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元素周期表”的系列创新小实验
基于“元素周期表”的系列创新小实验
摘要:“周期表魔方”、“化学五子棋”等系列新颖有趣的周期表小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周期表的位置认知,也可以做为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化学魔方化学五子棋化学数独周期表小游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00-00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00
元素周期表是构成化学殿堂的基石。认知与识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理解与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领悟“位―构―性”之间的三位一体辩证关系。此外,由于该部分理论性较强,缺乏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因此,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识记与应用小游戏,对于加深学生关于周期表的“位置认知”是有必要和积极意义的,可以做为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
游戏一:周期表魔方
设计思想:二阶魔方其中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共8格,刚好可以作为第二、第三短周期的8种元素放置排列。(上下两个面各加H、He与K、ca)
游戏规则:游戏时随机打乱元素间的相应位置,需要练习者正确还原,要求同周期、同主族。
游戏二:化学版五子棋
设计思想:以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成两类,取代传统的圈叉,双人对弈。
游戏规则:与传统的五子棋类似,“属性相同元素”五连横,则获胜。
游戏三:化学版数独
设计思想: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代替传统的1-9阿拉伯数字,形成化学数独。
游戏规则:每一行、每一列、每小格分别排满H-F9种元素,不可重复。
游戏四:移动拼图
游戏规则:打乱后,通过每次移动一块滑板,复原周期表。
游戏五:纸牌游戏、“算24”
纸牌游戏:同周期为一路,同主族为不同花色
“算24”:4人分别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代替传统的1-9阿拉伯数字,进行四则运算
实验设计点评
游戏因具备可以激发学习动机、能够丰富知识素材、利于高阶能力(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的培养,促进多种学习方式等诸多教育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本文基于元素周期表设计系列的益智游戏,意在探索化学学习游戏化,寓学于乐。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集教育性、游戏性和交互性于一体的教育游戏出现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之中,使得常规课堂教学在游戏中焕发出勃勃生机[2]。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四版)[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7-10
[2] 廖伟梁.彭豪.钱扬义.颜璜.曹春艳.游戏教学在国内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述评[J],2012,33(9):72
第二篇: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优秀教案
共1课时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
人教2003课标版 1学情分析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是高一第二学期学生首先学习的内容,学生已完成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对一些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性质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初中阶段学习了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特点,知道了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作好良好的铺垫。通过本节元素周期表的学习,熟悉元素周期表结构和实质,为系统学习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要求: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3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周其表的结构
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元素周期表 【引入】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112种元素。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为什么他们的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什么联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投影】简要概述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
1829年,德国人德贝莱纳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提出了“三素组”学说。归纳出五个“三素组”,即Li Na K Ca Sr Ba P As Sb S Se Te Cl Br I 1864年,德国人迈尔发表了《六元素表》,在表中对于相似的元素六种、六种的进行了分族
1865年,英国人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发现从任意一种元素算起,没到第八种元素就和第一种元素的性质相似,犹如八度音阶一样。他把这种规律叫做“八音律” 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第一章元素周期表 【投影】门捷列夫图片及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分析】门捷列夫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全部列入表中,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了空位,语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的性质,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的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周期表。【分析】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
【开放性训练】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将1-18号元素编成周期表
第三篇: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说课稿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
二、专题
一、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承上而启下,学好元素周期表就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学构建了认知心理地图,对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节教材编排在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探究,归纳得出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并为下节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提供方法导引。
教材采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⑴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⑵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⑶了解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等内在规律,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的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成表规则;
⑵通过对已有的同周期、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的再认识,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关系;
⑶通过对周期表内在规律的归纳,学会“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组织开展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和发现规律,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
⑵通过认识周期表的成表规则和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辩证唯物主义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学习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等内在规律。
学习难点:元素的性质、在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诱思探究法进行教学,致力于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1.基本思路:以问题诱思、观察分析、归纳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用元素周期表挂图作为教学的主题背景,使课堂教学“学不离表,表不离学”,从而突出重点。
3.将周期表中潜在的规律转化为问题,设疑诱思,步步深入,从而突破学习难点。
二、学法指导
以发现、探究为重点,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升能力。
基本学习环节为:问题导入→分析归纳→理论升华→具体应用→作业中的研究性课题。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主要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
1.概念形成阶段——创设情景、直观导学 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景,1.目前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的周期性,如何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2.为解决这一问题,哪位科学家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
对这两个问题,学生在预习之后,一般都有正确结论,由学生自由交流预习成果,将他们的答案板书为课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出示元素周期表挂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周期表结构,讨论交流后,将自己对周期表结构的认识表达出来。
学生对表结构的基本认识将是正确的,但在其表述时,概念术语可能不准确,在充分肯定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概括板书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族的分类。此时,我特别强调短周期的概念,并说明不完全周期是自然科学给同学们预留的发展空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幻灯片,对已有认知进行巩固应用,导入下一阶段,讨论填表5-11: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的周期序数和元素起止、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2.规律发现阶段——设疑诱思、自主探究 出示幻灯片,对周期表的现有认识提出疑问:
讨论: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
引导学生绘制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参考ⅠA、ⅦA、0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已有认知或周期表相关内容,循序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表述的问题基本内容一般是较准确的,只是科学性和逻辑性会较差,此时,要针对问题实质分步地、渐进地鼓励学生将表述趋于科学准确后,将其板书为周期表的成表规则。让他们收获成功,愉悦心情,体验个人价值,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课堂结构更加和谐。
出示幻灯片,进一步认识元素的位、构关系,讨论:3.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位置有什么必然关系? 4.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有无必然的递增规律?有什么规律?
对于问题3和问题4的第一部分,学生可得出准确完整的结论,应予以板书肯定。对于问题4的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规律,学生会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探讨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又不尽相同,这时要诱导学生计算各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差,用统一方法来统一认识,而后我给出自编的口诀,以强化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记忆方法。
3.理性认识阶段——学用结合、深化内涵 出示幻灯片,凸现第3周期和ⅠA、ⅦA,提出问题:①第3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什么变化规律? ②ⅠA的碱金属元素、ⅦA的卤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有什么特点或递变规律?
这两个问题的主体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升华,板书主题,目的是利用其作为知识增长点来探究“为什么”,以便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设疑诱思:③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为什么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④金属性最强或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哪个位置? 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对第3周期和ⅠA、ⅦA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点和递变规律与元素性质(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的关系依次进行分析探讨,并要求表述结论。
在学生思考、探究后表述的结论中很可能会出现离题较远的对映关系。对此我一贯坚持“不批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面对挑战,在他们达到或接近问题实质时,进行点评归纳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学习探索的权力。4.巩固应用阶段——反馈练习、检测效果 1.检测学生对同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2.检测学生对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的判断能力。
至此,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和预期目标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四篇:元素周期表及各元素英文
元素周期表及各元素英文
第 01 号元素: 氢 [化学符号]H, 读“轻”, [英文名称]Hydrogen 第 02 号元素: 氦 [化学符号]He, 读“亥”, [英文名称]Helium 第 03 号元素: 锂 [化学符号]Li, 读“里”, [英文名称]Lithium 第 04 号元素: 铍 [化学符号]Be, 读“皮”, [英文名称]Beryllium 第 05 号元素: 硼 [化学符号]B, 读“朋”, [英文名称]Boron 第 06 号元素: 碳 [化学符号]C, 读“炭”, [英文名称]Carbon 第 07 号元素: 氮 [化学符号]N, 读“淡”, [英文名称]Nitrogen 第 08 号元素: 氧 [化学符号]O, 读“养”, [英文名称]Oxygen 第 09 号元素: 氟 [化学符号]F, 读“弗”, [英文名称]Fluorine 第 10 号元素: 氖 [化学符号]Ne, 读“乃”, [英文名称]Neon 第 11 号元素: 钠 [化学符号]Na, 读“纳”, [英文名称]Sodium 第 12 号元素: 镁 [化学符号]Mg, 读“美”, [英文名称]Magnesium 第 13 号元素: 铝 [化学符号]Al, 读“吕”, [英文名称]Aluminum 第 14 号元素: 硅 [化学符号]Si, 读“归”, [英文名称]Silicon 第 15 号元素: 磷 [化学符号]P, 读“邻”, [英文名称]Phosphorus 第 16 号元素: 硫 [化学符号]S, 读“流”, [英文名称]Sulfur 第 17 号元素: 氯 [化学符号]Cl, 读“绿”, [英文名称]Chlorine 第 18 号元素: 氩 [化学符号]Ar,A, 读“亚”, [英文名称]Argon 第 19 号元素: 钾 [化学符号]K, 读“甲”, [英文名称]Potassium 第 20 号元素: 钙 [化学符号]Ca, 读“丐”, [英文名称]Calcium 第 21 号元素: 钪 [化学符号]Sc, 读“亢”, [英文名称]Scandium 第 22 号元素: 钛 [化学符号]Ti, 读“太”, [英文名称]Titanium 第 23 号元素: 钒 [化学符号]V, 读“凡”, [英文名称]Vanadium 第 24 号元素: 铬 [化学符号]Cr, 读“各”, [英文名称]Chromium 第 25 号元素: 锰 [化学符号]Mn, 读“猛”, [英文名称]Manganese 第 26 号元素: 铁 [化学符号]Fe, 读“铁”, [英文名称]Iron 第 27 号元素: 钴 [化学符号]Co, 读“古”, [英文名称]Cobalt 第 28 号元素: 镍 [化学符号]Ni, 读“臬”, [英文名称]Nickel 第 29 号元素: 铜 [化学符号]Cu, 读“同”, [英文名称]Copper 第 30 号元素: 锌 [化学符号]Zn, 读“辛”, [英文名称]Zinc 第 31 号元素: 镓 [化学符号]Ga, 读“家”, [英文名称]Gallium 第 32 号元素: 锗 [化学符号]Ge, 读“者”, [英文名称]Germanium 第 33 号元素: 砷 [化学符号]As, 读“申”, [英文名称]Arsenic 第 34 号元素: 硒 [化学符号]Se, 读“西”, [英文名称]Selenium 第 35 号元素: 溴 [化学符号]Br, 读“秀”, [英文名称]Bromine 第 36 号元素: 氪 [化学符号]Kr, 读“克”, [英文名称]Krypton 第 37 号元素: 铷 [化学符号]Rb, 读“如”, [英文名称]Rubidium 第 38 号元素: 锶 [化学符号]Sr, 读“思”, [英文名称]Strontium 第 39 号元素: 钇 [化学符号]Y, 读“乙”, [英文名称]Yttrium 第 40 号元素: 锆 [化学符号]Zr, 读“告”, [英文名称]Zirconium 第 41 号元素: 铌 [化学符号]Nb, 读“尼”, [英文名称]Niobium 第 42 号元素: 钼 [化学符号]Mo, 读“目”, [英文名称]Molybdenum 第 43 号元素: 碍 [化学符号]Tc, 读“得”, [英文名称]Technetium 第 44 号元素: 钌 [化学符号]Ru, 读“了”, [英文名称]Ruthenium 第 45 号元素: 铑 [化学符号]Rh, 读“老”, [英文名称]Rhodium 第 46 号元素: 钯 [化学符号]Pd, 读“巴”, [英文名称]Palladium 第 47 号元素: 银 [化学符号]Ag, 读“银”, [英文名称]Silver 第 48 号元素: 镉 [化学符号]Cd, 读“隔”, [英文名称]Cadmium 第 49 号元素: 铟 [化学符号]In, 读“因”, [英文名称]Indium 第 50 号元素: 锡 [化学符号]Sn, 读“西”, [英文名称]Tin 第 51 号元素: 锑 [化学符号]Sb, 读“梯”, [英文名称]Antimony 第 52 号元素: 碲 [化学符号]Te, 读“帝”, [英文名称]Tellurium 第 53 号元素: 碘 [化学符号]I, 读“典”, [英文名称]Iodine 第 54 号元素: 氙 [化学符号]Xe, 读“仙”, [英文名称]Xenon 第 55 号元素: 铯 [化学符号]Cs, 读“色”, [英文名称]Cesium 第 56 号元素: 钡 [化学符号]Ba, 读“贝”, [英文名称]Barium 第 58 号元素: 铈 [化学符号]Ce, 读“市”, [英文名称]Cerium 第 59 号元素: 镨 [化学符号]Pr, 读“普”, [英文名称]Praseodymium 第 60 号元素: 钕 [化学符号]Nd, 读“女”, [英文名称]Neodymium 第 61 号元素: 钷 [化学符号]Pm, 读“颇”, [英文名称]Promethium 第 62 号元素: 钐 [化学符号]Sm, 读“衫”, [英文名称]Samarium 第 63 号元素: 铕 [化学符号]Eu, 读“有”, [英文名称]Europium 第 64 号元素: 钆 [化学符号]Gd, 读“轧”, [英文名称]Gadolinium 第 65 号元素: 铽 [化学符号]Tb, 读“忒”, [英文名称]Terbium 第 66 号元素: 镝 [化学符号]Dy, 读“滴”, [英文名称]Dysprosium 第 67 号元素: 钬 [化学符号]Ho, 读“火”, [英文名称]Holmium 第 68 号元素: 铒 [化学符号]Er, 读“耳”, [英文名称]Erbium 第 69 号元素: 铥 [化学符号]Tm, 读“丢”, [英文名称]Thulium 第 70 号元素: 镱 [化学符号]Yb, 读“意”, [英文名称]Ytterbium 第 71 号元素: 镥 [化学符号]Lu, 读“鲁”, [英文名称]Lutetium 第 72 号元素: 铪 [化学符号]Hf, 读“哈”, [英文名称]Hafnium 第 73 号元素: 钽 [化学符号]Ta, 读“坦”, [英文名称]Tantalum 第 74 号元素: 钨 [化学符号]W, 读“乌”, [英文名称]Tungsten 第 75 号元素: 镧 [化学符号]La, 读“兰”, [英文名称]Lanthanum 第 75 号元素: 铼 [化学符号]Re, 读“来”, [英文名称]Rhenium 第 76 号元素: 锇 [化学符号]Os, 读“鹅”, [英文名称]Osmium 第 77 号元素: 铱 [化学符号]Ir, 读“衣”, [英文名称]Iridium 第 78 号元素: 铂 [化学符号]Pt, 读““, [英文名称]Platinum 第 79 号元素: 金 [化学符号]Au, 读“今”, [英文名称]Gold 第 80 号元素: 汞 [化学符号]Hg, 读“拱”, [英文名称]Mercury 第 81 号元素: 铊 [化学符号]Tl, 读“他”, [英文名称]Thallium 第 82 号元素: 铅 [化学符号]Pb, 读“千”, [英文名称]Lead 第 83 号元素: 铋 [化学符号]Bi, 读“必”, [英文名称]Bismuth 第 84 号元素: 钋 [化学符号]Po, 读“泼”, [英文名称]Polonium 第 85 号元素: 砹 [化学符号]At, 读“艾”, [英文名称]Astatine 第 86 号元素: 氡 [化学符号]Rn, 读“冬”, [英文名称]Radon 第 87 号元素: 钫 [化学符号]Fr, 读“方”, [英文名称]Francium 第 88 号元素: 镭 [化学符号]Ra, 读“雷”, [英文名称]Radium 第 89 号元素: 锕 [化学符号]Ac, 读“阿”, [英文名称]Actinium 第 90 号元素: 钍 [化学符号]Th, 读“土”, [英文名称]Thorium 第 91 号元素: 镤 [化学符号]Pa, 读“仆”, [英文名称]Protactinium 第 92 号元素: 铀 [化学符号]U, 读“由”, [英文名称]Uranium 第 93 号元素: 镎 [化学符号]Np, 读“拿”, [英文名称]Neptunium 第 94 号元素: 钚 [化学符号]Pu, 读“不”, [英文名称]Plutonium 第 95 号元素: 镅 [化学符号]Am, 读“眉”, [英文名称]Americium 第 96 号元素: 锔 [化学符号]Cm, 读“局”, [英文名称]Curium 第 97 号元素: 锫 [化学符号]Bk, 读“陪”, [英文名称]Berkelium 第 98 号元素: 锎 [化学符号]Cf, 读“开”, [英文名称]Californium 第 99 号元素: 锿 [化学符号]Es, 读“哀”, [英文名称]Einsteinium 第 100 号元素: 镄 [化学符号]Fm, 读“费”, [英文名称]Fermium 第 101 号元素: 钔 [化学符号]Md, 读“门”, [英文名称]Mendelevium 第 102 号元素: 锘 [化学符号]No, 读“诺”, [英文名称]Nobelium 第 103 号元素: 铹 [化学符号]Lw, 读“劳”, [英文名称]Lawrencium 第 104 号元素: 鐪 [化学符号]Rf, 读“卢”, [英文名称]unnilquadium 第 105 号元素: [化学符号]Db, 读“杜”, [英文名称]dubnium 第 106 号元素: 钅喜 [化学符号]Sg , 读”喜“, [英文名称] 第 107 号元素: 钅波 [化学符号]Bh, 读“波“, [英文名称]Bohrium 第 108 号元素: 钅黑 [化学符号]Hs, 读”黑“, [英文名称] 第 109 号元素: 钅麦 [化学符号]Mt, 读”麦",[英文名称]
第 110 号元素: 鐽 [化学符号]Ds, 读”达“, [英文名称]Darmstadtium 第 111 号元素: 钅仑 [化学符号]Rg, , 读”伦“, [英文名称]Roentgenium 第 112 号元素: uub(112)
第 113 号元素: uut(113)
第 114 号元素: uuq(114)
第 115 号元素: uup(115)第 116 号元素: uuh(116)
第 117 号元素: uus尚未发现
第五篇:《元素周期表》说课稿汇总
《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我的说课内容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多年来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基于以上认识,现从以下三部分谈谈我对《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是学生学习了碱金属和卤素两族元素后,对元素周期律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是对元素周期律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学习。
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承上而启下,学好元素周期表就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学构建了认知心理地图,对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元素周期表的基本内容是高考化学命题的主干知识点。
2、教材简析和整合重组
本节教材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第二部分是元素的性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三部分讲述有关同位素的常识,第四部分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教材采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第一课时计划以第一、二部分为学习内容,这是对元素周期律的形象化和表象化。同时,对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规律:同族元素原子序递增规律、金属元素分布等规律等要进行一定的拓展和深化。
二、学情分析
多年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习惯和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学生学习了碱金属、卤素和元素周期律后,对同族或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已有初步了解,可以此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建立起“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高一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课时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⑴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⑵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⑶了解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等内在规律,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的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成表规则;
⑵通过对已有的同周期、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的再认识,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关系;
⑶通过对周期表内在规律的归纳,学会“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组织开展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和发现规律,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
⑵通过认识周期表的成表规则和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辩证唯物主义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四、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课时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学习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等内在规律。
学习难点:元素的性质、在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诱思探究法进行教学,致力于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1.基本思路:以问题诱思
观察分析归纳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用元素周期表挂图作为教学的主题背景,使课堂教学“学不离表,表不离学”,从而突出重点。
3.将周期表中潜在的规律转化为问题,设疑诱思,步步深入,从而突破学习难点。
二、学法指导
以发现、探究为重点,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升能力。
1.基本学习环节为:问题导入→分析归纳→理论升华→具体应用→作业中的研究性课题。
2.本节课的基本结论较多,要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发现和探索,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的研究者。对于问题的分析、思考讨论问题的结果、结论的得出、甚至课堂小结等都计划由学生自主完成。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主要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
1.概念形成阶段——创设情景、直观导学
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景,1.目前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的周期性,如何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2.为解决这一问题,哪位科学家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
对这两个问题,学生在预习之后,一般都有正确结论,由学生自由交流预习成果,将他们的
答案板书为课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出示元素周期表挂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周期表结构,讨论交流后,将自己对周期表结构的认识表达出来。
学生对表结构的基本认识将是正确的,但在其表述时,概念术语可能不准确,在充分肯定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概括板书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族的分类。此时,我特别强调短周期的概念,并说明不完全周期是自然科学给同学们预留的发展空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幻灯片,对已有认知进行巩固应用,导入下一阶段,讨论填表5-11: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的周期序数和元素起止、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2.规律发现阶段——设疑诱思、自主探究
出示幻灯片,对周期表的现有认识提出疑问:
讨论: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
引导学生绘制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参考ⅠA、ⅦA、0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已有认知或周期表相关内容,循序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表述的问题基本内容一般是较准确的,只是科学性和逻辑性会较差,此时,要针对问题实质分步地、渐进地鼓励学生将表述趋于科学准确后,将其板书为周期表的成表规则。让他们收获成功,愉悦心情,体验个人价值,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课堂结构更加和谐。
出示幻灯片,进一步认识元素的位、构关系,讨论:3.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位置有什么必然关系? 4.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有无必然的递增规律?有什么规律?
对于问题3和问题4的第一部分,学生可得出准确完整的结论,应予以板书肯定。对于问题4的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规律,学生会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探讨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又不尽相同,这时要诱导学生计算各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差,用统一方法来统一认识,而后我给出自编的口诀,以强化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记忆方法。
3.理性认识阶段——学用结合、深化内涵
出示幻灯片,凸现第3周期和ⅠA、ⅦA,提出问题:①第3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什么变化规律? ②ⅠA的碱金属元素、ⅦA的卤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有什么特点或递变规律?
这两个问题的主体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升华,板书主题,目的是利用其作为知识增长点来探究“为什么”,以便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设疑诱思:③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为什么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④金属性最强或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哪个位置?
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对第3周期和ⅠA、ⅦA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点和递变规律与元素性质(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的关系依次进行分析探讨,并要求表述结论。
在学生思考、探究后表述的结论中很可能会出现离题较远的对映关系。对此我一贯坚持“不批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面对挑战,在他们达到或接近问题实质时,进行点评归纳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学习探索的权力。
4.巩固应用阶段——反馈练习、检测效果
出示幻灯片7,1.检测学生对同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2.检测学生对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的判断能力。
3.2005年高考9题——直面高考。
至此,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和预期目标进行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时,我习惯于首先提醒学生通过回忆,想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学生参照学习目标自主小结并表述小结内容。我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因此不包办代替,长期的实践证明这确乎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小结方法。
5.教学延伸阶段——课外拓展、提升能力
教材习题练习:
一、1-7,三、1-3;
课外探究题:绘制主族元素周期表,并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写出100字左右的周期表说明。
目的在于强化主干内容,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开拓性。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具有更好的操作性,我坚持设计教学流程图或教学程序表。
【教学设计和教学结果预测】
本节课采用诱导探究法进行教学,教师诱导设疑,学生通过观察周期表、分析讨论、归纳知识和结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整个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的有机结合,预期教学效果应该较好,便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对于周期表应用中学生易忽略的元素个性问题尚未突出,在下一教学环节中应有适当拓展。
以上是我对《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想和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