抠了”、“嚼着”。8.“但他没有哭。”
9.“静静地躺着„„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
师:此处明确环境描写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师小结:暴风雨驱散了他的鸭群,也驱散了他对孤独的恐慌。是的,暴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复苏了。接下来,让我们齐读46—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 那个晚上,杜小康战胜孤独后的那份美。(时间不够,此环节删去)
师:杜小康长大了,所以我们说,一路走来,与其说这是一趟孤独之旅,不如说这是一趟——成长之旅。
师:跟着他一起长大的还有什么呢?
师:是的,鸭们也长大了。(重读:也)于是,在“八月的一天早晨”,他发现鸭子下蛋了,杜小康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满怀惊喜地朗读一下杜小康在文中的第四句话。
师:大家觉得这句话,曹文轩写得好不好呢?(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惊喜之情的,明确标点与短句的作用)
师:当杜小康用双手捧起那温热的鸭蛋的时候,他拥有了同龄少年不能拥有的成长收获。而回望成长背后这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杜小康最应该感谢的是什么?
师小结:是的,正是孤独,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无边芦荡、茫茫大水、狂风暴雨、饥饿忧伤、无助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五:学以致用,抒写人物
师:我们感受杜小康一路成长的变化,不仅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更多的是通过本文成功的环境描写。我们来明确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也学以致用,来当小记者,续写本文结尾,要求结合环境描写展现杜小康此时的内心世界。
六、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孤独,是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弃后所直面的第一道难题,后来,也正是孤独,使他重新诞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同样漫长而艰辛,走在成长路上的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命运也把你抛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你做好了在绝境中重新诞生的准备了吗?这些思考留给大家。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请齐读。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
第五篇: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5篇)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
如何让学生理解孤独,感悟成长的真谛,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让学生成为人的课程成了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这堂课中始终以人为本,突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还学生阅读主动权,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纵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开放的问题设计,还学生自主阅读权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教学中设计了“为什么说这是一次孤独之旅呢?当他勇于面对孤独后,他又会怎样?”两个问题,这问题如投入石头的湖面一般,学生在寻找文本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美点及美感把握准确,有的学生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平等的对话氛围,给学生自主阅读空间
说实在的,作为一名有若干年教龄的教师,已经形成了太多的思维定势,以至于难以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这些主观、僵化、权威的条条框框,不仅约束着教师自己,还约束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摒弃僵化的、唯上、唯师、唯本的观念。在课堂上多动脑想想,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重视学生那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平等地对待学生的回答、质疑,如果每一堂课都能这样做,你会惊奇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多么巨大。这时的课堂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问题和“弦外之音”而变得精彩。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2
巧妙的切入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并且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也不乏德育教育,这是我教学中较为成功的地方。
然而在教学这张画纸也有很多败笔,留下很多遗憾,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简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有些方面包办代替较多,直接给了学生的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在探究环境描写对主题和人物所起的作用方面,肤浅、不深入、不透彻,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应该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见解,在拓展延伸方面更是一个空白,需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注重这一问题,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含义,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3
衡量一堂语文课是不是好课,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有所得,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而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效,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际,课堂组织实施是否科学合理。
一、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将教学目标简约化,使学生易学易得易消化。
有效教学有赖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它基于三个支点:1、是对学情的准确把握;2、是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3、是教学目标必须集中、单一。
第一:我们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情感积淀、智力水平的基础上的,是以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为出发点的。
有时候,教师或以自己的感知强加于学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忽视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哪怕是名家名篇,学生也会无动于衷。这种不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只会使学生迷失自己,丧失阅读兴趣。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都是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可以说从一出生,就是家庭的中心,生活在安逸祥和的环境中,不具备面对孤独的情感体验。如果找不到共鸣的地方,还会出现教师在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我的导入,是在课前充分而亲切的沟通交流和情感互动中唤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关注和接近,避开抽象的题目;为新课文构筑背景,以求教材与生活,作者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自然与课文接轨。
第二: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其实就是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来体现的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我始终认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语文教师决定所谓的“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而这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独到的理解。
对《孤独之旅》的核心价值的认识,我的看法是: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本为强化”孤独之感”而采用的人物细节描写、父亲的侧面烘托、环境的多重渲染等手法的运用。
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通俗的说一堂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每一节课的目标集中、单一了,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动性,才能在课堂上有思想,最大限度的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这就是我们所说“一课一得”。
二、书声朗朗,议论纷纷——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必须凸现学生主体意识,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言。
考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终极归宿是看学生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思维是否活跃、思想是否发展。“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是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它应该是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确立、和谐共振的结果。
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定式。一堂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文本、时事、教师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发言空前热烈的课未必是好课;全班同学既不举手也不发言,只是心无旁骛听讲、思考的课也不一定不好。
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定式。一堂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文本、时事、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尽量少说话的课未必是好课,关键是看教师是否问的得法,引的到位。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杜小康已经长大时,试着品味了人物的第三句话,就在学生不得要领时,我给予了两次点拨:1、杜小康是在什么时候讲这句话的(暴风雨将歇时);2、他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说这样的话的(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情况下),使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适当地运用了追问,都能问在学生欲言又止处,问在学生思想阻梗处,起到了较好的深化点拨作用。设问“宜粗”不宜“细”,宜“放”不宜“收”。就是说要能够从整体上关照到课堂目标的达成,要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想,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是,我觉得粗化设问的同时,不能使问题流于隐晦,这反而会增加学生思考的难度,与我们目标简化、增强效果的目标相悖。
当然,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积极思维的课不一定不好。关键是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和自己个人表演的道具,不能用花哨的技巧干扰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想的空间,使学生无法舒展自己的身心,无法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的对话,思想无法突围。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能亲密接触文本,充分涵咏语言,深入体验感悟的时机。唯如此,我们教师,即使是一枝芦苇,那也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学生思想飞扬的场所。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4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并积累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 ,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情感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设想
1、抓住小康的心理活动组织教学,要学生从自己的视角理解小康的心理,这样更切合学生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例如当时假如是你会怎样想?怎样做等。
2、要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鸭群的活动、芦荡的描写、风雨的描写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教学的 一个重点。不仅要理解,最好安排一些片段训练,使学生也能有意识的运用这些写法。
3、课外引导学生阅读《孤独之旅》全文。
三、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涵深刻意味。文中杜小康的人物形象, 是在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学习这篇课文,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励学生对比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体验成长的感受。
2、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难点: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修饰,符合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 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六、教学过程
(一)、以“昨天的杜小康”话题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进入一个60年代初的男孩的世界。这个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他的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自己的自行车。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杜小康) 师:是的,他就是小康,是昨天油麻地少年中那个呼风唤雨的杜小康。不过,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杜小康好像不是这样的了。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一) 无奈。
(屏显。)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前方》
师:杜小康就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第1段,看看他离家的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并说说你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他为什么会感觉无奈呢?
齐读第1段,感受杜小康此刻的无奈之情。
(屏显,请一生读。)关于父亲的放鸭计划,《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
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 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师:这就是杜小康父亲为挽救家道而设计的宏伟蓝图,于是,年少的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的时候,即使一 万个不愿意,最后,也只能是带着对“明年春天”的等待,带着对这个蓝幽幽的大“鸭蛋”的期盼,无奈地“离家”去放鸭了。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一起踏上这趟“放鸭之旅”。
(二)恐慌。
(屏显。)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曹文轩《前方》
师:杜小康就这样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前方”流浪。下面,请大家关注课文第二部分,也就是第2到27段,看看在离家去芦荡的路上和到达芦荡的头两天,杜小康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请大家一起找出直接表明他的心理状态的词语。
生(七嘴八舌):恐惧、害怕、胆怯、恐慌……
(师选择“恐慌”板书。)
师:这就奇怪了,杜小康是和父亲一起外出去放鸭的,而且那里的风景好像也不错哦,这又有什么好恐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思考片刻,然后全 班交流。 师:是的,这个时候,他害怕了。还有什么原因让他真正害怕呢?再想想看,为什么是真正害怕?难道先前的害怕都是假的吗?
一起来读一下第21段 ,感受一下杜小康的那份恐慌之情。
(生配乐齐读。)
(三)孤独、惊喜。
(屏显。)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
——曹文轩《前方》
师: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说之前困扰杜小康的主要是恐慌的话,那么后来,他的前方出现了更大的艰辛和危险,那是什么? 师:是的,孤独。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28到31段,其他同学思考,你能从哪些字词句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
(一生朗读。 ) 师:那你说说看,你为什么从中感到了孤独?
一方面是情感世界的孤独,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给他造成的孤独。
师:是吗?你能跟我们说得再具体些吗?
齐读第33段。
(生齐读第33段。)
(小结):现在,杜小康因为接受了孤独,他慢慢地学着去适应“浮云、芦荡、炊烟”这些极具有孤独感的景色了,这些在他的眼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因此,恐慌也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更大的磨难,那是什么?接下来,请你研读文章暴风雨来临后的段落,结合预习,说说在这部分文字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小结):暴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复苏了。接下来,让我们齐读第44到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那个晚上,感受一下杜小康感官复苏后的那份美。
(生配乐齐读。)
师:杜小康长大了,那么,我们说,这仅仅只是一趟放鸭之旅或者孤独之旅吗?
师:还是什么之旅?
成长之旅。而暴风雨就成了展示杜小康成长的舞台。
(师播放杜小康用双手捧起温热的鸭蛋时的影片片段。)
师:当杜小康用双手捧起那温热的鸭蛋的时候,他不再是杜小康了,更不再是杜放鸭或者杜孤独了,他成了杜收获了。而回望成长背后那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杜小康最应该感谢 的是什么?(孤独)。
(小结):是的,孤独啊,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他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屏显。生读。)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更不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接下来,让我们齐读文章最后两段,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这趟孤独之旅。
(生齐读。)
三、以“明天的杜小康”话题结束
孤独之旅 走完了,而我们的小康他还得接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未知的前方在等着他。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我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学们,我们不要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 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板书:(略)
七、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境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因此在教学本课文时,我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通过反复诵读和小组合作交流来学习课文。按整体感知-—明确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明确主题,进而培养奋进、勇敢的精神情。
上课时,我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能够理清故事的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感悟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我认为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进师生的对话,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但在上课时,因安排的内容过多,一节课的时间教完太仓促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显得太少,甚至有些学生想回答都没有给予机会。做老师的,还是不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挥洒,对于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一欣赏,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总之,这一堂课学生把握了故事情节,理解了人物形象,感悟了小说的主题。但对环境的描写的作用理解得不够深刻。相信下一次我将会教得更好。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5
今天我们杨特工作室的学员听的是深圳东湖中学徐萍老师的常态课,徐萍老师教的是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徐萍老师在多媒体泛滥的情况下,大胆地舍去多媒体,实在是理智的、有自己追求的教师。她的课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是扫清字词障碍,二是概括人物形象,三是分析人物形象,四是品人物语言特点。许老师的课环节十分完整,但因为面面俱因而显得所有问题都是蜻蜓点水,并没有深入,每个环节的平均有力就显得重难点不突出了,因而引起了我的诸多反思:
(一)我们的语文课是否每节课都得面面俱到呢?
其实在《新课标》的《实施建议》里就提到“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而我觉得我们或许不应该为了教学的完整而面面俱到,教师对文本应该有自己的解读,找到自己要突破的重难点,从而想办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教有所破,从而令学生学有所获。像本文曹文轩通过写杜小康在于父亲一起放鸭,鸭子失踪,杜小康在寻找鸭子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杜小康经历了孤独害怕——到认命消极——最后积极乐观的故事。本来主人翁杜小康的心理活动是全文的重点,假如老师能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杜小康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那本文的难点与重点就突破了。人物形象也就十分鲜明地凸现在学生的眼前了。
(二)、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否要有指导性?
我留意到徐老师对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的评价,有两句话一是:“我觉得他写得很美。”二是:“他写得很细腻”。对学生的回答也是用模糊语言“好”、“很好”来评价。这样的评价太笼统、模糊,并不利于学生的习得。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学会学习”是要我们老师引导的,而且老师本身就带有示范作用,这样的评价何来指导与示范作用呢?又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呢?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重要的或许并不在于我们教什么和教了多少,而在于我们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与我们是怎样引领学生习得的。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我在讲这一节公开课的时候,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敢想敢说。真可谓是活而不乱。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我的这节课在起初的设计上,并不愿意把“孤独”的心情一直笼罩在课堂上,所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希望使学生走进孤独———承取孤独————享受孤独,在每一个环偵,我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作为老师,我本身就有点逃避了孤独。这节课比较轻松和愉悦,甚至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在笑声中度过的。孩子享受到了走出孤独的喜悦,板书的创新设计,拓展训练的游戏设计等,使孩子感受到了乐趣。充满了新鲜之感。但是对于课本的双基问题,就显得比较少。课后我仔细寻找了原因。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的课堂容量大,可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因此,就出现了课本知识讲解的很少的情况。课后仔细想想。在某些环节可以压缩设计。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我太注重这节课的活动设计了,忽略了课本的内容,一味的达到情感价值态度观的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双基的培养。我反思的结果是: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许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孆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学生举手踊跃而思维肤浅
课堂上,举手积极与否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经过训练,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的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急于表现自我,小手齐刷刷高高举起,还不停地喊着“我”、“我”。如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是这一表现。听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的。也难怪,举手如此迅速,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见解怎么深刻?在这节课上,我提出了问题:请学生找寻主人公杜小康生活艰苦孤独的句子,其中有一名同学很迅速的举起了手,回答到:鸭子向天叫了几声…”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笑了。这是描写鸭子的句子,并非是主人公的语句。课堂上孩子们举手踊跃。但是思维没有建立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之上,所以出了一个大笑话。
因此,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倾听,细心揣摩,深入思考,虚心接纳,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以上这两点,就是我这节课之后的一些思考。我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使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对课本的深入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7
几经周折,当我将《孤独之旅》这节公开课上了后,第一感觉就是如释重负。毕竟,期中前就定下的上课内容,由原先十二周到十三周再到十四周,我的心头早就有点招架不住。之后,又因准备的班级不巧已上(那位老师忘了),零时只得调至初二,为此我又得准备教材。虽然这节课我已试上两次,虽然这节课并不成功,还有许多不足,但我想我已经认真对待了。当然,我更清楚: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的确与区各学校相差甚远,还有待细心学习。
《孤独之旅》这部反映少年成长的小说,作者恐怕不止希望教者让学生明白杜小康心理历程,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与细节描写,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成长的意义,培养坚强的品格。为此,我在教学《孤独之旅》时,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
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于课题《孤独之旅》含义的理解,我主要是想通过认识其心理历程(具体几个阶段)来认识。虽然这部分学生未能全面理解,完全动起来,关键源于我对文本引导认识不够,对其成长阶段带学生品读太少,再加上忙于抢时间,析环境。至于品读赏析环境,则想通过选读、评析、范读、齐读来处理。但没想到,初二同学会如此。原本以情育人、以美育人的设想只能化为零。
当然我也非常认可各位骨干教师精彩的点评,但我上课前也想到:整节课容量太大,如何有效腾出时间给学生足够赏析?既要体现一节课的完整,又要有效训练学生各种能力。为此我只能压前面,以提供足够时间来赏析。换句话,如果上两课时,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肯定要深得多。读当然是最重要的。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四: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孤独,是生活给予他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我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所以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所以对于这堂课,我做了这样设想,教学内容上,学生通过这节课对这篇小说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原来这“孤独之旅”就是杜小康在经历了恐惧、孤独变得坚强的心灵成长之旅,能够感悟到挫折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能正确认识挫折。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8
1、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规律,合理设置目标坡度和师生,生生与本文的互动。以默读,跳读,研读为手段,感受语文教学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来解决问题。在探究中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3、在教学中,我一以贯之地紧扣小说的三个要素,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环境描写(鸭群、芦荡、暴风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我设计了第四个环节----“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大自然对话,与小说中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理解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9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孤独,是生活给予他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我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所以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所以对于这堂课,我做了这样设想,教学内容上,学生通过这节课对这篇小说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原来这“孤独之旅”就是杜小康在经历了恐惧、孤独变得坚强的心灵成长之旅,能够感悟到挫折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能正确认识挫折。
1、请认真阅读文章,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杜小康的心理成长过程
2、细读文本,分别找出并品析反映杜小康心理状态的词句,在文中划出并做好批注,每个心理不少于两处。
3、《孤独之旅》这个题目是作者后加的,请你再读课文,也来拟一标题。
(1)你拟的标题是:
(2)你拟题的理由:
(3)比较作者的题目,谈谈你的看法。
我觉得我的这堂课,课堂上就是一个讨论、展现思想成果的过程,学生们都是在打有准备的仗,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心理成长过程”和“换标题,比较标题”这两个教学环节,学生对“孤独之旅”含义的理解也很透彻了。这堂课下来,我自己也感觉到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也因为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赏”,尤其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语言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 了起来。我在讲这一节公开课的时候,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 敢想敢说.真可谓是活而不乱.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我的这节课在起初的设计上,并不愿意把“孤独”的心情一直笼罩在课堂上,所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希望使学生走进孤独---承取孤独----享受孤独,在每一个环偵,我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作为老师,我本身就有点逃避了孤独.这节课比较轻松和愉悦, 甚至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在笑声中度过的.孩子享受到了走出孤独的喜悦,板书的创新设计,拓展训练的游戏设计等,使孩子感受到了乐趣.充满了新鲜之感.但是对于课本的双基问题,就显得比较少.课后我仔细寻找了原因.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的课堂容量大,可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因此,就出现了课本知识讲解的很少的情况. 课后仔细想想.在某些环节可以压缩设计.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我太注重这节课的活动设计了,忽略了课本的内容,一味的达到情感价值态度观的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双基的培养.我反思的结果是: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许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孆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学生举手踊跃而思维肤浅
课堂上,举手积极与否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经过训练,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的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急于表现自我,小手齐刷刷高高举起,还不停地喊着“我”、“我”。如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是这一表现。听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的。也难怪,举手如此迅速,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见解怎么深刻?在这节课上,我提出了问题:请学生找寻主人公杜小康生活艰苦孤独的句子,其中有一名同学很迅速的举起了手,回答到: 鸭子向天叫了几声…”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笑了.这是描写鸭子的句子,并非是主人公的语句.课堂上孩子们举手踊跃.但是思维没有建立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之上,所以出了一个大笑话.
因此,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倾听,细心揣摩,深入思考,虚心接纳,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以上这两点,就是我这节课之后的一些思考.我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使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对课本的深入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1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
作者及工作单位
绥德实验中学 学员姓名马莉娜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七-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紧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各种表现人物的方法,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也已具备不错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生活阅历,但对于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的准确把握等有一定难度的鉴赏小说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加强。另外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这部作品上世纪90年代和农村生活的背景,如理解有困难可以给孩子们适当的介绍。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通俗易懂又精美传神的句子。
4、学习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人物刻画的妙处。
2、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孤困难的勇气。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2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孤独”的认识,有的很积极,有的消极因素较多。我帮助他们认识成长犹如“蚕蛹蜕变为碟”“凤凰涅磐”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炼之后才能见到彩虹。
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规律,合理设置目标坡度和师生,生生与本文的互动。以默读,跳读,研读为手段,感受语文教学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范例四《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
“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孩子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因此我在教学前,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以一首感悟“孤独”的小诗为导言拟定了这样的思路:
一、整体感知,理解孤独。
二、品读课文,感悟孤独。
三、联系自身,畅谈孤独。“板块一”通过情节概述、分拟要点、情景仿写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孤独之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板块二”
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走进“孤独”,体验主人公的孤独,体会成长的艰辛与疼痛。
“板块三”
则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理解“孤独”。“板块四”则启发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且洋溢着淡淡的诗意,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对文本、对孤独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收获还不少。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的。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但囿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我只能将第三板块的阅读放置课外,而第二板块中采取了两种阅读方式:精读和赏读,使学生对孤独的感悟落到实处,对文本的理解也比较深入。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步骤过于紧凑,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显得太少,甚至有些学生想回答都没有给予机会。做老师的,还是不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挥洒,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因为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赏”,尤其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语言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这节课还存在不少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也因为“孤独”的话题过于严肃,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永远告诫自己: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教学才会相长。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3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示了少年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最终成长起来的历程,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又由于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心理和生活,因此,我在教学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少年的视角入手,以一首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为线索拟定了这样的思路:一、整体感知,初识孤独;二、跳读课文,感悟孤独;三、比较联系,畅谈孤独。“板块一”通过情节概述、重新拟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初识“孤独”的含义,“板块二”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和难点(引导学生深挖“在孤独中成长、坚强”内蕴),“板块三”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关注自我,通过畅谈人生感悟来传递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的思想。
毕竟初三学生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小说三要素有了相应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也有所积累,所以让他们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在自读中圈点勾画以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听读个别段落中进入情境以体会作品意蕴,在对比中联系实际谈、写成长的感受)这一要求具有实操性:每个学生只要用心品读、积极参与,就会学有所获。另外,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来构建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手段落实各个教学目标,利用与教案进度相配套的学习卷检测、巩固当堂教学效果等策略也促进了这节示范课的顺利完成:整个课堂不仅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频繁,而且教学思路清晰、文化气息浓郁,对文本的挖掘和对“孤独”主旨的把握也有了一定的高度,赢得不少喝彩。
具体到教学中,我首先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导入,自然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很快走近文本,掌握大意;在感知文意之后,我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从文题入手,逐层抛出重点问题:谁的孤独之旅?随着旅途的展开,杜小康看到了哪些景物及他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人物心理变化轨迹,我们可看出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本文故事和《丑小鸭》有没有共同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通过自主、合作,学生很快找到相应答案,轻松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很高。特别是对“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路、坚强之途”这一主旨的理解,学生的敏捷反应令人惊喜;还有,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又不乏德育,也较为成功。
然而再回忆整个教学流程,我发现也不可避免地留下遗憾:导入稍嫌拖沓,差点喧宾夺主;受时间限制,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简单,没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个别环节包办代替,直接给了学生的答案。这些瑕疵让我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对文本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对话,充分自由地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而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节课的败笔也让我获益良多。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把握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理解小说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标题含义,把握课文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习重点
理解小说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学习难点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把握小说主题。
学法指导
诵读法: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体验法:在研读中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有人在阳光下成长,有人在风雨中成长;有人在无忧无虑中成长,也有人在痛苦中煎熬成长……成长有成长的快乐,成长有成长的烦恼。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跟随父亲到芦苇荡放鸭。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的成长历程。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
曹文轩,当代作家。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
2、背景介绍:
这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嬉闹(x238;) 掺杂(ch226;n) 撩逗(liáo) 眺望(tiào)
凹地(226;o) 胆怯(qiè) 戳破(chu244;)撅断(jǖē)
2、理解词语。
厚实:丰富、富裕。
撩逗:挑逗、招惹。
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三、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概括文章故事内容。
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子,经受磨难,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的故事。
2、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家道中落,随父放鸭(开端)——撑船赶鸭,出到苇荡(发展)——苇荡遇雨,经受考验(高潮)——与鸭共成长(结局)
a、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理解他的心路历程,体会他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之旅。
不同阶段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茫然和恐惧
到达目的地——芦苇荡害怕和胆怯
在芦苇荡安静下来孤独
在芦苇荡时间一久不会再忽然地恐慌
经历暴风雨后坚强
b、对杜小康来说,文题“孤独之旅”中的“孤独”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对未来前途的恐惧: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c、赏读课文,品味文章的环境描写。
文章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也很精彩,可以说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用勾画批注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或段落,说说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提示: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1、鸭群
(1)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突出划船赶鸭子的速度很快,烘托了父子俩对前途的茫然无助的心情。
(2)鸭们十分乖巧……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
以鸭子“无家”“漂流”及对唯一的小船的依靠烘托出父子俩此时孤独、恐惧、无依的心理。
(3)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以鸭子的成长象征着小康的成熟,深化了小说主题。
2、芦苇荡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这样无边无际的芦荡渲染了气氛,更增添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3、暴风雨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可怕的暴风雨让本来孤独恐惧的主人公更加陷入恐慌之中,但也正是有了这暴风雨,让杜小康体验了真正成长的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结:本文以较大的篇幅描写鸭子,以鸭群的变化折射杜小康的成长;以芦苇作为人物心理变化的见证;暴风雨成了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面对芦苇荡中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文章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到了烘托、暗示、促进、推动的作用。
(一般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形象;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深化作品主题。)
四、精读课文,探究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
面对眼前的环境的孤独与寂寞,杜小康的心理由恐慌、胆怯、害怕最终走向了坚强。经过这一段心路历程,杜小康变得坚强、勇敢,成熟起来了吗?你眼中的杜小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少年,懂事,有责任心,坚毅勇敢、通情达理,理解父母苦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坚强的男子汉。
文章主旨
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现实,谈谈本课给了你哪些收获?
(1)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2)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3)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4)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教学板书
孤独之旅曹文轩
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苇荡
情节
高潮:苇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与鸭共成长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成长
鸭群
环境芦荡 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风雨
环节五
跟着杜小康走完了这段孤独之旅,我想我们每个同学的内心一定品尝到了孤独的味道,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来品尝几份孤独,然后想想杜小康的孤独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拿起笔写写你的孤独体验。
1、把自己亲身经历过“孤独”的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
2、每位同学用“孤独是……”写一句话,在全班做一次朗诵。
3、课后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
教学反思
本文以第三人称进行写作,且小说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代入式”进行阅读,假设自己就是杜小康,设身处地理解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对学生掌握小说主旨、理解题目含义都有很大的帮助。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5
一部好小说,它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往往与它成功的描写刻画分不开,因此让学生学会欣赏玩味小说中的精彩之处,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无疑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是大有裨益的大千世界,百种世相,千般滋味,人尽其一生也不可能一一感受体会。要使自己有一颗丰富敏锐善感的心,学习小说并试着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滋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它源于真实火热的生活,这篇表现少年成长的文章,对正处于成长黄金期、关键期的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触发,那就让他们尽情表达。本课小说三要素很突出,学生故事情节叙述很完整,人物形象评析也分析的很好,文中的环境描写很多,学生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时候有点困难,不够完整,这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