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一个苹果》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一个苹果》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课文通过对人物动作、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体现战士们在几天几夜没有喝水的情况下,对水的渴望。描写苹果传递了两圈还剩下大半个的感人情节,充分体现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设计理念 设计朴实、扎实的课堂,教真实,真正的语文课;引领学生成为阅读的主导者,感受阅读的魅力;用师者的激情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感悟阅读带来的快乐;从学习文本中获取写作方法,更加热爱阅读;透视人物品格,提升道德修养。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4、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用心去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这种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质。第二课时(详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板书:“水”,并用“水”说一句话,擦掉水,请同学用“没有水”再说一句话。【本单元主题是“水”,设计这样的谈话,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水对于人的重要性。】
2、可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水,可是有一群战士他们七天七夜都没喝到一滴水,已走到了生命的最边缘。
3、【课件播放】这是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真实故事,1952年秋,敌人为了攻占上甘岭的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战士们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七天七夜了,他们没喝到一滴水,就在这时,一位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板书课题】同学们,此时,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师简要叙述本文的时代背景,课件同步播放上甘岭战役中战斗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战争的残酷,同时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4、读好课题,强调“一个”。
5、质疑: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有了一个珍贵的苹果,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问题:
1、这个苹果是哪里来的?
2、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
3、只有一个苹果大家怎么吃呢?)【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学贵于疑,小疑小进,大
疑则大进,同时质疑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前提。】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带着这些问题自由的朗读课文。
2、解疑。
3、相机引导:这个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递了几圈?(板:传递)说说每圈的传递顺序和结果?指名回答。
第一圈: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连长——司号员——卫生员——小蓝——连长。
结果:还是一个完整的苹果。【课件出示图】
第二圈: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 结果:还剩大半个。【课件出示图】
4、苹果在战士的手中传递了一圈后,依然是一个完整的苹果,看着这个让人馋涎欲滴的苹果,你有什么疑问?(预设:
1、他们为什么不把苹果吃完?
2、难道战士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5、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他们需要,对防炮洞里的八个战士来说,他们都非常需要这个苹果。在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一两个缺员很多的连对抗一两个装备齐全的团,而且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也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个战士都不一定送得上去„„
三、抓住重点、品读细节
1、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防跑洞,走进可敬可爱的战士们。认真默读课文,你认为谁最需要这个苹果?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学生汇报,预设如下。【学生汇报到那位战士需要苹果,课件出示相关语句。】(1)我认为连长最需要:“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①理解“烟熏火燎”。(形容干极了的感觉,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②谈体会。
③连长渴成这样了,谁能读出他非常干渴?(强调烟熏火燎、一口气。)指名读。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连长需要苹果?(板:心理)
(2)我认为火线运输员需要:“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地矮矮的,瘦瘦的。我看到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我们透过火线运输员的外貌也可以看出他也需要这个苹果。(板:外貌)(4)步话机员小李需要:“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外貌描写)
(5)伤员小蓝需要:“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外貌描写)
4、看来每位战士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的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些滋润;可是他们吃了苹果吗?(没有)他们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
(1)语言描写。(连长对火线运输员说:“你太辛苦了,还你吃了吧。”“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连长对小李说:“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小蓝对连长说:“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板:语言)
(2)动作描写。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想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
(3)透过他们的语言、动作你体会到什么?(板:动作)
5、正因为这样,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此刻,他们传递的仅仅是苹果吗?是什么?学生板书。(情谊、关爱、友情、幸福、生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3、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说明战士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现战士们关心体贴别人的崇高品质。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
四、以读促思,深化主题
1、这是多么可爱的战士!这是多么可敬的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吃了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2、请同学当连长作动员。(你是一位称职的连长。)
3、经过连长做工作,同志们勉强开始吃苹果了,苹果又在战士们的手里转了一圈,结果呢?你又有什么疑问?【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能力,学生的提问更能激发其他同学的思考与参与,也能调动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4、同桌或小组之间交流同学们自主提出的问题,即用“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相对比,谈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在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解决,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手段,让孩子在交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分析,处理信息。】
5、小结:尽管每个人都干渴难忍,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他们总想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此时,战士们互相关心,友爱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人人都有一个金子般的心,正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让这个苹果变成了一个金苹果!
五、引导体会,升华情感
1、此时此刻,战士们的崇高品质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防炮洞里的每一位战士。
2、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格外沉静)
3、“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了?(因为每一位战士心里都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的流泪了。)没有更好语言来表达此刻的心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泪是(幸福、骄傲)的泪,为什么?指名回答。
4、你现在就是防炮洞里的一位战士,告诉大家你的泪为什么是幸福、骄傲的泪。(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六、总结全文、拓展提高。
1、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就意味着让出了生命,让我们饱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学到这儿,我想同学们肯定许多许多内心深处的话,对志愿军叔叔说,请同学们说出来。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第二篇:一个苹果教案
教案
一个苹果(第二课时)
作课教师:杨黎 学习内容: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31课《一个苹果》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
2、读课文,能正确勾画出文中描写干渴情况的句子,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来体会战友之间的情感。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一、板题示标。
导语:这是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真实故事。1952年秋,敌人为了占领上甘岭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千米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背削低了2米,岩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战士们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七天七夜,他们没喝一滴水,一位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这时,大家都需要这个苹果吗?为什么有没有吃完?这就是这节课我 们要解决的问题。(板题)
出示目标(见前)。
二、出示自学指导。
1、想一想:默读课文4——11自然段,想想大家需要这个苹果吗?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出有关语句。
2、议一议:自由读课文12——13自然段,同桌讨论,为什么这么多战士还吃不完一个苹果?
(5分钟后,全班交流,比比看谁说得好!)
三、学生自学
学生读书自学,批画语句,教师巡视监督。
四、交流释疑。
1、班内交流解决问题1。(1)指名说说所画语句。
(2)小组合作演一演让苹果的情境。(3)分角色朗读演一演。
(4)再次默读课文,想想每位战士在拿到苹果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班内交流解决问题2.(1)同桌讨论问题2。
(2)扮演战士表演吃苹果的情境。(3)全班交流:为什么这么多战士还吃不完一个苹果?
3、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对“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骄傲的幸福的泪花”的体会。
板书设计:
五、总结全文,深化感情。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找出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六、当堂训练。
1、(必做题)完成练习册。
2、(选做题)你还知道哪些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
3、阅读推荐《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个苹果 捡
爱 让
谦让 分
关怀
第三篇:《一个苹果》教案
《一个苹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
2、理解当时艰苦的环境和战士的真挚友情;懂得要处处为别人着想,要团结、互助、友爱。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教学难点:理解当时艰苦的环境和战士间的真挚友情;懂得要处处为别人着想,要团结、互助、友爱。
四、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在几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了许多战斗英雄,发生了许多感人事迹,今天我们要学的《一个苹果》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二)
新知
1、初读课文,浏览整体感知(5’)(1)
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①
同桌互读勾出的词语 ②
师出示自己积累的词语 ③
抽生读词并适时纠正读音
(2)
你对文章写的事有何初步了解,用一句话说说(什么人的什么事?)
2、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
略读第1-6段,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从哪儿知道的?(生谈自己了解的信息)2)
细读第7-15段自 ①默读7-15自然段,思考:这个苹果在大家手中传递了几次?传递路线怎样的?(抽生说,师板书路线)
②苹果这样传下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吗?(非常需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四人小组一起探讨一下。
A出示合作学习提示:
a勾出相关句子(当时情况、外貌)。b读一读。c与组员交流体会并作简单批注 B全班交流
C师小结: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每人身体状况也都需要吃,可他们谁也没有吃
③师: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苹果呢?
A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人拿到苹果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选一个人物分析一下(再交流)
B战士们的想法和做法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过渡:最后,还是在“我”的“动员”下吃苹果的,可结果如何?
④指名读第13-15自然段(剩大半个)勾出那句话(“这样„„大半个”。)A这与前面第6段的一句话形成了对比,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读一读。(对比读“这会儿„„一口气吃完”与“这样„„大半个)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B大家在吃这个苹果时,都在想什么呢?(体会8个战士的心理)C为什么一个苹果让8个干渴得受不了的人吃,还剩大半个儿?(找原因)D这传递的仅仅是一个苹果吗?那还有什么?抽生谈自己的理解。
⑤这种情谊、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此时大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齐读最后一段 a抓重点语句,体会战士的心情?(怎么想的)b师小结:指导感情朗读 三)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第四篇:一个苹果教案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并且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给课文分了段。在当时的情况下,你认为谁最需要吃这只苹果,最想吃这只苹果呢?
板书:最需要吃最想吃
自己读读第二段,划划句子,圈圈词语。
(分析:以此思考展开以下教学过程,旨在间域大,解答距长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已见,培养其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生:(自读第二段,划句子,圈词语)
师:你能大胆地说说自己的观点吗?
生1:我认为伤病员小蓝最需要吃这只苹果。因为小蓝受了重伤。我是从这句话中看出来的: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师:(随即出示该句)
生2:我来说说这句中描写脸色的词。“黑黄黑黄”是“ABAB”形的重叠词,说明脸色很难看,小蓝缺乏营养,很需要吃这只苹果。
生3:“干得发紫”表明干渴到了极点。
师:小蓝是伤病员,嘴唇应该没有血色,怎么会“发紫”呢?
生4:这是因为他缺少水份,嘴唇里仅有的一点血也仿佛凝固了。再问“深细”上点。
(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体会“干渴极了”的程度,不妨可以将学生未答到点处。)
师:说得真好。所以,这句话写出了小蓝干渴到了极点的样子。我们真应该读好它啊。
板书:干渴极了
生:齐读此句。
生:我发现小蓝也很想吃这只苹果。我是从这句话中看出来的:“小蓝拿起苹果正要吃,忽然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小蓝的动作很干脆,简直有点“迫不及待”,他真想吃这只苹果。
师:刚才,我们通过找句子,通过句子中的这些词,体会到了小蓝干渴极了,需要吃这只苹果,也想吃这苹果。
(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
(分析:及时点拨学习方法,寓教于“无意”之中,让学生轻松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
谁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分析:鼓励学生继续各抒见解,并以此问作为教学过程的承接。)
生:我认为小李最需要吃这只苹果。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子,脸上都是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师随即出示此句)
小李干渴极了,嘴唇都裂了。所以他最需要吃这只苹果。
生:“好几道”不是一道,两道,说明“血口子”很多。
生:上文中“他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句话也说明小李干渴,声音都哑了。很需要这只苹果。
师:对呀。小李是步话机员。别人渴了,哑了,可以不说话;小李不行,他必须不停地说话,因为他要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说多了,声音就-?(齐答:沙哑了)说多了,嘴唇就干得破裂了,出现了口子,渗出了血,血干了,就成了-?(齐答:血口子)
小李又干渴,又疲惫,很需要吃这只苹果。刚才,我们就是抓住这些词体会到的。(圈出重点词)写得这么好,读好它。
(分析:再次点拨抓重点字词理解句意的方法。并有意识地指导朗读。)
生:齐读此句。
生:老师,我还认为小李很想吃这只苹果,这句话可以启发我们: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师随即出示此句)
小李看着我,他大概想吃吧,可是他后来没有吃。
师:这里有“三看”,(随即圈出)
你认为他们的意见重复了吗?自己轻声读读,体味一下。
(分析:学生找出此句后,课堂气氛凝静了几秒钟,学生在思考,却又无从表达。这时,需要教师巧妙地点拨,让学生抓住三次“看”展开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培养其想象思维。)
生:(各自轻声读此句,思考)
生:小李出神地看着我,也许他在想:我有苹果吃啦!可以解解渴啦!
(师:他很惊喜)
小李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这是他在看别人有没有苹果吃,他发现只有自己有。
(师:他开始犹豫。)
小李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这时他认为小蓝比自己更需要吃。
(师:他决定了)
生:“出神地看着我”,他也许还会想,哎呀,连长真好啊,自己不吃,把它让给我吃!他被感动了,所以要出神地看着连长。
(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回答的贬评价,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是学生思维的延续或总结,要求简练准确,由此,也可以体现出师生共学,共同探索的教学气氛。)
师:说得好极了。这就是小李当时思维的过程,复杂的心理。作者没有写出来,而是用了三个“看”,朴实的字眼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来,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此句)
生:我觉得连长也需要吃这只苹果。因为整整几天,他没有喝过一口水。他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燎似的。
(师随即出示此句)
师:这里也有一句写连长的,比较一下哪一句写得好?
(出示句子:七天了,我没有喝过水。我的喉咙干极了。)
(分析:通过比较,再次训练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
生: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七天就有168个小时,用上“整整”,表示时间长。
(师:这么长的时间滴水未进啊)
生:“烟熏火燎”表示像烟在熏,像火在烤,干得嗓子都快冒烟了,这个词具体写出了干渴时嗓子的感觉。
师:对呀。这些词是多么的朴素,不起眼,但是用上它,就能让我们体会到连长干渴到了极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此句)
生:其实,连长还很想吃这只苹果。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师:所以,干渴,不仅能从声音反映出来,嘴唇、脸色、喉咙的感觉也能反映。写得这么好,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
(分析:在总结以上教学过程的同时,渗透一种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一种东西。)
师引读:
小蓝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小李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连长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师:防炮洞里有8个人呢,你认为还有谁也需要吃,也很想吃呢?
生:我认为司令员也需要吃这只苹果,因为等到胜利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行啊。
生:我认为卫生员也需要吃。因为她日夜照顾伤病员,又累又渴。
生:我认为运输员需要吃。因为在他行军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生:我有个问题:运输员将这只苹果交给连长的时候,为什么一身尘土血迹斑斑的,他会把苹果擦得干干净净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让我们走进当时的环境中,一起来想象体验一下。
(师:随即出示: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怎么做?)。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
(分析:此操练是从学生理解“运输员很想吃这只苹果入手”,让学生以课文中现有的词句为依据,展开合理的想象,训练其发散思维。)
生:(小组展开讨论)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急忙跑过去,捡起苹果刚要吃,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把苹果放进了口袋。
师:这位同学设想了三个动作:跑、捡、放。真好。但是,苹果怎么会擦得干干净净的?是不是有些细节也应该抓住的?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弯下腰捡起苹果,放到嘴边刚要咬,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又用袖口擦了擦苹果,把它放进了口袋。
生: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连忙跑过去,捡起苹果,用衣角擦了擦,放到嘴边刚要咬,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想着,他拿起苹果闻了闻,又用袖口擦了擦,放进了口袋,继续赶路。
师:同学们一个比一个想得好。这样看来,防炮洞的每个人其实都非常需要吃苹果,也都想吃苹果啊。老师的板书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
生:把“最”擦去,改为“都”。
(师擦去最改为都)
(分析:教师顺其自然地修改了板书,用一个“都”字进行了归纳总结,简洁形象。同时,揭示了至此的教学思路其实就是一种聚合思维的过程。)
师:但是,结果如何呢?
(随即出示: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
让我们带着这个思考,一起读读课文的二、三段.师引读二、三段。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苹果转了一圈,大家都没有吃。
(师随即板书:转了一圈都没有吃)
(分析:此练习避免了教师的繁琐提问,让学生在读读、想想中理解,用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述出来,缩短教程。)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大家最后也都只咬了一小口,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师随即板书:又转了一圈,都只咬了一小口)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他们觉得别人比自己更需要吃,应该让给别人。
生:虽然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这只苹果,也都想吃这只苹果,但是他们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互相推让。
师:这就是战友间的关怀,战友间的深情。
板书:情
防炮洞里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份情,又都被这份情感染着,都激动地流了泪。让我们也融入到这份情中去。
(配乐,学生在心中默读,体验情感)
生:(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师:下课。
(分析:让学生在心中跟着音乐朗读,留给学生一份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课堂中暂时由音乐代表语言,效果很好。)
第五篇:一个苹果教案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3、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会战友之间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准备
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舒适的学习,能够悠然自得的走在笔直的马路上,能够在游乐场无忧无虑的玩耍,这一切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本节课就让我们回到那段峥嵘的岁月里,了解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
一个苹果
在进入课文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课文发生的时代背景,1950年美帝国主义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发动了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派飞机轰炸我国的东北,无数的中华优秀儿女在保家卫国旗号的召唤下入朝作战。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朝鲜战争的视频资料。
看完了资料我想每个同学对这场战争都有了一个认识,当时的美帝国主义号称武装到了牙齿,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很落后,在上甘岭一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战士们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七天七夜了,他们没喝到一滴水,没有吃上一顿饱饭,此时一位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同学们,此时,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珍贵
宝贵
救命)
教师过渡:如此珍贵的苹果对防炮洞里的八个战士来说,你认为谁最需要吃这个苹果,最想吃这个苹果呢? 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二
抓住重点、品读细节
学生汇报,预设如下。【学生汇报到那位战士需要苹果,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1)我认为连长最需要:“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①理解“烟熏火燎”。(形容干极了的感觉,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②谈体会。
③连长渴成这样了,谁能读出他非常干渴?(强调烟熏火燎、一口气。)指名读。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连长需要苹果?(板:心理)
整整,突出了时间很长
(2)我认为火线运输员需要:“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地矮矮的,瘦瘦的。我看到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我们透过火线运输员的外貌也可以看出他也需要这个苹果。(板:外貌)
(3)步话机员小李需要:“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外貌描写)
看来每位战士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的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些滋润;可是他们吃了苹果吗?
正因为这样,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此刻,他们传递的仅仅是苹果吗?是什么?板书。(情谊、关爱、友情、幸福、生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说明战士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现战士们关心体贴别人的崇高品质。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
尽管每个人都干渴难忍,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他们总想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此时,战士们互相关心,友爱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人人都有一个金子般的心,正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让这个苹果变成了一个金苹果!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文来感受战士们那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品质。播放音乐 三
以读促思,深化主题
1、这是多么可爱的战士!这是多么可敬的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吃了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2、请同学当连长作动员。(你是一位称职的连长。)
3、经过连长做工作,同志们勉强开始吃苹果了,苹果又在战士们的手里转了一圈,结果呢?你又有什么疑问?
4、同桌或小组之间交流同学们自主提出的问题
5、小结: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
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的战友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让我们包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配乐)
师小结:此时看似平静却非常不平静,每个人都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自有真爱在,生活在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当我们能够帮助别人时,请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这样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幸福。