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最终版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
题
【教材分析】
《无题》是李商隐情诗中的名作,表现了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男女双方刻骨铭心、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意象来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
【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唐诗精华”,《无题》一诗的教学还是以诗歌的朗诵为主,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诵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理解并鉴赏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
播放《别亦难》
导入:别亦难,别亦难,歌声悠悠,情意绵绵,这首徐小凤的《别亦难》其实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任途坎坷。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元好问有“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金代大诗人元好问的一首《论诗绝句》里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诗句。这里的“西昆”,指的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因为宋代西昆派诗人专学他的诗,后人就常用“西昆”来代指他。“郑笺”是指汉人郑玄为《诗经》作的注解。这句话是说李商隐的诗虽好,却有晦涩难懂之处。这些无人作郑笺的诗主要指李商隐的“无题”诗。)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2.牛李党争与李商隐: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休,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矛盾。李商隐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属于“牛党”,在他的帮助下,李商隐步入政坛。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在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受到其赏识,娶了他的女儿为妻。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这桩婚姻使他被牛党视为李党中人。令狐绹尤其厌恶他,认为他忘恩负义。令狐绹后官居高位,李商隐的仕途短暂而坎坷。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幕下供职。事实上,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深情缅邈的爱情诗。由于李商隐生活的不幸,他所吟咏的爱情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婉曲含蓄。本诗主要表现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三、初读本诗:
1、欣赏诗歌朗诵
2、学生散读、自读、巡视过程中正音、正字
3、抽学生朗诵诗歌
4、全班齐读
四、品读诗歌:
1、从诗的内容、形式上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形式上:七言律诗。内容上:离别诗。
2、从哪里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离别诗?首联。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舍不得”,写出离别之苦。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4.板书:相见难 别亦难 离别之难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表情作用。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方”和“始”强化了这种感情。
2.概括颔联的内容。比喻:相思好像蚕丝一样直死才尽,思念之泪好像蜡炬一样烧完才干。双关:“丝”谐音“思”“烛泪”亦是“相思泪”本联原意: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忠贞不渝)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有何深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
“晓镜”一句:早晨对着镜子梳妆,发现镜子中鬓角的头发白了。为什么? 因为思念对方,本句写出了离愁之苦。
“夜吟”一句:担心对方夜里吟诗感觉寒冷。
夜里对月吟诗是多么风雅的事,为什么会感觉寒冷呢?因为孤单、寂寞、思念,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
板书:彼此牵挂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见课后注释,理解典故。这两个人是这样的思念对方,却又不能相见,是不是住的地方相隔很远呢?不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是仙山,怎么有“蓬山”呢?难道他们像牛郎织女一样? “蓬山”这里指对方住的地方,“无多路”说明不远。既然不远,为什么不去看对方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诗中没有明说。(板书:相见难)既然相见难,又思念着对方,怎么办呢?“青鸟传书”。2.表达作用。尾联用神话传说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诗人的感情又回到主旋律上来,虚实变化,风情婉转。
五、小结:
1、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主要表现了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由于李商隐个人遭遇的不幸,他所吟咏的诗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委婉含蓄。
2、再次齐读《无题》。这首诗有内容吗?
有,既然有,为什么又叫“无题”呢?(1)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2)这类诗作并《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标以“无题”。
六、艺术特色: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
2.比兴手法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
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
4.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七:赏析理论:
1.悲剧定义: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鲁迅语)
李商隐爱情诗是他的抒情诗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很典型地表现了封建时代士大夫们对爱情的向往,一面又对封建礼法存着重重的顾虑。”“‘弱者的强爱’这种特殊的爱情形态深刻揭示了人间爱情悲剧的共性。”
2.无题诗在李商隐爱情诗中占据主要地位,多数充满期待与失望、痛苦与留恋、执着与彷徨交织一起的矛盾心情,这实际上与整个时代心理是息息相通的。
3.结论:生活艰辛而又抱持美好理想的李商隐,在很难说是自为还是非自为的苦难中挣扎、沉浮,结果是什么,此时已经失去关注的意义;应受关注的,是在苦难中挣扎的人性美。所谓悲剧的美学意义,也就在此。让人感动、获得美的快感的,从来不是功利意义的所谓结局,而是过程。真正的快感,与痛有关;事实上,正是对痛苦的体验和认同,悲剧美才能净化人心。可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我们也在偷偷关注结局,惟其如此,这种美才让人心碎,才更促人深思,也才使情感更为纯净。附:板书设计
无题
相见难 别亦难 离别之难
彼此牵挂
教学反思:
第二篇:李商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
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该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把它们作为一般爱情诗对待,这并不妨碍认识它们的艺术价值。下面这首《无题》,大家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
第三篇:2012届高考复习同步测试专题六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精)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专题六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安定城楼 九日齐山登高 寄扬州韩绰判官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完成后面的题目。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说说首句的两个“难”字的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答案:首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阻隔,一对情人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别亦难”是指难以割舍,痛苦的难以忍受。强调重聚之难而又感叹离别之苦。
2.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为著名,试分析前两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答案:首句以“见难”“别难”为启,说相见的机会是难得的;但既相见了,又忘情不了,就更难舍难离。第二句写景,东风即春风。一度春光易逝,转入暮春时节,百花衰残,凄凉无比,睹物思情。
三、四句对思情作了进一步的描绘,以“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作喻。
(二)阅读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完成3~4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中的“涵”字改为“映”字,表达效果是不是更好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答案:不好。因为诗人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出秋天长空的澄肃。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怀抱里,显得更形象生动。用“映”字则达不到这种效果。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答案:诗人由眼前所登的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的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表现出诗人此时既想力求旷达又始终精神不佳的复杂心情。
二、语言运用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西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挡沙。
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⑥宗教建筑已经遍地皆是了,不经意间寺庙的鲜艳红墙就鹤立鸡群般从灰白、低矮的藏式民居里脱颖而出,以极大的反差显示出了自己地位的尊崇。
A.⑤④②⑥①③
B.②⑤④⑥①③ C.②①③④⑤⑥
D.⑤②④①③⑥
解析:选D。注意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和顺序,由上到下,由面及点。作者站在布达拉山从上往下看,当然首先看到的是从“山上”到“山坡“的景色(⑤),然后是凸起在田地上的“沙丘”(②),再是沙丘下的“田地”(④);①⑧⑥写田地上的村庄和建筑,其中①句是总写,⑧句写民居,⑥句写散在民居中耀眼的宗教建筑。
6.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续写结尾。
要求:①要有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②有意蕴,符合教育家的身份。巴甫雷什乡村学校的花圃里,绽放了春天的第一批月季花。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该校校长,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摘下一枝月季花,从容地向校外走去。他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便亲切地问:“小姑娘,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奶奶病很重,很久没有下床了。我说花开了,她有点不信。我摘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这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他弯下腰,轻轻抚摸小女孩的头,然后走进花圃,指着大片的月季花说:“小姑娘,再挑一枝最大的,算是我送给你奶奶的。”②他轻轻拉着小姑娘的手,又走进花圃,摘下一枝花递过去,说:“这枝花是送给你的。”③他转过身走进花圃,摘下两枝花,递给小女孩,说:“一枝送给你,一枝送给你母亲,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一、基础考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韩绰()王粲()酩酊()落晖....()汀鹓雏()云鬓洲()樊川()....n dǐnɡ yuān bìn tīnɡ fán 答案:huī chuò cà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2)迢递高城百尺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猜意鹓雏竟未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用登临恨落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江涵秋影雁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双关语,与“思”谐音,意思是以蚕丝喻相思。
(2)高高的样子。(3)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4)落日余晖。此代指夕阳,象征迟暮之年。(5)大江包容了秋色的影子。
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尘世难逢开口笑,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玉人何处教吹箫。(3)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4)永忆江湖归白发,______________。
答案:(1)菊花须插满头归(2)二十四桥明月夜(3)晓镜但愁云鬓改(4)欲回天地入扁舟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全民造句运动”产生了不少新鲜的语体。2010年7月,“几客体”问世,10月,羊羔体出现,年底,有了“葛优体”、“见与不见体”。今年伊始,丹丹体又纷至沓来。....B.重庆的夜景享誉四海,每当夜幕降临,两江四岸灯火辉煌,令人叹为观止。....C.我们这些即将高中毕业的中学生,正值豆蒄年华,要为“五个重庆”建设奉献青春....与热血。
D.作为NBA最有价值球员的科比在这场比赛中却不在状态,进攻和防守都差强人意,....让人一头雾水。
解析:选B。A.纷至沓来:纷纷到来,用在群体事物上,不能用在个体事物上; 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形容十七八岁的中学生(还有男的)就不对了;D.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表示的是肯定,与句意不符。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在今年春季的“森林重庆”建设中,长江沿岸要植树造林130万亩,“这是一场硬仗,”市委书记***说,“但我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B.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更是一份惦念,更是一份牵挂。
C.据新华网报道,随着日本核电站放射性污染从陆地、空中扩散至海洋,《核辐射应急救治与防护培训班》于3月23日在北京急救医疗中心开班。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解析:选B。A.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C.书名号应改为引号。D.“QQ”后面用句号。冒号不能管到句末,最后两句是对“休闲方式”的总结和评价。
二、文言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门人有作令云南者,家本苦寒,仅携一子一僮,拮据往,需次会城。久之,得补一县,.在滇中尚为膏腴地。然距省窈远,其家又在荒村,书不易寄,偶得鱼雁,亦不免浮沈,故与妻子几断音问,惟于坊本缙绅中检得官某县而已。
偶一狡仆舞弊,杖而遣之,此仆衔次骨。其家事故所备知,因伪造其僮书云,主人父子..先后卒,二棺今浮厝佛寺,当借资来迎,并述遗命,处分家事甚悉。.初令赴滇时,亲友以其朴讷,意未必得缺,即得缺,亦必恶。后闻官是县,始稍稍亲近,..并有周恤其家者,有时相馈问者。其子或有所称贷,人亦辄应,且有以子女结婚者。乡人有宴会,其子无不与也。及得是书,皆大沮。有来唁者,有不来唁者。渐有索逋者,渐有道途.相遇似不相识者,僮奴婢媪皆散,不半载门可罗雀矣。
既而令托入觐官寄千二百金,至家迎妻子,始知前书之伪,举家破涕为笑,如在梦中。亲友稍稍复集,避不敢见者,颇亦有焉。.后令与所亲书曰:一贵一贱之态,身历者多矣;一贫一富之态,身历者亦多矣。若夫生而忽死,死逾半载而复生,中间情事,能以一身亲历者,仆殆第一人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拮据往,需次会城
.B.二棺今浮厝佛寺
.C.后闻官是县
.D.其子无不与也
.
次:住宿 厝:放置 官:做官 与:给予(礼物)解析:选D。与:参与,参加。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偶一狡仆舞弊,杖而遣之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因伪造其僮书云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C.避不敢见者,颇亦有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D.亲友以其朴讷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解析:选B。均译为“于是,就”,连词。A.表承接关系,可不译;表转折关系,“可是”,“但是”。C.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表原因的连词,因为;表手段与方法的介词,用,凭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云南县令家境十分苦寒清贫,因此到任后,与家人的书信来往十分不便,几乎与妻子儿女断绝了音信。
B.县令的家人在民间刻本《缙绅录》中查得他在云南某县做官,于是亲友乡邻都愿意出钱周济他们,还经常赠送东西慰问他们,表现出乡邻们热心善良的品质。
C.当亲友乡邻得知前面一封书信是假的后,一改往日的冷落面目,又渐渐亲近他的家人了。而那些回避不敢再见他们的人,还算有骨气,不会趋炎附势,当势利小人。
D.这则故事虽然短小,但涵义颇深。县令的经历实在奇特,其家人也经历了大悲大喜的人间闹剧,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可见一般。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解析:选D。A.书信往来不便不是因为家境苦寒,而是任上离省城远,且家在荒村。B.“表现出乡邻们热心善良的品质”有误。C.不是有骨气,而是有羞愧之心。
9.请用“/”给下面文段中划线部分断句。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选自《东坡志林·记三养》)答案: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选自《东坡志林·记三养》)参考译文:
东坡居士从今日以后,(每餐)不过喝一杯酒,吃一个带肉的菜;有尊贵的客人来访,丰盛的饭食增加三倍,可以减少不可以增加。有人邀请我赴宴,(我)要预先给主人讲明我的规矩。(如果)主人不听从而超过了我的要求,(我)就停止(不吃饭告辞回家)。
10.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述遗命,处分家事甚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子或有所称贷,人亦辄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间情事,能以一身亲历者,仆殆第一人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时详述了主人的遗嘱,(遗嘱中)安排家事十分周详。
(2)他的儿子有时向人借钱,对方就有求必应。
(3)(这)其中的情态,能够让一个人来亲身经历的,我恐怕是第一个了。
参考译文:
我有个门生在云南当县令。(当初),他的家境本来苦寒,只带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家僮,紧巴巴地前往(候补),需要住宿在省城。等了很久,候补了一个县令官职,(这个地方)在云南中部,还算是个富饶之地。但是(该县)离省城较远,他的家又在荒僻的村子,书信不容易寄达。偶然得到一封书信,也不免几经周折,因此(他)几乎和妻子儿女断了音信,家人(也)只能在民间刻本的《缙绅录》中查得他在某县做官罢了。
偶然(有一次),县令的一个狡猾的仆人舞弊,(县令)杖责一顿并赶走了他,这个仆人对他恨之入骨。县令的家事(这个仆人)本来就全部知晓,于是就伪造县令的家僮写信(给县令的家人)说,主人父子俩先后死了,两口棺材如今草草安放在佛庙中,请借钱来迎回(老家安葬),同时详述了主人的遗嘱,(遗嘱中)安排家事十分周详。
当初县令前往云南时,亲友因为他朴实木讷,认为他未必能补得上官,即使能够补上了,也一定不是好的职位。后来听说他在这个(富饶的地方)当官,才渐渐(和他的家人)亲近,并且有周济他家的,有时常赠送东西慰问他们的。他的儿子有时向人借钱,对方就有求必应,而且有的还与他家攀谈婚事。乡里每有宴会,他的儿子都要参加。等得到这封信后,人们都大失所望,有来吊唁的,也有不来的。渐渐地有人前来讨债了,渐渐的有的人在路上相遇装作好像不认识似的。(他家的)僮奴婢媪都走了,不到半年,便门庭冷落了。
不久,这位县令委托进京觐见皇帝的官员把一千二百两银子带给(县令)的家人,并到(县令的)家中迎接妻子儿女(到云南去),(大家)才知道前一封信是假的,全家人破涕为笑,好像是在梦中。(于是)亲友们又渐渐聚拢来,(而)回避不敢再见(县令家人)的,也有很多人。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后来县令给他的好友写信说:一贵一贱的情态,亲身经历过的人很多;一穷一富的情态,亲身经历过的人也很多。至于那活着的忽然死了,死了大半年又复活(的情况),这其中的情态,能够让一个人来亲身经历的,我恐怕是第一个了。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暮过山村
贾 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1.本诗中诗人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请简要分析其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答案:全诗以“寒水”开始,“烟火”告终,中间历叙旷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边烽,给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诗人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的不断变动而变化,从惶恐而至欣慰。
12.本诗颔联写景很有特色,请作简要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答案:颔联描绘了山区傍晚肃杀阴森的景象:“怪禽”在荒凉凄寂的旷野上鸣叫,已令人闻之惊惶不安,又碰上夕阳下山,山里渐渐暗下来,孤单的行人更加感到不寒而栗。这两句诗写声写色,声色均骇人耳目。
四、语用创新
13.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上下文语意协调的句子。
暮色漫过原野,晚风的歌声轻轻流淌,你可曾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可曾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可曾闻到?大自然充满了美,不会去发现,每天的日出日落、每年的花开花谢只是不变的往复,从而用平淡把一颗心过早地掩埋。
答案:月光照耀大地,斑驳的树影微微晃动 微风拂过山岗,点点的花香幽幽飘散 14.请根据刘禹锡的诗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答案:故都的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似乎可以联想到它当年虎踞龙盘的姿态;江湖依旧拍打着城墙,却没有帝都繁华生气的回应,仿佛也感受到它空寂的苍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后怀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四篇: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聚会感言)
相见时难别亦难
人生就是一场漂泊,与谁相遇都是缘,在这充满喜悦,充满忧伤,充满坎坷,充满希冀的人生旅途中,幸运的是让我遇到了你们。是你们给我平淡的生活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题记
岁月是无情的,仔细想来,岁月这把尖刀似乎把十六年前的热情与渴望。都磨平在繁忙的工作,家庭的琐事之中,那种默然,那种无奈只有经历了之后才觉得什么是淡然。只是偶尔在百无聊赖中,才会有某人,某事。涌上心头。然后又随着生活的节奏转而烟消云散。所以,我说那时太年轻,那时太幼稚。所有的一切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包括那份相处了四年的同学情。因为太多的声音十二年未曾聆听;太多的面孔十二年未曾谋面。于是,太多时候,记忆变得模糊。我成了时间流逝时丢下的一颗流沙。任其打磨,然后被搁浅在记忆的沙滩。
那一天,经历了忐忑。不安。惶恐与期待。我们如期赴约。就在那一天,就在那一刻,我所有的疑惑与担忧都烟消云散。因为我看到了大家久违的笑脸,听到了大家真挚的问候。
于是我感受到大家都没有改变,那种不自然在瞬间便消失了。记忆,记忆,又引领我回到了十六年前,那里有我太多的欢笑,有我太多的泪水。有我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遗憾。。。
忘不了“丁香阁”里我们无忧无虑的欢笑,也曾把饭打回来大伙分着吃,也曾因为晾衣服弄湿地面得到大家的训斥,也曾睡到半夜从上铺掉下来的惊险,也曾熄了灯东南西北的闲聊。。。
忘不了大食堂里每周举行的舞会,也曾虚心的苦学新舞步;也曾落落大方的轻盈舞池;也曾扮了男生大跳探戈;也曾跳到脚趾出了血泡。。。
忘不了轻松愉悦的课堂:也曾课上传个纸条,也曾课下哼唱;也曾上课用书挡住了脸呼呼大睡,也曾为了学校联检,我们苦读英语。。。
忘不了生病期间大家的照顾,忘不了一起到后山跑步锻炼的情景。忘不了自习课上姐妹间的促膝长谈;忘不了元旦我们一起包的饺子;忘不了医务室一人打针十人陪护的情景;忘不了回家的姐妹带回的美食大家一起分享;忘不了失意时那真诚的安慰;忘不了。。。
怎么能忘记,叫我怎么能忘记,人的一生中有多少个值得回忆的四年,更何况那是我们青年时代最真最纯最诚的流露!那是我们青春起飞的地方,那是我们的梦开始飞翔的地方,那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十六年的记忆,如今重又拾起,时间没有改变什么,只是徒增了它的厚重,也让我通过这样的相聚知道了这份情感的重要。朋友,无论时空怎样转变,无论容颜怎样改变。我会在同一片蓝天下守候我们不变的承诺。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朋友,我们还会再见。。。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就让我今生无数次的守望,换来来世的相知相遇。
---------后记
0
12.08.01
第五篇:无题
无题
索考小学四(1)班
伍春婷
在命运的锋芒里旋转,在岁月的苦海中摆渡。时间在施舍我们的同时,忘了它自己。挥霍了大把糖果后,能不能幸福?
我说,勇敢就是站在刀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